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立法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香港的娱乐政治
tianyizhang6 2015-7-11 20:25
虽然知道香港占中,却很久没有关注香港立法会了。最近搜了香港立法会的一些文字视频,才了解过去十年的变迁。不变的是,香港立法会还是很有意思、很热闹。不同的是,主流派与边缘派变得清晰,七国混战的状况已经不在。目前的边缘派在立法会的声音是最大的,主流派都不敢跟他们吵,只好在边缘派发言的时候,他们跑去喝咖啡。 边缘派的代表人物应该是黄毓民和“长毛”。他们喜欢讲“垃圾”、“你知不知道丑字怎么写?”,也喜欢讲“扑街”。后来“扑街”被禁止在立法会使用,他们就把粤语的“扑街”转换成普通话“不该”或者英语“ poor guy ”。意思文雅了很多,但语音是接近的。 黄毓民和“长毛”长期把持的制高点是“哥是民选的”、“你去我那区选,个位数都不会有!”。 不过黄毓民和“长毛”的辩论能力确实不错,也颇具表演艺术。虽然他们的讲话粗口连篇,但看得出来,他们每次讲东西之前都是做了大量功课的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8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经济大国 造不出合格奶粉
热度 2 胡业生 2013-3-2 18:47
凤凰财经讯 3月1日,有关旅客携带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奶粉离开香港的新规例正式实施,该法令对离港人士携带奶粉处境做出具体限制,违例者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这一奶粉“限带令”一经出台便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根据香港《2013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任何人士除非获发出口许可证,否则不可从香港输出供36个月以下婴幼儿食用的配方粉,包括奶粉或豆奶粉。为容许私人用途,离港人士可在其私人随身行李中,携带总净重不超逾1.8公斤(约两罐)的配方粉,违例者可面临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的处罚。 对于出台这一法令的目的,香港官方表示是为了“稳定香港本地市场婴幼儿用配方粉的供应。” 近年来,由于内地奶粉受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影响,大量内地人选择进口奶粉,而作为自由港的香港凭借着地理优势,成为大陆客购买进口奶粉的首选地,但这也造成了香港奶粉的供不应求,奶粉价格上涨,引起了香港民众的怨言,并触发了立法会出台本“限带令”。 该法令生效第一天,香港海关助理关长俞官兴表示,直至下午2时,各口岸共截获10宗违反规定的个案,最多的一宗有15罐奶粉,拘捕8名港人和2名内地人。对于香港政府的这一举动,部分人士颇不以为然。 内地媒体人士王烁直指此举违背了香港的立身之本,港人在“自毁 长城 ”。 他认为香港的立身之本,在乎自由港带来的制度套利。大陆背奶族出现原属意外,对香港奶粉供给确实造成短期压力,但很快会因国际乳业公司系统性重估香港市场需求而缓释。香港生命力全在乎桥梁中国与世界,管理者居然在奶粉上主动架设阻碍,说明其 理念 、良心、智力已荡然无存。 “香港以入刑威胁大陆背奶族,既无良心,更属猪脑。”王烁言辞激烈。 而在微博上的另一位意见领袖潘石屹则“建议"立法会"重新考虑,修改此恶法”。 在各方对立法会“限带令”大加挞伐之时,一些人士和媒体则对内地的食品安全、尤其是奶业安全问题提出反思。 微博名人薛蛮子表示“一个号称全球鸡的屁老二的国家,居然连个独生孩子的一口放心奶都让百姓喝不上。不仅喝奶不踏实,喝水也开始不踏实了。这样大代价的“鸡的屁”真是不如放屁!”,薛蛮子将内地国民生产总值GDP形容为“鸡的屁”进行讽刺。 而官方媒体 新华社 则通过微博多次追问中国的奶业安全问题。直指中国内地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政府财政收入逐年快速增加,为什么连一罐放心奶粉都造不出来? “乳制品行业吸取三鹿事件教训并改进了吗?质监部门履行其义务了吗?”新华社表示,“吃别人家奶长大,中国孩子的悲哀!” 由于内地过度的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地方考核唯GDP马首是瞻,造成经济发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奶粉安全问题只是这种发展模式出现问题的冰山一角,而近期广为舆论批评的空气污染和地下水污染问题再次为内地的发展模式敲响警钟。(
141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贾庆林在斯里巴加湾市会见文莱立法会议长伊萨
whyhoo 2012-4-19 20:09
新华社斯里巴加湾市4月19日电(记者 胡光耀 郝亚琳)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当地时间19日在斯里巴加湾市会见了文莱立法会议长伊萨。 贾庆林说,中文是传统友好邻邦,两国人民友谊绵延千年。建交21年来,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特别是2005年胡锦涛主席成功访文,与苏丹陛下就加强双边关系达成广泛共识,推动中文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去年两国贸易额达13亿美元,顺利实现两国领导人确定的目标。双方人文交流也日益深入,去年成功举行中文建交20周年暨“中文友好年”系列庆祝活动,掀起两国民间友好新高潮。 贾庆林表示,中文双方加强合作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中方重视发展同文莱的关系,珍视同文莱的友谊与合作,愿同文方共同努力,积极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贾庆林说,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将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一个稳定发展、繁荣和谐的中国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只会给世界特别是本地区国家带来机遇。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同亚洲国家和平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繁荣,做亚洲国家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伊萨表示,贾庆林主席此访充分显示了两国关系的重要性,将为双方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文中建交虽只有21年,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超越千年。文莱高度重视与中国的关系,特别赞赏中国对大小国家都一视同仁的和平友好政策。近年来两国各领域合作特别是人文交流日益活跃令人鼓舞。文方高度评价中国发展给本地区及其他地区国家带来的机遇,愿与中国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钱运录、中国驻文莱大使郑祥林等参加了上述会见。 原文见 http://www.gov.cn/ldhd/2012-04/19/content_2117508.htm
个人分类: 外交|8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宝岛环视(二十八)——立法会vs学术委员会
jlxt33 2010-9-15 21:12
这次台湾行,沿途的一道风景就是随处可见的竞选广告牌,而且从北到南,气氛越来越浓烈。 这两幅是在台南午餐后,饭店外面,脸对脸竖立的竞选对手的广告牌。 这是台南大街上,停在十字路口时透过车窗拍的。 下面这幅是矗立在高雄爱河边上的竞选的理念。 还有在美丽岛地铁站出口处的加油广告。 可见绿色比蓝色更加注重竞选,或许是蓝色在南部没什么信心?即使在北部蓝色的广告也不多见;南部似乎更注重竞选气氛的营造。 各类代表和议员都是选票选出来的,他们必须对自己的选民负责,即使是口头上,即使是明知无用的,或者即使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或道德标准,在这时也只有放弃了。 这也是在台湾这几天在电视上看节目以及与人聊天得到结论。 那几天刚好是ECFA签署后,在立法会讨论通过的时候,真正看到立法会的武斗场面,双方均有人挂彩,入院治疗,还扬言要追究法律责任。各家电视台也卯足了劲请各类人员、名嘴辩论。其实所有的人都知道ECFA对台湾的好处,大陆吃了多大亏,但是民进党就是要反对,就是要搅黄了。是真正的反对党,这大概是跟美国的反对党本质的不同吧,美国的反对党也是有大局意识的,能够认清国家核心利益。 台湾仿佛更多的是政党利益和地方利益。曾经一位台湾大学的教师,性质有点儿像我们的政工干部,对我解释为什么立法会总打架。比如政府要建一个污染很大,对当地环境和人民健康都有害的项目,要建在A处,但是A地人民反对,那么A地代表或议员就会在立法院与支持建在A处的其他议员理论,文斗无效,那就动手,如果挂彩了,更有效果,我已经为A地人民浴血奋战了,要是最后还是建在A处,我就没错了,还赢得的民意。 这些动武的人,反对的人,并不是一定没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也许不在这个特定的场合,他们会表现出不同的做法。受过良好家教的人都不会随便骂人和打架,但到了立法会就可能突破谨守的道德底线而这样做了。当自己当政的时候认为对的政策,而自己下台后,就可以立即反对并搅黄相同或类似的政策。 为了搅黄一个动议,各政党事先开会达成共识,全投反对票或赞成票;或者临时与利益相关的政党联合起来,一起支持或反对;要是认为实在不能达成目的,要么将立法院院长锁起来,使其不能主持会议,要么就全体离席抗议。总之能想到的能用的都用了。 哦,这么看来在中国大陆,人民代表就要对所在区、市、省的选民负责,即使他们不是人人一票选出来的,也是代表这些地方的人民的。我不是任何一级的人民代表,不知道人大开会的情形。 但我是学术委员会委员,比照这种思路,我也算弄明白了学术委员的身份。我一直认为院、校的学术委员是真的学术委员,是为了对有关学术的事情进行讨论和决策。大家应该本着学术的原则、至少相对公平公正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做出自己与学术本身有关的判断。但是经过这次体验后,我好像理解了一些民主投票和程序的内涵。那就是对选民负责,即使是作秀也要表现出对选民负责。 由人及己,比照立法会的做法和思路,我应该持有的行为思路应该是:作为被化学系选出来作为院学术委员会的成员,那我就应该对选举自己做学术委员的化学系负责,而不应该考虑其他系的教师的学术水平、实际状况和学院整体的状况。比如争取项目申报、争取职称指标等等,都应该竭尽全力地为化学系的老师争取,而不应该考虑其个人的实际学术水平如何,更不应该考虑学科平衡、其他系的现状、学院的发展全局等等。 与此对应地,为了达成化学系利益最大化,化学系的学术委员就应该联合起来,或者与其他可以双赢的系合作,使第三者被弱化。用合力去达成最理想的结果,而无需理会这种联合或采取的方法是否厚道、是否符合学术精神、是否符合道德底线、是否符合智慧认知。 再由己及人,由理学院选出的学术委员就应该到学校全力争取利益,消除不利因素。推而广之,各层级都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些委员就不适合做代表本学科、学院的学术委员。 再换一个角度,由国家基金委选出的评审委员、省基金委选出的专家评审成员,应该对基金委负责,而不是代表的自己所属的学校或研究所。那么,那些在评审中只给自己单位的同事或者自己的学生的申报书打高分的评委,是不是也不适合作为基金评审专家呢? 类似的想法可以无穷无尽,前提就是要正确把握民主投票的内涵,我不能确定上述想法是否合适,敬请经历过民主洗礼的朋友们帮忙把握一下方向,以帮助我能够正确认识一些现象、采取正确的行为方式,谢谢!
个人分类: 行者足迹|23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