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电子科大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电子科大

相关日志

【校园观察】毕业了我们并非一无所有
wangxiaog04 2015-10-10 09:53
毕业了我们并非一无所有! 电子科大学生记住团 杨炜坤 近日,“80后”青年作家“一草”做客成电讲坛,为我校学子分享了“青春”的悲喜。其幽默的语言、自嘲的姿态、曲折的经历,在赢得喝彩的同时,也为青年学子带来了一股激情、增添了一片希望。 “一草”是一个对“青春”充满希望和乐观心态的人。他的乐观建立在冷静和理性的基础之上,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目光审视青春的脆弱和残酷,以至于他的读者往往以为他是一个冷酷的悲观主义者。其实不然!“一草”之所以揭露青春的脆弱,只是期望读者“丢掉幻想”,然后“踏实奋斗”。 在《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一书中,“一草”讲述了一群“80后”奋斗成长的故事,这个故事包含着“梦想照进现实”和“现实改变梦想”两个方面。这不仅体现出了“一草”的理性,也体现了他对“青春”的真诚。一部真诚的作品,不仅可以感动青年,也可以为青年提供参照,让他们少走弯路。 “一草”揭露的“事实”是“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虽然他做了乐观的解读,认为“一无所有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可以忘记过去,轻装上阵,而每走一步都是进步。”但是,当我们毕业时,真的“一无所有”吗?我认为,毕业之际的行囊里有许多东西都是“一草”没有看到的。 毕业之际我们拥有什么?如果认真清点一下就会惊喜地发现,我们还拥有青春。青春是一个不怕失败或失败了可以重来的人生阶段。许多人习惯于静态地审视自己空空的双手,而看不到未来可以创造的潜在空间。悲观者甚至被“毕业即失业”的传言吓得瑟瑟发抖,而没有认识到:毕业了,正是我们开启新征程的开始,我们可以尝试,失业了就去创业,失败了可以再来。正如“五月天”在歌里唱的那样:“青春是人生的实验课,错也错的很值得。”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先生,曾经历了3次失败的高考,即便在后来考上了北大,在毕业时他的成绩依然排在班级最后几名。他所面临的困厄局面比今天甚嚣尘上的“毕业即失业”要严重得多,但俞敏洪并没有高唱“一无所有”,而是自主创业,做起了外语培训,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旅。从起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社会精英,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青春最大的奢侈就是可以犯傻,可以犯错误,但是所有这些错误,都是我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因此,如果换一个角度清点我们的“毕业背囊”,我们也可以说,毕业之际我们并非一无所有,我们拥有的只是未来。从毕业开始,我们的身份和角色开始转变,将从一个靠父母、靠老师、靠朋友的“愣头青”逐步转变成了一个成熟智慧的知性青年。我们正处在一个“羽化成蝶”的“拐点”。 我们正在奔向未来,同时,我们也要正视我们的过去。面对过去的正确态度,并不是“一草”所说的“忘记过去,然后轻装上阵”,而是要认真审视它,从而为自己找准定位。 站在毕业的“拐点”上,我们的前方是社会,我们的身后是大学。大学是一个训练思维、积累知识、开拓视野、健全人格的关键阶段。在这里,我们完成了成长成才的重要转变。如果没有荒废大学四年的宝贵时间,如果参加过各类竞技比赛,如果在科协、教研室或图书馆里留下了熟悉的身影,如果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那么,即便我们两手空空,毕业的行囊也是丰盈充实的。 我们的杰出校友丁磊便承认,自己能有后来的成就,应该归功于他大学时期经常到图书馆翻阅外文科技资料尤其是计算机书籍。正因如此,他 才“比别人早一步了解到最新的世界科技动态,以及有关互联网的前沿信息。” 那些说“毕业了一无所有”者,或许是的确荒废了大学生活,或许只是因为没有做好迈入社会的心理准备,但更多的还是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以至于无法准确地为自己定位。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静下心来认真清点“毕业行囊”,然后惊喜地发现,毕业时我们只是告别了过去,走出了大学的围墙,站在了一个广阔天地的入口。那时候,我们就不会哀叹“一无所有”,而会说“I am ready now! Let's go!”
17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向丁磊看齐”是一个系统工程
wangxiaog04 2015-10-10 09:51
“向丁磊看齐”是一个系统工程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炜坤 谭巍   在中国IT产业蓬勃兴起的时代,我校杰出校友丁磊声名鹊起,至今依然是一个创业圆梦的“神话”。他曾在IT“江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江湖”中还流传着丁磊的传奇。   正如上世纪90年代末“比尔·盖茨”成为中国年轻人的新偶像一样,丁磊、马化腾、李彦宏、张朝阳、马云、史玉柱等“第一代网络移民”演绎了“知识创造财富”的名言,如今也成了新生代“网络原住民”膜拜的对象。“长大以后我要成为你!”是IT产业进入壮大成熟期后“网络原住民”的成才“标杆”和梦想“宣言”。   不仅如此,“丁磊”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型”之一。建校50多年,学校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有科学家、工程师,也有军政精英和产业领军人才。丁磊就是诸多杰出校友之一,他于1993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10年之后就成为中国IT产业中屈指可数的风云人物,在各大财富排行榜中高踞中国内地首富之位。   我们都期望成为丁磊那样的精英,学校也渴望培养出更多的“丁磊”,但最终结果毕竟还是“凤毛麟角”,远远无法“遍地开花”。有人认为“丁磊”是可遇不可求的,甚至怀疑人才培养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的有效性。他们认为,“丁磊”的成功缘于“时势造英雄”,是在IT产业风生水起的阶段“抢滩占地”得了先机;而如今的IT产业已经比较成熟,竞争激烈,新手难以找到见缝插针的机会。   其实不然。个人的成功固然有“时代”的因素,但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不见得没有提供更好、更多的机遇。实际上,我们所拥有的创业环境、市场空间、技术潜力,都要比“24岁的宁波青年丁磊揣着几千块钱孤单地站在广州繁华的街头”时所面临的条件更为优越。   同时,我们也应从他的创业经历中看到,在校学习期间积累的扎实技术背景,为丁磊在IT“江湖”中立足奠定了基础,也为他此后敏锐、准确地把握核心业务发展战略起到了积极作用。即便在获得成功之后,他依然时刻关注着新技术的变化,“密切跟踪Internet新的发展,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其中有10个小时是在网上”。   当然,成功需要更多的“元素”,例如对商业的敏感和智慧,以及纵横商场的魄力、面对挫折时的毅力等“情商”因素。这些都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提升问题。在丁磊身上,他是通过一段曲折的道路——离职宁波市电信局、加盟Sybase广州分公司、创立网易艰苦打拼、经历股市挫折等过程——完成“综合素质”提升的。那么,对更多有条件的年轻人而言,如何打好综合素质基础从而在走向社会之前做好“能力储备”呢?显然,这一问题的答案就是: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   正如西方的大学不把频繁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的原因归结为“时势”或个人资质等“偶然”因素一样,一所有底蕴、有理想的大学能够大批量地培养出“丁磊”一样优秀的人才也并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系统全面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就是确保优秀人才“规模化”产出的良好土壤。问题的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体系,系统地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近年来,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工程技术基础扎实而交往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已成为媒体、企业和高校讨论的重要共性问题。这也恰好说明了提前并系统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何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际上,高等教育界对这个问题早有思考,近年来做了很多有益尝试,通过通过强化“第二课堂”、整合学生实践活动或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等措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这是育人工作的可喜变化,也是适应更高的人才需求的体现。   诚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变成“丁磊”,“向丁磊看齐”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学校打造并提供一个能够成长为“丁磊”的成才环境,我们相信“丁磊第二”的诞生就不是“偶然”或“可遇”的。正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空盼“丁磊”诞生,不如从改变育人的大环境开始,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提升空间。同时,作为学生,我们也要摒弃“技术控”的思维,放宽视野、提升境界,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求实求真”的同时争取做到“大气大为”,才有可能站得高、看得远、走的稳,成长为行业精英和领军人才。
2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文明离校”是毕业前的“最后一课”
wangxiaog04 2015-10-10 09:49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思想与智慧】 “文明离校”是毕业前的“最后一课”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王汉斌 充满离愁别绪的“毕业季”渐近尾声,“文明离校”系列活动也硕果累累。历时一个月的学生宿舍毕业季系列活动,通过“我为我家献良策”、“我为我家传爱心”、“我爱我家倡文明”、“我为我家树榜样”、“我为我家谈梦想”五大版块,同时在线上线下开展,倡导毕业生“平安离校”、“文明离校”、“感恩离校”,营造了良好的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文明离校”是毕业之前的“最后一课”,是我校多年来一直积极倡导、示范传承的优良传统。以毕业生清理宿舍为例,活动不仅为宿舍阿姨们减少了劳动量、节省了清理宿舍垃圾的时间,也为未来的兄弟姐妹们准备了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更为自己的毕业季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交了一份“整洁”的“答卷”,为毕业生扳回了应得的“素质分”。 对毕业生而言,“站好最后一班岗”也是十分适用的。毕业之际,收拾行装,整理宿舍,“轻轻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垃圾”,也是对青春的一种珍爱和缅怀。临走时的那一片整洁,将为我们保持了四年的“宿舍文明”、为好兄弟好姐妹一起营造的创意宿舍布置更增一分魅力。同时,“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也会使“站好最后一班岗”的那份坚持和责任通过这个小小的细节进一步在我们身上强化和延续。 清洁宿舍只是“文明离校”的内容之一。如果打开思路就会发现,我们还有更多的方式丰富这个“课堂”的内容,为母校和师弟师妹们做出更多的贡献。正如系列活动中倡导的那样,毕业生还可以通过为母校建言献策、为师弟师妹寄语话别、为未来的新生们留下惊喜等方式,把自己的影响力继续留在母校。如果能为师弟师妹们树立榜样,在他们心目中留下“传说”,何尝不是对我们的最大奖赏呢? 当然,要上好这一“课”,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毕业季活动是一个“课堂”,本身是一种组织行为。上好这一“课”,首先需要良好的“师资”以及相关组织体系,而扮演这个角色的正是与毕业生“文明离校”密切相关的部门和管理者。 每年的毕业季的“课堂”是一个涵盖5000多名毕业生的“大型公共课”,要使这堂“课”顺利开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多年来,我校的毕业生工作之所以高效率、有效果,无不得益于学工、宿舍管理等系统的组织和倡导,从而把学生的自发自觉的“文明离校”行动,升华成了有组织、有分工、有效率的大型“素质教育课堂”,起到了“一箭多雕”的功效。 这一“课堂”的持续和传承,使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在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之际得到了特殊的锻炼,也为在校的学生树立了值得学习的榜样。这种引导作用,使毕业季的“情绪释放”有了合理的渠道,既尽情又动情,既让人敬佩,又激励莘莘学子奋进。 毕业季,我们不需要哄闹,不需要放纵,不需要各种“恶作剧”的毕业照,我们需要的是小清新式的感动,无论是师兄师姐们藏在书桌背后的“留言”,还是留给师弟师妹的礼物,抑或跳蚤市场上的好书大甩卖、书本漂流瓶等公益之举,以及师兄师姐们的经验交流、宿舍设计、英语高分秘笈、宿舍关系宝典等等,都将是师兄师姐们留给我们的大礼。 正因如此,我们是含着深情和感激目送师兄师姐们离去,并怀着尊敬和钦佩之情发誓“明年的今日我要成为你!”暑假临近,新的学年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相信下一届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必将给我们留下更多的精神“遗产”,让“文明离校”这一课堂丰富多彩、年年相传。 充满离愁别绪的“毕业季”渐近尾声,“文明离校”系列活动也硕果累累。历时一个月的学生宿舍毕业季系列活动,通过“我为我家献良策”、“我为我家传爱心”、“我爱我家倡文明”、“我为我家树榜样”、“我为我家谈梦想”五大版块,同时在线上线下开展,倡导毕业生“平安离校”、“文明离校”、“感恩离校”,营造了良好的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文明离校”是毕业之前的“最后一课”,是我校多年来一直积极倡导、示范传承的优良传统。以毕业生清理宿舍为例,活动不仅为宿舍阿姨们减少了劳动量、节省了清理宿舍垃圾的时间,也为未来的兄弟姐妹们准备了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更为自己的毕业季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交了一份“整洁”的“答卷”,为毕业生扳回了应得的“素质分”。 对毕业生而言,“站好最后一班岗”也是十分适用的。毕业之际,收拾行装,整理宿舍,“轻轻挥一挥衣袖,不留下一片垃圾”,也是对青春的一种珍爱和缅怀。临走时的那一片整洁,将为我们保持了四年的“宿舍文明”、为好兄弟好姐妹一起营造的创意宿舍布置更增一分魅力。同时,“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也会使“站好最后一班岗”的那份坚持和责任通过这个小小的细节进一步在我们身上强化和延续。 清洁宿舍只是“文明离校”的内容之一。如果打开思路就会发现,我们还有更多的方式丰富这个“课堂”的内容,为母校和师弟师妹们做出更多的贡献。正如系列活动中倡导的那样,毕业生还可以通过为母校建言献策、为师弟师妹寄语话别、为未来的新生们留下惊喜等方式,把自己的影响力继续留在母校。如果能为师弟师妹们树立榜样,在他们心目中留下“传说”,何尝不是对我们的最大奖赏呢? 当然,要上好这一“课”,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毕业季活动是一个“课堂”,本身是一种组织行为。上好这一“课”,首先需要良好的“师资”以及相关组织体系,而扮演这个角色的正是与毕业生“文明离校”密切相关的部门和管理者。 每年的毕业季的“课堂”是一个涵盖5000多名毕业生的“大型公共课”,要使这堂“课”顺利开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多年来,我校的毕业生工作之所以高效率、有效果,无不得益于学工、宿舍管理等系统的组织和倡导,从而把学生的自发自觉的“文明离校”行动,升华成了有组织、有分工、有效率的大型“素质教育课堂”,起到了“一箭多雕”的功效。 这一“课堂”的持续和传承,使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在走出校园、走上社会之际得到了特殊的锻炼,也为在校的学生树立了值得学习的榜样。这种引导作用,使毕业季的“情绪释放”有了合理的渠道,既尽情又动情,既让人敬佩,又激励莘莘学子奋进。 毕业季,我们不需要哄闹,不需要放纵,不需要各种“恶作剧”的毕业照,我们需要的是小清新式的感动,无论是师兄师姐们藏在书桌背后的“留言”,还是留给师弟师妹的礼物,抑或跳蚤市场上的好书大甩卖、书本漂流瓶等公益之举,以及师兄师姐们的经验交流、宿舍设计、英语 高分秘笈、宿舍关系宝典等等,都将是师兄师姐们留给我们的大礼。 正因如此,我们是含着深情和感激目送师兄师姐们离去,并怀着尊敬和钦佩之情发誓“明年的今日我要成为你!”暑假临近,新的学年马上就要开始了,我们相信下一届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必将给我们留下更多的精神“遗产”,让“文明离校”这一课堂丰富多彩、年年相传。
39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天之骄子”为何要“接地气”?
wangxiaog04 2015-10-10 09:46
“天之骄子”为何要“接地气”?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杨上 最近,人民网发布“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公益团队”评选结果,我校机电学院红心支教队从300多所高校的600多支实践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十佳团队”荣誉。 这则喜讯,透露出了两个基本信息:第一,“公益”是我校学子的良好风尚,且我校学子在这方面成绩不俗,跻身全国高校前列;第二,“公益”也是整个社会推崇的主流价值观,得到了主要新闻门户网站和主流舆论的深度赞许和鼎力支持。 “公益”成为当今社会的关键词,或许会让有的同学感到不解:大学不就是以学习为主嘛,做公益岂不是浪费时间?其实,这种观点只说对了一半。 首先,大学的确是以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为主,但学习知识并不是大学生活的全部内容,责任与担当意识也是成长成才的重要方面。我校勉励莘莘学子“求实求真,大气大为”,就是期望大学生追求卓越,敢于担当,奉献社会。 其次,统观全国各大高校的公益实践团队,他们的活动无不是利用了暑假、寒假或周末等课余时间,非但不会对正常的学习生活造成影响,反而会是学习生活的有益补充。 许多假期不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的人,也总是拿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以致每次假期过后,常常抱怨说:“这么长的假期又被我睡过去了”、“什么也没干一天又没了”。对于这些把假期变为“睡觉节”或“游戏节”的人来说,无形的损失和弊端就更大了,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局限在被窝里或电脑游戏中,不仅空耗时间、窄化交往圈子,自制力差者更有可能沉迷于游戏,不能自拔。 当然,的确有同学将全部时间都投入到了知识学习当中,乐此不疲,孜孜不倦。这本无可厚非,因为只要有心奉献,知识也可以为社会带来福祉。关键就在于,既要有担当的能力,也要有奉献与担当的意识。清华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倡导这样一种精神内涵。 其实,国外大学也大力倡导大学生做义工。无论是在格拉斯哥学院的开学典礼还是IMBA的毕业典礼,英美高校的专家学者无不勉励学生说:“你们是我们社会未来的精英”,“要为人类做出贡献!”他们所谓的精英,其衡量标准并不是金钱和权力,而是一个人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或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格拉斯哥大学Scott Roy教授所推崇的杰出校友开尔文、瓦特,无不如此。一句话,精英是从为社会的服务中来的,培养精英也要从社会服务开始。 薛涌在《培养精英要从做义工开始》一文中给出了一组数据:在2004-2005学年,美国有330万16-24岁的大学生做义工,这相当于美国所有1080万适龄学生的30.2%。做义工的行为几乎成为是否受过大学教育的标志。 据介绍,美国的大学在行政、组织和文化上都鼓励学生出去当志愿人员。有不少学校把志愿服务包括在正式的学术课程之中,或者帮助学生在当地社区发现当志愿者的机会。学生通过义工活动了解社会、锻炼自己,强化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奠定了日后事业成功的基础。 由此可见,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的教育中,都有这样的共同认识: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对学生自身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担当意识与责任感的产生和强化,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要求莘莘学子扎根于现实社会当中,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那样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巨大的力量。 参加公益活动正是适合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良好途径。无论是支教、调研、实训、交流等,都具备准入门槛低的特点,很适宜学生积极、广泛参与。而大学生也可借此走出纯粹的“象牙塔”,从社会实践中吸收雨露精华,对自身成长而言具有不可估量的长远效用,对社会发展而言也具有积少成多的促进作用,可谓是“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天之骄子”也要“接地气”,这既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途径。
17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理工男不妨多一点人文风
wangxiaog04 2015-10-10 09:43
理工男不妨多一点人文风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王汉斌 近日,由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主办的《中国音乐好在哪里?》、《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等“艺术·人生”系列讲座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几乎场场满座。这充分说明我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重视,也透露出同学们对人文艺术知识的渴求。 理工科学生常常被贴上“不懂浪漫”、“不解风情”、“不善言谈”、“与人文绝交,与艺术绝缘”等等标签,“理工男”这个称号本身就是带有戏谑调侃的称谓。这种“戏谑”背后的事实是:理工科学生的确在人文艺术方面比较欠缺,这不符合全面发展、提升创新能力的成才要求。 由此,我们不得不思考: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其必要性到底在哪里?如果人文素养对理工科学生的成长成才的确是必要的,那么,如何加强这种素质? 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在执掌清华大学时就十分强调“通才教育”,因为在他看来,“社会所需要者,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我们知道,清华大学曾是一所典型的工科学校。梅贻琦身为清华校长,在上个世纪就倡导“通才教育”理念,可谓识见卓著、富有远见。 如果放眼环球,就会发现,国外也十分重视人文艺术教育。著名的全球软件出口大国之一——爱尔兰,其大多数理工科高校都设有音乐中心,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美国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在1946年就组织教授委员会对学院的教育政策、方法和目标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综合研究,并提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刘易斯报告”。该报告强调在科学和人文艺术之间架设桥梁,要求提高人文科学和艺术在学院中的地位。报告的中心论点是,“麻省理工学院应该不仅能够创造新的科学和革新技术,而且还应该能够把它们与人的价值观念和人类的希望联系起来。学院有责任预见科技发展对 社会的影响,学会如何以人道的方式处理新的技术问题”。 对人文素质的重视,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体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面。汇丰银行在招聘人才时也特意招收了很多艺术生,他们发现对艺术生进行金融方面的专业培训后,他们成为金融大腕的可能性反而大于专修金融经济的学生。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人文艺术对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加强理工科学生的人文修养是我们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也是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对我们提出的外在要求。那么,理工科学生应该如何提升其人文素养呢?这首先需要学校在宏观层面即人才培养体系中为人文素质教育留出位置。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大力支持“刘易斯报告”的主张,为学生开设了音乐、文学、历史和哲学等课程,向他们提供了参加科研的机会,还设置了双重主修课,使学生有获得全面知识的机会,用一半时间学习科学和基础工程学,用另一半时间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 据王英杰的《大学校长与大学办学方向》一文介绍,麻省理工学院时任校长吉利安还强调,学生要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思考,使自己的智力成熟起来,而智力上的成熟只能来自“自我教育”,因此“我们必须小心避免排课过满,给学生填塞过多的东西。技术学院总是对于它们要求学生刻苦学习的声誉感到骄傲……但是学生需要时间掌握大量的信息,培养判断能力、拓宽生活面。他们需要时间来避免韦布伦(Thorstein veblen)所说的‘受训而致的无能’”。 我校也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目前已经形成了“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也邀请大量人文艺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做客“艺术·人生”讲坛;“辩论赛”、“青歌赛”等各种学生社团在校园氛围营造中也十分活跃。这些都为成电学子提升人文素养搭建了平台。 然而,从学生自身而言,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意义。由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收效都具有长周期性,因此,许多学生可能会觉得人文素质培养“没有用”或“暂时用不上”。于是,就会冒出“听音乐讲座,还不如去做习题呢”等想法,这种急功近利的认识要不得! 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就会发现:科学发明创造的背后大多有着艺术性的奇思妙想(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麦克斯韦方程也是“一首无韵的诗”;桥梁建筑的设计不仅涉及力学、建筑学,也一定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理念;算法编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的内涵,应用设计也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取向和功能追求。正如沈致隆教授所说,科学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科学化,从近代以来就成为了相互交融、相得益彰的一种发展趋势。 我们相信,当“理工男”在“术业专攻”的同时多一点人文风,我们将收获不一样的未来,甚至会发现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是以“美”的规律而存在发展。
2375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家访”应该常态化
wangxiaog04 2015-10-10 09:40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思想与智慧】 “家访”应该常态化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潘晟 寒假期间,我校百名辅导员实地走访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为学生“送温暖、送鼓励、送信心”。这是继去年开展“家访”工作以来,我校第二次组织的大规模家访活动。 对大学生而言,“家访”似乎是一个“久违”了的名词,但它并不是小学、初中或高中阶段的“专利”。或许有人认为,家访对“大学生”群体而言已经没有必要,这其实是一种认识误区。 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访活动,首先是提高学校资助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举措。资助学生的关键一环就是确认资助对象,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工作队伍很难与家长进行直接、有效的沟通,这就造成了应受资助而未受资助、家长不了解资助政策等情况。而家访正好 可以补上这一缺憾,把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准确地送到需要资助的学生手中。 据报道,清华大学自1999年开始就坚持每年组织家访活动,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不仅实地了解了学生家庭的真实状况,还向家长汇报了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充分介绍学校的经济资助政策。济南大学也从2009年寒假开始,连续四年开展“百名辅导员访百家”活动,先后有681人次深入到贫困生家庭走访,累计走访学生家庭942个。 这一举措可谓“一箭多雕”,既推进了学校的资助工作,也给家长带来了信心、给学生带来了感动。这对增加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有帮助。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家访是学校自觉对接家庭、开展“联合育人”的有益尝试。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学生的行为逻辑、性格等除了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还受到家庭的塑造。因此,对于学生工作者而言,了解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是深入了解学生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是做好“人生导师”的必要准备。 从这个层面来看,“家访”其实是一种更具有“一般性”而非“特殊性”的工作方法。家访的实质就在于调查了解、在于沟通、在于学校和家庭的联合,因此,家访的对象不一定非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也不一定非要针对“问题学生”开展。如果“家访”可以实现常态化,在更大的范围内惠及更多的学生,必将开创学生工作的新局面。 也正是基于这个道理,家访的形式可以推而广之,充分利用QQ群、微信平台、电话、电子邮件等多样化的形式广泛开展。由于家访的对象有城市、有农村,有近有远,差异性很大,因此,“家访”的形式可以灵活选择,相互补充。据了解,我校各个学院的学生工作已经充分利用新媒介形式,与学生家长建立起了广泛的联系,不仅涉及学生的成长,还涉及招生、就业等诸多方面,对提高整个学生工作的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家访”是一种“方法论”,它可以教会我们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家访”也是一种育人机制,在条件允许时应该尽量实现常态化。我校已经开启了“家访”的大门,并看到了家访的切实效果,就更应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使其成为学生工作的优良传统,将学生工作做到位、将育人工作“做到家”。
2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读书无用论”何时休?
wangxiaog04 2015-10-10 09:37
“ 读书无用论 ” 何时休? 电子科大 学生记者团 沈世银 古人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今人有“知识就是力量”的信念。在科举取仕的时代,经过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就能鲤鱼跳龙门,命运从此改变;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有知识、有头脑的人,就能够顺应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把知识转化为财富。知识对人的重要性,古今皆同。 大学是一个生产新知识、传播新文化的圣地。然而,当大学教育发展到今天,“读书无用论”的变体——“上大学无用论”,却随着就业问题而沉渣泛起,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 近日,据《成都商报》报道,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玲玲(化名)终于拿到心目中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她父亲却坚持“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而拒绝支付女儿上学的学费。她家并不是负不起学费,而是因为她父亲认为读大学是一个“肯定会失败的投资”。 她父亲的逻辑是:大学四年需要8万,如果高中一毕业就开始打工,四年至少可以赚8万,这样一来一回就是16万。这16万可以拿去投资房子做首付,或者直接开个店做生意也能赚钱。可是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一个工作每个月就两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能赚回这16万,“咋算都划不来。” 这一说法将“读书无用论”话题再次引入了公众视野。据网上的一项调查,在一万多名受访者中,竟然有超过七成的网友认为“读大学不是唯一出路”,其中五成人表示赞成玲玲父亲的观点,认为社会是所更好的大学,两成人表示“在哪里都可以学习”。仅有三成网友认为不应该简单地把读大学看成一场“不划算”的投资。 当前社会多元化,人们的选择和出路也多元化,不走“上大学”的“独木桥”,本无可厚非。但既然有超过七成的网友认为“读大学无用”,就成了不得不分析澄清的问题了。“读书无用论”每有抬头,混淆视听,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不乏跟风起哄的人,传播至广贻害无穷。 上大学有没有用,本来是个常识,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几十年前人们一度认为“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但是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现在若还坚持这种认识必会引来一片鄙夷。如今,因为就业问题严峻,又有“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等大同小异的说法,但都无法否定读书或上大学的积极作用。 不过,“读书无用论”的重现,也需要引起我们反思。首先,在宏观层面需要认清的是经济形势。如果形势好、就业好,毕业有出路,这位父亲 心中的“账本”就会是另一种算法。其次,需要反思的是教育,如果质量好、有竞争力,毕业时受用人单位亲睐,作为“投资方”的家长必然没有后顾之忧。在这两大因素中,经济发展问题涉及面广,十分复杂,暂且不谈;教育质量问题则与高校人才培养、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相关,值得重视。 对学生自身而言,虽然不能改变宏观经济,也无法短时间内改变高校教育,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无所作为,因为外在环境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其实,上大学有没有用,主要还是取决于自己的大学如何上。 如果浑浑噩噩,虚度光阴,学习不主动,以“挂课”为荣,那么,“毕业即失业”就是必然的结局;反之,如果刻苦学习,全面发展,积极参加竞赛,不仅可以拿“国奖”获得实质性受益,也会获得读研深造、出国留学等良好机遇,即便毕业时找工作,也十分抢手,在就业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 今天在大学里的付出和努力,必将在10年、20年或更长远的未来中取得丰厚的汇报,这一点,并不是不“搞导弹”而去“卖茶叶蛋”的人所能预见的。如果当初人们以“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为指导,人人都去“卖茶叶蛋”了,还会有“两弹一星”? 如果上大学真的无用,想必大家就不用寒窗苦读了,也就不用汇聚到这个美丽文明的大学校园了。有的人喜欢用“大老板大多是小学毕业”举例 以证明上大学的无用,又何尝知道这些大老板付出的艰辛?有的人也善于用比尔·盖茨创业的故事来证明读书无用,又何尝知道比尔·盖茨恰恰是在读哈佛大学期间碰到了知识经济时代赋予的机遇? “读书无用论”无法遮蔽知识的力量和光辉,而获取知识的捷径就是读书。在当前“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青年学子更应该摆脱“农业时代”的落后观念,积极顺应潮流,争做知识经济的弄潮儿,努力学习,自觉抵制“读书无用论”的误导,更不能以“读书无用论”作为我们懒惰懈怠、挥霍青春的托词。 因此,我们要继续发扬勤奋努力、开拓创新的精神,利用好大学的良好平台,过好大学生活,以实际行动使“大学无用论”或“读书无用论”不攻自破。
1876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低头族”:“费流量”请不要“废青春”
wangxiaog04 2015-10-10 09:33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思想与智慧】 “低头族”:“费流量”请不要“废青春”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陈相玮 “小学上课费嘴,初中上课费笔,高中上课费脑,大学上课费流量。”一句戏谑的话道出了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普遍“症状”。手机等新技术非但没有像新技术预言家所说的那样带来“没有边界的课堂”,反而“绑架”了它的使用者,造就了走路也低头、上课也低头的“低头族”。 据报道,过度依赖手机对大学生的视力、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睡眠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学生在课堂玩手机,直接影响了课堂学习的效果,让老师们深恶痛绝,痛斥手机为离间师生关系的“第三者”。 为了遏制“低头族”沉迷于手机的“恶习”,许多高校教师“发明”了各种解决办法,如改变授课方式、提升课堂吸引力、严明课堂纪律等,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也行动起来,发起“抬头行动”倡议,营造了“抬起头看看周围世界,低下头倾听书本声音”的良好氛围。 显然,改变学生的使用习惯算是找准了拯救“低头族”的切入点。电视机在诞生之时也曾带来相似的问题,造就了一批看电视如痴如醉的青年人,被西方社会学家形象地称为“容器人”或“沙发人”。当时的“反抗电视”运动提出了“砸烂电视”的激进口号。现在回头审视人们对电视的态度转变过程,就会发现正确地使用某种技术即可达到“让技术造福于人”的效果,并非要采取“砸烂电视”的激进方式来在今天“没收手机”。 然而,习惯的养成也需要一个过程。对于没有自制力的学生来说,通过严明纪律来逐步培养健康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一种习惯的养成,在其起步阶段往往并不是靠“觉悟”来实现的;进一步来说,在改造“低头族”根深蒂固的不良使用习惯时,也必须借助一定的约束性力量,久而久之,新的“规范”才会成为新的“习惯”。 据新华网的一项调查报道,大学生并不是在所有课堂都玩手机,专业课和公共课之间存在很大区别。专业必修课和部分比较受欢迎的选修课玩手机的情况少一些,而大部分公共课成了玩手机的“重灾区”。学生反映,“专业课人数不多,而且不听课容易跟不上,所以学生不怎么玩手机”,“费流量一般都是在非重点的和只交论文不考试的课上。”这就说明,约束性较弱的课堂往往为“低头族”创造蒙混过关的机会。 但是,约束性只是一个方面。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从根本上还要提升学生对“费流量”的反思和认识。否则,“上课收手机”等约束性措施就会演化成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猫捉老鼠”游戏。 从许多学生的“吐槽”和抵制中可以看出,觉悟不高、认识不够使大学生配合各种“抬头倡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有的学生坚信“使用手机是我们的自由”,有的反驳说“上交手机是对大学生自制力的侮辱”,也有不少“吐槽”者把皮球踢给老师:“如果老师上课内容足够吸引人,我们也不会去玩手机啊!” 在笔者看来,反驳者呈一时口舌之快,并不能为自己带来多少益处。大学是最为宝贵的学习阶段,也是走向社会、参与竞争之前的最后一个庇护所。大学生应该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在走向社会之前就做好各种能力储备,而学好课堂知识是夯实专业技术的基础,是未来拿稳“饭碗”的保障。 有的学生或许觉得自己“悟性”还可以,上课不听老师讲,下课靠自学来补救。如果真有超强的自学能力也就罢了,问题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因此,上课时忽略掉的知识点,下课后往往要用更多的时间投入和精力付出才能搞懂。笔者认为,从这种“事倍功半”的选择中实在看不出来多少效率和明智。更大的影响在于,如果长此以往,课程“欠账”越多,就越是难以弥补,最终将导致“挂科”、“补考”等连锁反应,真可谓是“一步走错,步步落空”。 而且,在毕业选择时,没有哪个学校的保研录取考虑学生的“手机使用能力”,也没有哪个公司招贤纳士时考察应聘者的“手机使用能力”。“低头族”一旦错过课堂,蹉跎四年,就不仅耗费了“流量”,更是荒废了“青春”。若如此,“低头”的代价未免过于沉重了一些,小小手机也可以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虽然到目前笔者也未听说过“手机害人”的极端案例,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扪心自问:如果没有在“低头之际”浪费时间,是不是可以在大学期间把该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36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校园观察】“北大荒精神”为何永不褪色?
wangxiaog04 2015-10-10 09:31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思想与智慧】 “北大荒精神”为何永不褪色? 电子科大学生记者团 王雪峰 杨炜坤 神奇的黑土地,传奇的北大荒。曾经的那片沉寂、萧索的土地,经过三代北大荒人60多年的艰苦奋斗,如今已经成为全国著名的“中华大粮仓”。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化农业,北大荒的事业改天换地,走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的光辉大道;从第一代筚路蓝缕的开拓者到雄心勃勃的继承者,北大荒人的精神熠熠生辉,其艰苦奋斗的内核依然是时代的财富。 9月28日,为期3天的“我的中国梦”全国大学生记者主题教育活动在北方共青城落下帷幕,我校学生记者团团长、计算机学院2011级任星宇同学代表校记者团应邀参加活动,零距离地感受北大荒精神的灼热和能量。 何为“北大荒精神”?总结起来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十六个字。60多年前,数万名解放军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和革命干部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奔赴东北、扎根东北,将“百里无人断午烟,荒原一望杳无边”的“北大荒”建设成了美丽富饶的“北大仓”,不正是对这十六个字的阐释? 这十六个字不仅是北大荒人抒写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汲取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青年报社、共青团黑龙江省委、黑龙江农垦总局主办这样一个实践活动,组织全国各大高校的青年学子走进北大荒,就是想让青年学子切实体验、感受北大荒人的“中国梦”以及“追梦”精神,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坚持“过时论”的人或许认为,“北大荒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繁荣稳定、多元化发展的现代中国已经不再适用了。其实不然! 从北大荒的历史沿革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物质条件一直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积累,但精神传承却一以贯之,更毋宁说,正是因为北大荒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做到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才有了北大荒从“亘古荒原”到“传统农业”再到“现代大农业”的华丽转身。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除了像北大荒这样的农业现代化典范,我们在国防、科技、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都谱写出了现代化的辉煌篇章。而这些成功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的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其中,电子工业的起步和发展,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而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又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 时代在变,我们所做的具体事情在变,我们奉献的方式也在变,但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我们做事的态度和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北大荒已经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到农业机械化的历史性转变;如今,农业技术形态又面临着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历史性升级,这正是电子信息学科和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大显身手的历史机遇。 即便如此,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彻底转变,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要做好这些工作、走好这一段路,就必须在发挥才智卓识的同时付出艰辛和汗水,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前辈们的艰苦努力,为当代大学生奠定了无比优越的物质基础,但越是如此,青年人就越要继承并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回看我们身边的创新团队以及各种科技竞赛队伍,哪个不是披星戴月、早起晚归,甚至通宵不归?他们之所以高喊“开拓创新”而不提“艰苦奋斗”,是因为在这些成电“学霸”们看来,“艰苦奋斗”是“默认”的常态,是开拓创新的最基本的时间保障和精力投入。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它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辐射作用,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也带动、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新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更应该深刻领会艰苦奋斗的内涵,发扬“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精神,在新的领域继续艰苦奋斗,正如当年的北大荒人那样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1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梳理-“卓越计划”之暑期参观
uestc2014xiaoyu 2015-7-30 19:43
暑假生活,对于很多高校大学生而言,可能是轻松的,暑期生活的地点也多半是家里或者学校。但是,对于我们电子科大信软学院的本科生而言,却是忙碌、紧张而充实的,大家的身影遍布全球以及全国各大知名企业!为什么呢?先给大家卖个关子!我们先来看看“卓越工程师计划”。 电子科大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 于 2011 年参加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 卓越计划 ”)。按照“卓越计划”的要求,我们学院的本科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学校、学院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调整,并将企业学习内容写入学生培养方案。为了更好地推动工程人才实践培养,学院成立了由院长秦志光担任组长的实习实训工作领导小组和院党委书记雷航担任组长的实习实训工作执行小组。工作组对实习实训工作进行顶层设计,详细规划,具体制定了《电子科技大学信软学院学生实习实训实施方案》,建立起“大一到企业参观,大二到企业实训,大三大四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工程实践教育培养模式 。 大家可能有疑问了,那本科生花这么多的时间在工程实习实训上,岂不是课程学习就很弱了?哈哈,恰恰相反,我们学院的学生不但完成了其他学院本科生的全部课程学时的学习计划,还额外多了一年多的企业实习实训的锻炼和学习!这也就是意味着,学生们要用不到三年的时间把四年的知识全部学完,还要有一年多的实战经验。这就相当于本科四年 +硕士一年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学院的本科生毕业就能拿到年薪30W+,20W+的待遇! 其实,这么光鲜的背后,我们的学生和学院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汗水的。别的学生过暑假,我们的学生在实训;别的学生放寒假,我们的学生在实习!别的老师有假期,我们学院的领导和很多老师,无假期的联系企业,为学生安全、有保证的得到工程实习锻炼而奔波;别的老师有休息,我们的老师却要利用假期和周末给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科研训练的机会和平台。四年的光阴可以这么充实,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写在这里,为我们电子科大信软的学子做一下宣传,为你们骄傲!为你们自豪!也为我们信软的老师们,加油!自豪!至此,大家也就知道我在本文开始卖的关子了吧?:) 我去年担任了 2014级嵌三班的党员责任教师,很高兴能和这31个可爱、有前途的孩子们一起生活、学习和工作,共同成长!今年暑假他们开始了企业参观和国际游学的项目,很多孩子有了很多的感触和感悟。最近也经常会收到他们的各种信息,收集在这里,供大家思考。 ************************************************************************************ 学生:刘炎东 地点:国网自控和科芯光电 时间: 2015.7.27 感悟: 今天上午去了国网自控和科芯光电俩企业。国网做电气方面,科芯就是制作一些光电设备,摄像头,显微镜,车载电子什么的。很多硬件设备都需要嵌入式的编程控制,比如在国网给展示的一台设备中他们用的是 ARM11和WinCE嵌入式系统。嵌入式能做的东西还是非常多,五花八门的。科芯做了一台显微镜解决了手术室中显微镜成像和手术不同步的问题,虽然是模仿美国的“达芬奇”,但售价只有其十分之一。据园区带队主任介绍,在医疗设备行业稍有突破就有很大的“钱”景。 一些个人愚见: 1.多了解了解行业的一些发展开阔了思维,拓展了视野,为未来的规划又更多的思考。 2.我觉得现在国内论完全的创新现在还为时尚早,很多在国内感觉很前沿的东西在国外早就有了。在现阶段还是要静下心来夯实自己的基础,同时多去了解行业动态。有机会的话争取去国外学习。比较下墙内墙外的世界,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 3.学校和企业的差距还是挺大的,要保持一个谦虚求教的心态,不断学习新知。985的头衔在企业并没有什么用,到了企业他们就将所有毕业生看做是一个起点---零基础。 4.健康。在易康萌思那个负责人讲了很多大实话,IT从业很辛苦,入行须谨慎。在年度体检的时候公司大部分都有颈椎问题。而且加班加点基本不能避免。所以还是要在学校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好好锻炼身体,养成健身的习惯。健康是革命的本钱。 学生:刘炎东 地点:昆山 时间: 2015.7.30 感悟: 昆山的发展的启示 --- 敬贤重士 昆山作为苏州市的一个县级市,凭借着改革开放的契机,东靠上海西依苏州的地理优势,广纳人才。弹指间,昆山这个苏南农业小县,飞一般成长为我国外资企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昆山的发展可谓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如果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而言,天时和地利是其不能选择的因素的话,那么昆山则是对天时和地利的利用到了极致,充分发挥了人和的作用。昆山的发展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也是对人才的引进和重视。昆山的改革开发发展史,也像是一部创业者奋斗的例程,让人为之热血,成为一段佳话。 这次我们学校在昆山也是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情款待,让我们感觉到了极大的尊重感。于是我便对昆山的发展产生了兴趣,为什么是昆山?仅仅是因为地理优势吗?为什么似乎拥有同样地理优势的京津周边地区就相对落后呢?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才发现昆山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对人才的引进。十几年前,市政府每天派遣人员在上海虹桥机场大厅“守株待兔”,“拦截”国际航班的旅客,盛邀到昆山考察。 “ 离上海市中心 55 公里,到虹桥机场 40 分钟。”这是昆山人重复无数遍的开场白。 一张张利嘴,一副副笑脸,一个个机灵的脑袋瓜儿。地之利,被昆山人用到极致。一届届领导班子,在感情与理智中侃“晕”了外商。 创办于 1992 年 7 月的沪士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是昆山开发区引进的第一家投资规模最大的台资企业。董事长吴礼淦当时在国内考察近一个月,与多家开发区进行洽谈都没有成功。当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昆山时,使他感到意外的是,县长亲自替他跑批文,仅南京就跑了 6 次。刚来时没有办公室,县长就将自己的办公室让出来给他办公,而自己和别人合署办公。这让吴礼淦十分感动,当即决定斥资 3000 万美元投资办厂。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就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了。同样也是三要素。天时,便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需要我们善于把握机遇。地利,就要选择好一个企业适合立足的地区,交通便利,有市场需求。最重要的也就是人和了,企业做事归结到底还是人在做事。古语也有云,千兵易得,一将难求。不懂得聚集人才、人才的流失才是最大的悲哀。不禁让我想起了傅翀老师今年 5 月多在空间发的一个说说, “ 实验室一个印度哥们,技术高手,毕业后去了 google ,今儿突然看到他走前在座位墙上贴的一张纸 :),如果这哥们会唱中文歌的话,我想他多半唱的是:‘算法 / 工程 / 金融 / 科学,你们曾是我的全部,只是我回首来时路的每一步,都走的好孤独,啊,多么痛的领悟!’纸上写到: Does not matter, algorithms, engineering, finance, science e tc. I f u don’t know how to manage people then u are NOT a real “ Genius ” ... ” 我听过身边很多人都给我讲刘邦的故事。刘邦为草莽却知人善任刘邦手下聚集众多英雄豪杰,其中不少人跟过项羽,但由于不被重用,才投奔刘邦,而刘邦知人善任,终获成功。只有对人才给予足够的重视,给予一片自由奔驰的草原,真正地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受到足够的重视,有很强的存在感,才能聚集人力共同做事不至人才的流失。企业也要为人才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广纳人才,共铸辉煌。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人的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是擅长的,因此完成一件事就需要有擅长不同方向的人来共同合作来实现。团队高效能的运转也需要每个人的相互尊重。我们学习来说,也需要整合不同的学习资源,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这样才能将每个人的力量整合为团队的力量,最终聚集成湍急的河流奔腾入海。 ************************************************************************************ 其实,这些孩子们的思考正是“卓越计划”的模式,带给大家学与用,学与生活的撞击和思考!感受着大家的成长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祝愿我们班 31 个孩子,每人都收获一个满满的暑假!
个人分类: 学生的世界|23078 次阅读|0 个评论
梳理-栀子花开(2015)
热度 1 uestc2014xiaoyu 2015-7-23 14:25
每年的六月,毕业季的旋律 ~ 这个话题说的有点晚了! :)最近一段时间真的是忙的不可开胶了 ~ 今天把学期末的总结提交的一瞬间,再也止不住的想要写点什么,关于毕业、关于教学、关于学生培养模式……慢慢来吧! 一年一度的毕业,总是带给每位毕业生人生里程碑式的思考和感慨。这里的情绪有兴奋,因为即将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途;有彷徨,因为马上要工作了才发现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会;有伤感,因为太多的话都还没有来得及和自己暗恋的人或者自己的朋友诉说;有笃定,因为知道自己进入社会的那一刻,肩上多了份无形的责任……凡此种种,都是美好的感觉和记忆。在大学当老师,真的是最年轻的职业!因为每年都要和这些孩子们年轻一把,每个美丽的青春,都有我们的痕迹,真的是一件天下最幸福的事情。 我刚刚入职一年,今年很荣幸的指导了 5 名本科生。虽然在别人眼里他们的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最优秀的自己!因为他们 5 个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孩子,有担当,有规划!他们中有我们学院今年本科就业年薪遥遥领先者,据说 25W+ ,:),当然是税前。虽然,不能用年薪来衡量他们,但是我感觉的到他们几个很开心,做的是自己想做的职业,而且是靠自己实习期间的真本领和综合素质赢得的,这就很不错了。今年也是第一次参加别人的毕业典礼,却感觉是自己在毕业,真是醉了!有时和学生在一起久了,会发现自己也不愿意长大了 ~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个人认为应该再加一个“毕业栀子季”!因为人生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是那么令人难忘,那么充满憧憬!每个毕业的学子也都收到了来自不同师长的毕业祝福。让我们看看今年我们言荣校长,对毕业季学生的寄语:从一走向无穷大(由于篇幅,我只摘取了核心的几段,全文请大家在引文链接处访问)。 …… 今年 4 月的“世界读书日”,人民日报邀约了一批大学校长推荐几本书,我当时推荐了上大学时曾读过的乔治 · 伽莫夫的《从一到无穷大》,即使现在再读了一遍,感触仍然很大,今天,我就借毕业典礼这个机会,给同学们谈三点希望: 1 .努力把 1 变成无穷大,实现无穷大的抱负,成就无穷大的人生。同学们今天能顺利从本科、从研究生毕业,自然是从 1 而不是从 0 出发,应该说都有一个非常好的起步,更重要的是同学们还面对着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家知道,今天的“互联网 + ”为我们开辟了无穷大的空间,可以成就同学们无穷大的事业,同学们可以为国家做出无穷大的贡献。有人说,“互联网 + ”带来的机遇使得我们每一个成电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可以说在电子信息领域我们电子科大离世界一流从来没有这么近过。 当然要做到无穷大,而不是无穷小,就一定要让优秀成为习惯,就要尽一切可能去追求卓越。大家知道数学里面有个有趣的现象,无数个 0.9 相乘下去,结果会趋近于 0 ,也即凡事只做 9 分努力的自然结果;但是,无数个 1.1 相乘下去,结果却是无穷大,也即凡事 110% 的努力的自然归宿。其实,这相差的 0.1 就是一个人优秀的品质和优秀的标准所决定的。 2 .善于把 0 变成 1 ,跨界创新是关键,交叉边缘上风光无限。把 1 变成无穷大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善于把 0 变成 1 , 0 变成 1 就是要无中生有、敢为人先,要靠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技术,我们生活在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惟有创新,才能超越,惟有超越,才能强大。成电近 60 年的发展历程不缺乏把 0 变成 1 的生动例子。吴立人老校长在成都东郊沙河旁,以“成电速度”创建了新中国第一所电子类科技大学。刚才刘丹校友讲的他的成长过程也是无数个 0 变为 1 的积累才有他今天的成功。前段时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的《职来职往》栏目电子科大专场上, 4 位同学都表现优异,特别是数学学院的毕业生何培新同学,他开发的针对理工科男生向暗恋女生表白困难的社交 APP 就是他创业中的一个把 0 变为 1 的故事,只是不知道他应用在自己身上是否灵验。同学们,“互联网 + ”的“ + ”就是跨界,就是要我们学会跨界创新、交叉创新,要敢于跨界,跨入到别的行业、别的领域、别人的地界,世界那么大,等着你们去走走、去看看、去改变! 3 .努力把 1+1 变成大于 100 ,团队的作用、群体的智慧至关重要。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靠单打独斗,今天收获 1 分,明天收获 1 分,你 1 分、我 1 分,实现 1+1=2 , 2+1=3 , …… 这并不难,难的是 1+1 > 100 ,大于 1000 。一个人要有大的成功,要对社会有大的贡献,组织团队、带领团队,吸纳众人所长,引领更多人跟你一块干,这才可能实现 1+1 大于 100 、 1000 ,这就是我们讲的帅才、引领性人才、精英人才的作用。我校校友会有个理念:成电帮、帮成功,其实就是:成电人、相互帮、帮天下。因为成电培养的学生有开拓未来的专业自信、有领导行业的责任担当、更有匡时济世的家国情怀。 同学们,上面我所讲的这三点:把 1 变成无穷大,把 0 变成 1 ,把 1+1 变成大于 100 ,其实就构成了我今天发言的主题 —— 从 1 走向无穷大的人生。 …… 引自: http://www.new1.uestc.edu.cn/?n=UestcNews.Front.Document.ArticlePageId=50451 细细品味校长的话,既有深深的祝福,又有更高的期望;既从学生个体的发展出发,也让我们思考作为一名成电人的历史使命;既高度总结了时代的节奏,也告诫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脚踏实地、求实求真……言荣校长的阅历和学识,他高度凝练的概括和总结,都让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深深折服。在这里我也只能“班门弄斧”,从一个 FreshTeacher 的立场,对这些同学们说两句我的个人建议: 1 、健康的体魄 你们虽然还很年轻,但是仍然需要重视身体健康,请尝试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咱们成电人以踏实、勤奋而获得很好的口碑,但是这也说明我们缺少灵活性。成电人工作的时候很容易过度专注,长期处在一个工作的节奏,而忽略身体健康的投资,这样的例子其实也已经很多了。凡事请大家把握一个度,尤其是工作以后,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工作的同时,要记住的是:工作永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实现价值感和存在感的一种手段!千万不要以专注、敬业等,来作为你对自己健康不负责的借口。合理的规划自己工作和身体锻炼计划,完全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2 、放慢你的人生 当下的时代节奏真的很快,各种压力铺天盖地,各种精神食粮也有文化快餐的趋势。但是,这些大环境我们以一己之力是很难瞬间改变的,能做的就是不断的认识自我,明白自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就像我的一位好朋友说的,“人生需要的,其实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多”!是的,简配自己的人生,反而能获得更多内心的平静和充实。 很多时候,我亲身经历现在学生繁重的课业压力、亲眼目睹你们面临的各种竞争压力,你们真的很辛苦,你们很少有时间去想什么才是你想要的人生,大学学知识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时间都去哪儿了”?取而代之的是,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每天都要想着还有哪些任务没有完成、还有什么比赛没有做完、还有那几位老师没来得及去“套词”、还有什么表格没有交……这种紧迫感,时刻围绕着每一个人。试问,你们有时间去思考吗?那么,现在毕业了,马上工作了,请为自己的人生思考一下吧。 放慢你的脚步,放慢你的人生;不要夹在时代的洪流中,被昏昏沉沉的日子包裹;请慢慢的学会独立思考,思考你的工作、你的生活、你的伴侣、你的家庭、你的人生…… 衷心祝愿,每一位 2015 届成电学子都能获得越来越高的幸福指数!
个人分类: 三尺讲台|23004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百人会英才奖
uestc2014xiaoyu 2015-5-27 10:27
前些日子,帮助研究生院审查今年学校的几位“百人会英才奖”候选人申请材料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间与“美国百人会”结缘八年,成为第三届“百人会英才奖”获得者也已经七年。时光荏苒啊! 当自己在敲“百人会英才奖”这几个字的时候,心中总是会莫名的升起一种敬意和感恩。 09 年、 10 年的时候,帮助几位师弟师妹 Polish 过他们的申请材料,那时候,自己是以一个师姐的身份在做这件事情; 14 年和 15 年,应研究生院的邀请,我再次帮助学校的候选人审查材料的时候,自己却已经为人师。身份的转变,意味着人生的成长,阅历的增长。时过境迁,阅历丰富了,年龄增长了,认知加深了,视野开阔了,对待同一件事情,看法和角度自然不同了。 我们还是首先来认识一下“美国百人会”和“百人会英才奖”吧! 美国百人会: 百人会(Committee of 100)是美国的一个华人精英组织,目前有会员140人左右,全部是在美国社会中有影响力与知名度的华裔组成。该组织由著名美籍华裔贝聿铭、马友友等人发起,成立于1990年,常设机构设于纽约。百人会是一个非政府组织,对促进美国与中国以及两岸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起到了特殊的促进作用。与在美国的其他众多华人社团不同的是,百人会的入会资格十分严格,必须由会员推荐,经其他所有会员审核过关之后才会接纳。 百人会英才奖(Leadership Scholarship Program -LSP): “ 百人会英才奖 ” 发起于 2005 年, 2006 年首次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 12 所重点名校中设立,用于奖励具有杰出领导能力、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积极服务社会、拥有出众学术知识的优秀研究生,以支持中国培养学养俱佳、德才兼备的新世纪精英,国家的兴旺发达做出贡献。 “ 百人会英才奖 ” 每年评选一次,每次每校 2 人共 24 名。 2007年“百人会英才奖”在原有的12所高校基础上,新加入电子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两所大学,令总获奖人数增加至28人。此英才奖金额为每位一万人民币,获奖者一次全部领取。每位获奖者可以任意选择1位到2位百人会会员,作为自己的人生导师,获得终生的人生指导。 ——引自百度百科 既然由事件而引起的回忆和梳理,自然还是要回到这个事件上。我在审查今年的五位校级“百人会英才奖”候选者的材料的时候,很碰巧遇到了一个“熟人”。确切来讲,有过简单的交集,对学生本身的人品、能力是没有太深入的了解的。很多时候世界真的很小,小到自己都觉得讶异。前面介绍了,百人会英才奖看重的是学生的发展潜力、综合素质、高超情商,它所考察的更多的是候选人的国际化视野、组织管理才能、社会公益心和社会责任感、创新务实以及较高的学术能力。当然,我并没有全部达到这些指标,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天底下完美的人几乎没有吧 ~ 这样一想,我还是欣慰不少哦 ~~ :)只能说,百人会的那些大伽们还是有自己很独特的视角去发现你的,他们就像“伯乐”,而我们每位候选人就是翘首等待的“千里马”。但是,百人会的导师在第一轮挑选的时候,看的是“千里马”的“照片”——候选者精心准备的材料。这些照片都是真实的吗?!不真实,被 PS 过怎么办??当然,我记得我们申请的时候,简历和申请材料中的每项内容都要有佐证。现在,至少这两次,我都没有看到要求提供任何的佐证,除了证书,关于经历几乎无证可查!我看着“熟人”的简历,很漂亮。但是,据我的了解,却有很多地方是在夸大和偷换概念,他确实很聪明,我只能这样感叹!美国人把自己的亲笔签名看的很重,比国内的各种章还要重,还要有法律效力。国内呢?我都不知道学弟学妹们在签自己的名字的时候,是否也想到,这将会涉及个人的声誉呢? 其实,作为学校想把自己的学生展现出去,初衷是好的。只是,现在有些孩子,太过功利。长远来看,对他们的姑息将会导致我们学校在这个重要平台上越显得乏力。因为,“路遥知马力”, LSP 是一个终生的伴随,每年都会有各种导师辅导会,各种资源整合的对接。你一时侥幸得逞,时间久了还是会显露出人性不诚信的一面和投机的特质。进而,也会影响到对我们电子科大学子们的评价。不过学校的很多无奈,在自己当了老师之后,也是深有体会。所以,我们不能只指出问题,只抱怨;而是,应该积极从自己做起,争取“集腋成裘”的效果。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位老师都有激情去带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和人生规划,他们的功利心、他们的浮躁,总是会慢慢减少的。 作为 LSP 的一员我很荣幸,虽然自己做的不是最好的,但我却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不断的发光发热。 LSP 是一种荣誉,是一个光环,也是一份责任。看完大家的材料,写完最后一点给他们的建议,我也深深的自我反省——不断警醒自己:不能虚妄,不能浮躁,不能矫饰,而是应该真诚真实、不断提升、不断身体力行传播点点滴滴的正能量。总之,活的有奔头!期待明年孩子们在 LSP 上更精彩的表现!
个人分类: 创新创业|184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沉痛哀悼“中国微波之父”林为干院士】林为干院士生平
热度 25 wangxiaog04 2015-1-27 13:48
林为干院士生平 (图:1994年,林为干先生在书房看书。这张安静的书桌,见证了先生的许多个日夜!)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国际著名微波理论学家,“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为干先生 , 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月23日9:30在成都逝世,享年96岁。 1919年10月 ,林为干生于 广东省台山县大纲村 ,饱受战乱之苦,求学期间颠沛流离,随学校南迁长沙、辗转昆明, 193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取得工学学士学位。此后几度辍学,终在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 后赴美学习, 刻苦努力,半工半读, 1951年获美 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取得突出 科研 成绩,博士论文“一腔多模”研究成果 对 近代卫星广播通信 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 林为干先生心怀祖国,矢志微波。 1951年8月回国, 先后执教于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工学院 (现华南理工大学) , 致力于中国微波科学技术发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兑现“科学强国”的诺言。 1957年调至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 从此落地生根,勇挑重担,历任无线电工程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 林为干院士是 国际著名的 微波理论专家,为 我国乃至 电磁科学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尤其是在 闭合场理论 、 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 等方面 。 1963年,林为干 和钟祥礼副教授合作研究“林 -钟方法”,便捷计算 “传输线特性阻抗”,赢得世界同行赞誉,并在 20世纪 70年代兴起的光纤通信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光纤通信事业的发展。 文革期间,林为干先生蛰伏十年,潜心思索,酝酿 《微波网络》、《微波理论与技术》、《电磁场工程》和《电磁场理论》等 四 部学术著作(1978年之后陆续出版), 共计300余 万 字,是中国 微波理论与技术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也是经典之作,对提高我国电子科学技术教学研究队伍的理论水平起了重要作 用。1978年3月,林为干赴京参加全国科学大会, “微波理论与 技术研究”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奖,12月被评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生导师,次年出任成电应用物理所首任所长,该所此后成为我国毫米波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力量。 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 部委员),是“文革”后第一批院士之一。 1979年4月,美国电子学会邀请中国代表团参加美国电子工程师年会。林为干在四机部领导的点名要求下,随我国代表团赴美交流,了解国外在微波研究尤其是激光领域的巨大突破,多次赴美、英、德、加、日等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到日本九州大学、中国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讲学,不仅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也为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展牵线搭桥。 林为干先生爱生如子,竭力培养国家栋梁,到21世纪初已为国家培养120多名硕士、80多名博士、10多名博士后。这些弟子遍布海内外,在各高校、科研单位和公司企业工作十分突出,在微波科学前沿领域不懈探索,不仅推动了我国的微波科技和微波产业的发展,也为我国微波人才的培养和微波事业的传承打造了中坚力量。“中国航天飞船的掌舵人”曾令儒、长江学者祝宁华、“教育部跨世纪秀人才”黄卡玛等众多“林门弟子”,皆成国之栋梁。1989年11月2日,他的《矢志育人,硕果累累——探索我国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获国家教育委员会首届优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12月12日,又获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一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林为干先生不知疲倦,硕果累累,古稀之年迎来连续七年(1989年~1995年)发表论文的高峰期,平均每年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1990年发表29篇。1994年在国际学术刊物《电磁波与应用学报》上单独发表四篇论文者,世界上只有林为干一人,单独发表三篇者也只有国外学者Warne。1995年12月他更是一举解开了电磁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点电荷在介质球中的镜像问题。 长期伏案,致使林为干先生颈椎骨质增生,疾痛折磨,1997年腰椎摔伤受损,从此开始轮椅上的学术生涯,但科技之花依然灿烂绽放,90年代他取得一系列成就,荣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 病痛折磨给林为干先生的学术研究带来诸多困难,但先生虽常坐轮椅,蜗居一室,却依然心怀天下,以期造福人民,从报纸、杂志等零碎信息中努力捕捉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探寻微波输能难题,从2002年至2010年指导团队先后承担了“若干著名经典曲线作为电磁场边界的可能性及应用性研究”、“Jocobian椭圆函数在电磁场微波技术中的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ocobian椭圆函数波导-电磁输电应用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一系列重要论文,是正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微波输电技术的十分重要的开拓性成果。 林为干先生为微波科学奋斗一生,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高度评价。1983年他成为中国电子学会的首批高级会员之一;1988年中国电子学会决定将高级会员这一等级改为会士(Fellow),林为干又成会士之一。1999年,香港何梁何利基金授予林为干“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他与其他64位中国科学家一起登上了光荣榜——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黄汲清、王淦昌等著名科学家先后获得过该奖。 林为干先生在微波领域屡建奇功,为科学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得到了世界学术界的承认。1986年,任意大利《高频》杂志编委,1988年受聘为美国《微波与光技术快报》编委,1990年他就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电磁科学院院士,同年,《高频》杂志与德国《通信》杂志合刊为《欧洲电信与相关技术会刊》后,他又继任《会刊》编委;3年后,又任美国《电磁波与应用学报》的国际编委。他还是美国IEEE高级会员、IEEEMTT北京分会主席,并任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加拿大曼托巴大学等数所世界著名大学客座教授,2003年5月荣获美国伊利诺理工学院名誉博士学位——这是伊利诺伊理工学院首次决定将这一荣誉授予一位中国人,打破了该校100多年的惯例。 林为干先生奋斗了一生,学习了一生,也为“科技强国”的“中国梦”奉献了一生。他没架子、不讲究、工作忙碌、生活将就,但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生做了“艰苦奋斗、勤奋致学”的注解,他还谆谆告诫学子要“做一辈子研究生”。 他已经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中国的科学事业,在晚年也继续发奋耕耘,想给科学事业留下更多的惊喜。他梦想能够像电磁科学领域的Moray B.King先生那样在100岁生日时还在著名的电磁学学报上发表论文,然而,上苍没有再给先生留下四年时间——先生享年96岁,他的驾鹤仙去,同时为后世留下了无比的遗憾和勉励! 先生忧国忧民,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他无私奉献,鞠躬尽瘁,无怨无悔。他不仅为中国的微波科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辈学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先生音容,犹在昨日;先生精神,光照后世。林为干先生千古!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17618 次阅读|29 个评论
中国“印制电路”跻身世界前列
wangxiaog04 2015-1-27 13:41
电子科大十年磨剑 “印制电 子 ”赶日超美 中国“印制电路”跻身世界前列 ( 电子科技大学 新闻中心 ) 继 2011 年荣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3 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之后,电子科大的“印制电子”项目成果又赢得了 2014 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月 9 日,当张怀武教授代表团队领奖归来时,他捧回的不仅仅是一个奖项,而是中国“印制电子”从量的“大国”跻身于质的“强国”的一个见证。 张怀武是电子科大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院长,也是“电子信息材料与印制电子”科研团队的“舵手”。早在 10 多年前,团队就潜心于“印制电子”中印制材料、印制器件、印制工艺的研究。从最基本的材料、器件、设计、工艺、系统的研制到精深的基础理论和高端的热传导与电磁干扰技术研究,团队瞄准“高密度互联混合集成印制电路技术”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创造了多项奇迹。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第三个掌握“高密度互连混合集成印制电路”和“印制复合电子材料与集成埋置器件”核心技术的国家。更令人鼓舞的是,核心技术的国产化,推动了中国高端四代“印制电路”产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并使“中国智造”占领了相当的国际市场份额。 受制于人 技术瓶颈亟待突破 从“印制电路”向“印制电子”的跨越是国际里程碑性科学问题。第四代高密度集成印制电路就是现代印制电子的代表。 “ 如果说集成电路是一级封装,所有的电子信息整机产品如:计算机、电视机、手机等为三级封装,那么印制电路就是二级封装。起到承上启下的至关重要作用,哪里有电子信息,哪里就一定有印制电路板。中国是印制电路生产大国,但不是强国。我国的印制电路产品大多没有知识产权、低技术含量、低端、低附加值、简单加工型产品居多。而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得尖端产品均被国外的印制电路场商垄断。但是, 现代电子装备的高度集成化、小型化、轻便化、多功能化,要求印制电路板向高密度、高可靠性、高导热、抗电磁干扰的第四代板方向发展。 以使用十分普遍的“智能手机”为例,手机的“身材”要更加娇小、“才思”更加敏捷、“大脑”更加聪明,乃至变成更加高大上的“艺术品”,就越需要它体内的构造迭代多层、表镀内埋、大量快速发展。“印制电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前沿的技术首段。 然而,“印制电子”的发展面临一系列公认的技术难题,尤其是第四代“印制电路”对集成度、内埋器件、导热散热、电磁干扰等方面的更高要求,对相关的材料和技术提出了严苛的挑战。为了在单位面积中印制并集成更多的线路,更多的器件与芯片,第四代“印制电路”别出心裁地把元器件埋藏在超薄的电路板里层,在表面印制电阻、电感、电容、磁芯天线等。但导热问题、电磁干扰问题,以及不同材料界面问题、埋制方法、表镀技术、封装技术等难题接踵而至。 在张怀武教授团队取得突破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和日本破解了这些难题,掌握了第四代“印制电路”部分相关技术,并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中国的相关产业也因为技术的落后而受制于人,就连最常见、最普通的“智能手机”,也因为高密度集成四代“印制电路”的瓶颈而“望洋兴叹”。 “苹果”公司的iPhone系列等“洋手机”在国内掀起抢购狂潮,不仅让中国的产业界心焦,也让渴盼成功研制“中国芯”的学者和专家着急。手机尚且如此,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方面对高水平高密度集成四代“印制电路”的渴求,更是让科研工作者担忧。 直面国家重大亟需,正视如此技术差距,“求实求真,大气大为”的电子科大人深感肩头的重任。作为 “中国民族电子工业摇篮” ,电子科技大学 以服务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为己任 ,为中国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如今,在高密度集成四代“印制电路”这一重要领域,电子科大人必须有大动作、大作为。 十年磨剑 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以“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根基,张怀武团队十分关心并一直致力于第四代高密度集成“印制电路”相关技术研究。10多年前,团队就默默潜心于“印制电子”相关技术的研发,在柔性基表面印镀 磁电薄膜与微型器件 技术、层内埋置复合双性能材料与组合器件 技术 、 电子聚合物 材料与高导热系数复合材料技术,电子油墨材料与印制工艺技术、电磁干扰与集成密度的相容性理论、散热与导热理论模型等方面取得进展, 解决 了“ 3D 集成与内层盲孔互联设计模型 ”、“ 表镀内埋器件模型 ”、“散热与内层导热理论”、“传到与辐射电磁干扰理论”等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为四代“印制电路”的研制积累了深厚的科研基础。 “高密度互联混合集成印制电路技术”项目立项以后, 张怀武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并与团队部分成员专注于“表面印镀与埋置型元器件材料与理论”“内埋置器件散热导热理论模型”的研究。经过深入探索,他在国际上第一次研制出复合双性能材料,通过无界面材料实现超薄内埋滤波器系列,提出薄膜磁路、电路闭合理论模型,实现带磁芯电感、天线、EMI器件和电容、电阻的表面印镀。彻底地解决了四代电路板单位面积提高线、器件密度的技术指标,也为解决高密度电路导热、抗电磁干扰提出有效途径。并创新性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国际上无法解决的印制电路封装中芯片引脚之间信号互相干扰的难题。 何为教授是团队的另一员猛将。他带领团队部分成员突破了印制板任意层互联的技术瓶颈,并使印制电路孔的金属化质量、层间对准度、板厚均匀性等指标优于在印制电路领域全球排名第一的日本Ibiden公司。他还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精细线路制作流体力学理论模型,实现了美国IPC协会(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公布的全球最高水平线宽/线距,达到了25微米的高密度精细线路制作,解决了印制电路高密度化布线的难题。 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不仅使我国掌握了 “高密度互联混合集成印制电路”的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甚至在诸多指标上超过了日本和美国的最高水平。 “这项技术,我们已经做了十年了!”张怀武说,团队从最基本的印制电子理论、印制高导热有机材料、内埋元器件复合材料、表镀薄膜材料等做起,逐步深入到元器件、电路、散热导热、电磁干扰、封装系统等,一步一个台阶,终于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道路。 据了解,团队围绕该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1项,其他授权知识产权24项;发表论文50篇,其中SCI论文30篇,EI级核心刊物20篇;制定行业技术标准两项,并出版了一部专著。 对接市场 推动国内产业升级 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系列成果,为实现“印制电路”的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团队并没有等待一切条件具备之后才着手对接市场,而是在研制的过程中就与相关企业展开战略合作。 早在2002年,团队就主动将战线前移至广东,零距离开展校企合作,将技术积累与企业“真刀实枪”的生产结合起来,先后与珠海方正、珠海元盛、博敏电子等企业合作,从而拉开了中国“ 高密度互联混合集成印制电路技术”产业化 的序幕。 2008年1月,学校与珠海元盛、珠海方正及珠海市科学技术局共建的 “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分实验室 ” 正式挂牌运行 。 以 此 为 “ 根据地 ” ,各级研发平台陆续建立。 “ 建立各级产学研研发平台,才能可持续发展, ” 回顾产学研合作经历,何为感慨地说: “ 在合作中 才能 实现双赢, 关起门来做学问并非不可,但并不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 ” 与珠海方正的合作就颇有代表性。 从 100 多微米的线宽,一直到如今的 25 微米的线宽,团队与 珠海方正 紧密合作,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技术水平最高、设备最好的高密度互联混合集成印制电路生产平台,完全可与美国和日本的企业比肩 。 在此过程中, 珠海方正 作为项目的第二完成单位,发明了“印制基板埋盲孔对准方法”、“印制电路、埋嵌元器件通孔和埋盲孔电镀方法”、“机械钻槽孔加工方法”等,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其优质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远销欧美等发达国家。 从 2011 年 1 月到 2013 年 12 月,珠海方正通过生产系列印制电路板产品,累计新增产值 32 亿元,新增净利润 3 亿元,出口创汇 14742 万美元。该技术还通过多种合作方式,辐射到博敏、四川深北电路、四川海英电子等 20 多家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电子科大大数据研究中心简报(第一期):学术进展部分
bhwangustc 2014-12-8 12:34
周涛博文complexityworld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b00011127 电子科大大数据研究中心简报 (第一期):学术进展部分 已有 154 次阅读 2014-12-8 07:43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推荐到群组 预测传播概率与传播规模 已有很多学者在研究复杂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才能利用某时刻传播的瞬间状态,预测传播的演化过程呢?这一基本问题 , 目前还很少有学者进行深入研究。而这一问题本身对信息传播与控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针对这一基本问题,大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挖掘与推理研究所的陈端兵副教授和瑞士弗里堡大学曾安、肖锐两位博士一起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传播概率与传播规模的预测方法。基于被学术界广泛接受的 “ 易感 - 染病 - 免疫 ” 动力学模型,陈端兵等人提出了一种迭代计算方法,能够有效估计特定节点在被感染之前,已被感染的邻居数量。陈端兵等人在此之上发展出了一套传播概率的预测方法。在小世界和无标度网络模型以及真实网络中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预测传播概率。在预测的传播概率基础上,采用平均场模型进一步对传播规模进行了预测,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论文信息: D.-B Chen (陈端兵) , R. Xiao , A. Zeng, Predicting theevolution of spreading on complexnetworks. Scientific Reports 4 (2014) 6108. 论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srep/2014/140818/srep06108/full/srep06108.html 从官僚主义到平等主义:大数据揭示鸽子群集运动的复杂策略 从慌乱的人群,到椋鸟、海洋鱼类,再到蝗虫乃至细菌,不同尺度的生命体都可以自组织,形成模式各异的群集运动。 20 年前,匈牙利科学院院士 TamasVicsek 教授就提出了著名的 Vicsek 模型 ,其中个体下一时刻将选择周围邻居的平均方向作为自己的运动方向 —— 这种简单规则可以再现某些复杂的自然群集运动的统计规律。 几年前, Vicsek 小组的一篇实验论文对自己的模型提出了挑战 。他们通过对十几只鸽子的精密飞行轨迹(通过在鸽子脚上捆绑 GPS 设备)进行跟踪,发现鸽子在飞行的时候存在一种 “ 领导 - 被领导 ” 的层次网络结构 , 这可能是形成高效集群的原因。 大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挖掘与推理研究所周涛教授和 Vicsek 小组及其他合作团队一起,对鸽子飞行数据进行了进一步地分析。他们发现鸽子在飞行中实际上混合了 “ 听领导的 ” 和 “ 听周围朋友的 ” 这两种策略。就运行方向而言,当飞行轨迹平滑的时候,鸽子尽力与周围邻居的平均方向保持一致;而当出现突然的急转弯变向的时候,鸽子迅速和领导保持一致。在决定飞行速度的时候,周围邻居对鸽子的影响一直都比领导大。数据显示,鸽子的运动策略并不简单,随着环境的改变,需要不停在官僚主义和平等主义之间切换。 论文信息: H. T. Zhang, Z. Chen,T. Vicsek, G. Feng, L. Sun, R. Su, T.Zhou (周涛),Route-dependent switch between hierarchical and egalitarianstrategies in pigeonflocks. Scientific Reports 4 (2014) 5805. 论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srep/2014/140724/srep05805/full/srep05805.html 大数据帮助你寻找感兴趣的地点 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总是希望能够尽快找到喜欢的地方。而当我们在一个城市居住一段时间以后,也希望能够在重复的生活娱乐场所之外,探索到一些新奇而又符合自己兴趣的地方。一个重要而又被所有以前的研究工作所忽略的特征是,当人们经常光顾一个地点而很少光顾这个地点周围的其他地点的时候,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对周围的地点没有太大兴趣,而且这个对周围不感兴趣的程度和人们光顾那个地点的次数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当你注意到两家紧邻的餐馆 A 和 B ,目标用户经常去 A 而从不去 B ,那么即便很多去过 A 的其他用户都常常光顾 B ,也不要轻易给目标用户推荐 B ——如果他喜欢 B ,不用你推荐,早就去了。 大数据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研究所的连德富博士敏锐注意到了这些地理和兴趣交织的复杂心理,提出了一个混合模型来无缝地结合协同过滤技术和地理建模技术。协同过滤可以帮助人们找到符合人们兴趣的地点,而地理建模技术可以过滤那些距离人们活动区域过远的地点,并通过将位于常去地点附近又从未被光顾之处看作负例,来进一步提高地点推荐被接纳的可能性。这个混合方法不仅能够大幅提高地点推荐的精确性,还能克服因人们访问地点过少而导致的数据过于稀疏的问题 —— 数据稀疏是推荐技术面对的最为严峻的问题之一! 论文信息: D.Lian ( 连德富), C. Zhao, X. Xie, G. Sun,E. Chen, Y.Rui. GeoMF: Joint geographical modeling and matrix factorizationforpoint-of-interest recommendation. ACM SIGKDD, pp. 831-840, 2014. 论文链接: http://dl.acm.org/citation.cfm?id=2623638 距离 vs复杂性:大数据帮你导航! 传统的路径规划算法一般基于最短旅行距离或时间来进行优化。然而空间认知学方面的大量研究已表明,人们在选择路径时,其他的一些因素往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实际中,当本地人为外地游客指路时,常常舍弃那些难走、难认的道路,而选择给出那些容易走(例如较少转弯)的简单路径,即便距离并非最短。 在空间数据库的研究中,道路网络上最近邻的查找(如 “ 离此处最近的邮局 ” )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在给定出发点和多个可能的候选目的地的情况下,当路径选择的标准从旅行距离变为通行复杂度时, “ 最易到达邻 ” 这个新概念可视为最近邻的自然延伸。它的查找对于在陌生的城市环境中旅行的人们大有帮助。 大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挖掘与推理研究所邵杰教授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合作者一起,通过融合空间认知学的方法来分析空间簇集的效应和地标物的效应,从而对通行复杂度这一因素加以建模,实现了对道路网络上最易到达邻的高效查询处理。通过对墨尔本市道路网络数据(包括市中心密集网格状区域,以及市郊稀疏道路区域)上的超过 1000 万条的大量路径测试实验发现,最简单路径的旅行距离平均只比最短路径增长 15.8% 。邵杰等人进一步用真实用户研究的方式验证了最易到达邻的实际使用效果: 83.3% 的受访用户表示,偏向于选择去到最易到达邻,而非选择实际旅行距离最短的最近邻作为他们的目的地。该研究还展示了导航系统如何同时兼顾旅行距离以及通行复杂度,为旅行者提供更佳路径建议的可能性。 论文信息: J.Shao (邵杰), L. Kulik, E. Tanin, L.Guo. Traveldistance versus navigation complexity: a study on different spatialqueries onroad networks. ACM CIKM, pp. 1791-1794, 2014. 论文链接: http://dl.acm.org/citation.cfm?doid=2661829.2661861 实时大规模数据流的新分类算法 哲学告诉我们: “ 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而科学的目标就是客观地认识这些变化事物中蕴藏的规律 ” 。数据流作为当前大数据的主要形式,定义为随时间动态产生的各种数据(如电力数据、网络数据、传感器数据等),挖掘和预测流数据中隐含的数据模式及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前,数据流分类算法主要采用集成学习策略,然而,该类方法由于其本身的黑箱特性往往带来学习的不准确性。另外,当前数据流挖掘算法往往侧重于对近期数据进行学习,忽略了潜在重要的历史数据。 针对这些问题,大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挖掘与推理研究所的邵俊明教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原型示例的数据流分类算法。其基本思想是从个体分析的新视角出发,通过分类性能启发式地对数据流中每个数据的重要性进行动态甄别和筛选,用以有效捕获当前最新的数据模式(数据中产生的新规律),并用于分类预测。针对数据流的演化特性,邵俊明等人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统计模型的新方法,来检测数据流中存在的突变概念漂移。此外,针对海量高速的数据流,邵俊明等人提出了基于同步约束聚类的数据压缩方法,从而使得算法不仅具有很高的预测性能,而且具有很低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为实时进行大规模数据流分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 论文信息 : J.Shao (邵俊明), Z. Ahmadi, S. Kramer.Prototype-basedlearning on concept-drifting data streams. ACM SIGKDD, pp.412-421, 2014. 论文链接: http://dl.acm.org/citation.cfm?id=2623609 图片和视频之间的跨界语义索引 语义视频索引,又称视频标注或视频概念检测,在近些年引起了 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呈爆炸式增长的媒体大数据的出现,如何开发快速和有效的语义视频索引技术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的语义视频索引方法主要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由于缺乏有标签训练数据,大部分方法往往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针对这些问题,电子科技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挖掘与推理研究所的杨阳教授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语义视频索引方法,能够开发利用海量的用户标注 Web 图片来辅助学习鲁棒的语义视频索引分类器。然而,这个方法面临两个巨大的挑战: (1) 不准确 / 不完整的标签; (2) 视频和图片的域间差异。针对这两个挑战,杨阳等人提出了一种非参数化的方法来估算标签的可信度,然后将可信度整合到一套鲁棒的学习模型中,从而可以使 Web 图片有效的补充有限的视频训练数据。在这套鲁棒模型中,杨阳等人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特定于样本的损失函数,并且整合 Web 图片的可信度以控制图片在学习过程中的贡献程度。与此同时,图片和视频之间的差异可以通过一个最优核空间的学习得以完善解决。杨阳教授的研究成果,在未来跨媒体的商业化应用中有巨大应用前景。 论文信息: Y.Yang ( 杨阳), Z.-J. Zha, Y. Gao, X.Zhu, T.-S. Chua,Exploiting Web Images for Semantic Video Indexing Via RobustSample-SpecificLoss, 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16 (2014) 1677-1689. 论文链接 : http://ieeexplore.ieee.org/stamp/stamp.jsp?tp=arnumber=6813690isnumber=6898894 找出推荐系统中的信息核心 推荐系统可以简单看成一个用户 - 商品的二部分图,推荐算法要做 的就是分析用户浏览、收藏、购买的记录,以及用户和商品的其他辅助信息,自动找到用户喜欢的商品。推荐系统往往规模巨大,以刚刚上市的阿里巴巴为例,其淘宝平台是 “10 亿用户 -10 亿商品 ” 的规模。是不是每一个用户都携带了同样价值的信息,对于算法贡献相同呢? 大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挖掘与推理研究所尚明生教授、曾伟博士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在推荐系统中存在一个用户的子集,却包含了推荐系统中绝大部分信息,他们形象地将其命名为推荐系统的信息核。尚明生小组设计和比较了多个挖掘信息核的算法,在豆瓣、 Flickr 、 Last.fm 等真实数据的实验表明,信息核在包含 20% 的用户时,有的时候比用所有信息得到的推荐精确度还要高。最差的情况下,也能达到 91.4% 的精确性,而且对很多方法用这种萃取的核来进行推荐,效果都非常不错。 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明,位于信息核心的成员并不是购买商品很多的成员,实际上他们的购买数量还比不上平均值,但是这些人相互之间选择具有多样性,而且倾向于选择流行的商品。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理解推荐系统的本质和用户选择的行为心理,并降低推荐系统计算的复杂性。 论文信息: W.Zeng ( 曾伟), A. Zeng, H. Liu, M.-S.Shang (尚明生), T. Zhou,Uncovering the information core in recommender systems,Scientific Reports 4(2014) 6140. 论文链接 : http://www.nature.com/srep/2014/140821/srep06140/full/srep06140.html 徐增林教授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上发表的两篇论文 大数据研究中心,数据挖掘与推理研究所徐增林教授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 )认可 的 A 类会议,第 29 届人工智能大会( AAAI )上发表两篇论文。徐教授为两篇论文的通信作者,并将于 2015 年 1 月份参加在美国德州奥斯汀召开的会议并做口头报告。 徐教授的第一篇论文是神经信息学与机器学习的交叉研究。在艾滋海默症的诊断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病人的磁共振图像来对病情进行预测,同时从遗传基因差异方面寻求病理解释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徐教授的论文介绍了如何通过稀疏贝叶斯多视角学习来自动发现基因与脑区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对病情程度进行预测。美国礼来制药公司的神经信息学研究者对论文发现的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其合理性。 徐教授的第二篇论文是关于机器学习中的稀疏核学习的理论研究。核方法是机器学习中一类非常重要的方法,它通过将数据从原始低维空间投影到高维甚至是无限维的空间中,从而实现非线性回归或分类。它的主要瓶颈在于对大规模核矩阵的计算。徐教授使用 Nystrom 近似算法,用对样本的采样来逼近原有较大核矩阵的性能,从而大大提高核矩阵的计算效率。该论文首次从理论上证明了对于稀疏核学习在采用 Nystrom 近似后,得到的解是可以恢复原问题的最优解的,并且可以比传统核方法快上千倍。 论文信息: 1.S.Zhe, Z. Xu (徐增林) ,Y. Qi, P. Yu. SparseBayesian Multiview Learning for Simultaneous AssociationDiscovery and Diagnosis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AAAI’15: Proceedings of theTwenty-Fifth AAAI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5. 2. Z.Xu (徐增林) ,R.Jin, B. Shen, S. Zhu. Nystrom Approximation for Sparse KernelMethods: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mpirical Evaluation. In AAAI’15: Proceedingsof theTwenty-Fifth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15.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75-849251.html 周涛
个人分类: 统计物理复杂系统研究进展|1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电子科大在信息存储与处理、传感等领域的重要新材料取得重要成果
wangxiaog04 2014-10-20 08:54
祖小涛教授团队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物理电子学院、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祖小涛教授团队的周云刚博士、向霞和肖海燕教授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连续发表两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展示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信息存储材料GaS纳米带的铁磁和半金属特性、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电子科技大学为两篇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   论文《 Evidencing the existence of intrinsic half-metallicity and ferromagnetism in zigzag gallium sulfide nanoribbons 》(锯齿形 GaS 纳米带被证实具有本征半金属性和铁磁性)主要由博士生周云刚完成。该工作通过理论模拟计算首次指出一维 GaS 纳米带结构可以表现出优越的铁磁和半金属的特性, GaS 纳米带可能成为理想的单电子输运材料,这为 GaS 纳米带在自旋器件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   论文《 Effects of surface defects on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at NdAlO3/SrTiO3 interface 》(表面缺陷对 NdAlO3/SrTiO3 界面二维电子气的影响),主要由物理电子学院向霞教授、肖海燕教授完成。该工作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中表面缺陷对二维电子气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NdAlO3/SrTiO3 界面处能够形成二维电子气,但该材料在辐射环境下极易发生变化,辐射缺陷对载流子密度有较大的调制作用。   GaS 纳米带和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都是信息存储与处理、传感等领域的重要新材料,是开发新型器件的重要基础电子元件。这两项研究工作为设计相关新型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导方法,对 GaS 纳米带和钙钛矿氧化物异质结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据悉, 近 10 年来, 祖小涛教授率领的极端条件下固体的物理性质研究团队 已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Nano Letters 、 ACS Nano 、 Nanoscale等期刊 上发表文章 400 多篇, SCI 他引 3000 多次。   Scientific Reports 目前是 Nature Publish Group 旗下的国际著名科学期刊,主要涉及凝聚态物理、新材料、能源等领域,目前影响因子为 5.1 。 论文链接: http://www.nature.com/srep/2014/140722/srep05773/full/srep05773.html http://www.nature.com/srep/2014/140627/srep05477/full/srep05477.html
2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技动态】电子科大首次发现绝缘体“自旋流阀”巨磁电阻效应
wangxiaog04 2014-10-10 09:23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张怀武课题组博士生金立川、王棋在Sci. Rep.,Appl. Phys. Lett.,J. Appl. Phys.,J. Phys. D: Appl. Phys.等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8篇文章,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自旋阀效应”和二维磁振子晶体模型方面。   该工作由电子科技大学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在张怀武教授指导下,金立川、王棋博士生完成了大部分研究工作并分别作为相关论文的第一作者,张怀武教授为论文的通讯作者,实验室的相关老师与在读研究生为合作作者,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电子作为“电荷”的载体,引起了上世纪50年代半导体革命。同时电子也是“自旋”的载体,正在本世纪引起自旋信息存储、传感与探测领域的变革。金立川博士生正是在此背景下,首次提出单晶YIG/Pt异质结界面的自旋流阀效应模型,在100纳米YIG/Pt自旋霍尔器件中成功发现了“自旋流阀”效应。这一成果使磁性绝缘体的自旋输运特性变得更重要起来,磁性绝缘体不再绝缘。Appl. Phys. Lett.主编S. Dader教授评价:“本文最新报道了YIG/Pt异质结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磁电阻效应实验结果,发现是非常有兴趣的,在未来的绝缘基自旋逻辑器件和自旋存储器件方面有极大应用潜力!”   微波器件小型化在云数据时代是一个挑战。自旋调控器件是全面实现微波有源和无源集成器件向微米、纳米尺寸过渡的有效途径。王棋博士生通过建立二维磁振子晶体理论模型,首次提出了多激励源激发自旋波干涉调控自旋波禁带宽度的思想,为动态调控自旋波提供一种可行之法,也为未来的纳米波、毫米波器件以及集成系统奠定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Sci. Rep. 审稿人评价:“用干涉法调控自旋波禁带,有较大的优势,提供了一种新的调控自旋波的思路。”Appl. Phys. Lett.评审人评价:“此工作第一次详细报道极化电流对磁振子晶体的调控,是一篇高质量具有物理应用潜力的论文。”   据悉,Scientific Reports目前是Nature Publish Group旗下的国际著名科学期刊,主要涉及凝聚态物理、新材料、能源等领域,目前影响因子为5.1。Applied Physics Letter和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是America Institute of Physics旗下的著名应用物理学期刊。Journal of Physics D: Applied Physics是英国IOP旗下的应用物理期刊。 (新闻链接:http://www.new1.uestc.edu.cn/news/index/id/4233) 相关论文连接: http://www.nature.com/srep/2014/140801/srep05917/full/srep05917.html http://scitation.aip.org/content/aip/journal/apl/105/11/10.1063/1.4896027 http://scitation.aip.org/content/aip/journal/apl/105/13/10.1063/1.4897359
2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追寻成电精神】扎根成电,一生相守
wangxiaog04 2014-9-29 17:46
寻访历史足迹: 扎根成电 , 一生相守 ——聆听我校“钻石婚”、“金婚”、“寿星”老人忆往昔论人生 ( 王晓刚 学生记者团 张露瑶 ) 【编者按】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成电处处 桂花 香。满头银发,胜似春光,相守一生无相忘。“九九”重阳节即将来临,我们走访、聆听了“钻石婚”、“金婚”夫妇以及“老寿星”们“长长久久”的故事 ,并与广大读者分享 。 今年,我校离退休教职工有4对“钻石婚”夫妇、29对“金婚”夫妇,90岁、80岁、70岁的“寿星”分别有9位、5 3 位和65位。半个世纪之前,他们就来到了成电,在这里扎根、奉献。 他们融入了成电的发展,见证了成电的脚步。他们很乐意分享自己的故事。在他们看来,他们所述的“只是自己过去的平淡生活”。但对我们而言,这份平淡中蕴藏着我们想要的一切启示。 一、“钻石婚”夫妇:携手60年, 最想说声“珍重” 1990年,彭才栋和李毓芳一起退休了。此前几十年,因为工作都很忙,俩人一天只能见两面。直到退休后,才真正过上了朝夕相伴、形影不离的生活。 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建校后,她和他就前脚跟着后脚来了成都。她1955年到了成电 的 团委工作,他则先到成都市郊的天回中学教书,后来辗转到“红旗拖拉机学校”。 文革后,李毓芳从校团委调任宣传部,但学生工作并没有卸下担子,加上宣传工作后,就更忙碌了。但彭才栋对此帮不上什么忙,因为他1977年调任成电子弟学校(现“电子科大附小”的前身)校长后,工作也很多。 无数个白天,他们都忙着各自的事情,甚至很少有机会一起吃饭。李毓芳说“我吃了半辈子食堂!”其实,他也是,即便是俩人都在一个单位,也只有偶尔回家共进晚餐,谁先到家谁就去 买 菜做饭。 孩子们常常在家里自己做饭,“所以从小就独立性很好,长大了有出息!”儿子后来成为成电1979级的学生。 不过,同在一个单位,距离毕竟更近了一些,接送孩子上学就更加方便。李毓芳忙外不忙里,彭才栋就当上了“贤内助”,接送孩子上学、照顾家小一肩挑。 从1957年至1959年,是家里最困难的日子。当时彭才栋患上了肺结核,到省医院医治月余没有效果,终致吐血不止。她心疼他,但无能为力。后来他也“看开了”,干脆出院,再不理睬这事儿,专心地在成电周围开荒种菜,不仅喂饱了一家人,还使身体渐渐好了。 结婚60年,磕磕碰碰难免有,但这些只是他们生活中的小插曲,相互帮助才是他们家的“主旋律”。60年里,他从没有对她说过“我爱你”,但她心里最有数。 问起她最想对他说的话,她认真地说:“我很珍重他——他能体谅我、包容我一辈子,我很感谢他!”他则谦虚地说:“几十年过来了,她对家的贡献比我大,做得比我多!” 他们把一生辛劳都奉献 给 了成电,也把一生的美好回忆留在了成电。 二、“金婚”夫妇:脉脉 50载 ,都说“找对了人” 周鸿仁1996年退休,但他并不闲着。虽然近两年耳朵有点背了,但带上助听器之后,依然可以在 学校“老干部时政学习小 组 ” 里纵论国内外时事。 孩子们都很争气,工作顺利,家庭和睦,因此,他很安心。每天除了看报,就是听广播。内政外交大事,都能让他慷慨激昂。这时候,她的老伴儿苏超华常常在一边静静地陪伴,听他“唠唠叨叨”地做评论。 1956年成电建校时,周鸿仁就随南 京工学院 (今天的东南大学) 的师生一起来到成电, 后 在无线电 零件 系(今天的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工作。他们先坐火车,后坐汽车,没有汽车的地方就骑马、步行,最终来到成都,就此扎下根来。 那时候,苏超华正在建设路小学当老师。当年的相识造就一生姻缘。1964年,两人在成电沙河校区举办了简朴的婚礼,从此相互携手,一起走过了50个春秋。 在苏超华的印象中,周鸿仁是个急性子,“啥子都要管”,但他很精干,喜欢较劲儿,在工作中更是如此,常在实验室加班,做不完 工作 “不下火线”。他科研和教学都做得好,被系里评了先进,也没空告诉她。 后来 ,她 才 在学校 的 公告里知道了这些消息。 苏超华在小学当老师,一点也不比周鸿仁闲。因此,对孩子的教育都是由周鸿仁来管。他每天起得早、睡得迟,除了接送孩子上学,还要辅导孩子做作业。在孩子读书时,他俩都不看电视,一家人安安静静地在家里做自己的事情。 那时候日子过得紧 巴 ,周鸿仁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所有大项开支都从他的钱包里出。苏超华自己把工资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对于家庭经济收入,他俩虽然自管腰包,但一直互相信任、共同商量。她还会主动接济他的亲友,免得他工作分心。 有时候,他俩也会在具体问题上产生分歧,她生气时会好几天不理他,但她知道他“心直口快但心眼很好”。因此,她自己生气时常会自问:“同事之间都需要忍让,何况是我俩呢?”于是气就消了。 回顾这么多年的生活,苏超华说,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他把身体养好,少操点心,时代这么好,一定要多活几年”。周鸿仁乐呵呵地说:“老伴这些年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一辈子我都很感激她,我找对了人,找了个好人。” 三、“九旬寿星”: 教书一辈子,授人以渔 很欣慰 博学多德,仁者多寿。90岁高寿的顾德仁 依然身体健朗, 但和以前相比,下楼锻炼的次数少了一些。儿女苦劝他下楼去“接地气”,老人却更愿意在楼上“观天象”,并以一贯的睿智反驳说:“天高几万里, 26 楼跟1楼相比,能少 接 多少‘地气’呢?” 顾德仁 是在 1956全国院校调整 时,从华南工学院(今天的华南理工大学)来成都的。他 是成电第一批被国务院授予博士生导师的4人中的一位。 同时,还参与学校筹建事宜,是“筹委会”的重要成员之一。 初建时期, 成电周边还是一片稻田,大家吃住都在工棚 。顾德仁来成电时, 沙河校区 主楼 依然在 建。后来担任成电院长的王甲纲 曾 带着 顾德仁 在学校里 视察 , 从 5楼 施工的木架板上大踏步走过去, 顾德仁心一横 也跟着走 了过去 。当时 的 那种后怕,现在 说起来也依然 历历在目。 他的一生 和讲台、和学生、和成电 紧密 地 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后,顾德仁走上了学校的领导岗位, 1980 年担任成电 的 副院长,后又任院长,直至1986年离任。 他 从事高等教育事业45载,先后讲授过电工基础、电路理论、半导体电路、电磁场、微波技术、天线与电波传播、有源网络及反馈放大器、脉冲与数字电路、电视技术、电视设备等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 , 培养博士生30名,硕士生数十名。 在他女儿的印象中,“父亲对学生很好,但对自己的孩子一直很严厉,是‘外松内紧’、‘宽人严己’型的。 平日里公私分明,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我们兄妹 一直比较怕父亲。” 其实,“外松”只是 一种 生活方面 的印象 ,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时,顾德仁一点都不含糊, 要求不仅特别严而且特别高, 特别 是 博士生的学位论文 ,他强调“ 要用世界水平来严格要求 ” 。 他花费了大量精力指导研究生 , 1993年 被 四川省教育委员会授予“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荣誉。 他说, “ 这一生没什么追求,也没多少成就,把子女教育好了,把学生培养成 才 了,就是最大的收获 ” 。 顾 德仁 不抽烟、不喝酒,至今如此;每天 8:00准时起床 ,晚上按时休息,生活十分规律。妻子生前曾每天给他做洋葱吃,说是对心脑血管很有好处,直吃得一见就反胃; 2002年,为了照顾生病的妻子,80岁高龄的他立志学做家务,下厨为妻子炒菜。有人曾问他长寿的秘诀,他常告诉别人,“只喝茶,不喝酒,不求名利,与世无争”。 四、“八旬 寿星” :乐做育苗人,无心插柳柳成荫 吴家藩身材清瘦,但脚步轻盈。走起路来,完全看不出有80岁的样子。他几乎天天到老年活动中心阅览室看报纸。 成电建校初期,三校合并,但师资仍然短缺。吴家藩刚从中山大学毕业,就被举荐,与其他四位毕业同学一起来到了成电。其中,数学专业2人、外语专业2人,吴家藩是5人当中唯一搞物理的。 在此之前,成电由三校无线电相关专业合并,根据院系调整方案,华南工学院的电讯系,除留下几人担任全院“电工基础”课程以外,其他员工、设备全部都要迁往成电,林为干、冯秉铨、卢文、高兆兰、邓韵秋等“华南五教授”以及电讯系其他骨干力量都在抽调名单当中。 吴家藩在中山大学读书时,作为“华南五教授”之一的高兆兰教授曾给他带过课。因此,当冯秉铨致信请高兆兰推荐新秀人才时,高兆兰一下子就想到了吴家藩。 1956年9月14日,他到成电报到,9月17日就走上了讲台做助教,给学生做辅导并指导实验。开课时间很紧,他根本没有时间做什么心理准备。同时,他还给当时大名鼎鼎的冯志超教授做助手,边干边学,成长十分迅速。 吴家藩试讲之时,成电的时任院长吴立人亲自来听课,并提出了宝贵意见。那时的教工宿舍十分简陋,但吴家藩曾和陈星弼(现中国科学院院士)同住一个宿舍,平时相互交流,其乐融融。 吴家藩先从讲授大学普通物理开始,逐步涉及专业物理,如统计物理等高等物理课程。此后,他也随大批教授到“干校”锻炼。复课后,他立即参与编写物理教材。此后,他逐步加强对低温超导材料的研究。在中山大学期间曾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洪朝生研究低温物理与低温技术研究,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教学一直是他的重心所在。但凡有“统计物理”相关的课程,都得吴家藩出马授课。相对而言,对低温超导的研究只能算是“业余爱好”。但是,我校在“低温超导”方面的平台,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积淀的。 吴家藩是一个“不容易急躁”的人。虽然过去吃了不少苦,但他的心态一直很好,从来都是“有多大能耐就做多大的事儿”。他没有刻意地从事教学、科研或生活,在他自己看来,这几十年平平淡淡、自然而然地就走过来了,但最终结果还是让他感到欣慰,有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 他的妻子是教外语的。现在,俩人虽然退休,但都保留着“教师”的职业习惯。孩子们都在外工作。每当小孙子来看他们,两人一个负责物理、一个负责英语,抢着当“家教”。他俩已经收获了“金婚”,现在正平静地迈向“钻石婚”。他说,“人这一生,平平静静也很好!”
698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8: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