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走火入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戴激光快走火入魔?
热度 20 outcrop 2016-5-14 23:12
戴激光最近的表现,让我想起一位已不在科学网的博主,有一阵子为黑而黑,见风是雨,已经放弃了基本的功课。 关于视频的事就不说了,在他的这篇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976617.html 发现一段: “第二,台湾攻击大陆的电脑系统是的确每天都存在的,最早让我震惊的是当年的那个CIH病毒,是台湾一位16 岁的高中生做的病毒,特别针对简体中文系体哦那个。” 想了半天,还真想不起有这么一段故事;只记得CIH的作者陈盈豪是在其于台湾大同工学院念书期间写的病毒。搜了下,1998年的时候他已经23岁了;CIH无明显的操作系统语言针对性。。。这是碰巧我看到,又刚好知道的一个“ 小 ”错误(见2楼留言)。 这个病毒不过是陈个人一时意气之作,跟针对大陆毫无关系,作为论据就完全不合适。不是可以一句:“ 年代久远了很多细节记不得了 。”能敷衍过去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可以说细节不记得,但大方向也不记得吗?既然记都记不清,这类论据不如不写,或者搜苏确认下。 虽说写博文不求严谨,但作为论据的东西,最好要能站得住脚。无论怎样的失望,都没必要因此不讲事实甚至煽风点火。这么做对事情本身毫无益处,更谈不上理想与抱负,对自己的形象也有所损失。对事、对人、对己都是负面价值。匹夫之怒不值得;想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多了去。 另外,黑客攻击每时每刻不同方向都可能大量存在,这里有个有趣的图形化网络攻击演示图: http://map.ipviking.co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881 次阅读|46 个评论
建议科学网征文:我所遇到的民科
热度 43 laserdai 2015-7-3 21:05
建议科学网征文:我所遇到的民科 请写出你遭遇到民科的故事、遭遇、苦闷等等,与大家一起分享。最后评出优秀博文若干篇,奖品由科学网站提供,或者一个咖啡杯参考如下? 民科,是缩写,全名是民间科学人(scientist)。民间当然有很多科学爱好者,但他们不是民科。这里所指的民科,含义大家都明白,就是有些民间科学人,或许是貌似专业人士,由于专业知识不够,思考能力也不够,导致走火入魔,精神异常,往往声称自己有了重大科学发现,然后出现行为/语言的异常等等; ( 气功与物理学都有很多走火入魔,民科最典型! ) 比如,中国民科典型的攻关课题: 1\哥猜 2\否定相对论 3\否定量子力学 4\否定能量守恒,或者想制造永动机 5\水变油 6\人体小宇宙或者人体全息律或者某些所谓中医(正规中医不在这个范围) 7\还有否定牛顿力学的 8\.超光速 9\.室温核聚变(都是外国民科,需要国内民科填补空白!) 10\.跟外星人通讯 11\..... 我在日常生活中还没有遇到民科,这里网络上遇到一批, 比如,这里的被封博的甘永超,他那个甘公式和太极粒子波,是民科; 比如,这里的黄小邪的超导理论,是民科; 这里的刘岩,因为走火入魔就说些好玩的话语,博客封掉后,又被封掉很多小号; 这里的印大中,典型的民科; 还有一个蒋椿萱,也是民科; 这里的, 罗教明 ,疯狂反对量子力学,大民科; 还有 魏焱明 ,根本不懂物理,民科一个; 最近冒出来的张操,超光速,十足民科一个; 还有一位, 张成刚 ,因为理解不了而反量子力学,民科; 还有一位, 晏成和 ,也是典型的量子力学大门前走火入魔的民科; 等等等等。 生活中很多人遇到过,比如一位跟民科打交道的经历: 马红孺 2015-7-3 03:50 这种人特别执着,执着到可以倾家荡产地坚持和推自己的所谓成果,根本无法说服。即使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他也绝对不会认的。我曾经和类似的认为是推翻了相对论的人讨论过,他们会很认真地听你解释,听完之后,还是坚持,说多少遍,怎么说都没有用。有时候搞的我火气很大,而他们则修养往往很好。后来再遇到类似找来的,一概不接待,有时不得不态度极其恶劣的把请教者赶走。 有时我想,其实应该半个什么杂志,专门发这些研究。因为我发现这些人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想让自己的东西发表而已。当然,一旦发表,他们又会到处去宣传,推广,甚至会极端到要求学校修改教材。 比如: 热闹的公众科学日与落寞的民科 , 陈丹阳 赞美民科,余昕 数学所楼下的民间科学家 , 魏兰英 科学要站着搞,不要跪着求, 杨建军
个人分类: 科普|10167 次阅读|143 个评论
气功与物理学都有很多走火入魔,民科最典型!
热度 28 laserdai 2015-7-3 00:13
气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精髓,但是一般人练气功特别要小心和谨慎,需要一个老手在旁边随时指导和辅导,不然,很容易走火入魔。相信每位读者都能举出身边鲜明的例子。 这里要强调一点,如果那个气功老手在指导和辅导你的时候,不认真不耐心,你也可能会走火入魔,特别的是,如果这位气功老手存心忽悠,那就后果很糟糕了!比如严新气功大师,张宝胜气功大圣,还有后来的张宏堡,李//洪//志跟风玩等等。 一句话,一个人心性不高,不能练气功!至于心理存心忽悠的,更是心性不高,那些人的下场,大家都知道了,不需要再提。 昨天微信群中无疑撩起濑头和尚的事情,有的说,濑头和尚去德国访问,他们要不要组织去抗议;我插嘴说,濑头和尚还要来英国参加一个音乐节。有人评论道,他去拥抱英国辣妹,那佛学的英明还在吗? 我悠悠的回答说,这个你就可能不懂了,说出来也许会影响我的光辉形象:藏传佛教的最高修炼就是这一关,对方的优雅名字是,智慧女,不信你搜索下看看。只有很高的高僧,才能进行这一关修炼。没准濑头和尚借机选拔智慧女?继而想起钟丽缇主演的印度电影《Samsara》,里面就提到一位修炼到一定功力的很聪明的藏传佛教僧人,因为这一关的到来,走火入魔,干脆偷跑还俗,结婚生子了,最后和女仆偷情,终于完成了这一难关的修炼,打通了关节,最后辞别一切,重返佛届的例子。 物理学是科学的一支,国外传来的,同样,很容易走火入魔,特别是从牛顿力学这一关到量子力学这一关,例子很多。(下一难关是量子力学到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 比如这里原来有个甘永超,弄出来一个甘公式,物理学上我看也不错,但是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好玩而已。可是这位走火入魔了,表现大家都知道了。 还有一位 刘岩,声致发光的 ,这里很多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这两位都被封博了。因为科学网页没有办法治疗他们的走火入魔,也不能容忍他们的胡闹,这样处理很正确。 所谓民科,就是这样的:基础知识根本不懂,下结论非常大胆,特别异乎寻常!他们的逻辑方面出现了一巨大的跨越或者是断层,(正确的思维是比较严密的,跟高等数学的严密推理完全一样。)我曾经调侃说是量子思维模式。 最近科学网出现了另一个,狂妄声称看到“超光速”了,我也科普过, 超光速和永动机不可相信 ,其实他这测量电流的传播还没有到量子力学的范畴,纯粹在牛顿力学范畴,电磁学和电动力学的知识足够了,可是这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物理学的主竟然走火入魔了!最近行为非常不正常:本来我跟他井水不犯河水(懒得理会他们),我也是不怕贼偷的主,不知道怎样,被惦记上了,竟然无缘无故找上我的门来闹事来了。这些现象,用常理不可解释,是因为走火入魔。 因为已经有先例,耐心等待科学网的正确处理。
个人分类: 科普|9906 次阅读|101 个评论
【成长花絮:为大学申请写 Essay 千锤百炼】
热度 2 liwei999 2013-10-21 07:59
美国大学申请,尤其是名校招收新生,要考察方方面面,要看各种统考成绩(SAT,ACT,SAT II,AP),平时成绩(GPA),各种竞赛表现(奥数等),领袖才干(组建俱乐部等),社区服务, 文体美才艺,推荐信以及面试表现。还有一项,就是 college essay,升学顾问强调说,学生写好 essay 对于申请名校尤其重要,因为别的指标大都是死的,而 essay (还有面试)则是你表现自己个性和特点的自由空间。因此在有限的字数限制中写出最具特色的essay,最能看出学生的功力。 甜甜说,我一定要让升学官看到我essay就记住我的申请,在他们冗长烦闷的学生选拔过程中得到一些幽默和惊喜。我不是一个 ID,我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性格人,我的essay就是我的化身。甜甜原本就特别喜欢舞文弄墨(但不擅长应用文和说理文),有一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因此这几个月来为各个报考学校的 essays 自己跟自己死磕。如今deadlines要到了, 简直走火入魔,改啊改啊,昨天又是一夜未睡,结果实在太累了,编了一段自嘲的故事。 Last night again, Tanya stayed up almost all night to give final touches to the college essays. Born nocturnal, she only has inspirations after mid-night, but 4am was really too late and she was exhausted. As always, I accompanied her to observe and share her sweat, pain as well as joy. Tanya said, Dad, I am tired, but let me write you a quick story. In no time she made this up: Quote 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bunch of crap and then someone came by and said oh poor you, you shouldn't stay crap forever, that's sad and stinky and then that magical man turned the crap into college essays She was so proud of the fun in her story that she insisted that I share with family and friends. 她白天没效率,没灵感,只有到了午夜之后才行,也只好任她熬夜了 essay 总是随着灵感,初稿很长,然后 修改的时候,就很心疼,不舍得切割她认为有特色的文句和幽默。 老师给她的essay修改准备了一个墓地(graveyards),说,甭心疼,每一次修改稿并没有随风飘去,都埋葬在这里,什么时候想搜索挖掘作为新的素材都可以。 即便如此,这个删改的过程还是耗时耗心力,但是每次改到了限度以内,就欢呼雀跃。
个人分类: 成长花絮|525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是那根萝卜,不做那个葱
热度 1 liwei999 2012-6-30 15:22
不是那根萝卜,不做那个葱 日期: 06/30/2012 01:58:08 改着系统,一阵犯困就迷糊过去了,n分钟后糊里糊涂说这两句,又醒来了。 醒来前好像某人说我的系统是 canned 系统,我说 can 你个球啊,我这是开放系统,你随便试,任何句子,只要是汉字就成。 那人睁大双眼,说:是么? 我哼了一下,丢下这两句。 此记。 MD,走火入魔了,连做梦说的都是自造的世界文。为了充好汉,不做toy,不屑于can,随手把上面的句子feed给系统做自动结构分析,实录如下。 曰:看不懂。 我也看不懂,半梦半醒中的胡言乱语,可做心理学研究素材 。 虽然看不大懂,毕竟还大体算是汉语,还可以有结构分析,这就是语言学的魅力 - 立委 06/30 02:25 (287180) 相似的说法:把自己当根葱,谁拿你炝锅呢? - mirror 06/30 03:01 有曰 结论:素瞌睡。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4711 次阅读|1 个评论
要讲逻辑的狗屁道理
热度 1 zhanghuatian 2012-6-3 18:30
科学网活跃着一些“科学人”,喜欢批评别人不懂逻辑。如果你哪句话说的不符合“三段论”了,他就要以此为由教育你一番。 在张某看来这种要求别人讲逻辑的“逻辑强迫症”和封建礼教并无本质区别,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而已。 像古代的腐儒们,你跟他说两句话不带“之”字他会认为你没读过书,就不搭理你了。我看逻辑帝们再发展下去离走火入魔也不远了。如果一个人吃饭、睡觉、说的每一句话、写的每一个字都符合某种逻辑的话那肯定是机器人。所以,当有人批评你不懂逻辑的时候你应该高兴才是。啊,我原来很正常。 张某这种把网络当做放松娱乐场所的文科人士碰见这种“逻辑怪胎”就感觉很不爽,发表点意见都不自在了。同时我很想知道逻辑帝们拉屎的时候是不是“逻辑的”?
418 次阅读|1 个评论
综合型人才宜修炼"六脉神剑" ,专业型人才宜修炼"小李飞刀"
热度 1 sunyu367 2012-5-25 14:35
综合型人才宜修炼"六脉神剑" ,专业型人才宜修炼"小李飞刀" 各路大侠,武学精深,介绍了许多任督二脉修炼独门心法,另晚辈大开眼界.但是,传说中的两大神技----"六脉神剑"和"小李飞刀",似乎有不传之密,关于任督二脉的修炼问题论及甚少,然而,这两门武功偏偏是仅次于葵花宝典的武林绝学,另习武之人心驰神往,以至于强求未果,走火入魔,甚是可惜. 练功不得要领,反受其害,武功尽废.鉴于亲身之教训,建议武林同道因才而学,因学而用.综合型人才宜修炼"六脉神剑" ,专业型人才宜修炼"小李飞刀".当然,若非人才,万万不可勉强,不妨做自在的路人甲乙,倒也少些烦恼. (以上文字,简略无序,偶然想到,无笔记之,留言几行,以资琢磨)
3005 次阅读|6 个评论
意犹未尽——对对儿(银塔新解)
热度 8 yhliu971225 2012-4-7 20:16
  最近有点走火入魔。   不懂文化,却在大谈对对儿。   俗人一个,却在谈什么如此活佛如此活。   气得蒋叔一上科学网就生气,又不好与我老人家一般见识,只好编排大漠孤魂,说大漠孤魂只会骂人。      观而不语真君子。佛做得到,大漠孤魂做不到。   以一双慧眼,观尽人间百态,不吐不快,怎是骂。不过是在点化众生而已。      贵人语迟。对对儿热闹了几天,已然落幕了,大漠孤魂轻轻地抛出了“ 冰烙银塔松 ”,好一个对子。寻常用字,冰雪的意境,美呀!更加映得周围世界的无趣。 可是,大漠孤魂现身了。说:银塔,指大和尚圆寂后之所在,也指象牙塔;连起来一句就是有人不想让做学问的人看清楚,也不想让人干事情,甚至想办法整死一些事情,而且这个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是气候。 这个大漠孤魂,文章中一点都不对这个对子加以说明。谁能读懂它!真是应了那句贵人语迟了!如果没有这篇文章,孤魂还不会明示的,对吧?   这个冰烙银塔松也是骂的,太高明了。 还有一位语迟的贵人——肖海。发过来一个对子“楠栖背冲鸫”。什么意思? 原来,利用了传递效应,以东南西北中,对金木水火土。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土属中。鸫是鸟的一类,背冲指背对着大门而坐的意思。整个的句子意思是楠木树上坐了一只背对着你的小鸟。 鸫这种鸟什么样子啊,上网查, 科学网上 肖长生博主 就在研究 这种鸟。 只是,“楠栖背冲鸫”本身,不会是个死对吧?!很可能哎。 热闹的对对儿,引出了王号老师去年写过的“烟锁池塘柳”,可惜在科学网上看不到了。王号老师给出了他在 QQ的空间 链接,里边有照片,可见到“桃燃锦江堤”的意境。 陈 铁喜 博主留言, " 不公平呀,俺好容易对了个绝对,没什么人搭理 " ,他在三月份也谈过这个“烟锁池塘柳”,可响应者寡。我也不明白,这次为啥就这么多人来应这个对子呢?或许是要帮我给小孩子一个答案吧。哈哈,原来都是好为人师者啊!玩笑了! 陈铁喜博主,错过就错过了。人生路上,自有你的风景,不是吗? 又想起了YC,她会怎样对这个呢?!会不会是“烟锁池塘柳,人约黄昏后”。这哪里是对子。      好了,真的该结束了。
3369 次阅读|17 个评论
武学和学术的相同点
热度 1 huitian86 2012-4-1 23:18
相同点1:都有个“学”字 相同点2:投文章,假如能和审稿专家实现武动,就好象华山论剑一样,很是过瘾。当然,投文章的人都希望审稿专家最后能抱拳道声:“佩服佩服”,或者颔首微笑,来句“后生可畏,不负老夫所望”。而不是最后鄙视的说“花拳秀腿,华而不实”。 相同点3:练武功应该循序渐进,先练好根基,然后才能更好更快地修炼高级武学。比如张无忌,因为有九阳神功打通任督二脉的基础,才可以在一天内练成乾坤大挪移,而阳顶天虽然修炼多年,但没有这种根基,最终走火入魔,死于非命。再比如少林72绝技需要佛法作为根基,来化解修炼72绝技产生的戾气,强行修炼72绝技只能想鸠摩智那样最后多年功力只能给他人徒做嫁衣。学术中,基本的分析方法,实验就好比根基,好的idea就好像高级武学,假如只“修炼”好的idea,而不注重详实的实验和合理的分析方法,就好比练武功徒有招式而没有相应的内力,只能是花拳秀腿。更有甚者,假如有的人在实验上弄虚作假,即便创意再漂亮,也难免 “走火入魔”。 随便写写,自己都不知道在讲什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36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的多语发表谬论
热度 5 montec007 2011-11-11 19:25
Disclaimer: 未婚处男处女免入!阅责自负;走火入魔者,本博概不负责。 ----------------------- 我的多语发表谬论 作者 :文章是自己写的,我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我爱怎么发就怎么发,管它中文、英文、阿拉伯文!至于投了别人要不要,那不是我的事情。电子时代,别人不要,还可以有自己的网站、博客、QQ,……许多地方可以挂。发表的目的是传播,只要便利读者,有利传播,我们就可以采取任何手段。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没有留爷处,还有爷留处。所以,这个不用担心。 另一个比方,歌星们一首歌创作了,灌牒了,为啥还可以一次一次地在台上唱,拿着不菲的出场费?在中国哩完了,还可以到意大利去啦呢?同是凭身体某个部位工作的科研工作者,要多发一两次怎么就不行呢?这个规定、那个限制,是不是脑部工作者自己把自己人给搞死掉了啊? 编辑 :期刊杂志是别人的,他爱要哪种文章是他的权利。但是,期刊普遍都有“处女情结”。这在刊物普遍追求影响因子的今天,也是可以理解的。你想,一个成天搞破鞋,不小心被人戴了绿帽子,总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情。 当然,将中文转成英文,或将英文转成中文,算不算一种处女膜修复术?我认为算。 至于修复后是否感觉还是和第一次一样,这只有搞过的人才知道——参见3读者。 非要从是否第一次来鉴别爽不爽,那就得套用LL6的象限理论了。别人不问,但你非要告诉别人你这是修复了的,别人当然不爽。别人问了,但你不说,事后知道了,当然会恼羞成怒。别人不问,你也不说,该爽的还是爽,该不爽的照样不爽,具体与什么有关,“你懂的”。别人问了,你也如实招了,也就买卖了,这是肯定的;如果买卖竟然成了,肯定是两个烂货,这也是肯定的。 当然,上面这种描述可能还不太精确。精确地讲,期刊其实就是老鸨,招聘的对象当然是黄花。一个涂脂抹粉的半老XX肯定不受人待见。但要是真的国色天香,考虑到市场需求,有时老鸨也不是不可以迁就。 读者 : 从读者的角度,见红不是关键,关键是“搞”过后爽不爽。爽不爽,本身是一种心理感觉,主要与(文章)质地有关。当然,你非要关心那层膜,那还有什么办法?
个人分类: 研究方法|3680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赵华:西式“科学”将让位于中式“专学”
热度 2 蒋高明 2011-9-4 11:58
【本博注】食洋不化是当今中国不少知识分子的通病,言必称美国,对于科研没有自信力,文章要发到国外的刊物上才算数,有点成绩就开始计算离得到诺贝尔奖的日期,明显地瞧不起自己的发现。在科学自信与科学贡献上,今人不如古人,可古人并没有留洋啊,而是洋人到中国来学习取经。今天的中国科学家越来越被人家牵着鼻子走,纳税人的大量金钱变成一堆堆废纸,而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成堆。中国人从扎大辫子的时候就留洋,如今已经留洋了十几代人了,为什么还不能自信起来呢?概因为钱花多了,骨头软了,自信心少了,由站起来的中国人,重新又跟着人家爬行了。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的两弹一星也跟着洋人爬,能有今天的航天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吗?中西科学文化差异在哪里,谁更加可持续呢?编剧赵华的文章或许给我们一下启发。 西式“科学”将让位与中式“专学” 编剧赵华 自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引进西洋“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始终落不了地,赛先生却声誉日隆、地位日高,完全是“冰火两重天”。前者是“政治先生”,后者是“经济先生”。尽快做大蛋糕、解决“共贫”问题是中国90余年的当务之急,赛先生自然受宠。如今蛋糕做大了,却分配失衡,两极分化,解决“共富”问题成了当务之急,让德先生尽快落地的政治呼声自然升高。但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又让国人猛然发觉,“西洋德先生”本身即是替垄断资本谋私利的伪民主,实难解决中国的共富之需,看来还得摸索中国式宪政“民主”道路。与此同时,在解决“共贫”问题上为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西洋赛先生”似乎也走火入魔,成了国内外权贵垄断资本抢掠“蛋糕”的“自富”工具,尤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比如“西洋生物学”转基因“高科技”,完全抛弃了“效益-风险评估”的科学伦理规则,极力掩盖“转基粮”、“转基食”的安全风险,蓄意散布虚构的“转基粮”、“转基食”安全谎言,早已堕落为国内外权贵垄断资本的“自富”工具,使“西洋赛先生”信誉扫地。再如“西洋医学”,根本就成了国内外权贵垄断资本疯狂掠夺病家“自富”的“西药学”和“医疗器械学”,亦使“西洋赛先生”信誉无存。那么,我们还能继续将“西洋赛先生”即西方“科学”供在“神坛”上吗? 实际上,西洋转基因生物遗传工程安全风险极大,完全比不上中国生态学家蒋高明实验的“有机农作物工程”。而堕落为“西药学”和“医疗器械学”敛财工具的“西洋医学”,更远远比不上以“扶正祛邪”、帮助人体恢复自愈功能为宗旨的“中医中药学”。至少在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西洋赛先生”可以“下课”让位了。 再考察西洋“科学”本身,尤其是“自然科学”,由于它是割裂式的“分科之学”,对于“物质和意识统一”的“自然存在”,只偏重于研究其“物质存在”的一面,基本不顾其“意识存在”的另一面;一味深研对象的微观静态“死物”,不顾对象的宏观动态“活意”。也不从整体上研究对象与其外界环境的互动作用,于量子力学证明“物质对象”和“观测意识”互为因果的大发现出来之后,众多“西洋科学”仍然死守陈旧不堪的微观静态“死物”研究思路,必将走进死胡同。如今渐成“伪科学”的“西洋生命科学”,将会是第一个死在沙滩上的西洋“科学”。 中国始终没有发展出割裂式的西洋“分科之学”即“科学”(science),却并非没有研究“自然存在”的“专门学问”即“专学”(special-learning),例如中医学。而中医学恰恰就是从整体上研究作为“物质和意识统一”的“自然存在”的大活人为何有“自愈”功能,以及如何帮助病人恢复自愈功能,并且不但研究人体自愈功能下降即“失正”的内在病因,还研究外界环境如气候、水土对人体的侵扰即“外邪”入侵的外在病因,然后采取“扶正祛邪”的大思路治病救人。所以钱学森说,西医要达到中医的“系统论”水平,还需要500年;要达到中医的“整体论”水平,再需要500年。 现在就断言“西洋科学”即将寿终正寝,自然还为时过早。但这位“西洋赛先生”眼下最热的“生命科学”之走火入魔和甘为垄断资本之奴的无耻堕落,已经预示“西洋科学”走上巅峰之后将要走下坡路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和整体论思路下“系统论”的提出,以及“交叉科学”的诞生,已表明中国的“天人合一”及“天人感应”大思路,恐怕是21世纪人类“自然学问”的发展方向。 由于“科学”一词已被打上西洋割裂式“分科之学”的烙印,笔者觉得可考虑以整体式“专门学问”即“专学”(special-learning)取代割裂式“分科之学”即“科学”(science),如以整体式“自然专学”和“社会专学”取代割裂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个人分类: 精神历程|1739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的“写博贪心病”
hillside 2011-4-20 11:47
  其实,我开博的第一天就决定随时戒博,这对于我是一个昂贵的游戏。   正如我当初的高龄考研,家人、朋友(我工作在依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工作单位中除主要领导1人外,其它关心我的领导与群众全部不赞同我辞职读研。别人看来,我真是犯傻。铁饭碗多好啊!丢了哪里捡?)一致反对。现在我回家乡,一些同事们遇见我,还是认为我傻。   得知我开博,家人、朋友都认为我走火入魔,劝我悬崖勒马。目前为止,几乎没有接到过一个支持意见(暂不计零星博文评论)。   当然,我也知道,如果请教网友,似乎是“问道于盲”。   我也打算听取朋友们的中肯之言,少写或不写。也曾有过撤博的打算,但还未与科学网主事者联系过。   我有些矛盾,如长期不更新,正如陈年旧闻,似乎也不妥当。真可谓:进亦难,退亦难。   我因为时间紧张,所以往往修辞上比较松散(尽力做到语法上没有问题),只是以表达想法为主。所以到目前为止,并为做任何分类。因为我博文数量有限,不分类也没有明显不便。
个人分类: 似水流年|23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