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药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药材也搞转基因,中医将亡于药?
热度 2 蒋高明 2012-11-25 08:42
“现在国家投资了好几个亿,在黄河以南的某省份搞黄芪转基因研究。黄河以北的黄芪疗效才好,到黄河以南有什么用?”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透露,“中药作为一个复杂的化合物集合体,转基因之后是不是会影响它的性味归经,这事没有人管,科研经费才是大家更重视的。” 目前列为转基因研究项目中药包括:金银花、忍冬藤、连翘、板蓝根、鱼腥草、人参、太子参、大枣、枸杞、核桃仁、丹参、绿豆、黄芪、百合、青蒿、何首乌、龙眼肉、杜仲、甘草、半夏、桔梗、银杏、麻黄、防风、芦根、地骨皮、竹叶、菊花、广藿香、巴戟天、枳壳、夏枯草等。 http://news.sina.com.cn/c/sd/2011-11-16/151323476162_2.shtml 中药病了 中药已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6日15:13 新民周刊   中药“病”了?中药已死?   记者/张襦心   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连治病救人的药都“病”了。   2006年,记者采访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司司长骆诗文,他曾预言:“我们执行错误的‘中药现代化’路线与国际接轨三四年,已经使得中药加速走向衰败。如果这种情况再让它继续5年,中药就无法挽救了。”   2011年,记者拜访骆老,再度提及此事,他直言:“医药不分家。现在传统中药已经不复存在,医也完了!”    中医将亡于药?   和骆老的这番访谈,相约在一家咖啡馆。他步履蹒跚,比5年前略见消瘦。   “前些日子得了结肠炎,一直拉肚子,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十几次。”骆老解释说。   这位学徒出身、从事中药工作53年的退休老人,有点头疼脑热从来都是自己开方、抓药。结肠炎病程缓慢,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了根治,骆老从医书找到一方。   该方需要的药材,有一味颇为独特:伏龙肝。   伏龙肝就是灶心土,可治腹痛泄泻、便血。骆老托了朋友,终于在湖南农村寻找到了传统的老灶台。他特意交代:“要挖取灶底中心烧得最红的那一块,有多少要多少。”——这东西如今太金贵了,骆老保存了整整一大包,以备后用。为了保证这服药的品质,骆老亲自按古法炮制。果然几剂而愈。   很多人都以为“中医是慢郎中”,有时候连骆老的女儿都不例外。一次孩子发烧,咳得很厉害,工作繁忙的她为了快速治愈,也是直接送医院挂水去了,没想到连着一星期都没见好。而北京中医院一位医生,是名老中医的孙子,仅用了5味药,3服下去,小朋友就活蹦乱跳了。   这位医生姓周,夫人也是名门之后,是京城名医施今墨的第三代。周医生用药有何高明?骆老说,重点是他每一味药都经过自己精心炮制。而现在的医院大多不炮制、或者乱炮制。   “山西有位老同志60多岁,善于医治一种罕见的病症‘骨血癌’,就是骨头会像棺材板一样一块块腐烂、流脓。西医认为,此乃骨髓感染流失成了空骨头,必须杀菌消炎,同时补钙。但用他的中药,不用补钙,也不需要西药杀菌,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骨头就能长得像新的一样好。还有位在政府任职的朋友出车祸,脑浆都看见了,抬到一位非常有名的中医那里碰运气。这位医生有规矩,配药的时候旁边不许有医务人员。我只看到她最后敷了一层草药在朋友头上,随着水分的蒸发,他的伤口不断愈合,非常神奇,他现在活得好好的。”   类似医案,在骆老这里比比皆是。我国著名脊柱医学专家张吉林也告诉记者,1972年就被保送到山东医学院学西医的他,经过几年大学苦读,后来却对中医正骨着迷,一研究就是20年,起源是一个偶然事件。“1975年,我大学毕业的时候扭到了脚,到医院就医,服了消炎镇痛药、用了外用药水都不见效。没想到有一次理发,一位深谙推拿正骨的理发师几秒钟就手到病除。当时我就惊呆了:传统医学竟然这么奥妙 !”   2011年9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被认为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表彰的是她发现了抗疟疾特效药青蒿素。当初抗美援越,越南士兵疟疾流行,越南政府向我国寻求援助。但中国没有多少奎丁,据说后来是周总理指示从中医药药典里寻找特效药,最后查到了青蒿。   屠呦呦获奖,本是一件让国人高兴的事情。然而此事却掀起了一场不小的论战风波。以方舟子为代表的一方认为青蒿素是地地道道的化学药,认为中国人应该努力进取,把精力集中在现代高科技产品上的创新上,而不是躺在先辈的摇篮里孤芳自赏。中医药拥护者反驳说:“假如没古方,我们能发现青蒿素吗?既然西方在西药上的技术远远领先我们,应该西方先发现这药才对。”   类似的中西医之争、中西药之争,在民间从未断绝。微博上,如果你不甘寂寞,可以试着发一段推崇阴阳五行和中医药的话。不出5分钟,定能招来唇枪舌剑、热闹非凡。   是否推崇中医药就是唯心主义、开历史的倒车?   骆诗文告诉记者:“其实中西医没有什么好争论的。对患者而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哪个见效快、痛苦小、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就用哪个。”   一位老医生则对记者说:“不能怨老百姓骂中医。现在中药不灵了。价格涨得那么厉害,假冒伪劣又空前严重,老百姓怎么能不骂?从来没有见过中药材质量像今天这么差,过去三五服中药下去疗效就出来了,现在十服八服也没见疗效。”   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连治病救人的药都“病”了。   骆老说:“我搞了50多年中药,现在的中药连我自己都不敢吃。不是危言耸听,很可能吃出问题。我吃中药,都得自己跑到药材市场亲手选药材,自己炮制。”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断言:“中医将亡于药!”   作为华夏5000年文化结晶的传统中药,到底怎么了?    枇杷露之前世今生   “一袋袋包装扎实的枇杷叶码得像小山一样,一辆12吨的载重货车整装待发……”这是一名记者在全国最大的枇杷叶收购大户,福建仙游县书峰乡林文喜的收购站,看到的“壮观场面”。   这个山区小乡,仅有6个建制村、1.5万人口、5800亩耕地,年轻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去了,留下来 的多为老弱妇孺组成的“6038部队”。    如何求变?   林文喜掀起了“捡枇杷叶”的热潮。   据《本草备药》记载,枇杷叶性味苦平,功效为清肺和胃而降气,气下则火降痰消。京都念慈庵枇杷膏的传说,讲的就是清代杨孝廉的母亲肺弱哮喘,久咳不愈。幸得名医叶天士传授膏方,治愈了母亲顽疾。在有些山区,谁患上了“热咳”,痰厚且黄,就会去摘几片枇杷叶子,刷干净背面的长毛,加块冰糖煲一碗枇杷水,一般喝两三次就好了。   自2005年起,林文喜就以每吨700元至1000元的价格,向山民收购枇杷叶。并相继敲开了广州医药公司、山东制药厂、同仁堂的大门。   原来落到地上随其腐烂的枇杷叶,随便捡来就能换钱,瞬间激发了村民们的积极性,连残疾人都加入了捡叶大军。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大爷,一年仅靠卖枇杷叶,就能收入4000元左右。   枇杷叶应该如何采集、炮制?   骆诗文为记者详细地讲解:“今年用的枇杷叶必须是去年从树上摘下来的老叶,树龄至少三五年。用鬃刷把枇杷叶背面的毛刷得干干净净,放在竹垫上晾到八九成干,以一公斤为单位,一叶一叶码好用绳子扎起来,再立起让它彻底干燥。做药的时候,拿出来,用药刀切成0.5厘米厚的丝,锅里加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放入枇杷丝拌匀,用文火炒到枇杷丝既能很均匀地沾上蜜,又不黏手,取出放凉即可。”   但现在农民们一般都是怎么采集落叶?   “我亲眼看到,都是直接用一根金属的或者竹制的长签扎地上的落叶,管它老叶、新叶。很多叶子在泥里已经腐烂 ,再一下雨,浸泡过后还有什么用?采回来洗都不洗,毛也不去,晒干一扎。炮制的时候,甚至连绳子都不解,蜜炙就更不用提了,直接往提取罐里倒。”   根据古代本草记载,枇杷叶的绒毛必须修治,如果没有刷干净,则会入肺引起咳嗽不止。但这工作颇不轻松。有家医院诉苦:“临时工每人每天工作8小时,只能刷出两三斤,以最熟练的工人担任,最多每天也只能生产5斤。我院每年仅枇杷叶刷毛一项工作,就要消耗90个工作日。”   “现在厂家告诉我,制药技术先进了,过滤丝网很细,多过滤两次毛就没有了。我觉得匪夷所思:萝卜带泥煮出来的汤,跟洗干净去皮后煲出来的汤,味道能是一样的吗?以前做的枇杷露,一天分三次,一次10毫升,只需两三天咳嗽就好了,都不需要喝完一瓶。现在往往一瓶喝完了都没效果,跟糖水一样。”   枇杷露只不过是当今中药乱象最表层的冰山一角。为了深入“解剖麻雀”,记者采访了多位药材界人士,一个个症状加以剖析,试图还原“国药之殇”全景。    道地“不地道”   俗话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是为“道地”。   骆诗文对道地药材如数家珍:“当归,必须是甘肃定西地区的。大黄是甘肃礼县铨水乡的,生地,那就是河南焦作、温县,山西临沂、运城这一带,别的地方都不行……”   中药,为什么弄得如此复杂?   骆老解释说:“这是五千年来通过实践摸索出的规律。大量验证表明,一旦改变了环境,药效往往就不行了。”   广州市荔湾区药监局官员曾指出:“有的中药材如板蓝根、人参等,长相和正宗产地的一模一样,本身也不是假药,但药检发现有效成分很少甚至为零,毫无药用价值。” 同样是地黄,河南武陟产的和浙江某地产的经过检验,发现梓醇含量相差810倍。   据骆老所言,“文革之前,中药如果需要异地种植,必须经过三代,考察是不是有疗效。用第一代的种子种第二代,第二代的种子再种第三代,直到三代药材的疗效和原产地药材一致,才允许移植。现在则随心所欲了,想去哪里种就去哪里种。   “前一段时间检查出鱼腥草有问题。什么问题?从原料上就不对。过去鱼腥草主要生长在深山的水沟溪泉两边,没有污染,煮了以后给小孩退烧很快就能见效。现在云南、贵州、四川,把鱼腥草洒在大地里,像种蔬菜一样。本身那个地是农田,已经施过很多年的化肥农药。长出来后用耙一耙,装在竹筐浸到水塘里,把泥洗掉就挑到集市上去当蔬菜卖了。当天卖不完怕烂掉才拿回去晒干,卖出去做药。肺炎发烧,以小孩居多。小孩病情变化很快,以往一服药就能扳过来,延误了就可能致命。你说拿这样没什么疗效的鱼腥草做药,吃了能不死人吗?”   不道地的药材一轰而上大量供应,优质的原产地药材则遭到人们竭泽而渔式的掠抢。如今浙江各中药房,已经难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浙八味”了。云南白药最重要的原材料野生重楼,又名七叶一枝花,已经濒临灭绝。道地药材大多产于老少边穷地区,无论用什么手段,如果能使产量倍增,对当地都是有吸引力的。麦冬使用壮根灵后,单产可以从300公斤增加到1000多公斤。党参使用激素农药后,单产量也可增加一倍。但药效可想而知。   “就像我们吃黄瓜,头尾两端味道不一样,当归各个部位的药效不同。当归头止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破血(催血),不能乱用。以前用当归,都要分清部位,一钱一钱算得很仔细。现在去配药,药房的人跟我说,当归都长得很大,给你一整根,都啃光也不会出事情,当然,也没什么疗效,跟吃萝卜差不多。”一名老医生告诉记者。   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的真相更令人震惊,这也是我国中药材出口最大的拦路虎 。从检测统计可以看出,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污染具有普遍性,几乎在所有的样品中都有检出。二三十年前,为了消灭长白山上的松毛虫,政府曾组织飞机在林区大规模洒下666等剧毒农药,至今该成分仍不时在长白山区的人参中被检出。   岷县当归又称“岷归”,为药材界公认的“道地药材”。前段时间岷县“毒当归”闹得沸沸扬扬。由于黄芪、当归、党参等药材常发麻口病,束手无策的农民最后只能用各类高毒高残农药一起“招呼”。吓得不少想买当归的朋友,不惜从香港绕道订购。    转基因不是传说   就在人们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纠结不已时,转基因中药也已来到了我们身边。早在1999年,成都就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枸杞等药材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药材产量。   “现在国家投资了好几个亿,在黄河以南的某省份搞黄芪转基因研究。黄河以北的黄芪疗效才好,到黄河以南有什么用?”骆老透露,“中药作为一个复杂的化合物集合体,转基因之后是不是会影响它的性味归经,这事没有人管,科研经费才是大家更重视的。”   目前列为转基因研究项目中药包括:金银花、忍冬藤、连翘、板蓝根、鱼腥草、人参、太子参、大枣、枸杞、核桃仁、丹参、绿豆、黄芪、百合、青蒿、何首乌、龙眼肉、杜仲、甘草、半夏、桔梗、银杏、麻黄、防风、芦根、地骨皮、竹叶、菊花、广藿香、巴戟天、枳壳、夏枯草等。    “抢青”之祸   内行人都知道这句谚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来当柴烧。”药王孙思邈更在一千多年前直接指出,不按时节采摘的中药材,有名无实,跟烂木头没有什么两样。   骆诗文说,中药市场放开以后,药材变成了“农副产品”,没多少人再指导农民种药了。现在种药主要靠价格调节,哪个上涨种哪个,哪种方法长得最大最快就用哪种。为了尽早上市,药农采收的天麻里面都是瘪的。桔梗生长两三年才能达标,现在人工种植一年就可以了。   杜仲等皮类药材,过去选择的标准是皮必须有0.3厘米厚,树龄一般10-15年,折断后杜仲丝拉都拉不动,那才有效。现在不管年限,也不管加工、研炒了,当年种的都拿来用,都是薄皮和枝皮的,也根本没有丝,疗效相差极大。黄芩五寸长才能用,现在才长到一寸长就被挖出来了。甘草、大黄三年以上的才能达标,可农民一旦遇到价好的年份,就会提前采收。   还有药用价值极高的辽五味子,本应到10月才能采收,已经提前3个月遭受了抢青之祸,采回来的青果还要喷上药水焐红,而真正自然成熟的五味子则无处寻觅。   中药也有“三聚氰胺”   药材采集之后,最基本的工作是除去泥沙和混杂物。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药材,茵陈、蒲公英、菟丝子等所含泥沙重量几乎占20%以上。丹皮不刮皮抽心,白芍不去老根,板蓝根不去根头部,桃仁、杏仁不去皮,酸枣仁大量含壳,麦冬、莲子不去心……   饮片切法不同,药效也不同。板蓝根薄片的浸出物还原糖含量明显高于斜片、厚片。但现在药工怕切到手,随意把药片薄片改厚片,厚片改块状。片薄如飞的天麻,只能停留在老药工的记忆中了。   既然在加工修治上竭尽全力偷工减料,功夫都花到哪里去了?——“面子工程”,俗称“打磺”。既为了饮片色泽好看,延长保质期,又能让霉变药材焕然一新。   打磺本来是传统的熏制方法,目前的问题是反复打磺,造成硫超标。更有甚者是直接将硫黄粉洒在药材上面,注重养生的老百姓叫苦不迭,从我国进口药材的韩国商家也是颇为头痛。为了获得二氧化硫不超标的白芷,他们只能每年从中国直接进口新鲜白芷自己加工。   当今中国,已经被戏称为“化学大国”,中药商在这方面的“追求”更是孜孜不倦。近年来为了让药材更好看,除了打磺,还增加了用双氧水浸泡天麻漂白,用氧化铁水洗丹参染色,拿洗衣粉搓掉霉斑……    一言难尽话炮制   很多人都听说过何首乌能治少白头,但为此闹肚子的也比比皆是。   原来生首乌中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能滑肠致泻。必须经过炮制,让蒽醌衍生物水解成无泻下作用,降低毒性,才可以正常行使乌须黑发的功效。   红顶商人胡雪岩开设的胡庆余堂,收藏着一套国家一级文物——金铲银锅。紫雪散祖传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放入白银钵内,用黄金铲搅拌煎熬。   很多人以为这不过是药店的噱头,后来经过化验证实,白银含有硝酸银、弱蛋白银,对人体黏膜有抗菌消炎作用:金箔则具有镇惊、安神功效。   “中药加工炮制,一是减毒性,二是增加疗效,三是改变归经。”骆诗文告诉记者:“半夏有毒,临床大都经炮制后使用,分为法半夏、姜半夏、童子尿半夏。用盐卤、生石灰炮制的法半夏,用于健胃。童子尿半夏,主治跌打损伤、胃里咳血。姜半夏则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而生半夏则是催吐的。”   但据骆诗文观察,现在的药厂和医院,虽然有炮制标准,但都锁在柜子里,好多都是不炮制,或者炮制不到家。即使某些著名的大药店也存在此类现象。“炮制首乌传统用黑豆煮,药材商代以锅底灰,甚至用墨汁染色。白术就是往锅里一倒,根本不翻炒,上面是白的,中间是黄的,下面的则是焦黑的。”   炮制不得法,轻则减效,重则害命。一名具有40年临床经验的中药师发现,炮制用醋如果用工业醋酸或食用醋酸配制的食醋,都有一定的毒性,能引起30%左右的小鼠死亡,而使用发酵米醋则无此不良反应。马兜铃则闹出过肾病风波,一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主要原因就是国外为了减肥,把马兜铃直接当茶饮,而不知道我们药典规定马兜铃要用蜂蜜炮炙解毒。   一位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收治过多位因服用了炮制不到家的中药材,而导致中毒的病人。   更令人担忧的是,虽然炮制技术乃是中药的核心,但是后继无人,很多饮片厂甚至雇佣了对中药炮制一知半解的初中生、高中生来作业。   “现在善鉴别精炮制的中药专家,全国只剩下两位‘高徒’:83岁高龄的王孝涛和 85岁高龄的金世元,所有中药炮制方面的专家加在一起,总共40多位。说句难听的话,死一位少一位。”骆诗文说。   而一家驰名全国的老字号 ,由于老药工总坚持老规矩,新领导不乐意了,退休时一个都没留。有些人就这样流失到深圳的外商合资药店当技术指导,我国炮制技术面临泄密之虞。   “王孝涛现在老得连门都出不去了,曾经想穷极毕生所学,为国家留下一本关于炮制方法的书,出版社问他要 20万元,他向有关部门申请经费支持,没想到一分钱都没批,王老一怒之下罢笔不写了。”    高价买“药渣”   “我买西洋参的时候特别烦,有时候一泡就没有味道了。”有位医生气愤地告诉记者,这类西洋参早已被萃取过有效成分。   骆诗文说,很多冬虫夏草也已被提炼,药材商将“药渣”用啤酒浸泡,误导消费者以为是真货。没有经过萃取的虫草外观饱满、色黄而亮,现在市场上至少70%的冬虫夏草 ,都被提取了有效成分,干巴巴的,虫体较硬,也没有香菇一样的香气。   即使正规药材市场,都充斥着以“药渣”冒充的正品,这让制药厂也很头疼。不买就得停产,买了药品质量肯定有问题。权衡再三,最终还是经济利益占了上风。   以下这些药材都发现过“被萃取”现象:人参、西洋参、党参、冬虫夏草、黄连、黄柏、牡丹皮、首乌藤、金银花、连翘、八角茴香、山茱萸、连翘、桔梗、淫羊藿、川贝、五味子、益母草、泽泻、白术、鸡血藤,柴胡、穿山甲、紫河车等。   如果说从前的中药造假,还只是在等级上以次充好,如今则是花样百出了。   骆诗文曾跑遍了全国17个中药材市场,总结出来常见的造假手法有山肉萸掺进葡萄皮,黄芩中掺桑寄生,用塑料做穿山甲甲片, 把树枝包上毛皮包切成片冒充鹿茸,在海马肚子里灌玻璃胶,往虫草上粘铅粉……中成药造假则更有隐蔽性。比如衡量萸肉的质量标准是熊果酸的含量,一些药厂就往里掺山楂,结果一样达标,疗效只有天知道了。   救救中药,救救中医   求医问药的人们经常感叹,找到合格的好中药难,找到一位好中医,就更难了。医之用药如用兵,须有良医辨证施治、对症下药、才能精确打击。   但中国还有多少中医专家呢?   “过去能被国家外派给其他国家领导人治疗疾病的‘名师’已基本上没有了,只有高徒这一称谓,其中中医有145人,计划让他们再带上一批具有一定中医水平的中年中医,总数达到500人。”骆诗文谈道。   按照《执业医师法》规定,必须有4年以上医学院校的学历者,方能参加资格考试。 凡是师傅带徒弟的,基本上是学徒出身,没有这种学历,一律不能考执业医师,也就无法行医。仅有一条狭窄之门,允许七八十岁的带五六十岁的,五六十岁的带四五十岁的。如此以来,只有提高,没有继承。   “我在中医药局好几年,问老中医:‘你带了几个徒弟?’他说上面给安排的,又不是我自己带徒弟。如果是我自己带徒弟,肯定会像亲生儿子一样教他。现在我都七八十岁了,徒弟五六十岁,他都形成自己观点了,能跟我学什么?什么也学不了!’中医这不是等死吗?前年我写了调查文章,有领导批示我反映的问题很好,要允许中医带徒弟,可惜下到执行层面就不了了之。”   吕柄奎被誉为中医泰斗,他的儿子吕嘉戈告诉记者:“从中医人数上的变化,就能说明问题。西医人数,从1950年到2004年,增长了70多倍,达157万人。而中医从1950年的27万-30万人,达到2004年的27万人,实现了零增长!况且这27万人和55年前的那27万人,医疗水平无法相比。”   自从清末太医院被废止,中医药就开始走上了不被重视之路,经过“现代化”的洗礼,如今更是日渐风雨飘摇。   “中药现代化没错,只是我们的路走错了!”著名专家张吉林认为:“中药要走自己的现代化之路,而不是全盘西药化。”   一位药工批评说:“现在该研究的不研究。比如传统硫黄熏蒸加工方式有不足的一面,但农民收的鲜药不处理无法卖出,怎么解决?没有人管。”   欧盟药典委员会草药专家组组长格哈德·弗兰兹,数年来研究中草药。今年7月,在世界中联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上,他表示“西方的植物药偏重于对已知化学成分的研究;而中草药则是基于对‘阴阳’理论的研究。中药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过来的,西药则是纯粹的化合物。因此,我们在尝试让中药和西药达到统一,结合两者的长处做一些整合工作。”   一位评论者提供了另一个思考角度:“目前西医、中医,西药、中药,谁更科学,以我们目前人类的认知能力,无法做出判断。所以最关键的不是谁先压倒谁,而是先保护,不要让两大体系中的一个先行消亡。”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761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传统中药材蕲蛇、乌梢蛇和白花蛇价格持续攀升
annamoon 2012-9-23 21:33
时间:2010-02-01 16:10:00 来源: 食品商务网 动物类药材中的蕲蛇、乌梢蛇和白花蛇(以下简称三种蛇)均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主要以野生品供应国内外市场。21世纪之前,市场对三种蛇的需求较少,价格很低,药商与蛇农少人问津。21世纪后,国内外医药市场发生巨大变化,新药、特药和中成药的产量逐年加大,新品种层出不穷,对三种蛇的需求快速增长,增幅逐年加大。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野生蛇日渐匮乏,近年已呈枯竭之势,拉升价格连年上涨,每年涨幅超过30%,已成为国内外医药市场上的抢手俏货。2009年以来,三种蛇价格持续攀升,同比超过35%,已引起药厂、药企、药商、药市、药农和保健、日用、化工、食品等行情的密切关注,一些资金大户吃进囤积,许多药厂重金收购备料,多数蛇农惜售心理加重,为后市价升推波助澜。 三种蛇价格缘何持续攀升?调查显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野生资源枯竭 人工养蛇萎缩 三种蛇98%来自野生,主产于江西、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山西、安徽等省区。21世纪之前,总产量约5000吨左右,但由于主产区广大群众在利益的驱动下连年不断地滥捕乱杀,不但捕杀成年蛇,甚至连母蛇和幼蛇也不放过,极大地破坏了蛇类的生态平衡和繁衍;同时,产地连年毁林、造田、修路、开矿、架桥、建房等多项人类活动,导致蛇类生长环境遭到极大地破坏,产量大幅减少。为保护野生蛇类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产地政府发布法律法规,严禁捕捉野生蛇,也使产量减少许多。据不完全统计,三种蛇产量到2003年已骤减至1000-1500吨左右,2007年再减至500吨左右,2008-2009年产量已锐减至200-300吨左右,创下历史新低。 进入新世纪,我国各地兴起人工养蛇,但由于人工养蛇难度大,技术不过关,成本高,投入大,加之养蛇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养蛇难以形成规模,最终导致人工养蛇逐年萎缩,产量杯水车薪,市场需求仍然依靠野生蛇。 二、需求范围拓宽,市场用量锐增 三种蛇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具有祛风通络,定惊,止痉等功效,对风湿顽痹、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小儿急慢性惊风、破伤风、痉挛抽搐以及皮肤瘙痒、干癣湿癣等症都有较好疗效。我国许多制药厂用三蛇开发了近千种新药、特药,用量每年递增20%左右。同时国际市场和港澳台市场对三种蛇的用量也在逐年升温,每年的“广交会”、“药交会”、“博览会”上外商订单增加。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国内外市场对三种蛇的需求量呈逐年增长之势,2001-2004年为200-600吨,2005-2007年为600-800吨,2008-2009年为1000-1200吨左右。 三、供需缺口加大,库存凸显空虚 多年来,国内外市场对三种蛇的需求不但未减,而且每年还以105-15%的速度递增,同时,三种蛇供应出现缺口,缺口连年加大,据不完全统计,2004-2007年缺口约100-300吨,2008-2009年缺口约800-900吨,预测2010-2011年市场供需缺口突破1000吨大关。 三种蛇的供需缺口早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从2004年起即出现缺口,一直持续至今,并呈愈演愈烈之势。为保证药厂正常投料生产和医院治病用药,各地都在大量吃库存,但库存也很薄弱,近些年由于产不足需,各地已无力补充库存,导致库存已基本消耗殆尽。据了解,库存最多的亳州、安国、成都荷花池等几家药市每年不足10吨,而在哈尔滨三棵树、山东舜王城等药市的库存只有几十公斤,许多药厂已呈零库存;在东北几家大药店里的“药斗”里已空空如也。三种蛇供应之少,库存之低可见一斑。 四、价格持续攀升 后市行情走高 市场经济“赢贱缺贵”。三种蛇产不足需,供需出现缺口,缺口即为商机,价格节节攀升实属市场经济规律使然。据对全国17家中药材市场2000-2009年三种蛇价格走势调查显示,蕲蛇、乌梢蛇、白花蛇2000-2001年分别为300元、65元和6元(每条价,下同);2002-2003年分别上涨至550元、83元和10元;2004-2005年又分别上涨至750元、95元和12元;2006-2007年再分别上涨至950元、120元和15元;2008-2009年已分别攀升至1700元、160元和20元。野生蛇资源已趋枯竭,供应缺口已成定局,短期内难以缓解,价格持续上涨已成必然。预计2010-2012年三种蛇的价格将分别上涨至2000元、200元和25元。我们拭目以待。
20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药蕲蛇 乌梢蛇持续走强
annamoon 2012-9-23 21:29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15期 蕲蛇、乌梢蛇均为我国传统中药材,以野生品供应市场。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销量平平,价格低迷不前,市上少人问津。进入21世纪后,蕲蛇和乌梢蛇的销量与价格齐头并进,连续7年持续走强,引起多商关注。 蕲蛇和乌梢蛇销量与价格缘何持续攀升?经过对全国17家大型专业药材市场调查,有如下原因: 野生资源枯竭 产量连年下滑 蕲蛇和乌梢蛇主产于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四川、广东、广西、贵州、山西、河北等省区。21世纪之前,各地生态环境保持良好,野生蛇产量颇丰,总产量约在500万千克以上,而市场需求只有3~6万千克左右,致使市场供过于求,市价连年走低。进入21世纪后,主产地连年不断的毁林造田、退草还田、修路、架桥、开矿、农田广施化肥农药等行为,使蕲蛇和乌梢蛇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野生资源几近枯竭;由于产量锐减,市场缺口逐年加大,蕲蛇和乌梢蛇的市场收购价和销售价逐年上涨,涨幅很大。农民捕抓2千克左右的活蛇,可以卖到400~500元(千克价,下同),相当于1亩玉米的收入,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产区大批群众对野生蛇采取掠夺式的捕抓滥杀,甚至连幼蛇也不放过,导致产量每况愈下,市场缺口愈来愈大,据有关部门对蕲蛇和乌梢蛇产量的专题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总产量约为500万千克左右,2005~2006年已锐减至40~50万千克左右,减幅多达90%左右。 由于野生蛇严重供不应求,部分产区开始人工养蛇,但由于养殖技术复杂,资金投入较大,管理不得法,导致蛇的成活率低,生长缓慢,成本增加,养殖户得不偿失,于是许多人放弃了人工养蛇,因此蛇的产量极少,市场供应仍是以野生品为主。 需求范围拓宽 市场用量锐增 蕲蛇和乌梢蛇药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都具有袪风通络、定惊、止痉等功效,对风湿顽痺、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痉挛抽搐以及皮肤瘙痒、干湿癣等症都有一定疗效。我国许多制药企业用蕲蛇和乌梢蛇开发了大量的新药、特药和中成药,投料量每年递增10%以上,全国数以万计的各类医疗单位采用蕲蛇和乌梢蛇的配方药在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全国各地食用野蛇之风兴起,在野味市场上,蕲蛇和乌梢蛇已成高级宾馆、饭店的抢手俏货,成为野味佳肴;此外,用蛇干、活蛇泡制的“保健酒”已成群众自我保健的佳品。因此国内市场热销蕲蛇和乌梢蛇,在销量锐增的同时,国际市场对蕲蛇和乌梢蛇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升温,在每年举办的“广交会”及各省市的“药交会”上,外商订单持续增加。据有关主流专业媒体报道,国内外两个市场对蕲蛇和乌梢蛇的需求量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类市场需求量在3万千克左右,八九十年代增加至6万千克左右。进入2001年后已增至10万千克,到2002~2004年又攀升至25万千克,此后由于食用蛇遍及大江南北,需求量与日俱增,2005年市场需求再次攀升至50万千克,2006年增加至60~70万千克左右,2007年预计增加至100万千克左右,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20倍左右。 价格节节攀升 后市持续走强 由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蕲蛇和乌梢蛇的需求逐年递增,而供应缺口逐年加大,从2001年之后供需矛盾凸显,从而拉升价格节节攀升,涨幅呈逐年增长之势。据有关主流专业媒体报道,2000年蕲蛇的售价为300元、2001~2006年分别上涨至400元、500元、600元、700元、770元和850元,2007年已涨至900元,平均每年上涨约100元。2000年乌梢蛇市价55元,2001~2006年分别上涨至75元、80元、85元、90元、100元和105元,2007年已涨至110元,平均每年上涨5元左右。与此同时,在全国各地野味市场和高级饭店,活蛇价格更上一层楼,乌梢蛇由2000年的5~10元,2005~2006年上涨至30~40元,今年已涨至55~70元;蕲蛇由2000年的50~60元,2005~2006年上涨至300~400元,今年已上涨至500~600元。 业内人士经过市场调研及分析预测后市走势认为,野生蛇产量逐年大幅下滑,人工养蛇产量极少,市场缺口连年加大,短缺已成定局,三五年内难以缓解,而市场需求则呈逐年增长之势,这样一增一减,更使供需矛盾加剧,势必拉动蕲蛇和乌梢蛇持续走强,价格将继续上涨,而且每年将攀登一个新台阶,蕲蛇今年价格将上涨至1000元,明年持续上涨至1100元左右,2008年有望涨至1200元;乌梢蛇今年将升至120元左右,明年将在130元价位上,2008年将突破150元大关。(丁立威) 本篇文章来自A href='http://www.100md.com'百拇医药网/a 原文链接: 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7/04/13/42/74/85.htm#jtss-qzone
个人分类: 科研教学|2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您还敢吃中药吗?
热度 2 xuxiaxx 2012-8-15 19:00
通常是看中医、医生开中药、回家煎药、服药。如果您看了健康报网发表的一篇记者调查报告(3)题为“ 中药材质控链令人心惊 ”以后。您还敢看中医、吃中药吗?什么时候才能吃到安全的药? 请链接: http://www.jkb.com.cn/document.jsp?docid=315713cat=0D
245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医药为神九航天员保驾护航
热度 6 xupeiyang 2012-6-18 08:11
中医药为神九航天员保驾护航
刘旺在第一天承担了比较大的工作量,他首先单独在返回舱值班,值夜班。值班过程需要随时补充营养。所用的水袋很像医院输液的袋子,保证液体不散到空中,吃喝都要从头做起、从头学起。据介绍,饮食中增加一些让他们能更加适应太空失重环境的饮料和一些中药材。   中国航天员中心医监医保研究室主任李勇枝,中医学博士。她和她的同事们为每名航天员建立了中医保健档案,进行辨证分型。大负荷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有时会使航天员身体出现某种功能的紊乱,比如疲劳、睡眠不好、血压波动等,这时中药的调理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杨利伟的身体健康就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绵之主任负责的。
个人分类: 中医药学|4915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中药标本--中药图片大全
热度 3 duanjunscib 2012-2-10 08:38
[转载]中药标本--中药图片大全
源自网站: http://www.zhong-yao.net/daquan/bbk/index.htm 原文地址: 中药标本--中药图片大全 作者: 别样人生 点击中药名字,即可看到详细内容! 解 表 药 麻黄 桂枝 紫苏 生姜 香薷 荆芥 羌活 白芷 藁本 苍耳子 辛夷 细辛 防风                       薄 荷 牛蒡 桑叶 菊花 蝉蜕 蔓荆子 葛根 柴胡 升麻 淡豆豉 浮萍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本类药物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肮经,偏行肌表,有促进肌体发汗,使表邪由汗出而黎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表证,防止疾病传变的目的。即《内经》所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思。解表药除主要具有发汗解表作用外,部分药尚兼有利尿退肿、止咱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作用。 解表药主要用治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之外感表证。部分解表药尚可用于水肿、咱喘、麻疹、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证而效有表证者。 清 热 药 石 膏 知 母 芦 根 天花粉 淡竹叶 栀 子 夏枯草 决明子 木贼 密蒙花 青葙子           黄 芩 黄 连 黄 柏 龙胆草 苦 参 穿心莲 白鲜皮 秦 皮 金银花 连 翘 板蓝根 大青叶 青 黛 贯 众 鱼腥草 蒲公英 紫花地丁 土茯苓 蚤休 野菊花 红 藤 败酱草 山豆根 射 干 马 勃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白花蛇舌草 漏 芦 忍冬藤 拳参 半边莲 山慈姑             生地黄 玄 参 牡丹皮 赤 芍 水牛角 紫 草 青 蒿 地骨皮 银柴胡 胡黄连 白薇 青 果 苘麻子 荷叶 委陵菜 罗汉果 白蔹 寒水石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清热药的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功效。本类药物主要用于表邪已解、里热炽盛,而无积滞的里热病证,如外感热病,高热烦渴,温热泄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及阴虚发热等。清热药是以《内经》“热者寒之”及《本经》“疗热以寒药” 的原则指导用药的。 由于发病原因不一,病情发展变化的阶段不同,以及患者体质的差异,里热证既有气分与血分之分,又有实热与虚热之异。因此,就有多种类型的临床表现。针对热证的不同类型,并根据药物的功效,将清热药分为以下五类。清热泻火药,功能清气分热,用于高热烦渴等气分实热;清热燥湿药,功能清热燥湿,用于泻痢,黄疸等湿热病证;清热凉血药,功能清解营分、血分热邪,用于吐衄发斑等血分实热证;清热解毒药,功能清解热毒,用于痈肿疮疡等热毒炽盛的病证;清虚热药,功能清虚热、退骨蒸。用于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等证。 泻 下 药 大黄 芒硝 番泻叶 芦荟     火麻仁 郁李仁           甘遂 京大戟 芫花 牵牛子 商陆 巴豆 千金子 玄明粉 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本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泻下通便,以排除胃肠积滞、燥屎及有害物质(毒、瘀、虫等);或清热泻火,使实热壅滞之邪通过泻下而清解;或逐水退肿,使水湿停饮随从大小便排除,达到祛除停饮,消退水肿的目的。主要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根据本类药物作用的特点及使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峻下逐水药三类。其中攻下药和峻下逐水药泻下作用峻猛,尤以后者为甚;润下药能润滑肠道,作用缓和。 使用泻下药应注意的是:里实兼表邪者,当先解表后攻里,必要时可与解表药同用,表里双解,以免表邪内陷;里实而正虚者,应与补益药同用,攻补兼施,使攻邪而不伤正。攻下药、峻下逐水药,其作用峻猛,或具有毒性,易伤正气及脾胃,故年老体虚、脾胃虚弱者当慎用;妇女胎前产后及经期应当忌用。应用作用较强泻下药时,当奏效即止,慎勿过剂,以免损伤胃气。应用作用峻猛而有毒性泻下药时,一定要严格炮制法度,控制用量,避免中毒现象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祛风湿药 独活 威灵仙 蕲蛇 木瓜 寻骨风 川乌 蚕沙 草乌 海风藤 乌梢蛇 松节   防已 秦艽 络石藤 雷公藤 豨莶草   桑枝 老鹳草         五加皮 桑寄生 狗脊 千年健     徐长卿 海桐皮 丝瓜络 金钱白花蛇 凡以祛除风寒湿邪,解除痹痛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主要具有祛散寒除法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湿邪所致的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疼痛、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证。此外,部分药物还分别具有舒筋活络、止痛、强筋骨等作用。 化 湿 药 苍术 厚朴 广藿香 佩兰 白豆蔻 砂仁 草果 草豆蔻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具有化湿运脾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脾恶湿,“土爱暖而喜芳香。”若湿浊内阻中焦,则脾胃运化水谷之功能受阻而致病。芳香之品能醒脾化湿,湿燥之药可燥湿健脾,故本类药物适用于湿浊内阻,肺为湿困,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痞满、呕吐泛酸、大便溏薄、食少体倦、口甘多涎、舌苔白腻等证。此外,有芳香解暑之功,湿温、暑温等证,亦可选用。 在应用时,应根据不同证候,作适当的配伍。如脾胃虚弱者,配补脾健胃药;湿阻气滞、脘腹胀甚者,配行气药;寒湿中阻者,配温里药;若里湿化热者,配清热燥湿药等。本类药物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易于耗气伤阴,故阴虚血燥及气虚者宜慎用。又因其芳香,多含挥发油,系其有效成分,故人煎剂宜后下,不宜久煎,以免降低疗效。 利水渗湿药 茯苓 猪苓 泽泻 薏苡仁 香加皮 冬瓜皮   车前子 滑石 川木通 海金砂 萆薢 瞿麦 地肤子 石 韦 冬葵子 灯心草         茵陈蒿 金钱草 虎杖 赤小豆       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本类药物味多甘淡,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淋证、黄疸、湿疮、泄泻、带下、湿温、湿痹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 应用利水渗湿药,须视不同病证,选用有关药物,作适当配伍。如水肿骤起有表证者,配宣肺发汗药;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配温补脾肾药;湿热合邪者,配清热药;寒湿相关者,配祛寒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至于泄泻、痰饮、湿温、黄疽等,则应分别与健脾、芳香化湿、或清热燥湿药切配伍。 温 里 药 附子 干姜 肉桂 吴茱萸 小茴香 丁香 高良姜 花椒 胡椒 荜茇 荜澄茄 八角茴香 红豆蔻           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本类药物多味辛而性温热,以其辛散温通、偏走脏腑而能温里散寒、温经止痛,个别药物还能助阳、回阳,故可以用治里寒证。即《内经》所谓“寒者热之”、《本经》所谓“疗寒以热药” 之意。 本类药物因其主要归经之不同而奏多种效用。其主入脾胃经者,能温中散寒止痛,可用治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白等;其主人肺经者,能温肺化饮而治肺寒痰饮证,症见痰鸣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等;其主入肝经者,能温肝散寒止痛而治肝经受寒少腹痛、寒疝作痛或厥阴头痛等,其主入肾经者,能温肾助阳而治肾阳不足证,症见阳萎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等;其主入心肾两经者,能温阳通豚而治心肾阳虚证,症见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等,或能回阳救逆而治亡阳厥逆证,症见畏寒倦卧、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 行 气 药 橘 皮 青 皮 枳实 木 香 沉 香 乌 药 荔枝核 香附 佛 手 川楝子 青木香 薤 白 柿 蒂 刀 豆 檀香 玫瑰花 九香虫 香 橼 大腹皮 天仙藤   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理气药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其味辛能行散,味苦能疏泄,芳香能走窜,性温能通行,故有疏理气机的作用。因本类药物主归脾、肝、肺经,故有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不同功效。具有理气健脾作用的药物,主要用治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痛、暖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具疏肝解郁者,主要用治肝气郁滞所致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具理气宽胸者,主要用治肺气壅滞所致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 消 食 药 山楂 神曲 麦芽 谷芽 莱菔子 鸡内金 阿魏 凡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治疗饮食积滞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消食药,又叫消导药。 消食药多味甘性平,主归脾胃二经,功能消化饮食积滞、开胃和中。主要用治饮食积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恶心酸吐、不思饮食、大便失常等脾胃虚弱的消化不良证。 使用本类药物,应根据不同的病情予以适当配伍。若宿食停积、脾胃气滞者,当配理气药以行气导滞。若脾胃气虚、运化无力者,须配健脾益胃药以标本兼顾、消补并用。若素体脾胃虚寒者,宜配温里药以温运脾阳、散寒消食。若兼湿浊中阻者,宜配芳香化湿药以化湿醒脾、消食开胃。若食积化热,可配苦寒攻下药以泻热化积。 驱 虫 药 使君子 苦楝皮 槟榔 南瓜子 鹤草芽 雷丸 鹤虱 榧子 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本类药物多具毒性,入脾、胃、大肠经,对人体内的寄生虫,特别是肠道内寄生虫,有毒杀、麻痹作用,促使其排出体外。故驱虫药主要用于治疗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绕虫病、绦虫病、钩虫病、姜片虫病等。此类寄生虫病患每见绕脐腹痛、不思饮食或善饥多食、嗜食异物,久则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腹大青筋暴露、浮肿等症状。也有部分病人症状较轻,无明显证候,只在查验大便时才被发现。凡此,均当服用驱虫药物,以求根治。对机体其它部位的寄生虫,如血吸虫、阴道滴虫等,某些驱虫药物亦有驱杀作用。 止血药 仙鹤草 白及 棕榈炭 血余炭 藕节       大蓟 小蓟 地榆 槐花 侧柏叶 白茅根 苎麻根 槐角 三 七 茜 草 蒲 黄 血 竭 五灵脂 降香     炮 姜 艾 叶 莲 房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血药。 止血药均具有止血作用,因其药性有寒、温、散、敛之异,所以其具体作用又有凉血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温经止血的区别;止血药也就分为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四类。 止血药主要适用于内外出血病证,如咯血、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紫癜以及外伤出血等。 血循行脉道,环周不休,荣养全身。几各种原因导致出血,可造成阴血亏虚;并可因出血过多而造成机体衰弱;若大出血不止者,更会导致气随血脱而危及生命。所以,止血药物,不论在治疗一般出血证,还是创伤及战伤救护中,均具重要意义。 止血药前人经验多炒炭后用。一般而言,炒炭后其性苦、涩,可加强止血之效。也有少数以生品止血效更好者。 活血化瘀药 川芎 郁 金 乳香 延胡索 姜 黄 没 药     丹参 桃 仁 牛膝 红 花 益母草 鸡血藤 泽兰 王不留行 庶虫 自然铜 苏木 马钱子 骨碎补       莪术 水 蛭 三棱 穿山甲         儿 茶 斑蝥 干 漆 皂角刺 刘寄奴 卷 柏 月季花 凡以通畅血行,消除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活血化瘀药,或活血祛瘀药。简称活血药,或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味多辛、苦,主归肝、心经,入血分。善于走散通行,而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并通过活血化瘀作用,而产生止痛、调经、破血消徵、疗伤消肿、活血消痈等作用。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所以本类药物主治范围很广,遍及内、妇、儿、外、伤各科。如内科之胸、腹、头诸痛,而痛如针刺,痛处固定者;体内之徵瘕积聚;中风后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关节痹痛日久;血证之出血色紫,夹有血块,外伤科之跌扑损伤,瘀肿疼痛,痈肿疮疡等。凡一切瘀血阻滞之证,均可用之。 活血化瘀药,根据其作用强弱的不同,有和血行血,活血散瘀及破血逐瘀之分。可按其作用特点和主治之不同,分为活血止痛、活血碉经、活血疗伤、破血消徵四类。” 本类药物易耗血动血,对妇女月经过多及其他出血证无瘀血现象者忌用;孕妇慎用或忌用。 化 痰 止 咳 平 喘药 半 夏 天南星 禹白附 皂 荚 旋覆花 白 前 桔 梗 前 胡 川贝母 浙贝母 瓜 蒌 竹 茹 竹 沥 天竺黄 昆 布 海 藻 黄药子 海蛤壳 白芥子 瓦楞子 礞石 胖大海             苦杏仁 苏 子 百 部 紫 苑 款冬花 马兜铃 桑白皮 葶苈子 白果(银杏仁) 枇杷叶 矮地茶       洋金花 伊贝母 化橘红 瓜蒌仁 华山参 钟乳石   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以制止咳减轻哮鸣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因化痰药每兼止咳、平喘作用;而止咳平喘药又每兼化痰作用,且病证上痰、咳、喘三者相互兼杂,故将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合并一章介绍。 化痰药主治痰证,而痰又有寒痰、热痰、燥痰、湿痰之分,化痰药也相应因药性有温燥与凉润之别而分为温化寒痰药与清化热病药二类。痰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它“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以喘的痰证甚多:如痰阻于肺之哮喘痰多;痰蒙心窍之滑脉,胸痛;痰蒙请阳之眩晕;肝风夹痰之中风、惊厥,痰阻经络之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极火互结之症病、瘦瘤;痰凝肌肉,流注骨节之阴疽流注等,皆可用化痰药治之。止咳平喘药,用于外感、内伤所致种各种咳嗽和喘息。 安 神 药 朱砂 龙骨 酸枣仁 远志 磁石 琥珀 柏子仁 合欢皮 夜交藤 龙齿 凡以安定神志为主要作用,用治神志失常病证的药物,称为安神药。 心藏神,肝藏魂,所以人体神志的变化与心、肝二脏的功能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安神药物亦多入心经和肝经。 安神药多以矿石、贝壳或植物的种子入药,矿石、贝壳类药物,质重沉降,故多有重镇安神作用,称重镇安神药;植物种子类药物,质润滋养,故多有养心安神作用,称养心安神药。 平肝潜阳药 石决明 珍珠母 牡蛎 代赭石 蒺藜 罗布麻 珍珠 以平抑上亢之肝阳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肝阳上亢证的药物,称平肝潜阳药,或称平抑肝阳药,简称平肝药等。 平肝潜阳药均具有平肝潜阳功效,主治肝阳上亢证。肝阳上亢常由素体阴虚或肝郁化火,暗耗其阴,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不能制阳,以致于阴虚于下,阳亢于上。此证常以气血上冲之头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为主症;亦可见头重足轻、腰膝酸软等下虚之证;并可伴见急躁易怒、心悸、失眠等症;舌质红,脉弦细数或弦劲有力。其中有的兼能清肝热,以治肝阳上亢而肝火甚者,称清热平肝。有的平肝潜阳药兼有宁心安神,明目等作用;还可分别主治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及肝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等症。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甲亢、内耳眩晕、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肝阳上亢证的部分患者可表现出上述症状,但不能将肝阳上亢证与这些病划等号。 本类药的应用当考虑到其病本为肝肾阴虚,故常须与滋养肝肾之阴的药物配伍,益阴以制阳。肝阳化风,导致肝风内动者,当与息风止痉药配伍。若肝火亢盛,烦躁易怒者,宜与清泻肝火之品配伍;肝阳上亢,内扰心神而兼心神不宁者,又常与宁心安神药配伍。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牛 黄 钩 藤 地 龙 天 麻 僵 蚕 全 蝎 蜈蚣 玳瑁 以平息肝风,制止痉挛抽搐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肝风内动证的药物,称息风止痉药。可简称息风药或止痉药。 息风止痉药均具有息风止痉功效,主治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证是指由肝阳上亢、高热、痰浊、血虚、阴虚等原因所致,以肢体痉挛、抽搐、颤动等为特点的证候。“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该证以痉挛、抽搐为特征,但病因不同,伴见症状各异。如肝阳化风所致者,多以眩晕欲仆,头痛而摇,肢体震颤,语言不利,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舌强不语,偏瘫为主症,兼见手足麻木,步履不正等;温热病,热入营血,或肝热内盛而热极生风者,常以四肢抽搐,两目上视,牙关紧闭为主症,并伴见高热,神昏,躁扰如狂等;阴虚动风,血虚生风者,多以手足蠕动、震颤,关节拘急,肢体麻木为主,常伴见阴血不足之表现。息风止痉药主要适宜于肝阳化风、热极动风的肝风内动证,亦可用于痫证、破伤风、脾虚慢惊风等痉挛抽搐者。大多数息风止痉药常分别兼有平肝潜阳,清热解毒,明目等作用。 开 窍 药 麝 香 苏合香 蟾 酥 冰 片 石菖蒲 安息香 樟脑 凡具辛香走窜之性,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用于治疗闭证神昏病证的药物,称开窍药。 心藏神,主神明,心窍开通则神明有主,神志清醒,思维敏捷。若心窍被阻、清窍被蒙则神明内闭,神识昏迷,人事不省。开窍药味辛、芳香,善于走窜,皆入心经,有通关开窍、启闭回苏的作用。主要用治温病热陷心包、痰浊蒙蔽清窍之神昏谵语,以及惊风、癫痫、中风等卒然昏厥、痉挛抽搐等症。   补 虚 药 人参 党参 太子参 山药 甘草 白扁豆 西洋参 黄芪 白术 蜂蜜 大枣 鹿茸 巴戟天 菟丝子 杜仲 沙苑子 肉苁蓉 淫羊藿 补骨脂 续断 蛤蚧 益智仁 冬虫夏草 紫河车 韭菜子               熟地 阿胶 当归 白芍             北沙参 麦冬 石斛 百合 枸杞子 墨旱莲 鳖甲 南沙参 天冬 玉竹 黄精 女贞子 龟板 海龙 灵芝 珠子参 竹节参 明党参 紫石英       鹿角霜 仙茅 黄狗肾 海马 锁阳 葫芦巴 核桃仁 龙眼肉 何首乌 桑葚   凡能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拟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养药或补益药。 虚证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但就其“证型”概括起来,不外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类。补益药也可根据其功效和主要适应证的不同而分为补气、补阳、补血、补阴四类。 临床除应根据虚证的不同类型选用相应的补虚药外,还应充分重视人体气、血、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一般说来,阳虚者多兼有气虚,而气虚者也易致阳虚;气虚和阳虚表示人体活动能力的衰减。阴虚者每兼见血虚,而血虚者也易致阴虚;血虚和阴虚,表示体内精血津液的耗损。与此相应,各类补益药之间也有一定联系和共通之处。如补气药和补阳药多性温,属阳,主要能振奋衰减的机能,改善或消除因此而引起的形衰乏力,畏寒肢冷等证,补血药和补阴药多性寒凉或温和,属阴,主要能补充耗损的体液,改善或消除精血津液不足的证候。故补气药和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往往相辅而用。至于气血两亏,阴阳俱虚的证候,又当气血兼顾或阴阳并补。 补虚药除有上述“补可扶弱”的功能外,还可配伍祛邪药,用于邪盛正衰或正气虚弱而病邪末尽的证候,以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 此外,还应注意顾护脾胃,适当配伍健脾消食药,以促进运化,使补虚药能充分发挥作用. 补虚药原为虚证而设,凡身体健康,并无虚弱表现者,不宜滥用,以免导致阴阳平衡失调,“误补益疾”。实邪方盛,正气未虚者,以祛邪为要,亦不宜用,以免“闭门留寇”。 收 涩 药 麻黄根 浮小麦 罂粟壳 石榴皮 莲须 莲子心 禹余粮 五味子 五倍子 肉豆蔻 乌梅 诃子 赤石脂   山茱萸 桑螵蛸 金樱子 芡实 覆盆子 海螵蛸 莲子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陈藏器说:“涩可固脱。”李时珍指出:“脱则故而不收,故用酸涩药,以敛其耗散,”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分别具有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收敛止血、止带等作用。适用于久病体虚、正气不固、脏腑功能衰退所致的自汗、盗汗、久敛虚喘、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不禁的病证。   收涩药性涩敛邪,故凡表邪未解,湿热所致之泻痢、带下,血热出血,以及郁热未清者,均不宜用。误用有“闭门留寇”之弊。但有一些收涩药除收涩作用之外,兼有清湿热,解毒等功效,则又当分别对待。 本类药物,根据其作用特点,大致上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个部分。但在药物作用方面,某些药物往往表现出多种的功用,故须进一步予以综合比较。 涌 吐 药 常 山 胆 矾 瓜 蒂 凡以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涌吐药,又称催吐药。 本类药物多为酸苦,具有涌吐毒物、宿食、痰诞的作用。适用于误食毒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或宿食停滞不化,尚未入肠,脘部胀痛;或痰涎壅盛,阻于胸膈或咽喉,呼吸喘促;以及癫痫发狂等证,用之以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此即《内经》:“其高者,因而越之。”“在上者涌之。”之意。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 雄 黄 硫黄 白 矾 蛇床子 土荆皮 蜂房 大蒜 木槿皮 蓖麻子 木鳖子 升药 轻粉 砒石 铅丹 炉甘石 硼砂 大风子         以外用攻毒或杀虫或去腐或敛疮为主要功效的药,分别称为攻毒药、杀虫药、去腐药、敛疮药。 本类药物多数具有攻毒功效。“毒”有多种含义。本章药物所攻之毒,主要指疮毒,其次,有的药可攻蛇虫毒。部分药物具杀虫功效。这里的所谓杀虫,主要是指外用药对疥虫等体表寄生虫的毒杀作用。部分药物具去腐功效。所谓去腐,即外用药促使溃疡内腐败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离脱落的治疗作用。部分药物还具有敛疮功效。所谓敛疮,即外用药促进溃疡内新肉生长,促使疮口愈合的治疗作用。具攻毒功效的药物,适用于疮疡肿毒;能攻蛇毒者,可主治毒蛇咬伤。具杀虫功效的药物,适用于疥疮、酒渣鼻等皮肤寄生虫病。具去腐功效的药物,可用于溃疡初期,脓栓未落,腐肉未尽,或脓水不尽,新肉未生之证。具敛疮功效的药物,适用于溃疡后期,腐肉已脱,脓水将尽,新肉不生,疮口难敛之证。本类药物常分别兼有外用消肿、止痛、收湿、止痒、明目退翳等功效,可分别适用于疮痈肿痛、湿疹或疮疡多脓湿、疥癣瘙痒、目生翳膜等皮肤或五官病证。本类药物的内服功效及其适应证不存在共性。 本类药物大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无论外用或内服,均应严格控制剂量和用法,不宜过量或持续使用,以防发生中毒。制剂时,应严格遵守炮制及制剂法度,以减轻其毒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个人分类: 其它植物|4746 次阅读|4 个评论
广西考察归来有感-石斛类中药材的种植给力林下经济发展
duanjunscib 2012-2-9 21:30
广西考察归来有感-石斛类中药材的种植给力林下经济发展
应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场长罗敦先生的邀请,这个月7-8日我去了一趟黄冕林场。 广西国有黄冕林场全场林地总面积有58万亩,森林覆盖率87.4%;据罗场长介绍,未来的工作重点是将黄冕林场建设成十大原料基地,其中 珍稀石斛类名贵中药材示范基地 是其建设的重点基地之一(其它九大基地为工业原料林及混交林基地建设,大径材基地建设,珍贵树种基地建设,有机农产品 ( 茶叶 ) 示范基地,乡土树种基地建设,低碳循环经济示范区基地,中亚热带地区立体森林经营标准化示范区基地建设,建立桂北大型绿化育苗组培基地,柬埔寨造林、加工林产品基地) 。希望我们能在 石斛类中药材基地 建设的过程中能给他们提供技术支撑。罗场长还说,植树造林是黄冕林场重要工作之一,每年都需要大量的种苗,但黄冕林场并没有自己的种苗组培室,希望我们能协助他们建立一个 年产种苗千万株以上的组培工厂 ,因为我的研究团队在植物种苗组培快繁方面已有较为深厚的积累,因此我就愉快地答应了。 罗场长属于少壮派人物,做事很有魄力,我相信黄冕林场在罗先生的带领下,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石斛类中药材产业近年来在全国的发展速度很快,相对说来广西还算是比较慢的了。目前人工规模化种植的石斛类中药主要有铁皮石斛、齿瓣石斛(紫皮石斛)、金钗石斛、细茎石斛(铜皮石斛)和霍山石斛(米斛)等5个种。自前年开始,大宗的中药材中,很多种类的市场价格是走低的,但石斛类中药材的价格却还在上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在黄冕林场的波寨分场考察-后面的建筑物是国民党时期的火车站 波寨分场的木材加工车间 波寨分场的桉树育苗场
个人分类: 铁皮石斛|7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药材和干菜加工过程带毒
热度 2 Education 2011-11-8 11:19
听了一个相熟的中医生的介绍,长期服用中药的人,肝,肺,肾受到慢性损伤,感到震惊。 中药材一般都经过硫磺熏制以防腐,但是硫磺,以及衍生物对人体危害极大,一般中医,药农都避而不谈。 其实,香菇常常也被硫磺薰过,既无虫又好看 笋干,黄花菜,等干菜有类似危险。 硫磺,二氧化硫,连食品添加剂都不是,就是防腐杀虫的毒药,国家明令禁止药材食品里面使用,但是生产,流通, 销售领域的利益驱动,导致服用者蒙受伤害。 中药材也成毒药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6/29/78/0_1.html 九成中药用硫磺熏过 http://www.chinadaily.com.cn/dfpd/liaoning/2010-12-27/content_1464265_2.html http://news.qq.com/a/20110403/000635_1.htm 硫磺熏香菇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96/1/624220.shtml 补充 http://health.msn.com.cn/zhuanti/trtzyzjs/ 英国药品及保健品管理署(MHRA)周一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中药警告,称这些中药含有巨量的有害毒素,包括铅、水银以及砷,此次被警告的产品有北京同仁堂的牛黄解毒片、保灵堂的白凤丸以及恒隆昌的发宝。 http://blog.ifeng.com/article/32497822.html?touping “方舟子和他的网友们”第33期:聊中药毒性 2014-04-11 17:50:00 归档在 我的博文 | 浏览 374681 次 | 评论 0 条 (早前,云南白药被曝含有未标示的毒性物质,而其最近修改的说明书中,则明确了含草乌成分,草乌又称断肠草,有剧毒。无独有偶,华佗再造丸的最新修订版说明书也增加了毒性成分“马钱子”。中药毒性成分是毒害人体还是以毒攻毒?国家保密配方是否有权不公布药品成分?2014年4月10日15:00-16:00,方舟子邀请余向东聊中药毒性。)毛山稻士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请问二位,为什么会不断有新的经络理论出现?是推翻前理论还是兼容前理论?怎么判断这些理论的正确性?人体内的经络是否固定?为何能容纳如此多的理论?余向东 :世上没有鬼,见到鬼的人很多。人体内没有经络,经络理论很多。其实,不仅经络,中医很多概念都有多种“理论”,比如经典之经典《伤寒论》的核心概念“六经”究竟是什么,就至少有十几种“理论”。这不是科学的特征。苏坤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云南白药也好,华佗再造丸也好,既然都标明含有毒性成分,是否说明这有毒成分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呢?余向东 :是否对人体有害,需要作严格的临床试验才能知道。可怕的是,中医不喜欢做这种试验。我们无法得知这些中药不良反应的具体数据。这种危险相当于“盲人骑瞎马”复古风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两位先生好。据说云南白药在国外销售有标注配方说明,在国内销售却没有配方说明。对此,你们是怎样解读的?谢谢!余向东 : 说明中国人是可以合法欺骗的。秋野之南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俗话说中药治大药,相对于西药来说,中药的毒性算低的,如果含量未超标,应该可以接受,且与其它成份药材混合,自然又会降低毒性。退一步说,即使有毒,不是还有以毒攻毒一说吗?你们怎么看?余向东 : 中药毒性往往是未知的,而不是“低”。连化学成分都不知道,妄图通过配伍减毒是意淫而已。人生何处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中医本来就是标榜:是药三分毒啊,西药的副作用应该更严重啊,只是他们没标出来而已。方舟子 :你搞反了,西药的说明书把副作用研究、标明得清清楚楚,而中药对副作用缺乏系统研究,在说明书中都是标“尚不明确”,出了问题再以“是药三分毒”作为开脱的借口。造船王Cirdan :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取消中医,验证所有中药,请问这个说法是否合理?余向东 :取消中医是不现实的,但是至少应该向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等学习,中西医严格分开,中医不允许开西药,西医也不允许开中药。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开中药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的西医都并不懂中医药理论,这是非常荒唐可悲的事。凡是用于治病救人的药物,都必须进行严格的验证,这是理所当然的。东医悟者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关于天然中药的毒自古以来就是历代苍生大医用来治病救人的,黄帝内经素问中强调毒药攻病邪,五谷为食养。有病则病当之无损于人,无病则人当之伤其正也;再说了,药是用来治病的,没病吃药干什么呢?余向东 : 毒性作用和治疗作用不分,是医学低级阶段的通病。中医直到现在还没有进化到高级阶段。诺 :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方舟子,你是反对中药还是反对中成药呀?方舟子 : 都反。实际上,中药汤药比中成药还糟糕。中成药因是工业化生产,好歹还有点质量控制。玛琪vivicandy : #方舟子余向东聊中药毒性#中药真的有毒性吗方舟子 : 怎么没有毒性,吃云南白药中毒死亡的都有过,吃乌头中毒死亡的就更多了。。。。。。。。(原文很长)
个人分类: 人文历史|3850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铁皮石斛怎么吃
duanjunscib 2011-11-5 22:17
[转载]铁皮石斛怎么吃
1、鲜吃——取新鲜铁皮石斛若干,洗净入口细嚼,味甘而微黏,清新爽口,余渣吞咽即可。(功效:强阴益精、开胃健脾。) 2、煎汤——洗净切碎或拍破加水入锅用文火先煎煮30分钟,后放入1-2克西洋参再煮30分钟,可重复煎煮,连渣食用。近代名医张锡纯说:“铁皮石斛最耐久煎,应劈开先煎,得真味” (功效:补虚养阴,清热。) 3、泡茶——洗净后切薄片,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可重复冲泡,连渣食用。(功效:开胃健脾、降火理气、对慢性咽喉炎疗效显著。) 4、熬膏——洗净切碎或拍破可加其他中药材加水煎汁,连煎两次,弃渣后用小火浓缩,再加冰糖,继续熬制成膏状引用。(功效:对劳损虚弱、肢节多痛、体乏、夜多盗汗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5、浸酒——洗净切碎拍破、单味或和其他物料一起浸入40度以上酒中,3个月后即可食用。(功效:补肾养阴、生精祛风。)6、入膳——洗净切碎或拍破和鸡鸭等材料一起文火炖2-3小时,连渣食用。或用文火煎煮后取汁备用,加入其他原料可煮粥、做羹、煲汤等。(功效:养阴生津、抵虚热、微汗、筋骨酸痛等常见的体虚症。) 沌汤 榨汁(可直接饮用或煮熟后饮用 ) 铁皮石斛花茶 铁皮石斛浸膏 泡酒 铁皮石斛鲜条
6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笔者6年前呼吁有结果:山银花不能以金银花名义销售
蒋高明 2011-9-10 20:52
据人民网消息, http://www.022net.com/2011/9-7/503775173054692.html 百万亩山银花遭淘汰 紧缺10亿株金银花苗 2011-9-7 17:24:58 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廉士东    【《商界》山东平邑专稿 记者/文海军 雷祖波】 100万亩山银花面临淘汰,按每亩栽种1000株推算,市场紧缺正品金银花种苗量将达10亿株!   “山银花和金银花指纹图谱不一样,且不含木犀草苷, 又因其药性属热性,而金银花性寒味甘,如果将山银花当金银花使用,严重者会危及生命!”在接受《商界》记者采访时,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廉士东说。   100万亩山银花,为何惨遭市场淘汰?    山银花不是金银花   2010年10月1日实施的新版《中国药典》,再次将山银花与金银花区别开来。其实,早在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就已明确把山银花和金银花做了区别对待。   “原因就是山银花中不含有木犀草苷这种药用成分。而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以木犀草苷为主,在清热解毒、杀菌消炎方面疗效甚佳。山银花的主要成分是绿原酸,因不含木犀草苷,因此其药理疗效和金银花是不一样的”。   近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专家对金银花、山银花的药性研究分析表明:“金银花药性寒,与文献记载一致;山银花药性热,与金银花药性完全相反。”    2005年7月15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先恩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山银花不是金银花,农民种植要小心》。文章指出:新版药典实施以后,中药处方以及各种饮片、提取物如冠以金银花名称,将只能以忍冬科忍冬为原料,否则将是不合法的。各种保健品今后也不得将山银花等冠以金银花之名。换言之,如果把山银花当作金银花卖,就是以假乱真,坑害农民 。   据调查了解,我国正品金银花主要分布在山东平邑、河南封丘、河北巨鹿等地;“山银花”的主产区在湖南隆回、溆浦,重庆秀山、彭水,贵州兴义、遵义,四川南江等南方地区。   由于药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金银花多年来走俏市场,一般产地销售价都在200元/公斤以上。    山银花滞销的背后   新药典的明确界定出台,山银花市场遭遇四面楚歌,主产区湖南市场一片萧条,普遍产生滞销。   湖南隆回商人舒建中,1994年前往广西玉林,做山银花生意。行情好时,一年能销出500吨干花,一般年头也有300吨。他说,在玉林银丰中药港,现在有来自隆回、溆浦等地的30多家商户做山银花买卖。去年,这30多家商户的总销量在2000吨以上,而今年至今才销了200吨左右。   全国金银花年需求量3万吨以上,而真正的供货量仅仅8000吨左右,这个市场足够巨大,理应是供不应求。为什么湖南隆回的“金银花”反而出现滞销?背后隐藏怎样的隐忧呢?   “ 山银花很难再有市场,不能再以金银花名义进行销售了,全国打假行动已经开始 !”   “依据药典的规定,从去年开始,国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山银花冒充金银花作为药材使用的监控和打击力度。制药和食品饮料企业对山银花的禁用和慎用,使山银花出现了价低难售的局势,同时也造成了正品金银花在市场上价高且供不应求的局面。”廉士东分析指出。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48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硫磺枸杞”面市,越红枸杞毒性越大
热度 2 zharh 2011-6-14 23:24
近年来用硫磺熏蒸的药材越来越多,硫磺的用量越来越大,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潜在的危害。为了了解目前市场上硫磺熏蒸药材的情况,我们从药材市场上购买部分中药材,采用《中国药典》 2010 版收载的二氧化硫测定方法对收集到中药材样品测定其二氧化硫残留量,其结果令人吃惊。二氧化硫残留量最高的药材是枸杞,最红的枸杞二氧化硫残留量 竟高达 2789mg/kg ,中等红的枸杞的残留量为 930mg/kg ,暗红色的枸杞的残留量为 20mg/kg 。只有暗红色枸杞的二氧化硫残留低于 30mg/kg 。因此在选择枸杞时要选择表面暗红色,肉厚子少,带有果实的成熟的香味,味甜微酸的枸杞。不宜选择色鲜红,肉薄子多,味酸微苦的劣质枸杞。
414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药惨遭毒手——瘦肉精种养,硫磺美容,硫酸镁增重
热度 3 sheep021 2011-3-19 17:47
中药来到人间,每一个毛孔都可能隐藏着风险和肮脏的东西,瘦肉精种养,硫磺美容,硫酸镁增重,如此等等,竟然能一路过关,进入患者的口中。中药不能治病,看来已经是好的了,中药还会致病呢!!! 这一招,真的是抄了中医的后路。没有合格的重要,中医岂不是束手无策了吗? 幸亏中医还有针灸、推拿、按摩、气功,饮食养生、运动养生。 有人要亡中医,天不亡中医啊 中医,本来就不是靠中药起家的。 让毒中药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中医,返璞归真的时候就要到了 。 。 南方周末- 硫磺当归 中药材当归的每一个毛孔都可能隐藏着风险。生长周期本为5年,使用生长素1年即可长成。生长时为抵抗虫害,剧毒农药反复喷洒,长成后为防虫防霉,使用硫磺反复熏蒸。这就是中国当归第一县甘肃岷县的现实写照。 来自四方的村民和收购商逢双赶集,在中国当归城内进行现场交易。黄色是熏过硫的,价高而且畅销,而扎着柳条的就是无硫的当归,每公斤价格则低了5到10元。 (南方周末记者 吕明合/图) 中国最地道的岷县当归正陷于硫磺的阴影笼罩中。 作为最重要的补血药材,当归素有中医学“妇科人参”之称,而因其补血功能,更被人们作为食补药材广泛使用。号称“岷县当归甲中华”的“岷归”,因其地道、优质,在一千多年前就被列为贡品,享誉中外。 而这美誉或有消失之虞。3月初,有网民在微博上爆料甘肃岷县的当归含毒之后,引发网络舆论对中药材安全的恐慌。南方周末记者前往岷县调查发现,岷县的当归从培育、生长到加工环节,都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硫磺上色 熏棚外、院子里、街道上,刺鼻的硫磺气味无处不在。3月11日,南方周末记者从岷县县城前往秦许乡采访的路上,空气中弥漫的硫磺气味几乎令人窒息。 路边两旁的药农院子中,几根竹竿、一片塑料薄膜搭起的熏硫棚随处可见。上百斤的当归扎成几捆直接搁在棚子里,经过高温蒸发的硫磺,混合着水蒸气,氤氲四溢,吞噬着帐篷的每一个角落。 这种名为“熏硫”的加工工艺在当地非常流行。“ 在(当归)出售之前,每过几天就要熏上一遍 。”南方周末记者到达岷县秦许乡下河阳村时,村民武富平告诉南方周末。 下河阳村的情况并非孤例,在更靠近岷县城郊的岷阳镇南川村等地,缺少耕地的农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安装了熏硫的帐篷。和武富平相似,他们每户只有一到两亩地,加工当归(熏硫)正是他们的主要生计。 在人均年收入仅为2238元的岷县,熏硫的收入不菲。武富平说,每公斤当归加工费约为一元,他们一年熏出十几吨当归,这是笔不小的收入。 每年10月当归收获后,武富平就开始向种植的药农收购药材——它们先被种植的药农清理晾干,然后运到武家的院子里,其中的一些再经过初步熏硫、轧扁、切片后,被运往安徽亳州等地的药材市场散至各地,最终抵达喜爱煲汤的粤闽等地人民口中;而另一些则待价而沽,经过反复熏硫后存在家中,等待每年四五月缺货时高价售出。 无论是已售出还是待售的当归,“主要的问题就是二氧化硫超标”。岷县最大的中成药企业甘肃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硫磺在熏蒸过程中会与氧结合,产生二氧化硫,直接影响药材的品质。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药用植物系主任陈垣教授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称,微量的古法熏硫自古就有,本无太大危害。但如今中药材“过度、超量、多次的熏硫”,已直接威胁中药材的安全。 过度熏硫,主要是有利销售。多位受访业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经过熏硫后的当归切片后表皮泛白,外观好看,是粤港地区最受欢迎的产品。“熏硫同时也能杀灭虫卵、防止霉变、方便储存。”张峰说,当归含糖高达40%,岷县平均5.7℃的低温环境正宜储存,但即使在这样的优良条件下,无硫当归的储藏也就六七个月。“过了四五月份,想找到无硫的就很难了。”而在温度稍高的其它地方,当归更容易产生霉变,“如果在安徽亳州保存的话,就要门窗全部封死,不断熏硫。” 更出人意料的是,过度熏硫还成了增加当归重量的方法。一些不法商贩把药材打湿后熏,最高时能使水分增加至近70%,大大增加了药材的重量。 打湿熏硫危害极大。陈垣介绍,熏硫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水分结合,就是亚硫酸。 这对人体有极大危害。根据医学知识,二氧化硫,长期接触将可致黏膜细胞产生变异,对人体的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对肝肾功能也有直接影响;最严重可因喉、支气管的痉挛、水肿、炎症、化学性肺炎、肺水肿致死。 因此,从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开始,中国就禁止一切中成药的硫磺熏蒸,而2010年版中国药典,更专门增加了药材的二氧化硫含量的检测。 陈垣说,微量熏蒸的当归的亚硫酸含量一般为20个ppm(百万分比浓度),问题不大,但此前,他检测过量熏蒸的药材时,甚至测出了3000到4000ppm的含量,令人震惊。 而令人担心的,由于熏硫高效低成本的优势,在没有有效的替代方法前,很难完全禁绝。 熏硫前后当归对比 (南方周末记者 吕明合/图) 生长素催熟 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陇南山地接壤地带的岷县,是典型的农业县。高寒、贫瘠的黄土地造就了无污染的环境,也造就了普遍性的贫穷。 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当归种植业已成为农民脱贫的支柱产业。岷县药材局局长后顺心告诉南方周末记者,2009年岷县中药材的人均收入就接近1000元,几乎占到居民人均收入一半。而25万亩的药材种植面积中,当归就高达10万亩,几乎占了一半。 受益于低温高海拔的特殊地理环境,岷县当归素被奉为当归中的圣品。但1985年以前,受限于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体制,岷县药材种植面积一直徘徊在一两万亩之间。 1985年,甘肃省领导在岷县召开经济发展会,提出扶持岷县“发挥药材优势”,岷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因之一路攀升,至1995年扩充至5万亩左右。1995年是岷县药材扩充的起点。后顺心说,此后,由于中国药材市场开始发育,种植面积一路飞奔。 “千年岷归”发展至今,10万亩的种植面积已居全国第一。后顺心说,而每年2万吨的产量,也接近全国的四分之一,由此奠定中国当归市场的老大地位。而当归价格也一路攀升,2007年更被炒至最高的每公斤140元。 药材市场的兴旺带动了农民开荒的热潮,但荒地毕竟有限,为了增产,农民开始将目光投向另一个市场。 后顺心介绍说,当归的正常生育周期为三年:第一年育苗、第二年移栽、第三年收种,过程需要八百多天。而为保护土壤肥力,过去也多实行轮作制度。但当归价格一路高企之下,农民只能抓住时机,不间断耕作。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所长王峥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由于周期性的供不应求,在经济利益的指引下,药农开始大量使用生长素催熟,“原来需要种五年的,现在用一二年就能催出来”。 为了缩短生产周期、增加产量,一种名叫“壮根灵”的激素类产品因此在药农中广泛使用。3月10日,岷县岷阳镇一名南川村村民向南方周末记者承认,“壮根灵”已成为其栽培当归必不可少的东西。而在移栽时用“壮根灵”浸泡苗根更成重要工序。因为使用了“壮根灵”,他一亩当归因此收获了四百多公斤。 “壮根灵”迅速行销全国,但几乎没有专家知道“壮根灵”的组成成分。3月8日,“壮根灵”生产商甘肃义顺莲花山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秉庆拒绝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虽然张在电话中否认其有任何危害,但接受南方周末采访的许多药材专家和官员依然对“壮根灵”表示了担忧。 “‘壮根灵’就是药材中的‘瘦肉精’,它虽然缩短了生长周期,却大大降低了有效含量”,《中国现代中药》杂志主编赵润怀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壮根灵对农业和道地药材的破坏作用是毁灭性的。 而糟糕的是,依照现有手段,“这些(经壮根灵)催熟的药材,有时有效含量测定也能过关。”王峥涛说。这正是现在的中医药方常常失灵的原因之一。“以前方剂写的三钱、五钱”,但一旦使用了“壮根灵”催熟的药材,“再这么多就不一定有用了”。 张峰和后顺心也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此前,曾有出口至台湾的当归因为使用了壮根灵,被检出激素超标而遭通报。 农药残留超标 大规模、连续性种植当归的危害正浮出水面。研究人员发现,由于单一化种植,当归的病虫害开始迅速蔓延。 更可怕的是,由于产业化带来的全国性引种,各地的病虫害开始交叉感染,最终集中到一起。而植物防疫的失效,最终威胁到了药农的正常种植。 “麻口病”是其中最主要的威胁——潜藏在土壤中的线虫先是咬破当归根部的表皮组织,细菌侵入后根部开始腐烂,当归因之减产甚至绝产。 为了杀灭害虫,农民不得不大量喷施农药。武富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为防治当归的麻口病,他在栽培过程至少要喷洒农药“3911”两次,“移苗一次,5月份长叶子时再喷一次”。 这种学名“甲拌磷”的农药,虽然效果不错,对病虫“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但同时亦是被严格限用的高毒杀虫剂。长期以来,这种对人、畜剧毒的有机磷农药,只被准许用于棉花、甜菜、小麦的种子处理。而人在使用其拌种时甚至要做好防护,不准用手直接接触药剂。 “3911”残留期长,直接威胁药品安全。而更可怕的,长期使用甲拌磷,还会令害虫会产生抗药性,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药农不得不一次次加大剂量。 “一看绝收了,就只能使劲打。”赵润怀说,贫困的农民只关心经济效益。 在漳县草滩乡高山村,帮助当地农民发展当归种植的NGO人员发现,由于教育水平的落后,许多农民根本分不清农药之间的分别。一旦缺乏农技人员的指导,就很难禁绝农药的滥用。 岷县官员一度进行了生物农药的推广。但后顺心承认,生物农药的价格劣势,令问题很难解决。以“线虫杀剂”、“线虫杀星”两种农药为例,它们的价格往往是普通农药的三至四倍。“农民会算大账。能省则省。” “不让用化肥、农药,产量自然低,而产品价格跟市场一个样,(不用农药)根本没有竞争力。”陇西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骥说。 一种名为GAP(“良好农业规范”)的规范化种植模式因此被引入岷县。从2005年11月,岷县西寨镇一个三百多亩的基地首次通过GAP认证以来,标准化种植的推广一直被县里视为解决此问题的方法,“2005年到现在,每年都建设一个基地。”而参考GAP的技术进行的标准化基地,至今则已发展置至2万多亩。但后顺心承认,这样的比例依然偏少。 按照GAP的要求,中药材生产中,从生态环境、种植、采收到运输、包装,每一个环节都要处在严格的控制之下,既不允许土壤有重金属污染,更严禁使用高毒高残农药,以确保“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质量要求。 高要求自然要高成本,而这恰成为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原因。史小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如果普通种植的成本为每亩两千元,GAP种植则要高达1万元。 王骥说,普遍性的亏损正迫使许多已通过GAP认证的经营者从中退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些中成药厂家,生产原料必须从GAP基地进,但为节约成本,除了象征性进一些外,甚至从市场收购大量不规范的药材。“劣币驱逐良币,最终越来越差。” 问题已然出现。2008年由甘肃省发改委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发表的《甘肃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沮丧地承认,过多使用高残留农药、化肥和一些类激素类产品如“壮根灵”等,已经使土壤结构受到破坏,令微生物和化学污染加重,导致药材品质下降,安全水平降低。 “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制定了系统的规范化栽培,但问题依然严峻。”中天药业一份递交给官方的《定西市中药产业存在的问题》调研报告显示的情况亦不容乐观。 报告称,高度高残留农药大量使用、重金属和农药残留超标,已成重要威胁。而“壮根灵”等激素类的使用虽然增加了产量,但通过此方法得到的药材,“质地轻泡、干后中间空心”,已很难被视为合格药材。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56441 “劣”迹斑斑中药材 品种退化、农残超标、管理混乱、以次充好,岷县当归是中国药典收录4615种中药材的缩影。 图中的熏硫棚在岷县乡间随处可见。 (南方周末记者 吕明合/图) 种植失范 在蔬菜、水产品、加工食品问题频现的今天,中药材也不再独善其身。这其中既有历史欠债,也有新时期急功近利导致的种植失范。 屡屡被查出重金属含量和农残超标的长白山人参,便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之一。 二三十年前为消灭长白山上的松毛虫,政府曾组织飞机在林区大范围撒下六六六等剧毒农药。由于难以降解,迄今仍不时在长白山区的人参中被检出。黑龙江省为此一度开辟新产区,栽培无公害、低残留的人参。而吉林、辽宁的人参污染问题却一直无法解决。 种植环节的两大问题已成为困扰中药材发展的全国性问题:一方面由于中药品种混杂,药农在引种时不认识,造成药材品种和质量因混杂而逐渐退化;另一方面,品种的重茬的连续耕作方式,则令病虫害交叉感染、土地退化。 由于农业技术集中于几种主要作物的研究以及药材的多样性,使得每一品种的研究人员都显得稀缺,更难获得有效成果。与基础农业相比,药材的种植技术因此远远落后得多。 以黄芪、当归、党参等药材中常见的麻口病为例,曾有不少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针对其研发的产品,实用性很弱,农民最后只能使用高毒高残农药。 不规范的农药施用同时亦归因于农技指导系统的失灵。在中国的广大乡村中,农技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只卖化肥不指导的经营企业。 农民无法正确使用农药的后果严重。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的真相足以令人震惊: 在受检的12批次西洋参中,样品全部检出有机氯农药残留,仅有3批符合进出口标准。其中PCNB(五氯硝基苯)含量最高的超过标准30倍;7批白参中,只有一批符合进出口标准,其中一批PCNB超标7倍;7批三七中,仅有四批符合进出口标准。 银花进行农残测定。结果有3个批次检出敌敌畏,4个批次检出甲拌磷。 对6种中药进行9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量检测,结果,菊花、紫菀、薄荷、薏米均检出有机氯农药DDT。 检测市售的白术、麦冬、黄芪、西洋参和当归样品中多种有机磷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结果,白术、麦冬、黄芪、西洋参和当归中均检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速灭威残留,另外还检出其他农药,其中,白术可检出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类农药7种,麦冬为3种,黄芪为4种,西洋参为6种,当归为5种。 药典过期? 指导药典的长期落后是中药材行业乱象的另一个根源。 2005版的中国药典,当时只列了七八种药材需要检测,很多只查灰分、浸出物,即使在2010新出版的中国药典中,对农药残留也并无太多国家标准。 由于药材原理的科学研究普遍性落后,对中药材有效含量的研究也迟迟跟不上产业发展的脚步。以党参中的炔苷和当归中的阿魏酸为例,在各种含量比例间何种有效,还很难解决。 市场化大潮已然改变了中药材的格局。优等药材供出口,去日韩不是出口吗?中等药材进医院、进药厂,这早是众人皆知的事实。 产业化造成的周期性供不应求,一度影响到了药材的品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所长王峥涛回忆说,他读博士时,药材收购站还实行统购统销,当时大小、颜色、年份不对,不符合的一律不收。而现在,如此做的企业几乎凤毛麟角。 一个例子是,中天集团的一份调查发现,甘草、大黄三年生以上质量才能达标,但大部分药农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遇到价好的年份把二年生药材采收入药。而这些产品,都被视为正常药材,最后进入到药材市场。 虽然争议中的“壮根灵”一直让学者们耿耿于怀,但人们不得不承认,中药产业化后造成的供应危机,无疑将迫使他们更为重视激素类生长调节剂。 而农民和商户,并不认为使用它有什么危害。由于中药材有效含量的研究和国家标准仍停在较低水平,人们根本无法通过检测评估它的危险,更遑论说服他人。 监管失灵 加工流程和市场流通监管的双重失灵,则加剧了药材的安全危机。 以中药饮片为例,在药材市场上,许多加工饮片的人缺乏资质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缺乏经验,一些饮片加工者,将药材或泡或浸,一方面使有效成分被稀释甚至被浸出;另一方面,一些流通中过剩后霉变的饮片,也可以通过一家一户的再加工重新流入市场。 专业市场的监管失灵加剧了局势的恶化。“药材专业市场是造假专业户,”这几乎已成公开的秘密,2003年柴胡价格暴涨时,许多药商就开始挑选形态相近的产品,以次充好。 在全国17个专业批发市场,掺假、再加工的情况十分严重。由于独活、欧当归的掺入,岷县当归经过千里跋涉,在安徽亳州切片损耗后,竟比原产地的价格还低。而甘草由于品种多元,也遭鱼目混珠,直接影响到品质。 有时原料是25元的当归,切成片后价格往往变成十七八元,而这样的掺假行为,老百姓几乎无法辨别。 另一种行为更为恶劣,在山东、河南的金银花中,硫酸镁等加重粉,就被广泛使用,可加重五六倍。而装小童草的大麻包,在加重后甚至能从10公斤变成40公斤。而在中成药进货环节,药企的采购员为吃回扣,对这样以次充好、掺进杂物的行为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只有在中成药的市场,人们才能找回一点珍贵的安全感。为了保证产品安全,中成药药企往往被要求自建种植基地,在加工过程中多次检验,实行严苛的流程控制体系——而这一切,不过是因中成药的生产与化学性的西药更为相似而已。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 http://www.infzm.com/content/56444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529 次阅读|5 个评论
盗汗2年 ,6剂治愈
sheep021 2011-3-3 12:37
张X,女,5岁,1985年9月15日初诊。 患儿盗汗2年。夜间低热,入睡则全身汗出,醒来即止。扪之汗冷而粘。有时汗出过多,内衣裤皆浸湿。望诊: 神倦欲眠,形瘦色苍,黑睛带绿,口干喜饮,纳差,大便干燥,舌淡红,苔薄白欠润,脉弦缓 。经X光透视,肺部正常。西医认为营养不良,锌元素缺乏,但久治无效。又曾间断服用过 当归 六黄汤、知柏 地黄 汤等合潜阳镇摄药物20余剂亦乏效,家长已失去治疗信心。闻道“江尔逊高徒班”开设疑难病专科门诊,特来一试。 据患儿症状、舌脉,直断为脾阴亏损,肝旺阳浮之证,拟用滋脾敛肝,潜摄浮阳方法。予张锡纯 资生汤加味 :生 山药 30g,玄参15g, 白术 10g,生鸡内金6g,大力子6g(炒捣), 白芍 10g,生龙骨30g,生 牡蛎 30g,丹皮10g,地骨皮10g。6剂。 二诊(9月27日):服药2剂,夜热盗汗明显减轻,服完6剂遂止。纳转佳,口不干,大便畅,舌淡红苔薄白,脉缓。处方:生 山药 900g,生鸡内金30g,共轧为极细末,每晨用30g,煮粥,调以白蔗糖令适口,连服1个月。半年后随访,夜热盗汗一直未复发,面容、黑睛转正常。 【实习生甲】医书上说盗汗多属于阴虚,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夜间属阴,夜眠汗出,当然是阴虚。但有的患者白天午睡也汗出不止,也属于阴虚吗? 【老师】首先要明确盗汗的概念。不论是在夜晚,还是在白天,只要入睡汗出,醒来汗止,就是盗汗。如《丹溪心法》所说,“盗汗者,谓睡而汗出也。不睡则不能汗出。方其熟睡也,凑凑然出焉,觉则止而不复出,非若自汗而自出也”。这是盗汗的概念。而《证治准绳》将盗汗的病因病机归结为:各种致病因素“伤损阴血,衰惫形气。阴气既虚,不能配阳,于是阳气内蒸,外为盗汗”。不论夜晚还是白天,寐(入睡)则属阴,阴虚则阳旺,“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芬跹舯鹇邸?证之临床,外感病盗汗多属邪恋少阳,而内伤杂病盗汗则多属阴虚,属气虚或阳虚或湿热者比较少见。 【学员甲】盗汗一症,古今医书确实大多责之阴虚内热,阳失潜藏,而以滋阴降火、潜阳镇摄为正治方法。但本例患儿屡用 当归 六黄汤、知柏 地黄 汤等滋阴降火,又配合潜阳镇摄药物,为什么乏效呢? 【老师】 当归 六黄汤、知柏 地黄 汤等,寒凉降火有余,而滋脾敛肝不足。用于成人尚可,用于以“脾弱肝旺”为病理特征的小儿,则不甚契合。若投药二三剂不见起色,犹误认为药力未到而继续用之,用至五六剂,恐难免损脾败胃之虞。观本例患儿,虽然夜热盗汗,但其他一系列症状,并无明显的内热或火旺之征;其舌质淡红,苔薄白欠润,脉弦缓,也非明显的内热或火旺之象,且其服药乏效明矣。 【学员乙】所谓“脾弱肝旺”,是指小儿杂病的一般病理,并不是盗汗一症的具体病理。但患儿服用滋脾敛肝、潜摄浮阳的资生汤加味后,效果确实佳良,是什么道理? 【老师】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盗汗一症,固然是阴亏液耗,阳失潜藏所致,但阴阳失去平衡的根源何在呢?观本例患儿,除了夜热盗汗这一症状之外,尚伴有神倦欲眠,形瘦色苍,黑睛带绿,口千喜饮,纳差,大便干燥等一系列症状。这一系列症状是可以用“脾弱肝旺”四字来概括的。所谓“脾弱”,具体言之,这里是指脾阴不足;脾阴不足,则滋生阴精的功能必然减弱,而身形困顿。所谓“肝旺”,亦具体言之,这里是指肝阴不足,肝中所藏的相火因之偏旺;肝旺,不仅乘脾,而且消耗阴精的机会亦增多。这就是患儿身形困顿与夜热盗汗俱见的根本原因。而身形愈困顿,夜热盗汗愈甚,反之亦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要想切断这种恶性循环,就必须以滋脾敛肝为主。这样图本以治,自然效佳。 【学员丙】符合滋脾敛肝法度的方药不少,为什么要独选资生汤呢? 【老师】资生汤是近代名医张锡纯治疗阴虚劳热的第一方,载于《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一册。我一向认为本方的主要功效是滋补脾阴。方中重用生 山药 大滋脾阴,辅以 白术 健运脾气(脾阴虚多伴脾气虚,宜气阴同补);佐以生鸡内金(鸡之脾胃),不但取其消食腐积,更取其以脾胃补养脾胃;又用玄参退虚热,大力子润肺滑肠通便。我在原方基础上加 白芍 敛肝,丹皮、地骨皮助玄参退虚热,龙骨、 牡蛎 潜摄浮阳。 【学员丁】资生汤加味治疗小儿盗汗,运用的机会多吗? 【老师】运用机会很多。我治疗小儿盗汗,几乎必用此方加味,驾轻就熟,屡用不衰。有乡村医生祝X,言其小儿8岁,盗汗2个月,迭用滋阴潜阳方药不愈,特来索椃健N业奔词榇朔??? 加味,彼视之,流露出不相信的神态。我说“试服2剂无妨敗??? 不久来告曰,“果然服2剂盗汗即止?如服数剂后盗汗减少而未全止,可加仙鹤草30g;如盗汗兼自汗,可加 黄芪 15?0g。 【学员乙】古代医家治疗盗汗,也有从脾阴方面来考虑的吗? 【老师】有。如清·陈修园治疗盗汗,喜用“莲枣马豆汤”,方中莲米、 大枣 、马料豆便是滋补脾阴的药物。又如清,林佩琴治疗盗汗,喜用“益阴汤”,即在六味 地黄 汤滋补肾阴的基础—仁,加 麦冬 、莲米滋补脾阴, 白芍 、五味子敛肝,地骨皮退虚热,灯蕊引热下行。这2首处方我都做过一些临床验证,其疗效均不如资生汤加味理想。 【实习生乙】患儿盗汗已痊愈,还用生 山药 、生鸡内金做药膳连服1个月,是否有此必要? 【老师】很有必要。因为盗汗虽初愈,但患儿脾阴不足的病根仍然存在,所以必须继续滋养脾阴,充实其生化之源,才能防止复发。生 山药 虽是寻常服食之品,但其味甘归脾,能大滋脾阴,且色白入肺,液浓入肾,又能润肺滋肾;少佐生鸡内金消而导之,运化其补益之力,则久服也不会产生满闷之感;加白蔗糖令适口,患儿必喜食。张锡纯治疗阴气虚损的多种疾病,常以此法善后,值得借鉴。而张氏的经验亦有所本——本于《内经》“食养尽之”四字。这确实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康复之道。 评: 六剂汤药,搞定老病,强!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药膳连服1个月善后,省时省力,巩固疗效,妙。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仙服食
sheep021 2011-2-11 20:42
《饮膳正要》 卷第二 神仙服食 铁瓮先生琼玉膏 此膏填精补髓,肠化为筋,万神具足,五脏盈溢,髓实血满,发白变黑,返老还童,行如奔马。日进数服,终日不食亦不饥,开通强志,日诵万言,神识高迈,夜无梦想。人年二十七岁以前,服此一料,可寿三百六十岁。四十五岁以前服者,可寿二百四十岁。六十三岁以前服者,可寿一百二十岁。六十四岁以上服者,可寿百岁。服之十剂,绝其欲,修阴功,成地仙矣。一料分五处,可救五人痈疾,分十处,可救十人劳疾。修合之时,沐浴至心,勿轻示人。 新罗参(二十四两,去芦) 生 地黄 (一十六斤,汁) 白 茯苓 (四十九两,去黑皮) 白沙蜜(一十斤,炼净) 上件, 人参 、 茯苓 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 地黄 取自然汁,捣时不用铜铁器,取汁尽,去滓,用药一处拌和匀,入银石器或好磁器内封,用净纸二三十重封闭,入汤内,以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用蜡纸数重包瓶口,入井口去火毒一伏时。取出再入旧汤内煮一日,出水气,取出开封,取三匙作三盏,祭天地百神,焚香设拜,至诚端心。每日空心,酒调一匙头。 地仙煎 治腰膝疼痛,一切腹内冷病。令人颜色悦泽,骨髓坚固,行及奔马。 山药 (一斤) 杏仁(一升,汤泡,去皮、尖) 生牛奶子(二升) 上件,将杏仁研细,入牛奶子、 山药 ,拌绞取汁,用新磁瓶密封,汤煮一日。每日空心,酒调一匙头。 金髓煎 延年益寿,填精补髓,久服发白变黑,返老还童。 枸杞(不以多少,采红熟者) 右用无灰酒浸之,冬六日,夏三日,于沙盆内研令烂细,然后以布袋绞取汁,与前浸酒一同慢火熬成膏,于净磁器内封贮。重汤煮之,每服一匙头,入酥油少许,温酒调下。 天门冬膏 去积聚,风痰,癞疾,三虫,伏尸,除瘟疫。轻身,益气,令人不饥,延年不老。 天门冬(不以多少,去皮,去根、须,洗净) 上件捣碎,布绞取汁,澄清滤过,用磁器、沙锅或银器,慢火熬成膏。每服一匙头,空心温酒调下。 服天门冬 《道书八帝经》∶欲不畏寒,取天门冬、 茯苓 为末服之。每日顿服,大寒时汗出,单衣。《抱朴子》云∶杜紫微服天门冬,御八十外家,有子一百四十人,日行三百里。 《列仙子》云∶赤松子食天门冬,齿落更生,细发复出。 《神仙传》∶甘始者,太原人。服天门冬,在人间三百年。《修真秘旨》∶神仙服天门冬,一百日后怡泰和颜,羸劣者强。三百日,身轻。三年,身走如飞。 服地黄 《抱朴子》云∶楚文子服 地黄 八年,夜视有光,手上车弩。 服苍术 《抱朴子》云∶南阳文氏,值乱逃于壶山,饥困,有人教之食术,遂不饥。数年乃还乡里,颜色更少,气力转胜。《药经》云∶心欲长生,当服山精。是 苍术 也。 服茯苓 《抱朴子》云∶任季子服 茯苓 一十八年,玉女从之,能隐彰,不食谷,面生光。孙真人《枕中记》∶ 茯苓 久服,百日百病除。二百日,夜昼二服后,役使鬼神。四年后,玉女来侍。 服远志 《抱朴子》云∶陵阳仲子服 远志 二十年,有子三十人,开书所见,便记不忘。 服五加皮酒 东华真人《煮石经》∶舜常登苍梧山,曰厥金玉香草,即五加也,服之延年。故云∶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宁得一斤 地榆 ,安用明月宝珠。昔鲁定公母,单服五加皮酒,以致长生。如张子声、杨始建、王叔才、于世彦等,皆古人服五加皮酒而房室不绝,皆寿三百岁,有子三、二十人。世世有服五加皮酒而获年寿者甚众。 服桂 《抱朴子》云∶赵他子服桂二十年,足下毛生,日行五百里,力举千斤。 服松子 《列仙传》∶ 食松子,能飞行健,走如奔马。《神仙传》∶松子不以多少,研为膏,空心温酒调下一匙头,日三服则不饥渴。久服日行五百里,身轻体健。 服松节酒 《神仙传》∶治百节疼痛,久风虚,脚痹痛。松节酿酒,服之神验。 服槐实 《神仙传》∶槐实于牛胆中渍浸百日,阴干。每日吞一枚,十日身轻,二十日白发再黑,百日通神。 服枸杞 《食疗》云∶枸杞叶能令人筋骨壮,除风补益,去虚劳,益阳事。春夏秋采叶,冬采子,可久食之。 服莲花 太清诸本草∶七月七日采莲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莲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莲子九分,阴干食之,令人不老。 服栗子 《食疗》云∶如肾气虚弱,取生栗子不以多少,令风干之。每日空心细嚼之三五个,徐徐咽之。 服黄精 神仙服 黄精 成地仙∶昔临川有士人虐其婢,婢乃逃入山中。久之,见野草枝叶可爱,即拔取食之,甚美。自是常食之,久而不饥,遂轻健。夜息大木下,闻草动以为虎,惧而上木避之,及晓下平地,其身豁然,凌空而去,或自一峰之顶,若飞鸟焉,数岁,其家采薪见之,告其主,使捕之,不得。一日,遇绝壁下,以网三面围之,俄而腾上山顶。其主异之,或曰∶此婢安有仙风道骨?不过灵药服食。遂以酒馔五味香美,置往来之路,观其食否,果来食之,遂不能远去,擒之。问以述其故,所指食之草,即 黄精 也。谨按∶ 黄精 宽中益气,补五藏,调良肌肉,充实骨髓,坚强筋骨,延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再黑,齿落更生。 神枕法 汉武帝东巡泰山下,见老翁锄于道,背上有白光高数尺。帝怪而问之,有道术否?老翁对曰∶臣昔年八十五时,衰老垂死,头白齿落,有道士者,教臣服枣,饮水,绝谷,并作神枕法,中有三十二物。内二十四物善,以当二十四气;其八物毒,以应八风。臣行转少,黑发更生,堕齿复出,日行三百里。臣今年一百八十矣,不能弃世入山,顾恋子孙,复还食谷,又已二十余年,犹得神枕之力,往不复老。武帝视老翁,颜壮当如五十许人,验问其邻人,皆云信然。帝乃从授其方作枕,而不能随其绝谷,饮水也。 神枕方∶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取出林柏以为枕。长一尺二寸,高四寸,空中容一斗二升,以柏心赤者为盖,浓二分,盖致之令密,又使开闭也。又钻盖上为三行,每行四十九孔,凡一百四十七孔,令容粟大。用下项药∶ 芎 当归 白芷 辛荑 杜衡 白术 本 木兰 蜀椒 桂 干姜 防风 人参 桔梗 白薇 荆实 肉苁蓉 飞廉 柏实 薏苡仁 款冬花 白衡 秦椒 麋芜 凡二十四物,以应二十四气。 乌头 附子 藜芦 皂角 草 矾石 半夏 细辛 八物毒者,以应八风。 右三十二物各一两,皆 咀。以毒药上安之,满枕中,用囊以衣枕。百日而有光泽,一年体中无疾,一一皆愈而身尽香。四年白发变黑,齿落重生,耳目聪明。神方验秘,不传非人也。武帝以问东方朔,答云∶昔女廉以此传玉青,玉青以传广成子,广成子以传黄帝。近者谷城道士淳于公枕此药,枕百余岁而头发不白。夫病之来皆从阳脉起,今枕药枕,风邪不得侵入矣。又虽以布囊衣枕,犹当复以帏囊重包之,须欲卧时乃脱去之耳。诏赐老翁疋帛,老翁不受,曰∶臣之于君,犹子之于父也,子知道以上之于父,义不受赏。又臣非卖道者,以陛下好善,故进此耳。帝止而更赐诸药。 服菖蒲 《神仙服食》∶菖蒲寻九节者,窨干百日,为末,日三服。久服聪明耳目,延年益寿。 《抱朴子》云∶韩聚服菖蒲十三年,身上生毛,日诵万言,冬袒不寒。须得石上生者,一寸九节,紫花尤善。 服胡麻 《神仙服食》∶胡麻,食之能除一切痼疾,久服长生,肥健人,延年不老。 服五味 《抱朴子》∶服五味十六年,面色如玉,入火不灼,入水不濡。 服藕实 《食医心镜》∶藕实,味甘平,无毒。补中养气,清神,除百病。久服令人止渴悦泽。 服莲子莲蕊 《日华子》云∶莲子并石莲去心,久食令人心喜,益气、止渴。治腰痛,泄精,泻痢。 《日华子》云∶莲花蕊,久服镇心益色,驻颜轻身。 服何首乌 《日华子》云∶何首乌,味甘,无毒,久服壮筋骨,益精髓,黑髭鬓,令人有子。 山药粥 治虚劳,骨蒸,久冷。 羊肉(一斤,去脂膜,烂煮熟,研泥) 山药 (一斤,煮熟,研泥) 上件,肉汤内下米三合,煮粥,空腹食之。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创新:珍稀濒危中药材种苗现代化繁育与资源培育
xupeiyang 2011-1-12 15:21
2010476 与国内相关文献对比分析结论如下: 国内检索到铁皮石斛原球茎培养物及其大规模继代培养的方法、铁皮石斛全光照人工栽培方法的专利文献,但未见铁皮石斛全同胞 F1 代新品种创制、草珊瑚的组培快繁方法、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光调控系统 的相关文献报道。 该课题的主要特点与创新点为: 1 、铁皮石斛全同胞 F1 代新品种创制。通过亲本选择控制授粉,选育全同胞 F1 代杂交组合,栽培 3 年后亩产可达 400 公斤 以上,茎内的总多糖含量超过药典指标 50% 以上,外观黑节明显,化渣性好,病虫害少;同时在单层拱棚栽培条件下,能耐 -10 ℃ 的低温。 2 、肿节风江西新干优良种源。肿节风江西新干优良种源,生长量大于浙江龙泉( CK ) 29.9% ,茎中反丁烯二酸大于 CK127.7% 。 3 、植物组织培养光调控方法。开发出一种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光调控系统,实现光强和光谱可调,相比传统日光灯,光效更高、寿命更长,育苗周期更短、成本更低,苗木质量更好。 4 、草珊瑚的组培快繁方法。以无菌小苗的根系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通过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培养等过程,最终获得小苗。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3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创新:三种珍稀濒危中药材种苗工厂化繁育
xupeiyang 2010-7-16 11:18
国内相关文献对比分析结论: 国内检索到铁皮石斛原球茎培养物及其大规模继代培养的方法、铁皮石斛全光照人工栽培方法、野生竹节参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的专利文献,但未见铁皮石斛全同胞 F1 代新品种创制、草珊瑚的组培快繁方法、基于 LED 组织培养铁皮石斛及通过种子及种胚无菌条件下诱导出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分化培养等过程,最终获得小苗的方法组织培养竹节参的相关文献报道。 该课题的创新点: 1 、铁皮石斛全同胞 F 1 代新品种创制 : 通过亲本选择控制授粉,选育全同胞 F 1 代杂交组合,栽培 3 年后亩产可达 400 公斤以上,茎内的总多糖含量超过药典指标 50% 以上,外观黑节明显,化渣性好,病虫害少;同时在单层拱棚栽培条件下,能耐 -10 ℃ 的低温。 2 、肿节风江西新干优良种源:肿节风江西新干优良种源,生长量大于浙江龙泉( CK ) 29.9% ,茎中反丁烯二酸大于 CK127.7% 。 3 、植物组织培养光调控方法(专利申请号: 200910154225.1 ) : 开发出基于 LED 的一种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的光调控系统,实现光强和光谱可调,相比传统日光灯,光效更高、寿命更长,育苗周期更短、成本更低,苗木质量更好。 4 、草珊瑚的组培快繁方法(专利申请号: 200710164778.6 ,公开号: 101194593 ):以无菌小苗的根系作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通过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培养等过程,最终获得小苗。 5 、竹节参组织培养技术:种子及种胚无菌条件下诱导出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分化培养等过程,最终获得小苗。有性制种、无性扩繁,克服利用茎、叶等外植体组培苗木繁殖过程中的退化现象,适合种苗规模化生产。 编号: 2010224
个人分类: 创新评论|3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药材“掺杂使假”何时休?
蒋高明 2010-6-11 12:17
蒋高明 本文于2010年6月11日发表于《科学时报》A3版 最近,笔者在山东应邀出席了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学术会议。会上,笔者得到下面的消息:近年因暴发非典、H1N1甲型流感、手足口病,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因疗效好价格暴涨,目前金银花市场价格高达400元/公斤。然而,由于中药材品种繁多,面广量大,经营分散,在经营流通、原料使用、产品加工等方面,存在大量以假乱真、谋取暴利现象,亟须从源头加强监督和管理。 以金银花为例,中药材掺杂使假做法主要表现在: 第一,以山银花冒充金银花,以假乱真、以假逐真。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只有忍冬科植物忍冬才能作为金银花进入市场,其余如我国南方山区广泛分布的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毛花柱忍冬、华南忍冬、细毡毛忍冬等,应列在山银花项下,与药用名金银花分开。同时,国家明令禁止将山银花当做注射药剂成分,即使在制造和销售中成药过程中,也不能将金银花和山银花混淆使用,在包装上应该作出明确标示。 2005年7月,笔者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李先恩研究员在《人民日报》联合发表《山银花不是金银花,农民种植要小心》一文,提醒有关部门,把山银花当做金银花卖就是以假乱真,坑害农民。然而,5年过去了,以山银花冒充金银花的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治理。 第二,虚假的网络宣传造成品种混乱。有些苗贩子为了牟取更大的利润,把金银花品种中的大毛花、鸡爪花随意取个名字通过网络进行炒作,有的称某某金银花王、某花某号。更可笑的是,有人称其金银花是从美国引进的高级品种,殊不知,金银花在美国是作为令人头疼的入侵植物对待的,金银花的正宗产地在中国。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称背后的真实身份无非是大毛花、鸡爪花等系列产品,但这些做法直接导致了金银花苗木市场的混乱。 第三,往中药材中直接掺杂使假。主要做法为掺入面粉、糖、白矾、食盐、滑石粉、石英粉、泥土、锯末等,或将金银花茎叶、萝卜条、药渣掺杂在金银花中。山东平邑是全国著名的金银花之乡,然而,由于管理不善,中药掺杂造成该县这一主导产业长期不能振作起来。记得笔者大学毕业时(1985年),金银花价格看好,药材贩子将砖头直接塞进装金银花的麻袋里卖掉了。靠掺杂使假发财逾千万元的的金银花贩子,在平邑县大有人在,可恨那些蠹虫将该县大好的金银花产业几乎葬送了。 第四,以硫磺熏蒸中药材,造成药材污染。为保持药材外观形状,在药材交易市场上能够卖到很高的价格,很多不法商人采取国家明令禁止的硫磺熏蒸做法。硫磺熏过的金银花不变质,不虫蛀,其绿原酸含量较晒干品、阴干品及烘干品高,但是,硫熏后金银花中二氧化硫大量残留。另外,硫磺内含有一定量的二硫化二砷,燃烧后二硫化二砷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二砷(砒霜的主要成分),如果人将这样的药材直接吃到体内,将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第五,采取挂靠、代开发票等手段违法违规经营中药材。国家药监局于2004年下发了《关于推进中药饮片等类别药品监督实施GMP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遗憾的是,一些中药经销个体商户和企业,不具备上述通知要求的经营资质,但又想分享中药产业的利润,就挂靠在具备中药饮片生产经营资质的正规企业,由后者为其代开发票和出具相应经营手续;或通过某些特殊关系能够向一些药品生产企业或医疗机构等供货。如此下来,绕开了国家对中药饮片经营资质的强制性规定。 由于造假成本低,正品中药材价格高、货源紧俏,部分药品、食品生产厂家和医疗卫生机构,常常以假乱真、以假充真。如此一来,成本降低了、商家谋取了更多利润,但中药材质量大打折扣。 药材好,药才好。在非典、H1N1甲型流感等重大疫情面前,以金银花为主要代表的中药表现不凡,传统中医地位逐渐上升;发达国家也将目光转移到传统的中医中药上,中药有走向国际的强劲势头。然而,如果我们不果断杜绝中药材掺杂使假现象,中药材的国际信誉将会大打折扣,受损的是国家利益。在国内市场上,假冒药材的推广、生产、经营和发展,还会误导和欺骗患者及消费者。 中药材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掺杂使假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为保护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应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科学时报》 (2010-6-11 A3 周末评论)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775 次阅读|1 个评论
内蒙古开发种植80多种中药材质地药效超野生
bnx 2010-1-5 16:58
经权威部门鉴定: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草原开发种植的80多种中药材,无论质地和药效均超过野生品种。这是中国药材集团公司专家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科学种植中药材研讨会上披露的最新信息。   据介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拥有742种野生中药材。乌兰浩特市政府利用这一优势,创建中草药种植基地,引进技术开发种植了防风、桔梗、柴胡、黄芩、黄芪、甘草、知母、远志、麻黄草、玉竹、赤芍、苍术、龙胆草;板蓝根、红花、黄柏、五味子等80多个常用中药材品种,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当地农村特别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为了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为基地提供技术保障,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与内蒙古日出东方药业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派出师生深入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实验;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医药卫生发展工作委员会授予其北方药材示范基地称号。   来自国家民委、内蒙古中蒙医药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大学药学院、中国药材集团公司的近百名专家就中药材源头质量保证、临床应用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对实施药品质量认证,规范化种植提出给以政策支持的建议。(摘自《科技日报》2010年1月5日,第六版)
个人分类: 外埠农业发展|6018 次阅读|2 个评论
植物提取液防治白蚁的研究进展
liubingrong 2008-12-3 17:30
植物提取液防治白蚁的研究进展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几种中药材对赤拟谷盗的致死作用及其趋避性研究
liubingrong 2008-12-3 17:29
几种中药材对赤拟谷盗的致死作用及其趋避性研究
个人分类: 未分类|4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