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PKU

tag 标签: PKU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创新工程实践是什么?
张海霞 2020-9-17 11:41
创新工程实践是什么? 是熟悉的课程? 是新兴的微专业? 还是令人振奋的创新大赛? 今天, Ta 是一本书 。 创新是什么? 是从无到有的发明? 是取百家之长的新产品? 还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汇? 今天, 创新是每个人均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 是可以培养和训练并形成习惯的一种基本能力 。 创业是什么? 是开一家小店? 是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件大事? 还是惊心动魄的成王败寇? 今天, 创业是一种精神,当一个人用创业精神去对待任何事情,都将无往而不利 。 创新与创业,远远望去似乎虚无缥缈。 今天, 走进本书,你会发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清晰明了的道路,需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踏。 翻开本书,请首先 从写下 “ 创业者 ” 的名字开始 ,这个名字,可以是正在这本书面前的你的名字,也可以是属于你或者你的团队的项目的名字。 从此刻开始,一定要在书中写满不切实际的点子、天马行空的想法、令人捧腹的创意。 翻开第一页,请小心对待 “ 特意 ” 设计的封面 ,将 “ 藏宝图 ” 徐徐展开,这便是 让创新创业 “ 有迹可循 ” 的路线图 。 将路线图 “ 了然于胸 ” 之后,便可继续阅读本书的正文了。 为了追求更好的阅读体验,为了方便 “ 创业者 ” 随时随地写下自己的创意,本书选择了更 “ 贵 ” 的装订工艺,让整本书可以平平整整的摊开在你的眼前。 正文的四周,留出了书写区,利用辅助线,你甚至可以作图。 图为第 1 章的部分内容 图为第7 章的部分内容 对照着路线图,学习完本书的全部内容,封面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惊喜,请你无论面对任何事情,都要大声地喊出: “Yes , iCAN ! ” 当你认真走完这一程,愿你达到本书的目标 ——“ 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 和 “ 创业精神得到磨练 ” 。 本书作者团队介绍 张海霞 北京大学教授、 iCAN 发起人 教育部创新创业教指委委员 鲁百年 应用数学博士、教授 现任 SAP 创新工场首席创新专家 陈 江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教学与教材研究会常务理事 朱明明 京蓝线管理咨询公司首席顾问 朱伊枫 国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题库建设专家组专家 黑龙江省创新方法培训与咨询团队高级培训师 邢建平 东 ⼤ 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 育部创新方法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李忠利 北京电小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O 一天使公社联合创始人 黄文彬 北 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 尚俊杰 北 京大学教育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 根教 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畅销书作家 费宇鹏 吉 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吕 帆 北京大学 新闻中心电视台副台长 中国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购书链接
个人分类: 杂文评论|4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一名PKU校友过早离世
热度 6 techne 2016-6-29 01:09
  据媒体报道,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朱铁志于6月25日凌晨在北京自缢身亡,引发舆论关注。有媒体称,朱铁志自杀的原因可能是抑郁症或理念与现实的差距;也有分析称,朱铁志自杀或与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令计划案件有关。   朱铁志的生前好友说,朱铁志自杀的原因可能是抑郁症或理念与现实的差距。朱铁志在不同场合表达过,“作为知识分子,最可怕的是缺乏独立人格、独到见解、独特表达”。   朱铁志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获鲁迅文学奖,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以及中国报纸副刊年度金奖,多次获北京杂文奖,上海笔会文学奖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杂文奖。   而据我所知,这已经是近两年内自杀身亡的第N名北大校友。   此前,2016年2月,曾就读于北大宗教学系的江绪林在上海自杀身亡。江绪林生前就职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任讲师。   在2015年8月,曾就读于北大哲学系的资深调查记者朝格图在北京自杀身亡。   记得去年还看到过一则报道,一名从事金融工作的北大校友,任基金公司高管,好像是光华毕业的,可能是被卷入基金行业黑幕,自杀身亡。   此外,还有多名因意外过早离世的北大校友。   去年复旦大学哲学系的白彤东教授,就写过一篇文章“北大不成功人士老康祭”,说的是他同宿舍的同学,北大89级力学系的康智勇,不幸在加拿大遇车祸身亡。   再就是2014年12月,上海高院副院长,也是北大校友,邹碧华,突发心脏病在上海去世,年仅47岁。   北大这所学校,确实是有它很特殊的环境和气氛,有它无法替代的光环和特点。这一方面可能会带来优势,荣誉,但另一方面也会伴随着很大的风险。也正因为这样,很多北大的毕业生、校友,在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会面临更大的压力,甚至是各种各样的多灾多难。   在此,要对这些曾迤逦于未名湖畔的已逝去的身影,表示深切的哀悼。也衷心祝愿会有更多、更出色的北大校友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不止是为中国,更是为人类,为这个世界,乃至为更高的信仰和信念,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附:朱铁志留下的文章 ----------------------------------------------------------------------------------------------- 吃谁的肉,骂谁的娘 作者:朱铁志   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民以食为天”,是尽人皆知的道理。看一个人能否自立,首先要看他是不是打发了自己的肚皮,连自己都养不活的家伙,还谈得上什么兼济天下?看一个家长是否称职,也要看他是否填饱了一家人的肚子,所谓“齐家”,首先是让妻儿老小肚子不饿。看一级政府是否合格,更要看是否解决了百姓的温饱问题,所谓“生存权”,完全可以首先理解为“吃饱权”。   不仅如此,吃,还是咱们中国人表达感情的一种独特方式。对人友好,要请吃一顿;求人办事,要请吃一顿,结婚要吃一顿,死人也要吃一顿。请人吃饭的,有面子;被请的,也有面子。如果不能为人办事而吃请,那叫欠情;如果能为人家办事而吃请,那叫领情;如果既不能为人办事,又不肯领吃请的情,这人就有点不是东西,就是个没有良心的“白脸狼”,就令人不齿。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叫“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抨击的就是这种人。   这话听起来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仔细想想,其实也不无问题。我注意到:持“吃肉骂娘说”的,多半是某块地面儿上的所谓父母官。在这些人的潜意识中,一定认为是兄弟我给你们肉吃、满足了你们的温饱问题。你们老百姓不对寡人感恩戴德、山呼万岁,起码不该再说三道四、妄议时政。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你们不短也就算了,反而长起来了,这就有些不合古来的规矩。   在不才看来,这番高论其实是模棱两可的。一般说来,中国人是最讲良心、最知恩图报的,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所谓投以木瓜,报以桃李,说的都是这种传统美德。然而“吃肉骂娘说”却建立在浓厚的封建意识基础之上,具有明显的皇权思想色彩,因而是很叫人不以为然的。   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任何官员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不论你官至何级,都不过是人民公仆而已。所谓“公仆”,就是实实在在为人民做事、兢兢业业为人民服务,把本该属于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无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各种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吃肉”,吃的是自己的肉;骂娘,骂的是贪官污吏的娘。“吃肉”不是皇恩浩荡的结果,是人民自己的创造;“骂娘”不是“吃肉”必须丧失的权利。如果哪位官员昏庸到以为人民自己创造的财富乃是他阁下的施舍,以为可以用人民自己创造的财富来堵住人民的嘴巴,岂不太可笑了。   一言以敝之:吃自己的肉,骂贪官的娘,有何不妥!
个人分类: 时世评论|1542 次阅读|9 个评论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苯丙酮尿症(PKU)知识介绍
yangsk 2010-9-17 09:27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与苯丙酮尿症(PKU)知识介 杨顺楷 四川 成都 PKU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障碍疾病。患儿体内不能代谢苯丙氨酸( Phe )导致高 Phe 血症。我国发病率约为 1/16500 。据报道,此病在儿童 3 岁前没有症状,但 3 岁后会出现患儿发育个子矮小、智力低下的症状。其原因就是血液中高水平的 Phe 导致脑部损害;如果不及早筛查 PKU ,对筛查出的 PKU 患儿及时治疗,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不利于我国人口构成的优生优育。我国的《母婴保健法》有关规定,也很重视对 PKU 的诊治。仅以我国山东的报道为例,总发病率平均为 1 ∶ 6750 ,农村发病率 1 ∶ 5121 ,城区 1 ∶ 10912 。据成都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对 27 万名新生儿进行筛查,查出 PKU 患者 12 例。欧美国家现有 PKU 患儿 50,000 名。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膳食疗法,即患儿摄入饮食中,含有很低量或者无 L-Phe 存在,他们吃的特制米和奶粉非常昂贵,一般一个患儿每月的膳食费用为 1500 ~ 2000 元,这无疑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 PKU 的临床治疗饮食疗法一直是一个消极、低效、难于实际运作的方案。因此,寻求一个较食疗治 PKU 更积极有效的替代疗法成为了中外医药学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有鉴于此,早在 80 年代初,欧美的科技工作者就开始了尝试采用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控制 PKU 体内的 L-Phe 水平的研究,包括剂型给药途径,以及临床酶法检验,安全性评价等一系列研究;药理动物模型试验也证明该 PAL 方法降低 L-Phe 水平的有效性。这无疑给 PKU 这一世界医学难题带来了新的更有效的替代疗法治疗 PKU 的希望。 1995 年前后,在前 10 多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氨基酸肠道再循环的新理论,以及使用口服人工酶池,消耗去不需要的氨基酸的研究工作,从产 PAL 酶菌种的分子技术改良,即工程酶 PAL 的产生到多种 PAL/PKU 的治疗方略的提出。但直到 1999 年春,美加一个专门小组在全美国家科学院会议录提供的报道称:加拿大已经研制出一个经由插入酶基因到细菌中,大量产生 PAL 的方法,包括该菌的大规模培养、分离细胞物,以及大规模地分离纯化制 PAL 的工艺过程,但 PAL 的制造成本没有提及。一个新近的 PAL/PKU 小鼠模型试验中,口服纯酶制剂,在 1 ~ 2 小时期间,血液 Phe 水平降低到 50 ~ 54 %。按临床要求,该 PAL 酶要降低氨基酸水平到 70 ~ 80 %,才有临床治疗 PKU 的价值。显然, PAL/PKU 的研制历程已经有了相当可观的进展。同期,国内北京协和医院的刘敬忠等人也用植物材料欧芹为 PAL 基因供体,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构建成功 PAL 基因工程菌;向华等用乳酸乳球菌为基因工程菌,用欧芹 PALcDNA 通过电穿孔法转化乳酸乳球菌,表达出了 PAL 活性,但活力不高。这些都说明国内也早有人重视对 PAL/PKU 的研究。 2005 年夏,德国慕尼黑一个从事植物基因研究的成果,同美国肯塔基大学烟草研发中心合作开发进行田间种植试验,作物是含有的 PAL 基因经由遗传工程方法转移到烟草叶绿体中进行超量表达。种植试验收获的作物有两个用途:其一,分离纯化的 PAL 用于治疗遗传疾病 PKU ;其二,作为工业生物催化剂用于工业生物合成 L-Phe 及其结构类似物。此外,该种植试验还可以因为 PAL 的强力表达,积累经由苯丙素代谢途径所产生的具有商业价值的生理活性代谢物。 2005 年 6 月,在《分子治疗》(英刊)杂志上,一篇简报报道了重组红冬孢酵母的 PAL ,经由 PEG 化学修饰,获得的 PAL 衍生制剂,经体外和动物的体内试验表明大部分制剂均呈现好结果,特别是 20KDa 的 PEG-PAL 组合保持了对 Phe 的催化活性,消除了体内的免疫原性问题,提示这是一种新型的 PKU 治疗剂诞生了。
个人分类: 科技评论|763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1: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