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基因调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机器学习最终清楚地解释了基因调控
zhpd55 2019-12-29 21:46
机器学习最终清楚地解释了基因调控 诸平 据美国冷泉港实验室(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简称 CSHL )的 Brian Stallard2019 年 12 月 26 日提供的消息, CSHL 的研究人员,将用于基因调控的数学热力学模型(见图 1 左上方)公式化为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简称 ANN )(见图 1 左下方)。大型 DNA 数据集通过新的 ANN (见图 1 右图示)输入。连接方式以生物学家易于解释的方式呈现。最终可以使机器学习清楚地解释基因控制。 Fig. 1 A mathematical thermodynamic model for gene regulation (top, left) is formulated as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bottom, left). Large DNA datasets are fed through the new ANN (right). The pattern of connections is presented in a way that is easy for biologists to interpret. Credit: Kinney lab/ CSHL, 2019 在这个 “ 大数据 ” 时代,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简称 AI )已成为科学家的宝贵盟友。例如,机器学习算法正在帮助生物学家理解控制基因功能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分子信号。但是,随着开发出新算法来分析更多数据,它们也变得更加复杂且难以解释。 CSHL 的定量生物学家 贾斯汀· 金尼( Justin B. Kinney )和阿马尔·塔里恩( Ammar Tareen )制定了设计高级机器学习算法的策略,使生物学家更容易理解。 该算法是一种 ANN 。受神经元在大脑中连接和分支方式的启发, ANN 是高级机器学习的计算基础。尽管具有 ANN 的名称,但它并非专门用于研究大脑。 像 贾斯汀· 金尼和阿马尔·塔里恩这样的生物学家,都使用 ANN 来分析来自称为 DNA 的 “ 大规模平行报告基因分析 ” ( massively parallel reporter assay 简称 MPRA )实验方法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定量生物学家可以制作出 ANN ,以预测哪些分子在称为基因调控的过程中控制 特定基因 。 细胞在所有时间并非需要所有蛋白质。相反,他们依靠复杂的 分子机制 根据需要打开或关闭产生蛋白质的基因。当这些规定失效时,通常会出现疾病。 贾斯汀 · 金尼说: “ 了解基因调控的机制,对于开发针对疾病的分子疗法与束手无策之间的差异至关重要。 ” 不幸的是,根据 MPRA 数据塑造标准 ANN 的方式与科学家在生命科学中提出问题的方式大不相同。这种错位意味着生物学家发现很难解释 基因调控 是如何发生的。 贾斯汀 · 金尼助理教授在 2019 年 12 月 13 日举行的第一届计算生物学机器学习会议上展示了一种新设计的 ANN 的相对易于理解的结构 ( 见图 2 所示 ) 。 Fig . 2 Assistant Professor Justin Kinney showcases the relatively easy-to-understand structure of a newly-design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His results were officially presented at the 1st Conference on Machine Learning in Computational Biology on December 13 . Credit: CSHL, 2019 现在,贾斯汀 · 金尼和阿马尔·塔里恩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可以弥合计算工具与生物学家的想法之间的鸿沟。他们创建了自定义的人工神经网络,以数学方式反映了生物学中有关基因和控制它们的分子的常见概念。通过这种方式,这对科学家实际上迫使他们的机器学习算法以 生物学家 可以理解的方式处理数据。 贾斯汀 · 金尼解释说,这些努力强调了如何优化现代工业 AI 技术以用于生命科学。贾斯汀 · 金尼的实验室已经验证了这种用于制作定制 ANN 的新策略,因此正在将其应用于调查各种各样的生物系统,包括与 人类疾病 有关的关键基因回路。 该结果于 2019 年 12 月 13 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一届计算生物学机器学习会议上正式宣布。也可以通过 CSHL 的 bioRxiv 服务器上 的预印本 来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信息。 Biologists pioneer first method to decode gene expression AmmarTareen, Justin BlockKinney. Biophysical models of cis-regulation as interpretable neural networks , bioRxiv (2019). DOI: 10.1101/835942 . PostedDecember 27, 2019. Abstract The adoption of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 in genomics has been hindered by the difficulty of mechanistically interpreting the models that these techniques produce. In recent years, a variety of post-hoc attribution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addressing this neural network interpretability problem in the context of gene regulation. Here we describe a complementary way of approaching this problem. Our strategy i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that two large classes of biophysical models of cis-regulatory mechanisms can be expressed as deep neural networks in which nodes and weights have explicit physiochemical interpretations. We also demonstrate how such biophysical networks can be rapidly inferred, using modern deep learning frameworks, from the data produced by certain types of massively parallel reporter assays (MPRAs). These results suggest a scalable strategy for using MPRAs to systematically characterize the biophysical basis of gene regulation in a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contexts. They also highlight gene regulation as a promising venu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ally interpretable approaches to deep learning.
个人分类: 新观察|3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男女免疫系统基因运作不同
热度 2 zhpd55 2015-8-2 09:32
男女免疫系统基因运作不同 诸平 Howard Chang and his colleagues have developed a technology that enables to sample living cells in real time to better understand how they operate. Steve Fisch 斯坦福大学 的研究 据 MedicalXpress 网站 2015 年 7 月 29 日 转载美国 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 ( Stanford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 的消息,该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女性免疫系统基因运作不同于男性。下面图 1 是美国 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提供的显示真核 DNA 片段中的编码分区 , 可见基因可以分为外显子( Exon )区域和内含子( Intron )区域。 FIG. 1 This image shows the coding region in a segment of eukaryotic DNA. Credit: 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 研究人体庞大系统的新技术,其目的就在于揭示基因与免疫系统更频繁地切换有关联,而且虽然可能基因相同,但是在男女之间基因的运作并不相同。男女 X 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是相同的 , 只是剂量不同 , 因为女的有两条 X 染色体。据研究表明 , 女性两条 X 染色体 , 会有一条发生沉默表达 , 也就是说 , 只有一条 X 染色体起作用 , 所以男女最后的表达产物和剂量有差别,但相差不大。 一些基因几乎总是开启的 , 就像微波炉上面的计时钟一样 ; 而另外一些基因则长期处于沉默,闲置多年也难得使用一次 , 家里买的有些东西,就是这样令人遗憾而很少使用的闲置品,塞进衣柜的后面 , 甚至被遗忘了。有少数基因开关打开和关闭,就像你最喜欢的一种手机应用软件一样。有一项 新技术 ( newtechnology ) , 可以使其研究活人体内调节基因开关的分子,因为这些分子对于维系生命至关重要。根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的一项研究结果,此项新技术已经揭示了一些有趣的惊喜。 这些发现的其一就是基因开关究竟是开启还是关闭,因人而异,更可能是与 自身免疫性疾病 ( autoimmune diseases )有关。 另一个原因则是 , 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开关来打开许多 免疫系统基因。的确是太快了,简直难以令人置信。但不同的活性可以解释女性罹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硬皮病( scleroderma )、红斑狼疮( lupus )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的发生率要比男性高得多。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皮肤科教授、医学博士 Howard Y. Chang 认为 ,“ 这成为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斯坦福大学发明的新技术 —— 对基因组调控因子( regulatory elements )可达性的测量。 ” 这项被称之为 ATAC-seq 的新技术是由 Howard Y. Chang 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的 , 该技术可以使研究人员实时对活 细胞 进行采样,了解其在干什么。 Howard Y. Chang 博士说 , “ 在过去 , 人们需要大量的细胞才能完成这种测量。为了得到某些罕见类型的细胞,可能真正需要一磅的肉来进行遴选。所以,对于一个大活人来讲,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然,如果的确需要也不得超过一次。 ” 何为ATAC-seq? 所谓 ATAC-seq 是代表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易接近转座酶核染色质的化验( A ssay for T ransposase- A ccessible C hromatin with highthroughput seq uencing )。这是在分子生物学中用于研究染色质 ( 复杂的 DNA 结构 ) 的一种技术 , 此方法于 2013 年首次提出。详见 Jason D Buenrostro,Paul G Giresi, Lisa C Zaba, Howard Y Chang, William J Greenleaf. Transpositionof native chromatin for fast and sensitive epigenomic profiling of openchromatin, DNA-binding proteins and nucleosome position. Nature Methods , 6 October2013, 10 (12): 1213-1218. doi : 10.1038/nmeth.2688 . 2015 年元月, Howard Y. Chang 等人在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杂志发表论文,对于 ATAC-seq 作为一种全基因组核染色质可及性分析方法,也有专门论述,详见 Jason D. Buenrostro, Beijing Wu, Howard Y. Chang, William J. Greenleaf. (January 2015). ATAC-seq: A Method for Assaying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Genome-Wide. Current Protocols in Molecular Biology. doi : 10.1002/0471142727.mb2129s109 . 检查对象的来源 研究人员对实验室日益增长的细胞 , 故他们有足够的细胞来进行相关研究。 Howard Y. Chang 说, “ 现在正在研究的仅仅是细胞副本的副本,根本不会接触到原细胞。几个月来实验室细胞的增长,完全改变了细胞的行为 , 所以研究者不再是关注某个特定人。实验室的细胞行为如何,与特定个体人吃什么无关联系 , 它们是否与已经感染了的细胞一起并肩战斗值得关注。 ” 用实验室培养的、尚未经历过任何变化的细胞来进行研究 , 有可能会使单个基因的调控发生变化。 这项新的研究 ,2015 年 7 月 29 日 已经在《细胞体系》( Cell Systems )杂志发表,详见 Kun Qu, Lisa C. Zaba, Paul G. Giresi, RuiLi, Michelle Longmire, Youn H. Kim, William J. Greenleaf,Howard Y. Chang. Individualityand Variation of Personal Regulomes in Primary Human T Cells . Cell Systems , 2015, Vol. 1, Issue 1, p51–61. Published in issue: July 29, 2015. DOI: http://dx.doi.org/10.1016/j.cels.2015.06.003 . 用来自 12 个健康志愿者的普通 血液样本 ,来测量某些基因是怎样被开启和关闭的 , 以及这种测量因人而异的情况又会怎样呢 ? Howard Y. Chang 领导的研究团队也注视相同的志愿者,在不同的时间发生的改变究竟有多少。研究人员唯一关注的就是被称为 T 细胞 的免疫细胞 ,T 细胞很容易从标准血液测试中分离得到 , 方便志愿者供应,而且是 免疫系统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T细胞及其应用研究 T 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主要组分,它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直接杀伤靶细胞,辅助或抑制 B 细胞产生抗体,对特异性抗原和 促有丝分裂原 的应答反应以及产生 细胞因子 等,是身体中为抵御疾病感染、肿瘤而形成的英勇斗士。 T 细胞产生的免疫应答是细胞免疫,细胞免疫的效应形式主要有两种: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破坏靶细胞膜,直接杀伤靶细胞;另一种是释放淋巴因子,最终使 免疫效应 扩大和增强。 T 细胞,是由 胸腺 内的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成,是淋巴细胞中数量最多,功能最复杂的一类细胞。按其功能可分为 3 个亚群:辅助性 T 细胞、抑制性 T 细胞和 细胞毒性 T 细胞 。它们的正常功能对人类抵御疾病非常重要。到目前为止,有关 T 细胞的演化以及它与癌症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特别是 21 世纪初人类开始的 生命方舟计划 对于 T 细胞的演化以及它与癌症的研究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造血 干细胞 又称多能干细胞,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 造血细胞 。其最大特点是能自身复制和分化,通常处于静止期,当机体需要时,分裂增殖,一部分分化为定向干细胞,受到一定激素刺激后,进一步分化为各系统的血细胞系。其中淋巴干细胞进一步分化有两条途径。一些干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影响下,大量增殖分化成为成熟淋巴细胞的一个亚群,被称之为 T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的多能干细胞(胚胎期则来源于卵黄囊和肝)。在 人体胚胎 期和初生期,骨髓中的一部分多能干细胞或前 T 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的诱导下分化成熟,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 T 细胞。成熟的 T 细胞经血流分布至 外周免疫器官 的 胸腺依赖区 定居,并可经淋巴管、外周血和组织液等进行再循环,发挥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 T 细胞的再循环有利于广泛接触进入体内的 抗原物质 ,加强 免疫应答 ,较长期保持 免疫记忆 。 T 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许多不同的标志,主要是表面抗原和表面受体。这些表面标志都是结合在细胞膜上的巨蛋白分子。 T 细胞的 “T” 字,是采用 “ 胸腺 ( thymus ) ” 的第一个字母命名的。第二个细胞群在类似 法氏囊 的器官或组织内受激素作用,成熟并分化为淋巴细胞的另一个亚群,被称为 B 淋巴细胞 。 T 细胞不产生抗体,而是直接起作用。所以 T 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 “ 细胞免疫 ” 。 B 细胞是通过产生抗体起作用。抗体存在于体液里,所以 B 细胞的免疫作用叫作 “ 体液免疫 ” 。大多数 抗原物质 在刺激 B 细胞形成抗体过程中;需 T 细胞的协助。在某些情况下, T 细胞亦有抑制 B 细胞的作用。如果抑制性 T 细胞因受感染、辐射、 胸腺功能 紊乱等因素的影响而功能降低时, B 细胞因失去 T 细胞的控制而功能亢进,就可能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并引起各种自身免疫病。例如 系统性红斑狼疮 ,慢性活动性肝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同样,在某些情况下, B 细胞也可控制或增强 T 细胞的功能。由此可见,身体中各类 免疫反应 ,不论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液,共同构成了一个极为精细、复杂而完善的防卫体系。 2013 年 1 月初,日本科学家首次培育出能够杀死癌细胞的 T 细胞。他们表示这一研究突破为直接将 T 细胞注入癌症患者体内,用以对抗癌症铺平了道路。实际上,人体可天然产生 T 细胞,但数量较少。成功培育 T 细胞让将这种细胞大量注入患者体内,以增强免疫系统成为一种可能。 为了培育这种细胞,他们首先对专门杀死一种确定癌细胞的 T 淋巴细胞进行 “ 再编程 ” ,使其变成另一种细胞,被称之为 “ 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 ” ,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随后发育成功能齐备的 T 淋巴细胞。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发育而成的 T 淋巴细胞未来可充当一种潜在的癌症治疗手段。 日本科学家将专门对抗一种皮肤癌的 T 淋巴细胞培育成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方式是将这种淋巴细胞暴露在 “ 山中因子 ” 环境下。 山中因子 ( やまなか ‐ いんし, Yamanaka factor ) 是一组化合物,能够让细胞退回到 “ 非专业性 ” 阶段。在实验室,研究人员将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变成 T 淋巴细胞。与最初的 T 淋巴细胞一样,此时的 T 淋巴细胞也专攻同样的皮肤癌。它们的基因构成与最初的 T 淋巴细胞相同,能够表达癌症特异性受体。研究发现这种新型 T 淋巴细胞非常活跃,可以产生一种抗癌化合物。 川本浩 (Hiroshi Kawamoto) 博士表示: “ 我们成功培育出具有特定抗原的 T 细胞,方式是培育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而后让它们变成功能性 T 细胞。下一步工作是研究这些 T 细胞到底是具有选择性地杀死癌细胞还是连同其他细胞一起杀死。如果选择性杀死癌细胞,这些 T 细胞便可直接注入患者体内,用于对抗癌症。在不太遥远的将来,我们便可为癌症患者实施这种疗法。 ” 研究发现刊登在《 干细胞 》 ( Stem Cell )杂志上 ——Raul Vizcardo, Kyoko Masuda, Daisuke Yamada, Tomokatsu Ikawa, Kanako Shimizu, Shin-ichiro Fujii, Haruhiko Koseki, Hiroshi Kawamoto. Regeneration of Human Tumor Antigen-Specific T Cells from iPSCs Derived from Mature CD8 + T Cells. Cell Stem Cell , Volume 12, Issue 1 , 3 January2013, Pages 31–36 . http://dx.doi.org/10.1016/j.stem.2012.12.006 . Howard Y. Chang等人的基因调控研究 Howard Y. Chang 等人 2015 年 7 月 29 日 在《细胞体系》( Cell Systems )杂志发表的这项新研究,其目标之一就是建立一个衡量基准,在健康人群当中这种基因开关活性变化的有多少。这样 , 当其他研究人员对患病的病人采取类似措施时 , 他们会有一个究竟怎样才是正常的参照标准。另一个目标是改进测量标准血液样本基因活性的 新技术 。 Howard Y. Chang 说:“我们对于直接探究活人基因调控非常感兴趣,而且着眼于不同个体之间基因调控的差异。我们质疑 ,‘ 人的差别或者相似究竟有多少 ?’ 当然,这种质疑不同于人人是否具有相同的基因。 Howard Y. Chang 认为 , 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其中一个可能患有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 而另一个可能是完美健康的。实际上 , 该研究团队报道超过三分之一的基因活性变异并未与遗传差异相连接 , 表明对环境而言,其作用强大,不可低估。 Howard Y. Chang 说: “ 我想说绝大多数的基因区别很可能有一个清清楚楚的来源。 ” 尽管在尚未得到证实之前这还仅仅是个猜想。 性别因素 纵观 12 名健康志愿者 , 人与人之间基因的开启存在不同模式,有 7% 的人基因被开启。对于每个人而言 , 这些模式持续一段时间后 , 就像一种独特的指纹一样。 Howard Y. Chang 说: “ 但对于基因倾向于开启和关闭的单个最大预测器还是人的性别。就其重要性而言 , 性别远比我们看到的所有其他事情都更为重要 , 甚至比其组合还要重要。 ” 当 Howard Y. Chang 的研究团队 测量其 基因活性 水平最高的前 500 个基因中的 30 个时,研究人员预计将显示性别对基因活性的影响 , 他们发现这 30 个基因中有 20 个基因显示出男女之间,存在显著的基因活性差异。 Howard Y. Chang 在美国 斯坦福大学人体动态调节物组中心( Center for Personal Dynamic Regulomes at Stanford University )进行指导研究,他们的目的就在于绘制 调节物组图( map theregulome ) ,即所有 实时 负责 基因 开启和关闭的整套调节物组( regulome )图。 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原文。
个人分类: 健康生活|9604 次阅读|2 个评论
全基因组序列究竟能告诉我们多少关于生物的信息?
热度 3 myselfyu 2014-1-18 07:30
去年我就听说中科院康乐院士研究组在测蝗虫的基因组序列。相关文章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 上面。由于测全基因组序列受到中国不少科学家的诟病,相关报道(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41159465297931669.shtm )一出,自然引起了争议。有人认为直言不讳地说道:“ 中國人還會乾點別的么?就知道測序嗎 ? ”也有人兴奋地说道:“终于有人测蝗虫了。” 康乐院士是我比较敬佩的科学家之一。记得有一次他来学校作报告,我在报告结束后提问环节中提到他新编的一本著作,并询问能否赠送一本,他随即说道:“没问题,等下你发封邮件提醒下我。”第二天我给他发了邮件,并在一个小时内就得到了回复。发送邮件的第二天我就收到了那本书,寄的顺丰快递。 康院士的研究组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从代谢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等方面部分解释了东亚飞蝗型变(群居型和散居型的相互转变)的机理后,在国际上的声誉不断提高。在某些方面可以说是在技术上占了上风,毕竟很多机理的阐述要依赖于关键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要在关键的时候发现关键的问题,并运用关键的技术。“某个基因或者某些基因控制了飞蝗的型变”这种论调已经一去不复返。飞蝗在从一个型变成另一个型的变化是一种整体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神经系统变化、代谢系统变化、免疫系统变化、生殖系统变化。而这种系统性的变化而恰恰是建立在同一套基因组的基础上的。研究进展到这一步,不得不测基因组了。 那么回到本文题目:全基因组序列究竟能告诉我们多少关于生物的信息?我们先看看二十多年前的生物学家是怎么说。那时候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一些低等动物的基因组图谱已经被绘出。美国怀特赫德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学家 Harvey F. Lodish 在 1995 年一期 Science 的“ viewpoint: the future ”专栏采访中无比憧憬地说道: “运用到体外受精中的相关技术已经能够将正在发育胚胎中的某个细胞移出来,并可以分析该细胞中任何特定 DNA 的区域,这种胚胎植入之前必要的遗传筛查可能很快就会常态化。” 接着他还预言: “通过测定母亲 DNA 的某些重要的区域,还可能推测出受精卵发育的一些重要特征。” 接着他进一步假设说道: “仅仅通过测定基因组,就可能准确预测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以至于可以自动推测出某些重要蛋白的相关特征以及调节(比如说在特定的发育时期特定的组织或细胞中会合成多少蛋白)。” “所有的相关信息都可以转移到一台超级电脑上,再加上环境信息——如营养、环境毒素、阳光等。电脑输出的将是一部生动的电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胚胎,胚胎发育成胎儿直至长大成人,其中你可以看到 ta 的体形和身高,看到 ta 的皮肤、头发、眼睛的颜色。通过测定全基因组你不仅可以看到这些,甚至还可以看到 ta 将来的语言和运动能力,甚至可以听到 ta 说话唱歌——尽管 ta 还是个胚胎。” Lodish 这段好莱坞式的场景描述现在已成为众多遗传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反对“基因中心论”的进化生物学学家)笑柄。 很多科学家任然热衷于单纯的基因组测序。而一些测序公司也顺应时代,更新他们所谓的新理念,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新服务,如“重测序”、“深度测序”等等。从过去的实践来看某些疾病确实和 DNA 上的碱基突变有关系,如经典的镰刀型贫血病、乳腺癌的相关致病基因。而哈佛大学的华人科学家谢晓亮也积极发展更精确的单细胞测序技术来确定癌细胞的 SNP (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变化。然而这些碱基的变化对并不能告诉生物体变异的所有信息。 二十一世纪的生物科学研究奉行的一个原则就是基因说了算,简言之就是“基因中心论”。自从孟德尔在做完豌豆杂交实验后从豌豆的颜色种皮形状推测出有某种内在的控制因子,科学家便开始认同这种观念;直至 DNA 结构的确定以及中心法则的确立,人们对此更是深信不疑。很多科学家认为生物的表型是由相应的基因控制的,存在某种表型就一有相应的基因,相同表形由相同的基因表达而成,若表型发生变异,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直到现在表观遗传学建立多年,很多人应该仍然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 我国的分子生物学教材将基因粗略地定义为:携带遗传信息的 DNA 片段。如果仅仅是这段 DNA 片段的话,恐怕连自我复制这种功能都不能实现。一个能够表达出某种生物性状的基因除了那条核心的 DNA 片段之外,还应该包括为其表达服务的附属结构。按照这一推理下去任何基因表达的附属结构都是都其他基因表达的。这种简单的推理便足以将整个生物细胞以及生物体连成一个网络。这个网络便是由整个基因组衍射出来的。网络中任何一个节点出现波动,都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平衡。生物体任何一个性状的后面都存在着由一部分主要基因和一部分次要基因构成的网络,主要基因和次要基因的地位在不同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转换,共同决定性状的表达。 基因的表达不是一成不变的。很简单的例子是人在发育过程中,细胞知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长出嘴巴、眼睛、鼻子、手指头等各个器官。一旦调控失败就有可能长出 6 个指头或者两个脑袋;基础分子生物学理论告诉我们同一段 DNA 片段可以转录成为多条不同的 mRNA ,然而什么时候转录多少条、转录到什么地方停止,并不能从测序中得出结果来。 DNA 甲基化,当然也可以去甲基化,然而什么时候会甲基化,什么时候又去甲基化也不能从序列中得出结论来。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变化都是由于外部环境或者内部调控引起的,这些变化均会引起基因表达的变化。 除此之外,内部一些并不编码蛋白质的 DNA 或者 RNA 片段也起到了调控基因的作用。这些调控或是有外界环境引发或是由内部某种相应的程序触发。因此仅仅依靠基因组的结构片段并不能看清整个生命活动的本质。 尽管很多物种都公布了全基因组草图,其中包括多个模式生物。但是科学家对生命活动的本质探索还是一筹莫展。因为基因网络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调控是复杂多变的。如果说 21 世纪是各个击破解析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那么 22 世纪就是把基因整合起来研究它们的整个调控网络——即系统生物学的部分研究内容。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542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植物可以通过微小RNA调控动物的生长发育等过程
jackiehu 2011-11-18 18:02
植物中所含微小RNA能够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血液和器官组织,然后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这意味着日常饮食可以直接影响人体内的基因表达。 2007年的一天,正在南京大学读博的陈熹被导师布置了一个实验,去检测人的血清中是否含有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陈熹当时就认为导师疯了,因为这完全违背了他所学到的生物学常识:人的血清中含有许多RNA的降解酶,因而不可能有完整的RNA存在,至多只是一些碎片。他在师弟师妹面前把自己的导师“批判”了一番,然后就把这个任务扔在了一边。研究人员估计,在哺乳动物的基因中,约有30%左右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受到微小RNA的调控。直到两个星期后的一个早晨,陈熹的导师张辰宇堵到了他,再次要求他去做这个实验。陈熹回避不开,只好去做。结果这个实验一做,陈熹变得比他的导师都更疯狂了,曾经连续三天三夜泡在实验室里。他得到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 他们最新的一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细胞研究》上,这项研究发现,植物所含有的微小RNA能够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血液和器官组织,然后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的生理功能。他们已经发现了至少一种情况,微小RNA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影响人体健康:进食过多的大米会增加患代谢紊乱综合征的可能。这倒令人想起孙悟空变成一只小虫子钻进铁扇公主肚子的故事,尽管最后的结果与肚子疼无关。 这样的一个发现引起了许多生物学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同样研究微小RNA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克莱·马什(Clay Marsh)教授认为张辰宇等人的这项工作“非常令人激动”,它表明我们日常的饮食能够直接影响体内的基因表达。用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的话来说,这项发现为中国诸如“吃什么补什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俗话提供了科学上的注脚。 微小RNA与人体疾病科学家发现微小RNA并不是很久之前的事情。1993年,哈佛大学的罗莎琳德·李(Rosalind Lee)等人在《细胞》杂志上发表论文,称在线虫中发现了控制幼虫发育的“lin-4基因”所编码产生的短小RNA,这种RNA可以与lin-14基因产生的mRNA结合,并抑制它的功能,使它无法被翻译,最终控制LIN-14蛋白质的产生。这是人们首次发现微小RNA对于生物体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微小RNA是一种由19-24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RNA,它不能被翻译并最终生成蛋白质,而是一种在进化上比较保守的“基因调控者”。在过去的10年里,微小RNA的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仅仅是在2000年到2003年的短短三年时间里,研究人员就陆续发现了微小RNA的以下功能:控制细胞的增殖、凋亡;调节苍蝇的脂肪代谢;调节哺乳动物造血系统功能;控制植物叶与花的发育等。而据计算机模拟推测的结果,以上这些可能只是微小RNA所具备的功能的冰山之一角。研究人员估计,在哺乳动物的基因中,约有30%左右的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受到微小RNA的调控。2002年,美国《科学》杂志把微小RNA的研究评为了当年的“年度重大突破”。到2005年,研究人员已经在人体中发现了两百多种微小RNA。并且,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微小RNA可以调控肿瘤的形成,可以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关,还可能与人类老年痴呆症和某些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小片段的大作用张辰宇的研究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当时人们已经知道了微小RNA与肿瘤形成有关,张辰宇于是想到,是否有可能把微小RNA作为一种标记物来诊断肿瘤。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中,如果能在血清中发现微小RNA的话,那么它就有可能成为无创伤性的新的生物标记物。这就是为什么他会想到让陈熹去做那个“疯狂”的实验。在实验中,张辰宇疯狂的念头不但被证实了,而且微小RNA就像是指纹一样,在血清中的不同组合对应于不同的疾病。“这种组合可以早期诊断各种疾病。”张辰宇说,“现在很多疾病分亚型,判断疾病的复发,判断死亡率,还有个体化治疗,微小RNA都可以提供帮助。”2008年9月初,张辰宇等人在《细胞研究》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几乎在同一时间,一个以色列的研究组和一个美国的研究组也分别独立发表了相同结论的文章。三者相互印证。 不过,新的发现也带来了一个新的疑问:血清中的这些微小RNA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从破碎的细胞里出来的呢,还是完整的细胞能够分泌出微小RNA?张辰宇从他的研究领域——内分泌代谢——出发,认为是从细胞中分泌的。但究竟是以何种方式分泌出来,比如是直接分泌还是通过某种载体,他仍不得头绪。一次偶然的机会,张辰宇在上海参加一次学术会议的过程中,听到了一个新的概念——微小囊泡。他感到茅塞顿开,夜里11点半打电话给他的合作者、南京大学的曾科教授:“是不是微小囊泡就是那个载体?”曾科听到这话也激动起来,微小囊泡正属于他的研究领域,他当下就认为他们可以立即做实验验证。第二天,张辰宇还没有回到南京,陈熹就已经接到电话开始离心提取微小囊泡了。张辰宇回到实验室的时候,曾科和陈熹都在那里等着他,他们告诉张辰宇,微小囊泡提取出来了,做了分析,含有很多的微小RNA。一个一个的点开始连接成线。所有的细胞,首先能够选择性地把特定的微小RNA包裹到微小囊泡中去,当细胞受到刺激的时候,细胞就会把这些包含微小RNA的微小囊泡分泌到循环系统中,或者是细胞外。然后,这些微小囊泡能够把微小RNA再运送到靶细胞内,释放出微小RNA,作用于靶细胞内的微小RNA的靶基因,从而调控靶细胞的生理学或生物学功能及状态。“我们发现了细胞能够分泌微小RNA,把已知的细胞间的信号传导机制从‘固定电话’变成了‘手机’。”张辰宇形容说,“原来是特定的细胞能够分泌一些激素或者细胞因子,特定细胞有受体再接受,现在变成是所有的细胞都有这个能力分泌,只要受到刺激。”“相信我,今后的五年十年,这个会变得特别地热,在血清中发现微小RNA会变成教科书上每一个疾病的诊断信息之一。”张辰宇说,“比如说Ⅱ型糖尿病的某一个亚型,它的微小RNA是怎么样的……”吃下的不仅仅是米但故事还没有结束,更令人惊讶的事情在后面。 他们在分析微小RNA的时候做了一项叫做“深度测序”的工作。比如说,他们将50毫升的人的血清中的RNA提取出来,然后把30个核苷酸以下的RNA片段全部测序。一般来说,这能够得到数百万个片段,然后他们分析哪些是已知的微小RNA,哪些是破碎的RNA片段。他们发现,这些RNA片段中有一些是植物的微小RNA,而且是100%来自植物——如果它包含22个核苷酸,那么22个核苷酸就全都和植物一样。并且,同样的微小RNA会有数以千计的拷贝。这对研究人员来说显得非常奇怪,或者也可以说疯狂:假设人们进食植物之后,有些RNA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被消化掉,进到了人的血液中去,那也更可能是碎片,而且碎片不可能在所有人的样本里头都具有相当高的浓度,有那么多的拷贝数。另外,他们发现的微小RNA和人的全部的基因组相比对,没有100%相同的。这就完全排除了微小RNA是内源性的人的某个RNA片断。这些微小RNA一定来自于植物,而且唯一的途径是通过食物。这是张辰宇很快就意识到的一点,但实验并没有立即往下做。当时正值三聚氰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满脑子都是微小RNA的张辰宇想到,似乎可以通过检测牛奶中的微小RNA的浓度来鉴定牛奶的质量。因为几乎不可能人为地往牛奶中加入微小RNA,因而一旦检测出微小RNA的浓度偏小,就表明牛奶质量有问题。曾科去做了实验以后发现,牛奶中微小RNA的浓度比血清中的还要高。 此时,张辰宇另外两名学生在小鼠身上做的实验让事情的方向明朗起来。他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来探究血清中的微小RNA是否确实来自食物。他们先后喂给小鼠线虫和果蝇,这是两种富含微小RNA的动物,但都没有在小鼠的血液中检测到相应的微小RNA。接下来,他们给小鼠喂了大米。他们喂给小鼠的,就是中国华东地区的人们最常吃的大米。结果,他们在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了来自大米的微小RNA。这让他们更加确信,植物的微小RNA可以通过日常进食进入人体。事实上,编号为168a的植物微小RNA既在稻米中富含,也是中国人血清中含量最为丰富的植物微小RNA。这表明,我们吃饭不仅仅是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食物”,也摄入了“信息”,即微小RNA的序列特征。由此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编号为168a的植物微小RNA可以结合人体内某种连接蛋白的mRNA,抑制其在肝脏的表达,进而减缓低密度脂蛋白从血浆中的清除,最终引起代谢性疾病。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小鼠喂的是生米,而人类日常进食吃的是熟米,食物经过加热之后是否会破坏其微小RNA呢?张辰宇指出,煮过的米饭中仍然含有很多微小RNA,经过油炸才能破坏掉大部分的微小RNA。他们还发现,中药在经过煎煮之后,药汤里的微小RNA的浓度很高。给小鼠喂药之后24小时,就发现小鼠肺部相应的微小RNA浓度增高。他们认为,这些发现为在传统的中草药中发现一类全新的活性分子提供了依据。对于生物学来说,更大的意义可能在于,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跨“界”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动物、植物之间如何的借着微小RNA互相调控的?大家说不定共进化(co-evolution)了。”张辰宇说 原文地址:http://www.seekbio.com/biotech/bio/2011/k820523641.html
2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自然的启示之狼孩篇
cherrylu1960 2010-9-16 00:19
最近剧忙,同时应付几本书,面对不能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杂乱工作进程,多少有些无奈。多少有点总是惦记着俺这块地儿,时间长了,有点感情了, 22点之后写博快成习惯。权当一种对工作生活的调剂。 在很多情况下,人类往往喜欢夸大自己的能力,这在生命科学最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进程中,有比较明显的体现。似乎每前进一步,就给人类驾驭生命、改造生命带来巨大的希望。从三联体遗传密码的破解,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似乎给人的感觉是用不了多久,人就可以像修理汽车零件一样修理基因、操纵基因,从而驾驭生命了。事实上,希望不过更多源自于摆弄低等微生物的一些收获。对于高等动植物,特别是人类自身,从分子水平上,我们还了解得太少。 对于遗传基因的调控方式,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基因的开启与关闭规律,一系列有关基因的秘密,人类了解得还很肤浅,这些也是关于遗传基因最难揭示,最神秘的东西。这也给我们以广阔的想像空间。 如同物理科学以及其他一些科学,总是令许多天才困惑不已,陷入未可之论而不能自拔。当人们从分子水平上解释进化、研究生命现象,发现此路不通时,对于未知的东西,往往发出上帝才晓得的感叹。上帝之手,也许正是自然界存在的最隐秘的规律。俺觉得,对所谓神创论,不能简单理解为唯心主义。关键是你怎么理解神到底是些什么玩意了。 随感随发,下面进入正题。 大约十年前,曾参与《大自然的启示》中一个分册的编写,老生常谈的内容多些,不过还是想选择一些贴于此,供大家讨论。 关于狼孩,一个看起来不够新鲜的话题。试图与基因的调控联系起来解读。 1996年,美国的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了一位叫伊莎贝尔的昔日狼女重归山林寻狼母的感人事件。伊莎贝尔曾与狼共同生活了近10年,狼化得很严重。她除了还保留人的外形外,很多特性上更像狼:她可以像狼一样用四肢奔跑,像狼一样生吞活剥、撕咬食物,像狼一样嗥吃,用狼的语言呼朋引伴、呼救求援。在她刚刚返回人间的时候,不会说话,不习惯于像人一样直立行走,她的智力水平连两岁的婴儿都不如。 狼孩与猴孩、豹孩、羊孩、猪孩等兽孩一样,都是人类的婴儿,由于某种原因被雌性野兽叼走哺养,作为自己的幼仔,婴儿在兽群中生长,渐渐具有野兽的习性和生活习惯。 人类首次发现狼孩是在 1920年,在印度米德尔纳波尔城附近的森林里发现了一名二三岁和一名七八岁的女狼孩。以后的几十年里,人类又陆续发现了数十名狼孩。这些狼孩被发现后,多数虽经反复训练也难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以早早夭折而告终。 人类早已登上了月球,可是我们却无法将一名狼孩成功地改造成新人!,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安德鲁 .柯克发出了震动人心的感慨。美国有关部们决定以伊莎贝尔为对象,实施一项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心理改造工程重返人间工程。 柯克博士领导的一个实验小组负责对伊莎贝尔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彻底矫正。从改变她的饮食习惯开始,到教她穿衣,心理学家们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不管有多么困难,也没有放弃。经过近 20年不懈的努力,奇迹终于渐渐出现了,伊莎贝尔(后改名叫劳拉)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思想感情都慢慢人化,连最困难的语言关也渐渐攻克了。 幸运的伊莎贝尔,已经完全恢复了人的本能,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了。后来,她同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生爱德华恋爱并结婚。彻底告别了狼的生活。 伊莎贝尔的经历给科学家们许多启示,其中之一是,人类固有的遗传本能可以因环境被抑制,也可以被环境诱导而重新恢复。 遗传基因的表达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适宜的环境下,遗传基因才能获得正常的表达,否则有些基因或者迟缓表达,或者永远被抑制。狼孩一般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脱离了人的生活,融入了狼群的生存环境,因此有些遗传基因被强烈抑制是难免的。 据说 ,基因可被环境诱导的现象最初是在微生物中发现的。 人们发现,在体外培养大肠杆菌时,如果供给它们葡萄糖,它们便以葡萄糖为营养,正常繁殖和生长。这时候,如果检测它们体内的酶,会发现没有半乳糖苷酶。如果把营养中的葡萄糖换成乳糖,面临大肠杆菌的是什么呢? 要么不吃不喝,一死了之;要么赶快换食谱,将乳糖作为营养品。可大肠杆菌本来体内没有半乳糖苷酶,看来似乎不能吸收乳糖。但实际上,大肠杆菌有半乳糖苷酶的基因,只是处在关闭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肠杆菌半乳糖苷酶的基因感觉到情况不妙,不能再睡大觉了,便从休眠状态下苏醒过来,开始转录特异的信使 RNA,继而大量表达出半乳糖苷酶。有了这种酶,大肠杆菌就能乐滋滋地吸收乳糖,进行正常生长和繁殖了。 说基因神秘,最难整明白的恐怕就是基因的调控方式了。这个估计到100年后人类也未见得有太大突破。不过相信令人激动的精彩发现会相继面世,这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未知世界。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7689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0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