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季建业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季建业不忘作秀
热度 3 manrongchen 2015-4-9 17:14
季建业被判刑15年仍不忘作秀 今日扬子晚报,季建业忏悔:本想做个清白的好官 贪污一千多万,情妇几个,而且还利用手中权力换了个硕士、博士学位,彻底的没有底线。 还说做清官、好官?无耻de很,难怪我们的学术领域有如此复杂的生态。为他提供申请学位的学校、领导既不道歉也不检讨,因为他们拿了季建业治下的纳税人的钱。这样的学校也无耻,他们拿手里的文凭货与季建业这样的官员,学校得到提升,腰包鼓了。谁是受害者? 曾经有人说季建业“三铁”,其中一铁就是铁公鸡,一分不花把城市建设好。其实这种做法是把城市土地作为交易。给你50年甚至70年使用权,建起来你经营获利,谁不会? 贪官到底贪了多少?这个帐算得清楚吗?难!给人民带来多少损失?他治下的乱局将对后任者有时是不可逆转的难题。 地卖了,房子盖起来了,人关了,仿佛平静了。 被关了的还一脸无辜。这难道不可笑吗? 2015.4.9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60 次阅读|4 个评论
被判刑的季建业仍然是‘杰出人才’
热度 3 lin602 2015-4-8 13:40
中午边吃饭边看电视,央视新闻频道12:35分的‘法治在线’,记者专访被判15年刑的原南京市长季建业。他贪腐一千多万元吧。 面对镜头,侃侃而谈,对答如流,滴水不漏,真不愧是‘杰出的领导人才’。 不承认不行,许多领导左是人才,右也是人才,上是人才,下还是人才! 有些领导在位时吃香的喝辣的,进狱后,还是高普通犯人一等。不服不行呀。 金子总是发光的,人才放那里都是人才,这是一个新的解读?
2942 次阅读|3 个评论
段王爷6万13年 vs 季建业1100万15年
热度 9 laserdai 2015-4-7 21:06
想起来中科院某研究所的段王爷,抛弃美国温暖的家庭:老婆孩子热炕头,凭着对祖国的无限热诚和热爱,毅然回来参与祖国的伟大建设,取得了辉煌的专业学术成绩,明显达到中国院士级别! 孟子说,食色性也! 食色 各占50%。面对 段王爷 这种情况, 共和国 丝毫不考虑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严肃现实问题而给与解决途径(比如再批一个指标!),段王爷无奈之下只得去捐献。最后查出科研经费问题不到6万元,因此判处13年有期徒刑。有人恐怕会纠结另外的100多万元,那些开销相信肯定是用在科研工作上了,纯粹是发票问题而已。类似地,最近回国的李竞博主也遇到很多次类似问题,要么自掏腰包(这太亏了吧!)要么去买发票。如果是后者问题,最后,这位李王爷一定会跟段王爷一样进去。 这是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相对于文革有了很大的改善。 今天见到另一则新闻。 原南京市长季建业好同志,不忍心 抛弃中国温暖的家庭—— 老婆孩子热炕头,凭着对祖国的无限热诚和热爱 ,毅然没有出国,积极参与祖国的伟大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最后提拔为南京市市长的职位,听说这是国务院副总理级别,正儿八经的国家领导人序列!最后发现,由于有些时候不够认真细致,有1100万元没有能明显符合国家要求和标准,于是被判刑15年有期徒刑,以示严惩! 相对于当年对于刘青山、张子善的处理, 有了很大的改善! 一些小九九的算计: 段王爷6万元13年,相当于2.17年/万元。 季建业 1100万15年,相当于0.16月/万年=4.9天/万元。 还是段王爷牛,那个钱真管用!! 天朝的法律和量刑标准,应该全部都是文科和文艺人士炮制出来的,连小学的数学水平都不到! 以前相关博文: 2013-1-4, 如此重整段振豪严重违背中国国家利益 2012-3-26, 段王爷过堂 vs 蒋中正长江防线训话 2014-12-10, 段王爷6万换13年 vs 刘铁男3千5百万换20年 科学网—同为海归:段王爷下囹圄,施一公升官,扫地僧评论 .. 科学网—准院士张曙光为卿狂老房子着火胜过段王爷- 戴德昌 ... 国爱的李小文vs 爱国的段王爷 - 科学网—博客 中国原南京市长季建业因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他人财物,被判有期徒刑15年并没收个人财产200万元;被告当庭表示不上诉。 宣判于4月7日上午10时在山东烟台中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进行,据烟台市中院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显示,审判长在庭审中宣读了季建业自1992年至2012年间的受贿罪情节:在此期间,季建业本人或通过其特定关系人非法收受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132万余元,当中包括现金贿款、财物赠送以及股票投资收益等等。 “本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审判长在宣读的宣判词中说,并指 季建业有坦白情节,认真悔罪,依法可从轻处罚。 季建业案在今年1月公开审理,原南京市长在庭审中当场认罪,并请求轻判。 他在2013年10月被南京一名房地产商举报后落马,之后中央纪委巡视组进驻江苏省,先后查处了南京、扬州等市的多名官员,其中包括原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这也令南京成为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后第一个书记、市长均落马的省会城市。 据法院微博指,7日的宣判后,季建业当庭表示服从庭审判决,不上诉。 季建业案在今年1月公开审理,原南京市长在庭审中当场认罪,并请求轻判 据报道,季建业的起诉书显示,他在任职期间本人或通过妻儿兄弟收受的贿赂,主要来自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朱兴良、苏州市锦联经贸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徐东明以及江苏吴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天晓等三名地产商人。季建业从这三人处收受了超过1065万元人民币,占其涉案贿款总额的94%。 报道还指,季建业利用职务便利或利用职权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向他人提供帮助,七项指控当中有六项涉及在昆山、苏州、扬州、南京等季建业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进行的项目开发,设备供应,获得土地使用权、拆迁、建设等。 上任南京市长后,季建业主推在南京全市实施全城雨污分流排污排涝工程,原计划在2010-2014年间投资180亿元,但据报道指,在季建业落马后仅数天,这些工程即全部叫停。 今年2月6日,中国官方媒体中央电视台在《新闻直播间》节目播放了季建业受审过程中的一些画面,通过剪辑片段以及专案组人员的陈述,显示他从辩解掩饰到供认罪行的过程。 专案人员表示季建业口才很好,但经过多番对话后,季建业交代涉案细节,并主动写下悔过书——公开犯罪官员的悔过书是中共在查处贪腐官员时惯常的做法之一。 在季建业被曝光的悔过书中,经常被媒体引用的一句话是:“廉洁是1,事业、功名、地位、财富、尊严都是0。廉洁出了问题,一切都等于0。”
个人分类: 社会文化历史|2097 次阅读|13 个评论
[冯言冯语]北师大校友沈培平博士学位造假?
冯用军 2014-3-22 17:35
老冯故事会iStory of Feng(冯用军说时事)之贪腐省长沈培平博士学位涉嫌利益输送? 唐山市著名教育学者、河北省历史文化讲师、中国最年轻资深大学评价专家 冯用军博士 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党干部接受再教育是好事,但应取消特殊时代产生的各级各类党校的学历学位教育和授权资格,仅仅将其作为我党干部接受继续教育的组织,研究颁发各级各类学历、学位,不得以各级各类的“在职研究生学历”(含MBA、EMBA等花钱买来的学位)作为提拔依据。 曾经,哈佛大学拒绝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的校长提名要求; 曾经,大连理工大学为最美政协委员刘迎霞而感到光荣; 曾经,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为有季建业校友而高兴; 曾经,北京师范大学为培养出云南副省长沈培平博士而自喜... 曾经,我党内官员和国企事业单位充斥着海外野鸡大学、党校的硕士、博士... 官学、学官,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套封建伦理难道在社会主义中国也管用? 我党官员的天职是为人民服务,他们已经享有普通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特权和优质资源,难道还要来学术圈镀镀金、分杯羹? 我国党、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内的假学历、野鸡学历、利益输送学历、党校学历官员不除,腐败肯定难治! 打老虎、拍苍蝇,大快人心,不仅要看官员经济、生活、思想是否清正,还要看官员学历是否正当。 继本博披露云南省原副省长沈培平的博士学历和教授职称可信性存疑之后,一方当事人北京师范大学在3月13日于官网公开了一个简短声明,内容如下: 日前,有学生询问关于沈培平学历等问题。经了解沈培平于2004年报考并进入北师大自然地理学专业学习,此前其已符合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政策。自然地理学属于文理交叉学科,其研究方向为“自然资源高效利用与区域发展”。其毕业论文为《云南省普洱茶产业发展研究》,论文主题与其当时工作实践具有相关性。2007年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沈培平兼职教授聘期已过,已不再是北师大资源学院兼职教授。学校免去其普洱茶研究院院长职务。 与北师大网页上其他有关沈培平的资料一样,这个声明短暂上网后,网页即遭删除,至今未恢复。但上述内容仍是北师大对此事的正式回应,记者20日曾从北师大宣传部门负责人处获得同样的回应。 而对于记者提出的“北师大规范外聘学者的具体制度为何”、“校聘教授目前有多少人”等问题,校方迄今为止仍未答复。 研究院到底“去哪儿”?校方不回应,政府不清楚 沈培平曾任院长的,普洱市政府与北师大资源学院合建的北京普洱茶研究院,现在前途不明。普洱市政府办公室、茶业局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向记者表示,对这个研究院的情况不知情。在沈培平落马后,普洱方面唯一与研究院有联系的人就是普洱市挂职副市长、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 盛军是北京普洱茶研究院的副院长。他在电话里告诉记者,由于他过去一直从事茶叶的自然科学研究,人又远在云南,主要是为研究院远程提供普洱茶工艺、功效方面的研究资料,担任智力支持,北京那边主攻的产业规律研究方向他并不熟悉,也不知晓研究院相关网页从学校系统中消失一事。他认为,虽然沈被卸职,研究院本身不应该关闭,“多可惜啊”。 这是一个正常运转的研究院,还是为了博取学历、输送利益而建立的管道,或者二者兼有?在有限的公开资料和校方回应下,难以进一步追问出答案。但不妨碍追问的,是沈培平以常人难及、甚至许多同僚都难及的效率,获得了博士学位并进而受聘教授职务的事实。 工作学历两手抓 沈培平不是个例 5个月内从在职博士速成为兼职教授的沈培平,在官员中是一个比较极端的工作学历两手抓的例子,但并非特例。 原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的履历中甚至不包括本科或大专学历,在进入苏州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法学专业的在职硕士研究生班之前,他只有苏大政治系干部专修科的两年学习经历。而在职硕士毕业后一年,他接着升上博士班,获得了同学校同专业的在职博士学位。很快,在南京又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博士后证书。 这期间,季建业从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一路升任扬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季建业落马后,他的法学博士头衔一度成为媒体集中报道的“亮点”。 另一个例子是原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廖少华担任六盘水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期间,曾在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一年,其后升任六盘水市长期间,又于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三年,并获得学历。如果将他的学历和官职的走向在时间轴上绘成两条线,那么在2001-2005这四年间,这两条线是交替攀升,交相辉映。 最著名的例子,自然是原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辽宁省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政法专业毕业的王立军,通过一系列在职研究生班的过渡,成为“省委党校研究生,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并于多所高校任兼职教授。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曾引起舆论广泛哗然。 “图虚名,招实祸。真想建议中组部把这些博士招来考一下。我抨击不学无术、注水的博士。”这是2014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孟学农对官员学历注水问题的抱怨。学历高,提拔机会就多,这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引发官员对学历趋之若鹜的根本动力。但也有评论指出,学历学位并不直接关系到升官的“本钱”,许多人图的只是个外表光鲜,他人歆羡。 建议:不是国民教育序列的学历 提拔时不承认 “我觉得今后选拔干部,一定要把各种各样的学历明确区分开来,比如说国民教育序列,就是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这就是考核的一个维度,这个维度不允许其他指标加入。所谓各种各样的在职培训,都属于另外的序列,不能混同。” 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对本网记者说。 查阅官员履历时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履历上并不都写清楚官员的国民教育序列。有人有学习记录,却没有学历,有人有学历,却没有学位;有人读专修班,有人读干部培训班,有人读学历教育班,琳琅满目,时间长度从2年到4年不等,但不管何种情形,最后百川归海,都能用一个“在职研究生学历”干净利落地解决。这个学历,又能进一步成为“硕士-博士-教授”序列的敲门砖。 “应当看到,干部在职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过去动乱的背景下一下子没有那么多专门人才的前提下产生的。现在已经快四十年过去了,确实已经到了该纠正这种情形,采取新的措施来对待这个问题的时候了。”王旭明认为。 他提出的方案是管住“入口”和“出口”:在高校学习培训没问题,但绝不颁发国民教育序列才能颁发的学历学位,只颁发证明;组织提拔时也不再把学历作为一个重要条件,不再把培训学历作为提拔依据,也不予公布。他认为,这可以堵死官员学历的“注水口”。 “一个官员只要用心工作,不可能有精力去拿学历。所谓注水是什么?本质上就是你要兼顾,但你不可能兼顾,水就注在这儿。” 王旭明最后说。
个人分类: WCGI世界廉政研究院|2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季建业的学位问题看过于紧密的政学关系
热度 2 manrongchen 2014-2-13 18:40
从季建业的学位问题看过于紧密的政学关系 陈满荣 马年的大年初一媒体发布消息:中共中央纪委对南京市原市委副书记、原市长季建业严重违纪问题立案检查。经查,季建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或通过其亲属等人收受巨额财物;道德败坏。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中央纪委审查并报中共中央批准,决定给予季建业开除党籍处分......。 2月8日媒体消息: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江苏省南京市原市委副书记、原市长季建业涉嫌受贿犯罪,依法决定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 就在去年10月,光明日报曾发表署名文章“政学之间关系不应过于‘紧密’”,其中列举了季建业学位问题遭到媒体质疑的案例。季建业从党校干部班的学员到苏州大学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再到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其“学术之路”与与官运交叠上升,引人遐思。季建业是不是完全按照相关课业规定的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日常课时保障,论文的撰写、答辩等等,是个人独立完成还是有人代劳?媒体质疑的教授代笔论文是否属实?身为地方主要领导,季建业如何协调公务和学业的关系?还有,其不同时期任职的地方均与其求学的大学有一些合作项目,这仅仅是巧合?这种政学之间过于密切的关系,未免让人有“不太正常”的感觉。事实上季建业的案例并不孤独。 在大学疯狂追求项目和金钱、官员追求学位的路上,也许存在政学之间“你情我愿”的暧昧关系。 第二次教育实践活动是否查查这种。看看能挖出多少张曙光?
个人分类: 真的假的?|1873 次阅读|4 个评论
会判多少年呢?
热度 5 lin602 2014-1-30 16:08
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被开除党藉了,这是今天许多网站重要新闻。 作为南京市民,已经没有感觉了,因为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怪不怪。太多了,市长也是走马灯似的。 与不少人聊天,说某某官员贪个数百万元,有些人认为不多。比较起来,这样的官就是好的了。说得我一蒙一蒙的。这就是中国目前平民的思想。 平民已经准备大年三十的晚饭了,去年的这时候季大市长也准备喝‘茅台’了。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呀,今年他茅台喝不成了,喝点其他的吧。 下一个问题,他得判多少年呢? 看到我校园中著名学者梁希先生的铜像,让我想起铜像揭幕时,当时的南京市长王武龙来揭幕时的照片,王武龙前几年好象被判‘死缓’。 世事难料呀。 平民,没有前呼后拥,没有茅台五粮液,只有‘老婆孩子热炕头’,不过,喝着酒心里是踏实的。 中国的官其实也挺可怜的,淌在污泥的官场中,要想走在其中而不染,真是太难了。看到真金白银、如花美女而不动心,比上天还难。 普通百姓特别是中产阶级,上天没有让你当官,是上天给的恩惠。
2664 次阅读|3 个评论
南京的季市长倒了,雨污分流工程也错?
热度 7 lin602 2013-10-23 21:49
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倒了,双规了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媒体上讲他是工程市长,搞了不少工程,也捞了二千多万。现在央视正在播节日,祝岩松主持,里面一个内容是关于南京搞雨污分流的工程问题。 南京近千万人口,生活污水包括化粪池水原来与雨水是一个下水道,我们学校以前的生活下水全部下玄武湖,所以玄武湖水有段时间很脏,甚至有点臭。前几天到玄武湖边看看,水干净多了。秦淮河水也比以前非常干净。 雨污分流工程,我觉得是一个好工程,这里面的腐败是管理上的问题。 有时候我觉得非常不舒服,领导在位时,什么都是正确的,好的。领导倒台时,什么都不好,甚至是罪恶。 薄熙来在位时,重庆打黑光荣,他倒台时,又是一个说法。 所以政治的残酷表现在各个方面,也体现出文化中的东西。中国的政治与权力争夺有时候非常残酷,就是因为内含着‘胜则君败则寇’。 媒体经常充当着‘政治需要’。
2118 次阅读|1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9: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