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攀枝花地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攀枝花地震母女至死相拥 照片定格伟大母爱(图\转)
可真 2008-9-26 02:55
攀枝花地震母女至死相拥 照片定格伟大母爱(图)    百灵网  www.beelink.com    2008-09-04 09:35:00   正在吃饭的母亲,在地震袭来的瞬间,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一旁的女儿,连手中的筷子都没来得及丢掉。无情的地震夺走了母女俩的生命,但当消防官兵把她们从废墟中刨出来时,她们僵硬的身体依旧保持着紧紧相拥的姿势,在死亡的最后一刻,母亲依旧保护着她的女儿 这是 830 攀枝花地震中,发生在凉山州会理县黎溪镇新桥村的真实一幕。这一幕被定格成照片,出现在各大媒体显要位置,令不少人为之感动泪流。 作为当时的见证者,昨( 2 )日,照片上正在刨母女俩遗体的 4 位西昌消防中队战士向记者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 求救 母子三人被埋废墟 我老婆和两个娃娃都遭压在房子下头了! 我老婆和两个娃娃都遭压在房子下头了! 8 月 31 日凌晨 2 时许,西昌市消防中队 40 多名队员刚刚赶到会理县黎溪镇新桥村,就遇到一中年男子求救。该男子称地震发生时,自己妻子和 15 岁的儿子、 9 岁的女儿正在吃饭,结果不幸被垮塌的房子掩埋。由于该男子是在外打工刚回来,并不清楚自己一家三口所处的具体位置,因此救援队员只得凭 吃饭 这一线索,将厨房、堂屋两地作为突击搜救点,实施救援由于该男子一家居住的是土坯房,垮塌后已变成一堆红土,根本分不出原有结构,因此厨房、堂屋的准确位置无法正确辨认,一连五六个小时的搜救没有任何进展。不得已,大家只得从废墟边上开始,展开地毯式搜索,一点一点地掘进。不久,救援人员在堂屋找到了被埋的 15 岁少年。他是中年男子的儿子,已经死亡。 救援 战士不忍查看生死 . 没找到的时候着急,找到了又害怕她们已经遇难 一把红色的梳子,静静地躺在已松散的夯土中;梳子旁边,露出几缕头发,长时间的深度掩埋,发丝已变得毛糙、枯黄。 31 日上午 10 时许,在废墟下一米多深的地方,救援人员发现了这样的场景, 8 个多小时的搜救终于又有了进展。所有救援人员都非常激动,文伟和薛红兵、钟银、刘小威四个在最前线的战士更是用出了吃奶的劲儿,加紧挖掘。但随着周围夯土一点一点被刨开, 4 个人心里却越来越不安了, 没找到的时候着急,找到了又害怕她们已经遇难 结果,当被困者头部露出来时, 4 个人竟然都不约而同地迟疑了, 没人忍心去查看她们的生死。 这次找到的被困者是求救男子的妻子,已经死亡。文伟等 4 人心情沉重地继续挖掘,却发现了一个 奇特 的姿势:这位中年妇女面部朝下,背部上拱,双手呈拥抱状,右手还握着筷子。 震撼 母亲至死紧护女儿 干了这么多年救援,就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 下面肯定还有人! 薛红兵大叫起来, 汶川大地震的时候,这样的情况很多! 果然,当薛红兵等徒手往下刨出 10 多厘米后,又一具遗体露出来,她正是遇难者 9 岁的女儿。这时,救援现场的人们都因巨大的感动而沉默了 当地震来临时,母亲将女儿紧紧地拥在自己怀里,身体下伏、背部上拱,用自己的身体挡着不断掉落的夯土、瓦片、木头等杂物,拼命想护住自己的女儿。她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以至于忘了丢下自己手中的筷子 求救的男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泪水瞬间打湿了面颊;协助救援的村民们也都纷纷捂着脸,退向外围;文伟、薛红兵、钟银和刘小威低下头,悄悄抹去眼泪, 干了这么多年救援,就从没见过这样的场面。 为了不伤害母女俩的遗体, 4 个人把锄头、铁锹等全部扔了出去,改为徒手挖掘, 每一秒钟,我都有一种想跪倒的感觉,我们所面对的,已不是她们的遗体,而是伟大的母爱。 定格 感人记忆永生难忘 这个画面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 母女俩被完全刨出来时,依然保持着紧紧相拥的姿势。救援官兵们对她们实施了分离,但因为她们抱得太紧,分离花了差不多 20 分钟,而即便是完成分离后,这位母亲依旧保持着拥抱的姿势。 4 名战士将母女俩遗体抱离现场后,又回废墟停留了 10 多分钟。大家坐在发现母女俩的地方,相顾无言,而就在这里,文伟给母亲发了一条报平安的短信。他们商量着,要把战友、媒体抓拍下来的照片永久珍藏,照片中间,是至死相拥的母女;两边,则是他们徒手挖刨的身影, 这个画面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伟大的母亲,伟大的母爱! 伟大母亲感动网友 母女俩至死相拥的照片在网上广泛传播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不少网友为之感动泪流。 ainiyijiu :伟大的母亲!向您致敬! 腾讯匿名网友:向英雄母亲致敬!希望攀枝花能平安度过灾难。 仰望星空:感动,伟大的母亲!伟大的母爱! 红色偶然:一次次地落泪 天哪,该是个头了吧。地震别来了啊!祈福生者平安、逝者走好啊 (天府早报;作者:王晶城 耿姝)
个人分类: 转贴转载|5009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