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化学传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苏力,姚远:中国综合性科学期刊的嚆矢《亚泉杂志》
kexuechuanbo 2010-9-10 17:59
中国综合性科学期刊的嚆矢《亚泉杂志》 中国综合性科学期刊的嚆矢《亚泉杂志》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镱文博士学位论文:近代西方化学在中国的传播—《亚泉杂志》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0-9-6 22:37
近代西方化学在中国的传播 以期刊媒介《亚泉杂志》为例 陈镱文博士学位论文 指导教师 曲安京 姚远教授 ( 2009-06-10 答辩) 摘 要 近代化学发展时期是化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为现代化学的快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西方化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了向中国传播的历 !9 世纪末西方传教士在中国长期扮演着科学知识传播者重要角色的局面。纪以前的化学译书均是由传教士和中国学者合作翻译的。但是,译书原著介内容比较陈旧,与当时西方化学的最新水平相比,具有一定差距。期刊作为媒介引进西方科技知识,具有在某一领域不断深化认识、积累的功能,其时效性较强,并充分发挥集束效应,有效增加内容的深度和力度泉杂志》的出现,弥补了中国化学译书与同时期外国化学书之间存在较大差缺憾。其凭借自身的特点及化学学科特性,首开最新知识引进之先河,在晚初近代西方化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中国近代专业科技期刊史中具有突出位。本文通过查阅原始文献和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旨在厘清元素周期律、质点论等化学理论,氢、氦、镭、针等 19 世纪 70 年发现的化学元素等近代西方化学重要发现通过《亚泉杂志》传播到中国的机明确《亚泉杂志》与近代西方化学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及地位以及主编泉在这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其结论如下: 1) 《亚泉杂志》对于西方化学的引进尤为突出,首次引进元素周期律,了西方近代化学在 19 世纪下半叶的重大成果,对分子学说的引进更是弥补国近代化学史上的一项缺憾。《亚泉杂志》是西方近代化学理论传入中国的环节。 2) 《亚泉杂志》是第一份国人自办的以传播西方近代化学为特色的综合然科学期刊,刊载的化学知识,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其译介形式、传播机制播内容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这无论从化学知识的传播来看,还是从期刊科语的规范化表达来看,抑或从期刊传播事业规范化来看,都具有重要价值。 3) 《亚泉杂志》标志着我国期刊完成了从传教士办刊、传教士与中国学作办刊到中国学者独自办刊的历史性过渡。杜亚泉所创造的以传播西方近代为特色的自然科学期刊办刊模式,以及为《普通学报》所继承的以数学为特文理综合性期刊办刊模式,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在中国学术期刊发展史上重要意义。 4) 期刊作为一种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发展与所处之社会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把握时代与学术、时代与学术期刊之间辩证互动的深层规律科技期刊是一个时代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时代认知能力重要体现。《亚泉杂志》作为晚清民初以化学为主的科技期刊,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并在较短时间内将其引入中国,所产生史意义是巨大的,《亚泉杂志》在近代化学传播中具有创始之功。 关键词 : 晚清民初 ; 期刊 ; 《亚泉杂志》 ; 杜亚泉 ; 化学传播 结 论 1) 《亚泉杂志》对于西方化学的引进尤为突出,其对中国近代化学的贡献主要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首次引进元素周期律。这样一个揭示物质世界内在联系,反映其统一与规律的重要定律,就是由 1901 年 3 月 13 日出版的《亚泉杂志》第 6 期《化学周期律》一文首次引入中国。该文分 5 部分介绍了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及同族元素性质相似等重要内容。并且,文中还附有最新修订的元素周期表。第二,《亚泉杂志》反映了西方近代化学在 19 世纪下半叶的重大成果。其中,包括在放射性元素镭、针发现两年后对这一发现进行了报道,是中国有关这方面内容最早的引进。杭、稼、锗、氢、氦、钙等化学新元素的发现及特性。其中,氢、氦的引进据其发现时间相隔 5 年,抗、嫁、锗 3 元素的引进据其最后锗发现时间 1886 年相隔 14 年。这些元素都是 19 世纪后 30 年间的重大发现,均是通过《亚泉杂志》初次或更加系统地传入我国。第三,《亚泉杂志》对分子学说的引进更是弥补了中国近代化学史上的一项缺憾。中国近代化学所有的旧译书一直对元素周期律和分子学说没有引进,使得我国化学译书与同时期其他国家化学书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并且,其第 3 、 4 期连载的《化学理论》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相变理论、酸碱理论、化合价理论等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引进。第四,《亚泉杂志》的《化学原质新表》,是将当时己有的编译出版的化学书籍中化学元素汉译名称进行了较为完整统一后的最新元素汉译名称表,共记录化学元素 76 种,并列出各元素准确的原子量。科学概念都不是孤立发生发展的。这些均是 19 世纪 50 年代后化学界的重大发展。在之前的旧译书中没有引入中国。《亚泉杂志》首次将这些重要知识引入。因此。《亚泉杂志》是西方近代化学理论传入中国的重要环节。 2) 《亚泉杂志》是第一份国人自办的以传播西方近代化学为特色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其刊载文章主要为编译性科学文章,经由日本传入中国,能够将在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学术成果系统地介绍给国人,这在近代期刊传播中是罕见的。这种绕由日本传入西方化学元素名称,且以教科书为蓝本的做法,虽属间接,也相对有些过时 ( 晚了 32 年 ) ,但显然是当时最为便捷和有效的科学传播渠道,也显然优于和新颖于早期西方传教士的传播系统。其译介形式、传播机制和传播内容更具专业性和科学性。这无论从化学知识的传播来看,还是从期刊科学用语的规范化表达来看,抑或从期刊传播事业规范化来看,都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具有重要价值。《亚泉杂志》标志着我国期刊完成了从传教士办刊、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合作办刊中国学者独自办刊的历史性过渡。 3) 杜亚泉所创造的以传播西方近代化学为特色的自然科学期刊办刊模式,以及《普通学报》所继承的以数学为特色的文理综合性期刊办刊模式,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杜亚泉以此为园地,扶持和培育起来的晚清化学家虞和钦和数学家周美权,形成了科学期刊扶持科学新秀的典型案例,亦赋予科学期刊崭新功能。由于国民科学素养普遍低下,受众市场薄弱,以及经营、定位的多种原因造成的失败,一方面显示了拓荒者竿路蓝缕的艰辛,同时其探索精神也给今天的办刊者以诸多启示。杜亚泉对大型文理综合性的学术期刊《东方杂志》的改造,是其办刊生涯的一个顶点。从创造一种以化学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类型,到创造以数学为特色和企图贯通文理的《普通学报》类型,以至改造《东方杂志》这样的以时政和科学前沿为特色的大型文理综合性期刊类型,杜亚泉所走的每一步都具有探索性和拓荒性,在中国学术期刊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 从自办《亚泉杂志》,《普通学报》,主编《东方杂志》的科学传播生涯可以看出,杜亚泉大胆吸纳西学,并积极地传播和应用。其所从事的传播活动大多为开创性的,而其科学救国主张和科学传播思想始终贯穿其中。并且,杜亚泉思想的转变极大地影响其主编刊物的栏目设置及风格。因此,其综合性期刊特色化的办刊实践对今天的期刊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杜亚泉在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形成期及现代中国的知识转型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同时,这说明科学期刊编辑必须具有深厚的科学素养,如此才能适应开创性的科学传播活动,以及做出开创性的贡献。 5) 期刊作为一种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发展与所处之社会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应把握时代与学术、时代与学术期刊之间辩证互动的深层规律。而科技期刊是一个时代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时代认知能力的重要体现。《亚泉杂志》作为晚清民初以化学传播为主的科技期刊,能够在科学认识发展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并在较短时间内将其引入中国,其历史意义是巨大的。 6) 从一个人可以看一个时代,只要这个人处于时代聚光点下,即可拉出长长的身影 ; 从一本期刊可以透视一段历史,只要这本期刊与历史同进退,即可折射出历史的变迁和特征。杜亚泉就是这样的一位学者,他与其所创办的期刊《亚泉杂志》反映了那个充满变革时代的科学发展。正是在承担这样社会角色的中国第一代学者们不懈的努力下,才使中国诞生了具有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科学,为中国科学事业的振兴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亚泉杂志》在近代化学传播中具有创始之功。 致 谢 在博士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藉此向所有曾经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曲安京教授,他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并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让我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科研的方法,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高尚的学术风格和为人师表的风范,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使本人受益匪浅。在此衷心祝愿他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 在攻读博士期间,得到了姚远教授的大力协助,使我顺利地完成了博士论文。在此,谨向姚远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崇高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感谢李文林教授对我的帮助,李老师的平易近人,在学术上的前瞻领地,深深地感染着我,衷心祝愿他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在整个资料查询过程中,得到中心袁敏博士、赵继伟博士、白欣博士,清华大学冯立升教授的大力帮助,受到唐泉博士、徐传胜博士、西大学报编辑部徐象平博士、霍丽博士、刘欢博士等的鼓励,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同届学友贾随军、杨睿以及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的李跃武、王鹏云、腾艳辉等一起学习过的各位同学,给予我许多无私的帮助。 感谢我的父母和爱人。在我撰写论文期间,他们承担了所有家务,使我有时间顺利完成学业,他们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为我求学付出了巨大牺牲和努力。祝福他们,以及那些给予我关爱的长辈,祝他们幸福、安康 ! 感谢我的女儿,带给我许多快乐和 . 惊喜。 师恩浩荡,亲恩厚重,友情浓郁。此刻,言语不能尽表感激之心,愿所有关心我及 我所尊敬的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07XXW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0771169) 资助,在此向他们表示感谢 ! 对于本文的缺点和错误,恳请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陈镱文 2009 年 5 月 欢迎到中国知网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阅读全
个人分类: 弟子学位论文|4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