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洋务运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赵洪钧论医学教育(一)
fqng1008 2019-3-2 16:06
一、 近代中医教育受难略史 来源: 《中医教育》 1982创刊号29页 有中医教育则中医兴,无中医教育则中医亡。愈至近代晚期,中医教育的重要性愈突出。然而,近代反动政府一代比一代歧视中医。最要害的反中医政策就是不承认、不支持,甚或强令解散中医教育事业。近代中医界为争得办教育的权力,从清末到解放,斗争了半个世纪,经历了艰难的历程。中医前辈边斗争、边认识、边实践,一面团结中医界,同反动政府的歧视政策,以及社会生的废止中医思想做斗争,一面努力吸取近代科学和教育学知识,以求与全新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由于他们的努力,近代中医教育一度发展。但是,抗战胜利后,南京政府极尽摧残之能事,中医教育濒临灭绝之境地。 ( 一 ) 清政府漠视中医教育   清末的实权派 ——洋务派曾开办少数洋式学校。1871年,同文馆开设医科 ( 1) 中西医并授。但只收极少数贵族 子 弟,而且办办停停, 20多年中既未培养出中医,也未培养出西医。1900年,同文馆医科归入京师大学堂。1907年又全部撤销,把学生送往日本留学。故洋务派是丝毫不重视中医教育的。端方等试办的“南洋中西医学堂”也迅速停办,毫无成就。这时,皇家太医院的教习厅也日趋衰落。1908年,太医院医官全部革职,贵族式的中医教育也一蹶不起。    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过 “采中西理法,选聪慧之童,开一学堂。” ( 2) 但在百日维新期间,他们仅奏准大学堂里设一个医学堂,结果是一纸空文。   辛丑后的 “新政”是洋务派主持的。1903年,“奏定大学堂章程”中,规定医科设29门课程,中医仅居其一。药科设17门课程,中药仅居其一。这就是他们所提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时只有民间少数有识之中医关心中医教育。 1885年,福建曾出现过一个过渡状态的中医学校 ( 3) ,因无政府支持,不久停办。 1904年,何廉臣提出:“今日中医开智,莫若仿欧美治科学之法,先编订教科书” ( 4) 。 1906年周雪樵提出;“今之言改良医学者,莫不知注重学堂矣。然医学堂有元素焉,则教员、宗旨、课本是也。.……课本之编,殆非易事。” ( 5) 他们的意见根本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笔者统计,辛丑之后民办的中医学校约 10家,但没有一家续办到辛亥之后。 (二) 北洋政府拒中医于教育门外 民国元年 7月,北洋政府举行临时教育会议。随后,各种学校令陆续在一年内颁布,唯独不提中医。这就是近代史上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从此,中医教育的合法权力被正式否定,中医灭亡的危急已很明显。 1 914年,教育总长汪大燮更扬言要废止中医。于是,以上海神州医药总会为首动员舆论,坚决反对。该会成员余德勋、包识生等人组织“全国医药救亡请愿团”晋京请愿,主要是要求将中医列入教育系统。但北洋教育部根本不理睬。北洋国务院则以:“岐行不至,疑事无功,先其所急,致难兼采” ( 6) 等话强词夺理,坚持不承认中医教育的合法权。结果,北洋时代民间办的中医学校只有少数能在内务部备案。而且其课程设置必须接近当时的西医专科学校。 1925年,中医界再次争取社会舆论,力求加入学系。当年7至8月,中毕教育改进社开会于山西。9至10月,全国教育联合会开会于长沙。两会都通过了中医界的提案。其中最重要者为“请教育部明定中医课程并列入医学规程案”。案中大呼:“教育部学校课程有西医而无中医,致令办此项学校者无矩矱可遵,往此项学校者无学位可望,是不啻以法律限制学术,为自灭文化之政策。故欲振兴中医非办学校不可,非明定课程不可。” ( 7) 然而该年 11月,由章士钊主持的教育部部务会议仅以“不合教育原理,未便照办” ( 8) 数字将此案否定。这时,废止中医派的代表人物余云岫等把中医界的正当要求说成是 “本井蛙之见,挟门户之私” ( 9) 与西医抗衡。他们的反中医宣传也是这次中医斗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 南京政府变本加厉摧残中医教育 1928年5月,南京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支持中医教育的提案不能提交大会讨论。同时,主废中医的人物汪企张却在会上提出废止中医案。此案成为余云岫等人废止中医案的先声。   1929年2月,南京政府第一届全国卫生委员会一举通过了废止中医案。此案内容三条,第二条即为“禁止旧医学校” ( 10) 。余云岫同时还向教育部提出: “请明令禁止旧医学校案” ( 11) 。   废止中医案一出,中医界立即通电全国坚决反对。该年 3月17日,中医界召开“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于上海。会议结束后,立即派代表向南京政府,及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请愿。然而,代表们一散,南京教育部、卫生部迅速通令中医一律不得称学校。于是,1929年12月中医界又召集更大规模的“全国医药团体临时代表大会”。会后各省均推举代表组成请愿团向南京政府请愿。这时,身兼教育部长的蒋介石大耍两面派手段。他以文官处的名义答复代表们撤销教育部、卫生部的通令。但代表们一走,又转而支持教育部、卫生部的立场。中医界的这次大请愿又一事无成。   1931年中央国医馆的成立,是南京政府平息中医界反对浪潮的权宜之计。该馆仍然不准中医称学校,遭到中医界的坚决抵制。至1934年,各地的中医学校才在中央国医馆立案。但这种立案并无法律效力。因国医馆本身就不是行政机构。   1936年,南京政府被迫公布了“中医条例”。但是,仍然迟迟不承认中医学校的合法权力。不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政府西窜。直至1938年,因中医界不懈的斗争,偏安于重庆的国民党逃亡政府才承认了一个“中医专科学校暂行通则” ( 12) 。这个通则实际上是使中医教育西医化的通则,而且仍没有法律效力。况且,这时大片国土迅速沦丧,战前中医教育活跃的江浙、两湖、广东、北平等地已经陷落,大部分中医学校关闭,这种通则已毫无意义了。   抗战胜利后,中医界仍希望南京政府实现其战前的部分诺言。谁知这时国民党政府的反中医政策更超过战前。在中医教育方面尤其反动。他们首先从上海开刀,坚决消灭中医学校。当时上海三个中医学校:上海中医学校、中国医学院和新中国医学院均处于战后恢复状态。南京教育部于 1946年底即命令上海中医学校和新中国医学院关闭。同时,又在三校间制造矛盾。最后,三校均在1948年被强迫解散。于是,近代中医教育的发源地和中心上海,在解放前夕竟成了中医教育的空白!   从 1946年到1948年,著名中医激前家 、 钱令阳、丁仲英、张赞臣、蒋文芳、程迪仁、丁洛万、朱小南、朱鹤年、程门雪、严苍山、章次公等人,曾组织中医界竭尽全力,同国民党政府摧残中医教育的反动政策作斗争,终遭失败。 1948年5月,中医界还组织了绝食请愿,亦无补于事。上述名人还有健在者,他们对国民党反动统治消灭中医教育的政策应该是记亿犹新的。   近代中医毫无地位,笔者遍查近代各种年鉴及官方资料,完全没有关于中医教育的统计资料。故研究近代中医教育十分困难。解放前,历届政府都没有给中医教育出一分钱。解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符合人民利益的中医政策。从 1956年开始,人民政府更大量投资创办中医教育。中医教育只有在党领导下的新中国才获得了新生。近年确立的“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中西医长期并存”的方针,给中医教育事业开劈了美好的前景。抚今思昔,笔者深信,从事中医教育的同志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实现中医教育现代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注释 ( 1)参见舒新城等: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 2)梁启超:饮冰室文集1928年版卷四医学善会叙 ( 3)参见林乾良:我国近代早期的中医学校中华医史杂志1980年第二期 ( 4)越医何廉臣明经论中医急宜开民智,医学报第十六期1904年12月 ( 5)周雪樵:论宜编辑医书,医学报第五十四期1906年7月。 ( 6)陇西布衣:上海七个中医校的教程及兴亡,医界春秋第二十期1928年2月。 ( 7)请教育部明定中医课程并列入医学规程案,中华医学杂志1925年11月第六期。 ( 8)关于请求中医加入学校系统消息四则教育部部务会议,中华医学杂志1926年1月第一期。 ( 9)上海医师公会致中华医学会书,中华医学杂志1926年1月第一期。 ( 10)中央卫生委员会议议决《废止中医案》原文,医界春秋第三十四期1929年4月。 ( 11)同上 ( 12)中医专科学校暂行通则草案,复兴中医第一卷第一期1940年1月。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24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每一次受屈辱,并不是因为经济体量不够大,而是科技不够强大
热度 2 fengroad 2013-3-6 04:44
总书记参加科技组讨论,有句话很是值得共飨,即这句话“近代史证明中国每一次受屈辱,并不是因为经济体量不够大,而是科技不够强大,没有起到支撑作用”。 以前听过一个报告,说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依靠卖茶叶、丝绸等等,中国的GDP占世界30%,但是船不坚炮不利,败了!1895年,清政府开始洋务运动,中国起步工业化,被日本打败了!1936年,中国正在进行工业化,好像GDP也很高(以前老师上课说的),但是又被日本折腾了!所以科技的发展、军事的发展真的很重要! 习近平参加政协科技组讨论 强调科技创新: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3/275271.shtm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总书记最后的一段话。”歼-15总设计师孙聪说,他还没平复激动的心情。“他说,近代史证明中国每一次受屈辱,并不是因为经济体量不够大,而是科技不够强大,没有起到支撑作用。”孙聪说,这是对科技人员的殷切期望,也是最大的鼓励和深切的关怀。
1603 次阅读|3 个评论
目光暂离钓鱼岛,寻找我们脚下的路(4)
xiaoyanghe 2012-9-26 11:12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实际上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改革开发”(这里绝对没有调侃的意思)。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已经惊醒了部分有识之士。林则徐说到“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展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 (林则徐《致姚春木、王冬寿书》,《道咸同光名人手札》,转引自文献 )。魏源更是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但是,朝廷并没有受到太大的触动,道光以为《南京条约》是“万年和约”,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光阴。 ”。 直到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再加上太平军和捻军的打击,使得清政府开始感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见识了洋人的“坚船利炮”,方感到洋人的东西并非都是“奇技淫艺”。 总理衙门大臣奕?在与洋人的多次交往中,“ …… 他发现西方人并不是野蛮不开化,而是温文尔雅,颇有礼貌;不是‘夷性狡趄’、‘要求无厌’、,而是重视契约,‘所请尚以条约为据’”(《筹办夷务始末》,转引自文献 )。 总之,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正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 总理衙门大臣奕?、两江总督曾国藩、闽浙总督左宗棠、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新洋务派提出为抵御外侮维护清廷的统治地位,应当抛弃陈腐的 “ 祖宗之法 ” ;提出引进西洋先进技术,所谓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或者说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由于这批新洋务派的代表人物都是握有大权的军政重臣,且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也已经看到了要维护自身统治不得不借助泰西(旧时指西方国家)的火枪大炮,因而默许了洋务派的提议,于是一场影响了近代中国命运的洋务运动在举国上下“办洋务”的热潮中开始了。 洋务又称“夷务”。当时的中国人往往把外国人贬称为“夷人”甚至“蕃鬼佬”,时至今日,在海外的很多的华人圈里,还是把外国人称为“蕃鬼佬”或者“鬼佬”,弱国和仇外的心态还是没有消除。 发觉“器”不如人后,首先当然是买。不光是官军买洋枪、洋炮;太平天国的部队也买。这样一来,中国人民白花花的银子除了买鸦片以外,又有了新的去处。 老是买洋枪、洋炮实在是太贵了,据说一颗 12 磅 重的炮弹要 30 两银子。李鸿章便想到不如 “觅制器之器”。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有多粗愚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李鸿章致恭?、文祥的信,转引自文献 ) 首先是于 1863 年开办了上海洋炮局。“ ……招募洋匠,到香港购得需要的机具,用极简陋的黏土熔化炉,开始制造开花炮弹。……当时,月产炮弹六七千枚。李鸿章自称所造的开花弹可以攻城破垒,在攻打苏州、常州的太平军时起过大作用。 ” 据文献 1861 年1 月13 日 ,奕?、文祥、桂良 联名向咸丰帝呈送的《综计全局析》中说道:“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注:发:指太平天国;捻:指捻军(安徽、江苏一带的农民起义)) 对于独裁者来说就是这样,内部之患是最为可怕的,因为会威胁到其统治;而外部之患就不一定了。为了维持统治,可以不惜成本,有时那怕是领土。 历数洋务运动的成果,第一当推军事工业。毕竟是被洋人欺负得够呛。“ 1867 年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局在 1867-1904 年间就制造了车床、钻床、铣床、汽锤、轧钢机等多种设备,所造的炮舰海安号、驭远号有 100 米长、功率为 1800 马力,载重量达到了 2 800 吨,配有大小火炮 20 门。 1870 年江南制造局已经能生产‘开花子轻钢炮’,不久又能仿造美国的重钢炮, 1880 年能仿制德国的毛瑟枪。 1890 年已经能每天生产各种子弹、炮弹 9 万发。 ” 除了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包括纺织、矿山等也开始发展。据文献 , 从 1865 年至 1890 年,洋务派一共在全国设立了 21 个厂局。 电线、电报、铁路也都在那个年代开始进入中国。 要办洋务,必须要有外语人才。 1862 年奕?为首的总理衙门奏准了同文馆成立。但是,成立的初衷却是, 1858 年的《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都规定“自今后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法)文为正义”。弱国不但没有外交,就连文字解释权都没有了。最初的同文馆只招收 14 岁以下的八旗子弟,培养的也是外语人才,后来又增加了天文算学馆,招收学生的对象也扩大到了汉人,且年龄也提高到 20 岁。这样同文馆也从外语学校演变成了理工学院,培养不少的科技人才。 洋务运动改变了中国,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始进入,教育方式也有所改变(科举制度是 1906 年才取消的),资本主义的因素开始在中国出现。 洋务运动同时又没有太多地改变中国 ,社会制度没有改变,这不消说,因为洋务运动的初衷本来就是要维护朝廷的统治。我们的文化也没有太多的改变。我们可能也不能太苛求前人,他们并没有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器不如人”。不过我们又不得不反思,为何日本人几乎是在同时,受到西方列强的入侵,他们很快打开了国门,并经过明治维新,成为了一个崭新的国家并在随后的甲午战争中战胜了中国。 附:洋务运动时期部分事件 咸丰十一年 恭亲王及文祥聘请外国军官训练新军于天津 同年 恭亲王及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是为中国新学的起始。 …… 同治二年 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 同治四年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五年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同治九年 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同治十一年 曾国藩、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 光绪六年 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电报局,请修铁路。 光绪七年 李鸿章开设开平矿务局。 …… 光绪十四年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未完,待续) 夏东元 . 洋务运动史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 蒋廷黻 . 中国近代史 . 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 2004.7 周建波 . 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 .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1 丁贤俊 . 洋务运动史话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2011.8 李时岳胡滨. 从闭关到开放 . 人民出版社,北京:1988
个人分类: 时政|19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依赖型到主动型社会
热度 1 benlion 2012-9-11 13:42
从依赖型到主动型社会转型是走向创新型社会的关键。 识别、善任和举荐人才,这是曾国藩的核心才能,俗话说千里马难览,伯乐更难求,人才管理和组织机制更是难中之难;故而,曾国藩是伯乐之才和统率之才,创建的管理体制,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化,比如,政委与将军结合的体制,洋务运动和工业制造等。 创新创业之艰辛,同样,在于识别、吸纳和发挥人才,以及组建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企业是大社会中的小社会,发挥一个社会中个人才能等,调动主动性是关键。 因此,如何在一个局域地点 - 比如,开辟一片城市创新区,建立一个组织内部的创新型社会,在全球化社会的今天,这可能将使法人机构肩负创新型社会发展的文化和机制自身行为与责任。 是否,所有的探讨到这里是一个结论呢? 也就是:一个创新型、和谐型社会的发展在于发挥个人、机构的自主能动力。
个人分类: 2012|2118 次阅读|2 个评论
旧话重提:大租界(飞地)理论是破解我国洋务运动僵局的关键
热度 2 mountainwind1 2012-5-27 13:49
2000年我还叫山风,在网易论坛混。这贴是简易版,为增加观赏价值我尽量不用学术词语了。 1. 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三大资源: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分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部分;科技资源实际上是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文化资源是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东西。 2.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性的发展和健全。人性部分分为动物本能,人性和神性三部分,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是兽性,人性和神性的统一体。其具体内容弗洛伊德(生本能和死本能,心里能量),荣格(无意识部分),马斯洛(需求五层次)等有详尽的分析。处于发展上升期的社会应满足促使人与集体,理性与感性得以分离发展;人性与神性得以深化;从而减少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并增加对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消费的能力,以期低于地球大生态圈可容纳的限度。 3.社会的发展依赖于形而上文化意识部分,该部分内容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有详尽的分析。 我国1949年后长期实行战时经济社会的体制,具体是经济上计划管制,思想上严格控制,以国家,党派和个体的生存为执政目的。战时体制有利于迅速集中全社会人力物力进行大项目建设如重工业,大型农业等,但存在的问题一是社会管理过渡依赖于官员的素质,而恰恰社会伦理被革命全面摧毁而又未重新体系性地建立,使道德和法律失去依托;二是个体的发展受到抑制导致文化资源和科技资源的内源性枯竭;一二两条恰好相互制约,形成一个互相推进堕落的格局,导致了短短30年内社会走向崩溃边缘。 改革开放实际上类似清朝的洋务运动,是一种旧有体制对现代化的抗拒性调整。其特点是在凝固文化精神层面形而上,形而下两部分的前提下实施对文化物质层面的调适,这种模式为生产方式发展预先进行了限定,相应导致了这场洋务运动必然性地以自然资源为依托,以掠夺性开发的方式进行,同时大量资源无控制地主动向权力掌握者和发达地区汇集,目前社会上各种现象行为基本可以归类到这个基点。 由于各社会群体(或阶级)力量悬殊,这种发展类型无法实现自发的改良,因此应当考虑通过异核文化的可控碰撞,来促使我国的改革从洋务运动方式向正规发展转化。 可以考虑在大陆内部设立多个大型可控租界,可控租界以文化可独立存在的面积(如数百到数千平方公里)和社会体制可独立发展(半独立)的模式设立。租界的作用:1.可控性地提供一个无定型文化层面上的异核文化碰撞点(东部地区)。2.作为经济链的衔接和带动(西部和中部地区)。3.为社会的真正改革提供资金(土地换社保,提供改革资金等)。 2000年我还是个文科的呵呵。当时社保基金已经潜亏3万亿了,而且”改革“已经呈现了众多危机。飞地理论当年参考消息就说不适合中国国情了呵呵。一切有据可查。
3523 次阅读|8 个评论
答曹聪先生及新洋务运动问题
热度 4 王铮 2012-1-20 09:39
答曹聪先生 曹聪先生是海外学者,他在我的《为青年学者哭》后面发表评论如下: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当时在美国写完论文后按照规定将论文交给一家数据库公司出版,还交了几十美元。有人需要查找我的论文可以向这家公司购买,如果购买超过一定的数量,我可以分成。当然著作权是我的,而且这并不妨碍我后来将其中的部分内容写成文章,并最后据此出书。 我的回复是: 中国的(学位论文)数据库,从来不给作者钱。(不知道是否给学校钱) 美国没有什么期刊引用率评审,评审了也没有奖金,也不与职称评审挂钩,所以没有编辑因为害怕分散引用率拒绝刊登从学位论文析出的文章。即使个别有人这样做了,也不敢明目张胆登载在《编辑学报》上,如果敢登,一定受到同行人的蔑视。 引用率本来是美国人发明的好东西,可是传到中国就变形得非常丑陋。 为什么变得如此丑陋呢?因为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中,一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利益得不得社会监督,结果导致了社会道德的下降。道德水平下降加速,是这些人为了自己的私利,往往打着正义的旗帜,就像某编辑为了提高引用率拒绝刊登从学位论文析出的文章还说是为了“节省出版资源”,同时又声称中国的期刊太多不让增加期刊。又如,你先报道了美国方面对青蒿素获奖人数的质疑,可是科学网以保护的科学家名义断了你的链接而自己报道一遍,以获得头条新闻。这种以正义的名义谋私,是中国社会道德的毒药,导致了道德缺失。请注意,我在批评这种现象时,使用了一个词叫“道德的缺失”,指的是对中国旧道德的抛弃和对西方现代道德的拒绝,人们没有道德标准,只有利益标准,“挣钱才是硬道理”。 曾经有一个出租车司机对我说的“发展就是浑水摸鱼”,这些所谓改革者,用学习西方的幌子把水搅浑,自己牟利。中国清帝国就是这样灭亡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学本质学形式,学来形式谋私利。那时候学了西方,当地人在当地为官,放弃旧王朝不让官员本省为官的传统,却不学民主选举,结果导致地方军阀丛生。地方军阀为私利天天打仗,面对日本鬼子的侵略却一败涂地。当年的中国共产党真是反其道而行之,才成为民族的希望,可惜后来走了苏联模式,忘了民主。苏联,毕竟是一个从农奴制刚刚转变的国家。 中国现在也是一场新的“洋务运动”,不停的改革,就是没有个稳定,为什么?由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学本质,道德缺失,改革犹如有定向流动的布朗运动。布朗运动的随机性,已经唤起了许多人对毛泽东时代旧道德旧体制的怀念。改革开放已经遇到了大敌。毛泽东过去有机会叫“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中国现在已经到了“把改革开放的进行到底”的关键时刻了。但是,这个底要有伦理方向。伏尔泰说:“伦理学是人类的第一需要”,言之切切。 当前中国现在最突出的问题是道德缺失。毛泽东说“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不完全对,其实“立字当头,破就在其中”。作为一个为科学为科学的人,我试图推出审稿十诫,就是想提倡“立”。针对编辑职业,针对科学网,我现在推出七条道德标准供讨论,第四条是吸收了你的故事的: 第一、 树立编辑是一种服务的理念,而不是把编辑看做一种指挥权。 第二、 树立期刊的目的是“扶植创新,传播科学”,而不起兼任学术警察。 第三、接受学术批评,不滥用权力禁锢学术争论。 第四、不以利用自己的编辑权力,用各种名义剽窃作者的发明、发现和思想成果。 第五、在编辑中自己不坚持某种学术观点和利益立场而对作者成果取舍。 第六、不因为自己的利益立场与伪科学合作或者妥协,以获得他们在投票体制中的支持。 第七、反对违背人类伦理的科学活动。 附王铮博文《发展就是浑水摸鱼》原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11do=blogid=4819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2384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为何不应发展航母(全文完)
techne 2011-12-4 03:49
中国为何不应发展航母(全文完) (草稿,请勿引用) 王 键 (续前文)   位于亚洲的核心地区,中国的政治不成熟状况,从清朝末年就已经开始表现出来。尽管中国的邻国日本也曾同样面临政治不成熟的问题,在强势崛起后却在把握世界局势和处理亚洲事务时栽了大跟头,但相对于日本,中国在政治上却是更加不成熟的。不同于日本国内的成功改革,洋务运动和清廷改革的失败,以及最终爆发的辛亥革命,终于以暴力方式促成了中国的改朝换代。然而,在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内部却始终动荡不安,在制度建设上也摇摆不定,众多良机一失再失。回过头再看,现如今辛亥革命已经过去整整100年,请看当初提出的目标到底有没有实现呢?譬如宪政,显然,到现在还是没有;那么民主?这个答案应当很明显,笔者就不多展开了。广州中山大学的袁伟时教授此前曾做了个“辛亥革命与百年宪政”的主题演讲,以及与此相关的几篇文章,有兴趣的读者对此可以进一步展开阅读。   若用上文提出的两个明确的判断标准来进行判断,无论从政权的稳定还是从规则和制度建设的角度来分析,根据最近半个世纪的情形,中国都难免被列入亚洲的政治不成熟国家行列。在1949年之后,中国国内发生了多次政治运动,在很长的时期内中国的法治状况形同虚设。连国家主席都能被轻易打倒,连其自己的人身自由都不能保证。在文革时期,这一状况达到了极端。其间还发生了国家副主席林彪一行人等叛逃苏联却坠机蒙古的重大事件。毛泽东逝世后后四人帮被打倒,华国锋靠边站。我们不从结果好坏来对这些事情进行价值判断,仅从政权的运行规则和制度建设来看,这就相当于几次政变,只是这些政变尚没诱发特别严重的问题。而且,这种不规范状况,并不是局限于文革前后。即使是在邓小平主持的改革开放时期,依然发生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被迫下台的事件,中央层面的所谓规范和制度仍然形同虚设。此后的1989年,同样由于中国政治高层决策中规范和制度的缺失,导致另一位总书记赵紫阳面临了与他的前任胡耀邦完全类似的问题:要么坚持原则,要么下台走人。最后,1989年的事件酿成了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和平时期军队对平民开枪的行为。而且在1989之后,事情并没有结束,仍然还有其他不良事件发生,规范和制度的建设仍然路途遥远。   那么,最近半个世纪可能还是比较短的时间尺度。在更加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政治成熟度又如何?这里首先有一个误区,很多人想当然地会把“历史悠久”等同于与“政治成熟”,这是完全错误的观念。政治成熟不是对历史积累的描述,而是对一个共同体内部形成的政治文化及其与国际形势的关系作出的判断。当然,历史悠久的共同体在理论上有可能是更加经验丰富的,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不能想当然将其等同于现状。我们不妨可以看一看,古希腊、古罗马的时代都是西方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时期,那么现如今对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最好的研究以及理解,是不是必定会产生于今天的希腊人或意大利人之手?事实显然并不是这样。历史悠久的共同体,只是说明它积累了更多的资料和素材,但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充分发现这些历史积淀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发掘历史去理解自身乃至不断重新发现自己,这都和历史是否悠久没有直接关系,而只能和近代以来的制度、文化和民情联系在一起。   因此,尽管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文明的传承久远,历史的记载丰富。但由于对这些素材的理解并不能同这种悠久的历史想匹配。这样看来,中国的历史悠久并不等同于中国的理解水平是深刻的,是最好的。同样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历史悠久丝毫并不代表它同中国的政治成熟度有任何的正相关关系。    政治不成熟的成因   在写作这篇文章期间,刚好看到了两则新闻报道。一篇是关于广东的7岁小女孩小悦悦在人来人往的五金市场路上惨遭货车碾压,结果前后18位路人经过,都对其视而不见。这种冷漠令人发指。小悦悦最终遭第二辆运货车二次碾压,经医院抢救无效不幸身亡。另一篇早些的关于河南洛阳“性奴”事件的报道,该案件的黯淡和血腥,更是让人感到触目惊心。当然,作为正常人我们应当理解当事受害人的痛苦遭遇,毕竟我们还没有亲身遭遇到这种非人对待和折磨,这是我们的幸运。但若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却可以通过这个极度变态的案例来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究竟什么样的行为,才算符合人性?      请看这次河南性奴案大致的案情:   34岁的河南洛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职工李某,在洛阳闹市区所购置地下室的储藏室下开挖地道和地窖,该地道通往地下6米深处的地窖(在地下私建的“两室”深宅)。此后李某从当地夜总会等地诱骗了6名坐台女(大都为洛阳附近人士)。在将6名女子囚禁之后,李某强行与这些女子发生性关系。由于李某平时对这些女孩“调教有方”,女孩子们不仅毫无反抗之意,反而相互妒忌。大约1年前的一个晚上,其中一名女子与另一被囚女孩因争风吃醋发生打斗。李某协助后者将前者打死之后,将尸体就地掩埋。而在此之前,为了“杀一儆百”,李某将一名“不听话”的女子芳芳打死后,也掩埋在女孩们居住的“房间”角落里(两名死者之一为来自外地的四川人)。趁着被强行带出卖淫的机会,23岁的女子小晴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在被救出地下室后,在案件中被解救的小晴、小美、丹丹、可可等4名女子被短暂安置调查后,均涉嫌刑事犯罪,全部被刑事拘留。    “这与发生在地窖中的两起命案有关。”洛阳民警对4名被解救女子的刑事拘留做出如是解释,而民警在对被解救女孩询问时发现,她们反映在被囚期间李某对女子“照顾有加”。直至见到民警之前,这些女子甚至“忘记了恨”。最让民警们不能理解的是,被解救女子中,竟然有人在民警调查过程中试图袒护李某(更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位李某还是位共产党员和先进标兵)。   在这样一起触目惊心、令人发指的案件中,我们惊讶地看到了人性是可以如何改变甚至异化的,这似乎和我们的常识有些无法对接。在中国的传统中以儒学为代表的“人性本善”观念,自不待言。而通常,以西方自由主义的人权观念为代表,我们也总是可以看到人性的充满阳光的一面。或者说,尽管自由主义也设定了人性是阴暗的和可以异化的,绝对的权力绝对会导致腐败,但在总体上来讲,它还是倾向于设定了人具有某种可信任的倾向,或者至少,人性虽然是可以异化并充满邪恶的,但经由制度约束和社会塑造之后,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充满希望的,是可以有所改良的。   可是,按照自达尔文以来的生物进化理论,人却似乎并不是某种充满光辉或指向光辉的东西。同大自然中的万物一样,人也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反复繁殖,在生存竞争和选择淘汰选择的进程中的来实现这种所谓“进化”的。当然,人仍然同一般的生物有所区别,但这并不在于人比其他生物显得是多么光辉多么正确,而在于就人而言存在着超越于自然选择进程的社会主导的进化模式。也就是说,作为自然界唯一一种缺乏天敌的生物,人的唯一天敌只能是其自身成员的一部分,对人类这一物种的外部选择是效果微弱的。除去一些非常巨大的设定背景(如地球气候条件以及地缘环境等因素)之外,人类社会对于人自身的塑造,对于人性的界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从性奴案的特点来看,它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地窖里成功地改造了人性。肮脏混浊的空气,潮湿夹杂着屎尿的味道,案犯的暴力威慑和性虐待,都没有阻止被囚禁的几位受害者的求生欲望,而无论是按照自由主义的人权观念,或者任何一种人类文明体系的描述,这样一种求生欲望同样具有毋庸置疑的正当性。但就在这样一种奇怪的气氛之下,人性、人权的假定却出现了悖论:两位受害者遭到了大多数人所支持的杀戮,而在这个地窖共同体内部,这种杀戮似乎具有某种合法性。或者至少可以说,在缺乏外部干预的情况下,人们对这个地窖中发生的一切颠覆性事实,都无能为力,只能认定“现实即合理”。   如果,这一切的发生只是局限于一个小小的地窖,完全是沧海一粟的偶然,那么也就罢了。但是,如果这一切发生在一个更大一些的地窖里,不只局限于由几个人组成的封闭小群体,而是在更大的范围中,会怎么样?比如,在一家公司中,或者甚至发生于一座城市,一切又会变得如何?而且,在时间的尺度上,这次性奴案件只是持续了2年,那么如果时间再长些会发生什么?20年?200年?甚至于,若这种洞穴暗喻的现实并不局限于此世而是可以隔代的,如果那些被囚禁的少女最后生下小孩,而这些小孩也将会在这样一个黑暗的地窖中出生,成长,甚至代代相传,那么所有这个群体——他们的认知,乃至人性,究竟会发生何种异化?   依此联想类推下去,不妨再发挥一种最极端的想像力:如果这个地窖是相当大,甚至容纳了一个国家,而其中被幽闭了数以亿计的人群,并持续了千百年,那么对这件事的理解又会变得怎么样?   有人可能会对此提出这样的质疑:干脆假定所有人都在洞穴里,那么岂不是说明整个世界黑被颠倒了吗,并以此来对笔者的表述进行反驳:这就说明根本无所谓是非,无所谓对错——原来一切都是浮云。笔者倾向于认为,这样的表述并不是个好的反驳。假定整个地球,或者所有人,都生存在一个洞穴中,是不具有此世的意义的。当然,这样一种理解完全是有意义的,但它提出的却是一个更深层的宗教问题:我们这个世界的价值,是不是需要有世界之外的某物来赋予?如果确实存在着一个造物主,或者上帝,或者神,而我们又永远都无法走出这个洞穴,那么我们这个世界的真实确实就是可质疑的,因为我们只是凡夫俗子,不可能是神,只能在现世中苦苦挣扎。而现世的意义,最终只能通过神的权威来解决。   然而,若我们提出的洞穴问题并不是在宗教的维度,而是在现世的纬度中出现,那么这个洞穴问题就不是寻找神的权威来解决的。在现世中,通过我们的经验,通过反复的比较和探究,我们是能够确定究竟是否存在一个洞穴这件事情的。就像河南的性奴按所揭示出的剧情:这种洞穴的的确确可以存在于现实中。    东亚的独特地缘   弗朗西斯.福山在它的《信任》一书中,曾经描述了中国有别于美国和日本的社会特质:中国社会属于较低信任度的社会,而中国的社会信任,建立在家族、血缘这样的小范围认同之上,中国缺乏像英美那样的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信任系统。福山的观点并不稀罕,中国的学者费孝通等人,在福山之前也提出过“差序格局”的理论解释,说明中国人的社会信任结构是由近及远,亲疏有别。至于像基督教所鼓吹的“人人皆兄弟”的普世观点,在中国基本上是不会有市场的。这种普遍主义的价值观,在中国的运行会遇到相当大的社会阻力。这种阻力的根源在于中国社会中缺乏那种普遍式的信任感和社会规则,在中国社会中进行的各种交易行为中,或者以显现方式,或者以隐蔽方式,社会成本以这种差序式的格局分散到了社会结构之中。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按照普遍主义的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不但不会使事情简单易行,反而要付出更高的交易成本。   然而,福山近年来在政治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开始更加关注亚洲文明。尤其是对于中国,福山在《政治秩序的起源》中花费了大量篇幅讨论中国的政治秩序。福山认为,经过先秦时代长达500多年的反复战争和兼并、征服,也就是从春秋和战国时期,直到秦灭六国秦始皇终于实现了中国的统一。由此,中国终于结束了此前持续的破碎局面,在此期间无数小国和人口遭到了消灭和淘汰,最终出现了一个强大的秦帝国。福山认为,秦自此也为中国奠定了一种特有的政治秩序。这一政治秩序具有强大的国家传统,但却缺乏法治精神,以及人民对政府充足的问责能力。   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可能是多样的。但无论如何,在诸多变幻不定的因素中,作为一个相对客观的约束条件,中国的特殊地缘可能是个决定性的因素。中国的地理特征之一,在于其封闭特征。自东向西,中国陆地的海拔越来越高,自南向北,中国大陆的气候越来越寒冷。至于东面和南面,则被大海所包围。而且,中国是个多山脉的地区。从中国的北部到西部到南部,被众多山脉所环绕封闭。在航海时期尚未到来的古代,中国东部和南部的海洋也起了其屏蔽作用。尤其特殊地,与欧洲、地中海等地不同,中国东部的大陆架虽然被众多岛链所环绕,但这些岛屿距离大陆的距离却又比较远,乘船横渡海峡并非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此,自古中国文明同这些岛链上的文明就具有一定的隔阂,相互的交流并非很充分。而反过来,在这些岛屿上居住的人群,也对中国的大陆地区构不成实际中的影响。这更加重了中国文明自古具有的封闭特性。   从中国文明的起源来看,它的核心地带主要集中于三个地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先秦时代的文献中,所谓中国实际上就是指的中原地区。基本上,以上述这三个地区为中心画出一个三角形,就可以概括出中国的核心文明区域。然而,这个核心区域是相当封闭的。自从秦朝结束了多国并立的时代之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种反复周期震荡的局面:每个周期的开始,中国都会出现一个强大的统一王朝,然后逐渐衰败,走向瓦解;之后经过一番暴力洗牌,大量的文化和人、物遭到破坏,最终又再度出现枭雄一统江山,重新奠定一个新的统一王朝局面……一部中国历史,就仿佛是这样一个被幽闭于封闭的洞穴之中又不断繁衍生息同时也在进行不断洗牌的人群的历史。在这方面,金观涛曾经做过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他和刘青峰合作,用“超稳定结构”这一概念来描述中国在这样一种漫长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有社会组织模式。   由于中国自身在地缘上的封闭特性,最终造成了这样一种效果:中国自古以来所固有的并持续的意识形态,以天下意识和华夷之辩为代表,它同近代西方所兴起的民族国家意识非常不同,与自由主义为代表的市民社会、权利观念也非常不同。在地中海、欧洲或美洲这些地区,也包括印度,由于地缘的不同,其海洋遍布、交通发达,在这些地区就形成了一类更开放、更具流动性的文明特质。相比较而言,中国囿于这样一种封闭地缘之中,始终缺乏对于“他者”的接触、理解和想象。譬如“天下”意识,尽管天圆地方、中国处于九州中心这一类观念都是相当荒谬和错误的,但这种并非真实的观念却在中国流行了上千年之久。在此期间,尽管像佛教这类思潮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大影响,并一度挑战了中国本土世界观所固有的现世主义和自我中心的思维特性,但中国具有超稳定结构的这种社会组织模式,最终却成功地将佛教本土化了,而不是相反地受佛教影响走出现世主义的世俗思维框架。实际上,在中国文明本土所产生出的世界观中,不只是缺乏权利概念,更始终缺乏对来世的思考和超越性的追求。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相比,中国本土所产生出的道教流派也仍然是相当世俗的,而其实道家已经是中国本土思想中最出世的流派。至于其他的儒家、法家等流派思潮,就更加是现世主义的了。   中国文明自古形成的这样一种封闭特征,最终造就出了现代中国的转型难局。如福山所指出的,由于超越性思考维度的匮乏,导致中国文明缺乏宗教的维度,进而导致中国难以建立其法治的传统。不止于此,由于这样一种封闭的地缘特征,中国最终在内部经历了上千年的反复再三的社会淘汰过程,在如此漫长的过程中,不断以洗牌的方式将不符合超稳定社会结构之社会组织形式的个体、群体和组织清洗出局,最终在反复的震荡过程中确立了一种相当稳固的生活方式。同样从福山的观点来看,这样一种封闭的洞穴传统,无法发展出有效的政府问责机制(尽管在古代中国也存在着“天”对天子的约束,但这是一种较弱的约束,而且在历史中它有不断被弱化的趋势)。   正是由于中国的这样一种封闭地缘,以及整个东亚地区的地缘形态,最终造成处于核心地带的中国缺乏一个更大尺度下的成熟的政治形态。由于中国的西部和北部自古以来气候严酷,人口密度较低,缺乏先进的文明形态。而在东海和南海的众多岛屿中,虽然也存在人口和文明,但对大陆本土构不成影响。这就造成了自古以来中国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元论思想意识形态的漫长历史。这一历史直到近代以来,伴随西方的工业革命和殖民者的扩张,才逐渐得以消散。然而,这种消散似乎是很不彻底的,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我们又逐渐看到很多新保守派学者以“天下”意识和“华夷之辩”方式来为中国内政外交行为的合法性进行辩护的声音。这种回归洞穴的尝试,可能是种危险的征兆。    远洋战略的致命缺陷   就在完成本文的当晚,笔者刚刚看到一则源自俄罗斯之声的关于中国海军将会驻留塞舌尔群岛的新闻:   塞舌尔群岛外长阿达姆周五会见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时表示,塞舌尔愿意接待在印度洋参加打击海盗的中国军人。外长说,“我们邀请中国政府确保中国军人在塞舌尔的留驻,以便打击海盗的袭击。本区域遭海盗袭击的现象愈来愈频频发生”。如果中国同意向塞舌尔群岛派遣军人,中国军人将是第二个驻留塞舌尔的外国军事力量。目前,美国作为打击海盗的一股力量利用塞舌尔群岛为自己无人驾驶飞机的基地 。   笔者认为,如果假定这篇报道是真实的,中国海军的确将要驻留塞舌尔,而且这确实能够反映出中国未来的长远战略意图。那么由此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这个远洋战略将是无法实现的,最终必将失败。   失败的根源在于:这样一种不计成本的远洋战略,是完全建立在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的。这一战略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和自身特性的清醒认识。如前所述,中国的历史演进、地缘特征和核心内容,都表明它完全是一种基于内陆的封闭形态的文明体系,它根本就不是一种具有普遍主义和一般规则的文明。也正如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叶自成教授所坦承:鉴于自身的国家特性,中国应当首先考虑陆权优先,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海权优先,至于什么蓝水海军和远洋战略,根本还是些远不可及的东西。中国的所谓远洋战略,名副其实地像个海军战略,它恐怕只是服务于海军。   无论是发展航母,或者是远洋蓝水海军,这其中都有些很麻烦的问题。首先,中国若要走出远洋维持蓝水海军,这个维持成本将不是一般的高。就拿这个靠近非洲的这个塞舌尔群岛为例,那里地处西印度洋。那么,在那里要维持一只有作战能力的舰队,而且要能够在印度洋对周边形成实际的、足够的威慑能力,并且要在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维持稳定补给,以免被对手轻易歼灭,这对中国来说其成本将会非常之高,几乎是无力承受的。其次,还不只是海军本身成本的问题,中国缺乏有效的出海口,向东基本上只能走日本的冲绳或者是台湾附近的海道,往南则必然要经过东南亚诸国众多岛屿之间的海道。而且,除了太平洋之外,中国海军要想进入任何其它海域,都要绕非常远的距离。补给线非常漫长,而其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个所谓远洋海军的效率就要大打折扣。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然而,面对如此明显的常识和事实,中国国内众多的愚蠢媒体、御用专家和跟风的愚民群氓,对此却全都视而不见。那么,事实是什么?中国若是有能力维持这样一支强大的远洋海军,那基本上就意味着中国的国力必须得比现在的美国还要强大一倍,才有可能摆平来自美国、欧盟、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甚至是智利和巴西海军的竞争,请问这符合常识吗,这有一丁点儿可能吗?先不说别的,光就这个塞舌尔群岛,将来大半个印度洋都避免不了会受印度蓝水海军的控制(这是印度的地缘优势,对此美国也无可奈何),中国跑到那边去建海军基地,与此同时显而易见地又得不到有力的盟友支持,而且这个问题将来也无法解决,那么这种谋划不是个白痴战略又是什么呢?   因此,按照笔者的理解,中国必须放弃不切实际的远洋海军战略,停止无节制地大量向海军拨款。其实,即使不建造航空母舰,中国海军目前所拥有的驱逐舰和潜艇数量,也已经是绰绰有余的。这种大力发展海军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损人不利己的:一方面,它日益把中国引上一条愚蠢且不切实际的失败道路之上;另一方面,这种行为又在亚太地区不断引发军备竞赛,最终不但不会缓解中国面临的“幽闭”地缘特征,反而会日益加重这种状况。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西进和北进的战略路径   在当前的大力发展航母和海军的呼声中,中国的主流舆论总是有这样一种趋向:那就是倾向于以美国为对手,发展海军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要和美国进行竞赛,寄希望于通过海军的强大来突破岛链,最终在广袤的太平洋中与美国一较高下,成就中国的全球新霸主地位。然而,这幅图景同样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它没有基于对中国自身特性的正确理解。同样的,这幅图景也没有能够正确地理解美国的全球地位和作用。   中国国内的主流舆论和民意,可能很难面对并接受这样一个现实。这个现实就是,在我们当今这样一个时代,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已得到开发(除非洲等少数地区外)之后,以及全球整个大的地缘格局的约束之下,基本上可以认定:美国已经成为一股一枝独秀的无法战胜的力量。由于美国这股强大力量的存在,全球已进入一个无法摆脱美国影响的时代。美国不但掌握着全世界最强大的军队,同时由于其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先进,它还掌握着道义的高地。以美国为首,西方世界可以号召一大群盟友,来对全世界任何出现“不均衡”的局部以合法化的方式进行暴力的或非暴力的“再平衡”。   美国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前无古人的。它的前任,曾统治国全球的大英帝国也用同样的方式来对世界格局纵横捭阖。先不说那些持久蒙昧顽固不化的殖民地地区,面对同样极富竞争力的欧洲大陆,英国就起到了它强有力的再平衡作用。众所周知,近代以来欧洲是个英雄人物辈出的地方。然而,面对同样非常优秀的诸多欧洲对手,如西班牙,法国,德国,乃至俄国,英国却独领风骚,一直保持着全球的领导权。英国制胜的奥秘是什么?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势力均衡策略。正是通过这一巧妙地在敌人之间纵横捭阖的方式,人口并不太多,同时又孤立于欧洲大陆之外的几个小岛上的英国,却成为了全球的领导者。当然,英国自身的人口和幅员最终还是限制了它的持久帝国美梦。由于处于欧陆中心的德国的强势崛起,虽然德国最终以失败告终,它还是破坏并终结了英国的均衡战略。而在此过程中,世界的中心终于转移到一个似乎可以远离欧亚大陆是是非非的地区。与此同时,该地区又是具备全球范围内很可能是最理想的地缘、幅员和人口等因素的地区——这就是美国。   在继承了英国的全球霸权之后,美国又逐渐创造出了更多的国际制度和规则体系,来约束和规范这个全球世界。然而不止于此,美国同样很好地继承了英国的“势力均衡”策略。由于集众多优势于一身,美国不尽成为了前有古人的全球霸权继承者,更加成为了后无来者的全球势力平衡器。由于美国的超强实力,基本上可以认定,在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建立之后,欧亚大陆任何企图挑战这一霸权的局部势力最终都将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最佳的失败案例就是苏联,尽管苏联的版图同样扩张到全球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但由于俄国所具有的贪得无厌的传统,这样一种巨无霸式的版图以及包括东欧在内的巨大国际体系,最终难以避免分崩离析的命运。   还不停留于苏联的解体,今天的俄罗斯同样面临着尴尬的战略选择。殊不知,苏联的解体是俄国历史上贪得无厌的对外扩张周期的终结。由于俄国历史上不断向东向南的征战和吞并,通过无数惨无人道的血与火的方式,俄国终于建立起一个太过于庞大的帝国。然而,这个过度扩张的国家却是缺乏足够有效的人口和认同意识来加以支撑的。这样一个外强中干的共同体,在第一次大规模的崩解之后,同样还在气喘吁吁。由于俄罗斯的主要人口集中于欧洲部分,其西伯利亚广袤的大片领土都近于无人区。在远东地区,除了作为太平洋舰队总部所在地的海参崴有较多人口,还算比较繁华之外,俄罗斯的大部分地区都缺乏人口。总之,俄罗斯逐渐地已经无力维持它横跨欧亚两端的庞大国土范围。由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执政党名为“统一俄罗斯”,也可以看出这个膨胀过度的帝国所面临的难题。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段,一方面由于俄罗斯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美国这个外部平衡器的压力之下,俄罗斯会进一步塌陷为欧亚两个部分——甚至是更多的部分。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应当认清自身的战略地位和角色。同时也要对美国的实力和作用有很清醒的认识。在现阶段,由于共同的对制衡美国的需要,中国同俄罗斯建立了联盟关系(以上合组织为例)。然而,俄罗斯的帝国扩张末期症状并不是可以通过国际组织联盟就能够获得解决的。同时,由于中国的不断崛起,不只是美国,俄罗斯也将会感觉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应当审慎检讨上合组织的作用,也应当对俄罗斯针对中国的制衡行为有所准备。俄罗斯同越南和印度都有着密切的军事合作和来往,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应当避免这种无意义的军备竞赛,在地缘因素上有更好的考虑。   如果考虑到美国的强大实力,并且必将在中国崛起过程中以势力均衡的方式来对亚太地区进行强有力的“再平衡”,中国就应当对此有所准备,尤其应当在亚太地区回避同美国的对抗。同俄罗斯有些类似但又不同,中国自身在内部也存在着某些严重问题,以台湾为代表,此外在西藏、新疆甚至内蒙都存在着少数民族问题和安全隐患。基于对这些综合因素的考虑,中国应当放弃对远洋战略的纠结,而应采取更长远的西进和北进战略。以内陆的广大腹地为核心,向西部辐射,稳固住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吸收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合理开发西部资源并形成一个繁荣的大陆中心,依此向中亚地区和北部地区辐射,最终形成一个位于欧亚大陆东部的以中国为核心同时又具有多元文化取向的文明圈。    后民族的亚太愿景   说到这里,可能有读者会问到:如果按照这样一种陆权核心的战略,以西进和北进的方式来打造一个能够吸收宗教文化的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那么怎么解决海权的问题呢?这样一种陆权图景,是不是太浪漫了,是不是要以放弃海权为代价?对此,笔者的答案是否定的。以陆权为核心,西进和北进,并不是要放弃海权。   谈到整个亚太地区,那么不可避免要提到中国的近邻日本。作为整个亚洲变局的先锋,日本这个先驱者的例子是绕不过去的。始于明治维新,日本国内的君主立宪改革本来是相当成功的,后来不但在甲午战争中打败了清朝,更是在日俄战争中,也是在全世界历史中,第一次打赢了有色人种击败西方人的战争。但日本在后来却栽了大跟头。究其根源,日本的失败在于它既没有处理好同美国的关系,也没有处理好同中国的关系。尤其是同中国的关系,是日本失败的重要因素。   日本本来在19世纪末逐渐衍生出了“亚洲主义”的思潮,然而后来却变了味道,变成了侵略扩张的理论工具。其中的根源之一,在于日本认为自己是亚洲最先进的国家,而面对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日本有权利和义务去拯救之甚至是代管之,甚至哪怕是使用武力的手段。然而,日本没有认识到:如果中国这个巨大且幽闭的共同体不能以和平的、非暴力的方式有效地加以改良,那么日本的大亚洲梦想是绝不可能实现的。结果,日本不惜动用武力进行扩张,在拥有北太平洋的多数岛屿的大好形势下,却执意入侵中国,耗尽人力物力陷入巨大泥潭不能自拔。最终招致失败。日本失败的启示之一在于,一个错误的战略方向应尽早放弃,否则到后面将会一错再错,逐渐耗尽资源招致崩盘。日本失败的启示之二在于,亚太地区太过庞大,各种因素非常庞杂,亚太地区的转型需要漫长的时间。   但无论如何,明治维新是亚洲变革的开端,当时日本一大批仁人志士所提出的先进思想,其高度也代表了亚洲变局和开创时期的最高水平的智慧。即使今天回头再看,抛弃某些具有掉侵略扩张意蕴的内容,亚洲主义的主张仍然有很大程度上的合理性。但是,今天的中国同样应当认识到类似于当年日本所遇到的问题:亚太共同体的建构,首先,它必须依赖于一个能够不断有效进行自我改良的中国核心的出现;其次,由于中国这一核心不是亚洲最先进的国家,那么中国必须同日本这一亚洲最先进国家建立一种基于信任、说服,而不是恐吓、强制的同盟关系。当然,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这种良性关系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第一个条件,即中国自身内部的建构过程。   总之,今天的中国应当将战略眼光放的更加长远,不再拘泥于当下的海权争夺战,而通过西进和北进的方式吸收多元文化,塑造少数民族的认同,从历史中发掘自身文明优势,有效巩固中国自身的国家地位;与此同时,建立一个基于更长时间尺度下的,以贸易合作、文化交流、地区共同体和规则建设为核心的转型方式。通过这种逐渐的发展、改进和开放,如同欧盟和美国国家组织一样,最终实现亚太地区不同国家之间人口的自由流动,经济的有效整合,文化资源的共享,乃至共同政治公共空间的建构。由此,一个必然会以中国为核心、同时集陆地文明与海洋文化特征于一身、民众意识开始淡化国家和民族身份而更具亚太地区文明认同的亚洲后民族认同模式将会出现。通过这样一种全新的更具流动性的生活方式的开启,我们最终打开那个在千年尺度中曾将中国幽闭于其中的黑暗幽深的漫长洞穴,彻底告别所谓超稳定结构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也也化解掉福山所谓的超越精神传统或问责机制的匮乏。这样的一种以和平方式实现的中国崛起,将会更好地统合亚太各国的利益,也避免引发美国的过分戒备和抵制策略。这将是一种多赢的选择。在这样一种多边框架下,中国在未来以联盟的方式,或在获得周边支持的情形下,追求远洋海权将会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过分拘泥于南海的海权争夺,陷入对日本的历史仇视,不能再更大的全球视野中来看待台湾问题,将会使中国走上错误的决策道路。发展航母也好,远洋战略也好,都将是快速消耗掉中国国力的取败之道。正如美国前基辛格在完成《论中国》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美国必须避免出现二战爆发前英国同德国之间的那种敌对关系。也就是说,美国应当避免同中国敌对,因为这种敌对会像二战时的英德关系那样,同时毁掉德国和英国。然而,无情的历史也已经证明,英国同德国的敌对并不是单方面的善意所能够化解的,它只能依赖于双方的共同理解和健康成长来加以实现。同时,历史也已经证明,德国尽管有能力去毁掉英国,但它的错误战略最终却仍然难以避免失败的命运。中国应当充分吸取这些历史教训,加速自身的内部变革,塑造一个更好的周边状况,最终逐渐消化掉当今所面临的众多难题。
个人分类: 思想文化|2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千 秋 功 过 - 李鸿章(改革从历史中汲取营养)
dongzg101 2011-9-4 04:07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special/jiaokeshuzhenxiang7/ 导语: 洋务运动,即自强运动,典出《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此一旧式语言概括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现代化改革,已暗示了面对传统时的瞻前顾后。李鸿章等人也自知必遭保守派攻讦,于是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辩,解释改革目的仅为“富国强兵”,绝非动摇国本,卖国求荣。 主要由于奕?、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的努力,清王朝不但从北京和南京均被攻占的窘境中幸存下来,还恢复为一个具有统治力的全国性政权。美国汉学家芮玛丽(Mary Clabaugh Wright)这样评价这一阶段的“自强”运动:“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数字上的强大国家 清政府内的洋务派为达到“自强”目的,提出了许许多多改革方案。尽管由于旧体制的掣肘,以及众所周知的中国特色,只有一小部分改革措施能够落实。“洋务”和“自强”也逐渐从一个为富国强兵而呐喊的呼吁,蜕变为一个用来为开支辩护和为利益集团服务的借口。但无论如何,“洋务运动”的成绩毋庸置疑:经过三十年洋跃进,清朝陆军洋枪数量“甲乎天下”,海军位列“亚洲第一”,诸省竞相修路开矿建厂,地方暴乱也悉数被轻易镇压,天朝的江山看上去稳固了不少。 以富国强兵为中心 虽然遭受着“以夷变夏”的谴责,但面对亡国危险,改革派几乎别无选择。更何况,他们还从几千年的中国史中找到了不少为自己辩护的理由,其中最有名的一条时至今日仍被引用:“天下无敌”的西洋火器,其实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洋人只不过加以改进,以致“奇巧百出”。尽管对西方文明是持如此认识,改革派的改革宗旨依然明确:“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之后数十年里,洋务运动尽管问题众多,但基本路线不脱这一“富国强兵”的范围。 坚持天朝上国地位 但和任何改革一样,洋务运动也有不容涉及的禁区。首先,即使是作为改革旗手的李鸿章,也不容人损害“天朝上国”的威严。当他被太平军的咄咄攻势逼入困境时,还在写给曾国藩的信中注明:“无论军事如何紧急,鸿章却未求他(洋人)出队帮助。”李鸿章的下属、洋枪队首领戈登的经历更能说明这一点:他在1864年就已注意到,尽管清朝军官们很欣赏西洋步兵阵列,“但认为他们的士兵未必会这种阵势”。其原因主要源自被总结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国中心主义,它始终坚持把可量化的物质因素和难以量化的精神文化因素相区别。用戈登的话来说,就是“承认我们(西方)的炮兵是优越的,但却认为他们(中国)的步兵要先进得多”——大炮差距来自于“物”,步兵差距则来自于“人”,“天朝子民”怎能认为自己不如洋人?同样基于这一认识,淮军军官们虽喜欢大炮,但反对学习炮兵操练——如果学了,那就不是“器不如人”,而是承认“技不如人”了。于是,对中国国情难以理解的戈登向李鸿章抱怨:您的手下连“喊口令”也不想学。 "坚持清朝政府领导 除了要忍受这类抱怨以外,李鸿章对戈登很满意——这是个服从清政府领导的外国军事专家。李鸿章特意向中央政府声明,在坚持政府领导的前提下,“以洋御华”古已有之:唐朝就不乏“蛮夷名将”为天朝效忠的先例。戈登也投桃报李:他为了替清朝效忠,主动退出英军现役,担任了清军绿营总兵。与李鸿章并称的洋务领袖左宗棠,在坚持政府领导方面更有过之而不及:他麾下最善战的洋将德克碑为表示归心中国,甚至“薙去了连鬓胡子,以表示他不愿当夷人”。 当然,在洋务运动中,中西关系也出现过不和谐的事件。在组建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李泰国-阿思本舰队)时,为了避免英国的控制,洋务派重臣文祥放出狠话——“清廷宁可退到长城以外”,也不接受这一结果。果然,为避免领导权旁落,清政府解散了这支海军。这一举动不但导致数十万两白银的损失,而且把中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推迟了十几年。对外从来优柔隐忍的清政府,为何有决心“壮士断腕”?按照恭亲王奕?的说法,洋务运动“事权悉由中国主持,方为妥善”。 题外话 几乎是在“洋务运动”的同时,日本也开始了“明治维新”。当李鸿章得知日本名门子弟甘愿去西方工厂作学徒,以获得“制器之器”时,颇为感动。他引用了《易经》名言:“生生不穷,事事可通”,建议朝廷在科举制度中对精通技术的应试者另设新科:“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遗憾的是,尽管李鸿章身为晚清第一重臣,但这一涉及体制问题的改革建议却从未被最高统治者认真考虑过。 。。。。。。
1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谨慎看待中国道路:对日本兴起的再考察
热度 3 techne 2011-5-24 00:05
谨慎看待中国道路:对日本兴起的再考察 (已首发于中评网http://www.china-review.com,以及新加坡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 王 键      近年笔者阅读了一些关于日本的书籍,其中就有一本关于明治思想界的书(《明治哲学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读过之后,笔者惊觉在启蒙阶段,中国和日本的差距已是相当之大。这个差距可以这样进行简单概括:日本的明治维新,已领先中国大概50年左右。众所周知,明治维新发生于1868年。此后日本思想界突飞猛进,开始了一段狂飙运动,一直持续到二战之前的时期。而中国虽然在明治维新前后发生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却未能摆脱失败的命运。直到1919年才发生了五四运动,开始了思想解放的历程。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观察,五四运动而不是清廷的改革才能够在思想层面同明治维新相匹配。   明治思想界   从明治时期的日本思想界和五四之后的中国思想界的状况来看,虽然已有50年的时差,但中国和日本的差距仍然相当大。纵观该书中列举的当年日本学者的大名及其作品,如西周,加藤弘之,福泽渝吉,西村茂树,井上原了,井上哲次郎,德富芦花,大西祝,内村鉴三,冈仓天心等人,都是些相当有想法的学者,不仅思想精彩,而且文脉深厚,修养水平也都很高。   反观五四前后中国的一群启蒙学者,如陈独秀、李大钊,甚至胡适、鲁迅,包括保守派的辜鸿铭、张君励等人,甚至更早的康有为、梁启超,笔者以为:从总体来看,他们的学识相形见拙,思想不够开明,而修养水平也比较一般。即使是像严复这样的学养较为深厚的中国学者,拿到当时的日本去,水平和境界恐怕也是排不上号的。当然,孰优属劣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至少以笔者的学识来进行判断,确有这样的感觉。像福泽渝吉,谈论学问和政治的关系,表达的相当精妙,几乎可和马克斯.韦伯媲美,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学者很少有哪个人可以把问题谈论的如此透彻清明,可见思考问题的清晰度有很大差距。再如冈仓天心,表述了“亚洲一体”的思想,相当大气磅礴,有博采众家之长且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中国的学者却鲜有这样了解亚洲不同文化,即具有雄心壮志,同时又能兼收并蓄的博大心胸。虽然中国也有像鲁迅这样深刻的思想家,但相比之下,鲁迅的修养和心胸似乎不可同日而语。鲁迅入肉三分的幽暗笔锋,也许可解释为当时中国转型之中客观生存环境的产物,但其文字中密布的尖刻、绝望和睚眦必报,确实让人感受不到风度,看不到希望。   相比之下,很多日本学者的表达可堪称典范。如德富芦花在幸德秋水等人被政府处死后所发表的公开讲演,言辞有礼有据,娓娓道来,让人读后仿佛有身临其境且意犹未尽的感觉。再如内村鉴三,作为一名非西方基督徒,阐述自己如何转变为基督徒的个人自传《我是如何成为基督徒的》,甚至已被翻译为多国文字,成为全世界“非西方传道者最优秀的说教”。而他身后留下的墓志铭,也非常耐人寻味,言简意赅却意象无边,充满精神的魅力:   "I for Japan   Japan for the World   The World for Christ   And all for God"   总之,像这一类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学者,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确实非常罕见。   认知日本的偏差   此外,中国学界在研究日本时,由于受政治正确和民粹主义的干扰,往往不能依据历史事实客观地看待日本,感情色彩干扰了学术研究,对日本的理解囿于一隅,问题视野也相当局促。   比如,通常中国媒体和学界总是认为,近代日本的兴起是“脱亚入欧”思想的产物,而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更是脱亚入欧和全盘西化观点的鼓吹手。但笔者对此考察了一番,却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福泽渝吉的几部主要著作中,也根本看不到多少所谓脱亚入欧和全盘西化的观点。只是在福泽渝吉晚年所撰写的几篇报刊时评中,可以找到这个“脱亚论”的影子。但这几篇时评的篇幅、力度和观点,并不足以代表福泽渝吉的思想整体。   若从其《文明论概略》一书来观之,福泽渝吉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两大核心:1、追求不断变革的自由主义观点;2、追求日本自立的独立文明观。也就是说,所谓“脱亚”或者“西化”,根本不算是福泽渝吉的核心观点。在福泽渝吉看来,“脱亚”也好,“西化”也好,只是在特定阶段由于日本文明落后于他人而需要采取的特殊策略,“西化”和“脱亚”本身并不是目的。福泽渝吉也并不否认,在特定的前工业社会阶段,像孔孟之道这样的儒家文明体系,一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进步作用,但这并不能改变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后,儒学体系无法与之相匹配,所起到的非常反面的阻碍作用。   若综而观之,福泽渝吉的观点并不是崇洋媚外的西化派,而是追求变革的自由派,而且非常强调多元主义视角和不同观点的重要。此外,福泽渝吉还非常强调保持日本文明自身独立性的重要性,而绝非随波逐流,沦为其他文明的附庸。从福泽渝吉对学问的独立和个人思想独立的强调来看,这一点也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作为公民,一个人需要保持自身的独立地位,由此才可以不断追求思想和精神的独立,那么以此为基础的一个国家和文明,也应当在这样的个人的不断发展中,追求其文明自身的独立性。从福泽渝吉的逻辑来看,这二者丝毫不会冲突,而非常美妙地结合为一体。   有别于福泽渝吉,日本另一位重要思想家冈苍天心,则是位出了名的保守派。冈苍天心自幼接受西洋教育,精通英文,甚至于他的几部主要著作,都是用英文写作出版,首先在国外发行,然后才有的日本版本。冈苍天心的主要贡献集中在三个方面:1、思想层面,开创了近代日本自我认知的坐标系。2、美学方面,是日本重要的美学家。3、对茶道的理论化,以及向西方的传播。   在思想层面,冈仓天心基本上持有二个主要观点:“亚洲至上论”;以及“日本特殊论”。   观点之一:亚洲至上论,亚洲一体。亚洲至上,冈仓天心认为,亚洲拥有两个伟大文明,中国文明和印度文明。前者拥有孔子式的“共产主义”传统,而后者则拥有“吠陀”式的个人主义。虽然两大文明之间被喜马拉雅的皑皑白雪割断,但亚洲的精神却是一体——追求究极与普遍的爱之扩大,而这种爱是所有亚洲各民族的共同遗产。亚洲的这一思想,也产生了全世界所有的宗教。亚洲文明的形态是复杂而多样的。阿拉伯的骑士道,波斯的诗歌,中国的伦理,印度的思想。还有东亚的佛教,仿佛东亚所有思想之流汇聚起来的观念论的海洋。但实现这一复杂性的统一的则是日本。   观点之二,日本特殊论。冈仓认为,日本实现了亚洲文明复杂性的统一。它同时从印度和鞑靼两个源泉中汲取了养分,使反映整个亚洲的特性成为可能。这是一种天赋的能力。天朝和天皇,历史上从未被征服,以及岛国的孤立于世,都使日本成为亚洲思想和文化的天然储藏库。而在中国和印度,前者历经了王朝的变动,鞑靼骑兵的铁蹄,和愤怒暴民的杀戮,这一切在中国一再发生,除去典籍、史料和废墟,什么都不复存在。后者则经历了匈奴族的粗暴对待,回教徒狂热的偶像破坏,还有欧洲殖民者无意识的文物破坏,使阿育王的时代,佛教的经典,以及诗歌的艺术,再也无法唤回。冈仓由此得出结论:亚洲的文化遗产,只有在日本才得以原样保存。日本是亚洲文明的博物馆,甚至“比博物馆还要高级”。因此,作为“上天”之民的祖国的日本,其天定命运就是保持并恢复亚洲的样式。使日本再生,使日本成为日本,使东洋的世界平安地穿过众多的暴风雨,带领亚洲走向昔日的坚强巩固。   冈苍天心的上述观点,视野相当博大。冈苍天心也开创了日本后来的“亚洲主义”思潮,这一思潮也为中国的政治领袖孙中山所接受。但很遗憾的是,进入1920年代后,日本军国主义以及民粹主义的兴起,最终把“大亚洲主义”变成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这恐怕是冈苍天心和孙中山等人都始料未及的。   在日本兴起的过程中,无论是自由派的观点,还是保守派的观点,实际上思想都较开明,并不像传统观点描绘的那样崇洋媚外或抱守残缺。也许这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清廷的立宪改革会失败,而日本的立宪改革却能够成功。   现状和差距   回头再看,明治维新已经过去140多年,五四运动也已过去90余年。此后中日两国的发展路径大相径庭,日本经历了二战的失败,在美国的训导下从废墟中再次崛起。中国在内部不和反复争斗的情况下,踉踉跄跄赢得了二战,随后却在内战更大规模的血与火后选择了极权和激进的道路,最终也以另外一种特殊的方式崛起。但事到如今,无论从物质文明的丰富程度来看,还是从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来看,日本却仍然远领先于中国。   如果从精神的进步来看,就是同五四时期相比,中国迄今甚至都还没有取得什么非常值得自豪的进展,像当年的陈康、冯友兰、洪谦等一批学者,即使在今天的中国,也几乎仍然没有人能够超越他们。反观日本,虽然在二战之前由于激进势力的兴起导致国内温和派失势,最终招致二战的灾难,但在战后日本还是做了相当深刻的反省,日本的文化、学术和思想界的恢复和进步也相当之快。战后的日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乏明治思想界的超越者。   日本的状况同中国大陆形成鲜明对比,在明治思想界和五四运动的比较中,中国已经落后了50年。而在20世纪的今天,虽然中国的GDP已经超过了日本,但毫不夸张地,若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考察,中国却并没有比五四运动时的状况前进多少,那么,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得出这个至少50年以上的中日差距。中国目前最大的影响力集中在经济领域,但即使如此,现如今中国GDP占全球总量的比例,也还没能达到1910-1949年期间的峰值。反观1910年代的日本,无论是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还是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力,其高度都不是今天的中国能够企及的。因此,中国虽然崛起,但仍和日本有50-100年的差距。这恐怕还是个中国必须要面对的现实。   失败的教训   日本的兴起过程中,明治维新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开头,但这个良好的开头却未能持之以恒。日本在1920年代之后,在形势本来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却连续出现战略失误,最终招致了日本帝国的覆灭。这个失败的教训,既是非常惨痛的,也是非常值得汲取的。当然,日本为何会一步步走上失败的道路,这个问题非常复杂,绝不是本文的三言两语就能够说清楚的。但无论如何,日本在改革的最初阶段顺利进行,国内思想文化也蓬勃发展,甚至政治制度也较同时代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更加先进的情况下(日本当时自由组党,媒体也相当自由),为什么没能走上正确的道路?这是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无论如何,从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来看,日本的民意起了很大作用。日本在19世纪20年代后连续发生了多次事变,如1921年的第一位平民首相原敬首相遭到暗杀,1932年的“五一五”事变,首相犬养毅(孙中山的好友)遇刺身亡,1936年发生“二二六”兵变,在这一过程中,一大批温和派官员遭到激进势力的排挤甚至杀害。早在二战之前很久,日本国内已经存在着非常广泛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倾向。甚至于,犬养毅首相在遭暗杀后,几名青年军人凶手最终被政府无罪释放,而在关押期间还有日本民众集体切掉手指头寄送给当局施加压力,要求释放这些爱国青年军人。   从日俄战争到一战期间,日本同英国结成了英日同盟,在国际形势中,虽然当时美国力图在东亚制衡日本的扩张,但从整体来看日本的前景还是很乐观的。本来有无数机会,但日本国内形势的变化,逐渐改变了日本的正确走向。由于国内特殊的政治气氛和社会环境,在日本逐渐出现了一种持久的“逆淘汰”现象。也就是说,日本的政治精英,凡是更具远见和洞察力的,更支持自由民主的,更强调日本的自我克制,约束对外扩张势头的,这些政治家一个接一个的都被淘汰掉。淘汰的方式是多样的,暗杀是一种方式,还有就是政治上的失势,无所作为。作为二战期间最有远见的战略家之一,石原莞尔的命运是个典范,由于反对东条英机和对华作战,石原莞尔最终从关东军参谋长的职位被赶回了东京大本营,变成了由日本宪兵时刻监护的提前退伍军人。   那么,原因到底在哪里?笔者以为,说一千道一万,这只能归结为当时的日本人在思想上还不够成熟。一个国家总是由一个又一个很具体的人所组成的,最终的表达和决策也是由这些人的言行综合而成。日本尽管在改革之初获得了成功,但随着日本所掌握的力量及其军事实力的不断增长,日本人的思想发展却没有能够跟上它的武力的增长。尽管同当时的亚洲其他国家相比,日本人的思想水准是领先的,但它没有能够同它的更快速增长的力量相匹配。   用个最简单的比喻,如果一个人在思想上很不成熟,还不会很好地使用自己的力量,那么在他不懂得克制不会控制力量的情况下,让他掌握更强大的力量甚至武力这件事情,是不是就很有可能要变成坏事?尽管日本的问题是复杂的,但笔者仍然觉得这个很简单比喻是一目了然的,也是有说服力的。   谨慎看待中国道路   现在,中国正在快速崛起。那么回头再看,现如今的中国人,他们的思想、精神和文化比1910年代的日本又怎么样呢?笔者认为,到目前似乎还不太可能有一个乐观的答案——尽管这个说法很不“政治正确”。但无论如何,中国很快就将获得远超过当时日本在世界范围内所掌握的军事力量。那么,如果同样很不成熟的一群人,掌握了一种如此强大的力量,他们会不会犯下一连串同当年的日本人类似的战略错误呢?如果事实确实如此,那么要是不犯错误,恐怕反倒会是件很稀罕的事情。同样地,怎样才能避免类似的战略错误重现?   显然,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制度还存在很多问题,而且大多数民众素质也不是很高,有不少可能自以为是,甚至有一些还非常愚蠢,不懂得包容和宽容,听不了不同意见,无法用既和平但同时又有效的方式来解决观点的分歧——那接下来它就难免会犯下一个又一个的错误——这听起来似乎很刺耳,然而这也正是日本在1920年代之后所发生的现象,而这恐怕也是一种规律——它具有很大的必然性。同样的,在一个国家,那些努力弘扬正义舍身追求真理的人,如果必定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连续遭到淘汰——如果这些人总是肯定会玩不转,会一个接一个的完蛋。如果谁敢提不同意见,谁敢反对掌权的,肯定都没有好下场——那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命运,难免是一条道要走到黑。而这也是一种不见棺材不掉泪般的命运——正如日本曾踏上的“好局痛失”的错误道路。   目前,尽管在中国学界存在着众多对日本的批评,但总体上看来,中国方面的观点总是倾向于预设“中国比日本更正确”。但现实的情况看来,却未必如此。这就像当年的日本民意,总是预设“日本比中国更正确”一样,实际上是靠不住的。中国对日本的批评,尤其是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者群体,往往倾向于用一种外在的视角,将日本看作与中国相对立甚至是敌对的“他者”。但实际上,从日本近代的思想脉络发展来看,其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来源于中国,比如它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程度,对中国文明的很多继承和发扬。   而且,2010年代中国主流舆论的思想和认识水平似乎也并没有能够逾越1910年代时日本的认识水平。日本在当时的大好形势中,温和派的主张开始遭到淘汰,日本逐渐放弃互利互惠的对华共赢方针,而采取军事扩张的方式,最终给中国和日本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日本当时虽然是亚洲最先进的国家,但它始终未能接受这一现实:中国是亚洲的核心地带,日本若想融入并领导亚洲,必须通过影响和改造中国,最终依靠赢得中国的支持来加以实现。而同时,这种影响和改造应当是不依赖于武力的,是非暴力的。   而进入21世纪,中国在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却始终未能对类似问题形成清晰的认识:尽管中国已经崛起,但它仍然远不是亚洲最先进的国家,中国若想以自身为核心来领导和塑造亚洲,就必须有足够的能力去影响和说服近邻日本——并且这种领导权的实现,必须要依赖于日本这一亚洲最先进国家的支持。而同样的,赢得这种支持也不应当依赖于武力,而应是非暴力的。相反,如果中国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而在内部民族主义的不断刺激下走向中日之间的对抗,那么在长期的相互消耗中,中国将会重蹈日本的覆辙。   总之,中国的民族主义者所持有的“外在论”视角是很成问题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日本所犯下的错误,并没有超出中国历史上国内所曾发生的众多错误,而日本的错误同样也可以成为中国的错误。从一种“内在论”的视角进行考察,中国和日本都镶嵌在亚洲之内,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体”的——正如冈仓天心所言。既然如此,中国学界和舆论应当更多地进行自我反省,并从整个亚洲的范围之内来理解日本和中日关系,这也是一种更加成熟和平常的心态。
个人分类: 思想文化|1917 次阅读|1 个评论
福州船政局与罗星塔
fqng1008 2010-11-8 00:27
昨天上午讲完了课,小陈陪杨进教授和我去参观福州船政局(现马尾造船厂)。真没有想到,福州还有我国最早的工业和最早的学堂。 19世纪60-90年代,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总局。1864年,左宗棠曾在杭州制成一艘小轮船,“试之西湖,行驶不速”。1866年,他在镇压了太平军余部以后,着手筹建船厂。他奏称:“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同虚设。”“臣愚以为欲防海之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同时指出:“轮船成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困纾,海关之税旺,一时之费,数世之利也。”他把建设船厂看成是富国强兵、得民惠商不可缺少的要务。经清廷批准,他便同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商订合同,议定自铁厂开工之日起,五年内由他们监造大小轮船16艘,并训练中国学生和工人。厂址设在福州马尾罗星塔地方。除开铁厂和船厂之外,船政局还设立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分前后两堂,前堂学习法文,以培养造船人才为主;后堂学习英文,以培养驾驶人才为主。严复、詹天佑等一批近代名人都是来自于船政学堂,罗星塔的树林里留下了他们的石雕。 1866年9月,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赴任前推荐前江西巡抚沈葆桢任部理船政大臣。福州船政局制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青”号,于1869年6月下水。船政局在办厂过程中,最初只能制造150马力以下的木壳,到1887年则制成第一艘铁甲船,轮机也由旧式单机改为复合机,马力由150增至2400,在中国近代造船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曾经是东亚最大的造船厂。至中日甲午战时福建船政所造舰船如下: “万年清”运输船,1869.6.10下水,370吨造价163,000两白银,福建水师,1887.1.20撞沉;“湄云”木质兵船,1869.12.6,578吨,163,000两,北洋水师,1895.3.6被日俘;“福星”木质兵船1870.5.30,515吨,106,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伏波”木质兵船,1870.12.22,1,258吨,161,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自沉;“安澜”木质兵船,1871.6.18,1,258吨,165,000两,福建水师1874.9.29遇风沉;“镇海”木质兵船,1871.11.28,572.5吨,109,000两,福建水师;“扬武”木质兵船,1872.4.23,1,393吨,254,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飞云”木质兵船,1872.6.3,1,258吨,163,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靖远”木质兵船,1872.8.21,572.5吨,110,000两,南洋水师;“振威”木质兵船,1872.12.10,572.5吨,110,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济安”木质兵船,1873.1.21,258吨,163,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永保”木质兵船,1873.8.10,1,353吨,167,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海镜”运船,1873.11.8,1,358吨167,000两,北洋水师;“琛航”运船,1874.1.6,1,391吨,164,0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被击沉;“大雅”运船,1874.5.16,1,391吨,164,000两,福建水师,1874.9.29遇风沉;“元凯”木质兵船,1875.6.4,1,258吨,162,000两,福建水师,1894.11被日俘;“艺新”木质兵船,1876.6.10,245吨,5,100两,福建水师,1884.8.23自沉;“登瀛洲”木质兵船,1876.9.15,1,258吨,162,000两,南洋水师;“泰安”木质兵船,1876.12.2,1,258吨,162,000两,北洋水师,1937自沉;“威远”铁胁木壳兵船,1877.5.15,1,258吨,195,000两,北洋水师,1895.2.6被击沉;“超武舰”铁胁木壳兵船,1878.6.19,1,268吨,200,000两,南洋水师;“康济”练船,1879.7.21,1,310吨,211,000两,北洋水师;“澄庆”铁胁木壳兵船,1880.10.22,1,268吨,200,000两,南洋水师,1885.2自沉;“开济”铁胁双重快碰船1883.1.11,2,153吨,386,000两,南洋水师,1902.6.22爆炸沉;“横海”铁胁木壳兵船,1884.12.18,1,230吨,200,000两,南洋水师,1886.2触礁沉;“镜清”铁胁双重快碰船,1885.12.23,2,200吨,363,000两,南洋水师;“寰泰”铁胁双重快碰船,1886.10.15,2,200吨,366,000两,南洋水师,1902.8.17撞沉;“广甲”铁胁木壳兵船,1887.8.6,1,296吨,220,000两,北洋水师,1894.9.17搁浅;“平远”钢甲钢壳兵船,1888.1.29,2,150吨,524,000两,北洋水师,1895.2.17被日俘;“广乙”钢胁钢壳鱼雷快船,1889.8.28,1,110吨,200,000两,北洋水师,1894.7.25搁浅自焚;“广庚”钢胁木壳兵船,1889.5.30,316吨,60,000,两广东水师;“广丙”钢胁钢壳鱼雷快船,1891.4.11,1,030吨,200,000两,北洋水师,1895.2.17被日俘;“福靖”钢胁钢壳鱼雷快船,1893.1.20,1,030吨,200,000两,福建水师1898.7遇风沉;“通济”钢胁钢壳练船,1894.1,900吨,1,100,000元,中央海军,1937自沉。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44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原付川,姚远,卫玲:《西国近事汇编》的期刊本质及其连续出版要素再探
kexuechuanbo 2010-9-6 22:22
《西国近事汇编》的期刊本质及其连续出版要素再探 原付川,姚远,卫玲.《西国近事汇编》的期刊本质及其出版要素再探 .今传媒,2010(5):104106. 《西国近事汇编》是洋务派创办的唯一一份人文期刊,也是当时中国唯一一份以国际时事为主要内容的中文译刊 ,到目前为止,对该刊的研究还相当薄弱,仅有少数学者对其做过专门的研究,其中姚远 从科学传播角度切入的研究较为深入。该刊的期刊本质尚未界定,学者对此说法不一,本文将以该刊的原始文献为依据,以期梳理出对其本质研究的脉络,在界定期刊本质的基础上再探该刊的出版要素。 一、期刊本质 迄今,学界对《西国近事汇编》的期刊本质尚无统一的结论,以此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书籍说。熊月之认为该刊是每年出版一卷书籍型西国大事要闻录 ,朱维铮认为是近代用中文出版的世界大事年鉴 ,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认为是随时所印之书 。二是报纸说。杨师群认为是官办内部译报 ,方汉奇起初也认为是官绅阅看的内部刊物 ,后又修定为译报 ,张育仁认为是中国新闻史上国人自办的第一份官办内部报纸和中国最早的译报 ,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一书中也提到该刊,称该刊主要译自西洋各大国,乃译报之大观 ,马光仁还认为是国人办报的最初尝试 ,姚福申认为是经折式译报 ,吴廷俊认为是式如手折的译报,每月每季又汇编成册 。三是期刊说。陈镐汶认为该刊是国人了解彼中情势的不定期刊 ,周振鹤认为是月刊或季刊 ,陈昌凤认为是月刊 ,郑翔贵认为是季刊 ,姚远认为是综合性、新闻性周刊 。此外,吴虞的日记中也有阅读该刊的记载,并称此中国册报之先鸣者 。 1.《西国近事汇编》不是年鉴、图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这样定义年鉴: 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的工具书。它所收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当年的政府公报、国家重要报刊的报道和统计部门的数据。因此,年鉴有较大的总结、统计意义和比较系统的连续参考作用。年鉴具有资料广泛、反映及时、连续出版等特点。 年鉴的定义可概括为一种逐年连续出版的资料广泛的工具书。正如傅兰雅所说,《西国近事汇编》是随时所印之书,即点明该刊是随时连续出版的,而不是逐年连续出版,显然不是年鉴。但是,傅兰雅错把该刊误认为图书,随时所印与书前后矛盾,随时所印更符合新闻纸的现实性特点,强调即时传播,与书和书籍型大事要闻录相差甚远。 2.《西国近事汇编》不是内部刊物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的作者王锡麒(1855-1913)于光绪五年(1879)应顺天试北上赶考,途经上海租界时,在日记里记载了他订阅《西国近事汇编》的情形,(三月)二十二日。丙寅。晴。巳刻范丈暨荔泉出城答拜,并约明日午酌,辞以将赴福州,因约荔泉同赴美华书馆,晤葛君芝眉、涂君紫巢谈印书事。议定后,至新报馆,订《西国近事报》一份,《新报》一份,托荔泉按月汇寄,晚约倪君观剧。 作为一个赶考的考生,王锡麒就可以订阅该刊,由此可见,该刊是面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新闻纸,而不是方汉奇起初所认为的官绅阅看的内部刊物和张育仁认为的官办内部报纸。 3.《西国近事汇编》是近似于报纸而更接近于期刊的周刊 19世纪萌芽期近代化中文报业的特征之一是报纸与杂志尚未严格区分,有人称之为报纸杂志混合型,或泛称之为报刊 。报刊的确不易区分,期刊是指有固定名称,用卷、期、年、月顺序编号,成册的连续出版物,报纸通常散面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 。从现存的原始文献来看,该刊每卷都有封面,封面上印有刊名(《西国近事汇编》)、编译时间和刊印机构(上海机器制造局刊印),显然是成册出版的,与报纸的没有封面特征相左。但是,目前该刊现存的形式是按每季汇编成卷或按年汇编成册的,最原始的出版物缺失,很难完全排除该刊的报纸痕迹。综合各家的观点,笔者认为,这样界定该刊的期刊本质更为贴切,即近似于报纸而更接近于期刊的周刊。 二、期刊出版要素 姚远认为期刊是按照一定的编辑方针,以刊载文章和评论为主的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物,有固定的名称,按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每期的开本、版式基本相同。期刊的出版要素主要包括:固定的名称;出版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内容的广泛性;出版的生命性;出版的周期性;出版宗旨。 1.连续的出版物 《西国近事汇编》,又称《西国近事》或《近事汇编》,有固定的名称,从创刊到停刊,连续出版28年,从未间断过,出版具有极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据统计,该刊报道的内容极为广泛,涵盖欧洲、亚洲、美洲、非洲、澳洲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容主要包括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科学、社会、法律、宗教、文教和综合等方面。该刊是典型的按照编年体编译的周刊,前后两期日期相接,除个别几期是2周、3周或4周出版1期外,其他都是每周出版1期,共出版1 330期。该刊先后共有15名编译校者,西士有傅兰雅(John Fryer,18391928)、金楷理(Kreyer.C.T,18391914)及林乐知(Young John mlen,18361907),中士有钟天纬(18401900)等 。该刊采用传统的经折式铅字刻印,每周出版一期(除个别期数是2周、3周或4周出版一期外),每季按照编年体的顺序的汇编成卷,每季或每年汇编成一册,共出版 8 050页,16 100面,3 224 052字。由此可见,该刊已经具备是一份连续的出版物。 2.明确的办刊宗旨 《西国近事汇编》首期无发刊词或序之类的文字,但是,同治九年(1870)六月四日,江南制造局总办冯焌光、会办郑藻如等请示办学开馆事宜,并附呈《拟开办学馆事章程十六条》,直隶总督曾国藩看后,对此章程做出批示,翻译各国有用之书及其每月新报,尤学馆精实之功,目前切要之务 ,这个章程的第10条录新报以知情伪,直接涉及该馆创办《西国近事汇编》的办刊宗旨和编译原则。 ①觇彼国之情和彼中情势 章程第10条先从《西国近事汇编》的创刊背景和创刊之因谈起,指出耶稣教传教士往往以传教为名,实则觇我虚实,为彼间谍,监视中国的一举一动,中国偶有举动,有逾月而播闻彼都。连中国的邸报,在外国都有寄阅者,夫我国之实,尽输于人,彼国之情。然而,国人对于外国形势,竟会懵然不觉。与外国通商已经有百余年,岂无人知其情伪者?显而易见,当时许多国人还是懂得外国国情的,只是当世士大夫固已不及讲求,商贾日与习处习闻之,而未必得其要领,即使间有留心者,略知一二,咸相戒而不敢言,而根本的原因是在上者之未及采访也,即中国没有新闻纸,不能采访知外国之国情者。现在中国的事情,不论大小,西人无不周知,而彼中情势,华人无能言其梗概者,何以觇国,西学天地人物无一不征诸实象,此等但凭图说,终属空言,在此种形势的逼近之下,创办觇彼国之情和彼中情势的《西国近事汇编》,以此来了解彼国情形,则各国新报亦周知情伪之助也,实乃目前切要之务。 ②录各国之传闻可信者、可资策划 欧美等西方大国都有自己的新报,因是洋文,国人不便观览,依据这些报纸编译的中文报刊,所言虽不足尽信,但是,各关口贷物出进之数及各国占据港口及制造奇器和利便舟车言之凿凿可据。翻译馆可以选取有心人于此考其形势,觇其虚实,随时密采,证以见闻,这样做未尝不可资策划也。翻译馆聘用有心人和沉潜缜密之士编译《西国近事汇编》,是为确保信字原则,即要求编译者把好关,确保该刊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可资策划突出了一个益字,即强调办刊的实用性,这和曾国藩在批文中提到的翻译各国有用之书及其每月新报是一致的,要求译报译刊有益于国事,并以此作为制订国家大政方针的参考依据。翻译每月新报,突出了一个新字,即强调新闻报道的新近性。 ③简其要而删其繁,分类辑录,以备省览 章程还规定了《西国近事汇编》的编译原则,选取沉潜缜密之士,摘录各国之传闻可信者,简其要而删其繁,分类辑录,以备省览,即删繁就简和分类辑录的原则。康有为和梁启超在创办强学会的机关报时,在所拟的《中外纪闻凡例》中,也有《纪闻》两日一次,每月十五次,月底取回,装订成册。中西近事,略具于中。拟仿《西国近事汇编》之例,不录琐闻,不登告白,不收私函,不刊杂著的设想,看重得不输于林乐知主笔的《万国公报》 。 《西国近事汇编》的期刊本质之所以众说纷纭,主要是因为最原始的出版物现无遗存,而留存于世的又有多种版本,有按季汇编成卷的,有按年汇编成册的,这些不同的版本又增加了读者和学者认识其本质的难度,以至于出现盲人摸象的结果。从同治十二年(1873)创刊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停刊,《西国近事汇编》每周出版1期,连续出版1 320期,有固定的名称,生命周期为28年,有明确的出版宗旨,内容极其广泛,包罗万世,囊括百科,是一份典型的按编年体出版的近似于报纸而更接近于期刊的周刊。该刊在实际的报道中,强调报道的实用性和真实性,办刊紧密联系国之大事,报道内容侧重于当时洋务派的切要之务,消息来源多元化,报道严谨客观,讲究平衡,有永久出版意图,已经具备了现代期刊出版的几个基本元素。《西国近事汇编》是洋务派创办的惟一一份全面地系统地传播西学的综合性期刊,是晚清最早由官方创办和持续时间最长的期刊,是近代期刊中传播西学中影响最大者之一。 注释: 乐正、郑翔贵,《西国近事汇编及其亚洲报道研究》 ,《近代史研究》,1995(2):110-125 姚远、王睿、姚树峰,《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1792-1949)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25 朱维铮,《万国公报文选》 ,北京:三联书店,1986:9 汪广仁,《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徐寿父子研究》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13;176-180 杨师群,《中国新闻传播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41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6:884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编年史.上册》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53 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60-61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8:117 马光仁,《上海新闻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71;74 史和、姚福申、叶翠娣,《中国近代报刊名录》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148 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6 宋原放,《中国出版史料.近代部分.第一卷》 ,山东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10;89 同上 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第二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7 郑翔贵,《晚清传媒视野中的日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33-141 原付川、姚远、卫玲,《西国近事汇编及其船舶制造传播》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11021106 中国革命博物馆整理,《近代历史资料专刊吴虞日记下册》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678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224 (清)王锡麒,《北行日记.清代日记汇抄》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33 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1815-1847》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 姚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同 同 同
个人分类: 弟子学位论文|178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