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清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袭取汉城
jlpemail 2018-9-28 14:42
(图文暂时无关) 籍利平 守候的人溜走了 大门敞开 一个穿“犀利哥”品牌服装的 老兵混入了“城” 徒手来到 城墙之上 连一个棍子都不需要 我就袭取了整个汉城 并且用 两种摄影设备 记录丰功伟绩 城墙不是2000年前的模样 城也不是 在铺了水泥板的墙头上 东张西望 匈奴 已经销声匿迹 只有清澈的河流 在秋日的阳光下流淌 一如从前,辞别太行 我原本就是个 没有战斗力的人 袭取一座废墟 不过是一节课的休闲 不如和清河二学的 孩子们一起讨论化学实验 依靠简单的方程式 制造炫目的烟雾 满身是刺的野酸枣 坚守岗位 柔弱的蓝牵牛花 协防 榆叶 用虫洞构建伪装网 丝瓜秧 暴露了居民的身份 汉城 原来没有武装 (2018-09-28)
个人分类: 诗词场|1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叶晓彦《清河故事:一座小楼 一段记忆》
jlpemail 2018-9-23 15:44
http://bjwb.bjd.com.cn/html/2017-11/01/content_188042.htm 清河故事:一座小楼 一段记忆 来源: 北京晚报2017年11月01日版次: 18作者:叶晓彦 毛纺城、毛纺路、毛纺厂小区……在海淀区的清河地区,随处可见与毛纺有关的街道、社区和楼宇。上了岁数的老清河人都知道,早在1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了北京最早的毛纺织企业——溥利呢革公司,并随后发展出三大毛纺厂,共同组成北京最大的毛纺织工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近年来清河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厂区外迁,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的居民住宅区和现代感十足的商业中心,关于毛纺的历史遗迹越来越少,屈指可数的就只有一栋拥有109年历史的办公楼和一块购地碑了。目前,这栋办公楼已经被列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未来,海淀区清河街道计划将其打造成集历史展览、文化沙龙于一体的百姓活动场所,暂定名为“清河故事馆”。 那楼 百岁办公楼变身清河故事馆 在清河毛纺厂的百年历史演进中,一直有一个“证人”,它就是溥利呢革公司的办公楼。如今,这栋经历百年风雨、孙中山先生曾造访的二层小楼依然矗立在原位,并将迎来新生。 小楼在橡树湾四期的西门南侧,墙皮剥落、木结构破损、铁皮生锈,记录着曾经的沧桑,和四周时尚而现代的橡树湾住宅区形成鲜明对比。小楼为上下两层砖木结构,柱高7米多,屋脊高10米左右,总建筑面积540平方米。自从清河三个毛纺织厂陆续关停并转,这栋小楼也闲置下来,因是海淀区文物登记单位,在住宅小区开发过程中,一直处于封闭保护状态,2015年11月被列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小楼虽然已经残破,但依然可以看出昔日的模样。“这是一个典型的民国砖木混合结构建筑,而且设计上有中西合璧的特点。”海淀区文史研究员、清河街道文史顾问杜泽宁带着记者参观了小楼的所有门窗,无论是大门还是小窗,都是带有欧式风格的拱券结构。“拱券是外国的建筑手法,建厂的时候正值洋务运动时期,这个小楼的建筑特点也体现了时代背景。”门窗是外国的设计,墙砖的砌法却是中国的,杜泽宁又带着记者细数了小楼主体墙上的灰色砖块,都是中国传统的“三顺一横”砌法。由于历经多年,用途不断改变,小楼内部最后的格局定格在了办公室的模样。“那时候都是大工厂小社会,吃喝拉撒都在厂区,医院学校歌舞厅录像厅一应俱全,这个小楼就曾经当做幼儿园、中专和资料库。” 如今,小楼破损比较严重,抬头可见屋顶下方的木条已经脱落了不少,墙砖局部破损,二层围栏的木条已经腐朽,亟须修缮。清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董三福介绍说,海淀区文物部门日前刚刚对小楼进行了安全鉴定,并正在制定修缮方案,可以肯定的是,小楼的修缮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对破损部位进行专业修复,最大程度保存原样。未来,修缮后的小楼将被打造成为清河故事馆(暂定名),将面向居民和地区中小学生举办文化沙龙,开展清河地区历史文化讲座,还将打造成一个弘扬清河历史的博物馆,将清河周边的古城遗址、清河火车站、安宁庄兴隆寺等历史遗迹和文物故事进行全景展示,把清河故事馆建成清河文化新地标。 那人 全家10口人投身毛纺事业 如果说溥利呢革公司办公楼见证了清河毛纺厂的百年历史,那么闫韵时这样曾经就职于毛纺厂的职工则亲身经历了清河毛纺织业的变迁。说起和清河毛纺厂的渊源,要从闫韵时的父辈说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厂变三厂那会儿,我父亲从南京来到了北京,支援建设。”闫韵时指的“一厂变三厂”就是清河毛纺织产业快速发展,将原来的厂子扩建成了北京毛纺织厂、清河毛纺织厂和北京制呢厂的时代。 闫韵时的父母都在其中的北京毛纺织厂工作,直到退休,到了上世纪80年代,当时已经20多岁的闫韵时也选择了进入北京毛纺织厂,从事机械修理工作。“我们全家都在这三个厂里工作,可以说清河毛纺织产业养活了我们全家人。”闫韵时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算上姐夫和弟妹,全家10口人全都在毛纺厂工作。 闫韵时当时工作的地点是纺织车间,现在还能记得纺机发出的声音,半夜锅炉排气压时发出的响声,烧煤冒烟散落下来的煤灰末;他也记得工厂花园式的宽敞美丽,下夜班之后录像厅还会为夜班工人播放一遍当天的电影,厂区定期就会组织足球篮球比赛…… 然而随着毛纺织业的下滑,除了退休的父母,闫韵时和兄弟姐妹陆续从毛纺织行业离开,自谋职业,各奔东西。闫韵时成为家里兄弟姐妹当中最后一个离开毛纺厂的,如今已经57岁的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再就业。闫润时说,虽然大部分毛纺厂的老职工都居住在清河周边那些老旧小区里,但十几年来清河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职工们的生活也跟着丰富多彩起来。 那厂 告别工业味儿迎来商业范儿 德胜门沿京藏高速向北10公里,上清桥西、清河北岸以北,这块大面积的区域曾经就是有名的毛纺织工业区,直到今天还能从道路、小区、市场的名字当中寻到跟毛纺织有关的痕迹。位于小营西路的毛纺城市场,至今还会定期举办纺织品促销会,“老北京人知道,想买好毛料,都会往这儿跑。”在杜泽宁的眼中,这里不仅是毛纺织品的集散地,更是他从小生活过的地方,也是父亲工作过的地方。正是源自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从多年前开始研究清河的历史,尤其是毛纺厂的历史。 杜泽宁告诉记者,在清朝末年,清政府为了扩建新军,需要大量军呢,于是筹建了制呢厂,取名为溥利呢革公司。“为什么选在当时的清河镇?看看周边这地理位置就明白了。”杜泽宁说,清河镇南侧紧挨清河,因为工业需要水源;西北侧有清河火车站,运来原料运走成品十分方便;距离德胜门也不算远,只有十八九里地的距离,朝廷官员坐着轿子来视察的话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1907年,慈禧太后亲自批准,在清河镇的马官坟选址建厂。 “选址还有故事和物证。”杜泽宁带着记者走进朱房路一家幼儿园,在操场上找到了一块石碑。碑座加石碑高两米多,除了一些简单的花纹装饰,碑上浅浅刻着小字。杜泽宁告诉记者,马官坟在明朝的时候是给长城军队养马的地方,养马的四品官死了之后葬在这里。碑文的大概意思就是,清政府要征地建厂,请后人迁坟,并对其进行经济补偿,“这个购地碑就是溥利呢革公司最早的见证。” 1908年,溥利呢革公司破土动工,兴建厂房280余间,1909年4月公司正式开工。这里不仅是北京最早的工业企业之一,也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毛纺织厂。1912年9月8日,孙中山先生莅临清河,重点考察了溥利呢革公司,并在办公楼前留影,至今海淀区文物部门还留存着这张珍贵的照片。 在建厂之后的109年里,随着历史的演进,工厂也曾经几度更名,1916年改名陆军呢革厂,1927年更名为陆军部第一制呢厂,1948年后,工厂改名为北京清河制呢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发展,北京市政府决定在原厂的基础上扩建三个毛纺厂,即清河毛纺织厂、北京毛纺织厂、北京绒毯厂(后易名北京制呢厂)。三个厂像个“品”字出现在清河,并且成为了北京的毛纺织工业基地。 今年已经65岁的杜泽宁告诉记者:“那时候到处都是厂房车间,工业味儿非常浓,走进车间还能听到纺车咔咔的响声。”直到2000年以后,随着城市化发展,工业格局的调整,三个毛纺厂的经营也陆续步入困局,经历了关停并转和外迁之后,2006年前后,三个毛纺厂彻底离开清河,腾退出的土地被用作商业开发,很快建起了一座座高档住宅楼和相配套的生活、文化和商业设施。 如今的清河已经彻底告别了原来的工业味儿,体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商业氛围。 本报记者叶晓彦J224
个人分类: 资料库|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曾经向往的小镇
热度 2 jlpemail 2012-9-19 11:51
为了筹备大学入学三十年的聚会,我重访一个北方小镇。小镇的变化很大,出现了新的小区和道路。以前熟悉的路加宽了,林荫道旁的杨树消失了。 我上班的那座三层马蹄形建筑,已经拆除,取代它的是一座高层档案馆;马蹄楼南、我摘过香椿的树,也消失了踪影。墙外的工厂,变幻成了一个小区;送来我熟悉和喜欢的乐曲的播音室、我和老乡聚会聊天的小饭馆都荡然无存了。 20 多年前,我曾经十分向往这个小镇。大学毕业不到三个月,我就借返回部队驻地的机会,路过它所在的都市。城市的名气很大,在一首流传全国的儿歌中有所歌颂。三个幸运的同学,一毕业就分配到这个郊区小镇了;他们的通信地址,不是某某信箱,而是一些天干地支的编号。许多人羡慕他们,私下里议论说,他们或者有背景、或者进行了某种社交活动。当年以及后来的日记和信件中,我记载了对于这座城市的真切感受:一种异乡人独自漂泊、无所适从的感受,一种流行歌手表达过的强烈感受:“孤独地来到这繁华的地方,不知道该怎么闯。” 我是一贯地享受被愚弄的快感的、在班级傻瓜评选中从来没有失败过。这让学院队领导们十分放心。我和一些同学的存在,让那年的毕业分配工作顺利了许多。我们主动要求去了边远指数高的地方、去了艰难的地方。我选择的是,海拔最高的地方。 一个同样要去西北报到的同学,在留言时写道:行幽径者得雅趣。我走上了一条名副其实的幽径。几个独自去某地报到的同学,都得到了别致的雅趣,包含着苦涩和迷茫的雅趣。 多年后,由于偶然的机会,在一些同学和战友的提议和帮助下,我从高原峡谷里走了出来,在河北工作了不足一年,就随部队移防来到这个小镇来工作。我在这个小镇工作了十年多,就被迫转型了。我离开了小镇,南迁到了一个清净的地方。 第一次到这个小镇,挨个拜访同学时,他们的驻地营房外还是农田和菜地。同学们所在的营房,多是二层或者三层的建筑。有些比较古老,天花板和楼梯都是木制的,据说是民国年间的老房子;房子的格局是四合院,窗户上的雕刻颇有趣味性和艺术性。小镇唯一的高楼,属于一家行业研究院。那座十余层的建筑,在十字路口东面。路口环岛的中央,是明朝末年涌现出来的农民领袖的雕像。每次去拜访他们,我都是在那座著名英雄的雕像附近下车,掉头朝西,沿着土路步行。这样的场景持续了多年,直到我成为了他们的同事以后若干年,土路才被沥青路替代、拓宽了,还出现了公交车。 后来的四五年里,我几乎每年都以过客的身份,到这个城市报到一次。直到来到这个城市工作多年以后,才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当地的方言土语。不必像刚来这里那样,因为无法辨别售票员们轻巧、连绵、流利的口语,吃力地统计坐过的车站数目。 郊区小镇,日益繁华、热闹起来。小镇出现了星级宾馆、霓虹灯也到处闪烁起来。原先鹤立鸡群的高层建筑,不再孤独、寂寞。它们无法在高大建筑群中,突出自己了。 陆续有同学调入小镇所在的城市,聚会时可以坐满一张八仙桌了。 再后来,两张桌子都不够用了。 人越来越多,我却觉得没有了最初的感受,聚会多了,真正交心的次数却少了。为了某种利益,同学之间,竟然出现了不开心的局面。同学们分化成了一个个小组,有醉心于升官的,有喜欢发财的,也有安心过日子的,真正致力于本科专业的越来越少。在醉心于升官、发财和构建自己的安乐窝时,同学之间居然出现了对立的立场,有时聚会不欢而散。同学和战友的情谊一次次受到了伤害、自然有人心思冷淡下来,不愿意来,不愿意说言不由衷的话,不愿意伤胃伤肝还伤心。小镇同学的定期聚会逐渐取消了。空间距离不远,心理距离却远了。 终于,可以聚会的人数越来越多,全部到齐的概率越来越小。 那个曾经向往的小镇,曾经是同学扎堆的地方。只有一个人留了下来,成为永久居民。这个当年全班最年轻的、用童声演唱过台湾校园歌曲的同学,一个中学生的父亲,也已经两鬓斑斓。 **************** 小镇,就是北京市海淀区清河。此次更新博客的时候,曾经的四个同学,严格意义上,都离开了。一个到更更靠北面的地方上班,两个在海淀南部上班,很少见面。还有一个,曾经让部分同学眼热过的主官,已经魂归天水——他是在一次军事演习中遭遇车祸成为烈士的,正是在九年前的七月,愿他安息。 2016-07-09修改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3291 次阅读|3 个评论
清河河清无日?
ScienceNews 2012-2-9 16:51
清河河清无日?
横亘京城北部的清河,西起青龙桥附近的安河闸,东至温榆河,全长 23.6 公里,流域面积 210 平方公里,轨迹呈一条柔美的曲线。 清河流经颐和园、圆明园、中关村科技园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及北苑家园和天通苑等居住区,服务着北三环至北五环间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并承担着每年排放上亿吨生活污水的重任。 早年,因为污浊与恶臭,名不符实的清河颇受人们的诟病。后来,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为清河带来了转机。随着一系列“折子工程”付诸实施,污水得到了处理,水质得到了改善,清河也逐渐转型成为具有观赏性的景观水体。 好景不长,伴随着城市发展的提速,城市人口的激增让有限的治河能力不堪重负。“后奥运时代”的清河再度变成了超标污水的集中营,沦为了城市发展的受害者。 “乐水行”,一个民间环保团体,早在 2006 年成立之初,就开始关注京城的大小河流。通过组织民众沿河行走、拍摄排污口,“乐水行”尝试着唤起城市居民对城市河流的关注,给政府部门的作为提供参照。这个冬天,“乐水行”再次来到清河,寻找排污口。■ 本刊实习生刘念文 / 图 (“乐水行”志愿者在取样。) (清河第1处排污口) (清河最大的一处排污口。)
2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口腹之养不为孝;姑息之爱不为慈
chnfirst 2012-2-8 14:07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奋志功名以答父母,口腹之养不为孝;姑息之爱不为慈】.pdf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 袁学汉 顾野王《玉篇》载,贝氏出清河贝丘。后裔以地为氏,故以清河为贝氏的郡望。也有的姓 氏书说,“贝”或作“郥”,是晋大夫的采邑,后代遂以“贝”为氏。此姓后来在吴越较多, 苏州贝氏家族已历十七世,是吴中大姓之一。这个家族在科名上不算显达,也非拥有大量土 地,但贾而好儒,在经商起家之后,文风日盛。在近代更能较早地将积聚的资金从事金融、房 地产等企事业,并积极培育后代接受高等教育和现代科技,向国内外拓展。因此人才辈出,不 仅有名医、藏书家、诗人,还有企业家、银行家、建筑师、工程师等,尤其在商业、金融、建 筑界中有开拓性的建树。 行医卖药起家,几代艰苦拼搏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1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据民国九年重修的《吴中贝氏家谱》载:吴中贝氏原籍浙江兰溪,明中叶迁居吴县。贝氏 迁吴的一世祖字兰堂,最初在阊门外的南濠街摆草药摊兼做医生。兰堂之子字兰亭,兰亭长子 和宇,都经营中药并由药摊扩展为中药店。其时有湖州人潘逸老托和宇代销藕霜中药制品,一 夜有盗来,和宇先把湖州人寄售所得之款转移,自己店中银钱却被洗劫一空。由于贝氏诚信经 营,业务日盛。兰堂、兰亭的名讳与生卒年月因旧谱被毁失考。但兰亭的次女(1585— 1643)、亲家何景松(1560—1643即嘉靖三十九年至崇祯十六年)及其子孙三代的生卒年月在 贝氏家谱中都有记载,以此为参照,并以三十年左右为一代计,则兰堂当生于嘉靖早期,如于 嘉靖中期来苏,距今约四百五六十年。兰亭有四子三女,次子宁宇在南濠利济寺出家为僧,法 名对空,重兴该寺,被尊为中兴之祖。长子与幼子的子孙数传后不详。第三子仁宇无子,以兰 亭次女嫁给何景松之子振松所生的第三子鼎诚为嗣。何家约在嘉靖初年从松江迁来南濠,富甲 乡里,也以行医著名。振松中年客死山东,于是鼎诚承继娘舅,改名贝启祚(1614—1645), 故此后族中规定贝何两家不通婚。贝启祚的后嗣继承祖业,成为富厚大族。贝祖武在《吴中贝 氏家族》一文中说,“自明末清初起,贝氏世代经营中药业在苏州金阊门外南濠地段。传至乾 隆年间贝慕庭经营时已成吴中巨富。当时苏州有四贵、四富之说,四贵为彭、宋、潘、韩;四 富为戈、毛、毕、贝。这个贝就是指贝慕庭家。” 贝家成为巨富,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过几落几起,几代艰辛才获致的。贝启祚在明崇祯 时为礼部儒士,清顺治二年病没于京师。遗孤即第五世贝珽(1642—1714))只有七岁。赖母 亲程氏守节三十四年,织麻纺絮至半夜,勉强维持生活,,全家鹑衣百结,三餐难继。贝珽长 大后经营药店有成,并能施药救人,惠泽乡里,被举为乡饮介宾。他有四子,长子贝鑑号藻 庵,弱冠中秀才,文笔警策,但屡考举人不中,又早丧偶,不问家事。第三子贝铨号蘅山,早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 们 | 友情链接 | 后台入口 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未经许可 不得转 载 技术支持:中智科技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2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逝。贝珽的经营得法,多赖次子贝钰(字元一)在外奔波之力,不料元一在三十三岁过世,贝 珽家境中落,这个大家庭的重担不能不落在幼子贝鉽(字鸿文,号潜谷,1673—1740)身上。 潜谷读书很好,与后来成为翰林院编修、册封琉球国使的徐葆光等交游甚密,至此不得已放弃 举业,一意从商,独力赡养双亲,抚育其他三房孤苦后嗣。经过数十年辛勤经营,家业复振, 也被举为乡饮介宾。同乡孟瑢于乾隆十九年撰《丰暇笔谈》说“苏州贝宏(系‘鸿’之误)文 家世居阊门外之南濠,贸易为生,累代行善。”并说贝家一个仆人阿保,能把小便器翻转来洗 再翻进去,如洗猪羊脾胃一样,又在井中捞出三脚蟾蜍,一时纷传仙童刘海下凡在贝家出现。 可能此时贝鉽已从中药业扩展到兼营其他商业,家资丰饶,故有此传说,大画家任阜长还为贝 家画了一幅刘海金蟾图。潜谷到中年才得一子,即第七世贝绍溥(号慕庭,1705—1769),自 幼多病体弱,20岁时吃了道士丹药才好。潜谷对儿子说,你无兄弟又体弱,如在科举上用功, 必然荒废家计,还是继承祖业吧。慕庭16岁就管理家族的经济事业。在此后十一年中,父母和 妻子相继死亡,4个儿子不是多病就是尚在襁褓,慕庭以坚强的毅力苦苦拼搏,早起迟眠,无 片刻暇,又南走钱塘,北上冀燕,露宿风餐,终于使自己的药店成为苏州著名的药材行,并置 田造房。晚年买下西跨塘龙山塘桥南徐惇复的别墅——茧村,以供游憇。这里原号称当地园亭 之冠,徐身后为陈家所得,1762年归慕庭。他乐善好施,乾隆七年苏州建立社仓,贝慕庭率先 捐谷五百石。五年后,苏州发生灾荒,他拿出仓存谷米,按市价三分之二的价格出售。此外还 救济族人,施棺木、丸药,建桥梁道路,修缮寺庙等,六十岁生日时当众销毁了价值数万银两 的借据。贝珽的四房子孙中,潜谷之子慕庭生模、琪、栋、桐四子,后裔传衍最蕃。其次是三 房蘅山支,直到第十三世贝润生大为兴旺。大房藻庵支人丁稀少,二房元一支传至玄孙即绝 嗣。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3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乾隆末年(约1785—1795),慕庭之孙九世贝廷焱(约1752—1787,即十三世贝意琴贝晋 眉的高祖)把祖业扩展到浙江湖州、双林、新市,分别开设贝益寿、贝文一、贝泰来、贝宁远 等国药号,所用包装纸张都印有贝氏国药商标“刘海”标记。贝氏各房都有股东。后来这些国 药号由贝晋眉负责管理,直至解放后公私合营。在苏州本地的企业,主要因后裔转就他业而烟 消云散,但十三世的贝赋琴、贝意琴(都是贝慕庭长子贝模的第五代孙)能继承祖先治病救人 的传统,皆为名中医,赋琴有“贝一帖”之称,其子贝洛(号侣英)能得父亲所传,也擅中 医;贝意琴著有《医经序跋》。 广储经史,沉潜诗书 贝慕庭虽然以刻苦经营得致巨富,但对四个儿子都连举人也未考中引为深憾,在遗训中责 备儿子们仅得秀才贡生,“其咎焉辞”,谆谆嘱咐后代要“奋志功名以答父母,口腹之养不为 孝;广储经史以教子孙,姑息之爱不为慈。”果然,慕庭的孙辈和曾孙辈中就出现了著名的藏 书家和诗人。在科名方面,第十一世贝信三、十三世贝意琴先后中举,十四世贝祖善(荫泰第 三子)清末毕业于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奏奖举人。贝氏子孙所任实职官最高是同知(第十 二世贝晋恩)、知县(贝桐的玄孙第十二世贝蕴章在光绪中任浙江寿昌、临海等县知县)。 慕庭长子贝模由阊门外迁桃花坞,当时这里是城市而有山林气象,他读书其中,著《听涛 书屋吟稿》。贝模次子廷荦工书法,好吟咏,有《閒窗吟稿》二卷。贝桐第六子、九世贝廷点 是一位画家,其山水画深得文徵明的三昧,但传世作品极少,贝氏后裔中仅收藏其一幅荷花立 轴。贝桐第三子廷煦之子即清中叶著名诗人贝青乔。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4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第十世贝青乔字子木(810—约1863),曾向同乡朱绶和叶廷琯学诗。在1841年鸦片战争 时,清廷命扬威将军奕经到浙江抵抗英军,途经苏州,贝青乔以秀才投效奕经军营,弃笔从 戎,随军至宁波前线,曾亲入宁波城侦察敌情,在军中办理文案。后来奕经因故被朝廷逮京论 罪,青乔隨其入京,帮助缮写供状。目睹清政府在反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中的软弱乞降,深感 忿恨,便提笔将其见闻感想写成《军中杂律诗》十八首,后来又陆续写出了一百二十首七言绝 句,取名《咄咄吟》,讥讽当政之昏庸、腐败,揭露所见之咄咄怪事,歌颂爱国将士,是我国 文学史上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主题的最早的优秀作品之一。梁启超、孙中山称道他有奇才, 是庶民英雄。贝青乔还著有《半行庵诗集》八卷。后来他北上道卒旅舍,无子。贝桐一支亦 衰。 十世贝墉(1780—1846),贝廷荦之子,贝理泰的曾祖父。他是大藏书家袁廷梼的女婿, 也好收藏书籍、金石、字画,交结天下名士,因嗜古不事生产致家境贫困,都与丈人相似。他 尤喜爱收集古人墨迹,详加考证、鉴别,刻成石碑,拓印成《宝严集帖》、《千墨庵帖》行于 世。每遇旧搨,倾囊买下,十余年得千余卷,在苏州齐门外井寺桥别业构千墨庵,将所收珍袐 藏于其中,绘制《千墨庵图》,并请名人题跋。梁山舟学士曾赠以“万卷百城多善本,一庵千 墨是精摹”楹联,卒后由于战乱,千墨庵房屋、石刻付之一炬。这片废墟后来由贝理泰向官领 回,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租与菜农耕种,变为菜畦。所藏图书、碑帖在兵乱中遭毁损散失。在有 些藏书楼、图书馆中还可见到贝墉收藏过的图书,苏州博物馆现藏有贝墉编绘的《千墨庵图》 二卷。 十一世贝信三(1811—1875)也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号润孙,是贝墉的侄儿,道光二十 年举人。他是遗腹子,先后娶二妻都很贤慧,但都不育而逝,因此无意仕途,隐居于山塘桐桥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5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节孝祠旁简园,自号桐桥渔隐,藏书数万卷于祠堂内,供族人浏览。贝信三还尽力收集“千墨 庵”散失的墨迹、书籍、碑石等,斋名“宝墨庵”。他长于经术、词章、金石,但只有《宝墨 庵制艺》传世,另撰有《简园试帖》一册。 金融世家 十二世贝晋恩(1825—1886)是贝墉长子省三的第三子,号康侯,监生。太平军攻下杭 州,左宗棠率军入浙,时晋恩侍父避难刚到上海,就短刀匹马驰见左宗棠,宗棠立即命他到定 海管理盐务,他将盐税源源不断解送左军,助左军饷足兵多,占领全浙。后擢缙云县知县,又 掌管漕运,年年带领数百只船数十万石漕粮运至京师,多年不误期不损失,以功保道员,赏三 品衔。后官至杭州府西塘海防同知,因不愿趋附有势者而告老还乡,在苏城和木渎等地与人合 夥开设典当、贝大有酱园等。他病逝后,家业由其三子理泰打理,但贝理泰和其子祖贻则另辟 新路,成了“金融世家”。 十三世贝理泰(1866—1958)原名履泰,号哉安。自幼天资聪颖,在光绪十六年(1890) 中秀才,由于父亲的逝世而放弃仕途,转入商业。他首先当机立断,把大部分无利可图的企业 出盘或收歇,自己先后应聘吴县、新阳等县协助知县掌管赋税财会,时称“钱谷师爷”。自民 国建立至1914年,贝理泰任吴县县政府主计课长,结识了在江苏银行任职的陈光甫。民国四年 (1915)由常州富商庄得之任董事长、陈光甫任总经理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开业,贝理泰出资 5000两成为股东、董事。后来贝在苏州成立了分行,出任经理,这是苏州有史以来的首家具有 现代意义的银行,他也成为吴中倡办金融机构的第一人,从此开始了从事近代金融事业的生 涯。该分行想方设法,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吸引储户的项目和口号,在近20年中吸收社会零星存 款达200万银元,后又扩大经营范围,参与陈光甫倡设的我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的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6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创建,贝兼任中国旅行社苏州分社经理。1931年因眼疾辞去银行及旅行社经理职务仍留任上海 商业储蓄银行董事,至1955年该行公私合营仍被推选为董事。他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宣统三年 (1911)即与绅商杨世传等人发起募捐巨款12000元,开辟了一条从阊门至虎丘的马路,从此 到虎丘可通汽车。1922年起连任苏州总商会会长七年,他还担任过吴县救火会会长、临平市民 公社社长,博习医院、振华女子中学董事。贝理泰长兄荫泰曾随洪钧出使德奥俄荷等国,反映 了这个家族在光绪初开始注意向洋看世界了。 十四世贝祖贻(1893—1982),是贝理泰第三子,号淞 荪。先后就读于上海澄衷中学,苏 州东吴大学中学部,在唐山路矿学堂学习两年后回家就业。1913年贝祖贻到盛宣怀主管的汉冶 萍煤铁公司上海办事处任会计、主管会计, 1914年任中国银行北京总行会计,调广州分行, 由代理会计主任升至该行经理,香港分行经理,上海分行经理。1928年中国银行改组为专营外 汇业务的银行,并将总行由北京迁至上海,贝祖贻被选为该行董事并担任总行业务部经理。贝 祖贻是中国第一位杰出的国际汇兑专家,把一向为外国人所垄断的业务从外国人手中夺过来, 开创了中国人自己办理国际汇兑业务的先例。1932年升任中国银行副行长,并被聘为中央银行 理事。1941年贝祖贻任中国银行代总经理。1944年,他以中国代表身份,出席在美国召开的联 合国货币财政会议。1946年3月到1947年4月,他任中央银行总裁, 力图稳定当时国民党统治 区的金融秩序,但回天乏力,最终被迫下台。1949年后,他在美国纽约斯泰公司任顾问7年, 香港上海商业银行任办事董事11年,直到1973年退休,寓居纽约至逝世。 贝理泰和贝祖贻开创的金融业,在其后代子孙中继续传承。贝理泰第四子贝大智,在父亲 退休后继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苏州分行经理。1945年由第五子贝祖武接任经理,兼旅行社经 理。贝理泰第二子贝祖翼是上海早期的名会计师,曾任实业、四明、农民等银行业务经理、处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7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长。第八子贝祖盈也进入银行界。孙辈中贝聿乾、贝聿蔚、贝聿萼、贝聿菁都终生从事银行工 作。因此,称贝氏为“金融世家”名副其实。 贝祖贻1915年与庄得之之女庄莲君结为伉俪。贝共有三子三女,现都入美籍。长子贝聿铭 为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次子贝聿昆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是玻璃专家,退休后曾为我国建材部 高级技术顾问;第三子贝聿樅学化工,对玉米制糖有独到的研究,1979年曾应轻工部之邀来京 举办专业讲座。 经商致富购名园 十三世贝润生(1870—1945)名仁元,属蘅山支。年青时家贫,由贝氏“留余义庄”按月 发给月米。十六岁,经姐丈介绍进上海瑞康颜料行当学徒,拜店主兼经理奚润如为师,该行经 销德国产的颜料,畅销全国。贝润生聪敏能干,和师兄虞洽卿都是奚润如的得力帮手。1897年 奚润如去世,贝润生接任瑞康行经理,年仅28岁。由于他经营有方,瑞康颜料行生意兴隆。他 于1906年向清皇朝捐得道员衔。贝润生在辛亥革命以前即将积聚的资金陆续投放到上海的房地 产方面去,由于上海的畸形繁荣,房地产价格的日益增涨,水涨船高,贝润生的财富也因此而 激增。1911年贝润生又与人合伙另设谦和靛青行,包销德国谦信洋行所经销的染料靛青,贝润 生占该行60%的股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颜料价格飞涨,瑞康和谦和颜料行获得巨 额利润,贝润生成为上海颜料商中最有名的大富翁,号称“颜料大王”。他兼营的其他企业如 两家钱庄,与穆藕初等合办的厚生纱厂,都不够理想,但他能小心翼翼,步步为营,把握住手 中的财富。贝润生曾担任上海总商会协理、全国商业联合会副会长。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8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1917年贝润生以9900银元从李钟钰(字平书)手中购得业已荒废的名园——狮子林,又购 园东民房宅基,化了近10年时间,费银元80万修缮狮子林,并建家祠、义庄、族校,增建亭堂 廊桥假山,使狮子林荒凉面貌尽去,但也有人认为气象过于豪华。 1951年,其孙贝聿瑞代表 贝氏家族将狮子林无偿捐献国家。今日,狮子林已成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园。 贝润生致富后的义举还有:在辛亥起义时捐助革命军饷10万元;在平门建跨城河通向火车 站的大桥——梅村桥,并负担城内新筑马路1200尺的建筑费用;1916年捐银12500元倡办苏州 第一所国人开办的幼稚园——城东幼稚园,为黄炎培在上海创办中华职业教育学校资助教育经 费等。 贝氏族人投资创办近代实业和学校的,还有潜谷支十三世贝受碹烜(1873—1920),曾任 江苏方麓裕农垦牧公司总理,金壇农会副会长,并办蚕桑实习学校。 弘扬传承昆曲 与吴中许多世家子弟一样,贝氏一门中雅好昆曲,尤其在贝晋眉、贝仲眉时为盛。 十三世贝晋眉(1887—1968),名绵礼,号晋美,是贝晋恩之弟贝澂(皖生)第七子,出 嗣贝敬义。毕业于北京高等工业学校染织科。他自幼受父兄雅好昆曲的影响,八岁起即从二兄 贝仲眉学曲,后与张紫东、徐镜清向俞粟庐学昆曲,得俞派唱法真传。他天赋佳嗓,高低音俱 佳,转换自然,南曲能唱得柔中有刚,北曲能唱得刚中带柔。后又向全福班名小生尤凤皋、沈 月泉学习表演艺术,生旦末丑都在行,在苏州曲家中堪称全才。1919年始,他在苏州创建禊集 曲社,被推举为社长,贝季申、贝侣英、贝企中、贝少伯、贝祖武都是禊集曲社的中心人物。 当时贝氏爱唱昆曲者有二十人之多,曾不定期举行全部由贝氏曲友演唱的同期。1921年谐集、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9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禊集曲社合并改组成道和曲社。同年八月贝晋眉与张紫东、徐镜清共同发起创建昆剧传习所, 培养、造就了“传”字辈一代昆剧表演艺术家。1952年贝晋眉还与丁鞠伯、陈伯虞发起建立苏 州市昆剧研究会。20世纪50年代中期,贝晋眉又到江苏省苏昆剧团为 “继”字辈演员讲课, 并应聘为江苏省戏曲学校、江苏省锡剧团教师。贝晋眉的继室姓蒋,名见秋,与钱学森夫人蒋 英、陈从周的夫人是亲姐妹,有蒋氏三姐妹之称。 十四世贝祖武也积极为昆剧事业培养人才,曾在苏州的江苏省苏昆剧团任昆剧 艺术老师, 兼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苏州戏曲学校苏昆部教师,为苏昆剧团培养“承”字辈演员。1985 年,苏州昆剧之友社成立,贝祖武被推为社长。贝祖武的表演技艺主要由周传瑛、李荣鑫传 授,并经沈传芷指点。晚年致力于昆曲研究,组织编写出版了“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一 书。历任苏州市一至八届政协委员。1956年将自己收藏的129件文物全部捐献给江苏省博物 馆。 今日贝氏中的许多后辈还活跃在苏州业余昆曲社友中。贝聿娥从俞锡侯、宋衡之学旦角, 贝晋眉女儿贝榴英和贝聿萼、贝聿菁、贝聿葵、贝聿娍等都是昆剧曲友。 两代建筑奇人 国内近代建筑教育开拓者 十三世贝寿同(1875—1941)字季眉,号季美。父贝澂有七 子:受璜、寿昌、寿彭、寿同、寿章、寿慈、绵礼(即晋美)。贝寿同行四,吴县庠生,曾就 读于江南格致书院。在废科举兴学堂时,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特班,学员多 为清举人、秀才出身,有邵力子、黄炎培、李叔同、柳亚子等,蔡元培任特班总教习。贝寿同 后隨蔡元培、章太炎、吴稚晖等组织爱国学社,并任国文教师。1904年左右东渡日本,入早稻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10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并参加同盟会。1910年赴德国学习建筑。1914年毕业归国,翌年任 司法部技正,主持全国司法系统的建筑事务。1916年起兼北京大学讲师、教授,交通大学京校 教务主任,将西方的建筑科学教育引进我国。同时任北京中国银行总行顾问。1921年再次赴欧 考察德、比、奥等国的监狱建筑,两年后归国,努力将我国旧式监狱逐步改建成新式监狱,先 后设计了法院、监狱等许多建筑物。1926年贝 与刘敦桢等一起创建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 科——我国第一个中等建筑技术专业学校,次年该专业并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改称国 立中央大学,贝寿同受聘于中央大学任教授,参与创立该校工学院建筑科。1928年任南京国民 政府司法行政部技正,兼任苏州市政府专门委员。在南京中山陵的设计建筑投标中,任评审委 员。1935年在浙江、四川等地任工程师,1940年返回苏州,第二年病逝。我国园林建筑专家陈 从周1985年11月28日在《贝聿铭与贝季眉》文章中指出,“贝寿同留德,毕业于夏洛顿槃工科 大学建筑科,是我国第一个到西方学建筑的,……他是苏南工专建筑系与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 的创办人之一,这两校建筑系是我国最早的建筑教育基地。” “贝(聿铭)先生是中外闻名 了,可是近代最早的建筑师,却就是他的叔祖贝寿同先生。” 世界级建筑大师 第十五世贝聿铭,1917年生于广州。1927年全家自香港搬回上海,贝 聿铭就读于圣约翰中学。《贝聿铭传》一书中说:他“不时逃离上海这座大都市的喧闹,去他 祖父在苏州的住宅,享受那里相对比较安宁的气氛”。祖父特别钟爱这个孙子 , 传授给孙子 的是儒家美德……祖父的住宅就在狮子林附近的西花桥巷,他常到狮子林里去,和堂兄弟们一 起捉迷藏,他回忆说,“(在苏州的)那些经验对我的设计是有相当影响的,它使我意识到人 与自然共存,而不只是自然而已。创意是人类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结晶,这是我从苏州园林中 学到的。”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11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1934年高中毕业后入圣约翰大学读土木工程,第二年,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建筑工 程,当时的院长威廉·埃默森发现了他的建筑天才,鼓励他进入建筑系,于1940年毕业获学士 学位, 1946年获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毕业后在波士顿一建筑事务所工作,并先后在哈佛 和麻省理工学院任教。1955年独立创办 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早期主要设计高层公寓、办 公楼和住宅,被人们推选为“民众建筑师”。上世纪60年代后以大型公共建筑为主。一生从事 建筑设计近60年,是世界公认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设计的建筑物遍布全球。美国全国建筑学 会继1979年向贝聿铭颁发了最高荣誉金质奖章之后,1982年推选他为“最佳大型非居住建筑设 计师”,1983年贝聿铭又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国际普里茨克建筑奖。贝聿铭将所 获10万美元的奖金设立了奖学基金,资助中国学生留学。在此之前,他曾被选为美国艺术和自 然科学院成员,又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科学院院士,成为被授予这一称号的第一位建筑师。由 他设计的著名建筑有,美国国家艺术馆东馆、肯尼迪图书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等,在香港和 北京他设计了两座中国银行大厦和北京香山饭店。1981年贝聿铭64岁的时候,应法国总统密特 朗的邀请,对巴黎拿卢浮宫的扩建与美化工程提出“玻璃金字塔”的设计方案,在地下设计了 400座的视听室、书店、餐馆,还能通往地下购物城,把1541年法皇一世始建的卢浮宫和1564 年凯瑟琳修建的花园重新联到一起。这项工程以十四年完工,卢浮宫的金字塔与埃菲尔铁塔一 起被公认为巴黎的标志和象征。 2002年,已是85岁高龄早已封刀不接新设计项目的贝聿铭,出于对家乡建设的关心和对家 乡人民的热爱,还是接受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项目。为此两次到苏州实地考察,并带着他 的两个儿子建中和礼中一起研究设计方案。他把此次设计视为“五十多年建筑设计生涯中最大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12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的一次挑战”,“比在卢浮宫前造‘金字塔’更难的设计”。经过一年多的精心修改,拿出了 设计方案。博物馆新馆将于2006年10月建成,贝聿铭把凝聚一生智慧的封笔之作留在苏州。 贝聿铭的三个儿子: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都是学设计的,贝建中和贝礼中都是哈佛大 学毕业的建筑师,贝定中则走都市设计的路线。2003年,由贝聿铭两个儿子联手设计的北京中 国银行总部大厦标志着贝氏家族的薪火传承。贝礼中在父亲身边习艺16年,现在已是美国贝氏 建筑事务所董事长,担当起“贝氏江山”的大任。 现代其他贝氏后裔 十三世贝镛礼,又名贝锦霞,是名医贝赋琴、贝意琴的堂兄弟,他早年就入日本早稻田大 学读书,回国后曾在北师大任教。 十四世贝浼智,贝晋眉三子,1952年毕业于北大,1986年任南师大化学系教授。 十五世贝充,字仲琦,贝赋琴的孙子,是位有名的才子。师从章太炎研究经学、古文,是 章氏国学会会员。他十几岁就开始写诗文,21岁去云南大学讲学、任教,他在民国二十四年 (1935)云南大学校庆时写了一篇著名的“云南大学校赋”,编辑过《考文学会杂报》,可惜 三十岁左右就病逝。留有自定文集《博望楼文钞》,其中《书首都沦陷事》一文,谴责了国民 党守将仓皇逃走,日军纵火剽掠屠戮的罪行。 十五世贝聿渠,是贝润生的孙子,他在上海中学毕业后即去加拿大留学,先后获得化工硕 士、博士学位,是滑铁卢大学著名教授。他在三十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取得多项发明和 研究成果,成为热传导领域的专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成为第一位应邀到中国讲学的加拿大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13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教授,受到广大师生的敬爱。他还帮助数十位优秀中国学子去加拿大留学深造,许多人回国后 已成为有贡献的教授、专家。 十五世贝聿琪,又名贝季瑶,受烜的孙子,193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1938年获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47年任交通大学教授,1981年为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机械工 程,是我国近代机床工具制造工业的开拓者。 贝聿铣是贝祖燕次子,贝理泰的孙子,早年留学美国,是电气工程学博士,能源专家,曾 担任过美国商务部顾问。其姐贝聿嘉,1949年获上海沪江大学文学士,后去美国留学,获芝加 哥大学大众传播证书、密芝根大学公共卫生行政证书、美国大学家庭计划院士,还曾获O.B.E. 英帝国官佐勋章、M.B.E.英帝国员佐勋章,曾任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主席、香港立法会议 员、香港特区政府筹委会委员,1998年荣获香港特区政府银紫荆星章,是全国政协第七、八、 九届委员。 贝聿娍是贝祖武的女儿,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后为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导 演,编导过多部影片。故事片“大小夫人”获长影“小百花”最佳故事 片和最佳导演奖;影 片“黄金大盗”获哈尔滨第二届冰雪节优秀电影奖。她还拍摄了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 “生活从这里开始”、“玫瑰的梦”等。 弟贝聿泷于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后在纺织部纺织科 学研究院化纤研究室从事维尼伦纤维的结构及浮液聚合的研究,1981年曾编著出版《聚酯纤维 手册》,在纺织工业部化纤局任职期间指挥了我国第一条聚脂生产线的试车,主持了我国晴纶 技贸结合引进装置的对外谈判,大力提倡差别化纤维的开发,为中国化纤工业的开发做出了积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14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极贡献。2001年10月出任中国恒天集团公司总经理,兼任中国纺织大学及天津工业大学顾问教 授。 现贝氏十五世“聿”字辈子弟有八十余人,十余人属蘅山支,其余都属潜谷支。潜谷支中 尤以长房贝模和次房贝琪的子孙最多。贝氏家族中许多人在海内外卓有成就。 十六世贝念圣、贝念明、贝公亮(念曾)三人是贝意琴的曾孙。贝念明是贝意琴长子贝大 年的孙子,1949年毕业于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先在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黑色金属矿山 设计院任技术员、工程师,后任冶金工业部规划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持编辑出版了 《金属矿山采矿设计手册》、《金属矿山选矿设计手册》。念明的兄长贝念圣先在解放军装甲 兵工程学院任教,后在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任高级工程师。念圣的女儿贝英红为国家一级注 册建筑师,曾主持咸阳清渭楼的设计。贝公亮,是贝意琴次子贝企中的孙子,现为苏州大学数 学系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贝氏在海外和香港的后裔 贝氏子弟除在苏州、上海两地外,尚有部分在国外留学、工作,以美国和香港较多。美国 一支以贝祖贻及其儿孙为主,即贝聿铭、贝聿昆、贝聿枞和贝定中等。祖诒兄祖翼的曾孙贝世 鸿,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纽约摩根投资集团经济分析师。贝祖燕、贝祖远、贝祖植的子 孙在美国的有贝聿文、贝聿铣、贝聿恺、贝聿涛、贝聿俦,此外有贝寿昌的孙子贝聿纲,贝润 生的一个孙子贝聿桦也在美国。加拿大一支为贝润生之孙贝聿渠及其子女;巴西一支为贝季眉 之子贝益。香港一支,一部分是贝理泰的儿孙,贝祖翼及其子贝聿杰、贝聿焘,孙辈念和、念 仁、念忠。另一部分是贝润生的后裔,贝义堃之子贝聿瑞,贝义奎之子贝聿新、贝聿祯、贝聿 炳等。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15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义庄 第宅 族谱 留馀义庄 光绪三年(1877)立案,由贝晋恩与贝遵义之子衍宗创设,共捐义田500.69 亩,年收租米511石(应纳钱粮在内),祠屋94间,在狮林寺巷原1号。因系两房合建,由两房 的长子或长孙轮流担任庄正,庄正每年酬米十石。义庄订立《周族规条》,凡贫乏男女族人, 每月大口支米1.8斗,中口、小口依次递减6升。庄还规定“教养并重”,在义塾尚未设立时, 贫乏子弟有志读书的补助从师费。考秀才的资助考费一千四百文,考取则奖钱四千文,考举人 的资助额更增数倍。解放初调查,尚有田622亩,族丁300人左右。土改后义庄不存。 承训义庄 1935年立案,在神道街原5号,即狮子林沿街。贝润生不忘青年时期受贝留余 义庄资助之力,独立创建承训义庄,以周济贫困族人,并在此建家祠和族校。解放初调查,尚 有田1373亩,男女现丁300人左右。土改后义庄废。 第宅 贝氏老宅在桃花坞大街西首,在老式的石库门里有四幢老式楼房,后来还造过一 座三楼三底的新楼房,住十二、十三世等几代人,贝季眉、晋眉、赋琴等都曾住过这里。贝氏 族人后来陆续从老宅迁出,在苏州古城形成几个分支的住屋。 西花桥巷16号贝家,以十三世贝理泰为主,其子贝祖武、贝祖盈都曾住在这里。现尚有一 座大厅在苏州玉石雕刻厂内未拆。 华阳桥贝家,即拙政园东部明王心一学圃草堂故址。贝家拥有此宅时,南临街道,北至原 池塘及观音峰处,东邻汪东家,西邻陶家。贝遵义、贝意琴至贝念圣、念明等都曾居此。此处 有轿厅、茶厅、大厅、女厅、正落五进,大厅前的砖雕门楼上刻有:“清河世泽”的砖雕。据 贝氏后裔回忆,约1944年被迫售于日本洋行,洋行拆去原屋改作粮仓,上好木材运日本。 吴中贝氏的开拓历程-苏州地方志Page 16 of 17 http://www.dfzb.suzhou.gov.cn/zsbl/249227.htm 2/8/2012 小王家巷贝家,即小王家巷口嘉园故址,曾住名医贝赋琴一家。 高师巷贝家,前门在马大箓巷24号,昆曲家贝晋眉、贝涣智曾居此。 韩家巷西首贝家,住十三世贝受恒、十四世的贝济璋、贝鋆璋、贝鋐璋兄弟。 贝润生在狮子林花园和家祠的后面建有一排住宅,宅门设在潘儒巷,是贝润生由上海回苏 州的住宅。 族谱 贝氏族谱草创于康熙时,遭火灾被毁。道光二年、光绪九年两次重修,以后中 断。1988年经第 十四世孙贝师续修、贝祖武审订,先成《吴中贝氏世系表续修》,记载至第 十七世。2000年贝理泰后裔编成《吴中贝氏宗谱——十三世孙哉安公支系》。光绪重修族谱 时,规定以十六字命名:“聿念世德,淑善尔身,贤良文学,蔚振维新。”但入民国后族中未 全执行。 贝氏家祠贝节孝祠建于七世贝慕庭时,在虎丘山塘半塘桐桥堍,现尚存乾隆二年建 的牌坊。 (袁学汉)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民国《吴县志》、《吴中贝氏家谱》、《吴中贝氏世系表》(续修)、《吴中贝氏家 族》、《博望楼文钞》、美迈克尔·坎内尔著《贝聿铭传》。此外,贝纫兰、贝聿娍、贝念圣、贝公亮等均 提供资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返程更辛苦
热度 1 xupeiyang 2011-2-7 13:26
“三六九,朝外走”的返程规律,预计2月8日正月初六将迎来首个返程高峰  受“破五”习俗影响,今天中午人们多是留在家里与家人朋友团圆聚餐,下午2点以后将开始显现返京潮。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1747 次阅读|1 个评论
清河之水何时清?
zhaohaijun 2010-9-13 10:52
个人分类: 未分类|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2: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