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西安临时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改在9月15日在西北大学举行
kexuechuanbo 2012-8-24 21:43
原定于2012年9月10日在西北大学举行的“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改在9月15日在西北大学举行。教育部领导、陕西省政府领导,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理工学院、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10余所大学校长和高等教育研究专家、西北联大校友将与会。这是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自1937年9月10日同一天成立以来,有关西北联大的第一次盛大学术活动。目前已经收到30余篇学术论文。会后将正式出版论文集。 会议邀请函 正式邀请函(参加筹备会的专家).doc 正式邀请函(未参加筹备会议的专家2).doc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4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淑红,邓明立: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西迁并入西安临时大学史略
kexuechuanbo 2012-6-1 17:22
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标准引用形式:王淑红,邓明立.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西迁并入西安临时大学史略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31-36 欢迎点击阅读全文 王淑红.pdf
3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分合及其历史意义
kexuechuanbo 2012-6-1 17:13
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姚远:国立西北联合大学的分合及其历史意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11-24 欢迎点击阅读全文 姚远.pdf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2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西北联大与北京师范大学
kexuechuanbo 2012-4-8 19:21
五、西迁与复员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日寇占领北平,北平师大转移到西北大后方。从此,它一再迁徙,校名也一再更易。 (左图)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校徽。1937年9月,北平师大与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等在西安合组为国立西安临时大学。 (右图)1938年春,日寇频频轰炸关中,临时大学难以在西安维持下去。临大的师生们翻越秦岭,到达汉中。4月,临大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本部设在城固。 (左下图)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徽。 (左图)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校徽。1939年9月,联大改为国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校址在城固。1940年,西北师院决定迁往兰州。整个搬迁过程长达四年。 (下图)兰州十里店原是黄河岸边一片荒滩,师大人以艰苦创业的精神,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大学城。图为西北师院全景。 (左图)西北师院师生自己设计、施工建造的大礼堂 (右图)西北师院以前校长陈宝泉(字筱庄)命名的学生宿舍筱庄楼 (左图)西迁时期,学生和教职员的生活一般都比较艰苦,学术研究条件也比较差。但是师生的教学却很认真。西迁兰州的时候,又增聘了一些教员,著名戏剧家焦菊隐就是这个时候来英文系任教的。图为1946年英语系毕业生与焦菊隐(前排中)合影。   北平师范大学西迁陕甘达9年之久,毕业生1300余人,大部分都在西北地区中小学任教。1941年起,西北师院逐年举办各种师资讲习培训进修班,对于西北地区的中小学教育发展有很大帮助。   西迁对于西北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也有相当影响。西北师院独立建校时,原北平师大的教师和毕业生,有一部分留在了西北大学。西北师院迁往兰州,一部分教授又留在了西北大学。抗战胜利后,又有相当一部分师生留在了兰州西北师范学院(后来发展成为甘肃师范大学,即今天的西北师范大学)。 (左图)李蒸:1930年任代校长,1932年起任校长直至1945年,是解放前师大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任职期间,学校面临被取消和抗战中的屡次搬迁。他整顿学校,健全学制,延聘专家学者,带领全校师生艰苦创业,将师大办成了享誉国内的一流学府。     名师 齐壁亭,教育家,七七事变后,任西北师院教授、兰州分部主任。 邹豹君,地理系教授、系主任。 张德馨,数学系教授、系主任。 孔宪武,植物分类学家,博物系教授、系主任。 胡国钰,教育学家,教育系教授、系主任、教务长。 方永蒸,教育家,教育系教授、附中主任。 杨人楩,世界史学家,历史系教授。 蔡钟瀛,数学系主任、物理系教授。 马师儒,教育家,教育系教授。 王耀东,体育教育家,体育系教授、系主任。 (右图)1944年,黎锦熙教授以在台湾统一国语为目的,率先在西北师院等校倡导创办了国语专修班。抗战胜利后,我校有百余名学生前往台湾普及国语,为在台湾推行普通话立下头功。图为部分赴台普及国语的学生合影。      国立北平师范学院 1945年抗战胜利后,迁往异地办学的大学纷纷返回原址。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一向排斥并主张取消北平师大,教育部下令不准北平师大复员,引起了西北师院在校师生和历届校友的强烈反对。1945年12月,学校成立“复校委员会”。经过多方斡旋和斗争,1946年2月,教育部被迫同意我校复员北平,但是校名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学院。右图为1948年元旦北平师院复大委员会委员合影。 (左图)1946年7月,国立北平师范学院成立,袁敦礼任院长。袁敦礼:体育教育家。抗战胜利后,正在美国讲学考察的他被任命为北平师院院长。引进电化教育,为恢复师大校名,保护校产作出贡献。 北平沦陷期间,敌伪于北平师大原址设立了北京师范学院,于李阁老胡同另设北京女子师范学院,后来合并为北京师范大学。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政府接收,改为北平临时大学补习班第七分班。这部分学生后来都合并到复员后的北平师范学院。 此阶段学校教师阵容有所增强,增聘了陆宗达、李长之、梁实秋、汪奠基(哲学)、张宗燧(物理)、张宗炳(生物)、武兆发(生物)等知名学者。 (右图)1947年5月,复员北平的北平师院学生在师大地下党组织领导下参加全市“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图为学生在学校围墙前合影。 (左图)1948年2月,在华北学联号召下,平津六大学开展了抢救教育危机运动。北平各大学先后举行了罢课、罢教、罢工等,形成了“四月风暴”。4月9日凌晨,国民党特务手持枪棒闯入师院校园,殴打并逮捕8位学生,捣毁了学生自治会办公室等。次日,在中共北平地下党的领导下,发动了5千人参加的大请愿。政府被迫在当晚释放了被捕学生。图为我校参加请愿的队伍在新华门前。 1948年10月,教育部同意恢复北平师范大学。 六、新生的北京师大( 1949 - )   北平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北平师范大学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师大得以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以一种新的方式成长壮大起来。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叶剑英于2月17日委派文化接管委员会的钱俊瑞等人来校接管了北平师大,学校工作仍旧由原代校长汤璪真负责。 (左图)代校长汤璪真 (右图)当时还有半个中国正等待解放,师大有近200名同学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工作团,随军南下参加了解放中南地区的斗争和新解放区的工作。图为参加南下工作团的部分同学合影。 (左图)1949年5月,学校成立了校务委员会主持学校工作。黎锦熙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   1949年6月,师大的党组织转为公开,中共北平师范大学总支部成立,刘明哲任支部书记。   1949年6月17日,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亲自来到师大,他在数学系教授汤璪真家中设宴招待了汤璪真、黎锦熙、傅种孙和黄国璋等教授。并到宿舍看望了师大的教师。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北平为我国首都,从此北平改称北京,北平师范大学也相应改称北京师范大学。 1949年我校系主任阵容 保育系 中文系 英语系 历史系 数学系 物理系 化学系 李德全 黎锦熙 焦菊隐 侯外庐 傅种孙 祁开智 鲁宝重 生物系 地理系 音乐系 戏剧系 体育卫生系 美术工艺系 图书馆馆长 郭毓彬 黄国璋 贺绿汀 洪深 徐英超 卫天霖 张云波 上一页    下一页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3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邱士刚: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西迁与复员之路
kexuechuanbo 2012-4-8 18:14
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西迁与复员之路 作者:邱士刚 http://hebtu.cuepa.cn/show_more.php?doc_id=115596   城固县文庙大成殿(仅存的西北师范学院办公原址)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7月30日,日军对天津狂轰滥炸,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女师学院)院舍毁于日军炮火中。学校器物被掠,损失中外图书57000余册、中文期刊210种,院务陷于停顿。   在时局严峻时刻,院长齐国樑(璧亭)率同学退入天津英租借地,经商洽,由私立耀华中学和圣功中学将女师学院附属师范部和中学部学生分别收容,以求学生继续完成学业。附属小学部学生商洽于志达小学继续上课。唯学院本部学生在租借地各私立高校没有相应系科,无法安置。院长齐国樑“当于九月间晋京(南京)向钧部(民国教育部)面陈学院被毁情形,并请示复课办法。”(齐国樑语)经教育部核准,同意女师学院用中英庚子赔款补助办学,并与西迁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合并,共同组建西安临时大学。遂由齐院长率女师学院部分师生西迁西安。家政系整编迁入,并维持独立建系,其他各系学生分别转入西安“临时大学各系,无使失学”。女师学院开始了长达八年多战时颠沛流离办学的艰难苦旅。   1937年9月10日,西安临时大学成立。1937年9月18日,天津《大公报》报道西安17日专电:“西安临时大学,设备方面,尚需教部接洽,开学约在九月半左右。”西安临时大学设: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工学院、农学院、法商学院、医学院等六个学院。教育学院由北平师范大学和女师学院的家政系组成,共设10个系。女师学院院长齐国樑任家政系主任,教师主要有女师学院的孙之淑教授、王非曼教授等。   1938年春,太原沦陷,潼关告急,敌机不断轰炸西安飞机场,致使师生不能安心上课。1938年3月16日,西安临时大学举校南迁。我们的先师怀着共赴国难的悲壮和教育救国的信念,徒步翻越秦岭,攀援古代栈道,创造了教育史上独特的“文军长征”。4月,师生到达陕西汉中地区,并以城固县为中心驻地,继续办学;也奉命遂将西安临时大学更名为西北联合大学。7月,工学院和农学院分别独立,教育学院改称师范学院。1939年 9月,西北联合大学进行重组,以文理学院、法商学院等为基础组建国立西北大学,师范学院独立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医学院独立为国立西北医学院。   1940年4月,民国政府鉴于城固县地处偏僻,高校较多,下令将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再迁甘肃省兰州,学校在兰州十里店选址建校,采取兰州招收一届新生,城固毕业一届老生的办法,逐步将学校迁至兰州。1941年4月成立29人组成的兰州分校建筑筹备委员会,齐国樑任兰州分校主任。兰州第一届新生招收 200余人,于1941年12月3日,举行开学典礼。1944年11月,城固分校撤消,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全部迁往兰州办学。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11月,河北省教育厅派女师学院原庶务主任李荫珂为接收员,接收天津女师学院的校产。1946年1月,河北省教育厅任命李荫珂为女师学院复员筹备主任,负责复校事宜,同时函请齐国樑院长由兰州返天津主持院务。齐国樑经过八年多的企盼,终于带领师生回到他经营了几十年的学校。面对凄凉残破、徒空四壁的校园,女师学院的师生将感伤化作信心,急速将校舍粗粗修葺,于当年九、十月,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幼儿园、小学和学院本部先后开学上课。又经过一年的施工建设,校园基本修缮一新。复员后的女师学院设:教育、家政、国文、体育、音乐等5个学系。女师学院在抗日战争的恶劣环境中能够薪火相传,保留学校的火种,这是齐国樑院长和先师们为学校做出的宝贵贡献。   女师学院从1906年创校走来,到新中国成立,经历了44年的办学春秋。在我国女子师范教育历程中,她带着创校时间最早、独立设置最连贯、办学体系最完整的独享荣誉,走向我国女子师范教育的终结。1949年8月1日,学校更名为河北师范学院,开始了新的建设和发展时期。 附录: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前身北洋女师范学堂毕业证 程道德 《收藏》杂志 2008-12-12 14:18:00 已评论 标签— 收藏轶闻 查看所有评论 北洋女师范学堂毕业文凭(图3)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纸本,高50.8厘米,宽59.8厘米,边框饰红绿彩龙纹。此件系北洋女师范学堂第一部简易科学生陆绍芬功课习毕、考列最优等之毕业文凭。修业课程有:修身、教育学、文法、家政、算术、习字、地理、历史、东语(日语)、图画、音乐、体操等。任课教师是陈懋治、(日)佐口美都子、邓毓怡、索兰卿、曹启骧、张文相、贝安纳、丰冈梅以及提调吴鼎昌,钤方形白文“吴鼎昌印”(2×2厘米)。陆绍芬的分科和毕业考试成绩总平均84分。文凭正中上方钤长方形“北洋女师范学堂关防”朱文印(8.8×5.4厘米),左侧为颁证日期“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总理 傅(增湘),钤方形白文“傅增湘印”(3.2×3.2厘米)。   北洋女师范学堂是河北师范大学前身,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润四月二十二日(1906年6月13日),校址天津市三洋里(图4)。辛亥革命后,改为直隶公立女子师范学校。1929年发展成为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抗战爆发后,内迁陕西,并入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又成为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的一部分。抗战胜利后,返回天津,重建河北女子师范学院。1949年8月1日改称河北省立师范学院。1962年更名河北师范大学。   傅增湘(1872~1949年),字沅叔,自号藏园、藏园老人。四川江安人。光绪进士。1906年创办北洋女师范学堂,任总理(校长)。1908年8月任北京女子师范传习所所长。同年10月,兼任京师女子师范学堂(传习所改称)总理(校长)。入民国,曾任北京政府教育部总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是开创中国女子高等师范教育的先驱。著名教育家、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图5)。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3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刘慎谔与国立西安临时大学
kexuechuanbo 2012-4-8 08:41
劉慎諤與北平研究院西安臨時辦事處 (2012-01-08 12:46:46) 转载 ▼ 标签: 转载 极为珍贵的史料。1937年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曾有1669号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的说法。不知与此是何关系? 原文地址: 劉慎諤與北平研究院西安臨時辦事處 作者: 胡宗刚 劉慎諤與北平研究院西安臨時辦事處 胡宗剛 一九三七年“七七”盧溝橋事變之後,平津地區隨即被日軍佔領,北平研究院及其諸研究所此前未作充分應變準備,僅有劉慎諤士林領導之植物學研究所、徐炳昶旭生領導之史學研究所部分遷往陜西。植物所系於一九三六年與西北農業專科學校合作,在陝西武功合辦西北植物調查所。其時,負全院之責者為副院長李書華潤章。在事變爆發後,其被困北平,延至十月才脫險離開。經上海、武漢、長沙,輾轉而至昆明。於翌年四月才在昆明設立北平研究院昆明辦事處,所屬諸研究所相繼遷入昆明等地,北平研究院得以延續。然而,在此之前近一年的時間裏,北平研究院曾在西安設立臨時辦事處。北平研究院在一九四九年被中國科學院接管至今,已近六十年矣。關於該院歷史記述依然甚少,而于西安臨時辦事處更鮮為人知。筆者受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之托,撰寫該所早期歷史之一,劉慎諤領導之北平研究院植物學研究所。因西安辦事處為劉慎諤所籌設,涉及相關史料,故先為綴輯成文,以餉同好。 一九三九年編印《民國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國立北平研究院工作報告》,對該院遷移之史事是這樣記載: 近三四年前,因北方情形日趨嚴重,為思患預防計,遂先將植物研究所圖書、標本、儀器及工作人員全部遷往陝西;史學研究所大部亦遷陝,藥、鐳兩所及理化一部分圖書儀器南遷;地質學研究所亦隨地質調查所南遷,遷出各部分,仍照常工作。此盧溝橋事變以前之大概情形也。 平津淪陷以後,在平各項工作停頓,同時院中經費亦因戰事停撥數月。 二十七年四月間北平研究院在昆明設立辦事處。物理學、化學、生理學、動物學、史學各研究所陸續遷滇。圖書儀器因事前早有準備,均以遷出陸續叩帷F淇箲鹎坝善竭w出各部分,則始終照常工作從未停頓,亦屬幸事。 一九四八年八月印行之《國立北平研究院概況》中,對此段歷史記述大致與上相同,只是對昆明辦事處設立,增加了一些內容。照抄於下: 自二十六年平津淪陷以後,本院在平工作停頓,同時院中經費亦因戰事停發數月。李副院長書華乃于其時南下入滇籌畫遷院事宜。至二十七年四月間本院昆明辦事處即在黃公東街成立。 前後兩次,相隔近十年的記錄,均未有隻字提及西安辦事處。其後,當初事件的親歷者留下回憶錄者,有李書華之《碣廬集》。該書甚簡略,雖然作者與北平研究院有二十年之關係,僅注重自認為之大事,於此未有記述。徐旭生在一九四九年後,應其所供職單位之要求,寫有《自傳》,對於這段經歷有云“一九三二年任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會編輯,後改研究員。一九三三年被派往陝西,與本地士紳合組陝西考古會,到寶雞鬥雞台作發掘工作數年。一九三七年,研究會改所,我任所長。未數月,抗戰開始,經費艱難,不能繼續發掘,遂改研究歷史。此後數年,寫成《中國古代的傳說時代》一書,對於殷盤庚以前古史作一綜合整理。”(《河南文史資料》第十四輯,1985年6月)而於西安辦事處,一樣沒有記述。 抗戰全面爆發之後,在北平的許多文化教育機構,皆在積極南遷,而北平研究院卻無動靜,遂使事變之后,該院在淪陷區之各研究所均無法工作。其上級主管部門國民政府教育部則認為,該機構將自行解散,其按月撥予的經費亦將停止。然而,在陝西之劉慎諤及其所主持的研究所則尚未受到戰爭直接影響,其合辦之事業才剛剛起步,若經費停撥,其經濟基礎則受到動搖,多年的研究豈不輕易斷送。為此,怎能坐視,當獲知這些變故之後,遂與時在西安之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徐旭生一起策劃成立臨時辦事處,推徐旭生為主任,並托人在南京與教育部等有關部門接洽,報告西安情形,希望研究院事業得到延續。從劉慎諤一通致北平研究院生理研究所所長經利彬書劄中,可知事情之原委。其函文如下: 燧初我兄大鑒: 接來片,知已逃出北平,今日始可暢談無韙矣。前接惠生兄函,稱兄已奔喪返裏,初以為函中不過托詞而已。今見兄函,知系實情,至深哀悼。惟國難當前,敢祈我兄節哀為盼。 研究所應領之數目,直接寄陝外,餘均設法匯往北平,未悉院方收到與否。惟本院經費自九月份起已有命令停撥(機關在平,不能工作,當然在停撥之例),而潤章坐困北平,自以為無法,即聽其自然,忘卻院長之職務。蓋北平雖淪陷,而往來北平者仍不乏人,己身即不能離平,何故不能派遣或委託代表在外進行經費及遷移事宜,加以旭生在陝,崔敬伯先生早至南京,而潤章兄並無一字委託,他人皆無權過問。誤事之甚,莫過於此。弟與旭生皆出於萬不得已,本所謂亡君有君之原則,假託潤章之意“矯制”在西安成立“北平研究院西安臨時辦事處”,推旭生為主任,一面托人在南京疏通,一面呈請教部備案(教部呈內稱有六所均早遷出,三所尚在路中),一面托使館設法使潤章出險,一面並函催在平化生動三所所長來陝或派遣代表來此,籌畫工作地點。然電報不通,函件亦不敢明言,亦不悉吾兄接到此函否?總之,現在遷出之幾所,以弟之觀察,均宜暫時設立西安,以俟時局平靜之後,再籌商他往。蓋各所如十分分散,教部易於藉口就地歸併。現在談不到深遠之計畫,只求暫時能敷衍而已。未悉兄意如何?但如有一所能分往雲南,為將來之準備,或亦不可。但似仍宜以分所名義分出為主要名義,仍以集中西安為佳,此則可以強固總辦事處勢力,所見如何,請示知並請早日來陝,就商大局。吾人皆在研究院服務多年,而於研究院之存亡與否,決不能以自身有辦法,即袖手任其自然演變也。惟一兄住址不詳,請兄促其前來是盼。 西安臨時大學已在西安成立,經費已有辦法,生物系主任發表金樹章兄,惟因此系由平大與師大合併,平大教員中只有金樹章兄一人,孤掌難鳴,前曾屢次函催君範及德耀二兄來此,終無音信,而師大皆招舊人,郭庸早到,劉汝強堅決要來,弟曾示意金兄林、汪之功課(尤其是君範之功課)堅持保留,任何人不能取而代之,金兄亦甚贊成斯意,請兄再促林、汪二兄早到。臨時大學有通啟,聲明舊教授在十一月十五日以後不能到達者,即以解聘論,此為淘汰之法。然于林、汪二人,弟自當特別設法處理之,請勿念。惠生來函謂生活困難,欲出無費,弟已在無法之中,為之設法但無把握,我兄如能為力,請分頭稍為接濟,使其早日出平來陝,共圖進展。蓋舊友中,惠生思想清楚,忠實可靠,吾人當此患難之中,均有互愛互助之責任,吾兄其以為然否。 暫此復聞,即頌 禮安 弟 劉慎諤 忙復(十月卅日) 對於李書華未能積極策劃戰爭期間北平研究院之去向,有失院長之職,劉慎諤不免微詞。此函是敦促經利彬早日來陝西,共商大計。對於因戰爭影響,一時無法聯繫的人員,亦請代為轉告,請其來陝。劉慎諤以為,北平研究院在其與徐旭生設立辦事處後,各研究所亦相應遷至,作戰時之處所。函中言及人士甚多,今多難查實,僅知君範者,系植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林鎔,是經利彬妹婿,劉慎諤往西北後,北平所部由其代理。此時,北京師範大學與北京農業大學在西安合組西北聯合大學,劉慎諤在校中為林鎔值媒搪殻员闫鋪砦鞅保纯稍谡{查所繼續研究,又可在學校授課得到一些收入,以減輕調查所之經費支出。 經過劉慎諤、徐旭生短暫之努力,教育部只同意推遲停撥研究院經費之日期,而於遷移研究院,繼續辦理等請求則未見允。十一月初,李書華終於脫離危險,從敵佔區平津成功潛出。劉慎諤獲悉,立即呈函,陳述籌設西安辦事處之經過,及目前之情形。希望李書華繼續努力,與有關部門再為接洽的同時,更重要者,是向最高當權者蔣介石進言,以求得諭旨。此函甚長,于西安臨時辦事處事,與上函雖有重複,對全面瞭解亦是難得之史料,不得不全錄在此。函云: 潤章我兄大鑒: 平津失守,我兄被困舊都,在陝同人異常關心。前次旭生先生晉京,聞已商有挽救辦法,稍寬放心。近聞我兄安抵天津,指日可到南京,不勝快慰之至。弟本欲不日進京迎謁,藉表歡心,燧初來信亦以此意相囑,惟弟近方由太白山調查森林分佈歸來,正在整理材料之際,刻若離陝,深恐引人注意,而生誤解。南京方面如有需弟奔走之處,可即電示,弟當遵命前往。 茲先將最近之經過略為陳述如下:研究院七月份經費已由旭生在京交涉領出,同時由旭生先生轉來教部公函,稱吾院經費自九月份起停撥(最近又改自十月份起停撥,而九月份則以七折計),外人或以平津失守,吾院不及遷出,自在停撥經費之列,不然中央研究院與吾院為同樣性質,而吾院之經費雖云有限,工作成績並不在彼等之下,何故彼方則能遷往四川繼續領款耶?弟等有鑒於此,因在西安與旭生先生籌商再三,以為吾人供職吾院有十年之歷史,決不忍坐視其消滅而不顧,然欲請示吾兄意見,又苦於音信不通,出於萬不得已,乃決定“矯制”(假稱吾兄示意),在西安組織北平研究院西安臨時辦事處,推定旭生先生為主任,主持一切。於是一面函請教部備案,並聲明史學、植物、地質、藥物、鐳學五研究所早已在外工作,物理有岳頡恒先生在陝進行遷移事宜,其餘化學、動物、生物三所人員,亦均動身來陝,刻在途中;一面分函報告在京滬各研究所並促化學、動物、生物三所之所長派人來陝接洽遷移事宜,一面又函請張、蔡諸翁諸先生從旁設法挽救,此中經過大致如此。 時至今日,拙見以為應在南京先設法從旁進行,而此事發生最大效果,必須從旁覓得有力可靠之人,直接與委員長解釋,措辭理由如下:研究院以每月三萬元之經費(不及一專門學校之費用),慘澹經營十年,已得國際上之地位,而日本學術界素以大亞細亞研究為範圍,且驚訝之,以為中國今日竟能自行研究矣。此仍近自東洋回國之多數學生耳聞日本教授親指研究院刊物而言,對方之感想如此,益使吾人興奮,向前邁進,今如停辦吾院,是不啻自殺。蓋研究院之經費有限,維持本非難事,若一旦棄之,全功瓦解,其耗費之財力與人力,當有不可思議者。是故,欲省反費,欲進反退。夫以研究院為中國近來數一數二之研究機關,棄之固易,而建設為難,歐美各國之著名研究機關,皆有數十年至數百年以上之歷史,故有卓絕之成績出現,吾人今方急起直追,而思有所貢獻於國家,如今日放棄,是又退回十年矣。 日內弟亦擬以私人名義,托毛秘書設法進行,此路但恐力量不足,不能依靠。此路若通,部方自可無問題,不然若僅從部方進行,恐難收得效果。惟八、九兩月經費當可儘先提出,以維持殘局。總之,勿論如何,研究院仍有繼續維持之必要,即云停撥經費,決不能使其斷氣,故總辦事處必須使其存在,地點以現在之大勢觀之,暫時自以西安為簡便,苟能與部方商定後,即來陝主持一切。在陝同人皆引領而望之矣。 所見如此,再請我兄斟酌施行,在陝史、植所同人皆安適,請勿念。臨書倉促,不知所云。 先此奉聞,敬頌 旅安 弟 劉慎諤 拜書 (十一月五日) 據此函,可以獲悉劉慎諤乃一位植物學家,不僅在本專業上建功卓著,還有非常人所具的行政才能。對問題分析之深入,對事態顧及之周全,更有文字表述之得體,令人贊佩。一句“臨書倉促,不知所云。”道出其全部心態。在未有任何授權之時,組織辦事處,在旁人而言,或以為好事;而劉慎諤敢於擔當,正是其過人之處。李書華旅次上海,得閱劉慎諤此書,回函云: 士林兄大鑒: 弟于本月八日抵滬,本擬即行赴京,接洽本院經費,不意京滬直接交通被阻,欲搭船由南通前往,數日均未能購得船票。近來政府機關均已西遷,只好稍遲再行西上。弟為經費事曾與教部王部長去一詳函,並說明本院現在工作情形,嗣後復函大意謂:平研究院決定遷西安,並經呈准行政院,其經費應與平津國立校院一體發給。距九月底國防會議決議停發,事前避免與主管部接洽。中央圖書館、中央博物院及平研究院均在停發之列,事後部中同仁之憤憤,與兄正相同也。現已一再向財部交涉索取,八、九兩月經費以資維持,將來善後容祥商云云。八月份經費七成,接南京中國農工銀行肅緝亭先生信,謂已代領,全數匯津轉平,弟已電請將一部分匯滬,以便轉發各部,尚未得回音。九月份經費亦尚無消息。近日局勢愈緊,中研院物、化、工三所本設在上海,近日奉令結束。在此情形之下,恢復本院經費恐難進行,弟當努力為之,但如果做不到時,恐亦無其他善法。植物所近況如何,念念。祈示知為盼。植所有農專一部分經費,想尚可維持也。 耑此,敬祝 大安 弟 華 上 廿六年十一月廿二日 李書華復函僅是告知行止和當下之情形,對於劉慎諤設立西安辦事處之舉措,未置一詞,不知其作何感想;但對於研究院之經費、遷移去向,則一籌莫展,毫無辦法。由於材料之匱乏,不知李書華後來經過怎樣之複雜交涉,最終於翌年二月有了結果,教育部同意將北平研究院經費減半,繼續維持。劉慎諤之於這樣的結果,尚稱滿意,對李書華的努力表示稱讚,其致李書華函有云:“近由漢口接兄一函,悉研究院經費已由四成之希望,雖云較前減縮太多,然濟此時局,有此結果,亦云幸矣。蓋我兄努力所致,此間同人尚能繼續工作。”(二十七年二月廿二日)由此或可知李書華並未對劉慎諤之越級“矯制”,而有太多介意。 北平研究院辦事處及所屬多數研究所,未如劉慎諤所計畫設在西安,而是於是年八月起,漸次設于昆明。不久劉慎諤也將成立未久之西安辦事處所形成的文件等,交付昆明辦事處保存,其函云:“西安辦事處往來公文已商請何樂夫先生,設法移交昆明,未悉何先生是否能急於辦理也。又西安辦事處前亦略有開支(不過百餘元),未悉此款將來用何法報銷,請以示知。”“又西安辦事處僅與教部正式往來數函,最好能由我兄函請教部,此後如有函件,直寄昆明,勿再往西安,如此即作取消西安辦事處之手續可矣。”如此一來,僅存數月之西安辦事處遂告結束矣。
个人分类: 西大百年往事|1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西北大学的源流与承袭
kexuechuanbo 2010-9-7 17:16
西北大学的源流与承袭 西北大学的源流与承袭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18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解放以前西北大学学术期刊的演变和发展
kexuechuanbo 2010-9-7 17:14
解放以前西北大学学术期刊的演变和发展 解放以前西北大学学术期刊的演变和发展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姚远:《西北大学学报》的赓续和演变
kexuechuanbo 2010-9-7 17:12
《西北大学学报》的赓续和演变 《西北大学学报》的赓续和演变
个人分类: 团队发表论文|225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