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心理学家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心理学家

相关日志

7±2 随想
热度 4 zlyang 2017-1-8 12:15
7±2 随想 7±2效应,即1956年美 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提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 为7±2,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 动。” Lee, Walsh, Wang (2015)对9000多篇SCI论文的统计分析 ,得出结论:科研团队的创造性(Novelty)与科研团队的规模的关系呈现倒U曲线。也就是说,科研团队的规模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好,适 中最好。 人体和大多数高等 动物只有4肢+1个脑袋。人手是四个手指+1个拇指。我国大树一般是有几个大 树枝。 太阳系 类地行星只有4个,之后是小行星带(Asteroid belt)。类木行星也有4个,柯伊伯带(Kuiper belt)。 元素周 期表,7+1个主族,10个副族。 这里 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 相关链接: George A. Miller (1956), Harvard University,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http://psychclassics.yorku.ca/Miller/#f1 Lee, You-Na; Walsh, John P.; Wang, Jian. Creativity in scientific teams: Unpacking novelty and impact. RESEARCH POLICY 卷: 44 期: 3 页: 684-697 出版年: APR 2015 陈德旺,2015-08-10,从最佳团队规模到研究生招生人数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911923.html 1. Lee, Walsh, Wang (2015)对9000多篇SCI论文的统计分析 ,得出结论:科研团队的创造性(Novelty)与科研团队的规模的关系呈现倒U曲线。也就是说,科研团队的规模太大或者太小都不好,适中最好。 2. Heinze等(2007,2009)研究了科研团队的最佳规模 。他们的研究表明:作出高创造性研究的科研团队,通常是2-8人的小规模团队。 Thomas Heinze, Philip Shapira, Juan D. Rogers, Jacqueline M. Senker.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influences on creativ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 Research Policy, Volume 38, Issue 4, May 2009, Pages 610–623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733309000195 刘立,2015-08-09,科研团队的创造性与科研团队的规模呈倒U曲线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911725.html Heinze等(2007,2009)的研究表明,作出高创造性研究的科研团队,通常是2-8人的小规模团队。 香香,2012-07-03,神奇的7+2法则 短时记忆 http://tieba.baidu.com/p/1700737279 19世纪,苏格兰的一位哲学家曾经 说过:“如果 你将一把小圆球向地上扔去,你就会发现你很难立即看清6个以上,最多也不会超 过7 个”。 1871年英国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威廉 ▪ 杰沃斯说,往盆子里掷豆子时,如果掷上3个或4个,他从来没有数错过;如果是5个,就可能出错;如果是10个,判断的准确率为一半;如果豆子数达到15个,他几乎每次都数错。这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神奇的7±2效 应。 这个 规律最早是在19世纪中叶,由爱尔兰哲学家威 廉▪汉密 尔顿 观察到的。他发现,如果将一把弹子撒在地板上,人们很难一下子看到超过7个弹子。1887年,MH雅各布斯通过实验发现,对于无序的数字,被试能够回忆出数字的最大数量约为7个。而发现遗忘曲线的艾宾浩斯也 发现,人在阅读一次后,可记住约 7 个字母。这个神奇 的“ 7 ”引起 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兴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用字母、音节、字词等各种不同材料进行过类似的实验,所得结果都约是 “ 7 ” ,即我们头脑能同时加工约 “ 7 ” 个单位的信息,也就是说短时记 忆的容量约为 “ 7 ”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 应。 智慧点 拨短时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一般人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平均值为7±2个,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广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无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无意义音节,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超过这一范围记忆就会发生错误;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的并为人所熟悉的材料,记忆广度则可增加。精彩看板有些人认为自己的短时记忆成绩差是因为自己脑子不如人,这是不正确的,不如人的原 因是你没有好的组织记忆材料的方法。 下面提供一个测查短时记忆的量表 。下面有3行数字,两个数字称为一组,每行12组。你任选一行,在1分钟内读完(平均每5秒钟读一组数),然后把记住的数字写出来(可以颠倒位置)。 73 49 64 83 41 27 62 29 38 93 74 97 57 29 32 47 94 86 14 67 75 28 49 35 36 45 73 29 87 28 43 62 75 59 93 67 计分与解释:如果你把一行中的12组数字都正确地记下来了,那么你的短时记忆力可以说是惊人的、少有的了;如果你能记下5~9组数字,可 以得“优”;如果 只记住4~7组,那只 算“一般”; 若你连4组都没有 记 下来,你的记忆力就很不理想, 需要找一下原因,并需要好好锻炼锻炼。 心理科学却证明,只要脑没有被损伤过,在短 时记忆中人 脑都具有同时 容纳5~9组内 容的能力。问题的关键就 在 “组”上。“组”的容 量是可多可少的。把一行中的12组数字都记下来的人,在记忆过程中,也许不把2个数字作为一组,而把4个(如73+49)或列多个数字作为一组内容来记忆。这样,一行数中的24个数字,在他脑中就组合成6组,自然,很轻松就记住了。象棋大师只要扫一眼棋盘,便能将各个棋子的位置记得清清楚楚,一般的人却只能记住其中几个棋子的位置。那是因为象棋大师善于将多个棋子组合为一组记忆内容,而一般人不懂得如何将多个棋子组合为一组记忆内容 1956 (George A. Miller) 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pdf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 后记 ———————————— ep4h 2017-1-8 12:54 人的大脑本来就不是为了记忆而进化出来的。记住一些随机数或随机信息,并没有生存意义。 为了节省能量,处理和简化信息,才是大脑的工作方式,记忆只是信息处理的副产品。 理性思维,是处理和简化信息最高级的方式,所以人对条理性和系统性有本能的追求。与理性有关的知识,总能记忆深刻,并能形成理性的本能直觉。 这就是为什么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不可取的原因。记忆是一件消耗很高,收益很低的低效率思维活动。为了记住几个无用的数字,也需要占据大脑全部的思维能力。大脑甚至不会为此释放哪怕一点点的多巴胺进行奖励,即累人又无趣。 ep4h 2017-1-8 12:58 而对理性思维不同,人的大脑一旦找到了一条简化事物的途径,即所谓顿悟,大脑就会释放大量神经激励物质,让人感到极度兴奋。
4604 次阅读|15 个评论
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的《普通教
idmresearch 2016-2-21 18:28
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 Herbart),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1776年生于德国奥尔登堡,从小接触到很多关于哲学、心理学和伦理学方面的问题,1794年进入耶拿大学学习法学学习法学,历任哥廷根大学讲师、副教授,柯尼斯堡大学教席,并于1806年发表了著名的《普通教育学》,这也是被称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也因此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 《普通教育学》是一部从一般概念和一般关系出发来阐述教育基本原理的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将教育学置于哲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并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育学体系。全书主要从三编内容具体展开,分别是:教育的一般目的、兴趣的多方面以及道德性格的力量。 该书又名《由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因为在全书的开端赫尔巴特就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一般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道德,”是形成一种道德性格的力量,德育应该置于首位。“因此赫尔巴特所言的教育,指的就是使人能够达到的道德上的教育,包括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而想要达到这样的教育,他又提出了三种方式,分别是管理、教育性教学和训育。 首先其提出了要进行“儿童的管理”,所谓管理,就是通过某些手段,对儿童早期表现出来的某种不服从的烈性加以克服,这是一种强制性的手段,但这种管理仅仅要“创造一直秩序,而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 对于如何进行管理,赫尔巴特提出的第一个措施是威胁,但也要避免两种触及暗礁的危险,一个是本性顽强的儿童蔑视任何威胁,另一个是有些儿童太过软弱以至不能承受威胁,这样使得威胁带来的恐惧反而会助长欲望。随后,其又提出,对儿童进行管理还需要权威与爱,且最好由值得信赖的人来做,如父母。所谓要有权威就是对一些超出常规的活动进行约束,如当孩子做了什么轻率而鲁莽的时期,要让孩子知道他可能引起什么样子的损害,而假如他产生了要破坏的不良意向,那么就要受到一些惩罚。所谓爱则是要让自己深入到孩子的情感中去,或让孩子接近于自己的情感,后者较难一些,二者需要结合起来采用。同时要注意对于孩子的爱不应该是短期的、反复无常的,而应该是长期的、稳定的,一旦获得了这种爱,那么它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管理的困难。当孩子或学生已经能够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明白地体会到智慧的引导所带来的好处时,教育者就应该建立一种靠得住的稳定的关系,来慢慢用教育来代替管理。最后,在与管理的对比中,赫尔巴特提出了他所认为的真正的教育是如何的:“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生硬的,却是严格的。”不要通过一些强硬的要求而忽视学生的愿望,而应该将学生当作“人”来看带,当做可爱的孩子来看待,在此,赫尔巴特又对教育者本身提出了要求,“教育者应当能感受到人类能够具备的一些美好与可爱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用大量的感受,来帮助儿童形成强烈的同情心,真正的鉴赏力和敏锐的理解与智慧。教育者切不可进行过度的教育,要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强制,不可侵犯儿童的个性,要为儿童的未来着想,使得道德成为性格内在的成分。 其次,赫尔巴特认为,除了对儿童进行管理,想要达到良好的教育还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即教育性教学。在阐述什么是教学、教学的计划、步骤、材料、方式、过程以及教学的结果之前,赫尔巴特从心理学出发,首先提出了一个兴趣的概念,兴趣,“就是专心所追随的、审思所积聚的对象。”他认为对于学生的培养,一定要依据兴趣来,先让其产生强烈的兴趣,从而产生坚强的行为意志,这也是他的“统觉”原理。同时兴趣的范围又不应该是狭窄的,而应该是多方面的,平衡的。 而为了实现这样多方面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道德,就需要通过教学来完成,因为“只有教学,才能满足平衡地培养广泛的多方面性的要求。”大自然具有无穷无尽的知识,人通过经验从自然中获得知识,通过交际获得“同情”的情感,但这些都只是极小的一部分,“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阻碍了我们获得无限多经验的可能”,这时候就需要教学来将这些联结起来,使那些没有定形的片断得到组合而变得条理化,让学生在原有观念上掌握新的观念。那么如何进行良好的教学呢? l 教学计划是一种机会的准备,拟定之前,教育者需要对思想范为深思熟虑,并对学生的需要做充分的研究,并且充分考虑各种偶然因素,赫尔巴特认为笼统的计划是空洞的。 l 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由专心活动过渡到审思活动,即先引起注意(兴趣),然后引发思考,并无限上升。 l 教学的材料存在与各种科学中,主要涉及事物、形式和符号。 l 教学的方式应该是可以随机应变的,必须“使得学生始终保持急切的期待心理。”能够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 l 教学过程的四阶段理论,即清楚、联合、过程和方法。所谓清楚就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分解新观念;所谓联合就是在师生的谈话与交流中,将新旧观念联系起来;系统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可以综合化,并寻求结论;方法即可以将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其他新的场合。 l 教学的结果,在赫尔巴特看来,需要达到的是“心灵的充实”,这是教育的一般结果。教学的结果其实接近于性格形成的结果。 最后,赫尔巴特还提出了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那就是训育。训育与管理有共同的特征,它直接对儿童的心灵发生影响,训育也与教学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目的都在于培养,但训育不同于教学,更不同与管理。训育是对青少年的心灵产生直接影响,即”有目的的进行培养”,它是一种延续的、不断地、慢慢地深入人心的和渐渐停止的过程,训育使人感受到的是一种陶冶,使得受训的人心悦诚服,在这种连续的处理工作中,只有在为了强调时才诉诸奖励与惩罚及类似手段的,从而使得儿童形成一种有利于教学的心理状态。 训育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如只有在值得赞许时才给予儿童快乐,只有在责备达到能够进行的程度时,才对儿童采取责备的措施。而这样的过程中,教育者都必须自始至终用一种温和的情感来控制它,使它得到宽容。并且赫尔巴特认为应该进行连续的训育,通过不断的摸索了解儿童,因为连续的“训育越符合目的,并越严格地得到执行,事情就越能处理得当,越有效力。”而非偶然的训育,因为偶然采取的措施,会使得儿童留下不能持久的印象。 综上,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全世界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其中不乏一些局限和保守之处,如其要求一定情况下进行体罚、过分强调观念的作用、向儿童灌输宗教思想等,包括后来的发展日益变得僵化等问题,但,正如列宁所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因此,不可否认,在19世纪的德国乃至世界,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都产生了及其重要的影响,甚至直到今天,其对教育界的贡献都是不朽的。 (作者:赵蓉, 里瑟琦智库研究助理,摘编自《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个人分类: 经典导读|229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幻靈異] 【《遗落的南境1:湮灭》全集(出书版)】【Epub+Txt/25
lcj2212916 2015-12-19 14:09
四位女科学家受派遣前往边界外勘察,这是一片荒芜多年、被称为X区域的神秘地带。她们已经是**派遣出的第十二支勘探队。以往勘探队均以失败告终。第十一支勘探队成员在消失一年后,离奇出现在家中,不久纷纷死于癌症。 仅到达X区域一天后,生物学家在“地下塔”被神秘孢子感染。第二天,心理学家指使人类学家执行危险任务,人类学家被神秘巨型生物杀死,心理学家失踪,而仅剩的勘测员又与生物学家发生分歧。 生物学家孤身前往勘探X区域的标志性建筑灯塔,并在那里发现了神秘的灯塔管理员的照片,及以往所有勘探队的日记,包括她的丈夫、第十一期勘探队成员的日记。在由灯塔返回时,为自保,生物学家杀死最后一名队友勘测员,并只身前往“地下塔”探秘。 《遗落的南境1湮灭》全集 作者:[美]杰夫·范德米尔 01起始 那座直插入地下的塔不该出现在这里,而黑松林恰好由此开始逐渐过渡为沼泽,再往前则是更加泥泞的湿地,杂草丛生,长满了被风吹得歪歪扭扭的树木。湿地和自然水道以远,便是海洋。稍远处的海滩上,还有一座废弃的灯塔。国境内的这整片区域已经废弃达数十年,原因很难说清。我们是两年来首次进入X区域的勘探队,前任者的设备大多已经生锈,他们的帐篷和棚屋也只剩下空壳。望着这片平静的土地,我相信,我们当中没人能发现任何威胁。 我们一行共四人:一名生物学家、一名人类学家、一名勘测员,以及一名心理学家。我是生物学家。这一次,我们全是女性。派遣勘探队有许多复杂的因素要考虑,包括成员的选择。心理学家比大家都年长,是我们的领队。越过边界时,她把大家都催眠了,以确保我们保持镇静。之后,我们经过四天的艰苦跋涉才抵达海岸。 我们的任务很简单:从大本营开始,慢慢地扩展勘察范围,在神秘的X区域里,将政府的调查工作继续下去。勘察任务可能持续数天,数月,乃至数年,这取决于各种条件与动因。我们有六个月的补给,另有两年的物资早已储存在大本营里。我们还得到保证,如有必要,就地取材也是安全的。所有食物都是腌熏或罐装的。我们最特殊的外界装备包括一种测量装置,每人配发了一台,悬在腰带上:黑色的长方形金属小盒,中间有个玻璃覆盖的孔。如果那个孔发出红光,我们有三十分钟时间转移至“安全地点”。我们不知道那装置测的是什么,也不清楚为什么当它发出红光就应该小心,他们没告诉我们。 最初的几个小时之后,我已经对那盒子习以为常,根本不再去看它。我们被禁止携带手表和罗盘。到达营地后,我们开始用带来的设备替换废弃损坏的物品,并支起自己的帐篷。一旦确认X区域不会对大家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将重建棚屋。参与上一期勘探的成员最后逐一离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游荡回自己家中。因此,严格来说,他们并未失踪,只是以某种未知的方式从X区域消失了,然后重新出现在边界另一侧。他们无法描述旅途中的具体情况。这一迁移过程持续了十八个月,而先前的勘探队并未经历过此种状况。但用上级官员的话来说,其他现象也可能导致“勘探任务提前终止”,因此我们必须测试自己对此地的耐受力。 我们也需要适应环境。在大本营附近的森林里人可能遭遇黑熊或郊狼。你也许会突然听见一声啼鸣,目睹夜鹭从树枝上惊起,然后不小心踩到毒蛇,而本地区内共有六个不同种类的毒蛇。水泽与河流里隐藏着巨大的水栖爬行动物,我们采集水样时都很小心,避免涉入太深的水域。尽管如此,关于生物群落方面,大家并不太担心。而另有一些因素却当真能令人产生不安。很久以前,这里曾有城镇存在,我们遇见过人类定居的奇特迹象:有破破烂烂的小屋,红色屋顶已然塌陷,有生锈的车轮辐条半埋在泥地里,还有从前圈牲口的栅栏,形状依稀可辨,嵌在铺满层层松针的土壤里,就像是装饰品。............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38910643
33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患者需要的,首先是安全感重建
热度 22 何裕民 2015-8-26 16:54
确诊癌症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出现或显或隐的心理巨变,对于千奇百怪的心理波澜,观察者们做出了各种描述:从愤怒、恐惧、失态、失控、发火、郁闷、不语,到痛哭、焦虑、怨恨、自责、指责、悔不该等形形色色,不下数十种。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大多数心理偏差的形成,一般可归结为某些“原型”没得到很好发展,受阻所致。稍后,知名心理学家李曼写了《恐惧的原型》一书,把各种主要的人格偏差归结为四种原型。因此,了解“原型”,常是破译纷繁心理现象背后的“核心”。 在对数万例患者的贴近式观察分析中,我们发现怀疑或确诊为癌的患者,他最初一段时间心理反应的“原型”是“安全感”的骤然缺失。几乎所有表现,核心因子就是安全感缺失,而且是“骤然”“彻底”的缺失。例如,伴随着衰老,老年人的安全感也会缺失,但只是慢慢地,绝不是骤然发生的,也不是彻底的。一些严重慢性病患者(如大面积心梗)急性发作,如意识清醒,也会一度出现类似情况,但要么生命结束了,要么伴随着抢救成功,转为安全感的部分缺失。而不像癌症患者“骤然”“彻底”缺失。这的确是癌症患者独有的情绪变化“原型”,此时,尽管表现千姿百态,因人而异,但核心要素则一致:“安全感”缺失。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生理需求 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一般人都能满足。吃喝拉撒睡得到满足后,接着就是“安全感”。按照马斯洛的说法:人们需要远离痛苦和恐惧,需要有规律地生活以感到世界是井然有序的;当安全需求未能得到相应满足时,它会对个体起支配作用,使行为的目标全部指向安全。可以理解,处于安全感缺失状态下的人,其一切行为表现都可能只是因此而衍生,并为重获安全而展开的。 马斯洛指出:“就安全的需要而言,我们有充足的资料来探讨。恐惧、害怕、焦虑、紧张、担心、不安等,都是安全需要受到挫折的后果。同类的临床观察清楚地显示了安全需要满足的相应效果,如具有安宁感、焦虑以及紧张的消失、对未来充满信心、感到安全等”。当然,他也承认:同为安全感缺失,表现可以大相径庭,它带上了明显个体性格、经历等的烙印,“无论怎样描述,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与感觉安全的人之间有着性格上的差异。” 在长期临床观察中,亲历患癌后的各种各样离奇表现,仔细梳理,似乎都可以(也是只可以)用“安全感”的骤然缺失为“原型”进行分析。包括许多患者或家属想尽方法,蝎毒蛆蛹、蜈蚣斑蝥都愿试,抓阄拜佛都不放,其体现的深层次是安全感骤失的慌张中,抓住的也许就是“救命稻草”的不理性思维。 安全感重建,医生、患者、家属、朋友都很重要。但最关键的是当事人自己。他人没法代替你攻克艰难,渡过安全感缺失之难关。 对于医生来说,应该时时把促使患者重建安全感放在第一位,即使是暂时性、安慰性的,也很起作用。因为泰勒等积极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即便是对未来不现实的乐观信念,也能使个体免于诸如癌症等重病的致命危害。 一个真实案例令笔者感怀:某中年女性,早年母亲死于乳腺癌,她15年后发现自己也患了乳腺癌,她移居加拿大。多伦多医生初诊完毕时,笑嘻嘻地对她说:“女士,祝贺你!”她不解?“我生癌,为什么还要祝贺我?”对方和蔼地解释:“因为你生的是后果最好的一种癌!”她顿时如释重负!多年后她回忆说,当时场景历历在目!其实,她患的癌与母亲完全一样:浸润性导管癌。中国医生很少会这么说,但这位令人尊敬的加拿大同仁,却用充满人文味的“临床告知”技巧,消解了患者的恐惧,有效地重建了她的安全感。 笔者在十余年前主编《现代中医肿瘤学》规划教材时,基于小样本研究,提出肿瘤告知的适当原则:在适当时候(一般是三个月左右),以适当方式(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准及个性特点),告知适当部分(如晚期的,某些转移实情就不一定全盘托出)。笔者在哈尔滨医学人文学会议演讲时,进一步阐述这观点,强调关键是稀释负面信息,让患者有个心理准备期,有助于患者重获安全感。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于2008年推出《肿瘤患者告知与同意的指导原则》,基本精神如出一辙。可见,医生可以从如何“告知”切入,帮助患者重建安全感。 重建安全感过程中,家属作用非常重要。临床上,每见家属陪同来就诊述说症状时,有意识夸大,以求引起医生特别重视,特别是女性家属。其实,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患者本人来说,这对他的安全感无疑是一种摧毁,而不是重建。 朋友亲属等也有或强或弱的作用。有位曾任领导的患者事后回忆说:他生病了,人们络绎不绝地来看望,都带来鲜花,床脚边放满了鲜花。他当时潜意识里就感到像开追悼会,自己躺在鲜花丛中。然而,让他更难以接受的是:“来看望的同事和部下几乎都是同样的话,‘你不用担心啊!会好的!放心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安慰性的假话。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却让我想入非非,潜台词也许就是说,你将不久于人世了,还是抓紧最后机会享受吧……” 当然,安全感重建的主体是患者本人,本人重建的方法很多。 前面谈到的心理自救都有用。较直接而更可取的是寻找和自己病情相似且心态积极者,经常主动寻求支持。 十几年前,有位乳腺癌患者的提示,让我豁然开悟。她忧郁、恐惧、敏感,情绪很差,很长时间没法彻底改善。有一次,我又开导她。她却说:“教授你给我说的,我全都听进去了。回去一段时间内不错。但几天后,当我静下心来时,自然而然地消极情绪占据主导。有时会想:您站在岸边,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医生朋友都可以轻巧地说,但孤独时我自己丝毫没有安全感,感到自己很快不行了……。这时候,多想有个人帮帮我,拉我一把……”当时,这真切的述说真的震惊了我,对啊!谁都是这样的。她不可能找我聊,为什么不帮她搭搭线,找些康复了且热心的乳腺癌患友和她交朋友,经常帮帮她。于是,我很快牵了线,帮她与几位乳腺癌患者建立了联系。这还真的救了她一命。最初,她一有困惑、恐惧、迷茫,就会主动与她们联系。此后,她又热衷于帮助她人。这后来成为我们一项制度性安排,当然,前提是患者本人有这个强烈意愿。 其实,多接触一些正能量的肿瘤科普(包括我的册子等),也有助于自救。有太多的患友告诉我,说枕边放了《癌症只是慢性病》《别让癌症盯上你》《生了癌,怎么办》等,一有恐惧,经常翻阅,每可宁神定志,驱赶恐惧,甚至可以促使自己入睡。 再如,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特别是民生健康家园、癌友协会、康复乐园等,也有帮助。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3973 次阅读|22 个评论
期待效应:心存企盼,会有善果
热度 23 何裕民 2015-8-7 16:30
“期待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人物,他是一位雕刻师,精雕了一位美丽姑娘,并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情感,希望雕像能成活,上帝为其精诚所感,令雕塑姑娘获得了生命,最终成了他梦寐以求的情侣。指持之以恒的“期待”会产生回报,故有期待效应之说。 罗森塔尔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他以心理教育实验方式证明:一旦人对自己(或别人对他)有一个希望或期盼时,就会按照那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并激发出自己的潜能,最后真的有可能成为自己或他人所希望的那样。也就是说,他以实验方式证明了“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客观存在。 简单地说:你所得到的,往往是你所期待的。充满自信的期待,相信事情定会发生,每每事情真的降临。同样,若相信事情会很麻烦,阻力有时就会不断产生,癌症患者天天担心会复发转移,就一定比常理更容易复发转移。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唯心主义的!其实,罗森塔尔的实验证明:这不是唯心的,而是自我激励或他人期盼,调动了当事人内在相应机能所致。故它可以是正性(产生积极后果,源自积极期盼),也可以是负性的(源自消极的暗示或期盼)。 许昌的一个老妪让我非常感慨。第一次求诊时是她三四个子女一起“冲”到上海的,告诉我,他们妈的病很麻烦。原来,该老妪左脚拇趾的恶疮,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已经左腹股沟转移,同时伴有左边的乳腺癌,乳腺肿大得很厉害。 老人其实病了很久,因不愿意麻烦子女,故一直没说。直到伤口发炎发臭,疼痛厉害,子女们才知道。这时候,她既不能开刀,也不能做化、放疗。子女们可急坏了,匆匆赶到上海找我!那是2003年的事,那年夏天特别热。他们找到我时,七嘴八舌,好几个人都哭了。当时,我只能说试试吧,先把中药用上去,希望对乳腺癌及全身情况有所控制,然后再做全身调整。 这个老太有个愿望,想在美国念书的孙子能回来看望她一下。我让他们转告她,我们努力,她一定能见孙子一面。据说老人回去后就天天惦记此事,孙子真的9月份来看她了。然后说明年夏天要带女友一起回国,再来看奶奶,希望奶奶放心等着。当年冬天,我去郑州,子女们开车从许昌把老妪接来郑州看我,当时,总体情况明显好转,乳腺肿块用中药后有所消减,脚上的恶疮也没再发展。 此后,我(包括我教其子女们)就用同样的方式,每年给她强化新的希望,包括2004年看到孙子的女朋友,后来的看到孙子大学毕业,看到孙子继续深造,还想见到新的孙媳妇,还想抱重孙,直到2009年我们失去联系(2009年后,我很少再去郑州)。这期间,虽然她每次见我时总是哭哭泣泣的,但我每次都会让她产生一个新期盼。这位淳朴的农村老人,就这样一直生活在希望及企盼当中。 希望,是使人坚定生活下去的支柱之一,有希望就有可能。心身医学中有一个理论:认为希望是作为“生命的最后通路”而存在的。意思是说:有希望,才能有康复信念与活下去的信心!俗语说:“哀莫大于心死!”其实,临床上很多人的确不是死于疾病本身(包括癌症),而是死于失望或绝望。 因此,自己若想好好地生存下去,首先可正性地利用“期盼效应”,自我产生积极的企盼与希望,心存理想与等待!而千万不可放弃希望,丧失信心。 对于医生及家属,则不可随意地断定死期,让患者绝望!笔者特别反感医生随便给患者下判决:你还能够活多久!此时,给以消极暗示,无异于协同“杀人”。很多人最后真的在预测期“死”了,死时家属还认为医生水平真高。其实,这就是“皮克马利翁效应”的负面表现。壮实的牛从小被绳子牵着,长大后系在一个小桩上,它不会犟脱。因为它从小被牵惯了,认为挣脱不了了!这就是习惯的控制力,也是一种自我暗示的强大力量。 负性期盼临床上并不少见。我曾经有三个乳腺癌患者,都是浸润性导管癌,分期都是Ⅱa~Ⅱb,她们曾住在同一医院,手术、化疗是同一组医生做的,年龄仅相差3~5岁。其中一位坚信自己已康复,整天疯疯癫癫地在外游玩;一位听医生说起过这种类型癌症,复发率很高,十分笃信医生判断,天天小心翼翼;还有一位则并无主见,和前一位在一起就阳光灿烂,和后一位在一起就阴雨绵绵!三位同样采用中医药治疗,对待我和中医药态度页一样。但特别担心的那位,两年多后复发了一次,她说:“你看,我没有说错吧!还有点先见之明。”渡过难关后,她仍然坚信她会复发,认为其他两位也别高兴太早,一定会和她一样!结果,四年后,她转移到了骨头,又渡过了一关;不到两年,肝内又发现了……,这次,她没有再侥幸逃脱。其他两位依然无事。临终前,她们去看她,她百思不得其解!“我命运怎么这么糟糕,偏偏是我,多次复发转移,我比你们谨慎小心得多了!药也吃得比你们认真,为什么偏偏是我……”她们转告我她临终想法时,也只能说她的命不好。我则认为:对她来说,长期自我负性的期盼,是促使她夭折的元凶。在某种意义上,是她自己造成了如此被动的后果!而那位“阳光灿烂”的,已经十多年了,中西药也都停了三四年了!一切都很好,则是积极期盼的后果。 至少,在正性及负性期盼下,体内多方面机能状态是不一样的,就像一个积极阳光的人,更容易创造工作业绩和良好心身状态;一个怨天厌世的人,更容易陷入困境,并容易屡屡被疾病或病态给盯上一样。 从“期盼效应”中人们可以得出启示:肯定、赞美和积极期待常具有超常能量,改变个人行为、思想及心身状态,激发康复潜能。这是这些年走红的积极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的核心精髓所在。也是笔者临床更倾向于用肯定语言,激励患者,指点康复方向;而不用消极或否定的语言及态度,对待患者的缘故所在。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588 次阅读|23 个评论
期盼效应:心存企盼,会有相应结果
热度 25 何裕民 2015-3-12 16:21
“期待效应”,就是前面提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称为“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传说故事的人物,他是一位雕刻师,精心雕刻了一位美丽姑娘,并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情感,希望雕像能够成活,上帝为其精诚所感,令雕塑姑娘获得了生命,最终成了他梦寐以求的情侣。意思是持之以恒的“期待”有时会产生正性回报(或结果),故有“期待效应”之说。 罗森塔尔 是美国上个世纪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他以心理教育实验方式证明:一旦人对自己(或别人对他)有一个希望或期盼时,就会按照那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并激发出自己的潜能,最后真的有可能成为自己或他人所希望的那样。也就是说, 罗森塔尔 以实验方式证明了“皮格马利翁/或期待效应”的客观存在。 俗语曰:你期望什么,坚持的话,就有可能得到什么!换句话说,你所得到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相信事情会发生,往往事情真的会降临。同样,如果你相信事情会不断地受到阻力,阻力有时就会不断产生,你一直担心自己会复发转移,你就一定会比常理更容易复发转移。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唯心主义的!其实, 罗森塔尔 实验证明,它不是唯心的,而是自我激励或他人期盼,调动了当事人内在相应机能所致。故它可以是正性(产生积极后果,源自积极期盼),也可以是负性的(源自消级的暗示或期盼)。 河南许昌的一个老患者让我非常感慨。第一次求诊时是她的三四个子女一起“冲”到上海来找我的,告诉我,他们的妈妈很麻烦。原来他们母亲是左脚拇趾的恶疮,被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已经左腹股沟转移,同时伴有左边的乳腺癌,乳腺肿大得很厉害。 其实,老人病了很久,因不愿意麻烦子女,一直没说。直到最后伤口发炎发臭,疼痛厉害,子女们才知道。这时候,她既不能开刀,也不能做化疗、放疗。这下子女们可急坏了,匆匆赶到上海找我! 我记得那是2003年的事,那年的夏天特别热。他们找到我时,七嘴八舌,好几个人都哭了。当时,我只能说试试吧,先把中药用上去,希望对乳腺癌及全身情况有所控制,然后再做全身调整。 这个老太太有个愿望,想在美国念书的孙子能回来看望她一下。我让他们转告她,我们努力,她一定能再见孙子一面。据说老人回去后就天天惦记着此事,孙子真的9月份来看她了。然后说明年夏天要带女朋友一起回国,再来看奶奶,希望奶奶放心等着。当年冬天,我去郑州,子女们陪着她从许昌开车来郑州来看我,当时,总体情况明显好转,乳腺的肿块用中药后有所消减,脚上的恶疮也没再发展。 此后,我(包括我交子女们)就用同样的方式,每年给她强化新的希望,包括2004年看到孙子的女朋友,后来的看到孙子大学毕业,看到孙子继续深造,还想见到新的孙媳妇,还想抱重孙,直到2009年我们失去联系(2009年后,我很少再去郑州)。这期间,虽然她每次来见我时,总是哭哭泣泣的,但每次会有一个新的希望。这位淳朴的农村老人,就这样一直生活在希望及企盼当中。 希望,是使人坚定生活下去的支柱之一,有希望就有可能。心身医学中有一个理论:认为希望是作为“生命的最后通路”而存在的。意思是说:有希望,才能有康复的信念与活下去的信心!俗语说:“哀莫大于心死!”其实,临床上很多人的确不是死于疾病,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失望或绝望。 这个案例让我认识到:若想给予癌症患者以支持,首先可以正性地利用“期盼效应”,要让他产生积极的企盼与希望,心存理想与等待!而千万不可随意地判断他的死期,让他绝望!因为,有希望就会有积极后果。因此,笔者特别反感医生随便给病人下判断:你还能够活多久、多久!有时候,给以消极暗示,无异于协同“杀人”。 负性期盼临床并不少见。我曾经有过三个乳腺癌患者,都是侵润性导管癌,分期都是Ⅱa~Ⅱb,她们曾经住在同一医院,手术化疗是同一组医生做的,年龄仅相差3~5岁。其中一位坚信自己已经康复,整天疯疯癫癫地在外游玩;一位听医生说起过这种类型癌症,复发率很高,十分笃信此医生判断,天天小心翼翼;还有一位则并无主见,和前一位在一起就阳光灿烂,和后一位在一起就阴雨绵绵!三位同样中医药治疗,对待我和中医药态度一样。但特别担心的那位,二年多后复发了一次,她说:你看,我没有说错吧!还有点先见之明之感。渡过难关后,她仍然坚信她会复发,认为其他两位你们也别高兴太早,一定会和她一样!结果,四年后,她转移到了骨头,又渡过了难关;不到二年,肝内又发现了…,这次,她没有再侥幸逃脱。其他两位依然无事。临终前,她们去看她,她百思不得其解!我命运怎么这么糟糕,偏偏是我,多次复发转移,我比你们谨慎小心得多了!药业吃得比你们认真,为什么偏偏是我…!她们转告我她临终想法时,也只能说她的命不好。我则认为:对她来说,自我负性的期盼,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她自己造成了如此被动的后果!而那位“阳光灿烂”的,已经十多年了,中西药也都停了三四年了!一切都很好,则是积极期盼的后果。 至少,在正性及负性期盼下,体内多方面机能状态是不一样的,就像一个积极阳光的人,更容易创造工作业绩和良好心身状态;一个怨天厌世的人,更容易陷入困境,并容易屡屡被疾病或病态给盯上一样。 人们还可以从“期盼效应”中得出这个启示:肯定、赞美和积极期待常具有超常能量,能改变个人的行为、思想及心身状态,激发其康复的潜能。患者得到别人(特别是他信任的医生)的积极肯定或赞扬后,会变得更有康复信心及信念,从而获得更积极向上的动力。相反,如果向对方传递了一种消极的意见,则会让他消极、无奈,甚至自暴自弃,向着更坏的结果发展。 这就是笔者临床更倾向于用肯定的语言,激励患者,指点康复方向;而不用消极或否定的语言及态度,对待患者的缘故所在。 本人现已开通微信公共账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何裕民”即可,欢迎关注,也可以扫一扫二维码: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684 次阅读|25 个评论
[转载]希望的力量
tzp39215819707 2015-3-9 13:04
一位英国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大白鼠求生实验。 他将两只大白鼠放入一个装有水的器皿里。它们拼命地挣扎求生,能维持的时间为5分钟左右。当两只大白鼠奄奄一息时,立刻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结果这两只大白鼠都活了下来。 几天后,他将这两只大难不死的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里做同样的实验,结果令人吃惊:它们竟然能够坚持到24分钟,接近原来时间的5倍,也是在两只白鼠奄奄一息的时候,他又放入一块跳板,最后,两只大白鼠又都活了下来。 人们不禁要问:同样是两只大白鼠,为什么两次实验中坚持的时间差别如此之大呢? 心理学家解释说:因为它们在没有逃生经验之前,只能凭自己的体力来挣扎求生。而在有了第一次求生经验之后,多了一种希望的力量,希望在某一时刻放下来的跳板能再次救它们出去。这种希望的力量,这种积极的心态,这种内心对一个好结果的渴望,正是它们能坚持更长时间的根本原因。 希望,能使生命的火焰顽强的燃烧;绝望却使生命的火焰迅速熄灭。 (摘自《生活报》蒋光宇/文)
1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思维快慢道(中)
热度 5 fouyang 2015-2-6 08:48
了解了“快道”的存在及其常见偏差,不仅能改善我们个人的运作能力,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卡纳曼在这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在他之前,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理性的人”,他们会面对种种约束和机会优化自己的行为,以期得到效用函数( utilityfunction )的最大值。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就是在这个框架里建立的。但是,卡纳曼与另一位以色列心理学家特沃斯基( AmosTversky )合作,将非理性的心理学现象引入经济学,引发了判断与决策理论的革命。 “行为经济学"由此诞生。卡纳曼因此在2002年获得了一半诺贝尔经济奖(特沃斯基当时已去世)。现在,经济中的非理性现象已经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领域。另一位犹太学者艾瑞里( DanAriely )写过一本《可预测的非理性》( PredictablyIrrational )介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这本书是如此畅销,艾瑞里立马成为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而且趁热打铁写了续集。 “快道”在经济有关领域最重要的行为特征是“风险趋避”。在面对风险与利益的权衡时,理性的选择是追求利益数学期望值的最大化。例如,有这样一个选择:a)打一个赌,有10%的机会赢100元,有90%的机会赢1元。b)肯定拿10元。理性上分析,a)的赢钱期望值是10 . 9元,比b)大。但大多数人会选择b),宁愿小赢也要躲避风险。西方谚语说“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风险趋避”的现象早已为人所知。它也可以用传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决策来解释。关键是:我们要最大化的是效用函数,而不是得益。得益增加了,效用函数会增加,但不是线性的。大概来说,效用函数可以被认为是得益的对数函数。也就是说,得益从1增加到10,以及从10增加到100,这两种情况下效用函数的增加是一样的。例如,假定赢1元的效用函数是0,赢10元的是1,那么根据对数关系,赢100元的效用函数就是2。回到上面的例子,选项a)赢钱的期望值是10 . 9元,效用函数的期望值是0 . 2。而选项b)赢钱的期望值是10元,效用函数的期望值是1。可见,虽然a)赢钱的期望值更高,但b)效用函数的期望值更高。所以b)是理性的选择。 这个理论首先是两百多年前由物理,数学大牛伯努利提出来的。不过伯努利的效用函数的自变量不是输赢数目,而是总财产数。他用此来解释风险趋避,而且解释拥有不同财富量的人对风险的不同态度:对于同样的风险,财富越多的人越不害怕。这一点,熟悉对数函数性质的人很容易理解。 但是卡纳曼和特沃斯基提出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人对于财富的感受不应该取决于总财富的状态,而是财富的变化。试想,如果一个拥有五百万财富的人一夜之间缩水到三百万,另一个人原来拥有一百万,发了个横财涨到二百万。那肯定是第二个人更觉得幸福快乐,即使他的财富绝对值还是较少,效用函数肯定较低。所以即使拥有大量财富的人,对于一个特定的赌博仍然是风险趋避。为此,他们提出了“前景理论” (prospecttheory) 。在这个理论中,他们用“心理价值” (psychologicalvalue) 或“价值”( value )来表示人对于变化的心理反应。价值是变化的函数,而不是像效用函数那样是状态的函数。事实和研究都表明,“前景理论”比伯努利的理论更符合现实。 卡纳曼和特沃斯基注意到,“风险趋避”偏见是“反射对称的”。除了宁可小赢不愿冒险外,人们对输或输的可能性更为憎恨。例如,如果有个掷硬币的游戏,正面的话你赢150元,反面的话你输100元。你玩不玩?这个游戏中,你的得益的期望值是25元。所以理性地说,这个游戏当然是值得玩的。的确,职业交易员,数学家等肯定会去玩。但绝大多数人的反应是不玩,因为他们把输100元看得比赢150元更重。实验表明,要把赢面增加到200元,一般人才愿意去玩。更有甚者,虽然在肯定小赢和有可能大赢之间,人们会选择前者(避开风险),但在肯定小输和有可能大输之间,人们却会选择后者(趋向风险)。要解释这些,就必须扩展心理价值的性质。卡纳曼和特沃斯基认为,那个心理价值很可能大致形状如下图所示。它在得益或损失接近零的时候变化很快(斜率大),而在得益或损失很大时变得不敏感。而且心理价值在得益为负(即损失)时更为敏感。这样就解释了以上所有的观察结果。 心理价值与输赢之关系(复制自维基网站 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spect_theory#mediaviewer/File:Valuefun.jpg ) 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个决定输还是赢的“参考点”(图上的“ reference point ”)是怎么决定的?在打赌赢钱的问题上似乎答案很自然。但很多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卡纳曼和特沃斯基指出,参考点的设定是非理性的。例如:考虑以下这两个问题。 1) 你先拿到1000元,然后有如下选择:a)50%的机会再赢1000元;b)肯定拿到500元。 2) 你先拿到2000元,然后有如下选择:a)50%的机会损失1000元;b)肯定输500元。 显然这两个问题中的a)选项是等价的,b)选项也是等价的。但是实验结果是:在问题1)中大多数人选择确定的结果b),而在问题2)中大多数人却选择赌博a)。这个结果显示,虽然两种选项实际上是一样的,但由于问题的表达方式不同,人们的参考点也不同。在问题1)中,参考点是拿到1000元。两个选项看起来都是赢,人就会选稳赢。而在问题2)中,参考点是拿到2000元,两个选项看起来都是输,人就会赌一把。显然,这两种情况带来的行为差别是非理性的。现实中也是如此。在赌博中输钱的人,会把输以前的状态作为“参考点”。所以对他来说,再赌一把就是有可能扳回本(不输),有可能继续输(大输)。而不赌就是肯定输。所以按照上面说的心理偏向,他会选择再赌一把的冒险。这也是“越输越赌”的心理原因。 “参考点”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也很重要。例如,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禀赋效应”( endowment effect ),也就是人对于自己拥有的东西的估价会高得多。这东西可以是没有个性化的,如随机抽到的球赛票【注3】,也可以是拥有时间非常短的,如在心理实验中临时拿到的咖啡杯子。显然,这时的参考点是目前情况。失去已有的东西比得到新的东西带来更大的心理影响。这种心理偏向甚至可以用仪器探测:在禀赋效应发生时,人脑会出现类似“厌恶”的情绪反应。 不光在买卖交换中是把现状作为参考点,在其它生活问题中人们也往往安于现状不愿改变。通常情况下,改变总是意味着得到一些,失去另一些。例如,换工作可能得到更高的工资但失去现有的熟悉环境。因为禀赋效应,人们把失去的看得更重要,所以对改变会感到犹豫。同时改变也往往意味着承认过去的错误(一种心理损失),或者觉得损失了过去的投入(其实那已经是消失了的东西了)。不仅对于过去,人们的避损偏向还会延及未来:人们在采取不寻常的策略时会犹豫,因为害怕将来可能的后悔。 在社会的价值判断中也是这样。例如,造成损失的罪行(如偷盗)与减少潜在收入的罪行(如商业欺诈)相比,前者更引起民愤,所以法律惩罚也更重。这种社会的心理偏向对改革者很不利:改革中的受害者会坚决反对,而得益者却不那么在乎。参考点对于了解人和社会是很重要的一个视角。 虽然“参考点”通常是现状,但也有例外。例如,研究发现,穷人的“禀赋效应”较弱,因为他们心目中,现状已经在“损失”那一边了。通过操控参考点,可以有效地影响人的感受。里根的竞选口号“你比四年前过得更好吗?”就是偷偷把参考点从现状转移到了四年前,让人们产生损失的愤怒感。雇主们往往不采用浮动工资,而是把工资分成固定工资和浮动奖金两部分。这样以固定工资为参考点,奖金不论如何浮动都是“得”而非“失”了。西方人有个“ psychup ”(心理准备)的说法,就是做一件事前先反复想象实施的过程。这样就把参考点从现状移到了新行动时刻,让自己觉得更有信心和动力。【注4】 特沃斯基在哈佛医学院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要求受试的医生们决定是否采用某种癌症治疗方法。第一组医生被告知,这种方法的五年成活率是90%。而他们告诉第二组医生,这种方法的五年死亡率是10%。你不需要是医生就知道,这两句话说的是一回事。但是第一组医生有84%赞同这种治疗,而第二组只有50%赞同。可见即使是专家,还是避免不了面对“得”和“失”的不同反应。这个例子体现了一个操控心理的技巧:情绪框架( emotionalframing ),也就是用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一件事,来得到不同的情绪反应。一个更现实的例子是:美国法律规定,商家不准对使用信用卡的顾客收附加费,但可以对用现金的顾客提供折扣。这其实是一样的事,但这个规定对信用卡公司有利:对顾客来说,附加费(失)比折扣(得)看起来更重要。 除了对同一件事用不同的角度看,还可以对事情作出不同的组合。例如,同一种彩票,可以看成是花了5元的代价,得到1%赢100元的机会,也可以看成是有1%的机会赢95元和99%的机会失去5元。在前一种说法中,我们把得和失分成了两件事,从而增加了彩票的吸引力。你对日常生活中的小损失(交通罚款,物品损坏等)很在意吗?有个解决的办法。年初决定捐给慈善机构一笔钱。一年中有了损失就在这笔钱中扣。年底把剩下的捐出去。这样,你会觉得是慈善机构在帮你支付那些小损失。建立不同的“情绪账户”,对事情的感受就不一样了。 【注3】详情可见 http://people.duke.edu/~dandan/Papers/PI/bb.pdf  但那里提出不同的解释。文中提到 Ariely 书中第七章也谈到这个问题。 【注4】这一段的几个例子是我根据自己理解加的。 思维快慢道 ( 上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863865.html 思维快慢道 ( 中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865970.html 思维快慢道 ( 下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867704.html 有关博文  ×××关于经济活动中的非理性行为××× 诡异的数字暗示:参照效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310533.html “诱饵效应”和“心理相对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285750.html “免费”的代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666111.html 千里送鹅毛的心理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665790.html 从“破釜沉舟”谈起  http://blog.creaders.net/fouyang/user_blog_diary.php?did=49981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266839.html 心态是衡量快乐的一杆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363851.html ×××心理学其它题目××× 如何避免决策误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743527.html 人脑比电脑到底强在哪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365953.html 完整大脑与后信息时代 《 A WholeNew Mind 》读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300210.html
个人分类: 书山有路|5994 次阅读|6 个评论
中国式幽默
热度 1 yurongming 2014-12-16 10:27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鲁迅一生都在“撕破”,这导致现今竟有“心理学家专家”作出结论:鲁迅的心理比较阴暗。俺以为,一生在黑暗中行走,面对麻木而无谓的人群,越是清醒,痛苦越多。鲁迅一生也很幽默,这说明,面对冰冷、无欢乐的现实,若还要继续生活,那就只能苦中求乐。 现在,时代终于是大大进步了,这不, 原是鲁迅一个人独享的黑色幽默,已经变成了大众的狂欢、大众的欢乐 。 昨日,在科网看到一个经典的黑色幽默。大致是,一个学者写了一篇关于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论文,结果在摘要翻译时将先进性的教育翻译成了先进“性”教育。结果,有网友马上就提供了先进“性”教育的优秀成果。而且,各有特色, 确实在各自领域傲视群雄、独领风骚,代表了各自“领域”的“先进”成果 。 试看: 数量奖:江苏省建设厅长徐其耀,共有情妇146位。 素质奖:重庆市委宣传部长张宗海 ,常年在五星级酒店包养漂亮未婚本科女大学生17人。 学术奖:海南省纺织局长李庆善,性日记9 5本,标本236份。 青春奖:四川乐山市长李玉书,20个情人年龄都是16到18岁。 管理奖:安徽省宣城市书记杨枫,用知识管理,有效管理77名情人。 挥金奖:深圳市沙井银行 行长邓宝驹,仅五奶小青,800天花了1840万元,平均每天23万元,每小时1000元。 团结奖:福建省周宁县委书记林龙飞,为其22名情人共办群芳宴,并设30万元的佳丽奖。 和谐奖 :海南省临高市城管大队长邓善红,有6个情人,6个孩子,对此原配夫人根本不信。 干劲奖:湖南省通信局局长曾国华,面对5位情人立誓:保证到60岁时,每人每周性生活不少于3次。 信誉奖: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单增德,为增加诚信以表决心,曾给情妇写过离婚承诺书。 高效奖: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为简约时间增加对社会服务的高效性,每次性生活时间从来没有超过12秒。 不禁想起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独乐乐,与众人乐,孰乐?” 梁惠王及历代中国统治者都做不到的事情,现在终于简简单单就做到了 ! 俺无语,只能加入狂欢的队伍:“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使先进的共产党员永远充满了青春与活力。” 另:附上科网摘录的一副妙联“颜色革命”,“满朝文武藏绿卡,半壁江山养红颜”。
个人分类: 其他|1544 次阅读|2 个评论
心存感恩有助于健康
热度 29 何裕民 2014-3-17 10:42
俗语说,“感恩会有回报的”。科学家长期观察表明:善于感恩的人;往往更健康!我们的临床数十年观察也表明: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善于感恩的人,往往比事事愤愤不平者,更容易从肿瘤阴影中走出,也更容易康复!康复后的生存质量往往更好。 美国学者的研究进一步证实:感恩情绪不仅会让人生活更美好,也会给人的健康带来积极影响。美国三所大学的学者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心存感激会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并让他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感恩会影响到人们血液中某些特殊蛋白质含量。这些蛋白质含量的异常会导致慢性炎症,并可引发一系列慢性的健康问题,如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在为期六周的试验中,一些参与者写下了令他们感激的事情,另一些参与者虽也记录了积极事件,但并不带有感激的情绪。结果显示,前一组参与者体内的炎症水平明显下降。 美国东北大学的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感恩还能让人变得更无私。在实验中,参与者在使用电脑时,一部分人的计算机系统突然崩溃,此时,一位和蔼的陌生人帮助他们修理好故障。随后,所有人参与了一项经济学博弈,他们都有机会独自获利,或是与他人合作。结果,从陌生人那里得到过帮助的人,更乐意和别人合作,从而达到共赢的效果,而且,收获通常更丰盛。 同时,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心理学家研究了感恩对夫妻关系的影响。研究者通过对77对婚姻关系持续了4年的夫妇进行调查后发现,常对伴侣说“谢谢”的人,婚姻生活满意度更高。 因此,如果说以前强调的感恩,只是从道德层面的说教,这些科学家们的研究(包括我们的临床观察),却实实在在地告诉人们,感恩还会有现实的回报!至少对健康是有益的! 我小时候喜欢看阿凡提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几十年来一直铭记在心:记住别人对你的恩赐;忘记你对他人的帮助!记住你对他人的过失,忘记他人对你的冒犯!我想,这就是做人的智慧,也是健康生活的保障。我们前几篇讨论的德寿律,北京卫视养生堂讲的从容、包容、宽容,其实都含有这层意思! 让我们学会感恩吧?感激父母、感激同仁、感激祖国、感激大自然、感激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健康|3064 次阅读|29 个评论
郭德纲先生绝对是个心理学家!(CZ)
zcgweb 2013-10-29 07:27
郭德纲先生绝对是个心理学家!(CZ) 郭德纲语录:小妞,给大爷笑一个;不笑,那大爷给你笑一个。 就是这个一个简单的模拟对话,很好地刻画出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很好地刻画出了意识和行为的关系,很好地刻画出了主体判断、主体期望、客体反应、客体 反应后主体反应的综合关系!委实有趣啊 于是我说,郭德纲先生绝对是个伟大的心理学家,因为他能够洞察人性以及人性之间的对话! 哦,您说不是?我仿真一下对话: 砖家,我说郭德纲是个心理学家;不是,那您给郭德纲当个心理学家先,看看您能否PK得过他。 CZ @ 2013.10.29 07:26:27
2220 次阅读|0 个评论
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华裔心理学家Angela Lee Duckworth论文辑
热度 3 zhpd55 2013-9-27 08:58
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华裔心理学家 Angela Lee Duckworth 论文辑 诸平 根据 麦克阿瑟基金会 (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 ,简称 MacArthur Foundation )网站 2013 年 9 月 24 日 公布的信息, 2013 年 麦克阿瑟奖 ( MacArthur Fellows ) 有 24 位入选,其中包括 科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作家、律师、统计学家和摄影师。现年43岁的 华裔研究心理学家 安吉娜 · 李 · 达克沃斯 ( Angela Lee Duckworth ) 就是其中之一。关于 安吉娜 · 李 · 达克沃斯 因让人了解自律和毅力对学业成绩的重要性而获奖(奖金 62.5万美元)已经有许多报道,不再进行赘述 。本文想就 安吉娜 · 李 · 达克沃斯的相关研究论文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Angela Duckworth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self-control - grit - conscientiousness - personality - academic achievement No verified email Homepage Citation indices All Since 2008 Citations 2502 2383 h-index 18 18 i10-index 25 25 Citations to my articles Show:20100 1-55 Title / Author Cited by Year Self-discipline outdoes IQ in predict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adolescents AL Duckworth, MEP Seligma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12), 939-944 580 2005 The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traits L Borghans, AL Duckworth, JJ Heckman, B Ter Wee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43 (4), 972-1059 550 2008 Grit: perseverance and passion for long-term goals. AL Duckworth, C Peterson, MD Matthews, DR Kell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 (6), 1087 289 2007 Self-discipline gives girls the edge: Gender in self-discipline, grades, and achievement test scores. AL Duckworth, MEP Seligm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8 (1), 198 278 2006 Personality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 M Almlund, AL Duckworth, JJ Heckman, TD Kautz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65 2011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Short Grit Scale (GRIT–S) AL Duckworth, PD Quin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91 (2), 166-174 64 2009 A meta-analysis of the convergent validity of self-control measures AL Duckworth, ML Ker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5 (3), 259-268 62 2011 Empiric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jor facets of conscientiousness C MacCann, AL Duckworth, RD Roberts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9 (4), 451-458 50 2009 Can adolescents learn self-control? Delay of gratifi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rol over risk taking D Romer, AL Duckworth, S Sznitman, S Park Prevention Science 11 (3), 319-330 44 2010 Role of test motivation in intelligence testing AL Duckworth, PD Quinn, DR Lynam, R Loeber, M Stouthamer-Loeber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 (19), 7716-7720 42 2011 Self‐regulation strategies improve self‐discipline in adolescents: benefits of mental contrasting and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AL Duckworth, H Grant, B Loew, G Oettingen, PM Gollwitzer Educational Psychology 31 (1), 17-26 40 2011 Self-control as a protective factor against overweight statu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E Tsukayama, SL Toomey, MS Faith, AL Duckworth Archives of pediatrics adolescent medicine 164 (7), 631 29 2010 What em No Child Left Behind/em leaves behind: The roles of IQ and self-control in predicting standardized achievement test scores and report card grades. AL Duckworth, PD Quinn, E Tsukayama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4 (2), 439 28 2012 Domain-specific temporal discounting and temptation E Tsukayama, AL Duckworth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5 (2), 72-82 26 2010 Deliberate Practice Spells Success Why Grittier Competitors Triumph at the National Spelling Bee AL Duckworth, TA Kirby, E Tsukayama, H Berstein, KA Ericsson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 (2), 174-181 24 2011 The significance of self-control AL Duckworth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8 (7), 2639-2640 24 2011 Self-controlled children stay leaner in the transition to adolescence AL Duckworth, E Tsukayama, AB Geier Appetite 54 (2), 304-308 24 2010 Positive predictors of teacher effectiveness AL Duckworth, PD Quinn, MEP Seligman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4 (6), 540-547 20 2009 Establishing causality using longitudinal 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 An illustration predicting achievement from self-control AL Duckworth, E Tsukayama, H May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1 (4), 311-317 18 2010 Us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to develop culturally competent evidence-based practice. LB Silverstein, CF Auerbach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64 (4), 274 18 ∗ 2009 Mental contrasting facilitates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school children A Gollwitzer, G Oettingen, TA Kirby, AL Duckworth, D Mayer Motivation and Emotion 35 (4), 403-412 12 2011 Personality Psychology and Economics1 M Almlund, AL Duckworth, J Heckman, T Kautz 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4 (1) 12 2011 The economics and 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traits L Borghans, AL Duckworth, JJ Heckman, B ter Weel NBER 12 2007 Resisting Everything Except Temptation: Evidence and an Explanation for Domain‐specific Impulsivity E Tsukayama, AL Duckworth, B Kim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6 (3), 318-334 10 2012 Happines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Evidence for reciprocal causality PD Quinn, AL Duckworth Poster session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 10 2007 The effect of self-distancing on adaptive versus maladaptive self-reflection in children. E Kross, A Duckworth, O Ayduk, E Tsukayama, W Mischel Emotion 11 (5), 1032 9 2011 Conscientiousness: Origins in Childhood? N Eisenberg, AL Duckworth, TL Spinrad, C Valient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8 2012 Temperament in the classroom A Duckworth, KA Allred Handbook of temperament. New York: Guilford 8 2012 A New Life-Span Approach to Conscientiousness and Health: Combining the Pieces of the Causal Puzzle. HS Friedman, ML Kern, SE Hampson, AL Duckworth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7 2012 Personality, lifetime earnings, and retirement wealth A Duckworth, D Weir Michigan Retirement Research Center Research Paper 7 2010 Domain‐specific impulsivity in school‐age children E Tsukayama, AL Duckworth, B Kim Developmental Science 5 2013 Self-Discipline is empowering AL Duckworth Phi Delta Kappan 90 (7), 536-536 5 2009 Personality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in large panel surveys B Roberts, JJ Jackson, AL Duckworth, K Von Culin HEALTH 14 (3), 9 3 2011 Jingle Jangle: A Meta-Analysis of Convergent Validity Evidence for Self-Control Measures AL Duckworth, R Schulze Manuscript.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3 2009 Intelligence is not enough: Non-IQ predictors of achievement AL Duckworth 3 2006 From Fantasy to Action Mental Contrasting With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MCII) Improves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Children AL Duckworth, TA Kirby, A Gollwitzer, G Oettingen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2 2013 Life stress impairs self-control in early adolescence AL Duckworth, B Kim, E Tsukayama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3 2 2012 What no child left behind leaves behind: a comparison of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self-control and IQ for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 and report card grades A Duckworth, P Quinn, S Goldm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 2011 Improving long-term self-regulation in adolescents: Benefits of mental contrasting and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AL Duckworth, H Grant, G Oettingen, P Gollwitzer, B Loew Poster presented at the 17th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y ... 2 2005 Self-Regulation and School Success AL Duckworth, SM Carlson Self-Regulation and Autonomy 40, 208 1 2013 Is It Really Self-Control? Examining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the Delay of Gratification Task AL Duckworth, E Tsukayama, TA Kirb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 2013 Who does well in life? Conscientious adults excel in bo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uccess AL Duckworth, D Weir, E Tsukayama, D Kwok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3 1 2012 Personality and Respons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A Duckworth, D Weir Michigan Retirement Research Center Research Paper No. WP 260 1 2011 O-131: Negative emotion predicts poor outcome in poor prognosis IVF patients A Lee, AL Duckworth, KE Elkind-Hirsch, ME Seligman, RT Scott Jr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86 (3), S55-S56 1 2006 It’s Boring but it Matters: A Beyond-the-Self Purpose for Learning Raises Construal Level and Promotes Academic Self-Regulation A Duckworth 2013 Do as You’re Told! Facets of Agreeableness and Early Adult Outcomes for Inner-City Boys ML Kern, AL Duckworth, S Urzua, R Loeber, M Stouthamer-Loeber, D Lynam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13 Personality Traits and Economic Preparation for Retirement MD Hurd, AL Duckworth, S Rohwedder, DR Weir Michigan Retirement Research Cent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O Box 1248 ... 2012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 AL Duckworth, E Tsukayama, H May 2010 Self-control as a multi-dimensional construct: Results from a meta-analysis AL Duckwort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3 (3-4), 12-12 2008 Woman Undergoing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Replacement Experience More Positive Emotion, Negative Emotion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Than Comparable Normative Samples A Lee, AL Duckworth, KE Elkind-Hirsch, ME Seligman, RT Scott Jr Fertility and Sterility 84, S20-S21 2005 The grit effect: predicting retention in the military, the workplace, school and marriage L Eskreis-Winkler, AL Duckworth, EP Shulman, S Beal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0 GRIT STUDY C Robertson-Kraft, AL Duckworth Artículo De Fondo AL Duckworth, TA Steen, MEP Seligman MAEES6. 2 Empirische Mikroökonomie 2/2 M ALMLUND, ALEE DUCKWORTH, JJ HECKMAN, K TIM für den Bachelor-und Masterstudiengang European Economic Studies (EES) 97 (2 ... Nice Guys Finish First: Big Five Agreeableness Predicts Positive Life Outcomes Among Inner-City Boys A Duckworth, S Urzua, D Lynam 相关报道: http://scholarsupdate.zhongwenlink.com/news.asp?NewsID=12773 http://www.dawanews.com/news_view.asp?id=117841 http://news.163.com/13/0926/10/99MMI2B700014JB6.html http://news1.usqiaobao.com/imporant/20130925/85434.html
个人分类: 新观察|19508 次阅读|5 个评论
心理学的定位和心理学家的使命
热度 4 PengDanling 2013-6-27 09:41
一位网友 曾 在博文评论中问了我两个问题:1)心理学发 表 高端 刊物 文章没什么好奇怪的。令人不解的是高端文章反映的不一定 就 是真理。心理学的科研应该是为了追求真理而写文章,还是为了写文章而追求真理? 2)心理学该如何定位? 它 在文科中不占主流,在理工中也不占主流。唉!心理学的科研还挺费脑子,比其他学科都难,都严苛,累啊!为什么心理学工作者要背负起这样的命运?辛苦啊! 这两个问题可能具有代表性,因此我想借此机会,讲讲我的 看法 ,供这位网友和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人参考。 1,做研究,写文章都要追求真理,追求真善美,不能反过来 ,为发表文章而从事研究,更不能为追求文章带来的物质利益而做研究 。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国内评价系统中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些人热衷于发表文章,从而追求个人 物质 利益的现象也的确存在 ,其结果往往造成文章粗制滥造,甚至出现伪造数据,抄袭和剽窃别人成果的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其他学科有,心理学领域 可能 也有。几年前学术界曝光的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就是这类问题的表现。只是心理学领域还缺少 “学术打假”的 人才,因而没有人特别关注这个问题。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和真理的 “ 相对性 ” ,在高端刊物发表的文章不一定就是真理。一项研究是否揭示了事物的真实面貌,不决定于这项成果发表在什么刊物上,而决定于它是否经得起科学实验的检验。 大家可能都知道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第一部著作《句法结构》(1957)当年出版时的命运。它在 美国屡遭冷遇,没有出版社愿意接受,后来几经修改, 才被 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荷兰出版社 接受并发行了。以后这部著作在 欧美的语言学界和哲学界,掀起了一场大风暴,形成了一场理论革命。 可见, 真正科学的发现和结论一定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包括科学实验的检验,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否则早晚都是要被实践所 淘汰 的。 2,心理学的 “ 定位 ” 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了。人的心理现象有其自然的方面, 如心理的神经机制或脑机制,内分泌对心理活动的调节,脑损伤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变化、脑的发育和成熟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等, 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当然属于理科 , 就像我们 近年来 研究语言的脑机制一样,它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和采用的技术和方法,都是理科性质的。但是,人的心理又有社会的属性,它的发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社会条件, 如家庭经济地位和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文化差异引起心理活动的差异、不同民族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可能影响到他们对词汇的认知加工等, 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就有文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或文理交叉的学科,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 当然,随着学科的发展,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和一流的研究成果,正是在文理交叉的地方产生的,它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也同时具有文理交叉的特点。 至于说, 心理学 在理科和文科中是否占有 “ 主流 ” 的地位,其实和它的学科性质或定位关系不大,而和这个学科的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 科学 心理学 的历史短暂,它 作为 现代 科学 大家庭中的一员 ,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比其他许多 现代 学科要年轻得多,成熟的程度也差得多。这就影响了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影响了它在学科大家庭 中 的地位。一门学科有水平、有用才有地位;没水平,没用就会被人看不起。正因为这样,每一个有志于进行心理学研究的人,就肩负着更大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为提升心理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升心理学在学科群中的地位,而努力 工作 。近几年来,中国心理学家在知觉,学习,语言,人格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基础研究,有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同时在关注国家和人民的社会生活,大众健康,体育竞技,自然灾害的心理救助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应用研究,得到了人民群众和政府的肯定。这一切努力都使心理学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在科学大家庭中的地位, 有 了很大的改善。 心理学过去那种 “ 矮人一截 ” 、 “ 低人一头 ”、被人看不起 的局面已经 发生了很大的 改变。我相信,只要大家继续努力,心理学的地位还会继续得到提升 ,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 3,至于说,研究心理学比其他学科 “ 更难 ” ,这就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关了。大家从接触这门学科一开始,就知道了 “ 心理现象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一种现象 ” ,100多年前,德国生理学家杜布拉· 雷蒙提出了“七个宇宙之谜”,即 物质和力的本质,运动的来源,生命的起源,自然界的合目的的安排,简单感觉与意识的起源,理性思维与语言的起源,意志自由的问题。其中后三个宇宙之谜,都和 心理学的研究有关 。 你想想,一个学科同时肩负着如此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能够不困难吗?由于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很多,个体间心理活动的差异又很大,许多变量很难严格控制,因此研究中不“苛严“一点是不行的。心理现象看不见,摸不着,它只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而被人们称为“黑 匣 子“。一百多年来, 为了打开心理现象这个 “ 黑匣子 ” ,科学家们探索了许多不同的途径,提出了种种不同的 “ 探针 ” ,如行为试验,测验,脑成像技术,计算机模拟等。但是,至今还是有大量的 “ 谜 ” 没有揭开,还有大量的科学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作为一位愿意投身这个领域的研究人员来说,大量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可能更值得你去为之努力奋斗 。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真有兴趣, 而且深入进去了, 你还会觉得 “ 辛苦 ” 和 “ 累 ” 吗?
个人分类: 心理学杂谈|6434 次阅读|4 个评论
著名心理学家郭本禹教授应邀主持精神分析与诠释学关系研究
热度 1 JYH64J98Y99H 2012-12-12 13:34
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分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 会常务理事,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郭本禹 诠释学(hermeneutics)又译“解释学”、“释义学”、“阐释学”,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方法论或技术性规则的统称。自施莱尔马赫以来,诠释学已经演变出各种不同的体系,这些体系或交错并行,或前后相继,呈现出各自的风格与面貌,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诠释学思潮,并对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语言学等人文学科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思潮的精神分析学与诠释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这种联系是多元、双向的。传统诠释学从方法论上支持了古典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和发展,现代诠释学家既把精神分析当做重要的“文本”来解读,又视其为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工具。精神分析与解释学的关系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精神分析自身发展体现出诠释学特征。在精神分析运动的百年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弗洛伊德和其之后的许多精神分析学家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不同时期诠释学的影响,其理论观点和治疗方法都具有明显的诠释学特征。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学无论是在理论探讨上还是在案例治疗上,都践行着诠释学方法。荣格分析心理学把人类的心理看作一个有价值的文本进行意义和价值的关注和解读。霍妮的文化学神经病理论把被分析者所处的整个文化背景作为精神分析的内容或重要参考的做法,体现了狄尔泰把文本作为部分,而把文本所处的整个历史文化背景作为整体的思想。而存在精神分析学家宾斯万格存在分析学,则是把海德格尔“此在分析”概念与心理治疗的案例分析联系起来进行改造的结果。 二是诠释学家对精神分析学的解读。精神分析重视理解和解释,同时又蕴含着深远的文化解释功能,使之备受不同时期的诠释学家的推崇,有些诠释学家把精神分析看做是诠释学的一种范式。伽达默尔曾指出:“自由无拘束的理性的讨论应当‘治愈’错误的社会意识,犹如心理疗法的对话将病人引回到对话共同体中一样。事实上通过对话而得到的康愈是一种突出的诠释学现象。”(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492-493页。)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成为现代诠释学创立过程中重要的理论工具和解读文本,现代诠释学家哈贝马斯和利科,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进行了解读,阐明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认识论价值和本体论意义,以揭示精神分析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融合的过程,以及它在人类文化发展中经久不衰的多元价值和意义。 三是精神分析与诠释学的融合。弗洛伊德的追随者在自己的理论研究与临场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寻找改善办法。在此过程中,有一批人引入诠释学方法,以期对精神分析认识论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进而形成了一种共同取向——诠释学精神分析。“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些属于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精神分析师……认为精神分析是一门诠释学而不是一门自然科学,他们主张精神分析不处理那些可以说明的事实,而是处理那些只有通过理解才可以得到的意义。”(Etchegoyen,R.Horacio. Psychoanalysis Today and Tomorr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1993,vol.74,p.1110.) 有些人甚至宣称自己就是诠释学精神分析学家,把精神分析看做是诠释学的一种形式。尽管诠释学精神分析目前还没有完全形成统一的体系和理论,但在核心概念、理论模式和基本观点等方面达成某些共识,已初露学派端倪。诠释学精神分析所致力于的并不是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而是意义结构和叙事一致,在治疗上重视对语言的分析,把患者的梦、联想、动作倒错等看做是其所创作的“文本”,借助解释寻求意义,同时强调平等的治疗关系,充分发挥建构功效,注重患者达成理解,从而达到帮助患者寻找到行为的意义的治疗目标。 附: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郭本禹教授 郭本禹,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3月12日生,安徽肥西人。现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人员,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安徽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90年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1993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心理学博士学位。郭本禹教授与当今活跃在中国学术界的复旦大学申荷永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翔平教授、广州大学叶浩生教授、东南大学马向真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孙庆民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张爱卿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刘穿石教授等学者,均在不同时段师从我国心理学学术泰斗、翻译巨匠、一代宗师高觉敷先生。1993年7月起在南京师范大学工作至今。1995、2000年分别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1997、2000年分别开始担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分会副会长,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维果茨基研究会理事,《心理学探新》、《心理研究》编委,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滁州学院兼职教授,南京审计学院心理咨询中心顾问等。 郭本禹教授学术兴趣浓郁。他主要从事理论心理学、心理学流派和德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首次提出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重建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史,首次提出用内部发展和整合与外部发展和整合重建精神分析运动的发展史。首倡西方心理学史论研究,突破了以往单纯的历史本身研究,开展对心理学史的史学理论研究,拓宽了心理学史的学科领域。对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要流派和人物均有专门的研究。在德育心理学领域主要从事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研究,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关于科尔伯格理论与实践的著作。主编《德育心理学丛书》,提出建构中国德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设想。先后主持省部级课题“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与我国完整德育模式的构建”、“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哲学基础研究”、“当代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儿童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在儿童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研究”等10多项。 郭本禹教授学术造诣精深。他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报》(教育科学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教育实验与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学术代表作有《试评西方心理学史的时代精神说与伟人说》、《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述评》、《从他律到自律》、《库恩的范式革命与心理学革命》、《百年历程:精神分析运动的整合逻辑》、《威廉.詹姆斯与超个人心理学》、《新自体心理学的诠释观》、《论新自体心理学的夫妻治疗模式》、《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测量方法学》、《宽恕:品德心理研究的新主题》等。其中有30篇次论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系列中的《心理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等二次文献全文转载、转摘,在学术界特别是教育界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反响。 郭本禹教授学术著作等身。他先后出版专著、主编、译著、编著《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潜意识的诠释》、《道德发展心理学》、《心理学通史》(第四卷)、《人类心灵的故事》、《心理学史导论》、《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当代心理学体系》、《西方心理学史纲》、《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20余部。主编《德育心理学丛书》、《心理学理论及其应用书系》、《研究生教材/心理学系列》、《中国精神分析研究丛书》、《外国心理学流派大系》、《心理学各科理论译丛》、《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道德教育心理学译丛》等10套大型学术丛书。 郭本禹教授学术荣誉丰赡。他先后获得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10项,其中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1996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2001年获得“第三届江苏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2002年获江“江苏省优秀硕士生导师”荣誉称号,同年被列入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对象。2004年获得首届朱智贤心理学奖。2005年获得“南京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2007年被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 2012年12月学界再传佳音,郭本禹教授领衔撰著的 《 经验的描述——意动心理学》 ( 崔光辉、陈巍合著 )获得第十二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承载着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学界的重托,出任《心理学报》编委。 郭本禹教授完美地诠释了“正德厚生,笃学敏行”的南京师范大学校训,其著作等身的累累硕果与教书育人的非凡业绩也生动地展示了“严谨朴实,奋发奉献”的南京师范大学校风。
个人分类: 博视坊间|7157 次阅读|4 个评论
沉痛哀悼著名心理学家孟庆茂老师
热度 2 考槃在涧 2012-10-26 13:59
刚得到消息, 著名心理学家孟庆茂老师因病逝世, 孟老师在北师大任教科研多年, 擅长统计心理学, 他编写的《心理教育与统计》为历年统计心理学教材。 孟老师不但学识深厚, 且育才甚广, 更兼人品端方, 亲切近人。 我经常在孟老师实验室出入, 感受其风范, 而今孟老师驾鹤西去, 实在是学界损失, 唯有祝孟老师一路走好, 家人节哀!
个人分类: 心外有物|9752 次阅读|2 个评论
陷阱
热度 2 xuyingxiao 2012-10-25 20:04
消费者:这家网店不错,有这么多赠品。这么多赠品挑一个,选哪个呢?就挑个U盘吧。 商家偷偷地说:我用几种赠品一试探,原来这个消费者喜欢电子产品,以后可以有针对性地推送一些电子产品给广告他。这是精准化营销啊。 消费者:哇,这家店不错,办一张会员卡,消费到一定金额可以让家人免费体检。 商家偷偷地说:不错,这个客户的家人健康资料到手了,原来这位客户的家属有糖尿病,以后可以定向发送点糖尿病相关的产品给他。 体检机构偷偷地说:和商家合作真不错,一下子得到一大批新客户的资料。 心理学实验受试者:这个心理学实验真简单,只是比较哪根线长一点哪根短一点。咦?长短相差这么明显怎么其他人都看走眼了呢?难道我没看清楚?...... 心理学家偷偷地说:其实我是在实验从众心理。 相关链接1:永远、永远、永远…不要猜测心理学家的实验目的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69943 相关链接2: 猜猜这个心理学实验的目的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m1OWpzHNkY/ 网虫:这幅图真漂亮。 图片制作者:这个图其实是两个图像素间隔着叠加起来的,平时看上去是副普通的图片,按一下Contrl+A,它就会变成另外一幅图,嘘——可以是敏感图...... 这是很老很老的游戏了,新的浏览器已经不支持了,可到相关链接1里测试一下 相关链接1: http://hi.baidu.com/pdlntjnksxdgmsr/item/158e4f8d76dc6856e73d190d 相关链接2:原理及制作方法 http://www.docin.com/p-309848179.html http://www.docin.com/p-107131115.html 网虫:这幅图真漂亮 图片制作者:其实它用了信息隐藏技术,“内含了隐蔽的图像。如果把每个颜色份量和数字3进行逻辑与运算,再把亮度增强85倍,得到下图”(图及文字摘自zh.wikipedia.org/wiki/隐写术) 引申:这个MP3真好听,这个短片真好看,这篇文章真有意思,表面上看起来完全正常的文件,其实里面都可能按照某种算法隐藏着秘密的图片或文字呢。 相关链接1:隐写术及其相关软件介绍 http://www.bitscn.com/network/hack/200607/32330.html 相关链接2:隐写术 http://baike.baidu.com/view/553273.htm 想起了藏头诗,其实也是类似的原理。到网上通过软件在线生成藏头诗一首: 欢 喜信乐心, 迎 拜新使君。 光 照梅花树, 临 风重怀人。 科 斗成文字, 网 就水宁深。 博 士雅好饮, 客 行江上春。 想起另外几件事,表象的背后隐藏着的虽然不算是陷阱,但产生感觉很相像: 读书时我在烈日下被爆晒得不行时,看着那些女生悠哉游哉的不禁心生佩服。工作以后在海滩被晒伤后,才知道不怕晒的人原来都涂过防晒霜。 夏天在学校长椅上看书被蚊子咬得到处是包,不禁佩服其他人不怕蚊子咬,以后才知道人家是涂过蚊不叮了。 看到演员冬天穿得很少在表演佩服人家不怕冻,以后才知道衣服下面其实贴了很多热贴呢。
个人分类: 科普|318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钓鱼岛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全部自尊
热度 1 DynamoChina 2012-9-15 17:50
博文 中日若战,中国必胜 -- 一个心理学家的分析 zhangxuexinjohn的个人博客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uexinjoh 已有 679 次阅读 2012-9-14 09:53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钓鱼岛 心理学 情结 日本 钓鱼岛危机愈演愈烈,日本完成所谓“国有化”程序,而中国则针锋相对地公布了海基线,双方进入国家层面的实质性对抗,回旋余地越来越小。中国的外交对策,日本基本不予理睬。单纯的经济对策,也不是捍卫主权的直接方式。目前中国采用渔政巡视,宣示主权,是对等的反制措施。但双方是否会爆发海上冲突,甚至导致战争,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 媒体和网络对事态有很多分析,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决定人行动的根本因素,是人的心理。分析钓鱼岛危机中相关政府和国民的心理考量,揭示其心理底线,对预测未来的事态发展至关重要。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重大冲突的每一方都应该清楚地知道对方的想法,更应该清楚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尽可能避免误判,做出正确抉择,不要等到出现严重后果以后,政府埋怨民意的逼迫,民众指责政府的误导。 日本没有勇气单独发动对华战争 中日目前如同两车迎头飞驶,考验的是生死对决的勇气。那么,日本内心有没有勇气跟中国开战?有人说,日本民族超级勇敢,二战末期曾计划“一亿玉碎”,如果不是天皇下诏,会同美国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这话可能有一定道理,但当时的日本深受军国主义的极端教育,民众心智未开。经历了几十年的优裕生活,今天的日本自己都知道,年轻人是普遍厌战的。 有人说,日本是岛国,极其看重领土,钓鱼岛事关领土,全体国民一定会寸步不让。但要注意在钓鱼岛争端的同时,日本还在跟俄罗斯争南千叶群岛,跟韩国争独岛。前者是苏联二战对日开战,英美许诺给予的,是日本侵略战败的代价。如果日本真的认为领土高于一切,为什么不跟俄罗斯打一仗,而是除了抗议还是抗议?独岛最早属于韩国,有明确的历史记录。日本趁朝鲜战争抢占了一段时间,后来又被韩国夺回去了。如果日本寸土不让,为什么不跟韩国打一仗呢? 跟俄罗斯打,美国应该不反对的,但日本不敢打。这样,所谓的为了领土主权能“一亿玉碎”,就摆明是说给人听的了,不用当真。也可能美国不愿意韩日两个盟友打架,不允许日本打韩国。 可这不也就说明,日本的领土主权并不是至高无上,还是要屈从于美国的利益吗?独岛给日本还是给韩国,对美国有什么区别?日本真要是能狠下心来,硬夺过来,韩国抗议也没用,美国也不会把日本怎样。就是这样,日本还是不敢打。这样就知道,日本所谓的“至高无上”,所谓的“不计代价”,都是唬人的。今天的日本,根本没有魄力去开战。不说俄罗斯,连韩国都不敢打,还说敢同军力远远超过韩国的中国打,也是个笑话了。 所以,根本不用去比较中日的武器装备。日本吹嘘的 8-8 舰队、反潜机,自卫队世界第几,也没有实在的意义了。真那么厉害,为何不动手? 如果日本有勇气跟中国打,唯一的可能就是有美国支持他。最近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肆无忌惮,其实是如其前首相安倍晋三所说,认定了中国不敢打。安倍口头上说,中国要发展经济,不愿打仗,心里想说的是,打我就是打美国,中国你不敢。日本一天到晚跪求美国确认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原因就在这里。试若美国最高权力机构明确说不适用,日本立刻就软了。所以,日本不傻、不楞、也不横,它的决策有充分的理性考量。当然,中国政府也不傻,也看得出日本政府的算盘。 那么,中国政府心里要判断的就是,美国会不会帮日本打仗?这样,目前事态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看起来是中国心里对美国的心理如何把握。 美国没有足够动机支持日本的对华战争 那么,美国会不会为钓鱼岛跟中国打?美国要维持老大的地位,其根本思路是,中国是非民主国家,需要利用日、韩遏制。它希望东亚几个大国维持适度紧张,自己保持表面中立,渔翁得利,掌控局势。当然也不能过分责怪他,老大是得维护自己的影响力。不然,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它就没什么戏唱了。比如,前段日本考虑疏远些美国,跟中、韩建立东亚经济自由贸易区,美国就立刻要对日本翻脸,让这个事黄了。当然,如果东亚国家撕破脸皮,真打起来了,可能就不听它劝了。它要保持影响力,就得站位一方,出手参与打架,也失去了渔翁的优越地位,长久看不划算。 所以,美国希望通过蓄势不发,保持震慑。如果中日开战,它觉得局面可控的话,它可以在背后支持日本。中国是战略对手,用钓鱼岛、台湾等第一岛链控制中国出海,对它总是好事。 前提是要考虑代价。控制了第一岛链也不等于控制了中国。朝鲜战争后封锁中国很久,也没制住中国。今天再把中国逼急了,万一跟俄国一起形成它所说的 “邪恶帝国”,美国不是自找苦吃吗?说到底,美国内心希望中国“民主化”,中国一天不“民主化”,它就会不断借机遏制中国。当然最近日本对钓鱼岛的“国有化”,也未必是美国策划的,但它符合美国控制太平洋的新战略,所以得到美国默许。 钓鱼岛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全部自尊 这样,如果有美国支持,日本是敢同中国开战的。而美国是否支持日本开战,取决于它对中国的判断,判断中国决心付出多大的代价跟日本抗衡,从而衡量自己要付出的代价大小,看看是否划算。这样分析,好像是说中国要看美国的心理,而美国要看中国的心理,没法得出个确定的结论。其实不然。因为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最根本的事实:钓鱼岛不是一个普通的领土争端,它关系着今天的中华民族的全部自尊。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宏伟帝国,在历史上具有无比的辉煌。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人的自尊造成了巨大的挫伤,使中国对西方国家形成了仇恨性的心理情结 (Psychological Complex ,人格心理学中,情结是一个公认的重要因素,它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无意识冲动,对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本能性的驱动力 ) 。这些国家中,唯有日本全面侵华,几乎使中国灭亡。中国历经八年抗战,山河破碎,无比的艰难困苦、无限的屈辱伤痛,都根源于日本。如今 ,中国跟欧美国家的直接冲突渐行渐远,它们也不否认当时对中国的入侵。 中国人用宽宏和时间让这些历史的伤痕慢慢愈合,相应的仇恨情结也慢慢消融了。但对中国伤害最深的日本,却一直拒绝认错,而且不断挑衅中国,所以中国人对日本的仇恨情结,极为强烈、也极为深刻。表面上可以不说,但每出现一次中日对抗,这个情结就得到一次强化。渐渐的, 在普通中国民众的心理意像中,日本已经成为导致中国百年屈辱的唯一根源。 中国共产党给中国人民的最大贡献,也是中国人民支持它的最根本原因,是它建立了一个不容任何国家欺辱的新中国。尚未立国,就敢在长江口对老牌帝国主义的英国军舰开炮,重创其“紫石英”号。成立不久,百废待兴,就敢跟美国和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上兵戎相见。随后的中苏冲突,对印度、越南的反击,没有一场对外战争是失败的。这个光彩而亮丽的成绩单,这个同甲午战争、旧中国无数屈辱战败和城下之盟的天地之别,让共产党在中国人心中扎下了根。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重新树立了自己的尊严,拥有了一个独立、自主、刚强不屈的现代中国。而这个民族自尊的核心,就在于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确立并捍卫了中国领土的神圣不可侵犯性。 钓鱼岛本身是中国历史里领土屈辱的一部分。 97 香港回归,邓小平在主权问题没有给英国任何谈判的空间。 钓鱼岛主权搁置,中国觉得已经是给日本极大的让步了。日本反过来得寸进尺,是完全是不可接受的。在中国人这样一个自我认知的图景中,中国可以输给任何人,但决不能输给日本,尤其是在事关领土的钓鱼岛上输给日本。在钓鱼岛上输给日本,等同于这一百年来的努力化为虚幻,中国人获得的一切骄傲、自豪,恍如回到甲午战争,全部归零。共产党的形象,必将瞬间崩溃,中华民族的自尊,也会荡然无存。自尊是社会心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 高度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全部的生存价值维系于他(她)的自尊。比毁灭一个人的肉体更可怕的,是毁灭他(她)的自尊。所以,一旦中日为钓鱼岛开战,中国政府会不惜一切代价求胜,因为中国民众会不惜一切代价求胜。 13 亿中国人对日本的仇恨情结一旦释放出来,只会形成一个不可抗拒的国家意志的滚滚洪流,让每个中国人斗志激昂,哪怕玉石俱焚。 中国有足够实力打败日美同盟 日本是多党制,打败了,两党互换位置,国家照转。美国这个霸主栽在越南,结果就是个政党交替,天也没塌下来。日本认为中国不敢触动美国,实在是对中国的极大误解。 日美是有军事互助。可比如说,如果日本哪天不高兴,朝中国轰了几炮,中国就因为这个条约而不敢回击吗?如果真是这样,日本干嘛还在钓鱼岛上跟我们争,直接打中国不就完了,反正中国也不敢还手,不敢攻击日本本土。 中国在朝鲜战场上,装备那么落后,都敢跟美国打,今天有什么不敢打的?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中国遵循孙子兵法,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言战。可惜的是,中国文化是如此的独树一帜,无论是西方,还是曾经模仿过中国的日本,都过于傲慢自大,理解不到中国人心性中最高远的追求,也认识不到中国文化中最深邃的智慧。 所以, 在钓鱼岛问题上,如果日本不撤回“国有化”,将钓鱼岛恢复到搁置争议状态,中国没有任何退路,一定会对日开战。 一切其它因素,包括对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的追求,都会被置之度外。战争一旦爆发,假设美军在幕后援日,中日双方会首先在钓鱼岛附近海域海、空军作战,彼此都争取在局域战争中获胜,不扩大战争范围。对抗一段时间后,如果日本战败,因为中国已经发布了海基线,肯定会顺势控制钓鱼岛。如果日本暂时战胜,中国必定会投入更大的力量反击,直到取胜。如果由于武器差距和美国参与等因素,中国评估自己在局域战争中不能很快获胜,就必然避短用长,采取不对称战法,用导弹等打击机场、港口、军事基地,把战争扩大到对日本本土的攻击,包括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基地,同日美同盟展开全面战争。 虽然中、日都声称不惜一切代价,但真正没有退路的是中国。中国政府一直对钓鱼岛事件比较谨慎,是因为它心里非常清楚,不打则已,一打则必须取胜。 那么,中国能抗衡美日联合作战吗?美国军力很强,但如果不发动核战争,其主要力量是航母,但航母近海作战,效力大打折扣,而且还要忌惮中国独有的反航母导弹。马岛战争中,英国派出海军三分之二的舰只,远赴阿根廷作战,也是冒了极大风险,如若不胜,老牌帝国也就只有一蹶不振了。美国跑到中国门口打仗,也要估量一下风险,很难说就有必胜的把握。 中国战略纵深大、不惧牺牲,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术,对人口密集的日本大城市进行饱和攻击,双方将进入一场资源、生命和意志的消耗战。 1937 到 1945 年,中国那么落后,日本在持久战中也没有耗过中国,今天再跟中国打持久战,更是没有希望,注定是失败的结局。美国号称世界第一,打越南、打朝鲜,打伊拉克、打阿富汗,一个个都是小国家,也搞不定,最后都深陷泥潭,不得狼狈不撤军,跟中国开战,结果可想而知。 日本声称能够迅速生产核武器,以为可以吓住中国。中国对美、俄都能保持核反击能力,怎么会抗不住日本的先发核打击?核战争是人类的噩梦,中国信守诺言,绝不会第一个发动核战争。但就算核战争爆发,实现美国有些人所说的,把中国打回石器时代,可为了一个根本不属于日本的小岛,毁了整个日本,毁了半个中国,带来全球性的核污染,美国怎么向自己的国家交代,怎么向世界交代? 不错,中国是要再花几十年重建家园,但灭了日本这个宿敌,中国一定很愉快,工作效率也会更高。 美国同中国翻脸,等于给自己又制造一个苏联,重新回到冷战,跟它希望的中国走向“民主化”,不是南辕北辙了吗? 钓鱼岛危机呼唤日本的理性反思 日本在钓鱼岛上挑战中国,基本的考量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中国不敢应战,它当然收获了钓鱼岛;如果中国应战,它可以借美国之力,打败中国这个它在亚洲的唯一对手,重树“大日本”的荣光。问题是,日本没有认识到,中国完全有胆量、也确实有能力同美日同盟对抗,而且有必胜的把握。它也没有认识到,“齿寒唇亡”,中国一旦对美国不构成威胁,美国决不会成全日本的正常国家之梦,日本反而立刻会成为美国遏制的目标。毕竟,自美国立国以来,日本是唯一一个攻击过美国本土的国家。美国如果任由日本开战,就算打败了中国,回头还要考虑遏制日本。中国是不是有侵略性,怎么说也是个未知数,但日本的侵略性可是举世皆知的。 今天的日本,当然不是一个正常的国家。 石原慎太郎自己都说,“日本就像一个被阉割了的狗,对谁都无害,年轻人完全没有爱国主义。” 日本 20 年经济低迷、高度老龄化、社会动荡、国家管理混乱。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日本没有拥有钓鱼岛,也不能归咎于中国的崛起。日本 1.3 亿人,中国 13 亿,中国走上正轨, 10 个人干活,实力肯定超过一个人,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自己发展过了、风光过了,也得让别人发展一下、风光一下。日本人口世界第 10 ,国土第 61 ,仅有中国的 1/25 ,个头不小,但也不大,安分守己地过自己的日子,何乐不为?当初狂妄地挑战美国,结局惨痛,还落到沦为美国制衡中国的棋子,表面再风光,心里知道是个牵线木偶,痛恨自己不是正常国家。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今天又来挑战中国,难道不知道是重蹈覆辙? 日本声称是个民主社会,但民主社会并不意味着国民就一定心智成熟,也不意味着国民就一定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平等。日本不断挑战中国,说穿了,是因为心理深处有着对现代中国人作为一个种族的鄙视。他们服了白人,或说不得不服了白人,但还坚持认为自己比中国人的品种好。自己鄙视的人站到了自己的头上,戳破了日本人的自我高贵形象,颠覆了它最后的自我优越感,实在让它难以接受。日本自以为吸收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却根本没认识到中国“四海之内皆兄弟”中包容天地的平等精神。所以,日本知道怎么跟强者打交道,也知道怎么跟弱者打交道,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跟与自己平等的人打交道。它不懂得,每个民族都有其价值,并不需要比别的民族优越才有权利去生存,也并不需要压倒别的民族才能维持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如果把一个民族比作一个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日本民族的人格是不成熟、不完整的,存在根本性的缺失。 中国人心理上对日本有一个深刻的负面情绪。这个情绪在一个 13 亿人群体的心中数十年来挥之不去。这就意味着它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情绪了,而成为一个理性判断,反映了中国人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人格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警惕。中国不愿意开启战争,但如果中国选择同日本开战,绝不是出于狂热的盲动,而是有着深刻的理性基础 。这一点,不但我们每个中国人自己要十分清楚,还应该让日本十分清楚,让全世界也十分清楚。
1595 次阅读|1 个评论
求职面试的礼仪
kejidaobao 2012-9-13 09:02
文/龚慧娟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是指当人们第一次接触某物或某人时会留下深刻印象,此印象作用持续时间长,且强于以后得到的印象。有调查显示,面试官对求职者的第一印象会先入为主地影响进一步的判断,并在以后的感觉和理性分析中起主导作用。心理学家奥里·欧文斯认为:“大多数人录用的是他们喜欢的人,而非能干的人。”求职礼仪贯穿整个求职过程,是求职者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由内而外的体现,掌握它可助你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1 面试前的礼仪准备 1) 准确定位。求职实为用人单位与求职者之间“匹配”的过程,匹配的前提就是认识自己,了解用人单位,这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用人单位的尊重,亦是礼仪的体现。在知晓岗位要求后,结合自身特点,运用SWOT分析法对自己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以及将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y)和风险(threat)等进行评估,从而合理定位。制作简历时,应突出个人特点符合用人单位所期望的员工形象。 2) 网上申请的格式规范。简历是应聘单位认识求职者的第一环节,投递过程中的礼仪规范则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以常见的电子邮件方式为例:① 应选用自己正式的电子邮箱地址,名校生可用学校的电子邮箱地址;② 写明邮件标题,如:某某应聘何职位,使招聘者在第一时间知道你的求职信息;③ 邮件正文的格式应以信件格式规范书写,即称呼、问候语、正文、祝愿语、署名、日期这六部分; ④ 发送前先用“预览功能”查看编辑效果,保证对方看到的是你所希望的。 3) 电话面试彬彬有礼。① 将简历、应聘单位信息和你准备的问题以及笔纸放在身边,随时做好准备;② 接电话时,要以“喂,您好”为称呼,声音自信,音量适中,语速不紧不慢,切勿抢话;③ 保证接电话的环境无嘈杂,若遇特殊情况,恳请对方3—5分钟后再打来,切忌拖延时间过长招致反感;④ 随身备好一面小镜子,提高专注力,调整好形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勿让面试官听着你的声音而在头脑中浮现出你慵懒的样子。保持微笑可使声音轻快,语调上扬,易给人留下积极乐观的印象。切忌大笑,因无肢体语言,易被误解。最后,向面试官致谢并表示期待与他面对面的交流。 2 面试时的礼仪应对 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第一印象主要与外表、谈吐和肢体语言有关。通过面试前的环节,已与部分面试官有了或书面或电话的第一接触。接下来,通过言行举止展示出健康、自信、善于沟通的第一印象将直接影响面试的成败。 1) 外表得体。职业服饰选择的原则是“职业第一,美丽第二”。职业服饰不是为了漂亮而穿,而是为了成功建立形象,要穿出“职业气质”和“角色意识”。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不同单位的文化背景,决定了不同服饰形象的特点和着装规则。所以事先要做好功课,一方面,具体行业的着装要求上网搜索均可获知;另一方面,可实地观察应聘单位员工的穿着以作参考。 2) 谈吐优雅。首先要学会倾听,身体微微倾向说话者,目光注视且保持微笑;适当地做出一些反应,如点头、会意微笑、提出相关问题。其次是学会优雅地说话,语言简洁,态度谦和,自我介绍切忌拖沓,重心应放在对用人单位的兴趣和了解上,同时展示出你与岗位要求相符合的个性特点,让对方感觉到你是有备而来。把重点放在帮助对方找一个相匹配的人,而不是关注自己可否被录取。坚持以事实说话,少用描绘性词语。敬语的使用和恰当的眼神交流可体现求职者的修养。当不能回答某一问题时,应坦诚相告。 3) 举止大方。① 守时:应提前10分钟到达面试点,检查仪表,关闭手机; ② 敲门:用手掌第二关节敲两次,确保声音清晰;③ 开门:打开门的瞬间,脸部要面对面试官的方向,低头姿势会给人不自信的印象;④ 进门:进门前,上半身向前倾,微微低头鞠躬,体现谦和姿态;⑤ 步伐:行走时头正肩平,挺胸收腹,重心前倾,步速平稳,表情与步履自然。若同行有接待人员,勿走在他们前面,应走在其斜后方;⑥ 坐姿:从座位的左侧轻稳坐下,女士须展开裙装再坐。坐满椅子2/3为宜,下颌微收,上身挺立,两臂自然弯曲平放在腿上,双膝并拢,男士双脚可平行打开;⑦ 握手:“尊者优先”,当面试官的手朝你伸过来之后,有力握住,并双眼直视对方。手应当是干燥温暖的;⑧ 递接物:双手接送。递名片时,将名片下端对着对方。递面试材料时,应正面朝向对方; ⑨ 切忌小动作:不要转笔、摸头发、抖脚等,那样会让人觉得你不严肃;⑩ 离开:注意对方结束面试的暗示,适时礼貌告辞,致谢并把椅子放回原处。 3 面试后的礼仪行为 1) 走出面试室后的举止。离开面试室不代表可以彻底放松,你仍然在招聘单位范围内,经过你身边的人很有可能是你以后的同事或上司。切勿与熟人大声聊天,议论面试感受。 2) 面试后的礼仪学问。在面试后的2天内,应给面试主持人写一封感谢信。开头提及你的姓名及面试时间,并对主考官表示感谢。中间部分要重申你对岗位的兴趣,或增加一些对求职成功有用的新内容。结尾可以表示你对能得到这份工作的迫切心情,以及为招聘单位的发展壮大做贡献的决心。 3) 心态调整。不论成功与否,都应总结经验教训,并调整好心态,迎接新的面试和挑战。 总而言之,礼仪不是繁文缛节,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求职礼仪助你把握“首因效应”,为灿烂职场前景打下坚实基础。(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2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经教育学:搭建整合心理、脑与教育的桥梁
kejidaobao 2012-9-7 09:29
文/姜永志 2003年11月7—8日,一个以“心理、脑与教育”(MBE)为议题的研讨会,在梵蒂冈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探讨了教育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些挑战涉及诸如脑发育、神经可塑性、发展心理学、语言学习、阅读、学习与发展的动态模型。正是这样一个汇聚了世界各国认知神经学科学家、神经生物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的研讨会的召开,预示着一门以“心理、脑与教育”跨学科的“超学科”(TD)的诞生,即神经教育学(也有称教育神经科学)。神经科学的蓬勃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繁荣以及这些研究领域之间的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将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学习、认知、情感和意识。许多科学家和教育家都认识到我们正在逐步推进一条整合心理、脑与教育的新途径。这种信心的高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源自于认知科学、神经生物学和教育学及相关学科在过去20年中取得的长足的进步。正如M.巴特罗(2004)认为的:“全球的数字化环境是承前启后的新现象。”这个机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全新的画卷——在心理、脑与教育这一新兴学科领域中,我们能够促进不同国籍、不同种族及不同宗教信仰的科学家、教师及学生的合作。A.巴特罗等编著的《受教育的脑——神经教育学的诞生》一书,详实全面的揭示了以整合心理、脑与教育为己任的神经教育学的全貌。 意大利神经神生物学家R.蒙塔尔奇尼强调,人脑的缓慢成熟和人类新皮质的急剧发展,与儿童对父母和老师的长期依赖有关,这一缓慢的发展与学习期,给孩子正在发挥作用的神经结构打上了永恒烙印。美国哲学家、麦克唐纳基金会主席J.布鲁尔(2002)还尖锐的批评了教育实践和策略中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方式,特别是视觉系统的关键期是解释认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最佳模型,以及需要通过加快新陈代新和提高突触密度来学习新的概念和技能这一观点,认为这种观点并没有普遍的证据支持。但仍有一些教育者和神经科学家坚持认为,发展性的突触发生期是生命的前10—12年,这是突触密度和脑的新陈代谢的提高期,是脑发育的关键期,此时儿童比人生中任何时候学习的速度和效率都更高。例如,肯德尔和施瓦茨(1991)对生成或维持视觉优势柱的关键期进行探讨,并说明了这些关键期可能是脑发育而对普遍特征。这可以说明“为什么想要发展某些能力,必须在青春期前使其得到充分发展”。但布鲁尔(2004)研究得出的结论却是:“过分依赖于发展性神经生物学,将会对教与学产生误导。”因此,我们应采用更宽广的方法来看待学习,这就需要强调某一特定领域的早期经验的重要,而不是所谓生理上的“机会窗”。布鲁尔最后断言,神经生物学可以通过阐明有关学与教的认知科学研究来与教育建立联系,而神经生物学研究并不直接带来对教育的理解。塔夫茨大学阅读与研究中心主任、阅读障碍领域专家M.沃尔夫(2000)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单独的神经科学研究并不会与教育建立联系,因此,要精进神经教育学的研究策略,以将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联系起来,这还需要在认知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与教育实践者之间建立起越来越多的循环互动交流”。基于此,可认为,认知神经科学将是未来奠定学习科学基础的最佳学科,教育者的最佳策略则是将认知心理学纳入到研究中去,然后在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实践之间搭建“应用性”的桥梁,而在认知神经科学和系统神经科学之间搭建基础性桥梁。 在本书中,研究者还从神经科学的视角对教育作了新的诠释,法国著名认知神经科学家、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士S.迪昂教授(2001)提出“教育是神经元的再利用”的观点,认为数学和阅读是神经教育学领域中研究积淀最深的一个领域。在数学和阅读的研究中,书写单词和数字是近代文化发展的产物。但研究发现(2003),灵长类动物和人脑中有特定的皮层区,用于探测数量特征及与书写有关的特征。例如,婴儿天生就具有对数量的意识,数量意识与大脑顶叶(左右顶内沟)的加工有关。在猴子的研究中也发现,顶叶附近的特定神经元群负责1到5的客体数量的识别。而阅读字母和和单词则会激活大脑左腹侧视觉区的一个非常稳定的区域(枕颞沟),这一区域受损会引起失读症。根据这些证据,迪昂教授(2004)指出,人类之所以能够获得阅读与计算能力,是因为人脑具有对已有的神经通路进行重组的非凡能力。人脑在发育过程中智力发生变化的实质并不是脑中产生了新的结构,而是因为具有这种非凡的重组能力。 神经教育学作为整合了心理、脑与的“超学科”,它的最终目的正是通过神经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来揭示人类心理、脑与教育的关系,从而为学习科学提供科学支持。在这一领域中,功能磁共振(fMRI)、事件相关电位(ERP)、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等各种技术对于揭示儿童学习的脑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但上述脑成像技术受条件限制并不适用于实际教学课堂的研究,日本文部科学省脑科学与教育项目负责人小泉英明(H. Koizumi)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NIRS),该成像技术更加轻巧便携,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研究儿童学习活动的脑机制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这项技术已经运用于儿童的阅读、计算、思考、想象以及脑损伤和痴呆的神经康复等方面的研究,在神经教育学中显示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生物学、认知科学与教育学的结合不仅提供了更深广、更精确的有关人类自身与人类文化的知识,而且也带来了更科学和更有效的学习和教学工具。随着“心理、脑与教育”这一全球性运动的展开,一个庞大的科学家和教育者相互合作的研究网络正在形成,一个探索由生物学、认知科学和教育学整合而成的新兴知识体系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2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华生对儿童的恐惧心理的研究---教育性原则
zjzhang 2012-8-22 18:45
心理学家华生为了研究儿童的恐惧心理,在儿童抚摸小白兔时,大声敲锣,结果使这个儿童不但对白兔,甚至对其他白色的东西都产生了畏惧心理,实验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儿童的正常心理发展。
个人分类: 文学|6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理学需加强媒体素养]
beech 2012-8-19 10:14
欧美心理学工作者喜欢自己的研究被大众媒体报道,而国内心理学家却视大众媒体为洪水猛兽,对报道在大众媒体上的心理学工作颇为冷淡。这部分与 40 年前那场“灭门”运动有关,心理学在恢复后紧密追随自然科学的路向,尽可能不直接参与社会互动, * 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然而媒体却不会放过你,先前几年,南方某颇具影响力的报纸,刊发了一篇质疑心理学是否为科学的文章。这令当时的本科生迷惑了很久。 与这波质疑同时而来的是本土心理健康运动的兴起。从世纪初开始,这股服务社会却被压抑许久的冲动便在寻求突破,内聚的力量在零八年的天灾中突然得到了释放,心理学迅速地从教科书释放到社会中。然而,志愿者或许过于热心,以至于大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对歌曲“感恩的心”的批判最具代表性,批评者认为让心理受援者不停滴唱这首歌,不但是在灌输非主流的价值观,还有过分美化自己作为援助者的嫌疑。遗憾的是,在这场重要的大规模首秀中,回应这种质疑的声音过于细小。 学院派专家感受到了这种社会需求,开始在媒体上冒泡。同样遗憾的是,相对于媒体的老辣、操纵话题的能力,心理学家感到被利用了、被曲解了。北京某著名大学的教授讲绝大多数的上访者都有心理疾病,挑战民众的底线,虽然道歉也没有得到大众的谅解;另一高校的教授则因在“药”案中因以弹钢琴比喻激情杀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砖家”。 大众及媒体的反应是有选择性的,媒体上常见“青少年心理疾病患者达 40% ”,却没有心理学家为此滑稽的数字背书;自杀者砍自己上百刀也不乏临床案例。这些数字都有特定的话语环境,专业判断须面对专业的听众,在媒体受众还没有专家化之前乱飙专业智慧,只会是欠拍。 这些被嘲弄的专家,或许遵循了专业伦理的第一条:不要超出自己的专业知识范围,只是因为没有契合媒体的表达方式而被“误解”。另有一类专家,则走向了另一端,试图以大众的语言来分析社会议题的心理层面,同样令人啼笑皆非。 昨儿刚看到的,北京某著名心理学机构的研究员,竟然会违背理化常识的方式与 TV 大众沟通养生之道,说出炒菜时盐中的氯会分解出来、会挥发的专业级笑话。分析周克华案的专家认为此人作案动机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心理落差,其作案特点有目的性强等特点。乖乖,且不说二元结构与违法犯罪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没有权威的研究发现作为支撑,这种论述本身就是在误导,按照这种城乡差异逻辑,岂不是有一半以上的国人有这样的作案动机!去银行作案、袭击哨兵之类的行为,哪一种会是因为脑子抽风、激情而为的。这些专家接受采访前难道没有看于特岛事件、不知道赵承熙,而只会说些无关痛痒、误导大众的口水话。
个人分类: 胡扯六拉|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习动机的理论
zjzhang 2012-8-19 08:14
强化动机理论 1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都持有强化理论的观点,以“刺激---反应 (stimulate---reflect)”来理解人们的行为。 2 经典实验---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 成就动机理论 1 首先由默里(Murry)提出。 2 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有两种:追求成功的动机(选择50%把握的任务),避免失败的动机(选择极其成功或极其困难的任务)。 归因理论 1 首先由海德(Heider)提出。 2 美国的维纳(Weiner)从三个维度把归因分为:内部外部归因、稳定与不稳定归因、可控与不可控归因;又把归因分为6要素:能力高度、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身心状态、外部环境。 3 只有努力程度是可控的。 自我实现理论 1 美国的马洛斯是提出者与代表人物。 2 他提出人的5种从低到高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自我效能感理论 1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进行某一个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 最早由班杜拉提出。
个人分类: 文学|36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上课打瞌睡有助记忆新知识
热度 1 brbaba 2012-6-28 10:10
看来在课堂上打瞌睡也许并不是坏事。一项新研究显示,学完新知识后马上打个小盹是最佳的记忆方法。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印第安纳州诺特丹大学的心理学家杰西卡•佩恩认为,在学完新东西后打个盹就像把要记住的东西“告诉”睡眠中的大脑。 她和同事一起对207名学生进行了研究,这些学生习惯每晚至少睡六个小时。 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几个学习小组,学习内容是陈述性知识,包括语义相连或不相连的词组。学习时间在早上9点或晚上9点。学完后他们在30分钟、12小时或24小时后回来做测试。 陈述性记忆指的是有意识地记忆事实和事件的能力,可以分为情节记忆(对事件的记忆)和语义记忆(对事实类知识的记忆)。 人们每天都会例行运用这两种记忆——回想今天我们把车停在了哪里或了解一个同事喜欢别人怎么称呼他。 在12小时后再次进行测试时,总体来看睡了一夜的人相比还没睡觉的人记忆效果更好。 在24小时后再度测试时,所有的实验对象都睡了一整夜,也在清醒中度过了一个白天。这次,那些在学习后不久就入睡的人比那些学习后过了一整个白天才睡觉的人记忆效果更好。 佩恩说:“我们的研究证实,在学习新东西后马上睡觉对记忆有帮助。这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我们试图通过对语义相连和不相连的词组的记忆研究来揭示睡眠对于两种陈述性记忆的影响。” “我们发现在学习之后很快就睡觉对两种记忆都有帮助,这意味着在上床睡觉前温习你要记忆的东西将很有好处。在某种意义上,你可能在‘告诉’睡眠中的大脑需要巩固强化的记忆。” 该研究的结果于3月22日发表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期刊上。 (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 陈丹妮 编辑:Julie)
个人分类: 其它|2193 次阅读|1 个评论
“认识你自己”:从“认识你的大脑”开始
kejidaobao 2012-5-25 14:11
文/陈 巍 “认识你自己”(ν■θι σεαυτóν)相传是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的一句箴言,数百年来西方哲学界一直将其奉为哲学事业的终极追求。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W. 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认识你自己”开始走上了科学实证化的探索之路。近30年来,脑科学在心理学领域内异军突起,大有期待通过破解大脑密匙来实现这一箴言的趋势。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D.斯瓦伯的《我即我脑:在子宫中孕育,在阿茨海默病中消亡》,在荷兰上市5个月销量就飙升至13万册。纵观全书,作者试图传递这样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日常生活中,我们正常或异常的心理与行为活动都具有复杂的大脑机制。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获得了大量有关大脑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原先许多困扰普通人与哲学家的有关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困难问题”都已被或将被渐次攻克。这又将会对社会伦理、教育、法律、政治决策、商业活动等带来一系列连锁的冲击波。 在作者的指引下,我们先将目光聚焦于大脑的发源地:子宫。当前的大量科学证据显示,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时,就已经为出生后的生活编制好程序了。例如,性取向(同性恋或异性恋)以及攻击性程度等都在这一时期在大脑中确定下来。这种决定性影响远比传统教育学家眼中的遗传因素要深刻的多。性激素会激活胎儿在子宫中形成的大脑系统,这为日后的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埋下持久和牢固的伏笔。由于胎儿的大脑程序设定主要以基因信息为基础,因此,我们人格中很重要的部分在母亲受孕的那一刻就已经被确定了。一些罹患大脑疾病的不良种子也同时被掩埋下来,如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抑郁症和成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严苛的“遗传决定论”,因为子宫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蕴含着外源性与内源性因素的联合力量。大脑的发育是胎儿与母亲交互作用的结果。胎儿在子宫中能感受外部环境中食物的匮乏并通过子宫的活动将神经信息递质传导到母体,以提醒母体获取更多营养的补给。而母亲在怀孕期间所承受的社会压力会破坏大脑的性分化。比如,使得女性胎儿的大脑更男性化,或男性胎儿的大脑男性化程度降低。这种交互决定的观点深化了对人类成长中遗传、环境与教养三者关系的认识。 随后,作者通过大量研究材料向我们展示:天才与精神疾病患者之间只有一线之隔。例如,自闭症患者中有10%是学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学者症候群患者的智力基本正常,尤其在某些认知领域表现出超强的能力。最近的研究显示,如果没有大脑(尤其是左侧大脑)损伤,那么这些超常的天赋就几乎永远不会发展出来。大脑损伤会强化与其他脑结构之间的联系,导致负责数字记忆的大脑皮层功能超乎寻常。例如,可以背诵出成千上万π值的著名自闭症学者D. 塔米特曾在4岁时患上左脑颞叶癫痫。左脑的损伤可以导致右脑功能的代偿性提升,因此激活数学天赋。这种能力也被称为“系统化”。自闭症个体的大脑具有一种系统化的倾向,他们热衷于通过找到控制系统运作的规则来预测和控制系统的活动。比如,自闭症者往往偏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摇动面前的绳子,当确定绳子每次摆动方式极其相似且幅度不断减小时会感到一种兴奋。这个过程极其类似于数学家发现“黄金比例”一直是1.61803399时的心情。 此外,作者还用神经科学的证据挑战了在我们心中确存已久的诸多常识。例如,自由意志仅仅是一个愉快的错觉。B. 里贝特的著名实验显示,在我们的身体接受刚刚超过感觉阈限的刺激后的0.5秒,我们的大脑才能有意识地记录到这种刺激,大脑皮层所引发的行动也同样有这样的表现。他由此得出结论:出现这样的行动之前,大脑有0.5秒的无意识活动(准备电位)。这一结论是对自由意志控制行为这一常识的严肃质疑。最近的fMRI实验显示,大脑皮层的确有一部分区域会在有意识地感受到运动型活动之前出现多达6—7秒的准备电位。斯瓦伯认为,在千百万年进化压力下,我们的大脑必须在很大程度上像一台高效、无意识的而且还能做出理性决定的电脑那样工作。无意识的、内隐的关联使得我们能快速并高效地做出大量复杂的决定,而如果这一切都要经过对于正面和反面的理由的慎重的、有意识的权衡思考,就将因为违反大脑的经济原则而变得不堪。然而,这些无意识的决定都没有给意识或自由意志留下太多的余地。这进一步对人类的理性产生冲击,因为当我们让一个人对其行为负责的时候,我们的出发点是假设存在自由意志,但至少就大量的日常行为而言,自由意志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景而已。如果上述设想成立,这将会彻底颠覆许多道德伦理、法律依据与社会规范的基石。 2011年11月23日,斯瓦伯在“浙大东方论坛”第89讲做“大脑决定了一切?——关于个体差异和道德选择的脑科学研究”报告。3个月后,浙江大学的脑-机接口研究团队又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科学神话”。他们通过在一只猴子的大脑皮层植入了2个与200多个神经元相连接的电脑芯片(芯片的另一头连接着一台计算机),从而使得堪比“天书”的大脑神经信号能够被解读成计算机语言,最终实现对机械手的“发号施令”。然而,当我们的经验世界被彻底“自然化”成大脑中一个个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时,总会让人感觉到意义与价值被冰冷地消解。对此我持一种谨慎的乐观态度,神经科学依旧只是探索和帮助我们认识经验世界的途径与手段,通过功能实现或还原都无法取消活生生的经验本身。换言之,“认识你的大脑”仅仅是“认识你自己”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28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研究发现:积极思维和乐观生活可延寿
xuxiaxx 2012-4-19 17:20
芬兰 赫尔辛基大学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使人的寿命延长5年至10年,悲观者也可以通过训练建立健康的思维方式。   研究发现,相对于悲观者, 乐观 者被诊断为癌症后的存活时间更长,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恢复得更快。此外,乐观者较少患抑郁症,并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据介绍,芬兰600多位百岁老人所具备的共同特征,除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广泛的兴趣爱好外,更为重要的是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人们通常认为,人的乐观或悲观是先天注定的,无法改变。但芬兰研究人员发现,被感知的幸福中仅50%基于遗传, 10 %源于外在条件,如健康等,其余40%取决于人们的世界观,即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目前,芬兰已开始尝试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付诸实践,对一部分人进行积极 思维 方面的训练。最近,芬兰医学会为芬兰南部城市埃斯波的居民及市政机构工作人员做了一次体检,不仅检查传统项目,还调查了思维方式,并通过调查数据测算受试者的寿命,提出改善生活方式的建议,其中就包括培养积极生活态度的方法。   为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训练积极的思维方式,芬兰心理学专家建议人们转换角度看问题,心存感恩,沉浸于美好的事物,摆脱失败的阴影,分享他人的快乐,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 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2-04/18/c_123001402.htm
16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16种会让你变开心的生活习惯
PengJiDing 2012-3-17 16:43
1.每天拍几张照片   心理学家建议,每天用相机拍下一些身边的人和事,如窗外的树木、路边的小花、邻居家的孩子和朋友的婚礼。将这些随时可能被遗忘的片段记录起来,当你不定期整理照片时,你会觉得所有的细节都是美好回忆,没什么可抱怨的,于是人会很容易变得快乐起来。 2.看悲伤的电影   看一部令人伤感的电影,情难自禁时,不妨尽情地放声哭出来,然后安慰自己说,还好这只是电影情节,并不是真实的生活,心情便会大有改观。   这是一种反向思考的方法,常运用在心理学中,帮助人们换角度思问题。 3.在周末的清晨做白日梦   不少能干的主妇,会从星期六一大早起床开始,马不停蹄地做家务活,如收拾屋子,清洗马桶等。这样的习惯常常会让人在星期六晚上疲惫不堪,并影响到星期日的睡眠。不妨暂时抛开那些琐碎的家务活,在周末的清晨做一个美美的白日梦。不要自责,而应鼓励自己说:“我工作那么辛苦,挥霍一下自己的休息时间,无可厚非。” 4.定期写邮件   和相识多年的朋友定期以邮件的形式保持联系。有写日记习惯的人,只是在纸上随手涂鸦或草草地写上几句,便能反映出潜意识中的心理状态,写邮件也是如此。而定期与朋友通邮件,聊聊最近的生活,不仅能帮助你放下心里的事情,还能帮助你拾起被淡漠的友情。 5.在水边散步   有研究指出,因为在婴儿时期便置身于羊水,因此人与生俱来就是亲水的。在水边散步,能有效地帮助人放松身心,即使烦恼再多,在有绿树有流水的环境中,你也能暂时抛开一切,为自己“偷”得片刻悠闲。 6.偶尔吃一顿大餐   吃一顿大餐的美妙在于,不仅能享受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还能让你感觉自己受到了特别礼遇。人在受到与别人不同的照顾时,心情会不知不觉地变好。我们在小时侯都可能有类似这样的经历:当父母特意为你买了一只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漂亮的碗,你会高高兴兴地吃下比平时多的食物,即使不爱吃的食物也变得“可爱”起来。 7.参加集体活动   虽然独处也是调节心情的方法之一,但是不要吝啬自己的休息时间,分出一部分给集体活动。 登山、郊游、野餐 、party、歌友会……鼓励自己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你会在共同的玩乐中找到让自己坚强、平和的力量。 8.定期游泳   游泳是最消耗体力的运动之一,但这种让人精疲力竭的活动,能让人摆脱烦恼,身心舒展。选择一个人去游泳也不错,被水包围其中,再糟糕的心情也能被软化。 9.一边喝咖啡,一边读小说   挑一家出名的咖啡馆,带上一本近期最让你感兴趣的小说,选一个靠窗边的位置,坐下来点一杯咖啡,边喝边读……是的,这是电影里常常出现的“小资”镜头。但那又有什么关系,让自己体验一下电影中才有的浪漫镜头,你也会受到气氛的影响,得到真实的放松和享受。 10.给朋友寄卡片   挑选10——15张别致的卡片,放在包中随身携带,在等公共汽车、排队结帐、等人时,随手拿出一张写上只字片语,如“想念你”、“愿你的心情和今天的天气一样灿烂”、“一定要幸福哟”、“想起我们上大学的日子”等等,然后邮寄给你的朋友。当所有的卡片都被一一写完并邮寄出去后,一想到朋友们收到卡片时惊喜的表情,你会露出发自内心的迷人笑容。 另外7个生活习惯,不妨从现在开始尝试—— 11.在每个星期一的早晨,穿一身色彩亮丽、明快的衣服。 12.一边打电话,一边信手涂鸦。 13.偶尔吃一份最昂贵的蛋糕或巧克力,并保存价签和包装盒。 14.一边洗澡,一边唱歌。 15.穿让你感觉最舒服的衣服。 16.有规律地生活。
个人分类: 备忘录|0 个评论
道德是如何分级的?
热度 2 duke01361 2012-2-27 16:40
道德是如何分级的? 什么是道德? 道德(Morality)是判断人们行为对错所依附的一套由信仰、价值观等组成的一套体系。 道德体系可以分为约定俗成前的道德体系(Pre-Conventional Morality)、约定俗成的道德体系(Conventional Morality)和“遵循原则”的道德体系(Principled Morality)。 其中,约定俗成前道德体系是道德体系的第一个阶段,主要基于人的生理需要和生存需要的价值体系;而约定俗成的道德体系则主要由做好人,遵纪守法的道德体系组成,比如教导孩子做个好孩子,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权威等等;这是道德体系的第二个层次。 道德体系的发育可以帮助人们形成“遵守原则”的道德体系,比如人们倾向于彼此遵守“社会契约”,习惯用普适的伦理价值;以及由此及彼的“普世”原则。 心理学家Kohlberg认为上述道德的三个层次具有渐进性和层级性,是随着人们的认识发育而依次发育形成的。比如,在一个人的孩童时期,大多情况下使用道德体系的第一个层次来判断行为的正确与错误。随着人识别能力的发育,逐渐形成道德体系的第二层级,即做个好孩子,做个好公民;尊重权威,避免遭到权威的指责等等。需要注解的是,我们社会的大多数人都具备这个层级的道德判断能力。 但是,Kohlberg认为大多数的道德体系都能发育完善,但事实是,并不是所有人群或社会的道德体系都能够发育完善。大多数人的道德体系建设很难达到“遵循原则”的道德体系(Principled Morality)的层级。很多人甚至很难越过“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因此能够达到或超越“社会契约”道德层级的人应该算得上是一个社会人群中“精英”人群。 由于很多人很难或根本达不到Kohlberg道德发育层级的“遵循原则”的道德体系层面,因此有人认为他的这个层级的道德体系过于“主观”!比如,很难判断个体的“避免自我谴责”和个体自觉增进“社会公益”这两个层面的道德体系熟高熟劣;同时,很多社会的道德体系并没有“遵循原则”的道德体系(Principled Morality)。 我个人觉得我国的道德体系似乎缺乏“遵循原则”的道德体系(Principled Morality)的层级,可以讨论!
个人分类: My Ideas|5492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教改,拯救国民的最后底线
zhouguojun 2012-2-23 18:34
教改,拯救国民的最后底线 刚到哈佛不久,就结识了一帮关注中国教育的朋友。我们常聚在一起,分享对哈佛新鲜的课程、独特的授课方式、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等诸多方面感慨,慷慨激昂地对比自己在国内接受的教育和在哈佛领略到的新天地。    坐在教室里观察月亮 在与朋友的讨论中,我对有门课从嗤之以鼻到津津乐道,让朋友们非常惊讶,同时也受到了启发。这门课叫做《学习与教学:精彩观念的诞生》(LearningandTeaching:TheHavingofWonderfulIdeas),是由一位70多岁的老教授,爱丽诺?达克沃斯(EleanorDuckworth)执教的。她是法国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Piaget)的理论发展和继承人,强调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其自由探索的教学方法。这门课的基本上课方式是教授和大家围坐在教室里,实践和观察学习过程并讨论阅读材料。   比如,每次上课的前10多分钟,大家会分享这一周观察到的月亮的变化;接下来,或者由Duckworth给大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独立或分组来实践和讨论,比如,四个孩子去看电影,他们想要坐在一起,有多少种坐法;又如,一个人应该怎么做才能通过墙上一面小小的镜子看到站在教室另一个角落的人。又或者,她会从某个小学带来几个孩子,在教室中间席地而坐,给他们上一堂课,而我们只作为观察者静静地做笔记,之后大家再就观察到的现象和心中的疑问进行讨论。 从不屑到惊讶   无疑,经过了刚开始的新鲜,我渐渐感到无聊:要想知道月亮的变化规律,去读几本书不就行了吗,何必自己天天辛苦地观察,科学家观察了几百年才探索出来的规律,难道一个学期我们就能总结出来?四个小孩怎么坐,不就是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吗,至于每个人发一堆回形针或者橡皮通心粉,在地上摆来摆去,非要摆出那24种组合吗?镜子的实验,不就是镜面反射的原理吗,中国的初中生都知道。至于教那几个小孩子关于立方体表面积的概念,那个把几个小木块摆弄了很久的小女生,到最后都没弄懂表面积和体积的区别。   我抑制不住地心烦——干脆告诉她答案,不就行了吗?让她自己琢磨真是浪费时间!要知道,中国学生一堂课45分钟,要学习多少知识,解决多少问题啊;要知道中国的老师,天天都在忙着让学生记住概念,学着解题,并且摸索更加简便的解题方式教给学生,好让他们在考场中取胜。   然而,当我带着满肚子的不满意阅读从哈佛走出去的一个个校友写下的教学日记时,我惊讶了。这些校友的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常常迸发出让人惊讶不已的想法和观念,并且执着主动地要去设计小实验来验证他们的想法,而老师,作为引路人,并不告诉他们答案,甚至当他们明显出错时,也不纠正,只是在旁边微笑着,观察着,时不时地问一句:“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越做越开心,越做越想学。老师的职责不就在于此吗?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和工具,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他到知识的世界。 你扼杀了我对汉语的兴趣   后来,Duckworth布置了一份作业,让我们尝试运用这种方法教学。我设计了一份教美国同学学习普通话音调的作业:通过教他0到10的念法,让他自己探索普通话的几个音调及其不同。带着我当时对这种教学方式的理解——无论如何不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我开始了实践。然而骨子里想让他快点掌握知识的强烈愿望,让我忍不住通过各种手势和眼神告诉他答案。我不断告诉自己,我只是在暗示他,我可没把答案说出口。可当他意识到我的暗示时,他非常不高兴:“Xinyue,youarekillingmyinterestinlearningMandarin。Iwanttoexploreitmyself。”(馨月,你扼杀了我对汉语的兴趣,我想自己去探索它)。我顿时非常尴尬和愕然。然而那句“扼杀了我的兴趣”,犹如醍醐灌顶,让我开始去思考这种故意拖延时间,不告诉答案的教学方法意义所在;让我突然领悟到为什么很多中国的学生都不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因为那不是学习,那是做题。   还记得与朋友们分享时,他们听完我一番试图表达清楚所有细节的讲述后,那一片沉默。因为我们感到要让中国的教育有所改进,需要做的太多太多,比如从最根本的对于学习和教学的理解,到怎么保持学术环境的纯洁和自由。然而,仅靠一己之力,能做的太少太少。但当互相凝望彼此时,我们又充满希望:我们就是一群关注着中国教育的人,而国内还有更多的人,正在为中国教育行动着。 后记:为了中国的教育   回国后不久,从哈佛的朋友那里惊闻哈佛法学院的博士陆宏毅居然去参加了《非诚勿扰》这个在国内很引起一片哗然的相亲节目。充满了惊讶和好奇,我赶忙上网去欣赏他的表演。当他说到自己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时,全场掌声雷动;当他解释为什么辞掉在硅谷当知识产权律师的工作,回到中国做一个平凡的公民,投身环保事业时,我振奋不已。他的出现,给这个充满拜金欲望的舞台,给这个“我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后座上笑”的出处,带来了一丝让人清醒的凉爽。的确,哈佛有许许多多的优秀学子,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但是,更多的哈佛学子,也许就是眼前那个忙碌平凡的人,正在践行着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想起刚到哈佛不久,就结识了一帮为中国教育感到迷茫和焦虑的朋友。在提到自己为什么选择读教育学这个听起来毫无“钱途”的专业时,强烈的共鸣产生了。因为我们不希望以后的中国孩子从小就埋头钻研数学、物理、化学,却很少有人真正对这些学科有兴趣,仅仅是为了考试;因为我们不希望中国的学子不敢挑战权威,不敢开口说出自己的不同的想法,而习惯于接受权威给予的正确答案。 (本文系转载,题目为本人所加)
个人分类: 工作推进|1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理活动三——潜意识
热度 3 zhangqifeng0504 2012-2-19 18:24
潜意识 含义 (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理论中首先提出),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 六大特征   1.能量无比巨大:博恩·崔西说:潜意识是显意识力量的3万倍以上。   2.最喜欢带感情色彩的信息。   3.不识真假,直来直去,绝不打折扣的执行者,说什么就做什么(时间长短不一定)。   4.比较容易受图像方面的刺激。   5.我们不能觉察到,但只有通过催眠才能开发它。   6.放松时,最容易进入潜意识。 如何开发潜意识   潜意识包罗万象,深厚神奇,那么如何来训练开发和利用它呢?以下几点可供探索参考:   1.训练开发潜意识的无限蓄储记忆功能,为我们的聪明才智开辟广阔深厚的基础。   如果你想建造高楼大厦,就必须储备好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装修材料、设计知识、建筑技能、各种建筑机械,还有指挥管理技能等等。对于一个追求成功与卓越的人来说,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给潜意识输进更多的基本常识知识、专业知识、成功知识以及相关的最新信息。   “事事留心皆学问”,你要大脑更聪明,更有智慧,更富于创造性,更符合现实性,就必须给潜意识输送更多的相关信息。   为了使你的潜意识储蓄功能更有效率,可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帮助储存。如重要资料重复输入,重复学习,增加记忆功能,建立看得见的信息资料库——分类保存图书、剪报、笔记、日记、现代的电脑软盘等等,以便协助潜意识为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其他聪明才智服务。   2.训练对潜意识的控制能力,使它为我们成功服务,而不是把我们导向失败。   由于潜意识是非不分,积极消极、好的坏的统统吸收,常常跳过意识而直接支配人的行为,或直接形成人的各种心态。所以,成也潜意识,败也潜意识。   因此,我们要训练自己,努力开发利用有益的积极成功的潜意识,对可能导致失败消极的潜意识加以严格的控制。   具体地说,珍惜原来潜意识中的积极因素,并不断输入新的有利于积极成功的信息资料,使积极成功心态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最具优势的潜意识,甚至成为支配我们行为的直觉习惯和超感。   另外,对一切消极失败心态信息进行控制,不要让它们随便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中。遇到消极思想信息时,可采取两个办法加以控制:   一是立即抑制它,回避它不要让它们污染你的大脑思想。对过去无意中吸收的消极失败潜意识,永远不要提起它,让它遗忘,让它沉入潜意识的海底。   二是进行批判分析,化腐朽为神奇。用成功积极的心态对失败消极的心态进行分析批判,化害为利,让失败消极的潜意识象毒草化成肥料一样变成有益于成功卓越的思想意识。   3.开发利用潜意识自动思维创造的智慧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获得创造性灵感。   潜意识蕴藏着我们一生有意无意、感知认知的信息,又能自动地排列组合分类,并产生一些新意念。所以我们可以给它指令,把我们成功的梦想,所碰到的难题化成清晰的指令经由意识转到潜意识中,然后放松自己等待它的答案。比如反复下达这样的指令:我该如何开辟这新的饮料市场呢?还可以把指令化小:我开辟市场的第一步应该怎样走?等等。   有不少人苦思冥想某一问题,结果却在梦中,或是在早晨醒来,或在洗澡时,或在走路时突然从大脑时蹦出了答案或灵感。所以我们要随时准备纸和笔,记下突然而来的灵感。电影大王邵逸夫,经常在思考各种问题的同时,在任何地方,都备有一本记事簿,一旦灵感从潜意识中来,便立刻记下来。这使邵逸夫成就辉煌的事业。   4.不断地想像、不断地自我确认、不断地自我暗示。   假设你想要成功,就念我会成功,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假设你想赚钱,你就念我很有钱,我很有钱,我一定会很有钱;假设你想要让自己的业绩提升,就告诉自己,我的业绩不断地提升,不断地提升,我的业绩一定会不断地提升;假设你想要存钱,就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很会存钱,我很会存钱,我很会存钱。   这样子不断地经由你反复地练习,反复地输入,当你潜意识可以接受这样子一个指令的时候,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会配合这样一个想法,朝着你的目标前进,事到达成目标为止。   很多人试了这个方法,没有效果,原因是因为他们重复的次数不够多。影响一个人潜意识最重要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要不断地重复,不断地重复,再一次地重复,大量地重复,有时间随时随地不断地确认你的目标,不断地想着你的目标,这样的话,你的目标终究会实现的。   5.吸引力法则(由朗达·拜恩的《秘密》普及开来):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会互相吸引而且引起共鸣。我们的意念、思想是有能量的,脑电波是有频率的,它们的振动会影响其他的东西。大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磁铁”,会发散出比任何东西都还要强的吸力,对整个宇宙发出呼唤,把和你的思维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吸过来。   潜意识的激发   我们的思想分成两部分,一是意识,二为潜意识。潜意识的力量比意识大3万倍,所以要激发潜能,需要运用潜意识。   潜意识会依照我们心中所想的画面,构成真实事物。潜意识无法分辨事情是真还是假,一旦被接受,它终究要变成事实。只要有明确画面进入潜意识,潜意识立即想尽办法把这个画面转为事实。只要我们给予潜意识一个画面,它就会努力将它实质化。   我们当前生活的一切,都是我们潜意识的真实反映。在你潜意识种种的思想和观念,造就了现在的你。如果你的未来要有所不同,你一定要现在就改变你的潜意识。   看看你的周围世界吧,你会发现,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外部世界,只有那些受到启迪的人才会非常关注内部世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内部世界,即你的思想、感情、想象,造就了你的外部世界。   因此,这惟一的创造力产生于你的内部世界,不管是你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你的意识和潜意识会相互作用。为了改变外部条件,你得首先改变内部世界。   许多人在盲目改变周围条件和环境。他们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会产生不和谐、迷惑、匮乏和其他对于愿望的限制,这,还得向就在你的内部世界追寻原因。   你生活在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里。你的潜意识对你的思想非常敏感,你的思想先会产生一个“模型”,然后你潜意识中的无穷智慧和活力就会铸造它。本书中每一章都会列举一些实例,教你如何就会操作和运用潜意识的心理规律。   你有一个心灵,你应当知道怎样使用它。你使用意识进行思维,你的习惯性思维就会渗入到你的潜意识层,这里有创造一切的原动力。   你的潜意识是你情感的发源地。如果你想的都是好事情,好事就会来找你;如果你想的是坏事,坏的事情就来找你的麻烦。这就是你心理的工作方式。   一旦潜意识接受了一个想法,它就开始执行。潜意识既执行好的想法,也执行坏的想法。你要是消极地使用这一规律,它就会给你带来沮丧、失败和不幸。如果你的习惯思维方式是和谐的、具有建设性的,那你就会经历健康、成功和一切美好的事情。   心情的平静和身体的健康是你以正确方式思维和感受的必然结果。   心理学家和精神病专家都指出,当思想传递给潜意识时,在大脑的细胞中会留下痕迹,它会立刻去执行这些想法。   为达到目的,它会利用以往的所有经验和任何星星点点的知识;它会萌生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它会将所有的自然规律都加以总结和利用。有时会立刻解决问题,有时则需要几天、几周或更长的时间,但所有问题最终都会解决。   意识与潜意识的不同   意识是可以进行推理、可以作出选择的。例如,你可以选择书籍,选择住房,选择伴侣等。而潜意识是不受控制的,例如心脏的跳动,消化系统的运作,血液的循环、呼吸等,都是潜意识的作用。   潜意识不能进行推理,也不同你的意识进行争论。潜意识就如同土壤,意识如同种子。消极的,破坏性的思想只能长出灾难的果实。潜意识不能区别好坏。如果你认为某事是真的,潜意识也接受它为真的,即使实际上可能是假的。   心理学家做过大量的试验,表明人在催眠状态下,潜意识对所有指示和暗示都接受,哪怕是错误的暗示,而且一旦接受后就做出相应的反应。催眠医师对试验者在催眠状态下暗示他是某某人,是猫或狗,试验人都能做出相应反应,有些反应与暗示的非常相像。   有一个熟练的催眠医师,在受试者进入休眠状态后,分别向他们暗示:你的背要发痒,你的鼻子流血了,你现在成了大理石塑像,你现在被冻起来了,现在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等之后,每个受试者做出的反应均与暗示的内容有关。   这潜意识是非人格化的,是没有选择的,是什么都接受的。因此,有意识的选择,如想法、前提等,是极为重要的。只有选择正确,你的心里才能充满快乐。   意识常常被称为客观心理,客观心理指通过身体的五大感官认知客观事物的过程。通过这些感官,也就是通过观察、感受、教育等人们获得知识。客观心理的伟大功能是推理。   设想你是成千上万名旅客之一,你们每年来到洛杉矶,你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洛杉矶是座美丽的城市。因为你看到美丽的公园,漂亮的街心花园,壮观的楼群,可爱的住宅……这都是客观心理工作的结果。   潜意识常被人称做主观心理。主观心理认识环境不靠五官功能,它通过直觉。它是产生感情的地方,是记忆的仓库。当你的五官停止活动时,就是它的功能最为活跃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客观心理终止活动或处于睡眠状态时,主观心理的智慧就彰显出来。   主观心理观察事物不需要使用视觉官能,它有超人的视力和超人的听力。你的主观心理可以离开你的身体,漂离到遥远的地方,给你带回来的信息往往很真实,很准确。   通过主观心理,你可以读懂别人的心思,可以阅读未拆封的信,看到保险箱里的东西。你的主观心理不需要交流就可以理解别人。了解这两种心理的相互作用是很重要的。   你的潜意识无法与你争论。因此,如果你给它的是个错误的建议,它也会接受,并产生相应的结果。过去在你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基于你潜意识中的想法,它是你信仰的结果。   如果你传递的是错误观念,现在想把它改过来,你可以不断地重复一些有建设性的、和谐的和健康的思想,你的潜意识就会重新接受新的思维习惯,因为它是你习惯生成的基地。   你的意识所进行的习惯性思维在潜意识中留下了深深的“槽沟”。如果你想的都是些健康的、有意义的东西,这对你是很有好处的。   如果目前你已深陷恐惧、担忧和一些灾难性的想法之中,要想改变并不困难。你的潜意识是万能的,向它发布命令,让它接受自由、幸福和健康的想法,很快你就会有自由、幸福和健康的感受。 具体参考 百度知道 潜意识
4884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我所雷皓教授研究称过度上网可导致脑损伤(摘自凤凰网)
yiming123 2012-1-16 22:41
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研究得出结论,正如海洛因或者酒精一样,过度沉溺于网瘾伤害青少年的大脑。这项发现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一位英国心理学家声称该研究成果具有“突破性”意义,但也有人质疑,网瘾到底算不算疾病。 研究对患有网瘾的少年进行的大脑磁共振扫描发现,其脑白质中的神经纤维不如常人健康。脑白质是大脑和脊髓的组成部分,是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进行沟通的桥梁。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的雷皓教授近日表示,尽管伤害程度尚需具体量化,但这些发现已表明过度上网和大脑受损有关联。 网瘾患者的高分辨率大脑图像为科学家提供了脑损伤定位及其产生机理的线索。“过度上网似乎能将神经纤维上的髓磷脂消耗殆尽,”雷皓表示。 他领导的研究团队还发现,脑白质组织的受损情形与酗酒、海洛因依赖或可卡因成瘾等其他形式的上瘾相似。相关症状包括影响决策的认知控制能力减弱等。 观点争锋 上网成瘾是否属精神疾病存争议 这一发现很快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英国《独立报》援引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精神病专家亨丽埃塔·琼斯的话称:“此类研究具有突破性,它明确了网瘾与酗酒和毒瘾等其他上瘾症状之间的神经成像联系。我们终于得知直到现在仍被临床医生怀疑的东西,即这些不同上瘾症状均能造成脑白质受损。” 伦敦国王学院生物心理学教授甘特·舒曼则表示,在视频游戏上瘾的人中也有类似发现。 而另一方面,对此持不同的观点也不少。英国《卫报》报道称,伦敦国王学院的另一位心理学教授科林·杜鲁蒙就认为,尽管经常上网的人确实和不常上网的人在大脑结构上有所不同,但由此就得出结论说上网会“改写”人的大脑,有些太过跳跃性了。 而美国心理医师协会颁布的《心理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认为,上网成瘾不能作为一种精神疾病。 编译/记者 杨铮 马上就访 “网瘾”在我国列为精神疾病 那么,上网成瘾在我国是否算精神疾病呢?上午,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络成瘾治疗中心主任陶然说,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刚于2011年11月份通过总后卫生部批准,标准明确将上网成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我国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出台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国家。 陶然说,网络成瘾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首先看个人的社会功能是否丧失。如学生的社会功能就是念书,如果沉迷于网游而逃学,那么就是丧失了他的社会功能。 其次,是由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心理成瘾。有的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心里只想着上网,如果不能上网,心里就觉得难受。像这情况,就能说是有“心瘾”。 最后,要看一个人非工作、学习目的的上网是否已经成为他的生活的主要内容。 查网瘾 做个脑部CT就能办 此外,除了上述三个标准,陶然主任说,还可以对患者的脑部进行PET-CT扫描。因为上网成瘾者前额叶的葡萄糖和氧的代谢功能都出现了下降。相对于正常人,网络成瘾患者的这项功能要低8%以上。 也就是说,一个长期上网并成瘾的人由于过度上网,大脑中仅有一个非常小的区域保持兴奋状态。而人类大脑的功能是用进废退的,长期不发挥大脑各区域的功能,则有可能引起脑功能的下降。 陶然主任表示,为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脑部扫描已经成为国际精神科领域的一种研究趋势。 文/记者 范维
1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困惑:心理理论和观点采择两个概念可以混着使用吗
runrun 2012-1-5 19:30
“心理理论”广义上是关于 心理 的各种知识,狭义上是指一种抽象的、连贯的、可解释因果关系的系统。狭义上是儿童对信念和愿望等基本心理成分的理解,以及儿童关于这些心理成分与知觉输入和行为如何相互影响的知识,是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 推理或认知 。“心理理论”是儿童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是关于 知觉 、 情绪 、愿望和信念等概念如何相互联系并实施组织建构的一种理论解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儿童是“常识心理学家”。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的这种心理理论并对此作出解释,就可以适当地称之为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理论”。 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 经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对于这一概念的定义主要有三种:Rubin(1978)认为:观点采择是指个体把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观点区分并协调起来的能力。Selman(1980)认为: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观点之间的关系的能力。Shantz(1983)认为:观点采择表现为一个过程,它是一个人依据我们关于人类行为的一般知识,结合可以从直接的情景中获取的任何具体信息,对在一定情景中突出的角色特性的意义作出了猜测的过程。
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心理学家的实验
dongzg101 2011-12-30 23:43
美国心理学家在医院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对一半的病人用西药,对另一半的病人用糖果(安慰剂),对病人说是西药。实验结果:用西药的效果是60%,用糖果的效果是45%! 病人的心理作用在治疗的过程中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比如癌症病人是否应该让他自己知道是得了癌症呢? 我们的媒体是否过度的宣传了癌症病人死亡的必然性呢? 癌症病人自己绝望了,越想越怕,被自己吓坏的,还是什么原因呢? 抗癌英雄都是毅力,心理很坚强的人! 我们知道感冒,对于大人的话,其实吃药和不吃药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身体会自己做出反应,来调整! 我们的广告宣传药效,是否也起了作用呢?如果生理作用是必然的,生理+心理 治疗效果是否加倍呢?
1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听说读写之写 学术写作经历
tianjingle27 2011-12-29 13:16
十年了,她曾抱怨过P1的不负责;P2的理想主义和P3的随意。但她从来没回答过这个问题:你为你的梦想付出过什么努力?制定过什么可行的方案?尽人事,知天命?P1,P2,P3已退幕了,如何打拼出梦想?存在“不实现”的风险,但是否已经尽人事了? 情景1:因为P0生病,暑假在家照顾P0。P1打过电话来,说P2,P3,P4都发文章了。你赶紧加油吧。她很紧张,紧张个什么呢?后来她回到学校了,开始写文1。写文1时读了大量文献,真正派上用场的不到10篇。参考文献的质量本身不算太高,因为那时还没有“牛人就是牛”的意识。写文1时也没和别人沟通,后期修改时与P5沟通过。写文1时查了很多的文献整理资料,一下子要学N多知识,很紧张很着急,但真正派上用场的还是最终被实践过的。文1是在投稿截止日期完成的,一投稿,就万事大吉了。 因为文1,申请去参加了会议1.认识了一个很牛的老乡P6,接触了一批优秀的学者。但并没有在后期建立起联系。后来文1又被修改多次,尤其是英文摘要被大牛修改过,最后发表在期刊的增刊上,被EI检索。 情景2:她在跟着P5学理论,P5让他帮忙修改一篇文章。P5是个数学家,所以文章里全部都是数学公式。她看了很多数学论文,将文2整理的更为系统,更为可读。后来投了期刊,被拒。转而听从P6的建议投了会议2,被录用。因为文2评价好,被邀请称为会议的审稿人,评审了几篇文章。因为会议2的质量高,所以文2被EI检索。后期文2又被邀请在期刊上发表了。这是文2的经历。 情景3:她对RA很好奇,所以对会议3非常重视。断断续续为了文3付出了很多。本来想发2篇的,最后就发了1篇。文3受到RA领域大牛P7的肯定,因为大牛也在考虑不确定性问题。大牛的审稿意见让她见识了真正的学术精神,很受鼓舞。后来她参加了会议3,结识了P8.从此开始了厚积薄发之征程。文3也被肯定,转载在国际期刊上。但后期扩展后投稿被拒,给了她相当大的打击。而在会议3中做报告时,被P9提问,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她没答出来,所以从此以后封笔了。而现在她要起笔了,因为她知道她行文的目的:为了交流,为了理解。 情景4:文4是讲“风险量化”的,审稿半年后被拒。她也没再整理。风险定义,量化等都没必要有统一的标准,关键在于能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风险分析的活力不在于理论有多深奥,而在于缺失能够减少损失。“防患于未然”“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情景5:文5是“学位论文”。集中了一个月,每天笔耕6-8小时,最终完成了。那时觉得“嫁人”是唯一的希望。 情景5:文6讲“投影类的模糊关系”,摘要出来后,因为案例匮乏,没写出来。其实算例足矣。 情景6:文7是合作的第一篇文章。因为文7参加了会4.圈子很重要。 情景7:文8是决定毕业的一篇文章,正在整理,9月7日投稿。慌里慌张?产出?金字塔原理?期望一切完美,哪可能啊? 情景8:文9是学业的终结篇。 走出阴影,拥抱今天。
个人分类: Responsibility for today's actions|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领军人才在本科阶段具备的素养
热度 1 liuboshanxi 2011-12-19 19:44
领军人才在本科阶段具备的素养 1. 领军人才的学习特点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 Guilford)认为,富有创造性的人在学习上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机理有深究的动机。格里格斯(Griggs,1985)通过研究发现,大学优秀学生与非优秀学生的学习风格存在一定的差异。他总结认为,优秀学生的学习风格是独立、内控、坚持不懈、不墨守成规的,具有完成任务的意愿、较强的感知能力以及较强的自我激励能力。还有人通过研究发现,优秀学生更倾向于独立学习和讨论,而非优秀学生更喜欢教师讲授和课堂教学。 通过对领军人才本科教育经历的研读,结合大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我们认为领军人才本科阶段的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在学习内容上,领军人才喜欢探索未知世界和解决有挑战性的问题 。 领军人才对一些需要记忆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喜欢自己探索未知世界,而不喜欢死记硬背的静态知识。 在学习时间安排上,领军人才喜欢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去钻研感兴趣的问题和课程 。 领军人才只愿意对感兴趣的事物花时间去研究、思考,不为他人所左右,且能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而不喜欢按规定的时间去学习。 在学习目标上,领军人才喜欢批判性地吸收知识。 领军人才不满足于获得书本或导师传授的知识,而是将导师和书本的知识进行批判吸收,在与他人(包括学生和导师)的交谈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尔·韦曼在谈到自己的大学学习时曾说,在实验室“我开始努力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世界的本质,而非去理解教授们给我的答案。我总是找了一些不同的有趣的理由逃课,选修的物理课不多,这样反而使我有了某种优势,我可以继续自己的研究,自学自己不太清楚、需要深入理解的知识。我更多的是自己研究并学习,而不是从教授们那里获得什么。” 2.领军人才本科阶段应具备的知识 广阔的视野 。现代科技在学科自身发展要求与社会现实需要的双重动力的推动下,迅猛发展。面对这样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单一的知识结构是难以适应的,因此,作为当今科技的领军人才,不仅应是某一领域内有成就的专家,同时也应是一专多能的“通才”,是一个通晓多种领域的“博士”。美国曾对1311位科学家的论文、成果、晋级等方面作了5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有成就的科学家很少是仅仅精通一门专业的“专才”,而是靠博才取胜。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应在综合、全面了解人类知识总体状况的基础上,理性选择或形成自己的专业方向。学生通过融会贯通的学习方式,形成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同时认识和了解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发展全面的人格素质与广阔的知识视野。 宽厚的专业基础 。高深的专业知识,是领军人才的表现载体。本科教育阶段除了要为领军人才作为“完人”的成长奠定合理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学习经验之外,还应为其专业成长打下基础,包括确定学术兴趣、树立学术抱负和形成一定的科研技能。 3.领军人才本科阶段应具备的能力 领军人才的能力结构应是一个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其他能力为构成要素共同形成的多维综合性的立体能力系统。 语言表达的能力 。既包括书面表达能力,也包括口头表达能力。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应给予学生所必需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技巧的训练,使他们达到这样一种水准,既可以满足他们在大学的学习需要,又能适应其今后的研究生专业学习和个人生活需要。 科研兴趣和能力 。科研兴趣和能力是领军人才日后走上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一领域、某一问题感兴趣,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半。科研工作是一项艰苦、费时的脑力劳动,如果没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和扎实的科研能力,学生遇到一个小小的失败就可能轻易放弃,而我们知道在科研成功的光环背后,隐藏着无数次的失败和尝试。因此,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应通过聘用优秀的教师为学生上课、为学生提供参与科研的机会,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在实战中增强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相关的科研能力,如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团队合作能力 。科学劳动作为高度创造性的劳动,它不但需要科学家个人的能动性,同时还需要同行之间的合作,发挥集团的创造力。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要是单凭自己来进行思考,而得不到别人的思想和经验的激发,那么即使是在最好的情况下,他所想的也不会有什么价值,一定是单调无味的。”现在的科研是一个群体活动,向纵深发展、向新的领域发展、向一些学科的交叉领域发展是现代科研的特征,一个个体不可能占有全部的知识。这就要求领军人才要有宽阔的胸怀,要能够海纳百川,能够团结和带动一个优秀的团队,攻克科技难关,这样的人才无愧于领军人才的称号。 4.领军人才本科阶段应具备的素质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素质结构是一个人知识、能力的内化,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科研活动是一项非常辛苦的脑力劳动,同时也是一项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需要科学工作者具备一些特有的素质。 高目标的成就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对1528名高智商儿童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当受试者到了40岁时,再对其中800名男性受试者进行统计,从中找出150名最成功者和最不成功者作比较分析,发现影响他们成功的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志向和毅力。杨叔子院土也曾说过:“没有崇高的理想,绝对不可能成才;没有崇高的理想,绝对不可能勤奋,不可能坚持勤奋;没有勤奋坚持;也就不可能创新。” 坚忍的个性心理品格 。科学研究的突破,有赖于科学家个人长时间、连续的智力劳动,这种科学劳动与普通的劳动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既不像产业工人那样,每日定时定点地工作和休息,也不像管理干部那样按部就班式地办公。它要求领军人物要具备比一般的科技人员更高的精神境界,因为他要承担更大的压力和责任,要克服一个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很多弱点。 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科技精英的基本素质表现在对整个人类前途、民族命运的深切关心上。科技精英最优秀的素质之一便是既能沉入科学海洋的底层,又能及时地攀上社会的最高峰。他们不仅是物质世界意义上的缔造者,而且也是人类意义上、人生意义上的缔造者。他们可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活动家或政治家,但是他们都能对人类、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有着更深切的关怀与把握,抱着强烈执著的社会责任感从事自己热爱的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这是自觉地把国家、社会、民族的事业当做自己的事业的那样一种感情。科技精英除了作为普通社会成员对社会负责之外,还由于他们是社会栋梁而对社会负有双倍的责任。
个人分类: 怎样创建成功的科研人生|423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成长专家称儿童性教育应打"持久战"
xuxiaxx 2011-11-29 08:57
核心提示:儿童成长教育专家普遍认为,这个“谈话”实际上应该是从孩子刚会说话时就开始的对话,并且一直持续到孩子成年,以为对孩子进行一次基本性知识谈话就万事大吉了的观念是一个误区。 记得所有父母和孩子之间都会进行的那种两性基本知识谈话吗? 儿童成长教育专家普遍认为,这个“谈话”实际上应该是从孩子刚会说话时就开始的对话,并且一直持续到孩子成年。 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州立大学(PortlandStateUniversity)的发展心理学家及高级研究助理高恩(L.KrisGowen)说,以为对孩子进行一次基本性知识谈话就万事大吉了的观念是一个误区。 许多家长确切地知道自己想在性方面对孩子说些什么、如何说以及什么时间说。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表示,儿童在10岁时应该掌握性知识,包括青春期的变化及正常发育、身体各个部位的正确名称以及男女之间的差别。当然,这些知识的传授应该与孩子的年龄相适宜。但如果家长等到孩子十几岁甚至上中学时才把性知识告诉他们,那么等的时间就太久了。 从最新的公众人物性丑闻,半裸模特出镜的10层楼高的牛仔裤广告牌,到网络色情,这些都让幼小孩童的家长发现,避免孩子接触露骨的性话题是越来越困难了。 儿童成长教育专家表示,无论家长打算说什么,通过和孩子的谈话,他们都会传达出自己的价值观。Birds+Bees+Kids公司创始人朗格(AmyLang)说,除了你之外没有其他人能做到的一件事就是和孩子分享你的价值观;这样做有巨大的好处:孩子掌握的信息越多,他们就会做出越好的决定。Birds+Bees+Kids是西雅图一家帮助家长及其他人学习如何与孩子谈论性问题的公司。 在美国,无论在州一级还是地方一级,性教育都仍然是颇具争议的话题。赞成进行全面性教育的生殖健康研究智库机构古特马赫研究所(GuttmacherInstitute)称,目前有21个州要求学校进行性教育。华盛顿特区非营利组织、全美预防青少年怀孕及意外怀孕运动(NationalCampaigntoPreventTeenandUnplannedPregnancy)2007年的一份报告对那些旨在防止青少年怀孕及性传播疾病的方案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孩子获得的信息越多(包括关于节欲的信息),他们进行性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高恩博士说,研究表明,孩子了解得越多,就越不会进行性行为。 有人提倡“惟有禁欲”的方案,也就是教导孩子不要过早发生性行为,并且通常主要讲述性传播疾病及怀孕的风险。2007年,新泽西州社会政策研究机构MathematicaPolicyResearch表示,这种“惟有禁欲”的方案对青少年的性活动以及无保护性行为的比率没有大的影响。 那我们该说什么呢?纽约市立大学(CityUniversityofNewYork)亨特学院(HunterCollege)和研究生中心(GraduateCenter)的社会福利及心理学教授托尔曼(DeborahTolman)说,如果你没答案,也不要担心。她说,对一个孩子可以说的最诚实的一件事就是,你没有答案。 就连朗格也发现,她在几年前儿子七岁时也不知该如何在这种讨论中措辞。她给他看一本名为《什么大不了的秘密?》(What’stheBigSecret?)的儿童性教育书。他看着床上一个男人在女人身上的图片问道,那么,那样躺着要躺多久?朗格答道,嗯……两分钟?两小时?这要看情况而定。 朗格说,我觉得自己被问得措手不及。从此她就自己开始写与孩子谈论性、爱情和恋爱话题的书。她学会了如何与自己的儿子进行持续的对话,有时会用新闻报道作为切入点。她的儿子现在11岁了。 感觉能和父母谈论性的孩子更有可能会和父母谈论其他事情。44岁的埃斯特(KimEste)是华盛顿州雷蒙德(Redmond)的一位母亲,她的工作是为家长讲解儿童安全和性虐待知识。在女儿奥尔登(Arden)上三年级时,她坐在女儿的床上跟女儿一起读一本名叫《我来自哪里?》(WhereDidIComeFrom?)的书。几天后,奥尔登有了一些问题,包括“你和爸爸多长时间做一次?”。埃斯特试着诚实地回答:她说,我们在打算怀你的时候做了很多很多次。 奥尔登现在14岁,她和妈妈讨论过青春期、健康的恋爱关系以及节育的问题。今年夏天某天晚上,奥尔登在睡觉前告诉妈妈说,我有事要告诉你。然后就开始哭了起来。她说她去了一个青少年聊天网站,给一个从未谋面的男孩写信,并把手机号给了他。两人互发了900条短信。 埃斯特让奥尔登给自己看那个网站和短信。然后她对女儿说了在网上与陌生人联系存在的危险,于是女儿承诺下不为例。埃斯特说,我真的认为就是因为第一次和她有关性知识的谈话,她才会觉得能和我谈论任何事情。 奥尔登说,我知道我可以找妈妈谈;我们谈论性时她很平静。 孩子还需要了解性的社会意义和情感意义。专家说,从蹒跚学步开始,孩子就应该学习身体各个部位的正确临床名称。家长可以解释什么是安全的和不安全的触摸,以及怀孕和生育期间是怎么回事。 这么小的孩子可能会对同性恋夫妻有疑问(比如“为什么强尼有两个妈妈?”)。高恩博士说,家长可以解释说,家庭有不同的形态和大小。 对于5至8岁的儿童,家长应该继续让他们了解事实。这时候也应该开始讲讲青春期会发生的变化。朗格建议在孩子约8岁或9岁时谈谈色情作品。朗格说,提前告诫他们,说有时人们会在网上看裸体的视频和照片,而小孩是不能看的。 9岁至12岁的孩子应该获得更多有关青春期的知识,还要了解异性会经历的变化。同时也要讲讲,最终他们会如何辨别一段性关系是好的还是危险的。你应该向孩子传达自己对性的价值观。 孩子到了13岁至19岁的青少年时期,重点就要从基本知识转移到价值观的深度讨论。你应该讲解约会、爱情生活以及健康的恋爱关系是什么。继续谈论安全的性行为,并向孩子解释如何保护自己,防止怀孕以及避免染上性传播疾病。一些专家说,了解过风险以及如何避免风险的青少年往往会等待更长时间才开始有性行为,并且在性行为活跃期间有较少的性伴侣。 青少年的家长可以问他们问题,让他们对性进行批判性思考。其他学生在学校里是怎么做的?你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一个人什么时候准备好了可以进行性行为? 随着青少年慢慢长大,谈话应该将重点更多地放在恋爱上。男孩和女孩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得知一夜情、同龄人压力以及如何克服这种压力、约会强奸以及如何在恋爱时尊重对方等知识。 家长应该告诉青少年有关“性短信”的知识,并提醒他们,色情短信并不是个人隐私,并且可能是非法的。他们还应该多谈谈色情作品。高恩博士说,跟他们说为什么你不喜欢色情作品:因为它不是发自内心并且不是出于爱意。 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13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了心理学家的感觉
xxssq 2011-11-22 21:07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上完幸福心理学的课,吃完晚饭,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面,看着外面漆黑的天,感受着搜搜的冷风从禁闭的窗户里钻进来,想起马斯洛和罗杰斯,起身,从书橱里拿起一本The best of psychology Today.翻了翻,放在桌子上,眼睛看着这本书,一动不动的坐了一会儿,忽然,有了心理学家的感觉。 是为记。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35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领导者的致命性格--请对号入座
chnfirst 2011-11-15 16:40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3819589 领导者的致命性格 性格, 心理学家, 竞争对手, 领导者, 管理者 照一照镜子中的七种不良个性,看一看是否看见了自己。   编者按:领导者不见得都很理智,他们经常会做出不合理或极端的举动,给企业造成严重破坏。著名管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弗里斯(ManfredKetsdeVries)的新书LeadersOnTheCouch表明,领导者的心理矛盾和紧张情绪对企业造成的破坏绝不亚于竞争对手发起的商业竞争,所以人们应该试着对领导者的心理状况做进一步的了解。根据弗里斯的分类,当今的领导者有七种截然不同的类型。本文重点围绕他的这一分类,说明领导者的不当行为和不良性格会对企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企业竞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每天都有大型公司倒闭。商业世界就是围绕数字目标、市场份额、大胆创新以及卓越执行而运转的。企业领导者每天都需要面对艰难的事情做出艰难的决策。   下面是领导者不可告人的一个小秘密。“每天走进办公室,我既能让手下1万名员工的生活变得悲惨,也能让他们变得积极。要做到这两点很容易。我需要每天提醒自己我所扮演的角色。”这是一位曾参加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管理者工作坊的CEO的心声。   该商学院全球领导力中心的负责人弗里斯(Manfred Ketsde Vries)不仅发现了企业管理者们的这种心理状况,他还有其他见解。弗里斯撰写了22本关于企业管理的书籍,他精通正统的企业管理教学,曾在哈佛大学、麦吉尔大学(McGillUniversity)等多所著名学府执教。他也精通心理分析,是加拿大心理分析协会和国际心理分析学会的会员。   弗里斯认为,领导者的心理矛盾和紧张情绪对企业造成的破坏绝不亚于竞争对手发起的商业竞争。因此,人们应该试着对领导者的心理状况做进一步的了解。   他的新作Leaders On The Couch是一本经过认真推敲的完备的参考书,它为心理更加健康的领导者以及更加健康、更加成功的企业辩护。首先,它要求高管人员对自己的行为做进一步的反省:为什么他们在特定的状况下会有那样的举动?要不要试着改变自己的行为?“许多管理理论都过于简单地阐述了企业领导是如何做出决策的,”弗里斯在引言中写道,“实际上,对一些决策看似合理的解释常常是不成立的。”   因此,企业领导者需进一步挖掘自己的个人背景和成长经历,以便理解自己采取某种行为的原因。成年人常会重复在孩童时期学到的行为方式,最终,他们会不知不觉地陷入这种破坏性的循环。   “很多领导者都会有狂躁的行为,”弗里斯写道,“他们不停地工作,却忘记了为什么每天都要工作。他们并不确定自己想要什么,却不惜牺牲自己去得到它。”如果管理者不了解自己,或彼此互不了解,就很有可能令公司的运作陷入不正常。   “尽管领导者共同做出会对企业及员工的将来产生影响的重要决策,但他们忙于公司政治游戏,而不是实质性的事情。”弗里斯写道,“在各种企业中,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忙于保卫自己的‘领地’,以至于真正的冲突并没有得到解决。另外,当管理者坚持某个问题‘无法讨论’时,似乎有很多无形的因素在起作用。 更为常见的是,只有在问题最明显不过时(甚至出现了一段时间之后),企业领导者才会准备寻找解决办法。”   弗里斯不但阐述了有效干预(小组和个人指导,甚至借助心理疗法或心理分析)的必要性,还描述了经理人的几种不良性格。   下面列举了弗里斯在书中所描述的几种关键不良性格。但是,正如他所说的,“很多人都有多面性,具有多种性格。我所列举的这些例子只是为了帮助读者看清那些不能一眼看出的性格要素。”   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关于如何与“异类”同事相处的简明指南。而且,它有可能帮助你进一步了解在镜子里回视着你的那个人,也就是你自己。“无论你喜欢与否,”弗里斯写道,“大多数人都不大愿意承认自己‘行为异常’。”    自恋型领导者   要了解企业的状况,就必须了解什么是自恋。“企业比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更能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恋者的变化。自恋型领导者通常能够找到自我,但他们的下属必须失去自我,”弗里斯写道。   自尊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它可以使人变得自信、果断和富有创造力。但是,过度自恋往往导致自我主义,拒绝考虑别人的处境,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界线。“企业领导者过于自恋的性格加上他享有的权力会导致毁灭性的后果,”弗里斯警告。   是什么导致这种自恋的性格?这要归咎于父母。“在孩童时期,自我形象的放大与小孩子本身的无助感形成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他说,“采取不正确的办法来消除这种紧张关系,导致了负面心理和对个人权力及地位的渴望。对权力、地位、名誉和魅力的渴望最终导致自恋性格。”   当然,自恋也许可以使领导者更加相信成功是很自然的事情,是在预料之中的。从中短期来看,自恋也可以提升领导者的业绩。正如弗洛伊德所写道的:“如果一个人一直受到母亲的宠爱,他一生都会洋洋得意,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真的取得成功。”自恋型领导者可能具有以下特点:自大;对成功和权力充满无限幻想;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要求别人无限崇拜他们;权力意识强烈:对特别优待抱有不合理的期望;利用他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忽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有傲慢的行为和态度。    控制型领导者   控制型领导总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规章制度、指令计划都是控制型领导的行事准则。   “他们害怕如果不时时遵循最高标准或不遵守规则,世界就会四分五裂,”弗里斯写道。   如果小孩子在条条框框非常明确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就会学习避免不脱离这些条条框框或避免做出创造性的行为。成年后,他们仍然害怕犯错误。但他们同时又对自己很不满意,认为自己其实可以做得更多或更好。“他们始终受困于‘应该做什么’和‘必须做什么’,不断地把自己越逼越紧。父母的那种苛刻、是非对错太分明的形象已在他们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困扰着他们,使他们害怕受到惩罚,”弗里斯补充道。控制型领导者可能给人以严格而投入的印象,但对控制的需求使他们停步不前,固执僵化,不懂得灵活变通。   他们更热衷于呆在等级分明而不是人人平等的环境中。 “他们尊重他人,态度恭顺,善于迎合他人,甚至对上级(他所认为的上级)惟命是从。但另一方面,他们对下属又非常专横、傲慢、苛刻、毫不妥协。与控制型领导者共事有如处在雷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触上地雷,会因为违背了对方严苛的标准而付出沉重的代价。”在企业中,控制型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官僚作风。   然而,随着责任的增大,他们变得犹豫不决。“具有这种性格的人显然不适合担当领导一职。”控制型领导者具有以下特点:严苛,缺乏灵活性和自发性;是工作狂;是非对错太分明,爱教训他人;有自虐和自我贬低的倾向;冷酷无情,易怒,易有挫折感,急躁;心神不宁;害怕犯错;精神紧张,内向、冷漠;因循守旧,严肃、刻板。    忧郁型领导者   如果你的公司死气沉沉,员工不爱沟通,就有可能是公司高层带来了忧郁的氛围。忧郁型领导者总认为自己事事不顺,表现不佳,而且不会成功。   “忧郁的人很少有兴趣也不能很好地理解不同意见,”弗里斯写道,“他们很不适合当领导,因为他们犹豫不决,缺少自发性和创造性。他们很悲观,对困难估计过高,对自己的能力又估计过低。”   当然,临床表现忧郁的人是病人,需要进行治疗。但是,当有同事情绪忧郁时,紧张的工作可能会掩盖这种情绪,或者使他身边的人注意不到他的异常。忧郁的人可能不愿意知道或不知道自己的症状,也有可能非常严苛,是非对错太分明,总是费劲地去激励他人。   “他们都把工作看成令人生厌的苦差事。他们所抱的怀疑态度和玩世不恭催生出一种令人消极、沮丧和有害的氛围。”弗里斯写道,“他们不仅对自己要求苛刻,对其他人也施加了很大压力。他们希望为自己工作的人承担大量工作任务,他们不断唠叨着让别人完成任务,同时又批评着下属的表现有多么不济。”   忧郁型领导者具有以下特点:常有无助感,觉得自己没用;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萎靡不振,长期疲劳;冷漠;注意力不集中;沉闷无趣;常产生内疚、自责、沮丧的感觉;常常想到死亡或自杀。    暴躁型领导者   商界的激烈竞争对今天的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持续的业绩压力可能使管理者做出错误的举动和判断。然而,对于那些胆大的领导者而言,这可能正是他们最想要的环境。在非常情况下,暴躁型领导热衷于控制和贬低同事。   “他们以伤害他人的身心为乐,甚至可能通过使用暴力来建立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优势地位,”弗里斯写道,“他们冷血,对给其他人造成的伤害视而不见。”   暴躁型领导者工于心计,时刻想着报复他人。他们认为身边的同事和他们一样冷酷、狡滑、野心勃勃。“他们对自己令人生厌的行为产生的影响无动于衷,稍有不顺就迁怒他人,并想出种种理由来责备他人,宽恕自己。”弗里斯解释道。   暴躁型领导者偏爱权力,全然不顾他人的感受。他们认为弱者是不值得同情的。在企业中,暴躁型领导者总是把个人的成功摆在首位。“尽管暴躁型领导者在神经质型的组织中能有一席之地,但这种领导风格不会取得长久的成功,”弗里斯写道,“暴躁型领导者与他人打交道的方式最终将给自己或企业带来麻烦。”   暴躁型领导者具有以下特点:固执己见,心胸狭窄,顽固不化;专横、偏执、不能容忍异己;精力充沛,好竞争,权力欲强;严格自律,事事追求完美;崇尚暴力;攻击性强;苛刻、严酷、专横跋扈;易怒;爱侮辱或贬低他人;畏惧他人的权势。    偏执型领导者   英特尔的创始人格鲁夫曾说过“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不是说要你像精神病人那样工作。偏执狂可以指偏执的行为,甚至妄想症,也可以指正确和明智的警惕性。格鲁夫强调的是警惕性。   而且,偏执狂一旦冲动起来就难以控制。他们一旦误解了别人的行为,就有可能胡乱猜疑。偏执狂常常采取三种措施保护自己:将人分成不同群组,因自己的情绪而责怪他人,或试图否认当前的实际情况。他们也有可能编造事实。   偏执狂健康的一面就是会时时警醒自己(就像格鲁夫那样),但偏执型领导者也不可避免地会制造很多真实的敌人。正如弗里斯所写:“对领导者而言,保持适当的怀疑心态是一种适应机制,是对这个同时充满真实和假想敌的世界的正常反应。然而,如果不根据现实来缓解怀疑,就有可能成为偏执狂。”   “高效的领导者根据有效的政治实践来决定该做出什么样的举动,这些实践可以帮助他们界定和判断危险。他们依赖可以信赖的同事来帮助自己确保安全和理智。不幸的是,偏执型领导者常常过于孤僻,以至不屑于进行具有建设意义的现实验证。他们过于注重细节,但是却很少从宏观上来看待问题,他们往往只看到其中隐含的意义和隐秘的关联。”   偏执型领导者具有以下特点:过于敏感;对他人缺乏信心;好争论,易怒;自以为是;吹毛求疵;精神紧张,无法放松;无法宽恕别人对他的侮辱、伤害和轻视;爱小题大做。    魅力型领导者   如果运用得当,魅力可以鼓舞员工的士气,激励他们努力工作。如果运用不得当,它可能使员工陷入盲目追随领导者的陷阱,而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如果拥有超级个人魅力的领导者是个妄想狂,他对下属所下的指令将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为了保住工作,下属可能会挖空心思来迎合他们的领导,”弗里斯写道,“他们可能歪曲或夸张事实来接近权力的中心,也就是他们的领导。”   轻度躁狂或得意洋洋的情绪与躁狂抑郁症有关,但它也是使魅力型领导者显得与众不同的原因之一。“轻度躁狂的管理者常常能给公司带来生机,促进公司的发展,”弗里斯补充道。   但是,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些使魅力型领导者引人注目的因素,即精力充沛、情绪乐观、完美无瑕和激情四射,也有可能导致狂躁的行为。高昂的情绪过后必定会进入一个低谷期,飘飘然的领导者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   “然而,轻度躁狂型的领导者如果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听到‘警钟’时能紧急刹车,创造平衡的生活,他们就是公司的巨大财富,”弗里斯断言。   魅力型领导者具有以下特点:深深地吸引身边的人,令他们着迷;帮助人们超越自己平时的做事方式;促使人们做出好的或不良的举动;能将下属紧密团结起来;可能做出自毁的行为;易狂躁;可能将企业带入迷途;当情绪高涨时,判断能力低下。 神经质型骗子   神经质型的骗子不相信自己的运气。“他们认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是不应该的或纯属偶然得来的,他们用来描述这些成就的词语比其他任何人都要刻薄,”弗里斯写道,“神经质型的骗子相信自己的观点,他们非常怀疑自己有能力来重复过去的成功。尽管人们认为他们非常成功并且很有才能,他们却担心总有一天会暴露自己的无能。”   神经质型的骗子的另一个缺点就是事事追求完美。首先,他们为自己设定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等到目标真的没有实现时,他们的自责又进一步加深了。这是一种虐待狂与**待狂的心理,表现为沉迷于工作。当他们升迁为高层管理者时,他们对于失败的焦虑感就开始增强。   “我曾访问过的绝大多数成功的管理者,或多或少都受到这种症状的困扰,”弗里斯写道,“进一步而言,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认为自己是因为非常幸运,才能在这么多工作岗位上都表现优异,而自己的无能始终没有被揭穿。”   神经质型的骗子具有以下特点:总是担心自己达不到公司的期望;是工作狂;不擅长帮助员工发展;事事都要咨询他人;是绝对的完美主义者,总为自己设定很高的目标;认为每天的工作都是对自己的考验;认为自己总是在欺骗他人相信自己的才智;认为自己的好运不会持续;认为自己的无能和欺骗总有一天会暴露。 链接地址: http://bbs.chinaceot.com/thread-134640-1-1.html
个人分类: 学习、语言|0 个评论
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心理学家能给点意见吗?
热度 7 xcfcn 2011-11-10 20:47
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心理学家能给点意见吗? 我写了博文 冯军旗的“政治家族”研究 ,文后顺便说了一句: PS :全文在网络上可以下载: http://115.com/file/dn9ve2u7 ( 已删除,如果有人想从事学术研究,我可以 email 提供全文。否则, sorry 。) 因为冯军旗发布律师信,要求大家不得公布他的博士论文,所以大型网站基本上把他的博士论文给删了。 后来,有人加我为好友,请我给他发送论文全文,但我觉得论文太大了,我就只好上传到我的博文后面好让他直接下载。( 具体可看我的那篇博文 ) 可是,之后,又有若干个人留下邮箱,要求我给他们发送论文( 具体可看我的那篇博文的评论 ),可是我明明已经上传了啊,为什么他们一再的留下 email 呢? 一个理由就是他们没有看我的博文内容,这似乎不太可能,否则他怎么知道我会提供论文呢?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他们看了我的博文,但是由于我写了“ 如果有人想从事学术研究,我可以 email 提供全文。否则, sorry 。 ”这句话,他们看后就自动的对我提供的论文下载 视而不见 。 心理学家们,能告诉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太好奇了,也太烦他们一再留言索要论文了!
个人分类: 杂论|950 次阅读|14 个评论
催眠术的虚假
热度 3 wliming 2011-10-29 14:00
我被心理学家催过眠,我的经历充分地说明了催眠术的虚假。有报道说,一个催眠术表演者随便叫上十几个观众到台上来,结果几分钟就让他们倒下去睡着了。优酷上还有这样的录像。但是,我要告诉大家,这几乎都是假象。很多年前,我有过被催眠的经历。 催眠术一般是这样进行的:让你平躺在一个舒适的床上,没有床则地板也凑合,然后跟你小声地讲,你要放松,放弃自己的意念, 完全服从 (注意,这很关键),然后让你想象自己躺在沙滩上,无拘无束,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轻轻的南风吹来无比凉爽,.....,你好困啊,要睡着了,很快就要睡着了,....。在这样的安静环境里,我相信有的人的确能睡着,但是,也有人根本没睡着,我就是一个。但是,催眠师觉得我睡着了,他甚至这样欺骗自己:被催眠的人心里仍是清醒的!催眠师叫来旁观者,在我的眼睛上方,用手指晃来晃去,看我眼珠的反应,他说,你们看,他完全睡着了。其实,我根本没有!我甚至可以立即起身,只是为了 服从他 看后面的把戏而没有揭穿他。催眠师对我说,你现在虽然睡着了,但你的身体僵硬,可以承受自身的重量。他和旁观者把我抬起来,头和脚放在两个凳子上,身体其他部位悬空。催眠师说,你们看,这就是催眠的效果!我其实是使出了全身的劲,看他们那么认真,我甚至想笑出来。当然我还是装出一副很神奇的样子。于是所有的旁观者都信了。 这就是催眠。
个人分类: 人生|1400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心理学家”如此廉价
xuecw 2011-10-27 09:15
作者:haojing   第二届“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将于2011年11月3日——8日在河南省商丘市举行。这是一个非法民间组织“中国心理学家协会”举办的一次非法活动,目的是赚取会务费。参会者交2000多元会务费,会议结束时就可以获得“心理学家”证书。再交几百元,就可以获得“催眠师”、“婚姻家庭指导师”等证书。如果参会者想获得“全国优秀咨询师”或者“优秀心理咨询机构”证书,也只需交几百元参与评奖,百分之百获得证书。   在这次会议上,还将成立“中国心理咨询与教育联盟”。这个联盟就相当于一个总部,哪一家心理咨询机构想加入,每年都要向河南商丘东德心理研究院交800元加盟费。总部提供网站上的宣传,加盟的心理咨询机构在全国各地开展心理咨询。加盟咨询电话是400-678-565. 这种商业行为已经远远超出了会议的范围,严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本次会议的地点是在河南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会议的组织者声称邀请到了李子勋、朱建军、郑日昌等国内著名专家,以此吸引更多的人参会。许多心理咨询从业人员收到了电子邮件邀请函,邀请函具体内容请看附件。另外会议组织者也在网站上发布了消息,网址是: http://www.cpaohk.com “中国心理教育网”首页“新闻中心”栏目(另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c1edfd0102dsjz.html )。另外一个网址是: http://www.sqxlzx.com/ “商丘东德心理咨询中心”首页悬浮窗口。   这次会议的发起者河南省商丘市东德心理研究院,原来的名称是商丘中德心理研究院,2011年上半年刚刚更名。该院负责人陈星宇,1972年出生,毕业于河南商丘师范学院,但其自称是清华大学MBA,香港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高级心理治疗师,资质及履历均严重造假。陈星宇个人信息发布在:www. sqxlzx. com “商丘东德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经调查,所谓的“中国心理学家协会”是由河南省商丘市东德心理研究院发起成立的,该院负责人陈星宇担任“中国心理学家协会”秘书长,办公地点就设在河南商丘市神火大道天朝家园D座14层。该协会自称是全国性组织,而事实上,所谓的“中国心理学家协会”完全是陈星宇一个人说了算,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非法组织。商丘市相关部门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次会议表现出的乱象,是当前社团组织乱象的缩影,也是当 前心理咨询行业乱象的缩影。许多人刚刚学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就开始进行心理治疗,骗钱害人。还有一些人冒充心理学专家,假造履历,很轻易地成立了社团组织,然后依靠社团组织的头衔来获利。这些做法都极大损害了心理咨询行业的声誉,破坏了心理学行业的健康发展。 建议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督促政府部门进行监管,促使国内心理咨询行业走上正轨。 (XYS20111026) http://xys.cnhub.net/xindao/read.php?id= 42146
个人分类: 科技教育|26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心理学的效应
胡业生 2011-9-21 17:53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实验】分4组人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结果】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应用】阿伦森效应提醒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尽力避免由于自己的表现不当所造成的他人对自己印象不良方向的逆转。同样,它也提醒我们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过程中,要避免受它的影响而形成错误的态度。 【实例】 1、有效利用 在宿舍楼的后面,停放着一部烂汽车,大院里的孩子们每当晚上7点时,便攀上车厢蹦跳,嘭嘭之声震耳欲聋,大人们越管,众孩童蹦得越欢,见者无奈。这天,一个人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们比赛,蹦得最响的奖玩具手枪一支。”众童呜呼雀跃,争相蹦跳,优者果然得奖。次日,这位朋友又来到车前,说:“今天继续比赛,奖品为两粒奶糖。”众童见奖品直线下跌,纷纷不悦,无人卖力蹦跳,声音疏稀而弱小。第三天,朋友又对孩子们言:“今日奖品为花生米二粒。”众童纷纷跳下汽车,皆说:“不蹦了,不蹦了,真没意思,回家看电视了。” 分析:“正面难攻”的情况下,采用“奖励递减法”可起到奇妙心理效应。 2、反例 小刚大学毕业后分到一个单位工作,刚一进单位,他决心好好地积极表现一番,以给领导和同事们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于是,他每天提前到单位打水扫地,节假日主动要求加班,领导布置的任务有些他明明有很大的困难,也硬着头皮一概承揽下来。 本来,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积极表现一下自我是无可厚议的。但问题是小刚的此时表现与其真正的思想觉悟、为人处世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模式相差甚远,夹杂着“过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难以有长久的坚持性。没过多久,小刚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拖了,还经常迟到,对领导布置的任务更是挑肥拣瘦。结果,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印象由好转坏,甚至比那些刚开始来的时候表现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还不好。因为大家对他已有了一个“高期待、高标准”,另外,大家认为他刚开始的积极表现是“装假”,而“诚实”是我们社会评定一个人所运用的“核心品质”。 3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一般说来,儿童比XXXXX更容易接受暗示。管理中常用的是语言暗示,如班主任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就是对其他同学起到暗示作用。也可以使用手势、眼色、击桌、停顿、提高音量或放低音量等等。有经验的班主任还常常针对学生的某一缺点和错误,选择适当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等同学生边看边议论,或给学生讲一些有针对性的故事,都能产生较好的效果。 4安泰效应    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他力大无穷,无往不胜。因为他只要靠在大地上,就能从大地母亲那里汲取无穷的力量。他的对手发现了这个秘密,便诱使他离开地面,在空中杀死了他。因此,要学会依靠大家、依靠集体。 5暗示效应 所谓“暗示效应”,即是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此称之为“暗示效应”。少年儿童较XXXXX更易于接受暗示。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暗示、动作暗示,表情暗示、自我暗示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语言暗示——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因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你真聪明”“你一定行”等语言为孩子打气,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鼓励,比如: 领:我很棒!(XX)众:你很棒!(XX) 领:你也行!(XXX)众:我也行!(XXX) 动作暗示——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低段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绪、思想内涵更不容易把握,这时候动作暗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能用肢体动作暗示学生,使学生更快地理解音乐作品。例如在表现音乐情绪方面,教师可以用左右轻轻摆动身体来表示轻柔舒展的音乐,用小幅度的点头来表示欢快活泼的音乐。 表情暗示——小学低段音乐教学中有许多的表演环节,包括唱歌表演、律动表演、乐器表演,形式上又包括集体表演、小组表演、个人表演等。在这些环节中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表情暗示的作用。当学生在表演时,教师如果是微笑的注视着他们,那么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鼓励,他们能看到老师眼里的肯定和赞许。而在对学生音准的训练过程中,可运用柯达伊手势的动作暗示,让学生对抽象的音高有比较直观的理解。有一个班在学习歌曲《可爱的羊群》的第三句“水草丰盛羊儿壮”时,总是把最后一个音“5”漏掉。所以当唱到这几小节时我就用手势作出旋律高低的走向,到了最后一个音“5”时,我的手向上一带,学生的自然的就唱到位了,几遍之后便能完全掌握。 自我暗示——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暗示,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体验中更好的发挥自主性。有的学生每当遇上听辨练习就会有“惨了!惨了!”“好难啊!”等自我暗示,在学习上维持着焦虑状态,从而干扰正常水平发挥。这种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就会严重阻碍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想着自己一定能一定做的到。 另外教师的课堂展示也是一个客观实在的态度暗示,具体体现在教师的精神状态以及对音乐作品表现的投入程度上。 6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的病人能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人,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特点是:好与人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经常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7巴纳姆效应 (暗示效应) 朋友一次问我世界上什么事最难。我说挣钱最难,他摇头。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摇头。我说我放弃,你告诉我吧。他神秘兮兮地说是认识你自己。的确,那些富于思想的哲学家们也都这么说。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从古希腊开始,人们就开始问自己,然而都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我的追寻。 正因为如此,人常常迷失在自我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从众心理便是典型的证明。 其实,人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你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张大嘴打了个哈欠,他周围会有几个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为他们受暗示性不强。哪些人受暗示性强呢?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测试检查出来。 让一个人水平伸出双手,掌心朝上,闭上双眼。告诉他现在他的左手上系了一个氢气球,并且不断向上飘;他的右手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向下坠。三分钟以后,看他双手之间的差距,距离越大,则暗示性越强。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常常不能正确地知觉自己。 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经有心理学家用一段笼统的、几乎适用于任何人的话让大学生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结果,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段话将自己刻画得细致入微、准确至极。下面一段话是心理学家使用的材料,你觉得是否也适合你呢? 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你也有一些缺点,不过你一般可以克服它们。你与异XXXXX往有些困难,尽管外表上显得很从容,其实你内心焦急不安。你有时怀疑自己所做的决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确。你喜欢生活有些变化,厌恶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独立思考而自豪,别人的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你不会接受。你认为在别人面前过于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时外向、亲切、好交际,而有时则内向、谨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负往往很不现实。 这其实是一顶套在谁头上都合适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表(MMPI)后,拿出两份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是自己的结果。事实上,一份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另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参加者竟然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来说,很多人请教过算命先生后都认为算命先生说的"很准"。其实,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点。当人的情绪处于低落、失意的时候,对生活失去控制感,于是,安全感也受到影响。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也大大增强,受暗示性就比平时更强了。加上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稍微能够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会感到一种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来再说一段一般的、无关痛痒的话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8巴霖效应 源自於马戏团经理巴霖先生的一句名言:每分钟都有一名笨蛋诞生。”巴霖效应”多少解释了为什麽有些星座或生肖书刊能够”准确的”指出某人的性格。原因在此,那些用来描述性格的词句,其实根本属”人之常情”或基本上适用於大部分人身上的。换言之,那些词句的适用范围是如此的空泛,以至往往”说了等於没说。例如:水瓶座理性而爱好自由,巨蟹座感性而富爱心;然而巨蟹座的人就永远没理性,水瓶座的人就缺乏爱心吗?我们不去否定星座存在的价值,毕竟它存有统计的基础在。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聪明人,不去迷信星座,我又得告诉你,你又错了!知道什麽叫做”天醉人亦醉”吗?既然身旁有超过半数的人相信星座,你又何苦试着去推翻那根植於心的观念(实际上也不太可能)?如果一对情侣在星座学中是不甚相配的,即使两人都不迷信,但他们的心理必然会承受一股不小的压力,在往後交往的时间中,若有了冲突磨擦,心中既存的那种”原来真的不合适”的预设就会被强迫成立,最终难逃分手命运! 9半途效应 半途效应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的目标行为的中止期多发生在"半途"附近,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导致半途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目标选择的合理性,目标选择的越不合理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二是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越弱的人越容易出现半途效应。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教育学生时多注意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多注意进行意志力的磨练。行为学家提出了"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对于防止半途效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10贝尔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估计过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这一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绿地精神,在人才培养中,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重,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 11贝尔纳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纳勤奋刻苦,同时又有很高的天赋。如果他毕生研究晶体学或生物化学,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另一条路——为他人去做一架云梯,把一个个富有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科学的高峰,这一举动被科学家们称为"贝尔纳效应"。作为班主任,不一定有贝尔纳的天赋,也不一定是某学科的专家学者,但与学生相比,总在一些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班主任只要认真地把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挥和利用,就能逐步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学生更快地进步,产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12贝勃规律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即“贝勃规律”。实验表明,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50元或汽车票由200元涨到250元会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万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贝勃规律”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 13比马龙效应   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行为差劲的,以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行为。 14彼得原理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原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组织中的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了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个人在某一个岗位级别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选聘机制,客观评价每一位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将职工安排到其可以胜任的岗位。不要把岗位晋升当成对职工的主要奖励方式,应建立更有效的奖励机制,更多地以加薪、休假等方式作为奖励手段。有时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职工的奖励,反而使职工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心理解析:对个人而言,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着不停地升职,但不要将往上爬作为自己的惟一动力。与其在一个无法完全胜任的岗位勉力支撑、无所适从,还不如找一个自己能游刃有余的岗位好好发挥自己的专长。 15边际效应 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那你一定感觉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最好的,吃的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边际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经济学上的需求法则就是以此为依据,即:用户购买或使用商品数量越多,则其愿为单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因为后购买的商品对其带来的效用降低了)。当然也有少数例外情况,例如嗜酒如命的人,是越喝越高兴,或者集邮爱好者收藏一套文革邮票,那么这一套邮票中最后收集到的那张邮票的边际效应是最大的。了解边际效应的概念,你就可以尝试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它,例如:你是公司管理层,要给员工涨工资,给3K月薪的人增加1K带来的效应一般来说是比6K月薪增加1K大的,可能和6K月薪的人增加2K的相当,所以似乎给低收入的人增加月薪更对公司有利;另外,经常靠增加薪水来维持员工的工作热情看来也是不行的,第一次涨薪1K后,员工非常激动,大大增加了工作热情;第二次涨薪1K,很激动,增加了一些工作热情;第三次涨薪2K,有点激动,可能增加工作热情;第四次......,直至涨薪已经带来不了任何效果。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每次涨薪都想达到和第一次涨薪1K相同的效果,则第二次涨薪可能需要2K,第三次需要3K......,或者使用其它激励措施,例如第二次可以安排其参加职业发展培训,第三次可以对其在职位上进行提升,虽然花费可能想当,但由于手段不同,达到了更好的效果。研究经济学其实也很有意思,只是对很多人来说,与IT这个行业不可完全兼得。 16边际效益递减效应 边际效益递减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说的是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换句话,就是虽然其产出总量是递增的,但是其二阶倒数为负,使得其增长速度不断变慢,使得其最终趋于峰值,并有可能衰退。 最明显的诠释,就是非线性函数,例如二次曲线。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例子:给你一个可爱多,你高兴的乱跳以为赚了,接下来是第二个……可是一直给你,你会觉得开始恶心了。这有两个原因:一,你吃饱了,生理不需要了,二,你吃腻了,刺激受够了。你希望有个机会表白自己“老大,给个哈根啊好啊?”所谓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刚来了要混个脸熟,所以拼尽全力在所不辞。日子一久,也就淡了。一般的教材会这样解释:神秘莫测的心理学和社会学。 如果我们建立一个映射,使得各种效用是可比的(比如,我们定义跑得快比跑得稳好,这并非没有意义,赛车界就是个例子),那么在一个时间序列上,投入和产出(以及累积投入和累计产出)就可以作为模型。通过上面两个例子可见,这个概念可以理解成两个特点:一,t=0比t-无穷时候的产出大的多(这是序列函数的像)。二,t-T和t-T+1在T-无穷时候的变化不大(这是像的一阶倒数)。前者说明总体趋势递减,后者说明递减速度趋缓。 我们可以想想,边际效用递减式一个无处不在的规律,你想过四级,于是找了本宝书,从A背起,不错,一会儿就背完呢(当然,本来A就不太多,我就是这种人),然后是B,然后是……Bpart2,然后是Bpart21/2...级数的概念有了应用。当然你可以选择从Z开始背回头(当然,我也是这种人)。可见,投入和产出是相同的概念,由于投入了就要求有产出,所以边际效益递减的逆仍然适用。我们可以拓展到离开效用这个概念。让我们看一个实际中的问题:昨天打扫房间卫生,发现刚刚擦过的桌子一层灰又上去了,和旁边的一个小支架看上去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后者上次被美容的时候我还没在南京……一个东西从干净到涨很快,可是从脏到很脏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阿,指望考古队?(尽管也有评价的因素)大家还可以想到很多很多,比如,人文一点,“失去的才是真”。 我们如何利用这个规律呢?经济学的解释是资源的最优配置。因为投入的太多使得最终的收益摊的太薄。再好的东西也有个限度。理工科的更加清楚,所谓的各种高级操作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吃力不讨好,最有效的往往是那些基本操作。更高深的是当然一些数学上的游戏。然而我觉得,这个现象的起源绝对是一个哲学问题,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进步和发展。想想,如果边际效益递增,我们还需要创新吗?我们还需要坚持吗?同志们,可爱多足够了,不,凉水就行!魅力这个词,永远的就失去了意义。 17波纹效应 是指在学习的集体中,教师对有影响力的学生施加压力,实行惩罚,采取讽刺、挖苦等损害人格的作法时,会引起师生对立,出现抗拒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会故意捣乱,出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形。这时教师的影响力往往下降或消失不见,因为这些学生在集体中有更大的吸引力。这种效应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发展、心理品质和身心健康会产生深远而恶劣的影响。 18布里丹毛驴效应 决策过程中这种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之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19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似乎再简单不过了,但它的重要性却时时被人们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保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哪些事值得做呢?一般而言,这取决于三个因素。 1.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我们已经谈了很多,只有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事,我们才会满怀热情去做。 2.个性和气质。一个人如果做一份与他的个性气质完全背离的工作,他是很难做好的,如一个好交往的人成了档案员,或一个害羞者不得不每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3.现实的处境。同样一份工作,在不同的处境下去做,给我们的感受也是不同的。例如,在一家大公司,如果你最初做的是打杂跑腿的工作,你很可能认为是不值得的,可是,一旦你被提升为领班或部门经理,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心理解析: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适合我们的个性与气质,并能让我们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备这三个因素,你就要考虑换一个更合适的工作,并努力做好它。     因此,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然后为之而奋斗。“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毅力,也才可以心安理得。而对一个企业或组织来说,则要很好地分析员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让成就欲较强的职工单独或牵头来完成具有一定风险和难度的工作,并在其完成时给予定时的肯定和赞扬;让依附欲较强的职工更多地参加到某个团体XXXXX同工作;让权力欲较强的职工担任一个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主管。同时要加强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 20财富效应 财富效应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这个理论的前提为人们的财富及可支配收入会随着股价上升而增加。因此,人们更愿意消费 21蔡格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命被试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数工作允许完成,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试共32人。实验结果发现示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要所得的件数,RU代表示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数,P为两种回忆件数的比例,即RU/RC,用以在数量上表明哪一种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等于1,则两种工作的回忆量一样;若是P大于1,则示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小于1,则已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实验的结果P从0。8至3。5不等,平均为1。9,即RU的回忆量差不多等于RC的两倍。 为什么未完成的回忆量优于已完成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情绪上的震动所致。但若把工作用三种方式处理:一种是允许完成,一种是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结果表明,中途阻止后再给予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却优于上述两者,这就不是中途阻止产生的情绪只能用心理的紧张系统是否得到解除来加以说明。已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紧张系统还没有得到解除,因而回忆量较多。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仅易于回忆,并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后 22长尾效应 长尾效应的根本就是要强调"个性化","客户力量"和"小利润大市场",也就是要赚很少的钱,但是要赚很多人的钱.要将市场细分到很细很小的时候,然后就会发现这些细小市场的累计会带来明显的长尾的效应.以图书为例:Barnes Noble 的平均上架书目为13万种。而Amazon有超过一半的销售量都来自于在它排行榜上位于13万名开外的图书。如果以Amazon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的话,这就意味着那些不在一般书店里出售的图书要比那些摆在书店书架上的图书形成的市场更大。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摆脱资源稀缺的限制,潜在的图书市场将至少是目前的两倍大。曾在音乐行业担任过顾问的风险投资家Kevin Laws 是这样总结这一现象的:“最大的财富孕育自最小的销售。 23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24拆屋效应 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XXXXX生活中多见,但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这些。如有的学生犯了错误后离家出走,班主任很着急,过了几天学生安全回来后,班主任反倒不再过多地去追究学生的错误了。实际上在这里,离家出走相当于"拆屋",犯了错误相当于"开天窗",用的就是拆屋效应。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育方法一定要恰当,能被学生所接受,同时,对学生的不合理要求或不良的行为绝不能迁就,特别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在这些方面养成与班主任讨价还价的习惯。 25超限效应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的所有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表扬学生时,应掌握一个"度"。"不及"固然达不到既定的目标,但"过度"又会产生超限效应,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出现一些反作用。 26成败效应 是指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和失败效应,是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的。他的研究是,学习材料为几套难度不等的问题,由学生们自由地选择地解决。他发现能力较强的学生,解决了一类中一个问题之后,便不愿意再解决另一个相似的问题,而挑较为复杂的艰难的问题,藉以探索新的解决方法,而感到兴趣更浓。这就是显示学生的兴趣,不仅是来自容易的工作获得成功,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境地,才会感到内心的愉快与愿望的满足。这就是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在另一方面,能力较差的学生,如果经过极大的努力而仍然不能成功,失败经验累积的次数过多之后,往往感到失望灰心,甚至厌弃学习。这就是努力后的失败效应。因此,教师应帮助能力强的学生将目标逐渐提高,帮助能力较弱的学生将目标适当放低,以便适合其能力和经验。 27重叠效应: 在一前一后的记忆活动中,识记的东西是相类似的,对于保存来说是不利的。这是因为重复出现内容相同的东西时,相同性质的东西由于互相抑制,互相干涉而发生了遗忘的结果。柯勒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重叠效应”。可见,我们在学习汉字、外文单词以及其他材料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相类似的东西集中在一起,这样容易产生重叠效应。如果要放在一起学习时,最起码有一些材料是很熟的,这样可能会产生同化作用,把生疏的材料同化于已熟记的材料之中 28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可以用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来形象地说明: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怎么也睡不舒服,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两只刺猬拉开距离,尽管外面寒风呼呼,可它们却睡得甜乎乎的。 “刺猬”法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管理心理学专家的研究认为:领导者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特别要提醒的是,领导者与下属亲密无间地相处,还容易导致彼此称兄道弟、吃喝不分,并在工作中丧失原则。 29从众效应 有一个成语叫做三人成虎,意思是说,有三个人谎报市上有老虎,听者就信以为真。这种人在社会群体中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大多数人认同的观点或行为的心理倾向被称为从众效应。这一效应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作用,首先要有意识地通过班会、黑板报等舆论阵地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其次,要抓好班团干部和积极分子等基本队伍的建设,组成坚强的堡垒,要及时发现班上的不良倾向,对症下药,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以防止产生从众效应的负作用。 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活动中,当个人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和行为方式的现象。从众也就是我们日常俗语中所说的“随大流”。 促使一个人在合作中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多种,一般认为主要有:小组里有较优势的学生存在;个性特质如智力的低、胆小、顾虑多、意志不坚定、自信心差、过于重视他人并依赖他人者等;小组人数的规模等因素。 毋庸质疑,从众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小组意见,合理的小组环境可以促进或潜移默化地使落后的小组成员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同时,应该指出,在不合理的小组环境里,由于从众效应表现为趋向学习结论一致,而不一定是学习结论正确;部分学生容易与自信或学习优秀的小组成员的观点、思维方法形成一致,而忽视自己地观点、思维方法正确与否,小组合作的结果可能是以虚假的多数形成错误的小组结论。可见,从众效应容易压制正确思想的形成,窒息小组成员的独创精神;合作学习有时有弱化独立思考的趋势,个体在群体中容易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使人“人云亦云”。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从众效应,我们反对的是消极的、盲目的从众效应。首先,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其次,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解除小组群体的压力,建立鼓励所有成员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不同意见的规则,再次,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情境,注意答案的多样化,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 30淬火效应 金属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浸入冷却剂(油、水等)中,经过冷却处理,工件的性能更好、更稳定。长期受表扬头脑有些发热的学生,不妨设置一点小小的障碍,施以“挫折教育”,几经锻炼,其心理会更趋成熟,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对于麻烦事或者已经激化的矛盾,不妨采用“冷处理”,放一段时间,思考得会更周全,办法会更稳妥。 31达维多定律 达维多定律是以英特尔公司副总裁达维多的名字命名的。达维多认为,一家企业要在市场中总是占据主导地位,那么它就要永远做到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 这一定律的基点是着眼于市场开发和利益分割的成效。人们在市场竞争中无时无刻不在抢占先机,因为只有先入市场,才能更容易获得较大的份额和高额的利润。英特尔公司在产品开发和推广上奉行达维多定律,始终是微处理器的开发者和倡导者。他们的产品不一定是性能最好的和速度最快的,但他们一定做到是最新的。为此,他们不惜淘汰自己哪怕是市场上正卖得好的产品。 达维多定律揭示了以下取得成功的真谛:不断创造新产品,及时淘汰老产品,使新产品尽快进入市场,并以自己成功的产品形成新的市场和产品标准,进而形成大规模生产,取得高额利润。 32搭便车效应 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个人承担,这就是搭便车效应。在合作学习中虽然全体小组成员客观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却容易形成“搭便车”的心理预期,个别学生活动时缺乏主动性或干脆袖手旁观,坐享其成;也有的学生表面上看参与了活动,实际上却不动脑筋,不集中精力,活动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等“搭便车”现象。产生“搭便车效应”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异质分组客观上使学生的动机、态度和个性有差异,其次许多学生没有完成合作技巧的培训,对于合作学习的评价的“平均主义”,即只看集体成绩不考虑个人成绩的做法等。 “搭便车效应”的危害非常大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更多地强调“合作规则”而忽视小组成员的个人需求,可能会使每个人都希望由别人承担风险,自己坐享其成,这会抑制小组成员为小组的利益而努力的动力。而且“搭便车”心理可能会削弱整个合作小组的创新能力、凝聚力、积极性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合作小组的规模较小,由于每个小组成员的努力对整个小组都有较大影响,其个人的努力与奖励的不对称性相对较小,会使“搭便车效应”明显减弱;而且缩小规模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社会惰化现象会削弱,能够取得较高的合作效率和成果。所以在合作学习中建议4-6人为一小组,不要把有些大班简单地分成几个小组。当然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要营造一种愉快的合作学习环境;要明确任务与责任合理分工;随时观察学情,监控活动过程,指导合作的技巧,调控学习任务,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奖励机制分配上破除“平均主义”。 33答布效应: 角色行为的“导演” 我们知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纯生物性的个体,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社会的人。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那么,我们每一个人所显现的角色行为,又是由什么所“导演”的呢? 让我们把话题回溯到原始社会吧。根据研究认为,当时就有一种传统的习惯和禁律,史称之为“答布”。 “答布"是人类社会最初期的一种生活规范。当时虽然还没有宗教、道德、法律等观念存在,但是人们在生活中,已经混合这三者观念统一使用。史学家通称“答布”为“法律诞生前的公共的规范”。 “答布”为什么能有这样一种效应呢?社会心理学家分析,这是由于原始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很低,所以人们对于所谓的神怪或是污秽事物有一种禁忌心理,认为如果触犯禁忌,便要蒙受灾害,故而必须远远地躲避它们、畏敬它们,而由这种信念所形成的习俗,就是“答布”。同时,当时的文化发展水平也使人们初步认识到作为参加社会活动的个体,其行为必须要服从于一定的法则、一定的行为规范。这便是“答布效应”的由来。 现代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当然不是原始社会可以比拟的。现代社会所赖以维持的力量,现代人角色行为的“导演”,已经不是什么“答布”了。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 “答布效应”所揭示的角色行为由角色规范“导演”这一内涵,却是不会过时的。 社会心理学对人类行为(外显的和内潜的)研究的主要贡献之一,就在于阐明了一个社会如何使其成员的行为遵从社会现行的,适合一定阶级要求和需要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或是倡导其成员如何遵从本民族的文化规范。社会是规范的体系。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其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从这个角度而言,只要我们不是把“答布效应”中的“答布”仅仅理解为原始社会里的“答布”,而是把它理解为角色行为的“导演”一角色规范,那么,我们就可以说, “答布效应”在任何社会里都是客观存在的。 现代社会里的“答布效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是指那些经过一定程序使之成为可见的条文,如宪法、各种法律政策规定、党纪,各种道德法规、各类公约守则等等。广义的则是指那些不成文的东西,它们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通过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风俗习惯、道德观念。这些东西虽然没有写进有关条文,但却渗透在每一个角色扮演者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上述明文规定和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之总和,就是社会对每一个成员提出的要求,就是对所有角鱼扮演者表现角色行为的“总导演”。可见,这些约定或俗成的行为规范,概括起来说,最集中地体现在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这两个方面。但它们又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容和形式是相当广泛、多样的。如果需要作具体分类的话,那么大致可分为: (1)正式规范,即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规范,如规章制度和守则等等。 (2)非正式规范,即由群众自发形成的规范,如朋友见面时的招呼方式,衣服式样,等等,如果违反之,就会在一定范围的群体中受到众人的冷眼,产生心理压力。 (3)所属规范,指个体成员所参加群体的规范,如你成为某一协会的会员,就必须遵守该协会的章程等规范。 (4)参考规范,即个人往往以心目中的模范人物作为自己参照的行为准则。 (5)地区性规范,指某个地区的群体所特有的规范,如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语言规范等等,我们常常说“入乡随俗”,便是这种规范的表现。 凡此种种,都表明规范就是一种标准化的观念,角色规范就是角色扮演者必须遵守的已经确立的思想,评价和行为的标准。有了这个标准,角色粉演者就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在什么情况下不应该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革命的理想、道德、纪律,决定着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一切优秀的社会角色扮演者,都应当自觉地按照这一规范导演自己的角色行为,做党所要求的“四有”新人。 角色规范作为“答布效应”的内涵,是一种标准化的观念,它一旦形成,就自然地具有认知的标准化作用、行为的定向作用、维系社会整体性的作用。所谓“答布效应”,也就是这些作用的反映。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角色规范的作用不汉为角色扮演者规定了一定的行为准则,而且在社会机制的运转中会形成社会心理方面的准则:一是激励力量,勉励人们信守角色规范,例如社会赞许,人际关系的亲热、承认个性的某些要求、扩大个人意见在群体舆论中的份量等等,二是制止力量,制止那些违背角色规范的行为,如加以社会谴责、人际关系方面的冷淡等等。角色规范本来的作用,加上在社会运转中产生的社会心理作用,于是,哪一个角色成员想要毫无约束力地去“天马行空”,那就恰如鲁迅先生所讽刺的“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可笑了。 用角色规范来导演个体的角色行为,是人类行为的特征之一,是重要的社会因素之一。原始社会就显示了“答布效应”,个中道理不是意味深长、清晰可见的吗?我们知道,动物的行为方式是由先天遗传所决定的,而人类在共同生活中所创造的角色规范是人类从事实践活动、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的工具。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绝不是简单的相互间的刺激与反应,而必须以某一角色规范为媒介,为一定的角色规范所导演。角色规范是公认的,大家共同掌握的,而不是个人单独创造的。角色行为中的角色规范成份,使一切角色行为的表现,好比是一本对他人打开着的书籍,他人在阅读这本书籍的过程中,能了解这个人的角色动机、角XXXXX绪乃至个性特征,并作出相应的反应。一句话,角色行为总是按照角色规范所实施的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正因为如此,尽管社会上的人千差万别,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但由于角色规范的社会性,指示着人们需要满足的方式和提出相应的行为目标?使个人了解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从而才能使社会机制得以正常运转。否则,人类岂不成了一盆散沙,社会还成其为社会吗?因此,角色规范是据以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透视镜”,是维系社会生活的“粘合剂”,是人类存在和发展须臾不可离的“通灵宝玉”。我以为,这正是“答布效应”所蕴涵励最深刻的含义。 我们按照角色规范来导演自己的角色行为,这既是符合社会要求的手段,也是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人的需要是指对人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人的需要和动物的本能需要,条件反射式的需要不同,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占有、拥有或片面的享受,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活动置于意识控制之下。在人的需要动机结构中,有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有喜欢获得社会赞许、他人赞扬的需要。但是,这种需要是以社会能够提供什么为尺度,以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样满足为前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条件下受到社会即互相交往的个人的制约。因此,就应该用社会允许的方式去满足自己的需要。只有不断地接受特定社会、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国情所灌输的价值体系,遵守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才能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与赞誉,从而获得需要的满足。事实反复证明,愈是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来导演自己的角色行为者,就愈会得到社会的赞扬。这既满足了社会需要,同时也就满足了个人的需要。如果个人认识不到这一客观规律,缺乏按社会规范导演角色行为的自觉性,为了满足背离社会规范的私欲而为所欲为,那就必然地理所当然地要受到社会的惩罚。 “答布效应”的原理告诫我们要用角色规范来“导演”角色行为,这不仅表观于社会对每一个成员的总体要求,必须在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的规范框架内活动,而且还反映在对个体扮演某一具体角色时也要符合特殊的角色规范。这好比在舞台上演出,每一个演员首先都必须贯彻导演的总体要求,诸如台风要正,思想集中、听从安排等等;此外,你扮演的是旦角或者是武生或者是别的什么具体角色,还应该根据这一角色的特殊要求去唱、去做。这两方面的紧密结合,才是角色行为的统一体。我们在社会的大舞台上扮演社会角色,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方面,我们要遵守社会规范对所有社会角色扮演者的共同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内化对某一种角色扮演的特殊规范。比如,你在家里已经扮演起年轻的爸爸角色,那你就应当懂得社会对家长角色的一些特殊要求,表现出为社会教育好子女等方面良好的角色行为。假如你是一位小学教师的话,那么,你在各方面都应当符合为人师表的角色规范。如此等等,你都可以而且应当根据你的角色位置,去思考、去行动,以使自己的角色行为既符合角色规范的普遍要求又落实了特殊要求。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共性与个性的体现,社会舞台上的角色扮演者不正是这样既阵营整齐、又多彩多姿的吗?! 你要表现出良好的角色行为,你要提高角色的扮演水平,请别忘了, “导演”就站在你的身边。关键是要你认识他的面貌、理解他的意图、落实他的要求。——“他”,就是角色规范的代名词: “答布效应”。 34德西效应 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当外加报酬和内感 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使工作的动机力量培增,积极性更高,反而其效果降低,变成是二者之差,外加报酬(主要是奖励)反而会抵消内感报酬的作用。 【实验】德西在1971年作了专门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做被试,在实验室里解有趣的智力难题。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所有的被试都无奖励;第二阶段,将被试分为两组,实验组的被试第完成一个难题可得到1美元的报酬,而控制组的被试跟第一阶段相同,无报酬;第三阶段,为休息时间,被试可以在原地自由活动,并把他们是否继续去解题作为喜爱这项活动的程度指标。 【结果】实验组(奖励组)被试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而在第三阶段继续解题的人数很少,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减弱,而控制组(无奖励组)被试有更多人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在继续解题,表明兴趣与努力的程度在增强。 【分析】这个结果表明,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即内感报酬),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外加报酬),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 关于德西效应的可能解释: 1、原有的外加报酬距有关需要满足的水平太远,对外加报酬的要求太强烈; 2、直接激励的原有强度不足; 3、价值观(思想信念)的某种偏差,未能将需要层给结构调整得合乎工作要求。 【应用】处理好这几个因素,一般会降低外加报酬对内感报酬的消极影响,外加报酬会在不影响内感报酬的情况下发挥自身的作用。 35得寸进尺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得曼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让助手去访问一些家庭主妇,请求被访问者答应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她们答应了。过了半个月,实验者再次登门,要求将一个大招牌放在庭院内,这个牌子不仅大,而且很不美观。同时,实验者也向以前没有放过小招牌的家庭主妇提出同样的要求。结果前者有55%的人同意,而后者只有不到17%的人同意,前者比后者高3倍。后来人们把这种心理现象叫作“得寸进尺效应”。 心理学认为,人的每个意志行动都有行动的最初目标,在许多场合下,由于人的动机是复杂的,人常常面临各种不同目标的比较、权衡和选择,在相同情况下,那些简单容易的目标容易让人接受。另外,人们总愿意把自己调整成前后一贯、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别人的要求有些过分,但为了维护印象的一贯性,人们也会继续下去。 上述心理效应告诉我们,要让他人接受一个很大的、甚至是很难的要求时,最好先让他接受一个小要求,一旦他接受了这个小要求,他就比较容易接受更高的要求。差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素质和学习基础等方面都低于一般水平。转化差生,也要像弗里得曼一样善于引导,善于“搭梯子”,使之逐渐转化;应贯彻“小步子、低台阶、勤帮助、多照应”的原则,注意“梯子”依靠的地方要正确、间距不宜太大、太陡,做到扶一扶“梯子”,托一托人。 36等待效应 由于人们对某事的等待而产生态度、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这种现象称等待效应。在教学中,优秀教师常常利用这种效应的作用,使学生产生一种对新课文或新学单元的等待心理,以促进学生自己去自学。这就有助于上下课文或前后单元的连续,更为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行为发生积极的变化。 37第一印象效应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 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这就是第一印象效应。 第一印象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 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38定势效应 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盗,于是观察他走路的样子,脸上的表情,感到言行举止就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找到了丢失的斧头,他再看邻居的儿子,竟觉得言行举止中没有一点偷斧头的模样了。这则故事描述了农夫在心理定势作用下的心理活动过程。所谓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的问题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也叫思维定势或心向。 在人际交往中,定势效应表现在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例如:我们与老年人交往中,我们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而他们则会认为我们年纪轻轻,缺乏经验,“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与同学相处时,我们会认为诚实的人始终不会说谎;而一旦我们认为某个人老XXXXX巨猾,既使他对你表示好感,你也会认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心理定势效应常常会导致偏见和成见,阻碍我们正确地认知他人。所以我们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人呀!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来看人处事。 39 定型效应 所谓“定型”,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人的头脑中的定型多得数不胜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在人们头脑中都有一个固定形象。如知识分子是戴着眼镜、面色苍白的“白面书生”形象;农民是粗手大脚、质朴安份的形象,山东人常被认为豪爽正直且能吃苦耐劳,等等。 定型效应,亦称社会刻版印象,指的是人们在见到他人时,常常会自觉地根据人的外表行为特征,结合自己头脑中的定型,对人进行归类,以此来评价一个人,如见到一个肌肉发达、身材高大、穿着运动服的人,就很自然地认为他必定是一个运动员。 人头脑中存在的定型是人们以往经验的反映,但由于在各类人当中广泛存在着的差异性及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同一类人的形象不可能是一样的,也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也会发生语言、行为甚至性格等方面的变化,此所谓“仕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例如,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农民的形象,与过去相比,就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以不变的固定形象为依据去认识千差万别,不断变化着的人们及其行为方式,显然会使我们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由此可见,定型效应也是一种使人产生偏见的社会心理效应。领导者和管理工作者必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自觉克服这一效应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力求历史地、全面地、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减少判断和决策的失误。 40多看效应 转在许多人眼中,喜新厌旧是人的天性。然而,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查荣茨做过试验:先向被试出示一些照片,有的出现了20多次,有的出现了10多次,有的只出现一两次,然后请别试评价对照片的喜爱程度,结果发现,被试更喜欢那些只看过几次的新鲜照片,既看的次数增加了喜欢的程度. 这种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人缘很好的人,往往将多看效应发挥的淋漓尽致:他们善于制造双方接触的机会,已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然后互相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人际吸引难道真的是如此的简单?有社会心理学的实验做佐证:在一所大学的女生宿舍楼里,心理学家随机找了几个寝室,发给她们不同口味的饮料,然后要求这几个寝室的女生,可以以品尝饮料为理由,在这些寝室间互相走动,但见面时不得交谈.一段时间后,心理学家评估她们之间的熟悉和喜欢的程度,结果发现:见面的次数越多,互相喜欢的程度越大:见面的次数越少或根本没有,相互喜欢的程度也较低. 可见,若想增强人际吸引,就要留心提高自己在别人面前的熟悉度,这样可以增加别人喜欢你的程度.因此,一个自我封闭的人,或是一个面对他人就逃避和退缩的人,由于不易让人亲近而另人费解,也就是太讨人喜欢. 当然,多看效应发挥作用的前提,是首因效应要好,若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很差,则见面越多就越讨人厌,多看效应反而起了副用. 41多米诺骨牌效应 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楚国有个边境城邑叫卑梁,那里的姑娘和吴国边境城邑的姑娘同在边境上采桑叶,她们在做游戏时,吴国的姑娘不小心踩伤了卑梁的姑娘。卑梁的人带着受伤的姑娘去责备吴国人。吴国人出言不恭,卑梁人十分恼火,杀死吴人走了。吴国人去卑梁报复,把那个卑梁人全家都杀了。 卑梁的守邑大夫大怒,说:“吴国人怎么敢攻打我的城邑?” 于是发兵反击吴人,把当地的吴人老幼全都杀死了。 吴王夷昧听到这件事后很生气,派人领兵入侵楚国的边境城邑,攻占夷以后才离去。吴国和楚国因此发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吴国公子光又率领军队在鸡父和楚国人交战,大败楚军,俘获了楚军的主帅潘子臣、小帷子以及陈国的大夫夏啮,又接着攻打郢都,俘虏了楚平王的夫人回国。 从做游戏踩伤脚,一直到两国爆发大规模的战争,直到吴军攻入郢都,中间一系列的演变过程,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事件一步步无可挽回地推入不可收拾的境地。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多米诺骨牌效应。 提出多米诺骨牌效应,还要从我国的宋朝开始说起。 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这种骨牌游戏在宋高宗时传入宫中,随后迅速在全国盛行。当时的骨牌多由牙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称,民间则称之为“牌九”。 1849年8月16日,一位名叫多米诺的意大利传教士把这种骨牌带回了米兰。作为最珍贵的礼物,他把骨牌送给了小女儿。多米诺为了让更多的人玩上骨牌,制作了大量的木制骨牌,并发明了各种的玩法。不久,木制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个欧洲传播,骨牌游戏成了欧洲人的一项高雅运动。 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多米诺给他们带来这么好的一项运动,就把这种骨牌游戏命名为“多米诺”。到19世纪,多米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运动。在非奥运项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参加人数最多、扩展地域最广的体育运动。 从那以后,“多米诺”成为一种流行用语。在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或“多米诺效应” 头上掉一根头发,很正常;再掉一根,也不用担心;还掉一根,仍旧不必忧虑……长此以往,一根根头发掉下去,最后秃头出现了。哲学上叫这种现象为“秃头论证”。 往一匹健壮的骏马身上放一根稻草,马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马还是丝毫没有感觉;又添加一根……一直往马儿身上添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马身上后,骏马竟不堪重负瘫倒在地。这在社会研究学里,取名为“稻草原理”。 第一根头发的脱落,第一根稻草的出现,都只是无足轻重的变化。当是当这种趋势一旦出现,还只是停留在量变的程度,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当它达到某个程度的时候,才会引起外界的注意,但一旦“量变”呈几何级数出现时,灾难性镜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多米诺骨牌效应告诉我们:一个最小的力量能够引起的或许只是察觉不到的渐变,但是它所引发的却可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有点类似于蝴蝶效应,但是比蝴蝶效应更注重过程的发展与变化。 第一棵树的砍伐,最后导致了森林的消失;一日的荒废,可能是一生荒废的开始;第一场强权战争的出现,可能是使整个世界文明化为灰烬的力量。这些预言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在未来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它们的准确性,或许我们惟一难以预见的是从第一块骨牌到最后一块骨牌的传递过程会有多久。 有些可预见的事件最终出现要经历一个世纪或者两个世纪的漫长时间,但它的变化已经从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开始了。 42范畴效应 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在对记忆信息抽取过程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了选择性搜寻现象。他们发现,如果记忆字表由属于不同范畴的字词所组成,则系列搜索具有选择性的特点。即仅把搜寻的范围限于与探测词有关的某一类中,这种现象称为范畴效应。它表明抽取过程中可能存在分组、分类等对搜寻过程有巨大影响的因素。 43凡勃伦效应 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有一天,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门徒,给他的土地一块石头,叫他去蔬菜市场,并且试着卖掉它,这块石头很大,很美丽。但是师父说:“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 这个人去了。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称菜用的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那个人回来。他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 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但是不要卖掉它,光问问价。”从黄金市场回来,这个门徒很高兴,说:“这些人太棒了。他们乐意出到1000块钱。”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 他去了珠宝商那儿。他简直不敢相信,他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他不愿意卖,他们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但是这个门徒说:“这个价钱我不打算卖掉它。” 他们说:“我们出20万、30万!” 这个门徒说:“这样的价钱我还是不能卖,我只是问问价。” 虽然他觉得不可思议:“这些人疯了!”他自己觉得蔬菜市场的价已经足够了,但是没有表现出来。最后,他以50万的价格把这块石头卖掉了。 他回来,师父说:“不过现在你明白了,这个要看你,看你是不是有试金石、理解力。如果你不也要更高的价钱,你就永远不会得到更高的价钱。” 在这个故事城,师父要告诉徒弟是关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但是从门徒出售石头的过程中,却反映出一个经济规律:凡勃伦效应。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的情景:款式、皮质差不多的一双皮鞋,在普通的鞋店卖80元,进入大商场的柜台,就要卖到几百元,却总有人愿意买。1.66万元的眼镜架、6.88万元的纪念表、168万元的顶级钢琴,这些近乎“天价”的商品流通,往往也能在市场上走俏。 其实,消费者购买这类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这一现象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注意到,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步由追求数量和质量过渡到追求品位格调。 了解了“凡勃伦效应”,我们也可以利用它来探索新的经营策略。比如凭借媒体的宣传,将自己的形象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上的声誉,使商品附带上一种高层次的形象,给人以“名贵”和“超凡脱俗”的印象,从而加强消费者对商品的好感。 这种价值的转换在消费者从数量,质量购买阶段过渡到感性购买阶段时,就成为可能。实际上,在东南沿海的一些发达地区,感性消费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只要消费者有能力进行这种感性购买时,“凡勃伦效应”就可以被有效地转化为提高市场份额营销策略。 44非零和效应 零和效应”之意是:实力相当的双方在谈判时做出大体相等的让步,方可取得结果,亦即每一方所得与所失的代数和大致为零,谈判便可成功。然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越来越走向“非零和”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双赢。  “非零和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要向教师不断灌输“合作行为”的重要意义,尤其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大力提倡“师生合作”和 “师师合作”,力求取得“双赢”成效。 45飞去来器效应 说服XXXXX际需防“飞去来器效应”“说服XXXXX际”是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 所谓“说服”,就是以某种刺激给予接受者一个动机,使之改变其态度或意见,并依照说服者预定意图采取行动。具体地说,说服的过程具有下列5种状况: (1)使接受者对于说服者的诉求内容产生关心和共鸣; (2)使接受者依照说服者的指示采取行动; (3)使接受者与说服者采取同一步骤; (4)使接受者赞成说服者的意见或行动; (5)使接受者重视说服者的立场或信念。不管是哪一种状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总是把说服作为给对方施加影啊的主要方式之一。这是不难理解的。问题是怎样说服。 本世纪初的二、三十年代,美国曾风行一种:“枪弹论”。按此论之意,被说服的对象只不过是一群毫无防御能力的“固定靶”,只要说服者去瞄准他们, “砰——”一声枪响,他们就应声而倒,迅速、简单、神奇、有效。事实证明这显然是荒唐可笑的。 说服是一种通过直接接触、交换意见、从而改XXXXX度的方式。这种方法最明显的特征是双向沟通。一方面,说服者作为沟通的主体发出信息,目标对象接受信息;另一方面,作出反馈。经过这样不断的信息交往,能充分地交换意见,达到改XXXXX度的目的。这就是说,在人际交往的链环中,任何人都不是被动的“枪靶”,而是沟通、主动的积极参与者。你要向他人“开枪射弹”,他人难道不可以躲避一下,甚至操起心灵上的“盾牌”,来个,“挡将回去”么?正因为如此,社会心理学家提请人们在说服XXXXX际中,必须防止“飞去来器效应”。 “飞去来器”是一种掷出去仍能飞回的弯棒武器。同样,如果在说服XXXXX际中不考虑到人的心理深处的规律性,奉行“枪弹论”,那不但收不到说服的效绩,而且还可能会招致不良的后果,即“飞去来器效应”。 是的,说服难。难就难在说服并不等于你“说”对方就自会“服”。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为了成功,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拥有着平等的权利。如同十个画家对着桌上一只苹果写生,由于他们坐的位置不同等原因,所画出来的苹果就不一样的道理;人的观点、想法的不同,也往往取决于各人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如果我们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只是固执地相信自己的想法是正确无误的,对方必须“一说就服”,那就失去了在人际交往中应有的平等、友善的态度,于是就不可能启动头脑中向成功运行的转轴,获得真正能达到说服目的的成功,反而引来“飞去来器效应”,导致自己陷于孤立的状态。 为提高我们的说服XXXXX际能力,避免“飞去来器效应”,首先应该让我们的说服XXXXX谈: (1)动机是纯洁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应有益于事业的进展、同志间的团结。(2)交谈不能违反原则,对话题要有所选择,对不应讲的话决意不讲; (3)提供的信息要实事求是,过分夸大会使人产生怀疑感与不信任感,过分缩小则不易引起对方的充分重视; (4)情调是健康的,不是谈一些低级趣味、消极颓废的话来迎合、取悦对方。 除此之外,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必须认真去把握目标对象的特点。切记,在说服XXXXX际中,我们的目标对象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而人是复杂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决不会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说服者所传递的信息。人自身具有选择性,有决定对信息是接受还是抵制的能力。因此,在说服过程中,要依据目标对象原态度的特点、目标对象的人格特征、目标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采用适度的方法,将信息投入接受范围之内,从而有效地达到说服的目的。不然的话,则不但不能达到说服的目的,反而适得其反,使目标对象更坚持原有的态度,即产生“飞去来器效应”。 在这方面,《芝加哥太阳时报》“忠告专栏”作家莱德勒的成功,无疑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据说,现在世界上每天约有7000万人,在1000多家报刊上读到她的忠告。从1955年9月起当上忠告专栏作家以来,30余年中,她收到了8.38万多封读者来信。针对31000多封需要回答的读者来信,写了10000多篇忠告。她回答的问题既多又广,从个人问题、家庭琐事到公众利益、国家大事乃至世界大事,应有尽有。这位世界著名的被公认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忠告专栏女作家的成功奥秘何在?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乐于接受她的忠告、被她说服呢?关键就在于她对别人的忠告,她要说服人家,总是从目标对象的特点出发,从对方的心理需要出发,使人家在忠告、说服过程中能获得某种心理满足。 我们在说服XXXXX际方面,要从目标对象各方面的特点出发,努力避免“飞去来器效应”,那就自然要求我们采取相应的说服方法。 这里,且让我们看一看下面两种说服方法吧—— 一种叫“思想观念的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原本是行为心理学派的一种心理治疗手段,应用于说服XXXXX际的社会心理学中,就是说,你要说服对方,应该分阶段逐步提出要求,不要急于求成。如果要求过高,不但难以说服对方,反而会使人产生“抗拒心理”。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曾作过一个对比实验。他以家庭主妇为被试,向一组被试者先提出一项要求,在她家门口挂一块牌子,家庭主妇同意了这一要求,后来又提出一项要求,要在她家院子里竖一个架子。向另一组被试者同时提出上述要求。结果表明,最初提出较低的要求,后来又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种方法,比一开始就提出两项要求,容易使人接受而转变态度。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呢?社会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当一个人接受到某种传递信息时,他将接受或拒绝该信息所揭示的立场,是要经历他的认知判断过程的。在他还没有接触到该信息之前,他已经有由自我经验汇集而成的认知信息的依据。说服信息影响态度改变的一个主要因素,是说服信息的立场(外在定锚点)与信息接收者原来态度(内在定锚点)的差距:近者易“同化”,远则易“反向”。这就是说,在说服XXXXX际中,目标对象对传递来的信息所代表的不同程度的赞同立场,既有他自己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范围即“接受纬度”,也有他不愿意或排斥的范围即“拒绝纬度”。为此,我们在说服XXXXX际过程中,在传递说服信息时,要估计发出的信息会落在什么纬度之中。如果信息与目标对象的原态度差距太大,落在拒绝纬度之中,我们就不要急于求成,而应该按照“系统脱敏法”的原理,分阶段逐步提出要求,使信息的落点逐渐从拒绝纬度移向接受纬度。这样,我们说服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否则,要求过高,会产生对比、反差效果,使目标对象感到我们传递的信息所代表的立场过于偏激,而加以拒绝和排斥,于是产生“飞去来器效应”。 另一种说服的方法叫“单面论证和双面论证法”单面论证法是指在说服别人相信自己观点时,只提与自己观点有利一面的分析和论证。而双面论证法则在陈述自己观点时,将利弊得失两面同时谈及,加以比较,突出有利一面,让对方再思考权衡。这两种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单面论证法可以避免相反信息的干扰,但如果处理不好,目标对象觉察到还有信息,以为我们有意不告诉他,便容易怀疑我们,以致降低信息的可信度,甚至引起反感。双面论证法,我们可以与目标对象一起分析对比,使之产生“免疫力”,自觉地改XXXXX度,但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使目标对象不但不接受说服者的立场,反而去接受相反的立场,或者使说服者的信息传递发生干扰。那么,到底是单面论证法好,还是双面论证法好呢?这要看具体情况。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各种不同的特定条件下,两种不同的论证方式,产生的效果不一样: (1)当对方对你的观点比较赞赏或处于中性态度时,采用单面论证法效果较好;而当对方一开始就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时,则以双面论证法较合适。 (2)当对方的文化程度和智力水平较高时,采用双面论证法较适宜,而对低智力低文化者,则用单面论证法较佳。由此我们应当注意,用作说服XXXXX际的方法,我们在安排所要传递说服信息的内容时,一定要认真考虑上述两个因素,从而决定是用单面论证法,还是双面论证法,决不能盲目从事。 有道是: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想,在提高说服XXXXX际能力,避免“飞去来器效应”方面,只要是着眼于对正确扮演社会角色有利,那么,说服的方法也是大可来个“各显神通”的吧? 46改宗效应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罗德·西格尔有一个出色的研究,题目是“改宗的心理学效应”。研究表明,在一个问题对某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时候,如果他在这个问题上能使一个“反对者”改变意见而和自己的观点一致,他宁愿要那个“反对者”,而不要一个同意者。改宗效应”使我们明白:某些没有是非观念的“好好先生”之所以被人瞧不起,乃是因为他们给人一种没有能力的感觉;而不少敢于直言是非,勇于开展批评的人,最终所以能受到人们的喜爱,乃是因为他们给人一种富有才能的感染力。 47共生效应 植物界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在自然界,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往往长势不旺,没有生机,甚至枯萎衰败,而当众多植物一起生长时,却能郁郁葱葱,挺拔茂盛,人们把这种植物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 共生就是两者相互利用(虽然这个词是贬义词,但实际就是这样),同时有利于双方发展的现象,这种情况应不仅限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也会有。 48古烈治效应 这是一个美国笑话,说的是有一位美国前总统和夫人可尼基去一家农场参观养鸡舍,夫人看见公鸡在母鸡身上踩蛋,忽发奇想问陪同的农场主说:你能否告诉我公鸡一天在母鸡身上尽多少次“丈夫”的责任?答:时时尽责一日十余次。夫人说:请把结论告诉总统。农场主过去给总统刚一说完,总统问道:每次都在同一只母鸡身上尽责任吗?答:次次更换伴侣。总统说:请把结论转告夫人。 q+Q/f ]0I1u;|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男女思维的差异,男女都没有错,各人都有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后来它就成了男人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或淡旧)的著名心理学效应了。不过这里讲的是男人的自然属性,要说人的社会性男人还是应该有责任心和道德法律良知的,特别是在古烈治情结发生作用时,他们还是要学会压抑和克己自律的,否则他与动物有区别吗???人所以披了张皮就因为人有理性,如果没有这,社会哪还有次序呀? 49 关系场效应 在角色群体的活动效率中,既可能产生增力作用,也可能导致减力作用。 “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这种情况下“1+1+l"大于3。这在群体成员活动的效率角度上,称之为“群体的增力作用”。 “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种情况下的“1+1+1”却等于0了。这在群体成员活动的效率角度上,称之为“群体的减力作用”。这种由不同的角色扮演者组成的群体产生的内聚力或摩擦力,在社会心理学上,统称为“关系场效应”。 50光环效应 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观察某个人时,对于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鲜明的知觉,从而掩盖了其他特征。美国心理学家戴恩等人有个研究,让被试者看一些照片,照片上的人分别是有魅力的、无魅力的和魅力中等的,然后让被试者从与魅力无关的方面去评价这些人,如他们的职业、婚姻、能力等,结果发现,有魅力的人在各方面得到的评分都是最高的,无魅力者得分最低,这种漂亮的人各方面都好实际上就是光环效应的典型表现。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51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很容易发生在过分讲究“1”和“0”角色分配的情侣身上。经常有一方抱怨自己的BF不懂得付出,只是一味地索取,而对方则不以为然地觉得这是作为“老公”应该尽的责任。究其原因,正是在于两人的关系长期只是陷于单一的流向。一开始,作为“老公”的一方确立了自己“1”的角色以后,为了显示自己男人的宽大肩膀用心呵护自己的爱人,不断地从各个层面的付出,另一方则拼命地体现出自己的“小鸟依人”感。久而久之,“过度理由效应”便产生了作用,两人不自觉地将情侣关系的定位留于浅表的“施予和获得”这个利益层面的原因,而忽视了深层次的感情交流、生活适应和个性融合等等方面。最后,索取的一方的直接欲望越来越膨胀,而付出的一方往往到最后变得疲惫不堪。到分手时,一个会觉得对方自私自利、只为了得到好处而和自己在一起,另一个却会一味地指责对方根本不爱自己或者另有他欢才不再对自己付出。   可以看出,“过度理由效应”常常更多在缺心眼的人身上体现。就像那个抛弃了原来的BF而毅然转投日本男人怀抱的男孩一样。若非看重了表面的外貌、长相等因素吸引,他也不可能做出如此重大的抉择,丝毫不考虑真的东渡日本以后其他种种更为重要的后果。所以,单纯的付出虽然能够暂时保持表面上的火热与紧密,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分崩离析的前奏。一旦这种付出由于对方与日俱增的欲望而无法维继时,那就预示着悲剧的上演,因为让对方得以相信那个能维系两人关系的表面理由已不复存在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亲朋好友帮助我们,我们不觉得奇怪,因为“他是我的亲戚”、“他是我的朋友”,理所当然他们会帮助我们;但是如果一个陌生人向我们伸出援手,我们却会认为“这个人乐于助人”。 同样,在家庭生活中,妻子和丈夫常常无视对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因为“这是责任”、“这是义务”,而不是因为“爱”和“关心”;一旦外人对自己做出类似行为,则会认为这是“关心”,是“爱的表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这就是由于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过度理由效应”。每个人都力图使自己和别人的行为看起来合理,因而总是为行为寻找原因,一旦找到足够的原因,人们就很少再继续找下去,而且,在寻找原因时,总是先找那些显而易见的外在原因,因此,如果外部原因足以对行为做出解释时,人们一般就不再去寻找内部的原因了。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在一个小乡村里休养,但附近却住着一些十分顽皮的孩子,他们天天互相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 他把孩子们都叫到一起,告诉他们谁叫的声音越大,谁得到的报酬就越多,他每次都根据孩子们吵闹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到孩子们已经习惯于获取奖励的时候,老人开始逐渐减少所给的奖励,最后无论孩子们怎么吵,老人一分钱也不给。 结果,孩子们认为受到的待遇越来越不公正,认为“不给钱了谁还给你叫”,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声吵闹。 行为如果只用外在理由来解释,那么,一旦外在理由不再存在,这种行为也将趋于终止,因此,如果我们希望某种行为得以保持,就不要给它足够的外部理由。 公司老板如果希望自己的职员努力工作,就不要给予职员太多的物质奖励,而要让职员认为他自己勤奋、上进,喜欢这份工作,喜欢这家公司;希望孩子努力学习的家长,也不能用太多的金钱和奖品去奖励孩子的好成绩,而要让孩子觉得自己喜欢学习,学习是有趣的事 52哈奇森效应 哈奇森是加拿大的一个业余物理爱好者,他喜欢鼓捣一些奇怪的科学实验,他的家里摆满了实验用品。他可能与很多奇思妙想的科幻电影主角相似,唯一的不同只是,他这个人物并不是虚构的,他的实验也不是。 1979年的一天,哈奇森正在研究泰斯拉纵波(尼古拉·泰斯拉,无线电之父)。由于实验场地有限,那些用来发射电磁场和波的设备,比如泰斯拉线圈、高频发生器等等,只能勉强塞入到一个小屋子里。哈奇森把所有机器都打开,然后安静地等待着他的实验结果。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哈奇森突然感到有个东西落在肩膀上,他斜眼一看,是块金属片,他也没怎么在意,把那金属片扔了回去,它却又飞了过来,打在他身上!这时哈奇森再观察屋里的其它动静——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放在地上的一根大铁棒竟然飞了起来,在空中悬浮了一秒钟,然后“砰”的一声,又摔到了地上! 发生了什么? 为了搞清楚真相,哈奇森一次次地重复他的实验,又有令人惊骇的现象发生。比如:物体持续飘浮起来,像木头、塑料、泡沫塑料、铜、锌,它们会在空中盘旋,来回穿梭,形成旋涡并且不断升起,甚至有些物体会以惊人的速度自动抛出,撞击到人身上。 但这样的魔幻效应并不是时时都发生的,有时需要静静地等上好几天的时间才能看到一次,而在大多数时间里,没有任何异常状况发生。后来,通过对仪器不断地变换位置,比如光谱分析器、磁力计、盖格计数器(盖格计数器其实是辐射探测器的一种,可用来测量肉眼看不见的带电微粒)等仪器,哈奇森终于摸透了魔幻效应的“脾性”,可以很快制造出魔幻效应了。 进一步的实验还发现:由水泥和石头堆砌起来的屋子周围会突然起火;镜子自己碎裂,碎片能飞到100米之外!金属会卷曲、破裂,甚至会碎成面包屑状的粉末;不同的金属可以在室温下熔合在一起,有的金属可以变成果冻或泥的状态,当仪器所产生的场被撤走后,它们会重新变硬;空中出现光束,紧接着无数光环显现,与此同时,容器中的水开始打旋…… 真是闻所未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无数人都争抢着去看哈奇森的实验。哈奇森还向人们展示了无数实验中留下的样品——那些被“劈”开的金属、被弯曲了的粗大钢条、从铝块中冒出来的硬币…… 53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此乃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依据这一效应,作为国家,要加大对人才的宣传力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节对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 54海格力斯效应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跟我过不去,我也让你不痛快”。被称为“海格力斯效应”。这是指一对一的人际互动。这是一种人际间或群体间存在的怨怨相报、致使仇恨越来越深的社会心理效应。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位英雄大力士,叫海格力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路上,看见脚边有个像鼓起的袋子样的东西,很难看,诲格力斯便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被海格力斯一脚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并成倍成倍地加大,这激怒了英雄海格力斯。他顺手操起—根碗口粗的木棒砸那个怪东西,好家伙,那东西竟膨胀到把路也堵死了。海格力斯奈何不了他,正在纳闷,一位圣者走到海格力斯跟前对他说:“朋友.快别动它了,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你若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这个袋子,开始很小,如果你忽略它,矛盾化解,它会自然消失;如果你与它过不去,加恨于它,它会加倍地报复。 55赫洛克效应 心理学家赫洛克(E.B.Hunlock)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分成四个等组,在四种不同诱因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第一组为表扬组,每次工作后予以表扬和鼓励;第二组为受训组,每 次工作后严加训斥;第三组为被忽视组,不予评价只让其静听其它两组受表扬和挨批评;第四组为控制组,让他们与前三组隔离,不予任何评价。结果工作成绩是前三组均优于控 制组,受表扬组和受训斥组明显优于忽视组,而受表扬组的成绩不断上升。这个实验表明:及时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能强化工作动机,对工作起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明显 优于批评,而批评的效果比不予任何评价的好。 56黑暗效应 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 有个这样的案例:有一位男子钟情于一位女子,但每次约会,他总觉得双方谈话不投机。有一天晚上,他约那位女子到一家光线比较暗的酒吧,结果这次谈话融洽投机。从此以后,这位男子将约会的地点都选择在光线比较暗的酒吧。几次约会之后,他俩终于决定结下百年之好。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后的结论是,在正常情况下,一般的人都能根据对方和外界条件来决定自己应该掏出多少心里话,特别是对还不十分了解但又愿意继续交往的人,既有一种戒备感,又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好的方面尽量展示出来,把自己弱点和缺点尽量隐藏起来。因此,这时双方就相对难以沟通。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Lorenz)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正确,一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加有诗意的蝴蝶。对于这个效应最常见的阐述是“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通常用于天气,股票市场等在一定时段难于预测的比较复杂的系统中。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发人深省的“蝴蝶效应”。 57华盛顿合作规律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这多少有点类似于“三个和尚”的故事。 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在人与人的合作中,假定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为1,那么10个人合作的结果有时比10大得多,有时甚至比1还要小。因为人不是静止的物,而更像方向不同的能量,相互推动时自然事半功倍,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58蝴蝶效应 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的发现谈起。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他把一个中间解取出,提高精度再送回。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竟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计算机没有毛病,于是,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即:“混沌 ”,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这个发现非同小可,以致科学家都不理解,几家科学杂志也都拒登他的文章,认为“违背常理”:相近的初值代入确定的方程,结果也应相近才对,怎幺能大大远离呢!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如问:两个眼睛的视敏度是一个眼睛的几倍?很容易想到的是两倍,可实际是 6-10倍!这就是非线性:1+1不等于2。激光的生成就是非线性的!当外加电压较小时,激光器犹如普通电灯,光向四面八方散射;而当外加电压达到某一定值时,会突然出现一种全新现象:受激原子好象听到“向右看齐”的命令,发射出相位和方向都一致的单色光,就是激光。非线性的特点是:横断各个专业,渗透各个领域,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时时有。” 如:天体运动存在混沌;电、光与声波的振荡,会突陷混沌;地磁场在400万年间,方向突变16次,也是由于混沌。甚至人类自己,原来都是非线性的:与传统的想法相反,健康人的脑电图和心脏跳动并不是规则的,而是混沌的,混沌正是生命力的表现,混沌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非混沌系统快。由此可见,非线性就在我们身边,躲也躲不掉了。 1979年12月,洛伦兹(Lorenz)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蝴蝶效应”之所以令人着迷、令人激动、发人深省,不但在于其大胆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色彩,更在于其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内在的哲学魅力。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用在西方流传的一首民谣对此作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所谓“蝴蝶效应”。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确实能够造成这样的恶果。一个明智的领导人一定要防微杜渐,看似一些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集体内部的分崩离析,那时岂不是悔之晚矣? 横过深谷的吊桥,常从一根细线拴个小石头开始。 59环境效应 当回忆时的情境和学习时所情境完全一样时,记忆效果最佳。通常把这一现象称为环境效应。如果你要在某一课堂进行考试,那么在这个课堂里学习材料比在图书馆或宿舍里学习更为有利。这个概念是和刺激的泛化紧密相联的。当然,环境是指一个人学习和回忆时的周围情境,如房子的大小、墙壁的颜色、噪音的量等等。近来,这个概念已经扩大到包括学习者学习和回忆时的生理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的身体也是他所处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为了得到最佳的记忆,产生积极的环境效应,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在学习和回忆时也应尽可能地相似。 60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贩马时,把马匹放出来供顾客挑选,但附加一个条件即只许挑选最靠近门边的那匹马。显然,加上这个条件实际上就等于不让挑选。对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后人讥讽为“霍布森选择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谁如果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就不可能进行创造性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道理很简单: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选择中产生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方案供对比选择、判断才有可能做到合理。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非”的话,这能算是判断吗?只有在许多可供对比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判断,才算得上判断。因此,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就等于无法判断,就等于扼杀创造。 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西方电力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和生产效益关系实验中发现了实验者效应,称霍桑效应。   实验的第一阶段是从1924年11月开始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益的关系,设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结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实验组产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变的控制组产量也增加。另外,有试验了工资报酬、工间休息时间、每日工作长度和每周工作天数等因素,也看不出这些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益有何直接影响。第二阶段的试验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领导的,着重研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被实验者在精神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参加试验的工人被置于专门的实验室并由研究人员领导,其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参与试验的感觉,觉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而使工人从社会角度方面被激励,促进产量上升。  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当同学或自己受到公众的关注或注视时,学习和交往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同学和老师所接受和赞赏的,我们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赞赏,也才可能让我们的学习不断进步,充满自信! 61霍桑效应 在美国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很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由心理学家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一系列试验研究。这一系列试验研究的中心课题是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个“谈话试验”,即用两年多的时间,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诸多不满,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倍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为“霍桑效应”。 “霍桑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人在一生中会产生数不清的意愿和情绪,但最终能实现能满足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切莫压制下去,而要千方百计地让它宣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和工作都有利。据载:如今有单位专门设立“牢骚室”,这正是“霍桑效应”在管理.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62棘轮效应 商朝时,纣王登位之初,天下人都认为这位精明的国君的治理下,商朝的江山一定会坚如磐石。 有一天,纣王命人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十分高兴地使用这双象牙筷子就餐。他的叔父箕子见了,劝他收藏起来,而纣王却满不在乎,满朝文武大臣也不以为然,认为这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 箕子为此忧心忡忡,有的大臣莫名其妙地问他原因,箕子回答说:“纣王用象牙做筷子,必定再不会用土制的瓦罐盛汤装饭,肯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美玉制成的饭碗;有了象牙筷、犀牛角杯和美玉碗,难道还会用它来吃粗茶淡饭和豆子煮的汤吗?大王的餐桌从此顿顿都要摆上美酒佳肴了;吃的是美酒佳肴,穿的自然要绫罗绸缎,住的就要求富丽堂皇,还要大兴土木筑起楼台亭阁以便取乐了。对这样的后果我觉得不寒而栗。” 仅仅5年时间,箕子的预言果然应验了,商纣王瓷意骄奢,便断送了商汤绵延500年的江山。 在上面的故事中,箕子对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的评价,运用了现代经济学一种消费效应――棘轮效应。 所谓棘轮效应,又称制轮作用,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这种习惯效应,使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即相对于自己过去的高峰收入。 这一效应是经济学家杜森贝提出的。古典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消费是可逆的,即绝对收入水平变动必然立即引起消费水平的变化。针对这一观点,杜森贝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消费决策不可能是一种理想的计划,它还取决于消费习惯。这种消费习惯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生理和社会需要、个人的经历、个人经历的后果等。特别是个人在收入最高期所达到的消费标准对消费习惯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棘轮效应可以用宋代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一句著名的话来概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出自他写给儿子司马康的一封家书《训俭示康》中,除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著名论断,他还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司马光秉承清白家风,不喜奢侈浪费,倡导俭朴为美,他写此家书的目的在于告诫儿子不可沾染纨绔之气,保持俭朴清廉的家庭传统。 在物质不再匮乏,生活必须品不再靠计划供应的今天,在保健品、营养品、吃饭穿衣以及文娱活动极其丰富的家庭生活环境里,再提“由奢入俭”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 诚然,棘轮效应是出于人的一种本性,人生而有欲,“饥而欲食,寒而欲暧”,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人有了欲望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求满足。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对于欲望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纵,对于过度的及至贪得无厌的奢求,必须加以节制。如果对自己的欲望不加限制的话,过度地放纵奢侈,没能培养俭仆的生活习惯,必然会使自古“富不过三代”之说就成了必然,就必然出现“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的情况。 西方一些成功企业家虽家境富裕,但依然对子女要求极严,从不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甚至寒暑假还让孩子四处打工。这些成功企业家并不是苛求子女能为自己多赚一点钱,而是希望子女懂得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懂得俭仆和自立。 这一点在比尔·盖茨的身上体现尤为明显。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个人资产总额达460亿美元。但是他在巴黎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将要把自己的巨额遗产返还给社会,用于慈善事业,而只给三个子女继承区区几百万美金 比尔·盖茨的慈善事业始于1993年秋天。当时,他和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梅琳达等人到非洲旅游,当地人民的极度贫困激起盖茨心灵的震颤。盖茨感慨之余,建立了9400万美元的基金会。 2000年1月,盖茨将原先的两个基金会合并,组成了“比尔与梅琳达基金会”。这一基金会由父亲老盖茨统领,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总额高达240亿美元。老盖茨说,他的退休生活其乐无穷。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挥霍”儿子赚来的财富上,把这些钱拿来捐赠给全球各地的医疗和教育计划。 盖茨夫妇曾经表示,他们死后,只有几百万美元的遗产会属于自己的孩子,其他部分,将都捐给慈善事业。有记者好奇地问梅林达,难道不担心将来孩子们会因此而恨他们吗?梅林达回答道:“他们三人现在还小,我现在只能和他们谈谈吃的、穿的东西。将来,他们肯定会得到一些财产,不过我们会等他们长大些再跟他们谈这个。我们相信,如果父母的教育得法,孩子们对待财富的看法不会和我们不同。” 盖茨认为,拥有很多不劳而获的财富,对于一个站在人生起跑点的子女来说并不是件好事,他觉得子女的人生和潜力应和出身的富贵和贫寒无关。比尔?盖茨称 ,他和妻子耳濡目染在健康、教育、研究等领域还存在着的很多不平等现象。因此,决定将自己的财产用于解除这样的不平等上。他还希望其他有钱人也能够将自己的财产回归社会、用于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不平等。 从社会的角度业说,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不能放任棘轮效应任意发挥作用,无限制地利用资源来满足人类无尽的欲望。有一位作家曾经把那些过度使用资源的人类个体比作癌细胞―― “我们常以为癌细胞是不健康的细胞,其实不然,癌细胞是最健康、最有活力的,别的细胞虽然会分裂,但分裂会有止境。癌细胞的分裂永远不会停止。不断的分裂需要养分,但是人的养分有限,癌细胞的不断分裂最后将其它正常细胞的养分吸取得一乾二净。 ……因为太健康,所以我们吃得多。因为有钱,所以我们消耗掉大量能源。可是,地球上就这么多资源,我们用得多,其它人类就倒霉了。 百分之八十的资源,由百分之二十的人类消耗掉。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们这样地吃远洋的鱼,全地球海里的鱼只够我们吃一天。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们一样地享受,地球上的资源能撑多久?” 但是从社会人文的角度来考察,却存在着一个奇怪的悖论,那就是:虽然癌细胞无论对人体还是社会都造成巨大的负担,在我们的身边却到处充斥着一种尊崇“癌细胞”的文化, 那些如正常细胞一样进行次数有限的成长者,即使周围养分充足,仍会彼此联络,以决定是否自我限制。这些人被我们视为是一些无能无为的“弱者”,而那些与此相对的所谓“强者”,却像癌细胞一样缺乏正常细胞具有的抑制机制,会不顾周遭环境,无止尽的扩张和成长。他们一有机会就会脱离原有的环境,移转到其它地方发展新天地,他们挥霍着人类社会大部分的资源营养,并且一有机会就会攻击那些对社会进行必要调整的活动。 这样的“强者”中,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对资源的巨大浪费之中,却被尊为时代的英雄,最可悲的是,人们尊崇他们并不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和付出,却是因为他们一掷千金的豪气、穷奢极侈的挥霍…… 研究棘轮效应的负面作用,可以尽可能降低我们这个世界上“癌细胞”的数量,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也更加稳定地发展。 63缄默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做到基本上不使用强迫手段并不难。人们虽然会在皮鞭面前屈服,可那不过是表面上的服从,内心却充满了反叛、仇恨的复杂感情。不仅在感情上,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正确信息的传播受到限制的现象。对统治者,人们大都愿意挑对方喜欢的、迎合对方的话来说,尽量避免说让对方不快或有可能降低自身价值的话。 这就叫"缄默(MUM)效应"。职员在工作上犯了错误后因为害怕上司的威严而保持"缄默",这样上司便得不到正确的信息,结果就会因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而造成日后的重大损失。 从长远考虑,无论是在感情上还是在工作上都应尽量不使用强制手段。但对于上司或父母、教师等身份的人来说,强制手段不失为一种对下属或晚辈、学生发挥作用的简单快捷的好办法。同时,越是对自己的才干和人格魅力没有信心的人越会行使强制手段,因为他们自认为没有其他行之有效的办法去说服别人。 就像风和太阳的寓言所讲的那样,光靠猛烈的暴风雨是掀不掉人身上的衣服的,而平时以礼相待,在认为有必要发作时点到为止,这才是最有效的。 64奖惩效应 奖励和惩罚是对学生行为的外部强化或弱化的手段,它通过影响学生的自身评价,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由奖惩所带来的行为的强化或弱化就叫做奖惩效应。心理学实验证明,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但奖励学生的原则应是精神奖励重于物质奖励,否则易造成"为钱而学"、"为班主任而学"的心态。同时奖励要抓住时机,掌握分寸,不断升化。当然"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必要的惩罚是控制学生行为的有效信号。惩罚时用语要得体、适度、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受罚和怎样改过。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奖惩的频率,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看,当奖惩的比例为5:1时往往效果最好。 65结伴效应 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结伴从事相同的一项活动时(并不进行竞赛)相互之间会产生刺激作用,提高活动效率。例如:学生在一起作作业比独立完成作业的效率高。 可以相应组成学习小组。教师应注意课上的效率,注意时间分配。… 66进门坎效应 在心理学中,“进门坎效应”指的是如果一个人接受了他人的微不足道的一个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或是想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极有可能接受其更大的要求。关于这个效应的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在实验中提出的。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说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他们在第一个居民区直接向人们提出这个要求,结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绝,接受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而在第二个居民区,实验者先请求众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他们在几周后再向这些居民提出竖牌的有关要求,这次的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为什么同样都是竖牌的要求,却会产生如此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研究者认为,人们拒绝难以做到的或违反个人意愿的请求是很自然的,但一个人若是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以行动来符合所被要求的各种知觉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自己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而恢复协调的内部压力会支使他继续干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帮助,并使态度的改变成为持续的过程。运用这个方法来使别人接受自己的要求的现象,心理学上叫做“进门坎技术”。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这样的技巧来与人们进行沟通,就可能更易于得到对方的配合与支持。比如:交警在执勤时,发现有人违章驾驶,截停违章司机后用严厉的言语训斥他,或粗暴地责令其交出驾驶执照以登记罚款,这样的态度很容易造成司机心理上的抵触,从而人为地增加了工作的难度。这时,不妨考虑根据“进门坎效应”的原则,换一种沟通方式与司机进行交流。这里提供一种思路供参考:如截停当事人后,首先微笑并敬礼示意,再对他进行简短的交通安全常识宣传,然后指出其属于哪一种违章,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尽量从当事人自身安全的角度来劝说,使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最好还能配合使用小的宣传彩页或安全常识小卡片,让市民清楚知道自己违反了哪一条驾驶规则,设计一套“友情提示卡通图案”让他从所犯错误的“肇事者”卡通系列贴纸里选取相应的那种贴在方向盘上,以便在以后的驾驶中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违反交通规则。这样的方法既能达到教育管理的目的,又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形成比较良好的警民关系。即使必须采取罚款等措施的,经过这样的铺垫,也有利于使对方心悦诚服,采取主动配合的态度。 其实“进门坎效应”也能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得到运用,这需要我们慢慢去摸索和体验。可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使用,让他人从心底里愿意接受你提出的观点。在实际生活里灵活地用好这个心理学小原理,经由沟通交往的过程,一步步地迈进他人的“心田”,给对方留下亲切友好的印象 67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它讲的是夏娃被神秘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被贬到人间,这种被禁果所吸引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由于青少年处在特殊的发育期,好奇心强,逆反心理重,因此常出现禁果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有两个:①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②要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68近因效应 一 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能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二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XXXXX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69金鱼缸法则 金鱼缸是玻璃做的,透明度很高,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 “金鱼缸”法则运用到单位管理中,就是要求领导者增加单位各项工作的透明度。单位的各项工作有了透明度,领导者的行为就会置于全体下属的监督之下,就会有效地防止领导者享受特权、滥用权力,从而强化领导者的自我约束机制。 务必记住:透明公开是防止腐败和不正之风的法宝之一。 1、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由于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学习好",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这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学生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一些学生常以"我的爸爸是经理"、"我的爷爷是XXXXX"等为炫耀,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学生养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形心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 70竞争优势效应 在双方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人们也往往会优先选择竞争,而不是选择对双方都有利的“合作”。 71酒·污水效应 如果你把一汤匙的酒倒进一桶污水里,你得到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你把一汤匙的污水倒进一桶酒里,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酒·污水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在一些学校中难免碰到个别“污水”式的教师,他们人数虽然很少,但破坏力巨大。为此,学校领导要花费精力处理这类“污水”。 72角色效应 现实生活中,人们以不同的社会角色参加活动,这种因角色不同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被称为角色效应。人的角色的形成首先是建立在社会和他人对角色的期待上的,由于很多班主任普遍存在着对学生社会角色期望的偏差,比如 " 好学生 " 的标准就是 " 学习好 " ,而学习好的标准就是成绩好,这对学生的成长和角色发展都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学生出现了角色概念的偏差,一些学生常以 " 我的爸爸是经理 " 、 " 我的爷爷是XXXXX " 等为炫耀,把自己与长辈的角色等同起来,颠倒了角色概念的关系,致使这类学生养成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畸形心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确定学生的角色,通过采取角色扮演、角色创造等形式实现学生的角色行为。 73刻板效应 生活中常可见到这样的例子:青年人往往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又往往认为青年人举止轻浮。教授总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工人则是身强力壮、举止豪爽等。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的心理现象被称为刻板效应。虽然这一效应在群体心理中比较多见,但在不少班主任心中也存在。曾经有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有一阶段学习特别刻苦,在期末考试时成绩特别突出,知道考试成绩后,一些班主任说的是:"成绩是不错,作弊了吗?" 由于平时班主任已对学生有了刻板印象,在学生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标准去评价学生,很容易造成偏见、成见,既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也影响了班主任形象。 74空白效应 心理实验表明,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这就是空白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班主任要善于留白,如在表达方面留白,针对某些问题,班主任不妨先不说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去想、去说,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在实践方面留白,给学生一个锻炼和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思考方面留白,班主任应给学生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判断和面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就会逐渐提高。在批评方面留白,批评之后,留有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责备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会有一种被"穷追不舍"之感,反抗心理就会锐减。 75 库里肖夫效应 苏联电影导演列夫.库里肖夫通过镜头剪接所作的一项实验,该实验实际上是由普多夫金具体操作的。库里肖夫为了弄清楚蒙太奇的并列作用,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剪为三段,分别接在一碗汤、一个正在做游戏的孩子和一具老妇人的尸体的镜头之前,结果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却似乎发现了莫兹尤辛的情绪变化——分别对应着饥饿、喜悦和忧伤。库里肖夫由此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心理基础,并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等理论。他得出的结论是,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并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成为电影艺术。他提出了积极的创作纲领:影片的结构基础不是来自现实素材,而是来自空间结构和蒙太奇。 76冷热水效应 一杯温水,保持温度不变,另有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当先将手放在冷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感到温水热;当先将手放在热水中,再放到温水中,会到温水凉。同一杯温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冷热水效应。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只不过是秤砣并不一致,也不固定。随着心理的变化,秤砣也在变化。当秤砣变小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大,当秤砣变大时,它所称出的物体重量就小。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就是受这秤砣的影响。人际交往中,要善于运用这种冷热水效应。 运用冷热水效应,可以获得对方的好评。  人处世上,难免有事业上滑坡的时候,难免有不小心伤害他人的时候,难免有需要对他人进行批评指责的时候,在这些时候,假若处理不当,就会降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巧妙运用冷热水效应,就不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形象,反而会获得他人一个好的评价。当事业上滑坡的时候,不妨预先把最糟糕的事态委婉地告诉别人,以后即使失败也可立于不败之地;当不小心伤害他人的时候,道歉不妨超过应有的限度,这样不但可以显示出你的诚意,而且会收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当要说令人不快的话语时,不妨事先声明,这样就不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使他人体会到你的用心良苦。这些运用冷热水效应的举动,实质上就是先通过一二处“伏笔”,使对方心中的“秤砣”变小,如此一来,它“称出的物体重量”也就大了。 某汽车销售公司的老李,每月都能卖出30辆以上汽车,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由于种种原因,老李预计到这个月只能卖出10辆车。深懂人性奥妙的老李对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5辆车。”经理点了点头,对他的看法表示赞成。没想到一个月过后,老李竟然卖了12辆汽车,公司经理对他大大夸奖一番。假若老李说本月可以卖15辆或者事先对此不说,结果只卖了12辆,公司经理会怎么认为呢?他会强烈地感受到老李失败了,不但不会夸奖,反而可能指责。在这个事例中,老李把最糟糕情况――顶多卖5辆车,报告给经理,使得经理心中的“秤砣”变小,因此当月绩出来以后,对老李的评价不但不会降低,反而提高了。   蔡女士很少演讲,一次迫不得已,她对一群学者、评论家进行演说。她的开场白是:“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自然不会说出精彩绝伦的话语,因此恳请各位专家对我的发言不要笑话……”经她这么一说,听众心中的“秤砣”变小了,许多开始对她怀疑的人,也在专心听讲了。她的简单朴实演说完成后,台下的学者、评论家们感到好极了,他们认为她的演说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对于蔡女士的成功演讲,他们抱以热烈的掌声。 当一个人不能直接端给他人一盆“热水”时,不妨先端给他人一盆“冷水”,再端给他人一盆“温水”,这样的话,这人的这盆“温水”同样会获得他人的一个良好评价。 77连带效应 教师评改论文式试题时常常产生的一种现象,它是由前后试题的连带关系造成的。前一试题的得分常常会影响到后一试题的得分。在客观式的试题中,这种连带效应不易产生,因为客观式试题前后各题的界限比较分明,而且标准答案也比较确定,不会产生游动;而论文式试题的标准答案却留有游动的余地。目前高考阅卷中,采用了“流水作业”批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连带效应。 78链状效应 有一句俗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为链状效应,它是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影响作用。这种效应在年龄低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学生的链状效应看不是单方面的,既表现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在个性、情绪、兴趣、能力等方面发生综合影响。利用学生的链状效应,让不同性格的学生在一起可以取长补短。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有意识地优化学生周围的环境,如让娇生惯养的学生与独立性较强的朋友做伴,胆小畏怯的学生应和勇敢坚强的学生交友。 79临近效应 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这与俩人住处的远近有很大关系。这被称为邻近效应。那么为什么邻近性会引发好感呢? 增强亲近感 邻近性一般都会增强亲近感。住得近的人自然碰面的机会也相对频繁,重复的接触就会引发、增强相互间的好感。 强烈的相似性 人们大多选择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与自己相近的人为邻,而地理位置上的邻近性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相似性。 越是邻近的人,其可利用度也越高 邻居之间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和费用便可成为好朋友,而且有很多事可以相互嘱托,有快乐可以共同分享。比如可以请邻居照看孩子或房子,家里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小事都可以相互照应。 认知的一贯性 与讨厌的人比邻而居,在心理上是难以忍受的。人们在交往中大多愿意接近与自己合得来、住所比较近的人。 80零和游戏原理 当你看到两位对弈者时,你就可以说他们正在玩“零和游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总会有一个赢,一个输,如果我们把获胜计算为得1分,而输棋为-1分,那么,这两人得分之和就是:1+(-1)=0。 这正是“零和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是零。 零和游戏原理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是因为人们发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能发现与“零和游戏”类似的局面,胜利者的光荣后面往往隐藏着失败者的辛酸和苦涩。从个人到国家,从到经济,似乎无不验证了世界正是一个巨大的“零和游戏”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个别人、个别地区和个别国家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掠夺,这是一个“邪恶进化论”式的弱肉强食的世界。 但20世纪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合作,皆大欢喜的结局是可能出现的。但从“零和游戏”走向“双赢”,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别人的小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81留面子效应 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出较少的的要求,往往比直接提出后者更容易让对方接受。 82流言的心理效应 《战国策·秦策二》记载:“费人胡与曾了同名者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与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苦。须臾,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自若 。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普参是古代有名的贤人,他十分重品德修养,每天都要三番五次地反省自己。其母对他十分了解,相信自己儿子不会干出杀人之事,但经不起众口一词再三告以“曾参杀人”,便再也坐不住,放下织布的梭子翻墙逃走了。后以曾参杀人一词喻流言可畏。 83罗米欧与朱丽叶效应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米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他们相爱很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里其它成员的认可,双方的家长百般阻挠。然而,他们 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 84罗森塔尔的负效应(反期望) “罗森塔尔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克布森1968年通过实验研究而提出来的,它揭示了教育过程中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实验者向教师提供某类学生有极好发展潜力的假信息,引发教师对这类学生产生期望,从而对他们表现出特别的关照、注意;学生体察到教师对自己的这种期望,受到激励,因而更加勤奋努力地学习,结果,智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 由于“罗森塔尔效应”的特殊效果,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喜欢运用。然而仔细分析各类教育案例就会发现,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罗森塔尔效应”差异明显:有的同学对老师的亲近与关注反应积极,“期望”产生的效应良好;但也有不少同学“期望”的效应较差,有时甚至表现得更为消极和失望。这说明,“罗森塔尔效应”与任何一种心理现象的产生一样,是带有条件的,有其产生的心理基础,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只有在“适当的心理条件”下才会起作用。如,只有在充分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自我意识等特点的基础上,有分寸地发出“期望”,“罗森塔尔”才会产生强烈的“正效应”;否则可能会产生零效应,甚至负效应。负效应的产生多与下面的心理态势相关: 一、学习动机模糊不清 “罗森塔尔效应”产生的心理前提首先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力量。心理学的调查研究材料表明:学习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以动机在每个学生身上起作用的大小而论,又有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教师亲近的态度、满含期望的特别关注,只是一种外在条件,只有当学生高度重视并且渴望得到老师的这种“关注”,“期望”的效应才会产生。学生这种渴望受到老师重视、获得老师表扬的心理趋向,就成为了学习的附属内驱力,学生附属内驱力越强,教师期望产生的价值就越高。受多种原因的影响,一些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模糊不清,形成的附属内驱力表现为紊乱而弱小,因此,期望产生的价值也不会太大。 二、逆反心理强烈反弹 一些学生对于自己在家庭、社会或学校中的地位不满意,或自己的父母、亲人在社会上长期处于被排斥甚至被欺凌的地位,因此常常会无意识地把一切有权威的人,甚至一切XXXXX都看成有威胁的人物,看成自己或家庭受打击受痛苦的来源。而处在他们的年龄,是很容易把这种仇视转移到在学校生活中处于优势地位的教师身上的,此时处于“靶子”地位的教师,他们对学生的期待暗示不但不能被接受,反而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反弹或对抗。这些学生害怕上老师的“当”,不愿成为教师的“宠儿”,教师的期待在他们身上所起的作用往往是负面的,呈负效应。 三、自我独立意识明显(人际心理http://www.gaoyn.com提示:原文刊于《班主任》)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的期待暗示只有在那些自我意识不强和易受暗示的学生身上才起作用,“罗森塔尔效应”也才能显示一定效果。而事实上,多数中学生的意向是不随教师的期待而改变的,特别是自我意识日益增强的中学生,紧张、单调的学习考试生活使他们长期处于消极压抑的心理状态下,独立意识的发展往往超过同龄人。在他们面前,教师的态度不再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在学习自觉性稍强的时候,占支配地位的学习愿望不仅仅是为实现教师的预言;而自觉性很差的时候,教师的期望则更难转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学习行动。 所以,教师的期待如果要产生如其所期待那样的正效应,必须努力创设适当的心理条件:一是期待输出者——教师,应通过自身的知识、能力、修养、人格取得学生的信任,获得他们的信赖;二是应帮助期待信息的接受者—学生,具备接受期待的内部心理机制。 85蚂蚁效应 蚂蚁是自然界最为团结的动物之一,一只蚂蚁的力量确实是微不足道的,但100万只甚至更多只的蚂蚁组成的军团则可以横扫整片树木或一幢幢高楼,可以将一只狮子或老虎在短短的时间内啃成一堆骨头。 “蚂蚁效应”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学校领导者要有“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将教师紧密地团结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韩往一处流”的合力局面。 86马太效应 一《圣经》中"马太福音"一章里有一句名言:"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美国著名哲学家罗帕特·默顿发现了同样的现象,即荣誉越多的科学家,授予他的荣誉就越多;而对那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对其作出的成绩往往不予承认。他于1973年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就是好学生好对待,差学生差对待,而好与差的标准主要还是学习成绩。对于一些班主任心目中的好学生来说,爱"过剩"的时候,就会贬值,他们对表扬就会变得麻木不仁,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种优越的社会心理环境会使他们在成长中变得非常脆弱,经不起挫折。而对另外一些学生仅仅因为分数不高,就会长期处在被班主任的关爱遗忘的角落,这种人为造成的恶劣的心理环境,将会使他们情绪偏激、行为带有触发性和冲动性,这样必然导致学生个性的畸形发展,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 二马太效应是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发言机会就多,而发言机会愈多能力愈强,学习能力弱者反之,造成优者越优,差者越差,两极分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能力较高的成员受到尊重,并取得领导地位,甚至抢尽风头或牺牲其它组员的利益来自我获益;而能力较低的成员则完全丧失了合作学习的兴趣。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是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积极作用是:“马太效应”使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荣誉和越来越高的评价,这对小组内表现一般的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他们去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太效应”将客观上促使组内竞争的产生,而合作学习并不排斥竞争,这是符合合作学习的精神的。其消极作用是:获得高评价的学生,如果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容易产生居功自傲、遭小组成员非议等不利合作行为的现象。很显然,如果一味放任小组成员的自发无序地竞争只会导致不均衡的加剧。 消除合作学习中 “马太效应” 的消极作用,要求我们努力实现评价的社会公平感。“马太效应”的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个人职责不明确,以及老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注意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进步。所以,在合作学习的评价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教师还需要讲究评价策略,做到指导与激励相结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小组中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应注意到他们的点滴进步。 87 毛毛虫效应 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而无法破除尾随习惯而转向去觅食。 88美女效应 羅馬一家自助餐廳的老板想出一個賺小費的妙計。他請來一位非常漂亮的姑 娘,坐在櫃台邊收錢,以便使男客們神魂顛倒,慷慨解囊。誰知那位姑娘上班後 沒過幾天,就對老板說:「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老板忙問:「這是怎麼 回事呢?」「現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櫃台邊反覆地數找給他們的零錢。」 89门槛效应 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替慈善机构募捐时,仅仅是附加了一句话"哪怕一分钱也好",就多募捐到一倍的钱物,这就是著名的"门槛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内容就是由低要求开始,逐渐提出更高的要求。查尔迪尼分析认为,对人们提出一个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不通人情。当人们接受了简单的要求后,再提出较高的要求,人们为了保持认识上的统一和给外界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要求。这一效应告诉我们在对学生提出要求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应少一些,小一些,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90免疫效应 当学习的材料发生了显著的遗忘后再进行复习时,学习者因发现了遗忘的内容,故能激起复习的动机,他不再把复习看成是多余的事,就在复习中加强了努力和注意;在这们的复习中,学习者还能发现造成遗忘的原因,如新获得的知识模糊不清,未充分分化,不稳固等,于是就在复习时想方设法加强薄弱的部分。因此,把它称为遗忘的免疫效应,这种效应可以解释为什么早晚复习的效果无明显差异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灵活地安排这两种复习方法,两者都不可偏废。 91名片效应 在交际中,如果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 92名人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给大学心理系学生讲课时,向学生介绍说聘请到举世闻名的化学家。然后这位化学家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气味,但对人体无害。在这里只是想测一下大家的嗅觉。接着打开瓶盖,过了一会儿,他要求闻到气味的同学举手,不少同学举了手,其实这只瓶子里只不过是蒸馏水,"化学家"是从外校请来的德语教师。这种由于接受名人的暗示所产生的信服和盲从现象被称为名人效应。名人效应的产生依赖于名人的权威和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在他们那一领域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名人知名度高,为世人所熟悉、喜爱,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们的好感、关注、议论和记忆。由于青少年的认识特点及心理发展,他们所希望的名人多为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一类,出现追星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为学生选择好"名人",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93莫扎特效应 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大学生在听完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后马上进行空间推理的测验,结果发现大学生们的空间推理能力发生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作"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效应启发人们从多个角度思考促进脑功能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并使人们日益认识到欣赏音乐等传统上被视为"休闲"的活动在脑的潜力开发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音乐:神奇的力量 科学家们发现,当人听到欧洲18世纪的巴洛克音乐时,心跳、脑电波、脉搏等会逐渐与音乐的节奏同步,从而变得缓慢和协调;血压也会相应地下降--这时,整个人会有一种轻松舒畅的感受。同时,实验证据也表明,如果经常聆听巴洛克音乐,还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一些心因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言不由衷、失眠、糖尿病等,有非常好的预防和缓解的作用。 在戈登教授发现了"莫扎特效应"以后,他们又对小学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让一组小学生在进行钢琴训练后玩一个有关比例和分数的数学电子游戏;另一组小学生则在英语训练后再玩游戏,结果发现,进行钢琴训练的小学生的游戏成绩比进行英语训练的高出了15%。如今,研究者们发现,音乐不仅对小学生分数、百分比运算能力、空间-时间推理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对阅读理解、言语记忆等心理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科学家认为,音乐欣赏包含了空间知觉和空间推理能力,这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能够强化人脑中潜在的神经结构,从而提高相应的数学能力--就像肌肉训练能够强化人的运动能力一样。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音乐可能更多地和我们的右脑活动相关,如果有意识地加强音乐训练,就相应地能够促进右脑的活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音乐的魔力还不止于此。医生们常常发现,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患者行动和反应都很迟缓,但是在听音乐,甚至在头脑中想音乐时,也可能会奇迹般地恢复一些功能恩赐 当音乐一停止又会变得寸步难行。这说明,尽管"莫扎特效应"等发现还有待进一步科学研究的确认,但音乐在脑功能促进方面的神奇力量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失去了意愿和行动之间联系的病人而言,音乐有可能使中断的"链条"重新连接起来。 运动: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运动和智慧似乎是两样相反的事物,人们总认为"四肢发达"必定"头脑简单"。然而,现在的科学研究却表明,不但运动和智慧能够互相协调,而且运动还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适度、有规律地摇动婴儿可以促进其脑部的发育,尤其是前庭系统功能的发展。而前庭系统对于正常心理能力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美国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儿童每天都参加体育活动,包括旋转、跳绳、做操、翻筋斗、打滚、走平衡木,在操场一些低矮的运动器具间攀爬、滑行、翻滚、跳跃,在教室里参加集体游戏等等,将会有助于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游戏有利于儿童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前庭感觉等的发育,将感觉统和起来,从而促进脑功能的发挥。 对儿童来说,适量参加体育活动,将会非常有效地促进脑的发育,使许多重要的心理功能得到迅速发展。而即便是成年人,在休闲时间多参加体育活动,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也可以缓解脑的工作压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工作。 94墨菲定律 (Murphy’s Law)缘于美国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他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这句话迅速流传。经过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If anything can go wrong, it will.(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东西越好,越不中用”、“别试图教猪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猪不高兴!” 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根据“墨菲定律”,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四,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在街上准备拦一辆车去赴一个时间紧迫的约会,你会发现街上所有的出租车不是有客就是根本不搭理你,而当你不需要租车的时候,却发现有很多空车在你周围游弋,只待你的一扬手,车随时就停在你的面前。如果一个月前在浴室打碎镜子,尽管仔细检查和冲刷,也不敢光着脚走路,等过了一段时间确定没有危险了,不幸的事还是照样发生,你还是被碎玻璃扎了脚。如果你把一片干面包掉在你的新地毯上,它两面都可能着地。但你把一片一面涂有果酱的面包掉在新地毯上,常常是有果酱的那面朝下。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关键在于总结所犯的错误,而不是企图掩盖它。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回地面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解体,机上6名美国宇航员以及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蒙全部遇难。“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也印证了墨菲定律。如此复杂的系统是一定要出事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合情合理。一次事故之后,人们总是要积极寻找事故原因,以防止下一次事故,这是人的一般理性都能够理解的,否则,或者从此放弃航天事业,或者听任下一次事故再次发生,这都不是一个国家能够接受的结果。 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上帝,当你妄自尊大时,“墨菲定律”会叫你知道厉害;相反,如果你承认自己的无知,“墨菲定律”会帮助你做得更严密些。 这其实是概率在起作用,人算不如天算,如老话说的“上的山多终遇虎”。还有“祸不单行”。如彩票,连着几期没大奖,最后必定滚出一个千万大奖来,灾祸发生的概率虽然也很小,但累积到一定程度,也会从最薄弱环节爆发。所以关键是要平时清扫死角,消除不安全隐患,降低事故概率。 95摩西奶奶效应 美国艺术家摩西奶奶,至暮年才发现自己有惊人的艺术天才,75岁开始学画,80岁举行首次个人画展。摩西奶奶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去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它就会自行泯灭。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首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引导学生坦然地面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正像格拉宁所说:“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干什么,那么生活会变得多么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学生,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产生“摩西奶奶效应”,学生的潜能就能得到巨大的发挥。 96木桶法则 “木桶”法则的意思是: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多盛水——提高木桶的整体效应,不是去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依次补齐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木桶”法则告诉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要下功夫狠抓薄弱环节,否则,单位的整体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人们常说“取长补短”,即取长的目的是为了补短,只取长不补短,就很难提高工作的整体效应。 97南风效应 有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劲,可越刮,行人把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徐徐,轻柔温暧,使行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是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管理方式。二是管理措施要人性化,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98鲶鱼效应 沙丁鱼捕捞后如果没有刺激和活动,就会很快地死去,挪威渔民每次从海上归来,为了不使鱼在途中死去,都在鱼舱里放几条鲶鱼,以挑起它们和沙丁鱼之间的摩擦和争端,使大量的沙丁鱼在紧张中不断地游动,其结果不但避免了沙丁鱼因窒息而死亡,而且还能保证它们一条条活蹦乱跳地抵达港口。这种现象后来被人们称之为"鲶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在适度的紧张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能力。因此,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度的紧张氛围,并引导学生在紧张中学会适应。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过度的紧张应该避免,以防止对学生身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②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班级中常常有这样一些学生,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提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99鸟笼效应 人最难摆脱的是无谓的烦恼。1907年,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俩人打赌。 詹姆斯说:老伙计,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 卡尔森笑着摇头: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想过养一只鸟。没过几天,恰逢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纳了:我只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 从此以后,只要客人到访,看见书桌旁那只空荡荡的鸟笼,他们几乎都会无一例外地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卡尔森只好一次次向客人解释: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 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甚至有些不信任的目光。 最后,出于无奈,卡尔森教授只好买了一只鸟,詹姆斯的“鸟笼效应”奏效了。 佛经云:人最难摆脱的是无谓的烦恼。许多人不正是先在自己的心里挂上一只笼子或张开一只袋囊,然后再不由自主地朝其中填满一些东西吗? 100牛鞭效应, 是在经济学上的一个术语,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很一根甩起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可以将处于上游的供应方比作梢部,下游的用户比作根部,一旦根部抖动,传递到末梢端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 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被通俗地称为“牛鞭效应”。它是市场营销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是销售商与供应商在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等方面博弈的结果,增大了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的不稳定性。企业可以从6个方面规避或化解需求放大变异的影响:即订货分级管理;加强入库管理,合理分担库存责任;缩短提前期,实行外包服务;规避短缺情况下的博弈行为;参考历史资料,适当减量修正,分批发送;提前回款期限。 “牛鞭效应”是市场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高风险现象,它直接加重了供应商的供应和库存风险,甚至扰乱生产商的计划安排与营销管理秩序,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解决“牛鞭效应”难题是企业正常的营销管理和良好的顾客服务的必要前提。 一、“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宝洁公司(PG)在研究“尿不湿”的市场需求时发现,该产品的零售数量是相当稳定的,波动性并不大。但在考察分销中心向她的订货情况时,吃惊地发现波动性明显增大了,其分销中心说,他们是根据汇总的销售商的订货需求量向她订货的。她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零售商往往根据对历史销量及现实销售情况的预测,确定一个较客观的订货量,但为了保证这个订货量是及时可得的,并且能够适应顾客需求增量的变化,他们通常会将预测订货量作一定放大后向批发商订货,批发商出于同样的考虑,也会在汇总零售商订货量的基础上再作一定的放大后向销售中心订货。这样,虽然顾客需求量并没有大的波动,但经过零售商和批发商的订货放大后,订货量就一级一级地放大了。在考察向其供应商,如3M公司的订货情况时,她也惊奇地发现订货的变化更大,而且越往供应链上游其订货偏差越大。这就是营销活动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人们通俗地称之为“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是营销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当供应链上的各级供应商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XXXXX销售商的需求信息进行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到达最源头的供应商(如总销售商,或者该产品的生产商)时,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变异系数大得多。由于这种需求放大变异效应的影响,上游供应商往往维持比其下游需求更高的库存水平,以应付销售商订货的不确定性,从而人为地增大了供应链中的上游供应商的生产、供应、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风险,甚至导致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 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主要有6个方面,即需求预测修正、订货批量决策、价格波动、短缺博弈、库存责任失衡和应付环境变异。 需求预测修正是指当供应链的成员采用其直接的下游订货数据作为市场需求信息和依据时,就会产生需求放大。例如,在市场销售活动中,假如零售商的历史最高月销量为1000件,但下月正逢重大节日,为了保证销售不断货,他会在月最高销量基础上再追加A%,于是他向其上级批发商下订单(1+A%)1000件。批发商汇总该区域的销量预计后(假设)为12000件,他为了保证零售商的需要又追加B%,于是他向生产商下订单(1+B%)12000件。生产商为了保证批发商的需货,虽然他明知其中有夸大成份,但他并不知道具体情况,于是他不得不至少按(1+B%)12000件投产,并且为了稳妥起见,在考虑毁损、漏订等情况后,他又加量生产,这样一层一层地增加预订量,导致“牛鞭效应”。 在供应链中,每个企业都会向其上游订货,一般情况下,销售商并不会来一个订单就向上级供应商订货一次,而是在考虑库存和运输费用的基础上,在一个周期或者汇总到一定数量后再向供应商订货;为了减少订货频率,降低成本和规避断货风险,销售商往往会按照最佳经济规模加量订货。同时频繁的订货也会增加供应商的工作量和成本,供应商也往往要求销售商在一定数量或一定周期订货,此时销售商为了尽早得到货物或全额得到货物,或者为备不时之需,往往会人为提高订货量,这样,由于订货策略导致了“牛鞭效应”。 价格波动是由于一些促销手段,或者经济环境突变造成的,如价格折扣、数量折扣、赠票、与竞争对手的恶性竞争和供不应求、通货膨胀、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这种因素使许多零售商和推销人员预先采购的订货量大于实际的需求量,因为如果库存成本小于由于价格折扣所获得的利益,销售人员当然愿意预先多买,这样订货没有真实反映需求的变化,从而产生“牛鞭效应”。 当需求大于供应时,理性的决策是按照订货量比例分配现有供应量,比如,总的供应量只有订货量的40%,合理的配给办法就是按其订货的40%供货。此时,销售商为了获得更大份额的配给量,故意夸大其订货需求是在所难免的,当需求降温时,订货又突然消失,这种由于短缺博弈导致的需求信息的扭曲最终导致“牛鞭效应”。 库存责任失衡加剧了订货需求放大。在营销操作上,通常的做法是供应商先铺货,待销售商销售完成后再结算。这种体制导致的结果是供应商需要在销售商(批发商、零售商)结算之前按照销售商的订货量负责将货物运至销售商指定的地方,而销售商并不承担货物搬运费用;在发生货物毁损或者供给过剩时,供应商还需承担调换、退货及其它相关损失,这样,库存责任自然转移到供应商,从而使销售商处于有利地位。同时在销售商资金周转不畅时,由于有大量存货可作为资产使用,所以销售商会利用这些存货与其他供应商易货,或者不顾供应商的价格规定,低价出货,加速资金回笼,从而缓解资金周转的困境;再之,销售商掌握大数量的库存也可以作为与供应商进行博弈的筹码。因此,销售商普遍倾向于加大订货量掌握主动权,这样也必然会导致“牛鞭效应”。 应付环境变异所产生的不确定性也是促使订货需求放大加剧的现实原因。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会增强市场的不确定性。销售商应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就是保持库存,并且随着这些不确定性的增强,库存量也会随之变化。当对不确定性的预测被人为宣染,或者形成一种较普遍认识时,为了保持有应付这些不确定性的安全库存,销售商会加大订货,将不确定性风险转移给供应商,这样也会导致“牛鞭效应”。 101拍球效应 拍篮球时,用的力越大,篮球就跳得越高。对学生的期望值越高,学生潜能的发挥就越充分。优秀的老师总是尽可能地信任学生,不断鼓励学生;而批评则尽可能委婉,不使矛盾激化。 102旁观者效应  1993年,四川达竹矿务局一名高考超过录取分数线28分的韩姓男同学,戏水不慎滑入深水区。结果围观者甚众,且其中不乏青壮年,却无一人伸出援助之手,终于使小韩溺水而死。  黑龙江一级飞行员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歹徒刺死。  1993年夏,在云南昆明,一位农村姑娘被一群歹徒压迫裸体游街……  虽然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人多力量大”的故事,但越来越多的事实却向我们证明,人多,力量却并不一定大,相反,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人多,力量分散,力量反而显得小了。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也有人戏称为“龙多不下雨”。  旁观者效应的提出,始于美国纽约发生的震惊全美的吉诺维斯案件。  吉诺维斯案件是1964年发生在美国的一件凶杀案。案发的那天凌晨三点,一位名叫吉诺维斯的姑娘在返回公寓的途中被一歹徒持刀杀害。案件的特别之处在于,案件持续了30多分钟,遇害者的38个邻居听到了呼救声,其中许多人还走到窗前去看了很长时间。然而,在遇害者与 跬讲 返?0多分钟里,没有一个人去援救她,甚至没有人行举手之劳,打电话及时报警,致使一件本不该发生的惨剧成为事实。  案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有人认为,惨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都市人际关系的冷漠,而社会心理学家们则不这么悲观。他们认为,人们没有及时提供帮助的原因,在于许多人都有一种“也许其他旁观者会帮助受害者”的想法,所以,大家都对别人抱有良好的期望,把责任推给了别人,而认为自己没有提供帮助的责任,结果导致谁也没有真正提供帮助。  旁观者效应的根源,在于责任的分散。旁观者越多,每个人所感受到的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就越小,因而提供帮助的可能性也越小;而那些认为“除了自己没有人会去帮助受害者”的旁观者则会感觉到自己对受害者负有不可推卸的救护之责,因而实际上提供援助的情况倒比较多。众目睽睽之下发生如此之多的惨剧, 103泡菜效应 同样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它们分开煮,其味道是不一样的。人在不同的环境里,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气质、素质和思维的方式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差别,这正如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菜效应”揭示了“人是环境之子”的道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作用。人在幼年时期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染苍则苍,染黄则黄。“出于污泥而不染”是对某些XXXXX而言的,却不符合儿童的实际。 启示:幼儿直接浸泡在幼儿园与家庭的环境之中,每一位教师和父母是否认真细致地考虑过孩子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是否健康?每一种因素将对幼儿产生怎样的作用?对显在的有害因素是否予以了积极的消除或控制?从心理健康角度看,精神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作用往往超过了物质环境的作用,老师与父母为孩子营造了怎样的精神环境?是否是多支持、多鼓励、多表扬、多肯定、多欣赏、多自由、多自主、多选择精神环境? 104培哥效应 在有些电视节目中,曾有人做过所谓奇特的记忆表演。一般都是在舞台上立一块黑板,然后随意让观众说出一些词语、数字、节目名称、公式、外语单词等等,并按序写在黑板上。表演者在这一过程中不看黑板,但他却能根据观众的要求准确地讲出其中的任意一项内容,甚至还能把全部内容倒背出来。 这种表演看起来十分神奇,其实只不过是运用了培哥记忆术,产生了“培哥效应”罢了。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难,它是自创一套记忆编码,比如,⑴——帽子,⑵——眼镜,⑶——围巾,⑷——衣服,⑸——腰带,⑹——裤子……并熟练地记下来,然后通过联想与要记的材料相连接。比如要求你记住这样几个词:⑴大象,⑵打气,⑶洗澡,⑷电风扇,⑸自行车,⑹水……这样你就可以把大象与固定编码的第一号帽子联系起来,联想到大象的鼻子上戴了一顶帽子。要记住第六个词“水”时,把它与裤子产生联想——水把裤子弄湿了。 通过这样的编码联想,记起来就不困难了。因为在联想时,我们有意识地把联想的事物放大,表象清晰而奇特。例如要记住第四个词——电风扇与衣服发生联想时,如果表象是电风扇吹开了衣服就很一般,但如果想象成电风扇穿了一件羽绒服,就非常奇特,这就更便于记住这一对象。 培哥记忆术的固定编码有很多种,如按照自己身体各部分的上下编号,按进门后能看到的东西编码,按自己的亲朋好友的姓名编号等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可以避免记忆的枯燥单调,使其妙趣横生了。当然,这种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我们去经常锻炼,并尽可能地使自己的联想奇特醒目非同一般。 105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亦可称作为"配套效应",也就是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从学生的成长过程看,无论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习惯,都可以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一件"睡袍",在这里笔者想提醒班主任,应当多为学生准备几件有价值的"睡袍"。 106 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告诉校长、老师,并透露给这些学生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新近开的花朵”,具有在不久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希腊神话中一王子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塑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塑像变成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教师们掩饰不住的深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笑貌、眼神等表现出来。在这种深情厚爱的滋润下,学生自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有了显著进步。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在管理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一旦好意知觉对方,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 107破窗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一个"偷车实验",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放在一个环境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和环境比较脏乱的贫民区,结果发现贫民区的车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辆几天后仍然完好无损;如果将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的天窗玻璃打破,几个小时后,那辆车也被偷了。后来,在此实验基础上,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有名的"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破窗理论"也确实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   18世纪的纽约以脏乱差闻名,环境恶劣,同时犯罪猖獗,地铁的情况尤为严重,是罪恶的延伸地,平均每7个逃票的人中就有一个通缉犯,每20个逃票的人中有一个携带武器者。1994年,新任警察局长布拉顿开始治理纽约。他从地铁的车箱开始治理:车箱干净了,站台跟着也变干净了,站台干净了,阶梯也随之整洁了,随后街道也干净了,然后旁边的街道也干净了,后来整个社区干净了,最后整个纽约变了样,变整洁漂亮了。现在纽约是全美国治理最出色的都市之一,这件事也被称为"纽约引爆点"。   还有一个被称为校园里的"破窗现象":班里新来了一个留级生,由于他的勤奋努力,使得原本想混日子的同学受到震动,学习气氛开始转好,有时老师反复强调的重点,有的人或许不以为然,但是他的一句话--这个内容要考试--便会立即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留级生的话比老师的话还有效!这说明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能有效阻止"破窗现象"于萌芽状态。   将"破窗理论"中的玻璃换XXXXX,它变成了另一种说法,也是我对"破窗理论"的触动:一个人给别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取决于他在一些细节上的表现。随地吐痰,暗示一个人缺乏必要的修养; 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暗示一个人喜欢表现自己; 穿什么样的袜子,暗示一个人的品位如何; 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在暗示他不可信任; 对任何事都怀疑的人,暗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对任何事都不满的人,暗示他是一个愤世嫉俗者; 不贪小便宜的人,暗示他很正直…… 每件大事都由无数小事--也就是细节构成,将细节尽量做到完美,将来的结果才有可能完美。人的一生也由无数细节组成,将小事做好,给他人留下美好印象,将来才会更美好。 108瀑布心理效应 某人一句随便说出的话,却弄得别人十分“不得意”,有点“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意味。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瀑布心理效应”,即信息发出者的心理比较平静,但传出的信息被接受后却引起了不平静的心理,从而导致态度行为的变化等,这种心理效应现象,正象大自然中的瀑布一样,上面平平静静,下面却溅花腾雾。 109齐加尼克效应 法国心理学家齐加尼克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批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同时完成20项工作。结果一组顺利完成了任务,而另一组却未完成。试验表明,虽然受训者在接受任务时均呈现出一种紧张状态,但顺利完成任务者,其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而未完成任务者,紧张情绪却持续存在,且呈加剧倾向。后一种现象被称为"齐加尼克"效应。这种效应启示我们:学习负担重,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差。作为班主任,必须重视这一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一是不要对学生提出过多、过高的要求;二是班主任要设法帮助学生按时完成任务,以适当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学生学得愉快。 在教育教学中也比较容易出现,如果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学习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给学生松绑,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孩子自由发展;在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减轻学生负担,使教育教学活动有张有弛;同时要注意对有上进心的同学施加安慰,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 110期望效应 有一次,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一个学校里做完调查后,划了一部分名单告诉班主任,这些学生很有发展潜力,但要求班主任不要告诉学生。一个学期后发现这些学生进步很快。其实这些学生都是随便划出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它告诉我们,真诚的期待和不懈的努力,终会结出预期的果实。平时,班主任要对学生充满信心,寄予厚望,使这种真诚的期待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111青蛙效应 從前有一則水煮青蛙的寓言:如果把一隻青蛙放在沸水中,牠便會縱身而出 ;如果把一隻青蛙放進溫水中,牠會感到舒舒服服的。然後你再慢慢昇溫,即使 昇至攝氏80度,青蛙也仍然會若無其事地待在那水裡。隨著溫度的繼續上昇至90 -100度時,青蛙就會變得越來越虛弱,在此情況下,青蛙已經失去自我脫險的能 力了,直至把牠煮熟為止。在第二種狀況下,青蛙為什麼不能自我 ) { showCreditPrompt(); show_click(values , values , values ); } }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35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最新发现
dongzg101 2011-9-15 12:56
育儿网ci123 (育儿网) :【掌握婴儿智力飞跃的关键时期】荷兰心理学家经多年研究观察发现,一岁内婴儿的智力发展有八次飞跃,每次飞跃发生的时间大体相同,在开始出现变化时婴儿总有几天或几周表现得不安宁。如果父母能掌握时机,理解和满足孩子的要求,那么孩子会更快、更容易地度过这些阶段,对今后的智力发育大有裨益。 http://img.ph.126.net/HXfTPeIchp8rIE4xsR3B7w==/2693715527137922636.jpg#3
9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板”被炒鱿鱼,只因下属告密
热度 1 zhpd55 2011-9-11 21:45
“老板”被炒鱿鱼,只因下属告密
荷兰科学家因伪造数据被解雇。 据《科学家》( The Scientist )杂志网站2011年9月8日的报道,荷兰一个社会心理学家Diederik Stapel的研究,近期成为很多媒体争相宣传报道的热门话题,其原因是因其伪造数据而被解雇。 Diederik Stapel是荷兰蒂尔堡大学行为经济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Behavioral Economics Research at Tilburg University)头目,经常发表一些人性基础方面有争议的发现。蒂尔堡大学2011年9月7日因为Diederik Stapel伪造数据已经公布暂停行为经济学研究所的一切活动。Diederik Stapel已经离开蒂尔堡大学。 Stapel自2006年以来就一直在该大学工作,他被认为是一位多产的研究员和一个成功的筹款者。他的研究似乎为深刻理解人脑工作提供了一种新见解,例如,《科学》(Science)杂志在2011年4月发表了的科学研究显示,凌乱或混乱的环境使人们更倾向于依靠它( Science paper published in April );但是《科学·内幕》( Science Insider )2011年9月7日报道,在Diederik Stapel实验室工作的其他下属(初级研究者),2011年8月27日与蒂尔堡大学校长Philip Eijlander的接触而且是首次接触,揭发了Diederik Stapel在研究中存在捏数据的不轨行为。《科学·内幕》同时报道说,蒂尔堡大学校长Philip Eijlander在一个电视采访中透露,“昨天(2011年9月6日)Stapel告诉我,其中有些数据的确是伪造的。”蒂尔堡大学已经邀请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前任院长、语言心理学专家Willem Levelt领导一个调查小组对涉嫌欺诈的程度进行调查,而且撤销其已经发表的所有涉嫌造假的“受污论文”。 Eijlander告诉电视采访时说,“对于告密者,我很尊重他们,因为他们发现其造假很不容易。”恰好在上一周(即8月29日止9月3日),Stapel送了一份新闻发布稿,其中声称自己的简单思维只是想让我们反社会不良现象和反粗鲁( claiming that thinking of eating meat makes people "more boorish" and less social )。新闻发布遇到质疑,因为Stapel根本就没有写这篇论文。 荷兰奈梅亨大学(Radboud University Nijmegen)心理学家Roos Vonk、 也是Stapel造假论文的一个合作者,2011年9月7日在她自己的博客中写到,今天她相信这项最新研究很可能在那些基于捏造的数据。她以据事实得出的结论是,尽管Diederik Stapel研究小组已经收集到一些结果,但是当我们讨论这些造假论文时,我觉得很奇怪,Diederik Stapel没有提到他的助手的名字。”但在那时,她写道对她而言,欺诈的可能性不可能发生。在她的博客,Vonk称Diederik Stapel是“欧洲最好的社会心理学家。…他有一个无可挑剔的名誉,他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他似乎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但是事实显示的结果“是我们对于一个心理学家的判断完全看走了眼”。
个人分类: 新观察|555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疲劳时找组织
胡业生 2011-9-1 17:08
英国心理学家提醒:疲劳时最好赶快找“组织” 2011年09月01日 09:12:01  来源: 环球时报-生命时报  编辑:耿健 【字号 大 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紧张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忙得疲惫不堪。这时,是再接再厉接着干活,还是躲到一边,蒙头睡个大觉好呢? 据美国“心理中心网”近日报道,疲劳时,最好赶快找到“组织”,借助团队的力量,不仅能帮你赶走疲劳,还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国伦敦南岸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弗林斯博士等人,招募了一些大学生志愿者,让他们在感到劳累时,独自完成一些思考题、或者和大家呆在一起,有商有量地做这些思考题。结果发现,比起“孤军奋战”,团队合作的人不仅任务完成得像精力充沛时一样出色,而且自身的疲劳感也大为减轻,心态更放松。 因此,研究者进一步建议,疲劳时不要自己盲目做决定,而是要多问问身边人的意见。▲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129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决不再动真气,发怒
leiqin1521 2011-8-20 20:28
  美国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实验,他们把生气人的血液中含的物质注射在小老鼠身上,以观察其反应。初期这些小鼠表现呆滞,胃口尽失,整天不思饮食,数天后,小老鼠就默默地死去了。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不久前也做过实验,他收集了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气水”,即把有悲痛、悔恨、生气和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做对比实验。结果又一次证实,生气对人体危害极大。他把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气水”放入有关化验水中沉淀后,则无杂无色,清澈透明,悲痛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呈白色,悔恨时呼出的“气水”沉淀后则为蛋白色,而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沉淀后为紫色。把“生气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了。由此,爱尔马分析:人生气(10分钟)会耗费大量人体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 米赛跑;生气时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任何情绪的都复杂,都更具毒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妈哎别什么东西都从娃娃抓起
热度 7 wyc 2011-8-20 06:29
我的妈哎别什么都从娃娃抓起 作者 汪育才 请我们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来 说说看, 什么东西 都乱提 要从娃娃抓起。 弹钢琴要从娃娃抓起, 学外语要从娃娃抓起, 打乒乓要从娃娃抓起, 练游泳要从娃娃抓起, 学国学要从娃娃抓起, 学画画要从娃娃抓起, 、、、、、、 好像世界上什么事情 都可以挂上一个从娃娃抓起, 就算达到了远见卓识。 然而, 娃娃们却说, 我的妈哎! 别什么东西都从娃娃抓起。 我们到底不是机器人啊! 什么软件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往系统上接。 我们毕竟是娃娃, 娃娃们也要“还治其人之身”, 把从娃娃抓起 变成 从成人抓起。 成人不抓好, 娃娃们能抓得好吗?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35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数学天赋的发掘
lysyxcs 2011-8-13 12:47
  有些孩子生来就具有某种天赋,如音乐、艺术或运动等,同样他们中也有人具有数学天赋。关键是如何发现和发掘,让孩子彰显或张扬数学天赋。这也许是“千里马常有,但伯乐不常在。” 数学神童沈诗钧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如今他大学毕业了!2007年以9岁之龄入读浸会大学的沈诗钧,以4年时间提早修毕5年制的数学学士及硕士双学位课程,虽然未能获得一级荣誉毕业,但诗钧表示,对大学生活感到很满意及开心。他下周将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任VisitingScholar1年,与该校的数学专家共同进行研究。计划明年起攻读博士学位的他,有望在20岁前成为“沈博士”,更期望将来以研究成果贡献数学界。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小组对儿童的数学天赋进行了研究,参加者均为200名平均年龄为4岁的儿童,测验方式是要求这些儿童完成一些测试数字感、数学能力以及语言能力的任务。例如在数字感的测试中,研究人员让孩子们观察电脑屏幕上闪烁的蓝色和黄色圆点群,并问其哪种颜色的圆点数量最多。因为屏幕上的圆点闪烁速度较快而且大多数孩子还不能熟练数数。孩子们通过比较后口头告诉测试人员结果即可。通过这些测试这项研究的领导者梅利莎利伯蒂和她的同事发现,圆点测试成绩突出的孩子在其它测试中也表现出色,学龄前儿童的数学能力就与他们天生的数字感有着密切的联系。 虽然此前对青少年的研究已经证实“近似数字系统”与数学能力之间存在联系,不过这次的研究首次确定数字感对尚无能力接受正式数学教育孩子们的重要作用。“与之前那些研究不同的是,此项研究表明数字感和数学能力之间的关联在孩子们接受正式数学教学之前就已经显现出来。这种联系是非常重要和有趣的,因为我们相信数字感是普遍存在的,然而数学能力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语言、需经过许多年才能学会的,所以两者之间的联系使我们思考,是否可以通过训练孩子们的数字感来提高他们未来的数学能力,”利伯蒂说。
3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之初,性本恶
热度 2 kejidaobao 2011-7-19 11:00
文/周雁翎 1895年,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Francis Galton)发表了题为“双胞胎的历史”的文章,详细阐述了他当时做的关于双胞胎的十分有趣的研究,引起了不小轰动。高尔顿分别选取了35对生下来就非常相像的双胞胎(同卵双胞胎)、20对生下来就不像的双胞胎(异卵双胞胎)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同卵双胞胎不但长相一样,而且他们在性格、才智、兴趣和职业选择方面也几乎都一样,而异卵双胞胎在很多方面则有明显的差异。 100多年后,美国心理学家波查德于1990年在Science杂志发表一份研究报告,进一步证实了高尔顿的结论。 波查德选择2组同卵双胞胎和2组异卵双胞胎,分别置于相同的环境和不同的环境中,即同一环境中养育的异卵双胞胎、分开养育的异卵双胞胎,同一环境中养育的同卵双胞胎、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波查德发现,同卵双胞胎无论是在相同的环境中还是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其人格特点都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他在报告中列举了一个极为典型的例子来说明: Jim Lewis和Jim Springs是一对同卵双生子,他们出生之后就被分开在2个不同的家庭中养育,39年之后兄弟2人才得以相见。令人惊奇的是,他们不但长相一模一样,而且身高都是6英尺,体重都是180磅。更不可思议的是,兄弟2人都结过2次婚,第一任妻子的名字都叫Linda,现在妻子的名字都叫Betty;兄弟2人也各生有1个儿子,各自儿子的名字也极其相近,一个叫James Alan,另一个叫James Allen。Jim Lewis和Jim Springs年轻时都爱养狗,就连狗的名字也一样,都叫Dogs Toy。兄弟2人口味也一样,爱抽Salem牌香烟,爱饮Miller Lite 牌啤酒……同卵双胞胎具有相同的基因,这说明,基因不但决定人的面貌,也决定人的行为和人性。 以上案例被孔宪铎和王登峰引入他们合著的《基因与人性》一书中,用于阐述基因对于人性的重要影响。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提出人性论的是孔子,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在这里,孔子明确地指出了人性具有双重来源:所谓“性相近”就是指与生俱来的天性,可以世代遗传;所谓“习相远”指的是文化性,是由教养即环境获得,每个人都需要重头学起。 人性中既有“天性”的成分,也有“习性”的成分,这是一个明确的事实。基因决定人的天性,这个事实也广为人知。然而,该书作者却发现,基因也具有天性和习性之分,而人的天性和习性则全部来自基因的天性和习性的推动。也就是说,基因的天性影响了人的天性,基因的习性影响了人的习性。 基因的天性是自我复制和自私,基因要复制自己就必须行为自私,自我复制和自私是生物繁衍和进化的原动力。在生物群中,每个成功的基因最突出的特性就是它无情的自私。所以,人性的天性也是自私的,这是由基因的天性决定的。 基因的习性是指环境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基因的功能并非一成不变,而这种变化受环境的影响,或多或少,或强或弱,或开或关……生物的多样性正是基因在与环境的合作与交流过程中形成的。基因受环境影响的习性决定了人的习性,所以人的习性也是环境影响的结果。 总之,是基因的天性和习性形成了人的天性和习性。 通过以上论证,作为生物学家的孔宪铎和作为心理学家的王登峰,将目光转向探讨人性本质的问题上——人性的本质究竟是善还是恶? 几百年来,中国人识字发蒙大凡都从读《三字经》开始:“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因此,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相信人的本性是“善”,人生而为“善”。 “性善”的思想是正统的儒家思想,最早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孟子。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人性问题的人。孟子提出性善论是根据人与禽兽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于人心所有的“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禽兽所没有的。但很显然,孟子的性善论中所依据的“四端”,实际上是人性中后天习得的文化性,而不是与生就来的天性,所以性善论不是建立在人的天性上,而是建立在人的习性上。由此可见,善是后天形成的。 与此相反,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荀子则强烈主张人性为“恶”。荀子在《性恶》中强调,人生来就有求利求乐的欲望,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寒而欲暖,劳而欲息……这些天生的欲望就是恶,恶可以代代相传下去,用不着学。至于善,则是后天教化习得的结果。 荀子的性恶论是针对孟子的性善论而发。他们的立论之所以针锋相对,是因为他们各自只看到了人性的一面。孟子的性善论指的是人的习性,即人性中的文化性;而荀子的性恶论指的是人的天性,即人性中的动物性。在人的双重本性中,既有天生的动物性,也有后天的文化性;人性中的文化性趋向善,而动物性则趋于恶。从基因的观点看,自然而然,该书得出的结论是——“人之初,性本恶”,这就从科学上为荀子的性恶论找到了依据。 简言之,《基因与人性》一书表达的基本观点是:基因具有天性与习性之分,人性也具有天性与习性之分,基因的天性和习性决定了人的天性和习性;由于基因的天性是自私的,所以人的天性是恶的;由于基因的习性是受环境影响的,所以人的习性也是可以通过环境改变的;人性是天性和习性的复合体,恶和善同时存在于一身,只有通过教化,才能使人不断远离恶而趋向善。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558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步行健身
xu782219 2011-7-15 16:10
步行健身 2010 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家 Arthur Kramer 等以 fMRI 方法研究表明,即使是少量的步行,比如,每周以平常走路的速度散步三次,每次 40 分钟,也有助于增强脑神经网络的连接性,从而有助于改善记忆、认知、计划、执行控制等能力,减缓与衰老有关的脑功能减退。 ( 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2010 Vol.2: 1-17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孙复川研究员提供)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著名心理学家叶浩生教授学术简历
JYH64J98Y99H 2011-7-11 13:41
叶浩生,男,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1980年至1984年为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1984年至1987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1988年至1991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 在著名心理学家高觉敷先生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 之后曾多次出国学习。1995年1月至1996年7月在美国北依阿华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2001年6月至12月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心理学系理论心理学研究中心从事高级访问研究。2006年6月至9月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1997年晋升教授,1998年担任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至如今已经指导了30余名心理学博士研究生。2000年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心理学学科带头人。2003年起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2006年,主持的《心理学史》获批国家精品课程。2009年晋升高校二级教授。2010年调入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工作。现任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师范学院)院长,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心理学权威期刊《心理学报》副主编,《心理学探新》副主编,国际理论心理学协会中国执委。 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和当代心理学新进展。理论心理学方面的代表作是《后经验主义时代的理论心理学》(心理学报2007年第一期)。提出心理学理论的社会建构属性。理论不是经验数据的概括和归纳,而是一种社会建构。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理论的评价标准不再是与经验事实的一致性。因为经验事实由于受到理论的污染,并非是一种客观的标准。在后经验主义条件下,理论的评价标准可建立在概念和逻辑、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修辞与叙事以及实践和应用的水平上。 在当代心理学进展研究方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行为主义的断代研究,社会建构论、进化心理学、具身认知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主编的《心理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心理学通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心理学通史》2007年成为国家精品教材。现在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心理学系开设《心理学史》课程使用的都是其主编或独立撰写的教材。 已经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教育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社会科学》和《国外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0余部。 简历: 1970-1980 徐州利国铁矿、夹诃煤矿工人 1980-1984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本科生 1984-1987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8-199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基础心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87-至今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师。 1993年 基础心理学副教授 1997年 基础心理学教授 1998年 基础心理学博士生导师 2000年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科带头人。 2010年 广州大学心理与脑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科研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理论心理学研究,1999-2001, 主持人; 2.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后现代心理学研究,2004-2006, 主持人。 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维果茨基心理学思想研究,2002-2005 4.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2007重点课题: 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理论与教育实践,2007-2009 科研获奖: 2006年,论文《试析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 2001 年,著作《心理学通史》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 1999年,著作《西方心理学历史与体系》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教学获奖: 2007年,主编的《心理学通史》被评为国家精品教材 2007年,《心理学史》课程教材体系与教学电子资源平台建设,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2007年,《心理学史》被评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2006年,主持的《心理学史》课程被评为 国家精品课程。 2005年,主编的《心理学通史》被评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2005年,《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被评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2001年,《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2001年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近五年主要论文: 叶浩生 (2009): 社会建构论与心理学理论研究的未来 心理学报 5期 632-636页 叶浩生(2009): 超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走向释义学的心理学,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 , 2期,136-141页 叶浩生、宋晓东(2008):阅读潘菽,心理学报, 6期,757-758页 叶浩生(2008):心理学的历史编纂学: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心理学报, 5期,626-632页 叶浩生(2008): 人本主义心理学:后现代主义的挑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期,55-60页 叶浩生(2008):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论蕴含,社会科学, 12期,111-117页 叶浩生(2008):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对立及其超越,自然辩证法研究, 9期,7-11页 叶浩生、杨文登(2008):责任的二重性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基于心理学的视野, 心理学探新, 3期,9-13页 叶浩生(2008):责任意识与责任心理研究:时代呼唤的主题,心理学探新, 3期,3页 叶浩生(2008):当代西方心理学的释义学转向,国外社会科学, 6期,7-11页 叶浩生(2008):教育心理学:后现代主义的挑战,教育研究, 6期,52-58页 叶浩生(2008):科学心理学、常识心理学与质化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4期, 85-91页 叶浩生、王继瑛(2008):质化研究: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范式革命,心理科学, 4期, 794-799页 叶浩生、陈欣(2008):. 从理性到情绪:社会两难研究述评,心理研究, 1期,8-13页 Ye Haosheng (2008): Historiography of psychology: Challenges of postmodern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Volume 43, Issue 3/4, 2008 (SSCI) 叶浩生(2007): 后经验主义时代的理论心理学,心理学报, 1期,184-190页 叶浩生(2007): 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对立及其超越,自然辩证法研究, 9期,75-79页 叶浩生、宋晓东(2007): 潘菽心理学思想的后经验主义蕴含,心理学探新, 2期,3-7页 叶浩生(2007): 心理治疗领域的本质论与社会建构论,心理科学, 3期,737-740页 叶浩生(2007): 释义学与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社会科学, 3期,110-117页 叶浩生(2007): 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心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期, 62-67页 叶浩生(2007): 有关心理学史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 , 1期,132-136页 叶浩生(2006): 有关进化心理学局限性的理论思考,心理学报, 5期,84-790页 叶浩生(2006): 社会建构论与咨询和临床心理学,国外社会科学, 6期,47-53页 叶浩生(2006): 库恩范式论在心理学中的反响与应用,自然辩证法研究, 9期,31-35页 叶浩生(2006): 关于心理学历史编纂学的方法与原则,心理学探新, 3期,3-6页 叶浩生(2006): 当代心理学的困惑与争论,社会科学, 6期,177-183页 叶浩生(2006): 有关西方心理学中生物学化思潮的质疑与思考,心理科学, 3期, 520-525页 叶浩生(2006): 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心理学史,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1期, 21-24页 叶浩生(2005): 《解读中国人的人格》读后,心理学探新,4期,78-79页 叶浩生(2005):进化心理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及其意义,心理科学进展, 6期,145-153页 叶浩生、贾林祥(2005):心理学史教学与历史思维的培养,心理学探新,1期,3-6页 叶浩生(2004):西方心理学中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及其超越,心理学报,2期, 212-218页 叶浩生(2004):多元文化论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心理科学进展,1期,144-151页 叶浩生(2004):社会建构论与西方心理学的后现代转向,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1期, 43-48页 叶浩生(2004):女性心理学的进化与后现代女性心理学的产生,心理与行为研究,2期,405-410页 叶浩生(2004):有关社会心理学的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2期, 46-50页 叶浩生(2004):文化模式及其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心理科学,5期,1032-1036页 近五年主要著作: 叶浩生(主编,2009): 心理学史,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叶浩生(主编,2009): 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第三卷),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况志华、叶浩生 (2008) 责任心理学,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叶浩生(主编,2007): 心理学新进展丛书(共11本),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叶浩生(主编,2007):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名著26种,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叶浩生(主编,2006): 心理学通史,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叶浩生(翻译,2006): 现代心理学史,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叶浩生(主编,2005): 心理学史,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叶浩生(2004): 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4696 次阅读|0 个评论
DISC 性格测试
alone 2011-7-3 19:29
DISC免费性格测试题.pdf DISC性格测试简介 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创建了一个理论来解释人的情绪反应,在此之前,这种工作主要局限在对于精神病患者或精神失常人群的研究,而马斯顿博士则希望扩大这个研究范围,以运用于心理健康的普通人群,因此,马斯顿博士将他的理论构建为一个体系,即―The 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正常人的情绪”。 为了检验他的理论,马斯顿博士需要采用某种心理测评的方式来衡量人群的情绪反映-“人格特征”,因此,他采用了四个他认为是非常典型的人格特质因子,即Dominance-支配,Influence-影响,Steady-稳健,以及Compliance-服从。而DISC,正是代表了这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在1928年,马斯顿博士正是在他的“正常人的情绪”一书中,提出了DISC测评,以及理论说明。 目前,DISC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500强企业的人才招聘,历史悠久、专业性强、权威性高。 不同主导因子下的性格分析 附:DISC性格测试题完整版
个人分类: 人文社科|5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猕猴的思想
welcomezp 2011-6-11 09:53
[转载]猕猴的思想
猕猴通过了记忆绘图测试,它们可能具有尚未发现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与人类的记忆能力相似。 在早期的研究中,猕猴识别出了之前见过的东西。心理学家认为回忆和识别涉及不同的认知能力。识别使用的是不同于回忆的另一脑区,且对功能要求不高。识别只是配对过程,而记忆则意味着思维更加缜密。“吸引我们的问题是‘怎么知道动物是否能想起或者记得此刻并不存在的东西?’”埃莫里大学的心理学家本杰明•巴塞尔(Benjamin Basile)说,“识别和记忆之间的区别非常关键。” 4月28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的一篇报告中,巴塞尔和埃莫里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汉普顿在电脑触摸屏上给五只猕猴展示了一些简单图案,然后显示这些图案的一部分,让它们完成剩余部分。 那些猴子通过了测验。如果猴子的记忆能力可以在其他实验室重复实现,研究人员就应该开始仔细分析它了。“我们并不知道猴子是否会坐下来回忆往昔,不过研究表明它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回忆起简单的信息。”巴塞尔说,“我们也不知道它们是否每天都会使用该能力,这些都是迷人的问题。” 问题指向了猴子思考与感受的能力,而目前的研究方法还不能完全得出答案。此外,一些研究人员也表示,长期观察猴子活动的作用被低估了,它们本可以为设计的实验提供比对。但那些实验是认知科学的基准,猴子的认知是引人注目的智力课题。美国的实验室里有超过10万只猴子,但伦理问题同样无法回避。 一个值得讨论的开放性问题是猴子是否拥有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理论”,也就是思想和理解其他生物精神状态与感受的能力。某些研究人员认为黑猩猩在某种程度上进化出了心理理论,但猕猴的认知能力会弱一些。不过,一些研究表明猕猴具有自觉意识,明白自己的经验与它人之间的区别,也能在镜子里认出自己。这些都是心理理论的一部分,记忆也是。“它们的记忆能力有多复杂呢?我们不知道。它们记忆信息的方式很可能与我们一致,但却不能像人类一样记忆复杂信息并长久储存。”巴塞尔说。 达特茅斯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罗兰德•格林表示要警惕对实验结果的过度阐释。动物能够表现出一些心理能力并不意味着它们就是人,至少不是人类定义的人的概念。不过,这些发现凸显了我们在研究中观察猴子的重要性,他说。“仅仅因为猕猴拥有一些认知能力就把它们定义成道德生物是个错误,”格林说,“人类是道德生物,意味着我们必须对实验中使用动物的行为做出评价。” 文章转自《当代生物学》
个人分类: 人类学|23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请重视全民教育
热度 2 ranfen 2011-4-23 15:30
恶性杀人、残害儿童、食品投毒、三聚氰胺等等等等,这社会是咋的啦?虽然有一个客观因素是,现在是信息社会,消息传播的太快。但是,很多事情连敬爱的温总理也不得不承认,如今诚信缺失,道德滑坡,令人扼腕。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想到的是什么?像在中央台针对药家鑫案例的心理学家分析的弹钢琴的习惯性动作吗?或者像人大的教授所说的废除死刑吗?我认为,请国家重视全民教育。 先从药家鑫谈起,对于德才兼备的药家鑫这个大学生为什么会这么狠毒?他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联想,即“农村人难缠”。这都是谁告诉你的?是谁这么教育你的,农村人难缠?难道“城里人”就会放过你,你随便碰?这里显示出了其父母或者社会的教育水准。首先,父母是一个人一生的导师,很多父母的话、行为举止,甚至道德水准都会深深的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并伴随一生。我也是有孩子的人,我亲耳听过有的家长给孩子说话时贬低农民工。其实他们应该告诉孩子农民工是现代城市的缔造者,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也许家长的一个很随便的观点或者信号会毁了孩子的,比如药家鑫,也许在其父母的眼里,农村人是难缠的。 其次,教育。我们小时候都学的什么?自然知识。自然知识在我们人生中是很重要的,但是我认为有更重要的,那就是教孩子诚信,教孩子道德,教孩子安全知识,教孩子如何救火与自救,教孩子如何过马路,等等等等。而且不是简单的教,要实践。比如简单的过马路,老师可以带着孩子去过马路。比如随地吐痰。他们的知识不够?他们的水平不高? NO ,我认为是他们小时候的教育没教好,形成了习惯。 再次,社会应该负责任,尤其是作为媒体。看看现在的电视、网上、甚至报纸上,都是些什么内容。不见得所有媒体都像人民日报那么严肃,但是社会尤其媒体一定要负起社会教育的责任。媒体的导向可能会引导某些人的某些行为。社会要教育国民,每个人都得有真善美。说不好药家鑫就是通过媒体看到的,农村人难缠。 总结,父母要从娘胎里教育好,学校要从娃娃的诚信道德抓起,社会更应该弘扬真善美。如今社会,诚信缺失,道德滑坡,请要重视国民教育,温总理你准备好了吗?
447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心理学家应否获得处方权
freedom110110 2011-4-20 14:33
作者:伍麟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半个世纪以来,临床心理学家是否应该拥有精神药物处方权一直存在着争论和分歧。美国心理学会及其下属的分支组织(如第28分会:精神药物学和药物滥用分会;第55分会:药物疗法促进分会等)是心理学家处方权的最积极推动者。   支持心理学家应当获得处方权的主要理由是,现代社会心理卫生保健模式已经发生变革,现有的心理卫生服务相对滞后,表现为精神科医生短缺以及从业者使用精神药物处方不当等等,无法有效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如果心理学家获得处方权,那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现状,既符合社会和公众的利益,也促进临床心理学的科学发展。      反对者:安全性等无法保障      反对心理学家处方权的呼声也很强烈,有学者认为心理学家处方权在可行性、安全性、培训模式、法律层面以及心理学学科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或负面影响。论据主要有如下几点。   对心理学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反对心理学家拥有处方权的学者认为,如果心理学家拥有处方权将会对心理学的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处方权将改变职业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使心理学从一个行为领域转变为逐步类似于医学领域。心理学中有一个被人广为接受的传统就是,反对把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称作“患者”(patients),而是称作“来访者”(clients)。尽管表面看起来似乎只是“患者”与“来访者”用词称谓的差别,但称谓的背后却隐含着重要理念上的不同。“患者”称谓的背后包含着需要治疗和处理的疾病或症状,而“来访者”称谓的背后却包含的是积极帮助和支持人们去应对生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心理学家拥有处方权极易造成观念上对心理问题的理解重回到“老路”上去。心理学家更需要加强的工作是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能力,而不是在某些门诊领域接受最低标准的训练。不少心理学家担心心理学已经过度医学化,担忧赋予心理学家处方权将进一步导致心理学偏离学科目标。人们往往误解药物手段比心理治疗更加有效、花费更少,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接受心理学干预手段不仅经济上低廉,而且效果也明显,因此没有必要非得推动心理学家去争取处方权。   对公众利益的担忧 很难断定心理学家具有了处方权就一定会比其他心理健康从业者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其实,心理学并不需要去同医学竞争,而应该利用自己特有的技术和理论去研究更广阔的社会需要,寻找解决它们的路径以及致力于社会政策的实施。心理学吸引人们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差别,人们希望有不同于生理医学和精神病学的处理选择。人们寻求心理学家帮助的时候,就是想得到不开药物的心理治疗。虽然有些心理失调表现出比较明显的生理症状,但是药物并不是唯一的处理选择。   服务对象受益方面,反对者认为,没有充分理由可以相信,也没有证据表明,具有了处方权,心理学家就能更好地服务农村地区的民众,因为心理学家与具有特定处方权的精神科医生等其他健康从业者一样,通常在中心城市工作。尽管没有直接的关于心理学家方面的统计数据,但已有的其他卫生健康从业者的统计数据多少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医师助手”(physician assistant)这个职业设立的目的就是希望帮助满足非城市地区的卫生保健需要,而实际上只有3%的医师助手在非城市地区工作。全美国50个州大约有超过16万具有精神药物处方权的高级护士,这个数量超过美国心理学会会员的数量,而全部心理学会会员中也只有小部分可能愿意接受处方权培训。也就是说,即使赋予心理学家处方权,他们对服务对象的贡献将是有限的。   与其他职业的冲突 心理学家处方权遭到了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的强烈反对。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体现精神病学学科身份的重要特征就是精神病学家具有处方权。心理学家与精神病学家的重要区别也体现在,精神病学家可以开处方药物,而心理学家没有这个权力。从专业领域的发展而言,如果心理学家具有了处方权,那么将对精神病学产生严重影响。处方权心理学家与精神病学家的职责、任务和目的几乎完全重合。虽然不能忽视心理疾病的生物学原因,但心理学家更主要的是要探索新的理论和原则,应用到心理问题的解决。   除了美国精神病学会,美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对心理学家处方权也持反对态度。美国医学会在1989年的理事会议上公开表示反对心理学家的处方权要求,其中一个深层原因与美国精神病学会相似,即担忧一旦临床心理学家具有了处方权,对它们所属行业的经济利益等造成冲击。      经济利益的支持和推动      支持和推动心理学家拥有处方权的因素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利益是一个重要方面。据世界最大的医药咨询机构美国IMS健康公司发布的统计数据,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一年间,全球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销售量增加了16%,总额高达453亿美元,其中抗抑郁症药物售量增加18%,总额达到134亿美元。目前,CNS药物全球年销售规模已经突破650亿美元,是制药行业眼中的一块巨大“蛋糕”。出于商业利益,制药行业为那些坚持精神药物学取向的临床心理学家“慷慨”解囊,出资赞助他们进行学术研讨和各方游说,并为他们提供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教育基金。   有心理学家提出,心理学家需要处方权其实不是一个问题,大多数心理学家持赞同意见。真正的分歧在于,心理学家应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接受处方权训练,取得处方权资格。   心理学教育机构如何进行自身改革,包括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去适应对心理学专业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心理学家的处方权问题,归根到底涉及对心理学自身如何认识的问题。换句话说,全面理解学术界对心理学家处方权问题的争论与分歧,必须对心理学的历史与未来发展趋势有深刻把握。   当代心理学的发展比任何时候都要迅速,正处在一个激烈的转型时期。社会的发展对心理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重叠,甚至竞争表现得非常明显。如何确保职业心理学的利益、树立心理学的形象,要求心理学家在心理学理论、原则、技术和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稳步推进。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伍麟 单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199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快乐的源泉:家人、朋友和宽恕的心
热度 2 lifei 2011-4-12 20:45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 最快乐的人身边总是不乏家人和朋友, 他们不关心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富有的邻居的脚步,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颗宽恕的心。 物质主义是快乐的毒品 自从科学家展开对快乐的研究后,如何使人们高兴的谜底已经渐渐解开。20世纪90年代中期,科学杂志公布了100项关于悲伤的研究,希望能够帮助那些研究快乐的人。 新书《真正的快乐》的作者、宾夕法尼亚州大学的心理学家马丁·塞理曼说,现在正在萌芽的“积极心理学”运动正在迅速缩短悲伤和快乐研究之间的距离。“积极 心理学”运动强调的是人们的勇气和才能,而不是弱点。塞理曼和其他专家在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属于初级阶段,但他们已经开始明白为什么有的人经常都很高 兴,而有的人却不是:快乐的人很少感到孤单。他们追求个人成长和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他们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从来不管别人做什么或拥有什么。 伊利诺斯州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迪恩纳说: “对于快乐来说,物质主义是一种毒品。” 即使是那些富有的物质主义者也不及那些不关心挣了多少、花了多少的人高 兴。爱德说,因为12月的节日是以家人、朋友为中心的,而那些不快乐的人在生活中,时不时地冷落了这些东西,在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倍感孤单。爱德还认为,如果经常与炫富的邻居做比较,这将会是不高兴的开始。 米歇根州大学的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弗·皮特森认为,宽恕与快乐紧紧相连,“宽恕是所有美德之中的王后,也是最难拥有的。” 健康不是快乐的重要因素 科学家说,一个人追求快乐的水平有一半是遗传的。有些人总是往好的一面看,即使他们在12月时失业了。但是有些人总是朝坏的方面看,一整年都生活在黑暗之中,他们也说不出到底是为什么。 塞理曼说对于高兴,每个人都有自己一个“固定点”,就像人们定义的标准体重那样。人们可以放大或缩小幸福的感觉,但是他们不能过度偏离自己那个“固定点”。 此前,许多人都认为身体健康是高兴的重要因素,但其实不然。只有在病情相当严重时,健康才会影响到人们的心情。客观的身体健康衡量标准与生活满足无关,只有主观的感觉才有关。事实上,许多身体健康的人都不会太过在意自己的身体。 人类不善于预测快乐 研究表明,人们并不十分善于预测什么将会使自己快乐。即使是快乐方面的专家塞理曼,也是如此。塞理曼说自己已经有两个孩子,不想再要了。但是他的妻子却想 再要两个孩子,最后还是塞理曼妥协了。后来,塞理曼却非常迷恋生下来的孩子,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快乐秘诀 学会顺其自然 好的感觉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只存在于头脑中,也表现在行为上。通常当人们在参加一些非常有趣的活动,达到忘我的程度时,生活满足就会出现,因为这时他们已经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一切忧愁。心理学家彻斯·森特·米·伊把这一现象称为“顺其自然”。 彻斯认为,在生命的流程中,人们也许正在处理棘手的事件,也许正在做脑部手术、玩乐器或者是在和孩子一起解决难题。而其中的影响都是一样的:生命中许多活动的流程就是生命中的满足。你不必加快脚步到达终点,顺其自然就可以。 善于利用“信念力量” 塞理曼说,每个人都有“信念力量”,而懂得追求快乐的人就会利用它。“信念力量”会使你做出令别人感到奇怪的选择,但是你将会最终得到满足。 保持感激的心情 心理学家认为,感激的心情与生活满足也有很大关系。新的研究显示,把自己感激的事物说出来和写出来能够扩大一个成年人的快乐。其他研究学者指出学会品尝即使是很小的快乐也有同样的效果。 不要太在乎物质 同时,有证明显示无私的行为能够增加送礼者的快乐。崇尚简单生活、反对商业主义的新美国梦想中心的主席伊丽莎白·泰勒对此丝毫不感到奇怪,“即使是在假日时,也要牢记无私,我们的格言是‘多点娱乐,少点物质’,要为别人服务。”
4456 次阅读|1 个评论
这不是道德问题
热度 25 gfcao 2011-4-11 23:56
有人认为,反对放过药家鑫的人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理性”分析药家鑫案子的专家。在我进一步阐述我的观点前,先看看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家是如何分析药家鑫案的。 “钢琴强迫杀人”的发明者,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认为:“ 马加爵的杀人行为,与贫穷无关、与歧视无关,应该对此血案负责的,不是社会而是马加爵本人。而现行的法律,也没有任何条文规定,在犯下此种罪行后,仅仅因为贫穷就可以减轻处罚 … 。我不能说不杀药家鑫不足以平民愤。我必须理性。他该不该杀是法庭作出决定。我没有审查案件,不能做出那样的评判。如果要做那样的评判可以找刑法学家。我是犯罪心理学家。我不能在那个地方说他该杀还是不该杀。那叫民意审判,我作为专家,我不可能做民意审判。” 我赞同李教授的那句话:“我不能在那个地方说他该杀还是不该杀”,因为她不是法官。同样,我们也不是法官,我们无权说该判药家鑫死刑还是不该判他死刑,换句话说,我们不可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什么叫法律? 法律是社会规则的一种,通常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我们既不是法律的制定者,也非执行者,所以我们无权对此说三道是,别人同样不可以说三道四。 我们谈论药家鑫案涉及道德问题吗?涉及到什么道德? 道德是基于承认和保证人类社会存续的理念,发挥的旨在限制或倡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也可以说,道德是初始的具有柔性特征的法律。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长期进化而形成的一种制约,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药家鑫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刑法,显然已经远远不是道德层面上的柔性法律问题了,人们指责主张宽容药家鑫的人也绝非道德层面上的指责。有些人总喜欢用“道德制高点”之类的说辞反过来指责批评者,似乎“道德制高点”是个万能的高帽子,何时何地都可以套在别人的头上,实在幼稚得可笑。既然药家鑫案不是个道德问题,我们指责要求放过药家鑫的人又存在什么道德制高点问题呢? 我们无权决定药家鑫的生死,消防安全专家同样无权决定药家鑫的生死,我们的争执对于药家鑫的生死没有任何意义,那辩论的意义何在?辩论的意义既不是法律层面上的也不是道德层面上的,而是人性与良心。何谓人性?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它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而是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我们与消防专家的争论焦点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有人声称我们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批判麻先生,你们太小看这件事了,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基本的人性与良心问题。那位美国的匿名者说什么不同文化熏陶出来的良心是不同的,反反复复重复一句话:“以文革作风对待不同意见者”。还有人甚至声称娘家人出于自卑心理,这个世界真是越来越可笑。美国是强大,但美国并非你们的美国,你们不过是寄人篱下的三等公民,有什么值得自豪的(这里专指那些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奴才)?美国文化就先进了?美国就没有杀人犯了?美国提倡原谅杀人犯?亏你们还有脸说什么不同文化熏陶出来的,你们的老祖宗是什么文化熏陶出来的?既然你们是美国文化熏陶出来的,为什么要擅议中国的事情? 你们这么瞧不起中国,何必还写汉字?何必还往中国跑? 别理屈词穷了就顾左右而言他,有本事说理就说理,没本事说理就闭嘴,别拿什么“文革作风”、“道德制高点”等高帽子吓唬人。你愿意心平气和辩论我就跟你辩论,至于谁是谁非自有公论,别跟我说什么人多势众之类的废话,你若觉得真理在你那里,何必在乎对方有多少人?讲你的道理就是了。麻先生讲他的消防理论没人反对,我虚心学习,但如果还在药家鑫问题上坚持,我们当然要据理辩驳。难不成只能你们说,我们就不能反驳?科学网不是假洋鬼子开的私家网站,在不触犯三条红线的前提下,大家都有发言权。 正因为中国的国情所致,原谅药家鑫等于给那些为非作歹之徒打开了逃避法律制裁之门,以后这个社会将更加的混乱不堪,不法之徒将更加无法无天。麻先生不了解中国国情就别擅议这件事。直到现在,我对麻先生没有丝毫恶意,你谈消防,我向你学习,但别在科学网上谈什么原谅杀人嫌疑犯的话,这会造成及其恶劣的影响。 总有喝美国“牛奶”的人认为我们对麻先生的指责过分了,应该同情弱者,那就看看麻庭光先生博文里的一句话,看看这些有优越感的“美国人”是如何同情弱者的(这是他的原话): 正因为年轻,我们需要原谅与爱护。出于恐慌的人杀人(所谓的“激情杀人”),只不过因为不能自已,刚好手边有工具而已。工具是否是为了杀人而准备的?这是最关键的定罪依据。 这就是麻先生的逃生学?只是举错了例子这么简单吗?不过有一点我理解麻先生,美国是允许私人携带武器的,武器可以杀人,也可以防身,用于防身是自卫,用于杀人就是凶器,麻先生的逃生理论别具一格,居然认为可以将携带工具的目的作为定罪的依据,美国法庭是这么审判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药家鑫完全可以将汽车倒回去在伤者身上来回碾几回,因为汽车肯定不是为杀人准备的。
个人分类: 杂文|7640 次阅读|71 个评论
麻庭光先生,你是心理学家吗?
热度 28 gfcao 2011-4-10 15:33
很奇怪远在大洋彼岸的麻庭光先生为什么对药家鑫案如此的情有独钟,一而再再而三地宣称药家鑫不该死。他自称是研究群体灾难的,请问药家鑫案是群起灾难问题吗?一个搞消防研究的,做起了《药家鑫行为分析》,还声称在他的眼里只有人,没有国人与美人,这个观点本身就彻底错了,离开了特定的人群谈行为分析必然得出荒谬的结果,因为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也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麻先生坐在大洋彼岸的电脑前高谈阔论是不是觉得国人皆疯狂,唯你独“理性”? 我先摘录麻先生在《药家鑫行为分析》中的几段话,如果属于断章取义,麻先生可以指出来,迄今为止,我没发现科学网有哪位博主发飙,倒是没经历过文革的麻先生在反复说大家用文革的方式批判他,麻先生想知道文革是什么样吗?科学网有的是博主可以当你的文革“科普”老师。麻先生认为:“ 关键问题是他为什么要带刀。其实从心理和行为角度也很好理解,一个穷光蛋,突然有了一笔意外之财,那么他首先想到的是保护自己的财产。国内允许携带的最大武器不过是刀具,因此,他准备了刀具也是合理的。药家鑫杀人,和那个美国船长在危机时刻的孤注一掷很相似,属于应激状态下的反应,不是蓄意谋杀。扪心自问,如果我是他,刚刚享受有车的待遇没几天,就要面临失去全部的可能性(重新回到穷光蛋状态),头脑一热,确实有杀人的冲动。如果他是出身在富人家庭,或许不在乎金钱,问题他是穷人出身,对损失很在意,对面子很在意。种种心理状态叠加起来,确实有可能造成杀人的后果。” 首先,国内对枪支刀具是有管制的,麻先生的这段话难以自圆其说,按麻先生的说法,药随身携带刀具是为了保护自己突然而来的意外之财,麻先生指的意外之财是什么?是汽车吧?麻先生是不是想说药家鑫害怕别人抢他的汽车,所以随身携带了刀具?你自己觉得这个说法站得住脚吗?用刀子把被撞者捅死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意外之财?太荒谬点了吧?我们姑且认定麻先生分析得有道理,我想请教麻先生一个问题:由于你所分析的上述心理因素而杀人就可以逃避法律的惩罚么?我可以把你这番分析运用到任何罪犯身上。就说抢银行吧,强盗好不容易得手了,如果银行的职员不报警,强盗是不会杀人的,正因为银行职员按了报警器,强盗慌神了,他知道一旦被警察抓住,不仅好不容易到手的钱要失去,还会蹬大狱,情急之下开枪杀了人,由此可见,强盗的行为属于激情杀人,强盗不该死。 再看麻先生的另一段言论: “从周围人们对他的评论中,看不出有邪恶的苗头,但这笔意外之财来的突然,对他的心理有所影响也是可能的。试问,有谁能够面对失去一切的危险而无动于衷?无产者不慌,有产者不慌,只有那些面临希望,也面临风险的人(暴发户,心理不稳定)才会恐慌,这是科学网博主迟菲的独立总结,也是应急管理大师 Quarantelli 1954 年硕士论文的结论。因此,这还是一个青少年驾驶问题的扩展问题,与心理不成熟有关。” 再次请教麻先生,啥叫邪恶?你是如何定义邪恶的?如果因恐慌可以杀人,那假定一个小偷闯进了你的家,发现了大量的现金与金条,正欣喜若狂之时,你回家了,你们不期而遇,小偷慌神了,他本无心杀人,可面对即将到手的钱财将要失去,不得已把你杀了,这个小偷该不该死?别跟我说这个小偷是邪恶的,中国自古不乏劫富济贫的侠盗。 麻先生文章中还有一段看起来似乎视众生平等的话:“ 最后要说明一点,我喜欢研究群体灾难,从来看不到人心的邪恶,因此我的眼中只有人,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没有国人与美人,只有作为逃生对象的人,到现在为止,人们都无法解释为什么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会不听劝告,一意孤行,造成 1030 人的损失。不过,他虽然判刑 20 年( ? ),却因为大赦,服刑一半就出狱了,最后老死家中,就此而论,药家鑫不该死。” 群体灾难与药家鑫杀人有关系吗?就说这群体逃跑问题,后面的人把前面的人踩死了,这与药家鑫杀人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怎可相提并论?原因在于,一个人倒地了,紧接在他后面的人想回避倒地的人都不可能,因为后面的人根本看不到前面倒地的人,一拥而上很正常。我不知道麻先生说的老船长事件是什么事,但如果老船长的目的在于救人,那么即使犯了错、死了人,死人并非他的本意。药家鑫用刀子捅伤者的本意是什么?两者有可比性吗?我越来越觉得麻先生不仅冷血,而且思维混乱,完全不讲逻辑,消防研究者都是这样冷血吗? 麻先生一如既往用一段四句七言结尾: “穷人不慌富不慌,半穷暴富容易慌,杀人只因刀在手,心智缺陷因年轻。” 麻先生,我不得不说,你的心智、情感真的有缺陷,我从不主动与博主论战,但你的这番话让每一个有人性的人心里发冷,如果年轻可以成为杀人的理由,被药家鑫捅死的年轻家属完全可以因为你的这番言论与你刀枪相见,你能原谅他们吗? 最后还真的像武京治先生说的那样要问麻先生一个问题,不过我一点都没发飙:“麻先生,你懂手相与面相?你根据什么从一个人的照片或外表看出一个人是邪恶还是善良?能不能把你的光辉形象挂出来让大家欣赏一下你有多么的善良?”依我看,你还不懂得什么叫人性,人性从来都具有两面性,即善良与邪恶,关键看两者谁占上风。
个人分类: 杂文|6070 次阅读|60 个评论
北京有了国内第一个七年制中学
热度 2 xupeiyang 2011-4-1 10:40
今年小升初,北京市小学五年级的优秀学生将可报名首个七年制中学,提前接受中学教育。北京市海淀区建华实验学校今年新推的七年制中学实验在全国尚属首次。该实验既考虑小学生身心发育时间提前的现状,也有利于解决现行六年制中学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弊端。 “七年制中学实际上是课程实验,而非学制实验。七年制课程体系将成为一次全方位的课程创新革命。”资深教育专家、建华实验学校校长李金初表示,启动七年制中学实验,既考虑国内教育经验,也依据权威的科研成果,同时参照了国外中学的教育实践。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近日所做一项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发现,关于青少年创造力水平,初中三年级为其发展的高峰期,小学六年级到初一年级为发展的关键期。对此李金初校长认为,把六年级列入七年初中而不分列小学与中学是科学的,而初中三年级列入四年制高中比在初中更为合适。
个人分类: 教育问题|2666 次阅读|2 个评论
勤奋、有责任心-->健康长寿
热度 8 DNAgene 2011-3-24 13:19
今天的Nature上发表了一篇书评,题目是:《A long, diligent life》。看完之后挺受启发,写几句提醒大家也看看。 此文评价的是斯坦福大学的Howard S. Friedman和Leslie R. Martin最近出版的一本书《The Longevity Project: Surprising Discoveries for Health and Long Life from the Landmark Eight-Decade Study》。如书名所述,该研究持续了近一个世纪。1921年由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Lewis Terman开始,研究当时的1500名11岁的天才儿童,试图揭示影响这些孩子们将来成功和成就的因素。1956年Terman教授去世后,斯坦福的其他研究人员接手继续他的研究。到现在90年了,他们的很多研究对象已经去世了,也就是可以盖棺定论了。 这本书的重点不在成功和成就,而是健康和长寿,研究这一千多人的健康状况和寿命与生活态度、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有些和我们的世俗观念一致,如吸烟不利于健康长寿。 但还有一些与大众观念相悖,尤其应该注意。我们中国人的观念中,健康的生活应该是老子庄子宣扬的那种生活方式,不劳心、不费力、不强求,一切随遇而安。西方人传统观念也类似,“taking it easy and lacking ambition”。但这个研究的结果却是:“执着的追求更有益于健康和长寿(1)”。 他们研究显示,决定健康长寿的最重要的人格特征是责任心(2)。有责任心的人更注意珍惜自己的健康,会尽量减少吸烟、酗酒、吸毒等不利健康的行为。他们具有更幸福的婚姻、更和谐的人际关机。此文没提,我补充一句,责任心强的人自杀的风险也小,他/她要对自己的父母、配偶、子女、朋友要负责。 我上网查了一下,这本书尚未在国内的卓越、当当销售,亚马逊国际网站可以买到。同时,这本书也出了录音版,可以边学知识、边练听力,但可惜亚马逊也买不到。 补充两句:有朋友提示,一些老年人退休后身体快速老化可能是由于同样的原因。 注释 (1)我不知道翻译得准确与否,“执着的追求更有益于健康和长寿”的原文是:“working hard for long hours in a demanding job to achieve high status is better for your health and life expectancy”。网友郝炘建议翻译为“为达到高的(社会)地位而长时间努力工作更有利于你的健康” (2)“责任心”的原文是“conscientiousness”。网友郝炘提示,该词有"办事一丝不苟"、"按良心办事"的意思。 Nature原文网址: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71/n7339/full/471443a.html 无法下载的网友可以发邮件给我: http://cmb.bnu.edu.cn/teachers/niudk.htm 。
6214 次阅读|13 个评论
[转载]日本核泄漏,中国人为什么更担心?
热度 1 Brian2010 2011-3-17 08:56
日本核泄漏,中国人为什么更担心? 日本核泄漏,谁最担心自己的安全?从新闻上看,日本秩序井然,反而中国,甚至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德国人心惶惶,谣言满天飞。难道是素质问题?心理学家发现,可能是由于认知失调导致的“心理台风眼”。当事人反而没有旁观者焦虑。 经验说:核泄漏灾难中心的日本人最担心自己的安全。 实验说:远离核泄漏的中国人更担心自己的安全。 日本地震引发的核电站泄露事件已经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普遍恐慌,特别是在中国的网络上,到处充斥着有关核泄露的谣言。由于一些消息实在太过离谱,但又传播极广,新浪微博都不得不出来发个通知告诉大家不要轻信谣言了。 北京距离福岛大约有2100公里,但如果不熟悉地理的人看了微博上的各种谣言之后,会感觉核泄漏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传播谣言的人越多说明人们越是担心。反观灾难中心的日本居民,貌似没有如此大的恐慌,多数媒体报道的都是日本人仍然非常有秩序地在排队等车或领取生活必需品。 为什么身处灾难深处的日本人民如此淡定,而远隔千山万水的中国人却如此担心呢?即使核泄漏真得如切尔诺贝利事件那样严重,最先遭殃的也应该是韩国、朝鲜啊,为啥中国人那么紧张呢? 有媒体借此事件选择性地通过新闻报道批评中国人怕死、没有秩序,称赞日本人的文明表现。不可否认日本人确实表现出了应对灾难的强大力量,他们对秩序规则的尊崇值得我们学习。不过,果壳网心事鉴定员以为,中日两国人的不同反应背后也许隐藏着一个更深的心理原因,远非素质差异这么简单。 心理台风眼中的平静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个月,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李纾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对灾区(四川、甘肃)和非灾区(北京、福建、湖南)的2262名居民进行了一项调查,让他们估计地震灾区对医生的需求量、对心理学工作者的需求量、灾区发生大规模传染病的可能性,以及需要采取的避震措施的次数等。结果发现,非灾区居民的估计值要显著高于灾区居民;而对于灾区居民来说,重灾区居民的估计反而比轻度受灾的居民更乐观一些。 更有意思的是,若假设有一种药物能治疗心理创伤,没有过敏、呕吐等副作用,受灾群众应该服用多少合适呢?自认为轻度受灾的居民开出了最大剂量,其次是中度受灾的居民。认为受灾人所需剂量最少的反而是自认为重度受灾的居民。 由此看来,越接近高风险(地震受灾区)的人们,心里越平静;越远离高风险的人们,心里反而越担忧。这种看似矛盾的反应跟一种自然灾害中的现象很相似——“台风眼”。在气象学中,距离台风中心直径大约10km 的圆面积,其风力相对微弱,通常被称为台风眼。也就是说台风的中心地带反而比边缘地带更安全。李纾等人就借用这个气象名词,形象地将其研究发现冠名为“心理台风眼”效应(“Psychological Typhoon Eye” effect)。 为何出现“心理台风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对称的反应呢?李纾等人采用了心理学的经典理论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来解释。所谓认知失调就是当你做了一件事以后,就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找各种理由,让自己安心。比如在平时生活中,如果我们干了活,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就会告诉自己“我不是为了钱才干的,而是出于热爱 ”。 身处灾难中心的人因为短期内没有办法离开,甚至还将在那里生活很长一段时间,就造成了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失调——如果整天担心灾难还会发生,那就没有理由在这个地方继续呆下去了,所以为了证明自己留下来继续生活是合理的,他们就必须自己主动减少心中对灾难的担心,变得乐观一些。而远离灾区的人没有受到灾难的袭击,不存在这种认知失调,于是他们担心的是自己未来的安危。 除此之外,处于灾难中心的人们对灾难有更客观和真实的直接认识;而外围的人们则通过媒体上经过筛选的镜头了解现场,并用想象力为之添油加醋。这使得当事人可以做到平静面对,反而仅受轻微影响的人却高度警惕、反应过激。 心理台风眼内外差异大 有了“心理台风眼”的理论,再来看看中日两国人在核泄漏事件发生后的反应,也就不难理解了。日本人今后还是要在本地生活,总不能都移民中国吧,所以他们必须给自己一个留守日本的理由,那就是“我在日本还是安全的”。相反,中国人不存在这种失调,他们对待可能存在的危险自然非常敏感,而且网络也放大了这种担心,所以才会出现谣言满天飞的现象了。 而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德国,现在为日本的核泄漏乱成一团,其实正是由于他们还没有遭受核辐射,却因为建有多个核电站而感到自己正在遭受核辐射的威胁。 当然,这种解释是否是唯一的解释,还需要更多实证研究的支持。日本的这次事件是一场灾难,但相信人类会像以往一样,从每一场灾难中领悟更多。
1794 次阅读|1 个评论
文化产品(cultural products) 研究对文化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Brian2010 2011-3-13 16:26
文化产品研究对文化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家已经广泛使用行为观察、自我报告、现场研究和实验等方法对文化对心理过程的影响以及心理过程的跨文化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经揭示了东西方人在心理上的很多差异:东方人更倾向于整体性思维,而西方人更倾向于分析性思维;东方人更倾向于进行情境归因而西方人更倾向于进行特质归因;东方人更关注背景而西方人更关注背景中的客体;东方人倾向于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循环往复的而西方人则倾向于认为事情的发展变化是线性的。但是最近文化心理学家对创造性地通过对文化产品(如宗教教义、广告、公共空间、流行歌词、视觉艺术、格言警句等)的测量来了解心理过程的跨文化差异越来越有兴趣,这有助于弥补以往研究方法的缺陷,促进文化心理学这一实证取向的心理学分支更好地完成其使命:揭开心理过程与文化相互影响的奥秘。 为什么对文化产品的研究对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来说是重要的? 从 Shweder 对文化心理学的定义:“文化心理学是研究主体和客体、自我和他人、心理和文化、个体与情境 … 实践者与实践是如何共存共生一个心理学分支学科。”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心理学中互为因果的两个重要成分:个体及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情境(如共享的意义、观念、体制、行为和规范)如何塑造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个体的行为、认知、情感和动机),同时文化情境也是由实践者所创造的:这两种力量互相创造彼此。因此,测量个体的心理过程以及个体所处的文化情境对于文化心理学家来说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同等重要。而且,处于社会情境中的客体对于人们的观点和目标导向行为具有锚定的作用。文化心理学家在测量个体的心理过程方面已经非常娴熟了,但是他们也需要将测量处于人们大脑之外的文化世界的方法纳入到他们的研究中去以便更完整地了解文化与心理过程之间的共存共生关系。 Cohen 在撰写文化心理学手册关于研究方法的这一章节时也提到文化心理学家应该考探讨我们所看到的文化效应是处于人们大脑之内的心理过程还是处于人们大脑之外的文化情境抑或是两者结合的产物。他推荐使用文化产品、现场试验和情境取样来测量和考察文化情境的心理后果。 Morling 所进行的元分析的结果表明使用对文化产品的测量所进行的研究的效应大小要高于使用自我报告法进行的研究。这一元分析的另一个目前是启发研究者在进行关于跨文化差异的研究过程中将对处于人们大脑之外的文化产品的测量纳入进来。跨文化差异的研究应该将个体内的心理过程与个体外的文化产品(情境)结合起来。 此外,尽管过去关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因素结构的探讨关注了他们在文化间和文化内水平上的差异,但是他们的数据来源是一样的:都是来自于参与调查研究的个体。也就是说,在过去的研究中,所谓的跨文化差异的数据都是基于对参与调查的个体自我报告的结果进行累加而得到的(所调查的样本能否代表整体仍然是个很大的问题)。 而文化产品虽然也可能只是一部分人创造的,但是它是共享的,是所处文化中不同的群体成员可自由获取的。因此,研究者认为与对个体自我报告的数据进行累加相比,对文化产品的测量更适合于进行文化水平的比较和分析,至少当对文化的定义涉及到共享的意义和观念的时候是如此。
3648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分类理论
热度 1 xxxy2011 2011-3-10 09:09
知识分类理论 (le_le6677) 知识分类不仅对课程论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作用,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教学理论的研究。如何确定知识的性质,如何对知识做出分类,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教学过程及学生学习过程的思考与分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同的知识观就产生不同的知识分类理论。 一、知识的定义 如果我们要说出什么是知识,什么不是知识,就必须首先介绍知识的定义,可是,因为知识作为全人类共同使用又极其抽象的概念,不同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在不同的语境中赋予它的内涵和外延存在着诸多差异。 (一)知识定义中的“泰阿泰德问题” 尽管知识是日常生活里的中心组成部分,但知识的确切定义仍然是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历史学家有着极大兴趣的话题。在哲学界,人们把知识的定义问题称之为“泰阿泰德问题”。许多思想家的论述,知识必须具备三个特征:被证实的(justified)、真的(true)和被相信的(believed),但要达到这样的三个条件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于是知识定义的的问题就成为人类认知史上最根本也最难解决的“泰阿泰德问题”。 Purser Pasmore认为要精确地定义知识是非常困难的。例如:何谓知识?如何获取知识?何者是有效的知识?这些问题是非常难回答的,但若无法回答知识是什么,将难以设计能产生更多知识及有效利用的组织。因此,Purser Pasmore则将知识定义为:“用以制定决策用的事实、模式、基模、概念、意见、及直觉的集合体。”Badaracco将知识定义为:从人类活动中所获取的真理、原则、思想及资讯。日本学者田中郁次郎则认为知识是一种多元的概念,具有多层次的意义。知识牵涉到信仰、承诺与行动等,可分为内隐与外显知识。何光国则认为知识是(1)经验累积的纪录;(2)事实组织的系统化;(3)对事实的理解;(4)一种理解的行为或状态;(5)人的已知和未知。此外 Davenport依据知识的特性指出,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及经过文字化的资讯,而且还包括专家独特的见解,为新经验的评估、整合与资讯等提供架构。 在我国,对于知识到底是什么,目前仍然有争议。我国对知识的定义一般是从哲学角度作出的,如在《博弈圣经》中知识的描述是“把识别万物实体与性质的是与不是,定义为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知识”条目是这样表述的:“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它来源于外部世界,所以知识是客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 由上述可知,知识是抽象的,是借由某种形式呈现以传达概念。例如:古代的结绳记事、白旗示降等,都是借由结绳、白旗等符号来传达概念,但是当人类活动越是频繁,则简单的符号就不足传达双方的意念,因此,有了文字、语言等符号兴起以作为沟通的工具,在沟通过程中还是需要经过思考,最后才能产生出知识,由此可知,知识就是经由前人的经验累积形成的。 (二)知识的本质属性 在知识的多重属性中,知识的主体性和内在性应该是最根本的属性及其他属性衍生的基础知识的主体性是指知识体系中的主观知识部分,其首要特征是主体的创建性。没有主体的创建性,世间就没有知识这种东西,因为所有的客观知识都是由主观知识转换而来的,强调个人的思考对知识产生的重要作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西方知识论的重点论题,这句话强调由我的思考来判定世上的是非,于是,“我思”便成为获得知识的起点。在我国知识发展史上,自孟子以来,无数学者都提倡积极主动的求知精神,从古至今,知识就表现出了它最重要的本质——主体性。知识的内在性指人本身固有的属性在知识中的反映,其实质就是人所具有的自我认知能力和主动求知的天性。知识的内在性是人类所有知识的起点和源泉,20世纪中期,英国哲学家波兰尼最先提出对知识进行隐性与显性分类,知识的内在性可以用隐性知识来表征,表现为对外在事物的领会、判断、技巧和控制能力等,主要靠人们的“所知”与“所思”来反映。 二、西方知识观的演变 (一)古代西方教育学家的知识观:“感知+思辨”的二元论 自从哲学诞生以来,哲人探索知识这个问题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一般说来,西方古代思想家,如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在知识的问题上持二元的观点,他们既承认知识产生于现实的人间事物,然而又肯定“真知”来源于天国神灵;既承认各种事物有赖于感官去感知去认识,去学习,但又坚持“真知”必须依靠心灵去领悟去把握;既赞同、继承前人从长期实践经验中概括、归纳、总结出来的各种学科的知识,但对这些知识又加以神秘化,给以思辨性阐释。主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发生了学习,同时,作用产生的信息及其组织给以思辨性阐释成为知识。 西方古代知识观的特点:1、在知识本质方面,坚持人是万物尺度。2、感觉是知识。3、追求知识的普遍性质,不满足个人的感觉经验,力求通过思辨把握事物的一般特征和变化中的不变。 (二)近代西方教育学家的知识观:经验论“感觉”和唯理论“超越感觉经验的理性能力” 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是知识观发展的重要时期,著名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经验论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反映,人的一切认识都必须从感官的知觉开始。认识自然,解释自然,必须接触自然。离开自然,人们就一无所获。经验是人类认识的基础,知识是感觉经验的产物。唯理论却认为,通过感觉经验得到的总是个别的或有限的知识。而且,感觉是个别的、具体的、飘忽不定的,理性认识是一般的、自明的、永恒的,二者截然不同,所以感觉不可能是理性认识的源泉。唯理论认为,这种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与感觉经验无关,而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起了作用,理性自身具有将感觉经验提升到普遍原理的能力,理性的这种能力不是从经验而来,而是自身超越经验。两种理论在认识方法上虽然都有缺陷,但他们都强调了人在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正是因为如此,才使人们能够形成关于事物的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主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条轨道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人类认识。 西方近代知识观的特点:1、在知识本质上,坚持知识是观念和实在的统一,承认知识的经验性质。2、由关注知识的人格陶冶转向对自然的控制。3、在知识获取上,近代经验主义方法得到了全所未有的运用。 (三)现代西方教育学家的知识观 1.实用主义 “知行合一实践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实用主义哲学观提出了与传统知识观截然不同的观点。实用主义哲学家指出,在传统上,人们一般热衷于追求一种“百科全书式的”、“静止的”、“冷藏库式的”知识理想。因此,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堆积知识,知识成为一种装饰品。一方面,知识在应用时受到实践的检验,那些能帮助我们主动地改造一定的环境,排除某种特殊困难和苦恼的知识,就被证明是可靠的、有效的、好的、真的。相反,那些不能消除困难的知识则是无效的、假的。因此,效用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也是衡量真理的尺度。另一方面,知识不是永远固定不变的,而是暂时性的,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人们在不断的认知学习中,在实践中获得和完善知识体系。 2. 发生认识论“主体建构” 二战以后,瑞士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式的结构的展开,而是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和不断的建构活动,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或外部教学支配的,而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儿童要通过自己的活动,再建构形成他的智力的基本要领和思维形式。即知识的获取是主体在与外界的交互中主动建构的,同时,通过这种建构主体形成自己内部的知识体系。 3.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老三论):内容从略。 4.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新三论):内容从略。 西方现代知识观的特点:1、在知识本质上,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不是以不确定性、必然性为知识的根本标准,是知识的一种探究过程,甚至把知识看成工具,假设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2、在知识获取上,主客体的观念中心移到了主体上。人们对学生的能力、主动性创造性更加关注。3、承认了知识的个体性。 三、近现代知识分类理论 在西方,学习分类思想最初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当时许多从事学习实验的心理学家帮助军事人员进行训练,他们发现那时的学习理论难以有效指导训练工作。由此,某些心理家认识到,学习的类型很多,不同类型学习的条件与过程以及结果都不同,企图用单一的学习模式来指导一切教学设计,必然使教学遭致失败。在当代教育心理学界,对学习与知识的分类贡献最大的教育心理学家,应首推奥苏伯尔和加涅。奥苏泊尔提出了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加涅首次提出了系统的学习分类学。这两个理论都诞生于本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更为系统化业在教育实践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内许多读者对奥苏泊尔和加涅的学习分类思想很熟悉。但为什么说他们的学习分类也是对知识的分类呢? 1.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分类 在奥苏伯尔看来,学习者接受的主要是用言语符号表达的人类知识。这些知识对人类或对教师来说是有意义的,对学习者来说,其意义尚待获得。奥苏伯尔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区分了两种意义。他称前一种意义为材料的逻辑意义,后一种意义为个体的心理意义。有意义学习过程就是材料的逻辑意义转化为个体的心理意义的过程。在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中,这种个体的心理意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即个体的知识。所以,奥苏伯尔根据心理意义复杂程度对有意义学习的分类,也就是对作为学习结果的知识的分类。 奥苏伯尔把知识学习分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解决问题与创造五类。表征学习包括记住事物的符号和符号代表的个别事物,获得的是一种孤立的信息。概念学习指理解符号代表的一般意义,也就是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掌握理性知识。但概念只是理性知识的“细胞”。在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命题学习,命题乃是知识的基本单元。在概念与命题基础上,运用已有的概念与命题知识解决复杂问题乃至进行创造,乃是最高级的有意义学习,其中不仅获得新的概念或命题,而且可以获得解题策略。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实则为知识学习论。他在其学习论中仔细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条件,从而加深了人们对知识的性质及其习得过程的认识,为知识的理解与保持的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心理学依据。但从广义知识论的角度看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也有缺点。在他的理论体系中几乎没有涉及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加涅的分类理论恰好弥补了奥苏伯尔理论的不足。 2.加涅:学习结果分类 加涅是一位受过严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学家,二战期间他发现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难以应用于人类的学习和训练,于是开始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学习的分类研究,他最初把学习分为八类,后来认为学生的学习结果可分为五种不同类型,见下表。 值得注意的是,加涅在对学习结果分类时,兼用了行为和认知双重标准。他认为,学生的学习结果只能从他们学习之后,其行为变化是仅能根据所学材料“陈述什么”,那么我们只能做出他们获得了言语信息的推测。如果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行为变化中加以推测。倘着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其行为变化是“会做什么”,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做出他们已经获得了某些技能的推测。若学生所做的事“是以智力为主,则可以认为,其所获得的技能为智力技能(有时也称智慧技能或心智技能)。如果其中还要求复杂的肌肉协调,则所获得的技能为动作技能。由此可见,加涅的五类学习结果除态度之外,其余四类所指的是不同性质的能力。但从知识的角度看,这四种能力也就是我们广义上所说的知识与技能。在知识分类问题上,加涅的突出贡献是:第一,根据外显的行为和学习的不同条件明确区分了三种认知能力,即陈述信息的能力、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智慧技能)和控制自己的认知行为的能力(认知策略),第二,明确提出智慧技能是由辨别能力、运用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这样一些由低级到高级的能力构成的。 3. 现代知识分类理论 (1)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理论 长期以来,知识只是在哲学和教育学研究中被涉及。现代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知识成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安德森对“知识”这一概念作了深入研究,安德森明确区分了两种类型的知识:一类叫陈述性知识,这是个体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能用语言陈述的知识,是用来描绘世界是什么的知识;另一类叫程序性知识,是个体不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但可以通过其作业而间接推测出来的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例如,当儿童能说出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运算规则(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后,便可以认为他已贮存了同分母分数运算的陈述性知识。倘若儿童能正确解决诸如“一条绳子长1米,小东用去了2/7米,这条绳子还剩多少米”的问题,则可以认为该儿童已经获得了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程序性知识。前一类知识又可称为记忆性知识;后一类知识也就是我们所称的技能(安德森的程序性知识),包括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有人称为操作技能),上述例子中的程序性知识为使用规则办事的智慧技能。 至80年代,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把学生的知识概括为三大类: 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相当于加涅所说的言语信息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相当于加涅所说的智慧技能 策略性知识(strategically knowledge)——相当于加涅所说的认知策略 (2)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分类理论 野中郁次郎对知识进行的分类,采用了波兰尼从可转移性角度对知识所做的划分。这种划分最常用,即将知识分为明晰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含知识(Tacit knowledge)。所谓明晰知识,就是指可以通过书面和系统化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并且以诸如数据、科学公式、说明书、手册等形式在组织中共享的知识。所谓隐含知识是指深藏于人的实践之中的、难以言明和模仿、尚未编码化的内隐性知识。在没有知识携带者参与的情况下,这类知识很难被交流、理解和共享。这类知识要通过对人类行为的观察和知识诱导活动才能够获得。 在此基础上,提出四种称之为“知识变换”的知识创造转化模式,即:群化(Socialization) 、外化(Externalization)、融合(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他们共同组成了SECI模式。这四个方面不断相互作用与转化,最终实现了知识的创造。 四、知识分类理论与教育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特点展开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达到教学目标,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而科学的知识分类在良好的教学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辨别知识的类型,然后根据其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以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区分知识的类型,针对不同知识的特点,使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不管针对哪种类型的知识,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这是教学的宗旨,也是知识分类理论对教学设计工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罗明东等《教育技术学基础——现代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探究》科学出版社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皮连生.知识的分类与教学设计.教育研究,1992,(6). 皮连生.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莫雷.知识的类型与学习过程.课程教材教法.1998,(5). 李文光 杨开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及方法.中国电化教育,2004,(4) 吴红耘.修订的布卢姆目标分类与加涅和安德森学习结果分类的比较.心理科学, 2009 G Rowland T DiVasto.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Powerful Learning.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Quarterly, Volume 14, Issue 2
6933 次阅读|2 个评论
非符号意象的认知功能(一)
h123xq 2011-2-20 13:27
认知科学的理论基础包括行为研究、神经学、符号信息计算,基本原理是刺激-反应模式。从整体上看,依然没有完全摆脱还原论和机械论的框架。 从根本上来说,认知行为是一种生物行为(如果承认人也是生物的一种的话),那么,认知的研究就是一种生物学的路径。对于生物而言,目前的生命科学只是着重于解决生物的生命(生存)原理。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已经研究到了遗传信息和生命动力问题。而作为生命生存的另外一个方面,整体的有机性及其意识还是一个未解之谜。目前的认知研究建基于对语言符号的理解之上,换言之,即便是非符号的情感、意志等认知因素也必须通过符号表达出来,这就有点勉为其难之意了。更进一步说,隐藏在认知背后的非符号意象,仅仅通过心理能量形式释放出来,如何能够进入我们现有的表达机制? 对于不同的生物个体而言,对于环境的刺激-反应,表现方式和表达路径是非常不同的。简单地说,看见一幅裸体女人画,有的人看见美,有的人看见性。同样一盘剁椒鱼头,对于有些人来说是美味,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毒药。更深入一点说,不同意志力和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对于自身的反应认知也不一样。心理学家可以分析自己的潜意识和无意识,很多人甚至从未听说过,听了也不懂什么是潜意识和无意识。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作为人这样一种生物的认知能力。 在谈到人的自由的时候,经常会说起,人应该具有自我发展的自由。从发展的潜力来说,在生理学和生命科学视野中的认知能力方面,大多数人都是一样的(少数的“天才”除外)。然而,事实证明,即便是排除心理暗示、环境干扰等各种客观因素,认知的发展依然因人而异。这也可以说明,非符号意象在认知能力发展及认知功能发挥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个人分类: 哲学片断|3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心理学家分析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七个原因
热度 2 yzsymcys 2011-2-16 08:20
[转载]心理学家分析中国人幸福感下降的七个原因
心理学家对幸福感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主要是以下七点“偷走”了我们的幸福: 1.老爱比较。 2.缺乏信念。 3.不善于发现阳光面。 4.不喜欢奉献。 5.不知足。 6.相互不信任。 7.过于焦虑。
2005 次阅读|3 个评论
费根鲍姆的混沌之路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2-12 13:19
文/厚宇德 决定一位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科学家自己的个性无疑是最为基本的。物理学家M·费根鲍姆(M. Feigenbaum,1944-), 在其混沌理论研究上走出的成功之路,也许对每位青年学者会有所启迪。 1961年,16岁的费根鲍姆进入了纽约的城市学院学习。他选择了电气工程专业。对此他有回忆文字:“在十岁或十一岁的时候,我……听说电气工程师是搞收音机的,还知道电气工程师不必担心找不到工作,收入也不少。” 在这里他3年半修完了5年的课程。1964年他得到了电气工程学士学位(BEE)。同年夏季,费根鲍姆进了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他把主要精力用于选修物理学和数学。这时他开始研读康德等哲学家的著作。20岁费根鲍姆开始阅读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科学家兼哲学家马赫的著作,也研究牛顿和伽利略的重要著述。1970年费根鲍姆获得了他的高能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题目是色散关系。 博士毕业后,费根鲍姆到康奈尔大学做了2年博士后研究工作。在这里,费根鲍姆认识了戴维·芬克尔斯坦(David Finkelstein)。费根鲍姆承认芬克尔斯坦对于根本问题的“真实思想”(real thinking)给了他很大的影响 。1972-1974年,费根鲍姆在弗吉尼亚理工专科学院度过了两年时光。他后来自己说:“在这种2年为期的职位里要做出像样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年以后你不得不开始担心下一步将去哪里?” 结束了在弗吉尼亚的工作之后,费根鲍姆迎来了一份长期的职务。卡拉瑟斯(P. Carruthers)要到洛斯阿拉莫斯担任物理学理论部的主任,费根鲍姆获得了加入他的研究团队的机会。费根鲍姆自己回忆:“我到了洛斯阿拉莫斯时,卡拉瑟斯认为我来的正是时候,也认为我是合适人选。(他让我研究)威尔逊(Ken Wilson)的重整化群思想是否可以解决湍流这个世纪老难题。” 正是这个问题引导他走向研究奇妙的混沌理论的正确方向。 20世纪70年代,生物学家、数学家等都在研究混沌问题。费根鲍姆意识到“确定性的模式不仅能产生古怪的结果,而且一定存在着一些人们可以探索并且必须认真对待的重要规律。” 经过探索,他发现:“对截然不同的函数进行叠代,在叠代过程转向混沌时,它们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它们都受到同一个数字的支配,这个数字就是4.6692!”这就是一个费根鲍姆普适常数 。费根鲍姆对于自己的发现有过这样的描述:“回想起来,斯坦恩(P.Stein)他们已经定性地发现了周期倍增分叉现象,而我现在却能够定量地说明周期倍增分叉现象的规律。周期倍增分叉现象和规律的发现,大大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在他发现这个常数并意识到这个常数的意义时,他做了这样一件事:“那天晚上,我打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我已经发现了一些真的不平凡的东西,我清楚,这将使我成为一个著名的人物。” 对于费根鲍姆的成果,曾有过这样的评价:与费根鲍姆的发现产生的影响相比,“想像不出近期有其他理论科学的发展能在如此宽广的领域间产生如此大范围的影响”,费根鲍姆的研究不仅影响了“纯粹的”理论研究,也影响了“十足的”应用研究 。而费根鲍姆在混沌理论研究上的巨大突破也给他带来了若干荣誉。 总结一下促使费根鲍姆成功的要素,以下几点不可忽视: 第一,伯乐的赏识很重要。在卡拉瑟斯为费根鲍姆提供了长期的工作机会之前,费根鲍姆科研成果寥寥无几,但卡拉瑟斯仍注意到了这位善于思考的年轻人。没有卡拉瑟斯提供的青睐,费根鲍姆要获得成功十分艰难。 第二,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并非最先进的才是最好。费根鲍姆当时用可编简单程序的袖珍计算器研究二次函数的叠代方程的倍周期分差现象。这样的计算器处理研究结果,比较缓慢。但“我很快领悟到,分叉间距应当是几何收敛的。这使我能从上一个分叉点就预计到下一个分叉点的大概位置,从而大大提高了试验效率。我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我头一个领悟到了几何收敛。……我的计算器算得很慢,要不是领悟到了几何收敛的必要性,我的试验是做不下去的。我的几何收敛,是逼出来的。” 如果当时费根鲍姆利用的是大型高速电子计算机,他的重大发现会在高速的计算中悄悄溜掉。 第三,最为重要的是研究者个人的定力。从开始研究混沌理论到取得成功,费根鲍姆用了6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费根鲍姆几乎没有发表研究论文。心无旁骛地坚持自己正确的研究道路,不计当前的利益得失,这是费根鲍姆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个人因素。 纵观费根鲍姆的成功也让人产生感慨:有些制度,产生的结果与其预期往往截然其反。比如,在当下的中国,高校与研院所评价科研人员的水平与成就时,主要看其在某类期刊是否发表过论文以及发表过多少论文。这样的规定本意是鼓励科研人员做高水准的研究。但是,有时会淘汰掉像费根鲍姆这样还没有成为大师、但可以成为真正的科学大师的科学青年。 参考文献 梁美灵, 王则柯. 混沌与均衡纵横谈 .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1: 128, 129, 138, 138, 162-164. Pais A.The genius of science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87, 91, 91, 92. http://www-history.mcs.st-andrews.ac.uk/Biographies/Feigenbaum.html . (责任编辑 王芷)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纵横捭阖|8288 次阅读|1 个评论
外星人并不存在
热度 3 xupeiyang 2011-1-25 20:06
美天文学家称外星人或不存在 人类是唯一生命 http://tech.sina.com.cn/d/2011-01-25/07385128623.shtml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霍华德·史密斯指出外星人可能并不存在,人类在宇宙中是一个完全孤独的存在。 科学家呼吁各国出台计划应对外星人攻击(图) 英国心理学家称公众并不害怕与外星人接触 英媒探讨世界末日十大诱因:外星人入侵概率仅1% 联合国任命首位星际外交官与外星人接触 美科学家模拟出外星人眼中太阳系模样(图)
个人分类: 科普知识|211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心理学家称婚姻是永恒幸福的保证
xupeiyang 2010-12-9 08:08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9日07:32 新浪健康博客   许多人有过这种体验,职位升高时,预期也越来越高,过去的努力带给名望和财富不再能带来幸福。马丁塞利格曼教授介绍说,这就是幸福跑步机在起作用,如果幸福等于财富和名望的话,我们必须拥有更多,否则心理就感觉不到幸福。    1、幸福跑步机   许多人有过这种体验,职位升高时,预期也越来越高,过去的努力带给名望和财富不再能带来幸福。马丁塞利格曼教授介绍说,这就是幸福跑步机在起作用,如果幸福等于财富和名望的话,我们必须拥有更多,否则就感觉不到幸福。   假如没有这个跑步机,鸿运当头的人应该比普通人幸福得多。马丁塞利格曼教授论证的结果是,一般老百姓比那些达官贵人更幸福。研究发现,幸运的事和高成就不能带给人们长久的幸福,只有短期效果而已。    2、金钱买不来幸福   实际上,我们对金钱的看法比金钱本身更影响我们的幸福。塞利格曼教授的研究认为,在所有阶层中,越看重钱的人对他的收入越不满意,也对他的生活越不满意。   塞利格曼教授的团队通过对40多个国家进 行 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发现:购买力强的国家,人民生活满意度也高;一旦国民收入超过人均8000美元之后,这个相关开始消失,财富的增加并不能继续增加生活的满意度。金钱买不来幸福,20世纪后50年,富庶国家购买力的改变也带给我们同样的信息:美国、法国和日本实际购买力已经翻了一番,但是生活满意度却没有变化。    3、幸福不是短暂的愉悦   有些人会问:我怎样才会幸福?对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来说,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区分愉悦和满意,我们就会完全依赖捷径,去寻求生活中容易得到的愉悦。愉悦是立即的,来自感官,而且是暂时的。一旦外在刺激消失,它们便很快跟着褪去,而且我们会对这些感觉产生习惯化效应,以后就需要有更强、更多的刺激才能带来相同程度的愉悦。   我们都清楚不是要暂时的幸福感,真正的幸福感必须来自自己的努力。然而人类却发明了许多捷径去取得暂时性的感官愉悦:毒品、巧克力、肉欲、购物以及电视等。    4、幸福来自于优势和美德   幸福感来自于自己的优势与美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幸福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受。做一时感官愉悦的事,如与朋友聊天,看电影,与做好事的感觉相比,黯然失色。当我们很自然地去帮助别人时,一天都会过得很幸福。   优势和美德是积极的人格特质,它会带来积极的感受和满足感。乐观的人倾向于把目前的困难解释成暂时性的、自己有主控权的,以及只有在这个情境下才会如此的;相反,悲观的人则认为他的困难一辈子也逃不掉,倒霉事一桩接一桩,而且是自己无法操控的。   乐观只是二十几个使你更幸福的特质之一。哈佛大学的乔治瓦利恩特教授对成熟防御进行研究,成熟包括:利他行为、延迟满足的能力、对未来充满期望以及幽默感等。疾风知劲草,乱世识忠臣,灾难中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德。    5、幸福具有高遗传性   我们愿意相信,只要肯努力,每一种情绪状态、每一种人格特质都可以得到改进,当然也包括支撑幸福感的乐观等积极情绪,只有这样,处于相对弱势的人才有翻身的自信。40多年前,塞利格曼进入心理学界开始研究时,人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思想一直笼罩着心理学界。   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双生子女和养子的人格研究开始出现,上述说法一败涂地,再无东山再起的可能。同卵双胞胎的心理特质比异卵双胞胎更像,被人收养的孩子的人格特质更像亲生父母而不像养父母,这类研究报告已超过百篇,并且都显示出同一结论:大约50%的人格特质是基因决定的。但是高遗传性并不代表不可改变,有些遗传特质(如,性取向和体重)是不可改变的,而其他遗传特质,比如悲观、恐惧,则是可以改变的。    6、幸福就是获得满意   区分愉悦和满意最大的好处在于,虽然有一半人无法达到积极情绪上的幸福感,但他们还是可以获得幸福,因为他们拥有满意感。满意无法从身体的愉悦中获得,也无法来自吸毒或任何捷径。只有在高尚的行为做完后才会自然产生。愉悦是感官和情绪的,而满意来自于施展个人的优势和美德。   获得满意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做有挑战性且需要技术的事情;要集中注意力;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能得到即时的反馈;你应该深深地投入到所做的事中;有能够掌控的感觉;忘我,感觉时间就此停滞。    7、幸福但不愚蠢   许多证据显示,抑郁的人虽然比较悲伤,但比较正确。抑郁的人比较实际,他们能够较正确地判断自己有多少才能;而有幸福感的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通常超过别人对他的判断。虽然很长时间内有过幸福但愚蠢的指责。但后被证明是站不住脚的。   有幸福感的人记住了更多快乐的事情,他们记住的甚至比实际发生的还多,他们常常将不好的经历都忘了。相反,抑郁的人对两种事件的记忆都很好。有幸福感的人认为如果他们成功了,当然是证明自己有能力;如果他们失败了,则会相信失败很快就会过去,而且只是因为运气不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阿斯平沃尔收集的许多证据显示,有幸福感的人比没有幸福感的人能更好地做出重要决策。    8、幸福者更愿意利他   幸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利他行为。很多人或许会认为不幸福的人比较能同情别人的痛苦,因为他自己感受过,应该更会有利他行为出现。实验结果显示,幸福的大人和小孩都更有同情心,也更愿意捐钱给需要的人。也就是说,幸福的人更可能是利他主义者时。   当我们幸福时,我们不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我们会更喜欢别人,甚至愿意与陌生人分享我们的好运。当我们心情低落时,我们不相信别人,变得很内向,并且集中注意力来保卫自己的需求。    9、婚姻是永恒幸福的保证   婚姻比金钱跟幸福的相关性更强许多。实证数据支持,婚姻是永恒幸福的保证。美国的全国民意研究中心在过去30年间调查了35000名美国人,40%的已婚者说他们非常幸福,而只有24%的未婚者、离婚者、分居者说她们幸福。   塞利格曼教授其实并不太相信婚姻和幸福的相关性,因为他认为幸福的人更容易结交朋友,更容易相处,所以也更容易走近婚姻生活。但他也坦言,就非常幸福这样的人群调查中,最幸福的前10%的人几乎都有亲密的生活伴侣,只有一个人没有。   另外的发现是,客观意义上的身体健康与幸福的相关刚达到显著性(即相关到很小),相关更大的是我们主观上对自己健康状态的认知。调查资料还显示: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无神论者的生活满意度更高,也更幸福。    10、 幸福的真谛:忘记过去,抓住现在   人们为什么会紧抓着过去的仇恨不放?为什么改写不幸的历史不是我们的天性?其实,宽恕可以将痛苦、仇恨转换成中性甚至积极的情绪,从而使生活的满意度提高。记住,你不原谅加害者也并不能伤害他,但宽恕却可以使你自由。   马丁塞利格曼教授列出的幸福三法则中,抓住现在的幸福最为重要。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及现代人极度的未来心态会让我们忘记现在。所有的科技进步,从电话到网络,它们的好处都是让你做得更多,做得更快,省下时间好让我们去计划未来,但是,节省时间、筹划未来已经使我们失去了现在。   抓住现在的幸福有个小诀窍:制造惊喜。要经常使自己惊喜,更好的是和你周围的人一起相互制造惊喜,这个惊喜不一定要是一打玫瑰,一杯突如其来的咖啡也许可以达到效果。每天花五分钟来计划做使配偶、孩子或同事惊喜的事是值得的。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 新浪健康博客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报道:    心理学家称表扬他人有助提升自身短期自尊    心理学家发现喝含糖饮料可助改善暴躁脾气    心理学家称经常捋头发显得人不自信
个人分类: 心理障碍|30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富士康现象的辩解
tarimriver 2010-5-30 14:53
在全社会都对富士康血汗工厂逼迫工人跳楼自杀谴责的时候,一些专家也纷纷出来对富士康十几连跳进行社会心理解读,有篇博文 把工人自杀看作年轻人目光短浅且给郭台铭带来麻烦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博主有一段是这样写的:在理论上,白领们可以跳槽,这让他们心理压力小了许多。富士康的普通员工就不行啦,因为大多数活儿没什么技术门坎,所以进入富士康的,可以说,富士康恐怕是他们一生中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工作。 当在这样最顶尖的环境中也感觉不能活得很好时,这些身无技术资本的普通人,就会感觉很绝望。因为没有改变现状的资本,所以难免推测,一生不过如此 。原来是这些工人不知足啊,在这样最顶尖的环境中还没有好感觉!他们自杀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了?! 我们伟大的认知科学家就是这样看待富士康与富士康里面的工人的?从什么地方看出富士康是最顶尖的环境?难道是因为生产最先进的产品?最顶尖的环境就是工资水平达到规定的最低标准?就是每天加班然后每月可以拿到接近2000元工资? 最近凤凰网播放了不少有关富士康工作环境的介绍,由于是生产先进点子产品,工人们都要戴口罩和手套工作,在有监工监视的条件下,你不能少有懈怠,而每天工作8小时,只能拿到900元的最低标准的工资,要多挣钱就要加班。几乎所有人都是12小时的工作时间。车间里戴口罩,所以不知道谁是你的工友,回到宿舍,同样没有可以交流的朋友,大家都累得要死,需要休息以准备下个12小时的高强度单调工作。除了机械工作就是休息疲惫的身体,年轻的心何处放飞?这才是事件的本质!郭台铭不懂这个?需要你这个伟大的认知科学家支招?他没有把工人当人看待,这些员工在他眼里这是会呼吸的工具,是不具有七情六欲的给郭台铭挣钱的工具!广东本田的工人还能用罢工表达自己的诉求,而被台商郭台铭控制下的富士康的工人根本就没有这个可能,他们没有自由,没有交流,只有疲惫的身心,怎么可能组织起来罢什么工啊?! 前面刚说完富士康环境最顶尖,后面说其实富士康的生存状态,并不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最好生存状态,但是许多员工认识不到这一点。,然后职责跳楼者的偏狭:这样的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自杀的有许多是年轻人。如果经世事多些,就不会如此偏狭。我在南方呆过,那里台资企业遍地,很容易造成一种人活着只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零配件的凄凉人生观,大家都是如此,整个城市都是这样活着的。原来,世界都是这样,你学会忍受就对了,跳楼是你的不对! 我们伟大的认知科学家继续宣扬他的理论,说:写《本草纲目》的李时珍,在他奋斗了一生,终于看到《本草纲目》能够出版时,他随后就死了。许多人都有这种经验,一个人如果他的理想未曾实现,他就会憋着一口气,奇迹般地活着。待到理想实现,他随即就会撒手人寰。真不愧是心理学家,心理学学得如此好!不过这样的例子我们不太明白,难道到富士康工作就是年轻人的全部吗?不会吧,他们到这里是为了挣钱不错,但挣钱的目的是为了交友结婚享受生活,你怎么就断定富士康就是年轻人的终极目标呢?在中国,都知道,最荣耀的事莫过于当官,官越大越好,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皇帝的位子大家是争来抢去,像什么刘邦、李源、赵匡胤、朱元璋、以及他们的子孙们,为了皇位无所不用其极,但没有听说哪一个坐上皇帝宝座后,理想实现,撒手人寰的!
个人分类: 触景生情|2948 次阅读|6 个评论
建立自信
brbaba 2009-12-13 21:31
自信地朝着你想的方向前进!过你想过的生活。随着自信的激励,人生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孤独将不再孤独,贫穷将不再贫穷,脆弱将不再脆弱! 亨利戴维梭罗教授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不自信的人,在每一天做着不自信的事情,可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能力去改变这样的状况。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几种如何建立自信的小诀窍,如果你有勇气去面对并且坚持自身的训练,用不了多久,你肯定会成为一个对学习、对生活充满自信的人。 积极自我暗示,相信自己能行 别人能行,相信自己也能行;其他同学能做到的事,相信自己也能做到。要善于在课桌上、床沿边上放上激励语: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每天早晨起床后、临睡前各默念几次,上课发言前、做事前,与人交往前,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要果断、反复地默念。这样,就会通过自我积极的暗示机制,鼓舞自己的斗志,增加心理力量,使自己逐渐树立起自信心。 注意仪表,保持精神风貌 一套笔挺的西装会使得一个男子汉庄重起来,一袭长裙会使得一个姑娘的举手投足都显得亮丽、迷人。因此,漂亮的仪表能够得到别人的夸奖和好评,提高人的精神风貌和自信心。所以,自卑的学生特别要注意学会从头到脚扮靓自己。在宿舍起身前,或者在课间,要多照镜子,保持发型美观,衣着整洁、大方。当你的仪表得到别人的夸赞时,你的自信心一定会油然而生。 挑前面的位子坐 你是否注意到,在各种聚会中,后面的座位是怎么先被坐满的吗?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自信。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把它当作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当然,坐在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练习正视别人 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信息。当别人不正视你的时候,你会问自己:他怎么了?他是怕我什么吗?他还是有鬼?不敢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感到自卑、不如别人、或我做了或想到什么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我怕一接触你的眼神,你就会看穿我。正视会告诉对方:我很诚实、光明正大,我的话是真的,你完全可以信任我。你要让你的眼睛为你工作,这不但使你增加自信,也能为你赢得信任。 练习当众发言 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在参与讨论时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这并非他们不想,而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他们总是认为:我的话无足轻重,别人不会采纳的,如果说出来,别人也会觉得太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说。而且其他人可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还有的人,心里总是说:下一个就是我,我要发言,可是当前者发言完毕时,他又不敢马上站出来,于是告诉自己下一次吧,白白地将机会让给别人。积极发言需要你有自信,一旦你有了机会,就要不惜代价抓住它。该说就说,不用考虑你在说什么,只要你敢说,拿出你的自信来。这样一次又一次,你的自信会不断增长。这是信心的维它命。 咧嘴大笑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的推动力,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方。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真正的笑,不仅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化解别人的敌视情绪。如果你对一个人会心地微笑,别人会对你生气吗?笑要大笑,甚至连牙都露出来,这样才显得你有多么坦诚。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尤其在遇到有时候笑不出来的时候,不过你应该试着笑一下。 把步速加快25% 观察人的走路是一种乐事,它比看电影要省钱得多,但却有着比电影还大的启发性。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都是跟不愉快感受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借助步速,可以改变这种心理状态。仔细看你便会发现,那些受打击的人走路拖拉、没有自信。而胸有成竹的人,走在大街上也是昂首阔步,它告诉人们:我是一个成功者。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增长。 切勿求全责备,学会变换视角 信心不足的学生总是看到自己的缺点,而很少看到自己的优点。总喜欢用自己的缺点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常常导致情绪低落,自信心缺乏。其实,我们不需要为自己的不足而整天自责,而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即使自己因失败而陷入自责时,请你提醒自己,不要做完美主义者,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把它变成表扬。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做自己的伯乐,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及时激励自己,你的自信心一定会大增。 学会赞扬自己 学会赞扬自己,悦纳自己,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自信来自于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评价,感觉到为别人所赞赏和具有责任感。适当地赞美自己也有助于增强自信,增添快乐。如国外流行的PR法(PRIDE的缩写),就是每天用一分钟大声讲述自己的优点,对着镜子表扬自己,以增强自信。 学会善待他人,融洽人际关系 首先,要善于对师长和同学微笑。微笑是友善的信号,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和欢乐,也会得到别人的喜欢,从而赢得别人与自己主动交往,使自己摆脱孤独感和寂寞感,内心充实,心情舒畅,不断产生信心和力量。其次,在与他人交谈时,适当、真诚地赞美别人的优点,会使别人感到高兴,别人也会投桃报李,夸赞你的闪光点,使你有如沐春风之感,信心大增。再次,在生活上、学习上主动帮助同宿舍、同班同学,进而帮助其他人,这样,不仅赢得了别人对自己的好感、赞扬和帮助,也使自己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同时,自信心不仅得到了调动,而且可以得到社会性的升华。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不怕失败自觉磨练 信心不足的学生应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一定要注意克服怯懦、犹柔寡断等不良意志品质,培养意志的果断性、自制性和坚韧性。特别要鼓起勇气,大胆参加班级活动,进而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集体活动中见贤思齐,虚心向别人学习,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尽力做好每一件事,尽心恪守本职工作。不怕犯错误,犯了错误立即纠正。不怕失败,失败了重头再来。雷锋说得好: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循序渐进,让自己体验成功。体验成功的决窍就是为自己确立小的奋斗目标。比如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定时复习功课等等。当每一个子目标完成时,都要奖励自己,如看一会儿电视,听一段优美的音乐,吃一个苹果,买一本向往已久的书等等。这样通过一个又一个子目标的实现,就会越来越接近成功。小目标的制定可以让自己明显地感觉到进步,更容易体会成功,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心。 很多失败者恰恰犯一个相同的错误,他们对自身具有的宝藏视而不见,反而拼命去羡慕别人,模仿别人。殊不知,成功其实就是自信地走你自己的路。 雷切尔卡森教授 (转)
个人分类: 杂谈|33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八种对应人生低谷的办法
brbaba 2009-12-13 20:52
不少人都不喜欢改变,而情愿保持现状。心理学家霍曼和瑞希指出,不管是丧偶、生病这种坏事,还是结婚、升职一样的喜事,只要是生活中的改变,都能给人带来压力感,与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也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但是,生活偏偏时时处处地发生着变化,面对现状,我们可以学会接受它、喜欢上它,以下就是8个策略: 1. 先什么都别做。失业后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上网投简历,还是借机休息一段时间?事实证明,面临意外时,先坐下来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比立即起来行更有效。 2. 保证日常生活规律。改变通常会打破熟悉的生活规律,让人的身心稳定失去根基。其实好好吃饭、收拾好房间,比废寝忘食地应对变化更有效率。 3. 忽略心里的警报器。人的大脑中有一部分叫作蜥蜴脑(蜥蜴算是最早的陆地动物,对所有风吹草动都会立即发出危险警报)。这样原始的脑机制,在现代社会却会让人像无头苍蝇且易怒。所以,在面临改变心慌气短时,告诉自己没那么严重。 4. 忘记自己的聪明才智。著名语言学家奥尔顿贝克尔认为,聪明人(或者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更固执,这会让他更加南辕北辙。所以,面临变化,必须放低姿态、忘记经验,以新手的心态问一些天真的问题,考虑所有最不可能的可能性,认真倾听那些听起来荒谬的观点。 5. 试试恐慌的滋味到底有多糟。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往往是因为他们总是避免改变。其实试试那些让你畏惧的事(比如主动登台表演),你会发现挨过最初的恐惧,背后还藏着大片的新世界! 6. 质疑常识。前几年,每个人都说学个MBA满地都是工作;这几年,大家又都说MBA学位不值一钱。这告诉我们什么?在做重大决策时千万不要随大流。有时要躲开所谓的常识,才能找准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 7. 与不确定感和平共处。在开始人生新阶段的相当长时间里,不确定感会如影随形,你可能因此战战兢兢、莫名焦虑。告诉自己,不安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你正在学习新东西。 8. 多说真的吗?生活中的急转身还会招来来自周围的压力,特别是对那些自认为不太如意的人,你的升迁和进步让他们深受打击,于是会列出新环境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看似关心实则想吓退你。这时说句真的吗?或是吗?与这些划清界限吧。(转)
个人分类: 杂谈|3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喂美女心理学家心灵鸡汤
JYH64J98Y99H 2008-11-21 13:22
首先 声明:写得全是真人真事,为了保护她们的权益,也不滥用自己的权利,请允许我使用化名吧。这年头,大街上喊一声美女,几乎人人都会回头。男人回头是为了看美女,女人回头是以为喊自己。个别没有回头的,不是耳聋的残疾人就是戴着耳机的小青年。所以,我先给她们统一戴一顶帽子:美女心理学家。 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与女心理学家打交道。她们有的长得很漂亮,举止很优雅。有的很普通,很平常,如果不特别介绍,你就是和她们相处了几年,你都不会猜到,原来,他们就是女心理学家。有的,就是靠心理咨询吃饭。别人如何看待她们,我不得而知,但在我眼里,他们和同龄女性没有什么不同。 有一位女心理学家丽丽,给我们刊物投稿,她稿子上写得是教师,但我们的规定要求必须精确到职称,在没有联系到她本人的情况下,我们依据惯例,选用了最低的职称:讲师。我们总觉得,青年女博士,下一步就是评副高。没想到还是把她的职称给写高了,原来,他们学校规定,博士毕业只能当助教,讲师要重新评定。她怕别人认为是她作弊,按照他们学校规定,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一定严肃处理。本来,文章发表了,应该高兴才对,更何况自己又没有什么错,编辑的错误也不应该算到作者头上。可是,她高兴不起来,内心忐忑不安,她既怕责备编辑而让自己于心不忍,又怕自己职评受到连累而暗中叫苦不迭。一度使得她患上了轻度焦虑症状,她很郁闷。于是,她向她的好朋友倩倩倾诉了心声。她们要求我们出一期勘误,郑重声明,以正视听。如果,这事情,换作其他人,哈哈一笑了之。把副校长写成校长的多着呢。有谁认为是错的呢。喊的人自在,听的人舒服!至于如何处理,我们当然会有我们自己的办法。这事情,我们负责解决,因为我最怕心理学家心理出问题。 美美考博士时,焦虑得不得了,我好几次陪她池塘边漫步,让她别紧张,给她心理按摩,喂她心灵鸡汤,中国的博士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考博士不就等于考几个外语单词吗,有人外语好,硕士没有考取当年就考取了博士。至于那一帮改革的幸运儿,因为幸运,他们有的都不知道天高地厚,在新闻媒体的鼓噪下,竟然真把自己视为天子骄子了。大家都被耽误了,无非你们被耽误少一点而已,就像一堆大白菜,好多因为放置时间太久而变得大多霉烂了,还有一小部分可以凑合着吃,当一个饿汉大呼白菜好吃时,几片烂白菜竟然真以为自己是那么一回事。有些人像是一个被宠惯的孩子,水平不高、努力不够,心气倒不小,不懂外语的照样能够把学士帽换成博士帽。李鬼管理李逵,这年头,不服还真不行,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当然,我对美美说这些话绝无贬低博士的意思,如此开导别人,只是我按摩的一种“手法”而已。孔子当年也就是这么干的,还被后人总结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一番开导,结果她如愿以偿地成为博士大家族中的一员。 靓靓听说她计划内的文章没有发表,生怕论文数量不够毕不了业,急得抓耳挠腮,心急如焚,不是烦躁,就是郁闷。加之,那几天,天气也不好。她的心情可想而知。我与她电话、电邮往来不断。人的悲观心理不就是面临几乎完不成的任务带来的吗。我们一边给她预留版面,一边督促她耐心修改,让论文达到发表水平。经过一系列专家“会诊”,这篇文章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表出来了。还被二次文献全文转载了。我给她们开玩笑,你们是给大学生搞心理咨询的,我是专门给心理学家搞心理咨询、心理按摩的。她却很认真地给我发来帖子:你要是搞心理咨询,肯定比我强。人都有那么一个弱点,听到好话,都往往心头一热,仿佛真是那么回事。其实,心理咨询是门高深的学问,我现在都没有摸到门在哪里呢。 回到丽丽的事情上,我个人认为,错了就改正,改正到她满意为止。 丽丽自己也不是没有什么过错,她的第二作者信息没有写全,还是我从网查到了,增补进来的。我先把她批评一下,投稿要遵守学术规范与写作格式,至少要把所要投的刊物翻一翻,所谓出国问禁,入乡随俗。然后,再做自我批评。毕竟,我们自己不也有想当然的因素在作怪吗。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是学术研究的法宝。 还有一次,一位叫茜茜的作者漏写了自己的性别,但她几次给我打电话,讨论文章修改事宜。因为规范的格式需要加上性别属性,我从电话中明明听出这位作者是个男的,就自己善意地加了上去。谁知道,她是一个让一般人都会认为是具有男人嗓门的真正女人!人是有个体差异的,结果是我错了。果真是 “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 我把上述有关内容,发给了女心理学家倩倩,她说她差点儿笑破肚皮。她告诉我,这一段时间,她一直咬紧牙关、眉头紧锁地赶写书稿,始终足不出户,正襟危坐,终于可以对着电脑开怀畅笑一通,她感到好不痛快。 并再三感谢我对的 “ 免费 ” 心理按摩, 她还感慨地写道:没有面具、没有拘谨的交流太美了!
个人分类: 边看边说|4406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荆其诚先生
罗非 2008-10-2 18:02
9月28日,我国著名心理学前辈荆其诚先生突然辞世。 我是当天下午在参加灾后心理援助国际高峰论坛期间得知这一消息的,当时我非常震惊。这是中国心理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心理学本身的重大损失! 尽管成为同事三年来,和荆先生的见面机会是有限的。但每次见面,都能感受到他的那种热情,那种活力,那种积极推动心理学发展的精神,那种对后辈的亲切和扶掖。 几天之前,我还收到了荆先生主编的一本国际心理学家传记。回顾几个月前,自己还曾经帮其中一位青年作者准备过一点资料。想不到,这竟成了荆先生留给我的最后的纪念。 呜呼!荆先生已去,他发展中国心理学的心愿尚未尽酬。我等后学,当效先生之心,履先生之行,使心理学真的能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开花,茁壮成长,造福无穷,让中国人真正过上心智健全的生活。果能如是,则先生在天之灵,可以会心一笑矣! 谨以此文纪念荆其诚先生。
个人分类: 明师堂|533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