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报告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国际会议报告ppt制作
icstu1 2009-11-24 16:47
国际会议报告ppt制作
个人分类: F 描述场景与回溯某个实例|3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Study Suggests U.S. Could Use Fewer, Not More Science Students
pikeliu 2009-11-1 10:10
October 28, 2009 Study Suggests U.S. Could Use Fewer, Not More Science Students* *The headline of this story has been changed, see note at end. by Yudhijit Bhattacharjee It's an article of faith: the United States needs more native-born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other technical fields. The National Academies' influential Rising Above the Gathering Storm report in 2006 said the nation should enlarge the pipeline of students who are prepared to enter college and graduate with a degree in science, engineering, or mathematics to remain competitive. The U.S. Chamber of Commerce had a similar message on the gap in so-called 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 students a year before. President Barack Obama has pushed for more science teachers and training for the same reason. But a new paper contradicts the notion of a shrinking supply of native-born talent in United States. Those who advocate increasing the supply of STEM talent should cool their ardor a little bit, says one of its authors, B. Lindsay Lowell, a demographer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 in Washington, D.C. The supply has actually remained steady over the past 30 years,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 from an analysis of six longitudinal surveys conducted by the U.S. government from 1972 to 2005. However, the highest-performing students in the pipeline are opting out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greater numbers than in the past, suggesting that the threat to American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comes not from inadequate science training in school and college but from a lack incentives that would ma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reers attractive. The researchersled by Lowell and Harold Salzman, a sociologist at the Urban Institute and 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argue that boosting the STEM pipeline may end up hurting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long-term. This happens, they say, by depressing wages in ST fields and turning potent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ors into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and hedge fund managers. The way to promote US competitiveness in STEM fields is to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 demand side, says Lowell, noting that 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duce three times more STEM graduates every year than the number of STEM jobs available. Cranking out even more STEM graduates, he says, does not give corporations any incentive to boost wages for STEM jobs, which would be one way to retain the highest-performing students in STEM. The surveys analyzed by the researchers tracked students as they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and entered college, following up with them 3 and 10 years after they had left college. That gave the researchers a full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profile for three different groups of students: those who graduated college in 1977, 1986 and 1993 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ho were enrolled in a STEM program or had earned a STEM degree 5 years after graduation dipped only slightly between 1972 and 2000, from 9.6% to 8.3%. The percentage of those STEM graduates who were working in STEM occupations 3 years after college increased over the period--from 31.5% for the 1977/80 cohort to 45% for the 1997/00 cohort. Similarly, the percentage of STEM graduates who continued to work in STEM occupations 10 years after college rose from 34.8% in the 1977/87 cohort to 43.7% in the 1993/2003 cohort. That's not the case for the highest performing students, however, as measured by college entrance test scores and college grades. Although the percentage of those in the top quintile who pursued STEM in college climbed from 21% in the 1972/77 cohort to 28.7% in 1992/97, it plunged to 13.8% in 2000/2005. Likewise, the share of the top quintile of STEM graduates still holding STEM jobs 10 years out of college dipped from 44.8% in the 1977/87 cohort to 43.2% in the 1993/03 cohort. The authors say those findings square with anecdotal evidence of STEM graduates being drawn to careers in management and finance careers starting in the early 1990s. Maybe the competition rather than being with the East, Salzman says, referring to emerging economic powers like India and China, is between different sectors of industry; with Wall Street. The conversation about the STEM gap hasn't been grounded in a sufficient body of evidence, Salzman says. Michael Teitelbaum of the Sloan Foundation, which funded the study, adds that claims of shortage are often issued by parties of interest such as employer associations. In the past, some U.S. businesses have been accused of using the shortage argument to justify outsourcing and hiring of foreign workers. Susan Traiman of the Business Roundtable criticizes the new study, saying that it gives an illusion of a robust supply because it bundles all STEM fields together. There may be an oversupply in the life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she argues, but there is no question that there are shortages in engineering and the physical sciences. The findings are not going to make us go back and re-examine everything we've been been calling for, she says. *This story's headline has been changed. The previous headline said that the study argued that the U.S. needs fewer science students; the study itself does not argue for fewer science students, though it negates the idea that more science students are needed. Study author B. Lindsay Lowell, in his remarks to ScienceInsider, did suggest, however, that fewer students in the pipeline may help boost salaries and attract higher performing students into STEM jobs. Tags: science education, stem Posted on October 28, 2009 10:51 AM in Education, Top Story | Permalink | Comments (12) 12 Comments By Old Pif on October 30, 2009 7:05 PM The overproduction of scientists is very well known established fact. There is nothing new in the article on that. Regrettably, there is no analysis why that has happened either. Science has been transformed from pursuit of truth by curious individuals into humongous institution that appropriates public money. Those who run this business - by the outdated tradition called scientists - need cheap labor to increase their share in the process of appropriation. For that purpose, they renamed scientific work as training and disguise the regular working relations as studding. The result is what we observe - the liquidation of science work as as profession and emerging a pipeline that spits the exhausted human masses into the outside world without any real marketable skills. Very similar to what had happened to the slaves brought to work on sugar plantations. By AlchemX on October 29, 2009 6:41 PM As a graduate student I do realize these things. I and very few other grad students are taking actions to leave. Some are just laughing at the incredible lack of opportunities and real training in graduate school and just hang out in lab now. It's fairly depressing how little we are actually needed. However, there are just as many students who are tirelessly optimistic. They put their marriages and relationships on the line with lengthy hours and post-docs. They ruin their finances with loans, credit cards and deplete their savings to live somewhat comfortably during their long stay in academia. They'll eventually work all over the U.S. (and maybe world) tirelessly promoting their PhD qualification. A few will make it to more permanent positions in life. But most will barely be able to keep a job for more than 1-2yrs as contract workers. It's not a life most students want to live. Graduate students that are staying on have engaged in a Sunk Costs Fallacy of thought. They will most likely never make up the debt and opportunity costs they have accrued. Society will have wasted it's tax dollars on talent that was never needed, nor should have existed. When I leave, another sucker will take my place, the status quo will prevail. By AmericanGypsie on October 29, 2009 5:48 PM Over 600,000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grees are granted annually from American universities.(1) The US produces only 120,000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obs per year (much less lately; the number may now be negative).(2) That leaves 480,000 graduates per year without jobs in their chosen careers. Add to this over 250,000 H-1B, L-1, and trade visas each year. Half a million Americans are losing their jobs to cheap foreign technical workers every year. Another half million Americans waste their SE degrees on non-SE jobs. SOURCES: (1) Tabulated b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Division of Science Resources Statistics (NSF/SRS); data from Department of Education/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Integrated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Data System Completions Survey and NSF/SRS: 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 http://nces.ed.gov/programs/digest/d07/tables/dt07_267.asp (2) http://www.bls.gov/opub/mlr/2004/02/art5full.pdf page 83 H-1B, L-1, F-1 OPT, and Free Trade visas are the Trojan Horse to offshoring of American Jobs. http://www.cnn.com/CNN/Programs/lou.dobbs.tonight/popups/exporting.america/content.html By Fintan Lynch on October 29, 2009 2:19 PM I do not know why money is being wasted carrying out all of these studies which are all at variance and obviously a waste of time. At any rate, no one is listening. We all know that the Corporate are only interested in foreign cheap labor! In addition, Politicians say one thing in public, and the opposite in private! So, who do you believe? Fintan Lynch. http://www.EIAss.com By Anonymous on October 29, 2009 1:34 PM I'm completing a PhD degree at a Canadian University and can wholeheartedly say that I have no desire whatsoever to stay in science as a career. Before you throw your stones, let me explain my rationale. The merits of a research career is very appealing to me, but frankly the whole system appears to be suffering from gross mismanagement. It is not the lack of resources but rather poor allocation of people, of money, of not setting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of not being required to explain when you miss them), of not really developing great leaders but just waiting for them to appear by chance. Don't even get me started on researchers relentlessly neglecting the people they're leading in their silly pursuits of self-aggrandizement. In the end, most colleagues I've had the pleasure of knowing really do want to achieve great things in their careers. However, because of the aforementioned reasons I've seen the ambitions of too many be whittled away until only well-educated husks remain to be graduated. For the sake of society, the scientific system needs an overhaul, stat! By Jill on October 29, 2009 1:33 PM The information attributed to Susan Traiman in the last paragraph is misleading. From page 9 of the paper pdf to which you link: Each outcome is classified as STEM or non-STEM according to the major occupational codes available on the surveys, in particular: the Life and Physical Sciences, Engineering,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echnicians.17 17 The Social Sciences are excluded from our STEM classification.. By EngiNERD on October 29, 2009 10:45 AM Let me direct your readership to the following: How Young Engineers and Our Economy Are Betrayed http://www.creators.com/opinion/phyllis-schlafly/how-young-engineers-and-our-economy-are-betrayed.html Your readers might also wish to check this website, webpage www.eiass.com/Articles.htm There's lots lots of propaganda about Tech/Engineer shortages something I've heard almost all of my career ( almost 40 years!) By Jue Wang on October 29, 2009 10:20 AM Also see discussion of this article on Slashdot. By pk on October 28, 2009 9:23 PM This paper looks more like a business document than a scientific article. Was it published in a journal? Did anyone peer review it? By Hone Phillips on October 28, 2009 4:19 PM An interesting article and a timely issue. It was interesting to note the two comments I saw on the article. I hope the forum reaches some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US graduates. With respect to hiring entry level scientists straight from school. It was my experience (in the engineering field, granted, but which is true no doubt in science) that students straight from school need time to become experienced enough to be of real benefit to the hiring body. I wonder why it is not seen as practical to hire one less foreign-born scientist and one of the better locally-born and use the opportunity to benefit both the company *and* the graduating students. Very high standards are good but, if the overseas source of scientists dries up, how will they be maintained? If everyone did as I suggest, there would eventually be graduates enough to allow some to return to teaching new students so the present higher standards are reached. Remember not everyone leaves University at full potential. By Dave Jensen on October 28, 2009 3:26 PM I'd like to mention that this article is currently being discussed on the AAAS Science Careers Discussion Forum, which may be of interest to many Science Insider readers. See the forum at http://www.sciencecareers.org/forum . Dave Jensen, Moderator By Eric on October 28, 2009 11:31 AM This rings true. Whenever I have hired entry level BS, MS, and PhD scientists straight from school, there has been no shortage of applicants...just of ones that met our very high standards. Many foreign born scientists fit the bill, though, and in the end, they become Americans, too. Leave a comment Thanks for your feedback. Please keep it polite and to the point. Sign in to comment on this entry, or comment anonymously. 作者:梅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09-10-31 10:54:50选择字号:小 中 大 美国出台报告称美科技类学生过量 过去30年美国本土科学学生数量稳定,但最优秀学生大量流失 据《科学》网站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等学术机构近年曾发布报告称,为了维持竞争力,美国应该增加科学、工程及数学方面学生的数量。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曾呼吁增加科学教师数量以训练更多科学学生。 但是一份新的研究报告对这种呼吁提出了质疑。在对美国政府完成的一份1972年至2005年的调查进行分析后,研究人员称,过去30年来,美国本土科学学生的数量实际上一直维持稳定。不过在同时,越来越多的最优秀学生选择放弃科学和工程类专业。这表明,对美国经济竞争力的威胁不是因为学校里的科学训练不足,而是因为缺乏刺激手段以使科技类职业具有吸引力。 这份研究报告由美国乔治敦大学人口统计学家B. Lindsay Lowell和罗格斯大学社会学家Harold Salzman领衔完成,由斯隆基金会资助。 报告作者称,从长期来看,增加科学、技术、工程及数学(STEM)类学生数量最终可能会损害美国的利益。因为若科技领域的薪水被压低,潜在的科技类人才就有可能跑去从事管理人员和对冲基金管理者。 Lowell表示,在STEM领域提升美国竞争力的途径在于强调需求一方。他指出,美国大学和学院每年输出的STEM毕业生数量是可获得职位的3倍还多,这样不会给予公司任何刺激来提升STEM工作的薪水。 对于这份报告,商业圆桌会议(Business Roundtable)的教育及就业政策主管Susan Traiman提出批评。她说,这份报告把STEM所有的领域捆绑在一起,所以得出了科学人才供应过量的假象。她表示,在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人才可能过量了,但在工程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毫无疑问存在供应缺口。(科学网 梅进/编译) 更多阅读 《科学》网站相关报道(英文)
个人分类: 美国科技与教育|28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能源材料的若干发展前沿——刘业翔院士做报告
jlxt33 2009-9-29 17:19
华农百年校庆学术活动之一,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业翔教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题目是《新能源材料的若干发展前沿》。 9月26日上午,竹园宾馆多功能报告厅,师生爆满。10月将满80大寿的刘院士,足足讲了100分钟,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反应热烈。 刘业翔院士用简练、风趣、富于启发性的语言为我校师生详细介绍了当前国际上能源新材料的最新进展。他结合自己课题组的研究状况,分析了我国在能源新材料研究领域的优势和突破点。报告内容涵盖了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LED绿色照明、太阳电池、印刷电池及有机电子材料等五大方面,为我校材料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详细的素材,开辟了新思路。还针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解答。 此后,与材料学科骨干教师进行了座谈,刘院士在详细了解我校材料学科情况后,针对研究方向、研究特色及材料研究中心等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老人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我们请他看了珠江美丽的夜景和广州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招待很简单,老人家却不断地致谢。在两天的接触中,刘院士的谦和与敏锐、传统与现代令人钦佩;对学生的爱和支持、对事业的爱和付出令人感佩! 我总希望自己到耄耋之年时,也有这样的精神和心境,也不枉此生。
个人分类: 侃侃科学|695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一报告涉嫌严重抄袭
fuyuncas 2009-8-12 10:09
报告中的第3部分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3期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目录和摘要完全一样,涉嫌严重抄袭。 报告网址: http://www.51report.com/research/detail/1332626.html 论文目录: 1.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 1.1 中国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1.2中国能源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1.3 自然资源超常利用,生态环境恶化 2. 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 3.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 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 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 4 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措施 ☆节能优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化石能源低碳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设立碳基金,激励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确立国家碳交易机制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9) 2009-4-17 共有 人次浏览 文字显示: :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9) : 2009年3月,2个工作日 : 113页 : EMA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 印刷版:9000元 电子版:9300元 印刷+电子:9600元 : 02 : 010-84872298 下载 订购合同 : 010-64986059 68444499 document.write(" "); : 13720053987 〖 目 录 〗 1. 导言 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研究 【提示】 在21世纪,攸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挑战,而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新的解决方案。低碳经济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必由之路。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如果说循环经济使可持续发展进入汽车时代,那么低碳经济将把可持续发展带入航空时代。毋庸讳言,低碳经济是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的巨大挑战,但是低碳经济却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通过国际合作,共建低碳经济、创建和谐世界的一个千栽难逢的机遇。 3.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提示】 当前,全球正发生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并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低碳经济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变暖的最佳经济模式。本课题从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能源安全和资源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在对国内外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综述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即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最后提出了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措施。 【研究重点】 [国内外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综述] ☆国外综述 ☆国内综述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 ☆温室气体减排压力 ☆能源安全 ☆资源环境 [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 ☆宏观 ☆中观 ☆微观 [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 ☆宏观 ☆中观 ☆微观 [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 ☆宏观 ☆中观 ☆微观 [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政策措施] ☆节能优先 ☆化石能源低碳化 ☆设立碳基金 ☆确立国家碳交易机制 4. 低碳城市的构建途径研究 【提示】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揭示低碳经济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说明低碳城市的构建途径:新能源技术应用、清洁技术应用、绿色规划、绿色建筑和低碳消费。并阐述了低碳城市在中国的实践。 【研究重点】 ☆低碳城市在中国的实践 ☆新能源技术应用 ☆清洁技术应用 ☆绿色规划 ☆绿色建筑和低碳消费 5. 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提示】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研究重点】 ☆发展战略 ☆政策机制 ☆技术创新 6. 技术进步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 【提示】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密切关注的主题。本课题围绕当今世界发展低碳经济的大环境,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发展低碳经济的瓶颈等问题,分析指出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化石能源消费将持续增长,温室气体减排形势严峻;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而技术进步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但技术瓶颈问题还长期存在。 7. 发展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提示】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找到适合中国自己的低碳经济之路,是当今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本课题介绍了发达国家近几年的低碳经济发展历程,分析了他们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启示。 8. 积极实施节能减排,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提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而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中国积极实施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我国如何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增长,需要有积极的战略规划和对策措施,特别是要在政策上、法律上予以支持和保障。 9.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 【提示】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把重点放在实现低碳导向的新型工业化(生产模式)、新型现代化(消费模式)以及具有整合作用的新型城市化上。 10.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和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研究 【提示】针对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气候变化和碳减排问题,课题介绍了低碳经济、清洁发展机制以及实现低碳经济的基本途径,量化了碳减排潜力,分析了电力、钢铁两大行业的碳减排途径,最后从项目技术开发因素和项目外部环境因素两方面具体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和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 1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 【提示】根据我国的能源消耗及CO2排放现状,提出应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消费过程优化及政策法规支持5个方面开展工作,阐述了各方面所能采取的举措。 【研究重点】 [我国能源消耗及CO2排放现状] ☆能源消耗现状 ☆CO2排放现状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 ☆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结构调整 ☆科技创新 ☆消费过程优化 ☆政策法规支持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举措] ☆产业结构调整 ☆能源结构调整 ☆科技创新 ☆消费过程优化 ☆政策法规支持 12. 专题研究 12.1我国生态工业园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提示】 近年来,CO2浓度增高,气温上升,已经给全球代理不少问题。低碳经济就是减少碳排放,解决此问题的关键环节。而生态工业园却是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12.2我国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低碳经济源于节能但高于节能。低碳经济是对我们的挑战,但同时也是将建筑节能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机遇。我们要不断研究低碳建筑的各项技术,并且思想方法、设计思路、技术措施和行为准则也要随之而登上更高的台阶。这样,一旦中国不得不承担减排义务时,我们就不至于陷于被动,也不至于靠提高建筑成本、降低生活质量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说明】本报告为本网独创的高端报告,为防止抄袭恕不提供详细目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9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09
fuyuncas 2009-7-29 16:17
中国科学发展报告 2009 牛文元主编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研究科学发展内涵、深入总结科学发展实践、定量评估各地区科学发展能力的研究报告。 本书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研究为特征,分别从科学发展理论、科学发展案例、科学发展考核标准三个方面,系统地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概貌: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年来的发展历程,凝练了科学发展的理论要点,介绍了全国第一批科学发展试点的经验,总结了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的路子,创建了落实科学发展的考核指标;在深刻揭示科学发展内涵的动力表征、质量表征和公平表征的基础上,首次全面、定量地对中国 31 个省级单位进行了科学发展水平的统一判别,并做出了相应的发展能力资产负债分析,定量监测和评估了各地科学发展的动态水平。 本书可供各级决策与管理部门、规划部门、从事科学发展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参与者,以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图书在版编目 (CIP) 数据 中国科学发展报告 2009/ 牛文元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ISBN 978 ? 7 ? 03 ? 025057 ? 5 Ⅰ?中Ⅱ?牛Ⅲ?社会发展 - 研究报告 - 中国 -2009 Ⅳ? D6 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 (2009) 第 121409 号 责任编辑:李敏 林剑 / 责任校对:李奕萱 责任印制:钱玉芬 / 封面设计:王浩 * 2009 年 7 月第一版开本: 787 10921/16 2009 年 7 月第一次印刷印张: 30 1/4 插页: 2 印数: 1 2 000 字数: 700 000 定价: 88 ? 00 元 序言 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表征着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规律的总体制约,也表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演替与进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已成为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要么维护自己生存的摇篮,要么毁坏自己存在的基础,这既取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理性程度,又取决于人类对于人化自然关怀与自身能动作用的感悟水平。 深刻认识人与人的关系,体验出凡是社会的成员处于一种无序的、随机的和纷争的状态,社会的组织度、生产力、认同感和效益性就无从发挥。一个不成熟的社会结构和不完善的社会功能,既无法保证创造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明,也无法保证构建和提升规范的精神文明。在此种意义上去讨论和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由此导致了对于美、和谐、理性、共建共享、人文关怀以及自律、自控、自觉的不懈追求,反映出社会发展演进必须具备的精神支撑。 历代的哲人与先贤,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探求具有文明本质的自然观和人文观,并且共同汇集到人类进化的智慧长河之中。《周易》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衡》中有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齐民要术》中讲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一些西方的著名学者,也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中,提出了各种精微的思想和观点。人地关系论的倡导者,德国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卡尔 - 李特尔,在《欧洲》一书的前言中,就明确指出:整个土地呈现出生动的图景,在其上自然的与文化的产物、自然的与人文的面貌,所有这些均被巧妙地安排成一个整体,完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最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土地影响着人类,而人类亦影响着土地。(见《大英百科全书》 Carl Ritter 条目)。研究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一个具有动态变化的、伴随着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理论,为后来的发展理论注入了活力,深深地影响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关于环境与发展、人类与发展、和平与发展等理论的坚实与完善。 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原先的人地关系学说已经扩展到去识别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本质和运行轨迹,发展理论的内核相应地覆盖了既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也必须寻求人与人关系的协调。到了 80 年代中期,联合国布伦特莱委员会公布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已全面地阐述了两大主线的内在统一和充分交叉,至此,由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与认同,再随其在世界范围内和历史长河中经受的磨砺与检验,为科学发展观的诞生作出了先验式的准备,经过广谱式的思维与统一性的凝练,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与全面实践的路线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可以毫不夸张地宣称,科学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的结晶与升华。 人口的压力,资源的短缺,环境的胁迫,生态的危机,这一系列的世界性难题,对人类的未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近 200 年来,许多权威人士对未来悲观预测的黯淡阴影,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和政治家。由这个基本命题所带来的附加效应,仍然深入到现代社会的各个角落。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长,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脆弱,随着贫富不均的日益恶化,随着全球格局的不断变迁,迫使人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 : 地球的文明究竟怎样才能维系;同时也要求人们去反躬自问 : 怎样才能寻求出一条健康的途径,去科学地、智慧地、可持续地维系我们的地球文明,以获得一个在平衡阈值内追寻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审慎乐观图景。 科学发展的理论既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哲理精华,又包含着人类大规模生产活动的实践映象。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两大主线作为认知的统一基础,从而探讨人类活动的理性规则、人类活动的时空耦合、人类活动的效益评估、人与自然的演化动态、人对于自然的索取与调控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规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高度统一,同时达到人与人之间的高度和谐。 科学发展观成功地内化了组成人类文明的五大基本意涵:第一,不断满足人类发展中追求幸福安康的自发趋向;第二,不断规范生产活动中追求创新高效的熵减原则;第三,不断激发社会行为中追求公平正义的理性光芒;第四,不断感悟外部世界中追求物我平等的和谐韵律;第五,不断提升人格完善中追求推己及人的自我约束。 科学发展理论的建立与完善,充分地涵盖了目前四大显学的精粹与实质,成功地汲取了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和系统学的内在解释,力图把发展的本体、发展的要义、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核心、发展的路径、发展的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时也把环境与发展、效率与公平、结构与功能、当代与后代、区域与全球有机地统一起来。 科学发展理论所涉及的经济学方向,是以生产力提升、创新发展、宏观调控、市场规则、财富积累、供需平衡、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发展红利最大化等作为基本内容,力图把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边际效益递减率,作为衡量科学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 科学发展理论所涉及的社会学方向,是以利益均衡、社会公平、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等作为基本内容,力图把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取得合理的匹配,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 科学发展理论所涉及的生态学方向,是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承载等作为基本内容;力图把人类对自然的索取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 科学发展理论所涉及的系统学方向,其突出特色是以综合协同的观点,探索科学发展的本源和演化规律,将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三者的逻辑自洽和交集最大化作为中心,有序地演绎了科学发展的时空耦合规律与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关系,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两大关系统一解释的基础和识别规则。 只要提及科学发展系统,人们立即会联想到一个包括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增长、社会公平、民生建设、区域开发、国家治理、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等相联系的自然经济社会庞大系统,这个复杂的巨系统一般又可以提取出对于结构、关系、非均衡、驱动力、势产生、自组织、发展流以及关系转化、广义对称、竞争合作、模式识别、多元协调、优化选择、风险评估等一般机理性的探讨。在科学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中,与生俱来地存在着多种要素的广泛交叉和复杂联系,对这种交叉和联系实施有深度的解析,作出数量化与精确化的判别,是建立科学发展理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我始终认为,只有当用哲学语言代替了自然语言,由深层解析置换了表面叙述,从多元分离复归到一元本体,自定性感知觉醒到精微识别的时候,也就是理论现代化进程开始收获的时候。正如著名学者哈维所说的那样,只有把一个意外的结果变成一个意料中的结果 ; 只有把一个偶然的事件变成一个当然的事件时,科学的理论成果才具有 独立品格的特质。科学发展观这一既来自当代世界迫切需求的心理感召,又来自当代中国发展现实的动力牵引,更来自于科学发展内化于人类价值取向上的自我完善,共同产生了增幅共振的强烈推挽效应,构成了加速和深化研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总动力。 在全国首次发布的《中国科学发展报告 2009 》中,科学发展的内涵被提炼成三大基本元素:其一,寻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元素,即发展的目标是否采用了先进的制度、先进的生产力方式和创新型的道路去实现;其二,维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质量元素,即发展的过程是否在自然承载力的允许阈值内达到了发展与环境的平衡;其三,完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元素,即发展的成果是否在缩小贫富差异、缩小城乡差异、缩小区域差异的前提下,真正惠及了全体的社会成员,取得了公共服务的均质化与真正享受国民待遇的机会平等。可以认为,动力、质量、公平三元素的各自表现和共同作用,必将成为评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标准。 在《中国科学发展报告 2009 》中,既探索了科学发展的理论框架,也对西方流行的理论进行了结构性的修改,建立了科学发展理论解析的统一基础;拟订了可以解释发展差异的序列谱;完成了按系统科学规则编制的指标体系;提供了区域发展的宏观考核和动态排序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作出了初步尝试。 《中国科学发展报告 2009 》是在 30 余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时间的紧张工作,研究并编纂完成的中国第一部全面探讨科学发展内涵、深入总结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经验、定量评价各地区科学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报告。报告共分四篇十八章约 70 万字,分别从科学发展理论、科学发展案例(唐山)、科学发展考核标准三个方面,系统深刻地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脉络。报告回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年来的发展历程,凝练了科学发展的理论要点,介绍了全国第一批 12 个科学发展试点的经验,总结了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的路子,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的考核指标,计算了中国以省级单位为基础的区域科学发展水平。 《中国科学发展报告 2009 》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研究为特征,应用现代的知识结构与研究手段面对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现实,在综合数据库的支持下,把人口控制、能源效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消除贫困、确保民生、缩小差距、实现和谐以及政府管理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家可持续能力建设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一类新的指标体系,将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暂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作出了逐级递归的分类排序,在中国首次全面定量地进行了科学发展能力的总评估,并作出相应的科学发展水平资产负债分析,监测和评估了科学发展的区域水平。 ...... 目录 第一篇科学发展理论 第一章中国发展 60 年 第一节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的过渡与转变 ( 1949 ~ 1978 年)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转型与开拓( 1978 ~ 2003 年)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结晶与升华( 2003 ~ 2009 年) 第二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解析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认知 第三章科学发展的战略内涵 第一节科学发展的战略背景 第二节科学发展的战略内涵 第三节科学发展的七大主题 第四章科学发展的动力元素 第一节科学发展动力元素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科学发展的三大动力元素 第三节科学发展动力与结构调整 第五章科学发展的质量元素 第一节科学发展质量的含义 第二节科学发展的质量元素 第三节科学发展的质量表征 第六章科学发展的公平要素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下公平的内涵 第二节寻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社会公平 第三节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建立 第七章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第二节经济形态的路径选择 第三节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八章科学发展的制度创新 第一节经济体制机制创新 第二节社会体制机制创新 第三节环境体制机制创新 第四节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第五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附录科学发展的学习与实践 第二篇科学发展案例分析(唐山) 第九章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意义 第十章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战略背景 第一节发展基础 第二节战略机遇 第十一章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原则与目标 第一节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原则 第二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总体目标 第十二章唐山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会小结
huangdanping 2009-7-20 19:12
上周五小组开会了,是我来所里第一次在小组做报告,相当于开题,顺便提提自己预实验遇到的一些问题。开会后老师对我的PPT从模板的选取,开题的格式以及最后我预实验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探讨。 对此首先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的PPT的模板就没有选好,字也写的很多,逻辑性不够强,还没有目录,老师说你没有目录别人怎么知道你要讲什么东西呢?开始就要给人看看你的内容有哪些,这的确是很重要。老师还说PPT就是要简单逻辑性强,你在上面可以只列出大概的框框条条,具体那内容自己来讲,这样才能激起别人想听的欲望,而且这样的话别人看着你的PPT并不能知道所有的内容,必须要你讲才行,而我的则相反。 其次对于我报告的内容,老师也说总结的不够,文献量虽然有但是都没有总结到位,但就湿地植物的作用就不止我报告上那一点这一直都是我的缺点,看完文献后,我很少有自己的想法,一般都是被动的接受文章的观点,所以也提取不出来精华。 最后在我的预实验报告中,我首先就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然后才开始讲自己是怎么开始做的实验,这样那个完全是把顺序弄反了。这一向都是我的做风,就像我很喜欢一开始就把自己的缺点全部暴露出来一样,而且还要夸大,但是这些优良传统在现在都是行不通的,在以后还要加倍改进。 老师对我一年来的总结则是进步是有的,但是很慢,应该是蜗牛的速度吧。每一次他想让我做什么我都要与她期望我做成的有一定的距离。 我的总结一年来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总是很压抑,也发现自己做事能力不够,主动性不强,一般都是别人要求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从来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下一步自己该怎么做,而刚来的博士师姐则是一个主动出击的人,实在是值得我学习。
个人分类: 科研学习|4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要点
pony1984621 2009-6-17 10:38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要点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 1 、危险性评估的对象( 1 ) 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工程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以及在全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产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2 、危险性评估的对象( 2 ) l 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不要受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的影响,再给评估区划分易发与不易发区。 l 各级政府在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逐步划分出地质灾害易发区,作为是否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依据。 l 目前只要是各级政府同意开展评估的地区,均视为地质灾害易发区。 3 、目前易发区划分尚不明确,若线性工程通过易发区和非易发区,如何评估? l 建设单位委托你评估,目前暂不考虑易发区与非易发区,同时评估即可。 l 以后随着政策的细划,再按规定进行。 4 、评估灾害种类的界定( 1 ) 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5 、评估灾害种类的界定( 2 ) l 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但是 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给评估人员出了一个难题。 l 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的区别 l 工程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 l 风蚀砂埋、冻涨融陷、洪水冲蚀 6 、我部地质灾害行业标准《地质灾害分类》中,地质灾害多达几十种,应如何理解? l 以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要求的六大灾种为主,其他任何标准或学术讨论都不作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的依据。 l 地质灾害可以有几十种,但国土资源部贯彻的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主要包括六大灾种,有的是地质灾害,但不属于国土资源部管辖的职能范畴。比如,地震、水土流失等。 7 、矿井突水、瓦斯、煤尘是地质灾害吗? 不在地质灾害评估灾种之列,属于煤炭安全生产管理的范畴 8 、请明确水土流失是地质灾害 吗? 作为全国范围来讲,不属于地质灾害评估的范畴;但广东省目前要求评估。 9 、潜在不稳定斜坡与滑坡、崩塌隐患点的区别? l 没有什么区别。 l 似乎崩塌、滑坡隐患点可以预测未来的灾种; l 潜在不稳定斜坡,不知道未来可能是滑坡,还是崩塌; l 目前两种叫法在评估报告中并存。 10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11 、前言或序言 l 列表详细说明评估具体工作量: l 1 、收集的气象、水文以及地质环境资料,包括报告、图件、钻孔资料; l 2 、收集有关建设工程的文件:立项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初步设计报告等。 l 3 、本次完成的工作量,调查、分析和勘探。 12 、 以往的工作程度 具体指什么? l 一般常说的 研究程度 ,主要指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l 地质、地貌 l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 l 新构造与地震地质 l 工程选址、可研、初设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或岩土工程勘察等 13 、评估范围的确定 技术要求比较清楚。 14 、地质环境条件论述 从区域出发,重点阐明评估区的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 ---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总体评价: 复杂、中等、一般。 1 、跨度大的复杂地区或环境地质条件分区、分段明显的,可以分段分片评价。 2 、地貌特征、新构造与地震、岩土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 l 地貌特征 ---- 决定灾害类型和规模。 l 水文地质条件,尤其可能发生岩溶塌陷地区,一定论述区域性岩溶发育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 l 地震 ---- 沙土地震液化评价与否; l 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15 、工程重要性有量化指标吗? 有,见评估技术要求中的表 5-3 16 、现状评估 l 现状评估是指在评估区范围内,对灾害点的危险性现状评估: l 1 、灾害点分布,规模,危害,危险性大、中、小;不要用 较 。 l 2 、重大地质灾害的调查和评估。 17 、现状评估编写 l 1 、分灾种进行论述; l 2 、每一灾种,论述成因,分布,规模,危害,危险性大、中、小; l 3 、同时以图、表方式加以总结; l 4 、对有重大灾害点,详细调查,配有平面图和剖面图,并进行危险性评价。 18 、现状评估中如果没有地质灾害应如何评估? 没有地质灾害,就不评估。绝不要画蛇添足。 19 、预测评估 针对具体的工程建设区或规划对象,对可能诱发的或加剧的地质灾害点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 20 、预测评估的编写 l 按灾种分别论述 l 按工程单元,分别论述。如:水利工程可分为: l 1 、大坝枢纽区、导流洞、厂房区; l 2 、库区。 21 、现状评估的时限, 69 号文 8.3.1 现状评估 对工程危害的范围与程度作出评估 , 与预测评估是何关系 ? 我认为 , 此内容应作为预测评估的内容。建议以后进一步明确条款的内容。 22 、综合评估 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 分区综合评估。 1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大、中等的,要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 2 、对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尤其是提出避让或改变建设工程选择的,要提出论证; 3 、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第五章第一节 23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综合评估的原则 量化指标的确定 24 、对某一灾种危害性、危险性是否一定要定量分析评价? 地质灾害定量评价需要大量的资料,根据评估阶段的精度,评估阶段不要求一定进行定量分析评价,主要依靠地质定性评价,有条件的可进行定量分析评价。 25 、各章小结 l 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具体详实。 l 类似于文章摘要一样,做了那几方面的事,同时要说做的结果是什么。 l 比如,现状评估一章小结,总结性地说明评估区的灾种的成因与分布,具体地总结说明每一灾种的数量、规模大小、危险性大小。 26 、结论与建议 l 结论:通过评估得出的结论一定要写入结论;不是评估得出的一定不要写入结论。 l 1 、地质环境条件论述(地震级别不是结论); l 2 、现状评估结论 l 3 、预测评估结论 l 4 、综合评估结论 l 建议:一定与结论分开来写,不要混为一谈。 27 、避免 l 文字报告、小结以及结论严禁: l 不会发生 XXXX 地质灾害 ; l 我们只对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灾种进行客观评估。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性,彻底判定不会发生什么灾害,还是比较困难的。当然,评估中对可能的灾种一定不能漏掉。 28 、附图 l 1 、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与现状地质灾害分布图 ---- 突出岩土特征; l 2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图 ---- 突出危险性分区。 l 线性工程 --- 沿线地质剖面图; l 片状工程 --- 必要的地质横剖面图。 29 、评估报告跨省份如何备案? l 由于建设用地的审批是分省份进行的,对于跨省份的线性工程或大的水利水电工程目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一般分省评估,分省备案。 l 为了方便建设单位的使用,分省报告备案后,可合成统一报告。满足甲方要求即可。 l 也可以写一个总报告,分别到沿线省份备案,主要针对该工程在各省的分布地段。 30 、是否出台地灾评估收费标准? l 目前全国地质条件差异较大,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不一;各省在地灾评估时,对实物工作量要求也不一样。一时还难以出台全国统一的收费标准。 l 随着地质灾害调查和易发区划分,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以及评估级别,建议政府制定地质灾害的收费标准 。 特此说明 对有关问题的解答,仅属于目前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评估技术要求的初浅理解,随着评估工作的开展和深入,与新规定有出入的地方,以新规定为准。
个人分类: 转载精品|5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深空探测电推进技术最新进展”报告
xiaguangqing 2009-6-14 12:03
请问哪位老师和同学参加了2009年4月13日上午10点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A楼F310学术报告厅由Dr. FRANKLIN R. CHANG-DIAZ (张福林博士)主讲的关于深空探测电推进技术最新进展的报告? 望告知,谢谢!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农业部专家朱明做客国家科学图书馆交流新农村建设
wangyk 2009-6-4 14:47
王应宽 转载 2009-06-04 UTC-6 CST UMN,St Paul 博主按: 在鲜花盛开的五月, Joseph 与 Maria 精心策划了一场专题报告会。借中国科学院 科学人讲坛 平台,邀请农业部知名专家朱明研究员奉献了一场以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为主题的大型科普报告。媒体、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究生们一百余人与会。朱明研究员以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题,以大量翔实的资料和精美的图片向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在互动环节中,观众高水平的提问和演讲者的精彩作答把报告会推向高潮,报告会在观众与演讲者都余犹未尽的不舍中结束了。兹转载报道如下,以飨读者。 农业部专家做客国家科学图书馆交流新农村建设 转载网址: http://tech.sina.com.cn/d/2009-05-25/15053122156.shtml http://www.sina.com.cn 2009 年 05 月 25 日 15:05 新浪科技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研究员(照片略)    2009年5月23日, 科学人讲坛之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主题科普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院士厅举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研究员担任主讲嘉宾,与100余位社会公众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本次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京区党委)、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联合主办。   报告会开始之前,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党委书记许平与朱明院长进行了亲切会见交流,许平书记对朱明院长大力支持国家科学图书馆科学文化传播工作表示感谢。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副馆长陈丹、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秘书长秦京光、副秘书长管小冬、《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魏秀菊、副主编王应宽、副主编王柳等领导专家出席报告会。   朱明院长在报告中通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和新农村建设主要内容的分析,阐述了农业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推进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业工程综合集成优势,通过提供科技支撑为新农村建设做贡献,从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朱明院长指出,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和核心。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农民居住园林化、生活现代化,使党的方针政策深入农村,使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入农村。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找准切入点,珍惜国力民力。并且,规划要有前瞻性,要考虑到今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体现和谐性,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具有包容性,注重保护传统民居等方面的文化遗产。要以人为本,突出农村特色,便利农民生产生活。随后,朱明院长与现场听众进行了精彩的对话。   会上还举行了简短的赠书仪式,朱明院长将其专著《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以及主编的学术期刊《农业工程学报》、《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等文献捐赠给国家科学图书馆收藏,国家科学图书馆副馆长陈丹代表国家科学图书馆接受朱明先生的捐赠,并向朱明院长颁发了捐赠纪念证书。   据悉,科学人讲坛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共同主办。讲坛面向国家和社会的科学文化传播需求,瞄准人们关注的热点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动态等重大主题,推出大师风采、科学前沿、科学文化和科学与健康系列讲座,以进一步推动中科院的创新文化建设,活跃科学文化传播活动,在普及科学知识、宣扬科学精神的同时,加强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构建知识共享、理念互动的科学文化传播平台。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利用自有资源,并充分发挥图书馆集成服务的优势,开通了科学文化传播服务平台( http://culture.las.ac.cn ),社会公众通过在线报告栏目,可以浏览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报告会视频资源。 资料链接 ( 专家简介 ) : 朱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研究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会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八届、九届常务理事,《农业工程学报》主编、《国际农业与生物工程学报》(英文刊)编委会常务副主任。长期从事农作物种子加工方面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和技术推广工作。在农业工程学科建设、科研攻关、战略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农业工程领域知名专家和学术带头人,曾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二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第三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国际农业工程大会奖等多项奖励,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农业部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3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08年荣获中华农业英才奖。 附报告会照片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56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达尔文
nbsgdsb 2009-5-27 16:15
2009年5月27日上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在研究生院礼堂举行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专题报告会。 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科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恩哥院士主持 今年正值伟大的生物学家、思想家、科学巨匠达尔文先生诞辰200周年,也是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为了让广大学生和职工更加深入的理解达尔文富有创造性,跨越了生物学领域,跨越了其生活时代和国界,至今仍对世界生物学的发展,对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对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着深刻而深远影响的科学思想和成就,报告邀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作了题为纪念达尔文的专题报告。近700名科学院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 在报告中,路院长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达尔文生平和科学生涯,并结合达尔文的事迹,从:热爱自然、热爱科学是科技创新最原本的动力;科学源于实践与思考;不迷信权威、敢于挑战传统观念的勇气;细致观察、缜密思考、系统的研究以及科学道德,科学追求等方面,不仅较为全面的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并讲述了达尔文的科学思想对科学、社会、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巨大影响,还为现在的科研工作者和我们这些中国科研的生力军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启示和借鉴。 路甬祥院长还以其独到的眼光,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角度,讲述了当代科研的状况和进化过程。他指出,现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跟物种进化相似,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过程。因此,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们,也应该努力适应现在的科研发展需求和发展趋势,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认清发展方向,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注重科研道德,改进科研手段和方法,才能跟上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做出有重大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路院长的报告深入浅出,生动幽默,会场内不时想起阵阵掌声。 最后,在场的师生们与路院长进行讨论交流。来自各个科学领域的同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思想,提出了一些有代表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最后,报告会圆满落幕。 会议详情链接: http://www.cas.ac.cn/10000/10000/10040/2009/135246.ht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两天课题组的学术交流会心得
热度 1 cutefay 2009-5-8 16:40
这两天我们课题组组织了一次学术交流会,是跟我们课题组一起参加一个973项目的各个课题组成员们的学术交流会。我负责这次交流会的会务工作,现在会议结束了,写一下自己的心得。 心得一:墨菲定理的体会 墨菲定律(Murphy's Law),亦称莫非定律、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语。墨菲定律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我在研一上自然辩证法课的时候,老师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解释形式:要把事情做得更完美,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举个例子,就是一个学生,考试成绩要想从90分提高到95分,比起从60分提高到65分,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就是事情越接近完美,要再提高所付出的努力越大。 这两天的学术交流会,因为有重要的专家出席,所以导师很重视,让我考虑周全点,把细节问题都要考虑清楚。也就是说,导师是希望越完美越好。组织这样一次交流活动比我以前组织的很多活动都要累心。虽然以前组织的很多活动规模很大,但是因为对完美程度的要求相对而言不算太高,并且经常组织也轻车熟路,就觉得相对轻松一些。而这次组织虽然花的时间不算多,但是组织得一点儿也不轻松,这几天神经绷得紧紧的,就怕有什么差错。实验出了差错可以往往重做,但是有些活动是要求一次成功的,所以要考虑得很全面,准备很周全才行,尤其是演出类、比赛类、会议类的活动更是如此。 心得二: 学术交流会上,我听了一些人的报告,结果有些报告听着听着就犯困走神了。我本来是挺想好好听听的,为什么还会犯困呢?犯困的原因是有些人做的课题和我自己的课题相差稍微有点远,我对他们的具体的实验方法和分析方法不太了解,他们ppt上的很多东西看得不大明白,当我越听越糊涂的时候,就容易犯困。例如,他们ppt上给出一个数值或者一张图片,来说明他们的工作的一些结果。我听了之后,不知道这些结果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好到什么程度。另外,很多数据没有和其他人工作的对比性,我不知道给出的实验结果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所以,不是亲自做过这方面研究的人,难以通过短时间的ppt能够明白的。 也就是,这次很多报告都是给内行的人听的,所以我对于和我课题相关性不大的报告,就听得糊涂了。我想,如何做一个报告能够让内行人和外行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有些难度。于是我就在思考,如何能够做一个能够让内行人和外行人都能够有所收获的报告。 在学术领域要让内行人听得明白比较容易,只要把一些实验结果一摆在那里,大家都清楚了。而要让外行人听得明白,一方面,要先用简练的语言对自己做的课题的意义以及大体思路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要多一些总结和对比性的数据,让外人有个直观的认识。例如,假设合成了一种材料,这个材料在某方面的性能指标是某个数据,外行人可能不懂这个性能指标表示什么意思,也不了解这个数据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但是如果在旁边加上一个比较的数字,例如加上一个本性能指标的国内最好水平是多少,国际最好水平是多少,诸如此类的一些比较数据,就让外行人有了很清楚的认识。所以,我觉得,要做一个要内行人和外行人都喜欢听的报告,可以来讲一些具体的实验细节的东西,但是要多一些比较数据和总结性的结论,让人能够一目了然。 BTW:这一周累死了,除了组织交流会,还在排练院庆60周年的演出节目,每天晚上10点多回宿舍脚都累死了,所以也就懒得写博客了。
个人分类: 科研*创新|6730 次阅读|7 个评论
南非映像——流水账
nbsgdsb 2009-4-18 18:39
经过了整整24小时的飞行和折腾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这是我们住的宾馆,坐落在印度洋海滩上,非常有欧洲的特色。此时的南半球正好是冬天,尼尔逊曼德拉湾温暖宜人。 晚上听着海浪的声音,嗅着海水的气息,沐浴着轻柔的月光,非常浪漫~ 我在意迫不及待的跑到海边去了。这是什么造型? 对于从没见过大海的我来说,下去淌淌海水是多么兴奋 看吧,一直从艳阳高照到夕阳西下,还意犹未尽 孩子就是孩子,很容易混熟。 我们几个亚洲人,常常在一起边吃边聊(左起:Godo(Philippines),我,Feri(Indonesia),HB(China),Cynthia(Philippines)) 你看看,还勾肩搭背的 经常一起混的几个哥们(左起:Young Sun(Cambodia),HB,我,Olsvado(Colombia),Feri) 拉美人就是会打扮,看看像不像西部牛仔? 中非友谊地久天长,哈哈~~,这是什么招式 ,太极对乾坤大挪移? 另外,重磅推出............ 我和菲律宾美女Cynthia的合影,哼哼!~ 嘿嘿,不错的大头贴吧~~~ 空闲的时候,我们还常常去商业区逛逛,城市不大,但是整洁漂亮 稍作休整,培训就开始了。 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做Tomas Baisn的湿地保护区参观学习。 首先,当然要自我介绍 然后是讲课听课和谈论交流 还去了Addo大象国家公园看野生动物 另外的重头戏是做项目报告,很紧张的说!~ 报告挺成功的 最后顺利毕业,哈哈,发毕业证啦!~ 我这什么猥琐的表情 培训结束之后,就是重头戏SCB年会了,会议规模很大,影响力也大,我们这群菜鸟们就跟着学习啊学习,收获颇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千余科学家警告人类生存岌岌可危-生态农业最为关键
吴信 2009-3-3 13:46
人类的农业、畜牧业、工业控制和改造了自然,同时也无可避免地导致了污染和其他对环境的危害。 目前,我们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个国外学者见到路边上很多的工厂这样对我说: Your contry is leading the old way that the development country has discarded thirty years ago!走着 实行先发展后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比如, 我们的水污染可以说面临着红色的警号!据环境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 1 亿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全国 1/3 的水体不适于鱼类生存, 1/4 的水体不适于灌溉, 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50% 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40% 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 60% - 70% 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在我看来,艾滋病村与此不无关系! 现在全球面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生态赤字,在工业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生产逐渐增加,生态承载能力逐渐降低, 先欠后还,祖欠孙还 的错误观念越来越泛滥,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何发展好生态经济是目前最棘手的问题。 张子仪院士说, 发展生态经济中如何发展好生态农业为关键的一环,如何从 以粮为纲 向 民以食为天 回归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 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如果说发展中处处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我们这一代可能物质上很享受,但是结果呢?将以数倍的代价来偿还!也许我们不还,子子孙孙呢!何以面对?! 生态思想家贾丁斯说得好: 可持续的说法太普遍了 , 让我们先停下来 ,先问 可持续什 ? 很显然,可持续经常被认为是 持续目前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 。这样的可持续生活模式只是持续现在的状态。但是目前的消费方式,尤其是在消费驱动的工业经济中的消费方式,正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元凶,现在的消费情形正是要改变的东西。 我们要警惕,不要只是简单地把可持续发展当作时髦词来谈论经济和消费的继续增长 ( 贾丁斯,《环境伦理学》 ) 。 所幸的是,人们不会 丧失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理性判断以及对生态系统和子孙后代的责任感。 十七大 报告 首次提出 生态 文明 , 绿色、无公害、和谐的发展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越来越被人们所向往 蓝天白云 , 草木繁茂,鸟语花香,一片绿色建筑隐没其中,人们善良纯朴,平等互助,爱护自然 环境的 生产状态, 最近看到千余科学家写报告警告人类生存岌岌可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全球环境展望 -4 》综合报告,很是震惊。 10 月 25 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发布了凝聚全球 1400 名顶尖科学家心血的《全球环境展望 -4 》 (GEO-4) 综合报告。为地球 会诊 的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自 1987 年以来的 20 年间,人类消耗地球资源的速度已经将我们自身的生存置于岌岌可危的境地。 地球不能承受之重 这份报告中运用多种模式,分别对大气、土地、水和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对各地区以及全球环境进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指出,环境变化的威胁是目前最迫在眉睫的问题之一,人类社会必须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大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由于全球人口的膨胀,地球的生态承载力已经超支 1/3 。人类农田灌溉已经消耗了 70% 的可用水。预计到 2025 年前,发展中国家的淡水使用量还将增长 50% ,发达国家将增长 18% 。报告称: 水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将成为缺水国家无法承担的负担。 同时,水质的下降趋势仍在继续。从全球范围而言,污染的水源是人类致病、致死的最大单一原因。 当前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速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快的。在已经被全面评估的脊椎动物物种中, 30% 的两栖动物、 23% 的哺乳动物和 12% 的鸟类的生存受到威胁。 第 6 次生物大灭绝已经开始,而这一次原因是人类活动。 为了满足自身的食物需求,人类还会继续发展农业并开拓耕地,但这对其他物种来说则意味着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在地球长达 40 亿年的历史上,曾出现过 5 次物种大灭绝,最近一次发生在距今 6500 万年的白垩纪末,恐龙就是在那次大灭绝中从地球上消失的。 这份报告还首次将世界划分为非洲、亚太、西亚、欧洲、拉美和加勒比、北美和极地 7 个地区,进行了分地区的环境评估和预测。对于拥有全球 60% 人口的亚太地区来说,环境资源的消耗和废物处理是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包括城市空气质量、淡水、农业用地使用、电子和有害废物的非法走私。 希望是最后一次警告 全球环境展望 是在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倡导下开展的一项重要联合国项目。 UNEP 此前已分别于 1997 、 2000 和 2003 年发布了 3 个全球环境展望报告。 最新的报告是联合国迄今发布的最全面的环境报告,共分为 10 个章节。来自世界各国的近 400 名科学家分为 10 个小组,分别负责其中一章内容的调查和起草,其中 157 人是 48 个国家政府直接指定的专家,其他人则是从 47 个国家的 50 多个研究中心挑选的各领域权威。此外,还有 1000 名科学家负责报告的审核。预计 UNEP 以后每 5 年会发布一次全球环境展望综合报告,期间每年发布年报。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奇姆 施泰纳表示: 自 1987 年联合国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报告以来,我们已经听到无数次警告声。我真诚地希望 GEO-4 是最后一次。对大自然和地球资源的系统性破坏已经到了这样的关头 世界经济体的经济生存能力受到严重挑战,而我们为子孙留下的账单是他们无法负担的。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4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报告也要有点脱口秀精神
suredream 2009-2-21 17:44
  忝为学人,做报告是免不了的,比较怕,原先是怕别人,现在是怕自己。怕别人是心虚,无论程度大小,原因总是对报告中内容没有吃透,怕别人提问题;怕自己是虽然自己明白,如何让别人认同仍是一个问题,怕自已贻误战机,归根到底还是怕别人。   据我来看,做报告(presentation)实质是沟通(communication),其中道理并非人人懂得,撇开内容高低真假不提,你得诱导听众接受你的一二三,大家都带着耳朵来,总是想听点好听的吧?内容上不能为您安排相声评声京韵大鼓,形式上总得释放点善意吧?而观众到底喜欢什么调调,又岂是我辈所能考虑全面?每次做报告,总在服务听众、诱导听众上疯狂自虐,谈笑间脑细胞灰飞烟灭。   要说把学术报告或项目答辩弄成脱口秀,那属于恶搞范畴,但来点精神也无妨,阿回的日常做法有五:   1.PPT上绝不放多余的内容,特别是文字,PPT只作为一个辅助性的工具,如果我讲的内容PPT上都已经有了,那我讲什么?你就用看的好了,有什么必要听我讲?我偏要让专家看到PPT觉得没空子钻,需要劳动尊耳听完我的聒躁,当然阿回的聒躁偏偏又字字烫贴、句句舒服,听在耳朵里只觉得不尽的受用,专家明白过来也只能做无奈一笑。当然作成果展示、漫天遍地的又别当别论;   2.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带着名角撞碰头好的心理把主要事实、内容交待完毕;   3.姿态绝对低,内容绝对简单,在座专家听完了以后都会觉得比我高明,但演讲者的务实作风还是值得肯定的,内容还是切实可行的;对年轻学子则大肆忽悠之,但仍务求给听众留下踏实、多知、活泛的印象,让其听完后有学到不少东西的错觉。   4.对于规定动作,需要交待却无吸引力的内容,一闪即过,甚至大手一挥,讲都不讲,绝不留恋,就当这部分已经毫无问题、大家应可大大放心一般。   5.不怕重复,善于重复,但关键还是要自己不怕,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被要求去表达,但又有几个人真正要听?重复吧,重复吧,寄希望于大家对你反复重复的内容能留下一点印象吧。   做报告,真累人啊!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85 次阅读|3 个评论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内容
xcl2822 2009-2-13 23:59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内容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可行性研究结论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编写时应按照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编写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主要内容包括: 一、项目兴建理由与目标 二、市场预测 三、资源条件评价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 五、场址选择 六、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七、原材料燃料供应 八、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九、环境影响评价 十、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十一、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十二、节能篇章 十三、项目实施进度 十四、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十五、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 十六、社会评价与风险分析 十七、研究结论与建议
个人分类: 学习交流|4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8年王应宽博士学术之旅
wangyk 2009-1-12 03:59
2009-1-12 王 应 宽 2008 年王应宽博士学术之旅 博主按:过去的 2008 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对人民共和国而言,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对我个人而言,也是不寻常,不平凡的一年(祖国 2008 和我的 2008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8050 )。因为经历太多的事情,因为创办国际英文刊,尽管特别的繁忙,还是利用了很多周末休息时间,参加了一些会议,虽外出参加学术交流的次数较之 2007 年( 2007 年王应宽博士学术之旅,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7632 )减少很多,但是,仅有的几次学术之旅仍然值得纪念和珍藏,愿与大家分享和共勉. 2008 年 3 月 5 日 , 应《机械工程学报》副主编梁福军博士的邀请,前往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与各位编辑同仁交流探讨开放存取。详情参见博文同机械工程学报同仁交流开放存取的一点感悟(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7227 )。 2008 年 5 月 24-27 日,驱车赴保定(星光国际商务酒店)参加第八届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相关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学术研讨会( NCAEDED 2008 )。该会议由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 、 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相关学科校长联谊会 和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发起 , 为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工程相关学科研究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的最大规模的会议,每两年举行一次。本届会议由河北农业大学承办。中国工程院士、长江学者等众多知名专家参会。主要议题是,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农业工程学科在发展现代农业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本人利用该会议的时机,在大会上作了十分钟的报告,介绍了创办国际英文刊的筹备情况,倡议并邀请大家参与协办,支持英文刊,并向专家征稿,为英文刊的创办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会议以申办演讲和代表投票形式决定 2010 年的会议在武汉召开,由华中农业大学承办。 2008 年 7 月11-13(12 日开会)日,乘火车赴沈阳农业大学参加由王金武教授主持召开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可靠性工程》编写分章研讨会。本人作为编外人员应邀出席,对教材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与各位专家进行了友好交流。 2008 年 9 月6-8日( 7 日) ,乘火车赴哈尔滨,先参加一个国际学术论坛,然后参加由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学会联合主办的 蒋亦元院士八十华诞庆典暨现代农业装备科技论坛 。会后在孙勇博士陪同下赴佳木斯、友谊农场、建三江农场等地考察了现代农业,看到良田千万亩的大农场和最先进的大中型现代农业机械,令人震撼和感慨。抵达中俄边境,拍了许多片片。 2008 年 10 月 15-17 日,在北京金码大厦参加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 2008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国际论 (InternationalForumonBioenvironmentalBioenergyEngineering,2008-IFBBE) 。 2008 年 10 月 19 日 至 20 日,在北京金码大厦,参加由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业信息化学会、北京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 第二届国际计算机及计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讨会 暨 第二届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 、 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与溯源技术研讨会 。由本人负责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精选部分论文,出版《农业工程学报》增刊一期,论文全部被 EI 收录。 2008 年 10 月 20-22 日,作为大会特邀嘉宾,陪同国际工程师协会( CIGR )名誉主席、终身教授 Bill.A. Stout 博士飞赴成都(峨眉山国际大酒店),参加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承办,中国沼气学会、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和同济大学协办的 2008 国际沼气学术研讨会暨产业化论坛 。来自美国、日本、芬兰、瑞典、德国和乌克兰等国家的 10 余位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研究院所和国内从事沼气科研及沼气产业等领域的代表 100 余人参加此次国际会议。期间在好友李世华博士、许文波博士陪同下参观了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 2008 年 10 月 25-26 日,在北京在中国农业大学神内中心参加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植保学会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专业委员会、农业部植保保机械工程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化学农药使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 2008 年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国际研讨会 。会议围绕 绿色植保,科技创新,高效施药 这一主题,来自德、美、波兰等国家的研发机构和国内 20 多个省市植保机械及施药技术有关科研院所的 150 余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交流。本人在此会议期间会晤了国际编委,与各位专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很好的宣传了国际英文刊。 2008 年 11 月 1-3 日, 乘火车经扬州赴镇江参加 2008 农业信息化、自动化与电气化国际学术会议。会上作关于国际英文刊的报告。 2008 年 11 月 3 日 , 应江苏大学副校长李萍萍教授邀请,为江苏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现代农业工程研究院的研究生作关于科技论文撰写与发表的报告。期间参观原副校长赵杰文教授实验室以及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的成果。在院长毛罕平教授和副院长李耀明教授陪同下参观农业工程研究院实验室,在院长马海乐教授陪同下参观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实验室。 2008 年 11 月 8-12 日, 飞赴厦门参加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第 18 次学术研讨会网络环境下的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创新学术研讨会。应邀作大会报告,报告题名为基于 Open access 和 OJS 的国际英文刊 IJABE 办刊实践。 2008-11-11, 应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和科技处邀请,经由厦门转道福州,作科技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学术报告,并与师生和各位好友进行了深入交流,广泛宣传了英文刊。附报道材料链接(《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王应宽博士来校讲学, http://www.fafufood.cn/2jym/xydt/54.htm )。 2008年11月28-30日, 应湖南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孙松林教授和副院长谢方平博士邀请飞赴长沙作科技学术论文写作学术报告。期间在吴明亮博士和蒋蘋博士陪同下参观了南岳衡山,拜谒了诸神。附:报道材料链接(《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王应宽博士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http://www2.hunau.net/xinwen/article/list.asp?id=5257 )。 2008-12-15, 应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研究员、副主任王纪华研究员和黄文江博士的邀请,作科技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学术报告(北京)。报道链接(《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王应宽博士到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学术报告, http://www.cnerc.gov.cn:80/document_3.aspx?name=newsid=28463 ),另见报道(北京农业信息化学会邀请《农业工程学报》副主编王应宽博士作报告, http://www.bast.net.cn/xwdt/xhdt/2008/12/19/211670.shtml )。 2008 年 12 月 26-27 日,在北京金码大厦三层报告厅参加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 与IJABE编委德国专家Andreas Herbst教授在北京2008植保与施药技术国际论坛期间合影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6783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交流及其他
jlpemail 2008-12-30 09:15
用非母语与人交流感觉和用母语大不一样。尤其是双方的母语一样,却要用另外一种语言交流,感觉就是隔了两层。就好像两个外省老乡,本来普通话都不怎么样,却放弃用家乡话交流,用的是很不流畅的普通话,双方都不会爽快的,如同咀嚼了蜡烛一样。 而双方的母语不一样,使用同一种非母语交流,就有意思了。有的人很流畅地说这种外语,但并不标准。却很有震慑力。有很牛皮的洋鬼子,(非英语母语的),来我国时本来很牛气。但他的英语水平一般。我们的同胞以外省口音很重的英语和他过招,结果这个洋人马上谦虚起来了,他听不明白这种英语。他不知道自己是输在了英语上,还是输在了外省口音上。总之,他变的小心谨慎起来。外省人击败了洋人,自我感觉更加好起来。 男孩子们迷恋的大陆的战争片里,有生气的蒋介石出现时,往往趁机普及一下一句浙江话。近日,和儿子笑谈:有研究民国断代史的 *** 教授发表《蒋介石用浙江方言骂嫡系部下的原因和意义》的学术演讲,历时三个小时以上,(接近于贺岁片中葛优扮演的秦奋在日本北海道忏悔的时间)内容主要有: 蒋介石的籍贯和语言习惯。 蒋介石为何骂娘;为何用浙江方言骂娘? 这句三个音节的短语的平仄特点(仄平仄);与国骂的平仄对比(仄仄平)。 哪些人算老蒋的嫡系?蒋介石最欣赏哪些黄埔弟子?蒋的嫡系部下为何欣赏被用浙江方言骂娘? 蒋介石用浙江方言骂嫡系部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意义(比如刺激出了丁点儿战斗力)。 儿子说爸爸你真爱开玩笑,有这样无聊的教授吗?研究这种问题。我说,类似的情况是有的。无非是为了饭碗问题,揪住一些十分无聊的事情深入研究开去,大做文章特做文章。好似选定了一个地点,挖下去。先出土,后出水,再出油,然后或许就是文物古董、金银财宝了。总之是肯定有收获的。我的意思无非是:其实研究没有什么,不过是抓住一个问题翻来覆去,前后上下左右地天天琢磨。把琢磨的结果记录、总结下来。用别人可以理解的工具进行交流,力争扩大影响面。 而我对于刚才那个演讲的回答是:老蒋的骂法,让他的部下感觉很亲切! 他不用普通话骂,也不用外语,用的是韵文十足的浙江方言。这就让挨骂的人受宠若惊了。那是在骂自己人哪!与此相反,我认识的一个小伙子曾经用地道的英语骂(没有学习过英文的)领导。领导很生气,不是生气挨了骂,而是因为听不懂。这不是典型的语言歧视吗?领导普通话还没有讲利落,你小子却用流利的英语骂人了,真是欺负官人太甚了!领导回敬他的不过是:一句地地道道的川骂,和老蒋喜欢用的省骂字数很接近。 事情的结果很严重,这个很有才华的小伙子的结局很惨,若干年后在他的川籍领导的热切关怀下,小伙子回老家种地(一说去深圳打工)了。 看、听杂技演出时,经常对那些口齿伶俐、模仿力强的艺人赞叹不已。艺人可以以假乱真,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叫声,好像他们会说禽言兽语一样。他们当然是乐于卖弄技巧的。好似神枪手卖弄枪法,武师卖弄拳脚功夫一样。 语言是否也有大小、高低、贵贱之分?我看没有。影响力以及普及运用的范围不一样。就作为交流工具本身而言,价值一样的。 就我自己而言。与人交流,我更愿意使用母语。无论口头还是书面的。 用非母语与他人交流,我当作一种补充。说是业余的爱好或者乐趣也行。 我以母语书写的文字,自己敢看第二三遍;用非母语写的,不敢看第二遍。看了会觉得那不是自己的产品。对那些产品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即使它们成了白纸上的黑字(不,黑色的字母!)也依然觉得不可靠。 以下图片来自网络,和文字没有关联,只是表示一个报告的现场.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44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写研究论文与学术报告1.2
zjwang 2008-10-1 09:05
Form and Style: Research Papers, Reports and Theses 如何写研究论文与学术报告 (注:书名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译) 内容:1.2部分全 翻译:汪自军 1.2 准备书单 一旦你选择了一个宽泛的题目,你就应该开始确定如何缩小和定型这个题目。这份工作将将促使书单的形成,书单也就是与你初期阶段研究相关的资源列表。做参考书单时,你需要有图书馆资源的知识,如图书、电子资料和利用检索系统来查找资料来源。而且,你必须学会准备书单信息的方法,不管是采用索引卡片还是计算机文件的方法。 在研究的初期阶段,你应该记录你遇到的与你研究相关的每个资料来源信息,即使你不确定你将来是不是会用到它。如果在早期你忽视了文献来源,可能以后会引用那些在早期似乎不相关但后来证明很重要的文献。根据项目的需要,你论题的本质和范围,应该标定适当数量的书单来源。 甚至在你开始一项特殊的任务之前,你应该熟悉您所在的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台,文献区,卡片目录(卡片的形式或在线),期刊检索,阅览室,储备文献区,政府文件和特殊馆藏资料。您所在图书馆可能还提供诸如馆际互借、计算机搜索、数据库等服务,以及提供诸如计算机、打字机、复印机和缩微印刷品阅读器等设备。一些图书馆分发印刷的手册来指导人们使用他们的设施,如果您所在图书馆没有,则自己花一些时间去查找资源。而且,去所有不同的可利用的图书馆查找资料,比如其他公立和私立大学、博物馆、艺术馆和商业图书馆。 图书馆的工作开始于文献区,一般和专业的索引、书单和卡片目录都能帮你完成一系列的相关工作。而且,你能发现一些信息广泛的其他来源,比如词典、百科全书、传记、地图集和统计资料。在很多图书馆,你能以电子形式使用这些材料。如果你在查找信息时遇到困难,可以向图书管理员咨询,因为他们具有文献资料使用的图书馆知识和专业技能。 1.2.1 综合索引和专业索引 索引这个词指按字母顺序列出名字和题目。一般非常熟悉的索引是在大部分书籍的最后列出名字和题目。索引也可以列出对构思一项工作书单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索引对查找那些还没有登记到图书馆目录中的杂志和报纸文章尤为有用。一些索引,包含摘要或者文章和书籍评论的简短概要,也有其他一些索引只是简单地列出书籍和其他资料。 综合索引覆盖了广泛的学科范围,他们都列出了期刊的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或都评论。专业索引集中特定的学科领域,来自各种的期刊和书籍中的资料。你从事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你就得积累一系列相关的索引。为了搞清楚您所在图书馆是否有您从事的特定领域的索引,你可以在总索引中查找目录,也可以在特定学科的分目录中查找。 印刷索引将会使你了解组织形式和其中的缩写,计算机形式索引将会利用屏幕上的指示程序提供信息。在你利用这些索引之前认真研究这些资料,将会帮助你发现你需要的条目,及搞清楚特定索引中的编号和缩略语。 1.2.2 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指系统综合地列出书目,这些书目不仅包括那些引用了部分内容或为研究进行了查阅的书籍,还包括关于研究课题的著作。这些参考作品对形成工作书单很有用。为了确定一个书单在您的学科是否存在,您可以参考 Bibliographic Index: A Cumulative Bibliography of Bibliographies (1937-) 或者 A word Bibliography of Bibliographies by Theodore Besterman. 这些作品提供了单独发表的书籍和包含在其他著作中的两种类型的学科书目,你可以到总书目的图书馆目录中查找,也可以在特定学科分目录中查阅。 1.2.3 图书馆目录 目录是图书馆的资料的索引,它有两种形式:( 1 )一套放在抽屉中的卡片,即卡片目录;或者( 2 )电子数据库中的条目,或者在线目录,它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访问,有时他们是图书馆专有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办公室也能使用。 卡片目录的基本原理 即使你们图书馆有在线目录,你也应该了解一些卡片目录创建管理的原理。 主要条目卡片是作者列表,包括作家、编辑和翻译等类别。当你想知道一个作者有哪些作品时,应该利用作者卡片。 标题卡片能引导你在只知道题目但不知道作者的情况下查找文献。图书馆通常综合作者卡片和标题卡片,并且根据题目第一个单词的字母顺序排列标题卡片,除 A, An, The 除外。 学科卡片对于查找与你课题相关的资料来源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他们指示了图书馆中某一个学科领域的所有著作。了解你的课题的参考书籍在哪个学科领域类别下很有用,主题标目能帮助你找到相关的主题和额外的信息来源。你也能够通过查找综合学科找到主题标目,比如艺术、历史、文学、语言学和物理,或者注意这个学科的子分类和交叉参考。 在你研究的初期阶段,你应该拓展而不是缩小潜在的相关学科主题。经过思考的和具有创造力地利用学科主题清单能形成原始的方法和资料。 为了高效地利用主题条目,首选应该学习你们图书馆分类系统使用的主题分类、子主题和交叉文献。你可能会遇到两种分类系统,即美国国会图书馆和 杜威十进制系统。因为杜威十进制系统比较老,所以绝大部分图书馆不再用这种方法对新资料进行分类。当然,许多图书馆用两种系统藏书,所以你必须了解这两种系统的标目。 当你在分类中找不到你的课题,试着在主题标目中查找。比如, Equal Rights Amendment 在卡片目录中找不到,通过查找主题标目,你将会发现 ERA 的资料在 Womens Rights-United States 。在杜威十进制系统中,可能参考 Sears List of Subject Headings by Minnie Earl Sears ( 14 th ed., Martha T. Mooney 编纂 )。基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系统的话,参见 Library Congress Subject Headings ( 18 th ed. , 4 卷[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分发中心, 1995 ])。 熟悉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规则能消除在查找文献里的迷惑。绝大多数缩略语按全拼来排序( Mr. 按 Mister 来排)。以 Mc 或者 M 开头的名字看作全拼 Mac (如 McHenry 按 MacHenry 来排)。文章标题中的 A , An ,和 The 在按字母排序时不理会。 图书馆用两种字母排序中的一种系统:逐词排序或逐字母排序。逐词排序系统更普遍一些,在这种系统中,完整词排在包含它的长词前面, Hard Times 排在 The Harder They Come 的前面,因为按这种规则 Hard 排在 Harder 前面。拼写完全相同的条目则按先人物再地点最后事物的顺序排列: Reading, Thomas 排在 Reading, Pennsylvania 的前面,与此同时它又排在 Reading Is Fun 的前面。在逐字母排序系统中,每个字母都得考虑。 The Harder They Come 排在 Hard Times 前面,因为在 Harder 中的 e 排在 Times 中的 t 。图书馆管理员拥有他们图书馆关于字母排序和分类规则的信息。 在线图书馆信息 绝大部分大学图书馆开始在图书馆和其他一些地方用在线目录和电子数字库来代替卡片目录。除了从你们图书馆得到信息外,你也可以访问一些国家主要研究图书馆的在线目录,如全国范围内可使用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和家里福利亚大学图书馆。 RLIN (研究图书馆信息网络)和 OCLC (在线计算机图书馆中心)是国家书目数据库,提供了全美和许多其他国家的藏书地点,人可以通过个人电脑访问这些在线图书馆信息。 大部分图书馆有自己的在线系统,样式各种各样,但是他们都是基于卡片目录原理的。图书馆中的著作按作者、标题和学科来组织。一些在线系统允许你浏览一系列的索引号、作者、标题和学科等;一些包括指定期刊的拥有情况,例如,可以指示哪些卷在馆中哪些缺失哪些正在流通信息;一些还包括订购或者正在引进的资料。许多图书馆发展在线系统只有几年的时间,一个图书馆拥有 1980 以后的在线著作通常意味着在包含 1980 及以后编录的书籍,即使他们可能在几年前就出版的。一本在 1970 年出版 1978 年购买 1980 编录的书将会出现在在线系统中;但是,一本在 1978 年出版 1979 年编录的书仅会出现在卡片目录中。最终,所有的条目都将会进入在线系统,同时你将会使用卡片和计算机系统两种方式。 在使用在线系统的时候,遵循标有 Help 或 Options 的指示菜单或文件的说明。进入系统后,你将会被询问通过作者、标题还是学科来查找文献。如果你需要查找一个特定作者的指定著作或作者的一系列著作,在合适的地方输入作者的名字(最先输入 last name )。如果你仅知道著作名,在适合的地方输入书名,同样知道学科输入学科。大多在线系统使用卡片目录一样的标准标目和子标目。如果计算机对你的请求没有任何反应,首先检查单词的拼写,如果拼写没问题,则试着替换一些关键词输入。 很多系统配备打印机,可以把屏幕显示的条目打印出来。有的系统允许你把信息下载下来,然后回家打印。这些服务让你不用手动摘抄制作你的书目,而且手动制作不仅耗时还容易出错。因为往计算机中输入这些信息里不可能毫无错误,所以你在查找文献时自己要检查确定信息。 1.2.4 电子来源 计算机和通信的发展,促使电子数据库和信息网络两种电子来源的快速发展。 电子数据库 电子数据库有两种形式:( 1 ) CD-ROM (光盘只读存储器),用于光盘立体声系统的那种盘,和( 2 )在线数据库,像 DIALOG 或 H.W.Wilson 这样的中心数据仓库和供应商提供的。很多索引和书目现在印刷和电子 CD 或者在线或者两者均有这样的两种形式都可用了。这些参考著作包括 America: History and Life 等。其他电子数据库没有印刷形式。这些数据库可以每周、每季度或每年更新,通常电子版本特别是在线版比印刷版更流行。 当你进入一个新的数据库,你得花一些时间研究他的结构组织,就像你必须研读一本书中的表格和索引。大部分数据库有一个帮助程序在线指导程序,同时还有印刷版的小册子。 因为还没有任何组织对电子来源进行系统化统一,所以他们有不同的命令,符号和描述符等,而这些标目在印刷来源时都是要求统一的。把一个或几个你认识相关的题目放在一起查,看他们在一个特定数据库中是怎么样定义的,通常是很有用的。一些系统能够浏览按字母排序的学科列表,还有系统可以查找在标题、摘要或者文章中包含的任何关键词,包括出版社、出版日期和文章的语言。 数据库操作基于称为布尔逻辑的组合系统原理(据发明者 George Boole 命名),它用一些操作符 and , or 和 and 来工作。 And 和 not 用不同的方式来缩小查询,而 or 用来扩展查询。下面是用 RLIN 逻辑操作的命令例子( fin = find , pn = personal name , tw = title of work ): fin pn joyce, james and tw ulysses (缩小至查询 Joyce James 的一本著作 Unlysses ) fin pn joyce, james and tw ulysses not gabler, hans walter (表示不包括 Hans Walter Gabler 编辑的那版) fin pn joyce, james and tw Ulysses or tw finnegans (扩展查询至包括 Joyce 的 Finnegans 和 Ulysses ) 一些数据库除了一些书单信息外,还包括文章内容,如摘要、全文甚至整本书。摘要可能是像大多数科学期刊那样是文章自身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数据库公司准备的。 图书馆的自己的数据库服务通常是免费使用,许多图书馆还制作一些免费的 CD-ROM 数据库。当然,如果图书馆使用校外数据库时,则要对每台计算机每一篇文献查询进行付费,因为这个查询的代价非常大,需要精确定义描述符并初始化。 现在一些百科全书、字典和其他一些参考著作也有 CD-ROM 形式的,了解更多关于 CD-ROM 形式的资料信息,可以参考 CD-ROMs in Print: An International Guide to CD-ROM, CD-I, CDTV, and Electronic Book Products (Westport, Conn.: Meckler) ,它每年都会更新。 关于在线数据库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见每季度由 Cuadra/Elsevier 发行的 Directory of Online Database, 一年更新两次。 信息网络 计算机网络能让世界上计算机共享文件。利用网络,你可以做很多工作,如收发电子邮件,登录一个日益拓展的系统中查询资料,从其他机器下载文本和图片。为了访问因特网,你需要一个机构的帐户(大部分大学提供这种服务)或者向一个商业在线资源服务订阅,如 CompuServe, America Online 或许多其他的。电子网络是你收集论文信息的另一种渠道。 图书馆资源 文献区 相关: 如何写研究论文与学术报告1.1
个人分类: 学习笔记|744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