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频率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频率

相关日志

每日翻译20190704
Bearjazz 2019-7-4 07:10
# 编者信息 熊荣川 明湖实验室 xiongrongchuan@126.com http://blog.sciencenet.cn/u/Bearjazz These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are only parti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limited data that we have on gene duplication. First, comparative studies of nucleotide sequences suggest that although both copies of a gene may often accumulate degenerative mutations at an accelerated rate following a duplication event, selection may not be relaxed completely (14– 16). Second, the frequency of duplicate-gene preservation following ancient polyploidization events, often suggested to be in the neighborhood of 30 to 50% over periods of tens to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years (17–20), is unexpectedly high. 这些理论假设只是部分地与我们在基因复制方面的有限数据相一致。首先,对核苷酸序列的比较研究表明,尽管一个基因的两个拷贝在重复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加速积累退行性突变,但选择压力可能不会完全放松( 14-16 )。第二,在古代多倍体化事件之后,在几千万到数亿年( 17-20 年)的时间里,重复基因的保存频率出人意料地高,通常被认为大约在 30% 到 50% 。 Lynch, M. The Evolutionary Fate and Consequences of Duplicate Genes . Science, 2000, 290(5494):1151-1155.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14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光子穿过不同的均匀介质其频率是不变量
tyctyc 2018-9-22 20:36
对于均匀介质中的波有 λ = C / ν λ=C/ν , λ = C / ν λ是波长,C是光速,ν是频率。 光在空气中有: λ = C / ν λ 空气 =C 空气 /ν 空气 , 光在水中有: λ = C / ν λ 水 =C 水 / ν 水 ,1862年J.B.L.傅科用旋转镜法测出水中光速C 水 =C 空气 /n , n= n 水 / n 空气 ,n是折射率。 2013年我测量了水中光波长,用激光的单缝衍射测的,单缝宽度d、零级条纹宽度x、单缝到屏幕的距离L, d=0.2mm , L=1850mm 。 光波长 λ = C / ν λ 有: λ = C / ν λ =xd/(2L) 用532nm激光在空气中测得:x=9.7mm,算出: λ = C / ν λ 空气 =524nm , 在水中测得:x=7.2mm,算出: λ = C / ν λ 水 =389nm , λ = C / ν 得出: λ = C / ν λ 空气 / λ = C / ν λ 水 =n 从n =C 空气 / C 水 和 λ = C / ν λ 空气 / λ = C / ν λ 水 =n 可得: (C 空气 / λ = C / ν λ 空气 )( λ = C / ν λ 水 /C 水 )=ν 空气 /ν 水 =(C 空气 /C 水 )( λ = C / ν λ 水 / λ = C / ν λ 空气 )=n(1/n)=1 得出:ν 空气 = ν 水 同一个光子在水中的频率与光子在空气中的频率相同,即光子的频率是不变量,但波长不同,所以才有光子能量E=hν 。爱因斯坦在光电效应一文中证实E=hν是正确的 。 光子在均匀介质中频率不变。只有在非均匀介质中,例如在特殊电子阵列的非均匀介质(太子弦)中才可能改变频率(特殊晶体的倍频或半频效应)。 2013年只知道是水中T物质密度高导致光速变慢及光波长缩短,后来才明白是太子弦的作用且证据众多。 λ = C / ν λ = C / ν λ = C / ν λ = C / ν λ = C / ν λ = C / ν
个人分类: 太子弦:光子|8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物理海洋知识】角频率和频率之间的区别,波数的定义
JerryYe 2018-4-12 21:40
1.角频率(rad/s)和频率(Hz) 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dian_per_second Angular frequency ω (Ordinary) frequency {\\displaystyle \\nu =\\omega /{2\\pi }} 2π radians per second exactly 1 hertz (Hz) 1 radian per second approximately 0.159155Hz 1 radian per second approximately 57.29578 degrees per second 1 radian per second approximately 9.5493 revolutions per minute (rpm) 0.1047 radians per second approximately 1rpm An angular frequency, ω = 1rad/s , corresponds to an ordinary frequency, ν = 1/(2π)Hz ≈ 0.159Hz 1 rad = 1/(2 π ) 2. 波数定义 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venumber Wavenumber, as used in spectroscopy and most chemistry fields, is defined as the number of wavelengths per unit distance, typically centimeters (cm −1 ): {\\displaystyle {\\tilde {\\nu }}\\;=\\;{\\frac {1}{\\lambda }}} , where λ is the wavelength. It is sometimes called the spectroscopic wavenumber. In theoretical physics, a wave number defined as the number of radians per unit distance, sometimes called the angular wavenumber, is more often used: {\\displaystyle k\\;=\\;{\\frac {2\\pi }{\\lambda }}} When wavenumber is represented by the symbol ν , a frequency is still being represented, albeit indirectly. As described in the spectroscopy section, this is done through the relationship {\\displaystyle {\\frac {\\nu _{s}}{c}}\\;=\\;{\\frac {1}{\\lambda }}\\;\\equiv \\;{\\tilde {\\nu }}} , where ν s is a frequency in hertz . This is done for convenience as frequencies tend to be very large. It has dimensions of reciprocal length , so its SI unit is the reciprocal of meters (m −1 ). In spectroscopy it is usual to give wavenumbers in cgs unit (i.e., reciprocal centimeters; cm −1 ); in this context, the wavenumber was formerly called the Kayser , after Heinrich Kayser (some older scientific papers used this unit, abbreviated as K , where 1 K = 1 cm −1 ). The angular wavenumber may be expressed in radians per meter (rad·m −1 ), or as above, since the radian is dimensionless . Fo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vacuum, wavenumber is proportional to frequency and to photon energy. Because of this, wavenumbers are used as a unit of energy in spectroscopy.
个人分类: 物理海洋知识|30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冬天里说晒太阳(1)电磁波与太阳辐射
热度 4 fdc1947 2017-12-18 08:13
冬天里说晒太阳(1)电磁波与太阳辐射 老华:嘿!一个人闭着眼睛坐着干什么? 老温:晒太阳,闭目瞎想。正好,你来了,我可以问你了。 老华: 问什么?老夫子又在格致什么名堂? 老温:我在想,晒太阳能够感到暖和,太阳到底是怎么把我晒热的? 老华: 好的,我也坐下,我们一起晒太阳、聊太阳。谁让你年轻时光钻在故纸堆里,不好好学点科学?现在老了瞎格致。哈,你的衣服晒得好热。 老温:是啊,晒着的地方是热的,晒不着的地方还是凉的。 老华:热的和凉的是什么意思? 老温:那是我的感觉,我用手一摸,比我手温度高,就感觉到热,比手的温度低,就感到凉。 老华:我们的衣服是纤维织成的,纤维是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构成。在分子中,原子有一定的位置。 老温:这我知道。原子还要在固定位置附近来回振动,振动得厉害,温度就高。 老华:很有进步啊。那太阳一晒,太阳给了你什么? 老温:太阳给了我光啊,有太阳就有光明啊,还有热啊。我的问题就是,太阳照我,它的热,怎么跑我这里来的? 老华:太阳是什么? 老温:太阳是大火球,从小课本上就有了。说太阳上进行着核聚变反应,温度很高。现在报纸上还说现在人们正在试验人工核聚变,叫做人造小太阳。 老华:这样我们就可以说了。我们靠近升着火的火炉的时候,即使没有碰到火炉,也立刻感到火炉辐射出来的热。所有热的物体都在往周围辐射能量,也就是辐射电磁波,或者说,有电磁辐射。 老温:电磁辐射? 老华: 是电磁辐射,不要一听电磁辐射就紧张。所有的物体多多少少都在不断地向外辐射电磁波,包括你和我这样的人。只是各种物体向外辐射电磁波的波长不同、强弱有差别罢了。 老温: 我也向外辐射电磁波? 老华: 你不向外发射光线,我能看得见你? 老温: 光也算? 老华: 光当然是电磁波。 老温: 那是有光照射到我,我才反射出来的。不是我本身发射出来的。 老华: 光照射到你,与你就有了相互作用,虽然时间短促,反射光还是从你身上发出来的。好!即使不算外面的光线,就是你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射红外线。外界一点可见光都没有,人们用红外探测仪,仍然可以检测到你发出的红外线。 老温: 这倒是,我看电视上有用红外线探测仪探测到野生动物像老虎什么的。 老华: 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不是绝对零度,组成物体的原子都在不断地振动,原子由质子、电子等带电粒子构成,所以原子在运动时都会发出电磁辐射。 当然,各种物体温度不同,发射出来的电磁辐射在各种频率的分布是不同的。 老温: 等等!“发射出来的电磁辐射在各种频率的分布是不同的”,这句话不大好理解。 老华: 我们先来看看随着电磁波波长的不同,它都有什么名称吧。下面的图就是一个说明: 老温: 我大致看清楚了,是不是说,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光、伽玛射线,都是电磁波? 老华: 你说对了,它们都是电磁波。 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波长从长到短,分别称为长波、中波、短波,可用于一般的广播、电视等; 再短的一点就是微波,我们每家都用的微波炉里面用来加热食品的就是微波(现在一般的微波炉用波长12厘米的微波); 波长再短一点就是红外光了,也叫红外线,波长通常在0.7微米到1毫米,在红外线中,波长略长的称远红外,略短则称近红外,红外线能够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使得原子、分子运动加剧,就使得温度升高,这是它的热效应,我们的触觉就能够感觉到; 比红外线波长更短的,就是我们肉眼能够看得见的光线了,从0.76微米开始,随着波长的变短,光线的颜色是红变到紫,也正因为我们人类的眼睛能够感觉到波长为从0.76微米到0.4微米的电磁波,才把这个波段的电磁波称为可见光; 到了比0.4微米的紫光波长更短的电磁波,我们又看不见了,它的波长在可见光谱的紫光之外,所以称为紫外线、也叫紫外光; 比紫外线波长更短的,通常称为X射线即X光,它的波长在千分之几纳米到10纳米之间(1纳米是百万分之一毫米); 比X射线波长更短的是伽玛射线,它的波长小于千分之一纳米也就是亿亿分之一米。 所以,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伽玛射线都是电磁波,不过就是波长不同,从无线电波的很多米,一直到伽玛射线的亿亿分之一米。 当然我们描述波的性质,不但可以用波长,也常常用振动频率,每秒振动一次称1赫兹。这些电磁波的频率,从几赫兹几十赫兹开始(与我们家用的交流电对应的电波是50赫兹),到微波炉的 24.5 亿赫兹,到蓝绿色光的6百万亿赫兹,直到伽玛射线的超过亿亿亿赫兹(1后面加24个0),频率的不同是很大的。 老温:我注意到你用词很有意思,前面两个称“波”,无线电波、微波,后面的从红外线开始就都称“线”了。 老华:是的,前面的无线电波、微波的波长都比较长(与我们人的眼睛看见到物体即所谓宏观物体可以相比),对于不大的宏观物体它们都能够绕过去,也就是所谓衍射现象很明显,与我们熟悉的声波、水波等相似。换句话说,它们很明显地显示出波动的特点。 而后面这些的波长对于我们的视觉来说就显得太小了。他们的传播有明显的直线前进特点。所以,从红外线开始,我们更多的用“线”,或者称“光”, 如红外光、紫外光、X光、伽玛光等等。 称波还是称线(或光),还主要是从他们的传播特点出发。但是,如果要考虑它们与物体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考虑微观的作用机理,那就要说到量子力学了。 我们都知道,在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有波与粒子的两重性质,即所谓波粒二象性,在有些问题上显示出波动性,而在另一些问题上显示出粒子性。 在过去也就是所谓经典的理论中,波动所包含的能量与振动的幅度也就是振幅有关、与频率无关。但是,爱因斯坦提出,光可以表现得像粒子一样,称为光子,光子的能量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光子的能量也越大。 老温:说到这里,我有点晕了。 老华:不要紧,这个问题我们先放在这里,以后还要说的。我们还是说接着上面说物体发射电磁波。 上面我们说到物体发出电磁波,是不是不管什么情况都会把这些波段的电磁波都发射出来呢?不是的,要看物体的温度如何。 一根铁丝,常温下我们的手和肉眼都不能感觉到它辐射的电磁波,但是,略烧一下,手并不碰它就能够感觉铁丝热了,那是感觉到它发出的红外线,再多烧一会,就会看到铁丝发红了,那就是看到了它发出的红光,再多烧一会,铁丝的光越来越发白,说明发出了其他颜色的光。可见,铁丝的温度不同,发出的电磁波种类也不同。 我们再看一张图,这是不同温度物体辐射各个波长电磁波的本领的分布 图上温度为 4000K(即3727 ℃ ) 辐射电磁波的本领比 2000K(即1727 ℃ ) 就大得多,而且辐射强度最大的波长也更短。一般地说,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电磁波的本领就越强,而且,能够辐射出来波长更短的电磁波。像我们人体这样只有约310K(37 ℃ )左右的物体只能辐射出很少一些波长较长的红外线。 太阳的表面温度约5800K,当然会不断辐射出更多的各类电磁波。 老温:我小的时候就知道,太阳发光,太阳光有七种单色的光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红光波长最长,紫光波长最短。 老华:基本不错,太阳是发光,但是,这七色光并不是单色光。实际上,即使是一种颜色比如看上去红色的光,也是有许许多多不同波长的光构成的,这些光的颜色实际上也还是略有不同的。在科学上,所谓单色光,就是同一种波长的光。我们现在使用的激光,就差不多就是单色光。上面说过,可见光的波长大约在400纳米到760纳米之间,在靠近760纳米那边的是红色,400纳米这边的是紫色。太阳发出的可见光的波长在这个范围内连续变化。 另外,太阳辐射中还有比可见光波长更短也就是频率更高的电磁波,即紫外线、X射线、伽玛射线,同时也辐射比可见光波长更短而频率更低的电磁波,即红外线以及微波等。 它辐射出来的电磁波随波长的分布也可以看一张图 老温:哦,太阳辐射照到我们地球上就是这些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图上各种颜色所表示的是不是各种辐射的多少? 老华:可以这样理解,太阳辐射到地球上来的就是这些辐射,从能量的多少看,太阳辐射中间,可见光大概占一半,红外部分(不光是红外线,也有一些比红外线波长更长的微波等)占大约43%,紫外部分(不光是紫外线,也有一些比紫外线波长更短的X射线、伽玛射线)约7%。 但是,到达地面时,这些电磁波的能量分布在紫外光谱区小了许许多多,在 可见光谱 区减少至 占总量40%,而在红外光谱区则增加到60%。 老温: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到达地面时会有这样的变化? 老华: 这个说来话长了,这也是我们这些生物包括人类能够在地球生成发育和生活的重要原因,不过我们今天已经说不少了,下次接着说罢。 老温:好的,下次再说。 (文中两张图引自网络,谨向原作者致谢)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16858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今天才知道频率和能量是等价的-解决了声子谱纵坐标的疑惑
fandos 2017-3-22 16:01
之前一直疑惑我计算的声子谱纵坐标是什么,别人的是频率单位,我的数值和别人不一样,看文献还有人用波矢的单位(cm-1),现在终于搞懂了,分享给大家! 转载自新浪博客: 点击可以查看更多信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15ead20100cwwo.html Magnitude Unit name MKS value mass Kg 1.E0 mass g 1.E-3 mass amu 1.66054E-27 length m 1.E0 length cm 1.E-2 length nm 1.E-9 length Ang 1.E-10 length Bohr 0.529177E-10 time s 1.E0 time fs 1.E-15 time ps 1.E-12 time ns 1.E-9 energy J 1.E0 energy erg 1.E-7 energy eV 1.60219E-19 energy meV 1.60219E-22 energy Ry 2.17991E-18 energy mRy 2.17991E-21 energy Hartree 4.35982E-18 energy K 1.38066E-23 energy kcal/mol 6.94780E-21 energy mHartree 4.35982E-21 energy kJ/mol 1.6606E-21 energy Hz 6.6262E-34 energy THz 6.6262E-22 energy cm-1 1.986E-23 energy cm**-1 1.986E-23 energy cm-1 1.986E-23 force N 1.E0 force eV/Ang 1.60219E-9 force Ry/Bohr 4.11943E-8 Magnitude Unit name MKS value pressure Pa 1.E0 pressure MPa 1.E6 pressure GPa 1.E9 pressure atm 1.01325E5 pressure bar 1.E5 pressure Kbar 1.E8 pressure Mbar 1.E11 pressure Ry/Bohr**3 1.47108E13 pressure eV/Ang**3 1.60219E11 charge C 1.E0 charge e 1.602177E-19 dipole C*m 1.E0 dipole D 3.33564E-30 dipole debye 3.33564E-30 dipole e*Bohr 8.47835E-30 dipole e*Ang 1.602177E-29 MomInert Kg*m**2 1.E0 MomInert Ry*fs**2 2.17991E-48 Efield V/m 1.E0 Efield V/nm 1.E9 Efield V/Ang 1.E10 Efield V/Bohr 1.8897268E10 Efield Ry/Bohr/e 2.5711273E11 Efield Har/Bohr/e 5.1422546E11 angle deg 1.d0 angle rad 5.72957795E1 torque eV/deg 1.E0 torque eV/rad 1.745533E-2 torque Ry/deg 13.6058E0 torque Ry/rad 0.237466E0 torque meV/deg 1.E-3 torque meV/rad 1.745533E-5 torque mRy/deg 13.6058E-3 torque mRy/rad 0.237466E-3
个人分类: 绊脚石系列|199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今天才知道频率和能量是等价的-解决了声子谱纵坐标的疑惑
fandos 2017-3-22 15:56
之前一直疑惑我计算的声子谱纵坐标是什么,别人的是频率单位,我的数值和别人不一样,看文献还有人用波矢的单位(cm-1),现在终于搞懂了,分享给大家! 转载自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15ead20100cwwo.html,点击可以查看更多信息。 Magnitude Unit name MKS value mass Kg 1.E0 mass g 1.E-3 mass amu 1.66054E-27 length m 1.E0 length cm 1.E-2 length nm 1.E-9 length Ang 1.E-10 length Bohr 0.529177E-10 time s 1.E0 time fs 1.E-15 time ps 1.E-12 time ns 1.E-9 energy J 1.E0 energy erg 1.E-7 energy eV 1.60219E-19 energy meV 1.60219E-22 energy Ry 2.17991E-18 energy mRy 2.17991E-21 energy Hartree 4.35982E-18 energy K 1.38066E-23 energy kcal/mol 6.94780E-21 energy mHartree 4.35982E-21 energy kJ/mol 1.6606E-21 energy Hz 6.6262E-34 energy THz 6.6262E-22 energy cm-1 1.986E-23 energy cm**-1 1.986E-23 energy cm-1 1.986E-23 force N 1.E0 force eV/Ang 1.60219E-9 force Ry/Bohr 4.11943E-8 Magnitude Unit name MKS value pressure Pa 1.E0 pressure MPa 1.E6 pressure GPa 1.E9 pressure atm 1.01325E5 pressure bar 1.E5 pressure Kbar 1.E8 pressure Mbar 1.E11 pressure Ry/Bohr**3 1.47108E13 pressure eV/Ang**3 1.60219E11 charge C 1.E0 charge e 1.602177E-19 dipole C*m 1.E0 dipole D 3.33564E-30 dipole debye 3.33564E-30 dipole e*Bohr 8.47835E-30 dipole e*Ang 1.602177E-29 MomInert Kg*m**2 1.E0 MomInert Ry*fs**2 2.17991E-48 Efield V/m 1.E0 Efield V/nm 1.E9 Efield V/Ang 1.E10 Efield V/Bohr 1.8897268E10 Efield Ry/Bohr/e 2.5711273E11 Efield Har/Bohr/e 5.1422546E11 angle deg 1.d0 angle rad 5.72957795E1 torque eV/deg 1.E0 torque eV/rad 1.745533E-2 torque Ry/deg 13.6058E0 torque Ry/rad 0.237466E0 torque meV/deg 1.E-3 torque meV/rad 1.745533E-5 torque mRy/deg 13.6058E-3 torque mRy/rad 0.237466E-3
个人分类: 绊脚石系列|28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认识引力波II-引力波是什么
smilemooncat 2016-3-8 09:08
1915 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简单来说, 广义相对论描述了时空弯曲如何受物质质量决定,物质的运动如何受时空弯曲影响。它革新了人类对时空本质的经验认识。尽管后续多次天文观测为它提供了有力的证明,科学家们还希望有更直接的证明——广义相对论预言的时空波动“引力波”能否直接被探测到呢? 引力波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理论预言:1916年,爱因斯坦想,既然物质的质量会引起时空弯曲,那如果该物体还在加速运动呢?更确切来说,在非球对称的物质分布情况下,物质运动,或物质体系的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会怎样呢?时空弯曲的程度就会发生变化,表现为以光速向外传播的时空涟漪。 国家天文台的李然副研究员引用了Kip Thorne在《星际穿越中的天文学》一书中的“拉伸线”来描述引力波的产生,文文觉得甚是直观。 不管是单黑洞还是双黑洞,其周围的空间有些地方受到拉伸,有些地方受到挤压。Kip Thorne用拉伸线(如图中的红线)和挤压线(如图中的蓝线)来表示空间受到的影响,如果一个人躺在拉伸线上,将感觉到自己身体被拉伸,而躺在挤压线上,将感觉到自己身体受到的挤压。如果一对双黑洞相互绕转,它们将拖拽着周围的拉伸线和挤压线转动,形成一个由拉伸线和挤压线所结成的网络,这个网络将随着时间而扩张开来,就形成了引力波。引力波就相当于弯曲时空的传播。 双黑洞并合后拉伸线和挤压线所描述的空间受影响的效果 试想,我们的地球为什么围着太阳转?牛顿力学说,太阳与地球之间存在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使得地球绕着太阳旋转。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说,太阳的质量使得其周围空间发生弯曲,而地球围着它转动是地球最直接的运动路径。如果有来自超体的生物将太阳突然拿去,牛顿力学认为,万有引力消失,地球将被甩出去;而广义相对论认为,地球不会立即被甩出去,因为太阳被拿出去后,空间被弯曲的程度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将会以速度为光速的引力波方式,约8分钟才会影响到地球所处位置。 引力波的四种频率 首先,频率最低的引力波当属原初引力波。由于原初引力波源于宇宙诞生之初产生的时空涟漪,波长(波峰与波峰之间的长度)相当于宇宙的尺度,对应的频率也就很低。所以只能通过对宇宙大爆炸后遗留的光子场信号(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来寻找原始引力波的信号。“阿里实验计划”的目标便是探测原初引力波。 其次是频率在百万分之一到亿分之一赫兹的引力波,引力波源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的并合。探测手段通常是利用宇宙中的“钟”,将单个脉冲星当成是一个精准的时钟,我们可以期待着它们安安稳稳地定期发出脉冲,可是如果脉冲星的脉冲在向我们传播的过程中,遭遇到引力波的干扰,那么脉冲滴答滴答的信号就会偏离你期待中的理想信号。利用毫秒脉冲星作为校准光源,再基于地面上的大型地面射电望远镜作为探测器来观测大质量黑洞并合时发出的引力波。 再次是十万分之一到几赫兹,引力波源可能是质量更小一些的大质量黑洞并合过程的后期,银河系内的白矮双星等。探测的手段是宇宙卫星阵列,例如欧洲的光学干涉空间阵列(LISA)、中国的“天琴计划”、“太极计划”。 最后是几十到几千赫兹,引力波源可能是中子星、恒星级黑洞等致密天体组成的双星系统、超新星爆炸等。探测手段是地面上的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方式,例如这次立功的LIGO。 探测高频和低频的引力波,各有什么优势呢?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接受新华社、南都采访时说,“低频与高频的区别就是大家看到宇宙不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进程。不同的频段是不同的窗口,不同的频段没有先进落后之分,就如同你推开不同的窗看到不同的风景,不同频段的引力波探测将看到不同的天文事件。低频引力波反映出来的东西更多元更丰富。高频引力波则大多是宇宙中更极端的事件。而高频引力波是大质量的天体非常剧烈运动才能产生,通常只有中子星或黑洞等天体相撞。然而,宇宙中更多的天文事件不是这种极端事件。往往是两个星相隔较远绕行,持续长时间运动。当然,LIGO的引力波探测发现是人类第一次直接观测到引力波,意义非常重大。”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5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震能量继续积累(09-17 02:39——18 02:31)
杨学祥 2014-9-18 03:31
地震能量继续积累(09-17 02:39——18 02:31) 查询 过去24小时记录到 6 次地震. 注意:本系统仅为虚拟地震台网测试的自动定位结果,未经过人工校核,系统有可能误触发,结果中也可能包括错误的定位结果。正式目录请参阅中国地震信息网。 M=4 M=5 M=6 M=7 All 此页30条记录 发震地点(震相总数) 定位类型 初定用时 发震时刻 纬度 经度 深度 震级(M) 残差 所罗门群岛 (91) 自动 11分18秒 2014-09-18 02:31:36.030 -10.87 160.57 10 4.8(mb) 3.0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40) 自动 68秒 2014-09-18 02:14:35.920 35.33 116.98 10 3.2(ML) 1.3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 (56) 自动 1秒 2014-09-18 01:08:48.030 38.69 110.24 10 3.2(ML) 1.5 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 (149) 自动 8分10秒 2014-09-18 00:28:49.870 51.16 -178.40 154 4.9(mb) 1.2 菲律宾棉兰老岛 (192) 自动 5分52秒 2014-09-17 18:36:49.550 6.69 126.96 64 5.2(mb) 1.5 印尼伊里安查亚省地区 (92) 自动 7分12秒 2014-09-17 17:58:26.470 .18 138.19 405 4.3(mb) 1.5 千岛群岛 (503) 自动 3分53秒 2014-09-17 02:39:49.990 45.38 147.19 55 5.0(Mw) 2.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7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年9月4日4时31分地震能量积累被证实
杨学祥 2014-9-5 04:40
2014 年 9 月 4 日 4 时 31 分地震能量积累被证实 杨学祥 2014 年 9 月 4 日 4 时 31 分 虚拟地震台网测试的自动定位结果表明,过去24小时记录到 4 次地震,少于平均值约14次。 我认为,地震次数明显减少:能量正在积累。 此文后 9 小时内发生两次 6 级以上地震,能量积累被证实。 相关资料: 地震次数明显减少:能量正在积累 已有 192 次阅读 2014-9-404:31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地震 能量积累 推荐到群组 地震次数明显减少:能量正在积累 过去24小时记录到 4 次地震. 注意:本系统仅为虚拟地震台网测试的自动定位结果,未经过人工校核,系统有可能误触发,结果中也可能包括错误的定位结果。正式目录请参阅中国地震信息网。 此页30条记录 发震地点(震相总数)定位类型 初定用时发震时刻纬度经度深度震级(M)残差 所罗门群岛 2014-09-0323:15:12.200-11.39162.171934.8(mb)2.5 冰岛 2014-09-0311:10:00.48064.54-17.19105.6(Mw)2.7 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2014-09-0310:11:17.09042.0377.98104.1(ML)2.2 东太平洋海岭中部 2014-09-0307:41:40.000-11.40-111.83686.1(Mw)2.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4779.html 删除 回复 杨学祥 2014-9-5 03:53 此文后连发两次 6 级以上地震,能量积累被证实: 日期 时间 经纬度 深度 震级 地点 2014-09-04 05:33:45.7 21.40 S 173.28 W 4 6.0 TONGA 发震地点 发震时刻 纬度 经度 深度 震级 (M) 残差 汤加群岛 2014-09-04 13:33: -21.36 -173.06 10 6.6(Mw) 1.7 复活节岛地区 2014-09-04 04:34: -26.30 -114.72 10 6.1(Mw) 2.2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空间频率分布对振幅的影响
bupt1419 2013-5-26 20:05
我们研究了非全同一维耦合振子链中,频率的空间排列对振幅的影响,欢迎各种友情引用。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4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短缺资料时设计年径流的频率分析计算
gosci 2013-3-25 21:26
5.3短缺资料时设计年径流的频率分析计算 内容提要 1.有较短年径流系列时设计年径流频率分析计算2.缺乏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的估算3.流量历时曲线 学习要求 1.了解参证变量的选择原则2.掌握年径流与参证变量-水位、径流、降雨的相关分析方法3.年径流估算的参数等值线图法4.了解年径流估算的经验公式法和水文比拟法5.掌握流量历时曲线的绘制方法 短缺径流资料的情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设计代表站只有短系列径流实测资料﹝n≤30年,其长度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另一种是设计断面附近完全没有径流实测资料。对于前一种情况,工作重点是设法展延径流系列的长度;对于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利用年径流统计参数的地理分布规律,间接地进行年径流估算。 一、有较短年径流系列时设计年径流频率分析计算 本法的关键是展延年径流系列的长度。方法的实质是寻求与设计断面径流有密切关系并有较长观测系列的参证变量,通过设计断面年径流与其参证变量的相关关系,将设计断面年径流系列适当地加以延长至规范要求的长度。当年径流系列适当延长以后,其频率分析方法与本章第二节所述完全一样。 1、参证变量的选择 最常采用的参证变量有:设计断面的水位、上下游测站或邻近河流测站的径流量、流域的降水量。参证变量应具备下列条件: ①参证变量与设计断面径流量在成因上有密切关系。 ②参证变量与设计断面径流量有较多的同步观测资料。 ③参证变量的系列较长,并有较好的代表性。 图5-2某站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2、年径流系列的展延 (1)利用本站的水位资料延长年径流系列,如图5-2所示。 (2)利用上下游站或邻近河流测站实测径流资料,延长设计断面的径流系列,如图5-3是甲站与乙站年径流的相关图,可以用来将乙站系列展延。 (3)利用年降水资料延长设计断面的年径流系列 径流是降水的产物。流域的年径流量与流域的年降水量往往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又因降水观测系列在许多情况下较径流观测系列长,因此降水系列常被用来作为延长径流系列的参证变量(见图5-4)。 图5-3甲站与乙站年径流量相关图图5-4某站年降雨径流相关图 3、注意事项 利用参证变量延长设计断面的年径流系列时,应特别注意下列问题:一是尽量避免远距离测验资料的辗转相关。二是系列外延的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控制在不超过实测系列的50%为宜。 二、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的估算 在部分中小设计流域内,有时只有零星的径流观测资料,且无法延长其系列,甚至完全没有径流观测资料,则只能利用一些间接的方法,对其设计径流量进行估算。采用这类方法的前提是设计流域所在的区域内,有水文特征值的综合分析成果,或在水文相似区内有径流系列较长的参证站可资利用。 1、参数等值线图法 我国已绘制了全国和分省(区)的水文特征值等值线图和表,其中年径流深等值线图及Cv等值线图,可供中小流域设计年径流量估算时直接采用。图5-5为湖北省部分地区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图,图5-6为湖北省部分地区年径流Cv等值线图。 图5-5湖北省部分地区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图图5-6湖北省部分地区年径流Cv等值线图 (1)年径流均值的估算 根据年径流深均值等值线图,可以查得设计流域年径流深的均值,然后乘以流域面积,即得设计流域的年径流量。 如果设计流域内通过多条年径流深等值线,可以用面积加权法推求流域的平均径流深,见图5-3-6。计算公式为: (5-5) 式中:R i --分块面积的平均径流深,mm; A i --分块面积,km 2 ; R--流域平均径流深,mm。 其中流域顶端的分块,可能会在流域以外的一条等值线之间,如图5-7中的 。 图5-7用面积加权法求流域平均径流深 图5-8用直线内插法求流域平均径流深 在小流域中,流域内通过的等值线很少,甚至没有一条等值线通过,可按通过流域重心的直线距离比例内插法,计算流域平均径流深,见图5-8。 年径流深均值确定以后,可通过下列关系确定年径流量: W=KRA (5-6) 式中W--年径流量,m 3 R--年径流深,mm; A--流域面积,km 2 ; K--单位换算系数,采用上述各单位时,K=1000。 (2)年径流Cv值的估算 年径流深的Cv值,也有等值线图可供查算,方法与年径流均值估算方法类似,但可更简单一点,即按比例内插出流域重心的Cv值就可以了。 (3)年径流Cs值的估算 年径流的Cs值,一般采用Cv的倍比。按照规范规定,一般可采用Cs=2~3Cv。 在确定了年径流的均值、Cv,Cs后,便可借助于查用P-Ⅲ型频率曲线表,绘制出年径流的频率曲线,确定设计频率的年径流值。 2、经验公式法 年径流的地区综合,也常以经验公式表示。这类公式主要是与年径流影响因素建立关系。例如,多年径流均值的经验公式有如下类型: (5-7) 或 (5-8) 式中 --多年平均流量,m 3 /s; A --流域面积,km 2 . --多年平均降水量,mm; b 1 ,b 2 、n 1 、n 2 、m--参数,通过实测资料分析确定,或按已有分析成果采用。 不同设计频率的年平均流量Q p ,也可以建立类似的关系,只是其参数的定量亦各有不同。 这类方法的精度,一般较等值线图法低。但在进行流域初步规划,需要快速估算流域的地表水资源量及水力蕴藏量时,有实用价值。 3、水文比拟法 水文比拟法是无资料流域移置(经过修正)水文相似区内相似流域的实测水文特征的常用方法,特别适用于年径流的分析估算。 常用年径流移置的公式形式如下: (5-9) 式中 , --分别为设计流域和参证流域的多年平均流量,m 3 /s; K 1 、K 2 --分别为流域面积和年降水量的修正系数, K 1 =A/Ac, ; A、Ac--分别为设计流域和参证流域的流域面积,km 2 ; 、 --分别为设计流域和参证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mm。 年径流的Cv值可以直接采用,一般无须进行修正,并取用Cs=2~3Cv。 如果参证站已有年径流分析成果,也可以用下列公式,将参证站的设计年径流直接移用于设计流域。 =K 1 K 2 p.c (5-10) 下标P代表频率,其他符号的意义同前。 三、流量历时曲线的绘制 在有部分径流资料的情况下,还可以用绘制流量历时曲线的方法,满足某些工程,如小型水电站、航运和漂木等在规划设计中确定对水资源利用保证率的初步需要。在一些有径流频率分析计算成果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中,为了专项设计任务的需要,有时也可以绘制这种曲线,作为深入分析研究的辅助手段。在我国的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中,已将此法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流量历时曲线是累积径流发生时间的曲线,表示等于或超过某一流量的时间百分数。径流统计时段,可按工程的要求选定,常采用日或旬为单位。当资料年数较多时,为简化计算,也可以按典型年或丰平枯代表年绘制流量历时曲线。当资料年数较少时,也可采用全部完整年份的流量资料绘制流量历时曲线。图5-9给出了某水文站日平均流量历时曲线的一个示例。 图5-9某水文站日平均流量历时曲线 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1-1、用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求图5-10所示的设计小流域的多年平均径流深 y 0 为 。 a、y 0 =y 1 b、y 0 =y 3 c、y 0 =y 5 d、 【 答案 】 1-2、在设计年径流的分析计算中,把短系列资料展延成长系列资料的目的是 。 a、增加系列的可靠性;b、增加系列的一致性; c、增加系列的代表性;d、考虑安全。 【 答案 】 图5-10用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求设计小流域的 1-3、某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如图5-11所示,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深y0为 。 a、y 0 =y 03 ;b、y 0 =y 02 ; c、y 0 =y 01 ;d、 【 答案 】 1-4、用多年平均年径流深等值线图求小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时,其值等于 。 a、该流域出口处等值线值;b、该流域重心处等值线值; c、以上二值的平均值;d、该流域离出口处最远点的等值线值。 【 答案 】 图5-11用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 二、填空题 2-1、当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可以基于参证流域用______法来推求设计流域的年、月径流系列。 【 答案 】 2-2、年径流设计成果合理性分析,主要是对______进行合理性分析。 【 答案 】 2-3、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雨量与年径流量之间的关系不密切,若引入______为参数,可望改善年雨量与年径流量的关系。 【 答案 】 三、是非题 3-1、利用相关分析展延得到的年径流资料不宜过多,否则有使设计站设计年径流量减小的趋势。 【 答案 】 3-2、参证变量与设计断面径流量的相关系数愈大,说明两者在成因上的关系愈密切。 【 答案 】 四、问答题 4-1、若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回归线近似为幂函数,试以分析法为例说明推求其回归方程的方法步骤? 【 答案 】 4-2、资料情况及测站分布如表4223和图4223,现拟在C处建一水库,试简要说明展延C处年径流系列的计算方案? 【 答案 】 4-3、缺乏实测资料时,怎样推求设计年径流量? 【 答案 】 4-4、为什么年径流的 C V值可以绘制等值线图?从图上查出小流域的 C V值一般较其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 答案 】 4-5、资料情况及测站分布如表4226和图4226,已知甲、乙、丙三站的流域自然地理条件近似,试简要说明插补丙站流量资料的可能方案有哪些? 【 答案 】 http://jpkt.whu.edu.cn/jpkc2008/gcswx/swx/cc/hydrology05/5_3.htm
个人分类: 水土保持|504 次阅读|0 个评论
奈奎斯特、奈奎斯特频率、混叠
热度 4 lix 2013-2-27 16:24
奈奎斯特( Nyquist , 1889-1976 ),为近代信息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总结的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又称奶-香定理,简称采样定理,误称香农( Shannon )采样定理,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基本定理。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要使连续信号采样后能够不失真还原,采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即奈奎斯特频率)。定理完成于 1917 ,发表于 1918 。 当采样频率 F 低于奈奎斯特频率时 , 重构的连续信号中原信号 F/2 以上的频率不是消失了 , 而是对称的映象到了 F/2 以下的频带中 , 并且和 F/2 以下的原有频率成分叠加起来 , 这个现象叫做 “ 混叠 ”(aliasing). 我们搞数字图像处理,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是基础课。
个人分类: 课件科普|29980 次阅读|6 个评论
截止频率
热度 1 max 2013-2-5 20:22
1 背景: 在阅读滤波器相关文献时,有“转折频率”或“截止频率”出现。英文中有 Corner frequency 或 Cutoff frequency 的单词。其实,这些都是一回事,据维基百科介绍,还可以称作 Break frequency 。 2 转折频率: 其实,这个概念广泛存在滤波器、模拟电子的放大电路中。对于低通型滤波器,“截止频率”,是指输出功率衰减为输入功率 1/2 时的那个频率;对于高通和带通滤波器而言,在上升期功率达到通频带内功率 1/2 时的功率。总之,截止频率时的功率是使用功率 ( 比较大 ) 的 1/2 。 如果频率采用对数,功率采用分贝,则 20Log(P1/P2)=20Log(1/2)=-3dB 。所以,从 Bode 图上来看,截止频率时功率比“正常功率”低 3dB 。 3 意义: 滤波器设计时,根据噪声必须首先寻找到转折频率,然后由转折频率再确定各 DM 、 CM 电容和电感。
个人分类: 电磁场与电磁兼容|13944 次阅读|2 个评论
Origin制作柱状频率统计图
热度 1 wangshu 2013-2-2 21:29
Origin制作柱状频率统计图
Origin制作柱状图频率统计图,柱状图,柱形图,直方图,column, histogram Use Origin to makehistogram count figure 柱状频率统计图在Origin中有两种方法实现。 ========【方法一】====== 一种是StaticsDescriptive StaticsStatics on Column,直接输出的柱状图的纵坐标是计数。 如果要纵坐标为百分比,则需要在坐标轴设置Tick labels纵坐标Divided by Factor中除以”总计数“,如180,这样得到的数值是分数,而写作"180/100",那么显示为百分数,不过还需要在“Set Decimal Places”中设置小数点后的数字为,如0,同时在"suffix"加“%”后缀。 效果如下: ========【方法二】====== 另一种是StaticsDescriptive StaticsFrequency,直接输出的是频率统计数据,在对话框中选上“relative frequency”,和"Frequency in percent",则可以得到各区间的相对百分比;以“bin center”为X轴,以“freq”为y轴,作”column“或“column+label”,即可得到初步的柱形图。 在纵坐标的tick label中加上%的后缀;此时柱上的标记的有效数字在7位左右,可通过双击柱上的数字,打开对话框。 plot detailslabellabel formcustom$(wcol(n) , *2)% 即可将标记为更改为有效数字为2的,带百分号的标记,如下: ========评价====== 建议第二种方法可以给出统计数据,便于数据转移和灵活做图,显然是第二种方法好。
个人分类: 格物|52787 次阅读|1 个评论
30-60赫兹范围频率的振动减振
热度 2 yan8008 2012-12-25 22:41
振动频率处于这个频率范围,用TMD(调谐质量阻尼器)很难吧。 那么请问高手:对于一个直径有3米,高30米左右的结构物,测量其以这个频率、其加速度达到0.8m每秒平方,有什么好的办法减振? 谢谢各位大侠!
4039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