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混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物理学哲学之混沌理论部分参考文献
tian2009 2010-3-29 02:52
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张淑誉译,郝柏林校,1989 James Gleick, Chaos: Making a New Science 伊恩斯图尔特,上帝掷骰子吗?上海远东出版社,潘涛译,1995 Ian Stewart, Does God Play Dice? J.布里格斯、F.D.皮特,湍鉴,商务,刘华杰、潘涛译,1998 John Briggs, Turbulent Mirror 迈克尔克莱顿,侏罗纪公园 Michael Crichton, Jurassic Park 刘华杰 《浑沌语义与哲学》 :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02-2006133793.htm (感谢刘华杰教授提供链接) 刘华杰: 论浑沌对决定论的影响 (华杰此文作于1994年,文中有大量公式,对于文科出身的同学来说,阅读有一定的难度。阅读时可以忽略这一部分:) 刘华杰教授推荐: Peter Smith的Explaining Chaos(1998),从哲学上讲,是一本不错的书。 还有S.H.Kellert的In the Wakes of Chaos(1994).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329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遍历理论-遍历理论
wjc05 2010-3-17 22:46
遍历理论-正文 http://www.hudong.com/wiki/%E9%81%8D%E5%8E%86%E7%90%86%E8%AE%BA#5   又称各态历经理论,研究保测变换的渐近性态的数学分支。它起源于对为统计力学提供基础的遍历假设的研究,并与动力系统理论、概率论、信息论、泛函分析、数论等数学分支有着密切的联系。   按经典力学,一个力学系统可以用广义坐标 q =( q 1 , q 2 ,, q n )和共轭动量 p =( p 1 , p 2 ,, p n )来描述。用 H 表示该系统的哈密顿函数,那么这系统遵循哈密顿正则方程:    称( p , q )所在的2 n 维空间为相空间。   系统的一个状态在相空间中有一个代表点 P =( p , q ),系统的运动就对应于点 P 在相空间中的运动。如果系统是保守的,其总能量 E 便是常数,点 P 的运动就被限制在相空间中的等能面(称为能量面) H = E 之上。   假如系统的自由度 n 非常大,例如在一定容器中气体分子的运动(宏观上微小的体积中仍含有大量的分子),如果与外界没有能量交换,就是一个保守的力学系统。这时 n =3 N , N 是分子的数目。因为人们无法去解如此巨大数目的哈密顿方程组,也无法实际地测得解方程时所必需的初始资料,所以不可能再用纯经典力学的方法来研究这样的系统。其实,系统中大量分子运动的综合作用才决定出系统的宏观性质。例如,气体的单个分子只是断续地冲撞容器壁,而大量分子冲撞的综合平均作用才形成了气体对器壁的稳定的压强。为了研究这类本质上是统计性质的运动规律,人们设想同时考虑都是含有 N 个粒子,处于同一外部条件之中并且具有同一哈密顿量,但微观状态不一样的一切可能的系统。这些系统在相空间中的代表点就不一样。这些宏观条件一样的一切可能的微观系统的全体称为系综(ensemble)。L.E.玻耳兹曼,特别是J.W.吉布斯建立了完整的统计系综方法,类比于流体力学中的刘维尔定理,证明了系综的概率分布守恒定理。如果用 t ( P )表示相点 P 经过时间 t 之后在相空间中达到的点,那么 t 便是相空间的一个变换。所谓概率守恒,就是说 t 能使一定的概率测度保持不变。如果某系综相应的概率分布不显含时间,就称做稳定系综。统计力学基本假设之一是认为真实的平衡物理系统在某时刻的状态与其相应的稳定系综在相空间中的点有相同的概率。对于保守系统,可以证明这概率测度就是 式中 d 是等能面 H = E 的面积元。系统的物理量应是相空间中坐标的函数 A = A ( p , q )。但实验中的量测总要经历一段时间。即使宏观上很短的时间,从微观的角度来考察也是相当长的。例如,在0℃和1大气压下,1立方厘米体积中的气体分子每秒钟大约碰撞10 29 次,即使在10 -6 秒这样宏观很短的时间里,碰撞也达10 23 次。所以,宏观量测的物理量,都是一个微观相当长时间的平均值 ,可以认为就是 。但这一(极限)平均值无法从微观的力学分析中推算出来,因为无法确定相轨道的初始数据。为了用微观的力学分析解释宏观的物理现象,统计力学中提出了以下基本原理(或基本假设):对于平衡物理系统,物理量在相空间中按概率测度的平均应等于这物理量沿一轨道的时间平均,即 , 这里 是相空间中可能达到的总区域(对于保守系统它是能量面 H = E )。为了支持这一基本原理的引入,玻耳兹曼提出所谓遍历假设,认为一条相轨线可以跑遍(或者说充满)整个能量面。以后又有人提出准遍历假设,认为一条相轨线可以任意接近能量面上的任何一点。然而数学的研究指出,上述遍历假设不可能成立,而准遍历假设又不足以保证相平均=时间平均。因此,以后关于统计力学数学基础的研究,集中注意力于相平均=时间平均这一条件本身,把满足这一条件的系统称为是遍历的,或者称为是具有遍历性的。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 G.D.伯克霍夫 、 J.冯诺伊曼 、 .Я.辛钦 和其他许多数学家的工作为标志,关于遍历性的研究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数学分支。    保测变换与遍历定理 上述问题在数学上的抽象化的提法如下:设( , B , )是一个测度空间,通常假定 ( )=1,即 为概率测度, 是 的一个变换。 如果任意可测集 B B 的原像集 -1 B 仍是可测集(即 -1 B B ),那么 就称为可测变换。如果可测变换 使得 ( -1 B )= ( B )对任意 B B 成立,那么 就称为保测变换(更详细一些, 称为是保持测度 不变的变换, 称为关于 不变的测度)。保测变换的物理背景,就是统计力学中的概率守恒运动。长期以来,数学的遍历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保测变换,其中心问题之一,仍然是探讨适当的条件以保证时间平均(这里取离散形式)=空间平均,即 。这里 是定义于 上的适当函数(其背景即统计力学中的物理量),整数 k 可视为离散化的时间变量, k 表示 的 k 次相继作用,即 等等。但作为数学的研究,人们必须首先证明作为时间平均的极限(在某种确定意义下)的存在性。这方面最早取得的成果,是冯诺伊曼的平均遍历定理(1932)和伯克霍夫的个体遍历定理(1931)。平均遍历定理断定:对于平方可积的函数,时间平均的极限 在平均收敛的意义下存在,弙满足弙( ( x ))=弙( x )(几乎处处成立)和 。个体遍历定理断定:对于可积函数,极限 在几乎处处收敛的意义下存在,弙也是可积函数,它满足弙( ( x ))=弙( x )(几乎处处成立)和 。有了伯克霍夫个体遍历定理, 数学上不难证明: 遍历性等价于测度不可分性。所谓测度不可分性是说: 如果 B B 使得 -1 B = B ,那么或者 ( B )=0 或者 ( B )=1。由于上述两条件的等价性,许多数学研究者索性就以测度不可分性来定义遍历变换。数学的研究指出,一个能保证遍历性(即测度不可分性)的更强的条件是混合性,即对任意可测集 A 、 B 有 。混合性的物理含义是:在充分长的时间之后,能量面一个区域中的状态变到另一个区域中去的可能性接近于这两区域概率测度的乘积。换句话说,从每一区域出发的轨道,最终相当均匀地散布于能量面的各区域之中,从各区域出发的轨道最终在能量面上相当均匀地混合起来。保测变换的各种回归性质也是与遍历性有关的重要研究课题。早在1912年 (J.-)H.庞加莱 就已证明了以下简单而普遍的回归定理:对于概率空间的保测变换 ,从一个正测度集合中出发的几乎所有轨道都要无穷多次地返回这一集合。近年来关于回归性质的研究成果有多重回归定理等。   继伯克霍夫和冯诺伊曼的开创性工作之后,许多数学家对个体及平均遍历定理作了种种推广。它包括:把平均遍历定理推广到更一般的巴拿赫空间和更一般的变换;把关于点变换的平均遍历定理推广到关于马尔可夫过程的平均遍历定理;把关于离散半群 k 的个体及平均遍历定理推广到更一般的单参数半群 t 甚至多参数的情形,等等。由许多数学研究者得到的遍历定理的各种提法有:极大遍历定理,一致遍历定理,受控遍历定理,局部遍历定理,阿贝尔遍历定理和次可加遍历定理等等。保测变换的谱理论研究,则是遍历理论与泛函分析相关联的重要课题。   上面提到的遍历理论的研究工作,都假定事先有了一定的测度。在数学研究中还可以提这样一类问题:给定拓扑空间 上的连续变换 ,是否存在 上的概率测度 使其成为保测变换?这样的测度是否惟一?这又引起了关于不变测度的研究。数学上已经证明:对于紧致的可度量化的空间 的连续变换 ,不变测度必定存在。如果这种不变测度 是惟一的,那么 关于该测度就必定是遍历的,这时称变换 具有惟一遍历性。   1958年 ..柯尔莫哥洛夫 在保测变换的研究中引进了测度熵的概念。测度熵反映了变换紊乱的程度,其物理背景正是热力学中的熵。测度熵的引进是继伯克霍夫和冯诺伊曼工作之后保测变换研究中的又一重大进展。测度熵作为不变量为研究保测变换的同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这一工具最初的效果是辨明了一些过去长期无法区分的系统的不同构。1970年D.奥恩斯坦获得了正面肯定同构的重要成果,他证明了具有相同测度熵的伯努利移位是同构的。类比于测度熵,R.L.阿德勒、A.G.康海姆和M.H.麦克安德鲁等人1965年在动力系统理论的研究中引入了拓扑熵的概念。     微分动力系统的遍历理论 即光滑遍历理论。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 微分动力系统 的遍历性质的研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引入了微分的工具使得处理问题简明而又富有几何直观,具有数学理论上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系统的物理解释概括了保守系统和耗散系统,内容更广泛。微分动力系统的研究对象是微分流形 M 上的微分同胚 或流 t 。有关的遍历性研究往往涉及双曲性条件。所谓微分同胚 在不变集 上有双曲结构,是指 M 的切空间丛在 上可以连续地分解成两部分, 的微分D 在其中一部分上的作用是压缩而在另一部分上的作用是扩张。继Д..阿诺索夫1963年的开创性工作之后,数学家们证明了:在整个流形上有双曲结构的系统(阿诺索夫系统)是遍历的。随后,S.斯梅尔、R.鲍恩和D.吕埃尔将这方面的研究推广到更为一般的公理A 系统(周期点在非游荡集中稠密并且非游荡集具有双曲结构的系统)。他们证明了:公理A系统的非游荡集 可以分解成有限多块 1 , 2 ,, k ,系统限制在每一块上都具有遍历性。在这样的分解中必定存在某些块 i 使得邻近的轨道都趋于该块。这样的块称为吸引子。公理A系统是一种耗散系统,吸引子上的适当的不变测度表示这一系统的平衡态。    微分动力系统中相当多的运动趋于吸引子。除去不动点、周期轨道、不变环面这些平凡的吸引子外,还有所谓奇异吸引子。这种吸引子一方面吸引外部的点向它靠拢,另一方面其内部的点又互相排斥、互相离开。由于运动的区域有限,在奇异吸引子的范围之内势必产生许多折叠、孔洞,使运动呈现复杂、纷繁、混乱的图景。这种运动对初始条件非常敏感,最初的微小差异可导致后来轨道的巨大区别,因而运动表现出某种随机性。这种运动的另一特点是自相似性,即运动的某些局部会具体而微地不断呈现缩小了的整个运动的图景。这一类运动被称为混沌,是近年来引起广泛兴趣的研究课题。   关于微分动力系统的遍历性质的某些进一步的研究,涉及双曲性概念的某种推广。廖山涛于1963年和.И.奥谢列杰茨于1965年的工作在微分动力系统的研究中引入了李亚普诺夫指数的概念。利用这一概念可以定义非一致双曲性,即在平均意义下的双曲性。奥塞列杰茨证明了与这一概念相关联的乘法遍历定理。70年代中期,Б.佩辛对非一致双曲集的遍历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到了与公理A系统的有关研究相类似的结果。此外,为了深入了解运动的复杂性,人们还探索熵、李亚普诺夫指数、豪斯多夫维数等量的相互关系,探索在怎样的条件下会出现符号动力系统,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值得重视的结果。   在遍历理论的数学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中,这一理论的最初目标(证明各种具体的哈密顿力学系统的遍历性)始终仍然是人们最重视的问题之一。有一类哈密顿系统称为可积系统,这种系统的能量面分解成一些不变环面,每一轨道在所属的环面上运动。这样的系统不能在整个能量面上具有遍历性。原来人们以为这种情形或许是少数例外,或许经过小扰动之后就会消失。从50年代到60年代,柯尔莫哥洛夫,.И.阿诺尔德和J.K.莫泽对这一情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得到的KAM定理(见 哈密顿系统 )指出:上述状况经过小扰动并不会消失,大部分不变环面仍然存在,只是形状稍有改变。这一意义重大的定理表明,遍历的力学系统并不像人们原来想象的那么多。虽然如此,人们并不因此对遍历性的统计物理应用持怀疑态度,因为至少对于一些重要的情形来说从这一理论推导出的结果与实验事实吻合。1963年,Я..西奈依从数学理论上也证明了统计力学中重要的刚球气体模型确实具有遍历性。而辛钦早年的一项研究也指出:当系统的自由度无限增大时,遍历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增大。
个人分类: 数学相关|6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太极与混沌(Chaos)浅谈 - 1
zjie 2010-3-6 19:51
中国的传统文化悠久而深远,7000年前,伏羲创立“易传”,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深刻哲学思想。那个时候的中国古代哲人,就开始相信“天”,这里的“天”就是“自然”,宇宙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内在规律,而不是西方所谓的“神”。 孔子阐述伏羲之意谓之“太极”,“太”字由“大”字加一点,大极而又小极,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可以理解为宇宙万物一切的存在平台(早期状态),这里就与“混沌”是一个含义。 由“太极”到“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互相转化,生生不息。太极阴阳图深刻的展示了世界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中,一切都是“相对”的思想。因此,“太极”是系统、总体的刻画事物的一种重要东方哲学思想! 混沌(Chaos)是近代西方科学自量子力学、相对论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混沌给经典科学的确定论中,引入了“随机”和“不确定”性,重新把科学拉回了更接近现实的研究路线。使西方科学从微观领域的探索,重新开始重视宏观系统方面的研究,并引起了跨学科的发展。这是一种向东方哲学的靠拢。 从“混沌理论”、到“非线性动力学”、“随机过程”、“现代统计物理”、“系统生物学”、“复杂科学”、“人工生命”……等等一系列的现代科学研究领域,无不在探索这个世界是如何涌现出如此丰富多彩的“有秩序”的结构,包括最完美的生命体–人。相信在这个领域,中国的古代哲人会很欣慰的看到,他们的思想在近代科学研究中会进一步获得升华!
个人分类: 科学体悟|6821 次阅读|1 个评论
识两个汉字,喝一壶好酒。
sheep021 2009-9-13 11:48
上图是《说文解字》中的 壹与壶 ,从形象上看,壹就是壶中吉祥的好东西,呵呵,是好酒吧。 下面看看学者怎么说: http://203.208.37.132/search?q=cache:1Ywi1Z2DikgJ:zggdwx.snnu.edu.cn/web/articleshow.asp%3Fid%3D162+%E5%A3%B9%E4%B8%8E%E5%A3%B6cd=1hl=zh-CNct=clnkgl=cnst_usg=ALhdy2_3nO_NDJybCoXrP4iLzpzTAds_xg 汉字壹、贰二字也蕴含着早期人类对于世界起源的解释。从字体上看, 壹与壶 相近,壹之初义当为一种存放东西的器皿,是一种近乎封闭的圆状物,可能和葫芦相似,类似《老子》中朴的概念,可以代表世界尚未打开的混沌样态,可以说成后世哲学中的无极。而贰字中含有一个贝字,贝壳一分为二,则意味着由壹变成为贰,犹如后世哲学中的太极两仪,世界也就进入了一个天地开辟的时期。 --------------------------------------------------------------------------------- 葫芦与壹 :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道生一,故一即是道的别名,同时一也代表宇宙初始的混沌状态。混沌和葫芦音义相通,所以葫芦可以像征道。葫芦和壶字音义相通,所以道家喜欢说壶里乾坤。由壶字又衍生出一的大写字体壹字。壹又代表了道。最简单的字也演变最复杂的意义,而最复杂的意思也能够用最简单的字所代替。大道就是这样。 经文、易理、符录、科仪许多道理原本都是相同的,只是表诉不同罢了,只要能把握最根本的,种种变化都能依据经理推断出来。 吉与一 吉可以引申为鼎,为何要放进壶里? 宇宙莫非一壶乎 吉乃万物之精粹 故一中有精,有信,其精甚真 得一的人,都是先得了这个吉,才悟出了葫芦内外的全貌 评论: 汉字高深吧,能把一二三认清楚了,世界的本源及演变也就有个大概认识了。 今天先喝酒,三字以后再说。
个人分类: 文字乱弹|1483 次阅读|4 个评论
英录:科学正在面对混沌的严重考验
可真 2009-7-29 13:25
博主按 : 看了英录老先生在《 二傻科网搜神记 ---... 》中的评论,感觉大受启发,故以转载方式把这段文字收藏在自己的博客中,以备查考。 真有光线,光速,光速不变吗? 发表评论人: yinglu 得海你好!刚才粗略浏览你的纪念1,受益匪浅!但是感到一点遗憾,科学拼命分裂发展一个世纪,好不容易才刚刚找到混沌,你却似乎要告别混沌了,这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方向!什么是混沌? 混沌就是整体 ,不是科学无能分解的整体,而是本身就不能分解的整体!如果承认这一点并由此重新回顾反思科学历程,就不能不提出这样的疑问: 在西方裂变思维主导下发展起来的科学思维产生的光线,光速,光速不变等等概念真实吗? 换句话说客观上真有光线,光速,光速不变这些东西吗?没有!这是认识局限性人为造成的观念,明显带有科学功利主义特征!这些东西尽管对科学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但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整体逻辑!事实上且不说宇宙是一个混沌整体,只说光体本身,也是一个混沌整体,因而不是光线,光速,光速不变这些东西可以分解了解和还原的,一句话这些东西本质上不能认识混沌光体!混沌光体什么样?一定要讲几何学,肯定不是线性的,也不是网状的,大体可以猜想是水球或气球状,海洋差可比拟!如果说光体类似一个水球或气球整体,整体运动哪里有什么光线,光速,光速不变?爱因斯坦从小梦想追光,追到光速不变原理就不追了,于是转向去追相对论,由狭义而广义,最后追求大统一,事实上又回到整体论了,可是由于历史局限性,他不能走回头路,也就不能回归混沌!因为爱因斯坦完全否定和抛弃了以太,而以太恰恰是一个弥漫性整体混沌猜想!光究竟是什么?电磁学似乎早已彻底解决了,其实不然,这个问题远远没有解决,甚至可以说根本没有解决!说光是一种电磁波,这只是电磁学的一种共性概括解释,当然比古典几何光学大进一步,但不能反映光的全面,也不能揭示光的本质,更不能回答光从何来何去的终极关怀问题,因此没有根本意义! 所以科学正在面对混沌的严重考验,传统光学正在经受混沌整体光学的严重考验,因此浑沌思维不但具有科学方法论意义,而且具有科学革命论意义! 也正因为如此,我总认为科学革命的基本方向与任务就是由裂变思维主导转向聚变思维主导!这是我的老一套,说来话长,一言难尽,就此打住.意见不一定对,仅供参考!愿你的博文纪念系列继续写下去,只是希望暂时不要忙着告别混沌!祝福你!我的朋友!
个人分类: 转贴转载|4226 次阅读|5 个评论
【图】核结构是物质微观一个层次:混沌与分形?
gwailee 2009-7-1 21:54
核结构是物质微观一个层次:混沌与分形? 李 貴 2009-7-1 摘要: 经典理论认为,核结构的研究包括研究原子核的组成、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这些粒子在原子核内的运动规律。原子核的结构对于原子核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研究核结构的各类实验数据,为核能的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核结构的知识又为物质结构的其他领域提供了借鉴。基于此理论,其解释了目前出现的大多数的实验事实。根据目前的认识,核结构无疑成为物质微观的一个层次。本文目的是通过一个 宇宙之旅 来认识从而说明这一个现象,并通过引入混沌与分形思想探索这个宇宙之旅。最后,使得我们对核结构有一个更为直观甚至深刻的理解。 1. 前言 对于原子核结构的认识首先是 1911 年英国物理学家 E. 卢瑟福在 散射实验中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 1932 年, J. 查德威克又发现了中子;接着, W.K. 海森伯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组成的概念。这是核结构研究的第一个阶段。 1935 年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提出核力的介子交换理论以及后来发展较快的量子力学理论,使人们对原子核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入。 一般地,核结构研究的依据及出发点是核物理实验 , 包括原子核的自发衰变和裂变的实验以及核反应实验。 理论上,只要知道了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核内的核子所满足的运动方程,并能求解这一运动方程,原则上就可以得到原子核的性质以及各种实验观测量。但是实际上,由于种种不确定的因素,还不能做到这一点,而只能从分析实验出发,提出核结构的模型理论。   核结构的基本作用是核力。核力是核子与核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对于核力基本性质的研究是核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核力主要是强烈的吸引作用,它是一种短程力,其力程约为 10 -13 厘米 ;核力还具有饱和性,一个核子只能与邻近的有限几个核子相作用;核子之间的作用具有交换性、电荷无关性等等。关于核力的本质及其作用势的最终形式是当前物理学中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当前核物理中所使用的核力,基本上是唯象的或建立在单玻色子交换基础上的半唯象的形式,由巴黎的科学家提出的 巴黎力 是当前普遍使用的一种半唯象核力。   目前,粒子物理学的发展指出,核子是由三个夸克组成的,夸克之间是通过交换胶子而发生作用的。从下一层次的结构出发,认为核力是由夸克及胶子的交换而引起的。认识核力的本质是当前核力研究的一个新动向。另一方面,在原子核范围内,薛定谔方程对于描述原子核内核子的运动基本上也是适用的。最新的研究表明,对许多核现象的描述,需要使用狄拉克方程。相对论动力学是当前核结构研究的一个动向。 但是,研究核结构最为困难之一的就是多体问题。我们知道,根据目前的夸克模型,原子核是一个多体系统,它包括几个到几百个核子。它不像原子那样具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 ── 原子核,它也不像固体那样具有相当多的粒子。对于原子核这样一个多体系统的严格求解,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当前,对于原子核内是否只要考虑质子与中子的自由度也产生了疑问。有迹象表明,对某些核现象,还需要明显地引入 介子、核子激发态等新的自由度 ( 非核子自由度 ) 。 核结构的多体问题让我们联系起混沌理论。混沌理论的起源就是求解多体非线性问题产生。 混沌确定系统是庞加莱在研究三体问题时第一次发现的。非线性科学中的混沌现象指的是一种确定的但不可预测的运动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和纯粹的随机运动很相似,即都不可预测。但和随机运动不同的是,混沌运动在动力学上是确定的,它的不可预测性是来源于运动的不稳定性。或者说混沌系统对无限小的初值变动和微绕也具于敏感性,无论多小的扰动在长时间以后,也会使系统彻底偏离原来的演化方向。混沌现象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天气变化就是一个典型的混沌运动。混沌现象的一个著名表述就是一个半开玩笑的蝴蝶效应:北京的一只蝴蝶扇一扇翅膀,就会在纽约引起一场飓风。混沌有如下特征: ⑴ 对初值极端敏感(蝴蝶效应)。 ⑵ 存在奇异吸引子 ( 从不同的初始条件出发可以得到同样的 终态 集合 ) 。 ⑶ 具有分形结构 无穷嵌套的自相似性,表现出有序与无序的统一。 混沌系统经常是自反馈系统,出来的东西会回去经过变换再出来,循环往复,没完没了,任何初始值的微小差别都会按指数放大,因此导致系统内在地不可长期预测。 那么,核结构是否也是一种混沌行为呢?宏观的相似性是否也反映在微观领域呢?下面让我们走一趟宇宙之旅来了解核结构的微观层次以及其与宏观的联系吧。 2. 宇宙之旅 旅行从树枝开始,以米为量级在太空旅行,往下看。我们先 10 0 m 看到了树枝,然后是森林,地区板块,城市线条(在飞机上);在万米高空我们看到了省,然后是五大洲洋,地球。在 10 8 m 太空中地球变得渺小,然后只看到月亮的轨迹,地球绕着地球的轨迹,以及其他行星的轨迹,太阳以及轨迹结构( 10 14 m ) 在 10 15 m ~ 10 16 m 只观察到太阳结构(轨道与能级?);到 10 17 m ~ 10 18 m 太阳结构消失,我们观察不到任何东西。在 10 19 m ~ 10 21 m 银河系结构开始显示,出现大量的恒星结构以及胶状物质(类似于胶子与夸克?)。在 10 22 m ~ 10 23 m 我们看到了各种具有螺旋结构的星系。在大于 10 23 m ,太空似乎又回到了真空,我们什么都看不到。 (注:以上图片引自: 从宏观到微观宇宙的尺度,《原版英语》 ) 我们再从微观角度来看,从 10 -1 m 出发,先看到树叶的纹理,然后是纹理结构,细胞壁结构,细胞结构;从 10 -5 m 开始进入细胞, 10 -6 m 观察到细胞核, 10 -7 m 是染色体条(类似于虫洞理论?),然后是 DNA 双链。 (注:以上图片引自: 从宏观到微观宇宙的尺度,《原版英语》 ) 从 10 -9 m 开始,我们依次看到了分子结构,电子云,电子轨迹,原子结构,原子核( 10 -12 m );当我们继续前行时,看到核子结构,质子与中子,夸克与胶子 ... 后面的就什么都看不到了。 (注:以上图片引自: 从宏观到微观宇宙的尺度,《原版英语》 ) 经过了 宇宙之旅 ,从人类所认识的最小到最宏观世界,我们发现宏观与微观具有惊人的自相似性 分形结构。如 10 11 m 的地球就如同 10 -11 m 的核子, 10 13 m 的行星结构就如同 10 -13 m 原子结构,夸克模型( 10 -15 m~10 -16 m )如同我们观看银河系( 10 15 m~ 10 16 m ) 微观与宏观的倒逆关系。 图1 蝴蝶效应与奇异吸引子 如图 1 的奇异吸引子一样,分形结构可以是混沌的一种有序结果。那么我们所关心的核结构是否也可以用混沌理论方法描述呢?显然,描述核结构的核子运动,我们需要多个量子场方程 至今仍然是个难题。由于核子的运动是多体行为,那么奇异子就有可能产生。如果以上猜想是正确的,那么夸克与奇异子是什么关系呢?难道夸克就是某种奇异吸引子吗? 不管核结构的夸克是不是奇异吸引子,以上的描述表明,核结构是微观结构的一个层次,从人类所认识的宇宙的最微观结构到最宏观结构,核结构只是目前认识的一个视野范围。将来有必然还可以继续观察到更微观的结构 从以上讨论的结果,微观与宏观的倒逆关系,那么 10 -16 m~10 -23 m 的结构又是什么呢?这必将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互动百科,核结构 / 奇异吸引子, http://www.hudong.com 基维百科.混沌, http://zh.wikipedia.org/wiki 何宝鹏,熊钰庆.量子场论导论,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0 . 丁亦兵 . 费因曼和量子场论 , 物理 1990 年 第 3 期 . 于熙龄 . 关于量子电动力学中若干问题的讨论( 1 ) 基本理论 ,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年 第 3 期 .
个人分类: 水煮科學|168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的怪异与认识的局限
whitewood 2009-6-1 10:32
科学的怪异与认识的局限 1, 引子 近日参加博士生论文答辩,席间因为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提到了一个一直以来非常重要但似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未有定论的一个问题,又引起了一番激烈的辩论和讨论。 2, 问题 做过 BEC 或者其他多体量子问题的人都知道,如果有相互作用,如果有平均场近似,如果哈密顿系统在经典框架下研究,会有参数的不稳定区,但在量子力学中,描述的薛定鄂方程是线性的,理论上不应该有不稳定,那么这不稳定的幽灵从何而来;换句话说:真的有量子混沌吗?她与经典混沌本质上有什么相同和差异? 3 ,几种观点或理解 目前至少有这么几种观点或理解: 1) 确定性的经典系统,运动方程是非线性的,轨道可以是不稳定的,复杂的,混沌的,运动可以具有不确定性,表述其状态的相点没有内部结构;不确定性的量子系统,运动方程是线性的,轨道的概念是什么?波包运动可以具有不确定性;波包有内部结构。波包的演化与经典轨道的对应。 博主评论: 经典与量子描述都是近似,一个宏观正确,一个微观正确。混沌在经典意义上是确定性的不确定,在量子意义上是不确定性的确定。不稳定在经典意义上是对初始扰动的放大与敏感性,在量子意义上是波包长时间演化的不可重复性。 2) 量子系综 Wigner 函数特别是光滑化的 Husimi 函数随时间的演化方程与 经典的 Liouville 方程对应,差别一个 Planck 常数小量,当 Planck 常数趋于 0 时,一致。 博主评论: 尽管 Planck 常数非常非常小,但她不是 0 ,所以本质上还是有差别,因此趋于 0 和等于 0 还是抹不平这个差别。正如流体力学中的黏性系数趋于 0 时, Reynold 数无穷大,其湍流性质与黏性系数等于 0 时的理想流体性质完全不同一样。二傻说的 1/3 不等与 0.33333. 似乎在物理学中更加明显。 3 ) 量子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在能级大量的免交叉现象;当 Planck 常数趋于 0 时,这些免交叉的能级间空隙越来越小,也趋于 0 ,并最终与经典下能级交叉对应。 博主评论: 尽管 Planck 常数非常非常小,但她不是 0 ,所以本质上还是有差别,因此不管怎么趋于 0 这些免交叉的能级间空隙还是顽固的存在。尽管差异小到小数点后的多少多少个 0 以后。 博主感言: 我们到底生活在经典中,还是量子中,除了上帝知道外,还有谁知道?一种可能的感悟是:我们平常的六识和我们的身体生活在经典中;而我们的第七潜意识和第八识和我们的灵魂生活在量子中,但这些还不是最后的真实。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经典与量子无分别的物理与非物理无分别的定律在,对物与心都实用,能消除确定与不确定,稳定与不稳定的二元对立差异,显然这正是 科学的怪异与认识的局限 之处。 附注:由于时间关系,一些问题未能展开讨论,有兴趣的可以参看下面的专著。 参考文献: 【 1 】徐躬耦,《量子混沌运动》,物理学前沿丛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 【 2 】顾 雁,《量子混沌》,非线性科学丛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6 。
个人分类: 随笔|6763 次阅读|14 个评论
科学的怪异与认识的局限
whitewood 2009-6-1 10:31
科学的怪异与认识的局限 1, 引子 近日参加博士生论文答辩,席间因为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提到了一个一直以来非常重要但似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未有定论的一个问题,又引起了一番激烈的辩论和讨论。 2, 问题 做过 BEC 或者其他多体量子问题的人都知道,如果有相互作用,如果有平均场近似,如果哈密顿系统在经典框架下研究,会有参数的不稳定区,但在量子力学中,描述的薛定鄂方程是线性的,理论上不应该有不稳定,那么这不稳定的幽灵从何而来;换句话说:真的有量子混沌吗?她与经典混沌本质上有什么相同和差异? 3 ,几种观点或理解 目前至少有这么几种观点或理解: 1) 确定性的经典系统,运动方程是非线性的,轨道可以是不稳定的,复杂的,混沌的,运动可以具有不确定性,表述其状态的相点没有内部结构;不确定性的量子系统,运动方程是线性的,轨道的概念是什么?波包运动可以具有不确定性;波包有内部结构。波包的演化与经典轨道的对应。 博主评论: 经典与量子描述都是近似,一个宏观正确,一个微观正确。混沌在经典意义上是确定性的不确定,在量子意义上是不确定性的确定。不稳定在经典意义上是对初始扰动的放大与敏感性,在量子意义上是波包长时间演化的不可重复性。 2) 量子系综 Wigner 函数特别是光滑化的 Husimi 函数随时间的演化方程与 经典的 Liouville 方程对应,差别一个 Planck 常数小量,当 Planck 常数趋于 0 时,一致。 博主评论: 尽管 Planck 常数非常非常小,但她不是 0 ,所以本质上还是有差别,因此趋于 0 和等于 0 还是抹不平这个差别。正如流体力学中的黏性系数趋于 0 时, Reynold 数无穷大,其湍流性质与黏性系数等于 0 时的理想流体性质完全不同一样。二傻说的 1/3 不等与 0.33333. 似乎在物理学中更加明显。 3 ) 量子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在能级大量的免交叉现象;当 Planck 常数趋于 0 时,这些免交叉的能级间空隙越来越小,也趋于 0 ,并最终与经典下能级交叉对应。 博主评论: 尽管 Planck 常数非常非常小,但她不是 0 ,所以本质上还是有差别,因此不管怎么趋于 0 这些免交叉的能级间空隙还是顽固的存在。尽管差异小到小数点后的多少多少个 0 以后。 博主感言: 我们到底生活在经典中,还是量子中,除了上帝知道外,还有谁知道?一种可能的感悟是:我们平常的六识和我们的身体生活在经典中;而我们的第七潜意识和第八识和我们的灵魂生活在量子中,但这些还不是最后的真实。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经典与量子无分别的物理与非物理无分别的定律在,对物与心都实用,能消除确定与不确定,稳定与不稳定的二元对立差异,显然这正是 科学的怪异与认识的局限 之处。 附注:由于时间关系,一些问题未能展开讨论,有兴趣的可以参看下面的专著。 参考文献: 【 1 】徐躬耦,《量子混沌运动》,物理学前沿丛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 【 2 】顾 雁,《量子混沌》,非线性科学丛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6 。
个人分类: 随笔|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开通blog,致谢大家,介绍一点混沌通信知识
热度 1 ChaosOptics 2009-5-22 14:22
最近在科学网浏览了一些博客,读了其中一些文章后,感觉受益颇深,其后则也想拥有自己这样一个与大家交流的空间,亦可写下一些东西以备留念。我是研一的学生,刚申请上硕博连读,下学期就开始博士旅程了,心中充满了向往也多了几分困惑。我现在感兴趣的方向是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通信,做了很久这方面的工作了,但是还是处于阅读别人文献的阶段,还没有自己的东西(文章),但是不久的将来会有的,我相信自己。老板说过没有确切的说明哪个研究方向一定比另外的好,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用心研究,肯定会出成果的,科学的道路来不的半点虚假的,成功不一定都在聪明人上呈现,往往是工作踏实的才能取得成功。想到这些,我坚定了信念,我向往未来,敢于攀登高峰,哪怕走上不归路。 这是我blog的第一篇文章,我就简要介绍下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通信。首先两台激光器A和B,类似于P2P通信,激光器A(master),通过引入附加自由度,比如外部光反馈,通过适当的参数调节可以实现混沌输出,接下来通过光注入的方式,可以激发机关器B(slave)的混沌输出,选择适当的环境参数和设备参数,可以得到两激光器的同步输出 (分为全同步和普通同步),接下来选择一种合适的加密方式(比如混沌键控),可实现信息的保密传输,在接收端B,由于混沌滤波效应,再通过相应的解密(相减),能得到传输的信息,这样就实现了混沌通信。其实要在实际中推广是很难的,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链路的损耗,保密性,信号的畸变等等。 作为一个开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会时常把自己的进展和本领域的最新动态呈现给大家,谢谢光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30 次阅读|2 个评论
混沌
wdfzacw 2009-4-9 08:55
混沌 chaos , 模糊 fuzzy; 神经 nervus chaos-----非线性非周期不稳定,本来是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适应着发展其物理,数学是当前的一个方向!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混沌
wdfzacw 2009-4-3 08:47
神经网络 , 模糊网络 , 混沌 . 世界从混沌到精细 , 又从精细到混沌 .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08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籁——来自大自然的声音
等离子体科学 2009-3-29 14:09
(周末,说一个聆听大自然声音的故事。) 波,是物理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声音的传播,就是波动的一种。 如果在介质中(比如大气)有一个振动源,则其周围的介质会被扰动而产生密度稀疏的传递,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或者说:声波。而乐器,就是这样的声源。 籁﹐古管乐器﹐箫属﹐三孔。字典上解为:从洞孔里发的声音,也泛指自然界的风声、水声、鸟声等各种音响。如唐人诗句(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清人散文(沈复《浮生六记》:但见木犀香里,一路霜林,月下长空,万籁俱寂。 天籁,指天上传来的声音;或者说,大自然的声音。典出《庄子齐物论》: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所以唐人有诗句,或曰鼓角凌天籁,关山倚月轮,或曰白露秋稼熟,清风天籁虚。欧阳修的《秋声赋》,写的也是天籁之声: 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这种天籁,应该就是混沌了。 研究过混沌的人都知道:走向混沌的道路里,有倍周期分岔、阵发混沌、和准周期到混沌的道路。后者在理论上的研究就不多,在实验上观察的工作就更凤毛麟角。 90 年代初中国科大四系不仅在实验进行了观察,而且做到了控制(结果发表在 PRL 上)。当时做实验的负责人之一后来对笔者说起:当时观测记录的仪器设备很差,可是他们发现波动的主要频谱正好在音频,就用了一个砖头录音机把信号录下来,再放了听! 砖头录音机是一种最原始的个人录音机,只有从 80 年代过来的人才见过。现在口袋上别着手指头大的 MP3 听音乐的学生们,是想象不出这种外形很像一块大砖头的录放机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用这样简单的办法,一段一段地听着采集的实验数据,终于找到了从周期到混沌的变化区间。他告诉我,周期信号是尖锐的叫声(道理很简单),倍周期分岔和准周期(经过频谱分析知道)是一片噪音,而混沌信号反而倒是最自然的声音:像阵阵的松涛、遥远的海浪。。。 在那一刻,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 实验的成功和自然的和谐交织在一起,他感到一种找到宇宙奥秘的喜悦。这种喜悦只有真正懂得了科学的人才体会得到。。。 因为他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
个人分类: 燕园夜话|7509 次阅读|3 个评论
论科学发展规律
热度 2 lvnaiji 2009-3-15 15:07
  此文在论科学史与自然史的关系以及论后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写成。诸君可参阅此二文。又,先前所发的山峰与河流与此文应该是并行或同步的,亦可一阅。      讨论科学发展规律的成果汗牛充栋。本文试图在更广的视野从古希腊前到眼下所说的后现代,以及在较完整的意义上全面考察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及历史观理解科学史,以期对科学发展规律有新的认识。 一般认为,科学是知识、方法和特殊的活动。对应于科学的三个方面,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认识科学的发展规律。 一、科学发展规律的本体论视角 在本体论上,科学的发展由混沌经确定再到混沌。 在当今进入后现代科学之时,讨论科学的发展规律,就有必要追溯到古希腊之前,由欧几里德几何回到古埃及尼罗河畔的丈量土地,由阿基米德力学回到 3 千年前的杠杆取水,由托勒密天文学回到游牧民族仰观天象,一句话,回到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之中。科学与技术不分,事实与神话不分,以及科学、艺术和宗教不分。由于各民族的自然地理条件迥异,所以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各不相同。正是这些细微的、变动不居的以及互不相通的个别经验构成了科学最初的源泉,科学萌芽于混沌之中。在如此扩展的视野中,这就是科学的第一个阶段。 由古希腊开始了科学的第二阶段。之所以往往诸事均言必称希腊,是因为分化肇端于希腊。科学与技术分离,事实与神话分离,以及科学、艺术和宗教渐次分离。之后直至 20 世纪上半叶的发展基本上就是确定和有序的阶段,科学经历由与自然史原始的一致经相反再到一致(请见论科学史与自然史的关系)三个环节。其中的两次转折 ,即是发生于十七世纪与二十世纪的两次科学革命。 早在第一个环节,古希腊人就为整个第二阶段确立了目标和规范探寻不变的存在,在自然哲学中就是始基和本原。无论是目的论、因果论,还是循环,强调的都是秩序和规律。科学应当从经验客体的现象上去寻找背后的本体,从而达到认识自然界本质规律性的目标。这正是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之作为古希腊本体论最高成就的最重要之点所在(周昌忠 1995 )。欧几里德、阿基米德和托勒密等人的成就就是这一努力的结果。中世纪虽然经历曲折,但近代科学革命又回到这条道路上。虽然在与自然史的关系上由一致转为回溯,但目标和规范是相同的,所获得的丰硕成果正体现了秩序和规律。 19 世纪末,气体分子杂乱无章的运动经由概率论也被纳入到有序和规律之中。现代科学革命以来,在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内,科学家们依然在寻找规律,并进一步把规律由宏观低速扩展到微观高速,由无机物和有机物延伸到生命。有序王国攻城略地所向无敌。不论是原始的一致,近代的相反,还是现代辩证复归的一致,其共同之处是确定和有序。虽然爱因斯坦对上帝掷骰子感到不满,但在统计上依然可以把握规律。 然而也是在 19 世纪末,庞加勒发现了一些难以驯服的现象,他将之归于非线性。这一极其重要的发现在当时 淹没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光环之中, 庞加勒本人也感到太离奇而束手无策, 之后科学家们又发展出种种线性近似作为保护带来解决非线性问题。随着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和分形理论等的问世 , 人们逐步发现 , 始于彭加勒在非线性旗帜下开展的各项研究对整个科学所产生的震撼丝毫不小于 20 世纪初的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这一方向的研究从根本上改变了偶然性与不确定的地位。还有如混沌、随机涨落、突变和协同,等等,所有这些正在汇成所谓 后现代科学 , 正在动摇科学的本体论地基。所有这些涨落都与特定的语境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不可分割,与特定的主体不可分割,这就是嵌入。于是,各种嵌入的地方性科学涌现,科学的界线变得模糊。 后现代科学正在否定自古希腊以来的科学,朝着更遥远过去的混沌作辨证的复归。由于这种复归是建立于曾经的有序和规律的基础之上,拥有共同的平台,因而在个性之间不是远古时期的不可通约,而是彼此交流和兼容。实际上,交流和兼容正是后现代个性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这就是从本体论来看科学发展的规律,由远古的混沌经近现代的秩序而走向未来的混沌。相对于后现代正在趋向的混沌而言,远古的混沌有两点不同。其一,因为各个部落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彼此间不可通约,因而只能说是混乱。但这些互不相关的部落却是与各自所处的特定的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协调一致,所以不是混乱而是混沌,确切地说,是一种自然的混沌,也就是原始的天人合一。相对于远古自然的混沌而言,后现代科学与语境特定的自然和社会嵌入,所以既是一种社会的混沌,同时又与自然协调一致。 二、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论视角 以认识论视角来看,第一阶段的特点依然可以由混沌来描述。突出表现在主客体不分, 认识与实践不分,以及 直觉。 远古时期主客体不分。 到古代,古希腊哲学认定有一个独立于人的存在,大多数民族仍停留于主客体不分的状态。在近代科学革命中,伽利略区分第一性和第二性,色香味等完全是主观的产物,与客体截然无关,仅仅有感觉的肉体中;因此,如果把动物拿走,一切这样的质也就消除了或消灭了。 1616 年,伽利略在罗马法庭上的辩护词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从事实验科学的教授们并无力量可以随意更改他们的见解,以及左右摇摆。可以改变契约、合同、票证或商业的见解,但不能以同样的力量去改变关于自然与天体事项的实验结论。 在笛卡儿看来,物是真正死的东西,除了在开始时从上帝得到的运动之外,物体不能再有其他活动。培根则表示,目的因,除了涉及人的行动的那些之外,并不能推动科学而只足以破坏科学,物体不再用它那富于诗意的感性光辉向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马克思)。从此,人就站到在自然界的对立面,研究其中没有人的自然,在关于自然的知识中排除任何主观因素。 在 17-19 世纪近代科学的发展中,各门学科就是沿着这条道路而从文化背景中分离出来。留意一下分离的次序是耐人寻味的。如果从古希腊算起,首先分离的是几何学和力学, 17 世纪还是力学, 18 世纪化学, 19 世纪地质学和生物学。距离人越近的学科,主客体分离走向客观的时间越迟。当时的生物学被认为 是一门年轻而渗有人类自我意识的科学 ,宗教、浪漫主义、自然哲学,以及启蒙运动等都试图影响生物学并得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虽然如此,包括生物学在内的各门科学正是在主客体分离之后才获得丰硕成果。 20 世纪科学革命以来主客体关系发生了变化。相对论和测不准原理表明,观察和测量结果与主体相关。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如 科学共同体、科研始于问题、观察负有理论,一直到现在的实验室研究、知识建构论、知识社会学和行动者网络等都是在不同层面和不同程度上强调主体和环境的作用。 远古时期认识与实践不分。 Know-how-to-do ,以及 learning by doing 都说明了这一点。学者们认定,古代是先有技术,然后再有科学。实际上,古代的技术中包含了科学。希腊之后,由哲人认识,奴隶实践,二者分离。在而后的岁月里,在一再的抽象过程中,特别是在科学认识中又发展出实验这一独特的实践方式,认识进一步远离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在走向后现代之际,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如果说西方一贯的理性倾向使上述状况推波助澜,那么眼下强调的实践转向、波兰尼的隐性知识( tacit knowledge ),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还有所谓行动者),渐次模糊认识与实践的界线。 远古时期,人类凭籍想象、直觉、灵感和顿悟之类认识自然界,他们的知识 往往用比喻、格言、隐喻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咒语、灵符、偈语、禅机等等。实际上直至古典时期,古人不仅通过哲学和科学来认识世界 , 而且以诗的、艺术的形式去领悟世界 。 古希腊哲学在认定自然是有秩序的同时要表达的就是 , 自然因而是可以为我们所理解的。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 ---- 科学方法来发现、认识这些规律。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苏格拉底的辩论术,以及柏拉图的 不懂数学者不得入我门 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在经历了中世纪的信仰和神秘主义后,笛卡儿的理性和《方法论》以及培根的《新工具》进一步阐明了认识过程必须依赖理性和经验以及二者反复的比较。到 20 世纪,对方法的研究已经臻于完善,方法论已成为 体系 。于是不仅研究对象,而且研究方法本身也有规可循,可以应用于各种情况。 而今既然如前述在本体论上对规律有新认识,那么传统的认识方法也必将同样受到冲击。现代科学哲学的各流派已经把康德关于科学何以能够认识自然这一问题消解为是否可能。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和怎么都行的呼声不绝于耳。对于复杂多变的对象,对于与环境和认识主体不可分割的对象,传统的认识方法已不再适用。 知的方式和途径应有新的内容。现在尚不清楚这种新的方式和途径的细节(或许就根本没有细节),但已可以 看出两个特点:定性和直觉。科学家发现,对复杂系统进行量化是不可能的。对一个实际问题研究得越细,其解法就越模糊,所以要发展定性的方法。处理非线性问题需要直觉和悟性。 直觉不仅有认识意义,而且有实践意义,学习处理复杂性就是学习更加直觉地生活。直觉是在复杂系统中作出重大变化 , 使系统进化,并且与之一道进化的关键。正如英国著名诗人济慈在 19 世纪写道,在怀疑和不确定中生活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要学会在数字化社会中的非数字化生存。隐喻正成为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途径。 三、科学发展规律的历史观视角 历史观视角主要考察科学活动的规范,以及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处仅分析科学活动的规范。 远古时期,既然没有独立的科学,也就无所谓为科学所独有的规范,或者说科学的规范与其他社会活动的规范混为一体。 自古希腊起, 欧里庇得斯在表达他对自然哲学家的羡慕之情时已经隐约提出了自然哲学家当时的科学家的独立及其行为规范 : 他是幸运的 , 他得到了科学知识。他既不为寻找公民权而烦恼 , 也不闯入不公正的事业 , 只是沉思默想自然的永恒秩序 , 默想自然是怎样形成的 , 在什么时候 , 又为什么 。 科学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活动从一般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是在近代科学革命之后,到 19 世纪,科学家也成为独立的社会角色。默顿对在科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规范作了总结,提出了前面已提及的科学活动的 5 项规范 。 默顿规范提出后虽然在学术界存在争议,但在总体上符合科学活动的状况。 然而上一世纪下半叶以来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科学原理和科学活动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其普遍性。随着关注个别、初始条件、关系,以及偶然性,科学原理不再放之四海而皆准,各种地方性知识正在形成。在学派、共同体和特定的实验室里,具有共同兴趣和爱好以及应用同种话语系统者将更受到欢迎。 竞争性规范将有所弱化。既然各有各的目标、领地和方法,那就无所谓争鸣,也无所谓优先。公有性规范同样受到挑战。知识越是普遍就越是公有,越是个别就越是私有。(不过,个别既在于知识的来源是个别的,也意味着知识的应用同样是个别的。如果知识的应用是个别的,那么知识的私有也就失去了意义。)此外,在生命科学中,以及在知识经济时代,公有性规范还受到不同意义上的挑战。诚实性规范的情况亦然。这一规范建立于科学知识的普遍性以及可按严格程序验证或重复的基础上。普遍性下降 , 严格的程序也无法运作,于是诚实性规范的律令或约束力变得淡化。最后,合理的怀疑性本身受到怀疑。问题在于,凭什么怀疑和由什么途径去怀疑。前者是因为每个学派、每个实验室,甚至每个个人的研究对象、初始条件、主体情况、语境等都不一样;后者是由于不存在一致和严格的研究途径。默顿规范似乎风光不再,后现代科学似乎正在走向相对主义。 科学规范的这一变化实际上是科学的对象回归个体、具体、复杂性、语境,回归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及反对方法和崇尚直觉等一系列本体论和方法论的转向在历史观领域的表现。回归个体、具体、复杂性和语境并不违背共性,主客体分离和方法论体系是认识过程上的必由之路,这也是默顿规范与后现代科学规范之间的关系,后者建立于前者的基础之上。建立于默顿规范基础上的后现代科学规范包含宽容、理解与协作; 包含创新,创新是对默顿规范合理的怀疑性的拓展,主要是创造直觉的能力和选择的能力。最后是自律和 他律。在我的论后现代科学一文中已有论述。 综上所述,科学的发展规律可以下表示之: 本体论视角 原始的混沌 有序,确定 新的混沌 后现代 科学 自然哲学与 近代科学与 现代科学与 对象原始的一致 对象相反 对象一致 认识论 和 方法论 视角 主客体不分 原始的综合 直觉 独立于人的 确立对象性 存在 关系 分 析 逻 辑 思 维 主客体相互作用 SSK 新的综合 直觉思维 历史观视角 默顿规范 宽容、理解与协作 创造,自律与他律 表中粗略显示科学的发展规律在总体上的三个阶段,以及在第二阶段中的三个环节。相同的字体表明三个视角在同一阶段或环节的相关性。
个人分类: 科技|9560 次阅读|10 个评论
《非线性动力学》序言
Mech 2009-3-2 13:1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中的非线性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有必要在工程专业开设非线性动力学课程。这门课程要求工程专业研究生掌握非线性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并能初步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中的各种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同时也为深入研究非线性动力学提供必要的基础。 本书主要讨论混沌和分岔问题,但也涉及动力学中的分形问题。全书除绪论外共分八章。第一章为非线性动力学的数学基础。第二章为混沌的概念、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数值方法概述和混沌的动力学数值特征。第三章为分岔的基本概念以及与混沌的关系。第四章为分形的基本知识、混沌吸引子的几何数值特征和动力学系统吸引盆的分析边界。第五章为非线性动力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从实验数据中重构相空间。第六章讨论混沌的解析预测问题。第七章叙述分岔的基本理论。第八章简述非线性动力学中若干专题内容,包括Hamilton系统中混沌、时空混沌、分岔问题的数值方法、随机系统的混沌和分岔以及混沌和分岔的控制。各章附有文献注释,以便于读者就感兴趣的课题深入研究,也可以作为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和学期论文的参考。由于非线性动力学的文献浩如烟海,本书参考文献中主要列出相关教材、专著和综述评论性文章。全书正文可分为三个模块,第一章为非线性动力学的数学基础,随后四章为非线性动力学基本内容,后三章为非线性动力学专题内容。 在本书中,作者力求贯彻以下意图: 1. 在基本内容和方法方面体现非线性动力学全貌,为今后应用和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2. 在某些专题性内容方面反映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也包括作者的一些工作。 3. 易于为工程专业学生接受,避免要求过多数学准备知识,只要具备工程专业常微分方程和振动力学的基本知识便可以掌握本书前五章主要内容和后三章的基本思路。 4. 关于数值计算问题,着重介绍各种算法的基本原理。利用电子计算机的解题训练可自编计算程序或应用已有的计算软件。 本书为工程专业尤其是工程力学专业的研究生教学需要而编写,也可供其它对非线性动力学问题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参考。除全书适用于一般非线性动力学课程外,本书前五章可适用于学时较少的非线性动力学课程。为便于读者阅读参考,本书各章逻辑关系如右图(从略)所示。为不同教学目的,可以选用相应内容。例如,第二、六两章和第一、三、四、五、八章部分内容适用于混沌动力学的课程,第七章和第一、三、五、八章部分内容适用于分岔理论的简明课程,而第四章和第一、五章部分内容适用于分形的导引性课程。 本书的编写和出版得到了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基金和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尊师重教联合会研究生教育基金资助。与本书相关的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科研专项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的资助。编写工作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鼓励,并且汲取了已出版的国内外非线性动力学著述的许多宝贵经验。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朱照宣教授对本书科技译名进行认真审定。作者谨表示衷心感谢。初稿部分内容曾在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研究生和上海大学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博士生中试用。限于水平,书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1999年6月
个人分类: 著述前言|7650 次阅读|0 个评论
《非线性振动》绪论
Mech 2009-2-27 11:20
0.1 非线性振动的研究对象 在自然界、工程技术、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物体的往复运动或状态的循环变化。这类现象称为 振荡 。例如大海的波涛起伏、花的日开夜闭、钟摆的摆动、心脏的跳动、经济发展的高涨和萧条等形形色色的现象都具有明显的振荡特性。 振动 是一种特殊的振荡,即平衡位置附近微小或有限的振荡。如声波和超声波、工程技术中的机器和结构物的机械振动、无线电和光学中的电磁振荡等。从最小的初等粒子到巨大的天体,从简单的摆到复杂的生物体,无处不存在振动现象。有时人们力图防止或减小振动,有时又力图制造和利用振动。尽管振动现象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有着共同的客观规律和统一的数学表达形式。因此有可能建立统一的理论来进行研究,即 振动力学 。振动力学是力学、声学、无线电电子学、自动控制理论等学科,以及机械、航空、土木、水利等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一。它应用数学分析、实验量测和数值计算等方法,探讨振动现象的机理和基本规律,为解决与振动有关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描述振动的数学模型的不同,振动理论区分为 线性振动 理论和 非线性振动 理论。线性振动理论 适用于线性系统,即质量不变、弹性力和阻尼力与运动参数成线性关系的系统,其数学描述为线性 常系数常微分方程 。不能简化为线性系统的系统为非线性系统,研究非线性系统的振动理论就是非线性振动理论。 线性振动理论是对振动现象的近似描述,在振幅足够小的大多数情况下,线性振动理论可以足够准确地反映振动的客观规律。频率、振幅、相位、激励、响应、模态等都是在线性理论中建立起来的基本概念。 实际机械系统中广泛存在着各种非线性因素, 如电场力、磁场力、万有引力等作用力非线性,法向加速度、哥氏加速度等运动学非线性,非线性本构关系等材料非线性,弹性大变形等几何非线性等。因此工程实际中的振动系统 绝大多数都是非线性系统。 由于非线性微分方程尚无普遍有效的精确求解方法,而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已十分完善,因此将非线性系统以线性系统代替是工程中常用的有效方法,但仅限于一定的范围。当非线性因素较强时,用线性理论得出的结果不仅误差过大,而且无法对 自激振动、参数振动、多频响应、超谐和亚谐振动、内共振、跳跃现象和同步现象等 实际现象作出解释 。而上述各种实际现象在现代工程技术中愈来愈频繁地出现。早在 1940 年美国塔可马 (Tacoma) 吊桥因风载引起振动而坍塌的事故就是典型的非线性振动引起破坏的例子。因此有必要发展非线性振动理论,研究对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计算方法,解释各种非线性现象的物理本质,以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中实际的非线性振动问题。 参数振动是一种特殊的振动形式,它的数学模型不一定是非线性微分方程,也可能是线性的,但系数不是常数,而是时间的周期函数,因此不属于线性振动理论的研究范围,也作为非线性振动的组成部分。 0.2 非线性振动的研究方法 非线性振动理论研究的目的是基于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在不同参数和初始条件下,确定系统运动的定性特征和定量规律。非线性振动的数学模型通常是非线性微分方程。与线性微分方程不同,非线性微分方程尚无普遍有效的求解方法。因此与线性振动系统相比,非线性振动系统很难得到精确的解析解。对于工程中的实际非线性振动问题,除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以外,常用的理论研究方法可区分为:几何方法、数值方法和解析方法。 几何方法 是对非线性振动作定性分析的方法。经典的几何方法是利用相平面内的相轨迹作为对运动过程的直观描述。在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相轨迹的几何性质判断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利用相平面内的奇点和极限环作为平衡状态和孤立周期运动的几何表述。因此关于奇点类型的研究和关于极限环存在性的判断,以及关于奇点和极限环的稳定性及其稳定性随参数变化的讨论是传统几何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非线性振动的现代发展要求几何方法研究新的对象。现代几何方法还包括数学抽象得到几何结构的研究。此时不直接研究真正的非线性振动问题,而是研究人为构建的数学结构,它具有某些类似于真实非线性系统的性质,但在结构上比较简单。具体的非线性振动的一些性质往往很难发现,除非已经知道发现这种性质的可能性。数学抽象正可以揭示这种可能性。几何方法的局限是不能得到非线性振动的定量规律,而且传统的几何方法通常难以推广到高维时变系统。尽管如此,几何方法仍在非线性振动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几何方法不仅能得到直观的定性结果,而且可为其它研究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解析方法 是对非线性振动作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精确或近似地解析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得到非线性系统的运动规律及其对系统参数和初始条件的依赖关系。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精确解析解通常涉及非初等函数 ( 如椭圆函数 ) 的引入和研究,能够得到精确解的非线性系统,即 可积系统 ,极为有限。更常用的解析方法是近似解析方法。 近似解析方法 主要适用于弱非线性系统,即与线性系统十分接近的非线性系统,该方法通常以线性振动理论中得到的精确解为基础,将非线性因素作为一种摄动求出近似的解析解。最早的近似解析方法来源于天体力学中的摄动法,也称为小参数法,如正规摄动法和改进的林滋泰德-庞加莱法。近似解析方法还包括其它形式,如谐波平衡法、平均法、 KBM 方法和多尺度法等。这些近似解析方法原则上也可应用于特殊的强非线性系统。如果存在与之相近而又精确可积的非线性系统,则在也可对精确的非线性解进行摄动。解析方法原则上对单自由度系统和多自由度同样适用。对于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描述的无穷多自由度的连续体振动,可利用模态的正交性或伽辽金方法化作只含时间自变量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然后利用近似解析方法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对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进行摄动分析。任何一种近似解析方法所得到的结果都是近似的结果,必须与其它方法互相印证。解析方法的主要局限是应用范围有限,仅适用于研究可积和接近可积的系统的平衡和周期性运动;同时,解析方法得到的解未必具有稳定性,因此可能不是实际问题中能出现的运动。由于解析方法不仅能确定非线性系统运动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而且还能得到运动特性对系统参数的依赖关系,所以是非线性振动问题研究的重要方法。 数值方法 是对非线性振动作定量计算的方法。数值方法是通过数值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得到非线性系统在特定的参数条件和初始条件的运动规律。数值方法的基础是常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数值方法既可以计算特定非线性系统的各种运动,包括平衡、周期运动和非周期运动,的时间历程,也可以数值确定参数对系统运动的影响,还可以通过数值确定吸引盆及其边界分析初始条件对系统运动的影响。由于处理非线性振动问题的数学工具尚不完备,数值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值方法在非线性振动中的突出作用是发现新现象,这已成为过去 20 余年非线性振动现代发展的突出特点。数值方法还可以补充理论结果,使一些理论结果定量化或揭示有关条件不成立时发生的情况。数值方法还可以借助具体直观的结果为一般理论研究提供启示,激发灵感。数值方法还有检验理论结果的作用,在非线性振动问题研究中,数值方法的结果往往可以是理论分析的最终检验。需要指出的是,数值研究只能在有限精度下进行。即使不考虑建立模型本身的误差,数值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截断误差和舍入误差。数值运算如积分求解非线性微分方程等极限过程都是强制性取有限项近似的,因而存在截断误差。在计算机中无限多位的实数是通过有限位的截尾数来近似的,因而存在舍入误差。计算结果受到截断误差和舍入误差的影响称为 计算机噪声 。在实际数值研究中,计算机噪声对运动的影响通常可以通过改变计算精度、积分步长和计算方法加以考察。尽管数值方法是探索非线性振动的强有力工具,但数值计算的结果必须仔细检验和诠释,用直观和理论加以印证,并且仅仅应用于它所适用的场合和目的。 0.3 非线性振动的发展简史 人类对振动现象的了解和利用有着漫长的历史,远古时期的先民已有利用振动发声的各种乐器。在我国,早在战国时期成书的《庄子》就已明确记载了共振现象。现代物理科学的奠基人伽里略 (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对振动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发现了单摆的等时性并利用他的自由落体公式计算单摆周期。在十七世纪,惠更斯 (C. Huygens 1629-1695) 注意到单摆大幅摆动对等时性的偏离以及两只频率接近时钟的同步现象,是对非线性振动现象的最早记载。 严格的非线性振动的理论研究开始于十九世记后期,由庞卡莱 ( H. Poincare 1854-1912) 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开辟了振动问题研究的一个全新方向,即定性理论。在 1881 年至 1886 年的一系列论文中,庞卡莱讨论了二阶系统奇点的分类,引入了极限环概念并建立了极限环的存在判据,定义了奇点和极限环的指数;此外还研究了分岔问题。定性理论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方面是稳定性理论,最早的结果是 1788 年拉格朗日建立的保守系统平衡位置稳定性判据。 1892 年李雅普诺夫 ( А.М.Ляпуно в 1857-1918) 给出了稳定性的严格定义,并提出了研究稳定性问题的直接方法。 在非线性振动的近似解析方法方面, 1830 年泊桑 (S -D. Poisson 1781-1840) 研究单摆振动时提出摄动法的基本思想。 1883 年林滋泰德 (A. Lindstedt) 解决了摄动法的久期项问题。 1892 年 庞卡莱建立了摄动法的数学基础。 1918 年达芬 (G. Duffing 1861-1944) 在研究硬弹簧受迫振动时采用了谐波平衡和逐次迭代的方法。 1920 年范德波尔 (B. van der Pol 1889-1959) 研究电子管非线性振荡时提出了慢变系数法的基本思想, 1934 年克雷洛夫 ( Н.М.Крыло в ) 和包戈留包夫 ( Н.Н.Боголюбо в ) 将其发展为适用于一般弱非线性系统的平均法; 1947 年他们又提出一种可求任意阶近似解的渐近法, 1955 年米特罗波尔斯基 ( Ю.А.Митропольски й ) 将这种方法推广到非定常系统最终形成КВМ法。 1957 年斯特罗克 (P. A. Sturrock) 在研究电等离子体非线性效应时用两个不同尺度描述系统的解而提出多尺度法。 非线性振动的研究使人们对振动的机制有新的认识。认识到除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以外,还广泛存在另一类振动,即自激振动, 1926 年范德波研究了三极电子管回路的自激振动; 1932 年邓哈托 (J. P. Den Hartog) 利用自激振动分析输电线的舞动。 1933 年贝克 (J. G. Baker) 的工作表明有能源输入时干摩擦会导致自激振动。非线性振动的研究还有助于人们认识一种新的运动形式:混沌振动。 庞卡莱在上个世纪末已经认识到不可积系统存在复杂的运动形式,运动对初始条件具有敏感依赖性 ,现在称这种运动形式为混沌 。 1945 年卡特莱特 (M. L. Cartwright) 和李特伍德 (J. E. Littlewood) 对受迫 范德波 振子及莱文森 (N. Levinson) 对一类更简化的模型分析表明,两个不同稳态运动可能具有任意长时间的相同暂态过程,这表明运动具有不可预测性。为解释卡特莱特和李特伍德、莱文森的结果,斯梅尔 (S. Smale 1930- ) 提出了马蹄映射的概念。 上田和林千博发表于 1973 年的工作表明他们在研究达芬方程时得到一种混乱、貌似随机且对起始条件极度敏感的数值解。混沌振动的发现和研究开阔了一个活跃的新领域,使非线性振动学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0.4 线性振动的主要结论(略)
个人分类: 著述前言|12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非线性振动》序言
Mech 2009-2-27 11:0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振动问题已成为各个工程领域内经常出现的重要问题。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动态测量技术的进步也为复杂振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因此振动力学已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机械、航空、土建、水利等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在振动力学或与振动力学有关的其它课程中,已经获得了以线性振动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振动力学基本知识。在线性常系数常微分方程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线性振动理论是对振动现象的近似描述。线性振动理论只能在振幅足够小的特定情况下反映振动的客观规律。但实际的机械系统存在着各种非线性因素,在许多情况下,线性理论不能解释像自激振动、参数振动、多频响应、超谐和亚谐振动、内共振、跳跃现象和同步现象等复杂的振动现象。而上述各种非线性振动现象在现代工程技术中愈来愈频繁地出现。这就要求未来的工程师们不仅要掌握线性振动理论的基本知识,而且也要了解非线性振动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以解决工程技术中的实际振动问题。 作者在所编著的教材《振动力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年出版 ) 中曾试图将线性振动和非线性振动纳入统一的理论体系,希望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就能了解非线性振动的初步知识,并在研究生阶段中学习更系统深入的非线性振动理论。本书就是为此目的编写的研究生教材。主要内容来自《振动力学》的提高部分,以及作者于 1963 年在清华大学为工程力学专业编写的非线性振动讲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的修改意见,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对反映近代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成果的分岔和混沌理论的内容,也作了适当的扩充。 非线性振动理论的叙述可以不同的研究方法为主线,也可以不同的振动类型为主线。本书采用两种主线相结合的叙述方式。全书除绪论以外共分六章。在第一章非线性振动的定性分析方法,和第二章非线性振动的近似解析方法中系统地介绍了非线性振动理论的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在第三章自激振动和第四章参数振动中,则综合应用上述两种研究方法讨论两种重要的非线性振动现象。第五章分岔理论基础和第六章混沌振动是关于近代非线性动力学研究成果的系统介绍。虽然关于单自由度系统的讨论占书中的主要篇幅,但各相应章节都包含多自由度系统内容。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力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尽量使正文中的公式推导简练化,注意解释非线性振动现象的物理意义,以及与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紧密联系。一些重要定理和方法的数学证明则放在附录中给出。各章均附有例题和习题,书末给出习题的参考答案。 本书的第一至四章由刘延柱编写,第五、六章由陈立群编写。全书由刘延柱定稿。书稿承 蒙陆启韶 教授详细审阅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 戈新生 教授协助书稿的校对工作,与本书相关的研究工作得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会的资助,作者谨表示衷心感谢。限于水平,书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作 者 2001 年 4 月
个人分类: 著述前言|5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非线性物理
hongqingtu 2009-2-11 09:32
正在学习!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站在世界屋脊看板块理论的中国人-其中一个小学生的遐想
moxj 2008-10-26 22:24
二十世纪发现的板快理论被认为是人类在过去一百年里的三大最主要发现之一.然而当这场地学革命席卷全球后确在崎岖的陆壳上到处碰壁.即使很多地质学家用尽各种手段,但问题还是很多.这样的情况对别的事情不是一件好事情,但对科学确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如果还有人抱怨中国人一直没有拿诺贝尔奖是因为国内的条件差,那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情况绝对不是这样.研究板块碰撞的最好地区就在中国.没有哪个国家有像中国这样的海岸线,更重要的是唯一的世界屋脊基本都在中国境内.在西藏境内有板块碰撞结束间段表现的各种现象. 虽然新兴的地幔柱理论似乎正在完善板块学说,但在西藏地区的众多现象还是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的疑惑.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想自己能做的解释只是一些遐想,如果你对这些问题很敢兴趣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我想 张进江 教授在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杰出的,大家可以阅读他的论文和著作. 这里我想举个例子来比喻最近对西藏研究的一些现象.当你打开一盒整装的火柴,将里面的火柴从高处倾倒出来。火柴在下落过程中拍摄尽可能多的它们在空中分布状态的时刻。你会发现并不会由于火柴头部较重而趋于火柴头部全部向下的状态。在火柴们相互影响的系统里,它们趋向最大的杂乱无章的状态。我想这种状态就是在火柴足够多的情况下,火柴头在空间各个方向分布的数量值接近于一个生长很对称的桃子头向下时它的表面上任何一点到与桃子底部内接触且曲率为桃子表面最小高斯曲率的球的球心之间的距离。 火柴的这种在运动中的趋向也许是我们星球上任何一种系统里的运动演变的趋向。或许从板块生长带,滑动部位,消减带的演变,更或到板块作用带的各种构造活动及伴生的热液活动也是这样演变着。 北喜马拉雅及藏南发现的伸展构造主要有藏南拆离系,南北向裂谷,及穹窿三种构造产物. 在板块刚接触的时候,就像生命刚开始,模式简单。但细胞指数形式的分裂已经开始了。只是很长一段时间还不再我们肉眼所能观察的范围。到后来我们看到了人,虽然有了明确的形态,但我们却已经进化成了生物界最复杂的动物. 这个物种不但包括了组成生命的各种蛋白质和核酸,更重要的是他建立了非常先进的信息系统和形成了意识.板块理论在吸取了古生物,古地磁,现代的地球物理和和地球化学等学科的养分后长到了现在的样子,明天的它还会在当代提出的系统论,超微结构,量子论领域里继续前进走出混沌. 总之,喜马拉雅造山带已经演化到了板块相互作用的高级阶段。拆离系,裂谷,穹隆,不同性质的断裂,不同旋转方向的断块等,它们的出现使系统在一定复杂程度下建立平衡。同时它们内部也在通过更加结构化的层次来诠释这种必要复杂程度下的系统。然而所有这些复杂性的趋向又由板块运动直接限制着。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422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