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编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这5个关于自然科研编辑服务最常见的问题,我们一次说清
热度 1 NatureResearch 2020-11-3 18:01
自然科研编辑服务 恪守自然科研质量标准 施普林格·自然致力于促进研究人员的事业发展,从2008年开始便推出自然科研编辑服务(Nature Research Editing Service)。 针对英文论文写作,我们目前有两项编辑服务可供选择: 语言润色服务 母语为英语的编辑将纠正语言错误,调整句式表达,提升行文流畅度,改善行文风格,帮助缺乏英语写作信心的研究人员。(质量保证:经过我们语言润色的论文仅因为语言质量问题而被期刊拒绝, 将免费获得一次重新编辑服务 。) 标准周转时间:5个工作日;加急周转时间:2个工作日 编辑示例:编辑评论/修改建议贯穿整篇文稿 科学编辑服务 自然科研标准的编辑对科学文档进行 全面检查 ,包括结构和论证,提供详细的建议和编辑服务,帮助研究人员尽可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该项服务 包含金牌语言润色和投稿期刊建议 等内容。) 标准周转时间:10个工作日;加急周转时间:5个工作日 编辑示例:编辑评论/修改建议贯穿整篇文稿 点击此处进入 施普林格·自然官网 查看各项服务详情 常见问题 我们经常收到来自读者关于自然科研编辑服务的一些提问,其中有几个是大家经常提及的,在此我们梳理并解答了以下5个问题。 1. 自然科研编辑服务面向的客户是谁? 我们的编辑服务面向 所有研究人员或作者 ,所提交的文本可以是为了发表,也可以是为了申请基金。而且并不局限于施普林格·自然的出版物。 此外, 科研团体 (机构、实验室、协会等)可为团体成员购买编辑服务,享受团体优惠和专业客服支持。 2. 如何查看各项服务的报价? 我们的价格基于您文档的字数和您希望的周转时间。 点击此处 进入施普林格·自然官网的 价格页面 输入字数查看价格。 3. 上传文稿后,论文信息/数据会被泄露吗? 您在施普林格·自然官网上传的文稿享有 保密性保障 。我们决不会将您的论文与任何人分享。 我们理解您提交给我们的文稿包含您未发表的辛勤工作和重要思想。我们的每位编辑都必须在签署有法律约束力的保密协议之后才能接收您的文稿。保密协议可确保我们的编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泄露您的个人详细信息或文稿内容。查看服务条款:authorservices.springernature.cn/tos 4. 有哪些支付方式可供选择? 针对中国客户我们提供多种便捷的支付方式,而且,您可以使用人民币付款。我们目前接受以下支付方式: •信用卡 •银联信用卡或借记卡 •中国国内或国际银行转账(对公转账,先提交文章,后付款) •PayPal •微信支付 •支付宝 •预付款 注:科学编辑服务仅支持电汇/银行转帐或信用卡支付 5. 能否提供中国大陆税务发票? 我们提供中国大陆 增值税普通电子发票 。 目前我们提供的税务发票种类包括以下6大类,每个大类前都可根据作者要求添加合适的文字: •润色费 (SCI论文润色费、论文润色费等) •编辑费 (SCI论文编辑费、论文编辑费等) •翻译费 (论文翻译费、SCI翻译费等) •服务费 (论文服务费、版面服务费、审稿服务费、出版服务费等) •文献检索费 (科技文献检索费、科研文献检索费等) •咨询费 (科技咨询费等) 如果您使用其他支付方式,如普通非银联信用卡、国际银行汇款或PayPal,我们将无法提供税务发票,但是会为您提供英文电子收据。 查看更多常见问题 其他问题联系客服 获取优惠码 扫描以上二维码获取 科学编辑 9折 和语言润色 88折 优惠 优惠码可以在施普林格·自然作者服务官网(authorservices.springernature.cn)上传需要进行语言润色的稿件时使用。 优惠码使用规则说明: 1. 仅限用于施普林格·自然作者服务官网; 2. 仅对自然科研论文语言润色服务有效; 3. 仅供一次性使用; 4. 有效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 点击此处 上传文稿,查询报价 论文润色的特别声明: • 每份文稿的发表与否与该文稿是否经自然科研编辑服务润色完全无关。 • 我们不保证论文发表或经费申请成功。 • 我们不会侵犯著作权。我们将以最直观的格式进行编辑,添加评论。同时,我们鼓励作者批判对待我们给出的建议,而不是盲目接受我们所有的编辑和建议。 • 我们不代写。我们不会向提交给我们的文件中直接添加原本没有的新观点,我们的编辑服务重点在于优化现有研究的表达。 © 2020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87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在投稿前,你的论文获得过专业编辑的深度评估吗?
NatureResearch 2020-5-14 11:19
作者一般很少或不会收到来自期刊编辑有关于论文的反馈,特别是在拒稿的情况下。但是,如果有这类反馈,作者便有可能避免论文晦涩难懂,进而避免得不到好的引用。 而 论文科学编辑服务 让作者在投稿前便能直接获得 自然科研标准的编辑 提供的专业编辑服务和建议 ,最大程度地提升待投稿的论文。 施普林格·自然致力于促进研究人员的事业发展,从2008年开始便推出 自然科研编辑服务 (Nature Research Editing Service),目前编辑过的文档数量 超过75000篇 。 其中,科学编辑服务对科学文档进行 全面检查 ,从整体上考察论文的有效性,包括论点的清晰度和侧重点,以及许多其他重要因素,并提供详细的建议和编辑服务,帮助研究人员尽可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们的科学编辑 ▍ 自然科研论文编辑服务聘用高质量标准的优秀编辑,每一位均: • 在相关领域取得博士学位,并拥有研究背景 • 接受过自然科研设定的质量标准培训 • 清楚发表流程,熟知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期望,了解成功发表过程中有哪些阻碍 我们擅长编辑自然科学领域(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和地球科学)以及工程学领域的研究论文,经费申请和综述。 (我们暂不提供以下领域文稿的科学编辑服务:商业、法律、人文、社会科学、数学或计算机科学。) ​▍ 科学编辑服务流程▍ 1. 根据文档类型,匹配具有相应研究背景的编辑 工作将由熟悉您所在领域的编辑专家完成,严格遵照自然科研质量标准进行。 ​ 2. 进行语言润色,纠正语言错误(除非不需要) 首先,您的文稿将被相关领域的一位英语母语人士编辑,杜绝语言问题。语言编辑将检查语法和标点,打造自然、专业的措辞,后续编辑即可专注于篇章结构等问题。 ​ 3. 编辑评论贯穿整篇文稿 编辑专家将给出详尽的评论/注释,解释他们的编辑理由;对于超出编辑范围的部分,他们会建议作者做进一步修改。 ​ 4. 专业的编辑给出全面而详细的建议 关键步骤:编辑专家就文稿的表述、逻辑和有效性给出建议: • 论点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核心问题 • 论证的结构、清晰度、流畅度和侧重点 • 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描述以及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 研究背景的呈现和客观合理的研究影响的呈现 • 图形图表及补充信息的清晰度和适当性 • 任何缺少细节或冗长的章节 • 自荐信和其它附加材料的有效性(如有提供) ​ 5. 检查新颖度和影响力 通过评判论文呈现的研究结果新颖度及其潜在影响,我们帮助读者理解其价值,并帮助您确定论文投稿期刊。 ​ 6. 另一名编辑再次全面检查文本 确保所有编辑文档能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 ​ 7. 作者收到经过编辑的文档和一份 4-8 页的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 • 在编辑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的详情,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或者作者可以如何解决它们) • 期刊编辑、同行审稿人和读者可能会如何看待您的论文 • 期刊投稿建议 • 帮助作者提高未来写作技能的策略建议 ▍客户感言 ▍ 根据您和您同事提供的意见,我们大幅度修改了我的文稿,以便向我们的受众阐明论文的关键信息。之后我们投稿了《实验医学杂志》,论文在两周内送审。我们昨天刚收到审稿人的反馈,总体上给予了非常正面的评价。我的导师和我都觉得自然科研科学编辑服务很有帮助、编辑很有见地。我认为正是他们客观的评价使得我们写出强有力的论文,从而能吸引《实验医学杂志》的编辑并给审稿人留下良好印象。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员 反馈报告总结了修改内容和评价,信息非常翔实有用。我们很感激你们编辑的工作,他们标示了每一处改动,对文本的评价也明显提升了我们文稿的质量。最后,你们给出了最合适发表期刊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下一次投稿起到了决定性的帮助。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主任、索邦大学团队负责人 感谢编辑所提的宝贵意见以及他们所做的极具建设性的编辑工作。他们的意见非常专业,非常有用。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九折优惠 ▍ 您只需要在 我们的微信服务号( Nature Research科研服务 )后台 发送消息“ 科学编辑 ”即可获取九折优惠码,可以在 施普林格·自然作者服务官网 上传需要进行科学编辑的稿件时使用。 优惠码使用规则说明: 1. 仅限用于施普林格·自然作者服务官网; 2. 仅供一次性使用; 3. 有效期截至2020年12月31日。 点击此处上传文稿,查询报价 科研机构也可为研究人员购买科学编辑服务,为其提供论文写作支持,帮助作者实现发表目标,进而提升机构的科研声誉。 欢迎把本服务推荐给您所在的机构相关负责人,享受机构优惠和服务。 点击此处推荐给机构 论文润色的特别声明: • 每份文稿的发表与否与该文稿是否经自然科研编辑服务润色完全无关。 • 我们不保证论文发表或经费申请成功。 • 我们不会侵犯著作权。我们将以最直观的格式进行编辑,添加评论。同时,我们鼓励作者批判对待我们给出的建议,而不是盲目接受我们所有的编辑和建议。 • 我们不代写。我们不会向提交给我们的文件中直接添加原本没有的新观点,我们的编辑服务重点在于优化现有研究的表达。 © 2020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40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英论阁推出"高影响科学润色"服务
Enago 2020-3-6 14:29
英论阁很荣幸推出高影响科学润色服务,这是专为欲投稿高IF期刊作者设计的深度科学编辑服务。 本服务由 资深期刊同行评审专家 进行科学内容编辑、针对目标期刊的标准和要求,协助加强您研究的呈现,再加上高阶英文语言润色加强逻辑结构和呈现,并对研究文稿给与同行审查的建议指导。可另外加选 Nature*编辑审稿 ,让曾在自然*期刊担任编辑或审稿人的专家审阅批改您的文稿,最大化您的论文被高IF期刊接受的机会。 服务特点 科学内容编辑和语言润色 拥有长期国际期刊编辑或同行评审经验的专家,协助您完善研究文稿的写作 高影响评估报告 针对您文稿的同行审阅报告,让您有机会在提交前先行修改 拒稿无忧协助回复审阅意见 免费于365年内不限次数询问负责您稿件的专家任何相关问题,以回应编辑在文稿中的标记或评语,并解决任何疑问 专家问答 免费于365年内不限次数询问负责您稿件的专家任何相关问题,以回应编辑在文稿中的标记或评语,并解决任何疑问 Nature*编辑审稿 (选购服务) 前自然*期刊编辑审阅您的稿件,检验文稿的学术含量和写作是否达到高分期刊的质量要求。Nature*编辑会修改您的文稿,并提供提高质量的批评建议。这可以为您带来更高的优势,提高顶尖期刊的录用机会。 高影响科学润色服务专为这些作者打造 期望在高分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刊登的作者 希望获得顶尖同行审阅者反馈的作者 希望得到 Nature* 编辑审稿的作者 *Nature自然期刊的版权为Springer Nature Limited所有。本服务并非由Nature期刊出版社提供,并无任何从属关系。本网页指称的Nature*编辑为曾任职Nature或其他顶尖国际出版社的编辑专家,以个人身分提供英论阁学术论文润色服务。本服务无法保证您的论文会被自然期刊或其他期刊录取发表。 请 访问网站 查阅更多服务详情,或可洽询request-cn@enago.com。 更多精彩文章,请 点击 订阅 英论阁学术院 或关注英论阁微信公众号EnagoChina
个人分类: 期刊发表|286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编辑的典范——怀念王鸣阳先生
热度 4 pup 2019-3-6 11:26
科技编辑的典范 ——怀念王鸣阳先生 今天早上收到业内前辈告知的消息,我国著名科技编辑、翻译王鸣阳先生于2019年 3 月 3 日晚上 8:20 离世,享年 80 周岁。知道消息后,心情难以平静,脑子里总浮现出他的谆谆教诲。即刻放下书稿,打开电脑,总想写几个字,聊寄哀思。 立刻查找电脑备份,遗憾没有一张王先生的照片或合影。自从《居里夫人文选》的译稿需要校译,王直华老师向我们强烈推荐了王鸣阳先生后,算算相识也已十年了。又去翻看邮件往来,第一封电子邮件是2009年 5 月 27 日。最后一封电子邮件是 2015 年 4 月 14 日。此后便忙于各种新工作,疏于联系。 2017年 11 月 3 日晚,我加班整理资料时又翻到王先生的给我的学习资料。走出办公楼的时候,面对夜色,抑制不住心中所感,在楼前发了这条朋友圈。现在想来,彼时之所以联系不到王先生,估计他已经搬到养老中心居住。 曾经身为科学编辑的王先生,给我的来信,除了交流工作之外,也常常会谈到编辑工作本身,比如建议我在 word 上先编校,以免去排版人员的辛苦,也免掉浪费纸张。有一次信中说: “ 我同情(可怜)现在的青年编辑是真心的。当好编辑,知识是靠慢慢积累,但首先要很快熟练掌握做编辑琐事的基本功,不为这些琐事过于分心,才有精力注意内容,并在看稿过程中学习到内容和向著译者学习表达。审读和加工稿子要做记录,那就是写编辑出版论文的好素材。做个好编辑,老实说,比做个好的大学教师和研究人员容易些,毕竟创造不多,问题是方法要正确。 ” 读罢此信,深以为然,对王先生敬佩之情又多一层,对编辑这份工作的执着又多一分。 记得以前到王先生在育新花园的家拜访时,见他抽烟也是偏多,一边咳嗽还要一边抽烟。有一次拜访后我请他在小区北门的饭馆吃午餐,他不停地感慨科研制度的问题,后来不几天就从这个角度写出了一篇关于《居里夫文选》的书评。书评链接请见此前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do=blogid=395718mod=spacequickforward=1uid=277877 如今在当当图书页面检索“王鸣阳”,出来的第一本书就是《居里夫人文选》。 翻看王先生的博客,多半是科技翻译经验之谈。王先生早年是四川大学理论物理专业毕业。那时候大学学的是俄语,但他也精通日语和英语,原来这都是工作中自学成才的。王先生擅长笔译,他的译作深得读者和业内的肯定,也曾获得过相关的奖。我们编辑常常感慨“书比人长寿”,往后每次读到先生的文字,又是一种重逢与相聚。于我,缅怀王先生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编辑业务水平,不负先生曾经的教导。
个人分类: 怀念|7285 次阅读|5 个评论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国家科学评论》诚聘科学编辑
sciencepress 2016-10-12 15:44
《中国科学》杂志社是国内最具影响的学术期刊专业化出版机构之一,成立于1995年,主要从事《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简称“两刊”)等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 “两刊”创刊于1950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是我国科技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两刊”系列目前包括《中国科学》的数学辑(中英文版)、物理学辑(含力学、天文学)(中英文版)、化学辑(中英文版)、生命科学辑(中英文版)、地球科学辑(中英文版)、技术科学辑(中英文版)、信息科学辑(中英文版)、材料科学辑(英文版)15种和《科学通报》中英文刊2种,共17种刊物。 《国家科学评论》(英文版,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 NSR )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海外推广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进行,是我国第一份国家级英文版科技学术综述性期刊。NSR定位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中外科学研究的重要成就,深度解读重大科技事件、重要科技政策,旨在展示世界(尤其是我国)前沿研究和热点研究的最新进展和代表性成果,引领学科发展,促进学术交流。 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和《国家科学评论》现诚聘学科编辑。 招聘岗位:《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学科编辑,《国家科学评论》物理、信息、材料学学科编辑 岗位职责: 1. 配合编辑部主任,协助主编和编委完成编委会布置的年度工作。 2. 完成编辑部制定的各项编辑出版工作。 3. 做好所负责学科领域的重点文章和重要作者的约稿工作。 4. 负责对有关学科领域的学术文章进行初审,组织专家评审。 5. 负责对学术文章进行必要的文字润色与修改。 6. 负责对期刊进行宣传推广。 招聘条件: 1. 有志于学术期刊出版工作,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2. 具有物理、信息、材料学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 3. 年龄在35岁以下。 4. 有较好的中英文写作能力、文字编辑能力。 5.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 有2年以上科研工作经历,发表过高水平科研论文; 2) 有2年以上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经历; 3) 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者; 4) 有高级专业职称者。 联系方式: 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附上近期照片一张)电子版发至我公司邮箱。 联系人:孙女士 电话:010-64016350 Email: office@scichina.org 本次招聘将按照报名、初筛、面试、笔试、体检、录用的程序进行。一经录用,待遇从优。 对于条件突出者,将给予优厚待遇。 诚挚欢迎有志从事学术期刊出版工作的人士加盟! 《中国科学》杂志社 2016年10月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2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杂志社招聘物理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编辑
sciencepress 2016-6-16 14:40
《中国科学》杂志社是国内最具影响的学术期刊专业化出版机构之一,成立于1995年,主要从事《中国科学》系列、《科学通报》和《国家科学评论》等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是我国科技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中国科学》中英文系列按照不同学科领域设立分辑,《科学通报》和 Science Bulletin 为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 。 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杂志社诚招以下学科编辑人才。 招聘岗位: 科学编辑 学历背景: 物理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 招聘条件: 1. 热爱学术期刊出版事业,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2. 具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科研前沿有敏锐的洞察力。 3. 年龄在40岁以下。 4. 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 有2年以上科研工作经历,发表过高水平科研论文; 2) 有2年以上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经历; 3) 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 4) 有高级专业职称。 岗位描述: 1. 紧密追踪科研动态,策划选题,组织发表重要科研成果。 2. 遴选优秀成果,对学术文章进行初审,并组织专家开展评议。 3. 撰写热点新闻稿件和宣传文案,促进学术成果传播,提高期刊品牌影响力。 4. 对文章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润色,提高学术成果的可读性。 5. 紧密配合编委会开展工作,完成编委会制定的各项任务。 6. 完成杂志社和编辑部制定的各项任务。 联系方式: 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附上近期照片一张)电子版发至我公司邮箱。 联系人:孙女士 电话:010-64016350 Email: office@scichina.org 对于条件突出者,将给予优厚待遇。 诚挚欢迎有志从事学术期刊出版事业的人士加盟!
个人分类: 招聘|3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杂志社诚聘英才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6-2-25 16:01
《中国科学》杂志社 是国内最具影响的学术期刊专业化出版机构之一,成立于1995年,主要从事《中国科学》系列、《科学通报》和《国家科学评论》等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 《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创刊于1950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是我国科技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中国科学》中英文系列按照不同学科领域设立分辑,《科学通报》和 Science Bulletin 为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 《国家科学评论》 ( 英文版,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 NSR )创刊于2014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海外推广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进行,是我国第一份英文版科技学术综述性期刊。 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科学》杂志社诚招各学科编辑人才。 招聘岗位: 科学编辑 学历背景: 物理学、材料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科学 招聘条件: 1. 热爱学术期刊出版事业,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2. 具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有开阔的科学视野,对科研前沿有敏锐的洞察力。 3. 年龄在40岁以下。 4. 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 有2年以上科研工作经历,发表过高水平科研论文; 2) 有2年以上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经历; 3) 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 4) 有高级专业职称。 岗位描述: 1. 紧密追踪科研动态,策划选题,组织发表重要科研成果。 2. 遴选优秀成果,对学术文章进行初审,并组织专家开展评议。 3. 撰写热点新闻稿件和宣传文案,促进学术成果传播,提高期刊品牌影响力。 4. 对文章进行必要的修改和润色,提高学术成果的可读性。 5. 紧密配合编委会开展工作,完成编委会制定的各项任务。 6. 完成杂志社和编辑部制定的各项任务。 联系方式: 有意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附上近期照片一张)电子版发至我公司邮箱。 联系人:孙女士 电话:010-64016350 Email: office@scichina.org 对于条件突出者,将给予优厚待遇。 诚挚欢迎有志从事学术期刊出版事业的人士加盟! 《中国科学》杂志社微信公众号 关注请加: scichina1950 / 中国科学杂志社 或扫描识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杂志社|3955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们的科普家去哪了?
热度 11 fdc1947 2014-4-14 20:54
我们的科普家去哪了? 本来,今天正在写另一篇东西,可是,看了“科学网新闻”上转载的两篇文章,一篇是《人民日报 》 的《 科普家去哪了》,另一篇是《 吴王 锁小组发现 PM2.5 中碳纳米颗粒可致流产 》即“ 科学报官微 ”的加精博文《 PM2.5 中碳纳米颗粒可致流产 》,觉得必须要写上几个字。为了叙述的方便,我把该博文抄录如下: 兰州大学 发现PM2.5中碳纳米颗粒可致流产 本报讯(记者刘晓倩) 4 月10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发现,碳纳米颗粒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并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胎盘损伤,致使胎儿心脏和脑组织产生病变,进而延迟胎儿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胎流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科学报告》。 论文第一作者,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齐伟博士说,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以碳纳米颗粒通过胎盘屏障及其对妊娠小鼠的影响为模型,研究了碳纳米颗粒对孕体的影响后发现,碳纳米颗粒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并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胎盘损伤,具体表现为孕酮激素分泌量下降,雌二醇分泌量上升。同时,致使胎盘内血管数目减少,血管管径变窄,进而造成胎盘对胎儿供养能力下降。由此导致胎儿心脏和脑组织产生病变,进而延迟胎儿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胎流产。 论文通讯作者,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教授吴王锁表示,该成果证实了碳纳米颗粒对孕体具有严重的损伤作用,弄清了碳纳米颗粒对胎儿及母体的影响机制,直接证实了大气中颗粒污染物(如PM2.5等)能够造成孕体妊娠障碍,对长期生活在重度颗粒污染地区的孕妇提出安全警告,并且对该污染所致使孕妇妊娠疾病的治疗给予指导与建议。 《中国科学报》 (2014-04-14 第4版 综合) 我想,中国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观众跟我一样,都不会去查看兰州大学论文的原文,他们都是从报刊的文章去了解这个科学的发现,从而, 这就是一种影响力最大的“科普”,比人民日报要求的科普家写的文章影响大得多, 再好的科普家也比不上报刊的新闻 。 我想,在如今报刊上关于科学方面的报道,如上面这篇文章应当算是比较“客观”的了,大多数报道还不如这篇。 很遗憾,这样的文章对于我们的“科普”只能起到反作用,因为它本身就不科学。我不是也无意对兰州大学的该项研究作评论,只是对报道本身发表看法 。 该报道称:“ PM2.5 中碳纳米颗粒可致流产 ”,而整篇报道没有说到多少量的碳纳米颗粒可致流产。是一个碳纳米粒子还是一百个纳米粒子?PM 2.5总的浓度是多少?PM2.5中碳纳米粒子的浓度是多少? 统统没有说。这样的报道,除了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之外,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在科学中,数量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没有数量就没有科学。所谓毒,都有一个量的问题。 当然,在我们日常的用语之中,对于许多东西,数量是已经包含在我们的习惯语言之中。例如,我们说,鸦片有毒、氰化钠有毒等等,都是指我们通常的用量。而现在的很多新的东西,在“微量”这个数量级甚至还要少得多的情况下,就一定要说明其含量。而在我们媒体的报道中,到处充斥着这样没有数量说明的指责。说XX物品中含有YY物质,而YY是致癌的或者致畸的等等,这样XX物品就被定性了,完蛋了。谁要来解释一下,YY的含量很少,谁就是王八蛋砖家。 我以为,在我们现在的情况下,我们不但需要“科普家”,更重要和更迫切的,是在媒体中,要有“科学记者”和“科学编辑”,在政府部门要有“科学顾问”。 报纸上有关科学的文章,应该有专门的科学记者去做、去写,要专门的科学编辑去审、去编。他们比所谓科普家重要得多。 我们需要到北大、清华或其他重点高校去招年轻优秀的理科出身的文理兼通人才,更需要从国外引进这样的人才。引进这样的人才的意义绝不在引进几个做研究的人才之下。 我 不知道我们的报纸有没有这样的科学编辑和科学记者。我很怀疑许多大报连最起码的水平低一点的科学记者和科学编辑也不见得有,因为“科学”在他们的心中实在是分量轻得很。虽然他们张口闭口是科学,连“发展观”也成天讲科学,但只是在嘴上罢了。 在真正需要讲科学的地方,他们根本不讲科学。 我们的《中国科学报》有没有合格的科学编辑和科学记者,我也不知道。至少在我看来,上面我引用的这篇报道是很不合格的。 在不合格或者根本不讲科学的报道面前,我们的“科普家”哪里去了?早就呜呼哀哉了。 只有有了合格的科学记者和科学编辑,我们的科普家才能够起死回生,大有作为。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4153 次阅读|22 个评论
JMS-Guide to Scientific Editor in ScholarOne Manuscript
waterlilyqd 2011-9-22 15:58
JMS-Guide to Scientific Editor in ScholarOne Manuscript
Scientific Editor (SE) in JMSconducts initial review on a newly submitted manuscript based on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is ppt is to guidethe SEshow to login and manage their account in JMS's ScholarOne Manuscript Center, and how to conduct manuscript scoring. 科学编辑审稿指南.pdf
个人分类: JMS信息|4494 次阅读|0 个评论
JMS-Manuscript initial review by Scientific Editors
waterlilyqd 2011-9-19 23:53
All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JMS will first be subjected to plagiarism checking, then sent to Scientific Editors (SE) for initial review. The purpose of this procedure is to primarily select better manuscripts, shorten manuscript processing time and reduce the latermanuscript handling amount. SEs will spend relatively much less time than reviewers ineliminating poor quality manuscripts. SE will make comments based on the plagiarism checking result and their professional judgements to decide whether a manuscript is Rejected , or needs Revision (only major revision), or to sendfor peer-review . SE will click the listedreasonsor to write out clearly other reasonswhen they make comments. Reject □ 1. Previously published □ 2. Total similarity index above 50% by plagiarism checker □ 3. Similarity index with one single literature being above 20% by plagiarism checker □ 4. Well written but better suited for another journal □ 5. Major language problems: readers can’t understand what the authors want to express □ 6. Too poorly written, phrased, or presented □ 7. Important tables, figures (pictures) and data are copied from other literature or the authors’ own published papers □ 8. Old knowledge with no new or useful material □ 9. Fundamentally weak hypothesis □ 10 . Reasonable text, but images are of very poor quality, are inappropriate, or are incorrectly interpreted □ 11. Too many methodological errors □ 12. Hypothesis adequate, but poor study design, methodology, or statistics □ 13. L acking in logic, initial premise not logically supported by methods and results □ 14. Sample population too small or biased to justify results and conclusion □ 15. Lack of important results to evaluate its contribution. □ 16 Lack of correlation between purpose and results □ 17 . Other reasons (please clearly write out) Revision □ 1. Failure to follow JMS author guidelines □ 2. The ideas are good, the results are enough,but poor image and/or table quality; □ 3. Novel ideas, high quality images, clear tables, but language expression needs to be greatly improved; □ 4. Novel ideas, high quality images, clear tables, but the whole text is poorly organized □ 5. Novel idea and /or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but technical quality (a few experiments may be needed) and/or presentation needs major revision; □ 6. Novel idea and /or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but literature is not sufficiently reviewed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Send for peer-review
个人分类: JMS信息|39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国际科技编辑学术社团.pdf
kexuechuanbo 2010-9-11 17:45
国际科技编辑学术社团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主编的科学传播之路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0-9-6 20:01
编辑要拿起两枝笔 ― 记 姚远主编的科学传播之路 在纪念《清华大学学报》创刊 90 周年前夕,《新清华》、《编辑学报》、《清华大学学报》、美国的《 Learned and Publishing 》等报刊相继发表一系列有关考证《清华学报》演化及其科学传播的论文,全面调查了清华大学 1912 年至 1949 年所办的 80 余种期刊,新见到 30 余种过去不为人知的期刊,否定了传统的有关清华期刊起源的说法。这些论文的作者就是被导师杜文涛教授誉为清华的李约瑟的高级访问学者 ―― 来自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的姚远编审。 在清华大学高访期间与导师杜文涛教授在一起 编辑何以成为访问学者?这要从姚远 1989 年在首届全国高校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一个口号说起。这就是: 青年编辑要拿起两枝笔,以红笔为人作嫁,以蓝笔安身自立。 他是这样说的,也照此走过了 27 年的科学编辑传播之路。 一、 以红笔为人作嫁 1980 年,年尚 25 岁的姚远,放弃担任陕西省学联主席的机会,从学生工作岗位调入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做了一名普通的科学编辑。在最初的两三年里,他实际上独自一人承担了《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征稿、初审、请专家复审、编辑、校对、印刷和发行等重担。当时,铅排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难度很大,文种多,符号复杂,印数亦不过 2000 多份,故西安有规模的印刷厂谁也不愿印刷。无奈,他只好找到远郊秦岭山脚下的一家军校印刷厂,每期学报的印制至少要跑三四趟。每遇学报发稿、校对,他总是清晨五六点赶远郊班车,在厂里与工人师傅一起找铅字、改版、搬运、校红,晚上匆忙赶回西安,误了班车就只好拦卡车,披星戴月,风雨兼程。多少繁重的工作,甚至旅行结婚清晨一下车就冰天雪地地去给教授们登门分发校样;多少艰难的日子,甚至长期在校没有住处,风里来,雨里去,在自行车上带大了女儿,车轮夹伤了孩子的脚,自己或浑然不觉地连续工作 48 小时,以致晕倒磕掉门牙,口内缝了七八针。就这样,他硬是凭着一股对学报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一步步挺了过来。 他对 出版事业的贡献,概括起来:一是耗青春,主编了 一份学报, 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之路;二是亲身实践,提出了 一个口号, 形成一个编辑成才和编辑部建设的模式。 一份学报就是《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他从 1980 年至 2007 年,已编发学报 170 余期, 4500 余万字,编校审工作量逾 7000 余万字,加上所编文集,接触 8000 余名作者,兢兢业业 27 年,将一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学术期刊出版事业。从铅排到计算机排版,从内部发行到公开发行至世界百余国家或地区,从不定期到双月刊,从独自一人到先后调入和带出 10 余名编辑,提出了立足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展示西部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开发,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的办刊宗旨,将一份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大学学报办成了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教育部优秀学报一等奖和首届全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作为主编的《西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为我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该刊亦为中国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选定的统计源刊、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核心数据库源刊和中国被引频次最高的 500 种科技期刊之一,也是美、俄、德等国及我国 20 余种文摘期刊、数据库固定摘转或收录的主要刊源。 1999 年, 2000 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统计的期刊影响因子,位居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第一名和全国综合性科技期刊第 4 名。 2003 年时,学报被引频次仅 261 次, 2007 年的最新统计已达到 1020 次,影响因子达到 0.591 ,居全国综合性自然科学大学学报第 8 名。在主持理科学报工作期间,于 1992 年,获中共中央宣部、国家科委、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全国首届优秀期刊三等奖和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于 1995 年,获国家教委科技司授予的全国重点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 ; 于 1997 年,在第二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作为第一完成人,于 1999 年获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学报一等奖,同时获陕西省高校学报一等奖和十佳学报称号。 2000 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技部列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2006 年 10 月 20 日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第一完成人)。 一个口号 就是 1989 年提出的编辑要拿起两枝笔,他还就此发表了有关编辑知识结构和成才的一系列论文,倡导编辑走学者化之路,进而提出建设编、教、研三位一体编辑部的设想,通过提高编辑的学术修养,进而提高学报质量。在这一主导思想下,他先后承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教育部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 20 余万元经费资助的编辑出版科研项目,创立了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 二、以蓝笔安身自立 姚远以蓝笔安身自立的最重要成果是倾心血,开创了 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完成了第一部中国科技期刊史。这既是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又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相继于 1990 年 7 月和 2004 年 6 月发现失传 80 余年的西北大学《学丛》(见《光明日报》 1990-07-24 西北大学学报编辑姚远发现西大早期《学丛》为我国最早学报之一的报道)和上海圣约翰大学的《约翰声》(见《西安日报》 2006-03-14 西北大学姚远考证确认《约翰声》 ―― 我国最早大学学报的报道)为我国最早的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在《编辑学报》、《中国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刊发表了 220 余篇学术论文,完成了《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两部合计达 150 余万字的专著。其代表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一书,首次运用区域文化研究方法,对清末至民国年间高校主办的 500 余种高校科技学术期刊作了全面的考察和论证。全书将我国大学科技期刊划分为中心城市(京、沪、宁)、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港澳台和海外留学生所在地等九大类型,并置于高等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下作了剖析,揭示了大学期刊的基本面貌。《光明日报》( 1999-06-04 )、《科学时报》( 1999-05-19 )、《中国教育报》( 1999-06-06 )、《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报刊月报》、台北《中国科学史通讯》等 20 余家报刊发表评论,誉为中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并于 2001 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成果二等奖。 他主要从事中国科技期刊史、科学传播的教学、研究及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给研究生、本科生讲授过自然科学史、科学技术概论、科技写作、科技学位论文写作、泛期刊学概论、中外传播史等课程, 1999 年起招收研究生。先后承担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学基金竞标课题高校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2005 2006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项目 (KJCX2-W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0150002 - G01 )和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学基金共同资助项目中国近现代科技期刊史研究、教育部软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教技司 2004 )等。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 晚清民初期刊演化与科学传播研究( 07XXW004 )。 在出版科研方面独著有:《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 全书 50 万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全书 90 余万字,分为上中下三册,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 出版)等。合著有:《科技期刊编辑学导论》 ( 撰写科技编辑史 2 万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1) ;《科技学术期刊撰稿指南》 ( 第一主编,全书 11 万字,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年第 1 版, 1989 年第 2 版 ) ;《青年编辑成才之路》(副主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89 );《实用科技写作教程》 ( 主编之一,全书 20 万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 等。其代表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对清末和民国间的 2 100 余种科技期刊特别是 500 余种大学科技期刊作了历史性论证,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与我国台湾合办的《中国科学史通讯》发表书评誉其为填补空白之作和开辟了科技史研究的新方向。《光明日报》 ( 1999-06-04) 、《科学时报》 (1999-05-19) 、《中国教育报》 (1999-06-06) 以及《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中国报刊月报》等报刊发表了 17 篇书评,称其首次将区域研究方法引入新闻史研究,开辟了新闻史研究的新方向。其编辑出版研究成果获奖情况:独立完成的《我国科技编辑的产生和发展》一文,于 1991 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管理司、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评为全国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独立完成的《我国大学科技学术期刊的发源地》一文,于 1995 年被国家教委科技司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独立完成的《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于 1999 年被陕西省教委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于 2001 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成果二等奖;《〈科学世界〉开创的国人办刊新理念》一文被国家教育部科技司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独立完成的《科技期刊建学的社会基础及学科框架构想》一文于 2006 年 10 月 20 日获教育部科技司颁发的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 三、集编辑、学者、导师三重角色于一身 作为编辑,姚远自 1980 年调任西北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编辑,历任学报理科编辑室主任、常务副主编 , 曾任陕西省科协委员、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秘书长等。 1998 年晋升为编审。 2005 年 9 月至 2006 年 7 月在清华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8年至2009年参加教育部交流项目挂职任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现任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理科学报主编、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 ( 全国一级学会 ) 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科理事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理事、陕西省科 技期刊审读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出版专业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编辑学报》编委、《科技编辑研究》主编。 作为导师和学者,姚远兼任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及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优秀自然科学论文评审委员会评委、陕西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学作家协会会员等。姚远现招收有 9 名研究生,含 1 名博士生和 1 名韩国留学生,已毕业9名硕士。其中已毕业高静的硕士学位论文《西学东渐视域中的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研究》、尹晓蓉的《清末民初女性期刊的演化与传播探析》被评为西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并被列入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陕西日报》( 1999-01-03 )曾以学者式青年编辑的楷模为题,以及《编辑学报》( 2002 年第 6 期)曾以科学文化交流的年轻学者 ―― 姚远编审的编辑出版情结为题,对其走学者化之路作了报道。 其专业科研成果也有一些重要发现:一是在期刊史研究的基础上,于 2001 年 8 月在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发现西北大学成立百年的文字证据 ―― 光绪皇帝朱批开办陕西大学堂的奏本, 2001 年 11 月 27 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了报道,西北大学据此举行了建校百年庆典,姚远主编了《西北大学史稿》、《西北大学学人谱》、《西北大学大事记》等,本人亦被评为西北大学百年校庆先进个人;二是开创了陕西地方科技史研究的新领域,先后独著或合著有《陕西科技史人物传略》、《西安科技文明》、《陕西科学技术志》等,先后共独著、合著、主编的著作 29 部,在《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刊发表有《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中心的东移南迁》、《科技期刊建学的社会基础与学科框架构想》、《中国文理综合性大学学报考》等 220 余篇论文。作为第三完成人的单纵模氦氖激光器的实验研究和试制,于 1980 年获国防科委嘉奖;参与完成的《汉代长安词典》于 1996 年获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0 年获得首届陕西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在编辑出版方面,他个人于 1991 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和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评为全国优秀编辑工作者; 1993 年被国家教委科技司评为全国优秀青年编辑; 1995 年被国家教委科技司评为全国优秀编辑工作者; 1996 年被陕西省教委、陕西省新闻出版局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编辑工作者; 2004 年,获陕西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和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 1984 年至 2004 年陕西期刊事业突出贡献奖; 2005 年,获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编辑最高奖金牛奖; 1993 年和 2005 年被西北大学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获一等奖。 2007 年,被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授予陕西省十佳主编称号。 我于 2006 年在职攻读西北大学科学传播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已确定了《杜亚泉及其 亚泉杂志 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 , 师从于姚老师。然而,我也是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理科版的一名编辑。因此,从姚老师的科学传播历程看到了我的未来,并深感这是一条可行之路,也是一条必由之路,我也将拿起两枝笔,跟着老师走下去。 (陈镱文)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5547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