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茄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热度 1 huailu49 2018-7-13 10:09
其他茄果类,比如西红柿、辣椒,今年还没拍到理想的图片。抱歉!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1672 次阅读|2 个评论
接地气的果实
热度 4 huailu49 2015-11-21 11:01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301 次阅读|8 个评论
农家菜园—茄子
热度 2 huailu49 2014-6-11 05:28
瞧这些茄子,没一个正形......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413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孟加拉国正式开放转基因抗虫茄子的商业化种植
bioxncai 2014-1-25 09:55
农业部长Matia Chowdhury 周三提出Bt茄子幼苗分配方案 (New Age photo) (英国《每日星报》)孟加拉国于2014年1月22日正式开放了当地首个转基因作物——BT转基因抗虫茄子的商业化种植。 与此同时,孟加拉国农业研究所(BARI)向全国4个地区的20名农户发放了该作物的秧苗。但是,孟加拉国农业研究所加济布尔地区学术主任Jahurul Islam表示,该新品种将暂不向市场投放。 Bt转基因茄子的特性是农民再也不用喷施农药了。而此前在茄子的整个生长季,农民通常需要喷施多达80次农药,远远超过了推荐的25次,从而使长出来的茄子也带有剧毒。 由孟加拉国农业研究所研发的这几个转基因抗虫茄子品种分别是:BARI Bt (Uttara)、BARI Bt (Kajla)、BARI Bt (Nayontar)和ISD006 Bt BARI。 孟加拉国农业部部长Matia Chowdhury于当日在农业研究中心的一个项目活动上向农户发放了转基因抗虫茄子的秧苗,并作为主要嘉宾表示:“在经过了国内和国外多项必要的检测后我们决定开放种植转基因抗虫茄子。我们花了大量时间来验证种植这个品种的利与弊”。Matia Chowdhury部长还表示选择施行这项举措是对转基因作物能够确保粮食安全这一事实的充分认可,并强调,政府向来都极为警惕任何可能影响人民健康及环境的负面因素。 随着转基因抗虫茄子的开放种植,孟加拉国成为全球第29个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 自2005年,孟加拉国农业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就对当地食用最多的蔬菜之一——茄子展开了生物技术研究,向其基因组插入了一个晶体蛋白质的编码基因(Cry1Ac),这个被称作Bt的基因来自土壤苏云金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 ),它表达的晶体蛋白质能够特异性地杀死鳞翅目昆虫的幼虫,而大部分农作物害虫都属于鳞翅目。 Bt转基因抗虫茄子足足用了7年时间才最终完成在国内多种类型农业生态区的温室及大田试验。Bt基因的插入使茄子能够抵抗其主要虫害——鳞翅目的茄黄斑螟蛾( L. orbonalis ),从而避免由此造成的50-70%产量损失。 然而,一些绿色组织仍然担心孟加拉国开放种植转基因作物会威胁到环境和公众健康。 来源: http://www.agrogene.cn/info-922.shtml
19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极像鸡蛋的茄子:白蛋茄
热度 3 gardening 2013-9-18 23:13
白蛋茄(Solanum texanum),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非洲,别名巴西金银茄、白果茄、鸡蛋茄等。植株高约30-90cm,夏季开花,花腋生,淡紫色,浆果。 白蛋茄最独特和吸引人的是,果实(浆果)形状与鸡蛋差不多,椭圆形,长约5cm。 未成熟时 , 极像鸡蛋, 青 白色 ; 成熟后则像鸡蛋黄,金黄色 ,很具观赏价值。当然,白蛋茄虽外形似鸡蛋,但皮较硬,也比普通茄子硬。 白蛋茄果实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药用价值,也可食用,尤其是嫩的时候像鸽子蛋,口感鲜嫩,营养价值最高,可凉拌或炒吃。 当然,白蛋茄成熟后,口感较老,变成鲜艳的黄色时,就只有欣赏的份,成了观赏价值很高的珍奇瓜果,自然也就不宜食用了。 果实似白色鸡蛋 果实似白色鸡蛋 白色、金色果实,还有淡紫色的花 成熟的黄色果实 硕果累累,据说亩产可达5000斤以上 成熟的黄果
个人分类: 园林植物|32057 次阅读|7 个评论
茄子
热度 1 huailu49 2013-6-18 08:32
个人分类: 植物天地|2576 次阅读|2 个评论
《茄子一行,豇豆一行》
热度 2 cyj 2013-5-23 14:12
《茄子一行,豇豆一行》 实事求是的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是辩证法的精髓。蒋介石 1926 年开始北伐,口号是统一全国应该说是有利于中国的,否则持续的混战,终究会把推翻满清的成果或者半途而废,或者被外强乘虚而入,就会使中国倒退回去。 在 1927 年 4 月 12 日,蒋介石突然对与他一起北伐的共产党人,发动“不放走一个”的大屠杀,无论从统一中国。无论从防止外强乘虚而入,都是极其不利的,是和北伐开始的目的和后果,完全背道而驰了。这是当时中国的悲哀,也是全国人民的悲哀。 最可怕的是,蒋介石此刻以为自己的势力足以统一中国,足以抵御外侮,其消灭中国共产党的野心,也就膨胀到了火出水焦的地步。于是便策划北伐之后,立即铲除异己独霸天下称王称霸的消灭共产党的计划。 无奈,此时突然发生广东、河北、东北军阀与蒋介石对立的中原混战,战争从( 4 、 12 ) 1927 年打到 1930 年 6 、 7 月才结束,便耗费掉 1927 年到 1930 年 7 月的三年,使蒋介石乘着 4 、 12 大屠杀,紧接着就完全地消灭共产党的计划,被推迟到 1930 年年底,才做好了准备工作。 这里可以看到,从大屠杀的计划,从 1927 大屠杀 到 1930 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围剿,蒋介石从来就没有停顿过。 然而, 1931 年 9 月 18 日,早有吞并中国野心的日本法西斯,看准蒋介石此时正像发烧一样热度破天荒的企图在江西消灭中国共产党,所以,密令张学良将军不准抵抗,不得在北方惹起战端,以便让蒋介石得以全心全意地围剿苏区。张学良讲究哥们义气,愿意替这个拜把子哥哥,背上背叛祖国恭恭敬敬让出东北大好河山的恶名,把蒋介石的密电保存在瑞士银行,以保障拜把子哥哥心黑手辣,将自己暗杀喽。因此,这位杀人不眨眼的屠夫,为什么把杨虎城将军用硝镪水予以毁尸灭迹,但是,对张学良则始终不放也不敢拿出杀手锏予以消灭。蒋介石害怕张学良夫妇之外,还有张家的亲戚会从瑞士银行,揭穿蒋介石的丑恶嘴脸! 近来,中国科学院冒出来一位杨天民委员,到处讲演做报告,说是“张学良在美国都公开说明,并无蒋介石密电一事,将东北老家和东三省让给日本人,是张学良的自愿。”云云,借以为蒋介石树碑立传大唱赞歌,混淆视听,制造假象,并且在杨天民的报告中,大肆贬损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名誉。 杨天民尽管说是蒋介石在 918 时。正在去南昌的路上,根本不知道日本侵占东北的事,更没有给张学良发过密电。 但是,杨天民却也没有拿出蒋介石在回到上海,得知日本侵占东北、张学良所谓的主动让出东三省的消息后,蒋介石在日记里写了什么? 这位自称拥有蒋介石日记的、自称蒋介石每日写日记的杨天民委员,对于 918 这么巨大的大事,在蒋介石知情后,却一个字也不敢拿出来公布公布!是蒋介石什么都不说?是蒋介石批评了丢掉祖宗的张学良?是蒋介石家将了张学良? 总之,发生祖国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的大事情,作为一国之君的蒋介石,居然一句话也没有说,这可能吗?难道说蒋介石早就心中有数?难道说蒋介石痛不欲生大病一场,说不出话? 按照杨天民的这种手法,是不是企图告诉群众,蒋介石在上海得知详情后,无动于衷,是蒋介石斥责了张学良?是蒋介石表扬了张学良? 总不能蒋介石屁也没放吧?杨天民先生不是表彰蒋介石每天记日记的么! 要撒谎,要行骗,最好的方法是,这 1931 年 9 月以后蒋介石的日记丢失了! —— —— 从 1931 年到 1935 年,红军突围长征,蒋介石一直在江西南昌庐山领导抗日;红军长征到遵义,蒋介石也飞到贵州领导抗日;红军杀向云南,蒋介石飞到昆明领导抗日;红军渡过金沙江大渡河,蒋介石飞到四川领导抗日;红军到达陕北瓦窑堡,蒋介石又飞到洛阳和西安领导抗日。 总之, 1927 年 4 · 12 大屠杀之后,蒋介石就一直紧跟中央红军,红军走到江西,蒋介石飞到江西;红军走到贵州,蒋介石跟到贵阳;红军到了云南,蒋介石飞到昆明;红军到达长江北岸,蒋介石飞到重庆成都;红军到达陕北,蒋介石飞到陕西省西安。 这位抗日领袖的战斗位置应该在哪儿?当然是在华北冀东一线指挥领导抗日啊。然而,蒋介石把抗日前线扔在华北,自己每天每夜紧跟红军追杀共产党,就是这种发狂发疯地屠杀共产党人的刽子手,完全不顾日本人在华北冀东的蚕食行径,反而与日本的代表在河北省冀东与扔开签订何梅协定,把华北地区的热河是、察哈尔、河北省东北部,又拱手送给日本法西斯。这不是张学良主动把东三省送给日本法西斯的交易吧! 这 1935 年将华北许多国土送给日寇进行卖国贼交易的是蒋介石自己了吧!冀东划为自由区,就把北京至于日本鬼子的嘴边了。这不是卖国贼行径,是什么?杨天民先生! 这种无人不知的、讨好日本鬼子的卖国贼行径,对共产党红军实施法西斯式的赶尽杀绝的行径,在杨天民嘴里 蒋介石反而变成领导抗日的英明领袖,岂不是人鬼颠倒,认贼作父屠杀同胞的法西斯行径吗?! 蒋介石跟随红军追杀到西安,还是“急不可耐地、明天就断气一样地、发疯逼迫东北军西北军围剿陕北红军!” 常言道,物极必反!东北沦丧 5 年家乡父老变成亡国奴,你蒋介石不理不睬;华北危机四伏,日寇野心昭然若揭,你蒋介石置之度外。却像明天再打红军,你蒋介石就会中风倒毙一样的心急火燎。最后蒋介石自己将东北军逼迫到造反的悬崖。东北军这才清楚:“不打倒蒋介石,就永远回不了东北,永远和自己的同胞厮杀,必将同归于尽,让日本鬼子渔翁得利。”于是 1936 年 12 月 12 日,活着蒋介石的事件自然而然地爆发了! 这个发疯发狂的刽子手屠夫暴君,发现自己的小命突然间处于生死时刻,他终于吓得尿了裤裆,连假牙都不顾不得便落荒而逃! 只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宽宏大量和高瞻远瞩,衡量了中国国家的利弊,决定只要蒋介石放弃剿共,放弃打内战,同意联合全国力量一致抗日,便可以网开三面。在这种情况下,不可一世的嚣鸟,只得答应上述条件,这才形成蒋介石放弃追杀红军的停止状况。 既然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地剖析了当时的形势,为了对付日本鬼子的阴险野心,为了把行将亡国灭种的局面扭转,中国共产党答应拥护蒋介石领导全中国各民族、各种力量,是全国的领袖, 因此,出现把蒋介石的画像挂在陕北苏区,异己把蒋介石称呼为委员长,都是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 这种时候,与当年陈独秀的右倾,抛弃中国共产党自己的主张和任务,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了。这就像今天我们和美国的交好,与当年蒋介石与美国的交好,完全是两码事,没有相同之处。 称呼蒋介石领袖,穿戴国民党部队服装,等等,都不会影响毛泽东主席领导下的、已经总结了过去各种错误的、成熟了的中国共产党了。 现在我们还是与国民党讲团结,更是不会影响早已十分成熟的中国共产党。我们既不要左倾,把国民党广大的党员当成蒋介石领导下的情况;又不能右倾,把过去顽固反共的蒋介石,美化为真心实意要求抗日的人物,比喻为像其他基督教徒那样虔诚和善良的慈善家,其实,蒋介石早就盖棺论定,他的一生的步步高升发紫发红,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异己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鲜血染红的。 陕西省农村讲话:“茄子一行,豇豆一行。”真是话粗理不粗啊!农民说的就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该是茄子的功劳就是茄子的,该是豇豆的功劳,就是豇豆的。不要把两码事混为一谈。” 谁说农民没有什么好学的?他们的灵魂纯洁,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担当着 13 亿人口的一日三餐的重任,日夜操劳,却从不二话。 至于从劳动生产中,积累总结的经验,和诙谐的语言,也是往往令人深思难忘的。
2875 次阅读|4 个评论
“烧茄子”中的为什么
热度 34 fdc1947 2012-8-17 07:27
茄子是一种最大众化的蔬菜,价廉物美,营养丰富,而且当令时间长,一年四季,大多数时间均可认为是时令蔬菜。 茄子有各种烹饪方法,而尤以素烧茄子为最为老百姓所喜爱。 但是,烧茄子的一般方法都需要很多油,而营养学家推荐的标准,每人每天只有 25 克食油,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何用较少的油,烧出美味可口的红烧茄子。 有人先用水焯,此法的问题在于最后的口味。水煮的与油炸的毕竟不能相比。 有人先用盐腌,此法虽然能够少一些油,但是食盐进去了,真所谓前门驱虎,后门进狼。对很多人来说,盐这群狼的危害甚至大于油这只虎。 本人的方法:借助微波炉。把切好的茄子块放入微波炉用高火烧开,当然,由于用微波炉煮东西,在这里无法准确标明时间,因为这与你放入茄子的数量及微波炉的功率有关,一般在五分钟左右吧。然后用低火再煮三分钟。这样,茄子块基本上已经熟烂了。在微波炉工作时,你可以准备好各种调料。从微波炉取出煮好的茄子块,如果茄子很嫩,倒出茄子中析出的茄子水(一般都极少,不倒也可)。在炒锅内放少许油,将茄子块放入翻炒一小会。倒入调料,调料的品种、数量与通常烧茄子相同,随各人口味而定,煮开即可出锅。其效果略等于用许许多多油烧制的烧茄子。 这样做的优点: 1. 不需要放很多油。 2. 做饭的人不需要在炒锅前烟熏火燎地站很长时间,锅内也基本上不出油烟,减少空气污染物。而这两个优点,是其他方法都不可与之相比的。特别是第二点,其他方法,因为需要用油把茄子烹熟,不可能不产出油烟,人也不可能离开油锅。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人不能为了口味而过分辛苦和摧残自己的身体。 下面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方法能够不需要很多油?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说为什么通常要用许多油烹熟茄子? 为什么要用油烹熟茄子?因为好吃。如果用水煮,茄子的口感不好。这里的口感是指牙齿咀嚼的感觉和舌头的感觉。由于这是感觉的问题,所以似乎并无多少道理好说。有道理好说的是为什么要用许多油。即,为什么茄子特别吃油? 我们食用的是茄子的嫩果。除果皮外,主要食用其胎座。新鲜的茄子果肉细胞饱满,形成海绵状组织,细胞之间的空隙形成许多毛细管。如果用水煮,这些水分子充塞在毛细管中间,在高温时细胞虽然死亡,但是如果周围充盈着水,整个海绵组织仍然胖大。所以水煮的茄子口感不好。 如果在油内烹制,在高温下果肉细胞破裂,细胞内的水分汽化离开了。整个海绵体坍塌,茄子就软烂了。调料也可以吸附在茄子上。这样,烧出的茄子的口味和口感都比水煮的好。但是,在烹制时,大量食油首先会进入海绵体内的毛细管中,热量正是通过油的媒介而进入果肉细胞的。这样,茄子就特别吸油,在烹饪时,需要大量食油。 如果在烹饪之前,先在茄子块上洒上食盐并揉搓、搅拌,食盐进入茄子破坏了果肉细胞,吸出了细胞内的若干水分,从而使海绵体部分坍塌、收缩,海绵体中的许多毛细管因果肉细胞的破裂而收缩消失,这样,在用油烹制时茄子就不再会吸取大量食油。这就是为什么在烹制前用食盐腌制可以使茄子不再那么吸油的道理。 但是,用食盐先腌制茄子的方法,除了会将较多的食盐带进茄子之外,在烹饪的过程中,同样需要人在油锅边上等着、工作着,用油把茄子烹熟、煮烂。而且即使是较少的油,也会产生油烟,实际上,锅里的油越少,产生的油烟越大,因为较少的油会使油锅内的温度更容易升高。 用微波炉辅助烹制的情况就不同了。在微波的作用下,果肉细胞中的水分迅速升温,使细胞破裂失水,海绵体的坍塌从而毛细管的消失比用食盐腌制的方法更加彻底。这是它不再吸油的原因。而且,正如我上面已经说过的那样,从微波炉拿出来的茄子块已经是熟的,已经软烂,所以实际上只需要在少量油里翻炒很短的时间。这样的烹制,既不产生油烟(因为现在的精制食用油不需要高温起油锅),又使人只需要在热锅边上呆上很少的一会儿。 在炎热的夏天,谁喜欢在炉火边上呆着?
个人分类: 科学与生活|17463 次阅读|74 个评论
茄子的花与果
热度 2 liuxuxia126 2012-8-10 08:43
茄子的花与果
【名称】:茄子 【别名】:落苏、酪酥、昆仑瓜。【拉丁学名】:Solanum melongenaL. 【科属】:茄科茄属茄种    茄子最早产于印度,公元4-5世纪传入中国,南北朝栽培的茄子为圆形,与野生形状相似;元代则培养出长形茄子;到清朝末年,这种长茄被引入日本。现在主要在北半球种植较多。茄子直根系,根深50厘米,横向伸展120厘米 圆茄的植株,大部分布在30厘米耕作层内。茄子主茎上的果实称“门茄"一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对茄”,二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四门斗”,三级侧枝的果实称为“八面风”,以后侧枝的果实称为“满天星”。    全国茄子栽培面积约300多万亩,广东约10万亩,分布于全省各地,以湛江市等北运基地较为集中。广东栽培的茄子果形以长茄为主,也有卵圆形和圆形等,果色以紫红色为主,也有白色、青色和紫黑色。近年来,随着北运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北运基地也喜欢种紫黑色,有亮泽的长茄、卵圆茄和圆茄。    根据营养专家黎黍匀分析,茄子的预防疾病指数为26.29,生命力指数为9.7142,证明对疾病的康复具有相当高的价值,而对生命力的提高属于有效范围(蓝色部分来自百度)。 南方多种紫色的茄子,这种绿色的茄子,在北方比较常见。 紫色的小花 茄子花 落花结果 英俊的茄子少年 茄子青年 青年茄子 成年茄子,可采摘了。 最靓茄子候选
个人分类: 植物故事|5690 次阅读|5 个评论
久违了的白茄子
huailu49 2012-6-15 10:31
久违了的白茄子
记得还是小时候,看过和吃过这种白色的茄子。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今天在农贸市场突然发现久违了的白茄子,当即买了回来。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98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炒出美味又少油的茄子
热度 4 hujunping 2012-6-9 13:57
炒出美味又少油的茄子
回家向老爸学了一招如何炒出美味又少油的茄子。今天,自己按照老爸说的尝试做了一把,吃起来口感不错,关键还解决了炒茄子当中的一些健康困扰,所以大胆在此“班门弄斧”。 茄子忒能吸油。以往炒茄子的时候,放的油要比做其他的菜多一些。但《营养膳食指南》上说了,每人每天的油脂最好不要超过 25 克 。每次都想放少一些油,可又为味觉受委屈而困扰。以我以往不多的厨房经验,放油少还有另一个麻烦,只要翻炒次数、炒的时间、火力大小等稍微控制不好,就可能把茄子炒糊了,那哪能谈得上美味呢。 老爸的高招其实很简单,就是在茄子切片之后,不着急下锅,而是放在清水中浸泡约 10 分钟。这样茄子不是吸水了吗?对了,目的就是让茄子吸水。吸了水的茄子自然吸油就会少了,这样炒的时候不必放太多的油。还是因为茄子中含水,炒的过程也变得轻松了,不用担心控制不好火候而糊锅。翻炒的时间可以延长一些,这样茄子口感细滑松软,又略带韧劲。但需要注意的是,下锅的时候油温要适中,稍微低一点,避免发生溅锅。 有人说,可以在炒的过程中加水,可以不?我试过,这样炒出来的茄子味道要差很多。 当然,要想少吃油,茄子还可以蒸着吃。烹饪方法多种多样。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有的时候很简单,但需要我们去用心琢磨和学习。 美味茄子面
个人分类: 生活之醒|12385 次阅读|4 个评论
漫谈花青素
热度 3 hujunping 2011-9-8 23:20
漫谈花青素
漫谈花青素 清晨,上班的路上,看到了牵牛花。在繁华的街道一旁,它们静静地绽放,蓝紫色的花朵,没有火红的热情,却别有一番清幽的雅致。别名“喇叭花”的它们,沐浴在习习微风中,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淡雅牵牛花 (一荣一枯) 它在丛中 回想起小学时,曾经用牵牛花做过所谓的“科学实验”。紫蓝色的花朵,在食醋的“熏陶”下,可以变成粉红色。然后,把花儿浸泡在小苏打调的水里,花儿又变回到了蓝紫色。表演这种颜色变幻的“魔术”,其中关键的“道具”就是花中含有一种名为“花青素”的物质。 “魔术师”的头衔并不是“花青素”最耀眼的皇冠。真正醒目的是它那抗氧化的功效。这不仅放飞了人们延长生命周期的希翼,同时也平添了无尽的喧嚣。 这种有利于清除人体内自由基,从而预防癌症、心脏病、过早衰老等疾病的花青素并不罕见。除了牵牛花,很多的水果、蔬菜和杂粮当中都有它们的身影。蓝紫色是表明它们存在的最明显标识,黑色或暗红色也常常是它们存在的宣言。蔬菜中茄子、紫甘薯、紫甘蓝、紫色玉米等均含有丰富的花青素。水果中葡萄、蓝莓、樱桃、桑葚等也是富含花青素的典型代表。 紫色玉米与白玉米 花青素与水非常亲近,这与化学结构有密切联系。在食用富含花青素的食物时,并不需要油脂来帮助吸收。然而,胡萝卜中的维生素 A 、番茄中的番茄红素等都是脂溶性的营养物质,要提高人体吸收效率最好是要用油烹饪后食用。可见,即便有最好的食材,也要讲究食用的方法才能物尽其效啊。 适宜强度的光是花青素的朋友,而高温是花青素的敌人。前面提到的蔬菜瓜果的外皮多接受阳光照射,会使得花青素的含量增多,颜色也显得更加鲜艳。但是当温度超过 5 0 ℃ 的时候,花青素就会慢慢分解。紫甘蓝通常用来制作蔬菜沙拉,这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持其中的花青素含量,是一种健康的吃法。说到这,有朋友会问,生吃茄子能保持更多的花青素,是否也是一种健康的吃法呢?很遗憾,不幸的是,茄子中还含有一种茄碱的物质,类似于土豆发芽时产生的毒素,不仅口感苦涩,还极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因此,茄子应该熟食。高温油炸对花青素的确有严重破坏,你会看到茄皮的紫色在高温下都会变成深棕色。那么,蒸煮是不错的选择。至于有人宣称“生食茄子有利于吸脂”的说法,是缺少科学根据的。在烹饪茄子时感觉特别耗油,茄子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在高温下能够像海绵一样吸附很多的油脂。但是如果在人体常温下,即便把茄子泡在其中也很难吸收油脂的。 有道是, 抗氧化显奇效,花青素受青睐。品食法应讲究,适中度要把握。
个人分类: 自然之奇|11101 次阅读|6 个评论
茄子,让我被剁了两刀
chrujun 2010-4-9 22:10
我七岁开始做饭,也算上老革命了。 但现在切茄子,都战战兢兢的,每次都特别小心。 因为茄子的皮比较硬,并且茄子呈圆柱形,容易滚动,很容易因茄子滚动而一刀剁在手上。 我就为此挨了两刀。 14年前,我们几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在甘肃酒泉一带开展大地电磁探测工作。由于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施工,中午的吃饭成了大问题。刚开始是吃馒头,但我们南方人吃不惯。后来就想到自己做饭,每天出工前在市场上买好菜,到现场布置好仪器后就开展做饭。 由于我从小就开始做饭,做饭的责任自然落在了我的身上。 时间长了,菜刀就变得特别钝。每次切茄子都要用很大劲。倒霉的一刻终于到来了,茄子一滚动,菜刀重重地剁在了我的手上,顿时鲜血直冒。可以一车人要吃饭。我只好用布紧紧地把受伤的手指绑好,又继续做饭。 结婚后,我当起了师傅,教老婆做饭。 老婆出师了,我也解放了,很少亲自做饭了。 两年前到河北涿州做博士后,公寓里有齐全的做饭工具。我又重操就业。 有时,合作导师也来和我住在一起,尝尝我的手艺。 一天中午,也是菜刀用得比较钝了,一直没有磨过刀。切茄子的时候,又碰到茄子滚动,又一刀剁在手上。幸好导师也是做饭高手,接过手把饭菜做了。 被菜刀剁了两次,全是茄子害的。 被剁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菜刀钝,二是茄子滚动。从那以后,我在市场上四处询问,终于买来一把磨刀石。刀一钝就磨刀。第二点经验是先把茄子切成两半,再很小心地锯茄子,把茄子从头锯到尾,分成四个部分。相当于把茄子横砍一刀,纵切一刀。分成四部分的茄子再也不会滚动了。要特别注意的是纵切一刀的时候,这个时候茄子特别容易滚动,容易砍到手指上。
个人分类: 我的经历|4586 次阅读|5 个评论
阴囊,非请莫入——有关茄子的传说
eloa 2008-9-29 14:38
李清晨 发表于2008-09-28 星期日 23:00 阴囊是一个皮肤囊袋,中间有一隔将阴囊分为左右两室,室内有睾丸、附睾各安其所。上次写《 一个蛋蛋也不能少 》,讲的是如果阴囊里缺了蛋蛋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然后果堪忧。这回要说的是腹股沟斜疝阴囊里多了东西也挺麻烦。于是便想到了上面的题目。 非请莫入?莫非阴囊里的蛋蛋是被请进去的? 话说受子宫内珠胎暗结,混沌乍开,人形初具,各个组织器官忙而有序的各自发育。且说在这一过程中,腹膜在腹股沟内形成一袋形突出,名曰腹膜鞘状突,其下有一索带,是为睾丸引带。开始的时候睾丸是在腹腔里头呆着的,当腹膜鞘状突随着睾丸引带降至阴囊的时候,睾丸便随之而下降。这个邀请的过程如果发生了问题,导致睾丸不能下降到正常的位置,那就是隐睾了,相关问题在《 一个蛋蛋也不能少 》里已经说的差不多了。 那么那些没有接到邀请的家伙有机会溜达到阴囊里去么? 正常发育时,在出生前后鞘状突逐渐萎缩闭塞,附着于睾丸上的腹膜鞘状突未闭塞,形成睾丸固有鞘膜腔,与腹膜腔不再相通。也就是阴囊和腹腔彻底成俩单位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大门都关上了嘛。可偏偏有一部分人在出生1年以后,鞘状突仍保持开放状态,这该关的门关不上,可不就容易出问题么。 腹股沟疝老百姓称其为疝气,认为是生气导致的。还别说,这还真不是完全扯淡的说法,好多家长发现孩子的阴囊出现了睾丸以外的东西都是在孩子哭闹的时候腹压增高了嘛。 理论上,出生时腹膜鞘状突有80%~90%仍未闭塞,随着年龄的增长,闭塞逐渐增多,生后1年仍有57%未闭或部分未闭。而小儿腹股沟疝的发生率却只有0.8%~4.4%,数据相差这么大是为什么呢?略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即并非所有腹膜鞘状突未闭的小儿生后都会形成疝。 腹膜鞘状突部未闭的小儿如果同时伴有腹壁肌肉发育薄弱,或经常哭闹、长期咳嗽、便秘等原因造成腹内压力升高,就可能使肠管或者大网膜顺着鞘状突坠入阴囊,形成腹股沟疝。通常疝能够在安静平卧位的时候自行复位,若一旦发生嵌顿就比较危险了,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那么疝气应该如何治疗呢? 在我国民间确切地说是在我的老家流传着一种神奇的治疗方法,据说有奇效。但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第一, 要在自家菜园子里找到一联体茄子,也即双胞胎茄子。如下图 第二, 要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摘取,挂于背阴且通风的地方。 第三, 时辰不能差,要于午夜子时夜深人静的时候,用新买的针刺那茄子,每天一次,每次100下。(100下,Qd) 第四, 方向不能反,比如娃是左边的阴囊有问题,你却刺右边茄子,这非但治不病,反而会带来别的麻烦。 第五, 秘密要保守,就是这个事不能说出去一旦说出去就不灵了。泄露了天机,自然没好果子吃。而且这条严苛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你真的用这个方法治疗好了病,也不能说出去,一旦说出去就会复发。 可惜,我小时候一直没在自家院子里找到这样的茄子,不然在没当大夫之前就可以验证一下,看看我表弟的疝气能不能被这样治好。 虽然我长大以后做了外科大夫,而且恰恰是普外的大夫,经常要面对好多疝的患者,由于我始终没找到合适的茄子,这个传说中的方法是否灵验,就交由能找到这样的茄子且恰好家中有这样病人的朋友们来验证了。记得要告诉我结果哦,不要怕复发嘛,真因为泄露天机而导致疝气复发的话,我保证说服卫生厅、科技局、医院、手术室、我们科主任、免费给他做手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啊,一旦证明此法确有效,多少人就可以免了这一刀哇。 不过,目前多数情况还得靠手术解决问题,只是并非所有发现腹股沟疝的病例都要求立刻手术。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采用疝带或棉纱束带压迫腹股沟,有部分病儿可通过此种方法使腹膜鞘状突自行闭合而治愈。需要提醒的是,这个方法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否则将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或者说只能达到跟扎茄子一个效果。而6个月以上的腹股沟疝自愈的机会就很少了,消极等待容易等来危险,等到发生嵌顿不得不手术的时候,其手术效果是要打折扣的,急诊手术比择期手术复发的机会大些。 最后纠正几个认识误区: 1、 腹股沟疝不是男孩子的专利,女孩子也有,只是男性占大多数而已。其性别发病率比例为15:1。 2、 不要相信某种药物,他们的作用不会比扎茄子效果更好。 3、 这个手术不会伤什么元气,操作上也不复杂。超过半岁而仍未自愈时,手术的决断要及时,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4、 成年以后仍会发病,手术方式和小儿有很大不同,这个留待下回分解(如果我找不到像茄子这么神奇的引子,也许就不分解了,有相关问题可以发邮件给我)。 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转载自: 科学松鼠会 本文链接: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1865.html
个人分类: 医学|194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