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美国飓风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史上最强飓风登陆美国:关注汶川地震前的缅甸热带风暴
杨学祥 2018-9-16 07:15
史上最强飓风登陆美国:关注汶川地震前的缅甸热带风暴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美国马萨诸塞州当地时间 13 日,有三个居民社区里的至少 70 多栋房屋和建筑发生爆炸和火灾,警方怀疑这或许与天然气泄漏有关系。但是,笔者认为,这天然气不是来自天然气管道,而是来自地下甲烷流。巨量的地下能量释放造成北美洲大陆低压区,引来飓风频繁袭击美国。 2016 年 8 月,发表在《自然 • 地学》上的研究称,在北卡罗来纳州与马萨诸塞州海域之间,最新发现了数百处海底气泡流,其中可能含有甲烷气体,预计这些气泡每年将给大气层或上层水域,增加 90 吨温室气体。 综合分析表明,美国东西海岸地下的甲烷高压气体是飓风、干旱、高温、龙卷风、暴雨、山火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大震发生的明显前兆。四川汶川地震是前车之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48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490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0481.html 2008 年 5 月 2 日早晨,热带风暴 “ 纳尔吉斯 ” 在缅甸的海基岛附近登陆,最高时速超过 190 公里。 3 日,缅甸政府当天宣布 5 个省邦为灾区,人员伤亡不详。 5 日,热带风暴已造成至少 22500 人遇难,随着救灾深入,死亡人数还可能继续上升。此后,另据缅甸官方媒体报道,强热带风暴已造成超过 13.3 万人死亡或失踪。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省发生里氏 8 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地震造成 69227 人遇难, 374643 人受伤, 17923 人失踪。 “ 缅甸强热带风暴 ” 和 “ 汶川大地震 ” 这两大灾难几乎一前一后同时降临亚洲。 “ 缅甸强热带风暴 ” 和 “ 汶川大地震 ” 的并肩到来,难道是巧合还是是不期而遇?科学家研究发现台风或可引发地震,潮汐组合可以增强台风和地震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0197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928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01985.html 2018 年飓风聚焦美国可能是大震发生的前兆,美国必须接受汶川地震的教训。 相关报道 史上最强飓风登陆美国, 620 万人无家可归,佛州或遭毁灭性打击 .... INSIGHT CHINA09-10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9b560901bc8e0452e00009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5032.html 这个周末九大飓风台风袭击两大洋 专家都没见过 2018 年 09 月 14 日 20:50 新浪新闻综合 作者:红星新闻 http://news.sina.com.cn/o/2018-09-14/doc-ihkahyhw9937824.shtml?cre=sinapcmod=g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4902.html 飓风 “ 弗洛伦斯 ” 即将登陆美国:日美为什么灾害频发? 已有 385 次阅读 2018-9-14 14:26 飓风“弗洛伦斯”即将登陆美国:日美为什么灾害频发? 杨学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4782.html 拉尼娜和潮汐组合增强台风和地震 已有 1953 次阅读 2013-8-24 05:08 拉尼娜和潮汐组合增强台风和地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9286.html 台风或可引发地震:关注潮汐组合增强台风 “ 贝碧嘉 ” 已有 331 次阅读 2013-6-23 14:00 台风或可引发地震:关注潮汐组合增强台风 “ 贝碧嘉 ” 杨学祥 2008 年 5 月 2 日早晨,热带风暴 “ 纳尔吉斯 ” 在缅甸的海基岛附近登陆,最高时速超过 190 公里。 3 日,缅甸政府当天宣布 5 个省邦为灾区,人员伤亡不详。 5 日,热带风暴已造成至少 22500 人遇难,随着救灾深入,死亡人数还可能继续上升。此后,另据缅甸官方媒体报道,强热带风暴已造成超过 13.3 万人死亡或失踪。 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四川省发生里氏 8 级强烈地震,全国大半地区有明显震感,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地震造成 69227 人遇难, 374643 人受伤, 17923 人失踪。 “ 缅甸强热带风暴 ” 和 “ 汶川大地震 ” 这两大灾难几乎一前一后同时降临亚洲。 “ 缅甸强热带风暴 ” 和 “ 汶川大地震 ” 的并肩到来,难道是巧合还是是不期而遇?科学家研究发现台风或可引发地震,潮汐组合可以增强台风和地震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0197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1928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01985.html 紧急通报:地下甲烷喷发可能导致美国突发 70 多起起火爆炸 已有 289 次阅读 2018-9-15 05:53|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4884.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史上最强飓风登陆美国:飓风为什么聚焦美国?
杨学祥 2018-9-16 05:11
史上最强飓风登陆美国:飓风为什么聚焦美国? 杨学祥 美国马萨诸塞州当地时间13日,有三个居民社区里的至少70多栋房屋和建筑发生爆炸和火灾,警方怀疑这或许与天然气泄漏有关系。但是,笔者认为,这天然气不是来自天然气管道,而是来自地下甲烷流。巨量的地下能量释放造成北美洲大陆低压区,引来飓风频繁袭击美国。 2016年8月,发表在《自然•地学》上的研究称,在北卡罗来纳州与马萨诸塞州海域之间,最新发现了数百处海底气泡流,其中可能含有甲烷气体,预计这些气泡每年将给大气层或上层水域,增加90吨温室气体。 综合分析表明,美国东西海岸地下的甲烷高压气体是飓风、干旱、高温、龙卷风、暴雨、山火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是大震发生的明显前兆。四川汶川地震是前车之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488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3490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10481.html 史上最强飓风登陆美国,620 万人无家可归,佛州或遭毁灭性打击 .... INSIGHT CHINA 09-10 大西洋今年很不平静,美国南部人民遭了秧。德州前脚刚刚送走飓风 哈维 ,佛罗里达后脚就迎来了 艾尔玛 。目前,这一号称佛州史上最强大的飓风已经横扫古巴和加勒比群岛,将于明日正式登陆美国本土。 艾尔玛 究竟有多严重,佛州人民为迎战飓风都做了哪些准备?来和主页君一起看看。 9 月 6 日,佛罗里达全州进入紧急状态。 8 日,佛州气象局向全州居民发布了最后警告:9 号早晨是最后的时间,所有有条件的居民,抓住最后的机会,马上撤离佛罗里达! 为什么?因为……飓风 艾尔玛 来了。而它很有可能会成为 佛州历史上最具灾难性的飓风 。 面对飓风来袭,美国政府的建议,和大多数佛州居民选择,就是一个字:跑。 佛州州长 Rick Scott 在周六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你必须现在就走,不是今晚,也不是一个小时后——现在,立即,马上离开这里。 按照部署,居住在佛州南部和中部的超过 620 万居民被要求撤离自己的家园——这个人数基本上等同于佛州人口的三分之一。 某种意义上,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 难民潮 。 奥兰多,迈阿密等城市近乎成了空城。居民用木板,复合板和各种材料钉死门窗。 右边木板上的涂鸦:滚蛋吧艾尔玛! 成千上万的人携家带口,拉着行李,开着各种各样的汽车向北方转移。佛州通往临近州的多条高速公路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拥堵。 随着撤退人数增加,汽油成了紧俏物资。在迈阿密到 Fort Lauderdale 一带的地区,至少 40% 的加油站都出现了油料短缺,有相当数量的家庭因为缺油而不得不耽搁在半路上。 美联社采访一名当地居民,她说她花了 7 个小时,都没有在迈阿密找到可以加油的地方,最后她不得不购买了飞往奥兰多的机票。 另一方面,佛州各大超市都出现了抢购潮。决定走或留的民众都在疯狂囤积物资,大大小小的超市便利店货架被居民一抢而空。 纯净水,肉类,零食和加固窗户用的木板越来越难买到。亚马逊上的一些佛州第三方商家趁机哄抬物价,一箱矿泉水价格竟涨到了 99.99 美元。目前该商品已被亚马逊移除。 公共机构也开始全面备战。 位于飓风登陆正面的 Key West 机场在星期五晚八点即宣布关闭,随后奥兰多机场在周六下午五点也停止运行。 佛州安柏瑞德航空大学将 40 余架教学用小飞机疏散向北方,以避免被飓风破坏。 佛州大部分学校从周三开始已经陆续停课,学校的体育场和大礼堂等坚固建筑物已开放作为避难所。 奥兰多的诸多著名景点:环球影城,迪士尼乐园和海洋世界在周六也陆续闭门谢客。 川普在北京时间今天早上十点发布了一条推特: 美国海岸警卫队,联邦应急管理局,以及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中的所有勇敢的人们已经准备就绪。艾尔玛来了,愿上帝保佑所有人! 可能有的小伙伴对这场飓风究竟有多大,并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 一言以蔽之的话,它是近百年来登陆美国的最强飓风,很有可能没有之一。 目前,艾尔玛飓风的面积已经有整个法国那么大,中心附近最大风速接近 300 公里每小时。美国国家气象中心将艾尔玛评为五级飓风——因为飓风标准最高只有五级。 1992 年的 安德鲁 飓风与 艾尔玛 的对比,两者同属五级飓风。 艾尔玛在 6 日席卷加勒比群岛,直接导致该地区 95% 的房屋倒塌或受损。 首先遭到冲击的安提瓜和巴布达全国洪涝,圣马丁岛及圣巴特密岛电力完全中断,位于荷属圣马丁的茱莉安娜公主国际机场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在艾尔玛离开加勒比时,它留下的是 24 名遇难者的遗体和一百多万无家可归的难民,以及至少上千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而现在,它奔着美国而来了…… 尽管台风的移动经常飘忽不定,但目前各国气象学家对艾尔玛的路径预测已达成共识,它极有可能由南到北贯穿整个佛罗里达半岛,进入美国南部,穿越佐治亚,南卡和田纳西,最终在东北部的纽约华盛顿一带离境。 这意味着,这股飓风很可能会在美国境内释放它的绝大部分能量。 而这甚至还不是今年太平洋上的 气象大戏 的全部。 紧随艾尔玛其后,本周五,何塞(Jose)飓风也升级为四级飓风。美国国家飓风中心预计,本周末何塞就会扫过加勒比群岛,沿着它的 前辈 的路线扑向美国。 而在墨西哥东海岸,时速 273 公里的凯蒂亚(Katia)飓风也将在周六登陆。 川普的那句 God bless everyone,还真是说得对啊…… 最后,主页君也啰嗦一遍已经被很多媒体重复过的安全提醒: 如果你现在就在佛州,尽快走吧。 如果决定留下,备好充足的物资,待在避难所里,注意煤气和电器,不要外出,远离窗户和玻璃,准备好被褥枕头一类的东西,在窗户破裂时保护自己和堵住缺口。并且,一定要穿好鞋,以便情况不对,随时可以撤离。 愿在佛州的小伙伴,也祝愿所有受飓风影响的美帝人民们,一切平安。 God bless you.... (部分资料来自 @中国气象爱好者) 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9b560901bc8e0452e000090/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92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8-2014年美国飓风数量破最少纪录:关注月亮赤纬角周期
杨学祥 2017-9-14 07:38
2008-2014 年美国飓风数量破最少纪录:关注月亮赤纬角周期 杨学祥,杨冬红 关键提示: 全球飓风和美国飓风变化趋势具有明显得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预计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飓风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我们必须做好防御准备。 相关报道 2008-2014 年美国飓风数量破最少纪录 2016-07-21 16:53 近日,一则发表在《今日美国》的分析称, 2008-2014 年仅有 4 个飓风侵袭美国,为 1851 年有飓风记录以来最少。这四个飓风分别是 2008 年的“艾克”、 2011 年的“艾琳”、 2012 年的“艾萨克”, 2012 年的“桑迪”和 2014 年的“亚瑟”。上次与此数量相当的年份还要追溯到上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初。 值得注意的是,飓风最少的这七年紧跟在飓风最活跃的年份之后。 2002-2008 年,美国飓风最为活跃,共遭遇了 18 个飓风袭击。 另外,美国已经连续 11 年没有遭遇强度 3 级以上的强飓风袭击。最近的一次强飓风袭击是在 2005 年 10 月 24 日 ,飓风“威尔玛”以 120 英里 / 小时(约 193 千米 / 小时)风速横穿佛罗里达州,造成 35 人死亡。 2005 年后,美国许多地区受到了热带风暴的影响,但飓风多发的佛罗里达州却一直未受飓风影响,过得相当平静。 除了幸运外,究其气象原因,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说,过去十年,在 8-10 月飓风的生成初期,风暴大多受控于美国东海岸成形的低压槽而远离海岸。有些研究认为飓风活动与气候变暖相关,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认为,目前气候变暖会影响大西洋飓风活动的说法还言之过早。 飓风减少引起了美国政府和应急部门的注意。他们提醒公众,即使飓风减少,也要加强防范。例如, 1992 年,飓风数量虽然不多,但飓风“安德鲁”却给美国造成严重破坏。“离上一个飓风越远,下一个飓风就越接近我们。” (来源:《今日美国》 编译:郝静 责任编辑:吴鹏) http://www.sohu.com/a/106953301_362092 三大飓风齐聚北大西洋 过热的海水成为推力 2017-09-13 14:51:28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 9 月 13 日 消息(记者张奥 实习记者于洋 罗月言)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这场风暴可能对我州造成灾难性的毁坏”。这句话出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州长斯科特,从目前在加勒比海上岛国造成的伤害可以知道 irma 的威力,部分岛国的海平面上升 6 米 ,总计已经造成 18 人死亡。 现在大西洋上不只有 Irma ,还有两个飓风—— jose 和 katia ,为什么 3 个飓风会一起形成?中国气象爱好者的主编对此进行了解答。 主编解释说:“这和大西洋的海洋环境有关。大西洋上一次比较活跃是 2004 年到 2008 年,当时每年都有 18 个以上的飓风生成,特别是 2005 年,有 27 个飓风形成,其中有 4 个达到了 5 级飓风的强度。但是从 2008 、 2009 年以后,大西洋的飓风就越来越少,特别是 2012 年至 2016 年,每年的飓风是个位数,强飓风也很少,长期没有飓风活动,大西洋的海洋能量没有及时得到消耗,物极必反,周期也会变化,从飓风少的周期向飓风多的周期转变,所以这段时间可能是大西洋飓风的一个转变的特征。” Irma 很强,达到了 5 级,据主编介绍,另外两个飓风也很强,但是这两个飓风对于 Irma 来说还是比较弱的。 jose 飓风加强的也很快,用了两天时间就从热带风暴加强成了强飓风,相当于我国的强台风。能加强到强飓风的等级,对于大西洋来说已经很强了,但是相对于 Irma 又不算强。 Katia 加强的也很快,它也是相当于在两天时间从热带风暴加强到一级飓风,一级飓风相当于我国的台风 12 级左右,但是和 Irma 相比就更弱了。 很多飓风是不断加强的过程,热带气旋是由比较热的海水和比较冷的风面碰撞而成,是什么让它们加强? 主编称:“飓风的加强需要两个基质。最主要的是热力基质,海洋上面暖海水的热量传导到上面,通过水汽的蒸发和凝结,水汽蒸发吸收暖洋面的热量,到飓风的云层里面凝结、释放热量,这是飓风最主要的能量源泉。还有一个是动力基质,比如两股气流凑在一起,这是水平的动力基质,凑在一起可以形成漩涡,叫涡度,这是飓风形成的动力之一;另一个是垂直基质,高空有反气旋来不停地抽吸,底下的涡度也可以增大。台风和飓风一样,都是靠动力和热力基质来发展的,其中热力基质为主导。” http://news.china.com/news100/11038989/20170913/31385190.html 三大飓风齐聚北大西洋 过热的海水成为推力 2017-09-13 14:51:28 央广网 Irma 一路上已经过境了好几个加勒比海岛国,为什么还没减弱? 主编表示:“ Irma 生成是在非洲的大西洋东岸,现在要往大西洋西岸去,这一路海水越来越暖,在它路过荷属圣马丁或法属圣马丁前后,海水温度已经上升到 29 度,也是在那个地方加强到了最高等级的 5 级飓风;到了美国的佛罗里达和巴哈马之间的这片海面,海水温度可以达到 30-30.5 度,这里会再加强一点而不是会减弱。陆地摩擦是可以削弱的,但它几乎巧妙地躲过了所有大的岛屿,只是登陆一些很小的岛屿,它的摩擦对强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真正可以影响强度的大岛是海地岛,古巴岛的外围可能会碰一下,但是碰到的都是古巴低平的地方,海拔只有 100-200 米 ,所以对它的削弱非常有限。相比而言,暖海水特别是巴哈马附近 30 度的,对它热量的提供和能量的维持,这个作用是大于地面摩擦的。所以在登陆美国之前,强度可能会维持,甚至会有一些增长。” http://news.china.com/news100/11038989/20170913/31385190_1.html 飓风活动的 18.6 年周期 我们在 2014 年撰文指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为 1800 、 200 、 55 、 18.6 年。在 15-17 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 24 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从长期周期来看,全球变暖还能持续 400 年, 3100 年将进入变冷高峰。 目前也处于 200 年周期的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55 年周期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8.6 年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 16 年前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月亮赤纬角由 1995-1997 年的最小值时期变为 2005-2007 年的最大值时期( 1997 年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 1998-2000 年、 2007 年、 2010 年最强的拉尼娜事件也是重要原因,见:杨冬红等, 2008 ),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达到高潮。 气候的长期趋势和短期变化都表明,气候变冷是对人类最大的威胁。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是原因之一。 当月亮在南(北)纬 28.6 度(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高潮区在 12 小时后从南(北)纬 28.6 度向北(南)纬 28.6 度震荡一次,大气和海洋的南北震荡将产生巨大的能量交换并搅动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降低气温。这是以 18.6 年为周期的潮汐南北震荡作用比其他周期的潮汐东西震荡作用更显著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也会产生潮汐南北震荡运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可能导致中国干旱和全球高温(杨冬红等, 2008 )。我们的预测得到证实。 如表 1 所示,飓风也具有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在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飓风活动增强,在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飓风活动减弱。 预计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飓风活动进入新的活跃期,我们必须做好防御准备。 2017 年飓风活动增强仅仅是其前期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75783.html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修改了 飓风活动的月亮赤纬角周期(修改)。 全球飓风和美国飓风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表 1 飓风活动的月亮赤纬角周期(修改) 时 间 每年生成飓风 飓风活跃期 月亮赤纬角 美国飓风 1977 暂无资料 暂无资料 最小值 最少纪录 1978 暂无资料 暂无资料 最小值 最少纪录 1979 暂无资料 暂无资料 最小值 最少纪录 。。。。 2002 飓风活跃期 2004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飓风活跃期 2005 27 个 4 个 5 级以上飓风,飓风活跃期 最大值 飓风活跃期 2006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最大值 飓风活跃期 2007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最大值 飓风活跃期 2008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1 个, 最少纪录 2009 减少 最少纪录 . 。。。。 最少纪录 2011 大西洋飓风最少 1 个, 最少纪录 2012 个位数 大西洋飓风最少 2 个 最少纪录 2013 个位数 大西洋飓风最少 最少纪录 2014 个位数 大西洋飓风最少 最小值 1 个, 最少纪录 2015 个位数 大西洋飓风最少 最小值 2016 个位数 大西洋飓风最少 最小值 2017 增强 。。。。 2023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最大值 飓风活跃期? 2024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最大值 飓风活跃期? 2025 18 个以上? 飓风活跃期? 最大值 飓风活跃期?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28(4):1666-1677. YangX X, Chen DY. Study on 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2. 杨学祥,杨冬红。 2014 年 1-2 月潮汐组合与雾霾对应的检验。 2014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2014 , 224-237 ,万方数据库。 3.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 YANG Dong-hong,YANG Xue-xiang.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sheet smelt in gand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29(1):610 ~ 615. 4. 杨冬红,杨德彬。日食诱发厄尔尼诺现象的热 - 动力机制。世界地质。 2010 , 29 ( 4 ): 652-657. Yang DH,Yang DB. Thermaldynamic mechanism of ElNino induced by solar eclipse. Global Geology(inChinese),2010,29(4):652-657. 5. 杨学祥,杨冬红。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雾霾进入高发期。 2013 天灾预测总结研讨学术会议论文集。 2013 ,万方数据库。 6.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Yang D H, Yang D B, Yang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Journal of geophysics(inChinese),2011,54(4):926-934 7. 杨学祥,杨冬红。 2013 年中国雾霾高发的气象原因初探。科学家 . 2014,(3):90-91. YANG Xue-xiang,YANGDong-hong. MeteorologicalAnalysis of Reasons Causing China'sFrequent SmogWeather in 2013.Technologyandlife.2014,(3):90-91.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36):飓风“何塞”紧跟“艾玛”直扑美国
杨学祥 2017-9-9 14:38
超级灾害链倒计时 (36) :飓风“何塞”紧跟“艾玛”直扑美国 杨学祥 关键提示:规律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强震、低温、飓风伴随拉尼那、禽流感伴随厄尔尼诺将越来越强烈,自然灾害周期与经济危机周期有高度的一致性。 2004 、 2005 、 2007 、 2012 年印尼 4 次 8.5 级以上地震发出了自然界对人类的警告: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灾害链已经启动,人们必须有所准备。 2016-2020 年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经济灾害进入集中爆发时期,对京津冀地区发展有重大影响。 关键词:超级灾害链,拉马德雷冷位相,强震,低温,流感,经济危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518.html 大西洋史上首次!飓风“何塞”紧跟“艾玛”直扑美国 2017-09-09 13:53:16 来源: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重庆) (原标题:大西洋史上首次!飓风“何塞”紧跟“艾玛”直扑美国) 已经升级为四级强度的飓风“何塞”(Hurricane Jose)。 海外网9月9日电 超强飓风“艾玛”(Hurricane Irma)正朝美国佛罗里达州直奔而来,紧随其后的则是8日已经升级为四级强度的飓风“何塞”(Hurricane Jose)。气象专家指出,这是大西洋海面上,有史以来首度出现两个风速超过每小时150海里的飓风同时存在。 飓风“何塞”行进路线与飓风“艾玛”大致相同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国家飓风中心8日表示,飓风“何塞”已经升级为“极为危险”的四级飓风,最大风速约每小时150海里,目前所在位置是背风群岛(Leeward Islands)东南东外约415海里的海面上,未来几天可能朝西北西方向前进。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称,到目前为止,飓风“何塞”的行进路线与飓风“艾玛”大致相同,因此几天前才遭受“艾玛”重创的加勒比海地区,恐怕灾难将会重演。 据报道,飓风“艾玛”6日才刚横扫而过、且留下严重灾情的加勒比海安地卡及巴布达(Antigua and Barbuda)、安奎拉(Anguilla)、法属岛屿圣巴泰勒米(Saint-Barthelemy)和圣马丁(Saint-Martin),如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均已发布飓风“何塞”警报。 根据气象预测,飓风“何塞”可能让这些岛屿在短短四天之内第二度遭遇强风侵袭,还有高达8英寸(20.32厘米)的降雨量。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气象学家克里欧特兹巴克(Philip Klotzbach)8日通过社交媒体表示,这是有史以来在大西洋海面上,第一次出现有两个风速超过每小时150海里的飓风同时存在。 飓风“何塞”也是2017年以来,继飓风“哈维”(Hurricane Harvey)、飓风“艾玛”之后,第三个威力迅速增强到四级的大西洋飓风。 另一方面,美国国家飓风中心指出,现正位于墨西哥湾的飓风“凯蒂娅”(Hurricane Katia),8日上午则增强为二级飓风,9日清晨在墨西哥登陆之际,很可能已经增强为三级飓风。 荷兰国防部公布的照片显示,飓风艾玛挟巨浪狂袭荷属圣马丁岛。 飓风“艾玛”直扑迈阿密上百万人逃难 此前据美媒报道,摧毁威力惊人的超强飓风“艾玛”,正在朝着美国本土步步逼近,根据最新气象预测,随着飓风眼行经路线改变,首当其冲的“最糟糕受灾点”,可能就是佛罗里达州大城迈阿密。佛州与乔治亚州均对沿海地区发布强制撤离令,几十万人的车潮已导致许多公路大堵车。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7日发布的飓风最新动态显示,本周末可能为佛州带来重大灾情的“艾玛”,飓风眼移动路线突然改变,预计星期天(10日)清晨在佛州登陆,但其带来的热带强风可能在星期六(9日)晚上就抵达佛州南部,给佛州大部分地区带来威胁生命的巨浪和强风。 迈阿密滩市长7日要求民众尽速撤离时,形容艾玛是“核子飓风”,恐造成家园数个月无法居住。 据海外网早前报道,“艾玛”以五级飓风的大军压境势态,7日继续重创加勒比海地区,官方公布死亡人数累计已有13人。迈阿密、佛罗里达礁岛群全部岛屿以及部分乔治亚州沿海地区,均已发布强制撤离令。 佛州州长斯科特(Rick Scott)7日再度呼吁民众一定要配合撤离,赶快逃命要紧。他在记者会上说:“如果你住在任何发布撤离令的地区,但你现在还没出门,马上撤出!”他强调:“千万不要想要撑过这次飓风,当暴风雨开始降临的时候,我们根本救不了你。” 斯科特同时下令,所有州级政府办公室、学校、大学院所将从8日起至11日全面关闭,以便挪出空间做为灾民收容所以及急难应变中心。斯科特7日再度呼吁民众尽速撤家园,他说:“这是佛州前所未见的灾难风暴。” 面对强烈飓风“艾玛”直扑而来,佛罗里达和乔治亚州沿海地区上百万居民配合疏散,然而当地加油站供应不继,加上一些主要公路出现交通瓶颈,严重影响疏散作业。“艾玛”预计9日晚上抵达佛罗里达南部,并引发2005年的丽塔飓风(Hurricane Rita)迫使得州和路易斯安纳州370万人逃难以来美国规模最庞大的疏散活动。 本文来源: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http://news.163.com/17/0909/13/CTT7IICK00018AOR.html 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 2012 年高温干旱 2013 年极端天气 已有 1498 次阅读 2013-12-24 06:30 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 2012 年高温干旱 2013 年极端天气 杨学祥 人民网旧金山 12 月 21 日 电 冰雨、暴雪、洪水以及龙卷风等多重极端天气横扫美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已导致至少 2 人死亡。 美国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纽约市 2013 年 12 月 22 日 气温连续第二天创纪录,达到21.6摄氏度,刷新1998年同日17.2摄氏度历史纪录。 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日美面临重大自然灾难。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2117.html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313.html 美国迎历史性暴雪: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的预测得到证实 已有 450 次阅读 2014-11-21 13:35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美国灾难 严寒暴雪 高温干旱 点源喷发 推荐到群组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1 月 2 日 美国遭暴风雪袭击积雪成灾。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 2012 年高温干旱和 2013 年极端天气, 2014 年将持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2014 年 11 月,美国迎来历史性暴雪,创纪录的寒潮席卷全美国, 50 个联邦州气温全部低于零摄氏度,就连夏威夷也结了冰,创美国 38 年最低气温纪录。美国东北部更是遭遇最强暴风雪,纽约州州长安德鲁 · 科莫在受灾最严重的布法罗市称 “ 这是历史性暴风雪 ” , 3 天降雪量逼近年均降雪量。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部分地区可能打破 1.93 米 的单日降雪量纪录。 2012-2014 年美国美国从高温干旱到暴雪严寒,气象能量集中在美国发生,符合点源喷发机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63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513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0775.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648 次阅读|0 个评论
飓风哈维可能是美国历史上代价最高的自然灾害:刚开始的美国灾难
杨学祥 2017-8-31 14:47
飓风哈维可能是美国历史上代价最高的自然灾害: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 杨学祥 关键提示: 2012 年以来,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我在 2013 年 12 月指出,从 2012 年高温干旱到 2013 年极端天气,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大震不发,灾害不止。 最新评论认为,突如其来的灾难发人深思,但灾难的严重程度,似乎还提醒人们应有更深层的思考:人类最重要的敌人仍是自然威胁。因此,国际社会无疑应该调整安全观,认清真正的威胁来自何方。事实上,在诸如恐怖威胁、飓风袭击这样的灾难面前,任何战争的防御体系,都不过是徒有虚名的“马奇诺防线”。对此,我们无疑应有清醒认识。 下一次特大地震无论发生在日本还是美国,都将是严重自然灾难的开始,我们处于 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灾害链时期,只有认清形势才能采取最有效的对策。 重大自然灾难是人类的共同敌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117.html 相关报道 飓风“哈维”致美国 31 死 3 万人无家可归 2017 年 08 月 31 日 10:00 来源:人民网 - 国际频道 人民网讯 综合美国媒体报道,飓风“哈维”的影响仍在持续。德州州长阿伯特称,“哈维”带来的灾难远远强于 2005 年的“卡特里娜”和 2012 年的“桑迪”,预计超过 4.8 万座房屋受到“哈维”的影响而损毁,现在估计至少有 31 人死亡、超过 3 万人无家可归。 这场灾难也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今日美国》称,飓风“哈维”可能是美国历史上代价最高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高达 1600 亿美元,相当于桑迪飓风和卡特里娜飓风造成的损失总和。预计有 50 万辆车被损毁。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洪水大约影响了 48700 座房屋。 美国南部最大城市休斯敦的部分地区,由于洪水损坏、霉菌、水中携带病毒等多种原因,在未来几周甚至几个月都不适合居住,被视为美国千年一遇的特大洪灾。(老任) ( 责编:覃博雅、燕勐 )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0831/c1002-29506933.html 美国得克萨斯州“哈维”飓风遇难者或已增至 33 人 发稿时间: 2017-08-3113:23:00 来源: 环球网 作者:王战涛 中国青年网   据法国《费加罗报》 8 月 30 日 报道,美国得克萨斯州官方当日宣布,飓风“哈维”已在当地直接或间接造成共 33 人死亡。   得州哈里斯县法医办公室新闻发言人特里西娅·本特利 (TriciaBentley) 称,得州东南部受灾各县共已确认了 10 名遇难者,另有 23 名死亡者的死因“可能与飓风相关”。   报道称,当地政府担心遇难者人数还会持续增加。“哈维”引起的得州休斯顿城的水灾于 30 日曾出现消退迹象,但新一轮的降雨又继续将当地 230 万居民围困在水中。 责任编辑:张博 http://news.youth.cn/gj/201708/t20170831_10625902.htm 十年最強暴雨襲加州: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的预测得到证实 已有 2970 次阅读 2014-12-1320:21 |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美国灾难 高温干旱 暴风雨 暴风雪 推荐到群组 十年最強暴雨襲加州: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的预测得到证实 十年最強暴雨襲加州 解決不了 1200 年來最嚴重乾旱 ▲ 美國加州遭逢 10 年來最嚴重暴風雨 (圖/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本月 11 日,太平洋風暴挾帶強風暴雨侵襲美國加州舊金山,不只陸海空交通大亂,更導致數十萬家庭停電、學校暫時關閉。預計降雨將持續至 12 日。 路透社引述美國國家氣象局( NationalWeatherService )氣象專家博爾特( EricBolt )的話說,「對西岸地區來說,這可能是 10 年來最嚴重的風暴。」 本次風暴除造成舊金山國際機場近 250 班班機取消起降,班機平均延誤四個小時;舊金山多處地鐵與公車也因淹水及停電暫時關閉;而根據電力公司統計,約有 23 萬戶家庭無電可用。美國氣象局警告,暴風雨所挾帶的暴洪與強風很有可能引發土石流,呼籲民眾注意。 美國多處地區本周都遭暴風雨侵襲,包含美國東部也有數萬家庭受暴風雨影響而斷電。此外,本次暴風雨雖帶來甘霖,但面對 1,200 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此次的暴雨預料只會稍微緩解加州乾旱的狀況。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41212/438024.htm http://www.ah.xinhuanet.com/2014-12/13/c_1113627905_2.htm 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 2012 年高温干旱 2013 年极端天气 已有 1498 次阅读 2013-12-2406:30|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美国 极端天气 自然灾难 推荐到群组 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 2012 年高温干旱 2013 年极端天气 杨学祥 人民网旧金山 12 月 21 日 电 冰雨、暴雪、洪水以及龙卷风等多重极端天气横扫美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已导致至少 2 人死亡。 美国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纽约市 2013 年 12 月 22 日 气温连续第二天创纪录,达到21.6摄氏度,刷新1998年同日17.2摄氏度历史纪录。 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日美面临重大自然灾难。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52117.html 极端灾害集中美国绝非偶然:巨大能量在地下蠢蠢欲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2313.html 美国迎历史性暴雪: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的预测得到证实 已有 450 次阅读 2014-11-2113:35| 个人分类 :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 观点评述 | 关键词 : 美国灾难 严寒暴雪 高温干旱 点源喷发 推荐到群组 我在 2014 年 1 月 4 日 指出, 1 月 2 日 美国遭暴风雪袭击积雪成灾。美国的自然灾难刚刚开始: 2012 年高温干旱和 2013 年极端天气, 2014 年将持续。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583.html 2014 年 11 月,美国迎来历史性暴雪,创纪录的寒潮席卷全美国, 50 个联邦州气温全部低于零摄氏度,就连夏威夷也结了冰,创美国 38 年最低气温纪录。美国东北部更是遭遇最强暴风雪,纽约州州长安德鲁 · 科莫在受灾最严重的布法罗市称 “ 这是历史性暴风雪 ” , 3 天降雪量逼近年均降雪量。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部分地区可能打破 1.93 米 的单日降雪量纪录。 2012-2014 年美国美国从高温干旱到暴雪严寒,气象能量集中在美国发生,符合点源喷发机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563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5136.html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0775.html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已有 5072 次阅读 2012-2-2015:18 | 给美国同行的协查通报:干旱和暖冬是地震前兆吗? 杨学祥 欧洲严寒和美国 40 年来最暖冬天引发了全球气候变冷还是变暖的大讨论,我们可能忽略了另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北美会发生特大强震吗? 耿庆国提出了旱震理论: 6 级以上大地震的震中区,震前 1――3 年半时间内往往是旱区。旱区面积随震级大小而增减。在旱后第三年发震时,震级要比旱后第一年内发震增大半级。 美国的异常干旱和暖冬可以被锁定在旱震理论的范围之内,可检验的异常现象接踵而来。 具备相应的地震构造 据国外媒体报道,智利发生的地震引起科学家对太平洋西北部海下断层 —— 卡斯卡底古陆断层新的关注。这个断层的活动与引发智利地震的断层非常接近,能够导致同等级别的大地震发生,给西雅图、波特兰以及温哥华等城市造成重大破坏。 300 多年来,斯卡底古陆断层一直处于 “ 休眠 ” 状态。然而,一旦在明天或者未来几十年的某个时刻苏醒,可能产生的后果将极具破坏性。上一次断裂已导致袭击美国本土 48 个州的最大规模地震。这场 9 级大地震当时引发的海啸甚至波及到日本沿岸村庄。 学者徐道一和孙文鹏在 2011 年撰文指出,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和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在 70 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巨型歹字型构造体系。近年来,歹字型构造体系被应用于地震预测。应用青藏滇缅印尼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 2008 年汶川 8.3 级巨震,应用北美洲西海岸歹字型构造体系预测 2010 年 4 月 5 日 墨西哥 7.5 级大地震,均获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位于同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 2 个或 3 个特大巨震的时间间隔为 53 ~ 54a ,相当于三个沙罗周期的长度,歹字型构造体系的近代活动基本上是与天文因素有关的,这一联系可被应用于地震预测。有理由认为,不能排除在南美西部和北美西部发生类似 1960 年智利的特大地震。 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华盛顿大学地质学家布赖恩 · 阿特瓦特表示: “ 在一段很长的地质史时期内,智利发生什么,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就会发生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有关 ‘ 是否 ’ 的问题,而是有关 ‘ 何时 ’ ,即下一场地震何时发生。 ” 2010 年 2 月 27 日 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北美的地震也指日可待。最近在南北美洲的周围, 6 级以上地震频发, 2012 年 -2014 年美洲强震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096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3/229065.shtm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169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39306 干旱异常和暖冬异常 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肯塔基州巴杜卡 (Paducah) 地方分局,美国密苏里州的吉拉多角 (CapeGirardeau)2012 年 2 月 2 日 气温达华氏 65 度 ( 约摄氏 18.3 度 ) ,创下历年 2 月 2 日纪录新高。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 (NationalWeatherService) 自 1960 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 日的气温打破 1964 年和 1974 年 2 月 2 日 的最高纪录华氏 62 度 ( 约摄氏 16.6 度 ) 。 在吉拉多角的一座公园,许多孩童穿着短袖玩耍打闹、家人沿着湖畔散步、没穿外套的幼童笑着追逐一只不理人的狗。典型的春天美景,只不过现在才 2 月。 2 月以较往常温暖的天候展开,在此之前,吉拉多角经历了史上第 5 热的 1 月,诡异天气也让华盛顿特区 (Washington , D.C 。 ) 遭遇历来第 17 热的 1 月、凤凰城 (Phoenix) 迎来第 3 热的 1 月,密执安州的安埃布尔 (AnnArbor) 则出现第 13 热的 1 月。 气象学者约克 (MikeYork) 指出,吉拉多角今年 1 月平均气温为华氏 39.2 度 ( 摄氏 4 度 ) ,比历年平均气温的华氏 32.7 度 ( 约摄氏 0.4 度 ) 高出超过华氏 5 度。 http://news.sina.com.cn/w/2012-02-04/100423881117.shtml 2011 年中新社华盛顿 8 月 5 日 电 美国中南部地区的干旱呈现愈演愈烈的迹象,气象专家预测,旱象将持续到今年 10 月底。如果 “ 拉尼娜 ” 现象卷土重来,则干旱更可能持续到 2012 年。 几乎席卷全美的 38 摄氏度 以上高温热浪到 5 日已经持续 34 天,美国气象部门预计,热浪可能要到 8 月底才能缓解,而由此带来的干旱会持续更长时间。美国南部平原和密西西比河谷的旱象造成当地电力和水短缺,并给农牧业生产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国家气象局专家指出,这种反常天气是由 2010 年的 “ 拉尼娜现象 ” 引发的,即太平洋中部和东部赤道附近海水水温比正常偏低,从而引发今年的严重干旱。 “ 拉尼娜 ” 现象通常会使降水减少 1 成。干旱最严重的得克萨斯州,从今年 1 月以来的降水只有往年的 4 成,官方有可能宣布这是 60 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根据美国气象频道的估计,今年的干旱天气影响了美国 48 个州的 32% 土地,严重干旱覆盖了 48 个州的 11% 土地。从 4 、 5 月份的山火蔓延 300 万英亩,到农牧业生产初步估算遭受 60 亿到 80 亿美元的损失,干旱已经给美国受灾地区带来严重损失。由于许多河湖干涸,下一步一些地区还将面临缺水问题。气象专家盼望飓风季能给美国中南部地区带来降水,缓解旱象。 气象专家说,热浪与干旱互相作用,使得高温不退,降水困难。美国国家气象局预计,美国中南部多个州的干旱到今年 10 月底之前都会持续,甚至加剧。 美国气候预测中心观察,刚结束两个多月的 “ 拉尼娜 ” 现象有可能再次生成,如果 “ 拉尼娜 ” 卷土重来,则美国中南部的干旱天气将持续到 2012 年。 http://news.163.com/11/0806/06/7AOMHJTK00014JB6.html    2012 年 2 月 18 日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堪萨斯州以及中部平原的许多区域出现了反常的温暖天气。上周堪萨斯州的温度远高于 60 华氏度 (约 15.5 摄氏度 )。根据美国气候学家玛丽 ? 克纳普( MaryKnapp )说,在堪萨斯州,全州 1 月份的平均气温为 35.2 华氏度 (约 1.8 摄氏度 ),比 1981 年至 2010 年平均水平高 7.9 华氏度 ,比 1895 至 2011 年平均气温高 6.2 华氏度 。 1 月 12 日 从而成为 1895 年以来 1 月份最热的一天。   根据美国气候专家发布的每周气候干旱监测报告,过去的 60 至 90 天里,由于气温高于正常水平而降水量低于正常水平,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和德克萨斯州西部的一些地区因此干旱加剧。   日前,局部大雨横扫德克萨斯州北部、俄克拉荷马州东南部和阿肯色州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使干旱状况得到轻微缓解。但在 1 月 31 日 以来的一周里,德克萨斯州全州范围内出现了最高级别的特殊旱情,其覆盖区域从 25.27 %升至 27.36 %。德克萨斯州今年很可能会创下高温和缺水的双高记录。   根据德克萨斯州及国家气候专家的研究, 2010 年 11 月 1 日 到 2011 年 10 月 31 日 的一年是该州历史上最干旱的时期,而该州的 6 到 8 月这三个月和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州的记录相比都是最热的。   干旱监测报告显示,加利福尼亚州的旱情由前一周的 41.23 %升至 57.33 %,为中度干旱。而异常干燥状态从该州 80.88 %的地区进一步蔓延至 88.91 %的地区。内华达州处于中度干旱的地区从前一周的 64.59% 升至 81.16 %。此外,新墨西哥州处于例外和极端干旱水平的地区由 23.37 %上升至 24.74 %。(贺娇) http://www.epciu.com/Html/1202/18/B11D89A4F34CEFB7.html 动物异常频发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2 月 6 日 消息,这个冬天有点不太正常。根据记录,北美大陆 1 月份的降雪量是有记录以来历史第三低值,近几周来的温暖天气让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感到舒适。但是美国大陆的这种异常暖冬天气打乱了动物们的生物钟,让它们的冬眠行为受到影响。美国很多地方都报告有黑熊出现在居民区附近,让出乎意外的居民们大吃一惊。按照正常的年份,这个时候它们应当还在呼呼大睡呢!因此,正如美国国家气象局气候预报中心副主任麦克 · 哈尔伯特 (MikeHalpert) 所要问的那样: “ 这个冬天怎么了? ” http://tech.sina.com.cn/d/2012-02-08/17526698014.shtml 根据美联社报道,单单在科德角就有 177 只短喙海豚搁浅在海岸而且有 124 已经死亡。这个报道接着写到: “ 在过去 12 年中每年搁浅在海滩上的海豚平均是 37 只,而这个数字几乎是它的五倍。 ” 根据《 TheBlaze 》报道,在秘鲁奇克拉约海滩上有超过 200 只海豚搁浅并死亡。与此同时,也发现死去的凤尾鱼。既然这些小鱼是海豚的食物,那么吞食它们的结果可能会导致海豚生病,但是死亡原因仍然是一个谜。 不管怎样,异常气象可能是主要的原因,虽然它导致了一些其它的次要问题比如病原体的出现。我们不得不去等待进一步研究所发现的问题。 http://www.techweb.com.cn/news/2012-02-18/1154361.shtml 敏感的历史性事件巧合 据报道,美国国家气象局 (NationalWeatherService) 自 1960 年起追踪美国各地气温,该局指出, 2012 年 2 月 2 日 的气温打破 1964 年和 1974 年 2 月 2 日 的最高纪录华氏 62 度 ( 约摄氏 16.6 度 ) 。 1964 年和 1974 年 2 月 2 日 处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8.5 级以上地震活跃期( 7 次强震), 2012 年同样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 8.5 级以上地震活跃期( 5 次强震)。 1964 年 3 月 27 日 北美洲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发生了 9.2 级地震,下一次特大地震也会发生在北美洲吗? 表 1 全球 1890-2011 年 8.5 级以上地震表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1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21922-11-11 智利 8.5 3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4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5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6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7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81960-05-22 智利 9.5 9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10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11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12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13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14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152010-02-27 智利 8.8 162011-03-11 日本 8.9-9.0 17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3949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3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美国飓风卡特里娜到菲律宾台风海燕:吹开漂亮裙子见底裤
热度 3 laserdai 2013-11-14 06:24
上次2005年,美国的一场飓风 卡特里娜 ( Hurricane Katrina )吹到了新奥尔良。这场强风吹开了美国漂亮的裙子露出了其肮脏的底裤,全世界都见到了平时外表光鲜的美国那底裤的臭不可闻:美国人的素质其实就那样,哄抢财物和救灾物资, 新奥尔良 出现了 无政府状态 的混乱局面,部分地区的抢劫之风越刮越猛。劫匪们公然当着警卫队和警察的面,大肆烧杀抢掠和强奸,又和警方枪战。 这些给哈美的人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其实美国并不怎么样。 今年, 台风海燕 ( Typhoon Haiyan )吹到了菲律宾,所到之处一片狼藉。这场强风吹开了菲律宾漂亮的裙子露出了其肮脏的底裤,全世界都见到了平时外表光鲜的菲国那底裤的臭不可闻:因为几个根本照管不了的小岛跟中国嚣张大闹,现在请看,菲国连本土的大岛都照顾不了,竟然还要跟中国瞎胡闹。还是老老实实滚回你的本土去,把自己家弄好,别在发高烧寻思别国的领土了。 背景知识: 1。飓风 卡特里娜是 2005年 8月出现的一个五级飓风,在 美国新奥尔良 造成了严重破坏。 2005年 8月25日, 飓风 在 美国佛罗里达州 登陆,8月29日破晓时分,再次以每小时233公里的风速在美国 墨西哥湾 沿岸 新奥尔良 外海岸登陆。登陆超过12小时后,才减弱为 强烈热带风暴 。带来 财产损失812亿美元, 死亡人数大于1,833人, 被认为是 美国历史 上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美国人永远难以忘记的伤痛——卡特里娜飓风 http://tech.qq.com/a/20130718/018148.htm 2。 台风海燕 为 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 第二十八个被命名的风暴。 海燕 一名由 中国 提供 ,是指海燕鸟。2 013 年超强台风海燕 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315公里,仅次于1961年台风南施之每小时345公里,亦成为继全球有记录以来风速最高的1961年台风南施及1979年台风泰培后,34年以来首个平均风速超过每小时300公里的热带气旋,海燕更一度达到 德沃夏克分析法 中的“T指数”8.0之数值。 11月8日上午7时,海燕在 菲律宾 雷伊泰省杜拉格沿海登陆。下午11时降格为四级台风。 台风海燕在菲律宾礼智省独鲁万市造成严重灾情, 独鲁万市罹难人数可能超过1,000人,市内房舍几乎全遭摧毁。中部 萨马省 估计也有200人丧生。雷伊泰省估计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万人。 总统阿基诺叁世当晚宣佈国家进入灾难状态。 台风海燕或是人类记载最强风暴 超卫星测量范围 http://china.huanqiu.com/livelihood/2013-11/4549753.html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5466 次阅读|6 个评论
《无条件的爱》与呼叫咖啡
热度 7 老李 2013-10-21 21:39
电视里正在批星巴克,突然感觉如果央视玩起无厘头来,还真是天下无敌。联想到央视兴师动众的去报到美国飓风,而不顾国内水灾的惨况。怎么批评他都不为过。稍微懂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咖啡是弹性比较大的商品,换句话说可替代产品比较多,嫌星巴克贵可以不喝吗?又不会死人,或者换一个品牌喝即可,毕竟这是市场行为。一个星巴克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关系不大,俺活了半辈子从来没有喝过星巴克,也没有觉得哪儿不舒服。再者说了,国内值得央视关注的事情太多了,看看我们的什么东西不比人家贵:从房子、汽车、汽油、到电话费用、还有日常用电,哪一个不比星巴克重要,至于吗?放着一堆堆重要的事情不闻不问,专拣一个离普通百姓生活十万八千里的破咖啡说事,实在有些上不了台面,再直白地说一句:我没有觉得星巴克伤害了我,因为哥从来就不喝店里的咖啡,哥喝的是寂寞牌茉莉花茶!绕了十万八千里,还不是为了反美造势吗?干脆大方点,这么弄有点小家子气,呵呵。再说一句实话:这个世界需要美国!不管你喜欢不喜欢! 这年头生活不易啊,还是放松一下心情,听一首流行歌曲吧!《无条件的爱》 2013-10-21夜于南方临屏涂鸦
2521 次阅读|15 个评论
美国飓风艾琳真厉害
热度 2 xupeiyang 2011-8-31 07:57
美国飓风艾琳真厉害,美国东海岸一片狼藉。 美国东海岸的飓风“艾琳”已导致至少40人死亡。 除洪灾外,飓风还导致美国东海岸超过700万用户断电。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163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