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博物馆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博物馆

相关日志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普工作
热度 1 zhangxiaoliang 2012-4-14 08:33
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普工作
1928 年 4 月,中央研究院派遣广西科学调查团,赴广西采集动植物标本,并调查地质及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人种等。半年之中,采得动物标本有哺乳动物 40 余种, 290 余头;鸟类 330 余种, 1400 余只;爬虫类 50 余种, 200 余只;两栖动物 30 余种, 330 余只;鱼类 100 余种, 700 余尾;无脊椎动物 700 种, 5000 余枚。另获得活动物猴、豹、豪猪等 20 余头。植物标本 3400 余号, 3 万余份,其中木本植物超过半数,其余为草本及蕨类植物等。地质及少数民族风俗、人种的调查也获得了丰富的材料。中央研究院认为必须聘请专家来从事研究,决定创办博物馆,作为研究和展览的机构和场所,于是便有了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成立。 博物馆不仅开展标本采集、研究工作,还建有陈列室和动物园,向公众进行科学普及宣传。据《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十九年度报告》载:“本馆除研究国产动植物之分布及类别外,对于提倡生物学之研究,增加一般人民对于生物学之常识,唤起其研究之兴趣,素来甚为注意。故特辟陈列室两间,将历年在广西及四川两省所采集之动物标本,分类陈列,加以详细说明,俾阅者一览而知中国生物之丰富,及种类之奇特,油然而生研究之心。同时搜罗各地野生动物,豢养园中,使人民略知各种动物生活之状态,以补充其对于生物之常识。” 据《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参观规则》,动物园的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 9 : 00 - 12 : 00 ,下午 2 : 00 - 6 : 00 ;陈列馆的开放时间为每日上午 9 : 00 - 12 : 00 ,下午 2 : 00 - 5 : 00 。个人参观者先到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位于南京成贤街 57 号,自然历史博物馆则位于成贤街 46 号,估计相邻不远)领取入门券,凭券参观;团体参观者则领取团体参观券。 从保存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到,陈列室宽敞明亮,单层、双层及四层的陈列架中有浸制标本和剥制标本,一些大型的标本如猴、孔雀等则置于陈列架的上端,还有一具与真人大小一般的身着民族服装的瑶族妇女模型。据史料记载, 1930 年 1 月(即自然历史博物馆正式成立之时)至 6 月底,就有 5 万余人前来参观,平均每日约 290 人。 1930 年 7 月至 1931 年 6 月,参观人数为 41164 人,月均 3425 人。 1931 年秋因大水为患,博物馆被水淹达数月之久,参观暂停。 1932 年 4 月经整理重新开放,至 6 月共 3 个月的统计,参观人数达 112858 人,平均每日 1250 余人,可见公众对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动物园还经常收到赠送的活动物。据记载, 1931 年收到雉鸡数只、狐狸 1 头,狗鱼 2 尾、闵猴 1 头、黄麂 1 头、鹰 2 只、刺猬 3 头、蛇 1 条,赠送者有大学教授、中学校长、中央监察委员等。可见国人对自然历史博物馆之关心,及博物馆开展科普宣传之功效。 自然历史博物馆标本陈列室        (张晓良, 2000 年 9 月, 2008 年 9 月补充) 参考文献:《国立中央研究院总报告》
个人分类: 科研院所史料|5069 次阅读|1 个评论
看近现代十二名画家作品展
热度 2 kd652 2012-4-13 21:40
看近现代十二名画家作品展
今天在大连现代博物馆开始展出近现代十二名画家作品: 上图为琵巴行意境画
个人分类: 字画欣赏|6521 次阅读|4 个评论
自然历史博物馆诸位筹备委员简介
zhangxiaoliang 2012-4-13 17:04
中国科学院 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前身是 1930 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 1928 年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蔡元培为院长。时设天文、气象、社会科学、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历史语言等 8 个研究所。 1929 年 1 月,蔡元培院长聘李四光、秉志、钱崇 澍 、颜复礼、李济、过探先、钱天鹤 7 人为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委员会委员,以钱天鹤为常务委员,筹备处设立于南京成贤街 46 号。当月 30 日,筹备委员会开会,决定博物馆定名为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由于筹备委员中有出国者,有病故者,当年 7 月,由院长改聘李四光、秉志、钱崇 澍 、李济、王家楫及钱天鹤 6 人为筹备委员,仍以钱天鹤为常务委员。筹备过程中,通过职员名单、筹拟计划,装置标本,修建房屋,布置园场等项工作相继完成。至 1930 年 1 月筹备大致就绪,于是取消筹备处,由院长聘钱天鹤为主任,李四光、秉志、钱崇 澍 、李济、王家楫为顾问,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正式成立。   参与自然历史博物馆筹备诸君,均为著名学者。前后 8 人中, 5 人出身清华。清华大学历经游美肄业馆( 1909 年)——清华学堂( 1911 年)——清华大学( 1929 年)阶段。秉志为清华 1909 级,钱崇 澍 1910 级,过探先 1910 级,钱天鹤 1913 级,李济 1918 级。 1929 年之前清华留美学农者 60 余人,对中国农业贡献突出,抗日战争前平均分布在全国 20 余处大学,中央大学之秉志和金陵大学之过探先,尤受人尊敬。秉志( 1886 - 1965 ),康奈尔大学博士,为我国生物学界泰斗,培养人才甚多,创办我国第一个生物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水生所的元老王家楫和伍献文均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受业于秉志,王、伍于 1948 年与秉志同期被推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1955 年再一次同期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钱崇 澍 ( 1883 - 1965 ),芝加哥大学硕士,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过探先 ( 1889—1929 ) ,康奈尔大学硕士,中央大学教授,金陵大学农科主任,为我国农界泰斗。钱天鹤,康奈尔大学硕士,曾任实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副所长,农林部次长。李济( 1896 - 1979 ),哈佛大学博士,长于人类考古学。李四光( 1889 - 1971 ),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曾任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颜复礼( Fritz Jaeger,1886-1957),德国学者,汉学家,1928年任中华民国国立中央研究院 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学组研究员(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兼任民族学组组长),曾 三赴广西凌云县,次年发表《广西凌云瑶人调查报告》,为“中国民族学实地调查最早之作品”。后回国任 汉堡大学汉学系主任。 王家楫( 1898 - 1976 ), 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中国科学社生 物研究所动物学部研究教授兼任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 1934年自然历史博物馆 改为动植物研究所,王家楫任所长; 1944 年 动植物研究所 分建为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王家楫任动物所所长, 1950 年 中国科学院将前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的主体、部分植物所的研究人员及北平研究院的部分研究人员合并,于 1950 年组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家楫任所长。从动植物研究所至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家楫共担任所长达 42 年之久。 (张晓良, 2001 年 10 月, 2008 年 9 月补充) 参考文献: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 1911 - 1929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年 4 月第 1 版
个人分类: 科研院所史料|45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立中央研究院及自然历史博物馆成立经过
zhangxiaoliang 2012-4-12 05:23
1924 年 11 月,孙中山先生离开广州去北京,提出召开国民议会等主张,并拟设中央学术院为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翌年 3 月 12 日孙中山先生病逝,设立中央学术院之事亦搁置。 1927 年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5 月,决定设立中央研究院筹备处。 1927 年 7 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条例》,规定“本院设立中央研究院”。具体设立理化实业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地质研究所、观象台四个研究机构。 1928 年 4 月,国民政府公布《修正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改中华民国大学院中央研究院为国立中央研究院,蔡元培为院长。 1928 年 11 月 9 日,国民政府公布了《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第一条规定“国立中央研究院直隶于国民政府,为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第二条规定国立中央研究院的任务是:一、实行科学研究;二、指导、联络、奖励学术之研究。第六条规定设如下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工程研究所、地质研究所、天文研究所、气象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国文学研究所、考古学研究所、心理学研究所、教育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 1928 年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后,观象台分为天文研究所、气象研究所,均设于南京;社会科学研究所分法制、民族、经济、社会四组,前二组设于南京,后二组设于上海;分理化实业研究所为物理研究所、化学研究所、工程研究所,均设于上海;地质研究所设于上海,设历史语言研究所于广州,旋迁北平。 1929 年 5 月,心理研究所设于北平。 1929 年 1 月,蔡元培院长聘李四光、秉志、钱崇 澍 、颜复礼、李济、过探先及钱天鹤七人,为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委员会委员,以钱天鹤为常务委员,筹备处设立于南京成贤街 46 号。当月 30 日,筹备委员会开会,决定博物馆定名为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由于筹备委员中有出国者,有病故者,当年 7 月,由院长改聘李四光、秉志、钱崇 澍 、李济、王家楫及钱天鹤六人为筹备委员,仍以钱天鹤为常务委员。筹备过程中,通过职员名单、筹拟计划,装置标本,修建房屋,布置园场等项工作相继完成。至 1930 年 1 月筹备大致就绪,于是取消筹备处,由院长聘钱天鹤为主任,李四光、秉志、钱崇 澍 、李济、王家楫为顾问,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正式成立。 全馆由研究、事务、顾问三部分组成,研究部分设动物组、植物组,每组由技师一人总其成。动物组技师方炳文,植物组技师秦仁昌。 1932 年 8 月,伍献文从法国归来,与方炳文共同担任动物组技师。 为符合《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法》,自然历史博物馆于 1934 年 7 月 1 日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王家楫任所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迁至湖南南岳、广西阳朔、四川北碚。 1944 年 5 月分立为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王家楫任动物研究所所长。抗战胜利后,动物所由北碚迁至上海。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将前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的主体、部分植物所的研究人员及北平研究院、山东大学的部分研究人员合并,于 1950 年组成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家楫任所长,所址设在上海, 1954 年迁至武汉。     参考文献:《国立中央研究院总报告》 (张晓良, 2000 年 8 月, 2008 年 9 月补充)
个人分类: 科研院所史料|47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主任钱天鹤事略
zhangxiaoliang 2012-4-10 10:21
钱天鹤(1893—1972年),字安涛,生于浙江省杭县(今杭州市)。农学家、现代农业科学的先驱者,中央农业实验所的主要创始人。191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1913—1918年就读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并获农学硕士学位。1919—1923年任南京金陵大学农林科教授兼蚕桑系主任,1925—1927年任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校长,1927—1929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社会教育组(司)第一股(科)股(科)长,1929—1934年任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常务委员、博物馆主任、顾问。抗日战争时期从事农业行政工作,先后任中央农业实验所副所长(常务)兼全国稻麦改进所副所长,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农林司司长,农林部常务次长。对发展大后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棉生产有重要贡献。台湾光复后,置身台湾,参与农业政策和实施纲要的制定,对恢复和发展台湾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晚年投身金门、马祖两岛的农业建设,成绩卓著,甚受两岛人民的爱戴。《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钱天鹤》作者评价:钱天鹤一生清廉,对人仁厚友善,肝胆相照,对于后进和部属,常予扶助提携,助人而不求人知。他公而忘私,精明干练,思考周详,审慎从事,用人唯才,实事求是。其品德行为,令人敬佩。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前身是1930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192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蔡元培为院长。时设天文、气象、社会科学、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历史语言等8个研究所。1929年1月,蔡元培院长聘李四光、秉志、钱崇澍、颜复礼、李济、过探先、钱天鹤7人为博物馆筹备处筹备委员会委员,以钱天鹤为常务委员,筹备处设立于南京成贤街46号。当月30日,筹备委员会开会,决定博物馆定名为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由于筹备委员中有出国者,有病故者,当年7月,由院长改聘李四光、秉志、钱崇澍、李济、王家楫及钱天鹤6人为筹备委员,仍以钱天鹤为常务委员。筹备过程中,通过职员名单、筹拟计划,装置标本,修建房屋,布置园场等项工作相继完成。至1930年1月筹备大致就绪,于是取消筹备处,由院长聘钱天鹤为主任,李四光、秉志、钱崇澍、李济、王家楫为顾问,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正式成立。 《国立中央研究院十八年度总报告·自然历史博物馆报告》载:本馆以主任综理全馆事务。 《国立中央研究院十九年度总报告·自然历史博物馆报告》载:全馆之事,则由馆主任钱天鹤综理一切。 《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年度总报告·自然历史博物馆报告》载:本馆组织,可分三项述之:(甲)研究:动物组、植物组;(乙)事务:主任钱天鹤;(丙)顾问:李四光、秉志、钱崇澍、李济、王家楫。 《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一年度总报告·自然历史博物馆报告》所载组织如二十年度。 《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二年度总报告·自然历史博物馆报告》载:仍分研究、事务、顾问三项。(甲)研究:动物组主任伍献文,植物组主任邓叔群;(乙)事务:主任徐韦曼;(丙)顾问:钱天鹤、秉志、钱崇澍、王家楫。并列出一表,伍献文、邓叔群、徐韦曼三位主任与四位顾问列在同一层次。 《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三年度总报告·动植物研究所报告》载:“本所原名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自本年度七月一日起,为符合本院组织法中所规定之名称起见,乃改为动植物研究所,仍暂分动物植物两组,王家楫任所长,七月到所视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任钱天鹤、徐韦曼相继辞职。顾问七人:钱天鹤、徐韦曼、秉志、钱崇澍、胡先骕、李四光、李济。 《国立中央研究院二十四年度总报告·动植物研究所报告》载:通信研究员四人:秉志、钱崇澍、钱天鹤、胡先骕。 笔者依据现有史料试作如下分析: 1929年1月-1930年1月为自然历史博物馆筹备时期。钱天鹤既有学者之望、又负官员之责,故受蔡元培院长之聘,以常务委员负责筹备工作。 1930年1月-1934年7月为自然历史博物馆发展时期。初期百事待举,钱天鹤以主任综理全馆之事。 中期全馆研究、事务、顾问三项并重,加之钱天鹤兼任浙江省建设厅农林局局长(1930-1931)、担任中央农业实验所筹备委员会副主任(1931年),钱天鹤主任之责稍减。 后期钱天鹤担任中央农业实验所副所长(常务)、兼全国稻麦改进所副所长(1933-1937年),故辞去自然历史博物馆主任一职,改任顾问。此时期研究工作逐渐加强,动物组主任伍献文,植物组主任邓叔群与负责事务之主任徐韦曼并列。 1934年7月起自然历史博物馆改名动植物研究所。钱天鹤任通信研究员,类似于今日之客座研究员或名誉教授,又恢复了他原本的学者身份。1944年动植物研究所分建为动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钱天鹤长期兼任植物研究所通信研究员。 (作者:张晓良,2005年10月一稿,2008年9月补充。) 参考文献: 1、《国立中央研究院总报告》 2、沈志牛,《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农学编·农业综合卷·卷1·钱天鹤》
个人分类: 科研院所史料|428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访陕西历史博物馆
热度 1 mrzhangli 2012-4-8 12:23
再访陕西历史博物馆 今天晴空万里,也不就“宅”了,出去走了走。不经意间,想去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此行我独自一人,在阳光下,晾晒我心灵的霉味。 对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我还是相对不叫熟悉的,因为路过过无数次,但真正参观这才是第二次,所以还是有很多的期待。 很多熟悉我的朋友说我比较古板,这是事实,我是一个怀旧的人,老认为自己生活在过去。所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犹如一个历史隧道,跨越了漫长的时空,置身其中,我感觉了人民的伟大和自己的渺小。
526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山舰纪念馆。。。
热度 1 cxpan 2012-4-6 21:53
。。。中山舰纪念馆。。。
个人分类: 中山舰|3571 次阅读|1 个评论
支持哥哥办民间博物馆
热度 4 xupeiyang 2012-3-29 13:41
支持哥哥办民间博物馆
我的大哥许培法开了一个“越艺博物馆” 私人办博物馆,在当地是第一家,是市文化局批准的。 主要收藏家乡农村的古董,文物,收藏量已具相当规模。 办乡村博物馆,对于研究古越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都很有意义,我支持哥哥,我退休后也去做博物馆工作。 支持哥哥许培法办好养老院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523672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2979 次阅读|4 个评论
La Brea:沥青中的生命,洛杉矶的前世
热度 5 book 2012-3-26 08:55
La Brea:沥青中的生命,洛杉矶的前世
今天去了位于洛杉矶市内的 George C. Page Museum 。这个博物馆是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主要展出 La Brea Tar Pits (拉布雷亚沥青坑)所发现的化石标本,以及对这些有重要价值的化石进行研究。说实话,我之前并不知道这个地方,如果不是教授同志提议,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个地方。去过之后,回来又查了一些资料,觉得这个地方确实很不寻常,有其特殊的意义。这篇博文的题目,“沥青中的生命,洛杉矶的前世”,在我看来有些历史感和轮回的意味,反映了我的感受。 天然沥青是石油从地壳裂缝渗出地表经长期暴露和蒸发后的残留物,这过程包括石油中轻质组分的蒸发,以及进一步的氧化和聚合。拉布雷亚正是这样一个有裂缝的地方,现在的公园里,依然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黑黑的沥青不断冒出来,夹杂着气体冒着泡挤出来。 2007 年 4 月,加州大学河边分校的环境微生物学教授 David Crowley 研究组报道了拉布雷亚沥青坑有大量独特石油耐受细菌的存在(见文后参考文献),可能正是这些细菌的代谢,产生了甲烷等气体,以及在公园看到的不断冒出来的泡泡。 想象一下下面的场景。在几十万年几万年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渗出地表的沥青不断被灰尘、落叶、雨水所覆盖,有时候看上去还真像个合适的水源地和觅食场所。一万八千多年前,猛犸象一家三口在悠闲的散步,妈妈撒欢似的跑到前面的一片浅水中,却突然被陷在里面,任凭她怎么挣扎哀号,只能越陷越深。爸爸和孩子眼睁睁的看着,除了悲伤,再也无能为力。博物馆对面的湖坑以及几具猛犸象的模型,还原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这样的场景一幕幕上演,剑齿虎、恐狼、昆虫等等,不断的被沥青坑“诱惑着”。 几万几千年之后,它们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 Page Museum 中的化石。位于洛杉矶市中心的拉布雷亚沥青坑也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更新世冰期化石的发现地。由于在沥青的环境中被保存,化石都是棕黑色的。最早有关拉布雷亚沥青坑的文字纪录在 1769 年,一支西班牙探险队考察洛杉矶盆地时发现了拉布雷亚沥青坑,并赋予它“ La Brea ”这个名字。 1913 年至 1915 年,当时这个地区的拥有者汉考克家族允许洛杉矶博物馆进行为期两年的化石发掘工作,初期的发掘工作主要针对大型脊椎动物。 1969 年,考古学家对 91 号坑进行了重新发掘,尽量收集了所有的化石标本(而非仅关注大型动物),正是这次发掘贡献了现在所知道的超过 600 种的动植物化石。据博物馆官网介绍,目前发现的物种包括 231 种脊椎动物、 159 种植物、 234 种无脊椎动物;化石的时间基本上在 5 万至 1.1 万年前。 最近一次激动人心的发现是在 2006 年 6 月,当洛杉矶艺术博物馆建一个地下停车场的时候,发现了 16 个化石群,其中包括一具成年猛犸象的骨架!为了不影响工程的建设, Page 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用 23 个非常巨大的木箱子将化石群保护起来,他们将这个研究项目命名为 “ Project 23 ” ,预计此发现将使得 Page 博物馆目前约 300 万件化石标本的馆藏量增加一倍。这 23 个大箱子 2008 年被转移到博物馆所在的公园,现在 Page 博物馆的古生物学家正集中对 Project 23 的化石进行发掘和研究。 人们在惊叹大自然造就那么多奇妙的生命的同时,也其实根本无从揣测大自然的无常。看着那些已经灭绝的历史中的生命,想象着它们所经历的沧海桑田,只能想:人类还是好自为之吧。 博物馆对面的湖坑(沥青坑 + 雨水)、不断冒出的气泡、以及被陷其中的猛犸象。 这幅画展现的是正是洛杉矶盆地和拉布雷亚地区更新世时的场景,画中包括了主要的动植物物种和生活环境。我很喜欢这幅画,它不但达到了科普的效果(这幅画其实是物种导览图),毫无疑问也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Page Museum 给我一个非常深的印象就是有多副精美的画。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博物馆有一面墙,全部是已灭绝的恐狼( dire wolf , Canis dirus )的头骨化石。貌似还有一种图腾的意味。 在法国和西班牙地区发现的早期人类的一些山洞岩画作品,反映了当时生存的一些动物形象。真是漂亮! 拉布雷亚地区沥青矿开采的场景,以及 1913 年化石发掘的场景。最早的时候,洛杉矶地区的人们会用沥青来做房顶的防水。看着这些反应洛杉矶前世的图画,也忍不住感叹。 博物馆内有一个全是玻璃的工作间,工作人员在里面工作,大家可以从外面看到他们的工作场景。这也让我印象深刻。我今天去看到的四个工作人员正在处理的标本,是 Zed 的,就是“ Project 23 ” 中那头猛犸象。 有名的 91 号坑。还能看到沥青中有动物的骨骼。真的难以想象如何从沥青中发掘化石。那张手写的信息板很有意思。 公园中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冒出地面的沥青。这几张图片是一个泡泡的生命史,我觉得很奇妙。 几张博物馆外景。 下面是顺便拍的博物馆公园里的蜜蜂。抱歉我给蜜蜂照相的水平没法跟黄智勇老师比。大家也可以从里头看到些好玩的,比如你会看到大大的花粉团。 Kim JS, Crowley DE. 2007. Microbial Diversity in Natural Asphalts of the Rancho La Brea Tar Pits. Appl. Environ. Microbiol. 73: 4579-4591. Page Museum : http://www.tarpits.org/
个人分类: 在路上|13912 次阅读|14 个评论
[转载]美国博物馆里的 “中国文化”
laojing 2012-3-25 23:35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2-03/23/content_1025205.htm?div=-1 谷世强(美国)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3月23日 第15 版)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北京智化寺大殿穹顶木制藻井实物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逊艺术博物馆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中国菩萨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3月23日 第15 版)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北京智化寺大殿穹顶木制藻井实物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逊艺术博物馆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中国菩萨 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美国,博物馆却很多,大大小小、林林总总,全美国据说有各类博物馆1万多座。我多次陪同亲朋参观过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费城艺术博物馆,对这两座美国一流博物馆里中华文物藏品数量之多、门类之齐全和珍品之真之难得,都是一见即叹为观止。其实,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艺术博物馆,到同样也是美国东海岸名城的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许多美国大博物馆里面都收藏有许多难得一见的中华文物瑰宝。 每有亲朋和国内客户来访,我都喜欢开车带他们看费城艺术博物馆建筑并从这里俯瞰费城市容。位于费城市中心区的费城艺术博物馆建筑相当有气派。这座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古希腊神庙式建筑有200年历史,可以说和美国历史一样长。这里有约20个展厅,差不多每个展厅中央都有宽大舒适的长方凳,让需要坐下来休息的游客可以面向四壁任何一面坐着,尽情欣赏巨幅油画等藏品,这对老年人尤其重要。这一点,国内博物馆应该借鉴,让参观博物馆真正成为艺术享受而不必疲于奔命。   费城艺术博物馆是全美国收藏法国印象派作品最多的博物馆,该馆收集的东方艺术品文物也非常多,其中中国馆最受参观者欢迎。这里展出的既有北齐雕像、汉代陶俑、造型各异的唐三彩、南北朝兵俑、隋朝酒具、宋代木佛雕头像、元朝瓷枕、明朝做工精细的黄花梨木椅子、难得一见的景泰蓝清朝宫廷带轮子的宠物狗笼子,也有历代书画等,丰富多彩。尤其是那两个如掌上明珠般吸引观众的清朝大水晶球,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那是我灿烂中华文化皇冠上的明珠啊!其实,费城艺术博物馆最著名的中国文物应该是那个巨大的北京智化寺大殿穹顶木制藻井实物了,藻井中央是栩栩如生的“九龙”浮雕,直到今天都令所有到中国馆的游客用力仰望!   费城、纽约、波士顿、华盛顿这些东海岸名城,都有著名的艺术博物馆,而且很多是常年免费对外开放的。从华盛顿国家艺术博物馆到波士顿美术馆,都收藏并展出相当数量的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扛鼎之作。尽管这些著名艺术博物馆都值得一看,但如果时间紧张的话,我个人以为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是非看不可的首选。每次走进大都会博物馆的亚洲馆,面对大量的中华文化艺术珍宝,都会震撼不已,流连忘返。被称为中国早期绘画三大名作之一的五代董源所绘《溪岸图》就在这里展出。中国馆最引人瞩目的要数那幅有6米高、约10米宽的巨幅中国壁画实物了。这是从山西广胜下寺主殿山墙切割下来的“药师经变”壁画实物。该画绘于元代,画中众佛神态自若,栩栩如生。美国收藏家赛克勒于1964年将其捐赠给了大都会博物馆。当你还没有从“药师经变”巨幅壁画磅礴气势给予的震撼中缓过劲来时,就看到了该壁画对面的镇馆之宝——龙门石窟精华“帝后礼佛图”浮雕。这一北魏年间的创作,代表了中华古代浮雕文化的杰出成就,令人赞叹不已。   美国西海岸名城旧金山人口不足百万,但位于市府旁边的亚洲艺术博物馆规模却很大。该馆收藏有纵贯上下6000年的1.8万多件亚洲艺术文物珍品,其中的中国文物最为令人瞩目。今年我和太太卢琳仔细参观了亚洲艺术博物馆,该馆的中国瓷器、玉器和青铜器等馆藏精品之多着实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该馆不仅号称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而且现任馆长也是美籍华人许杰先生。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有中国最早的佛像,4000多年前的中国瓷器,约3000年前的青铜器和约6000年前的玉器等。这里,印度、日本、朝鲜、越南、印尼和柬埔寨等亚洲其它国家文物珍品也不少,可谓古老东方文化艺术的圣殿。   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和生命力并非只有在美国大都市的著名博物馆里。两年前我们到康奈尔大学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时,也顺便参观了康乃尔大学的约翰逊艺术博物馆。真没想到,在这所远离大都市的美国大学艺术博物馆里竟然也有很多中国古代青铜器、汉代雕刻和历代书画珍品等中华文物。而且,朴实无华的博物馆建筑还是由美籍华人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设计的,现在已成校园一景。费城的宾西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里,中国文物收藏也十分可观。该馆不但收藏有汉、魏、隋、唐时代的石刻精品,而且拥有唐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其他四骏现藏于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可见该大学中国文物馆藏水平之高。前不久,宾大博物馆还与国内合作举办了中国“丝绸之路揭秘”展。 每当我站在美国高水平艺术圣殿里面欣赏这些来自中国黄土地的历史文物、艺术珍品时,都会为我们祖先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造诣,感到自豪。同时,也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影响之深之远,感到震撼、折服。站在这些来自中国的小到精美瓷器,大到壁画原件和佛雕像前,中华文化的力量让我们激动不已,浮想联翩。这些珍贵中华文物毕竟也无声见证了旧中国的软弱无力,令大量国宝流失海外。所幸,改革开放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强国,“火烧圆明圆”那样的惨剧一去不复返了!
个人分类: 网有网事|26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网上导航博物馆(介绍子午仪导航卫星)
jlpemail 2012-3-25 21:05
http://www.ion.org/museum/ http://www.ion.org/museum/files/TransitBooklet.pdf
个人分类: 资料库|2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小记
gaojiange 2012-3-25 09:5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位于乌鲁木齐市西北路, 紧挨着新疆大学北校区,对面则是乌鲁木齐乃至西北都有名的奢侈品购物场所,美美购物中心。每次从火车站坐 906 路 公交车经过这里,都瞅上一眼,却无缘进去参观。不像重庆三峡博物馆那样,前面的广场是开放的,很多群众在那里交流、娱乐或者参观,新疆博物馆有大门围栏封闭的。个人认为除了地理位置原因外,还可能在于为将来做规划增加新馆。另外和重庆三峡博物馆不同的是,新疆博物馆是省级综合性博物馆,而前者属于国际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新疆博物馆收藏、建筑、规模等方面无法和重庆博物馆相提并论。 近日幸得机会和朋友参观,十分兴奋。 新疆博物馆于 1953 年筹备 , 1963 年 10 月 1 日 正式开馆。 新馆则在 20 05 年 9 月 20 日隆重开馆 , 地下一层、地上二层,玻璃穹顶 。 建筑平面基本呈 “ 一 ” 字型对称布局 , 外观造型 采用新疆地域特色的维吾尔建筑 风格 ,富有鲜明的民族韵味。近年来,随着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才转为免费参观的。 馆名是朱德委员长 1959 年来新疆视察工作时题写。 进入大厅,映入眼帘的是反映新疆全貌的沙盘图。通过它,可以清楚的看到新疆的全貌,包括山川、河流、盆地、沙漠以及主要城市乡镇的位置。 一楼左侧是“ 新疆民族风情陈列 ”。不同民族的介绍区域用隔板分成了一个个单元。有 蜡像 ,图片,服饰,家庭 生活场景 ,农具,水果,等等,从不同方面 展现 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它们也 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继承和发扬。 一楼右侧是“ 找回西域昨日辉煌 —— 新疆历史文物陈列 ”。 通过 大量出土 文物 ,发掘现场模拟复原,历史 图片, 微型 沙盘 ,数码荧屏, 等 方式 ,系统 形象 反映了从旧石器时代到清 朝 的各个历史 阶段 新疆历史面貌。 一系列事实表明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 祖国 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 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创造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作为 多民族聚居和多宗教流行的区域 ,加上 古代丝绸之路的 推动 ,世界文明 在此 交融荟萃 。 新疆地处亚洲腹地,丝绸之路中段,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汇聚古代中原 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古代 波斯文化 、 古代希腊 、罗马文化、古代 美索布达米亚 等文化的地方,外加独特的自然条件,使新疆成为了文化类型多、文物资源丰富、文物种类多的一块宝地。 留下了 蜚声中外的交河故城 、 高昌故城 、 楼兰遗址 、 克孜尔千佛洞 等重要 历史遗迹 。 以上种种, 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古代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碰撞时擦出的绚丽火花 ;也 充分表明,新疆各族人民在创造和发展 自身 文化的基础上,又吸收外来 优秀成果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域文化,在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中发挥 了不可磨灭的 作用。 二楼左侧是“ 新疆古代干尸展览 ”,里面展列着许多 场景复原 图和人物 蜡像 。 举世闻名的楼兰美女 复原图,可以一睹 3800 余年 前 古罗布泊女子的美丽容貌。大唐将军张雄 的蜡像,复原了 他 生前驰骋战场的戎马英姿。由于新疆气候干燥,降雨稀少等特殊自然 条件 ,使新疆成为世界上拥有人种古尸最多,保存最好的地区之一。不同的墓葬和各具特色的 陪 葬品,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形象反映,代表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生活等特点 , 是研究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的珍贵资料。 二楼右侧 是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展览 “ 永远和祖国在一起 ” 。雪山天池 , 高楼城市 ,沙漠 油田 , 金色胡杨,喀纳斯 美景 , 身着不同民族服装的孩子绽开笑脸。 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历史传承,都在民族团结的基础上伸枝发芽。新疆 自古是多民族的家园,目前有 13 个世居民族, 即 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达斡尔、满、塔塔尔、俄罗斯。长期以来,他们携手合作 , 亲如一家,建设保卫边疆。 而互联网的发展, 使热衷于了解新疆世界的人们 又多了一个 窗口,不行 一步 ,便知千里。 想欣赏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只要登录新疆博物馆网页,点击 “ 数字博物馆 ” ,坐在家里 就 可以 游览 了。与实体馆不同的是,新开通的数字博物馆建在蔚蓝海洋 环绕的 小岛上 。 绿意盎然的岛中央 主馆周围分布着 具有新疆特色的古建筑。 新疆 博物馆里有近 10 万件文物,由于 实体 场馆面积有限, 另外 一些年代久远的珍贵文物不能经常展出。平时在展厅里看到的不足文物总数的 10% 。 大量珍贵文物长年沉睡在库房里,非常可惜。现在,有了全息影像技术, 在 网上 建设 虚拟场馆,丝绸之路上的宝藏 就会一一 展现在公众面前。 而且 说明通俗详尽 ,还 可以 360 度旋转 观摩,比实体参观来劲多了 。 新疆横贯亚欧 , 连接着东、西方文明 , 深藏着世界古文明交汇的秘密 ,期待着人们进一步的探索,而博物馆也会逐步丰满起来。
个人分类: 随记人生【日子月份】|21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长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成果展
whyhoo 2012-3-18 18:16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记者 吴晶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6日下午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正在这里举行的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成果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一同参观。 下午5时许,李长春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仔细欣赏首届动漫奖获奖作品,饶有兴致观看手机和网络动漫创作演示,与参展企业代表和有关方面负责人深入交流,对近年来动漫产业创新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称赞动漫产业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李长春说,动漫产业投入的是智力资源、产出的是知识产权,充分体现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强大力量,体现了文化产业优化结构、扩大消费、增加就业、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跨越式发展的显著特点和独特优势,是文化产业中正处于强劲发展的新兴产业,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李长春指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国文化建设进入了黄金机遇期。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加快改革创新步伐,促进动漫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丰富资源,推陈出新、鼓励原创,创作生产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催生一批有活力有竞争力的自主创新企业,不断壮大我国动漫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动漫产业吸纳人才的独特优势,造就更多既懂艺术又懂技术、既善创作又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为加快动漫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加快我国动漫产品走出去步伐,把我国丰厚文化底蕴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不断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走在前列。 本次展览由文化部、财政部等10部委组成的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分政策与扶持、平台与企业、品牌与产业、技术与未来四个展厅,通过文字、图片、图表、实物、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 原文见 http://www.gov.cn/ldhd/2012-03/17/content_2093952.htm
个人分类: 文化|1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齐白石画展(上----早期作品)
热度 3 kd652 2012-3-17 20:35
看齐白石画展(上----早期作品)
今天上午在大连现代博物馆看了齐白石画展: 根据馆方的要求,只要不闪光,可以拍照. 插一段介绍齐白石生平的视频: blob: https://baike.baidu.com/db4ce6d3-ade1-4943-b146-57b605ef8c6f
6042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们为什么不了解中华文明
热度 5 yanjundu 2012-3-12 12:26
想起了前年陪同法裔 Pierre 夫妇去逛位于西安的半坡博物馆。其实原先我给他们的行程安排中是没有半坡遗址的,是他们提出要参观的。 Pierre 夫人问我了不了解半坡博物馆,我说不了解。半坡博物馆很小,如果一个人只看里面不同点的介绍牌和遗址,不出 15 分钟就能看完。可是, Pierre 夫妇逛了一个半小时。她们到一个景点,一定要租一个法语或者英文自动讲解器,若没有就会顾一个导游,然后跟着讲解,仔细反复的对照着看。遇到有 DVD 播放的介绍影片,一定不会错过。从表情上能看出来,他们看的津津有味。 Pierre 问我对中国的丝绸之路那段历史了解吗,我真是不了解。老外问我的问题,我都问过几个博士生同学,他们也和我一样,也基本回答不了。这是怎么了?中国人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不了解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甚至还不如老外了解的多。我想到了两个方面: 1. 中国教育体制对历史的不重视。从小,没有人告诉我们历史知识是重要的,没有人去积极引导我们去了解历史。直到现在,我才发现,历史是如此的精彩,历史故事是多么有趣。历史不是一本本册子,摆在那里的小册子,是历史书。只有去阅读历史书,历史才会活起来。当我后来阅读康熙那段历史的四本书时,清朝的大人物们逐渐生动起来,不再是一个个抽象的人名,而是一段段的故事。《明朝那些事儿》很有趣,让我们了解了明朝的历史;《蒋介石》《蒋经国传》以及《孔祥熙与宋霭龄》让我们地了解了从清末到解放这段历史。 2 。 中国教育中应试教育,没有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们的教科书中,往往把短短的一段小故事摘出来,没有连续性,很乏味。我们的老师,没有鼓励学生去大量阅读相关课外专著,特别是那些写的生动有趣的书,没有鼓励大家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我们经常会碰到:欧美游客旅行时,会随身带书阅读;她们在机场接人等待时,一手举姓名牌,一手拿着书在阅读;健身房,老外一边在骑自行车,一边在阅读小说。而我们的国民很少有这种阅读习惯。 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历史,对现在的中国人,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一方面是“惯性”,某种程度上对“创新”非常不利,相反没有历史惯性的美国等年轻国家就容易有开拓精神;另一方面是“沉淀”,如果大家都能多了解些中华文明,多了解些中国的历史,能够借鉴前人宝贵的经验,汲取教训,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而现在的情形,大家更多的是不了解中华文明,而让那种历史惯性束缚着我们,可悲!
个人分类: 文化感悟|4318 次阅读|5 个评论
半导体里程_博物馆_开关
WanghuataoHIT 2012-3-12 00:11
半导体里程_博物馆_开关
开关 在有些情况下,切换晶体管可以作为一种电开关,晶体管可以打开或关闭一个电路,就像用点接触的晶体管和两个灯,用左边的部分可以开右边的灯。 晶体管和机械开关的差异在于晶体管不用包括任何可以移动的部件,因此也不是那么容易变化。晶体管可以被电流控制而不是被一个机械力控制,如推手指,这使晶体管的切换和关闭速度远远大于一个机械开关。 译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电子封装 090840229-朱泯西 校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电子封装 090840217-李新亮 英文原文: http://www.nobelprize.org/educational/physics/transistor/function/switching.html Switching Inthecaseofswitchingthetransistorisusedasanelectronicswitch.Thetransistorcanturnanelectricalcircuitonoroff,justasinthecasewiththepointcontacttransistorandthetwolamps.Withtheleftpartyoucouldturnontherightlamp. Thedifferencebetweenatransistorandamechanicalswitchisthatthetransistordoesn'tcontainanymovingpartsandthereforedoesn'tbreakquiteaseasily.Thetransistorisalsooperatedbyanelectricalcurrentandnotbyamechanicalforce,suchasthepushingofafinger.Thisenablesthetransistortoswitchbetweenon/offmuchfasterthanamechanicalone. 版权 copyright by www.nobeprize.org 开关
2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4: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