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水利科学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陕源国立西北大学校长李仪祉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2-1-31 10:48
陕源国立西北大学校长李仪祉
李仪祉(1882—1938) 陕源国立西北大学校长李仪祉 他是中国近代水利建设事业的奠基者,号称当代大禹,甚至在“文革”那样的年月,他陵园的香火也从未中断,在陕西洋县的庙宇中他已经转化为“神”。有人认为,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全世界只有两个半水利学家,一个在德国,一个在中国,半个在日本,而他就是中国的那个水利大师。 ——姚远 2012-1-31 于西北大学桃园校区格致斋 陕源国立 西北大学教授、前校长 (1925-05 — 1927-01-18) ,原名协,字宜之。陕西蒲城人,生于清光绪八年( 1882 )。光绪二十四年( 1898 )赴同州府 ( 今大荔县 ) 院考,中秀才第一名。光绪二十六年( 1900 )入关中学堂。光绪三十年( 1904 )考入北京京师大学堂,进预科德文班,毕业时获“举人”资格。宣统二年( 1910 )赴德,在柏林皇家工程大学攻读铁路专科和在格丹摄斯克大学习土木工程。宣统三年( 1911 )辛亥革命爆发后,兼程回国,曾被孙中山委以津浦铁路局局长职,因不愿中止学业,遂重赴德,入但泽工业大学转攻水利,并与当时的陕西水利局局长郭希仁同赴俄、德、法、荷、比等国家考察水利工程。 1912 年倡办三秦公学,主持留德预备班。 1913 年 2 月再赴德留学, 1915 年以优异成绩取得但泽工业大学特许工程师职称,载誉归国。 1915 年任河海工程学校(后改为河海工科大学)校长、教授、教务主任,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南京鼓楼公园工程师。 1922 年 6 月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兼渭北水利工程局总工程师,次年兼任陕西省教育厅厅厅长,创办水利道路工程专门学校。 1924 年在陕西省水利局局长任内,将所创办水利道路工程专门学校并为西北大学工科,并兼任国立西北大学教授、工科主任。 1925 年 5 月至 1927 年 1 月 18 任国立西北大学校长( 1925 年冬至 1927 年 1 月 18 日李仪祉被困南京期间由王凤仪代理西北大学校长)。 1926 年在西北大学校长任内,由于西安被围滞留南京期间,一度兼任北京大学教授、河海工科大学教授,年底回陕,仍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 1927 年任上海市港务局局长,兼任第四中山大学教授,同年冬就任重庆市政府工程师,修筑成渝公路、重庆市郊老鹰岩盘道。 1928 年任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北方大港筹备处主任,夏,改任导淮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工务处处长,兼浙江省建设厅顾问,设计杭州湾新式海塘。 1930 年冬任陕西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次年兼任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会长。 1932 年任陕西省建设厅厅长,西京筹备委员会委员,参加全国经济工程新闻各界陕西实业考察团,夏,辞去建设厅厅厅长,专任水利局局长,倡办附设于西安高中的水利工程专科预备班。 1933 年在陕西省水利局局长任内兼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 1934 年兼任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水利组讲座教授, 1935 年兼任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委,年底辞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职,专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 1937 年被聘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抗战爆发后,加入陕西抗敌后援会,兼任西安临时大学工学院教授。 1938 年 3 月 8 日病逝于西安。他青年时代就立志振兴中华水利事业,留学归国后负责许多水利工程。他将现代水利科学知识和中国传统的水利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倡导科学治水。他对桑梓水利特别关心,曾专心致力于关中地区的灌溉事业,主持建设了陕西著名的“八惠渠” ( 其中一半在生前建成 ) ,受益农田在 1948 年时即已达到 330 万亩 (2 2 × 10 4 hm 2 ) ,是旧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罕见的成就。他早年曾在西北大学的前身之一三秦公学留学预备科任教。他又是 20 年代西北大学工科的创始人。 1922 年,他在原水利道路技术传习所的基础上创办水利道路专门学校。该校于 1924 年归入西北大学工科后,由他亲任主任。之后,又出任西北大学校长。 1924 年暑期鲁迅到西北大学讲学期间,他也同时作了专题讲演。 1925 年他在主持校务期间,积极扩充教学设备,筹措办学经费,对课程、教材、实习、科学研究,以及各科教学计划与规章制度,无不躬亲处理。在课程设置方面,既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也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注重工科学生的实习,几乎每个暑假都在野外度过。在师资方面,特别注重遴选那些思想进步、品学兼优的教师。在他任内,教师勤于教学,学生善于学习,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是西北大学创建阶段最好的时期之一。 1937 年 9 月 10 日,西安临时大学创建后,他兼任西安临时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名誉教授(周宗莲教授时任系主任),并在西安临时大学礼堂(今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大礼堂)作了《抗战力量》的讲演。他学识渊博,通晓德、法、英、日等文种,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著译,计有各种论著达 400 多部 ( 篇 ) 。其中涉及水利的 188 部 ( 篇 ) 。另外还有数学、政论、自传、日记、诗歌、剧本、书札等多方面的著述。在数学方面,有《实用微积术》、《最小二乘方》、《诺模术》等著作;在科技史方面,有《宋以前河堤之概况》、《后汉王景理水之探讨》、《会稽大禹庙碑》、《五十年来中国之水利》、《西北农功水利文化史略》、《中国水利史》 ( 德文版 ) 等;在水利工程技术方面,主要有《李仪扯全集》、 《冰川学》、《河工学》、《水功学》、《水利概论》、《水功学术》、《西北水利》、《华北水利》、《黄河水利》、《江淮水利》、《农村建设》等;另外主办过《河海》、《华北水利》、《黄河水利》、《陕西水利》等杂志。其著作多由商务书局、中国科学印刷公司、西安和记印书馆等单位正式出版;未正式出版的著述,由他的学生在 1940 年汇编石印。他在治黄理论上首先提出上、中、下游并重,防洪和航运、灌溉、水电兼顾的思想,改变了几千年来单纯着眼于黄河上游或下游的治河思想。另外,对于西北水利、华北水利、导淮等都有精辟的论述。正如水利部原部长钱正英在纪念李仪扯诞辰百周年大会上所讲的:“像李先生这样对我国水利问题探讨研究之深,涉及范围之广,在近代还是少见的。” (姚远 2012-01-31 于西北大学桃园校区格致斋) 附录:(1)姚远,唐得源(李仪祉的妹夫) 我国近代水利科学家李仪祉.pdf (2)姚远 中国近代水利大师李仪祉.pdf 位于陕西泾阳县社树堡泾惠渠畔的李仪祉陵园 陕西石门水库山河堰庙中李仪祉庙中的塑像
个人分类: 西大百年往事|4588 次阅读|1 个评论
姚远:我国近代水利科学家李仪祉
kexuechuanbo 2010-9-11 08:20
我国近代水利科学家李仪祉
个人分类: 科学史论文|2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