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拼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致年轻人:拼爹不如拼命
热度 14 jiangjiping 2012-3-14 07:29
致年轻人:拼爹不如拼命 蒋继平 2012 年 3 月 14 日 据说最近在中国社会的年轻人中流行一种“拼爹”的现象,科学网的一些博主对此也有一些看法。 今天的精选博文之一,金小伟的 ( 1 ) 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接下来,我在最新博文一栏内又看到了雷德明的 ( 2 )的文章,觉得这两篇文章写得很好, 所以立即推荐。因为我觉得雷德明的文章很有值得年轻人一读的价值,因而,特意加班写下这片博文, 希望继续起到推荐的作用。 我这样做主要是因为我很赞同雷博主的观点,与其拼爹, 还不如拼命。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的主要论点如下。 第一. 拼爹是有条件限制的。 好爹或者强爹也许能为你提供物质上和生活前途上的优惠和方便,但是, 这种优势有很大的局限性。 最为明显的是,当爹死了以后怎么办,当爹活着的时候,可是他的影响力达不你需要帮助的范围怎么办?当爹的权力没有对方的爹的实力强大的时候怎么办?这一系列问题,说明光靠拼爹是很不可靠的。 第二.拼爹会影响到自己的斗志和才能的正常发挥。 拼爹其实是一种依赖行为。 靠拼爹得来的地位和收获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因为不是靠自己努力奋斗争来的,所以,很难体现一个人的真正的奋斗精神和知识才华。进一步来说,希望借靠老爸在社会上的声望和地位来提升晋级的人,一般不再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对待生活,因而, 久而久之, 自然会影响到自己的斗志和才能的发挥。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拼爹不是长远之计。 即使依靠一个好爹帮你获得了你所需要的岗位,要是你自己没有真本事, 在这个岗位上还是不能胜任,因而,会觉得很累很苦, 会不会?再说, 你有资本拼爹,可是你的孩子呢?要是你自己不是靠自己打拼来争取社会地位,不争气,一般不会有很好的前程的,那样的话,你的孩子就没有拼爹的资本了。 显而易见, 拼爹还不如拼命。我这里讲的拼命跟雷博主是同样的意思,即靠自己独立奋斗来开创自己的人生旅程。 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我的家庭是在社会的最底层,因而,就不存在拼爹的条件,所以,就没有这个选择,只剩下拼命一条路。在这样的环境和理念下, 我确实做了一个拼命三郎,为自己,为家庭,为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刻苦努力, 奋斗不止。虽苦虽累,但是对自己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和成就都感到光彩和满足,也觉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庭, 对得起祖宗, 更对得起后代。 鉴于这种理念,在儿子 5 岁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跟他说:“从此以后, 你的靠自己的努力来走你自己的人生之路。” 儿子很争气,从那以后,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依靠他自己的努力获得他需要的成就。令我感到非常欣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056do=blogid=54729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1176do=blogid=547459
个人分类: 经验交流|5320 次阅读|29 个评论
办公室一博士真的很拼老命
热度 15 pinjianlu 2011-10-2 19:51
办公室一博士每晚都2、3点才休息,早上不到8点又赶到办公室工作。感觉他象是把老命都搭进去了!他刚来的时候挺活泼的一个人,读了快3年博士了,搞得整个人都呆了。 我前面一篇博文说科研越来越象是一种职业: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15974do=blogid=491746 原因就是如果科研真的是一种创新活动,那就是不可能靠拼老命能作出成果来的。但凡大师级人物都是比较聪明的,而且左脑和右脑都比较发达。远如爱因斯坦,不但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拉出一手好的小提琴。近的比如陶哲轩,都很重视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方法,而不是仅仅靠拼命就能做到比较好的。 其实我观察了一下那个博士,脑子确实比较笨,效率比较低,但却从不重视方法,一味靠拼命来做事。但做出的事效果往往比较差,我见过他做出的东西,有可能比少年宫的小学生还不如。他读博的目的也很简单,因为本科、硕士都不是211的学校,怎么也要混个985的吧,于是就从大连考到重庆来了,找了个985里面最好考的学校之一来考。总算圆了一个985的梦。 所以试问一下,从事着所谓“科研”工作的,有几个是真正奔着“科研”二字来的?!也许对这个东西都并不感兴趣,只是被生活所迫,实在没有办法了,才不得不选择了这份——职业——而已!但是进入这个职业才发现并不是自己所想想的那样,自己没有那个金刚钻,也揽不了这个瓷器活,那就只有做拼命三郎了。上次也遇到一个博士生就是这样说的:本以为硕士毕业工作不好,可以把读个985的博士作为一个跳板,指望博士毕业能选择一份更好的职业,结果却很失望,博士根本就是和硕士不同方向的东西。
个人分类: 科研随笔|5366 次阅读|42 个评论
与人拼命后面的价值观
famingkuang 2010-9-9 19:41
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刺秦王的壮举被传颂了两千多年,而且还将继续被传颂下去。荆轲刺秦王,其实质上就是拿荆轲的命去与秦王的命相拼。一个是如草芥般之命的荆轲,一个是宝贵得无以复加的秦王,他们的生命的价值是不具有可比性的,但在拼命的瞬间两条命的价值会放在同一架天平之上,并有了同等的分量,因此荆轲是乐意去跟秦王相拼的,荆轲也因为想去跟秦王拼命而被天下人追认为勇士而被千年传颂,因为他的命在与秦王相拼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反之秦王就不会去同荆轲拼命,因为那会严重的降低他生命的价值,假如秦王主动的去和荆轲拼命,那就会闹出千年的笑话。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常常有人会去和别人拼命,愿意去和别人拼命的人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默认了自己的命没有对方的命值钱。所以穷人更愿意拼命,因为他除了命一无所有,而富人则更愿意拿钱买命,因为他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命比穷人的命更高贵。撇开穷人富人不说,就是同一等级的两个人,动不动就想和别人拼命的人,在他的潜意识里自己的命都是最不值钱的,夫妻之间也是,想和对方同归于尽的一方潜意识里就认为自己的命不如对方值钱,所以想通过同归于尽得到和对方同等的生命价值。 由此观之,爱和别人拼命的人,不但是生活中的弱者,而且也是精神上的弱者。 我不愿意与任何人拼命,不管他的权势有多高,金钱有多厚,因为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我认为自己的命并不比对方低贱。
个人分类: 博客风云|3921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