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规划设计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天津港爆炸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热度 4 whb0236 2015-8-15 19:45
天津港爆炸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 危险化学品经营场地的规划设计缺失 8月12日晚,天津港发生危险品大爆炸,波及范围之广、人员伤亡之惨重实属罕见。至今过去3天了,我还沉浸在感伤之中,一直在思考2个问题:(1)为什么这次事故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起爆点在跃进路和吉运二路交叉口,据报道,3公里范围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比如,距离约400米的跃进路派出所5层办公路仅剩框架,距离约500米的轻轨站玻璃基本全被震碎,距离约800米的海关大楼玻璃门窗全部破碎、墙面严重变形(看到破碎的玻璃块插入墙体中),距离1000多米的万科某小区楼梯玻璃震碎(居民称事发时整栋楼发生晃动),距离约1100米的机场受损非常严重。特别是龙江企业九三集团天津大豆科技有限公司距离爆炸点直线距离约3000米,也遭受波及,房屋门窗和室内顶棚均不同程度受损。可以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横扫了半径3KM范围,更为令人痛心的是涉及10多处住宅小区,如万科地产,有的小区损毁严重。可见这次爆炸威力巨大,不过,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加重了事故的危害性?(2)逝者已矣,痛定思痛,我们能够从这起事故中汲取哪些教训呢?能够对全国其他城市的危险品经营单位给予启示、警示、警钟,为今后的城市规划和监管给予血的教训和启迪,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无疑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虽然善后和事故原因、责任认定都有待政府的调查、公布和处理,但目前已明确2点:(1)事故的责任单位,发生爆炸的危险品仓库隶属于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2)公司经营范围得到了官方许可,据该公司官网称,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天津口岸危险品 货物集装箱 业务的大型中转、集散中心,是天津海事局指定危险货物监装场站和天津交委港口危险货物作业许可单位。公司以经营危险化学品集装箱拆箱、装箱、中转运输、货物申报、运抵配送及仓储服务等业务为主。可见并不属于超范围经营或私自储运危险品货物。既然这样,从政府到社会都应该知道在这么一个地点存在这样的危险品经营活动。可还是在周围建造了不少的住宅小区,实在令人痛惜!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还是应该以百姓安全为前提啊!本文不做牢骚,只想从这个危险源出发谈谈上面2个问题的解答。 这次事故之所以造成那么大范围的破坏,很大程度上与场地的空间属性有很大关系。如下图所示,以爆炸点为中心的周围一片平坦,空间相当开阔,缺少高山的庇佑。天津港应该属于滨海冲积滩涂用地,包含吹填而成的陆地,所以缺少自然山地。这样无疑有利于爆炸波的扩散,所向披靡。范围甚至超出了国家和地方对于危险品经营企业环境的要求。根据我国《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规定,危险化学品零售业店面应与繁华商业区或居住人口稠密区保持500m以上距离;危险化学品仓库规模根据库房或货场总面积分为大中小型三级,其中大型(9000平方米以上)与中型(550平方米~9000平方米) 库址安全防护距离,要求与周围公共建筑物、交通干线(公路、铁路、水路)、工矿企业等距离不小于1000米。这次爆炸影响范围达3公里,超出规范上限的2倍距离,这与空间过于开敞不无干系。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广岛和长崎的地形。下面2幅图为在同样比例尺条件下的2座城市,广岛(上图)虽然较远的外围有山脉,但宽阔的城市区域地势平坦,南部面向海湾;而长崎(下图)三面环山,呈围合状。它们一个空间开敞、一个空间封闭。大家都知道,1945年美国为了尽早逼迫日本投降、结束二战,分别往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结果广岛遭受的破坏范围和惨烈程度远大于长崎。有报道说美国当初在选择轰炸城市的时候,为了验证和保证轰炸效果最大化,要求一个条件就是城市空间开阔,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开阔空间有利于爆炸波的扩散。这也应该是常识吧。 既然找到了这次爆炸危害范围大的原因,那么有怎样的对策呢?如何在平原上或平坦地区规划设计危险品经营场地呢?除了专业性的要求,比如抗暴和防护屏障(混凝土墙)外,我从景观规划设计角度提出2点建议:(1)在周围营造微地形,设置隔离林带。这是因为地形的起伏变化会大大阻碍爆炸冲击波的传播,消弱强度,而且密林灌丛发生反射和绕射现象,也会一定程度上起到阻挡效果,无论地形还是绿色植物作为软质景观,表面凸凹不平,消弱和阻挡冲击波的效果要大于同等体量的硬质景观。另外,植物还能有效地消弱声波、降低噪音。据报道,40米宽的林带可把70dB的噪音降低10-15dB,4米宽的绿篱6dB,即使20米宽的草坪也2B。所以可人工塑造地形,营造植物群落。(2)把不同类型的危险品,特别是容易发生混合爆炸的危险品分类隔离,利用微地形、植被和砼墙等。只有把它们有效地隔离,即使一处发生事故,也可避免连锁反应或者更大的事故。 生态学强调物种多样性,景观生态学强调景观多样性,其实,危险品经营场地也需要遵循空间多样性。希望本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断完善我国的危险品经营规划和监管,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的危害。 为天津港爆炸遇难同胞默哀!
9623 次阅读|4 个评论
基于社区养老的老年社区规划设计的一些基础资料
guxgu2012 2013-10-25 13:57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南通市从1982年起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南通市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有186万,达人口总数的24.2%,高出全国9.93个百分点,成为全国地级市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源于: http://js.qq.com/a/20131025/004483.htm?pgv_ref=aio2012ptlang=2052 】 据南京市老龄委透露,截止到2012年底,南京市60岁以上的老人达116万,根据“每年以4%—5%的比例递增”这个趋势,到2013年底,全市老人将超过140万,占全市614万户籍人口总数的22%,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 ※据2013年10月11日召开的江苏省老龄委第七次全委会上透露,江苏省老龄化程度较高,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达18.89%,养老服务能力远不能满足需求增长。 根据“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江苏省社会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由20%增至50%。但到去年底,全省35.2万张养老床位中民办床位仅8.4万张。护工队伍不稳定、不专业,也是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难题。全省1400多万老年人,按15%的护理比例,有210多万老人需护理。如1个护理员照顾20个老人,就需10.6万护理员,但全省持证上岗的护理员仅1.7万人,专业养老护理人员属于紧缺专业。【 http://js.qq.com/a/20131014/004787.htm 】 ■名词解释: ※以房养老:日前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 “以房养老”是指老人通过抵押房屋产权,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老人去世后,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这种养老方式被视为完善养老保障机制的一项重要补充。“以房养老”实则是一款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牵涉到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在为居家老人照料服务方面,又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家庭养老、以房养老、社区养老、消费养老、社会保险、土地养老】。 ※养老公寓尝试“以房养老” 2005年,南京汤山的温泉留园老年公寓,在全国率先创立“以房养老南京模式”,但最终没有推行成功。这个模式提出,对南京市拥有60平方米以上产权房、年满60岁以上的孤残老人,健康状况不论,自愿将其房产抵押,经公证后入住老年公寓,以后终身免交一切费用,待老人去世,房屋产权归养老院所有。 这是按照当时的价格测算,1套60平方米的房子约三四十万元,一个老人每年花费约1万元,老人如果不生病,顺利度过余生没有问题。如果老人忽然因病瘫痪或长期住院,养老院支付的医疗费用就是无底洞了。 ※2013年8月26日,南京建邺区南苑街道爱达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正式挂牌,这是首个智能居家养老模式,不能“常回家看看的”儿女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爱达社区有800多位老人,空巢、独居的不少。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布局,面积240㎡,设立了电脑室、图书室、健身馆等多功能活动室。爱达社区的老人们每天都可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免费去看书、上网、健身,享受泡脚、按摩、刮痧等服务。 提供智能化服务:涉及老人行踪GPS定位、突发事件SOS紧急呼叫、安全健康远程监护等服务,“他们定期派人上门帮老人检测血糖、血压,并做好健康档案,发到网上,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子女也可通过网络‘常回家’看看。” 老年人养老意愿调查:很多老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即使生活困难重重,也不愿意去养老院,他们更希望居家养老。 ※江苏在财政上重点支持半护理/护理型养老机构。对于能够自理的老人,鼓励居家养老,提供上门护理,定期为老人进行送医,上门护理;其次是增加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提供配餐、陪医等服务。” 从养老服务的各个环节上看,能推向市场的尽量推向市场,不能推向市场的由政府来兜底。比如,养老保险、护理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 养老问题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有钱的大多希望是居家养老,没钱的就需要政府和社会来帮助养老。但是也有一部分老人有钱但没有子女或者子女无法长时间在身边陪伴,这部分的养老就需要社会的有偿服务,以提高他们的养老质量。
个人分类: 社会评述|3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该如何做好交通科研与规划设计的兼顾?
热度 1 jlublx 2013-10-10 03:35
刚刚从MediaLab回来,参加了一个讲座,主题是“human mobility and land use”,也是大数据的应用吧,将交通数据,手机数据应用于土地开发使用研究。PPT中有大量的模型,只有几个我看得懂,BPR函数,交通密度与服务水平,主讲的人是学计算数学的,应用了一些交通函数。Presentation中大量的曲线图,动画图,听说是用Matlab做的,让我眼花缭乱,好生羡慕。不得不心生惭愧,在博士毕业7年之后,我很难再静得下心来去研究创新性构造一个模型,想想博士论文中做的那个准均衡分配模型,那时候觉得很有乐趣,也很有成就感。听lecture,一方面很羡慕做的细致深入的模型构造,曲线拟合,但另一方面,又很纠结,他们将travel time,delay,交通预测流量调查几百组甚至几千组数据拿来用,有考虑过最底层的数据(流量、占有率、点速度)等的采集和准确性吗?预测模型的精确度?以及手机信令数据的漂移和误差?也许,答案是,当数据成为大数据时,这些误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我跟北大的赵教授讲了我的困惑,我们这些搞交通的人,还在潜心研究交通数据采集、流密速模型,行程时间预测,状态表征,服务水平,事件检测、GPS数据、手机信令……,但搞计算数学的可以基本假设这些数据都是可采集,数据是准确额的,模型是现成的,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大数据挖掘,再挖掘。也许,这就是学科交叉。 昨天上午听了一个关于城市计算的讲座,是微软亚洲研究中心的一个博士来讲的,也是大数据,讲如何对交通数据,手机数据、出租车(GPS)数据的时空分析,建立模型,主要讲了3个应用,1.应用于PM2.5的预测估算(前提是环境监测器太贵,覆盖不够),2.通过出租车的轨迹、聚集程度,研究加油站的选择,3.应用于出租车的sharing信息定制。Presentation比较了北京、上海、深圳等4个城市上千公里路段的数据分析,我当时很困惑,真的有收集到这么大覆盖面的数据吗?是什么样的数据?微观的?还是中宏观?什么样的颗粒度?关于出租车的sharing,演讲者提到是通过app请求,由中心系统计算,再确认信息。我觉得道路交通不确定性太大,实施起来有难度。我曾经设想,出租车有个装置,能够由第一上车者发送愿意sharing的信息(目的地,sharing)在出租车顶棚显示,若路侧候车者能够基本确定与自己路径相同,则可以扬召,票价和打印票据方式可以参照北京模式,让合乘者和驾驶员都收益。也不知道是不是从事交通规划与设计时间较长了,我在处理一个交通问题时,基本原则是复杂问题简单化,因为交通有了人的参与不确定性太大了。 另外,谈谈这次对公交信号优先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前查阅很多文献,美国用的是“准点优先”的原则,国内有很多也是这么提的,后来考虑到没有时刻表,我提出“基于车头时距均衡的公交信号优先”。到了波士顿终于可以理解,为什么美国要提准点优先了。波士顿的公交线网线路比较简单,市中心的weekday高峰一般10分钟间隔,在郊区,有10分钟,20分钟,甚至在weekends郊县公交1小时一班,所以郊区每个枢纽站基本都有每趟公交车的时刻表,清楚的列出始末站,中间站的时刻表,有的时候等40分钟,50分钟很正常,所以需要时刻表,需要准点,需要候着时间出门。可以看出,准点是有适用性条件的,适合于郊县,大发车间隔的车辆。 在这里其实还有之前参加的交通复杂系统,healthy系统等讲座,给自己的困惑是,每次都会想着怎么put intopractice,这种感觉很纠结,很痛苦。我该怎么做好科研与规划设计的兼顾呢?科研需要开创性的研究,也许在建立模型是时,会给定了很多约束条件,可是,真正做交通规划和设计时,阻碍性因素都要考虑清楚,要落到实处。怎么采数据,怎么用数据,每一步都很重要。告诉自己,高瞻远瞩,脚踏实地。
1116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第一个植物园规划方案:1959年华南植物园规划设计初步方案
热度 1 liaojp 2012-8-18 18:29
中国第一个植物园规划方案:1959年华南植物园规划设计初步方案
植物园的最基本任务是研究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和技术,为农、林、牧生产服务,同时为普及植物科学知识,供给劳动人民学习和休息场所。因此,规划设计是以科学研究、生产知识以及教育普及三方面结合作为根据 。 1.苗圃和试验区 内设试验苗圃、试验果园和引种驯化三个区。 (1)试验苗圃区:占地53公顷,内分为集约繁殖区、比较试验区、原始材料圃、苗木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和花圃等。 (2)试验果园区:面积10公顷,设在苗圃以东小山岗上。 (3)引种驯化区:面积25公顷,选择火炉山南坡岑村水库周围,为北移植物试验地;其北坡为南移植物试验地。 (4)苗圃区的建筑群:有研究实验室、温室、荫棚、农具室、肥料室、车房及库房等。 2. 展览园地 (1)经济植物区:在进门右侧原水稻田及部分丘陵地,面积34公顷,按其用途类别分为果树、芳香、油料、纤维、淀粉、橡胶、单宁、木材、药用、饮料、绿肥和饲料等10余类,分别布置成各小区。 (2)棕榈植物区:在进门左侧的人工半岛上,面积2公顷,本区具有华南热带风光的特色,其中还具有经济价值很高的椰子、高级食油作物油棕、工艺用料蒲葵和姿态优美雅致的观赏植物,如假槟榔、散尾葵和皇后葵等。 (3)遗存植物区:设在棕榈植物区以北的人工半岛上,面积约2.5公顷,本区是介绍曾在古地质年代分布广、种类多,而现仅残存的植物,如部分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研究遗存植物多植物进化、区系发展和古气候变化等研究工作,能提供有关的科学资料。 (4)蒲岗萌生林:在进门左侧的小山岗上,面积1.5公顷,有野生植物300余种,代表82个科。 (5)观赏植物区:在资源植物展览馆建筑群附近,设一观赏花乔木及多年生花卉展览区,面积约8公顷,以华南特有的大花乔木来布置,使之集中表现出南国特有的艳丽风采。 (6)植物区系区:在8.5公顷的平地上,以植物科属的代表种,按分类系统布置,作为植物分类标本园。 (7)引种驯化区:在3公顷面积的小半岛上,布置引种驯化成就展览区。 (8)树木园:在78公顷丘陵地上,按照生态类型和分类系统来布置,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单子叶植物中包括华南特产的棕榈类和竹园。 (9)植被类型区:分为海南热带雨林类型,面积11公顷;亚热带季雨林类型,面积8.5公顷;橙绿阔叶林类型,面积11.5公顷。 (10)中国山水园林区:在岑村大水库周围的丘陵地上,面积19公顷,其中包括兰花圃、山茶园、木兰园、蕨类及秋海棠园等。 (11)展览区的建筑群:有3640平方米的资源植物展览馆,1300平方米的热带植物温室和3250平方米的大荫棚等。 本园总面积约800公顷,按规划要求,内容庞什,科学门类多,拟分期逐步完成。在1959年初步完成1.5公顷的蒲岗萌生林展览区。计划在1960-1961年先布置一个面积3公顷的华南代表性经济植物区,和部分棕榈植物区,面积2公顷;遗存植物区,面积1公顷,以及观赏植物区,面积2公顷;此外,计划在原有15公顷临时苗圃的基础上,再开辟10公顷繁殖苗圃。 1959.10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筹建概况(陈忠毅提供)。 华南植物园中心展览区示意图 I. 棕榈植物区 II. 华南代表性经济植物区 III. 古老的遗存植物区 IV. 蒲岗萌生林★ V. 观赏植物区 VI. 繁殖苗圃 VII. 移植苗圃★(现分类区) VIII. 裸子植物区★(现凤梨园内) IX. 龙舌兰圃★(现凤梨园与蒲岗间草坪凤梨园侧) X. 木兰圃★(现凤梨园与蒲岗间草坪蒲岗侧) XI. 桂花圃★(现蒲岗旁四季绿洲门口区域) XII. 引种植物展览★(现大草坪办公楼附近区域) XIII. 棕榈广场★(现裸子植物区) XIV. 竹圃★(现苏铁园及附近区域) XV. 经济植物盆栽展览★(现分类区与药园附近小区域) 1. 资源植物展览馆 2. 米丘林纪念馆 3. 花卉展览馆 4. 王莲室 5. 兰科温室 6. 高山植物室 7. 热带沙漠植物室 8. 兰科及蕨类荫棚(现园林树木区绿林小卖部对面) 9. 荫棚★(现金夫人影楼后蕨园内) 10. 休息避雨廊 11. 工作室★(现金夫人影楼) 12. 亭 13. 花架 14. 水榭 15. 花廊及小卖部★(现蒲岗冰室内) 注:有★者为1959年国庆节展出部分。 博主附注:标题标为中国第一个植物园规划方案的目的是征集中国现代植物园方案。欢迎广大植物园界同仁就“第一”竞争!
6180 次阅读|2 个评论
城市真的伤不起吗?
pedestrian99 2011-6-23 00:22
6月份进入雨季以来,洪涝尾随大旱接踵而至。近日,不断有网民在网上发帖“有图有真相”地讲述各自城市因暴雨发生严重内涝的情况。“ 武汉 排水系统口径“落伍” “城市景观”:公交冲锋舟; 杭州 排水系统“小马拉大车” “城市景观”: 西湖 边“看海”; 南昌 20亿投入“不堪一击” “城市景观”:街上可垂钓; 上海 地铁漏水因空调阻塞 “城市景观”:地铁“水帘洞”。” 这些网帖显示:以往鲜亮的城市在瞬间变成“水城”,交通中断、出行不便、财产损失,各种问题逐步显现,暴露了一个个看似实现了“现代化”的城市在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方面的严重落后,这也让一度埋在地下的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浮出水面。我们的城市为何“伤不起”?城市内涝“病灶”何处?“解药”何方? 看看专家们的看法,能否起到祛病解痛的功效?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周婕分析说,造成城市滞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设计排水管网依靠的数据难以跟上灾害天气的变化;二是地面硬化等人类活动使原本可以依靠土壤、沟渠湖泊、地下河等吸纳的水现在只能依靠管网收集,而水域面积又在不断减少,如武汉市目前的水域面积就比1981年时减少了三分之一;三是城市排水管网主、次,支网不完善,很多支路没有雨水收集系统,防碍系统排水能力的发挥。 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吴乃康告诉记者,改变城市“逢雨必涝”局面还需要解决几个“跟不上”。一是城市急剧扩大,城防建设“跟不上”;二是主要江河上游控制性拦蓄工程相对不足、堤防高度不够、洪水有效调蓄能力“跟不上”;三是堤身单薄,管涌、溃决时有发生等整体抗洪能力“跟不上”;四是城市规划欠科学、已有防洪排涝工程调度不合理,系统规划指导“跟不上”。 周婕、吴乃康还建议,除了在流域治理基础上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布局建设外,当前还迫切需要做好流域水系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城区时综合考虑城市综合防洪和排涝能力,兼顾看得见的地上工程和看不见的地下工程;增加江心公园等城市绿化区,将大批城市低洼区列为湿地,改善城市环境生态的同时,增强强降水和洪水来临时对城市水量的吸收和储蓄,以减小城区防洪压力,起到滞洪和调蓄水量的作用。 两位专家分析的都不错,也很到位,上述观点想必很多专家乃至民众都有同感,为什么最近几年城市出现内涝的频率那么频繁,几乎年年不空呢?原因是多方位的,综其一:城市发展太快,而相应基础配套设施不到位,一句话,城市建设欠缺科学规划,发展中没有很好做到与当地环境及生态协调。150多年前,法国专家雨果就曾说过,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如今,众多网民疾呼,“城市建设不能光有一日千里的热情,更应具备‘一管百年’的思维”。科学规划建设提升“城市良心”。 是呀,社会要发展,城市要扩张,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但发展也好,扩展也罢,总不能为一时只需,而毁百年(千年)之计。到过巴黎的人,除了罗浮宫、埃菲尔铁塔参观之外,还有一个新推出的景点不可错过:下水道博物馆。想必很多人看过人在下水道(防空洞般)逃生的影视作品吧,在赞叹下水道功强大之余,不免由衷佩服设计者之伟大。当然,国内也不乏城市设计与自然完美结合的榜样,到苏州看看就明白了。 确实,正如周教授所言,极端天气越来越多,设计排水管网依靠的数据难以跟上灾害天气的变化,不可否认,人目前还不能左右大自然,在自然面前的人类还是渺小的,这更应该依靠自然,遵守自然规律。但人也绝不会一味屈服,一直不屈不挠的与大自然作斗争,鉴于经验积累,加之每年的教训,在以后的城市规划中,更应当做到科学规划,三思而后行,从长远角度出发,以尽量减少损失。 城市发展中地面硬化也是一个硬伤。路面的硬化不仅减少土壤-大气系统的自然交换(生态系统的破坏),还大大降低了水的下渗能力,使原本的地下径流被人为阻隔,不得以以地表径流的形式进入排水系统,从而加重了在同等降水强度下排水系统的排水压力。迫使原来设计还算合理的排水管网系统不堪负重,超负荷运行,犹如不甚强壮的汉子,不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未歇息过来,就又开始了下一班工作,往复如此。纵使基因在好,长寿怎能保证?也走过、路过无数东南西北的大小城市,发现很少城市,能幸免路面积水(尤其是瞬时暴雨)。现在的城市发展的很快,也注重绿化,但好多城市绿化带,无论是种植草皮、灌木、花丛,还是高大乔木之地,往往由半尺左右的混凝土围起来,与周围的道路、建筑隔离开;而且这些城市硕果仅存的城市绿地(水能下渗)很多地面都高于道路,加之混凝土阻隔,使得,积聚到路面的雨水很难渗入,仅靠有限的下水道入口排泄,下水道被堵是常有的事(自然、人为兼而有之)路面不积水才怪呢? 一般来说,先修路、盖房,然后再搞绿化,这样在绿化之前平整土地时,完全可以做到绿化地面低于道路或建筑基座,而且没必要设围栏的就不设,这样就不会下太多的本钱,可以一步到位的。当然为确保道路运行(不至于水的浸泡而变形),修建绿化混凝土围栏也是不可或缺的,但也没必要完全封闭,将仅有的水系统到也阻断,可以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排水孔(有利于水由路面两侧向绿化带流动),当然前提条件是绿化地面要低。在大的绿化带,如公园,可设置下渗井,便于收集的雨水下渗地下,回补超采的地下水,不是很多城市由于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漏斗甚至地面下沉吗?与其让雨水白白流失,有时还造成内涝,乃至决堤、洪水泛滥,为什么不能将雨水充分利用起来呢,使原本下渗的地下径流加之一部分地表径流,通过人工方式都变成地下径流(可适当设置入渗装置)呢?曾观察过处于同一城市相邻的甲、乙两高校,甲校夏季常出现雨后路面积水,大雨时要涉水前行,而乙校,出现这种情况很少出现。近观之,发现乙校的绿地属地坑式,水可倒灌之。虽然小例不能说明一切,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至少可以提供参考吧。海绵吸水,用时再放出来,岂不更好,将雨水进行分流,更多的通过下渗方式转变为地下径流,这样在同等雨强下,地表径流就小了,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乃至河道所受的压力也大减,这与增加水域面积有着异曲同工之效。 针对目前城市内涝,增大水域面积、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建设 、 加强江河堤坝建设与提高江河防洪调度能力之外,降低绿化带地面、增加(硬化路面向绿地的)流水通道,也不失为一种操作性强、技术难度不大、成本低的措施。当然长远的发展还要靠科学规划。一家之言,贻笑大方,不韪避之。
40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水淹智慧城市
热度 2 sheep021 2011-6-22 14:42
1 深圳、武汉被列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发布时间: 2011-03-15 16:55 来源: 国脉物联网   2月22日:据悉, 武汉市投入1000万元向全球公开招标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   据该市科技局介绍,本次公开招标分为两个步骤:首次招标规划设计思路,选择前三名中标,形成智慧城市规划设计思路;第二阶段在设计思路形成后,形成规划方案,由中标单位完成总体规划编制。   在2009年美国提出“智慧地球”的思路后,智慧城市建设开始在我国方兴未艾。目前国家已将武汉、深圳列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武汉市科技局局长杨新年介绍,智慧城市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智慧城市并没有固定模式,武汉将以智能交通、武汉通、智能医疗、智能电网等为突破,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据了解,去年武汉市GDP有16%是由高新技术贡献,该市规划未来五年随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以IT和装备制造为重点,使高新技术产业能贡献到GDP 30%。 2 武汉:水淹城 2011年6月10日... 武汉:水淹城...昨晚,武汉突降暴雨,市区严重积水,部分地区电力中断 3 水淹智慧城市,大水冲了龙王庙 4 智慧城市展望 不怕旱,不怕涝,不怕堵 天人和谐,人人和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9 次阅读|1 个评论
促进校园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天人合一
gardening 2011-6-12 10:43
大学校园是学子心中永远的心灵家园,校园的花草树木、建筑小品都是回味大学生活的情愫 。优美的校园景观不仅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滋润着师生的志趣和情操,更是展示大学风采和塑造大学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绿化景观与校园文化及育人氛围密切相关, 优美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谐的校园文化,将植物景观与建筑风格有机融合,营造绿意盎然、自然低碳的校园绿化景观 ,是师生的共同期盼。 在大学校园绿化景观建设过程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尤其是本世纪以来,随着大学扩招,多数高校建设了新校园。既有 浙江农林大学将校园与植物园两园合一,展示教学、科研、生物多样性保育于一体的新颖校园 ;也有 一些校园照搬公园绿地,崇尚大色块、大草坪,求简、求快、求贵,缺乏植物景观特点与建筑风格、文化氛围的自然融合 。而专业学科优势与校园建设的脱节也不鲜见。 如 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是上海仅有拥有生态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学,经常听到教授学者乃至专业学生对城市绿化过度应用南方植物的批评,但两校在新校区建设之初,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海枣类树种作为校园大门口的绿化树种! 数年前,曾参加一著名高校新校区绿地规划设计方案的讨论, 校方要建设面积达8公顷的草坪,这很可能是我国城市面积最大的草坪,令人惊讶! 本期特邀蒋高明研究员撰写的“城市绿化也要发挥自然力”一文,提倡还城市于自然,值得思考和借鉴。 大学校园绿化景观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提高,但目前的交流还处于零星状态,尚未见到专业期刊进行系统的专题剖析。作为园林绿化行业的主流媒体,《园林》杂志策划编辑“大学校园景观”专题,邀请有关专家介绍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的校园景观特色,分析这些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的校园绿化景观和园林文化的营造理念、手法和效果,展示大学校园景观营造成果,剖析不足,展望发展方向,为提高校园绿化景观营造水平提供借鉴,更好地发挥大学校园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良好育人氛围。 本文刊登于2011年第五期《园林》:卷首语
个人分类: 大学校园|35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景观设计理念
dongleon 2010-9-17 09:13
景观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地表生态系统,既包括视觉、美学意义,也包括生态意义,文化意义等。 设计源于客户的需求,发展于对场地和环境的分析,完善于对空间、色彩、植被、微气候、材质的反复推敲。环境的复杂性与空间的多样性,使得日光、热辐射、风场及水流都是影响环境舒适感和美感的因素。在我们的设计中,雨水的收集利用及景观微气候分析等手段的纳入,使得景观设计不再仅仅只是视觉效果。 将国外先进的数字设计技术与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引入项目的创作之中,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环境特征,竭力做出人性化、多功能化、可持续的景观设计。我们认为,在人类需求与自然美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极为重要,因此,我们始终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设计原则。 设计观:艺术+生态+技术
个人分类: 设计实践|6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