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脑脊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为何无脑人不是盲人?-----探索小宇宙内电磁波通道
dsm9393 2020-1-25 00:13
为何无脑人不是盲人? Why are brainless people not blind? ----- 探索小宇宙内电磁波通道 都世民( Du Shimin )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人的眼睛里有没有电磁波通道?如果有电磁波通道 , 如何确立?首先讨论有大脑与无大脑的人视觉感官差异,然后讨论 “相由心生”。由此提出松果体的概念,而松果体与 脑脊液 、 褪黑激素 、 光天线 、电磁生物效应等概念有关,从这些关系中,寻求电磁波通道。 关键词:无脑人,脑脊液 , 褪黑激素 , 光天线 ,电磁生物效应 。 一 . 引言 笔者曾在科学网发文 : “ 生物学家为何不应用麦克斯韦理论? ” 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 1) 《未来 10 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脑与认知科学》丛书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学部编写的。书中指出:神经科学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关于脑如何工作的真正的理论假设。我们并不清楚信息在脑内是怎样被处理的、存储的、提取的,运动指令是如何产生并执行的,如何思考、产生情感和同情心。因此,必须整合分子细胞、突触、系统和心理等水平的研究,而目前无论知识还是技术均还未足够成熟到整合所有这些功能层次的程度。 2) 笔者介入生物学几年后,总感觉有些奇怪,为什么生物学只有离子通道?人的眼睛的屈光系统,离不开光,也就是离不开电磁波,人的眼睛里有没有电磁波通道 ? 3) 笔者发现西藏 得道 高僧 在圆寂时出现一种神秘虹化现象,其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去。 4) 近年来也发现松果体与光有关。这几个问题关联到一起,形成了电磁波通道的构想,如何利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确立电磁波通道? 无 脑 人与有 脑 人的视觉 楊雄里院士为大百科编写的词条 “ 视觉 ”,是针 对有大脑的人, 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所引起的感觉。通过视觉,人和动物感知外界物体的大小、明暗、颜色、动静,获得对机体生存有重要意义。 形成视觉的基本路线是 : 光线 → 角膜 → 瞳孔 → 晶状体 ( 折射 光线) → 玻璃体 (支撑、固定眼球) → 视网膜(形成物像) → 视神经 (传导视觉信息) → 大脑 视觉中枢 (形成视觉) 有大脑的人 的视神经是交叉的,左侧的外侧膝状体和皮层与两个左半侧的视网膜相连,因此与视野的右半有关;右侧的外侧膝状体和右侧皮层的情况正好相反。每侧均与视觉世界的对侧一半有关。在视通路不同部位发生损伤时,就会出现相应的视野缺损。从初级视皮层又有纤维返回上丘和外侧膝状体,这种 反馈通路的功能意义还不清楚。 当视网膜的感光细胞侦测到光线并直接传送信号到视叉上核后,便产生了自然的昼夜节律。其过程是经从视叉上核投射到室旁核 (paraventricular nuclei) 的神经纤维传达生理节奏的讯号到脊髓并经交感神经系统到颈上神经节 (superior cervical ganglia) ,又从那里传到 松果体 。对于褪黑素在人体中的功能依然不太清楚, 楊雄里院士未提及 松果体! 对无大脑的人,上述说法就不能成立, 中枢通路的模式就不再适用。 要研究无大脑的人的视觉系统,这也是个新问题,因为对有 大 脑的人的视觉系统已经做过不少研究,而对没有大脑的人的视觉系统的研究却很少,从已有的报道中可以看出,没有大脑人能够看见物体,因为没有大脑的人有多种脑结构,对于不同情况,他们的视觉系统 工作机理 也会不同。没有大脑的人都有视觉器官,从有关资料的图片看,他们都有眼球。未见报道无大脑的人是盲人。也就是说,盲人失明与脑结构关系不大,有大脑的人大脑分区,人的功能与大脑分区有关,那么没有大脑的人与分区就不可能有什么关系,因为大脑结构没有分区问题。有大 脑的人 的视神经是交叉的, 没有右侧大脑皮质的 无脑 人 或 没有左侧大脑皮质的 无脑 人就不会有交叉问题。虽然未见报道,没有大脑的人有没有 松果体 ?笔者认为,没有大脑的人肯定有 松果体 ,否则他们就是盲人! 德国少女的左眼视觉区域却能处理左右两侧的视觉信息,这意味着她只用一只眼就能看到常人双眼看到的视觉区域。 42 岁的弗吉尼亚人 MichelleMack ,不仅 没有左侧大脑皮质,还损失了大部分的大脑深层 结构。对这个无 脑 人,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人脑的神经可塑性( Neuroplasticity ) —— 人脑的重新连接自身以满足需求的能力。尽管神经可塑性很强大,使得他 视觉空间处理异常 、 在陌生的环境容易迷路,以及视力较差等 。 现代医学在治疗大脑肿瘤等疾病过程中,万不得已时也曾对许多病人切除端脑的整个左半球或右半球,病人在缺失半球神经元的情况仍然意识正常。笔者认为,用大脑的可塑性,想解释上述问题有些勉强,应该是与 松果体 有关,这些手术没有人将 松果体 切除 。 ( http://wap.sciencenet.cn/blog-1724380-992568.html?mobile=1 ) 相由心生 心在哪里? · 百度百科词条 “ 相由心生 ” 是指一个人看到的事物,或者对事物的理解、解释、观感,由他的内心决定。出自《 无常经 》,佛曰: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 ....“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有容乃大 ” 。世间万物的表现形式。隨 心境 、 精神状态 的变化而变化。《 金刚经 》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的世上景象,不过是光影;爱恨情仇,都是妄念。之所以见相,是由于心中有相。 · 中国古人一直认为, 意念 是由 “ 心 ” 产生的, 相由心生。 中医 认为 “ 心主神志 ” 。中医认为 “ 肝藏血,血含魂 ” , “ 脾藏营,营含意 ” , “ 心藏脉,脉含神 ” , “ 肺藏气,气含魄 ” , “ 肾藏精,精含志 ” ,这套脏腑系统组成了中医所说的 “ 心 ” 。 ·汉字中有不少含心的繁体字,后来有些字被简化,去掉心。 汉字中凡和思维 、意识 有关的字,大多都和 “ 心 ” 字联系在一起。 ·《金刚经》共三十二品,“心”字出现频率是 41 次。在各品中出现的含义也是不同的。除此而外,共有 166 个含心的字。其中有的漢字简化了,如 應、 寧 、億 、惡 、 聴 。都将心去了。 ·南怀瑾先生的著作 《金刚经说什么》中指出:《金刚经》只用一个心字,就代表了一切。唯识宗、法相宗把这个心分析来讲,变成八个识,叫做八识, 八识中的第六识是意识 。第八部分阿赖耶识包括了现在、过去、未来的时间与空间,也包括了过去的因、种子和未来的种性,这就是三世因果的学理基础。 · 在 19 世纪中至 20 世纪初 , 还原论与活力论展开过长达 1 个世纪的论战, 还原论 ( reductionism ,或机械论)认为生命的构成与非生命没有本质区别,而且生命的活动同样遵循着基本的物理和化学规律,活力论则相信生命世界与非生命的无机世界存在着截然的 分 界线,有着其特殊的活动规律。 (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295139 ) 总之,笔者认为无大脑的人能正常工作,就不能认为他是脑想,他没有大脑,他怎么想呢?他没有大脑也能看见东西,他的视觉感知能是大脑产生的吗?不能!只能是心想,可是心却找不到,南怀瑾先生认为,心不在体内,也不在体外,也不在其中,那在哪里呢?《金刚经》云: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佛学认为,心眼同论,有眼就有心,能否在视觉通道中找到心? 神秘的松果体 “ 松果体 ” ( pineal )这个词源自拉丁语 “pinea” ,意思是 “ 松果 ” 。 可以说古文明对松果和松果形状情有独钟,它经常出现在各个文明的重要灵性艺术作品中。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杨布利柯、笛卡尔等都写下了对松果体的崇敬之情,它被称为 灵魂的宝座。 松果体不是大脑的一部分,它不受血脑障壁的保护 。 但 它 却 靠近脑组织的中央区域,这片区域是一个充满液体的空腔,能获得仅次于肾脏的血流量。由于没有血脑障壁的保护,经过一段时间后,液体中的矿物质会聚集成结石,也就是 “ 脑砂 ” ,它具有光学和化学特征,类似于牙釉质。这种钙化现象在 X 光或核磁共振成像( MRI )下看上去和人骨类似。 世界各地的宗教艺术和建筑中 ,有 一种明显备受崇敬的 符号 “ 松果体 ” 。 例如: · 一个 罗马帝国晚期的青铜雕塑 中,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 Dionysus )手中拿着一个松果,周围则是一些奇怪的符号。 · 一个 墨西哥神像 手上拿着松果和杉树枝。 · 在意大利都灵博物馆,一件 埃及太阳神奥西里斯的权仗 上有两条相互缠绕的 “ 昆达利尼蛇 ” ,蛇头面对着 权杖 顶部的一个松果。 · 亚述/巴比伦带翼的 神像 塔模斯( Tammuz )手里也拿着一个松果。 · 古希腊神狄俄尼索斯( Dionysus )握着的 权杖 顶部有一个松果。 · 罗马酒神巴克斯( Bacchus )也拿着一个带有松果的 权杖 。 · 天主教 教主的权仗 在手握的地方就是一个松果。 许多罗马天主教烛台、教堂用品、 神圣饰品和建筑, 都有明显的松果元素特征。 · 世界上最大的松果雕塑显眼地矗立在 梵蒂冈广场的松果 庭院前。 · 佛祖雕像 的眉毛之间经常有一个象征着 “ 第三只眼 ” 的凸起圆形标记。佛祖的头发也是类似松果的形状。 · 几乎所有印度神灵的画像眉间都有朱砂印记,或叫第三只眼。许多印度教徒至今还坚持这样的装扮。 印度教神 灵湿婆神的 发型 也是松果形状,并且有条 “ 昆达利尼蛇 ” 缠绕在脖子上。 松果体 与 眼 和心 ·人类自古以来,对象征神秘力量的“第三只眼” - ——松果体探索从未休止过。 ·我们的祖先对这个第三只眼深信不疑。在 中医理论 中,将其称之为 “天目穴”或“上丹田”。它位于人脸鼻根处印堂的部位。通俗地说,就是脑门正中的位置。 我国古老的中医,早已将其用来治病了。针刺天目穴可以调节督脉经气,治疗腰背疼痛或失眠等症。   · 考古资料 显示人类远古时期确实拥有三只眼存在。在距今 5000 年前的 红山文化 中,发现了人类存在三只眼的考古资料。内蒙古岩画研究专家吴甲才在翁牛特旗白庙子,小凤山等处发现了红山文化岩画遗迹。在一些巨大的岩石上面,刻有眉心处带有第三只眼睛的人物头像。尤其是在一个刻有北斗七星的岩石画下面,也有着何种带有第三只圆眼的人物头像。 M4 大墓中有一件尤为重要的随葬器物,是一个小玉人,而这个小玉人的脑袋上也是有三只眼睛的。 在我国古文献中,也有很多关于这个神秘 “眼睛”相关记载。 ·《封神演义》中二郎神杨戬,是人们非常熟知的一个人物。很多的神话影视剧中都出现过这个人物的身影。他他长着“第三只眼”。 ·古代文献对圣人的记载,也皆有神秘的“天目”的描述。《吕氏春秋 . 重言篇》中记载:“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詹何、田子方、老聃( d ā n )是也。”这里的说的老聃( d ā n )就是人们熟知的圣人“老子”。圣人也长着超能力的第三只眼,或者可以解释为是开天目。也是可以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乾坤。 ·人们熟悉的古代神医扁鹊,不仅医术高超,他也开了天眼。司马迁在《史记 . 扁鹊列传》中是这样描述的:神医扁鹊在给病人看病时,可以透视病人的五脏… … 。 ·俄罗斯古人类学家亚历山大·别洛夫认为,人类确实拥有“第三只眼”,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断进化,这一器官就像阑尾和智齿一样逐渐退化了或失去了作用。这个“退化的眼睛”与松果体类似,是一个非对称器官。 ·根据《真理报》 2004 年 1 月的报道,俄罗斯一个小女孩叫娜塔莎,她可以透视人体内部的器官。看到其中有病的部位。 ·古希腊的 亚里士多德 认为事物是形式和质料的统一,形式构成事物的本质,在事物的形成中起决定作用。而生物的形式是 灵魂 (entelecheia) ,它赋予有机体( organism )以行为完善性和合目的性。 灵魂的性质决定有机体的机能和结构。 植物只有一种司营养和繁殖的灵魂,动物另有一种司感觉的灵魂,人类除了这两种灵魂外,还有一种理性的灵魂。 · 希腊古生物学家奥尔维茨,在研究大穿山甲的头骨时,在它的两个眼孔上方发现了一个小孔,这一小孔与两个眼孔成品字形排列,这引起他很大的兴趣。经过研究,这个小孔被证实是退化的眼眶。此后,各国的生物学家纷纷加入研究行列。各项研究结果表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甚至包括人类都有三只眼睛。 ·希腊哲学 柏拉图 认为 松果体的非常重要 ,他在著作这样表述: “它胜过一万个肉眼,只要透过这里,就能看见真理”。 ·在古埃及,太阳神荷鲁斯的眼睛是洞察世间万物的神圣之眼。荷鲁斯之眼睛代表着神明的庇佑与至高无上的权利。 · 在古罗马时代,著名的解剖学创始人 罗菲洛斯 就在大脑中发现了 松果体 。它大如豌豆、形如松果,并被古希腊人称之为 「灵魂的所在之地」 及「智慧的结晶」; ·松果体最初被认为是某个较大器官退化的残留物。 · 在 1917 年早期时,母牛的松果体萃取物被用来使青蛙的皮肤变亮。医学教授艾伦·本生·勒纳 (Aaron B. Lerner) 与他的同事,在 1958 年时离析并命名了 褪黑素 ,希望这个来自松果体的物质能够治疗皮肤病。后来却发现大鼠松果体的移除加快了其卵巢的成长、让大鼠保持在不断的日光下会减少他们松果体的重量以及松果体切除术 (pinealectomy) 和持续的日光两者都对卵巢的成长有同样程度的影响等不可思议的事实 。 · 1918 年,瑞典解剖学家用显微镜在观察青娃和金鱼的松果体时发现: 它的细胞形状与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有些神经纤维依然藕断丝连。 根据这个发现,很快有些人就大胆地推测:大部分脊椎动物脑中的松果体,极有可能就是眼睛退化后的遗留产物。 · 在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 笛卡尔 认为 松果腺体是灵魂所在的位置 , 称之为「灵魂的宝座」 是灵魂与肉体结合的地方 。并说 “松果体是我们身体中灵魂修行的场所”。( http://bbs.tianya.cn/post-free-5245870-1.shtml ) · 现代科学的说法是,松果腺体是分泌血清素及褪黑激素的重要腺体。血清素及褪黑激素可调整睡眠、体温情绪、青春期及卵巢的周期,提高免疫系统活力和消除自由基的作用,治疗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症等。由于松果腺体是人体第六内分泌腺体,当松果腺体分泌正常时,它会控制其他第一至第五内分泌腺体,例如男女的性腺、肾上腺、胰岛腺、胸腺、甲状腺等。松果腺体依据对光的感应来制造褪黑激素,光线越多其分泌量就越少。有些动物的松果腺,是由皮肤直接感应光线。人类的松果腺深埋在大脑内,所以是由眼睛接收光的信息。不论通过哪一种管道,这个腺体与太阳升落 同步作业 ,是控制睡眠周期的关键。 · 1963 年荣获诺奖的埃克尔斯爵士( Sir John Carew Eccles , 1903~1997 年), 曾 提出一个观点:大脑的兴奋并不等于精神和意识。他认为人有一个独立于大脑的 “ 自觉精神 ” , 大脑只是它的物质工具而已。 他推测人的肉眼看不见的 “ 自我 ” , 在物质大脑死亡后依然活着。 · 1966 年 , 一位 医生打开人的头颅,用微小的电极去刺激大脑某一区域时,发现从刺激开始到人体作出相应的反应,中间有 0.5 秒的间隔。如果意识是大脑的机能,那么刺激与反应应该是同步发生的。 却发生 滞后效应 ,如何解释? · 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杨景端博士对新纪元表示,中国古代医学认为 大脑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 ,称之为 “ 奇恒之腑 ” 。但是它的重要正在于它和全身其他脏腑是连为一体的。中医的每个经络系统都包含了大脑的某些部分。因此大脑功能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全身的健康。在能量水平看人体, 大脑只是一个执行官,而非司令官。 大脑不能主宰小宇宙 ! · 多少年来,有关松果体 ( pineal body ) 的说法颇多,科学家们也不例外,他们逐渐认识到哺乳动物的松果体能感光。松果体与第三只眼有关,松果体与灵魂有关,在我国心与灵魂是一回事儿,也就是说东西方文化,都认为第 3 只眼天眼与心有关,与灵魂有关, 松果体 这个名词是来自于西方,但第 3 只眼与天眼,与我国的古文化不谋而合 。在《金刚经》中人眼功能有 5 种,天眼是第 2 种。 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人眼的视觉感官,离不开光,也就是离不开电磁波,但在生物医学里,却没有电磁波通道,这电磁波通道怎么就变成了离子通道?而人工智能学科恰恰相反,将离子通道说成是电磁波通道,他们认为自己解决了这个电磁波通道,因为他们可以实现脑控和控脑,可是生物医学却不认为如此 。 当人们把目光汇集到 松果体 上时,却发现 松果体 有电磁波生物效应, 松果体与褪黑素、 星形胶质细胞、 脑脊液、光天线、方解石晶体、视网膜感光细胞等关键词相互关联,而这些关键词都与电磁波有关,能否从这些关键词中寻求电磁波通道?这个电磁波通道的中继站就是 松果体 !而心或灵魂是电磁波通道的终极! ( 本文待续 )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0 个评论
无脑人质疑美国AI专家库兹韦尔?-----地球人不能永生!
dsm9393 2020-1-14 15:23
无脑人质疑美国 AI专家库兹韦尔 ? Brainless people question us AI expert kurzweil? ----- 地球人不能永生! 都世民( Du Shimin)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无大脑的人的存在 , 质疑美国最大的科技巨头谷歌首席工程师 Ray kurzweil , 五年前,他发出的惊天预言:到 2029 年,人类可以永生! 笔者首先讨论 无脑 人的真实存在, 然后讨论无脑人的脑结构缺失,对 脑脊液 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对无脑人与人的眼睛一些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 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思考。 关键词:无脑 人, 脑结构 , 脑脊液,相由心生,天人合一 。 无脑人真实存在! [ 1-5 ] 1 ) 早在 1980 年, 权威 杂志《科学》 就曾 发表 过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John Lorder 教授对数百个正常生活、甚至高智商的无脑人的观察研究。 他们除了脑脊液,大脑组织几乎没有,却过着正常生活。 [ 1 ] 在一次体格检查中,谢菲尔德大学神经学家 John Lorder 教授为一位智商很高的学生做 CT 扫描时,意外发现这位学生实际上 没有大脑 。这位同学只有不到 1 毫米厚的脑组织,覆盖在脊柱的顶端。这人的大脑 只有正常人大脑体积的 5% 。 2 ) 2007 年,《 Wired 》曾报道法国一个四十四岁无脑人的事。该男子因为左脚软弱无力,来到马赛市的地中海大学求医。医生在为其进行脑部 CT 和核磁共振扫描后,惊讶地发现,患者的脑室几乎占满颅脑内部空间,而真正的大脑组织则由于受到脑脊液的严重挤压,只有一张薄纸的厚度。 3 ) 2018-05-18 ,春雨医生曾发文: “ 这些 “ 没脑子 ” 的人也能活得很好,为什么? ”文中指出 一名 24 岁的年轻女性 ,因为无明显诱因的头晕、恶心,去医院就诊,经 CT 结果检查,她 没有小脑 。 尽管该女子幼年生长发育较同龄人缓慢,但她确实正常活了 24 年,并且已婚,还有一个女儿,怀孕和生产过程也无异常。 4 ) 2019-06-14 ,腾讯网曾发布一条新闻: “ 世界首个 没有 “ 大脑 ” 的人 , 脑子 98% 都是血液, 无脑 人 却顽强地活着 ”。 这个没有大脑的人是一个外国小男孩。据说他出生前,被医生诊断出脑子里只有 2 %的脑仁,其它都是脑积水(无脑组织仅脑脊液) 。 这个没有 “ 大脑 ” 的人 , 脑子 98% 都是血液,却依然顽强的活着!小男孩不仅有严重的脑积水,而且还伴有脊柱断裂,染色体异常。医生当时断言这个小男孩活不了多久,就算幸运活下来,也是一个残疾人,走不了路。在他 2 岁的时候,还不会笑,每天只能躺着,呆呆的望着这个世界。奇怪的是,他 3 岁时,脑子含量竟达到正常 人 的 80% 。如今他可以正常生活,而且还在学习走路。 不难看出, 无脑 人 不是个别人,也不是在一个国家,这种人是少数。 无脑人的脑结构缺失 人类的大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脑核、脑缘系统、 大脑皮质 。 大脑皮质 分为两个主要大块 ---- 左大脑和右大脑,各大块均包含四个部分 ---- 额叶脑、顶叶脑、枕叶脑、颞叶脑。大脑位于 脑干 前方,背侧以大脑纵裂分成左、右 大脑半球 。大脑半球表面覆盖一层灰质,称 大脑皮质 ,其表面凹凸不平形成脑沟(凹陷)、 脑回 (凸起)。皮质深层为白质、由各种 神经纤维 构成、每侧半球内各一个内腔,即 侧脑室 。右下方为小 脑,最下方为脑干 。 脑结构 上面所说的没有大脑的人,他们的大脑结构与平常人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 没有右侧大脑皮质的 无脑 人 德国有一个 20 岁的少女 , 在她 3 岁时 , 被查出只有左半边的脑皮质。其实半边脑皮质缺失的案例却很多 。这类人有以下表现: · 她缺失的脑组织使她会有一些躯体症状,例如癫痫发作、左侧肢体无力。但是她的大脑处理需求能力令人惊讶。 · 大多数一侧皮质缺失的患者会失去一侧视力,但她的左眼视觉区域能处理左右两侧的视觉信息,这意味着,她只用一只眼就能看到常人双眼看到的视觉区域。 2 ) 没有左侧大脑皮质的 无脑 人 弗吉尼亚有一位妇女 MichelleMack , 42 岁,不仅没有左侧大脑皮质,还损失了大部分的大脑深层结构。她的这种神经异常被认为是由早产导致的,但是她在 27 岁时 , 才被诊断出来。 3 ) 只有脑干 和 脑脊液的 无脑 人 2001 年圣诞夜, Trevor Waltrip 出生在路易斯安那州,他出生时便患有一种罕见的疾病 —— 无脑畸形,除了 脑干 ,他没有任何脑组织, 脑脊液 填充了他脑组织的位置。 4 ) 只有 ( 2 ~ 10 ) % 脑子的 无脑 人 2007 年,《柳叶刀》发表了一名 44 岁法国男子,因为左下肢无力,间歇性发作就诊的病例。医生检查他的下肢发现没有异常,怀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问题。于是做了个 CT ,结果显示,他有极严重的侧脑室扩张,他的脑子只有表层。 5 ) 脑子 98% 都是血液的 无脑 人 没有 “ 大脑 ” 的 外国小男孩 , 脑子 98% 都是血液,却顽强地活着 。 他出生前医生就诊断出脑子里只有 2 %的脑仁,其它都是脑积水(无脑组织仅脑脊液) 。 令人惊讶的是 , 他到 3 岁时,脑子的含量竟奇迹般增长到正常人的 80% 。 6 ) 没有小脑 的 无脑 人 目前报道的小脑发育不全人仅有 8 例。一名 24 岁的年轻女性 ,因为无明显诱因的头晕、恶心,去医院就诊,经 CT 检查,她 没有小脑 。尽管该女子幼年生长发育较同龄人缓慢,但她确实正常活了 24 年,并且已婚,还有一个女儿,怀孕和生产过程也无异常。 不难看出, 无脑 人 脑 结构的缺失不是一种样子,有多种情况,缺失的 脑 结构部分,被 脑脊液 或血液填充。增加的 脑脊液 起什么作用呢? 脑脊液 与 脑积水 脑脊液 cerebral spinal fluid ( CSF )是充满于脑室系统、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属于 无功能 细胞外液,内含无机离子、葡萄糖和少量蛋白, 细胞很少 ,主要为 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其功能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巴,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营养、运输代谢产物以及维持正常颅内压的作用。脑脊液总量在成人约 150ml ,产生的速率为 0.3ml/min , 日分泌量为在 400~500ml 。它处于不断地产生、循行和回流的平衡状态。 通常以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和吸收不良较为常见,而分泌过多者较为少见。广义的脑积水亦应包括蛛网膜下腔积液、硬膜下积液等。这是百度百科词条,也有些解释与此略有不同 。 脑脊液( CSF )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如淋巴液,充满心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它是弱碱性的, 几乎不含细胞成分 。简而言之,它也被称为脑脊液。心室系统脉络丛产生的废液,有助于缓冲大脑的水分并保持其形状。它通常被称为 脑血清 。 [ 6 ] 除了 脑脊液 , 还有一种说法是脑积水, 脑脊液与 脑积水是什么关系?什么是脑积水? 脑积水( Hydrocephalus )不是一种单一的病, 脑积水多见于各种颅脑外伤后或颅内肿物 ,使得脑脊液吸收障碍、循环受阻或 分泌过多 而致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张或(和)蛛网膜下腔扩张,按压力可分为高颅压性脑积水和正常颅压脑积水,根据脑脊液动力学可分为交通性和梗阻性。早期 CT 表现为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张或(和)蛛网膜下腔扩张 。未经治疗的脑积水,也可因脑室系统进行性扩大,继发脑组织萎缩变性。虽有 20% 可以停止发展,但是,约半数患儿一年半内死亡。脑积水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程度于脑积水导致的脑萎缩严重程度正相关。 [ 7 ] 2020-01-09 , 斯坦福大学知名神经科学家 Tony Wyss-Coray 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和 脑脊液中存在数量惊人的一类免疫 T 细胞 。并且,这些 T 细胞的特征显示,它们专门针对一种常见的人类病毒。 近几年, 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和炎症与 AD 的关系逐渐引起关注。 科学家们开始发现, 免疫系统可能在 AD 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关于这次的发现,《自然》杂志的专文评述认为,它 “ 将扩宽我们对免疫系统如何影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理解 ” 。 [ 8 ] 疑问与思考 1) 无脑人对脑科学提出疑问? 2011 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脑与认知科学”一著作,明确指出:神经科学面临的第一个大问题是我们还没有关于脑如何工作的真正的理论假设。我们并不清楚信息在脑内是怎样被处理的、存储的、提取的,运动指令是如何产生并执行的,如何思考、产生情感和同情心。因此,必须 整合分子细胞、突触、系统和心理等水平的研究 ,而目前无论知识还是技术,均还未足够成熟到整合所有这些功能层次的程度。 2016 年,段树民院士刊文指出: 在分子细胞水平上 , 脑工作机理的研究做得不错,但是分子细胞 水平解释不了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要真正解释脑产生各种复杂功能的关键机理,还有赖于我们对 脑在网络水平上的工作机理的理解 。 脑科学 是研究有大脑的人,无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研究?研究大脑的问题是否一定是要研究映射的神经网络,大脑内部是不是只有离子通道? 整合分子细胞、突触、系统和心理等水平的研究,应该有一个系统模型和理论作为研究基础。脑科学研究不研究无大脑的人 ? 没有大脑的人,还有那些神经网络吗?没有细胞的大脑又怎么去整合呢? 2) 无脑人对 人工智能 提出疑问? 近些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員试图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破解人脑运行机理的奥秘, 人工智能权威专家 雷 · 库兹韦尔就提出人脑与人工智能脑远程 “嫁接”的构想。 库兹韦尔在《奇点临近》一书中预测说 : 21 世纪 30 年代,人类大脑信息 上传 成为可能; 40 年代,技术使人体进化成非肉体的、可以随意变形的形态,人们大多数时间沉浸于虚拟现实(如《黑客帝国》); 他认为 30 年后,人类可以永生! 2045 年,奇点来临, 人工智能完全超越人类智能。 不难看出, 脑脊液 里头有没有细胞?上面的说法不一致,对痴呆病人而言,具有惊人的 免疫 T 细胞 ,这是后天产生的还是先天性的?如何解释? 无脑 人 的 脑脊液 里有没有细胞?过去未见报道。 脑脊液有什么作用?如果是 无功能 细胞外液,为什么现在有些报道认为 脑脊液 可以洗脑? 研究人员很早就知道,我们睡觉时的大脑活动非常有节奏,会产生起伏的神经元活动波。首次发现与这种节律周期有关的另一种物质:脑脊液。这种液体在任何时候都包围着大脑和脊髓,起着保护作用。以往的研究表明,脑脊液还能在我们睡觉时清除大脑中的有毒蛋白质。 [ 17 ] 请问人工智能专家库兹韦尔和马斯克,没有大脑的人,怎么跟机器对接?这嫁接怎么个嫁法?对大脑皮层只有一个毫米厚,怎么植入电极?无论是嫁接还是植入电极,在 脑脊液 里 怎么进行? 3) 无脑人虽然是少数人,但这种人能够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这就对脑科学提出问题,是大脑主宰人的生命,还是心主宰,这心是灵魂。人的视觉系统成像,是在大脑中枢系统,还是相由心生?尽管国内外都有专家学者在研究灵魂的存在,但很难证实。包括灵魂出窍,既难证实也难否定。另外,中国古代医学认为人体有经络,包含大脑在内,人的视觉系统同样也有经络。也有一些专家学者在探索这个问题的存在,始终难有定论。也就是说没有大脑不等于没有心,没有经络!如果人的灵魂存在,人类无法制造灵魂, 人不可能 永生! 参考文献 [ 1 ] LewinR.Is your brain really necessary? . Science, 1980, 210(4475) :1232-4. [ 2 ]你真的需要大脑吗 ? 科学家发现有些 无脑人 的智商很正常 ! ( https://wenku.baidu.com/view/9af28dd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5.html ) [ 3 ]大脑真的必不可少吗?无脑人 记忆在大脑中无处不在 也到处皆无 ( https://zhuanlan.zhihu.com/p/43295139 ) [ 4 ]世界首个没有 “ 大脑 ” 的人 , 脑子 98% 都是血液,却顽强活着 ( https://new.qq.com/omn/20190614/20190614A0LTLF00 ) ( http://www.fun.tv/vplay/v-30154647/ ) [ 5 ] 这些 “ 没脑子 ” 的人也能活得很好,为什么? (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article/123687/ ) [ 6 ] 脑脊液 , 百度百科词条。 ( https://baike.baidu.com/item/ 脑脊液 /1184536?fr=aladdin ) [ 7 ] 脑积水 ,百度百科词条。 ( https://baike.baidu.com/item/ 脑积水 /972785 ) [ 8 ] 今日《自然》惊人发现,阿尔茨海默病的真凶会是谁? 来源 : 学术经纬 , 2020-01-09 ( https://new.qq.com/rain/a/20200109A0L7OS00 ) [ 9 ] 太突然!德国刚刚突然宣布! 2019 - 12 - 19 ( https://new.qq.com/rain/a/20191219A0Q1KT00 ) [ 10 ] 人類胚胎早期發育的黑匣子 正在緩緩打開﹖ 來源﹕科技日报, 2020-01-09 。 ( https://big5.gmw.cn/g2b/tech.gmw.cn/2020-01/09/content_33467061.htm ) [ 11 ] 未来 10 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脑与认知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编,一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1 。 [ 12 ] 崔雪芹 , 段树民:“构建”人脑连接图谱依然面临挑战 , 来源: 中国科学报 ,2016/6/4 。 [ 13 ] 电脑能否超越人脑 ? , 来源: 光明网 段永朝 2016-04-05 。 [ 14 ] 《人工智能的未来》【美】雷 ·库兹韦尔著 盛杨燕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 15 ] “机器人大脑与“永生人”” , 本文由王芳摘编自肖南峰等编写的《机器人大脑》一书第 10 章本文来自科学出版社科学网博客。 2016-9-18 。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03490.html  。 [ 16 ] 走进 BAT 研究院:人工智能 “ 奇点 ” 临近 , 来源: 解放日报 , 2014 年 07 月 07 日 。 [ 17 ] 2019 年十项重要的大脑研究:脑脊液可清除有毒蛋白质 , 来源:澎湃新闻, 2020-01-08 .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19-12-27/doc-iihnzhfz8617931.shtml)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67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劝君多做庄生梦,劝君莫作手机控
热度 29 lxu2800 2015-12-30 09:57
睡眠研究的一些新成果值得关注 睡眠与饥饿、干渴及情欲几乎没有区别,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但是我们把生命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化在无知觉中究竟为了得到什么,这一点长期以来困扰着科学家。著名的睡眠研究者Allan Rechtschaffen在1978年说:“如果睡眠不提供绝对重要的功能,那么这是进化过程中从未有过的最大的错误。”另一位睡眠研究者J. Allan Hobson在1990说:“睡眠的功能就是为了治愈失眠症。”这位老兄可去说相声了。 近二十年来对睡眠的研究有了许多重要的发现。睡眠支撑和优化着生命过程中许多重要功能-从免疫系统到内分泌平衡,从情绪控制到心理卫生,从学习行为到记忆功能,也许上述每个功能并非完全依赖于睡眠,但睡眠对所有这些功能起了优化、平衡和综合调节的作用,长时间失眠必定导致全身崩溃。 本文将着重讨论睡眠与记忆的关系,这方面的的现代化研究开始于二十年前。Avi Karni 和他的以色列同事们通过对视觉辨别力的测试,发现被测试者在一夜睡眠后的能力得到提升,但这仅当被测者睡眠进入REM模式的有效(绝大多数梦发生在REM模式时段)。这些试验显示睡眠除了稳定和强化记忆外,还改善了记忆的效能。2000年另一位研究人员发现,在学习手指特别活动序列的过程中,睡眠确实改善被测试者的学习效率,而这种改善决定于睡眠的非REM模式时段,显示人脑在不同的睡眠模式中改善不同的记忆类型。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记忆都会经睡眠而得到加强。让受试者观看各种触目惊心的场景图片,例如一只死猫横尸街头。研究发现经过一夜睡眠的受试者能精确地记得死猫的形象,但是忘了街上有关的背景。更使人惊奇的是:在那些早上看了图片没有睡眠然后晚上接受测试的人员中间,这种选择性记忆却没有发生,他们似乎什么也没有忘记,但许多细节又说不清楚。而这种选择性记忆只与高强度事件有关,假如死猫换成活猫走在街上就不会有上述测试结果。睡眠有着让大脑对记忆的某些部分加以强化的功能。 不仅情绪化的记忆在睡眠中得以强化,一切你认为重要的记忆也都在睡眠中得到加强。考试前复习时把要考和不考的内容告诉受试者,睡眠过后的考生发挥得比早上复习晚上考试的要好。 这些发现都强烈地支持哈佛大学的Daniel Schacter的论断: 记忆不是缅怀过去,而是着眼将来。他指出我们由进化生成的记忆功能不是让我们沉醉于过去的琐事,而是让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去改善未来应对的能力。 因此,睡眠似乎只关心那些在将来有用处的记忆,我们不是让睡眠中的头脑只是记住什么,而是要求它在己有的信息上作某种处理和加工,计算各种可能性,以寻求在将来的最佳应对方案。而我们在睡眠中的大脑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 这里加上一段我自己的猜想。我认为由于我们大脑实时处理信息的速度非常有限,白天我们必须把脑的处理能力集中应付各种突发事件,而把接收到的视觉、听觉及触觉等海量的资讯基本不作处理都以原始格式暂时存放大脑中,到了晚上,我们的先祖们面对一片漆黑的夜空,实在也无事可做,于是关掉大脑的许多功能,暂停许多处理程序,进入睡眠状态。这时节省出来的大部分大脑处理能力用来把白天暂存的信息资料去芜存精,并作必要的数据压缩和建立数据间的链接。这些做法与IT系统管理中的批处理和后台作业十分相似,过去中央处理器CPU速度有限时,这些系统的维护工作也是在晚上服务工作较为轻松时进行的。相比电脑的CPU我们人脑的处理速度太有限了,所以每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暂停大脑对外的大部分处理任务,把处理能力集中用于记忆数据的后处理上,这是构建大脑中优质的数据资料库的必要条件。顺便说一句,科学网几乎每天北京时间深夜三、四点钟总要中断服务一会儿,也算打个盹吧,机器也要睡眠,何况是人呢。 与此有关的试验和研究还在进行中,有兴趣的可关注我的母校UCLA以Dr.Knowlton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他们设计了一个有关天气晴雨概率估算的实验也支持了上述观点。而更重要的发现来自对睡眠时大脑的生理研究。2013年Rochester 大学医学中心的 Lulu Xie 和她的同事的报导指出睡眠时大脑细胞间的空隙增大,这有利于脑脊液(cerebrospinal)在脑中的流动。研究人员把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注入老鼠后,睡眠中的老鼠在清除掉这些化学物的速度比醒着的快了两倍!有确实数据显示β-淀粉样蛋白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原凶。 因此可以推断睡眠使大脑细胞间的空隙增大,加速流动的脑脊液有助于清除脑组织关键部位的垃圾物质。这方面的研究为睡眠的重要性提供了生理学意义上的支持。 当然睡眠不仅与记忆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会严重消弱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内分泌功能受损,很多数据也显示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都与缺少睡眠有关。更为严重的是睡眠问题会导致多种精神类疾病,25年的一系列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低下在某些情况下会使忧郁症状加重,最后导致重度忧郁和其它精神类疾病。 呼吸道不正常会引起打鼾、喘气和呼吸中断,这会打断睡眠,严重时甚至造成每一、二分钟醒一次,2012年对这些睡眠窒息症(apnea)的研究发现:有睡眠窒息症男女患者有重度忧郁症的比例分别高于常人2.4和5.2倍。近来新的研究发现让睡眠窒息症患者使用一种CPAP(for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设备改善睡眠时的呼吸后,忧郁症状改善高达26%。2007年对同时患有有睡眠窒息症和多动症儿童的研究发现,儿童病人在睡眠窒息症治疗后多动症情况改善达36%,而使用治疗多动症药物ADHD的效果仅为24%。 有关睡眠研究最新报道还有许多,很难在此篇短文中一一细述,我多化些时间码字没有关系,躭搁读者时间妨碍大家睡眠就是犯罪,特别是写睡眠的文章还不让人多睡,知法犯法则罪加一等。从今以后保证自已和他人的睡眠最为重要,博客要少写少读,实在要写,切记实话实说、长话短说、废话少说,从我做起,互相监督。本文到此该结束了,有两句结束语列于下面: “上帝为了补偿人间诸般烦恼事,给了我们希望和睡眠。”法国思想家-伏尔泰 “人生在世不称意,不辞长作梦中人。”江苏思想家-洞庭东山人 芝加哥大学的Karine Spiegel对内分激素的研究受人关注。受试的十一个健康小伙子每天只给睡4小时,5天欠睡后,他们体内受胰岛素控制的降低血糖功能减低了40%。在另一个试验中,让12个男人欠睡2天,发现受试者体内食欲控制激素(ghrelin 生长素)增加了28%。而在这同时另一种用来告诉大脑不需进食的激素(ghrelin 瘦素)却减少了23%。
个人分类: 科普集锦|9717 次阅读|51 个评论
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血浆生物标志物CSF&plasma Biomarkers in AD
tcmsuccessor 2015-8-14 15:47
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和血浆生物标志物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plasma biomarkers in Alzheimer disease KajBlennow 1 , HaraldHampel 2 , MichaelWeiner 3 , Henrik Zetterberg 1 1 瑞典哥德堡大学神经科学与生理学研究所临床神经化学实验室 2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系 3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磁共振波谱( MRS )室 摘要 深入的多学科研究为更细致了解阿尔茨海默病 ( AD ) 发病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支撑。相关成果已经转化成为 AD 新的治疗策略,并认定为具有缓解病情 ( disease-modifying ) 效应。目前已有多种最有潜力的疗法在临床试验中验证,如 β- 淀粉样肽免疫疗法、分泌酶 ( secretase ) 抑制剂等。若将缓解病情治疗应用于 AD 早期阶段 (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变性广泛出现之前) ,则其疗效最为显著。因此有必要在 AD 痴呆前阶段通过生物标志物 ( biomarker ) 即可发现 (针对无症状个体则更理想化) 。本篇综述将介绍 AD 脑脊液 ( CSF ) 生物标志物的诊断原理和 诊断 价值,具体包括总 tau 蛋白 ( t-tau ) 、磷酸化 tau 蛋白 ( p-tau ) 和 42 氨基酸型 β- 淀粉样肽 ( Aβ 1-42 ) 。这些生物标志物可反映 AD 病变特征,可用于预测正常个体发生认知功能衰退,以及认知损害患者进展至痴呆的可能性。本文还将讨论新出现的血浆和 CSF 生物标志物,并探索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鉴定 CSF 生物标志物的策略。最后,将概述 CSF 生物标志物在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中的作用,展望 AD 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前景及临床应用可行性。 Blennow K, Hampel H, Weiner M, et al. Cerebrospinalfluid and plasma biomarkers in Alzheimer disease. Nat Rev Neurol. 2010, 6:131–144. 前言 阿洛伊斯 · 阿尔茨海默 ( Alois Alzheimer ) 于 1906 年在德国蒂宾根 ( tübingen ) 一次会议上报告了首个阿尔茨海默病 ( AD ) 病例 。在报告中,他描述了 “ 粟粒样小体 ” ( miliary bodies ,即淀粉样斑块) 和 “ 致密原 纤维束 ” ( dense bundles of fibrils ,即神经原纤维缠结) ,两者现在被认为是 AD 典型神经病理特征。 1985 年,研究者成功纯化了淀粉样斑块核心成分,将这种细胞外沉积物鉴定为 4kDa 的 β- 淀粉样肽 ( Aβ ) 。这项突破导致了编码淀粉样前体蛋白 ( APP ,该蛋白可衍生出 Aβ ) 基因的克隆。 1986 年发现神经原纤维缠结由高度磷酸化的 tau 蛋白构成 。 1980 年代的上述重要成果开启了 AD 的现代研究,引发了对 APP 代谢和 Aβ 生成 (图 1 ) 、 tau 蛋白稳态 (图 2 ) 的深入研究。 本文要点 n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 ( AD ) 临床诊断标准需首先确诊痴呆,并主要依赖于排除其他病症。 n 若 AD 缓解病情药物上市,将可应用于疾病极早期阶段 (神经变性病变严重和广泛存在之前) 。 n 伴轻度认知损害 ( MCI ) 的前驱型 AD 患者尚无法通过临床手段发现,因这类患者只有轻度情景记忆损害。 n 脑脊液 ( CSF ) 生物标志物总 tau 蛋白 ( t-tau ) 、磷酸化 tau 蛋白 ( p-tau 181 和 p-tau 231 ) 和 β- 淀粉样肽 1-42 ( Aβ 1-42 ) ,对 AD 患者和伴 MCI 的前驱型 AD 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n CSF 生物标志物正迅速应用于 AD 临床诊断,在临床试验中也具有应用价值,可实现单纯 AD 患者病例数的精简。 n 标示具有改善病情功效的 AD 药物,在具有改善认知功能的同时,还需具有影响核心病变进程的生物标志物证据。 APP 和早老蛋白 ( presenilin ) 基因 ( PSEN1 、 PSEN2 ) 所编码的蛋白均与 APP 代谢相关,这些基因突变是家族性 AD 的病因 。基于这些突变,大体上可将 Aβ ,特别是 42 氨基酸型 Aβ ( Aβ 1-42 ) 认定为 AD 进程的驱动因素。正因如此, “ Aβ 级联反应假说 ” ( amyloid cascade hypothesis ) 推测, Aβ 生成和清除的不平衡是引发 AD 的最初事件,随着 Aβ 负荷增加最终导致 tau 蛋白病变、神经元变性和痴呆 (图 3 ) 。 AD 研究进展已经转化为新的治疗策略,即研发具有缓解病情 ( disease-modifying ) 潜力的药物;目前已有大量抗 Aβ 候选药物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如 Aβ 免疫疗法、分泌酶抑制剂、 Aβ 聚集抑制剂等 。尽管取得了如此进步,但需注意 Aβ 级联反应假说在晚发型 AD 中的确定性并未被证实。 缓解病情药物应用于早期 AD 患者可能最为有效,此时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尚不广泛,神经变性程度尚不严重 。因此,患者处于痴呆前阶段 (前驱型 AD , prodromal AD ) ,甚至无症状阶段 (临床前 AD , preclinical AD ) 时即得以发现。前驱型 AD 定义为因 AD 潜在病变所致的轻度认知损害 ( MCI ) ,而临床前 AD 以脑进行性 AD 病变但尚不足以影响认知功能为特征。如果某种 AD 药物标示具有缓解病情效应,则该药必须有影响疾病核心进程和神经病理学特征的证据,且对认知功能有积极疗效 。 AD 早期诊断和缓解病情药物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就是需要能够反映 AD 进程核心要素的生物标志物。为此,本文将综述 AD 脑脊液 ( CSF ) 和血浆候选生物标志物;重点放在成熟的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通过不同研究团体在多项研究中评估) ,提供其临床操作的实用指导并讨论其在临床试验中的潜力。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学进程和病理学进程的客观指标,用于评估疾病风险或预后、指导临床诊断或监测干预效果。 CSF 与脑细胞外隙直接接触,能够反映脑生化变化。因此, CSF 是 AD 生物标志物的首选来源。 AD CSF 生物标志物可分为基础生物标志物和核心生物标志物 (表 1 ) 。前者用于鉴别可能与 AD 混淆或并存的病症,后者用于确定 AD 的核心病变进程。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的步骤详见附图 1 和附表 1 。附表 1 中还提供了 CSF 样品处理的标准操作规程。 图 1 CSF APP 片段生成的代谢途径 a. 淀粉样肽形成途径中, β- 分泌酶裂解 APP 后,释放 sAPPβ 入细胞外液和 CSF ,质膜上剩余片段 ( CTFβ ) 经 γ ‑ 分泌酶裂解,生成 Aβ 1-42 和其他羧基端 Aβ 截断亚型 (从 Aβ 1-40 到 Aβ 1-17 ) 。经鉴定, β- 分泌酶为 β 位 APP 裂解酶 1 ( BACE1 ) ,而 γ ‑ 分泌酶为包含四种成分的酶复合体:早老蛋白、 nicastrin 、早老蛋白增强因子 2 ( presenilin enhancer 2 , PEN2 ) 和前咽缺陷因子 1(anterior pharynx-defective 1 , APH-1) 。 b. 在第二条途径中, APP 先后经 β- 分泌酶和 α- 分泌酶裂解,释放出 Aβ 短亚型 (从 Aβ 1-16 到 Aβ 1-13 ) 。 c. 在第三条途径中, α- 分泌酶从 APP 的 Aβ 段中部裂解,释放大分子的氨基端衍生物 sAPPα 入细胞外液和 CSF ,质膜剩余 CTFα 片段。 α- 分泌酶活性被认为由 ADAM 蛋白酶家族产生 。 p3 肽仅见于细胞培养研究 ,而未见于 CSF 。 缩写 Aβ : β- 淀粉样肽; AICD :淀粉样前体蛋白胞内域; APP :淀粉样前体蛋白; CSF :脑脊液; CTF :羧基片段; sAPP :可溶性 APP 胞外域。 基础生物标志物 基础生物标志物可反映血脑屏障 ( BBB ) 状态和脑内炎症过程 (附图 2 ) 。 BBB 由脑内毛细血管的限制性渗透作用所形成,以使神经元微环境保持可控状态。 CSF/ 血清白蛋白比值是衡量 BBB 功能的指标 。比值增加提示 BBB 受损,见于感染 、炎症性疾病 、脑肿瘤、脑血管病 (包括多种血管性痴呆,见表 1 )等 一系列病症。单纯 AD 患者 CSF/ 血清白蛋白比值正常,但伴发脑血管病变者常增加 。因此,该比值可 有效 排除其他脑部损害并鉴别单纯 AD 患者。 中枢神经系统中,慢性炎症性疾病 (如多发性硬化) 和感染 (如神经包柔螺旋体病) 可发生免疫反应,产生鞘内免疫球蛋白 ( intrathecal immunoglobulin ) 。该反应可通过 CSF IgG 和 IgM 指数定量测定,或通过 寡克隆带 ( oligoclonal bands ) 定性测定 (见附表 3 ) 。 AD 患者绝大多数未见鞘内免疫球蛋白,或仅少量存在 (表 1 ) ,故该项检测是 AD 临床检查中排除慢性炎症和感染病症的有效手段。 核心生物标志物 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应与疾病潜在的分子病理机制相关联 。已开发的 AD 核心生物标志物可反映淀粉样斑块、神经原纤维缠结和轴突变性病变 (见附表 2 ) 。而在活体患者中测定上述病变程度的方法极少。因此,多数 AD 核心生物标志物研究,集中在寻找生前 CSF 生物标志物与尸检神经病理结果之间的关联性。但由于 CSF 检查与尸检存在时间差,且上述研究还存在方法学问题,所以寻找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仍存在困难。 两项尸检研究分别发现,死后脑室 CSF 和死前腰椎 CSF Aβ 1-42 均与淀粉样斑块负荷相关 。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 ( PET ) Aβ 配体 的应用,可实现活体脑内纤丝状 Aβ 的直接可视化。几项研究显示 11 C-PIB 保留率与 CSF Aβ 1-42 水平相关联,即 11 C-PIB 结合率高者, CSF Aβ 1-42 水平较低 。这些数据提示 CSF Aβ 1-42 水平可反映脑内纤丝状 Aβ 1-42 水平和淀粉样斑块负荷。关于 AD 患者 CSF Aβ 1-42 减少被广泛接受的解释是, Aβ 聚集为斑块 (进而 Aβ 滞留于脑实质) 导致实际弥散入 CSF 的 Aβ 减少。 多项研究数据提示, CSF 中总 tau 蛋白 ( t-tau ) 水平可反映脑神经元和轴突变性的程度。罹患急性病症 (如脑卒中、脑肿瘤) 的患者 CSF t-tau 有短暂性升高,升高幅度与组织损伤程度及严重预后发生概率呈正相关 。 CSF t-tau 升高者由 MCI 进展至 AD 速度更快 ,且 AD 患者认知下降更迅速,死亡率更高 。而 CSF t-tau 极高者见于神经变性最迅速的病症,如克 - 雅病 。一项研究显示 CSF t-tau 与死后神经原纤维缠结负荷相关 ,提示产生神经原纤维缠结的神经元,可能会促进 CSFt-tau 水平升高。 CSF 中磷酸化 tau 蛋白 ( p-tau ) 似可反映脑内 tau 蛋白磷酸化状态和神经原纤维缠结形成。某些研究中分别测定患者生前和死后 CSF p-tau ,显示 CSF p-tau (磷酸化位点在 181 位苏氨酸,即 p-tau 181 ;或 231 位苏氨酸,即 p-tau 231 ) 与新皮层神经原纤维缠结病变,以及海马萎缩速度相关 。 CSF p-tau 181 升高者由 MCI 进展至 AD 速度更快 , AD 患者认知下降更迅速 。 多项研究显示, CSFt-tau 和 p-tau 水平在 AD 患者和健康老年个体之间存在强烈相关性 。而此种相关性未见于克 - 雅病和急性脑卒中。在后两种病症, t-tau 水平极高 (反映神经元损伤程度) ,而 p-tau 水平正常 。汇总数据显示,主要应用 p-tau 检测即可将 AD 与其他类型痴呆相鉴别 。 核心生物标志物检测手段的开发 Aβ 为细胞正常代谢产物,经分泌进入 CSF ,这一过程的发现为开发 Aβ 这一生物标志物奠定了基础 。随后发现, Aβ 1-42 是淀粉样斑块中最丰富的 Aβ 亚型,由此导致了针对这一亚型检测手段的开发 。多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ELISA ) 研究均显示, AD 患者 CSF Aβ 1-42 水平较之年龄匹配正常老年个体降低约 50% 。 tau 蛋白有多种亚型和不同磷酸化位点 (图 2 ) 。 t-tau 检测最常用的是 ELISA 法,使用单克隆抗体可测得各种 tau 蛋白亚型,而与其磷酸化状态无关 。采用这一方法,多项研究报道 AD 患者 CSF t-tau 水平较之正常老年个体升高约 3 倍 。 而 ELISA 法测定 CSF p-tau 最常用的是 p-tau 181 或 p-tau 231 特异性抗体 (图 2 ) 。采用此法测定 AD 患者 CSF 均显示 p-tau 显著升高 。某项研究还直接比较两亚型 p-tau 检测,显示两者诊断价值相似 。 在发现 AD 或前驱型 AD ,以及鉴别 AD 与其他病症时, CSF t-tau 、 p-tau 和 Aβ 1-42 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性优于单独检测 。由此已开发出同时定量检测上述 CSF 生物标志物的多参数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采用 xMAP ® 技术 ( (Luminex , Austin , TX , USA ) ,已应用于多项 AD 生物标志物的多中心研究,并显示较高的诊断性能 。 xMAP ® 法和 ELISA 法检测 CSF 生物标志物的实测值并不一致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检测所用抗体不同,以及抗体与磁珠结合、酶标板包被、定标及孵育等方法的差异。可引入校正因子以直接比较 xMAP ® 系统与不同 ELISA 法的测定值。 图 2 tau 蛋白亚型及其磷酸化位点 tau 蛋白是结合于微管的轴突蛋白,可促进微管的装配和稳定。 tau 蛋白在无髓鞘的皮层轴突中高度表达,特别是在记忆巩固脑区 (边缘皮层) 。 a. 6 种 tau 蛋白亚型由外显子 2 、 3 、 10 的不同剪接方式所形成 。这些亚型均含有三到四个微管结合域 (绿框;第 4 个结合域在 10 外显子内) 。 b. tau 蛋白具有多个苏氨酸和丝氨酸磷酸化位点,但在脑脊液中可定量的通常是苏氨酸 181 ( Thr181 ) 或苏氨酸 231 ( Thr231 ) 。 tau 蛋白磷酸化受多种激酶和磷酸酶调控而达到平衡 。高度磷酸化的 tau 蛋白可隔离正常 tau 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 ( MAP1 和 MAP2 ) ,导致微管被拆解,从而破坏轴突运输。并且,高度磷酸化的 tau 蛋白易于聚集成不可溶性原纤维 (即成对螺旋丝) ,进而形成更大的聚集体 (即神经原纤维缠结) 。微管稳定性的破坏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均可损伤神经元和突触功能;不过, tau 蛋白磷酸化和聚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 缩写 S :丝氨酸; T :苏氨酸。 核心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价值 阿尔茨海默病 大量研究显示 AD 患者 CSF t-tau 和 p-tau 水平显著升高,而 Aβ 1-42 水平实质性降低。这些研究均显示上述生物标志物可鉴别 AD 患者与健康老年个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达 80%-90% (框 1 ) 。需与 AD 作鉴别诊断的病症 (如抑郁症、帕金森病) 中,三项生物标志物则为正常 。三者或任意两者联合诊断,均优于单独诊断 。例如,一项 Aβ 1-42 和 t-tau 联合检测研究显示, AD 诊断的敏感性由 78%-84% (单独检测) 提高到 86% ,特异性由 84%-90% 提高到 97% 。 CSF p-tau 可辅助用于 AD 与其他痴呆的鉴别诊断,包括额颞痴呆和路易体痴呆 。然而,将 CSF 生物标志物用于鉴别 AD 与其他痴呆并非首选,原因如下:首先,多数 CSF 研究基于临床诊断病例,会产生数量可观的误诊 ;其次,相当多无痴呆的老年个体可伴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足以达到 AD 的神经病理学诊断标准 ;最后, AD 与其他类型痴呆的病理表现可见相当程度的重叠,特别是路易体痴呆和血管性痴呆 。因此,上述重叠现象从病理实质上证明,通过 CSF 生物标志物诊断 AD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可能接近 100% 。 前驱型阿尔茨海默病 各项研究均显示 t-tau 、 p-tau 和 Aβ 1-42 联合检测对发现伴 MCI 的前驱型 AD 患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某项研究报告其敏感性达到 95% (框 1 ) 。其预测价值在大型多中心研究中均得到了证实,如 AD 神经影像学倡议 ( ADNI ) 研究 、 DESCRIPA 研究 、瑞典智能项目 等。这些项目研究结果表明,在认知损害人群中发现前驱型 AD , CSF 生物标志物是有价值的临床诊断工具。 无症状阿尔茨海默病 某些研究通过在疾病临床前阶段检测 CSF 生物标志物,以确定是否可预测 AD 。两项人群研究发现,认知正常老年个体 CSFAβ 1-42 水平存在显著下降者,未来会进展为 AD ,而其 CSF t-tau 和 p-tau 则无变化 。另外一项临床研究报道认为, CSF Aβ 1-42 (而非 t-tau 和 p-tau ) 可用于预测健康老年个体认知功能下降 。并且,家族性 AD 的无症状个体亦具有较低的 CSF Aβ 1-42 ,且 CSF t-tau 和 p-tau 较高 。总之,上述结果支持了动物实验的研究数据,即认为 Aβ 产生进程是 tau 病变的上游事件 。 一项大型研究显示,认知正常老年个体中 PET 表现为 11 C-PIB 结合者,其 CSF Aβ 1-42 降低;而该项研究还显示, CSF Aβ 1-42 降低者同样见于某些无 11 C-PIB 结合个体 。可以解释这些结果的事实是, 11 C-PIB 可结合纤丝状 Aβ ,而不结合 Aβ 寡聚体或弥散性斑块 (见于 AD 极早期) 。这些数据进一步提示,对于认知正常老年个体,在其 AD 极早期即可将 CSF Aβ 1-42 用于 AD 预测。不过对于无症状个体 AD 的预测,其 CSF Aβ 1-42 水平与健康老年个体存在着较大的重叠。并且,通过生物标志物预测无症状人群 AD 的发生,在缓解病情的特效药物 (且较少副作用) 通过注册后才可能应用。 经证实的阿尔茨海默病病例 尸检证实的痴呆患者系列研究也显示, CSF 生物标志物具有诊断价值。在这些研究中, CSFt-tau 、 p-tau 和 Aβ 1-42 联合检测可鉴别 AD 患者和认知正常老年个体及其他类型痴呆 (如路易体痴呆、额颞痴呆和血管性痴呆) 患者,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因此,上述患者系列研究显示,将 CSF 生物标志物作为跟踪神经病变的检测项目,其鉴别能力类似于或优于单纯采用临床诊断。 新型候选生物标志物 图 3 AD 淀粉样肽级联反应假说 该假说认为,脑内 Aβ 生成和清除不平衡导致 Aβ 水平增加是 AD 首发事件,并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和痴呆的发生 。现已确定,在家族性 AD 可见总 Aβ 或 Aβ 1-42 亚型生成增加,但在散发性 AD 中只有证据说明存在 Aβ 特异性清除障碍。对于这两种类型 AD ,均认为可溶性 Aβ 发生构象变化可致其易聚集为可溶性寡聚体,再形成更大的不可溶性纤丝 (见于淀粉样斑块) 。而 Aβ 发生构象变化的特异性分子机制大部分尚不清楚。沉积于斑块的纤丝状 Aβ 可能具有神经毒性,但突触缺失和疾病临床进展主要与可溶性 Aβ 水平相关 。数据显示,可溶性 Aβ 寡聚体可抑制海马 LTP ,由此破坏突触可塑性 。 tau 蛋白磷酸化和随后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被认为是 AD 的下游事件。 缩写 Aβ : β- 淀粉样肽; APOE :载脂蛋白 E ; APP :淀粉样前体蛋白; LTP :长时程增强。 CSF 中 AD 生物标志物除 Aβ 和 tau 蛋白外,许多文献中对其他生物标志物也有报道,但最初报道中颇有希望的结果并未能重复。在此仅对部分新型生物标志物作一综述,均显示对 AD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见于至少两项独立研究。此部分还将讨论与 Aβ 和 APP 代谢相关的特定生物标志物。 BACE1 Aβ 通过 β- 分泌酶和 γ- 分泌酶依次作用于 APP 而生成 (图 1 ) 。实现 β- 分泌酶功能的 主酶 是 β 位 APP 裂解酶 1 ( BACE1 ) 。尸检发现 AD 患者脑组织中 BACE1 表达及其活性增强 。 BACE1 亦可在 CSF 中测得,在 AD 及前驱期 AD 患者均可见 BACE1 含量和活性升高 。总之,上述数据提示 BACE1 上调可能是 AD 的早期事件。 淀粉样前体蛋白亚型 在 APP 加工过程中, APP 氨基端的可溶性长片段 sAPPα 或 sAPPβ ( APP 分别经 α- 分泌酶或 β- 分泌酶首先裂解所形成) 分泌进入细胞外隙和 CSF (图 1 ) 。在散发性 AD 及 MCI , CSF sAPPα 或 sAPPβ 水平报告未见变化,或略有升高 。尽管 sAPP 水平在脑内变化尚无一致报道,但作为 CSF 生物标志物,针对影响 APP 加工药物进行疗效监测, sAPP 也是有价值的工具 (表 2 ) 。 β- 淀粉样肽截短亚型 ( truncated amyloid ‑ β isoforms ) Aβ 1-40 是 CSF 中最丰富的 Aβ 亚型 。在 AD 和 MCI 均未见 CSF Aβ 1-40 有显著变化;而 Aβ 1-42 /Aβ 1-40 比值则见显著降低,这一变化较 CSF Aβ 1-42 更为显著 。其他的羧基端截短的 Aβ ( Aβ 1-37 、 Aβ 1-38 和 Aβ 1-39 ) 均见于 AD 患者 CSF 。在 CSF Aβ 1-38 升高的个体,可伴 Aβ 1-42 降低 ,提示 Aβ 1-42 /Aβ 1-38 比值可能会提高 AD 的诊断准确性。 几种更短的 Aβ 截短亚型也已被发现,可联合应用免疫沉淀法 (抗 -Aβ 单克隆抗体)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 / 电离 - 飞行时间质谱法 ( MALDI-TOF-MS ) 进行定量检测 。有报道, CSF Aβ 1-16 水平在 AD 患者可见明显增加,并见预期的 Aβ 1-42 降低 。实验研究数据显示,在 APP 加工过程中,通过 β- 分泌酶和 α- 分泌酶协同作用这一新型途径,可产生 Aβ 1-14 、 Aβ 1-15 、 Aβ 1-16 等 Aβ 短亚型,而从 Aβ 1-17 到 Aβ 1-42 等长亚型则通过 γ- 分泌酶途径产生 (图 1 ) 。 β- 淀粉样肽寡聚体 可溶性 Aβ 聚集形成不可溶性纤丝状 Aβ (淀粉样斑块成分) ,被认为是 AD 的核心病理事件 (图 3 ) 。而实验数据发现,可溶性 Aβ 寡聚体可能抑制长时程增强 ( LTP ) ,在 AD 发病过程中亦发挥作用 。因此, CSF Aβ 寡聚体可能是 AD 重要的核心生物标志物。 某些初步研究发现 CSF 中可见 Aβ 寡聚体。某项研究中采用的抗体可与 DNA 标记纳米颗粒相耦联,被用于捕获 CSFAβ 寡聚体 ( CSF 分别取自尸检的 AD 患者和年龄匹配对照个体) 。经 PCR 法扩增发现,与对照样本相比, AD 患者 CSF 可见较高检测信号 。通过流式细胞术亦发现,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脊椎 CSF 中存在 Aβ 寡聚体,但这一技术尚未见到用于诊断 AD 患者 。采用抗 Aβ 抗体对 CSF 样本进行免疫沉淀法检测,免疫印迹显示,在 AD 患者和认知正常老年个体的某些样本中,推测为 Aβ 二聚体处出现一条弱条带。但在 AD 患者群体中这一条带的变化并不一致 。因此,虽然 Aβ 寡聚体作为 AD 候选生物标志物极具吸引力,但针对这种分子还存在某些问题。 CSFAβ 寡聚体含量似乎大大低于 Aβ 单体。重要的是,尚需通过质谱分析以验证,通过上述技术测得的信号值是否反映了 Aβ 寡聚体的实际变化。并且,在大型临床试验中还需开发针对这些分子的适宜检测技术。 表 1 AD 的 CSF 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 病变机制 AD 中的变化 评 价 基础生物标志物 CSF 细胞计数 炎症反应 无变化 用于排除感染性疾病 CSF/ 血清白蛋白比值 BBB 功能损伤 单纯 AD 无变化 ;伴发脑血管病 AD 轻中度增加 比值增加提示 BBB 功能损伤 ;可见于 CNS 感染 (如神经包柔螺旋体病) 、炎症性疾病 (如吉兰 - 巴雷综合征) 、脑肿瘤和脑血管病 (包括血管性痴呆) IgG 或 IgM 指数; IgG 或 IgM 寡克隆带 鞘内免疫球蛋白生成 无变化 用于排除炎症 (如多发性硬化、狼疮性脑病) 和慢性感染 (如包柔螺旋体脑炎或梅毒) 核心生物标志物 Aβ 1 – 42 APP 通过促淀粉样肽途径代谢 在 AD 和前驱型 AD 显著降低 为脑内 Aβ 代谢和淀粉样斑块形成相关的 CSF 核心生物标志物 ; CSF Aβ 1 – 42 降低也见于路易体痴呆 p ‑ tau 181 和 p ‑ tau 231 tau 蛋白磷酸化 在 AD 和前驱型 AD 显著升高 CSF p ‑ tau 升高仅见于 AD ; p ‑ tau 181 和 p ‑ tau 231 两者水平密切相关,诊断准确性相似 t ‑ tau 轴突 (神经元) 变性 在 AD 和前驱型 AD 显著升高 CSF t ‑ tau 升高可见于急性脑损伤病症,如脑卒中、脑外伤和脑炎 ; CSF t-tau 极度升高伴 p-tau 正常,见于克 - 雅病 缩写 Aβ : β- 淀粉样肽; AD :阿尔茨海默病; BBB :血脑屏障; CSF :脑脊液; p-tau :磷酸化 tau 蛋白; t-tau :总 tau 蛋白 内源性 β- 淀粉样肽自身抗体 多项研究报道,在 CSF 和 / 或血液中存在自然生成的 Aβ 抗体 (呈游离态或与 Aβ 结合) 。而这些研究的结果中,该抗体的滴度水平却不尽一致, AD 病例中可出现上升 、下降 、未变 三种情形。这些研究中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无法区分 Aβ 亚型各自的抗体,或是无法区分与抗体结合的 Aβ 状态 (单体或寡聚体) 。人类血浆中可见针对各型 Aβ (氧化型、焦谷氨酸型和突变型) 的自身抗体 。 Aβ 寡聚体的抗体活性最高,但这种活性程度仍无法鉴别 AD 患者和对照个体 。 神经元和突触生物标志物 神经元和突触蛋白可确定为 AD 有价值的 CSF 生物标志物,此类分子可能与认知功能和疾病进展有关。视锥蛋白样蛋白 1 ( visinin-like protein 1 , VLP-1 ) 是高度表达的神经元钙离子感受器蛋白。在通过基因阵列分析寻找脑特异性蛋白生物标志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蛋白 。关于 VLP-1 的首次临床试验中发现, AD 患者 CSF VLP-1 水平显著升高。并且, VLP-1 区分 AD 患者与健康老年个体的诊断效度与 CSFt-tau 、 p-tau 和 Aβ 1-42 类似,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接近 80% 。携带载脂蛋白 E ( APOE ) ε4 等位基因 ( AD 遗传性危险因素) 的 AD 患者 CSF VLP-1 水平升高,且与简易智能状态测验 ( MMSE ) 分数呈负相关。因此, VLP-1 有希望作为 AD 潜在的 CSF 生物标志物。 神经丝蛋白 ( neurofilament ) 是轴突的结构成分,特别是在大型有髓轴突中高度表达 。相应地,在某些皮层下病变 (如血管性痴呆、正常颅压脑积水) 可见 CSF 神经丝蛋白水平升高 。在额颞痴呆亦见 CSF 神经丝蛋白升高,而在多数 AD 患者中则为正常 。因此, CSF 神经丝蛋白可用于鉴别 AD 、额颞痴呆和皮层下痴呆病证。 理想的突触蛋白生物标志物应能反映突触功能及相关的认知功能。采用液相等电聚焦 ( isoelectric focusing ) 电泳和蛋白质印记 ( Western blotting ) 等蛋白沉淀技术,已鉴定出多种突触前蛋白和突触后蛋白,包括 RAB3A 、突触结合蛋白 ( synaptotagmin ) 、生长相关蛋白 ( GAP-43 ) 、突触体相关蛋白 25 ( synaptosomal-associated protein 25 ) 和神经颗粒素 ( neurogranin ) 。免疫检测法显示, AD 患者 CSFGAP-43 水平高于对照个体和额颞痴呆患者 。并且该研究还显示, GAP-43 与 t-tau 水平呈正相关,提示两者均为反映轴突和突触变性的生物标志物。如果针对 CSF 中这些突触蛋白的检测得以证实,那么在新药临床试验中,药物对突触功能的效果可望通过这些蛋白进行监测。 F2- 异前列烷 ( F2 ‑ isoprostanes ) AD 发病机制中包括自由基对神经元的损伤 (附图 2 ) 。自由基损伤的重要后果即为脂质过氧化,并导致 F2- 异前列烷的产生,后者可作为该病变机制的生物标志物。多项研究显示, AD 患者 CSF F2- 异前列烷水平高于健康老年个体或非 AD 型痴呆患者 。 CSF F2- 异前列烷升高亦见于伴认知损害的前驱型 AD 患者 ,以及无症状的家族性 AD 突变个体 。相比而言,血浆 F2- 异前列烷的研究结果则与 CSF 研究相冲突,原因可能是血浆总 F2- 异前列烷为脑源性者远少于外周产生者 。 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试验中的作用 除了作为临床诊断工具, CSF 生物标志物在新药研发过程中也有应用价值。这些生物标志物作为诊断性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精简 AD 病例数和患者分层,作为安全性生物标志物可发现并监测药物的生化效应 (表 2 ) 。 精简 AD 病例数 由于 MCI 患者仅见轻度情景记忆紊乱,所以对临床医师而言,发现早期 AD 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并且这些患者可能并无其他症状,或症状较为模糊。要确定 MCI 患者是否为前驱型 AD ,临床上唯一的办法是对其认知功能进行数年的随访。但即使是在专业科研机构,经数年随访临床诊断为 AD 的准确性仍相对较低,敏感性和特异性为 70%-80% 。而对于早期 AD ,这一数字在初级医疗机构则更为低下 。 框 1 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的评价标准 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诊断价值的评价研究应包括,某种分子对本病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敏感性指该生物标志物确定某病的能力 (生物标志物阳性例数 / 总患病例数) ;特异性指该生物标志物确定未患某病的能力 (生物标志物阴性例数 / 总未患病例数) 。阳性预测值指生物标志物阳性者中确定患病的百分比 (生物标志物阳性确诊例数 / 生物标志物阳性例数) ;阴性预测值指生物标志物阴性者中确定未患病的百分比 (生物标志物阴性未患病例数 / 生物标志物阴性例数) 。依照里根夫妇研究所 - 国立衰老研究院联合工作组制定的理想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判定标准,生物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应 80% ,而预测值应 ≥80% 。 临床试验显示,对 MCI 患者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未见明显效果。试验的临床终点是 AD 转化率的降低程度 。而这些研究涉及 MCI 患者均未明确分型,这意味着半数受试者并非前驱型 AD ,故不可能转化为 AD 。因此,将这些患者纳入试验,会严重影响对药物可能临床效果的判定 。如果将 CSF 生物标志物阳性作为 MCI 试验附加的纳入标准,则将增加伴潜在 AD 病变个体的比例,由此增强判定药物阳性效果的可能性 (表 2 ) 。 患者分层 在临床水平和神经病理水平, AD 均为异质性疾病 。因此,具有缓解病情潜力的任何药物,都可能在 AD 各亚型间存在疗效差异。事实上,有报道说被动性 Aβ 免疫疗法对 APOEε4 携带者和非携带者即具有不同疗效和副作用 。 因为 CSF 生物标志物可反映 AD 核心病变进程,这些分子可应用于临床试验的事后分析,即基于其反映的潜在病变程度对患者队列进行分层。实际上,如患者亚组某种生物标志物特征提示存在淀粉样斑块病变 (如 CSF Aβ 1-42 降低) ,则该亚组患者对缓解病情的抗 Aβ 药物的反应程度,可能强于 CSF Aβ 1-42 水平正常的亚组患者 (表 2 ) 。 安全性监测 AD 缓解病情药物临床试验已由于副作用而受阻。 Aβ 疫苗 AN1792 临床试验中,值得注意的是少量患者发生脑膜脑炎,而在被动性 Aβ 免疫疗法 AAB-001 应用过程中导致部分患者出现血管源性水肿 。在诊断脑炎和 BBB 损伤性疾病所致水肿方面 , CSF 分析是标准方法,可有效应用于 AD 缓解病情药物临床试验。 临床试验中,在患者基线水平、治疗前进行 CSF 分析可发现并排除混淆于 AD 的某些慢性感染或 CNS 炎症性疾病 (如神经包柔螺旋体病) 。假如将这些病例纳入,则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如认为试验药物具有导致脑炎的副作用) 。基线 CSF 样本也可与治疗开始后的 CSF 样本相比较,通过比较有助于发现药物所致的 CNS 炎症激活副作用。因此, CSF 生物标志物可作为临床试验的安全性监测手段 (表 2 ) 。治疗期间纵向 CSF 采样可提示,是否试验药物长期应用可诱导损伤性免疫激活。 诊断性治疗标志物 ( theragnostic markers ) 表 2 CSF 生物标志物在 AD 临床试验中的应用 应用 具体描述 应用时点 涉及生物标志物及其作用 提高诊断准确性 提高受试者诊断准确性,强化患者队列为 AD 属性 试验启动前 t-tau 和 p-tau 升高、 Aβ 1-42 降低为 AD 指证 AD 病例分层 AD 患者 CSF 生物标志物显示 Aβ 代谢紊乱者,较之未显示 Aβ 代谢紊乱者,更易于对抗 Aβ 药物产生反应 事后分析 Aβ 1-42 可用于缓解病情抗 Aβ 药物试验的病例分层; p-tau 可用于减轻 tau 磷酸化或神经原纤维缠结病变药物试验的病例分层 安全性监测 抗 Aβ 候选药物 (如 Aβ 免疫疗法) 可能会引起副作用,如脑膜脑炎或血管源性脑水肿 基线评估及试验期间评估 CSF 细胞计数、 IgG 或 IgM 指数及 IgG 或 IgM 寡克隆带是发现并监测 CNS 炎症性疾病的标准检测项目; CSF/ 血清白蛋白比值是发现并监测血脑屏障损伤及所致脑水肿的标准检测项目 诊断性治疗 CSF 生物标志物检测可提示某种药物是否作用于 AD 患者 病变的分子机制 基线评估和试验时点评估 (包括研究最后一周) Aβ 1-42 是 Aβ 代谢和沉积的主要生物标志物; BACE1 抑制剂临床试验中检测 APP 亚型 ( sAPPα 、 sAPPβ ) 和 BACE1 活性有一定价值; p-tau 是检测 tau 蛋白磷酸化状态的主要生物标志物; t-tau 是有效发现并监测神经元或轴突损伤 (下游效应) 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缩写 Aβ : β- 淀粉样肽; AD :阿尔茨海默病; APP :淀粉样前体蛋白; BACE1 : β 位 APP 裂解酶 1 ; CSF :脑脊液; p-tau :磷酸化 tau 蛋白; sAPP :可溶性 APP 胞外域; t-tau :总 tau 蛋白 缓解病情的抗 Aβ 药物针对淀粉样斑块病变的效果,通常采用转基因 AD 小鼠进行评估;然而,对于散发性 AD 患者来讲,这种动物模型的预测价值较低 。生物标志物则可在动物实验和大型临床试验之间架起桥梁,可通过小样本临床试验,评价某种药物在人类是否具有缓解病情功效。只有最有前景的候选药物才可选作进一步的研究,因此提高了大型 Ⅱ 期、 Ⅲ 期试验的成功率。 对于 AD 这种缓慢进行性疾病来说,药物临床评估若采用量表评定,则需要较大的患者样本量和较长的疗程。对症治疗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在短期内改善认知功能 (图 4 ) ;与之相比,缓解病情药物则不可能对症状及早起效。实际上,此类药物可能要经历数年才显示出认知下降速度的延缓 (图 4 ) 。因此,欲通过临床试验发现药物对认知功能的效果,缓解病情药物较之对症治疗药物需要更多的受试者,更长的疗程。 图 4 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疗效的认知功能量表评定 所示为理论上三种疗法 24 个月内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疗效差异。患者采用对症治疗药物 (如胆碱酯酶抑制剂) 期间,初始阶段 (前 6 个月) 可见认知功能改善,之后认知功能开始降低,但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之间仍存在显著差异 。接受缓解病情药物治疗的患者认知功能降低程度弱于安慰剂治疗患者,但前者认知功能并未改善。因此,欲通过临床试验发现缓解病情药物对认知功能的疗效,需要比对症治疗临床试验更多的病例和更长的疗程。 CSF 生物标志物在病情缓解药物临床试验中具有应用价值,可提供药物潜在作用于病变过程的客观证据。事实上,若宣称某种药物具有病情缓解作用,则必须在改善认知衰退的同时具备上述证据 。 用于发现并监测药物生化效应的生物标志物,称为诊断性治疗标志物。这种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发现并监测药物的特异性效果和病变过程的下游效应 (表 2 ) 。临床试验采用诊断性治疗标志物,可实现较少的患者数量和较短的疗程,因此对于确定是否继续昂贵的大型 Ⅱ 期、 Ⅲ 期临床试验有应用价值。在 AD 研究中采用诊断性治疗标志物是可行的,因为纵向采样发现,不同时点 CSF t-tau 、 p-tau 和 Aβ 1-42 水平个体内变异性较低 。其中某些生物标志物也可能作为替代性临床终点 (替代性生物标志物) ,不过这种可能性尚需临床试验的全面评定。最后,诊断性治疗生物标志物对于药物监管也有重要作用;原因在于,只有某药可改善认知功能则才能称之为缓解病情药物,而通过生物标志物可证实药物对核心病变进程的效果 。 目前,仅初步研究证据提示 CSF 生物标志物可作为有效的诊断性治疗标志物。重要的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和锂制剂 (已证实不影响 AD 发病分子机制) 对 AD 患者 CSF 核心生物标志物也不起作用 。而动物研究数据显示, γ- 分泌酶抑制剂治疗可降低皮层、 CSF 和血浆 Aβ 水平 。类似地,在非人灵长类, BACE1 抑制剂治疗亦可导致 CSF Aβ 1-42 , Aβ 1-40 和 sAPPβ 水平降低 。 AD 患者接受有效的抗 Aβ 治疗后, CSF Aβ 水平是否发生变化尚不得而知。强化 Aβ 清除复合物 PBT2 的 Ⅱ a 期试验显示,治疗期间 CSF Aβ 1-42 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并且,淀粉样肽靶向药物 phenserine 的临床研究数据也提示, CSF Aβ 可能对评估疗效有应用价值 。由于 AN1792 Ⅱ a 期临床试验的中断,在治疗患者中 CSFAβ 1-42 未见变化,但可见下游生物标志物 t-tau 降至正常 。 γ 分泌酶抑制剂 LY450139 临床试验亦未显示对 AD 患者 CSF Aβ 1-42 的效应 (采用 ELISA 法测定) 。然而,采用该药物对年轻健康志愿者进行急性治疗,却显示对 Aβ 生成率有明确的抑制效果 ( Aβ 生成率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新合成 Aβ 测定值与原有的未标记 Aβ 测定值之比获得) 。正在进行的某些缓解病情药物临床试验,已将生物标志物作为试验终点指标。这些试验将提供深入证据以证实是否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评估缓解病情效应,并作为替代性生物标志物预测疾病结局。 血浆生物标志物 在外周血寻找可靠的 AD 生物标志物的努力取得了些许的成功。目前已提出数种候选的血液生物标志物,但独立研究尚难以证实这些分子的变化。在接下来的部分,将重点讨论血浆 Aβ ,它是最广泛应用的 AD 外周生物标志物检查项目。还将评价某些探索性研究,针对的新型血浆生物标志物显示的结果颇具前景。 血浆 β- 淀粉样肽 许多研究中检测 AD 患者血浆 Aβ ,将其作为生物标志物;但研究结果却不尽一致。某些研究者报告 AD 患者血浆 Aβ 1-42 或 Aβ 1-40 较年龄匹配健康对照个体轻度升高,但多数研究未发现两组间存在差异 。另外,某些研究检测血浆 Aβ 以探索其在认知正常老年个体中预测 AD 的价值,发现血浆 Aβ 1-42 和 Aβ 1-40 水平在临床前 AD 和未发生 AD 个体间均在较大的重叠。部分研究报告,血浆 Aβ 1-42 升高或 Aβ 1-42 /Aβ 1-40 比值升高是未来发生 AD 的危险因素,但另外的研究数据却与之相反 。这些令人失望的结果或许可以这样解释:由于血浆 Aβ 源自外周组织,并不能反映脑内 Aβ 的周转或代谢 。并且,因 Aβ 具有疏水性,需与血浆蛋白相结合,可导致其抗原表位被遮蔽及其他分析干扰现象 。 新型血液生物标志物 多种有前景的新型 AD 血液生物标志物已见于报道。某项研究中对 18 种血浆信号和炎症蛋白进行多变量联合检测,可准确发现 AD 患者,并预测 MCI 个体 AD 的发病 。通过对 120 种信号蛋白进行微阵列夹心 ELISA 法过滤筛选,确定了上述蛋白。未来尚需独立研究以判定这套蛋白是否是诊断前驱型 AD 的最佳生物标志物组合,并进一步评估这一方法的诊断价值。另一项研究探索性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血浆中补体因子 H 和 α 2 - 巨球蛋白可见 AD 相关性升高,这一结果已通过半定量的免疫沉淀技术进行重复验证 。还有报道, AD 患者血浆中心房利钠肽原 ( pro-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 中间区 / 内皮素 -1 前体羧基端片段比值升高 。如果上述研究或其它结果在独立研究中可以重复,所采用的免疫分析技术适宜作为实验室常规检查项目,那么这组血浆蛋白也可能作为 AD 的筛查项目。 未来展望 CSF 生物标志物对于 AD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联合应用这些生物标志物并结合脑结构影像学 ( CT 、 MRI ) 或功能影像学 ( SPECT 、 PET ) 将增加诊断准确性,优于单用 CSF 生物标志物或影像学技术。目前,仅少数研究直接应用上述项目。据报道, CSF 生物标志物联合 CT 或 MCI 测定内侧颞叶萎缩程度,可提高 AD 诊断的准确性 。另外,联合检测 CSF 生物标志物水平和脑结构异常程度 (通过 MRI ) ,可更准确地预测遗忘型 MCI 转化为 AD 的可能性,优于单独应用上述工具 。类似地,应用 CSF 生物标志物检测,同时采用 133 氙 ( Xe ) 吸入技术或 SPECT 技术检测局部脑血流,亦可提高前驱型 AD 的诊断准确性 。还有,尽管 11 C-PIBPET 联合 CSF 生物标志物检测的研究尚未开展,但有研究显示, 11 C-PIB 结合率与 CSF Aβ 1-42 呈强烈负相关 。 框 2 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性诊断标准 下述的可能阿尔茨海默病 ( AD ) 诊断标准包括核心标准 (早期记忆损害) 和支持标准 (一种或多种生物标志物阳性) 。 核心标准 存在进行性情景记忆损害持续 6 个月以上的证据 (患者自述或知情者报告) ,并经客观测试证实;记忆损害可单发或伴发其他认知功能变化 选择性支持标准 MRI 显示内侧颞叶 (海马、内嗅皮层、杏仁体) 萎缩 (可定性判定或容积定量,并参考年龄匹配人群的特征数据) 脑脊液生物标志物阳性结果 ( β- 淀粉样肽 1-42 降低、总 tau 蛋白和 / 或磷酸化 tau 蛋白升高) PET 显示双侧颞顶叶区葡萄糖代谢减少或 β- 淀粉样肽配体 ( 18 F ‑ FDDNP 或 11 C 标记匹兹堡复合物 B ) 结合率增强 存在家族性 AD 所致突变 选择性排除标准 病史显示症状突发,或早期症状中包括步态障碍、癫痫发作或行为改变 临床表现见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如轻偏瘫、感觉缺失、视野缺损或早期锥体外系体征 其他可致记忆损害及相关症状的病症,如非 AD 型痴呆、重性抑郁、脑血管病、中毒或代谢异常;或内侧颞叶 MRI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 FLAIR ) 或 T 2 加权信号异常,提示为感染或血管性损伤 框 3 阿尔茨海默病学会质量控制规程 此项质控规程的目的是实现科研和临床实验室脑脊液 ( CSF ) 生物标志物测定的标准化。达到这一目的将提高分析准确性并增强纵向稳定性。该规程实施后,生物标志物测定值在不同实验室间 (进而在不同文献间) 将可直接比较。 该规程由瑞典哥德堡临床神经化学实验室与阿尔茨海默病学会联合实施,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和参考实验室为其中代表,如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 ( ADNI ) 的生物标志物核心团队。 CSF 相关科研和临床实验室,以及制药公司均实施了该规程。 该规程只对通用的商业检测模式 (不适合家庭检测) 开放,共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腰穿和 CSF 采样的标准化流程 (附表 1 ) 。第二部分为实验室外部质控程序,具体包括 CSF 样品分装并送至成员实验室进行生物标志物分析,以及随后将所得数据输入报表回传。 每个质控周期的最终报告中,均附加各实验室生物标志物测定值的信息,以便于成员实验室间进行生物标志物均值和变异性的比较。另外,还报告各实验室 CSF 生物标志物水平的纵向稳定性 (各检测时点间的偏差百分率) 。这些报告作为对成员实验室的反馈,能够发现生物标志物水平超出可接受范围,及其突然变化或纵向漂移。 在多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模式确定后,需进行大型多中心试验以验证其诊断价值。在 AD 背景下,这项试验项目也可提供信息以服务于 MRI (检测脑萎缩) 和 PET (检测 Aβ 负荷) 检测,从而最精确地发现病变脑区。而高分辨率 MCI 扫描以及新型淀粉样肽配体 (如 AZD2184 ), 是否可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尚需补充相关数据 。一旦临床实践中推行上述生物标志物,费用方面的考虑就成为重要事项。 CSF t-tau 、 p-tau 和 Aβ 1-42 联合检测费用约为 200 美元,而结构性 MRI 检测和 11 C-PIB-PET 扫描则分别约为 500 美元和 5000 美元。 目前应用的 AD 诊断标准是 25 年前推行的 NINCDS-ADRDA 标准。而 AD 诊断采用这一标准,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排除其他痴呆 。并且,依照这一标准,诊断 AD 需首先判定患者为痴呆 (定义为认知症状程度已影响社会活动或工作能力)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4 版 ( DSM- Ⅳ ) 和国际疾病分类第 10 版 ( ICD-10 ) 标准,均为 AD 临床常规诊断所采用,也指出患者诊断为 AD 前应首先明确为痴呆 。如果缓解病情药物可应用于 AD 患者,那么依照这些标准无疑将早期 AD 患者排除在有效治疗之外。 新的 AD 研究标准允许将疾病早期阶段纳入到 AD 诊断中。该标准核心内容为临床表现情景记忆损害、伴一种或多种生物标志物 ( MRI 、 PET 和 CSF 生物标志物) 异常 (框 2 ) 。而生物标志物作为临床机构早期 AD 诊断项目应如何开展,尚需更细致的指南。指南中应详述以下项目:记忆损害评定量表、 CSF 生物标志物测定项目和参考值、 MRI 脑萎缩 (全脑、海马、内嗅皮层) 测定、 PET 脑区淀粉样肽配体结合测定。关于这些项目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 CSF tau 和 Aβ 的检测方法已经过验证 。单中心研究对同一批样本同时检测,显示这些生物标志物的生物变异性较低 。然而,不同中心报告的患者生物标志物水平则存在变异 。 CSF 生物标志物水平在实验室间产生的这种变异,将使多中心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更加复杂,也使得其通用参考值的采用受阻。 产生各中心间 CSF 生物标志物水平变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临床操作过程的差别,比如腰穿、 CSF 采样及其他实验室操作步骤的差别,以及批间检测变异。这些变异均为临床化学检验所熟知,实行常规的实验室内部质控程序即可控制。为此,瑞典哥德堡临床神经化学实验室联合阿尔茨海默病学会制定了 CSF 生物标志物的质控规程 (框 3 ) 。该规程对腰穿、 CSF 采样和分析等步骤进行了规范。标准化操作规程将实验室检测前和检测中操作的变异降到了最低,从而实现了不同实验室和不同文献数据的直接比较。为克服 CSF 生物标志物的批间变异,生物标志物检测试剂盒供应商应实行新的质控标准。测定数据应通过校正曲线显示最低总体变异性,以及批间变异的严格限定值。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对关键检测试剂 (包括抗体和定标液) 进行严格质控。长期目标是,通过上述质控规程的实施,为 CSF 生物标志物更普遍应用于常规临床实践和多中心临床试验奠定基础。 结论 大量研究显示,联合检测 CSF 核心生物标志物 Aβ 1-42 、 t-tau 和 p-tau 将有效诊断 AD 患者,并发现 MCI 病例中的前驱型 AD 患者。里根夫妇研究所 - 国立衰老研究院 ( NIA ) 联合工作组,曾发布理想 AD 诊断生物标志物判定标准 (附表 2 ) ,而上述生物标志物正符合这一标准。 CSF 基础生物标志物也可作为鉴别单纯 AD 、排除其他病症的工具 (表 1 ) 。因此, CSF 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机构可能获得常规应用,但由于三种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无症状 AD 的阳性预测值较低,故而在认知损害出现前采用上述生物标志物作为 AD 筛查手段受到了限制。 综述文献选择标准 通过 PubMed 检索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的英文文献,采用下列关键词: “ Alzheimer ” 、 “ biomarker ” 、 “ cerebrospinal fluid ” 、 “ CSF ” 、 “ diagnosis ” 、 “ plasma ” 、 “ serum ” 、 “ amyloid ” 、 “ tau ” 、 “ treatment ” 和 “ therapy ” 。并且采用与各部分内容相关的关键词检索。另外,还从首次检索文献的参考文献中再选取文献,并重新阅读自身文献库中已有文献。 CSF 生物标志物也可作为有价值的新药开发工具。 CSF Aβ 1-42 、 t-tau 和 p-tau 作为诊断性标志物在临床试验中得到迅速应用,从而实现 AD 病例数的精简。而 CSF 基础生物标志物则作为安全性标志物。最后,小规模研究中应用 CSF 生物标志物,可为影响 AD 病变药物提供有价值的生化数据。而这些数据将为确定是否进行昂贵的 Ⅱ 期、 Ⅲ 期大型试验提供关键信息。 参考文献 1. Alzheimer,A., Stelzmann, R. A., Schnitzlein, H. N. Murtagh, F. R. An Englishtranslation of Alzheimer’s 1907 paper, “Uber eine eigenartige Erkankung derHirnrinde”. Clin. Anat. 8, 429–431 (1995). 2. Masters, C.L. et al. Amyloid plaque core protein in Alzheimer disease and Down syndrome.Proc. Natl Acad. Sci. USA 82, 4245–4249 (1985). 3. Kang, J. etal. The precursor of Alzheimer’s disease amyloid A4 protein resembles a cell ‑ surfacereceptor. Nature 325, 733–736 (1987). 4. Grundke ‑ Iqbal,I. et al. Abnormal phosphorylation of the microtubule ‑ associatedprotein tau (tau) in Alzheimer cytoskeletal pathology. Proc. Natl Acad. Sci.USA 83, 4913–4917 (1986). 5. Blennow, K.,de Leon, M. J. Zetterberg, H. Alzheimer’s disease. Lancet 368, 387–403 (2006). 6. Hardy, J. Selkoe, D. J. The amyloid hypoth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progress andproblems on the road to therapeutics. Science 297, 353–356 (2002). 7. Garcia ‑ Alloza,M. et al. Existing plaques and neuritic abnormalities in APP:PS1 mice are not affectedby administration of the gamma ‑ secretaseinhibitor LY ‑ 411575. Mol. Neurodegener. 4, 19(2009). 8. Das, P.,Murphy, M. P., Younkin, L. H., Younkin, S. G. Golde, T. E. Reduced effectivenessof Aβ1–42 immunization in APP transgenic mice with significant amyloiddeposition. Neurobiol. Aging 22, 721–727 (2001). 9. Levites, Y.et al. Anti ‑ Aβ 42 ‑ and anti ‑ Aβ 40 ‑ specificmAbs attenuate amyloid deposition in an Alzheimer disease mouse model. J. Clin.Invest. 116, 193–201 (2006). 10.Siemers, E. R. How can we recognize “disease modification” effects? J. Nutr.Health Aging 13, 341–343 (2009). 11.Tibbling, G., Link, H. Ohman, S. Principles of albumin and IgG analyses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I. Establishment of reference values. Scand. J.Clin. Lab. Invest. 37, 385–390 (1977). 12.Blennow, K. et al. Blood–brain barrier disturbance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disease is related to vascular factors. Acta Neurol. Scand. 81, 323–326 (1990). 13.Andersson, M.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in the diagnosis of multiplesclerosis: a consensus report.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57, 897–902(1994). 14. Consensus report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Molecular andBiochemical Mark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The Ronald and Nancy Reagan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Alzheimer’s Association 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nAging Working Group. Neurobiol. Aging 19, 109–116 (1998). 15.Strozyk, D., Blennow, K., White, L. R. Launer, L. J. CSF Aβ 42 levelscorrelate with amyloid ‑ neuropathologyin a population ‑ based autopsy study. Neurology 60,652–656 (2003). 16.Tapiola, T.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β ‑ amyloid42 and tau proteins as biomarkers of Alzheimer ‑ typepathologic changes in the brain. Arch. Neurol. 66, 382–389 (2009). 17.Fagan, A. M. et al. Inverse relation between in vivo amyloid imaging load andcerebrospinal fluid Aβ 42 in humans. Ann. Neurol. 59, 512–519 (2006). 18.Forsberg, A. et al. PET imaging of amyloid deposition in patients with mildcognitive impairment. Neurobiol. Aging 29, 1456–1465 (2008). 19.Hesse, C. et al. Transient increase in total tau but not phospho ‑ tauin human cerebrospinal fluid after acute stroke. Neurosci. Lett. 297, 187–190(2001). 20.Ost, M. et al. Initial CSF total tau correlates with 1 ‑ year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Neurology 67, 1600–1604(2006). 21.Zetterberg, H. et al. Neurochemical aftermath of amateur boxing. Arch. Neurol.63, 1277–1280 (2006). 22.Blom, E. S. et al. Rapid progression from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toAlzheimer’s disease in subjects with elevated levels of tau in cerebrospinalfluid and the APOE ε4/ε4 genotype. 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 27, 458–464(2009). 23.Samgard, K.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total tau as a marker of Alzheimer’sdisease intensity. Int. J. Geriatr. Psychiatry doi:10.1002/gps.2353. 24.Wallin, A. K., Hansson, O., Blennow, K., Londos, E. Minthon, L. Can CSFbiomarkers or pre ‑ treatment progression rate predictresponse to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 treatment in Alzheimer’s disease? Int. J.Geriatr. Psychiatry 24, 638–647 (2009). 25.Otto, M. et al. Elevated levels of tau ‑ proteinin cerebrospin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Neurosci.Lett. 225, 210–212 (1997). 26.Buerger, K. et al. CSF phosphorylated tau protein correlates with neocorticalneurofibrillary path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 129, 3035–3041 (2006). 27.Hampel, H. et al. Correl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levels of tau proteinphosphorylated at threonine 231 with rates of hippocampal atrophy in Alzheimerdisease. Arch. Neurol. 62, 770–773 (2005). 28.Blennow, K. et al. Tau protein in cerebrospinal fluid: a biochemical marker foraxonal 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 disease? Mol. Chem. Neuropathol. 26, 231–245(1995). 29.Sjögren, M. et al. Both total and phosphorylated tau are increased inAlzheimer’s disease. 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70, 624–630 (2001). 30.Riemenschneider, M. et al. Phospho ‑ tau/totaltau ratio in cerebrospinal fluid discriminates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fromother dementias. Mol. Psychiatry 8, 343–347 (2003). 31.Hampel, H. et al. Measurement of phosphorylated tau epitopes in the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lzheimer disease: a comparative cerebrospinal fluidstudy. Arch. Gen. Psychiatry 61, 95–102 (2004). 32.Kapaki, E. N.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tau, phospho ‑ tau 181 and β ‑ amyloid 1–42 in 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a discrimination from Alzheimer’sdisease. Eur. J. Neurol. 14, 168–173 (2007). 33.Koopman, K. et al. Improved discrimination of autopsy ‑ confirmedAlzheimer’s disease (AD) from non ‑ ADdementias using CSF P ‑ tau 181P .Neurochem. Int. 55, 214–218 (2009). 34.Seubert, P. et al. Isol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soluble Alzheimer’s β ‑ peptidefrom biological fluids. Nature 359, 325–327 (1992). 35.Jarrett, J. T., Berger, E. P. Lansbury, P. T. Jr. The carboxy terminus ofthe β amyloid protein is critical for the seeding of amyloid formation: implicationsfor the pathogene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Biochemistry 32, 4693–4697 (1993). 36.Blennow, K. Cerebrospinal fluid protein biomark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NeuroRx 1, 213–225 (2004). 37.Kohnken, R. et al. Detection of tau phosphorylated at threonine 231 in cerebrospinalfluid of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 Neurosci. Lett. 287, 187–190 (2000). 38.Vanmechelen, E.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tau phosphorylated at threonine 181 inhuman cerebrospinal fluid: a sandwich ELISA with a synthetic phosphopeptide forstandardization. Neurosci. Lett. 285, 49–52 (2000). 39.Hansson, O.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CSF biomarkers and incipient Alzheimer’s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follow ‑ upstudy. Lancet Neurol. 5, 228–234 (2006). 40.Maddalena, A. et al. Biochemical diagnosis of Alzheimer disease by measuringthe cerebrospinal fluid ratio of phosphorylated tau protein to β ‑ amyloidpeptide 42 . Arch. Neurol. 60, 1202–1206 (2003). 41.Riemenschneider, M.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tau and β ‑ amyloid42 proteins identify Alzheimer disease in subjec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rch. Neurol. 59, 1729–1734 (2002). 42.Zetterberg, H., Wahlund, L. O. Blennow, K. Cerebrospinal fluid markersfor predic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sci. Lett. 352, 67–69 (2003). 43.Olsson, A. et al.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β ‑ amyloid (1–42) ,total tau, and phosphorylated tau (Thr 181 ) in cerebrospinal fluid bythe xMAP technology. Clin. Chem. 51, 336–345 (2005). 44.Mattsson, N. et al. CSF biomarkers and incipient Alzheimer disease in patients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JAMA 302, 385–393 (2009). 45.Shaw, L. M.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biomarker signature in Alzheimer’s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 subjects. Ann. Neurol. 65, 403–413 (2009). 46.Blennow, K. Hampel, H. CSF markers for incipient Alzheimer’s disease.Lancet Neurol. 2, 605–613 (2003). 47.Blennow, K. CSF biomark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use in early diagnosis andevaluation of drug treatment. Expert Rev. Mol. Diagn. 5, 661–672 (2005). 48.Engelborghs, S. et al.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a CSF ‑ biomarkerpanel in autopsy ‑ confirmed dementia. Neurobiol.Aging 29, 1143–1159 (2008). 49.Forman, M. S. et al.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clinicopathological correlations.Ann. Neurol. 59, 952–962 (2006). 50.Snowdon, D. A. Aging and Alzheimer’s disease: lessons from the Nun Study.Gerontologist 37, 150–156 (1997). 51.Price, J. L. Morris, J. C. Tangles and plaques in nondemented aging and“preclinical” Alzheimer’s disease. Ann. Neurol. 45, 358–368 (1999). 52.Kotzbauer, P. T., Trojanowski, J. Q. Lee, V. M. Lewy body pathology inAlzheimer’s disease. J. Mol. Neurosci. 17, 225–232 (2001). 53.Jellinger, K. A. Diagnostic accuracy of Alzheimer’s disease: a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Acta Neuropathol. (Berl.) 91, 219–220 (1996). 54.Schneider, J. A., Arvanitakis, Z., Leurgans, S. E. Bennett, D. A. Theneuropathology of probable alzheimer’s disease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nn. Neurol. 66, 200–208 (2009). 55.Visser, P. J. et al. Prevalence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CSF markers ofAlzheimer’s disease pathology in patients with subjective cognitive impairment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the DESCRIPA study: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Lancet Neurol. 8, 619–627 (2009). 56.Skoog, I.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β ‑ amyloid42 is reduced before the onset of sporadic dementia: a population ‑ basedstudy in 85 ‑ year ‑ olds.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 15, 169–176 (2003). 57.Gustafson, D. R., Skoog, I., Rosengren, L., Zetterberg, H. Blennow, K.Cerebrospinal fluid β ‑ amyloid1–42 concentration may predict cognitive decline in older women. J. Neurol. Neurosurg.Psychiatry 78, 461–464 (2007). 58.Stomrud, E., Hansson, O., Blennow, K., Minthon, L. Londos, E.Cerebrospinal fluid biomarkers predict decline in subjective cognitive functionover 3 years in healthy elderly. 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 24, 118–124 (2007). 59.Moonis, M. et al. Familial Alzheimer disease: decreases in CSF Aβ 42 levels precede cognitive decline. Neurology 65, 323–325 (2005). 60.Ringman, J. M. et al. Biochemical markers in persons with preclinical familialAlzheimer disease. Neurology 71, 85–92 (2008). 61.Götz, J., Chen, F., van Dorpe, J. Nitsch, R. M. Formation ofneurofibrillary tangles in P301L tau transgenic mice induced by Aβ42 fibrils.Science 293, 1491–1495 (2001). 62.Lewis, J. et al. Enhanced neurofibrillary degeneration in transgenic miceexpressing mutant tau and APP. Science 293, 1487–1491 (2001). 63.Fagan, A. M.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tau and ptau 181 increasewith cortical amyloid deposition in cognitively normal individuals:Implications for future clinical trials of Alzheimer’s disease. EMBO Mol. Med.1, 371–380 (2009). 64.Cairns, N. et al. Absence of Pittsburgh compound B detection of cerebralamyloid β in a patient with clinical, cognitive, and cerebrospinal fluidmarkers of Alzheimer disease: a case report. Arch. Neurol. 66, 1557–1562(2009). 65.Clark, C. M.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tau and β ‑ amyloid:how well do these biomarkers reflect autopsy ‑ confirmeddementia diagnoses? Arch. Neurol. 60, 1696–1702 (2003). 66.Bian, H. et al. CSF biomarkers in frontotemporal lobar degeneration with knownpathology. Neurology 70, 1827–1835 (2008). 67.Sunderland, T. et al. Decreased β ‑ amyloid 1–42 and increased tau level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Alzheimerdisease. JAMA 289, 2094–2103 (2003). 68.Fukumoto, H., Cheung, B. S., Hyman, B. T. Irizarry, M. C. β ‑ Secretaseprotein and activity are increased in the neocortex in Alzheimer disease. Arch.Neurol. 59, 1381–1389 (2002). 69.Yang, L. B. et al. Elevated β ‑ secretase expressionand enzymatic activity detected in sporadic Alzheimer disease. Nat. Med. 9, 3–4(2003). 70.Holsinger, R. M., McLean, C. A., Collins, S. J., Masters, C. L. Evin, G.Increased β ‑ secretase activity in cerebrospinalfluid of Alzheimer’s disease subjects. Ann. Neurol. 55, 898–899 (2004). 71.Zetterberg, H. et al. Elevated cerebrospinal fluid BACE1 activity in incipientAlzheimer disease. Arch. Neurol. 65, 1102–1107 (2008). 72.Zhong, Z. et al. Levels of β ‑ secretase(BACE1) in cerebrospinal fluid as a predictor of risk in mild cognitiveimpairment. Arch. Gen. Psychiatry 64, 718–726 (2007). 73.Olsson, A. et al. Measurement of α ‑ and β ‑ secretasecleaved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in cerebrospinal fluid from Alzheimerpatients. Exp. Neurol. 183, 74–80 (2003). 74.Lewczuk, P. et al. Solubl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s in the cerebrospinalfluid as novel potential biomark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a multicenterstudy. Mol. Psychiatry doi:10.1038/mp.2008.84. 75.Portelius, E., Westman ‑ Brinkmalm,A., Zetterberg, H. Blennow, K. Determination of β ‑ amyloidpeptide signatures in cerebrospinal fluid using immunoprecipitation–massspectrometry. J. Proteome Res. 5, 1010–1016 (2006). 76.Mehta, P. D. et al. Plasma and cerebrospinal fluid levels of amyloid β proteins1–40 and 1–42 in Alzheimer disease. Arch. Neurol. 57, 100–105 (2000). 77.Hansson, O. et al. Predic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using the CSF Aβ42/Aβ40ratio in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Dement. Geriatr. Cogn.Disord. 23, 316–320 (2007). 78.Lewczuk, P. et al. The amyloid ‑ β (Aβ)peptide pattern in cerebrospinal fluid in Alzheimer’s disease: evidence of anovel carboxyterminally elongated Aβ peptide. Rapid Commun. Mass Spectrom. 17,1291–1296 (2003). 79.Schoonenboom, N. S. et al. Amyloid β 38, 40, and 42 species in cerebrospinalfluid: more of the same? Ann. Neurol. 58, 139–142 (2005). 80.Portelius, E. et al. An Alzheimer’s disease ‑ specificβ ‑ amyloidfragment signature in cerebrospinal fluid. Neurosci. Lett. 409, 215–219 (2006). 81.Portelius, E. et al. A novel pathway for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processing.Neurobiol. Aging doi:10.1016/j.neurobiolaging.2009.06.002. 82.Walsh, D. M. Selkoe, D. J. Aβ oligomers—a decade of discovery. J.Neurochem. 101, 1172–1184 (2007). 83.Georganopoulou, D. G. et al. Nanoparticle ‑ baseddetection in cerebral spinal fluid of a soluble pathogenic biomarker forAlzheimer’s diseas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2, 2273–2276 (2005). 84.Santos, A. N. et al. Detection of amyloid ‑ βoligomers in human cerebrospinal fluid by flow cytometry and fluorescence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J. Alzheimers Dis. 11, 117–125 (2007). 85.Klyubin, I. et al. Amyloid β protein dimer ‑ containinghuman CSF disrupts synaptic plasticity: prevention by systemic passive immunization.J. Neurosci. 28, 4231–4237 (2008). 86.Mruthinti, S. et al. Autoimmunity in Alzheimer’s disease: increased levels ofcirculating IgGs binding Aβ and RAGE peptides. Neurobiol. Aging 25, 1023–1032(2004). 87.Nath, A. et al. Autoantibodies to amyloid β ‑ peptide(Aβ) are increased in Alzheimer’s disease patients and Aβ antibodies canenhance Aβ neurotoxicity: implications for disease pathogenesis and vaccinedevelopment. Neuromolecular Med. 3, 29–39 (2003). 88.Brettschneider, S. et al. Decreased serum amyloid β 1–42 autoantibodylevels in Alzheimer’s disease, determined by a newly developed immuno ‑ precipitationassay with radiolabeled amyloid β 1–42 peptide. Biol. Psychiatry 57, 813–816(2005). 89.Du, Y. et al. Reduced levels of amyloid β ‑ peptideantibody in Alzheimer disease. Neurology 57, 801–805 (2001). 90.Hyman, B. T. et al. Autoantibodies to amyloid ‑ βand Alzheimer’s disease. Ann. Neurol. 49, 808–810 (2001). 91.Britschgi, M. et al. Neuroprotective natural antibodies to assemblies ofamyloidogenic peptides decrease with normal aging and advancing Alzheimer’sdiseas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6, 12145–12150 (2009). 92.Laterza, O. F.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brain biomarkers. Clin. Chem. 52,1713–1721 (2006). 93.Lee, J. M. et al. The brain injury biomarker VLP ‑ 1is increased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f Alzheimer disease patients. Clin.Chem. 54, 1617–1623 (2008). 94.Friede, R. L. Samorajski, T. Axon caliber related to neurofilaments andmicrotubules in sciatic nerve fibers of rats and mice. Anat. Rec. 167, 379–387(1970). 95.Sjögren, M. et al. Neurofilament protein in cerebrospinal fluid: a marker ofwhite matter changes. J. Neurosci. Res. 66, 510–516 (2001). 96.Agren ‑ Wilsson,A. et al. CSF biomarkers in the evaluation of 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Acta Neurol. Scand. 116, 333–339 (2007). 97.Sjögren, M. et al. Cytoskeleton proteins in CSF distinguish frontotemporaldementia from AD. Neurology 54, 1960–1964 (2000). 98.Davidsson, P., Puchades, M. Blennow, K. Identification of synapticvesicle, pre ‑ and postsynaptic proteins in humancerebrospinal fluid using liquid ‑ phaseisoelectric focusing. Electrophoresis 20, 431–437 (1999). 99.Sjögren, M. et al.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levels of tau, growth ‑ associatedprotein ‑ 43 and soluble amyloid precursorprotein correlate in Alzheimer’s disease, reflecting a common pathophysiologicalprocess. 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 12, 257–264 (2001). 100.Montine, T. J., Quinn, J., Kaye, J. Morrow, J. D. F2 ‑ isoprostanesas biomarkers of late ‑ onset Alzheimer’sdisease. J. Mol. Neurosci. 33, 114–119 (2007). 101.Brys, M. et al. Prediction and longitudinal study of CSF biomarkers in mildcognitive impairment. Neurobiol. Aging 30, 682–690. 102.Knopman, D. S. et al. Practice parameter: diagnosis of dementia (an evidence ‑ basedreview). Report of the Quality Standards Sub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Academyof Neurology. Neurology 56, 1143–1153 (2001). 103.Visser, P. J., Scheltens, P. Verhey, F. R. Do MCI criteria in drug trialsaccurately identify subjects with predementia Alzheimer’s disease? J. Neurol.Neurosurg. Psychiatry 76, 1348–1354 (2005). 104.Ganguli, M. et al.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rimarycare: The Steel Valley Seniors Survey. J. Am. Geriatr. Soc. 52, 1668–1675(2004). 105.Raschetti, R., Albanese, E., Vanacore, N. Maggini, M. Cholinesteraseinhibitors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trials. PLoS Med. 4, e338 (2007). 106.Cummings, J. L., Doody, R. Clark, C. Disease ‑ modifyingtherapies for Alzheimer disease: challenges to early intervention. Neurology69, 1622–1634 (2007). 107.Salloway, S. et al. A phase 2 trial of bapineuzumab in mild to moderateAlzheimer’s disease. Neurology doi:10.1212/WNL.0b013e3181c67808. 108.Orgogozo, J. M. et al. Subacute meningoencephalitis in a subset of patientswith AD after Aβ42 immunization. Neurology 61, 46–54 (2003). 109.Blennow, K. et al. Longitudinal stability of CSF biomarkers in Alzheimer’sdisease. Neurosci. Lett. 419, 18–22 (2007). 110.Zetterberg, H. et al. Intra ‑ individualstability of CSF biomark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over two years. J.Alzheimers Dis. 12, 255–260 (2007). 111.Vellas, B. Use of biomarkers in Alzheimer’s trials. J. Nutr. Health Aging 13,331 (2009). 112.Hampel, H. et al. Lithium trial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randomized, single ‑ blind,placebo ‑ controlled, multicenter 10 ‑ weekstudy. J. Clin. Psychiatry 70, 922–931 (2009). 113.Anderson, J. J. et al. Reductions in β ‑ amyloidconcentrations in vivo by the γ ‑ secretase inhibitorsBMS ‑ 289948and BMS ‑ 299897. Biochem. Pharmacol. 69,689–698 (2005). 114.Lanz, T. A., Hosley, J. D., Adams, W. J. Merchant, K. M. Studies of Aβ pharmacodynamicsin the brain,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plasma in young (plaque ‑ free)Tg2576 mice using the γ ‑ secretaseinhibitor N 2 ‑ ‑ N 1 ‑ azepin ‑ 7 ‑ yl] ‑ L ‑ alaninamide(LY ‑ 411575).J. Pharmacol. Exp. Ther. 309, 49–55 (2004). 115.Sankaranarayanan, S. et al. First demonstr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 andplasma Aβ lowering with oral administration of a β ‑ site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 cleavingenzyme 1 inhibitor in nonhuman primates. J. Pharmacol. Exp. Ther. 328, 131–140(2009). 116.Lannfelt, L. et al. Safety, efficacy, and biomarker findings of PBT2 intargeting Aβ as a modifying therapy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 phase IIa, double ‑ blind,randomised, placebo ‑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Neurol. 7,779–786 (2008). 117.Kadir, A. et al. Effect of phenserine treatment on brain functional activityand amyloid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n. Neurol. 63, 621–631 (2008). 118.Gilman, S. et al. Clinical effects of Aβ immunization (AN1792) in patients withAD in an interrupted trial. Neurology 64, 1553–1562 (2005). 119.Fleisher, A. S. et al. Phase 2 safety trial targeting amyloid β production witha γ ‑ secretaseinhibitor in Alzheimer disease. Arch. Neurol. 65, 1031–1038 (2008). 120.Bateman, R. J. et al. A γ ‑ secretaseinhibitor decreases amyloid ‑ βproduc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n. Neurol. 66, 48–54 (2009). 121.Irizarry, M. C. Biomarkers of Alzheimer disease in plasma. NeuroRx 1, 226–234(2004). 122.Mayeux, R. et al. Plasma Aβ40 and Aβ42 and Alzheimer’s disease: relation toage, mortality, and risk. Neurology 61, 1185–1190 (2003). 123.Pomara, N., Willoughby, L. M., Sidtis, J. J. Mehta, P. D. Selectivereductions in plasma Aβ 1–42 in healthy elderly subjects during longitudinalfollow ‑ up:a preliminary report.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13, 914–917 (2005). 124.van Oijen, M., Hofman, A., Soares, H. D., Koudstaal, P. J. Breteler, M.M. Plasma Aβ 1–40 and Aβ 1–42 and the risk of dementia: aprospective case ‑ cohort study. Lancet Neurol. 5,655–660 (2006). 125.Graff ‑ Radford,N. R. et al. Association of low plasma Aβ42/Aβ40 ratios with increased imminentrisk for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Alzheimer disease. Arch. Neurol. 64,354–362 (2007). 126.Kuo, Y. M. et al. High levels of circulating Aβ42 are sequestered by plasmaproteins in Alzheimer’s disease.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57, 787–791(1999). 127.Ray, S. et al. Classification and prediction of clinical Alzheimer’s diagnosisbased on plasma signaling proteins. Nat. Med. 13, 1359–1362 (2007). 128.Hye, A. et al. Proteome ‑ basedplasma biomarke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 129, 3042–3050 (2006). 129.Buerger, K. et al. Blood ‑ basedmicrocirculation markers in Alzheimer’s disease ‑ diagnosticvalue of midregional pro ‑ atrialnatriuretic peptide/C ‑ terminalendothelin ‑ 1 precursor fragment ratio. Biol.Psychiatry 65, 979–984 (2009). 130.Brys, M. et 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mproves cerebrospinal fluidbiomarkers i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J. Alzheimers Dis.16, 351–362 (2009). 131.Zhang, Y. et al. Usefulness of computed tomography linear measurements indiagnosing Alzheimer’s disease. Acta Radiol. 49, 91–97 (2008). 132.Schoonenboom, N. S. et al. CSF and MRI markers independently contribute to the diagnosisof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biol. Aging 29, 669–675 (2008). 133.Vemuri, P. et al. MRI and CSF biomarkers in normal, MCI, and AD subjects:diagnostic discrimination and cognitive correlations. Neurology 73, 287–293(2009). 134.Okamura, N. et al. Combined analysis of CSF tau levels and iodoamphetamineSPECT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mplications for a novel predictor ofAlzheimer’s disease. Am. J. Psychiatry 159, 474–476 (2002). 135.Hansson, O. et al. Combined rCBF and CSF biomarkers predict progression from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to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biol. Aging 30, 165–173(2007). 136.Nyberg, S. et al. Detection of amyloid in Alzheimer’s disease with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using AZD2184. Eur. J. Nucl. Med. Mol.Imaging 36, 1859–1863 (2009). 137.McKhann, G. et al. Clinical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 report of theNINCDS–ADRDA Work Group under the auspices of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Services Task Force on Alzheimer’s Disease. Neurology 34, 939–944 (1984). 138.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Disorders: DSM ‑ IV ‑ TR(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2000). 139.WHO. ICD ‑ 10: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 (WHO, Geneva, 1992). 140.Dubois, B. et al. Research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Alzheimer’s disease:revising the NINCDS–ADRDA criteria. Lancet Neurol. 6, 734–746 (2007). 141.Frisoni, G. B. et al. Markers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a population attendinga memory clinic. Alzheimers Dement. 5, 307–317 (2009). 142.Vanderstichele, H. et al. Standardization of measurement of β ‑ amyloid 1–42 in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plasma. Amyloid 7, 245–258 (2000). 143.Vanderstichele, H. et al. Analytical performance and clinical utility of theINNOTEST PHOSPHO ‑ TAU181P assay for discriminationbetwee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 Clin. Chem. Lab.Med. 44, 1472–1480 (2006). 144.Verwey, N. A. et al. A worldwide multicentre comparison of assays forcerebrospinal fluid biomarker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n. Clin. Biochem. 46,235–240 (2009). 145.Beher, D., Wrigley, J. D., Owens, A. P. Shearman, M. S. Generation of C ‑ terminallytruncated amyloid ‑ β peptides is dependent on γ ‑ secretaseactivity. J. Neurochem. 82, 563–575 (2002). 146.Vassar, R. et al. β ‑ Secretase cleavage of Alzheimer’s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by the transmembrane aspartic protease BACE. Science286, 735–741 (1999). 147.Selkoe, D. J. Wolfe, M. S. Presenilin: running with scissors in themembrane. Cell 131, 215–221 (2007). 148.Lammich, S. et al. Constitutive and regulated α ‑ secretasecleavage of Alzheimer’s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by a disintegrin metalloprotease.Proc. Natl Acad. Sci. USA 96, 3922–3927 (1999). 149.Haass, C. et al. Amyloid β ‑ peptide isproduced by cultured cells during normal metabolism. Nature 359, 322–325(1992). 150.Bibl, M. et al. Cerebrospinal fluid amyloid β peptide patterns in Alzheimer’sdisease patients and nondemented controls depend on sample pretreatment:indication of carrier ‑ mediatedepitope masking of amyloid beta peptides. Electrophoresis 25, 2912–2918 (2004). 151.Trojanowski, J. Q., Schuck, T., Schmidt, M. L. Lee, V. M. Distribution oftau proteins in the normal human central and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 J.Histochem. Cytochem. 37, 209–215 (1989). 152.Goedert, M. Tau protein and the neurofibrillary pathology of Alzheimer’sdisease. Trends Neurosci. 16, 460–465 (1993). 153.Iqbal, K. et al. Tau pathology in Alzheimer disease and other tauopathies.Biochim. Biophys. Acta 1739, 198–210 (2005). 154.McLean, C. A. et al. Soluble pool of Aβ amyloid as a determinant of severity ofneurodegenera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n. Neurol. 46, 860–866 (1999). 155.Blennow, K., Rybo, E., Wallin, A., Gottfries, C. G. Svennerholm, L.Cerebrospinal fluid cytology in Alzheimer’s disease. Dementia 2, 25–29 (1991). 156.Blennow, K. et al. Intrathecal synthesis of immunoglobulins in patients withAlzheimer’s disease. Eur. Neuropsychopharmacol. 1, 79–81 (1990). 157.Mollenhauer, B. et al. Tau protein, Aβ42 and S ‑ 100Bprotein in cerebrospin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Dement. Geriatr. Cogn. Disord. 19, 164–170 (2005). 158.Grimes, D. A. Schulz, K. F. Uses and abuses of screening tests. Lancet359, 881–884 (2002). 159.Birks, J.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Cochrane Databaseof Systematic Reviews, Issue 1 Art. No.:CD005593. doi:10.1002/14651858.CD005593(2006). 附表 1 LP 及 CSF 生物标志物分析流程 腰椎穿刺 步 骤 注 释 在 LP 前应进行 CT 或 MRI 检测 LP 禁用于颅内压增高者或脑占位病变者 检查患者是否使用抗凝药 LP 禁用于使用抗凝药 (如华法林) 患者 使用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如阿司匹林或 NSAIDs ) 并非 LP 禁忌症 在规定时间进行 LP ( 8 时 -12 时) 避免 CSF 生物标志物的昼夜变化 患者坐位或侧卧位;进针点位于 L3-L4 或 L4-L5 椎间隙 患者体位和进针点不影响结果 进针点区域皮肤按标准程序消毒 (使用无菌手套、口罩) 该步骤可降低局部感染风险 可进行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有诱发副作用的风险,可用于担心 LP 期间局部疼痛的患者。 使用小号针具 (直径 0.7mm 、 22G ) ;采用无创技术:平行于硬膜纤维斜向刺入 小号针可使硬膜的针孔更小,若硬膜纤维未截断则针孔更易于愈合,从而降低 LP 后头痛的风险 若见穿刺出血,前 1-2ml CSF 弃去;在新试管中收集 CSF 样本 CSF 样本受血液污染可干扰某些测定项目,特别是 IgM 分析 采用非吸附性 (聚丙烯) 试管收集 CSF 样品 聚苯乙烯或玻璃试管会将疏水性蛋白 (如 β- 淀粉样肽) 吸附到试管壁,而聚丙烯试管则可避免。 单管收集需达到标准量 ( 10-12ml ) ,采样后缓慢翻转试管混匀 CSF CSF 标准量并缓慢混匀可避免浓度梯度的影响 CSF 收集量不会增加 LP 后头痛风险。 LP 后嘱患者休息半小时 长时间卧床休息或其他步骤对 LP 后头痛风险无影响 CSF 样品需即刻送至当地实验室 室温下, CSF 样品中细胞将开始溶解,从而影响 CSF 细胞计数 实验室操作步骤 步 骤 注 释 CSF 基础分析 取部分样本用于 CSF 细胞计数 (直接操作) 原试管中 CSF 样本离心后将上清液分装至聚丙烯试管 当地实验室一般进行 CSF 基础生物标志物分析;另将部分 CSF 和血清送至专业实验室。 CSF 运输 CSF 核心生物标志物分析在专业实验室进行。 1ml 量即可满足 CSF 核心生物标志物检测,有必要可重测 CSF 可通过普通邮寄方式在室温下运输,并在 2 日内到达。如时间更长,样本需干冰冷冻运输。 CSF 核心生物标志物分析 在实验室进行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分析前,所有 CSF 样本均应处于冷冻状态 (即 CSF 样本室温下送达者须冷冻,冷冻状态送达者需保持) 需进行二次分析以增强准确性 在每一轮应进行两次及以上室内对照 CSF 样本 (混合 CSF 分装品) 分析,以使批间变异性降至最低。 缩写 AD :阿尔茨海默病; CSF :脑脊液; LP :腰椎穿刺 附表 2 理想 AD 生物标志物判定标准 理想诊断标志物判定标准 CSF 生物标志物现状 可探测到 AD 发病分子机制或神经病理学的基本特征 尸检和 PIB-PET 研究显示, CSF Aβ 1 – 42 是脑内纤丝状淀粉样病变的生物标志物 多途径证据显示 CSF t-tau 可反映轴突变性和受损的程度 ,但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的神经元可能也会释放 t-tau 尸检研究显示 CSF p-tau 可反映脑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病变 在神经病理学证实 AD 病例中得以验证 在多项尸检确诊患者系列研究中证实,对于区分 AD 与认知正常老年个体及其他类型痴呆患者, CSF 生物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发现 AD 以及鉴别 AD 与其他类型痴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 80% 多项研究显示, AD 背景下 CSF 生物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 80%-90% ;在大型前瞻性研究中亦为同样结果 在早期阶段 (如 MCI 期) 即可发现 AD 多项大型多中心研究显示,对于在 MCI 病例中发现前驱期 AD , CSF 生物标志物具有较高预测值 具有可靠性 ELISA 法和 xMAP ® 法 ( Luminex , Austin , TX , USA ) 等分析方法相关资料均可获取,检测方法具有极佳的抗体特异性和检测性能 生物标志物的批内和室内变异性较低,但室间变异性较高,凸显出标准化的必要性 无创性 LP 可视为适度的有创性操作 ,但大型前瞻性研究显示,该方法未见严重并发症,认知症状评估过程中,患者自述 LP 后头痛的可能性极低 操作简单、费用不贵,适合临床常规应用 在临床实验室中 ELISA 法为标准分析技术; CSF 生物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日渐增加。 上述 AD 生物标志物标准由里根夫妇研究所 - 国立衰老研究院联合工作组制定 。 缩写: AD :阿尔茨海默病; CSF :脑脊液; ELISA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 LP :腰椎穿刺; MCI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PIB :匹兹堡复合物 B ; p-tau :磷酸化 tau 蛋白; t-tau :总 tau 蛋白。 参考文献见附件 附图 1 患者坐位腰椎穿刺 棘突位置已作标记。进针点在 L3-L4 椎间隙,位于两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应戴口罩和无菌手套,进针周围区域进行标准消毒。可选做局部麻醉 (如 1% 利多卡因) 。可使用无创针 ( Sprotte ) 或标准的 Quincke 针 ( 0.7mm , 22G ) 。为使硬膜针孔最小化,应平行于硬膜纤维斜向进针 (与脊柱成 90° 角) 。应缓慢进针并朝向头侧。进针至黄韧带 (弓间韧带) 时抵抗感略增,再进针几个毫米后抵抗感降低,提示进入蛛网膜下腔。之后抽出针芯,脑脊液 ( CSF ) 开始由针管滴出,前几滴 CSF 弃去。在聚丙烯试管中收集 CSF ,以避免疏水性蛋白 (如 β- 淀粉样肽) 吸附于管壁。操作结束时,缓慢退针 (无需复位针芯) ,穿刺部位绷带包扎。整个操作可在 30 分钟内完成。腰穿后头痛可见于少数患者,但程度通常较轻,无需处理或温和镇痛 (如扑热息痛) 即可 。不会发生其他类型并发症 (如脑内感染、血肿) 。腰穿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这为其作为认知障碍患者临床评估的标准诊断步骤铺平了道路 。 1. Andreasen, N. et al. Evaluation ofCSF-tau and CSF-A42 as diagnostic markers for Alzheimer disease in clinicalpractice. Arch. Neurol. 58, 373–379 (2001). 2. Blennow, K., Wallin, A. Hager, O.Low frequency of post-lumbar puncture headache in demented patients. ActaNeurol. Scand. 88, 221–223 (1993). 3. Peskind, E. R. et al. Safety andacceptability of the research lumbar puncture. Alzheimer Dis. Assoc. Disord.19, 220–225 (2005). 4. Frisoni, G. B. et al. Markers ofAlzheimer's disease in a population attending a memory clinic. AlzheimersDement. 5, 307–317 (2009). 5. Parnetti, L., Lanari, A., Silvestrelli,G., Saggese, E. Reboldi, P. Diagnosing prodromal Alzheimer's disease:role of CSF biochemical markers. Mech. Ageing Dev. 127, 129–132 (2006). 附图 2 阿尔茨海默病的 CSF 生物标志物 图示为神经元及周围星形胶质细胞和毛细血管,并标注阿尔茨海默病的核心病变进程及相应的生化标志物。其中包括 Aβ 斑块形成的生物标志物,即 Aβ 亚型 (特别是 Aβ 1-42 ) 、 APP 亚型 ( β-sAPP 和 γ-sAPP ) ,以及 BACE1 活性; tau 蛋白病变和缠结形成的生物标志物,磷酸化 tau 蛋白 ( p-tau 181 和 p-tau 231 ) ;轴突变性生物标志物, t-tau ;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 F2- 异前列烷;血脑屏障生物标志物, CSF/ 血清白蛋白比值; CNS 炎症生物标志物,即 CSF 细胞计数和鞘内 IgM 和 IgG 生成。 缩写 Aβ : β- 淀粉样肽; APP :淀粉样前体蛋白; BACE1 : β 位 APP 裂解酶; CSF :脑脊液; p-tau :磷酸化 tau 蛋白; sAPP :可溶性淀粉样前体蛋白; t-tau :总 tau 蛋白。 附图 3 鞘内免疫球蛋白生成 该术语指 CNS 慢性炎症和感染病症中免疫球蛋白的从头合成。免疫球蛋白生成可通过两种技术发现并互为补充。 IgG 和 IgM 指数可定量测定, CSF 中 OCB 可定性测定。 a. IgG 和 IgM 指数计算公式。通过该公式可得出 CNS 中生成的 IgG 和 IgM 含量。为补偿由血脑屏障正常进入血液的免疫球蛋白含量,公式中被除以 CSF/ 血清白蛋白比值。 b. IEF 凝胶显示 CSF 的 IgG OCB 。 CSF 蛋白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分离并通过银染显影。正常情况下,多克隆 IgG 迁移较为弥散。通常将病例个体的血清和 CSF 并列分析。病例 1 为 AD 患者, IEF 电泳显示正常 (无 IgG OCB ) 。病例 2 为狼疮性脑病患者, CSF 中可见大量 IgG OCB 。 c. 琼脂糖凝胶和蛋白质印记 ( Western blot ) 可见 CSF IgM OCB 。正常情况下,多克隆 IgM 迁移较为弥散。病例 1 为 AD 患者,显示正常 (无 IgG OCB ) 。病例 2 为包柔螺旋体脑炎患者,脑脊液显示 2 条 IgG OCB 。 缩写 A D :阿尔茨海默病; AsTf :去唾液酸转铁蛋白; β-TP : β- 微量蛋白; CSF :脑脊液; IEF :等电子聚焦 (电泳) ; OCB :寡克隆带; S :血清。 阿尔茨海默病脑脊液和血浆生物标志物(Cerebrospinal fluid and plasma biomarkers in.pdf
12340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0年度痴呆研究领域热点回顾
neurojun 2011-3-13 13:43
2010 年度痴呆研究领域热点回顾 《神经病学》 2011 年 2 月 17 日的一篇综述,《痴呆 —— 五个新动态》,对包括阿尔茨海默病 (AD) 在内的痴呆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进行回顾总结,下面对相关内容作简单介绍。 热点一: AD 脑脊液的诊断价值 。 新修订 NINCDS-ADRDA 已列入重要的支持条件。生物标志物中应用的最多的就是神经影像学MRI,包括海马和内侧颞叶的萎缩定量分析上可以做到。而 脑脊液中 Aβ 1-42 的下降,以及总 tau 蛋白和磷酸化 tau 蛋白 181 的上升。 广大的神经精神科大夫就必须学会/掌握这个诊断指标带来的变化。但是,不能单独使用某一项脑脊液的 Aβ 或者 tau 的指标,在病史全面采集、详细专科体检、脑影像、实验室检查,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基础上,脑脊液指标对于早期诊断的 敏感性从 75-100% ,特异性从 65-90% 。无论是操作可行性还是经济学角度,多次脑脊液采集都不如无创性检查易于接受。而在目前的医疗状况下,单纯依赖CSF等辅助检查结果,没有典型临床证据支持,医生还是要谨慎言辞,不能做出过度的判断或建议(对于中国医疗卫生界来说,这一点更重要) 。 热点二: 额颞叶痴呆( FTD) 。近年来 被神经精神科大夫高度重视。遗憾的是,极少影像科大夫能早期关注到特征性的额叶或者颞叶的局限性萎缩改变,尤其是在许多早期临床症状突出而影像学改变不明显的时候。 Suraz 回顾性分析了 40 例 FTD 中, 只有 4 例患者被神经影像科诊断出来 ,尽管在中晚期可以达到 100%。 影像科大夫往往会以老年性脑改变、老年性脑萎缩等非特异性的名词来统称这些表现,尽管它已经表现出局限性的脑萎缩特征。 他建议:对于神经精神科大夫必须明确:自己学会读片,而不能过分依赖于影像科同行。 结构影像学的定量分析在痴呆的诊疗中,远远未得到充分的正视,不像神经科的其他疾病,像肿瘤、中风、白质疾病等等那样易于识别。脑实质的萎缩尤其是额颞叶、海马或者其他区域的萎缩,如果不重视临床资料的提供,没有合适的定量分析的工具,那么影像科大夫往往会流于形式,给出通用的、模糊的建议或者是倾向性的结论。只有神经科大夫和影像科大夫通力合作,才能推动FTD的早期诊断准确率提高。 热点三: 中年肥胖和痴呆的关联 。流行病学资料支持中年期出现的肥胖往往会导致晚年的痴呆患病率的增高,一般说来对于血管性痴呆,这种现象并不令人惊讶,但是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来说也是这样,就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白质高信号,海马的容积萎缩,都与向心性肥胖密切相关, 弗莱明翰随访研究提示,体重的增加、腹部脂肪的增多可能会导致认知功能的下降,甚至痴呆。原因推测可能肥胖导致体内的炎性反应、糖尿病以及胰岛素抵抗的高发。 严格控制体重是否能降低 AD 的发病?目前还缺乏更大样本的研究,或者专门的这方面的设计。但是从与心脑血管同行的接轨角度讲,痴呆也要强调对体重的科学管理和控制,那么膳食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使得神经科大夫与其他内科相互帮助,为个体的一级、二级预防治疗提供更多的支持。 热点四: 如何理解白质损害的痴呆 ?过去对于白质疾病导致的痴呆研究相对少,这种特定的痴呆综合征可以描述为脑白质从病理学方面的独特性导致的综合征。最典型的就是像突发硬化和白质脑病都可以导致痴呆。老年人群常见的 WMH (白质高信号)在磁共振上是否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目前认为小血管病导致的白质损害是白质性痴呆最常见的病因,但是它的确切的关联机制目前还没有被充分的阐释清楚。最近的 Meta 分析对 46 个前瞻性研究进行了一个荟萃,得出的结论就是磁共振上的白质高密度确实是痴呆的一个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它主要表现为执行功能的障碍,处理的速度的减慢, 提示血管性因素和 AD 之间相互加重的病理机制。 寻找建立白质损害、脱髓鞘改变、炎性机制等等去理解它和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是今后相当长时间的研究热点。 热点五: 关于痴呆的预防 。 从事认知障碍和痴呆研究的神经科大夫经常会被患者和他的家人问:目前有没有方法阻止或者是控制痴呆综合征的进展、恶化的过程?相当比例的痴呆可以延缓。社会公众非常关心的 AD 这种退行性疾病目前仍没有找到可以预防和阻止的有效方法。 2010 年 4 月, NIH 在《内科医生年鉴》上发表共识:目前对于 AD 的认知功能恶化来说,还没有发现哪一个明确的可以被改变的危险因素。而且,目前不推荐任何一种药物或者膳食补充能够预防认知功能的衰退。 那么,神经科大夫应该如何做?有没有什么方法,告诉社会公众,去鼓励他们做一些有效的尝试以减少或者降低晚年痴呆的风险呢?既然目前没有理由支持哪些方式有效,但是在并不能证明这种尝试绝对无效的时候,还是可以鼓励患者和家人去进行积极努力。譬如说,虽然没有哪一种饮食被认为对预防痴呆有效,那么医生也不会就此判定从此不用控制不用管理健康的饮食,也不需要做规律的体育锻炼,也不需要做认知功能的训练,就采取听之任之的方式,这是绝对不可取的。那么,就算是这些对预防痴呆没有足够的效果,对于其他系统性疾病,尤其是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有效控制,可以降低痴呆发病。所以,鼓励患者采取更积极的方式对他的生活方式、膳食、心态、体育锻炼进行综合调整,从长远看必然有益。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4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