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家最高科技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家最高科技奖青睐的国防、医药和农业领域
热度 4 jiangming800403 2018-1-9 18:40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又授予了国防与医药领域:火炸药专家、三次国家技术发明(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教授,病毒学家、分子生物学家、中国基因工程药物的先驱——国家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侯云德研究员 。 从2000年起,中国已经有了29位最高科技奖得主,这代表了党、国家和人民给于科技工作者最高的荣誉。国防与医药领域一直是最高科技奖得主比较集中的领域,这也彰显了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为了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 从两弹元勋——程开甲、于敏,到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火箭专家——王永志、孙家栋,国产预警机之父——王小谟,到今年的火炸药专家王泽山,为了民族独立,几代知识分子甘于寂寞,用青春和奉献铸就新时代的长城。力学家郑敏哲,在他学术生涯的顶峰时期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爆破力学研究,为我国的核弹爆炸实验、穿甲弹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物理化学家、化学激光专家张存浩早年也从事过火箭燃料的研制,他以半生时间研究的大功率化学激光器也有很强的军事目的。 随着载人航天、探月、深空探索、反导、大飞机、大海洋工程装备的突破,可以想象未来一段时期内国防科工仍然是极有可能出现最高科技奖的领域。 从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神经外科专家——王忠诚、血液病专家——王振义,药学家、青蒿素抗疟疾作用的主要发现者、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哟,到今年的病毒学家、基因工程药物的探路者 侯云德,18年来,有5位医药专家荣获国家最高科技荣誉。此外,最高科技奖的早期还曾经授予过两位农学家,分别是:首届最高科技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2006年最高科技奖得主,小麦育种专家、远源杂交育种理论和技术的开拓者、农业资源环境专家——李振声。李振声早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直到今天山东农大仍然是一个没有太大名气的地方农业院校),后来曾担任中科院副院长,推动了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治理的科学研究;从技术和战略层面,为把黄淮海平原变成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面包和副食品篮子做出了重要贡献。 医药和农业领域已经诞生了7位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与国防科工领域(如果包括郑、张二老实际上是九位)不相上下。二者合计占到了二十九位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近半数。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9319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泽山 | 一甲子书写火炸药传奇
Kara0807 2018-1-9 13:57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泽山 | 一甲子书写火炸药传奇 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走上了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这位老人虽年过八旬,精神矍铄。听说他获奖,很多人感慨:真是实至名归。 他60多年来专注于研究火炸药,带领团队发展了火炸药的理论与技术,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的瓶颈技术,一系列重大发明应用于武器装备和生产实践,为我国火炸药从跟踪仿制到进入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我国火炸药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的传奇。 2017年3月3日王泽山院士在实验室指导 朱志飞摄 国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 行业里的人尊称王泽山为“火药王”,他却自谦地说:“那是因为我姓王。” 黑火药是现代火炸药的始祖,也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炸药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体现,然而近现代以来,我国的火炸药技术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大国。而王泽山通过现代技术,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在效能、工艺推进了一大步,使中国古老的发明重新绽放出新的活力。 王泽山出生时,家乡东北就已被日军占领,经历过战乱和苦难,他从小就将“强国方能御侮”的道理铭记于心。1954年,19岁的王泽山怀揣着强国梦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选择专业时,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个“大冷门”——火炸药专业。大部分考生嫌弃这个专业过于基础、枯燥和危险,纷纷主动填写与空军、海军有关的热门专业。王泽山却毫不怀疑自己的选择,“专业无所谓冷热,任何专业只要肯钻研都会大有作为。国家需要就是我研究的方向,火炸药是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领域。”从那时起,火炸药研究就成了他的毕生追求。 因为热爱,所以投入。历经数十年钻研,王泽山在含能材料工程领域获得多项重大研究成果,成为我国火炸药学科带头人。他于上世纪80年代首创了火炸药资源化系列再利用技术,为消除废弃含能材料公害提供了技术支撑,是我国火炸药领域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该技术获得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自上世纪90年代起,王泽山通过研究发射药燃烧的补偿理论,发明了低温感含能材料,并解决了长贮稳定性问题,显著提高了发射药的能量利用率,该技术获得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 彼时成为“双冠王”的王泽山已经61岁了。“别人都劝我功成身退,但我的生活早就跟科研分不开了。一旦离开,我就感觉失去了生活的重心。”王泽山说,每次获奖既是荣誉,更是激励和召唤。“关于火炸药,我们需要加深的认识和亟待攻克的难题还有很多。” 在达到退休年龄之后的20年里,王泽山利用自己另辟蹊径创立的装药新技术和相应的弹道理论,终于研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远射程与模块装药技术。依照他独创的补偿装药的理论和技术方案,火炮用一种装填模块即可覆盖全射程,从而大幅度提升了远程火炮的打击能力。通过实际验证,我国火炮的射程从此能够提高20%以上,或最大发射过载降低25%以上,其弹道性能全面超过所有国家的同类火炮。该项技术获得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王泽山院士与学生在实验室交流 朱志飞摄 用“科学”指导科研工作 人人都好奇,王泽山为什么总能创新? “我的秘诀,就是用‘科学’指导科研工作。”王泽山将这个“科学”概括为: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做研究首先要有科学精神。从事火炸药事业,要勇于担当,接受了国家的任务就一定要做好。”王泽山说,除了这份高度责任感,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还要敢于超越、精益求精。 “科学态度就是科研上不要使巧劲,不要追求短平快的项目。还要能坚持,为了实现目标,遇到困难绝不动摇。”王泽山说,有一些“很聪明”的同事,经常提出一些新的思维和似乎有价值的观点,经常在研究高峰期间,突然提出更动人的见解和新的方向,他们立志快,转变快,结果往往一场空。 关于科学方法,王泽山有一番独特的心得。 “人要恰当地估价自我,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可以掌控的范围。”王泽山说,他的选题原则是“客观需要、国际前沿、有能力解决”。课题研究中,他会随时约束自己的行动,不是什么都重要,要能舍得丢弃,才能对选定的课题精心、执着、顽强地攻关。 其次,王泽山看重“求本”(追求本质)的思维方法,即注意在众多方面因素中,找到事情或者话语的核心,透过现象看本质。据王泽山的学生孙金华回忆,王泽山带领学生做研究时,总是反复叮嘱他们不能流于表面,对于在实验中获取的各类数据,他都会亲自核对、仔细分析,不会忽略和放过期间出现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最后,王泽山强调,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问过和思考过后,一方面认识的范围扩大了,另一方面是对问题的理解也愈加集中和深入了。”王泽山说,“为什么”之后,过程往往还没完结,这时还要问“它还存在什么问题?”“能不能比它还好?”“怎么做才能比它还好?”也就是在“为什么”的基础上,上升到“怎么做”的层次。 王泽山院士与学生在实验室交流 朱志飞摄 好像永远不知疲倦 王泽山是一个特别珍惜时间的人。 玩微信、学开车、网络订票、做flash动画……大家戏称80多岁的王泽山是一个如假包换的“80后”,他永远都在了解和学习最新潮的技术和事物。可王泽山做这一切,并非仅仅是“不服老”,“我主要是为了工作能够再快些。”王泽山说,学开车是为了方便去工厂测试、实验;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是为了随时查看保存的设备图片;在外地出差叫出租车,是省去让对方派车来接的时间。王泽山不想为任何琐事浪费研究的时间。 “王老师好像永远不知疲倦。”他身边的人都这样说。王泽山家里的灯是最早亮、最晚灭的。只要没有特殊安排,他会在晚上九点半左右休息,然后凌晨两三点起来工作。“白天的事情太多,凌晨特别安静,适合思考问题。”王泽山说,他通常工作到上午9点到办公室,和各种人商量事情。中午随便吃点饭,稍微休息一下,然后起来继续工作。 王泽山空闲的时间也都在思考。因为一边思考一边走路,他也闹出过不少进错楼、跑错房间、错乘火车铺位的笑话。平时,他的夫人为他倒好了咖啡,他却因为入神思考而忘记喝掉,夫人总是不得不把咖啡热了一次又一次。 生活里“争分夺秒”,他却舍得扔大把时间在试验场。即使已经八十多岁,王泽山一年还有几乎一半时间在试验场。团队冬天时在内蒙古靶场做实验,气温达到零下几十度,冷到高速摄像机都“罢工了”,王泽山却始终和团队一起驻守。他说,这样既是为了能准确收集一手数据,也为了确保整个实验过程安全有效。“只有亲临现场指导实验,我才能够放心。”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慕名而来,他也越来越忙碌,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因为还有那么多的事情没有做”。哪怕只是在短暂的候车时间,王泽山都会拿出他随身带的包包,那里装的是他日夜思考的火炸药相关问题。“只要国外没有做的和做不成的,我要想办法做出来。因为火炸药研究已融入我的一生,我这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别的我也做不来。” 王泽山说:“我从事科学工作,更加明白科技的力量。这次获奖,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人有责,我会在国家和团队需要的时候,为继续创造世界一流的火炸药成果而努力!”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刘诗瑶,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 往期文章推荐 人工智能名人堂第49期 | 斯坦福研究院名人堂成员:Peter E. Ha 🔗 周末读书 | 《科技之巅》:年度最佳“黑科技”盘点 🔗 周末读书 | 2018不可错过的25本学术和文化好书 🔗 Yann LeCun | 怒喷Sophia:这就是彻头彻尾的骗局 🔗 晴天霹雳!国防科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物刘戟锋教授因病昨日于长沙离世,享年60岁 🔗 他师从爱因斯坦,是中国雷达之父、李政道恩师,却扫了十几年厕所,结局悲凉 🔗 他师从爱因斯坦,是中国雷达之父、李政道恩师,却扫了十几年厕所,结局悲凉 🔗 王飞跃教授追忆束星北 | 《纪念束星北教授诞辰100周年》 🔗 【文末福利】智能驾驶如何落地,与最强大脑在硅谷寻找答案 🔗 干货 | 李德毅院士深度演讲:以智能之名标记这个时代 🔗 清华大学邓志东 | “特征提取+推理”的小数据学习才是AI崛起的关键 德先生公众号 | 往期精选 在公众号会话位置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德先生往期文章! 人工智能|机器崛起|区块链|名人堂 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无人机 科研创新|网络安全|数据时代|人机大战 …… 更多精彩文章正在赶来,敬请期待!
个人分类: 德先生|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引发的思考
热度 3 yuanlf 2017-1-12 17:06
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于“感谢集体”强调得过头了,对于“感谢个人”却大有不足。而科研正是一个极其需要个人发挥创造力的领域。任何科学创新,最初都必然来自个人的灵光闪现。否认、无视这一点,就是违抗科研的基本规律,后果必然是负面的。 2017 年1月9日,赵忠贤院士、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位先生是实至名归,赵忠贤还是1958年建校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友中第一位得奖者,十分可喜可贺。 赵忠贤和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庆祝之余,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思考。屠呦呦是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而且一直不是院士。这种不协调被网友挑出,把屠呦呦获得的国内科技奖项比作诺贝尔奖的“马后炮”,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我们先来评价一下屠呦呦的科学贡献。她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是“发现对抗疟疾的新疗法”,即青蒿素,拯救了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患者。在我看来, 这个成就跟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班廷发现胰岛素相似,属于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单项医学成果 ,获得诺贝尔奖是理所当然的。这项成就源自对中医典籍的创造性改造,应该恰如其分地称为中医药现代化的成果。有些人称其证明中医完全正确,另一些人称其证明中医完全错误,这些看法都过于偏颇,是被先入之见遮蔽了眼睛。 2015 年12月10日屠呦呦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 那么,屠呦呦为什么没有成为院士呢?我不是生物界中人,对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只是听说在成果的归属判断中,有多人都宣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形成了互相掣肘。这倒也是学术界的常见情况。那么,为什么2011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2015年的诺贝尔奖在青蒿素方面都只给了屠呦呦一个人?这个僵局是如何打破的?据说是拉斯克奖的评奖委员会向每一位宣称自己对青蒿素有重大贡献的人问一个问题: 除了你之外,你认为还有谁应该得奖?每个人都提到了屠呦呦。 这说明,即使是“多士争功”,大家还是有基本的学术判断的。 事实上, 屠呦呦的贡献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第一个想到高温可能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提出用低温萃取。没有这个想法,后面所有的工作,如取样、提纯、测定结构、优选改进,都无从谈起 。 屠呦呦在阐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时,会说到不少此后的工作,但那些对于最高荣誉的归属其实都无关紧要,徒然令公众眼花缭乱。说得夸张一点, 即使屠呦呦在提出这个思想之后什么都没干,所有的后续工作都是别人做的,诺贝尔奖也应该归她。 当然这样的事不会发生,因为在一个领域能提出原创思想的人总是对这个领域有深厚兴趣的人,他们肯定会做大量的后续工作。 需要强调一下,以上说法绝不是要贬低其他人的贡献,我对青蒿素团队的所有人都充满敬意,大家都应该分享各项大奖的荣誉。屠呦呦在诺贝尔奖演讲中,一开始就说:“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后面还有这样一段:“今天,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铭记他们在青蒿素研究、发现与应用中的积极投入与突出贡献。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以及军事医学科学院等,我衷心祝贺协作单位同行们所取得的多方面成果,以及对疟疾患者的热诚服务。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承认别人的贡献,感谢科研集体,是科学界的普遍美德。 然而, 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于“感谢集体”强调得过头了,对于“感谢个人”却大有不足。而科研正是一个极其需要个人发挥创造力的领域。任何科学创新,最初都必然来自个人的灵光闪现。否认、无视这一点,就是违抗科研的基本规律,后果必然是负面的。 我国以前“批斗反动学术权威”这样的荒唐事,就是这种思维登峰造极的产物。 有人以为国家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之前什么都没给她,这是误解,其实屠呦呦早已获得过许多重要奖项,如1992年的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1995年的全国先进工作者、1997年的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但屠呦呦没有被评为院士,显然反映了我国院士制度的缺陷,以后应该反思改革。而且 与其说国家对屠呦呦给得太少,毋宁说对整个青蒿素团队给得太少,长期没有认识到这是一项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 准确判定科研成果的重要性,是一项很不容易获得的能力,需要一个国家在多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才行,我们还有不短的路要走。 我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全民的科学素养都需要提高。从宣传屠呦呦、赵忠贤等科学家个人的创造性开始, 把科研跟体力劳动区分开来,回归科研的实际过程 , 是一个提高公众对科研基本规律认识水平的好时机。诚如是,屠呦呦——和我们整个国家——的这一段曲折之路就发挥历史作用了。 作者简介 :袁岚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副研究员,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长,微博@中科大胡不归,知乎@袁岚峰( 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 【本文2017年1月10日略经删减后以《屠呦呦获奖引发的思考》为题发表于《环球时报》第15版国际论坛版( http://opinion.huanqiu.com/1152/2017-01/9925555.html ),风云之声发表全文。】
4803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烈祝贺赵忠贤、屠呦呦研究员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热度 13 sciencepress 2017-1-9 14:18
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刚刚揭晓,我国 著名物理学家、超导专家、中国科学院 赵忠贤 研究员以及 著名药学家、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中医研究院屠呦呦研究员同时获得备受瞩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赵忠贤、 屠呦呦研究员学术生涯中首篇里程碑式的重要成果都曾经在《科学通报》发表。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两位获奖者发表过的这些重要文章—— 赵忠贤研究员一直从事低温物理与超导电性研究,曾获得2015年度马蒂亚斯奖等多个国内外重要奖项。 1987年2月,《科学通报》第3期发表了我国超导体研究的重大突破性进展——赵忠贤等人的“Sr(Ba)-La-Cu氧化物的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性”一文,为了使这一重大成果抢先发表,编辑部尽最大努力,使该文从组稿到发表仅用35天。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强烈反响。随后的几个月里《科学通报》又陆续发表了多篇有关超导体的突破性成果,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我国有关超导体研究的新进展,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为奠定中国科学家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科学通报》将出版专刊,纪念上述超导体研究的重要成果发表30周年。 Sr(Ba)-La-Cu氧化物的高临界温度超导电性 科学通报 32(3), 177-179(1987) 原文链接: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CSB/32/3/10.1360/csb1987-32-3-177?slug=fulltext Ba-Y-Cu氧化物液氮温区的超导电性 科学通报 32(6), 412-414(1987) 原文链接: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CSB/32/6/10.1360/csb1987-32-6-412?slug=fulltext 液氮温区的新氧化物超导体 科学通报 32(11), 817-820(1987) 原文链接: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CSB/32/11/10.1360/csb1987-32-11-817?slug=fulltext 无稀土高温超导体Bi-Ca-Sr-Cu-O 科学通报 33(11), 817-818(1988) 原文链接: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CSB/33/11/10.1360/csb1988-33-11-817?slug=fulltext 屠呦呦研究员因在发现青蒿素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77年,《科学通报》首次记录了这一重要科学发现。在当年的第3期上,发表了署名“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公布了关于青蒿素的研究发现,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 科学通报 22(3), 142-142(1977) 原文链接: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CSB/22/3/10.1360/csb1977-22-3-142?slug=abstract 预告:青蒿素专刊 2017年《科学通报》将出版专刊,纪念 屠呦呦等人 关于青蒿素的重要发现发表40周年。专刊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 张伯礼 院士担任特邀编辑,将重发《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一文,回顾青蒿素的发现和研发过程,介绍青蒿素的作用机制、青蒿素药学和毒理学、青蒿资源和产业化等,报道目前全球关于青蒿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敬请关注! 祝贺两位科学家荣获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欢迎到《科学通报》网站阅读他们的经典文章 ▼ http://engine.scichina.com/publisher/scp/journal/CSB?slug=Overview
个人分类: 《科学通报》|8101 次阅读|13 个评论
屠呦呦与国家最高科技奖
热度 14 lilianda 2016-1-12 08:52
屠呦呦与国家最高科技奖 李连达 李贻奎 屠呦呦未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未增选为院士。有人为之不平,也有人认为合法、合规、合理。争论不仅涉及屠奶奶,更涉一些原则性问题。 一.锦上添花不如雪里送炭 一位运动员已获世界冠军,再获国内冠军、省级冠军,当之无愧;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更有意义。 20 或 30 年前,当屠奶奶四面楚歌、艰苦奋斗时,如能授予恰当的荣誉称号,将更有利于她的学术发展与科学贡献。今后应该更重视雪里送炭,对那些艰苦奋斗中的千里马多一些支持、鼓励,远比获得世界冠军后再增加国内冠军,更有意义。 二.他人推荐、无人推荐与毛遂自荐 增选院士、评选各级奖项,都必须有他人推荐。屠呦呦因无人推荐,所以未能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不知屠奶奶荣获诺贝尔奖是哪位院士或科协哪个学会推荐的?国际上很多大奖都是各国科协或院士推荐的?“推荐制”的重要性、合理性与必要性为何?是否应该重新考虑? 有些学者及其科学贡献,不为人知,需要他人推荐、介绍,是必要的。有些学者及其科学贡献,已经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公认,妇孺皆知,例如屠奶奶,还有必要必须由他人推荐?有的学者及其科学贡献,不为人知,但又不认识院士,不认识科协的一些要人,无背景、无后台、无保护伞,又不善于社交和台前幕后的活动,找不到推荐人,这类学者并非少见,允许毛遂自荐又何妨? 古人为寻千里马,连死马都可以当活马对待,我们为发现人才,何须用推荐程序埋没人才?有人推荐、无人推荐及毛遂自荐,均无不可。 三.年龄限制的合性与必要性 职务(行政职务或学术职务)应该有年龄限制,有法定的退休年龄。但是荣誉称号不应有年龄限制。 70 岁以上不能当选院士, 80 岁以上改为“资深院士”(实质是半退休院士),这些年龄限制有何意义? 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否有年龄限制? 70 岁以后不能评奖? 80 岁以后改为“资深”诺贝尔奖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战斗英雄、国医大师、艺术大师,是否都应有年龄限制? 70 岁后不能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 80 岁后改为“资深优秀共产党员”?或是随退休而撤销“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四.喧宾夺主的条条框框 评选院士或各级科学技术奖时,应以学术水平、科学贡献、社会影响为重要根据,不应附加太多的条条框框,甚至喧宾夺主。使学术性荣誉评选成为“三好学生”、“五好家庭”评选,甚为不妥。 屠奶奶是否当选国家最高科技奖,并不重要,当选是当之无愧。未当选则是少一项锦上添花的桂冠,也无所谓。但是这件事暴露出我国院士增选及奖项评选的基本原则、有关规定,仍有改进的必要。
3948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奖者至今仍健在的人
热度 6 pukin 2015-1-10 13:28
2014 年国家最高科技奖授予了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于敏院士。 已故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王选院士曾经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到: 【 九院理论部一些了解当时研究工作内情的同志近年来告诉我,就科学技术方面(而不是从组织管理方面)而论, 对原子弹贡献最大的是周光召,对氢弹贡献最大的是于敏 。我觉得, 两弹元勋 邓稼先之伟大在于,不仅自己有才华,而且能够让他手下比他更出众的人充分施展才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周光召、于敏这类帅才,也需要邓稼先这种帅才,当然也还需要精通科学技术、能在全局上选择正确方向和做出正确决策的朱光亚这样的科学家帅才和领导。 】 注:九院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简称。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集理论、实验、设计、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院 。 1999 年 9 月 18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 23 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 23 位“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新中国六十多年的和平发展环境和他们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 这 23 位功勋奖章获得者已有 16 位过世,他们是: 郭永怀、邓稼先、赵九章、钱三强、王淦昌、钱学森、姚桐斌、钱骥、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墀、彭桓武、朱光亚、王大珩、黄纬禄、屠守锷。 目前仍然健在的有 7 人: 程开甲 、王希季、 于敏 、 孙家栋 、任新民、陈能宽、周光召 。 其中孙家栋院士2009年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程开甲院士获得了 2013 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于敏院士获得了 2014 年国家最高科技奖。他们的获奖实至名归!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5517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两弹一星”功勋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redtree 2015-1-9 12:36
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作者:马丽 魏艳 赵竹青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5/1/9 11:09:42 资料图: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马丽 魏艳 赵竹青)201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今天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独得该年度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我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 据悉,经过严格评审,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18项成果、8位科技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学家获此殊荣。 【于敏院士简介】 核物理学家 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宁河。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曾任该院副院长。 在我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我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两弹一星”功勋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5-01-09 10:09: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北京) 于敏资料图 人民网:于敏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他用2年8个月,研制出我国第一颗氢弹,创造研制氢弹的世界纪录,比美国少用4年半。1988年于敏才被正式解封,他的妻子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他颁奖。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学家先后获此殊荣。 于敏院士生于1926年8月,天津宁河人,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历任二机部九院理论部副主任、九院副院长、核工业总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等职。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 他于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上世纪50年代,于敏率先在国内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与合作者找出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的空白。他曾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编辑出版中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他还是中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于敏不仅是核物理学家,也是中国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杰出领军人物之一,他在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方面屡有突破。 在氢弹突破中,于敏组织攻克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形成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队伍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并定型为中国第一代核武器。“氢弹突破和武器化”项目获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小型化方面,于敏领导突破了一系列关键问题,为中国第二代核武器研制奠定可靠基础,该项工作获198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中子弹突破中,于敏作为主要领导人和参加者,提出了中子弹的设计指标、明确了中子弹探索的主攻方向,指出了某些关键技术问题和难点,该项工作获198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基础理论发展中,于敏揭示了武器核反应内爆过程的运动规律,解决了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弛豫过程,辐射波与冲击波的传播规律等一系列基础问题。他参与的“原子弹氢弹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研究获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核武器发展战略中,他曾与邓稼先联合提出“加快核试验进程”建议,中央果断决策,在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前提早规划,为中国提升核武器水平发挥了重要的前瞻作用。 上世纪70年代起,于敏在倡导、推动国防高科技项目尤其是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光激光领域理论研究的开拓者。(完) (原标题:“两弹一星”功勋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个人分类: 科技新闻|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是首席专家还是首席砖家
热度 13 pukin 2014-1-11 23:07
今天看到搜狐首页头条新闻“ 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平均年龄 82.5 岁 ”。这篇新闻报道一是统计了自 2000 年以来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为 82.5 岁;二是统计了获奖者的地域分布,结论是江苏人最多;三是统计了近几年获奖者的行业,结论是航天、物理学领域成为热点。 这篇新闻报道中最后一段是专家点评,看完哑言失笑。 这位蔡首席的两个奇葩观点: 1 、国家最高科技奖是“中国版的诺贝尔奖”; 2 、获奖者高龄很正常,如果四五十岁就给奖,有可能使其骄傲,科研动力木有了。 中国版诺奖?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估计这些获奖者本人也完全不认可这个说法。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成语:无知者无畏。 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确属于终身成就奖,获奖者年龄偏大也是正常滴。但蔡教授认为: 如果四五十岁就给奖了,就有可能使其骄傲,阻碍继续搞科研的动力。 看来在蔡教授眼里,搞科研的目的就是拿奖。只要拿到奖,就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这位首席专家的水平揍是高,不服不行。网上百度了一下,原来蔡首席是中南大学一级教授。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366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国家最高科技奖与38所的暖气
热度 9 陈学雷 2013-1-19 08:56
昨晚打开电视,看到 CCTV-10 正在播的是关于两位今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节目。我打开的晚了一些,关于郑哲敏先生的部分已经要结束了,主要看了关于王小谟先生的部分。王老先生说话直爽、风趣,主持人曲向东先生的表现也很自然、机敏,用京剧三岔口的夜中打斗戏比喻雷达、电子战领域里国家之间互相试探、了解对方水平,非常形象。 也许由于是军工方面的,电视里没有太多涉及王先生的科研,给我最深印象的还是王老先生作为 38 所所长,在 1988 年把研究所迁到合肥时,大胆决策,盖所职工宿舍时给装上了暖气和热水,为此王先生写好了检讨,“谁要就给谁一份”。老先生在电视里解释:冬天太冷,没暖气的话大家只好缩在被子里,有暖气的话大家多干一会儿话,就把暖气那点钱赚回来了,而且人才看到 38 所有暖气热水,就来了。 在中国往往就是这样,本来很正当的事情,却往往只能偷偷摸摸地干。要把事业干成,就得有人敢自己承担风险。也许他干成了,象王先生一样,得了大奖,上了电视。也不知还有多少人,还没干成就因此丢了官帽,下台凉快去了。 时至今日,无数荒唐的规定仍然束缚着科研人员,大家仍然只好不断偷偷摸摸干着本来完全正当的事情,不知何时才能将它们废除!?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7446 次阅读|10 个评论
国家最高科技奖宜锁定更多的中青年科学家
热度 29 qsqhopeiggcas 2013-1-18 12:49
首先向获得 2012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郑哲敏和王小谟院士,表示热烈的祝贺。 国家最高科技奖自 2000 年设立以来,共有 22 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这些科学家以其卓越的研究成果,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应该获此殊荣,我们应当铭记。 从获奖者得奖时的年龄(表 1 )可看出,最高科技奖得主大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没有一个 60 岁以下的 “中青年科学家 ”。获奖时年龄最小的是王选院士, 64 岁得奖, 一些获奖者已经达到 90 岁高龄 。获奖者平均年龄为 81.8 岁。 表 1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人得奖时的年龄 年度 获奖人 获奖时的年龄 2000 吴文俊 81 2000 袁隆平 70 2001 黄 昆 82 2001 王 选 64 2002 金怡濂 73 2003 刘东生 86 2003 王永志 71 2005 叶笃正 89 2005 吴孟超 83 2006 李振声 75 2007 闵恩泽 83 2007 吴征镒 91 2008 王忠诚 83 2008 徐光宪 88 2009 谷超豪 83 2009 孙家栋 80 2010 师昌绪 90 2010 王振义 86 2011 谢家麟 91 2011 吴良镛 89 2012 郑哲敏 88 2012 王小谟 74 详细资料见附录。 世界上的各种科技类奖项,从没出现过获奖者如此高龄的情况。例如:德国的莱布尼茨奖,获奖者平均年龄是 49 岁;印 度政府颁发的巴特纳加尔科学技术奖,更是明确规定获奖者必须是 45 岁以下的科学家; 世界上最权威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平均年龄也只有 40 岁。 我们熟悉的杨振宁、李政道教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分别是 35 岁、 31 岁。 由此可见,世界上诸多国家设立科技奖,更注重向中青年学者倾斜。 按照自然科学的成才规律:杰出科学家做出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区在 25—45 岁之间,最佳 “黄金年龄” 在 37 岁左右。 对我国而言,是年轻科学家尚没有脱颖而出,还是科学成果须经过漫长时间检验后,才能把奖项颁给科学家本人? 自 2000 年国家设立 “ 最高科学技术奖”以来,获奖科学家的原创性发明或发现往往产生于几十年前。 2001 年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选教授曾经多次表示,当他 26 岁在最前沿,处于第一个高峰的时候,没有人承认,等到 50 多岁以后,反而获得越来越多的荣誉。 200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数学家吴文俊曾说过“我年轻时要出成绩,急需钱急需环境的时候没人给我,等我后来成了名要钱有钱,有用吗?” 华人科学家孙大文先生说,中青年科学家,正处于创造性极大的年龄,因此将科技奖更多锁定于中青年科学家,可以更好体现国家对科学事业的支持。而对于那些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建议国家授予他们终身科学技术奖。 国家最高科技奖不应是“终身成就奖”,而是代表了政府对于科技的扶持。如果中青年学者能在创造黄金期,获得国家级认可肯定, 不仅 对 TA 们 是 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 对科技领域论资排辈的重大修正,更是尊重科学研究和创造规律的体现, 更能催生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成为直接提升我国科技方面和市场竞争方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助推器。 参考: 【 1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 平均年龄达 82.9 岁 http://tech.southcn.com/t/2012-03/07/content_39790523.htm 【 2 】 国家最高科技奖何时不唯“白发苍苍” http://roll.sohu.com/20120217/n335019897.shtml 【 3 】最高科技奖得主何时年轻化 http://ctdsb.cnhubei.com/html/ctdsb/20100112/ctdsb959170.html 【 4 】期待国家科技奖年轻化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9-01/10/content_10633848.htm 附录: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情况简介 2000 年度至 2012 年度,共有 22 位专家被授予 “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 2000 年度获奖人 吴文俊 (1919.05 ~ ) 男,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袁隆平 (1930.09 ~ ) 男,杂交水稻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2001 年度获奖人 黄 昆 (1919.09 ~ 2005.07) 男,物理学家,生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 王 选 (1937.02 ~ 2006.02) 男,计算机应用专家,生前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2002 年度获奖人 金怡濂 (1929.09 ~ ) 男,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2003 年度获奖人 刘东生 (1917.11 ~ 2008.03) 男,地球环境科学专家,生前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永志 (1932.11 ~ ) 男,航天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 2004 年度获奖人空缺 2005 年度获奖人 叶笃正 (1916.02 ~ ) 男,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吴孟超 (1922.08 ~ ) 男,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教授。 2006 年度获奖人 李振声 (1931.02 ~ ) 男,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2007 年度获奖人 闵恩泽 (1924.02 ~ ) 男,石油化工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 吴征镒 (1916.06 ~ ) 男,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2008 年度获奖人 王忠诚 (1925.12 ~ 2012.09) 男,神经外科专家,生前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教授。 徐光宪 (1920.11 ~ ) 男,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2009 年度获奖人 谷超豪 (1926.05 ~ 2012.06) 男,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为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孙家栋 (1929.04 ~ ) 男,航天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2010 年度获奖人 师昌绪 (1920.11 ~ ) 男,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 王振义 (1924.11 ~ ) 男,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2011 年度获奖人 谢家麟 (1920.8 ~ ) 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曾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 八七工程 ” 加速器总设计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经理等职,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等 11 项奖励。 吴良镛 (1922.5 ~ ) 男,建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主持参与多项重大工程项目,参与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等多个全国性学术组织的创建工作。 2012 年度获奖人 郑哲敏, 1924 年 10 月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著名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小谟, 1938 年 11 月出生于上海。 中国预警机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著名雷达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上述资料引自: http://news.sina.com.cn/c/2013-01-18/101726066913.shtml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301/18/t20130118_24040384.shtml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9165 次阅读|60 个评论
[转载]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 郑哲敏王小谟
热度 1 JRoy 2013-1-18 10:05
郑哲敏院士(左)、王小谟院士(右) 据中国政府网1月18日消息,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授予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务院批准,授予“水稻复杂数量性状的分子遗传调控机理”等41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飞机钛合金大型复杂整体构件激光成形技术”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等74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嫦娥二号工程”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22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特色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等187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美国化学家理查德·杰尔等5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全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及全体获奖者学习,自觉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郑哲敏简历 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 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 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 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3年被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1924年10月2日 生於山东省济南市 1943~1947年 西南联合大学电机工程系及机械工程系学习,获工程学学士学位 1947~1948年 任清华大学助教 1948~1952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学习,先后获科学硕士、理学博士学位 1952~1954年 任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师 1955~1956年 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1956~1978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弹性力学组组长,第四研究室副主任,爆炸力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78~1989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1982~1986年 任力学学报主编 1986年~ 兼任中国科学院海洋工程中心主任、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大会委员会委员 1988年~ 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主任 王小谟简历: 王小谟 (1938.11.11-- ) 雷达工程专家。上海市金山县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电子工业部电子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信息产业部科技委副主任。 60年代创造性提出脉内扫描方法,使雷达系统大大简化。 70年代担任JY-8雷达主持设计师,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自动化引导雷达。 80年代主持设计的JY-9雷达,具有较好的低空性能,在国外的演习和综合评分中名列前茅,获得了国内外多部订货,是国际上优秀低空雷达。从事雷达科研30余年,设计研制了多种型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雷达,尤其在三坐标雷达和低空雷达方面卓有建树,为国家创造出较大的经济效益,为军事电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分别获1986年、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要论文有《计算机模拟试验法-雷达发展概率的计算》、《三坐标雷达的最佳设计》等。 (中国工程院) 郑哲敏: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 王小谟:中国预警机之父
个人分类: 科技动态|152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从汉中古路坝走出的师昌绪院士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2-4-8 19:16
从汉中城固原国立西北工学院毕业的师昌绪院士 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胡锦涛颁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师昌绪颁发奖励证书(中央电视台新闻截图) “ 材料之父 ” 师昌绪 1 月 14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师昌绪院士荣获 201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亲自为师昌绪颁发奖励证书。 师昌绪是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 1920 年 11 月 15 日 生于河北省徐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小学毕业后考入保定师范学校(保定二师)。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家人流亡河南,进入豫西淅川国立第一中学( 1944 年迁城固)。 1940 年中学毕业后,步行到陕南的城固, 1941 年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 因学习成绩优异,成为全校 5 名 “ 林森奖学金 ” 获得者之一。毕业后被保送到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 1947 年转到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作。 1948 年 8 月赴美留学,进入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学习, 1949 年获密苏里大学硕士学位。 1952 年获欧特丹大学博士学位。新中国的成立,使他倍受鼓舞,曾准备应母校北洋大学的聘请回国任教。 1952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不许留美中国学生回国,他不得不受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系从事合金钢及其相变的研究。与此同时,他还和一批留美的爱国科学家同美国当局不屈不挠地斗争了三年。最后他们联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表达他们迫切要求回国的强烈愿望,这封信由他送往印度驻美大使馆转交国内。 1954 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我国政府据此向美国提出无理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抗议,迫使美国同意他们回国。 1955 年,他回国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 1980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 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师昌绪院士是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可用作耐热、低温材料和无磁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等,具有开创性。多次参加或主持制订我国有关冶金材料、材料科学、新材料全国科技发展规划;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立项和评估工作。由于其在我国材料科学发展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被人们誉为 “ 材料之父 ” 。 国立西北工学院 1937 年 7 月 7 日 ,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7 月 30 日 ,天津沦陷。 9 月 10 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 1938 年 3 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7 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国立西北工学院( 1938.7-1950.12 )由北洋工学院与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合组而成,学院设在陕西固县古路坝,后又迁至咸阳,初设土木、电机、化工、纺织、机械、矿冶、水利、航空八个系,后又增设工业管理系。   抗战胜利后,部分院系迁出 ,新中国成立后,国立西北工学院改称西北工学院 (1950.12-1957.9) 。 1957 年 10 月,西北工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剩余力量)和华东航空学院(中央大学航空系+交通大学航空系+浙江大学航空系)合并,校址西安,校名西北工业大学,沿用至今。 1970 年 2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空军工程系整体并入西北工业大学 。 古路坝 西北工学院旧址 师昌绪题写碑名 西北工学院旧址
个人分类: 西北联大往事|1695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1“国家最高科技奖有感”的有感
热度 2 liwei999 2012-2-15 14:23
2011“国家最高科技奖有感”的有感 作者: mirror (*) 日期: 02/14/2012 21:35:12 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高层分歧故事:国家最高科技奖有感 里介绍了谢家麟获领导建设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背后”。科学网对 谢家麟 的介绍也很容易让人误解。比如说 Quote 1952年,回国受阻而无奈留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工作的他接受了一项任务,研制一台高能电子束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用它产生的高能量电子束流,打入人体内部杀死肿瘤细胞,治疗癌症。 一段,直接的读法就是以为将电子束流打入人体,而实际上则是用电子束流打靶产生高能辐射线(X射线),用射线来照射癌组织。 Quote 经过两年废寝忘食的工作,由谢家麟领导的团队,硬是抢在了别人的前面,建成了 当时世界上能量最高、技术要求精尖的 第一台医用电子加速器并用于临床,在美国高能物理界引起轰动。 的表述也不合适。 第一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 是一个事情,而用于临床并不是谢老先生的功劳。 当时世界上能量最高、技术要求精尖的 用于修饰第一台医用电子加速器也不合适,“在美国高能物理界引起轰动”则更是无稽之谈。 如果用“妙在何处”来表述 第一台医用电子加速器 的话, 高完成度 应该是个关键词。做物理实验的机器可以坏,但用于治疗的机器不允许中途掉链子。 正如刘老师所说的那样,“ 正负电子对撞机是典型的大科学项目,耗资巨大,有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员、工人和干部参加 ”。但人们对“大科学”的理解往往不到位。给钱的人并不在乎有什么(物理上的)重大发现。古今中外,历来如此。 Quote 邓小平说得很有道理: 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在制订高科技发展计划,中国也制订了高科技发展计划。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必须一开始就参与到这个领域的发展。搞这个工程就是这个意思。还有其他一些重大项目,中国也不能不参与,尽管穷。因为你不参与,不加入发展的行列,差距越来越大。 “有”和“用”有时候需要分开理解。原子弹、氢弹这样的东西是要有但不能用的东西。 正负电子对撞机虽然是耗资巨大,但是肥水并没有流外人田。比如说电磁铁,比如说真空设备,都是通过这个工程国家的投入,使国内企业的技术提高了档次。高速的计算机技术,也可以通过搞这样的“科学工程”突破美国人的封锁,让美国人“特批”出售高性能的计算机。高频管的技术,也可以通过“引进”得以提升。做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就是为引进 被禁运的技术、设备 创造环境和条件。因为你为这种“无用”的工作投入了,人家就会给个面子。中国的第一家互联网,也是因为建造了正负电子对撞机而诞生的,因为国外的研究机关要共享北京对撞机的数据。恐怕那个时候国人还不知道什么叫 网 呢。 有 和 用 的结合是国人科技的一个弱点。结果就是 净整些个没用的 ,投入的钱都耗掉了,都买了洋人的试剂和仪器了。 美国斯坦福大学是加速器核心设备( 速调管 )的发明地,谢老先生那个时代里能在斯坦福读博士也是一个机遇、一个幸运,相当于买到了一个“原始股”。今天的人再去搞速调管的研究就没有什么“前途”了,毕竟时代变了,“原始股”成了优绩股,升值的空间不多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72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个历史性的零的突破:T大出了一个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热度 2 liuli66 2012-2-14 11:38
祝贺! 吴良镛长期从事建筑与城乡规划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和学科发展战略研究,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框架,并运用这一理论成功开展了从区域到建筑的多尺度、全方位规划设计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在京津冀、长三角、滇西北等地取得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示范性的规划建设成果。由他主持完成的北京菊儿胡同工程,推动了旧城改造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观念和政策转变,为达成整体保护的社会共识,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他主持设计的曲阜孔子研究院等建筑,树立了新时期建筑文化传承与创造的典范。由他主持起草并在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通过的《北京宪章》,为新世纪世界建筑学的发展制定了路线图。作为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吴良镛为我国城乡建设领域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他开创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成为建筑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吴良镛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补充于17:30;来自: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4/2012/20120214144129306657125/20120214144129306657125_.html ) 相关资料: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2/259738.shtm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7107601.html
756 次阅读|5 个评论
到底是哪三人角逐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呢?
热度 18 pukin 2011-7-15 21:18
刚才看到科学网首页“ 三人角逐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的新闻,怀着好奇的心情点进去看看是哪三位老先生角逐这个最高奖项奖,结果大失所望,三位候选人没有在公示的名单里。 既然三位角逐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候选人仍处在保密中,那我就斗胆猜一猜2011年哪两位科学家有可能获得这个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自从2000年该最高奖项颁发以来,除2004年该奖空缺以外,共有18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获得此殊荣(平均年龄80岁以上),获奖的学科领域大概是这样分布的: 1、航天领域:2位(王永志、孙家栋) 2、数学领域:2位(吴文俊、谷超豪) 3、物理领域:2位(黄昆、叶笃正) 4、生物医学领域:4位(吴孟超、王忠诚、王振义、吴征镒) 5、农业领域:2位(袁隆平、李振声) 6、信息技术领域:2位(王选、金怡濂) 7、化学化工领域:2位(徐光宪、闵恩泽) 8、材料领域:1位(师昌绪) 9、地质环境领域:1位(刘东生) 这18位获奖人有两个显著特点 : 1、年龄大。这是必需滴,这个奖就是奖给70岁以上老人滴。这18位获奖者最年轻的是2001年获奖者王选,当年只有64岁,最大的是师昌绪,当年获奖年龄是90岁。 2、都是院士。如果不是院士就别想得这个奖。 根据以上两个特点,我斗胆列一下2011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候选人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1、欧阳自远院士 (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 2、汪品先院士 (海洋领域10年一个没有,该轮到我了吧) 3、王元院士 (谷超豪摸得,我是不是也摸得啊) 4、周光召院士 (两弹一星的元勋,前科学院院长) 5、戚发轫院士 (俺是神州1-5号的总师) 6、曾庆存院士 (大气物理领域的牛人) 7、候云德院士 8、梁栋材院士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6539 次阅读|25 个评论
那三个人?
zw373737 2011-7-15 18:13
可能是: 张光斗 岑可法 杨芙清 潘家铮 张锦秋( 女) 钱易( 女) 钱正英( 女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个人有感
kerer009 2010-1-11 11:13
我一直很关注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消息,刚才从搜狐网上看到了,首先恭喜谷超豪、孙家栋二位院士获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但是看完新闻心里也有一份苦涩,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乃国之根本。在近些年来国家始终面临农业生产难题的严峻背景下,本该在农业方面有一些突出成就,可历数以往历届获奖者的名单(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谷超豪、孙家栋),也只有袁隆平、李振声院士是搞农业的,危机之下机会多多,农业科研人员本应该为破解农业生产难题做出突出的贡献,可现实情况呢。。。唉,身为农民之子,连我自己做的也很有限,心中有愧啊。 附谷超豪、孙家栋二位获奖者的基本资料:(http://news.sohu.com/20100111/n269489636.shtml) 谷超豪   谷超豪(1926)男,汉族,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教授,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非线性科学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数学和力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浙江永嘉(今温州市)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9年获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   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数理学会副理事长和上海数学会理事长等职,是第三、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复旦大学教授。   孙家栋   孙家栋,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孙家栋是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4月15日0时16分,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这之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孙家栋曾经动情地说: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个人分类: 学术观点|3424 次阅读|2 个评论
谷超豪孙家栋获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xioaheilong 2010-1-11 11:09
谷超豪孙家栋获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组图) 2010年01月11日10:05   人民网   孙秀艳  谷超豪 孙家栋 人民网科技北京人民大会堂1月11日电 (记者孙秀艳)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谷超豪、 孙家栋两位院士。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14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 胡锦涛颁发奖励证书 新华网快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谷超豪院士、孙家栋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谷超豪 谷超豪的数学人生:一生尝尽深奥与抽象 谷超豪(1926)男,汉族,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教授,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非线性科学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数学和力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浙江永嘉(今温州市)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9年获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 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数理学会副理事长和上海数学会理事长等职,是第三、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复旦大学教授。 孙家栋 孙家栋代表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者发言 卫星之父孙家栋:见证中国航天全过程 孙家栋,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 孙家栋是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4月15日0时16分,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这之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孙家栋曾经动情地说: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03 次阅读|3 个评论
谷超豪孙家栋获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组图)
xupeiyang 2010-1-11 11:01
中共中央、国务院11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 人民大会堂里华灯绽放,鲜花吐艳,气氛庄重而热烈。奖励大会开始前,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会见了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代表。 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首先向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谷超豪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孙家栋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表示祝贺。他说,过去的一年,在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的形势下,我国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加强科技支撑作为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推动技术改造,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超前部署、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措施对遏制经济下滑势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温家宝强调,最终战胜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要靠科技的力量。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始终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紧密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着力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振兴的前沿科学问题,突破提高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营造科学民主、学术自由、严谨求实、开放包容的气氛,使科技人员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成果大量涌现;我们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大会时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孙家栋在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时表示,中央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央领导同志向获奖人员代表颁奖,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关怀。作为科技工作者,一定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继续为我国科技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工作。 出席奖励大会并参加会见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王岐山、回良玉、刘淇、刘云山、李源潮、张德江、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路甬祥、韩启德、李建国、陈昌智、马凯、白立忱、张榕明、钱运录、万钢、罗富和以及中央军委委员陈炳德、李继耐、廖锡龙、常万全。 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军队有关方面负责人,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等出席大会并参加会见。 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项(人)。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8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2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5项,包括一等奖2项、二等奖5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82项,包括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262项;授予7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http://news.QQ.com   2010年01月11日10:05   人民网   孙秀艳  我要评论( 890 ) 谷超豪 孙家栋 人民网科技北京人民大会堂1月11日电 (记者孙秀艳)今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颁发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谷超豪、 孙家栋两位院士。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 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14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吴孟超、叶笃正、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 胡锦涛颁发奖励证书 新华网快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谷超豪院士、孙家栋院士颁发奖励证书。 谷超豪 谷超豪的数学人生:一生尝尽深奥与抽象 谷超豪(1926)男,汉族,我国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教授,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非线性科学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数学和力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浙江永嘉(今温州市)人,194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9年获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 历任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数理学会副理事长和上海数学会理事长等职,是第三、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现任复旦大学教授。 孙家栋 孙家栋代表0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者发言 卫星之父孙家栋:见证中国航天全过程 孙家栋,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中共党员,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在中国的航天史上,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传奇人生与中国航天发展中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 孙家栋是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4月15日0时16分,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参加指挥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发射任务又一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100个航天飞行器,这之中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在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孙家栋曾经动情地说:搞了一辈子航天,航天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 其他奖项: 《中国植物志》的编研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等奖 绕月探测工程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背景资料: 国家最高科技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 国家技术发明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链接 最高科技奖历届获奖者 ●2008年: 王忠诚徐光宪获最高科技奖:希望有人超越自己 ●2007年: 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著名植物学家) ●2006年: 李振声(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2005年: 叶笃正(世界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2004年: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出现空缺 ●2003年: 刘东生(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 、 王永志(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2002年: 金怡濂(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2001年: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 黄昆(著名物理学家) ●2000年: 吴文俊(世界著名数学家)、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38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大师的目光和情怀
suqing1961 2009-12-26 13:58
12月7日至19日这近半个月的日子里,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丹麦的哥本哈根。192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在这里参加的世界气候变化大会,被认为是人类联合起来遏制全球变暖行动的一次最重要的努力。会议的声势浩大和牵动人心无可争议地说明,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历史上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 20多年前,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这一观点还没引起人们重视,在学术界内部还存在着争议。但多年从事气象研究、开创了中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叶笃正,却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前沿而且重大的战略问题。我手中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荣誉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报告文学》文集里,由郑培明专门撰写的报告文学《站在珠峰之巅记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院士》,就有上述这段描述文字。 尽管由于各个国家、不同代表的利益诉求不同,哥本哈根的谈判显得异常芜杂艰巨,会议也只取得了有限的成果,但中国代表在会上所表现出的从容和自信,以及中国政府为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现有成果发挥的重要建设性作用,联系《国家荣誉》里的上述文字,我认为,跟这次会议毫无关系的叶笃正院士对此却可以说功不可没。我们理应记住这位著名大气物理学家,理应对这位科学大家的远见卓识和未雨绸缪感到由衷的敬佩。 科学工作者的责任是追求真理,优秀的科学工作者能够把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命运和人类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一个科学家的目光和情怀问题。在郭曰方先生主编的这本《国家荣誉》图书里,和叶笃正先生一样,吴文俊、黄昆、王选、刘东生、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徐光宪等其他9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同样都具有高瞻远瞩的如炬目光和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 关注人类的命运,肩负科学家的责任,叶笃正每天都在思考着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郑培明《站在珠峰之巅记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院士》)这就是叶先生的情怀。2003年,叶笃正和他的同事首次提出有序人类活动概念。支持他的这一理论的反例是: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已经证明,如果没有人类的无序活动的影响,是不会出现像现在这样严重的全球变暖现象的。因此,倡导有序人类活动,实际上就是号召人类自己拯救自己。 在《国家荣誉》里,丛中笑的报告文学《汉字作证记计算机专家王选院士》生动地讲述了王选院士的故事。我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对王选院士之所以敬佩有加,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切身地感受到,如果没有王选主持研制成功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我国的印刷业就不可能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王选在科研选题上的超前意识和市场洞察力,以及改变中国印刷业落后现状的使命感,不同样也是体现了一位真正科学大师的深邃目光和伟大情怀吗? 其实,关于科学家的目光和情怀,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在《国家荣誉》这本书的序言中已经有了很好的表述:他们是我国科技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科学家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求实求是、创新开拓、团结协作的时代精神,和科学民主、严格严谨严密严肃的优良学风,以及我国科学家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在数十年的科研生涯中,他们不仅为我国的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读《国家荣誉》,科学大师的目光和情怀让我深深感动。 本文刊载于《科学时报》2009-12-25 B2版科苑走笔专栏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5304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