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婴儿发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婴儿发烧不可怕,天然蒸变长身体
热度 1 sheep021 2011-2-10 12:34
婴儿之天然蒸变论 婴儿降生后,普通结壮者,一月中间,大抵身体安和,少啼多睡,乳量必逐日加多,酣眠的时间亦必加长。 此等婴儿身体健全,五脏六腑自然茁实无病,是无须详细论其蒸变也。然婴儿实有此天然的蒸变发现,非为病 症,更不用延医,随其天然的演进可也。而为儿科医者,不能不研求蒸变之生理,以顺婴儿生长之机。不然既为 儿科医者,不知蒸变所以然之生理为何,亦大可令人齿冷也。故吾诸同学,明了婴儿的蒸变,为生理之一种变态,不是病症的呈现即可,无须深切研究之也。 凡婴儿弥月后,有时无故而发热,而其他各处肢体头面,确 无连带表现的病象呈露。 此等的热型,即所谓蒸变者是也。凡为人之父母者,应明了蒸变之生理,是婴儿变态的生长,天然不可避免,更不必着急。其热忽然而来,仍倏然而去,于婴儿身体不但无害,而反有益。万不可惊慌无主,用医药以求治疗。恐无恙健全之婴儿,反因医药之克伐,致成真病也。 至于蒸变的生理现象若何,今简单书之于下。是婴儿出世后三十二日,必发一蒸,后即随之一变,变者变坚实五脏,蒸者蒸养足六腑,均为长气血而生精神,发身体而益智能也。盖婴儿之在胎元中,先生全身骨胳,继生全体气血。其五脏六腑,在体内虽各成雏形,而未能健实。自蒸变之后,即长全身体之经脉,成五脏六腑之神经智能也。 蒸者发热也,变者转易也,自内五脏六腑而外达躯壳,自下腿足而上至头脑,是阴生于下,阳结于上也。故一发天然之蒸热,而变易旧有的状态也。所以至三十二日,必发一蒸,随之一变。一次蒸过后,体格性情即与前日有异。至二次蒸变,须到六十四日。 二次蒸变过后,全体的骨胳渐成结壮,不同于昔日,而骨之余气,又自大小脑分入牙龈中,遂生三十二个乳齿。即随第一次蒸变后,而萌芽者,故齿之数,以三十二个,为足数之齿也。然亦有生齿不足三十二数者,由变蒸的日数不足其常也。或蒸变未至三十二日,二十八日即发现第一次,齿应之亦生二十八个,是其天然之明证也。故乳齿的生长,无论如何结实的婴儿体质,亦不过三十二之数也。凡一周之蒸热,婴儿之性情及精神即应之一变易,诸周均是如此。 十周计三百二十日,则蒸变之作用,至斯始为完毕也。婴儿之脏腑中气血,乃渐健全,可以营运而无天然于身体阻,以至于坚壮达于成人也。 故三十二日发初蒸,一蒸而生肾气。 六十四日二蒸,即生膀胱气。其蒸发时,两耳梢及耳唇,背脊骨中部连尻骨处,俱发现肌冷象,是其变也。 至九十六日发三次蒸,始生心气。其变也乃有喜笑。 至一百二十八日,发四次蒸,生小肠气。其变之现象,是心口窝及后脑处,发微汗而手或足时有一动之微惊象。 至一百六十日,发第五次蒸,生肝蒸足气血。其变的现象,斯时无故而啼哭多眼泪。 至一百九十二日,发六次蒸,生胆气。其变易时,睡眠时目闭不能合缝,而白眼球微现赤色。 至二百二十四日,发七次蒸,为蒸足肺气。其变时气管枝微作嘶音,而声音至此始可收放自如。 至二百五十六日,发第八次蒸,生足大肠气血。其变的现象,是周身皮肤起微痒而潮汗,斯时大便微见明绿色而有泡沫。 至二百八十日,发第九次蒸,蒸发脾气。其变的症象,是运化之力,至此时始强健,乳食之量必骤增进。 至三百二十日,发末次蒸,生足胃之气血。其变的现象,是偶然不欲吸乳,肠感振动腹微痛,不时发饱咯,吐乳块而微味酸。至此始为十次蒸变完毕,而身热退净,复其平日之健康。是时已萌芽的齿龈发现酸痒,婴儿每因龈肉酸痒,吸乳时错龈解救,常啃破奶母之乳头。遂即生骨型的乳齿,其龈肉酸痒之象,亦即无形而解除。方能吐单词之言语,知喜怒于心,通五味于鼻,时时闻觉谷麦的余香,而欲食之。脏腑之气血,因蒸变的作用,斯完成其健全也。 经云∶气入四肢,长碎骨于十蒸变之后。六十四日,长其手足经脉,手受血,故能伸缩自如而持物,足受血,故能支持身体而行立。又云∶ 蒸且变,谓蒸变异而足一岁之日也。又云∶不汗而热者,发其汗,大吐者,微止之,不可别治,长以婴儿须有蒸变也。脱齿者,如花之易苗也。所以不及三十二齿者,由蒸变之不能足日,齿数当与蒸变日数相合也。是以中年以后之脱齿,不能再行生长者,以天然蒸变的作用,行其自然之长养,其乳齿宝贵的时期,已成过去,无望将来也 见: http://www.ngotcm.com/forum/article-15836-1.html 本博评论: 聪明的妈妈会发现,孩子每发烧一次,就聪明一分,或长高一分。俗话说这是“烧心眼"呢。 现在,很多家长,一见孩子发烧就用种种方法退烧,孩子怎么健康发育呢? 当然,也要分清是变蒸发烧还是疾病发烧
个人分类: 奇闻怪病|394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国的医疗之痛心疾首!——由婴儿感冒引起的感慨
热度 1 吴信 2010-9-13 20:26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感冒发烧的,我们感冒发烧的吃点药就过去了,实在不行就打一针,现在呢?上次小儿咳嗽,带他去长沙市妇幼保健医院,医生一开始就说要输液,因为小孩子没有生过什么病, 我坚持不让,如果一开始就输液,以后怎么办?我坚持开药,而且最好是中药,后来吃了几天后就好转了 。 我记得 20 多年前,我们得了普通细菌性感冒去医院治疗只需一支 10 万 20 万单位的青霉素肌肉注射,后来就是 40 万 80 万,如今同样的病情却需要 640 万~ 800 万单位抗生素,现在吃什么药的话,这次吃这种药可以,下次同样的药量要加倍,甚至这种药没有效果,要换一种才行。 最近小儿有发烧的症状,我说先去社区医院看看好了,一去就要输液治疗, 不服上诉, 去湖南旺旺医院,有是打点滴,最好要住院观察。当时我不在,后来去了,一看药单,就怀疑了,我去问医生,你这用药是有什么原因,她也说不出来个什么,说先试试看,如果烧不退就检查 6 种病毒,然后住院观察再输液。我说住院干嘛呢?就躺在你那病房里好?! 看看这个药单: 5% 葡萄糖注射液 9% 氯化钠注射液 布洛芬混悬滴剂 + 湘。。。(后面挡住看不见) 平喘止咳贴 其余针头费、床位费、陪人费、空调费等等什么一排。 那医院里面的小孩子挺多的,严重程度感觉好像是 SARS 的恐怖或者是甲流的恐慌一样,又像是某国的生物病毒武器又来了。 我这个很一般了,可能大家都见怪不怪了,不过转一个: 宝宝发烧的经验,尤其是关于美林 。为什么有副作用,我们医生一开就是这个?如果说我怀疑有提成还是什么的应该过得去吧? 再看一个更为严重的: 一个不称职对孩子感冒极度恐慌的妈妈借号上天涯忏悔 , 一个儿童感冒就花了两三万,这是什么现象? 可能上个例子绝对了,可能夸张了,那么再转一个有图有据的例子看看: 11 个月的宝宝成了你们的 小白鼠 ! 。摘录其中的原文如下: 2009 年 12 月 21 日至 2010 年 1 月 1 日,这期间医生误诊,让 11 个月宝宝扎的头上千疮百孔,更可气的是,宝宝从普通的咳嗽,不发热发展到支气管炎,医生的误诊继而发展成两肺肺炎,医生推来推去,一个周医生只上半上午,一个不熟悉病情的医生怎么对症下药呢?如果 2010 年 1 月 2 日还是不换医院的话,那儿子还能见到第 2 天的太阳吗?还有 痛诉 : 省儿保把我们的宝宝当小白鼠 。 我觉得看病要对症下药。所以看病你医生你要给我解释个所以然,不要以为什么病人都忽悠一下。我看了一下很多小孩子都在输水,估计很多小孩子一有病,去就是那么个药方子,吃吧,而且现在吃药打针都是老土了,一弄就是输水,而且是头上输水(医术高明了)!不少中医专家则把治疗普通感冒发烧也输液的做法比喻为 打一个蚊子却动用了大炮 ,这种动不动就输液的做法绝对属于浪费医疗资源、增加医疗费用的行为。 不过也难怪人家大医院都选择输液吧,你想想肌肉注射常用的有安痛定 + 地塞米松 + 病毒唑 + 洁霉素或阿米卡星等,有的干脆混合一针肌注,也有分别注射的,价格在 10 ~ 15 元之间,一般不超过 6 天,费用在 100 元钱左右。静脉输液一般都是抗病毒 + 抗感染 + 协同药 ( 如 VC) + 液体 + 输液器 + 床位费 + 输液手续费,费用的高低,取决于抗菌素的档次,最便宜的也要 60 ~ 120 元 / 天,如果输上 6 天,患者就要支出 700 多元。由此看出,静脉输液的费用是肌肉注射费用的 5 倍以上。这上千元的费用里除了必要的检查费用外,都花在了静脉给药上。不必要的输液对患者来说就是花钱买痛苦,对医学来说就是倒退,对国家来讲更是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不过说实话,我觉得现在家长也可能对这种现象推波助澜,对婴幼儿待的都很娇贵,有些疾病就往大医院跑,期望用最好的药。而且现在的家长的就医好像是时装,不去大医院就好像是你落伍了,不去大医院搞点大动作就好像你对孩子不好,被人看不起,特别是女人一说就是:看人家某某孩子一有病就是某某大医院,谁家谁家的孩子一感冒发烧就去输液几天。又说什么现在又有医保,花了一万多,报了八千,赶紧入医保。而且这个医保问题也是比较麻烦。 但是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发烧时,不要随意带孩子打针输液。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向家长宣传的健康理念之一。长期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用药时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 也就是说,如果能口服药物,最好不采取注射的方法,能肌肉注射最好就不采用静脉注射 ; 即使必须注射也应该尽量减少注射的次数,同时减少注射剂联合使用的种类,避免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的出现。目前,感冒发烧的病人要么吃药,要么静脉输液,以前常用的肌肉注射在各大医院很难看到。 据了解, 在国外,输液治疗有严格控制,门诊输液率一般在 10% 以下,而我国却高达 60% ~ 70% ,甚至更高! 提及这些,还有手术的问题,比如破腹产率特别高等等。抗生素的乱用和滥用愈演愈烈,其明显的恶果已出现。抗生素频繁地被使用,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强,目前临床细菌耐药发生率迅速递增,多重耐药性菌株大量出现,不得已用大剂量、最新型抗生素药,长此以往,人类将无药可医。前一段闹的纷纷嚷嚷的超级病菌 NDM-1 ( 全称为 New Delhi metallo-s-lactamase-1 ,即新德里金属 - 内酰胺酶 1) ,从南亚传入英国,很可能向全世界蔓延。这种超级病菌可让致病菌变得无比强大,抵御几乎所有抗生素,且 10 年内将无药可用,这难道不是警钟吗? 我们的医生是干嘛的?!这负责任吗?医德都哪里去了啊?我觉得这问题比食品问题更严重吧。难怪有人对医生那么的不尊敬了。期待有医药上的打假英雄出现!
个人分类: 社会百态|507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