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结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写在婚礼之后(一)
estudy 2010-6-16 22:51
早就该为自己的婚礼留下些文字了,无奈要紧的事已经一桩堵着一桩了,端午节三天小长假在办公室关了三日一夜才勉强能腾出手来。 婚礼仪式上一个环节是和父母拥抱,父亲拥抱我时抱得特别紧,我抱他也抱得特别紧,当我靠上他肩膀的那一刹那,眼泪毫无顾忌地涌了出来。那一刻,我们都生怕就此失去了彼此。司仪对我们说,和如父母来个拥抱,以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可父母对儿女一、二十年的养育之恩哪是一个拥抱就能报答得了的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我曾以为自己从18岁上了大学以后就再没花父母的钱,还给过他们几次钱;毕业后这几年又给了他们和两个弟弟莫大的扶持,还帮助他们获得了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早就不欠他们什么了,我甚至一度考虑结婚以后就不再管他们了,将来到别的城市安家,省得他们老给我添麻烦。可是终于到了那一刻的时候,我的这些想法一下子统统消逝掉了。内心里有个声音在告诉我,我离不开他们。我要让他们过得好好的,永远照顾他们,永远包容他们,就像他们始终以无限的热情和爱包容着我那样。 这些天我反复听阎维文演唱的《父亲》和《母亲》,每次听到最触动我的那几句词,我都泪流满面。这些年艰辛的生活把我磨砺得像铁一样坚强,甚至有些冷漠和铁石心肠,七、八年来我只为自己的辛酸流过一、两次泪,我甚至怀疑自己已经不会流泪了,这些天我才发现自己的泪腺其实很发达,一受到那些刺激就会流泪,而且每次都泪如泉涌。 结婚是我长大成人的标志,也是父母成为老人的标志。这让我前所未有地清晰意识到,我终有一天会失去我的父母,自从前某个我为自己自豪了一番的时刻起,我就开始慢慢地摆脱对他们的依赖,结婚则是一次更大的摆脱,当有一天我几乎习惯了他们不在自己身边的时候,我就会彻底地失去他们。这应该就是父亲十多年前对我说过的生命的延续吧。做父母的永远都那么伟大、可敬,我父母这样一对抚养了我们三个大学的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更是伟大、可敬。我要永远尊敬我们的父母,永远爱我的父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婚姻大事
wujingzhi 2010-5-20 21:50
5.20,因被有心人谐音为我爱你,这一天幸运的成为一个特殊的日子。有不少新人选这一天成亲,走入婚姻殿堂。 婚姻大事,终身大事,这词不知道谁发明的。而我们大家都在说,可见婚姻的重要不是一般事可比的。从科学网博客看,也有数量不少的单身男女们,有时候抱怨一下女博士的话题,有时候谈论一下相亲,也有的羡慕一下同事同学拖家带口天伦之乐等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我们的传统,不管自己处于什么境况,这个问题是躲不过的。 没结婚的为结婚着急。 怎么可以找到结婚的对象,是个大问题。以前各单位流行领导或同事给介绍。之前就听说有的领导特别热心,要是有新来员工,首先就关心婚姻问题,如果是单身,领导会特别上心的给相互介绍。后来,各单位都迅猛发展,领导也没功夫关心这事了。另外,这几年领导都变质了,居心叵测了。这样,近几年就开始组织什么相亲大会,电视相亲之类的。现场相亲大会似乎在各大城市比较流行,个人从未关心过,不太了解。电视相亲的,开始就认为是娱乐节目,也没看过。不过,从这些现象也可以感受到结婚这个事变的比较复杂,难度也越来越大了。 结婚的为婚姻操心。 记得第一次参加同学同事婚礼时候,特别兴奋。新鲜啊。后来参加的多了就没感觉了。转眼同学们的孩子都两三岁了。很多变成了房奴。什么事都围绕下一代了。偶尔也听到有小两口闹意见的。很多结婚的人说还是不结婚轻松啊。轻松倒没错,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而且特清静。这也是我现在享受的~不过这不是长久之计啊~有时候感觉结婚的和没结婚的,就是两种人。或许就像人们常说的:不结婚,永远长不大吧。 婚姻,说不尽,道不完。 还是以后再说吧,以中华婚俗的女娲伏羲通婚传说结个尾: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还流传着伏羲女娲兄妹通婚的故事。故事中说,伏羲和女娲是兄妹关系,天降洪水,兄妹俩爬进一个大葫芦里,躲过了劫难,然后兄妹结婚,繁衍了人类。在唐末李元的《独异志》中记载最详: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 资料来自: http://culture.ifeng.com/guoxue/200812/1206_4087_910375.shtml 阿斯達那唐墓出土 伏羲女娲图 结婚周年 一般有以下的稱呼(以下称呼主要在 美国 通用,各国会有差异): 一年: 纸婚 二年: 布婚 三年: 皮婚 四年: 丝婚 / 绢婚 五年: 木婚 六年: 铁婚 七年: 铜婚 / 毛婚 八年: 电器婚 / 青铜婚 九年: 陶器婚 十年: 锡婚 十五年: 水晶婚 二十年: 瓷婚 二十五年: 银婚 三十年: 珍珠婚 三十五年: 珊瑚婚 / 翡翠婚 四十年: 红宝石婚 四十五年: 蓝宝石婚 五十年: 金婚 五十五年: 翠玉婚 / 绿宝石婚 六十年: 钻石婚 七十年: 白金婚 八十年: 鈦金婚
个人分类: 把酒问天 Review|105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与科研是"先爱后婚",还是"先婚后爱"
DrWangXY 2010-5-2 09:51
作者:王孝养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李双双》,电影中李双双的丈夫喜旺有一句流传广泛的台词:人家是先恋爱,后结婚,我们是先结婚,后恋爱。这是一部喜剧电影,其结局是皆大欢喜:喜旺夫妇婚后越过越甜蜜。 我不知道当今社会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比率是先结婚,后恋爱,但我可以肯定,国内的年轻人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绝大多数人应该是先恋爱,后结婚,还有不少人是恋爱试婚结婚的过程。 先恋爱后结婚有利于婚姻的稳定和幸福,这已是共识。先结婚后恋爱,也可能有美好的结局,但失败的几率大增。国内正在从事科研的人员中(包括研究生、专职和半专职的科研人员),对于科研事业有多少是先恋爱后结婚的,又有多少是先结婚后恋爱,我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但就我的了解,相当大的一部分人是先结婚后恋爱。也就是说,许多人是在不了解和在没参与过科研的情况下,开始攻读以培养科研人才为目的的研究生,启动人生的科研事业。 导致许多人与科研先结婚后恋爱的原因很多, 1) 许多年轻学子包括高中生和大学生没条件或机会参与真正的科学研究(直接到科研课题组去做实验、参与写论文)。其科学知识都是从课本、老师或课外读物中获取。掌握科学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虽有关联,却是两码事。只有亲自到课题组参加实验,才能真正体会出科研的酸甜苦辣,才能真正找到科研的乐趣。 2 )国内一考定终生的考试制度,使不少人为了升学不得不放弃自己心爱的专业,这样的强行配对,又何来恋呢? 3 )国内以考试成绩为主要、甚至唯一标准的升学录取制度不知扼杀了多少学子的科研积极性,为了能被好学校录取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背书,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科研呢? 4 )父母把自己喜欢的专业强加在孩子的头上也是个重要原因。 我并不否认有部分与科研先婚后恋的学子在以后的科研实践中会慢慢的爱上科研事业。但相当多的人可能一辈子恋不起来,也都爱不上科研这一行。直接的后果是 , 这批不热爱科研事业的人只为谋取利益而做科研,如只为毕业做科研 , 为晋升混论文。可以想象一大批不热爱科研事业的人在写论文会有怎样的结果,这也是当今国内垃圾论文成灾,学术腐败严重的重要根源。 培养我们的年轻学子对科研事业先恋上,再试婚,最后才结婚,使我们的科研队伍里有一大批真正热爱科研,并以此为自己终身事业的人,是一项摆在我国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我国的科研事业的希望所在。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5175 次阅读|3 个评论
长虹德新
龚胜生 2009-12-27 03:01
纳米克西施按:今年秋毕业的研究生高长虹拟元旦结婚,要我写幅对联。今天在省委会开会,中间有点时间,试为之如次,以示祝福。 横批:比翼齐飞 上联:马到成功 须内助 做道德楷模 英雄要疼美女 两袖清风 何妨创新 下联:高山流水 会知音 为长幼师范 巾帼莫让须眉 三尺讲台 且绘彩虹 此对联嵌马德新和高长虹名字,尾字无法平仄对仗。寓意这对新人是情投意合的知音,取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之意;同时他们从事教育事业,希望他们能做道德楷模,学生师范,同时夫妻共同进取,丈夫的成功离不开妻子,因此要疼爱美貌的妻子;丈夫为人要清廉,干干净净做人,在两袖清风中创新;妻子要爱岗敬业,耕耘讲坛,在教育战线建功立业,描绘彩色人生。
个人分类: 师生情谊|3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说数字
furaibo 2009-12-16 20:24
说说数字 船的 GB2312 编码是 2012 ,使人想起世界末日和诺亚方舟。一位朋友在我的博客后留言说:川的编码是 2008 。还有 2008 年那些灾难都与 8 有关。还有比尔盖茨的名字的数字是 666 等等。数字真是很有意思。 前些日子参加学生的结婚典礼,凑了 200 元贺礼。等婚礼开始,才知道每人的标准应该不下 200 元。上了海参不说,还有舞蹈、乐器和唱歌等等。学生结婚是喜事,有学生邀请也是非常令人高兴的事。但是今后, 200 元怕是拿不出手了。拿多少呢? 300 元好像不太合适,三毕竟和散谐音嘛。 400 元就更不用说了!再多的话,负担就有点大了,说真心话,还是想多参加几个婚礼的。 其实, 3 在中国应该是个好数字, 1 生 2 , 2 生 3 , 3 生万物,多吉利,多适合结婚用啊!在国外,日本人多喜欢 3 。取其不可分,稳定之意。 曾 有两个著名的棒球明星的球衣号码一个是 3 ,一个是 33 。日本的豪华车的车牌号也多以 30 开头。日本结婚的贺礼禁忌偶数,因其可分。最近据说 2 万日元贺礼也多了起来,不过要给 1 枚 1 万日元的和两张 5 千日元的。 在日本, 4 也是和死谐音,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4219 的谐音是去死。 9 因为和苦谐音,也不讨日本人喜欢。 9874 的谐音是苦的没有,倒是个不错的数字。 有家寿司点的电话号码是 348414 ,它的谐音是寿司的,好吃也( すしはよいよ ) 。 7 也是日本人喜欢的数字之一,取 Lucky Seven 之意,因为老虎机中奖多是 777 。这可能与基督教有关,在圣经中 7 是个完全数。 666 是魔鬼的数目,它永远达不到完全,而 888 是耶稣的数目,他比完全数还大, 8 反过来还是无穷( )呢。 8 也是日本人喜欢的数字,取汉字八舒展,有财源滚滚之意。日本超市里商品的价格多是 298 日元, 398 日元等等,一个是吉利,另一个让你觉得才 200 多块钱。其实,是 300 块呢。
个人分类: 杂谈|5102 次阅读|2 个评论
开始有点急了
weizhangsuda 2009-12-1 19:25
今天一个很久没联系的朋友给了我一个惊喜,他年底就要结婚了。 我这位高中时的朋友跟我差不多:沉默寡言;平时没听说他有什么动静,没想到竟然都要结婚了。 我衷心的替我这位朋友开心,并真诚地祝福他,但我还是开始有点急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结婚与同居:孰好?孰坏?
andrologist 2009-10-29 13:51
  不少人美化同居的讲法,是神话多于事实。关键在于双方一开始便对自己和对方的委身都缺乏信心,那自然在面对困难时,难免进退失据。其实同居的关系也面对不少实际困难。    同居与结婚:那种投资更化算?   夫妻通常会把各自的资源汇合在一起使用,或者一方供养另一方。然而同居的男女很难预计何时分开,所以通常不会为对方担负起经济的责任, 财政也要分得清清楚楚,以免将来一大堆算不清的账。   由于夫妻预期长远的关系,他们的功能可以专门化,例如一方专注在外赚钱,另一方则专注在家治理。夫妻的才能也可灵活地互相配合及补足,例如一方培养这种技术,而另一方发展那种才能;又如某段时期妻子赚钱让丈夫专心念书, 而丈夫建立事业后则支持妻子进修。然而同居男女对关系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不能确定,所以感到任何投资在关系中的努力都有风险;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不能太过倚赖对方,每样事都要亲力亲为。因此,一般而言,结婚的长远经济效益比同居更高(有调查数字支持),所以就算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结婚作为一种制度,也比同居为佳。(当然有个别差异。)    如何教养孩童?   同居男女很多时因为产下子女,才决定结婚,这似乎表明,就算同居者都赞同,子女在婚姻关系中,能获得更好的照顾。我曾指出不可轻视一纸婚书的威力,因它清楚界定了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和权利,但一个人对同居伴侣的孩子有多大的责任和权利,则难以说得清楚。没孩子的一方通常是男性,他与女方的孩子的关系是暧昧的,因为没有明文的法律或社会的共识告诉他在财务和监护上的权责:他需要供养孩子念书或付医疗费用吗?他用不用负上教导孩子的责任?孩子会尊称他一声UNCLE,但这UNCLE能否施加管教?在这种权责不清的情况下,孩子和大人都无所适从,孩子更可理直气壮抗拒受管教:你始终不是我DADDY,有甚么资格打我?这样,家教是很难进行的。   再者,中国人都知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特别当你没时间照料孩子时。(外)祖父母对孙子的关爱和照顾是家庭的重大资产,但在同居的关系中,事情可复杂了。假设陈大文与王大凤同居,王的孩子小凤也同住,陈与小凤的关系已经尴尬,陈的父母则更甚。小凤是他们的孙女吗?他们有多少权责?若他们投入精神和心力疼爱小凤,一旦同居关系完结,他们的努力不是付之东流吗?与其受伤害,倒不如抽离,更加明智。总结而言,同居的关系并不是教养孩童的最佳处境。
个人分类: 女性|380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久年久月久日
yujoak 2009-9-10 09:20
2009年9月9日对于我,一如平常。直到连续有两位同实验室学生来分发象征他们甜蜜的喜糖,这才意识到这天实在是嫁娶的好日子,适合指数应该是大大高于2008年的8月8日,因为新人们想借此作为他们爱情长长久久的见证。据说,这天北京有一万多对新人登记结婚,民政局要增加场地,抽调人手才忙的过来。 结婚是大事,结婚纪念日是每对夫妻很重要的日子,因此大家都希望这个日子特别。新世纪,虽然强调个性,但个性之外还有共性,好的东西总是有很多人去追求。 想想自己当初,也蛮有意思。两人认识差不多两年,觉的该结婚了,就开始办各种手续准备登记。婚姻登记处去了两次,第一次是因为缺了一方的户籍证明,没办成,给人送的两包糖也退了回来。过几天去了第二次。去之前,也没问父母,也没查黄历。只是注意了一下是单数的星期还是双数的,心里想的是好事多磨。回来后一琢磨,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两年前的那天,我给她送了第一朵玫瑰。这一天,于我们是一样的特别,而且更有意义。 现在登记结婚手续简化了,对于新人们,虽少了一次婚前的磨合,却是更加的人性化。生活就要开始崭新的一页,祝天下有情人都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个人分类: 生活相关|3338 次阅读|1 个评论
要结婚的都进来看看
wdz 2009-9-3 20:54
这周一直帮同学打理婚礼的事情,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好东西,跟大家分享分享~~ 前两个都是用思维导图工具制作的
个人分类: 杂碎|10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女性27岁达到美丽巅峰 结婚有助于“保持姿色”
xupeiyang 2009-9-2 16:36
http://www.chinanews.com.cn/jk/jk-xpxz/news/2009/05-25/1706739.shtml 青年时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尤其对于含苞待放的姑娘更富有魅力。   日本心理学家荒木一郎经过长期观察后发现:17岁、19岁、21岁的姑娘最漂亮,27岁的姑娘到达漂亮的巅峰,28岁以后便开始走下坡路了。   28岁以后,因为构成女子美丽特性的生理因素慢慢凝固,有的还会慢慢消失。如在生理上失去平衡,女子柔软性的消失速度会加快。特别是不与男子交往、结合的女人,她们美丽的姿色会消失得更快。那么,怎样保持女性的魅力呢?   首先要结婚,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富有人情味的生活能使人心情愉快,女子结婚后心理上的寄托,使其有一种安定感,这是保持姿色的积极因素。   性生活是女子保持魅力的重要因素,它通过复杂的生理现象使女子保持漂亮的容貌。同时,以自然美容为主,不要滥用化妆品。因为不少化妆品有副作用,长期使用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个人分类: 医学科普|18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抓狂】一早上就被一博士师兄给骂了,超级郁闷!没结婚的懂得成家的苦么?
maczone 2009-8-25 09:36
事情是这样的 :我家小孩快两岁了,由于俩口子都要上班,LP要坐班的,我只要上课就可以了,双方父母又都不愿意来照顾小孩(一方是语言不通,一方是年纪大了,我自己理解)。由于这两周我就把小孩试着往幼儿园小班送,小孩表现还可以,刚刚早上她还会给我们说byebye,也不会哭了,很听话的样子。从幼儿园回来打开QQ,就看到这样的问话,内心啊一个劲的纠结。 大家有这样的类似经历不?我想大多数还不是没有办法啊。莫不成真要LP在家相夫教子? 以下是聊天记录: S 9:02:35 小孩那么小,为什么不等大点再送幼儿园 M 9:02:55 没人看管 S 9:03:41 你老婆呢 M 9:04:00 要上班啊,不能一直在家带小孩不咯 S 9:04:09 父母? M 9:04:29 双方的都不来 S 9:05:08 这样就要苦了孩子了,这么小的孩子就送去幼儿园,你们当父母的太不负责任了 M 9:05:56 嘿嘿,条件好的可以做得好,条件有限就没有办法了 M 9:06:10 我们小孩在那最听话 S 9:06:32 不好好当父母就不要生 M 9:07:28 父母并没有义务和责任照顾 S 9:08:04 我说你们不好好当父母,就不要生 M 9:08:19 你咋知道不好好当 S 9:08:55 这么小的孩子送幼儿园,你知道其他同龄的孩子都在妈妈怀抱里呢 M 9:09:04 切 M 9:09:11 不懂行情 S 9:09:52 你不爱你小孩? M 9:10:15 难不成你以后有小孩了一直抱在手上 S 9:10:35 3岁再考虑送幼儿园 M 9:11:16 3小班 4岁中班 5大班 6学前班 七岁才上一年级的 S 9:12:01 干嘛要一步一步读,我4岁直接读幼儿园大班,5岁学前班,6岁上小学 M 9:12:22 那不如6岁直接上小学,哈哈 M 9:12:33 你小孩有能力跳级,我小孩没有能力 S 9:13:03 哪有这么小的小孩就离开妈妈怀抱的,太残忍了 M 9:13:25 那就是真的不懂行情了 S 9:13:44 你真的不懂感情 M 9:13:47 我看你到时是你LP一直把小孩抱在手上,还是怎么样 S 9:14:12 反正小孩3岁前我是舍不得让她离开我身边的 M 9:14:35 你老婆不上班,你自己不上班 S 9:14:44 一个人不上班 M 9:14:50 那你NB S 9:14:56 为了孩子,要么就不要生,生下来就要负责 M 9:14:59 我一个人供不起一家人 S 9:15:09 哎,可怜了孩子 BTW: 没结婚的懂得成家的苦么? 以上转自小孩成长成才网个人博客: http://home.kidsv.com/space.php?uid=16do=blogid=304
个人分类: 生活|5050 次阅读|0 个评论
早婚
huangdanping 2009-7-13 14:32
村里男生向来有早婚习惯,在现在 86 年生的男生早已经都是几岁孩子的爸了,今年端午回家知道了一个消息,村里一 89 年男孩结婚了,老婆是 91 年生,已经怀孕了所以赶紧结婚。是过年的时候相亲的(我们当地还是很流行相亲的)。那男孩是和我弟弟一起读书的,只是大一岁而已。在我的印象当中我还只有他上小学时候的模样,一是因为我回家少,二是他很早不读书在外边打工,难得见面。端午回家得知这个消息,心里觉得怪怪的,一小男孩已经为人父且即将为人父了。 因为早早不读书,所以结婚也都特别早,生孩子就更早了。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们的结婚证有没有拿到。我们村读书的人特别少,尤其是在我之前,上高中的没有,从我那一年开始才有人上高中大学,现在已经比较多了,每年都有考上大学的。不读书并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坚持不下去,很多小学都还不错,上初中就开始变,最后连初中都没有上完,我们村里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普遍,我几个堂弟堂妹都没有上完初中,父母都是期望他们读书的,但是他们不珍惜那个机会,也是没有办法。 早早的辍学,年纪轻轻就外出打工,旁边一些媒婆也就对这些孩子很热心了,很早就开始帮他们物色对象,父母也求之不得,巴不得早早当上爷爷奶奶,遇到合适的对象赶紧准备结婚用品,年头相亲,年尾结婚,下个年头就可以当上爷爷奶奶了,有时候一年里这三件事可以全部搞定!我姐姐就常常说:计划生育就是败在我们村的人身上。呵呵有点夸张,但是也不无道理!
个人分类: 见怪不怪|3391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研人员在什么年龄结婚生孩子最好?
eminor 2009-7-8 23:00
找对象、结婚、生孩子是人生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虽然不是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但却是生命延续和家庭幸福的必要条件。如果单是结婚生孩子还比较简单,但是要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问题就复杂了。我们也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家长同样是高知,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好,有的却不太好?这就和结婚生育的年龄有关。 从个体发育和生理状况的角度看,女性在 20 岁到 35 岁之间生孩子是最合适的年龄段,而男性宽松得多,大概从 20 岁开始可以延续到 50 岁左右吧。尽管现在有 60 多岁的女性生孩子的报道,男性 70 多岁的也不少(如季羡林的儿子季承)。从杨振宁新婚后没有生育的结果来看, 82 岁以后的男性应该没有生育能力了。所以为了保证优生,必须在最合适的年龄段生孩子。这样的话,女性就应该在 35 岁以前生育,加上至少 1 年的提前量,应该在 34 岁以前结婚。男性应该在 50 岁以前生育, 49 岁以前结婚(陈章良应该抓紧了)。 从对家庭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即心理发展或心理成熟程度的角度看,女性比男性要早一些,所以女性应该在 22 岁以后,男性 25 岁以后结婚生育。 从经济承受能力的角度看,结婚后的二人世界所需要的开销相对要小一些,而有了孩子以后就会增加很多。所以为了负起家庭的责任,必须在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要孩子,也就是应该在完成学业正式就业以后生孩子。 从培养孩子的角度来说,因为孩子不是往学校一扔就可以解决教育问题了,除非孩子是天才。大部分情况是孩子放学后,家长还要督促辅导孩子的功课,才能使孩子在班级里有个好的排名,才能进入重点中学,然后上重点大学。有些家庭父母都是高知,但是忽略了对孩子的监督辅导,所以高考成绩很差。辅导孩子的功课基本上是依赖中学以前的学到的知识,而经过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洗脑,再经过工作阶段的专业洗脑,时间越长,脑子里残留的中学以前的知识就越少了。所以年纪越大越辅导不了孩子的功课(我在这方面体会很深)。常言道四十以后不学艺,即人过了四十岁以后头脑基本上没有塑性了,数理逻辑智力开始退化了。所以能够胜任监督辅导孩子功课的年龄是四十岁以前。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大概在初二以后形成,女生早一些,此后的辅导监督力度可以逐渐减少。这样算来,男女都应该在三十岁以前生孩子。当然,如果很有钱的话,可以请高级家教,就不会受这个年龄的限制。但是要有钱到这个程度必须成为所谓的精英和大腕级人物,一般来说人数不多。 如果从 7 周岁开始上小学, 6 年小学, 6 年中学, 4 年大学, 3 年硕士, 3 年博士,如果再来个博士后,还要加两年。所以,对于女性来说,按正常情况拿下硕士学位时 26 岁,是最佳的生育年龄。如果读完博士 29 岁,还不算晚,但应该抓紧了。但也可以先生孩子,再去读博士,如果很想要学位的话。对于男性可以稍微晚一些,但是 29 岁读完博士就该考虑了,而 31 岁做完博士后就该抓紧了。由于年轻人忙于学业、然后又忙于事业,工作压力很大,所以有些人会把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这个部分忽略或耽误了。作为过来人,在此做一个善意的提醒。
个人分类: 娱民正册|16701 次阅读|4 个评论
结婚撰联
龚胜生 2008-12-22 22:42
堂屋嵌名字(成才、孟桃)对联 : 右联:成家立业、树雄心壮志、莫忘教育儿孙、要师尊孔孟 左联:才子佳人、结一世良缘、切记尊崇长辈、须报李投桃 大门嵌日期(二十六日)对联: 横批:地久天长 右联:二人同心一世良缘同地久 左联:六合共庆百年佳偶共天长 大门嵌地方(杨家村)对联: 右联:杨柳意笃、夫妻意贞、做意合情投新伴侣 左联:家庭和协、邻里和睦、当和谐社会好公民 洞房正门对联: 横批:珠联璧合 右联:洞庭柳毅传书、海枯石烂同心永结 左联:房外杨家欢唱、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个人分类: 亲情流露|5186 次阅读|1 个评论
囧相亲时代的相亲真能达到结婚的目的吗?(图)
sxzx 2008-11-18 23:44
囧相亲时代的相亲真能达到结婚的目的吗?(图) 作者:三峡在线 前 几天,三峡在线写了一篇文章 《2008最火爆的十大网络流行语》  。被某家报纸修改之后以008年网络流行语:很黄很暴力很雷很山寨为标题在网络中疯狂传播。文章中,三峡在线花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2008年用得最多的一个流行语:囧。 囧,不是火星体,这个汉字念jiong(三声),本义光明。现在在网络聊天、论坛、博客中使用最最频繁的字之一,它被赋予郁闷、悲伤、无奈之意。囧被形容为21世纪最风行的一个汉字。 的确,囧啊,如果你不懂囧就会更囧。这是个很囧的世界。就连今天我们的相亲也进入了一个囧时代。为何这样说呢?三峡在线最近看到网络中一系列蒙面相亲、嗅觉相亲、9999元门票的富豪相亲会不断,正常相亲似乎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常需要,今天,一个囧相亲时代真的已经来临。 工作人员将蒙上双眼的男士引导到女伴身边 在北京中关村,近200名光棍蒙面相亲,称不以貌取人。所有的男生都要蒙上眼睛,不准偷看女生。主持人提出了这样的无理要求。据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介绍,为了防止男同胞们以貌取人,所以就想出了这个高招,让他们在黑暗的状态下与对方交流,从而避免视觉的误导。 嗅觉相亲会中女士们与男士们攀谈 同样是在北京,50余名公务员在建外现代城参加了一场嗅觉相亲会。参加者都用眼罩蒙住眼睛,再戴上面具。然后,屋里关灯,每个人仔细甄别异性散发出来的气味。如果女士找到属于自己味道的男士,就可以轻拍他三下,邀请其参加接下来的活动。双方蒙眼参加心有灵犀、危情应对等一系列的活动之后,选定情侣并将定情锁送给对方作为信物。将嗅觉作为配对条件的相亲会在国内尚属首例。 高端相亲会上寻妻绅士的身家要求为至少拥有1000万资产 在广州,一场被主办方冠名为遇见的绅士淑女私人约会晚宴在某俱乐部悄悄举行。据主办方负责人介绍,这场晚宴实际上是一场高端相亲会,光门票就高达9999元,若想得到额外服务,比如化妆等,则要另外加价。寻妻绅士的身家要求为至少拥有1000万资产,有人甚至坐拥30多亿元资产;而寻夫淑女中不乏选美冠军和美貌白领。 由此可见,最近,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囧相亲潮。那么,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象,三峡在线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囧相亲时代的相亲真能到达结婚的目的吗? 谁都知道,相亲约会的最终目的都是以结婚为目的的。如此方式,就如同有人说的那样,这种相亲方式,或许主办方仅仅提供给那些想要凑热闹的人一个机会,从本质来说和蹦迪没有区别。蒙上眼睛找到的对象就能够真正走进现实的婚姻生活?仅凭气味就可以找到属于自己味道的另一半?不太可能吧! 三峡在线曾经与一位朋友聊天,她这样说道:相亲的最终目地就是找个你看着不讨厌,父母看着顺眼,亲朋好友看着羡慕的人结婚。很实在,也很现实。那么,离开了眼睛的判断,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吗?显然不太可能。 或许,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囧相亲时代,正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囧今天被赋予的郁闷、悲伤、无奈的含义。也或许,在这样一个时代,它的确也是一种反婚姻的产物。因为三峡在线觉得,这些真正加入囧相亲的男男女女们,本身就是带着父母的威逼利诱来相亲的,本身他们根本就还没有做好结婚的准备,不是吗? 因此,三峡在线觉得,囧相亲时代的相亲只会增加网络时代更多囧的故事。真正要想结婚,还是来点实际的相亲举措吧。在这样一些闹哄哄的相亲会中,曲终人散之时,估计孤单的你还是你自己。
个人分类: 生活情感|4978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天是个好日子
jxz1963 2008-11-8 13:00
2008年11月8日,农历10月11日,是一个星期六。 很早就收到朋友小孩结婚的邀请,无奈要出差没有办法参加朋友爱女的婚礼,只好送了一份祝福给他们一家。 今天是一个很好的日子,昨晚由于加班写点东西,夜里三点才入睡。早上起来还没刷牙,就收到一位刚从国外回来朋友的短信,说是这个节日属于您,祝您节日快乐!但我请夫人在网上查了一下,今天并不是什么重大节日啊!一头雾水!刚才北京一个朋友进门才说今天是光棍节,我大笑,一人在外,确是光棍了麻? 给科学网的一位网友打电话,他正在参加朋友的婚礼,看来今天确是一个好日子,好日子就要见从未谋面的网友,能不高兴吗?   好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2008年11月8日,一个真正的好日子!
个人分类: 趣味人生|3159 次阅读|3 个评论
“为人在世三大忙”农村版与城市版对比分析
huabolin 2008-10-27 11:15
农版:为人在世三大忙,娶媳妇过年打麦场 城版:为人在世三大忙,结婚过年装修房 小时候听过一句农谚, 为人在世三大忙,娶媳妇过年打麦场 ,感觉不无道理。 娶媳妇需要太多的环节,买新衣、置新房、邀亲请友,婚车照相,贴对联、放鞭炮,特别是结婚当日,更是有数多礼节与过程,好不容易吃完晚饭,虽说是关上门,可还要开一个小窗口,供村里孩子索要喜糖与喜果,一直闹到深夜十一二点,一天下来大都累的直不起腰来,第二天还要早起分喜果,在大家吃早饭之前分送完毕(送往村里和本家有往来的家庭,礼尚往来中的往来在农村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率非常高)。 过年就更不用说了,山东以煎饼而出名,在我的家乡尤为明显。记得以前,腊月要摊三整天的煎饼,以保证正月不用干活,至少元霄节以前不用干活。然后开始用地瓜做粉酡,加上大麦芽开始熬糖,把大米炸成米花,和糖一起做成糖米。腊月二十三左右蒸几大锅馒头,有时能吃到二月二。二十六左右再做一锅豆腐(至此,为人在世三大苦,熬糖打铁做豆腐,已经经历了两苦了)。然后再把糯米磨成面,制作各种糯米糕点。再炒上一袋子花生。再去赶上一两个年集,这样年货才算备齐了。当然年前还要走一两趟重要亲戚(如女儿女婿回娘家送年礼),还要忙辞灶(亦称小年),接灶,祭祖上坟,贴对联,放鞭炮(过一个年按程序应放十余次鞭炮)等。所以在农村,整个腊月非常忙,过年也非常有趣,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所以我也一直坚持回老家过年。 打麦场程序并不复杂,但时间紧迫,因为请别人的机械按分钟收费。当小麦收割完了,在场里晒好了,就该脱穗了。一家人往往不能完成这个程序,所以要几家人联合起来,有人负责把麦捆抱到机械旁,有人负责往机器里放,有人负责下游装袋等。因为是按分钟收费,所以非常紧张,不肯浪费一分钟时间。 以上就是农业(打麦场)、农村(过年)、农民(娶媳妇)三农中最重要的三个环节,也是最有特征的体现。农民用最朴实的语言,最普通的三件事情,概括了三农的深层次核心问题。智慧之高让人钦佩啊! 如今,中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这样的农谚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于是我把它改成了 为人在世三大忙,结婚过年装修房 。 在农村,女儿出嫁的忙碌与儿子娶媳的忙碌不可同日而语(娶媳妇的得个满堂红,嫁女儿的弄个满屋空),心情不一样,自然付出与忙碌也有所不同。但是在城里却是一样的,男女共同造家,新居离双方父母一样远。看老人的频率也基本一样,所以在城里没有回娘家这一说。从这个角度来讲,男女双方的重视程度与忙碌程度是一样的,于是我把娶媳妇换成了结婚。 在城里,过年不需要准备这么多年货,超市年初一就开业。但是城里过年照样很忙,这种忙不是来自于生活,而是来自于工作。年底总结、项目结题、年终考评、来年计划,各种报告与报表,忙得是不亦累乎。 装修房子更不用提了。家底基本搞光,身体基本搞伤,生活基本搞乱,夫妻(关系)基本搞僵就是真实的写照。当然,对于年轻人,有房子可装修已是很不错的事情了。 哈哈,以上是我对新老(农城)三忙的一些认识体会与总结,仅当饭后茶聊。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6989 次阅读|0 个评论
闹洞房…………你还想结婚吗?
liaobenyou 2008-10-25 11:20
闹洞房,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一种文化遗产。 古时,人们闹洞房,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趋逐邪灵,二是为了证明男人是合格丈夫。所以以往的闹泂房就是,吹吹打打,或是在房内射箭或砍打来赶走行鬼狐,用棒打男子来考验新郎。随着社会的发展,闹洞房也在不断的改变。 小时候,也常常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去年闹洞房,那时也就是夫妻共同吃苹果,糖啊什么的,在床上放些小动物,让他们用嘴互喂喝酒等等。小打小闹一个小时也就退了,所以那时新郎新娘的父母会主动去叫人去闹洞房。图的是热闹和口啤。 可是现在的闹洞房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闹的主要是新郎,而且不是只在房里闹,更多的是走到大街上,有些过份了,倒像是一种羞辱。 那天在天马吃烧烤就见到一个新郎被拉出来闹。 脸上粉打得很厚,上了很红的妆,头上两个白色的鞋垫一左一右用线绑着。身上就只有一件女式大红比基尼,脚上还有女式网袜。身上还写了很多字,一只手拿着一个新的盅子,另一只拿着一把钢勺一边敲一边走。每经过一个摊子就大敲几声,老板,我今天结婚,给一元钱嘛,五角也行。旁边还有一个人拿着DV跟着,一个提着糖,烟,每个摊子上发一点。后面拥着一大堆喊着吼着的人。看得了新郎一脸的不情愿,但还是在推推拉拉中前进着。 还有些在房中闹的,更是夸张,这种闹法,还有几人敢结婚。 (后面两图来自网络) 这样的闹洞房,是一种极难的考验,你如若过不了,还是别结婚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7203 次阅读|1 个评论
书是一剂安定
qqyang 2008-10-9 00:39
莫名地无法专心,其实心情也不差啊不知为何。中午看《金钱本色》只看到一半便没了耐心。其实片子很好看,怪自己心情不对吧。下午的课被老师翘掉了,可是大好的下午时光,好像也在东奔西逛中白白耗掉了。 两天没有看书,觉得空虚,觉得没话可说,没东西可想。于是晚上泡杯茶,继续看《英国新闻史》。虽然是专业书可还算好看,看着看着心也就安定下来了。看到一句话,出自阿多诺的《独裁人格》: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平淡,人们不愿意为了寻求更多的兴趣而努力,即使他们清楚地知道这些兴趣是什么。Exactlymyproblem.不是没有兴趣,而是有了也不愿意全心全意去学习,莫名地没有动力。昨天和vivian聊天,也说到这个问题。对太多东西都太浅尝辄止,缺乏持久的专注精神,不能深深地沉浸于某事。会羡慕方老大以及身边的一些人,他们总是可以让精力集中于一件事,然后做到极致。术业有专攻,说的是这样的人吧。我也想在某一方面做到极致的地步。 晚上得知一消息,暑假认识的某姐姐闪电订婚了,和我一样年纪的女子啊这个奇女子,终于在错过了错的人之后遇见了对的人,心甘情愿放弃大好前程安定下来,好幸福。越来越觉得,其实现实远比小说来得更轰轰烈烈更精彩。那么好吧,好好生活,且让我们好好折腾吧,不辜负生活所给的丰盛。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9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6: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