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小冰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全球继续变暖将成为神话:关注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热度 2 杨学祥 2012-4-30 05:06
全球继续变暖将成为神话:关注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全球继续变暖将成为神话:关注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杨学祥,杨冬红 根据日本国立天文台预测,由于太阳磁场的反转等微妙变化, 2012 年 5 月份的天气将不再那么炎热,很有可能重现 300 年前地球寒冷期的天气情况。 http://www.ditan360.com/HuanBao/Info-105523.html 俄罗斯科学院自然科学学者尼古拉·多布列佐夫说:“ 2007 年北极冰层最少, 2008 年至 2011 年期间冰层重新增多, 2012 年看似也将延续这个趋势。北极的冬天已经变得更加寒冷。显然全球继续变暖将成为神话。”他指出,到本世纪末地球将开始全球变冷期而不是变暖期,这是最新预测。 http://www.autono1.com/news/other/2012-04-26/5934.html 我们在 2011 年发表文章,认定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将导致一个 200 年周期寒冷期的到来,全球变暖将面临新的考验。 我们的研究表明,潮汐强度变化、太阳活动、地震火山活动、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综合作用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两个月亮赤纬角极大值时期和一个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组成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强潮汐导致灾害多发;两个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时期和一个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组成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潮汐强度变小导致全球加速变暖。 强潮汐1800年周期 图 1 潮汐强度变化 1800 年周期(据 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 2000 ) 表 1 太阳黑子和潮汐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极小期 时间(年) 潮汐极大年时间 时间差 全球气温 奥特极小期 1040-1080 1062 超前 22 年 低温 麦蒂威密讷极小期 1150-1200 1120 滞后 30 年 低温 沃尔夫极小期 1270-1350 1264 滞后 6 年 低温 斯玻勒极小期 1430 – 1520 1425 滞后 5 年 小冰期 蒙德极小期 1620-1710 1629 超前 9 年 小冰期 道尔顿极小期 1787 – 1843 1770 滞后 17 年 低温 21 世纪极小期 2007- ?? 1974 滞后 33 年 低温? 注:太阳黑子数据取自文献 ,潮汐资料取自文献 。最后一栏是作者加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896.html 从 15 至 17 世纪的 200 余年内,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如瘟疫流行)也很集中,这也正是蒙德极小值期。这个时期太阳活动处于极小值,人们往往把它当作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季林认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据计算,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周期为 1800 年。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再过 300 年)。因此,千年极寒的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 15-17 世纪小冰期距今只有 400-600 年,根据潮汐调温 1800 年周期, 3100 年才能重现小冰期时期。 奥特极小期( Oort minimum )( 1040-1080 ) 麦蒂威密讷极小期( Medieval Minor Minimum )( 1150-1200 ) 沃尔夫极小期 ( Wolf Minimum ) ( 1270-1350 ) 斯玻勒极小期 ( Sprer Minimum ) (1430 – 1520) 蒙德极小期 ( Maunder Minimum )( 1620-1710 ) 道尔顿极小期 ( Dalton Minimum ) (1787 – 1843) 21 世纪极小期 ( 21th Century Minimum ) (2007-20??) 850-1900年6次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低温期 图 2 公元 850 -1950 年太阳黑子变化曲线 http://bbs.lqqm.net/thread-64619-1-1.html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264 年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沃尔夫极小期( Wolf minimum )( 1270-1350 )和 14 世纪冷气候, 1425 年、 1629 年两次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斯玻勒极小期 ( Sprer Minimum ) (1430 – 1520) 、蒙德极小期( Maunder Minimum )( 1620-1710 )和 15-17 世纪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道尔顿极小期( Dalton Minimum (1787 – 1843) 和 18 世纪的低温期,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 200 年周期和潮汐准 200 年周期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地球上的潮汐主要受日月作用,行星作用很小,只有日月的千分之几。太阳活动和潮汐变化的共振效应是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太阳黑子活动和潮汐的 178 年周期对地球寒冷周期的影响也非常值得关注。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 200 年周期和潮汐准 200 年周期是近期低温冻害频发的一个可能原因。 2009 年科学家称太阳黑子达到 1913 年以来最低值:最近太阳异常安静,太阳黑子的数量几乎比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黑子数量都更少,而且磁场更加微弱。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太阳异常安静,太阳黑子的数量几乎比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黑子数量都更少,而且磁场更加微弱。据美国宇航局说,最近几个月太阳黑子的数量是自 1913 年以来最低的时候。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 19 世纪初太阳也出现过类似的平静期。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 1913 年的太阳活动情况或者 200 年前出现的道尔顿最小值 (Dalton Minimum) 的一次重复。 17 世纪太阳最不活跃。科罗拉多大学大气和空间物理学实验室的汤姆 ? 伍兹表示,太阳最不活跃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全球温度下降大约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华氏度。 根据潮汐的 1800 年周期,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弱,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再过 300 年),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因此,千年极寒的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 15-17 世纪小冰期距今只有 400-600 年,根据潮汐调温 1800 年周期,全球变暖至少能持续到 3100 年才能重现小冰期时期。这符合大多数科学家关于全球变暖总趋势的证据和预测。 根据潮汐 200 年准周期, 1974 年出现了一次潮汐小高峰,并伴随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低温期,但是,由于太阳黑子活动 200 年周期的低谷在 2007 年开始,使低温期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止(人为的温室效应是重要原因,变暖大趋势是根本原因)。迟到的太阳黑子活动第五次低值有可能与 1974 年的潮汐高峰配合,形成新一轮的低温时期,规模比前一次降温幅度要小得多。这是“千年极寒”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的主要原因。千年极寒变百年,这是有据可查的。 根据潮汐准 60 年周期, 2000-2035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冻害频繁发生。在冷位相时期内,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都会导致中国发生严重的低温冷害。准 60 年规模的低温发生的几率最大,与去年的冬季低温水平持平。 出于同一个变化机制,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潮汐变化和太阳黑子变化有许多共同的变化周期,准 60 年、准 200 年、 1500-1800 年周期值得关注。 综合分析表明,“千年极寒”是一定不会发生的;二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变小;准 60 年极寒发生的几率很大,与去年规模相当。这一预测正在得到证实 。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 .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2. 杨学祥,杨冬红。 2011 年至 2012 年全球重大灾害预测。 2011 天灾预测研讨学术会议文集,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等编,北京:万方会议论文数据库, 2011 : 133-140. 。本文连接: 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447683.aspx 3. 杨学祥,杨冬红。认识气候变化规律是低碳经济管理的重要前提( 2 )。 2012-3-7 07:07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4896.html 相关新闻: 太阳磁场反转  5 月份或将重现地球寒冷期 2012-04-26 09:12:25  来源: 责任编辑:陌然 关键字:太阳磁场反转 地球寒冷期 根据日本国立天文台日前预测,由于太阳磁场的反转等微妙变化, 5 月份的天气将不再那么炎热,很有可能重现地球寒冷期的天气情况。 日本国立天文台 23 日做出一项重大预告,根据日本太阳观测卫星“日出”所发回的信息显示,在 5 月份,太阳磁场将发生很重要的变化。太阳也有磁场和磁极,一般,太阳北极和南极各为正负,同时,会有一次反转,但是最近观测显示,太阳北极磁场马上要从负转为正,可南极却并未出现要从正转为负的迹象。据悉,历史上与此相仿的三个阶段当时都出现气温下降。比如,伦敦泰晤士河结冰等现象。因此,现在各国观测人员都在集中观测,地球气温是否会出现明显下降。 俄罗斯科学家指出,北极冰层增减周期显示,根据当前气候周期趋势,本世纪末地球将进入全球性寒冷阶段。 俄罗斯科学院自然科学学者尼古拉·多布列佐夫说:“ 2007 年北极冰层最少, 2008 年至 2011 年期间冰层重新增多, 2012 年看似也将延续这个趋势。北极的冬天已经变得更加寒冷。显然全球继续变暖将成为神话。”他指出,到本世纪末地球将开始全球变冷期而不是变暖期,这是最新预测。 第一汽车资讯网 http://www.autono1.com/news/other/2012-04-26/5934.html 日本发现太阳活动现异常 5 月地球或重现寒冷期 2012-4-24 15:52:40 http://www.ditan360.com/ 中国广播网   中国低碳网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根据日本国立天文台预测,由于太阳磁场的反转等微妙变化, 5 月份的天气将不再那么炎热,很有可能重现 300 年前地球寒冷期的天气情况。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日本观察员叶千荣报道,日本国立天文台前天做出一项重大预告,根据日本太阳观测卫星“日出”所发回的信息显示,在 5 月份,太阳磁场将发生很重要的变化。我们知道,太阳也有磁场和磁极,一般,太阳北极和南极各为正负,同时,会有一次反转,但是最近观测显示,太阳北极磁场马上要从负转为正,可南极却并未出现要从正转为负的迹象。因此,在 5 月份将会出现太阳北极和南极都处于正极,同时在太阳赤道附近出现两个负极。   气象研究是通过日本“日出”卫星以及参与这项研究的欧盟科学家和美国宇航中心科学家共同观测结果,更重要的是,这项结果还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太阳黑子活动以 11 年为周期,从活动非常静止一直上升到黑子量最多达将近 200 个。中国古代在汉朝时就有了对黑子的观测,而人类真正进入对太阳黑子的观测是在 1770 年,从那儿之后,已经观测了 24 期太阳黑子活动,目前正处于第 24 期,可是这次出现一个情况,就是原先预计将要进入黑子活动高峰期的太阳比预想的晚了两年,而且按照目前预测来看,将会在 2013 年 5 月达到黑子活动高峰期,可能高峰期时候,黑子的最大量也只有 60 个左右,这和以往高达 150 个、 180 个乃至 1958 年达到 190 个相比只有 1/3 。   现在世界各国包括日本科学家最关注现象同时出现会带来什么?历史上与此相仿的三个阶段当时都出现气温下降。比如,伦敦泰晤士河结冰,世界各地发生粮食收成不好、饥饿等现象。因此,现在各国观测人员都在集中观测,当太阳出现这两种情况后,地球气温是否会出现明显下降。如果下降之后,我们所担忧的地球温暖化是否会由此而减缓。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一致认为地球温暖化并不是因为温室排放气体所引起的科学家对这一问题更为关注。很快,这个结果将会通过科学研究和卫星送回的信息大白于天下。 http://www.ditan360.com/HuanBao/Info-105523.html 日本研究称 5 月太阳磁场反转 将出现 4 重极构造 2012-04-24 09:27:15  来源 : 网易探索  核心提示:日本天文台指,太阳 5 月将出现“磁场反转”的现象,而 300 年前出现同一现象时,地球曾经气温骤降。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所谓“磁场反转”,是指太阳的北极由原来的 S 极(负磁场),变成相反的 N 极(正磁场),而南极则保持不变。结果,南北两极都成为 N 极(正磁场),而太阳的赤道附近,却会出现 2 个 S 极(负磁场)。换言之,太阳届时会出现罕有的 4 重极构造。日本国立天文台的常田佐久教授,分析了太阳观测卫星蒐集得的数据,显示从去年 7 月起,太阳的北极已逐渐出现“磁场反转”的现象。 “磁场反转”的原因未明,可能与 11 年周期的太阳黑子增减有关。 17 至 18 世纪估计太阳曾出现 4 重极构造的时期,北半球平均气温曾下降 0.6 度。据此,科学家相信,太阳的磁极反转或许可以缓解全球变暖的趋势。(来源:《联合早报》) (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 责任编辑: NN017 http://discovery.163.com/12/0424/09/7VRJNNNI000125LI.html 太阳能量输出下降 地球温度能否降低? 【字体: 大 中 小 】 2012-01-30 06:05:44 来源: 腾讯科技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最新研究发现太阳能量输出很可能在未来的 90 年内出现下降,但是这个情况并不会对全球气温升高的趋势构成影响,温室气体的排放依然是气温升高的主导因素。由牛津创办的英国雷丁大学和英国气象局目前正在研究太阳活动周期中可能出现的转变,并通过此项研究发现地球近地面层大气温度与太阳活动之间存在的关联。 研究结果发现太阳能量输出可能出现下降,该情况将持续到 2100 年,其所造成的影响是使地球大气温度降低 0.08 摄氏度。该降温幅度比起由温室气体所产生的增幅要小很多,据科学家估计,温室气体将造成全球温度同期升高 2.5 摄氏度,该数据是依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排放报告的 B2 方案得出,即最新的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排放方案。根据英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监测科学家加雷思 · 琼斯( Gareth Jones )介绍:这项研究使我们发现了太阳能量输出可能存在着变化,虽然并不会使地球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加剧,却反而能造成地表温度的降低,但是这个降温幅度并不大、影响也不明显。 在本项研究中,需要关注的是气候变化模型是单一的,并不是多个模型,这是因为多个模型的介入将导致我们所建立的气候系统出现不确定性。同时,该研究还发现了如果太阳能量输出低于活动低潮期的最低值,即比蒙德极小期的太阳能量输还低,全球气温将会降低 0.13 摄氏度。在 20 世纪,太阳活动出现了一个 “ 活动极大期 ” ,科学家认为到目前为止,这种级别的活动即将接近尾声,但是并不意味着现在已经处于衰减期。 雷丁大学的太阳能量输出研究专家迈克洛克伍德( Mike Lockwood )教授认为 21 世纪将是太阳活动出现变化的起点。英国气象局的科学家将该预测放入一个气候模型中,观察太阳能量输出最后将如何影响地球温度。迈克洛克伍德对此评论:太阳黑子存在 11 年的变化周期,在这个时间点前后规律性地出现黑子数量的增加和减少,该规律可以有效地说明太阳活动在短期内变化,但是在较长的时期,比如一个世纪,太阳的能量输出可能将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我们在未来的 90 年内,通过对较长时间区间内的太阳能量输出值与 20 世纪的数据统计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有一个整体性的降低。降低的幅度可到达道尔顿极小期出现的最低值,这个情况在 1820 年左右出现过。而太阳表面的活跃程度可降低到蒙德极小期的水平。该结论的依据是通过对太阳过去行为的推测,对未来太阳活动变化进行合理的推演。 英国气象局的另一个研究人员彼得斯托特( Peter Stott )认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减少达到数百年来从未有过的水平,但是也不会抵消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增幅。该论文已发布在在线版的《地球物理研究》期刊上,题目为《 21 世纪太阳活动变化对地球近地面层温度变化的影响》。 (Everett/ 编译) 编辑:窦莉新 http://www.weather.com.cn/climate/qhbhyw/01/1595165.s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5731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l极寒天气,你应该知道的气候术语:拉马德雷冷位相
热度 1 杨学祥 2012-2-26 14:08
极寒天气,你应该知道的气候术语 2012-02-25 06:55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截至2月14日,欧亚大寒潮已经席卷西欧、南欧甚至北非,导致超过600人死亡,有外媒更是宣称 “小冰期”来临……好吧,我们还是先弄清楚这些唬人的专业气候术语究竟在说什么。   西伯利亚高压   每逢寒潮席卷中国,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总会如此介绍:“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今 年欧洲大寒潮,世界气象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也把矛头指向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高压(Siberian High)是北半球四个主要的季节性大气活动之一。冬季时,欧亚大陆降 温快,太平洋降温慢,气流自太平洋流向欧亚大陆,在西伯利亚、蒙古地区形成大范围高气压(气旋 )中心,主要影响亚洲东部地区。   据世界气象组织介绍,这次西伯利亚高压气团阻碍了暖空气西进,导致欧洲地区温度骤降。而过 去数日,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来自地中海的暖湿气流在东南欧上空交汇,带来大量降雪。   北极涛动   这是“欧洲冰冻”最专业的解释之一,也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可。   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是1998年由华盛顿大学的汤普生(David W.J.Thompson)与 华莱士(John M.Wallace)率先定义,指北极的气压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气压呈现反向变动关系的 现象。   通常,北极地区冬季受低气压系统支配,而中纬度地区受高气压支配。此时,北极涛动处于正位 相(positive phase),限制了极地冷空气向南扩展。但近一段时间以来,北极涛动处于负位相 (negative phase),导致冷空气南侵至欧亚大陆中纬度地区,而暖空气则北上北极地区,出现“南 寒北暖”局面。   受此影响,欧洲地区近期持续低温。反之,北大西洋、冰岛至北极地区气温偏高。北美地区气温 也较往年偏高。   拉马德雷冷位相   北极涛动和拉尼娜被公认为是此次欧洲极寒的成因之一,可是,为什么1977至1999年的拉尼娜年 不发生欧洲寒流?中国地球物理专家杨学祥说到一个无人提及的气候现象:拉马德雷。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分 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20年至30年。据杨学祥 称,目前地球处于长周期的变暖高峰,中短周期的变冷初期。2000~2030年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 温阶段和冷冬开始频繁发生。   规律也显示,PDO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8.5级以上)的集中爆发时期。   海冰剧减   欧洲一些气候专家称,北极地区巴伦支―卡拉海海冰的急剧减少,是大寒潮的直接原因。   巴伦支海位于挪威与俄罗斯北部,海区大部分有结冰现象。   随着海冰消失,大量的热量从海里释放到上面的冷空气中。上升的空气使大气失去稳定,改变了 北极地区与南面地区之间的空气压差,改变了气流的模式。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科学家拉姆斯多夫(Stefan Rahmstorf)说:“海洋中的无冰区, 类似于加热器,因为海水的温度高于北极空气。这样就有利于在巴伦支海附近形成高气压,将寒潮引 入欧洲。”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数据支持。   巨震降温说   2000年美国科学家季林(Charles Keeling)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 候变冷。   2002年,中科院研究员郭增建进一步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 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翻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   尤其是最近两年,2010年智利地震后,2010年12月欧美暴雪低温、英国遭遇三百年来的最强寒流 ;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2012年1~2月出现了欧亚大寒潮。强震和低温之间到底有多大联系,至今还是 一个谜。   微冰期   英国《每日邮报》抛出“忘记全球变暖,要担心的是变冷”的言论,并引用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 局科学家对于太阳活动减弱的说法,称地球或进入微冰期(mini Ice Age)。   微冰期是指,冷的程度不如过去地球经历过的小冰期(Little Ice Age),后者是指16至17世纪 为主的全球性寒冷阶段,结束于20世纪初期。在小冰期,全球平均气温降低了0.5℃―1.5℃。   但是,微冰期的说法很快遭到世界气象组织的反对,称其断章取义。各国气候学家也说,全球变 暖大趋势未变,但可能在局部出现相对冷期。   小冰期的周期为1800年,400年前发生了上一次小冰期,因此理论上我们离下次小冰期还早得很。   据南都周刊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2/02/25/13788581.html http://tech.hexun.com/2012-02-25/138654436.html http://www.nbweekly.com/news/tech/201202/29055.aspx
个人分类: 备忘录|2494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冰河期谣言彰显“气候门”背后的利益博弈:敏感部门的敏感利益
热度 3 杨学祥 2012-2-18 13:51
敏感部门的敏感利益 杨学祥 我不过转载了几篇认为自然是气候变化主因的文章,就受到莫名其妙的攻击,说我的喝彩是外行,显然我的转载损害了敏感部门的敏感利益,他们不仅是气象问题的内行,而且是部门利益的受益者。 科学需要争论,但要就事论事,如果你真是内行,就要用行业术语来说明问题,让别人听明白,让公众能信服。我多次批评相关部门,预测不准,事后解释。好在机会很多,有你用武之地。 相关新闻: 小冰河期谣言彰显“气候门”背后的利益博弈 2012-02-17 09:51:55 来源: 外滩画报  核心提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丁明虎博士认为小冰河期是一种操作,如同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前爆出的 “气候们”一样,是有些人别有用心地抛出言过其实的结论,转移公众注意力,让“气候变暖论”的可信 度降低。而这背后隐藏着的是利益的博弈。 在德国汉堡,总有人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穿着跑鞋在城市中穿行,但今年冬天,这样的人却少了很多。 即使是最严以律己的运动健将,面对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库珀”,也不敢小觑。位于法兰克福的德国心 脏基金会已发出警告:身体健康的人在寒冷环境中会突然胸痛、胸闷或呼吸困难,心脏也会发生病变。气 温低于零下10摄氏度时,不宜进行任何体育运动。 今年2月,欧洲被近30年来最强烈的寒流袭击,部分地区温度竟达零下43摄氏度,即使本就冰天雪地的俄 罗斯,多地温度也比往年低10至17摄氏度;多国因冰雪来袭导致机场瘫痪、道路阻塞,已有8个国家出现 能源短缺现象,全欧洲已有超过300人被冻死。 各国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极寒时刻”。塞尔维亚西南部城市乌日策,身体强壮的青年男子宁愿选择当“ 宅男”,坐在家中透过布满冰柱的玻璃窗向外张望;英国伦敦的海德公园,不怕冷的勇士在快要结冰的湖 水中游泳,露出冻得发红的鼻子;位于欧洲南部的意大利威尼斯也“水城变冰城”,威尼斯湖二十多年来 首次结冰,一辆辆水上巴士只能沿着一半已结冰的运河缓慢航行。 1月末,英国《每日邮报》发表文章称,全球已进入“小冰河期”,顿时全球媒体一片哗然。2月,英国《 独立报》、《卫报》等报纸撰文,反驳“地球进入小冰河期”,并指出此次的超级寒流,与北极海冰融化 有关,其成因正是全球变暖作用使然。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表示:“科 学家也不是100%确定气候变暖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争论,把理论完善起来。但从目前推论全球进入小冰河 期,数据太少,结论太早。”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丁明虎博士告诉记者,目前他所参与的团队正围绕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 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进行研究工作。“IPCC的最新报告将于2013年和2014年推出,目前已修改到第二 稿。在这个时期出现‘小冰河期’的说法,应该是一种炒作。”丁明虎分析,就如同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 前爆出“气候门”一样,有些人选择在这个时候抛出言过其实的结论,转移公众的注意力,让“气候变暖 论”的可信度降低。 事实上,离开陷入严寒的欧洲,异常的“暖流”也并非无迹可寻。位于美国东部的华盛顿已经出现了“早 春”迹象,樱花提早开放;在中国的黑龙江,出现了冰城“不下雪”的怪事。大年初六,亚布力一家滑雪 场的山头一片光秃秃的,滑道外面一点雪也没有,想照张雪景都是“奢望”。 全球进入“小冰河期”? 1月29日,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了一篇标题有些耸人听闻的文章《忘记全球变暖吧——这只是我们所需 担心的25年周期事件(而且如果NASA科学家是正确的,泰晤士河还将再次结冰)》。 文章引用了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杜克大学博士、佐治亚理工学院气候专家、挪威航天中心高级顾问等气候研 究人员的观点,得到的结论是,除去二氧化碳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对气候冷暖变化起到重要影响,太阳活 动和水温循环就在其中。 该文记者根据英国气象局和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机构近日发布的数据,分析后认为:全球温度变暖的趋 势已于1997年结束。 “根据新发布的温度数据显示,地球在过去15年中并没有变暖,‘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这一共识将面 临巨大挑战。我们甚至可能正在进入一个小冰河期,这将导致一段为期70年的温度下降过程,使得人们重 新看到17世纪泰晤士河的冰冻圣诞派对集市。”《每日邮报》文章这样写道,同时还配了一张17世纪冰天 雪地的泰晤士河集市的图片。 英国气象局宣称迄今为止,太阳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远远小于二氧化碳。虽然太阳的输出能量可能会持续 降低,直至2100年,但“这只会导致全球气温降低0.08摄氏度。”气象局发布的一篇论文作者之一皮特. 斯考特说,“我们发现,太阳活动水平减少几百年,也不见得能抵消温室气体的影响。” 然而,《每日邮报》则采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杜克大学尼古拉.斯卡福塔博士的观点,认为太阳活动对地 球气候变化产生更重大的影响。斯卡福塔博士从事全球气候变化宏观趋势的研究,根据他发表的几篇论文 显示,英国气象局的气候模型存在假设前提,那就是从2000年到现在,气候本该“稳定变暖”。 “如果温度保持稳定或进一步下降,那么模型数据和实际记录数据的分歧会越来越大,以至于整个科学界 都将质疑现在的理论。”他说。 他认为,英国气象局的模型相比太阳活动,更注重二氧化碳,所以它才会得出温度不会再降低的结论。“ 真正的问题是模型本身是否准确。”斯卡福塔博士说。与此同时,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著名气候专家、教 授杰迪斯.科里也表示,对英国气象局的过度自信感到难以理解。 《每日邮报》写道:通过对主流气候科学家的采访,在20世纪太阳异乎寻常的能量喷射之后,太阳活动进 入一个“盛大的低潮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夏天变得更凉爽,冬天异常寒冷,植物生长季也缩短了。 除此之外,《每日邮报》还引用了丹麦国家太阳研究学院太阳系气候研究中心主任亨利克.塞文思马克的 观点。“全球温度可能最终会比现在冷很多,持续长达50年或者更长。”他说,“我们得打很长时间的口 水仗来说服一些气候学家:太阳很重要。” 海冰融化导致超级寒流 尽管《每日邮报》一文抛出了夺人眼球的“冰河期”说法,却没有一处直接引语中有“冰河期”这个词, 而文章原文也只是说:“我们甚至可能会走向一个小冰河期”。就在文章见报当天,英国气象局就迅速在 网上发布了一篇官方博客,反驳这片文章的“多处错误”。英国气象局认为,现在的寒冷不能用来否认全 球变暖。该局发言人丹.威廉斯说:“当前的寒冷天气是短暂的地区性事件,而全球变暖是长期的全球性 趋势,两者之间没有联系。”2月4日,英国《独立报》发表文章《大冰冻背后的科学:气候变化将北极严 寒带到了欧洲?》,该文引述的科学家认为,横扫英国和欧洲其他地方的寒冷天气与北极不会冰冻的海洋 之间有关,而全球变暖正在发挥着其最大的影响。 专家发现,在寒冷的北极风席卷欧洲大部分地区的时候,俄罗斯以北的巴伦支海(Barents)和喀拉海 (Kara)上的海冰正在急剧减少。 “越来越多专家相信,复杂的气流模式正被改变,因为日益融化的海冰使更大面积的海域暴露在其上的大 气层之下。”《独立报》写道。 被该文引述内容最多的科学家是来自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的斯蒂芬.拉姆斯多夫教授。拉姆斯多夫 教授称,多项研究证实了波茨坦研究所设计的计算机模型的预测——作为海冰融化的结果,西欧的冬天将 变得更冷。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是德国一家著名的全球气候变暖研究机构。 “当前的天气模式印证了计算机模型的预测——大气如何对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冰减少做出反应。”拉姆斯 多夫教授说,“不会冰冻的海洋像加热器一样使得海水比其上的空气要暖和。这导致巴伦支海上空高气压 系统的形成,而它将冷空气带进了欧洲。” 2010年冬天,欧洲多个国家就曾接连遭遇强降雪和低温天气,有些地区最低温度甚至打破10年以来的最低 纪录。 当时,《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曾刊登斯蒂芬.拉姆斯多夫参与的一项研究,称欧洲严寒的“罪魁祸首” 正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北极冰盖融化。拉姆斯多夫解释说,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的体积在近30年 里减少了20%。而海洋一旦缺少冰层的覆盖,就会向大气释放暖气,影响整个大气循环,其结果是极地冷 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着向欧洲大陆进发,造成该地区雨雪增多,气温下降。 气候争论 近日,拉姆斯多夫在回复记者电子邮件中写道,《独立报》的报道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和他同事的观点: 海冰融化是这次超级寒流袭击欧洲的主因。同时,他告诉记者,消除全球变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迅速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全球变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十年时间只能看到一丁点变化,然而它的影响已 深入到世界的方方面面。”他说。 2月8日,记者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到斯卡福塔博士。他评价拉姆斯多夫的观点,“是基于计算机气候模型的 结果,其中部分观点正确,但或许气候变化还有其他原因。” 他这样分析本次袭击欧亚的超级寒流成因:“这是一个气候学问题,我没办法给出具体回答。很明显,比 起以往,更多强冷空气从俄罗斯北部向南移动,使得欧洲遭遇极寒天气。相反,美国的冬天相对温和,这 一现象或许和海洋温度的波动有关,一边温暖就将冷空气推向另一边。” 有关他是否支持《每日邮报》全球进入小冰河期的理论,他表示,根据他的研究,太阳的确正进入一个持 续数十年之久的低活动期,过去这种情况发生时,地球都会进入一个较为寒冷的时期。 他解释说,所谓小冰河期是指公元1300年到公元1800年间,以长时间的寒冷气候为特征的时期,它是千年 太阳活动周期其中的一个阶段。 事实上,一千年前,太阳非常活跃,带来了中世纪暖期。之后,公元1300年到公元1800年期间,太阳活动 不断降低,引发小冰河期。从公元1800年开始,太阳活动活跃,现代温期开始,目前我们仍处在这一时期 ,但似乎下一个活动低谷正在到来。 斯卡福塔博士认为,目前太阳正在进入低活跃度时期,会带来更寒冷的冬天,这种情况会持续数十年,但 几十年后太阳会重新活跃起来。 “希望这个潜在的降温周期能对人造热量有所补偿。但无论如何,我相信,未来20-30年,全球气候不会 持续变暖,而是相对平稳或者变冷。”斯卡福塔在邮件中回复说。 “气候门”背后的利益博弈 当欧洲陷入风雪交加、能源紧缺的窘境时,中国的黑龙江则陷于“冰城不下雪”的尴尬。 两年前,北京的初雪迟迟不下,让北京人度过了一个无雪的冬天;两年后,就连银装素裹的黑龙江也开始 不下雪了。在不少哈尔滨市民的观念里,下学与过年密不可分。如果少了雪花,年味也变淡了。可惜的是 ,元宵已过,大雪迟迟未到。 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的杨富强教授告诉记者,“冰城无雪”,其实也是气候变暖的佐证,由于全球 气候变暖的趋势,导致极端气候更容易产生。 他说:“欧洲极寒天气,让人质疑气候变暖,认为冰河期重新回来了。科学界有争论是正常的。气候变暖 也不是100%确定的观点。过去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0.74至0.76摄氏度,这样的上升趋势,不是笔直 上升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曾微微下降,八十年代又开始上升。”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丁明虎博士正在参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撰写工作。他告诉《外滩画报》,目前欧 洲超级寒流引发的气候争论,更像一场“利益博弈”。“影响未来气候判断的,不仅仅是科学家,还可能 是政客、商人等利益集团。他们时不时抛出质疑气候变暖的观点,转移公众的注意力,有炒作的嫌疑。” 有关气候的“炒作”,其实早有先例。2009年12月,在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举行前,有黑客进入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部门计算机,盗取1000多封气候学家、政府气候部门官员的往来邮件。根据邮 件内容显示,权威科学家竟然有篡改数据为政治利益服务的嫌疑。一时间,媒体争相报道,“气候门”事 件引发全球轰动。 事件发生一年多,根据英国权威调查小组的结果,科学家被证实是清白的。 “最后澄清有什么用,气候门事件,间接导致了哥本哈根会议的谈判失败。”丁明虎评价说。 2010年,有海外媒体提出“千年寒极”事件,宣扬那年将要出现千年寒极,最后根本找不到说这话的机构 和专家,世界气象组织将其指为臆测,但还是引发了一些民众的恐慌,一些股票价格都因此波动。 2011年南非德班会议前夕,又有一批科学家与政客的往来邮件被公开,被称为“气候门”第二季。 此外,气候变暖观点的支持者,在公众场合“夸张”的言语,往往容易被气候变暖质疑者抓到把柄。 本报曾专访的丹麦人比约恩.隆伯格就是一例。他曾是丹麦“绿色和平”组织成员,却因为质疑关于气候 变暖问题被过度炒作的文章,最后站到了另一边。这位“持怀疑论的环保主义者”认为全球变暖导致海平 面上升6米纯属危言耸听,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只会上升一两英尺,不可能造成“陆沉”。 “我并不是说全球变暖问题不存在,但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外界认为的那么严重。它被一些媒体、政治家 和企业家刻意夸大了。”这是比约恩.隆伯格一贯坚持的论调。 2007年2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环保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夺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戈尔也因此 成为全球引人注目的“环保斗士”,并成为当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最热门人选之一。然而,英国最高法院的 一位资深法官伯顿裁定,这部纪录片中至少存在九大“难以忽视”的错误,片中的一些内容言过其实,简 直是在“危言耸听”。 伯顿在裁决书中指出,戈尔的纪录片犯下的首个错误是,在估计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程度上“夸大 其词”。按照戈尔的说法,在“不远的将来”,冰盖的融化将使海平面上升“20英尺(约合6米多)”。 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只可能会在千年以后发生。 裁决书还指出,戈尔在纪录片中提到了乍得湖的干涸、乞力马扎罗山的雪在消融、卡特里娜飓风等等自然 现象,并认为这些现象都是气候变暖导致的,但实际上,科学界迄今尚未找到它们之间存在直接联系的证 据。 (本文来源:外滩画报 )责任编辑:NN028 http://discovery.163.com/12/0217/09/7QF4GOAT000125LI.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01 次阅读|9 个评论
全球变暖100图:8.消灭中世纪温暖期
Amsel 2012-2-13 09:02
  前文说到,“中世纪温暖期”是“人类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灾难性全球变暖”之说的一块心病,而联合国IPCC直到2001年 发布 第三版 “评价报告”的时候,才找到办法摆脱这块心病(当然,最终导致了“气候门”丑闻的爆发)。   下图显示的是全球最近100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相对于1961-1990年的平均温度):红线是IPCC第一版和和第二版报告采用的结果,注意其中明显的中世纪温暖期(公元1200年前后)和小冰期(公元1600年前后);而蓝线是第三版(2001年)和第四版(2007年)采用的结果, 采用的观点就是 “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 竺可桢批判过的观点 ),而只有工业革命之后才出现剧烈的温度上升。黑线是Moberg等2005年发表在Nature上的结果(全文: Highly variable Northern Hemisphere temperatures reconstructed fromlow- and high-resolution proxy data ),可以看到其中清晰的“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河期”,尽管“中世纪温暖期”的温度不是明显高于现今。   这幅图说明,直到IPCC第四版报告编写的时候,学界并没有一概否定“中世纪温暖期”和“小冰河期”的存在;而最近有温度记录一百多年的升温,很可能是从“小冰河期”的恢复。实际上直到现在,新的研究工作依然肯定中世纪温暖期的存在( Northern Hemisphere temperature patterns in the last 12 centuries )。而 IPCC报告编写人员只是采用了对其推销“全球变暖”最有利的说法而已——这个说法恰恰是为IPCC量身定做的(下文介绍)。 (附注:上文一处展示世界各地“中世纪温暖期”图件的链接已更正: http://pages.science-skeptical.de/MWP/MedievalWarmPeriod.html。无法提供直接点击的链接——因为科学网博客有bug,会改变链接地址。 )
个人分类: 全球变暖100图|30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冰期和小冰期的周期规律
热度 4 杨学祥 2012-2-13 06:48
大冰期和小冰期的周期规律 杨学祥 了解过去才能理解现在,认识了过去和现在才能预测未来。对于极端气候惊诧莫名的气象专家,大部分是属于做短期天气预报而对气候变化历史很少了解的天气预报员。百年以上的气候变化历史表明,气候冷暖变化符合自然周期规律分别为 3 亿年、 10 万年、 1800 年、 200 年和 60 年。剧烈的冷暖变化符合自然规律。 3 亿年大冰期周期 时间表: 200 万年以来第四纪大冰期; 2.8 亿年前石炭二叠纪大冰期; 5.95 亿年前的前寒武纪大冰期 形成原因:与 3 亿年太阳系的银河年轨道有关。 10 万年冰期和间冰期周期 在第四纪大冰期中,每个 10 万年就发生一次冰期和间冰期的转换,与地球轨道偏心率的 10 万年周期对应,末次冰期发生在 18000 年前。 1200-1800 年的小冰期周期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竺可桢就曾经对我国 5000 年来的气候做过研究,发现我国近 5000 年来,就有四次温暖期和四次寒冷期交替出现。 第一温暖期 公元前 3000 年 - 公元前 1000 年前左右,这个时期我国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 2 ℃ 。 第一寒冷期 从公元前 1000 年左右到公元前 850 年(周代初期),有一个短暂的寒冷期,年平均气温在 0 ℃ 以下。 第二温暖期 从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初年,又进入一个新的温暖时期。 第二寒冷期 从公元初年到公元 600 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又进入第二个寒冷时期,在当时的南京,冬天温度比现在要低,结冰是很常见的。 第三温暖期 从公元 600 到 1000 年,即隋唐五代时期,是第三个温暖期,当时在中国的首都长安,广泛种植着喜热喜雨的竹子。 第三寒冷期 从公元 1000 到 1200 年,即宋朝是第三个寒冷期,温度比现在要低 1 ℃ 左右。 第四温暖期 从公元 1200 到 1300 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个温暖期,但这次不如隋唐时那样温暖,表现在大象生存的北方限,逐渐由淮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以南,退到广东、云南等地。 第四寒冷期 公元 1300 年以后,即明清时代,是第四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低 1 -2 ℃ 。 美国科学家相信,即使没有温室效应 , 地球自己的卫星月球也会使地球的温度上升。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学研究所的查尔斯 . 季林说,月球通过影响地球上的潮汐使地球的温度上升。 杰拉尔德 . 邦德通过分析大西洋底的沉积层,发现地球的寒冷期和温暖期出现有规律的波动,波动周期大约为 1500~1800 年。季林认为,地球、月亮和太阳相对位置的变化会引起潮汐强度的逐渐变化,其周期与邦德提出的“气候周期”是一致的。潮汐大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潮汐小时,海洋深处的冷水很难被带到海面,世界就变得暖和。据季林的计算,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从那以后逐渐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这个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 24 世纪。 200 年的太阳黑子极小期 从公元 850 年起,我们可以确定的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就有四次之多,它们分别是: 沃尔夫极小期 ( Wolf minimum ) ( 1270-1350 ) 斯玻勒极小期 ( Sprer Minimum ) (1430–1520) 蒙德极小期 ( Maunder Minimum )( 1620-1710 ) 道尔顿极小期( Dalton Minimum ) (1787–1843) 21 世纪极小期 ( 21th Century Minimum ) (2007-20??) 相应潮汐高潮年为 1264 、 1425 、 1629 、 1974 年。 其中, 1264 年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沃尔夫极小期( Wolf minimum )( 1270-1350 )和 14 世纪冷气候, 1425 年、 1629 年两次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斯玻勒极小期 ( Sprer Minimum ) (1430–1520) 、蒙德极小期( Maunder Minimum )( 1620-1710 )和 15-17 世纪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道尔顿极小期( Dalton Minimum (1787–1843) 和 18 世纪的低温期,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73512 http://www.weather.com.cn/climate/qhbhyw/06/1381790_2.shtml http://news.sohu.com/20120206/n333874363.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9065 次阅读|12 个评论
未来全球或进入“冷期”:太阳黑子极小期和拉马德雷冷位相
热度 2 杨学祥 2012-2-11 14:01
北大物理学院气候与海气实验室气象专家王绍武表示,按照规律,“小冰期”很快再出现一次可能性不大,但未来可能出现“冷期”。这与我们的近期发表的观点相同。 我们认为,小冰期的周期为1800年,400年前发生了上一次小冰期,下次小冰期大约在3107年发生,目前不会重现小冰期,而是处于小冰期后的变暖高峰,可持续到24世纪。 此外气候还有两个周期:其一,200年太阳黑子极小期周期,历史上已发生5-6次,目前处于变冷初期,可持续40-70年;其二,60年拉马德雷周期,目前处于冷位相时期,气候变冷将逐步进入高潮,大约在2020年前后。 相关新闻: 北大教授称近期严寒属正常冷空气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11日02:24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 仲玉维)昨日,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邀请专家分析近期的“严寒”背后的 天气真相,北大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陶祖钰教授表示,此次“严寒”属于正常的强冷空气活动,不能因为 一次寒冷,认为全球“变冷”。   “对于这次强冷空气的进入,一周之前,天气预报就有预报,当时预报了从1月31日8时到2月6日8时 的情况,与‘实况’相当一致。”陶祖钰用“相当完美”夸赞了一下此次天气预报。   “全球来看,欧洲中部、南部是冷了,但北欧是暖的,中国还是比较暖的。”陶祖钰教授说,相比于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天气,今年并不是很冷,由于冬季是12月、1月、2月,需要等2月底结束后,与以往 多年同期的平均值做比较,才能确定到底是变冷了还是暖了,不能以一次的寒冷,断定全球“变冷”。   陶祖钰说,此次天冷只是一次降温过程,是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的活动,也是冬季常有的现象 ,不能随便用“偏暖”还是“偏冷”来概括全球气候状况。   ■ 对话   未来全球或进入“冷期”   年初的“极寒”天气,让人们知道了“小冰期”。昨日,北大物理学院气候与海气实验室气象专家王 绍武表示,按照规律,“小冰期”很快再出现一次可能性不大,但未来可能出现“冷期”。   新京报:什么是小冰期?   王绍武:“小冰期”指的是公元1300-1900年的一段气候相对寒冷的时期。公元1971-2000年为温暖时 间,与之相比,小冰期时的温度大约要低1℃左右。近来由于一些地区出现了冷冬,因此有人认为“小冰 期”又来临。   新京报:我们现在处在什么气候当中?   王绍武:是气候温暖的间冰期,这个“间冰期”称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下一 个“小冰期”的出现,将在全新世晚期。   新京报:现在是全新世晚期吗?“小冰期”要来了吗?   王绍武:是否为“晚期”这不确定。但上一次小冰期距离我们只有上百年,按照规律,很快再出现一 次“小冰期”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未来可能出现冷期,但并不像小冰期那么冷。   新京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王绍武:与太阳活动有关。近来中国、欧洲、北美,多次出现区域性的冷冬大雪,是否会出现一个与 太阳活动减弱有关的气候寒冷期,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http://news.sina.com.cn/c/2012-02-11/022423915500.shtml 小冰期的后代: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拉马德雷 已有 185 次阅读 2012-2-9 14:38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论文交流 | 关键词:小冰期 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拉马德雷 地震 推荐到群组 小冰期的后代: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拉马德雷 杨学祥,杨冬红 目前气象学家解释 2012 年的欧洲寒流,回避了两个气候现象: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拉马德雷。北极涛动和拉尼娜被公认为是此次欧洲寒流的成因之一,可是,为什么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的拉尼娜年不发生欧洲寒流? 张培群对全球变暖的看法很客观,他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全球变暖在 2000 年以前表现为连续发生暖冬,在 2000 年以后出现了一些阶段性低温, 2006 年以来基本每年 1 月份都出现了阶段性低温,有些时候 12 月份也有。这说明 2000 年以后,全球变暖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以《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为题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发表自己的观点: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9.1 级地震和海啸的合理结果。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和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对应气候变冷波动时期; 1925-1946 年和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对应气候变暖时期。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 2000 年以前, 1977-1999 年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全球气温迅速变暖, 1986-2004 年中国发生连续 18 年暖冬;在 2000 年之后,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阶段和冷冬开始频繁发生。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4 (拉尼娜年)、 1957 (厄尔尼诺年)、 1969 (厄尔尼诺年)、 1972 (厄尔尼诺年)、 1976 (厄尔尼诺年)中国东北发生了严重低温冻害; 1955 (拉尼娜年)、 1957 (厄尔尼诺年)、 1964 (拉尼娜年)、 1969 (厄尔尼诺年)、 1972 (厄尔尼诺年)、 1977 (厄尔尼诺年)长江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 从 1645 到 1715 年,太阳活动衰微,太阳黑子非常少,持续时间不可思议地持续长达 70 年。 1894 年,英国天文学家蒙德把这 70 年称为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已发生 5 次,其中蒙德极小期最冷,道尔顿极小期变冷减弱,预测中的 21 世纪极小期将会更弱,不会重复道尔顿极小期,更不会重复蒙德极小期。应为相应的潮汐强度在蒙德极小期最强,在道尔顿极小期变弱,目前变得更弱,接近 2133-2337 年的最低值(见图 1 )。 2337 年达到变暖高峰, 3107 年达到变冷高峰,重现小冰期。 表 3 太阳黑子和潮汐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极小期 时间 ( 年 ) 潮汐极大年时间 时间差 全球气温 欧特极小期 1040-1080 1062 超前 22a 低温 沃尔夫极小期 1280-1350 1264 滞后 16a 低温 史玻勒极小期 1450-1550 1425 滞后 25a 小冰期 蒙德极小期 1645-1715 1629 滞后 16a 小冰期 道尔顿极小期 1790-1820 1770 滞后 20a 低温 21 世纪极小期 2007- ?? 1974 滞后 33a 低温? 注:太阳黑子数据引自文献 ,潮汐资料引自文献 ,全球气温资料引自文献 。 强潮汐1800年周期(据季林,2000)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 ,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2000 年查尔斯•季林( Keeling )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2002 年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 我们的研究表明,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11 年 PDO “冷位相”已发生 5次。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 PDO 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深海巨震,特别是地震引起的海啸,将海底冷水翻到表面,降温效果是明显的,这可以从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气温的剧烈波动变化中得到验证。 2004 年、 2005 年、 2007 年、苏门答腊三次 8.5 级以上强震和 2009 年 9 月 30 日 南大洋萨摩亚群岛 8 级地震海啸,是 2005 年中国 18 年暖冬终结、 2006 年初低温寒流、 2008 年初中国南方罕见冰雪冻灾、 2010 年初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的前兆和成因,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 8.8 级地震和海啸与 2010 年 12 月欧美暴雪低温和英国三百年来的最强寒流的对应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海啸对应欧洲和日本2011年底2012年初寒流的对应性,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 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深海巨震是导致气候变冷的三大因素,其中前两者是小冰期的后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全球气温变化的 1800 年、 200 年和 60 年周期。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038 次阅读|4 个评论
太阳活动及其附加效应左右小冰期(2)
热度 1 杨学祥 2012-2-11 11:30
太阳活动及其附加效应左右小冰期( 2 ) 杨学祥 6. 火山活动致冷说: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小冰期”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引致的气候灾难,最有名的要数 1816 年的“无夏之年”—— 1815 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火山灰及二氧化硫导致翌年全球气温下降了 0.4 ℃ 至 0.7 ℃ ,亚欧美很多地区粮食失收,中国亦有“【嘉庆二十一年( 1816 年)八月】天气忽然寒如冬”的记载; 1783 年,冰岛拉卡基格火山喷发使得欧洲大陆被阴霾笼罩,气温下降造成数万人丧生,影响甚至波及日本、印度和非洲; 1982 年,墨西哥埃尔奇琼火山喷发后,使得到达地面的阳光总量减少了 10% 至 35% ,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下降了 0.2 ℃ 。 2003 年 11 月,《自然》杂志也发表了布拉得·亚当斯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他们利用在两极冰芯中的火山灰粉尘、树的年轮和珊瑚的生长所反映的气候突变资料与 1649 年以来几次大的火山喷发作对比,证明强火山喷发会使全球温度在喷发后至少 3 年内下降。 根据海洋锅炉效应受太阳活动控制的原理,太阳辐射增强加大地核与地幔的角动量交换,动能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是火山喷发增强的重要原因。所以,火山活动增强也受太阳活动控制。 最新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但真正降温的高潮在太阳黑子蒙德极小期。从 1645 到 1715 年,太阳活动衰微,太阳黑子非常少,持续时间不可思议地持续长达 70 年。 1894 年,英国天文学家蒙德把这 70 年称为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所以, 1275-1300 年和 1430-1450 年的火山喷发是中世纪温暖期太阳活动增强的长期积累结果; 1645-1715 年太阳黑子蒙德极小期的气候变冷高潮是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太阳活动增大使核幔角动量交换增强,到动能变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从热幔柱在核幔边界生成,到运移到地壳喷出地表,需要较长的时间积累,发生在太阳活动峰值之后和气温上升高潮之后合乎规律。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90 次阅读|2 个评论
太阳活动及其附加效应左右小冰期
热度 1 杨学祥 2012-2-11 10:57
太阳活动及其附加效应左右小冰期 杨学祥,杨冬红 小冰期是指一段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的时段。地球曾经历的小冰期( Little Ice Age ) , 特指 16 至 17 世纪为主的寒冷阶段。大约 15 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小冰期结束于 20 世纪初期。在英格兰中部, 16 世纪冬天的温度约比现今低 1.5 ℃ 。进入小冰期,全球平均气温会降低 0.5 ℃ -1.5 ℃ 。 从 15 至 17 世纪的 200 余年内,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这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期。与之对应的中国华北第六地震活动期,延续了 200 多年,其间发生了 4 次 8 级地震, 7 次 7 级地震,其后的平静期延续了 85 年,未发生任何大于 6 级的地震 。强潮汐、全球气候变冷和强震多发在小冰期的对应关系,引出小冰期的太阳活动成因假说。 太阳活动低值说: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从 1645 到 1715 年,太阳活动衰微,太阳黑子非常少,持续时间不可思议地持续长达 70 年。 1894 年,英国天文学家蒙德把这 70 年称为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对宇宙飞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太阳的辐射输出变化于 0.1~0.3% 的水平上。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变化是否足以引起地球气候长周期(冰期和间冰期)和短周期(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的相互转变。 Eddy 等人估计,太阳常数变化引起的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低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 附加机制: 1. 墨西哥灣流減速说: 墨西哥灣流挾帶墨西哥灣的暖水北上,使北歐的氣溫較類似緯度的西伯利亞高了攝氏五至 10 度。在小冰期間 , 墨西哥灣流的強度減緩了約 10% 。這也可能是 1200-1850 年小冰期的成因。墨西哥灣流在小冰期減速 , 可能是大西洋風發生起因不明的改變所致。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和陽光照射量出現變化有關。 2. 臭氧洞漏能说:平流层里的臭氧吸收了进入大气层太阳总辐射的 2% 。臭氧含量减少,降低了平流层吸收太阳能量的能力,并将这部分能量泄漏给对流层。这就是臭氧洞漏能效应。 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迅速变暖与平流层臭氧急剧减少相关,而 60 年代降温与同期平流层臭氧含量增加一一对应。平流层臭氧含量增加对应地球低温,平流层臭氧含量减少对应全球增温。全球变暖与南北极臭氧洞扩大相对应,小冰期可能起源于平流层臭氧含量增大,太阳活动减弱是臭氧含量增大和气候变冷的原因。 3.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说 海水因为含有平均约 3.5% 的盐分,所以它的最大密度约出现在摄氏负 2 度左右,恰好与海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很接近。两极临近结冰的海水密度最大,源源不断地沉入两极海底,自转离心力使较重的海水向赤道海底运动,形成全球巨厚的海底冷水层。由于太阳辐射不能进入这个领域,“冷”被安全地封存在海底,冷水领域还不断扩大。赤道海水表层热水在上、冷水在下,垂直方向只有热传导、没有热对流。随着海洋冷水区的不断扩大和赤道海洋表层热水区的不断缩小,赤道和两极的温差也不断加大,形成中、高纬度地区的冰盖和冰川。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底藏冷效应。它是海气相互作用的典型范例,大气中的“冷能”由此而进入海洋。冰雪反射太阳辐射,随着冰雪面积的不断扩大,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能量越来越少,使大气和海洋越来越冷,冰期有一个长期的“冷积累”过程。 由于内核相对地壳地幔的差异旋转,太阳辐射达到最大值时使核幔角动量交换达到高峰,部分旋转动能转变为热能积累在核幔边界赤道区(此处核幔速度差最大,积累的热能最多)。超级热幔柱(羽)由核幔边界赤道热区升起,在海底赤道区喷发,加热了底层海水,并引发赤道和两极之间的海洋整体热循环,降低了赤道和两极大气的温差,使两极的海温和气温逐渐上升到冰点以上,消除了海洋藏冷效应的“冷源”,形成全球无冰温暖气候,产生晚白垩纪赤道海洋表层低温之谜(当时温度为摄氏 21 度,比现代低 6.5 度)。我们称这个过程为海洋锅炉效应。有证据表明,随着热幔柱喷发强度的减弱,近一亿年间海洋底层水冷却了摄氏 15 度,大气冷却了 10~15 度。这是典型的地、海、气相互作用。计算表明,一亿二千万年前形成翁通爪哇海台的海底热幔柱喷发,其释放的热量可使全球海水温度增高 33 度,喷发过程经历了几百万年时间。有证据表明 , 在古新世末不到 6000 年的时间内大洋底层水增温 4 度以上。海底火山活动引发的深海热对流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受太阳活动的驱动,是太阳活动左右小冰期的一个重要附加机制。 海洋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4. 地磁层漏能效应:电离层吸收太阳辐射的 7% 。地磁场强度越大,电离层的离子密度就越大,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就越强。二千年以来全球磁场持续减弱,而最近 150 多年地磁强度下降了 10%~15 %。南大西洋出现地磁异常区,其磁场减弱达 35 %,地球磁极弱化。地磁场强度增强,全球气温变冷;地磁场强度减弱,全球变暖。地磁场强度增强可能是小冰期形成的一个原因。 太阳活动增强对应地磁场变弱和气温变暖,太阳活动减弱对应地磁场增强和气温变冷,地磁场强度变化与太阳活动相关。 5. 潮汐震荡调温说: 2000 年查尔斯 · 季林( Keeling )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 水带 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 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强潮汐震荡是小冰期产生的可能原因。 最近研究发现,潮汐具有 11 、 22 、 60 、 200 、 1800 年周期,与太阳活动 11 、 22 、 200 年变化周期相对应,与气候变冷的 60 、 200 、 18000 年周期相对应。 太阳黑子活动受行星潮汐的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和潮汐有相同的周期变化,这也意味着地球轨道变化和月球轨道变化同样受行星摄动和行星潮汐的影响。行星通过行星摄动和行星潮汐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和地月轨道变化,间接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和地震活动。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404 次阅读|3 个评论
小冰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拉马德雷冷位相三代不同级
杨学祥 2012-2-9 15:16
小冰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拉马德雷冷位相三代不同级 小冰期是比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更冷的较高级别的变冷时期,它们不是平辈,而是大中小三代,看不懂吗? 小冰期的后代: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拉马德雷 评论 (0 个评论) Hejiankun 2012-2-9 14:54 你的理论已经被多方辟谣,基本可以定义为伪科学 博主回复(2012-2-9 15:03):你搞错了,小冰期来临被辟谣,本文说的是目前不会重现小冰期。我在多种场合都坚持小冰期来临是夸张的观点。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quickforward=1id=535676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冰期的后代: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拉马德雷
热度 2 杨学祥 2012-2-9 14:38
小冰期的后代: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拉马德雷 杨学祥,杨冬红 目前气象学家解释 2012 年的欧洲寒流,回避了两个气候现象: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拉马德雷。北极涛动和拉尼娜被公认为是此次欧洲寒流的成因之一,可是,为什么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的拉尼娜年不发生欧洲寒流? 张培群对全球变暖的看法很客观,他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全球变暖在 2000 年以前表现为连续发生暖冬,在 2000 年以后出现了一些阶段性低温, 2006 年以来基本每年 1 月份都出现了阶段性低温,有些时候 12 月份也有。这说明 2000 年以后,全球变暖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以《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为题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发表自己的观点: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9.1 级地震和海啸的合理结果。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 1890-1924 年、 1947-1976 年和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对应气候变冷波动时期; 1925-1946 年和 1977-1999 年为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对应气候变暖时期。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 2000 年以前, 1977-1999 年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全球气温迅速变暖, 1986-2004 年中国发生连续 18 年暖冬;在 2000 年之后,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阶段和冷冬开始频繁发生。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4 (拉尼娜年)、 1957 (厄尔尼诺年)、 1969 (厄尔尼诺年)、 1972 (厄尔尼诺年)、 1976 (厄尔尼诺年)中国东北发生了严重低温冻害; 1955 (拉尼娜年)、 1957 (厄尔尼诺年)、 1964 (拉尼娜年)、 1969 (厄尔尼诺年)、 1972 (厄尔尼诺年)、 1977 (厄尔尼诺年)长江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 4 天。 从 1645 到 1715 年,太阳活动衰微,太阳黑子非常少,持续时间不可思议地持续长达 70 年。 1894 年,英国天文学家蒙德把这 70 年称为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已发生 5 次,其中蒙德极小期最冷,道尔顿极小期变冷减弱,预测中的 21 世纪极小期将会更弱,不会重复道尔顿极小期,更不会重复蒙德极小期。应为相应的潮汐强度在蒙德极小期最强,在道尔顿极小期变弱,目前变得更弱,接近 2133-2337 年的最低值(见图 1 )。 2337 年达到变暖高峰, 3107 年达到变冷高峰,重现小冰期。 表 3 太阳黑子和潮汐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极小期 时间 ( 年 ) 潮汐极大年时间 时间差 全球气温 欧特极小期 1040-1080 1062 超前 22a 低温 沃尔夫极小期 1280-1350 1264 滞后 16a 低温 史玻勒极小期 1450-1550 1425 滞后 25a 小冰期 蒙德极小期 1645-1715 1629 滞后 16a 小冰期 道尔顿极小期 1790-1820 1770 滞后 20a 低温 21 世纪极小期 2007- ?? 1974 滞后 33a 低温? 注:太阳黑子数据引自文献 ,潮汐资料引自文献 ,全球气温资料引自文献 。 强潮汐1800年周期(据季林,2000)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 ,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2000 年查尔斯•季林( Keeling )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2002 年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 我们的研究表明,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1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2003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4-2011 年 PDO “冷位相”已发生 5次。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 PDO 冷位相与低温冻害对应的物理原因。 深海巨震,特别是地震引起的海啸,将海底冷水翻到表面,降温效果是明显的,这可以从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气温的剧烈波动变化中得到验证。 2004 年、 2005 年、 2007 年、苏门答腊三次 8.5 级以上强震和 2009 年 9 月 30 日 南大洋萨摩亚群岛 8 级地震海啸,是 2005 年中国 18 年暖冬终结、 2006 年初低温寒流、 2008 年初中国南方罕见冰雪冻灾、 2010 年初低温暴雪袭击北半球的前兆和成因,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 8.8 级地震和海啸与 2010 年 12 月欧美暴雪低温和英国三百年来的最强寒流的对应性、2011年3月11日日本9级地震海啸对应欧洲和日本2011年底2012年初寒流的对应性,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 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深海巨震是导致气候变冷的三大因素,其中前两者是小冰期的后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全球气温变化的 1800 年、 200 年和 60 年周期。 相关新闻: 地球暑去寒又来? 2012 年 01 月 14 日 08:11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吴昊 太阳黑子周恒摄 气候如何变化,某种程度是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的一次较量。它将向何处去,要看谁的力量更大些。 本报记者 吴昊 虽然今年冬天不太冷,但近 5 年屡屡出现的寒潮、冷冬,让人记忆犹新。 伴随着太阳活动减弱和极大年的推迟,有些科学家大胆作出预测,地球将暑去寒来。 这似乎听上去和“气候变暖”的主流观点格格不入。不过,在古气候学家看来,如果放在更大的时间尺度内,人们所经历的冷暖都不足为奇。 又一个蒙德极小期? 大约 15 世纪初,全球曾进入一个寒冷时期,被称为“小冰期”,于 20 世纪初结束。 那时,欧洲出现了冰川的膨胀和冰舌的前进。它们破坏了农田,毁灭了山村。在英格兰中部, 16 世纪冬天的温度约比现今低 1.5 ℃ 。在那段最冷的时期,瑞士中部海拔 900m 的山丘直到 5 月份还被冰雪覆盖。 在中国,这段时间被命名为“明清小冰期”。中国气象局研究员张德二研究发现,中国小冰期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一致。 小冰期是伴随着中世纪的温暖结束到来的。寒冷的天气让植物生长季节变短,土壤潮温,粮食作物减产,全球各地频繁出现饥荒与瘟疫。 在这个小冰期里,同时出现了另一个天文事件在此重叠,让科学家们倍感兴趣。它被称为蒙德极小期:从 1645 到 1715 年,太阳活动衰微,太阳黑子非常少,持续时间不可思议地持续长达 70 年。 1894 年,英国天文学家蒙德把这 70 年称为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在蒙德极小期中太阳活动最微弱的 30 年时间里,天文学家只观察到大约 50 个太阳黑子。在相同时段,本应该观察到 4 万 ~5 万颗太阳黑子。 起初人们怀疑这 70 年的极小期与太阳黑子周期理论有悖。然而 1976 年,天文学家埃迪综合之前的各种科学记载并辅以树木年轮中 14C 含量的测定结果,论述了蒙德极小期内太阳活动确实处于静止平静状态。 而 2003 年权威刊物《物理评论快报》的一篇文章还进行了进一步拓展。文章图例显示,在过去的仅仅 1000 年中,就明显出现过 5~6 次太阳活动极小期。 300 年后的今天,在一片“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导声音中,蒙德极小期又被重提。少部分研究者预测,太阳可能即将进入一个漫长的“冬眠期”。数年后,太阳表面的黑子会销声匿迹,或将持续几十年。 暑寒相随 虽然上世纪 80 年代 “冰河理论”就被提出,不过一直不是“气候变暖理论”的对手。 不过近年来,哈比布罗·阿布萨马托夫的观点一经提出,仍颇引起一番关注。这位俄罗斯科学院天文台的研究员经过长期对太阳进行观测和研究,认为在未来 10 年,全球变暖将逐渐停止,即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长了 4% 。他甚至预测说全球范围的大幅度降温将在 2055 年到 2060 年发生,并且会持续大约 60 年。 究其主要原因,阿布萨马托夫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太阳活跃程度将发生变化,这从近年来太阳黑子的静默可见一斑。由于对地球升温起主导作用的太阳释放到地球表层的能量在慢慢减少,全球可能变冷便顺理成章。 这一观点得到历史数据的印证,在过去千年的几次太阳活动极小期,全球平均温度低于正常 0.5 ℃ 。 然而,反对的声音也接踵而至。 一些科学家认为,由于人类对太阳观测研究时间尚短,没有足够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在接下来的周期中,太阳黑子仍将会平静甚至沉默。 另外,即使太阳活动极小期来临,平均 0.3 ℃ ~ 0.5 ℃ 的降幅也不足以抵消未来 CO2 排放造成的升温。 1992 年,《 IPCC 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首次公布,提出了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会在大气中的积累并将导致气候变化。此后的 20 年间,连续几份报告一直强调此类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未雨绸缪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看来,未来世界是否会进入小冰河期,还很难回答。 事实上,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非常多。忽略任何一个因子,都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其中,人类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大气圈、海洋圈、生物圈、陆地圈、冰雪圈等气候系统构成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1998 年以后,太阳辐射总量极低;火山爆发频繁,太阳热量被气溶胶反射;北极涛动正位相逐步减弱虽无法达到峰值,但是仍处在高峰位置。 丁一汇说,温度变化是曲线而非直线,它的波动叠加了正负因素变化。以 1998 年为界,按照 60 年的周期尺度,预计未来十几年气候仍将继续变暖。 不过在古气候学家看来,如果把尺度放大到千年尺度,这些变化实在是不值一提。因此,科学家强调,对气候的预测需综合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因素等多重影响,并非简单之事。 不过,《科学》杂志一篇文章提醒我们, 2013 年前后到来的太阳活动极大年,太阳黑子数能否达到 90 ,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气候如何变化,某种程度是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的一次较量。它将向何处去,要看谁的力量更大些。 无论是暑是寒,人类也许都要对自身行为保持足够自省,更不能寻找任何借口,让大自然为我们的放纵继续埋单。 《中国科学报》 (2012-01-14 A2 新知 ) http://tech.hexun.com/2012-01-14/137264953.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466 次阅读|4 个评论
小冰期的成因(2):深海巨震导致气候变冷是中国学者首创
杨学祥 2012-2-9 06:47
小冰期的成因( 2 ):深海巨震导致气候变冷是中国学者首创 杨学祥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 2002 年 郭增建提出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 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1868 年以后的北半球温度下降与 1868 年和 1877 年间的智利两个 M t 9.0 级大地震有关。 1900 年以后的北半球的温度下降可能与 1906 年厄瓜多尔 M w 8.8 级大地震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周围大量 M s 8 级以上的大地震的数量特多有关。 1952 年之后的温度短时下降以及 1960 年以后的明显的长时段下降可能与 1952 、 1957 、 1960 和 1964 年的 4 次 M w 9.0~9.5 级的环太平洋大地震有关。由于 1960 年智利特大地震为 M w 9.5 级, 1964 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为 M w 9.2 级,所以 1960 年以后北半球和中国气温下降明显,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 。 1833 年苏门答腊 9 级地震、 1837 年智利瓦尔的维西 9.25 级地震和 1841 年堪察加 9 级地震组成一个 9 级以上地震小高潮,对应 1833 年之后气温的低水平段 。 2012 年 2 月 7 日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国家气候中心副总工程师张培群做客新华网,解读近期欧亚多国极寒天气。他说,全球变暖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全球变暖后有很多表现,比如上世纪 80 年代来最熟悉的就是“暖冬”了,那时候大家对全球变暖还是比较认可的,每年都是暖冬。而到了一定程度后也会出现波动。像 2000 年以后也出现了冬季的一些阶段性低温。 2006 年以来基本上每个 1 月份都出现了阶段性的低温,有些时候 12 月份也有。我们比较记忆犹新的像 2010 年年初就出现过“千年极寒”的说法,也是欧洲出来的。像我们国家 2008 年比较严重,有一个月左右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实际上大家可能知道 2009 年也是比较明显的 。 张培群对全球变暖的看法很客观,他指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全球变暖在 2000 年以前表现为连续发生暖冬,在 2000 年以后出现了一些阶段性低温, 2006 年以来基本每年 1 月份都出现了阶段性低温,有些时候 12 月份也有。这说明 2000 年和2006年以后,全球变暖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什么?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以《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为题在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发表自己的观点:中国连续 18 年暖冬的终结是 2000 年世界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发生 9.1 级地震和海啸的合理结果 。 我们在 2004 年 10 月指出,在小冰期时期,强潮汐与强震同时发生 : 目前气候变化与 1,800 年潮汐周期相关,在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强潮汐将深海冷水翻上表面,使气候变冷。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潮汐强度减弱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 24 世纪 。 从 15 至 17 世纪的 200 余年内,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这也正是蒙德极小值期。与之对应的中国华北第六地震活动期,延续了 200 多年,其间发生了 4 次 8 级地震, 7 次 7 级地震,其后的平静期延续了 85 年,未发生任何大于 6 级的地震 。 强潮汐、全球气候变冷和强震多发在小冰期的对应关系,为强潮汐激发强震提供了证据 ,也为强潮汐和强震导致气候变冷提供了证据 。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调温说,深海巨震也是形成小冰期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 (3): 287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3. 郭增建 , 郭安宁 , 周可兴 . 地球物理灾害链 . 西安地图出版社 , 2007. 111~114, 146~158 4.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 财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6, 21 (3): 1023~1027 5.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 “ 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08, 23 (6): 1813~1818 6. 张培群 : 异常冷冬未改气候变暖趋势 每十年上升 0.2 度。 2012 年 02 月 07 日 10:55:14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2-02/07/c_122666499.htm 7.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8. 杨冬红 , 杨学祥 , 刘财 . 海平面震荡与地震的关系研究 . 世界地质 , 2004, 23(4): 407-410. 9. Keeling C D, Whorf T P.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PNAS , 2000, 97 (8): 3814~3819 10. 马宗晋 , 杜品仁 .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 1995. 10 , 99~102 11.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 1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0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冰期的成因:火山喷发导致小冰期是中国学者首创
热度 1 杨学祥 2012-2-8 15:46
小冰期的成因:火山喷发导致小冰期是中国学者首创 杨学祥 小冰期是指一段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的时段。地球曾经历的小冰期( Little Ice Age ) , 特指 16 至 17 世纪为主的寒冷阶段。大约 15 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小冰期结束于 20 世纪初期。小冰期 (Little Ice Age) 一词最早用来描述“全新世最暖期之后冰川中等规模复活的寒冷时期”。那时,欧洲出现了冰川的膨胀和冰舌的前进。它们破坏了农田,毁灭了山村。在英格兰中部, 16 世纪冬天的温度约比现今低 1.5 ℃ 。 关于小冰期的成因,目前有以下几种假说: 太阳活动低值说: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 ,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当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向即将来临的全球变暖灾难开战的同时,科学界本身对此问题还没有达到一致。许靖华指出,过去 150 年的温度记录表明,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引起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全球有变暖趋势。尽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仍在不断增加,但这种趋势被寒冷期中断了三次(最近的一次寒冷期在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因此,温度变化记录与温室气体含量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而一些科学家则发现平均气温与太阳活动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 大量观测数据表明,地质环境记录的气候变化与由地球轨道引起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 。对宇宙飞船测量数据的分析确定,太阳的辐射输出变化于 0.1~0.3% 的水平上 。这一问题的争论焦点是,地球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变化是否足以引起地球气候长周期(冰期和间冰期)和短周期(小冰期与小气候最适期)的相互转变 。 Eddy 等人估计,太阳常数变化引起的气候响应与正常发生的变化相比是很小的——太阳常数的变化至多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受到零点几度的扰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激发低层大气发生变化的机制 。 宇宙星云说: 该假说认为,地球冰期和小冰期的发生与太阳带领它的家族通过银河旋臂的时间有关。我们的银河系是一个漩涡状星系,它具有 4 条旋臂。根据星系旋臂形成假说,太阳及其家族在绕银河系核旋转时,每隔一个周期就要通过一次旋臂,而在旋臂里星际物质比较密集。因此有人认为,当太阳通过旋臂时,大量星际尘埃的存在使星际空间的透明度减少。太阳辐 射出来的光和热受到星际尘埃的反射和折射,到达地球的太阳能量就会减少,从而形成冰期或小冰期。宇宙尘埃云说是一种地外机制,但它也受到近期观测资料的挑战 。 臭氧洞漏能说: 臭氧洞漏能效应是最近提出的一种高、低层大气中太阳能量重新分布的变化机制:国内外几乎所有的气候模式研究都表明,所谓全球气候变暖是指对流层里气候变暖,而在平流层里则是变冷的 。平流层里的臭氧吸收了进入大气层太阳总辐射的 2% 。臭氧含量减少,降低了平流层吸收太阳能量的能力,并将这部分能量泄漏给对流层。这就是臭氧洞漏能效应。太阳辐射变化、地球各圈层(包括地核、地幔、地壳、海洋和大气各圈层)差异旋转和大气污染使平流层臭氧减少,使对流层臭氧增加。这些是平流层变冷、对流层变暖的物理原因。 80 年代全球迅速变暖与平流层同期臭氧急剧下降密切相关;而 60 年代降温与平流层同期臭氧含量增加相对应 。计算表明,由太阳潮汐力产生的地球自转速度长时间减慢造成了地壳、平流层、对流层的差异旋转,加强了大气的绕极涡旋,形成近日点极昼处的最大臭氧洞(南极臭氧洞)和远日点极昼处的较小臭氧洞(北极臭氧洞)。最大臭氧洞在南北极的交替出现与地球轨道近日点的进动(周期约为 2 万年)有关,臭氧洞的规模与黄赤交角(周期约为 4 万年)及地球轨道偏心率(周期约为 10 万年)有关。当平流层底部积聚了大量卤素(由火山喷发等自然作用和人类污染源产生),极昼时过量紫外线可以穿透平流层到达其底部,使卤素光解出 Cl 和 Br 等离子,它们随绕极涡旋上升,破坏了臭氧。因此,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轨道三要素同时也影响臭氧变化,它们共同完成地球长短周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例如,一万年前近日点在夏至,地球轨道偏心率也达到本周期的最大值,最大臭氧洞出现在北极,造成了北极冰盖的大规模融化;而公元 1250 年近日点在冬至,地球轨道偏心率逐渐变小,最大臭氧洞出现在南极,造成南极冰盖较小规模的融化。月亮潮汐力周期地加强或减弱这一效应,并引起臭氧异常分布和厄尔尼诺现象 。 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迅速变暖与平流层臭氧急剧减少相关,而 60 年代降温与同期平流层臭氧含量增加一一对应 。平流层臭氧含量增加对应地球低温,平流层臭氧含量减少对应全球增温。全球变暖与南北极臭氧洞扩大相对应,小冰期可能起源于平流层臭氧含量增大,太阳活动减弱是臭氧含量增大的原因。 地磁层漏能效应: 电离层吸收太阳辐射的 7% 。地磁场强度越大,电离层的离子密度就越大,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就越强。二千年以来全球磁场持续减弱,而最近 150 多年地磁强度下降了 10%~15 %。南大西洋出现地磁异常区,其磁场减弱达 35 %,地球磁极弱化,处于“磁极翻转”的雏形阶段,这可能是地球发生许多灾变和异常现象的深层原因 。 地磁场强度增强,全球气温变冷;地磁场强度减弱,全球变暖。地磁场强度增强可能是小冰期形成的一个原因。 潮汐震荡调温说: 2000 年查尔斯 · 季林( Keeling )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 水带 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 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 。 强潮汐震荡是小冰期产生的可能原因 。 火山活动致冷说: 如文献 所述,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短周期的对应关系是: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 。 最近,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近日在《地球物理通讯》月刊发表研究报告称地球的小冰期是由火山喷发造成的。“小冰期”( Small glacier epoch )通常是指从 15 世纪初到 19 世纪末,全球气候进入的一个寒冷时期,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对于“小冰期”的成因科学界一直有着不同的说法。由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气候科学家吉福德·米勒带领的国际科学团队对冰岛和加拿大古代植物和冰川样本进行了研究,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小冰期”的到来。 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发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其中包括瓦努阿图的火山。研究人员通过碳 14 测定,研究小组分析了约 147 种样本,并发现了两个突然的集中死亡时期,这两个时期发生在冰冠大量增长的时候。一个是在 1275 年到 1300 年,一个是在 1430 年到 1450 年。这与火山大规模喷发的时间相吻合。 虽然火山喷发导致的气温骤降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足以使北冰洋的冰川夏季也扩张。太阳辐射反射减少了墨西哥湾暖流,气温持续下降。这也是为什么火山喷发导致了短暂气温下降会导致几个世纪的寒冷时期“小冰期”的到来 。 冰岛和美国等国的科研人员最新研究认为,地球小冰期始于13世纪后期,这比当前地质学界普遍接受的小冰期起始时间提前了100多年。 火山喷发的原因: 小冰期是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的。中世纪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原有的地壳均衡,导致失去冰盖的大陆上升和增加海水的大洋下沉,由此引发的地壳均衡运动被称为冰川地壳均衡运动和水均衡运动,从而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大规模发生。 重要提示: 对比可知,火山喷发导致小冰期的观点不是外国科学家现在首次提出的,中国学者张振克等人在 2000 年就提出了这一观点。类似问题一再重演,中国学者的首发权应该引起重视,不能掉以轻心 。 参考文献 1. 马宗晋 , 杜品仁 .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 1995. 10 , 99~102 2. 许靖华。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中国科学。 D 缉。 1998 , 28 ( 4 ): 366~384 3. 汪品先,翦知湣。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第四纪研究。 1999 ,( 1 ): 1~17 4. 洪业汤,姜洪波,洪冰,等。近六千年地表温度和太阳变化的高分辨率记录对比研究。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1999 , 5 ( 12 ): 1521~1522 5. 张振克,王苏民,吴瑞金。小冰期气候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未来气候的启示。自然杂志。 2000 , 22 ( 3 ): 173~176 6. J. A. 雅各布斯。地磁场倒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 215 7. 杨学祥,陈震,刘淑琴。地球内核快速旋转的发现与全球变化的轨道效应。地学前缘。 1997 , 4 ( 2 ): 187~193 8. 杨学祥。太阳活动驱动气候变化的证据。同 3 , 2000 , 6 ( 5 ): 615~617 9. Gabriello Walker. Does spacedust make the Earth blow hot and cold? New Scientist. 1995,148:22 10. Eddy J. A.,Gilliland R. L.,Hoyt D. V. .Changes in the solar constant and climate effects. Nature. 1982,300:689 11. 王绍武。当前气候变化及其演变趋势。见:叶篤正,黄荣辉主编,旱涝气候研究进展。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0 。 1~9 11.Lamb H.H. . 气候的变迁与展望。北京:气象出版社, 1987 。 343 12. 杨学祥,陈殿友。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地质论评。 1999 , 45 (增刊): 33~42 13. 杨学祥,陈殿友,宋秀环。太阳风、地球磁层与臭氧层空洞。科学( Scientific American 中文版)。 1999 ,( 5 ): 58~59 14. 杨学祥。臭氧洞漏能效应及其形成原因。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 191 15. Channell J.E.T., Hodell D.A.,McManus J. And Lehman B.. Orbital modulation of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Nature. 1998,394:464~468 16. 杨学祥。地磁层和大气层漏能效应。同 3 。 1999 , 5 ( 9 ): 1170~1171 17. Crutzen P.J. et al. Solar proton events: stratospheric sources of nitric oxide. Science. 1975,189:53~56 18. 杨学祥 , 陈殿友 .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地壳形变与地震。 2000 , 20 ( 3 ): 39~48 19. 杨学祥 . 全球变暖、构造运动与沙漠化 . 地壳形变与地震 . 2001 , 21 ( 1 ): 15~23 20. 杨冬红 , 杨学祥 . 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 . 世界地质 , 2011, 30 (3): 474~480 21. Keeling C D, Whorf T P.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PNAS , 2000, 97 (8): 3814~3819 22.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23. 任振球。全球变化。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0 。 99,209 24. 火山喷发导致“小冰期”。 2012 年 02 月 02 日 04:49 羊城地铁报。 http://roll.sohu.com/20120202/n333460302.shtml 25. 杨学祥 . 迟到的发现:拉尼娜现象恐加大流感大爆发可能性 . 2012-1-18 07:27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987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172 次阅读|3 个评论
小冰期来临是误判:低温将持续多久?
热度 1 杨学祥 2012-2-7 07:04
小冰期来临是误判:低温将持续多久?
小冰期来临是误判:低温将持续多久? 杨学祥 2012 年 2 月 6 日 钱江晚报以《欧亚现百年低温极端天气 英媒称小冰河期来临》为标题,报道气象科学最新观点:人类面临“小冰河”期,冷天或持续 30 年。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 20 年至 30 年。   英国《每日邮报》因此宣称 2011 年开始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02/06/c_122658441.htm 2012 年 2 月 7 日 《证券时报》报道:欧亚遭遇寒冷天气侵袭,推动全球农产品期货价格飙升。英国科学家甚至声称,地球变暖已停止,未来或将进入小冰河期,更让人们担心未来几年中,农产品尤其粮食产量的供应问题。   当下,欧亚各地正在遭遇到极端寒冷天气。此外,人们还把视线放在长期天气变化上。上周,英国气象局和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发布了这些基于 3 万多个监测站的数据,确认世界温度上升趋势止于 1997 年,地球在过去的 15 年间并无变暖。人类甚至有可能面临小冰河期,堪与 17 世纪泰晤士河上举行霜降会的 70 年降温相提并论。   英国主流气候学家甚至认为,太阳在整个二十世纪都发出异乎寻常的高能量,现在正走向太阳辐射输出的最低值,人们将面临冷夏、严冬以及粮食种植季节缩短的威胁。目前,太阳活动周期有 92% 的可能性达到 1790 年至 1830 年间的“道尔顿最低点”,甚至更弱。在这段以气象学家约翰道尔顿命名的时期里,欧洲部分地区的平均温度下降了 2 摄氏度 。   但是,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委员杨学祥认为,目前暴雪严寒天气的出现与北极涛动、高低压区异常、大气环流异常、拉尼娜有关,但由此认为“小冰河期”来临则比较夸张。 http://stock.sohu.com/20120207/n333920171.shtml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70846/17042877.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finance/2012-02/07/c_122666585.htm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20120207/070011325648.shtml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120207/5541232.shtml 我在 2 月 6 日 指出,本次寒潮是由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拉尼娜事件引发,地球气温变化由以下三个周期来决定: 1800 年的小冰期周期:由太阳黑子活动和潮汐强度确定,太阳黑子活动超长极小期和强潮汐对应变冷周期。从 15-17 世纪小冰期起算,下一次小冰期将发生在 3107 年,由美国科学家季林在 2000 年提出。目前处于全球变暖高峰,可持续到 24 世纪。 200 年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由太阳黑子活动和潮汐活动强度确定,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太阳黑子周期长度超长期对应低温期: 1040-1080 年欧特极小期、 1280-1350 年沃尔夫极小期、 1450-1550 年史玻勒极小期、 1645-1715 年蒙德极小期、 1790-1820 年道尔顿极小期,已发生了 5 次,本次为 1997-2009 年开始,太阳黑子异常低值和太阳黑子周期长度超长(由 11 年变为 13 年)。目前进入变冷时期。 60 年拉马德雷(亦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周期:前两次为 1890-1924 、 1047-1976 年,本次为 2000-2030 年,正进入变冷阶段。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引发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冻害; 1955 、 1964 、 2008 、 2010 、 2011 年的拉尼娜事件和 1957 、 1969 、 1972 、 1977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引发中国长江下游冬季连续冰冻天数超长。 目前地球处于长周期的变暖高峰,中短周期的变冷初期,忽冷忽热,极端事件频发。 小冰期通常是指 15-17 世纪的气温变冷时期,也有人将 15-19 世纪划为小冰期(可称为广义的小冰期)。变冷高峰在 1645-1715 年蒙德极小期。 太阳活动具有 200 、 22 、 11 年变化周期,潮汐有1800、 200 、 60 、 22 、 18.6 、 11 年变化周期。对比三个周期,只有强潮汐和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叠加,才能发生低温期: 1800 年周期中低温可持续 400-500 年; 200 年周期中低温可持续 40-100 年; 60 年周期中低温可持续 30 年。 据美国媒体报道,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这一判定符合拉马德雷冷位相周期。 英国气象局和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发布了这些基于 3 万多个监测站的数据,确认世界温度上升趋势止于 1997 年,地球在过去的 15 年间并无变暖。人类甚至有可能面临小冰河期,堪与 17 世纪泰晤士河上举行霜降会的 70 年降温相提并论。英国主流气候学家甚至认为,太阳在整个二十世纪都发出异乎寻常的高能量,现在正走向太阳辐射输出的最低值,人们将面临冷夏、严冬以及粮食种植季节缩短的威胁。目前,太阳活动周期有 92% 的可能性达到 1790 年至 1830 年间的“道尔顿最低点”,甚至更弱。在这段以气象学家约翰道尔顿命名的时期里,欧洲部分地区的平均温度下降了 2 摄氏度。 1790 年至 1830 年间的“道尔顿最低点”在 200 年周期之内,在广义的小冰期范围内,处于小冰期末期,低温可持续 70-100 年。 小冰期的高峰在 1645-1715 年蒙德极小期,潮汐强度最大(见图 1 ),重现时期在 3107 年,目前的潮汐强度已接近最低点的 2133-2337 年,不会重现 1645-1715 年蒙德极小期的小冰期,也不会重现 1790-1820 年道尔顿极小期的广义小冰期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4640 主要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http://www.geophy.cn/CN/volumn/home.shtml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强潮汐1800年周期(据季林,2000)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6854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小冰期”:全球变暖已经停止?
热度 13 王铮 2012-2-4 09:02
关于“小冰期”:全球变暖已经停止?
先说一下基本概念,气候系统一直是存在状态变动的,变动分为两种类型,第一是突变,第二是波动。气候波动存在周期性或者准周期性。当波动到低于平均气温的半个周期时,这时候气候被认为进入“冰期”或者“寒冷期”。当这个波动幅度小,持续时间短,相对寒冷的时期被称为小冰期。 本图数据来自IPCC公布的网站,如果对数据有质疑,可向Nature投稿,但是请一定要搞懂后发言,不要仅仅知道的物探知识就混乱评价地球系统的科学数据。我也看不起放暗箭的,还有北京大学的假博士,请自重。 最近一个时期,随着全球寒冷事件的增加,涌起了全球变暖已经停止。其中一个报道是这样的(科学网优先笔法) MSN :专家称全球气候变暖已停止 或开始 20 年小冰河期 ( http://msn.ynet.com/3.1/1202/03/6750666.html ) 凤凰网:外媒:今年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 http://msn.ynet.com/3.1/1202/03/6750666.html ) “冰期”,人们想着到处是冰原,全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唯余北极熊,大河上下,顿失翩翩女。好可怕呀! 且慢,两个报道还是有差别的。 MSN 的报道说: 科学家的这项预测也推翻了气候变迁电脑运算模式 , 这些模式认定自 1900 年以来的地球变暖完全是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 , 而且只要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 , 就会继续变暖。科学家说 , 他们的研究显示 , 大部分的气候变暖是因为过去海洋周期处于“温暖期” , 而目前正处于“寒冷期”。 它没有讲“科学家”是谁。凤凰网比较严谨,它在上述陈述上补充了下面的话: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北半球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遭遇寒冬,并非是全球变冷,而是因为北半球出现了气象颠倒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北极震荡造成的。北极上空的大气压力……。今年冬季,北极震荡指数出现负值,北极上空出现高气压,寒带喷射气流都被挤压到比以往更远的南部地区,造成美国、欧洲和中国出现寒冬。 第一个观察及描述这种现象的美国华盛顿大学大气科学教授华莱士说:“我倾向于把它看作一种随机现象。我不认为我们掌握了它今年这个样子,下一年却完全另一个样子的原因。” 这段话引用的不像讲“随机现象”。估计翻译有问题。 正文没有说,但是标题都陈述将开始一个“小冰期”,夺人眼目的。实际上是一个认为世界将进入相对寒冷的阶段。 其实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寒冷期,我们中国科学家 2010 年就提出这样的观点, 2011 年初王铮,吴静文章在中国的《第四纪研究》发表,论文的题目是《 1880 年以来的全球升温趋势探究》(王铮,吴静)。文章的摘要是:  由于导致全球温度异常的因素的多样性,使得至21世纪末全球温度是否将持续上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文章基于新兴的非数值算法的遗传算法,对 1880~2009 年全球温度异常数据,做了驱动因子挖掘,将全球温度异常分解为人类活动的碳排放造成的温度波动和全球气候系统自然振动的温度波动两部分。研究发现,当前全球气候系统存在持续变暖的趋势,至 2100 年,全球温度将上升约 1.84 ~ 2.11 ℃。然而这个趋势叠加了由于全球气候系统周期性振动造成的周期性冷相位,表现为全球温度的平稳或下降,分别发生于 2005 ~ 2030 和 2071 ~ 2085 年前后,冷相位的持续时间呈缩短趋势。 全球没暖的趋势没有像报道所述的“被推翻”,而且全球变暖的结论并不是电脑运算模式的结果,而是大量观察的认识。全球变暖,也不是从1900年才开始的,而是从西方国家开始工业化时。这个报道有为西方国家推脱责任之嫌。 我们的文章,这是目前可以查到的文献中第一个提出 2005~2030 将出现相对寒冷期的文献(估计有人又要写匿名文章了),比外国人早。不过中科院丁仲礼院士 2010 年末也在一次会议上提到 2001 年来全球变暖可能已经停止的猜想,比我们的文章早。他比我们看问题敏锐。中国人的这种科学认识,已经过于一年多了,连《中国科学报》都没有报道。外国人迟到的发现,中国报纸纷纷转载,可见中国科学记者的素质要提高。 我们的研究发现,全球变暖趋势还在持续,但是由于叠加了寒冷半周期的干扰,全球变暖趋缓,局部时段甚至变冷。但是在叠加温暖周期时, 2030~2070 ,变暖程度可能更严重,现在仍然需要全球行动应对全球变暖,不过国际上那些认为中国 2020 年就需要总量减排的要求是操之过急。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实际上做了风险分析。文章的题目是《不确定性下的中国减排方案寻优研究》(王铮,朱潜挺,吴静,见《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1 ),文章的结论是: 至 2100 年全球温度仍然存在上升到 2 ° C 以上的风险,只要上升的可能性大于 54% ,减排对全人类是有益的。为此,要实现把上升控制在 2 ℃以内的气候控制目标。在发达国家履行至 2050 年碳排放量比 1990 年减少 80% ,前苏联地区减少 50% 的前提下,要确保这个目标的实现,中国与其他地区必须在 2025 年之前参与总量减排。 我与张帅、吴静、朱潜挺提出一个更细致的减排方案,我们称之为有效增长方案,有效在于保障它增长平衡,不刺激经济危机。 有效增长方案设定各个国家按照两阶段的方式参与总量减排。设定具体方案为:中国至 2050 年的碳排放量比 2005 年总量减少 15% ,并且至 2100 年总量减少 25% 。美国至 2050 的排放量比 1990 年降低 80% ,至 2100 年仍保持这个总量水平。欧盟和其它发达国家 2050 年的碳排放总量比 1990 年减少 80% ,至 2100 年保持比 1990 年均减少 80% 。日本至 2050 的碳排放量为 1990 年的 70% , 2100 年也保持 2050 年的总量水平。高发展水平国家至 2050 的碳排放量为 1990 年的 50% , 2100 年保持 2050 年的总量水平。中发展水平国家按照强度减排在 2020 年达到总量高峰值 1.387GtC 后,至 2100 年仍保持这个碳排放总量。低发展水平国家既不参加强度减排也不参与总量减排。这里日本的减排率指标减少,是考虑了日本不适合再大规模扩大核电规模。该方案下,模拟得到至 2050 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为 409.306ppm ,折合 449ppm 当量。至 2100 年全球升温为 1.94 ℃。各国(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方差为 0.0281 ,趋于平等。 肯定有人说,我在这里做广告。你说对了,我的确有点做广告,毕业生朱潜挺、张帅由于全心全意投入科研,没有到任何单位“实习”,现在还没有落实就业单位,有识货的吗?企业这种“实习制”是破坏中国教育的。 另外一个广告是,欢迎别人也拿出第一个发现所谓“小冰期”的论文。 2010 年有个孩子告诉我:“我去某文化宫面试了,面试的三人,我是硕士,她们是学士;我导师是胡琴名家,她们没有经过专业培养;还有,嘿嘿,我比她们都漂亮。”我问:“你托人没有?”她说,我是山东人,没有路子。她到底没有找到工作。 现在研究生就业,要“实习”除非他们是“世袭”,这是一个真正的“小冰期”。 附:关于全球变暖减缓的论文,PDF文件是当年的校改稿,所以有校改痕迹。 009王铮 (1).pdf 估计的升温趋势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9245 次阅读|30 个评论
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的一次较量:变暖还是变冷?
热度 2 杨学祥 2012-1-15 03:54
作者:吴昊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1-14 11:22:28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冷冬让人记忆犹新 地球暑去寒又来? 太阳黑子周恒摄 气候如何变化,某种程度是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的一次较量。它将向何处去,要看谁的力量更大些。 ■本报记者吴昊 虽然今年冬天不太冷,但近5年屡屡出现的寒潮、冷冬,让人记忆犹新。 伴随着太阳活动减弱和极大年的推迟,有些科学家大胆作出预测,地球将暑去寒来。 这似乎听上去和“气候变暖”的主流观点格格不入。不过,在古气候学家看来,如果放在更大的时间尺度内,人们所经历的冷暖都不足为奇。 又一个蒙德极小期? 大约15世纪初,全球曾进入一个寒冷时期,被称为“小冰期”,于20世纪初结束。 那时,欧洲出现了冰川的膨胀和冰舌的前进。它们破坏了农田,毁灭了山村。在英格兰中部,16世纪冬天的温度约比现今低1.5℃。在那段最冷的时期,瑞士中部海拔900m的山丘直到5月份还被冰雪覆盖。 在中国,这段时间被命名为“明清小冰期”。中国气象局研究员张德二研究发现,中国小冰期的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一致。 小冰期是伴随着中世纪的温暖结束到来的。寒冷的天气让植物生长季节变短,土壤潮温,粮食作物减产,全球各地频繁出现饥荒与瘟疫。 在这个小冰期里,同时出现了另一个天文事件在此重叠,让科学家们倍感兴趣。它被称为蒙德极小期:从1645到1715年,太阳活动衰微,太阳黑子非常少,持续时间不可思议地持续长达70年。 1894年,英国天文学家蒙德把这70年称为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在蒙德极小期中太阳活动最微弱的30年时间里,天文学家只观察到大约50个太阳黑子。在相同时段,本应该观察到4万~5万颗太阳黑子。 起初人们怀疑这70年的极小期与太阳黑子周期理论有悖。然而1976年,天文学家埃迪综合之前的各种科学记载并辅以树木年轮中14C含量的测定结果,论述了蒙德极小期内太阳活动确实处于静止平静状态。 而2003年权威刊物《物理评论快报》的一篇文章还进行了进一步拓展。文章图例显示,在过去的仅仅1000年中,就明显出现过5~6次太阳活动极小期。 300年后的今天,在一片“全球气候变暖”的主导声音中,蒙德极小期又被重提。少部分研究者预测,太阳可能即将进入一个漫长的“冬眠期”。数年后,太阳表面的黑子会销声匿迹,或将持续几十年。 暑寒相随 虽然上世纪80年代“冰河理论”就被提出,不过一直不是“气候变暖理论”的对手。 不过近年来,哈比布罗·阿布萨马托夫的观点一经提出,仍颇引起一番关注。这位俄罗斯科学院天文台的研究员经过长期对太阳进行观测和研究,认为在未来10年,全球变暖将逐渐停止,即使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长了4%。他甚至预测说全球范围的大幅度降温将在2055年到2060年发生,并且会持续大约60年。 究其主要原因,阿布萨马托夫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太阳活跃程度将发生变化,这从近年来太阳黑子的静默可见一斑。由于对地球升温起主导作用的太阳释放到地球表层的能量在慢慢减少,全球可能变冷便顺理成章。 这一观点得到历史数据的印证,在过去千年的几次太阳活动极小期,全球平均温度低于正常0.5℃。 然而,反对的声音也接踵而至。 一些科学家认为,由于人类对太阳观测研究时间尚短,没有足够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在接下来的周期中,太阳黑子仍将会平静甚至沉默。 另外,即使太阳活动极小期来临,平均0.3℃~0.5℃的降幅也不足以抵消未来CO2排放造成的升温。 1992年,《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首次公布,提出了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会在大气中的积累并将导致气候变化。此后的20年间,连续几份报告一直强调此类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未雨绸缪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看来,未来世界是否会进入小冰河期,还很难回答。 事实上,影响气候变化的因子非常多。忽略任何一个因子,都会影响预测的准确性。其中,人类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太阳活动和火山活动,大气圈、海洋圈、生物圈、陆地圈、冰雪圈等气候系统构成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1998年以后,太阳辐射总量极低;火山爆发频繁,太阳热量被气溶胶反射;北极涛动正位相逐步减弱虽无法达到峰值,但是仍处在高峰位置。 丁一汇说,温度变化是曲线而非直线,它的波动叠加了正负因素变化。以1998年为界,按照60年的周期尺度,预计未来十几年气候仍将继续变暖。 不过在古气候学家看来,如果把尺度放大到千年尺度,这些变化实在是不值一提。因此,科学家强调,对气候的预测需综合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因素等多重影响,并非简单之事。 不过,《科学》杂志一篇文章提醒我们,2013年前后到来的太阳活动极大年,太阳黑子数能否达到90,将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气候如何变化,某种程度是自然力量和人类活动的一次较量。它将向何处去,要看谁的力量更大些。 无论是暑是寒,人类也许都要对自身行为保持足够自省,更不能寻找任何借口,让大自然为我们的放纵继续埋单。 《中国科学报》(2012-01-14A2新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58615.shtm “千年极寒”变百年:准200年气候变冷周期 2010-10-15 08:59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千年极寒,百年极寒,低温冻害,拉马德雷,拉尼娜 推荐到群组 “千年极寒”变百年:准 200 年气候变冷周期 杨学祥 最近一段时间,“千年极寒”的概念在网上大量出现,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中国气象局 12 日表示,虽然欧洲今年冬季将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的说法尚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但需防范我国冬季可能出现的阶段性低温冷害。给公众一个科学的说法,准确预测今年低温的程度,这是科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工作和义务。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研究员最近指出,关于“千年极寒”的说法,波兰学者的预测其理由并不能站住脚。 “千年极寒”这个说法的科学依据非常不充分,是不可信的,是完全可以被驳倒的。 综合分析预计,今年冬季我国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部分地区气温可能较常年同期偏低,也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 1 】。 我们在 2010 年 5 月 18 日 和 25 日指出,秋分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拉尼娜发展。预计 9 月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如果 2010-2011 年“真拉尼娜”发生, 2009-2010 年的低温暴雪灾害有可能重演,要认真监测,及时预防。目前处于观察阶段,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关注,一旦确认,及时通报【 2-4 】。 我在 2010 年 10 月 9 日 指出,从 15 至 17 世纪的 200 余年内,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如瘟疫流行)也很集中,这也正是蒙德极小值期。这个时期太阳活动处于极小值,人们往往把它当作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季林认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据计算,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周期为 1800 年。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再过 300 年)。因此, 千年极寒的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 15-17 世纪小冰期距今只有 400-600 年,根据潮汐调温 1800 年周期, 3100 年才能重现小冰期时期【 2 , 5 】。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264 年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沃尔夫极小期( Wolf minimum )( 1270-1350 )和 14 世纪冷气候, 1425 年、 1629 年两次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斯玻勒极小期 ( Sprer Minimum ) (1430 – 1520) 、蒙德极小期( Maunder Minimum )( 1620-1710 )和 15-17 世纪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道尔顿极小期 ( Dalton Minimum (1787 – 1843) 和 18 世纪的低温期,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 5 】。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 200 年周期和潮汐准 200 年周期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地球上的潮汐主要受日月作用,行星作用很小,只有日月的千分之几。太阳活动和潮汐变化的共振效应是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太阳黑子活动和潮汐的 178 年周期对地球寒冷周期的影响也非常值得关注。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 200 年周期和潮汐准 200 年周期是近期低温冻害频发的一个可能原因。 2009 年科学家称太阳黑子达到 1913 年以来最低值:最近太阳异常安静,太阳黑子的数量几乎比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黑子数量都更少,而且磁场更加微弱。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太阳异常安静,太阳黑子的数量几乎比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黑子数量都更少,而且磁场更加微弱。据美国宇航局说,最近几个月太阳黑子的数量是自 1913 年以来最低的时候。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 19 世纪初太阳也出现过类似的平静期。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 1913 年的太阳活动情况或者 200 年前出现的道尔顿最小值 (Dalton Minimum) 的一次重复。 17 世纪太阳最不活跃。科罗拉多大学大气和空间物理学实验室的汤姆 ? 伍兹表示,太阳最不活跃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全球温度下降大约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华氏度【 6 】。 根据潮汐的 1800 年周期,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弱,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再过 300 年),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因此, 千年极寒的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 15-17 世纪小冰期距今只有 400-600 年,根据潮汐调温 1800 年周期,全球变暖至少能持续到 3100 年才能重现小冰期时期【 2 】。这符合大多数科学家关于全球变暖总趋势的证据和预测。 根据潮汐 200 年准周期, 1974 年出现了一次潮汐小高峰,并伴随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低温期,但是,由于太阳黑子活动 200 年周期的低谷在 2007 年开始,使低温期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止(人为的温室效应是重要原因,变暖大趋势是根本原因)。迟到的太阳黑子活动第五次低值有可能与 1974 年的潮汐高峰配合,形成新一轮的低温时期,规模比前一次降温幅度要小得多。这是“千年极寒”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的主要原因。千年极寒变百年,这是有据可查的。 根据潮汐准 60 年周期, 2000-2035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冻害频繁发生。在冷位相时期内,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都会导致中国发生严重的低温冷害【 7-9 】。准 60 年规模的低温发生的几率最大,与去年的冬季低温水平持平。 出于同一个变化机制,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潮汐变化和太阳黑子变化有许多共同的变化周期,准 60 年、准 200 年、 1500-1800 年周期值得关注。 综合分析表明,“千年极寒”是一定不会发生的;二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变小;准 60 年极寒发生的几率很大,与去年规模相当。 参考文献 1. 王晨。气候专家:“千年极寒”论无科学依据。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发布时间: 2010 年 10 月 11 日 19:08:00 http://www.cma.gov.cn/qxxw/xw/201010/t20101011_79539.html 2. 杨学祥。今冬遭遇“极寒”的可能性有多大:潮汐 1800 和 55 年周期。发表于 2010-10-9 8:08:5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1249 3. 杨学祥。关注 2010 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可能发展。 2010 年 05 月 18 日 13:43 来源: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finance.jrj.com.cn/opinion/2010/05/1813437483113.shtml 4. 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 PNAS, 2000, 97(8): 3814-3819 5. 杨学祥。巧合:全球变暖还能持续 300 年补充图件。发表于 2010-9-19 9:06:2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4448 6. 秋凌。科学家称太阳黑子达到 1913 年以来最低值。时间 :2009-04-05 09:52 来源 : 新浪科技。 http://www.sciam.com.cn/html/tianwen/xingyumichen/2009/0405/3689.html 7.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8.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 2010-01-12 文汇报。 12 版:科技文摘。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9. 杨学祥。千年一遇低温和能量守恒:冷静分析。发表于 2010-10-9 11:54:0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1351 从公元850年起,我们可以确定的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就有四次之多,它们分别是: 沃尔夫极小期(Wolf minimum) (1270-1350) 斯玻勒极小期 (Sprer Minimum)(1430–1520) 蒙德极小期(Maunder Minimum)(1620-1710) 道尔顿极小期(Dalton Minimum (1787–1843) http://bbs.lqqm.net/thread-64619-1-1.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373474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8180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277 次阅读|2 个评论
太阳黑子2020年开始或进入“冬眠”:低温期可能来临
热度 2 杨学祥 2011-6-17 10:27
科学家推测:太阳黑子2020年开始或进入“冬眠”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1-6-16 10:54:46 美国科研人员预测,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2020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 科学界相信,到2012年,太阳黑子将进入活动高峰期。但美国国家太阳能观测台和空军研究实验所专家发现,太阳黑子近来出奇安静,具体迹象包括一股高速带电粒子流消失、一些黑子逐渐减弱、太阳两极活动放缓。 这些科研人员6月14日发表3份研究报告说,人们熟悉的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17世纪以来从未出现。 “这实在不寻常,出人意料,”国家太阳能观测台“太阳天气观测网”副主任弗兰克·希尔说,“但是,这3项完全不同的太阳观察项目发现相似迹象,这一事实是有说服力的指标,显示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或许正进入冬眠期。” 黑子是周期性地成群出现在太阳表面的暗点,温度相对较低,与强磁场有关。太阳黑子通常每11年进入活动高峰期,会产生太阳风暴,即从太阳大气层射出高速带电粒子流,能严重影响地球空间环境,干扰无线电通信等人类活动。 希尔说,研究人员正研究这段“冬眠期”是否会成为第二个“蒙德极小期”、即1645年至1715年几乎无法观察到任何黑子活动的太阳活动持续低潮期。 这3份研究报告发表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拉斯克鲁塞斯市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太阳物理学分会年会上。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6/248488.shtm 灾害频发的历史解读:相信历史还是相信模拟? 2011-4-30 07:00 灾害频发的历史解读:相信历史还是相信模拟? 杨学祥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元丰最近指出,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仅形成一纸不具法律效应的协议,令人失望地结束;随着2010年墨西哥坎昆大会仅取得小幅进展,对于未来世界各国的减排目标、减排资金和技术的落实,世界主要国家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人们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越来越多地无法满怀信心。 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对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可度正在降低:根据盖洛普公司调查,2010年48%的中间立场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的严重性被夸大了,而在两年前的2008年这个数据是35%。在2011年初,拉斯姆森能源升级机构的调查显示:尽管58%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重要问题,但只有33%的美国人认为是严重的问题,38%的美国人并不关心气候变化问题,其中包括17%的人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严重问题。此外,44%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是行星长期运行趋势导致,只有44%的人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行为造成的。 中国的情况也不能让人乐观。社会上,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则像“知识经济”、“信息高速公路”等词汇一样,时髦过后,热情大减。美国皮尤(Pew)调查机构调查显示,中国比美国更不关心全球变暖问题,只有24%的中国人认为全球变暖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然而,气候变化却不随着人们对其淡化和漠视而有所减缓,其所导致的灾害日益增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的频率增加了42%,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灾害占自然灾害的比重已经从50%上升到82%。 美国媒体盘点2010年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时指出,2010年是名副其实的“灾难之年”,共有26万人在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中丧生,全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220亿美元,创下近40年来的最惨烈纪录。其中气候灾害就导致近17000人丧生,比全世界过去15年来死于坠机事故的人数总和还要高。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在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指出:2010年是本世纪以来中国气候最为异常的一年,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本世纪以来之最。2010年中国气候极为异常,极端高温和强降水等事件发生之频繁、强度之强、范围之广历史罕见。气象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因灾死亡4800多人。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地区也异于常。 刚刚进入2011年,就不断遭遇气候灾害。美国大部分地区受到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大风雪吹袭,积雪厚达76厘米,陆空交通陷于瘫痪。在我国,南方大范围刚刚经历让多个省份的人民饱受影响的冻雨,而北方则在经历大范围的干旱【1】。3月11日日本9级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4月末美国龙卷风造成306人死亡的最新纪录,更将全球灾害推向高潮。 摆在人类社会面前的问题是:灾害频发的原因是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冷【2】? 全球变暖和全球变冷的争论   声势浩大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使“气候变暖”的话题进一步升温,但是北半球紧接着却出现了一系列异常低温天气。怎么解释这种极端的寒冷天气?气候变化的趋势究竟如何?怎样看待变暖和变冷之争?   冷暖之间,公众莫衷一是,国际气候学界也掀起新的探讨和争议。寒潮天气或许正可为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决策带来更理性和冷静的空气。气候学家认为,应该清醒地看到和承认,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研究资料不足,模式还不清晰,很多问题尚无法定论或存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目前,气候学界的主流认可气候变暖的说法,因此关于气候变冷问题的研究不是很受重视,但有一些专家指出,这个寒冬已经提示我们,天气和气候的变暖变冷都值得重视和研究,因为两者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需要人类更好地做好准备和适应。   近日,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创纪录的低温和雨雪天气中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场暴风雪给美国东北部佛蒙特州带来83厘米降雪,打破了1969年创下的76厘米的降雪纪录。北达科他州4日气温达到全美最低的-46℃。在欧洲,英国正在经历自1981年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寒潮。地处南欧的西班牙也发出了低温警报。亚洲各国和地区也感同身受。韩国大部分地区4日遭遇大雪,是自1937年有记录以来积雪最厚的一次大规模降雪。中国首都也连续降雪,气温达到40年来最低。位于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国也受到寒潮袭击。   寒冷的天气与公众心目中对“气候变暖”的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关气候变冷的说法因此受到了关注。   英国《每日邮报》10日刊文《我们是否进入30年的地球变冷期?》,报道称,包括德国著名气候学家莫吉卜·拉蒂夫在内的多位权威气候科学家指出,连日来的异常气候很可能只是全球气候变冷的开端,在接下来的20年至30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小冰河期”。据报道,拉蒂夫等人的预测基于对大西洋和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化自然周期的分析研究。   围绕气候变化的另一个很大争议是,究竟气候变化是人类引起还是自然变率。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天文观测总台宇宙研究室主任阿卜杜萨马托夫就认为,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太阳活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微不足道。他认为,目前的“温室效应”理论看似合理,但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   阿卜杜萨马托夫被归为“变冷派”,因为他认为,由于太阳对地球辐射将会于2041年或2042年达到最低值,从2012年至2015年起,全球气温将开始缓慢下降,降温期将会持续50年左右,在此之后气温又将开始新一轮的缓慢上升。但这位称自己为“少数派”的科学家强调,届时全球范围内年平均温度将会比现在降低大约1℃到1.5℃,人们无需为此担忧。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王绍武教授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地球气候是不是现在就会进入寒冷时期还很难预测。不过他表示,在20世纪后期,有好多人根据太阳活动周期预测21世纪20~30年代世界将进入相对冷的时期,这种预测是有可能的。   杨海军认为,目前的严寒很可能表明年代际振荡进入冷位相,但这还只是一种可能。   面对复杂的前沿科学问题,任何轻易的论断都是不科学的。因此,也有观点指出,一些坚信全球暖化的人士将本次大范围严寒简单归因于全球变暖的做法不太严谨,科学研究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否则就可能会对政府的决策产生误导。   在哥本哈根大会召开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季风与环境研究组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在资料、机理解释、预测等方面仍然具有实质性的不确定,并不断有新的问题和挑战出现。例如,最近10年来实际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并没有按照IPCC预期的上升0.2℃,而是出现了一个年代际平台。报告呼吁,这一温度平台的出现,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应在哥本哈根高峰会议上得到探讨,而不是回避新问题,完全以全球变暖作为大会的出发点和前提【3】。 美国国防部报告的气候变冷信号 出于认清世界战略发展的需要,美国国防部两次聘请专家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和《2012-2020年气候综述》。 《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指出,“今后20年内,全球气候将发生突变,一场全球性灾难就摆在我们面前,成百上千的人将在自然灾害中死亡。”“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2.8摄氏度,北欧下降3.3摄氏度……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英国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 报告警告说:今后20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超过恐怖主义。报告特别提到2010年的中国气候状况: 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10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4,5】。 《2012-2020年气候综述》的报告指出,大灾难很可能在下个冬季到来。2012年,可怕的严寒将袭击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迫使当地居民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移民;而日本为了生存下去,可能决定侵略邻国,以便占领大陆领土。此外,来自加勒比岛国的难民潮将涌向美国、墨西哥和其他美洲国家。2015年,欧洲可能因水资源、食品以及能源问题爆发冲突,而东京与莫斯科将就西伯利亚和萨哈林能源利用达成战略协议,美国则再次面临来自欧洲的移民潮,不过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富人。报告撰写人彼得?施瓦茨和道格拉斯?兰德尔认为,上述灾难主要应归咎于包括墨西哥湾流在内的大洋流的激烈变化,这将使北冰洋内因冰盖融化产生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此外,北欧的天气也将急剧变冷【6,7】。 气候变冷信号并非美国首次发出 当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向即将来临的全球变暖灾难开战的同时,科学界本身对此问题还没有达到一致。1998年,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公元前2900—2200年,1800—1250年,700—60年,公元600—1280年,1820年—)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公元前3400—2900年,2200—1800年 ,1275—700年,60—公元600年,1280—1820年)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8,9】。如果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能重温一下历史,如果他们知道1亿年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是现在的10倍,气温比现在高18摄氏度【10】,1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50年内上升7摄氏度,且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11】。 我们早在2004年就指出,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8】。 变冷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动乱、战争和民族大迁移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气候变暖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1200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4000年以来于4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400年及公元1600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2和3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 章大卫和他的研究小组主要着眼于气候变化在过去1000年里对中国东部地区战争频率的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养活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作者调查了公元1000年到1911年间发生的899次战争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均记录在《古代中国战争记事表》中。他们把对这些数据与同时期北半球气候的一系列温度数据进行了相互对照。他们发现中国东部地区的战争频率,尤其是部分南方地区的战争频率与温度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几乎所有战争的最高潮和王朝变更都发生在严寒时期。温度的波动对农业和园艺业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技术水平有限的社会里,比如前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温度的降低会极大地影响农作物和畜牧业的产量。据章大卫和他的研究小组称,在这样的生态压力下,战争将成为重新分配资源的最终手段。作者们总结称:“正是长期气候 变化所引起的农业产量变化推动了中国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循环转换”。他们建议研究人员在思考人类历史上战争的成因时应把气候变化这一因素考虑进去【12,13】。 2012年的冬天真的会很冷吗? 《2012-2020年气候综述》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自彼得?施瓦茨和道格拉斯?兰德尔在报告中强调,大灾难很可能在下个冬季到来。2012年,可怕的严寒将袭击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迫使当地居民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移民;而日本为了生存下去,可能决定侵略邻国,以便占领大陆领土。2012年的冬天真的会很冷吗? 我在2010年10月15日指出,最近一段时间,“千年极寒”的概念在网上大量出现,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中国气象局12日表示,虽然欧洲今年冬季将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的说法尚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但需防范我国冬季可能出现的阶段性低温冷害。给公众一个科学的说法,准确预测今年低温的程度,这是科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工作和义务。 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264年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沃尔夫极小期(Wolf minimum)(1270-1350)和14世纪冷气候,1425年、1629年两次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斯玻勒极小期 (Sprer Minimum)(1430–1520)、蒙德极小期(Maunder Minimum)(1620-1710)和15-17世纪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道尔顿极小期(Dalton Minimum(1787–1843)和18世纪的低温期,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200年周期和潮汐准200年周期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地球上的潮汐主要受日月作用,行星作用很小,只有日月的千分之几。太阳活动和潮汐变化的共振效应是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太阳黑子活动和潮汐的178年周期对地球寒冷周期的影响也非常值得关注。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200年周期和潮汐准200年周期是近期低温冻害频发的一个可能原因。 根据潮汐200年准周期,1974年出现了一次潮汐小高峰,并伴随20世纪60-70年代的低温期,但是,由于太阳黑子活动200年周期的低谷在2007年开始,使低温期在20世纪80年代中止(人为的温室效应是重要原因,变暖大趋势是根本原因)。迟到的太阳黑子活动第五次低值有可能与1974年的潮汐高峰配合,形成新一轮的低温时期,规模比前一次降温幅度要小得多。这是“千年极寒”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的主要原因。千年极寒变百年,这是有据可查的。 根据潮汐准60年周期,2000-2035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冻害频繁发生。在冷位相时期内,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都会导致中国发生严重的低温冷害。准60年规模的低温发生的几率最大,与去年的冬季低温水平持平。 出于同一个变化机制,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潮汐变化和太阳黑子变化有许多共同的变化周期,准60年、准200年、1500-1800年周期值得关注。 综合分析表明,“千年极寒”是一定不会发生的;二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变小;准60年极寒发生的几率很大,与去年规模相当。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中外学者有类似的研究结果。 香港研究人员在研究了中国过去1000多年的历史后发现,寒冷的气候会引发食物短缺,食物短缺会进一步导致战争。相关论文发表在第35卷第四期的《人类生态学》(Human Ecology)上。 香港大学地质系的David Zhang认为,他的这项发现支持了未来气候变化会影响到水资源和食物生产问题进而导致冲突的理论。他说:“那些资源丰富和资源短缺的地区可能会成为冲突的热点地区。” 据Zhang的研究小组统计,在食品的主要生产地中国东部,1000年到1911年间共发生了899次战争。他们评估了每个10年期,将其分为冲突剧烈(超过30次战争)、冲突频繁(在15到30次之间)和冲突较少(少于15次)几个级别。 同时在这1000多年间,北半球经历了6次大的气温变化周期,在相对寒冷期,谷物和牲畜产量大幅下降。David Zhang等人发现,所有四个冲突剧烈的10年期和大多数冲突频繁的10年期都恰好处于寒冷期,而且频繁的战争爆发通常比寒冷期开始滞后10到30年。研究人员认为,在面临生态压力时,战争可能成为重新分配有限资源的最终途径。 科学家们已经注意到气候与战争之间的关系。最近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也称气候变化是导致达尔福尔地区冲突的原因之一。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的成员之一、美国卫斯廉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的经济学家Gary Yohe认为,将二者对比研究完全合情合理,因为气候变化造成的难民流动和食物短缺很可能增加地区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引发战争。他说:“国内和国际潜在紧张关系很可能由于气候变化而加剧。自古以来就有国家为了掠夺资源而入侵其它国家。” David Zhang认为,寒冷的气候会引发战争这一现象并不局限于中国,在小冰期的最冷阶段,17世纪的欧洲、日本、韩国和奥托曼帝国等地都冲突频繁。 但是也有专家对此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气候也许是战争的因素之一,但是过份强调这个因素会误读历史,其它因素如政府保护其领土的能力、政府的执政能力等也很重要【14-16】。(科学网 何姣/编译) 在最近1000多年间,北半球经历了6次大的气温变化周期,与之对应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和潮汐极大期也有六次。第七次是笔者加入的,它对应即将到来的低温大灾难。从潮汐强度变化来分析,15-17世纪小冰期是变冷高峰,而后逐渐减弱,将要发生低温期的强度要低于道尔顿极小期(Dalton Minimum (1787–1843)和18世纪的低温期,不会重复小冰期的低温强度。 表1 太阳黑子极小期和潮汐极大期和气候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极小期 时间(年) 潮汐极大年时间 时间差 气候 奥特极小期 (Om) 1010-1080 1062 超前52年 低温 麦蒂威密讷极小期(MM)1150-1200 1100 滞后50年 低温 沃尔夫极小期(Wm) 1270-1350 1264 滞后6年 低温 斯玻勒极小期(Sm) 1430–1520 1425 滞后5年 小冰期 蒙德极小期 ( Mm) 1620-1710 1629 超前9年 小冰期 道尔顿极小期 (Dm) 1787–1843 1770 滞后17年 低温 21世纪极小期 2007- ?? 1974 滞后33年 低温 http://bbs.lqqm.net/thread-64619-1-1.html 据每日科学网报道,2008年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太阳活动的最低谷,太阳黑子几乎消失了,太阳耀斑平息,太阳出奇地安静。美国分析服务公司空间气候分析师罗恩-特纳近日在空间气候杂志发表文章表示,从18世纪中叶开始,科学家已经编号了24个太阳活动周期。从有记录以来,只有4次太阳活动周期像本次太阳活动周期这样姗姗来迟。一次是在1755年左右的第1个太阳活动周期,其他3次均发生在19世纪初的道尔顿极小期【17】。 如果2011-2012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严重的低温冻害就可能到来:历史记录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18】。 不能忘记的历史:1816年低温改变世界   1816年广泛的农作物歉收使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出现了“粮食骚乱”,激发了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激情。在美国,饥饿的人群往西迁移,改变了农业结构,拓展了领土。在中国,饥荒导致民变,引发了清朝由盛转衰的道光萧条。同时自然的阴霾还影响到绘画风格和文学基调,促进了新宗教的诞生,新发明的涌现。一次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走向。而自然史学家,把这一连串变化部分归因于印尼的一次火山爆发。百年后,专家们开始担心,冰岛火山爆发是否会让地球重返寒冷。   1816年,全球性的低温袭击了从欧洲、美洲甚至中国,据保守估计1816年北半球平均气温下降了0.4-0.7℃。在西方,这一年被称为“无夏之年”,在民间的记忆里被称为“冻死人的1816年”。嘉庆年间的云南饥荒与西方所说的“无夏之年”有共同的气候背景。 气候恶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而资源短缺则导致人类冲突。1816年广泛的农作物歉收使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出现了“粮食骚乱”,激发了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激情。 在美国,饥饿的人群往西迁移,改变了农业结构,拓展了领土。在中国,饥荒导致民变,引发了清朝由盛转衰的道光萧条。同时自然的阴霾还影响到绘画风格和文学基调,促进了新宗教的诞生,新发明的涌现。 1816年的夏季低温令自然生态崩溃,但是极端气候的原因何在?一般认为这一年的太阳磁场活动非常不活跃,用科学术语说就是处于道尔顿极小期。这段磁场不活跃期从1795年一直持续到1820年。在此之前的蒙德极小期造成了北半球持续70年的连续低温。   所谓的蒙德极小期是指1645年到1715年太阳黑子显著减少的这一段时期。这一结论是英国天文学家蒙德发现并提出的。在蒙德最小期时,欧洲的天气比平常冷得多,伦敦人可以在冬天结冰的泰晤士河上举办各种活动。   蒙德极小期夹在更加寒冷的时期--小冰期的中间,1450年到1850年这段时间被称为小冰期。在这段时期内,欧洲许多地区的冰川都有所扩大,温暖的夏天消失了,河流、港口和运河都冻结了。第二个因素是在道尔顿极小期期间,太阳偏离了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这种情况每178-180年就出现一次。但是造成1816年寒冷现象的更直接原因是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   1815年4月5日,沉睡了五千年的印尼松巴哇岛坦博拉火山岩浆喷薄而出,气势汹汹。五天之后,也就是1815年4月10日晚7时左右,坦博拉火山岩再次爆发,随后断断续续持续百余天。这是坦博拉火山近两个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喷发,也是有史以来、有文字记载的伤亡程度最为惨重的一次火山灾难,遇难人数总计11.7万。 当烟雾消散以后,坦博拉火山已“喷掉了山顶”,其高度从4100米锐减到2850米。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剧烈程度相当于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十倍,喷出的火山灰在地球大气圈中形成一个层面,它“一手遮天”,将太阳释放给整个地球的光和热给挡在了外面,导致低温天气。 因为火山灰在大气层中需要时间流动,所以并没有立刻影响附近地区的气候,直到1816年影响才显现出来。在此之前还有两次火山爆发,分别发生在1812年的加勒比海地区和1814年的菲律宾,在大气层中早已存在的火山灰因为坦博拉火山的喷发更加严重。 这些资料从侧面证实了今天的自然史学家的研究:太阳磁场的改变,巨大的火山喷发和太阳黑子活动造成了北半球的饥荒、干旱和毁灭性的雨雪天气。 美国两位未来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向美国国防部发出警告,其根据就是基于历史的记录:太阳磁场的改变,巨大的火山喷发,潮汐极大期和太阳黑子极小期造成了北半球的饥荒、干旱和毁灭性的雨雪天气【19】。 历史记录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2000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20】! 参考文献 1. 王元丰:频发灾害为应对气候变化敲响警钟。2011-4-28 8:49:40《科学时报》 (2011-04-28 A2 观察 评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6683.shtm 2. 杨学祥。频发灾害为应对气候变化敲响警钟:不是变暖是变冷。2011-4-29 14:17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8665 3. 皇甫平丽。气候变冷变暖再起争端 诸多问题仍存争议。2010年01月25日10:05 瞭望。 http://news.sina.com.cn/w/sd/2010-01-25/100519540598.shtml 4. 刘梦。我国多地现气候异常 报告称南方将持续10年干旱。2011-01-13 11:09 来源:北京日报。 http://www.cnr.cn/gundong/201101/t20110113_507580386.html 5. 杨学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与2010年中国气候突变。发表于 2010-1-30 12:03:0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74 6. 王玮。美专家发警告 称日本为生存将侵略邻国。2011-04-12 15:36:42 燕赵都市网。来源:环球时报。 http://world.yzdsb.com.cn/system/2011/04/12/011044487.shtml 7. 美专家:日本为求生存很可能发动战争侵略邻国。2011年04月14日12:36新华网。 http://news.qq.com/a/20110414/000816.htm 8.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上传日期:2004-3-18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9. 许靖华.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中国科学,D 辑. 1998,28(4):365~384 10. 杨学祥. 太阳活动驱动气候变化的证据.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2000,6(5):615~617 11. 汪品先,翦知湣. 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 . 第四纪研究. 1999, (1):1~17 12. 杨学祥:气候变化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根源. 2007年07月12日 18:07光明网. 凤凰资讯.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707/0712_23_154576.shtml 13. 杨学祥。气候灾难:变冷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动乱、战争和民族大迁移。2011-4-26 14:24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7504 14. 杨学祥。2012年可怕严寒:战争、民族大迁移和低温灾害。2011-4-19 10:53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4879 15. David D. Zhang, Jane Zhang, Harry F. Lee and Yuan-qing He,Hum. Ecol. 35, 403-414 (2007). 16. 何姣。过去千年气候变冷曾导致中国东部战争频发。来源:科学网 2007-7-16 13:55:2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771614446875184608.html 17. 何屹。发现太阳活动迹象 第24个太阳活动周期将登场。2011年04月18日10:53科技日报。 http://tech.qq.com/a/20110418/000155.htm 18. 1816年低温改变世界:“粮食骚乱”激发席卷欧洲的革命。中工网2011-03-26 02:57:37来源:光明网。 http://news.workercn.cn/rollnews/c2/2011/0326/2117587043.shtml 19. 杨冬红,杨学祥.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国低温冻害频发. 上传日期:2008-2-28 上海环境热线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234.htm 20. 杨学祥。中国式的傲慢与偏见:警钟敲不醒的睡狮。2011-4-19 14:20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 ? 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4963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883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200 次阅读|2 个评论
灾害频发的历史解读:相信历史还是相信模拟?
热度 1 杨学祥 2011-4-30 07:00
灾害频发的历史解读:相信历史还是相信模拟? 杨学祥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元丰最近指出,随着 2009 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仅形成一纸不具法律效应的协议,令人失望地结束;随着 2010 年墨西哥坎昆大会仅取得小幅进展,对于未来世界各国的减排目标、减排资金和技术的落实,世界主要国家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人们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越来越多地无法满怀信心。 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对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可度正在降低:根据盖洛普公司调查, 2010 年 48% 的中间立场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的严重性被夸大了,而在两年前的 2008 年这个数据是 35% 。在 2011 年初,拉斯姆森能源升级机构的调查显示:尽管 58% 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重要问题,但只有 33% 的美国人认为是严重的问题, 38% 的美国人并不关心气候变化问题,其中包括 17% 的人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严重问题。此外, 44% 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是行星长期运行趋势导致,只有 44% 的人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行为造成的。 中国的情况也不能让人乐观。社会上,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则像“知识经济”、“信息高速公路”等词汇一样,时髦过后,热情大减。美国皮尤( Pew )调查机构调查显示,中国比美国更不关心全球变暖问题,只有 24% 的中国人认为全球变暖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然而,气候变化却不随着人们对其淡化和漠视而有所减缓,其所导致的灾害日益增多。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的频率增加了 42% ,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灾害占自然灾害的比重已经从 50% 上升到 82% 。 美国媒体盘点 2010 年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时指出, 2010 年是名副其实的“灾难之年”,共有 26 万人在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中丧生,全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2220 亿美元,创下近 40 年来的最惨烈纪录。其中气候灾害就导致近 17000 人丧生,比全世界过去 15 年来死于坠机事故的人数总和还要高。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在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指出: 2010 年是本世纪以来中国气候最为异常的一年,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本世纪以来之最。 2010 年中国气候极为异常,极端高温和强降水等事件发生之频繁、强度之强、范围之广历史罕见。气象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000 亿元,因灾死亡 4800 多人。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地区也异于常。 刚刚进入 2011 年,就不断遭遇气候灾害。美国大部分地区受到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大风雪吹袭,积雪厚达 76 厘米 ,陆空交通陷于瘫痪。在我国,南方大范围刚刚经历让多个省份的人民饱受影响的冻雨,而北方则在经历大范围的干旱【 1 】。 3 月 11 日 日本 9 级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 4 月末美国龙卷风造成 306 人死亡的最新纪录,更将全球灾害推向高潮。 摆在人类社会面前的问题是:灾害频发的原因是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冷【 2 】? 全球变暖和全球变冷的争论   声势浩大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使“气候变暖”的话题进一步升温,但是北半球紧接着却出现了一系列异常低温天气。怎么解释这种极端的寒冷天气?气候变化的趋势究竟如何?怎样看待变暖和变冷之争?   冷暖之间,公众莫衷一是,国际气候学界也掀起新的探讨和争议。寒潮天气或许正可为关于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和决策带来更理性和冷静的空气。气候学家认为,应该清醒地看到和承认,人类对于气候变化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研究资料不足,模式还不清晰,很多问题尚无法定论或存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   目前,气候学界的主流认可气候变暖的说法,因此关于气候变冷问题的研究不是很受重视,但有一些专家指出,这个寒冬已经提示我们,天气和气候的变暖变冷都值得重视和研究,因为两者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需要人类更好地做好准备和适应。   近日,北半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创纪录的低温和雨雪天气中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场暴风雪给美国东北部佛蒙特州带来 83 厘米 降雪,打破了 1969 年创下的 76 厘米 的降雪纪录。北达科他州 4 日气温达到全美最低的 -46 ℃ 。在欧洲,英国正在经历自 1981 年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寒潮。地处南欧的西班牙也发出了低温警报。亚洲各国和地区也感同身受。韩国大部分地区 4 日遭遇大雪,是自 1937 年有记录以来积雪最厚的一次大规模降雪。中国首都也连续降雪,气温达到 40 年来最低。位于南亚的印度和孟加拉国也受到寒潮袭击。   寒冷的天气与公众心目中对“气候变暖”的印象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有关气候变冷的说法因此受到了关注。   英国《每日邮报》 10 日刊文《我们是否进入 30 年的地球变冷期?》,报道称,包括德国著名气候学家莫吉卜·拉蒂夫在内的多位权威气候科学家指出,连日来的异常气候很可能只是全球气候变冷的开端,在接下来的 20 年至 30 年间,地球将经历一个“小冰河期”。据报道,拉蒂夫等人的预测基于对大西洋和太平洋海水温度变化自然周期的分析研究。   围绕气候变化的另一个很大争议是,究竟气候变化是人类引起还是自然变率。俄罗斯著名天文学家、俄罗斯科学院天文观测总台宇宙研究室主任阿卜杜萨马托夫就认为,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太阳活动,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微不足道。他认为,目前的“温室效应”理论看似合理,但缺乏确凿的科学依据。   阿卜杜萨马托夫被归为“变冷派”,因为他认为,由于太阳对地球辐射将会于 2041 年或 2042 年达到最低值,从 2012 年至 2015 年起,全球气温将开始缓慢下降,降温期将会持续 50 年左右,在此之后气温又将开始新一轮的缓慢上升。但这位称自己为“少数派”的科学家强调,届时全球范围内年平均温度将会比现在降低大约 1 ℃ 到 1.5 ℃ ,人们无需为此担忧。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王绍武教授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地球气候是不是现在就会进入寒冷时期还很难预测。不过他表示,在 20 世纪后期,有好多人根据太阳活动周期预测 21 世纪 20 ~ 30 年代世界将进入相对冷的时期,这种预测是有可能的。   杨海军认为,目前的严寒很可能表明年代际振荡进入冷位相,但这还只是一种可能。   面对复杂的前沿科学问题,任何轻易的论断都是不科学的。因此,也有观点指出,一些坚信全球暖化的人士将本次大范围严寒简单归因于全球变暖的做法不太严谨,科学研究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否则就可能会对政府的决策产生误导。   在哥本哈根大会召开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季风与环境研究组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在资料、机理解释、预测等方面仍然具有实质性的不确定,并不断有新的问题和挑战出现。例如,最近 10 年来实际观测到的全球平均温度并没有按照 IPCC 预期的 上升 0.2 ℃ ,而是出现了一个年代际平台。报告呼吁,这一温度平台的出现,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应在哥本哈根高峰会议上得到探讨,而不是回避新问题,完全以全球变暖作为大会的出发点和前提【 3 】。 美国国防部报告的气候变冷信号 出于认清世界战略发展的需要,美国国防部两次聘请专家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和《 2012-2020 年气候综述》。 《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指出,“今后 20 年内,全球气候将发生突变,一场全球性灾难就摆在我们面前,成百上千的人将在自然灾害中死亡。”“亚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温度下降达 2.8 摄氏度 ,北欧下降 3.3 摄氏度 ……到 2020 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英国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 报告警告说:今后 20 年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构成的威胁要超过恐怖主义。报告特别提到 2010 年的中国气候状况: 中国南部地区在 2010 年前后将发生持续整整 10 年的特大干旱。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夏季风可以为中国带来降水,但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高温增加【 4 , 5 】。 《 2012-2020 年气候综述》的报告指出,大灾难很可能在下个冬季到来。 2012 年,可怕的严寒将袭击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迫使当地居民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移民;而日本为了生存下去,可能决定侵略邻国,以便占领大陆领土。此外,来自加勒比岛国的难民潮将涌向美国、墨西哥和其他美洲国家。 2015 年,欧洲可能因水资源、食品以及能源问题爆发冲突,而东京与莫斯科将就西伯利亚和萨哈林能源利用达成战略协议,美国则再次面临来自欧洲的移民潮,不过其主要组成部分是富人。报告撰写人彼得 ? 施瓦茨和道格拉斯 ? 兰德尔认为,上述灾难主要应归咎于包括墨西哥湾流在内的大洋流的激烈变化,这将使北冰洋内因冰盖融化产生的淡水资源遭到破坏。此外,北欧的天气也将急剧变冷【 6 , 7 】。 气候变冷信号并非美国首次发出 当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向即将来临的全球变暖灾难开战的同时,科学界本身对此问题还没有达到一致。 1998 年,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公元前 2900 — 2200 年, 1800 — 1250 年, 700 — 60 年,公元 600 — 1280 年, 1820 年—)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公元前 3400 — 2900 年, 2200 — 1800 年 , 1275 — 700 年, 60 —公元 600 年, 1280 — 1820 年)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8 , 9 】。如果新闻媒体和政治家们能重温一下历史,如果他们知道 1 亿年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是现在的 10 倍,气温比现在高 18 摄氏度 【 10 】, 1 万年前“新仙女木事件”结束时,格陵兰上空的气温在近 50 年内上升 7 摄氏度 ,且快速变化还反复发生【 11 】。 我们早在 2004 年就指出,地球已进入变冷周期【 8 】。 变冷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动乱、战争和民族大迁移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气候变暖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 1200 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古气候研究表明,近 4000 年以来于 4 个全球气候变冷时期,即在公元前 2000 年、公元前 800 年、公元 400 年及公元 1600 年左右的几个世纪——这种准周期性与太阳活动周期性变化有关。全球温度变化影响了地区降水形式:在气候变冷期,欧洲北部变得更潮湿,而中低纬度地区变得更干旱。这两种变化形式都不利于农业生产。历史记载表明,历史上民族大迁移是由于庄稼歉收和大面积饥荒,而不是逃离战争,公元 2 和 3 世纪的日耳曼部落的大迁移就是一个例子。 章大卫和他的研究小组主要着眼于气候变化在过去 1000 年里对中国东部地区战争频率的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养活了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作者调查了公元 1000 年到 1911 年间发生的 899 次战争的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均记录在《古代中国战争记事表》中。他们把对这些数据与同时期北半球气候的一系列温度数据进行了相互对照。他们发现中国东部地区的战争频率,尤其是部分南方地区的战争频率与温度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关联。几乎所有战争的最高潮和王朝变更都发生在严寒时期。温度的波动对农业和园艺业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技术水平有限的社会里,比如前工业化时期的中国,温度的降低会极大地影响农作物和畜牧业的产量。据章大卫和他的研究小组称,在这样的生态压力下,战争将成为重新分配资源的最终手段。作者们总结称:“正是长期气候 变化所引起的农业产量变化推动了中国历史上战争与和平的循环转换”。他们建议研究人员在思考人类历史上战争的成因时应把气候变化这一因素考虑进去【 12 , 13 】。 2012 年的冬天真的会很冷吗? 《 2012-2020 年气候综述》的作者,美国未来学家自彼得 ? 施瓦茨和道格拉斯 ? 兰德尔在报告中强调,大灾难很可能在下个冬季到来。 2012 年,可怕的严寒将袭击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迫使当地居民向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移民;而日本为了生存下去,可能决定侵略邻国,以便占领大陆领土。 2012 年的冬天真的会很冷吗? 我在 2010 年 10 月 15 日 指出,最近一段时间,“千年极寒”的概念在网上大量出现,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中国气象局 12 日表示,虽然欧洲今年冬季将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的说法尚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但需防范我国冬季可能出现的阶段性低温冷害。给公众一个科学的说法,准确预测今年低温的程度,这是科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工作和义务。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264 年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沃尔夫极小期( Wolf minimum )( 1270-1350 )和 14 世纪冷气候, 1425 年、 1629 年两次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斯玻勒极小期 ( Sprer Minimum ) (1430 – 1520) 、蒙德极小期( Maunder Minimum )( 1620-1710 )和 15-17 世纪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道尔顿极小期( Dalton Minimum (1787 – 1843) 和 18 世纪的低温期,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 200 年周期和潮汐准 200 年周期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地球上的潮汐主要受日月作用,行星作用很小,只有日月的千分之几。太阳活动和潮汐变化的共振效应是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太阳黑子活动和潮汐的 178 年周期对地球寒冷周期的影响也非常值得关注。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 200 年周期和潮汐准 200 年周期是近期低温冻害频发的一个可能原因。 根据潮汐 200 年准周期, 1974 年出现了一次潮汐小高峰,并伴随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低温期,但是,由于太阳黑子活动 200 年周期的低谷在 2007 年开始,使低温期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止(人为的温室效应是重要原因,变暖大趋势是根本原因)。迟到的太阳黑子活动第五次低值有可能与 1974 年的潮汐高峰配合,形成新一轮的低温时期,规模比前一次降温幅度要小得多。这是“千年极寒”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的主要原因。千年极寒变百年,这是有据可查的。 根据潮汐准 60 年周期, 2000-2035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冻害频繁发生。在冷位相时期内,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都会导致中国发生严重的低温冷害。准 60 年规模的低温发生的几率最大,与去年的冬季低温水平持平。 出于同一个变化机制,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潮汐变化和太阳黑子变化有许多共同的变化周期,准 60 年、准 200 年、 1500-1800 年周期值得关注。 综合分析表明,“千年极寒”是一定不会发生的;二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变小;准 60 年极寒发生的几率很大,与去年规模相当。 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中外学者有类似的研究结果。 香港研究人员在研究了中国过去 1000 多年的历史后发现,寒冷的气候会引发食物短缺,食物短缺会进一步导致战争。相关论文发表在第 35 卷第四期的《人类生态学》( Human Ecology )上。 香港大学地质系的 David Zhang 认为,他的这项发现支持了未来气候变化会影响到水资源和食物生产问题进而导致冲突的理论。他说:“那些资源丰富和资源短缺的地区可能会成为冲突的热点地区。” 据 Zhang 的研究小组统计,在食品的主要生产地中国东部, 1000 年到 1911 年间共发生了 899 次战争。他们评估了每个 10 年期,将其分为冲突剧烈(超过 30 次战争)、冲突频繁(在 15 到 30 次之间)和冲突较少(少于 15 次)几个级别。 同时在这 1000 多年间,北半球经历了 6 次大的气温变化周期,在相对寒冷期,谷物和牲畜产量大幅下降。 David Zhang 等人发现,所有四个冲突剧烈的 10 年期和大多数冲突频繁的 10 年期都恰好处于寒冷期,而且频繁的战争爆发通常比寒冷期开始滞后 10 到 30 年。研究人员认为,在面临生态压力时,战争可能成为重新分配有限资源的最终途径。 科学家们已经注意到气候与战争之间的关系。最近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也称气候变化是导致达尔福尔地区冲突的原因之一。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 IPCC )的成员之一、美国卫斯廉大学( Wesleyan University )的经济学家 Gary Yohe 认为,将二者对比研究完全合情合理,因为气候变化造成的难民流动和食物短缺很可能增加地区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引发战争。他说:“国内和国际潜在紧张关系很可能由于气候变化而加剧。自古以来就有国家为了掠夺资源而入侵其它国家。” David Zhang 认为,寒冷的气候会引发战争这一现象并不局限于中国,在小冰期的最冷阶段, 17 世纪的欧洲、日本、韩国和奥托曼帝国等地都冲突频繁。 但是也有专家对此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气候也许是战争的因素之一,但是过份强调这个因素会误读历史,其它因素如政府保护其领土的能力、政府的执政能力等也很重要【 14-16 】。(科学网 何姣 / 编译) 在最近 1000 多年间,北半球经历了 6 次大的气温变化周期,与之对应的太阳黑子极小期和潮汐极大期也有六次。第七次是笔者加入的,它对应即将到来的低温大灾难。从潮汐强度变化来分析, 15-17 世纪小冰期是变冷高峰,而后逐渐减弱,将要发生低温期的强度要低于道尔顿极小期( Dalton Minimum (1787 – 1843) 和 18 世纪的低温期,不会重复小冰期的低温强度。 表 1 太阳黑子极小期和潮汐极大期和气候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极小期 时间(年) 潮汐极大年时间 时间差 气候 奥特极小期 (Om) 1010-1080 1062 超前 52 年 低温 麦蒂威密讷极小期 (MM)1150-1200 1100 滞后 50 年 低温 沃尔夫极小期 (Wm) 1270-1350 1264 滞后 6 年 低温 斯玻勒极小期 (Sm) 1430 – 1520 1425 滞后 5 年 小冰期 蒙德极小期 ( Mm) 1620-1710 1629 超前 9 年 小冰期 道尔顿极小期 (Dm) 1787 – 1843 1770 滞后 17 年 低温 21 世纪极小期 2007- ?? 1974 滞后 33 年 低温 http://bbs.lqqm.net/thread-64619-1-1.html 据每日科学网报道, 2008 年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太阳活动的最低谷,太阳黑子几乎消失了,太阳耀斑平息,太阳出奇地安静。美国分析服务公司空间气候分析师罗恩 - 特纳近日在空间气候杂志发表文章表示,从 18 世纪中叶开始,科学家已经编号了 24 个太阳活动周期。从有记录以来,只有 4 次太阳活动周期像本次太阳活动周期这样姗姗来迟。一次是在 1755 年左右的第 1 个太阳活动周期,其他 3 次均发生在 19 世纪初的道尔顿极小期【 17 】。 如果 2011-2012 年发生强厄尔尼诺事件,严重的低温冻害就可能到来:历史记录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都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18 】。 不能忘记的历史: 1816 年低温改变世界    1816 年广泛的农作物歉收使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出现了“粮食骚乱”,激发了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激情。在美国,饥饿的人群往西迁移,改变了农业结构,拓展了领土。在中国,饥荒导致民变,引发了清朝由盛转衰的道光萧条。同时自然的阴霾还影响到绘画风格和文学基调,促进了新宗教的诞生,新发明的涌现。一次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走向。而自然史学家,把这一连串变化部分归因于印尼的一次火山爆发。百年后,专家们开始担心,冰岛火山爆发是否会让地球重返寒冷。    1816 年,全球性的低温袭击了从欧洲、美洲甚至中国,据保守估计 1816 年北半球平均气温下降了 0.4 -0.7 ℃ 。在西方,这一年被称为“无夏之年”,在民间的记忆里被称为“冻死人的 1816 年”。嘉庆年间的云南饥荒与西方所说的“无夏之年”有共同的气候背景。 气候恶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而资源短缺则导致人类冲突。 1816 年广泛的农作物歉收使欧洲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出现了“粮食骚乱”,激发了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激情。 在美国,饥饿的人群往西迁移,改变了农业结构,拓展了领土。在中国,饥荒导致民变,引发了清朝由盛转衰的道光萧条。同时自然的阴霾还影响到绘画风格和文学基调,促进了新宗教的诞生,新发明的涌现。 1816 年的夏季低温令自然生态崩溃,但是极端气候的原因何在?一般认为这一年的太阳磁场活动非常不活跃,用科学术语说就是处于道尔顿极小期。这段磁场不活跃期从 1795 年一直持续到 1820 年。在此之前的蒙德极小期造成了北半球持续 70 年的连续低温。   所谓的蒙德极小期是指 1645 年到 1715 年太阳黑子显著减少的这一段时期。这一结论是英国天文学家蒙德发现并提出的。在蒙德最小期时,欧洲的天气比平常冷得多,伦敦人可以在冬天结冰的泰晤士河上举办各种活动。   蒙德极小期夹在更加寒冷的时期 -- 小冰期的中间, 1450 年到 1850 年这段时间被称为小冰期。在这段时期内,欧洲许多地区的冰川都有所扩大,温暖的夏天消失了,河流、港口和运河都冻结了。第二个因素是在道尔顿极小期期间,太阳偏离了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这种情况每 178-180 年就出现一次。但是造成 1816 年寒冷现象的更直接原因是 1815 年坦博拉火山喷发。    1815 年 4 月 5 日 ,沉睡了五千年的印尼松巴哇岛坦博拉火山岩浆喷薄而出,气势汹汹。五天之后,也就是 1815 年 4 月 10 日晚 7 时 左右,坦博拉火山岩再次爆发,随后断断续续持续百余天。这是坦博拉火山近两个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喷发,也是有史以来、有文字记载的伤亡程度最为惨重的一次火山灾难,遇难人数总计 11.7 万。 当烟雾消散以后,坦博拉火山已“喷掉了山顶”,其高度从 4100 米 锐减到 2850 米 。坦博拉火山爆发的剧烈程度相当于 1883 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的十倍,喷出的火山灰在地球大气圈中形成一个层面,它“一手遮天”,将太阳释放给整个地球的光和热给挡在了外面,导致低温天气。 因为火山灰在大气层中需要时间流动,所以并没有立刻影响附近地区的气候,直到 1816 年影响才显现出来。在此之前还有两次火山爆发,分别发生在 1812 年的加勒比海地区和 1814 年的菲律宾,在大气层中早已存在的火山灰因为坦博拉火山的喷发更加严重。 这些资料从侧面证实了今天的自然史学家的研究:太阳磁场的改变,巨大的火山喷发和太阳黑子活动造成了北半球的饥荒、干旱和毁灭性的雨雪天气。 美国两位未来学家在一份报告中向美国国防部发出警告,其根据就是基于历史的记录:太阳磁场的改变,巨大的火山喷发,潮汐极大期和太阳黑子极小期造成了北半球的饥荒、干旱和毁灭性的雨雪天气【 19 】。 历史记录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 2000 年“拉马德雷”进入“冷位相”再次提醒人们:警惕全球迅速变冷【 20 】! 参考文献 1. 王元丰:频发灾害为应对气候变化敲响警钟。 2011-4-28 8:49:40 《科学时报》 (2011-04-28 A2 观察 评论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4/246683.shtm 2. 杨学祥。频发灾害为应对气候变化敲响警钟:不是变暖是变冷。 2011-4-29 14:17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8665 3. 皇甫平丽。气候变冷变暖再起争端 诸多问题仍存争议。 2010 年 01 月 25 日 10:05 瞭望。 http://news.sina.com.cn/w/sd/2010-01-25/100519540598.shtml 4. 刘梦。我国多地现气候异常 报告称南方将持续 10 年干旱。 2011-01-13 11:09 来源:北京日报。 http://www.cnr.cn/gundong/201101/t20110113_507580386.html 5. 杨学祥。美五角大楼“秘密报告”与 2010 年中国气候突变。发表于 2010-1-30 12:03:0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74 6. 王玮。美专家发警告 称日本为生存将侵略邻国。 2011-04-12 15:36:42 燕赵都市网。来源:环球时报。 http://world.yzdsb.com.cn/system/2011/04/12/011044487.shtml 7. 美专家:日本为求生存很可能发动战争侵略邻国。 2011 年 04 月 14 日 12:36 新华网。 http://news.qq.com/a/20110414/000816.htm 8. 杨学祥。地球已开始进入变冷周期。上传日期: 2004-3-18 上海环境热线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2732.htm 9. 许靖华 .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 中国科学, D 辑 . 1998 , 28 ( 4 ): 365~384 10. 杨学祥 . 太阳活动驱动气候变化的证据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 . 2000 , 6 ( 5 ): 615~617 11. 汪品先,翦知湣 . 寻求高分辨率的古环境记录 . 第四纪研究 . 1999 , ( 1 ): 1~17 12. 杨学祥:气候变化将成为未来战争的根源 . 2007 年 07 月 12 日 18:07 光明网 . 凤凰资讯 .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707/0712_23_154576.shtml 13. 杨学祥。气候灾难:变冷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动乱、战争和民族大迁移。 2011-4-26 14:24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7504 14. 杨学祥。 2012 年可怕严寒:战争、民族大迁移和低温灾害。 2011-4-19 10:53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4879 15. David D. Zhang, Jane Zhang, Harry F. Lee and Yuan-qing He , Hum. Ecol. 35, 403-414 (2007). 16. 何姣。过去千年气候变冷曾导致中国东部战争频发。来源:科学网 2007-7-16 13:55:2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771614446875184608.html 17. 何屹。发现太阳活动迹象 第 24 个太阳活动周期将登场。 2011 年 04 月 18 日 10:53 科技日报。 http://tech.qq.com/a/20110418/000155.htm 18. 1816 年低温改变世界:“粮食骚乱”激发席卷欧洲的革命。中工网 2011-03-26 02:57:37 来源:光明网。 http://news.workercn.cn/rollnews/c2/2011/0326/2117587043.shtml 19. 杨冬红,杨学祥 .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国低温冻害频发 .  上传日期: 2008-2-28 上海环境热线 绿色论坛。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8/200812234.htm 20. 杨学祥。中国式的傲慢与偏见:警钟敲不醒的睡狮。 2011-4-19 14:20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4963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213 次阅读|2 个评论
英国可能经历三百年来最严酷寒冬
杨学祥 2011-1-4 07:14
英国可能经历三百年来最严酷寒冬 杨学祥,杨冬红 中新网 12 月 30 日电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各地连日来遭遇狂风暴雪等恶劣天气侵袭。气象部门称,今年可能是当地 300 年来最为严酷的寒冬,并且预计未来的情况还将更为糟糕。气象部门发布数据称,英国 2010 年 12 月份的平均气温仅为零下 1 度,比常年同期低了近 6 度。预报员还称,英国正在经历的这段小冰河期可能还将持续到明年 3 月中旬。上一次有气象记录的寒冬发生在 1683-1684 年,当时,连泰晤士河都被冰封。气象预报员布莱恩加兹表示:一整月温度都在零度以下十分不寻常,上次发生这种现象还要追溯到 1986 年的 2 月 。 我们在 2010 年 5 月 18 日指出,秋分附近的地球自转条件有利于拉尼娜发展。预计 9 月可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如果 2010-2011 年真拉尼娜发生, 2009-2010 年的低温暴雪灾害有可能重演,要认真监测,及时预防。目前处于观察阶段,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关注,一旦确认,及时通报 。 我在 2010 年 10 月 9 日指出,从 15 至 17 世纪的 200 余年内,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如瘟疫流行)也很集中,这也正是蒙德极小值期。这个时期太阳活动处于极小值,人们往往把它当作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季林认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据计算,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周期为 1800 年。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再过 300 年)。因此,千年极寒的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 15-17 世纪小冰期距今只有 400-600 年,根据潮汐调温 1800 年周期, 3100 年才能重现小冰期时期 。 除了 11 年和 22 年周期外,太阳黑子还有约 200 年的变化周期,通常称之为延长极小期。从公元 850 年起,我们可以确定的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就有五次之多(以前查到四个,刚刚又查到一个,与潮汐高潮的一一对应令人激动),它们分别是: 奥特极小期( Oort minimum )( 1010-1080 ) 沃尔夫极小期 ( Wolf minimum ) ( 1270-1350 ) 斯玻勒极小期 ( Sprer Minimum ) (1430 1520) 蒙德极小期 ( Maunder Minimum )( 1620-1710 ) 道尔顿极小期( Dalton Minimum ) (1787 1843) 21 世纪极小期 ( 21th Century Minimum ) (2007-20??) 潮汐有 1.1 、 2.2 、 10 、 11 、 18.6 、 22 、 55 、 60 、 178 、 200 、 220 、 1800 年周期,自公元 1000 年以来,相应潮汐高潮年为 1062 、 1264 、 1425 、 1629 、 1770 、 1974 年,其中 1425 年达到最大值,与 15-17 世纪小冰期气候相对应 。 1062-1974 年的潮汐曲线是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与相反的气温变化趋势相对应。其中, 1062 年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奥特极小期( Oort minimum )( 1010-1080 )和 11 世纪气候变冷、 1264 年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沃尔夫极小期( Wolf minimum )( 1270-1350 )和 13-14 世纪冷气候, 1425 年、 1629 年两次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斯玻勒极小期 ( Sprer Minimum ) (1430 1520) 、蒙德极小期( Maunder Minimum )( 1620-1710 )和 15-17 世纪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潮汐峰值对应太阳黑子的道尔顿极小期( Dalton Minimum (1787 1843) 和 18 世纪的低温期,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和 2007 年以来的太阳黑子极小期。 5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 。 中国气候学家竺可桢先生描述了几个中国历史上的寒冷期,它们同奥特极小期( Oort minimum )( 1010-1080 );沃尔夫极小期 ( Wolf minimum ) ( 1270-1350 );斯玻勒极小期 ( Sprer Minimum ) (1430 1520) ;蒙德极小期 ( Maunder Minimum )( 1620-1710 );道尔顿极小期( Dalton Minimum (1787 1843) 相当吻合。 1961 年竺可桢先生撰写了《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学术论文,证明了二十世纪气候逐步转暖,发现十七世纪后半期长江下游的寒冷时期与西欧的小冰期相一致。他指出: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可能是引起气候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为历史气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论据。 1972 年竺可桢先生又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学术论文。文章指出: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的二千年间,黄河流域的年平均温度大致比现在高 2 ℃,一月温度约 3 5 ℃;此后的一系列冷暖变动,幅度大致在 1 2 ℃,每次波的周期,历时约 400 年至 800 年;历史上的几次低温出现于公元前 1000 年、公元 400 年、 1200 年和 1700 年;在每一 400 年至 800 年的周期中,又有周期为 50 100 年的小循环,温度变动的幅度 0.5 1 ℃;气候的历史波动是世界性的,但每一最冷时期,似乎都是先从东亚太平洋沿岸出现,而后波及欧洲与非洲的大西洋沿岸。大变动的原因主要受太阳辐射的控制,小变动的原则与大气环流活动有关 。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 200 年周期和潮汐准 200 年周期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地球上的潮汐主要受日月作用,行星作用很小,只有日月的千分之几。太阳活动和潮汐变化的共振效应是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太阳黑子活动和潮汐的 178 年周期对地球寒冷周期的影响也非常值得关注。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 200 年周期和潮汐准 200 年周期是近期低温冻害频发的一个可能原因。 2009 年科学家称太阳黑子达到 1913 年以来最低值:最近太阳异常安静,太阳黑子的数量几乎比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黑子数量都更少,而且磁场更加微弱。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太阳异常安静,太阳黑子的数量几乎比近一个世纪以来的黑子数量都更少,而且磁场更加微弱。据美国宇航局说,最近几个月太阳黑子的数量是自 1913 年以来最低的时候。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 19 世纪初太阳也出现过类似的平静期。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 1913 年的太阳活动情况或者 200 年前出现的道尔顿最小值 (Dalton Minimum) 的一次重复。 17 世纪太阳最不活跃。科罗拉多大学大气和空间物理学实验室的汤姆 ? 伍兹表示,太阳最不活跃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全球温度下降大约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华氏度 。 根据潮汐的 1800 年周期,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弱,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再过 300 年),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因此,千年极寒的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 15-17 世纪小冰期距今只有 400-600 年,根据潮汐调温 1800 年周期,全球变暖至少能持续到 3100 年才能重现小冰期时期。这符合大多数科学家关于全球变暖总趋势的证据和预测。 根据潮汐 200 年准周期, 1974 年出现了一次潮汐小高峰,并伴随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低温期,但是,由于太阳黑子活动 200 年周期的低谷在 2007 年开始,使低温期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止(人为的温室效应是重要原因,变暖大趋势是根本原因)。迟到的太阳黑子活动第五次低值有可能与 1974 年的潮汐高峰配合,形成新一轮的低温时期,规模比前一次降温幅度要小得多。这是千年极寒预测缺乏确切科学根据的主要原因。千年极寒变百年,这是有据可查的 。 根据潮汐准 60 年周期, 2000-2035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低温冻害频繁发生。在冷位相时期内,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都会导致中国发生严重的低温冷害 。准 60 年规模的低温发生的几率最大,与去年的冬季低温水平持平。 出于同一个变化机制,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潮汐变化和太阳黑子变化有许多共同的变化周期,准 60 年、准 200 年、 1500-1800 年周期值得关注。 综合分析表明,千年极寒是一定不会发生的;二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变小;准 60 年极寒发生的几率很大,与去年规模相当 。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 200 年周期和潮汐准 200 年周期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地球上的潮汐主要受日月作用,行星作用很小,只有日月的千分之几。太阳活动和潮汐变化的共振效应是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太阳黑子活动和潮汐的 200 年周期对地球寒冷周期的影响也非常值得关注。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准 200 年周期和潮汐准 200 年周期是近期低温冻害频发的一个可能原因。 2007 年以来,太阳黑子达到 1913 年以来最低值 。与 1974 年的潮汐高潮和全球低温相比,时间滞后 33 年,能否引发相应的寒潮值得关注。 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潮汐强度处于下降阶段, 1974 年的潮汐强度小于 1425 、 1264 、 1629 、 1770 、 1062 年(按由强而弱循序排列);其二,以前的数据特征是强潮汐年与太阳黑子极小期开始时间间隔超前不超过 17 年,最后一次却超前 33 年。这会降低寒潮的强度和发生几率。 英国各地连日来遭遇狂风暴雪等恶劣天气侵袭。英国气象部门称,今年可能是当地 300 年来最为严酷的寒冬。气象部门发布数据称,英国 2010 年 12 月份的平均气温仅为零下 1 度,比常年同期低了近 6 度。预报员还称,英国正在经历的这段小冰河期可能还将持续到明年 3 月中旬。上一次有气象记录的寒冬发生在 1683-1684 年,当时,连泰晤士河都被冰封。 英国严寒为欧洲极寒的百年周期提供了证据。 参考文献 1. 气象部门称英国可能经历 300 年来最严酷寒冬。 2010 年 12 月 30 日 09:19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10-12-30/091921733154.shtml 2. 杨学祥。关注 2010 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的可能发展。 2010 年 05 月 18 日 13:43 来源: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http://finance.jrj.com.cn/opinion/2010/05/1813437483113.shtml 3. 杨学祥。今冬遭遇极寒的可能性有多大:潮汐 1800 和 55 年周期。发表于 2010-10-9 8:08:5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1249 4. 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 PNAS, 2000, 97(8): 3814-3819 5. 杨学祥。千年极寒变百年:准 200 年气候变冷周期。发表于 2010-10-15 8:59:1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00742 6. 杨学祥。中国历史上的寒冷期与太阳黑子和潮汐对比。发表于 2010-10-16 6:24:0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3737 7. 秋凌。科学家称太阳黑子达到 1913 年以来最低值。时间 :2009-04-05 09:52 来源 : 新浪科技。 http://www.sciam.com.cn/html/tianwen/xingyumichen/2009/0405/3689.html 8.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9. 杨学祥,杨冬红。拉马德雷冷暖位相转换说值得研究。 2010-01-12 文汇报。 12 版:科技文摘。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1001/t20100112_2587807.htm 10. 杨学祥。千年一遇低温和能量守恒:冷静分析。发表于 2010-10-9 11:54:0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135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29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地球向小冰期发展今冬仍将是个冷冬
杨学祥 2010-10-7 10:40
地球向小冰期发展今冬仍将是个冷冬 http://www.gscn.com.cn 时间:2010-08-31 09:45:10 来源:中国甘肃网-鑫报 进入论坛 中国甘肃网8月31日讯 据鑫报报道 当今天我们享受着秋天的凉爽,而回首今夏那场持续稳定的高温时,许多人依然感慨不已,今年这个夏天热得很不寻常。   面对始料不及的热夏,有人指出,与全球变暖、拉尼娜现象有关。而在杨昭亮看来,这主要是自2007年冬季出现的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发生明显变化所致。   杨昭亮指出,这一变化使地球第四纪冰期第四次间冰期继续向严寒、冰冻的小冰期发展,受此影响,未来冷冬热夏将趋向多发,并再次预测,今冬北半球仍将会是一个冷冬。其学说,已上报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计划,正待省科技厅审批立项。 今夏高温形成原因   有了新说法   刚刚过去的2010之夏,炽烤兰州的高温至今仍让许多人唏嘘不已,而放眼国内及全球多个地区,2010的夏天,无疑是一个异常偏热的夏天。   援引西北区域气候中心后来统计、总结的语言说:2010年7月1日至8月2日,我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大范围高温天气,气象观测记录表明,有69个气象观测站日最高气温超过32℃,占到总测站数的86%。特别是7月下旬以来,有46个气象观测站出现了日最高气温大于35℃的高温天气,其中敦煌、瓜州、金塔、民勤出现了日最高气温40℃以上的高温天气,而兰州日最高气温达到历史极值的39.8℃(与2000年持平)。   对于这场高温,气象学家给出多种解释,从直接原因上讲,主要是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从气候背景看,可能与正在发生发展的 娜尼拉现象有关,其形成时有70%以上的年份是冷冬热夏。从全球大背景看,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杨昭亮则认为,北半球春夏高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发生明显变化。2007年冬季起,黄赤交角缩小了2度,地球南北温带春夏两季太阳直射点经过的区域,太阳辐射能量要比正常年份增加0.7%的热量,换言之,今后地球南北温带春夏两季低海拔地区将更加炎热。   冷冬热夏频现   与地球公转有关   杨昭亮经过20年的研究得出结论: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冷冬热夏,从根本上讲,是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发生明显变化所致。   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发生什么变化了呢?杨昭亮指出,经过自己长期野外观察、研究发现,从2007年12月开始,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偏心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交角发生变化,地球轨道垂线倾角增大2度,黄赤交角缩小2度。   即: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偏心率发生变化,地球轨道垂线倾角由原来的6634变成了6834;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交角由原来的2326缩小到2126。   据资料显示,黄赤交角缩小2度,太阳辐射能量在两极和南北温带的冬季都要减少8.04%。同时,地球南北温带春夏两季太阳直射点经过的区域,太阳辐射能量要比正常年份增加0.7%的热量。   那这些发现是怎么获得的呢?杨昭亮介绍,这主要是通过自己长期的野外观察、统计、研究。他介绍,自1988年起,他在兰州市永登县选择一确定的野外观察点,对日出日落时间、日光照时间等多项指标,进行常年观察统计,其经过多年的统计发现,自2007年冬季开始,该地区冬至日光照时间突然缩短,并经过推演提出,从2007年12月开始,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发生明显变化。   新说正得到   多种气候现象验证   杨昭亮指出,这一研究提出后,曾多次受到质疑甚至否定,但从2007年底以来的多种天气气候事件来看,这一发现及由这一发现所做的趋势预测,正逐步地得到验证。   杨昭亮举例指出,他于2007年12月发现这一变化后,就提出了2008年初北半球发生冰雪自然灾害的预报;2008年12月,他又提出2009年1月2月份,我国南方若发生35天的连续降水,还要发生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结果基本得到验证。   对于证明预测冷冬热夏频发的例子,在杨昭亮看来还有很多,他继续向记者举例称,拿2010年年初的严寒讲,我国北方多地发生低温灾害,我国环渤海沿海还一度出现海冰现象。   而再拿今夏高温说,不但兰州出现了赶平历史记录的高温,且国内多个地方纷纷刷新高温纪录,再放眼全球,一些常年历史同期相对凉爽的地区,也频现高温热浪。   与现在处于夏秋季节的北半球相反的,正处于冬季的南半球,多地则发生了严寒的暴风雪,这一切都在验证着冷冻热夏将呈频发趋势。   杨昭亮提出,他不赞同气候学界有人将低温、高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原因,全都归纳到全球变暖、或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背景或事件上的说法,这些因素,或可说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一个影响因素,但不是简单的原因制造者,根本的,应是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发生变化,或许,多年以后会被证实,今天所说的全球变暖、或厄尔尼诺、拉尼娜等气候现象,可能是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发生变化的一个表现而已。   新说法已经   上报省科技厅审批立项   杨昭亮继续提出预测,经历高温考验的北半球,今年冬季仍将会是一个冷冬。   杨昭亮声明,得出这一结论,不是依据目前气候界有人提出的拉尼娜现象,而是自己研究的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地轴倾角、黄赤交角发生明显变化,并因这一变化使地球第四纪冰期第四次间冰期继续向严寒、冰冻的小冰期时期发展。   根据科学家研究的资料显示,最近7亿年来,地球已周期性地发生过多次冻结,人们称这为冰川时期或冰期。第一次发生在距今67亿年前的震旦纪,第二次发生在3亿年前的石炭二叠纪,第三次发生在200万年前后的第四纪,叫第四纪冰期。每次冰期是若干小冰期组成,小冰期间的相隔称为间冰期。我们现在正处于第四纪冰期中第4次小冰期后的间冰期。按杨昭亮的研究认为,目前的状况是这个间冰期又向严寒、冰冻的小冰期发展了。并呈现出冬季更寒冷、春夏更炎热的特点。   杨昭亮介绍,目前他的这一理论研究,已以北半球告别暖冬:从2007年向小冰期发展研究的延伸研究为项目名称,上报申请甘肃省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计划,正待甘肃省科技厅审批立项。 ( 作者:王占东/文 郗建农/图 编辑:裴文辅 本文来源:中国甘肃网-鑫报) http://www.gscn.com.cn/pub/gansu/sszh/2010/08/31/1283219110501.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8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变暖会成为世界灾害吗?
杨学祥 2009-11-30 12:52
人类刚刚经历过15-17世纪300年的灾害性的小冰期,18-20世纪的气候逐渐变暖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机遇,工业化把人类带进现代化社会。可惜好景不长,有人认为,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这是事实还是谎言? 主张全球继续变暖的科学家无法解释最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减缓,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正当全球192个国家的代表即将出发前往哥本哈根的海滨,商议如何削减被认为是导致气候变暖罪魁祸首的碳排放时,一条轰动性的丑闻突然在网上爆炸那些证明地球气候正在变暖的数据,难道是被假造出来的? 从本月20日起,从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limatic Research Unit,缩写CRU)的服务器里被盗走的数以千计电子邮件和数据文件被陆续张贴在网上。其中的一些邮件显示,这个世界著名的权威气候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可能涉嫌伪造和操纵数据,以便支持碳排放愈演愈烈的结论。 在造成全球变暖的争论中,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一直是极少数派,此前也备受媒体冷落,但他们坚称:总有一天全球变暖论将被揭露为一场骗局。 在哥本哈根峰会进入倒计时之际,这些人正加紧各种舆论活动。他们上周刚刚在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召开了全球变暖怀疑者大会。会上,加拿大经济学教授罗斯麦克特里克(Ross McKitrick)因为对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绘制的全球温度变化图提出质疑而备受怀疑者们的追捧。 现在,CRU的电邮门似乎为他们提供了最具杀伤力的炮弹,也带动了新的怀疑论者的加入。 气候政策怀疑论者Nigel Lawson、伦敦政经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所政策主任Bob Ward都呼吁对此事件进行彻底的独立调查。 造假是当代世界最流行的手段,不仅是政治家,科学家也违背科学原则把信仰当做科学论证的目标,把气候问题政治化,在政府部门获取最高的利益和荣誉。 当欧洲把发展中国家当成替罪羔羊,温室减排压力加剧全球金融危机的危险时刻,全球变暖数据造假风波也粉墨登场了。让我们温习一下全球变暖的历史争论: 气候恐怖主义能维持多久? 国际在线 www.crionline.cn 2007-03-20 10:09:08      作者:杨学祥    新快报讯 全球气温再上升2摄氏度,上海将被淹没!前天在由广州市科协和英领馆联合举办的论坛上,来自英国的资深环保记者保罗布朗语出惊人。他更指出,在2050年后,如果广州的气温再上升3摄氏度,没有空调难以生活。保罗布朗曾是英国《卫报》的资深记者,此次他来到中国时,就带来了国际权威机构的最新研究结论:如果人们仍不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控制的话,到2050年时,全球平均气温将再上升2摄氏度,而至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上升5摄氏度。    布朗为中国描绘出一幅可怕的远景:中国经济上最发达的两个地区都将首先受到全球变暖的威胁,这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是致命一击。气候恐怖主义者的恐怖袭击手法远远高于一般的恐怖主义,以预言50年内的世界末日来胁迫世界进入其布下的经济陷阱!经济基础影响人们的政治观点,布莱尔不是为了世界利益而是为了英国的经济利益而成为控制全球变暖的领头羊。在减排温室气体问题上,欧洲各国的利益并不一致。   今年1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新能源政策提案,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5日举行的欧盟外长会议上,各成员国代表仍未能弥合分歧,使得这一问题成为即将举行的欧盟春季首脑会议的一个难点。这已经是最近一个月欧盟部长级磋商在此问题上的第三次失败。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对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这些新型能源的探求正在不断升温。虽然欧盟各成员国基本认同应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是否设定强制性目标问题上分歧严重。以核能利用大国法国为首的几个国家认为,环保型新能源并不仅仅局限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因此法国建议,把低二氧化碳排放型能源纳入可再生能源强制性比例目标内,从而使占到本国发电量三分之二的核能涵盖在内。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因在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基础较好,因此不同意法国等国的意见。实际上,欧盟早在10年前就以自愿实施为原则,提出要在2010年将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到12%。不过,由于目标缺乏强制性,有专家认为,从现在情况看,到时恐怕连10%都达不到。由此来看,如果欧盟各成员国在这一问题上继续争执不下,欧盟在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消耗比例提高到20%的宏愿将难以实现。    大国博弈的基本目标就是经济利益,文化、外交、政治、战争都是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和途径。欧洲发达国家开发较早,资源和能源不足是其软肋。与其高价购买石油和天然气,受中东和俄国的制约和限制,不如发展可再生能源,兼得改善环境的目的。没有尾巴的狐狸提倡大家都割去尾巴,可惜石油和天然气并没有因为欧洲的说教而丧失其经济价值。如果欧洲找不到让大家都割去石化燃料尾巴的强有力的理由,缺少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大国支持的减排计划就必然失败。气候恐怖的宣传就会变成没有结果和没有救星的恐怖末日。美国花费倾国之力打造的石油基地,怎能因为欧洲一句话就一文不值?未来90亿人口能靠可再生能源生存吗?欧洲都办不到,发展中国家还能生存吗?   美国独霸石油资源的计划是实实在在的,欧洲可再生资源的计划是虚无缥缈的。有人以为,通过温室效应,人类就可以控制气候,就可以改变自然规律,这只是天方夜谭而已。对大多数人而言,乘亚诺方舟要比改变气候实际的多。我们为什么要和老天爷较劲?人类有战胜自然的历史吗? 编辑: 陈刚 稿源: 光明网 http://gb.cri.cn/9083/2007/03/20/1965@1505175.htm 气候恐怖主义能维持多久? 国际在线 www.crionline.cn 2007-03-20 10:09:08      历史上,海平面有100-200米的大幅波动,遍地可见的海岸阶地就是证据;气温变化幅度在10摄氏度以上,冰期和间冰期的转变已经历了数次。即使人类将地球积蓄数亿年的石化燃料消耗殆尽,地球的温度也不会超过历史的水平,气候恐怖论只能恫吓没有历史知识的人,世界不会因气候危机而走向末日。沧海桑田的变迁是自然规律,城市的兴亡,民族的荣辱,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阻挡不了风沙侵蚀的人类,居然想阻挡海水的进退。布莱尔的幻想即使戴上科学的面具也恫吓不了整个世界。   据2007年3月13日美联社报道,英国政府于3月13日建议进行一次大胆的,长期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新环境立法。此举将促使美国、中国和印度也出台同样的立法。按照该立法的草案,英国到205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减少60%。这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威胁而采取的一项革命性举措。托尼?布莱尔说:它为全球其它国家树立了一个榜样。 近几个星期以来,英国的政治党派为了在下一届国家选举中占领一个关键的战场,纷纷进行了绿色表决以展示他们的环境态度。无论是布莱尔的工党还是反对党保守党都非常重视环境问题,他们把更多的媒体时间放在了臭氧层问题上而不是英国在伊拉克的驻军问题。来自伊拉克的坏消息已经让布莱尔的阵营受到打击,他们试图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它可以使布莱尔掌握主动权的问题上,比如环境问题。布莱尔计划于9月份离任,如果他能够在离任前成功促成一项全球二氧化碳协定,这将成为一个意义重大的政绩。   如果把竞选的宣言当成行动的纲领,那么你就一定会上了机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贼船。布莱尔在为世界人民画饼充饥!如果布莱尔能把中东和俄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由能源和资源化为负担和债务,那么,人类就可以靠热情、愿望和幻想解决一切物质的危机。布莱尔只给出发达国家可接受的极限,他没有给出发展中国家离开低价的石化燃料如何生存的方法。在将石油和天然气驱逐出国际燃料市场的表决中,美国、澳大利亚、中东和俄国决不会投赞成票。   王乃仙最近指出,气候变化是地球气候史的正常现象,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得比较和缓,有时则比较急剧。尽管近年来天气和气候出现了世界性的异常,但这种异常并没有超出历史上的变动尺度和界限。根据已知的气候演变史料,气候变化是有特点和规律可循的,天气冷暖交替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并非只向一个方向发展。所以,人们应当从已经发生的变异中寻求因果关系,探索出未来的可能趋势,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在突变中切勿惊慌失措,更不能以眼前局部的、偶然的变异作为依据,贸然判断世界今后的气候将更趋恶化。   气候恐怖主义的纲领就像张伯伦的绥靖政策,以机会主义的损人目的开始,以自由主义的害己结果告终。自然规律不是由国际决议来改变的,尊重自然规律,适应气候变化,优化自然环境,构造和谐社会。这才是人类正确的选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 陈刚 稿源: 光明网 http://gb.cri.cn/9083/2007/03/20/1965@1505175_1.htm 带着科学面具的恐怖主义:驱逐魔鬼还是迎接死神? 0 推荐目前的间冰期已近尾声 关注下一个超级寒冷的冰河时代 作者:杨学祥 关键字:温室效应,冰期,间冰期,全球变暖,恐怖宣传   近日,研究气象变化的权威专家批评美国的科学家夸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并且谴责媒体和好莱坞对传播这种引人关注的恐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误导了公众。专家还指出,其实气候变化的真正原因与我们许多人通常所认为的相去甚远,人们的很多担心都没有必要 。其主要观点和例证如下: 英国皇家学会的保尔哈达克和克里斯科利耶等气象专家17日在牛津大学的讨论会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理性认识天气和气候的报告,在承认人类排放温室气体是造成全球变暖一个重要原因的同时,呼吁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哈达克和科利耶教授说,现在很多科学家、竞选团体、政客和媒体都在没有得到证实的情况下就向公众散布这种恐慌是不负责任的。他们认为,不应该将极端个别的现象归结为气候变化的结果。 美国科学进步协会的一篇报告称,越来越严重的干旱、酷暑、洪涝、暴风雨都预示着更严重的灾难即将到来。但科利耶认为,现在就断言灾难性气候的蔓延还为时过早。同时,他还批评媒体报道用灾难的、可怕的和破坏性的这些词来形容气候变化,这些词汇并没有出现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国际小组的研究报告里。   东英吉利亚大学廷德尔气象变化研究中心的麦克休姆教授说,竞选者、媒体甚至一些科学家似乎很喜欢制造恐慌情绪。这样下去,科学家的权威会因为误导公众而遭到质疑。所以,科学家们在预测不确定的气候变化时,最好能做到实事求是。哈德利气象变化研究中心的彼得斯托特博士指出,科学家们想要了解气侯变化的真正原因还任重道远。   美联社19日报道说,维多利亚大学教授安德鲁 韦弗提出,科学家们应该停止采取极端方式缓解全球变暖,这些方式可能严重影响自然环境。近几个月,科学家正考虑实施一些巨大工程缓解全球变暖,这些所谓地球工程包括:人工制造巨型树木,用以过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射数万亿个太空飞碟到地球和太阳间,连接成片形成遮阳伞,为地球抵挡阳光以降温;人造火山向空中释放硫化物用以反射阳光等。科学家警告说,这些工程耗资巨大,并且不符合大自然运作规律,可能引发各种问题。实施这些工程可能使干旱的中东地区更加干旱,也可能污染空气导致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可能性增加。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科学家凯文特伦伯思说,人类在不经意间已经破坏了地球的气候,希望通过一些极端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是愚蠢的想法。美国白宫科学顾问杰克马伯格认为,将资金用于地球工程毫无意义。尽管如此,美国全国大气研究中心科学家汤姆威格利依然致力于研究人造火山这一工程。威格利认为,就不采取任何措施而言,人造火山工程是两个魔鬼中较小的一个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把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看作是新能源危机,为此他解释道:整个二十世纪,人类已经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剩余可采储量,按目前产量,静态保障年限仅40年;天然气的剩余可采储量静态保障年限仅为60年。煤炭的使用年限也不过百余年。然而,最近,迫使人们对能源关注的压力主要来自温室气体问题。影响碳循环的因素在于什么呢?各种动植物体本身都是碳元素的载体。在人类出现以前的远古时代,由于没有火的使用,所有动植物死亡之后的躯体最终都被埋藏于地下,形成了现在大量沉积在地壳中的煤炭和石油。经过数亿年的演变,地下沉积的碳元素(煤炭和石油)越来越多,而直接参与日常大气循环的碳元素变得越来越少。随着地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减少,最后也就形成了近代适应我们人类生存的气候水平。按照目前世界能源的开采、消耗速度,几乎没有一种矿物化石能源储量还能够让人类再使用200年。也就是说,在最近这几百年的时间内,我们几乎要开采出了数亿年来积累在地下的全部化石能源,释放出了埋藏于地下的绝大部分的碳元素。这必然会导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升高,带来强烈的温室效应,可能会产生温度增高、冰山融化、海水上涨、淹没大陆、气候环境变化异常等一系列可怕的后果。最近,IPCC正式发布了全世界超过2500名顶尖科学家参与了报告的编写。报告认为,从20世纪中期至今观测的大部分温度上升,有很大的可能性(超过90%)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这种变化,最起码在过去1300年中都是很不寻常的。最近,美国加里佛尼亚大学地质系科研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地球3亿年前曾发生过大规模温室效应。 自冰河期结束以后的1万多年中,地球气候保持了相对稳定。科学家认为,这为人类文明的起源以及演化提供了稳定的环境。研究人员还指出,今天,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360ppm,是近50万年里最高的时期。今后,如果人类将地球上所有的矿物资源耗尽,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增加到3亿年前古生代晚期时2000ppm的水平。通过对该图的分析发现,在古生代晚期时代的千百万年里,就曾发生过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性温室效应,而且这一现象不仅仅在人类出现之前,甚至在哺乳动物之前 。 张博庭提出了两个问题:世界面临能源危机和温室效应危机。在目前的思维定式下,开发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这两大危机的最有效方法,但是,如果以10万年为周期的冰期来临,人类靠什么能源来生存呢?冰雪大面积覆盖地表,绿色植物的生存空间大范围减缩,河流化为冰川,风向和风力发生根本的改变,水利、风力和生物能源的枯竭,迫使人类重新认识温室效应。事实上,这一情景曾经在历史出现。 据国外媒体报道,二氧化碳被当今人士视为是一种祸害,认为它导致了全球变暖,但是科学家们最新研究发现它曾经是拯救地球的功臣,是它使地球免于遭受象火星一样的冰冻,这一结论是美国天文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最近研究发现的。研究员们是在分析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水成岩化石后得出的这一结论。科学家们称,在地球还年轻的时候,正是由于大量二氧化碳的存在才使得地球免于遭受全球冰冻的灾难,那个时候,二氧化碳使得地球的温度上升 。 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在37.5亿年前拯救了地球,这项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发表在了最新一斯的地下《地球与行星科学》杂志上。负责这项研究的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助理教授尼克拉斯多普尔斯(音)称,这项新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释地球的怎样从被冰冻的厄运中解脱出来的。此前曾有研究表明远古的地球上就存在着液态水,但是来自太阳的微弱的热量不足以使这些水保持液态,这些水为什么能保持下来一直是一个谜。这项研究成果则解决了这个问题,正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存在才使得地球更为温暖,这些液态水才得以保存。科学家们在研究中还发现远古的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要远远高于今天的地球大气。多普尔斯称,我们现在有直接的证据表明远古的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相当丰富,这些二氧化碳也许就是使地球免遭冰冻的主要原因,火星就是因为少了这些二氧化碳而变成了现在的冰雪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二氧化碳就象是一种行星的温度调节计,在地表温度低的情况下,它与岩石之间的化学反应就会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增多,这样有利于保持行星的温度。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是裸露的新生岩石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的无机成因和植物光合作用的有机成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光合作用并不是碳循环的唯一途径。事实上,大冰期都是发生在造山作用之后,如,石炭-二叠纪大褶皱之后的石炭-二叠纪大冰期,第三纪大褶皱之后的第四纪大冰期。现在,我们仍处于第四纪大冰期中的亚冰期与间冰期之间,温室气体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一旦冰期来临,缺乏能源的人类将面临死亡的威胁。与温室效应造成的沿海城市被淹相比,这是比魔鬼还凶恶的死神。 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考古学家对132种灭绝啮齿动物的8万颗化石牙齿进行研究后震惊地发现,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每隔250万年左右就会从圆形变成椭圆形,这一变动将使地球进入超寒冰河时代,造成生物大灭绝。由于人类已在地球上出现了25万年,所以人类最多再延续225万年,就会迎来下一个超级寒冷的冰河时代,造成人类大灭绝,而一种能够抵御极度寒冷的新种类巨鼠将可能统治地球。据报道,在地球历史上曾出现过好多次无法解释的哺乳动物大灭绝现象,和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大灾难不同的是,这些哺乳动物大灭绝现象往往每隔250万年就会重复一次,造成此前的哺乳动物大部分突然消失,而新种类的哺乳动物又将会渐渐诞生。一些考古学家怀疑这些灭绝的哺乳动物是被其他生物消灭了,还有科学家认为气候剧变造成了生物大灭绝。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考古学家简万达姆通过对过去2200万年中已经灭绝的132种啮齿动物的8万颗化石牙齿进行了研究分析,这些史前灭绝的哺乳动物包括松鼠、老鼠、海狸、野鼠等,它们曾生活在2450万年前到250万年前,但只有少数种类幸存到了今天。达姆研究发现,地球上每隔250万年就会出现一次哺乳动物大灭绝,而同时,地球绕太阳的轨道从接近圆形变成椭圆的周期,也是大约240万年左右,而地球的轴心度也每隔100万年就会变动一次。达姆相信,正是地球轨道的变动和轴心变化的重合造成了哺乳动物的大灭绝现象,这一变动周期正好是250万年左右。达姆在《自然》杂志上撰文称,当地球的轨道接近圆形时,地球上的气候将更稳定,而当地球的轨道进入椭圆状态时,地球上的气候将变得更极端,最后形成寒冷的冰河时代,造成大多数生物无法幸存下来。如果人类在225万年后走向终结,而一种能够抵御极度严寒的新种类巨鼠将会生存下来,成为地球的主宰,而地球上产生一种新人类的可能性也将微乎其微 。 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温室效应灾难说是带着科学面具的恐怖主义 ,减排温室气体不是驱逐魔鬼,而是迎接死神。能源危机对人类是最大的威胁,相比之下,温室效应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只是一个小小的代价,至少在第四纪大冰期中,温室效应给人类生存创造了相对适宜的环境。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表面温度仅为-8度,远不适于人类生存。 历史记录表明,温室气体的浓度是有升有降的,上升期对应间冰期,下降期对应冰期。目前的间冰期已近尾声。加速冰期到来还是延缓间冰期结束,你愿做何种选择? 参考文献 1.全球变暖现象被一些人夸大了。文新传媒网。日期:2007-03-20 来源: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http://www.news365.com.cn/jj/200703/t20070320_1335696.htm 2.专家称全球变暖现象被夸大 拯救地球要谨慎。2007年03月20日02:31 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http://news.sohu.com/20070320/n248831910.shtml 3.章磊。科学家警告遏制全球变暖不宜用极端方法。2007年03月20日 07:37 新华网 http://tech.sina.com.cn/d/2007-03-20/07371423671.shtml 4.张博庭。温室气体排放引新能源危机 地球将不适人类生存。2007年03月21日01:42 http://it.sohu.com/20070321/n248857604.shtml 5.高传。远古岩石表明二氧化碳曾是拯救地球功臣(图)。北方网。稿源:腾讯科技2007-02-0808:22 http://tech.enorth.com.cn/system/2007/02/08/001543673.shtml 6.沈志真。考古学家称人类225万年后灭绝 硕鼠成主宰(图)。时间:2006年10月13日02:28 来源:现代快报 http://news.sohu.com/20061013/n245767596.shtml 7.杨学祥。气候恐怖主义能维持多久?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7-3-20 8:19:37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4012 8.杨学祥. 全球变暖争论与国家经济安全. 2007-3-12光明网 - 光明观察 -网络评论.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895 http://blog.gmw.cn/u/466/archives/2007/13783.html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545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0: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