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心理学家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这不是道德问题
热度 25 gfcao 2011-4-11 23:56
有人认为,反对放过药家鑫的人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理性”分析药家鑫案子的专家。在我进一步阐述我的观点前,先看看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家是如何分析药家鑫案的。 “钢琴强迫杀人”的发明者,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认为:“ 马加爵的杀人行为,与贫穷无关、与歧视无关,应该对此血案负责的,不是社会而是马加爵本人。而现行的法律,也没有任何条文规定,在犯下此种罪行后,仅仅因为贫穷就可以减轻处罚 … 。我不能说不杀药家鑫不足以平民愤。我必须理性。他该不该杀是法庭作出决定。我没有审查案件,不能做出那样的评判。如果要做那样的评判可以找刑法学家。我是犯罪心理学家。我不能在那个地方说他该杀还是不该杀。那叫民意审判,我作为专家,我不可能做民意审判。” 我赞同李教授的那句话:“我不能在那个地方说他该杀还是不该杀”,因为她不是法官。同样,我们也不是法官,我们无权说该判药家鑫死刑还是不该判他死刑,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什么叫法律? 法律是社会规则的一种,通常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我们既不是法律的制定者,也非执行者,所以我们无权对此说三道是,别人同样不可以说三道四。 我们谈论药家鑫案涉及道德问题吗?涉及到什么道德? 道德是基于承认和保证人类社会存续的理念,发挥的旨在限制或倡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也可以说,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征的法律。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制约,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药家鑫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刑法,显然已经远远不是道德层面上的柔性法律问题了,人们指责主张宽容药家鑫的人也绝非道德层面上的指责。有些人总喜欢用“道德制高点”之类的说辞反过来指责批评者,似乎“道德制高点”是个万能的高帽子,何时何地都可以套在别人的头上,实在幼稚得可笑。既然药家鑫案不是个道德问题,我们指责要求放过药家鑫的人又存在什么道德制高点问题呢? 我们无权决定药家鑫的生死,消防安全专家同样无权决定药家鑫的生死,我们的争执对于药家鑫的生死没有任何意义,那辩论的意义何在?辩论的意义既不是法律层面上的也不是道德层面上的,而是人性与良心。何谓人性?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它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而是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我们与消防专家的争论焦点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有人声称我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麻先生,你们太小看这件事了,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基本的人性与良心问题。那位美国的匿名者说什么不同文化熏陶出来的良心是不同的,反反复复重复一句话:“以文革作风对待不同意见者”。还有人甚至声称娘家人出于自卑心理,这个世界真是越来越可笑。美国是强大,但美国并非你们的美国,你们不过是寄人篱下的三等公民,有什么值得自豪的(这里专指那些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奴才)?美国文化就先进了?美国就没有杀人犯了?美国提倡原谅杀人犯?亏你们还有脸说什么不同文化熏陶出来的,你们的老祖宗是什么文化熏陶出来的?既然你们是美国文化熏陶出来的,为什么要擅议中国的事情? 你们这么瞧不起中国,何必还写汉字?何必还往中国跑? 别理屈词穷了就顾左右而言他,有本事说理就说理,没本事说理就闭嘴,别拿什么“文革作风”、“道德制高点”等高帽子吓唬人。你愿意心平气和辩论我就跟你辩论,至于谁是谁非自有公论,别跟我说什么人多势众之类的废话,你若觉得真理在你那里,何必在乎对方有多少人?讲你的道理就是了。麻先生讲他的消防理论没人反对,我虚心学习,但如果还在药家鑫问题上坚持,我们当然要据理辩驳。难不成只能你们说,我们就不能反驳?科学网不是假洋鬼子开的私家网站,在不触犯三条红线的前提下,大家都有发言权。 正因为中国的国情所致,原谅药家鑫等于给那些为非作歹之徒打开了逃避法律制裁之门,以后这个社会将更加的混乱不堪,不法之徒将更加无法无天。麻先生不了解中国国情就别擅议这件事。直到现在,我对麻先生没有丝毫恶意,你谈消防,我向你学习,但别在科学网上谈什么原谅杀人嫌疑犯的话,这会造成及其恶劣的影响。 总有喝美国“牛奶”的人认为我们对麻先生的指责过分了,应该同情弱者,那就看看麻庭光先生博文里的一句话,看看这些有优越感的“美国人”是如何同情弱者的(这是他的原话): 正因为年轻,我们需要原谅与爱护。出于恐慌的人杀人(所谓的“激情杀人”),只不过因为不能自已,刚好手边有工具而已。工具是否是为了杀人而准备的?这是最关键的定罪依据。 这就是麻先生的逃生学?只是举错了例子这么简单吗?不过有一点我理解麻先生,美国是允许私人携带武器的,武器可以杀人,也可以防身,用于防身是自卫,用于杀人就是凶器,麻先生的逃生理论别具一格,居然认为可以将携带工具的目的作为定罪的依据,美国法庭是这么审判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药家鑫完全可以将汽车倒回去在伤者身上来回碾几回,因为汽车肯定不是为杀人准备的。
个人分类: 杂文|7621 次阅读|71 个评论
麻庭光先生,你是心理学家吗?
热度 28 gfcao 2011-4-10 15:33
很奇怪远在大洋彼岸的麻庭光先生为什么对药家鑫案如此的情有独钟,一而再再而三地宣称药家鑫不该死。他自称是研究群体灾难的,请问药家鑫案是群起灾难问题吗?一个搞消防研究的,做起了《药家鑫行为分析》,还声称在他的眼里只有人,没有国人与美人,这个观点本身就彻底错了,离开了特定的人群谈行为分析必然得出荒谬的结果,因为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麻先生坐在大洋彼岸的电脑前高谈阔论是不是觉得国人皆疯狂,唯你独“理性”? 我先摘录麻先生在《药家鑫行为分析》中的几段话,如果属于断章取义,麻先生可以指出来,迄今为止,我没发现科学网有哪位博主发飙,倒是没经历过文革的麻先生在反复说大家用文革的方式批判他,麻先生想知道文革是什么样吗?科学网有的是博主可以当你的文革“科普”老师。麻先生认为:“ 关键问题是他为什么要带刀。其实从心理和行为角度也很好理解,一个穷光蛋,突然有了一笔意外之财,那么他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的财产。国内允许携带的最大武器不过是刀具,因此,他准备了刀具也是合理的。药家鑫杀人,和那个美国船长在危机时刻的孤注一掷很相似,属于应激状态下的反应,不是蓄意谋杀。扪心自问,如果我是他,刚刚享受有车的待遇没几天,就要面临失去全部的可能性(重新回到穷光蛋状态),头脑一热,确实有杀人的冲动。如果他是出身在富人家庭,或许不在乎金钱,问题他是穷人出身,对损失很在意,对面子很在意。种种心理状态叠加起来,确实有可能造成杀人的后果。” 首先,国内对枪支刀具是有管制的,麻先生的这段话难以自圆其说,按麻先生的说法,药随身携带刀具是为了保护自己突然而来的意外之财,麻先生指的意外之财是什么?是汽车吧?麻先生是不是想说药家鑫害怕别人抢他的汽车,所以随身携带了刀具?你自己觉得这个说法站得住脚吗?用刀子把被撞者捅死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意外之财?太荒谬点了吧?我们姑且认定麻先生分析得有道理,我想请教麻先生一个问题:由于你所分析的上述心理因素而杀人就可以逃避法律的惩罚么?我可以把你这番分析运用到任何罪犯身上。就说抢银行吧,强盗好不容易得手了,如果银行的职员不报警,强盗是不会杀人的,正因为银行职员按了报警器,强盗慌神了,他知道一旦被警察抓住,不仅好不容易到手的钱要失去,还会蹬大狱,情急之下开枪杀了人,由此可见,强盗的行为属于激情杀人,强盗不该死。 再看麻先生的另一段言论: “从周围人们对他的评论中,看不出有邪恶的苗头,但这笔意外之财来的突然,对他的心理有所影响也是可能的。试问,有谁能够面对失去一切的危险而无动于衷?无产者不慌,有产者不慌,只有那些面临希望,也面临风险的人(暴发户,心理不稳定)才会恐慌,这是科学网博主迟菲的独立总结,也是应急管理大师 Quarantelli 1954 年硕士论文的结论。因此,这还是一个青少年驾驶问题的扩展问题,与心理不成熟有关。” 再次请教麻先生,啥叫邪恶?你是如何定义邪恶的?如果因恐慌可以杀人,那假定一个小偷闯进了你的家,发现了大量的现金与金条,正欣喜若狂之时,你回家了,你们不期而遇,小偷慌神了,他本无心杀人,可面对即将到手的钱财将要失去,不得已把你杀了,这个小偷该不该死?别跟我说这个小偷是邪恶的,中国自古不乏劫富济贫的侠盗。 麻先生文章中还有一段看起来似乎视众生平等的话:“ 最后要说明一点,我喜欢研究群体灾难,从来看不到人心的邪恶,因此我的眼中只有人,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没有国人与美人,只有作为逃生对象的人,到现在为止,人们都无法解释为什么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会不听劝告,一意孤行,造成 1030 人的损失。不过,他虽然判刑 20 年( ? ),却因为大赦,服刑一半就出狱了,最后老死家中,就此而论,药家鑫不该死。” 群体灾难与药家鑫杀人有关系吗?就说这群体逃跑问题,后面的人把前面的人踩死了,这与药家鑫杀人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怎可相提并论?原因在于,一个人倒地了,紧接在他后面的人想回避倒地的人都不可能,因为后面的人根本看不到前面倒地的人,一拥而上很正常。我不知道麻先生说的老船长事件是什么事,但如果老船长的目的在于救人,那么即使犯了错、死了人,死人并非他的本意。药家鑫用刀子捅伤者的本意是什么?两者有可比性吗?我越来越觉得麻先生不仅冷血,而且思维混乱,完全不讲逻辑,消防研究者都是这样冷血吗? 麻先生一如既往用一段四句七言结尾: “穷人不慌富不慌,半穷暴富容易慌,杀人只因刀在手,心智缺陷因年轻。” 麻先生,我不得不说,你的心智、情感真的有缺陷,我从不主动与博主论战,但你的这番话让每一个有人性的人心里发冷,如果年轻可以成为杀人的理由,被药家鑫捅死的年轻家属完全可以因为你的这番言论与你刀枪相见,你能原谅他们吗? 最后还真的像武京治先生说的那样要问麻先生一个问题,不过我一点都没发飙:“麻先生,你懂手相与面相?你根据什么从一个人的照片或外表看出一个人是邪恶还是善良?能不能把你的光辉形象挂出来让大家欣赏一下你有多么的善良?”依我看,你还不懂得什么叫人性,人性从来都具有两面性,即善良与邪恶,关键看两者谁占上风。
个人分类: 杂文|6046 次阅读|60 个评论
北京有了国内第一个七年制中学
热度 2 xupeiyang 2011-4-1 10:40
今年小升初,北京市小学五年级的优秀学生将可报名首个七年制中学,提前接受中学教育。北京市海淀区建华实验学校今年新推的七年制中学实验在全国尚属首次。该实验既考虑小学生身心发育时间提前的现状,也有利于解决现行六年制中学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弊端。 “七年制中学实际上是课程实验,而非学制实验。七年制课程体系将成为一次全方位的课程创新革命。”资深教育专家、建华实验学校校长李金初表示,启动七年制中学实验,既考虑国内教育经验,也依据权威的科研成果,同时参照了国外中学的教育实践。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近日所做一项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发现,关于青少年创造力水平,初中三年级为其发展的高峰期,小学六年级到初一年级为发展的关键期。对此李金初校长认为,把六年级列入七年初中而不分列小学与中学是科学的,而初中三年级列入四年制高中比在初中更为合适。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2656 次阅读|2 个评论
勤奋、有责任心-->健康长寿
热度 8 DNAgene 2011-3-24 13:19
今天的Nature上发表了一篇书评,题目是:《A long, diligent life》。看完之后挺受启发,写几句提醒大家也看看。 此文评价的是斯坦福大学的Howard S. Friedman和Leslie R. Martin最近出版的一本书《The Longevity Project: Surprising Discoveries for Health and Long Life from the Landmark Eight-Decade Study》。如书名所述,该研究持续了近一个世纪。1921年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Lewis Terman开始,研究当时的1500名11岁的天才儿童,试图揭示影响这些孩子们将来成功和成就的因素。1956年Terman教授去世后,斯坦福的其他研究人员接手继续他的研究。到现在90年了,他们的很多研究对象已经去世了,也就是可以盖棺定论了。 这本书的重点不在成功和成就,而是健康和长寿,研究这一千多人的健康状况和寿命与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有些和我们的世俗观念一致,如吸烟不利于健康长寿。 但还有一些与大众观念相悖,尤其应该注意。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中,健康的生活应该是老子庄子宣扬的那种生活方式,不劳心、不费力、不强求,一切随遇而安。西方人传统观念也类似,“taking it easy and lacking ambition”。但这个研究的结果却是:“执着的追求更有益于健康和长寿(1)”。 他们研究显示,决定健康长寿的最重要的人格特征是责任心(2)。有责任心的人更注意珍惜自己的健康,会尽量减少吸烟、酗酒、吸毒等不利健康的行为。他们具有更幸福的婚姻、更和谐的人际关机。此文没提,我补充一句,责任心强的人自杀的风险也小,他/她要对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朋友要负责。 我上网查了一下,这本书尚未在国内的卓越、当当销售,亚马逊国际网站可以买到。同时,这本书也出了录音版,可以边学知识、边练听力,但可惜亚马逊也买不到。 补充两句:有朋友提示,一些老年人退休后身体快速老化可能是由于同样的原因。 注释 (1)我不知道翻译得准确与否,“执着的追求更有益于健康和长寿”的原文是:“working hard for long hours in a demanding job to achieve high status is better for your health and life expectancy”。网友郝炘建议翻译为“为达到高的(社会)地位而长时间努力工作更有利于你的健康” (2)“责任心”的原文是“conscientiousness”。网友郝炘提示,该词有"办事一丝不苟"、"按良心办事"的意思。 Nature原文网址: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1/n7339/full/471443a.html 无法下载的网友可以发邮件给我: http://cmb.bnu.edu.cn/teachers/niudk.htm 。
6191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日本核泄漏,中国人为什么更担心?
热度 1 Brian2010 2011-3-17 08:56
日本核泄漏,中国人为什么更担心? 日本核泄漏,谁最担心自己的安全?从新闻上看,日本秩序井然,反而中国,甚至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德国人心惶惶,谣言满天飞。难道是素质问题?心理学家发现,可能是由于认知失调导致的“心理台风眼”。当事人反而没有旁观者焦虑。 经验说:核泄漏灾难中心的日本人最担心自己的安全。 实验说:远离核泄漏的中国人更担心自己的安全。 日本地震引发的核电站泄露事件已经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普遍恐慌,特别是在中国的网络上,到处充斥着有关核泄露的谣言。由于一些消息实在太过离谱,但又传播极广,新浪微博都不得不出来发个通知告诉大家不要轻信谣言了。 北京距离福岛大约有2100公里,但如果不熟悉地理的人看了微博上的各种谣言之后,会感觉核泄漏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传播谣言的人越多说明人们越是担心。反观灾难中心的日本居民,貌似没有如此大的恐慌,多数媒体报道的都是日本人仍然非常有秩序地在排队等车或领取生活必需品。 为什么身处灾难深处的日本人民如此淡定,而远隔千山万水的中国人却如此担心呢?即使核泄漏真得如切尔诺贝利事件那样严重,最先遭殃的也应该是韩国、朝鲜啊,为啥中国人那么紧张呢? 有媒体借此事件选择性地通过新闻报道批评中国人怕死、没有秩序,称赞日本人的文明表现。不可否认日本人确实表现出了应对灾难的强大力量,他们对秩序规则的尊崇值得我们学习。不过,果壳网心事鉴定员以为,中日两国人的不同反应背后也许隐藏着一个更深的心理原因,远非素质差异这么简单。 心理台风眼中的平静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个月,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李纾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对灾区(四川、甘肃)和非灾区(北京、福建、湖南)的2262名居民进行了一项调查,让他们估计地震灾区对医生的需求量、对心理学工作者的需求量、灾区发生大规模传染病的可能性,以及需要采取的避震措施的次数等。结果发现,非灾区居民的估计值要显著高于灾区居民;而对于灾区居民来说,重灾区居民的估计反而比轻度受灾的居民更乐观一些。 更有意思的是,若假设有一种药物能治疗心理创伤,没有过敏、呕吐等副作用,受灾群众应该服用多少合适呢?自认为轻度受灾的居民开出了最大剂量,其次是中度受灾的居民。认为受灾人所需剂量最少的反而是自认为重度受灾的居民。 由此看来,越接近高风险(地震受灾区)的人们,心里越平静;越远离高风险的人们,心里反而越担忧。这种看似矛盾的反应跟一种自然灾害中的现象很相似——“台风眼”。在气象学中,距离台风中心直径大约10km 的圆面积,其风力相对微弱,通常被称为台风眼。也就是说台风的中心地带反而比边缘地带更安全。李纾等人就借用这个气象名词,形象地将其研究发现冠名为“心理台风眼”效应(“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effect)。 为何出现“心理台风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对称的反应呢?李纾等人采用了心理学的经典理论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来解释。所谓认知失调就是当你做了一件事以后,就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找各种理由,让自己安心。比如在平时生活中,如果我们干了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就会告诉自己“我不是为了钱才干的,而是出于热爱 ”。 身处灾难中心的人因为短期内没有办法离开,甚至还将在那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就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失调——如果整天担心灾难还会发生,那就没有理由在这个地方继续呆下去了,所以为了证明自己留下来继续生活是合理的,他们就必须自己主动减少心中对灾难的担心,变得乐观一些。而远离灾区的人没有受到灾难的袭击,不存在这种认知失调,于是他们担心的是自己未来的安危。 除此之外,处于灾难中心的人们对灾难有更客观和真实的直接认识;而外围的人们则通过媒体上经过筛选的镜头了解现场,并用想象力为之添油加醋。这使得当事人可以做到平静面对,反而仅受轻微影响的人却高度警惕、反应过激。 心理台风眼内外差异大 有了“心理台风眼”的理论,再来看看中日两国人在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的反应,也就不难理解了。日本人今后还是要在本地生活,总不能都移民中国吧,所以他们必须给自己一个留守日本的理由,那就是“我在日本还是安全的”。相反,中国人不存在这种失调,他们对待可能存在的危险自然非常敏感,而且网络也放大了这种担心,所以才会出现谣言满天飞的现象了。 而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德国,现在为日本的核泄漏乱成一团,其实正是由于他们还没有遭受核辐射,却因为建有多个核电站而感到自己正在遭受核辐射的威胁。 当然,这种解释是否是唯一的解释,还需要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日本的这次事件是一场灾难,但相信人类会像以往一样,从每一场灾难中领悟更多。
1794 次阅读|1 个评论
文化产品(cultural products) 研究对文化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Brian2010 2011-3-13 16:26
文化产品研究对文化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家已经广泛使用行为观察、自我报告、现场研究和实验等方法对文化对心理过程的影响以及心理过程的跨文化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经揭示了东西方人在心理上的很多差异:东方人更倾向于整体性思维,而西方人更倾向于分析性思维;东方人更倾向于进行情境归因而西方人更倾向于进行特质归因;东方人更关注背景而西方人更关注背景中的客体;东方人倾向于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循环往复的而西方人则倾向于认为事情的发展变化是线性的。但是最近文化心理学家对创造性地通过对文化产品(如宗教教义、广告、公共空间、流行歌词、视觉艺术、格言警句等)的测量来了解心理过程的跨文化差异越来越有兴趣,这有助于弥补以往研究方法的缺陷,促进文化心理学这一实证取向的心理学分支更好地完成其使命:揭开心理过程与文化相互影响的奥秘。 为什么对文化产品的研究对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来说是重要的? 从 Shweder 对文化心理学的定义:“文化心理学是研究主体和客体、自我和他人、心理和文化、个体与情境 … 实践者与实践是如何共存共生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心理学中互为因果的两个重要成分:个体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情境(如共享的意义、观念、体制、行为和规范)如何塑造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个体的行为、认知、情感和动机),同时文化情境也是由实践者所创造的:这两种力量互相创造彼此。因此,测量个体的心理过程以及个体所处的文化情境对于文化心理学家来说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同等重要。而且,处于社会情境中的客体对于人们的观点和目标导向行为具有锚定的作用。文化心理学家在测量个体的心理过程方面已经非常娴熟了,但是他们也需要将测量处于人们大脑之外的文化世界的方法纳入到他们的研究中去以便更完整地了解文化与心理过程之间的共存共生关系。 Cohen 在撰写文化心理学手册关于研究方法的这一章节时也提到文化心理学家应该考探讨我们所看到的文化效应是处于人们大脑之内的心理过程还是处于人们大脑之外的文化情境抑或是两者结合的产物。他推荐使用文化产品、现场试验和情境取样来测量和考察文化情境的心理后果。 Morling 所进行的元分析的结果表明使用对文化产品的测量所进行的研究的效应大小要高于使用自我报告法进行的研究。这一元分析的另一个目前是启发研究者在进行关于跨文化差异的研究过程中将对处于人们大脑之外的文化产品的测量纳入进来。跨文化差异的研究应该将个体内的心理过程与个体外的文化产品(情境)结合起来。 此外,尽管过去关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因素结构的探讨关注了他们在文化间和文化内水平上的差异,但是他们的数据来源是一样的:都是来自于参与调查研究的个体。也就是说,在过去的研究中,所谓的跨文化差异的数据都是基于对参与调查的个体自我报告的结果进行累加而得到的(所调查的样本能否代表整体仍然是个很大的问题)。 而文化产品虽然也可能只是一部分人创造的,但是它是共享的,是所处文化中不同的群体成员可自由获取的。因此,研究者认为与对个体自我报告的数据进行累加相比,对文化产品的测量更适合于进行文化水平的比较和分析,至少当对文化的定义涉及到共享的意义和观念的时候是如此。
3628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分类理论
热度 1 xxxy2011 2011-3-10 09:09
知识分类理论 (le_le6677) 知识分类不仅对课程论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教学理论的研究。如何确定知识的性质,如何对知识做出分类,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教学过程及学生学习过程的思考与分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同的知识观就产生不同的知识分类理论。 一、知识的定义 如果我们要说出什么是知识,什么不是知识,就必须首先介绍知识的定义,可是,因为知识作为全人类共同使用又极其抽象的概念,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它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诸多差异。 (一)知识定义中的“泰阿泰德问题” 尽管知识是日常生活里的中心组成部分,但知识的确切定义仍然是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有着极大兴趣的话题。在哲学界,人们把知识的定义问题称之为“泰阿泰德问题”。许多思想家的论述,知识必须具备三个特征:被证实的(justified)、真的(true)和被相信的(believed),但要达到这样的三个条件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于是知识定义的的问题就成为人类认知史上最根本也最难解决的“泰阿泰德问题”。 Purser Pasmore认为要精确地定义知识是非常困难的。例如:何谓知识?如何获取知识?何者是有效的知识?这些问题是非常难回答的,但若无法回答知识是什么,将难以设计能产生更多知识及有效利用的组织。因此,Purser Pasmore则将知识定义为:“用以制定决策用的事实、模式、基模、概念、意见、及直觉的集合体。”Badaracco将知识定义为:从人类活动中所获取的真理、原则、思想及资讯。日本学者田中郁次郎则认为知识是一种多元的概念,具有多层次的意义。知识牵涉到信仰、承诺与行动等,可分为内隐与外显知识。何光国则认为知识是(1)经验累积的纪录;(2)事实组织的系统化;(3)对事实的理解;(4)一种理解的行为或状态;(5)人的已知和未知。此外 Davenport依据知识的特性指出,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及经过文字化的资讯,而且还包括专家独特的见解,为新经验的评估、整合与资讯等提供架构。 在我国,对于知识到底是什么,目前仍然有争议。我国对知识的定义一般是从哲学角度作出的,如在《博弈圣经》中知识的描述是“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知识”条目是这样表述的:“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它来源于外部世界,所以知识是客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 由上述可知,知识是抽象的,是借由某种形式呈现以传达概念。例如:古代的结绳记事、白旗示降等,都是借由结绳、白旗等符号来传达概念,但是当人类活动越是频繁,则简单的符号就不足传达双方的意念,因此,有了文字、语言等符号兴起以作为沟通的工具,在沟通过程中还是需要经过思考,最后才能产生出知识,由此可知,知识就是经由前人的经验累积形成的。 (二)知识的本质属性 在知识的多重属性中,知识的主体性和内在性应该是最根本的属性及其他属性衍生的基础知识的主体性是指知识体系中的主观知识部分,其首要特征是主体的创建性。没有主体的创建性,世间就没有知识这种东西,因为所有的客观知识都是由主观知识转换而来的,强调个人的思考对知识产生的重要作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西方知识论的重点论题,这句话强调由我的思考来判定世上的是非,于是,“我思”便成为获得知识的起点。在我国知识发展史上,自孟子以来,无数学者都提倡积极主动的求知精神,从古至今,知识就表现出了它最重要的本质——主体性。知识的内在性指人本身固有的属性在知识中的反映,其实质就是人所具有的自我认知能力和主动求知的天性。知识的内在性是人类所有知识的起点和源泉,20世纪中期,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最先提出对知识进行隐性与显性分类,知识的内在性可以用隐性知识来表征,表现为对外在事物的领会、判断、技巧和控制能力等,主要靠人们的“所知”与“所思”来反映。 二、西方知识观的演变 (一)古代西方教育学家的知识观:“感知+思辨”的二元论 自从哲学诞生以来,哲人探索知识这个问题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一般说来,西方古代思想家,如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在知识的问题上持二元的观点,他们既承认知识产生于现实的人间事物,然而又肯定“真知”来源于天国神灵;既承认各种事物有赖于感官去感知去认识,去学习,但又坚持“真知”必须依靠心灵去领悟去把握;既赞同、继承前人从长期实践经验中概括、归纳、总结出来的各种学科的知识,但对这些知识又加以神秘化,给以思辨性阐释。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发生了学习,同时,作用产生的信息及其组织给以思辨性阐释成为知识。 西方古代知识观的特点:1、在知识本质方面,坚持人是万物尺度。2、感觉是知识。3、追求知识的普遍性质,不满足个人的感觉经验,力求通过思辨把握事物的一般特征和变化中的不变。 (二)近代西方教育学家的知识观:经验论“感觉”和唯理论“超越感觉经验的理性能力” 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是知识观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经验论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反映,人的一切认识都必须从感官的知觉开始。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必须接触自然。离开自然,人们就一无所获。经验是人类认识的基础,知识是感觉经验的产物。唯理论却认为,通过感觉经验得到的总是个别的或有限的知识。而且,感觉是个别的、具体的、飘忽不定的,理性认识是一般的、自明的、永恒的,二者截然不同,所以感觉不可能是理性认识的源泉。唯理论认为,这种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与感觉经验无关,而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起了作用,理性自身具有将感觉经验提升到普遍原理的能力,理性的这种能力不是从经验而来,而是自身超越经验。两种理论在认识方法上虽然都有缺陷,但他们都强调了人在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正是因为如此,才使人们能够形成关于事物的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主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条轨道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人类认识。 西方近代知识观的特点:1、在知识本质上,坚持知识是观念和实在的统一,承认知识的经验性质。2、由关注知识的人格陶冶转向对自然的控制。3、在知识获取上,近代经验主义方法得到了全所未有的运用。 (三)现代西方教育学家的知识观 1.实用主义 “知行合一实践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哲学观提出了与传统知识观截然不同的观点。实用主义哲学家指出,在传统上,人们一般热衷于追求一种“百科全书式的”、“静止的”、“冷藏库式的”知识理想。因此,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堆积知识,知识成为一种装饰品。一方面,知识在应用时受到实践的检验,那些能帮助我们主动地改造一定的环境,排除某种特殊困难和苦恼的知识,就被证明是可靠的、有效的、好的、真的。相反,那些不能消除困难的知识则是无效的、假的。因此,效用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也是衡量真理的尺度。另一方面,知识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而是暂时性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人们在不断的认知学习中,在实践中获得和完善知识体系。 2. 发生认识论“主体建构” 二战以后,瑞士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式的结构的展开,而是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和不断的建构活动,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或外部教学支配的,而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儿童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再建构形成他的智力的基本要领和思维形式。即知识的获取是主体在与外界的交互中主动建构的,同时,通过这种建构主体形成自己内部的知识体系。 3.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老三论):内容从略。 4.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新三论):内容从略。 西方现代知识观的特点:1、在知识本质上,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不是以不确定性、必然性为知识的根本标准,是知识的一种探究过程,甚至把知识看成工具,假设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2、在知识获取上,主客体的观念中心移到了主体上。人们对学生的能力、主动性创造性更加关注。3、承认了知识的个体性。 三、近现代知识分类理论 在西方,学习分类思想最初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许多从事学习实验的心理学家帮助军事人员进行训练,他们发现那时的学习理论难以有效指导训练工作。由此,某些心理家认识到,学习的类型很多,不同类型学习的条件与过程以及结果都不同,企图用单一的学习模式来指导一切教学设计,必然使教学遭致失败。在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对学习与知识的分类贡献最大的教育心理学家,应首推奥苏伯尔和加涅。奥苏泊尔提出了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加涅首次提出了系统的学习分类学。这两个理论都诞生于本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更为系统化业在教育实践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内许多读者对奥苏泊尔和加涅的学习分类思想很熟悉。但为什么说他们的学习分类也是对知识的分类呢? 1.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分类 在奥苏伯尔看来,学习者接受的主要是用言语符号表达的人类知识。这些知识对人类或对教师来说是有意义的,对学习者来说,其意义尚待获得。奥苏伯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区分了两种意义。他称前一种意义为材料的逻辑意义,后一种意义为个体的心理意义。有意义学习过程就是材料的逻辑意义转化为个体的心理意义的过程。在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中,这种个体的心理意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即个体的知识。所以,奥苏伯尔根据心理意义复杂程度对有意义学习的分类,也就是对作为学习结果的知识的分类。 奥苏伯尔把知识学习分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解决问题与创造五类。表征学习包括记住事物的符号和符号代表的个别事物,获得的是一种孤立的信息。概念学习指理解符号代表的一般意义,也就是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掌握理性知识。但概念只是理性知识的“细胞”。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命题学习,命题乃是知识的基本单元。在概念与命题基础上,运用已有的概念与命题知识解决复杂问题乃至进行创造,乃是最高级的有意义学习,其中不仅获得新的概念或命题,而且可以获得解题策略。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实则为知识学习论。他在其学习论中仔细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条件,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知识的性质及其习得过程的认识,为知识的理解与保持的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心理学依据。但从广义知识论的角度看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也有缺点。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几乎没有涉及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加涅的分类理论恰好弥补了奥苏伯尔理论的不足。 2.加涅: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是一位受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学家,二战期间他发现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难以应用于人类的学习和训练,于是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学习的分类研究,他最初把学习分为八类,后来认为学生的学习结果可分为五种不同类型,见下表。 值得注意的是,加涅在对学习结果分类时,兼用了行为和认知双重标准。他认为,学生的学习结果只能从他们学习之后,其行为变化是仅能根据所学材料“陈述什么”,那么我们只能做出他们获得了言语信息的推测。如果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中加以推测。倘着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其行为变化是“会做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做出他们已经获得了某些技能的推测。若学生所做的事“是以智力为主,则可以认为,其所获得的技能为智力技能(有时也称智慧技能或心智技能)。如果其中还要求复杂的肌肉协调,则所获得的技能为动作技能。由此可见,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除态度之外,其余四类所指的是不同性质的能力。但从知识的角度看,这四种能力也就是我们广义上所说的知识与技能。在知识分类问题上,加涅的突出贡献是:第一,根据外显的行为和学习的不同条件明确区分了三种认知能力,即陈述信息的能力、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智慧技能)和控制自己的认知行为的能力(认知策略),第二,明确提出智慧技能是由辨别能力、运用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这样一些由低级到高级的能力构成的。 3. 现代知识分类理论 (1)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理论 长期以来,知识只是在哲学和教育学研究中被涉及。现代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知识成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安德森对“知识”这一概念作了深入研究,安德森明确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知识:一类叫陈述性知识,这是个体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能用语言陈述的知识,是用来描绘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另一类叫程序性知识,是个体不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但可以通过其作业而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例如,当儿童能说出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后,便可以认为他已贮存了同分母分数运算的陈述性知识。倘若儿童能正确解决诸如“一条绳子长1米,小东用去了2/7米,这条绳子还剩多少米”的问题,则可以认为该儿童已经获得了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程序性知识。前一类知识又可称为记忆性知识;后一类知识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技能(安德森的程序性知识),包括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有人称为操作技能),上述例子中的程序性知识为使用规则办事的智慧技能。 至80年代,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学生的知识概括为三大类: 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相当于加涅所说的言语信息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相当于加涅所说的智慧技能 策略性知识(strategically knowledge)——相当于加涅所说的认知策略 (2)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分类理论 野中郁次郎对知识进行的分类,采用了波兰尼从可转移性角度对知识所做的划分。这种划分最常用,即将知识分为明晰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含知识(Tacit knowledge)。所谓明晰知识,就是指可以通过书面和系统化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并且以诸如数据、科学公式、说明书、手册等形式在组织中共享的知识。所谓隐含知识是指深藏于人的实践之中的、难以言明和模仿、尚未编码化的内隐性知识。在没有知识携带者参与的情况下,这类知识很难被交流、理解和共享。这类知识要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观察和知识诱导活动才能够获得。 在此基础上,提出四种称之为“知识变换”的知识创造转化模式,即:群化(Socialization) 、外化(Externalization)、融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他们共同组成了SECI模式。这四个方面不断相互作用与转化,最终实现了知识的创造。 四、知识分类理论与教育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特点展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而科学的知识分类在良好的教学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辨别知识的类型,然后根据其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区分知识的类型,针对不同知识的特点,使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不管针对哪种类型的知识,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这是教学的宗旨,也是知识分类理论对教学设计工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罗明东等《教育技术学基础——现代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究》科学出版社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皮连生.知识的分类与教学设计.教育研究,1992,(6). 皮连生.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莫雷.知识的类型与学习过程.课程教材教法.1998,(5). 李文光 杨开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及方法.中国电化教育,2004,(4) 吴红耘.修订的布卢姆目标分类与加涅和安德森学习结果分类的比较.心理科学, 2009 G Rowland T DiVasto.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Powerful Learning.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Quarterly, Volume 14, Issue 2
6870 次阅读|2 个评论
非符号意象的认知功能(一)
h123xq 2011-2-20 13:27
认知科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行为研究、神经学、符号信息计算,基本原理是刺激-反应模式。从整体上看,依然没有完全摆脱还原论和机械论的框架。 从根本上来说,认知行为是一种生物行为(如果承认人也是生物的一种的话),那么,认知的研究就是一种生物学的路径。对于生物而言,目前的生命科学只是着重于解决生物的生命(生存)原理。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已经研究到了遗传信息和生命动力问题。而作为生命生存的另外一个方面,整体的有机性及其意识还是一个未解之谜。目前的认知研究建基于对语言符号的理解之上,换言之,即便是非符号的情感、意志等认知因素也必须通过符号表达出来,这就有点勉为其难之意了。更进一步说,隐藏在认知背后的非符号意象,仅仅通过心理能量形式释放出来,如何能够进入我们现有的表达机制? 对于不同的生物个体而言,对于环境的刺激-反应,表现方式和表达路径是非常不同的。简单地说,看见一幅裸体女人画,有的人看见美,有的人看见性。同样一盘剁椒鱼头,对于有些人来说是美味,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毒药。更深入一点说,不同意志力和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对于自身的反应认知也不一样。心理学家可以分析自己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很多人甚至从未听说过,听了也不懂什么是潜意识和无意识。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作为人这样一种生物的认知能力。 在谈到人的自由的时候,经常会说起,人应该具有自我发展的自由。从发展的潜力来说,在生理学和生命科学视野中的认知能力方面,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少数的“天才”除外)。然而,事实证明,即便是排除心理暗示、环境干扰等各种客观因素,认知的发展依然因人而异。这也可以说明,非符号意象在认知能力发展及认知功能发挥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个人分类: 哲学片断|35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心理学家分析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七个原因
热度 2 yzsymcys 2011-2-16 08:20
[转载]心理学家分析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七个原因
心理学家对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以下七点“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1.老爱比较。 2.缺乏信念。 3.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4.不喜欢奉献。 5.不知足。 6.相互不信任。 7.过于焦虑。
2005 次阅读|3 个评论
费根鲍姆的混沌之路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2-12 13:19
文/厚宇德 决定一位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科学家自己的个性无疑是最为基本的。物理学家M·费根鲍姆(M. Feigenbaum,1944-), 在其混沌理论研究上走出的成功之路,也许对每位青年学者会有所启迪。 1961年,16岁的费根鲍姆进入了纽约的城市学院学习。他选择了电气工程专业。对此他有回忆文字:“在十岁或十一岁的时候,我……听说电气工程师是搞收音机的,还知道电气工程师不必担心找不到工作,收入也不少。” 在这里他3年半修完了5年的课程。1964年他得到了电气工程学士学位(BEE)。同年夏季,费根鲍姆进了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他把主要精力用于选修物理学和数学。这时他开始研读康德等哲学家的著作。20岁费根鲍姆开始阅读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科学家兼哲学家马赫的著作,也研究牛顿和伽利略的重要著述。1970年费根鲍姆获得了他的高能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是色散关系。 博士毕业后,费根鲍姆到康奈尔大学做了2年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这里,费根鲍姆认识了戴维·芬克尔斯坦(David Finkelstein)。费根鲍姆承认芬克尔斯坦对于根本问题的“真实思想”(real thinking)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1972-1974年,费根鲍姆在弗吉尼亚理工专科学院度过了两年时光。他后来自己说:“在这种2年为期的职位里要做出像样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年以后你不得不开始担心下一步将去哪里?” 结束了在弗吉尼亚的工作之后,费根鲍姆迎来了一份长期的职务。卡拉瑟斯(P. Carruthers)要到洛斯阿拉莫斯担任物理学理论部的主任,费根鲍姆获得了加入他的研究团队的机会。费根鲍姆自己回忆:“我到了洛斯阿拉莫斯时,卡拉瑟斯认为我来的正是时候,也认为我是合适人选。(他让我研究)威尔逊(Ken Wilson)的重整化群思想是否可以解决湍流这个世纪老难题。” 正是这个问题引导他走向研究奇妙的混沌理论的正确方向。 20世纪70年代,生物学家、数学家等都在研究混沌问题。费根鲍姆意识到“确定性的模式不仅能产生古怪的结果,而且一定存在着一些人们可以探索并且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规律。” 经过探索,他发现:“对截然不同的函数进行叠代,在叠代过程转向混沌时,它们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它们都受到同一个数字的支配,这个数字就是4.6692!”这就是一个费根鲍姆普适常数 。费根鲍姆对于自己的发现有过这样的描述:“回想起来,斯坦恩(P.Stein)他们已经定性地发现了周期倍增分叉现象,而我现在却能够定量地说明周期倍增分叉现象的规律。周期倍增分叉现象和规律的发现,大大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在他发现这个常数并意识到这个常数的意义时,他做了这样一件事:“那天晚上,我打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我已经发现了一些真的不平凡的东西,我清楚,这将使我成为一个著名的人物。” 对于费根鲍姆的成果,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与费根鲍姆的发现产生的影响相比,“想像不出近期有其他理论科学的发展能在如此宽广的领域间产生如此大范围的影响”,费根鲍姆的研究不仅影响了“纯粹的”理论研究,也影响了“十足的”应用研究 。而费根鲍姆在混沌理论研究上的巨大突破也给他带来了若干荣誉。 总结一下促使费根鲍姆成功的要素,以下几点不可忽视: 第一,伯乐的赏识很重要。在卡拉瑟斯为费根鲍姆提供了长期的工作机会之前,费根鲍姆科研成果寥寥无几,但卡拉瑟斯仍注意到了这位善于思考的年轻人。没有卡拉瑟斯提供的青睐,费根鲍姆要获得成功十分艰难。 第二,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并非最先进的才是最好。费根鲍姆当时用可编简单程序的袖珍计算器研究二次函数的叠代方程的倍周期分差现象。这样的计算器处理研究结果,比较缓慢。但“我很快领悟到,分叉间距应当是几何收敛的。这使我能从上一个分叉点就预计到下一个分叉点的大概位置,从而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我头一个领悟到了几何收敛。……我的计算器算得很慢,要不是领悟到了几何收敛的必要性,我的试验是做不下去的。我的几何收敛,是逼出来的。” 如果当时费根鲍姆利用的是大型高速电子计算机,他的重大发现会在高速的计算中悄悄溜掉。 第三,最为重要的是研究者个人的定力。从开始研究混沌理论到取得成功,费根鲍姆用了6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费根鲍姆几乎没有发表研究论文。心无旁骛地坚持自己正确的研究道路,不计当前的利益得失,这是费根鲍姆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个人因素。 纵观费根鲍姆的成功也让人产生感慨:有些制度,产生的结果与其预期往往截然其反。比如,在当下的中国,高校与研院所评价科研人员的水平与成就时,主要看其在某类期刊是否发表过论文以及发表过多少论文。这样的规定本意是鼓励科研人员做高水准的研究。但是,有时会淘汰掉像费根鲍姆这样还没有成为大师、但可以成为真正的科学大师的科学青年。 参考文献 梁美灵, 王则柯. 混沌与均衡纵横谈 .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1: 128, 129, 138, 138, 162-164. Pais A.The genius of scienc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87, 91, 91, 92. http://www-history.mcs.st-andrews.ac.uk/Biographies/Feigenbaum.html .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827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外星人并不存在
热度 3 xupeiyang 2011-1-25 20:06
美天文学家称外星人或不存在 人类是唯一生命 http://tech.sina.com.cn/d/2011-01-25/07385128623.shtml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霍华德·史密斯指出外星人可能并不存在,人类在宇宙中是一个完全孤独的存在。 科学家呼吁各国出台计划应对外星人攻击(图) 英国心理学家称公众并不害怕与外星人接触 英媒探讨世界末日十大诱因:外星人入侵概率仅1% 联合国任命首位星际外交官与外星人接触 美科学家模拟出外星人眼中太阳系模样(图)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096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心理学家称婚姻是永恒幸福的保证
xupeiyang 2010-12-9 08:08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9日07:32 新浪健康博客   许多人有过这种体验,职位升高时,预期也越来越高,过去的努力带给名望和财富不再能带来幸福。马丁塞利格曼教授介绍说,这就是幸福跑步机在起作用,如果幸福等于财富和名望的话,我们必须拥有更多,否则心理就感觉不到幸福。    1、幸福跑步机   许多人有过这种体验,职位升高时,预期也越来越高,过去的努力带给名望和财富不再能带来幸福。马丁塞利格曼教授介绍说,这就是幸福跑步机在起作用,如果幸福等于财富和名望的话,我们必须拥有更多,否则就感觉不到幸福。   假如没有这个跑步机,鸿运当头的人应该比普通人幸福得多。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论证的结果是,一般老百姓比那些达官贵人更幸福。研究发现,幸运的事和高成就不能带给人们长久的幸福,只有短期效果而已。    2、金钱买不来幸福   实际上,我们对金钱的看法比金钱本身更影响我们的幸福。塞利格曼教授的研究认为,在所有阶层中,越看重钱的人对他的收入越不满意,也对他的生活越不满意。   塞利格曼教授的团队通过对40多个国家进 行 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购买力强的国家,人民生活满意度也高;一旦国民收入超过人均8000美元之后,这个相关开始消失,财富的增加并不能继续增加生活的满意度。金钱买不来幸福,20世纪后50年,富庶国家购买力的改变也带给我们同样的信息:美国、法国和日本实际购买力已经翻了一番,但是生活满意度却没有变化。    3、幸福不是短暂的愉悦   有些人会问:我怎样才会幸福?对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区分愉悦和满意,我们就会完全依赖捷径,去寻求生活中容易得到的愉悦。愉悦是立即的,来自感官,而且是暂时的。一旦外在刺激消失,它们便很快跟着褪去,而且我们会对这些感觉产生习惯化效应,以后就需要有更强、更多的刺激才能带来相同程度的愉悦。   我们都清楚不是要暂时的幸福感,真正的幸福感必须来自自己的努力。然而人类却发明了许多捷径去取得暂时性的感官愉悦:毒品、巧克力、肉欲、购物以及电视等。    4、幸福来自于优势和美德   幸福感来自于自己的优势与美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幸福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受。做一时感官愉悦的事,如与朋友聊天,看电影,与做好事的感觉相比,黯然失色。当我们很自然地去帮助别人时,一天都会过得很幸福。   优势和美德是积极的人格特质,它会带来积极的感受和满足感。乐观的人倾向于把目前的困难解释成暂时性的、自己有主控权的,以及只有在这个情境下才会如此的;相反,悲观的人则认为他的困难一辈子也逃不掉,倒霉事一桩接一桩,而且是自己无法操控的。   乐观只是二十几个使你更幸福的特质之一。哈佛大学的乔治瓦利恩特教授对成熟防御进行研究,成熟包括:利他行为、延迟满足的能力、对未来充满期望以及幽默感等。疾风知劲草,乱世识忠臣,灾难中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    5、幸福具有高遗传性   我们愿意相信,只要肯努力,每一种情绪状态、每一种人格特质都可以得到改进,当然也包括支撑幸福感的乐观等积极情绪,只有这样,处于相对弱势的人才有翻身的自信。40多年前,塞利格曼进入心理学界开始研究时,人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思想一直笼罩着心理学界。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双生子女和养子的人格研究开始出现,上述说法一败涂地,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同卵双胞胎的心理特质比异卵双胞胎更像,被人收养的孩子的人格特质更像亲生父母而不像养父母,这类研究报告已超过百篇,并且都显示出同一结论:大约50%的人格特质是基因决定的。但是高遗传性并不代表不可改变,有些遗传特质(如,性取向和体重)是不可改变的,而其他遗传特质,比如悲观、恐惧,则是可以改变的。    6、幸福就是获得满意   区分愉悦和满意最大的好处在于,虽然有一半人无法达到积极情绪上的幸福感,但他们还是可以获得幸福,因为他们拥有满意感。满意无法从身体的愉悦中获得,也无法来自吸毒或任何捷径。只有在高尚的行为做完后才会自然产生。愉悦是感官和情绪的,而满意来自于施展个人的优势和美德。   获得满意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做有挑战性且需要技术的事情;要集中注意力;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能得到即时的反馈;你应该深深地投入到所做的事中;有能够掌控的感觉;忘我,感觉时间就此停滞。    7、幸福但不愚蠢   许多证据显示,抑郁的人虽然比较悲伤,但比较正确。抑郁的人比较实际,他们能够较正确地判断自己有多少才能;而有幸福感的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通常超过别人对他的判断。虽然很长时间内有过幸福但愚蠢的指责。但后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   有幸福感的人记住了更多快乐的事情,他们记住的甚至比实际发生的还多,他们常常将不好的经历都忘了。相反,抑郁的人对两种事件的记忆都很好。有幸福感的人认为如果他们成功了,当然是证明自己有能力;如果他们失败了,则会相信失败很快就会过去,而且只是因为运气不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阿斯平沃尔收集的许多证据显示,有幸福感的人比没有幸福感的人能更好地做出重要决策。    8、幸福者更愿意利他   幸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他行为。很多人或许会认为不幸福的人比较能同情别人的痛苦,因为他自己感受过,应该更会有利他行为出现。实验结果显示,幸福的大人和小孩都更有同情心,也更愿意捐钱给需要的人。也就是说,幸福的人更可能是利他主义者时。   当我们幸福时,我们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我们会更喜欢别人,甚至愿意与陌生人分享我们的好运。当我们心情低落时,我们不相信别人,变得很内向,并且集中注意力来保卫自己的需求。    9、婚姻是永恒幸福的保证   婚姻比金钱跟幸福的相关性更强许多。实证数据支持,婚姻是永恒幸福的保证。美国的全国民意研究中心在过去30年间调查了35000名美国人,40%的已婚者说他们非常幸福,而只有24%的未婚者、离婚者、分居者说她们幸福。   塞利格曼教授其实并不太相信婚姻和幸福的相关性,因为他认为幸福的人更容易结交朋友,更容易相处,所以也更容易走近婚姻生活。但他也坦言,就非常幸福这样的人群调查中,最幸福的前10%的人几乎都有亲密的生活伴侣,只有一个人没有。   另外的发现是,客观意义上的身体健康与幸福的相关刚达到显著性(即相关到很小),相关更大的是我们主观上对自己健康状态的认知。调查资料还显示: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无神论者的生活满意度更高,也更幸福。    10、 幸福的真谛:忘记过去,抓住现在   人们为什么会紧抓着过去的仇恨不放?为什么改写不幸的历史不是我们的天性?其实,宽恕可以将痛苦、仇恨转换成中性甚至积极的情绪,从而使生活的满意度提高。记住,你不原谅加害者也并不能伤害他,但宽恕却可以使你自由。   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列出的幸福三法则中,抓住现在的幸福最为重要。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及现代人极度的未来心态会让我们忘记现在。所有的科技进步,从电话到网络,它们的好处都是让你做得更多,做得更快,省下时间好让我们去计划未来,但是,节省时间、筹划未来已经使我们失去了现在。   抓住现在的幸福有个小诀窍:制造惊喜。要经常使自己惊喜,更好的是和你周围的人一起相互制造惊喜,这个惊喜不一定要是一打玫瑰,一杯突如其来的咖啡也许可以达到效果。每天花五分钟来计划做使配偶、孩子或同事惊喜的事是值得的。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 新浪健康博客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报道:    心理学家称表扬他人有助提升自身短期自尊    心理学家发现喝含糖饮料可助改善暴躁脾气    心理学家称经常捋头发显得人不自信
个人分类: 心理障碍|3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富士康现象的辩解
tarimriver 2010-5-30 14:53
在全社会都对富士康血汗工厂逼迫工人跳楼自杀谴责的时候,一些专家也纷纷出来对富士康十几连跳进行社会心理解读,有篇博文 把工人自杀看作年轻人目光短浅且给郭台铭带来麻烦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博主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在理论上,白领们可以跳槽,这让他们心理压力小了许多。富士康的普通员工就不行啦,因为大多数活儿没什么技术门坎,所以进入富士康的,可以说,富士康恐怕是他们一生中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工作。 当在这样最顶尖的环境中也感觉不能活得很好时,这些身无技术资本的普通人,就会感觉很绝望。因为没有改变现状的资本,所以难免推测,一生不过如此 。原来是这些工人不知足啊,在这样最顶尖的环境中还没有好感觉!他们自杀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了?! 我们伟大的认知科学家就是这样看待富士康与富士康里面的工人的?从什么地方看出富士康是最顶尖的环境?难道是因为生产最先进的产品?最顶尖的环境就是工资水平达到规定的最低标准?就是每天加班然后每月可以拿到接近2000元工资? 最近凤凰网播放了不少有关富士康工作环境的介绍,由于是生产先进点子产品,工人们都要戴口罩和手套工作,在有监工监视的条件下,你不能少有懈怠,而每天工作8小时,只能拿到900元的最低标准的工资,要多挣钱就要加班。几乎所有人都是12小时的工作时间。车间里戴口罩,所以不知道谁是你的工友,回到宿舍,同样没有可以交流的朋友,大家都累得要死,需要休息以准备下个12小时的高强度单调工作。除了机械工作就是休息疲惫的身体,年轻的心何处放飞?这才是事件的本质!郭台铭不懂这个?需要你这个伟大的认知科学家支招?他没有把工人当人看待,这些员工在他眼里这是会呼吸的工具,是不具有七情六欲的给郭台铭挣钱的工具!广东本田的工人还能用罢工表达自己的诉求,而被台商郭台铭控制下的富士康的工人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他们没有自由,没有交流,只有疲惫的身心,怎么可能组织起来罢什么工啊?! 前面刚说完富士康环境最顶尖,后面说其实富士康的生存状态,并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最好生存状态,但是许多员工认识不到这一点。,然后职责跳楼者的偏狭:这样的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自杀的有许多是年轻人。如果经世事多些,就不会如此偏狭。我在南方呆过,那里台资企业遍地,很容易造成一种人活着只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零配件的凄凉人生观,大家都是如此,整个城市都是这样活着的。原来,世界都是这样,你学会忍受就对了,跳楼是你的不对! 我们伟大的认知科学家继续宣扬他的理论,说: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在他奋斗了一生,终于看到《本草纲目》能够出版时,他随后就死了。许多人都有这种经验,一个人如果他的理想未曾实现,他就会憋着一口气,奇迹般地活着。待到理想实现,他随即就会撒手人寰。真不愧是心理学家,心理学学得如此好!不过这样的例子我们不太明白,难道到富士康工作就是年轻人的全部吗?不会吧,他们到这里是为了挣钱不错,但挣钱的目的是为了交友结婚享受生活,你怎么就断定富士康就是年轻人的终极目标呢?在中国,都知道,最荣耀的事莫过于当官,官越大越好,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皇帝的位子大家是争来抢去,像什么刘邦、李源、赵匡胤、朱元璋、以及他们的子孙们,为了皇位无所不用其极,但没有听说哪一个坐上皇帝宝座后,理想实现,撒手人寰的!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2929 次阅读|6 个评论
建立自信
brbaba 2009-12-13 21:31
自信地朝着你想的方向前进!过你想过的生活。随着自信的激励,人生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孤独将不再孤独,贫穷将不再贫穷,脆弱将不再脆弱! 亨利戴维梭罗教授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不自信的人,在每一天做着不自信的事情,可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能力去改变这样的状况。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几种如何建立自信的小诀窍,如果你有勇气去面对并且坚持自身的训练,用不了多久,你肯定会成为一个对学习、对生活充满自信的人。 积极自我暗示,相信自己能行 别人能行,相信自己也能行;其他同学能做到的事,相信自己也能做到。要善于在课桌上、床沿边上放上激励语: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每天早晨起床后、临睡前各默念几次,上课发言前、做事前,与人交往前,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要果断、反复地默念。这样,就会通过自我积极的暗示机制,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加心理力量,使自己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注意仪表,保持精神风貌 一套笔挺的西装会使得一个男子汉庄重起来,一袭长裙会使得一个姑娘的举手投足都显得亮丽、迷人。因此,漂亮的仪表能够得到别人的夸奖和好评,提高人的精神风貌和自信心。所以,自卑的学生特别要注意学会从头到脚扮靓自己。在宿舍起身前,或者在课间,要多照镜子,保持发型美观,衣着整洁、大方。当你的仪表得到别人的夸赞时,你的自信心一定会油然而生。 挑前面的位子坐 你是否注意到,在各种聚会中,后面的座位是怎么先被坐满的吗?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把它当作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当然,坐在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练习正视别人 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信息。当别人不正视你的时候,你会问自己:他怎么了?他是怕我什么吗?他还是有鬼?不敢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感到自卑、不如别人、或我做了或想到什么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我怕一接触你的眼神,你就会看穿我。正视会告诉对方:我很诚实、光明正大,我的话是真的,你完全可以信任我。你要让你的眼睛为你工作,这不但使你增加自信,也能为你赢得信任。 练习当众发言 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在参与讨论时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这并非他们不想,而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他们总是认为:我的话无足轻重,别人不会采纳的,如果说出来,别人也会觉得太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说。而且其他人可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还有的人,心里总是说:下一个就是我,我要发言,可是当前者发言完毕时,他又不敢马上站出来,于是告诉自己下一次吧,白白地将机会让给别人。积极发言需要你有自信,一旦你有了机会,就要不惜代价抓住它。该说就说,不用考虑你在说什么,只要你敢说,拿出你的自信来。这样一次又一次,你的自信会不断增长。这是信心的维它命。 咧嘴大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的推动力,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方。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真正的笑,不仅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化解别人的敌视情绪。如果你对一个人会心地微笑,别人会对你生气吗?笑要大笑,甚至连牙都露出来,这样才显得你有多么坦诚。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尤其在遇到有时候笑不出来的时候,不过你应该试着笑一下。 把步速加快25% 观察人的走路是一种乐事,它比看电影要省钱得多,但却有着比电影还大的启发性。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都是跟不愉快感受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借助步速,可以改变这种心理状态。仔细看你便会发现,那些受打击的人走路拖拉、没有自信。而胸有成竹的人,走在大街上也是昂首阔步,它告诉人们:我是一个成功者。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增长。 切勿求全责备,学会变换视角 信心不足的学生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而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总喜欢用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常常导致情绪低落,自信心缺乏。其实,我们不需要为自己的不足而整天自责,而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使自己因失败而陷入自责时,请你提醒自己,不要做完美主义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把它变成表扬。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做自己的伯乐,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及时激励自己,你的自信心一定会大增。 学会赞扬自己 学会赞扬自己,悦纳自己,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自信来自于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感觉到为别人所赞赏和具有责任感。适当地赞美自己也有助于增强自信,增添快乐。如国外流行的PR法(PRIDE的缩写),就是每天用一分钟大声讲述自己的优点,对着镜子表扬自己,以增强自信。 学会善待他人,融洽人际关系 首先,要善于对师长和同学微笑。微笑是友善的信号,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欢乐,也会得到别人的喜欢,从而赢得别人与自己主动交往,使自己摆脱孤独感和寂寞感,内心充实,心情舒畅,不断产生信心和力量。其次,在与他人交谈时,适当、真诚地赞美别人的优点,会使别人感到高兴,别人也会投桃报李,夸赞你的闪光点,使你有如沐春风之感,信心大增。再次,在生活上、学习上主动帮助同宿舍、同班同学,进而帮助其他人,这样,不仅赢得了别人对自己的好感、赞扬和帮助,也使自己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自信心不仅得到了调动,而且可以得到社会性的升华。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怕失败自觉磨练 信心不足的学生应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一定要注意克服怯懦、犹柔寡断等不良意志品质,培养意志的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特别要鼓起勇气,大胆参加班级活动,进而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见贤思齐,虚心向别人学习,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尽心恪守本职工作。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立即纠正。不怕失败,失败了重头再来。雷锋说得好: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循序渐进,让自己体验成功。体验成功的决窍就是为自己确立小的奋斗目标。比如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定时复习功课等等。当每一个子目标完成时,都要奖励自己,如看一会儿电视,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吃一个苹果,买一本向往已久的书等等。这样通过一个又一个子目标的实现,就会越来越接近成功。小目标的制定可以让自己明显地感觉到进步,更容易体会成功,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很多失败者恰恰犯一个相同的错误,他们对自身具有的宝藏视而不见,反而拼命去羡慕别人,模仿别人。殊不知,成功其实就是自信地走你自己的路。 雷切尔卡森教授 (转)
个人分类: 杂谈|33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八种对应人生低谷的办法
brbaba 2009-12-13 20:52
不少人都不喜欢改变,而情愿保持现状。心理学家霍曼和瑞希指出,不管是丧偶、生病这种坏事,还是结婚、升职一样的喜事,只要是生活中的改变,都能给人带来压力感,与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也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生活偏偏时时处处地发生着变化,面对现状,我们可以学会接受它、喜欢上它,以下就是8个策略: 1. 先什么都别做。失业后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上网投简历,还是借机休息一段时间?事实证明,面临意外时,先坐下来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比立即起来行更有效。 2. 保证日常生活规律。改变通常会打破熟悉的生活规律,让人的身心稳定失去根基。其实好好吃饭、收拾好房间,比废寝忘食地应对变化更有效率。 3. 忽略心里的警报器。人的大脑中有一部分叫作蜥蜴脑(蜥蜴算是最早的陆地动物,对所有风吹草动都会立即发出危险警报)。这样原始的脑机制,在现代社会却会让人像无头苍蝇且易怒。所以,在面临改变心慌气短时,告诉自己没那么严重。 4. 忘记自己的聪明才智。著名语言学家奥尔顿贝克尔认为,聪明人(或者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更固执,这会让他更加南辕北辙。所以,面临变化,必须放低姿态、忘记经验,以新手的心态问一些天真的问题,考虑所有最不可能的可能性,认真倾听那些听起来荒谬的观点。 5. 试试恐慌的滋味到底有多糟。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往往是因为他们总是避免改变。其实试试那些让你畏惧的事(比如主动登台表演),你会发现挨过最初的恐惧,背后还藏着大片的新世界! 6. 质疑常识。前几年,每个人都说学个MBA满地都是工作;这几年,大家又都说MBA学位不值一钱。这告诉我们什么?在做重大决策时千万不要随大流。有时要躲开所谓的常识,才能找准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 7. 与不确定感和平共处。在开始人生新阶段的相当长时间里,不确定感会如影随形,你可能因此战战兢兢、莫名焦虑。告诉自己,不安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正在学习新东西。 8. 多说真的吗?生活中的急转身还会招来来自周围的压力,特别是对那些自认为不太如意的人,你的升迁和进步让他们深受打击,于是会列出新环境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看似关心实则想吓退你。这时说句真的吗?或是吗?与这些划清界限吧。(转)
个人分类: 杂谈|3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喂美女心理学家心灵鸡汤
JYH64J98Y99H 2008-11-21 13:22
首先 声明:写得全是真人真事,为了保护她们的权益,也不滥用自己的权利,请允许我使用化名吧。这年头,大街上喊一声美女,几乎人人都会回头。男人回头是为了看美女,女人回头是以为喊自己。个别没有回头的,不是耳聋的残疾人就是戴着耳机的小青年。所以,我先给她们统一戴一顶帽子:美女心理学家。 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与女心理学家打交道。她们有的长得很漂亮,举止很优雅。有的很普通,很平常,如果不特别介绍,你就是和她们相处了几年,你都不会猜到,原来,他们就是女心理学家。有的,就是靠心理咨询吃饭。别人如何看待她们,我不得而知,但在我眼里,他们和同龄女性没有什么不同。 有一位女心理学家丽丽,给我们刊物投稿,她稿子上写得是教师,但我们的规定要求必须精确到职称,在没有联系到她本人的情况下,我们依据惯例,选用了最低的职称:讲师。我们总觉得,青年女博士,下一步就是评副高。没想到还是把她的职称给写高了,原来,他们学校规定,博士毕业只能当助教,讲师要重新评定。她怕别人认为是她作弊,按照他们学校规定,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一定严肃处理。本来,文章发表了,应该高兴才对,更何况自己又没有什么错,编辑的错误也不应该算到作者头上。可是,她高兴不起来,内心忐忑不安,她既怕责备编辑而让自己于心不忍,又怕自己职评受到连累而暗中叫苦不迭。一度使得她患上了轻度焦虑症状,她很郁闷。于是,她向她的好朋友倩倩倾诉了心声。她们要求我们出一期勘误,郑重声明,以正视听。如果,这事情,换作其他人,哈哈一笑了之。把副校长写成校长的多着呢。有谁认为是错的呢。喊的人自在,听的人舒服!至于如何处理,我们当然会有我们自己的办法。这事情,我们负责解决,因为我最怕心理学家心理出问题。 美美考博士时,焦虑得不得了,我好几次陪她池塘边漫步,让她别紧张,给她心理按摩,喂她心灵鸡汤,中国的博士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考博士不就等于考几个外语单词吗,有人外语好,硕士没有考取当年就考取了博士。至于那一帮改革的幸运儿,因为幸运,他们有的都不知道天高地厚,在新闻媒体的鼓噪下,竟然真把自己视为天子骄子了。大家都被耽误了,无非你们被耽误少一点而已,就像一堆大白菜,好多因为放置时间太久而变得大多霉烂了,还有一小部分可以凑合着吃,当一个饿汉大呼白菜好吃时,几片烂白菜竟然真以为自己是那么一回事。有些人像是一个被宠惯的孩子,水平不高、努力不够,心气倒不小,不懂外语的照样能够把学士帽换成博士帽。李鬼管理李逵,这年头,不服还真不行,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当然,我对美美说这些话绝无贬低博士的意思,如此开导别人,只是我按摩的一种“手法”而已。孔子当年也就是这么干的,还被后人总结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一番开导,结果她如愿以偿地成为博士大家族中的一员。 靓靓听说她计划内的文章没有发表,生怕论文数量不够毕不了业,急得抓耳挠腮,心急如焚,不是烦躁,就是郁闷。加之,那几天,天气也不好。她的心情可想而知。我与她电话、电邮往来不断。人的悲观心理不就是面临几乎完不成的任务带来的吗。我们一边给她预留版面,一边督促她耐心修改,让论文达到发表水平。经过一系列专家“会诊”,这篇文章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表出来了。还被二次文献全文转载了。我给她们开玩笑,你们是给大学生搞心理咨询的,我是专门给心理学家搞心理咨询、心理按摩的。她却很认真地给我发来帖子:你要是搞心理咨询,肯定比我强。人都有那么一个弱点,听到好话,都往往心头一热,仿佛真是那么回事。其实,心理咨询是门高深的学问,我现在都没有摸到门在哪里呢。 回到丽丽的事情上,我个人认为,错了就改正,改正到她满意为止。 丽丽自己也不是没有什么过错,她的第二作者信息没有写全,还是我从网查到了,增补进来的。我先把她批评一下,投稿要遵守学术规范与写作格式,至少要把所要投的刊物翻一翻,所谓出国问禁,入乡随俗。然后,再做自我批评。毕竟,我们自己不也有想当然的因素在作怪吗。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学术研究的法宝。 还有一次,一位叫茜茜的作者漏写了自己的性别,但她几次给我打电话,讨论文章修改事宜。因为规范的格式需要加上性别属性,我从电话中明明听出这位作者是个男的,就自己善意地加了上去。谁知道,她是一个让一般人都会认为是具有男人嗓门的真正女人!人是有个体差异的,结果是我错了。果真是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 我把上述有关内容,发给了女心理学家倩倩,她说她差点儿笑破肚皮。她告诉我,这一段时间,她一直咬紧牙关、眉头紧锁地赶写书稿,始终足不出户,正襟危坐,终于可以对着电脑开怀畅笑一通,她感到好不痛快。 并再三感谢我对的 “ 免费 ” 心理按摩, 她还感慨地写道:没有面具、没有拘谨的交流太美了!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4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荆其诚先生
罗非 2008-10-2 18:02
9月28日,我国著名心理学前辈荆其诚先生突然辞世。 我是当天下午在参加灾后心理援助国际高峰论坛期间得知这一消息的,当时我非常震惊。这是中国心理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心理学本身的重大损失! 尽管成为同事三年来,和荆先生的见面机会是有限的。但每次见面,都能感受到他的那种热情,那种活力,那种积极推动心理学发展的精神,那种对后辈的亲切和扶掖。 几天之前,我还收到了荆先生主编的一本国际心理学家传记。回顾几个月前,自己还曾经帮其中一位青年作者准备过一点资料。想不到,这竟成了荆先生留给我的最后的纪念。 呜呼!荆先生已去,他发展中国心理学的心愿尚未尽酬。我等后学,当效先生之心,履先生之行,使心理学真的能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开花,茁壮成长,造福无穷,让中国人真正过上心智健全的生活。果能如是,则先生在天之灵,可以会心一笑矣! 谨以此文纪念荆其诚先生。
个人分类: 明师堂|531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3: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