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生宿舍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3旅行——安顿【6.29】
热度 1 sunday80 2014-8-7 11:21
按行程 19:15 就已经抵达曼彻斯特,办完所有的手续,从曼彻斯特机场出来已经将近 21 点。一眼就看到了来接机的李老师和深圳班的沈同学。李老师早就叫了两辆面包车接我们。 到达宿舍门口的时候,已经有销售当地电话卡的一位华人在等我们了。每人得到一张英国当地的一个电话运营商 LEBARA 的电话卡,负责销售的中年先生很认真地教我们充值和买套餐。直接往卡里充值了 10 磅,购买的套餐,一直到我离开英国也没有用完,我们之间同网打电话是免费的,除了和家里联系之外几乎没什么花销。有些同学上网比较多的,后来又充值 5-10 磅用于购买上网流量。以前听到传言,比尔盖茨很奇怪中国人为什么那么爱用短信,因为国内的短信便宜呗。这边的电话费比短信还便宜,自然就是用电话方便。 从英国往中国打电话: 00 (国际接入代码) +86 (中国国际电话区号) +10 (北京区号) +12345678 (电话号码) 从中国往英国打电话,只要把国际电话区号改成 44 ,再加上当地的区号就行。 紧接着是领取宿舍钥匙。 英国大学的学生公寓,一般只提供给一年级的学生。在学生公寓里住一年之后,就需要自己找地方住宿了。所以入住学生公寓之前,需要填写一张单子,大概也就是姓名、联系方式一类,最主要的是,宿舍管理部门需要了解,入住人员的入住时间和离开时间。知道了离开时间,就可以提前安排人打扫宿舍。在有人住宿期间,宿舍就是私人场所,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是不会有人随意进入的,清洁和垃圾也需要自己处理。 大学的公寓也有很多种,就曼彻斯特大学而言,也有留学生介绍这边的宿舍十几个人共用一个厨房,公共卫生间的宿舍,价格便宜。李老师为我们选择的公寓,都属于居住比较舒适当然价格也相对昂贵的。每个房间都有桌椅、衣柜、床。曼彻斯特住的宿舍 4 人一间,每人有自己的屋子,有独立卫生间,大家共用一个厨房。伦敦的宿舍 6 人一间,也有自己独立卫生间。每人有一个进出公寓的电子钥匙和一把自己房间的钥匙。 宿舍最令人满意的地方应该是独立卫生间了,每天回来都可以冲个热水澡,是件很舒服的事。需要注意的是,洗漱用具全都需要自己带,宿舍是不提供的。其次就该是桌椅,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宿舍里静静地自习,这应该是一个希望做学问的人最需要的。宿舍里也可以上网,学生完全不必去找没课的教室或者图书馆抢位子才能上自习。 曼彻斯特大学的卫生间 伦敦艺术大学宿舍的卫生间 曼彻斯特大学我的宿舍 伦敦艺术大学我的宿舍 说到宿舍的厨房。在曼彻斯特刚入住学生公寓的时候,我们还在抱怨这个公寓的厨房,连烤箱和微波炉都配上了,怎么就没有炒菜锅,只有热奶的那种薄皮锅,这锅得有多费油;怎么连菜刀都没有,只能用小刀切菜;怎么没有案板,这怎么切菜啊……。到了伦敦,发现宿舍的厨房连锅子都没有…………╮(╯_╰)╭。在英国想吃口顺口的饭菜,真的很难。 曼彻斯特大学宿舍的厨房 伦敦艺术大学宿舍的厨房
个人分类: 行万里路|368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全省首例“学生宿舍公司”在洛诞生
yangsenhn 2014-5-30 10:41
全省首例“学生宿舍公司”在洛诞生 您当前的位置 : 新闻中心 洛阳 洛阳社会 正文 来源: 洛阳网 2014-05-30 09:09 http://news.lyd.com.cn/system/2014/05/30/010323290.shtml 核心提示:    昨日下午4时,在洛龙区行政服务大厅工商局窗口,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三名大学生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洛阳瑞洽网络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 ​ 将营业执照贴到宿舍   昨日下午4时,在洛龙区行政服务大厅工商局窗口,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三名大学生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洛阳瑞洽网络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让人感到新鲜的是,该公司的经营地点竟在其中一学生的宿舍。这样的“学生宿舍公司”,在全省尚属首例。    1、全省首例“学生宿舍公司”洛阳诞生   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嘉园4号楼302室,是一间普普通通的宿舍——书桌上摆放着电脑和书籍,墙壁上贴着篮球明星海报,阳台上挂着一串时而叮当作响的风铃……同时,这又是一间不同寻常的宿舍——在室内的墙上,赫然贴着一张洛阳瑞洽网络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   这家“学生宿舍公司”的创办人分别是该校经济学院的三名学生牛志疆、李红波和付晓帅。如今,刚刚拿到营业执照的他们正沉浸在喜悦之中。   省工商局注册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像这样在学生宿舍中创办的公司,不仅在洛阳,即使在全省也是首例。    2、从申请到注册成功用时不足48小时   说起牛志疆等3人申请注册公司的经历,市工商局关林分局注册科科长李志抗很有感触,因为这样的事儿他还从没遇到过。   27日下午5时,洛龙区行政服务大厅工商局窗口来了3名大学生,他们从媒体上了解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的信息和我市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准备利用自己的专长开办一家网络公司。   “从今年开始,我们仨接了不少有关电子商务的活儿,可是由于不正规,不少企业不信任我们。”付晓帅说,“于是我们动了在宿舍开公司的念头。”   李志抗说,根据《河南省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的规定》以及我市鼓励大学生创业的精神,他认为这个想法可行。不过,在宿舍开公司需要学校同意,也不能打扰同学的正常生活,毕竟宿舍是学习休息的场所。   在他们的申请书、校方的批准意见及身份证等相关材料通过相关部门审核后,昨日下午,三人填写了企业登记注册申请书、制作了公司章程、填写了股东信息等,拿到了营业执照,并约定注册资本3万元,在2016年5月27日前认缴到位。   就这样,这家“学生宿舍公司”从申请到注册成功,用时不足48小时。    3、三名大学生的创业梦   说起创业的初衷,三名大学生言语间充满了热情。   “我高一的时候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有1600元。从那时起,创业就是我最大的梦想。”今年20岁的牛志疆介绍,他从小就学习互联网和软件开发技术。高一时,一位同学的父亲开建筑租赁公司,需要设计一个企业管理的软件。当时牛志疆自告奋勇想要承担软件制作的任务,但对方笑着谢绝了,“因为他们不相信我能把软件做出来”。   两周后,当牛志疆制作的软件打印出了统计报表时,同学的父亲惊讶之余终于相信了他的能力,欣然支付了1600元劳务费。   来自内蒙古的李红波今年24岁,是三人中年龄最大的,他平时负责公司的业务接洽,许多“大活儿”就是他拉来的。“我们的专业是国际贸易,平时老师们也比较支持我们创业。我们就是想利用自己的专长和专业自力更生,这能让我们更有成就感,离梦想更近。”他说。   从今年2月开始合伙创业之后,三人已经承接价值约2万元的业务,而用他们的话说,“这仅仅是个开始”。(记者 郝洋 通讯员 赵梅香)
22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生宿舍要不要装空调?
热度 2 Bobby 2013-6-21 20:06
随着高温来袭,南方各地高校学子喊声一片,各种避高温的办法都有。如网上《 高温来袭 南京大学生又开启 “ 求空调 ” 模式 》、《 武汉高校女生天台地铺战高温 春光一片 》。早在 两年之前就曾有搞笑视频《复旦枫林校区 “ 求空调之歌 ” 》: http://video.baomihua.com/11600942/15481897 ,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YF1bIkJEiA/ 。 那么学生宿舍要不要装空调?我觉得忍忍无妨,权当煅练身体、磨砺意志。第一是因为全校装空调要花一大笔资金,而用空调电费也不低,非一般学生承受得起。上月家里每天空调用电 10-20 元钱,那还是在节约模式下使用空调。更重要的是,用电量大会超过负荷。上月全校办公空调用电超过负荷,为此学校不同区域分时停电,后又下文所有办公室全部停止使用空调,上交遥控器,白天不开灯,并且专人检查节约用电情况。如果所有学生宿舍装空调用空调的话,那爆表不是一点点。有些设施,不是你有钱就能想用多少用多少。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52 次阅读|2 个评论
“夹枪带棒”者戒
热度 5 陈龙珠 2013-5-14 08:57
晨读,看见海外正教授又在科学网上“ 夹枪带棒 ”( 此语见其链接文下评论 的博主回复 )地干活了。 “震害调查应该在地震后立刻进行”,这话是常识。但对每位具体的个人来说,并非易事,这也是常识。 虽然其夹枪带棒的文风很是令人恶心、观点尚无新意,但还是在此感谢这位海外正教授对 本博昨天的博文 问题提供了自己的2张照片( 不足以对本博的问题解惑,尤其是得有照片告诉我那房子底层的 RC 构造柱断裂到哪去了) 。 只是要提醒正教授自己注意的是,那2张照片若是你本人在映秀漩口中学现场拍的话,也该是2008年11月12-15日时段的事了吧?为啥不敢大大方方地在那2张图上也打印上具体日期呢? 汶川地震发生的时间,是2008年5月12日14:28。可见,大批别人做不到的事,正教授自己也没有做到哦。在政府决定对漩口中学建立汶川地震震害遗址而对现场实施保护后,在地震之后半年与5年去那里近距离查勘,有何本质的区别呢? 还有一点,公开大批判时,也要讲究学德和理性:在大批判的博文中转录我 昨天博文( 含图 ) 时,不能遗忘其文末的“本文没有结论,只是将疑惑写在这里,供同行们思考和讨论”,文中的“两侧”怎能理解为单面呢?... ... 关于漩口中学学生宿舍楼的震害,中国学术期刊上已能检索到3篇分别由教授、研究员和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介绍和分析文章,彼此内容和看法,并非一致。 一场大震灾害之后,对建筑物破坏的原因,工程设计和施工是否违规、现有认知是否出错或未解,两者都要甄别,不可偏废。但对科技研究人员来说,了解现有认知是否出错或未解,对今后提高工程安全性,更是本职之事。 附转图:前2张为漩口中学宿舍楼2008年11月照,最后一张为位于 湔江岸边 北川职业中学(正教授认可为底层下沉)
个人分类: 麦德鸡餐馆|5096 次阅读|12 个评论
图: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雁栖湖新园区学生宿舍样板间实景展示
热度 3 sincos 2012-6-19 14:09
新园区学生宿舍样板间家具实景 Source: http://yanqihu.gucas.ac.cn/home/detail/d7ec4da7-9cf6-4c6c-9b7c-fd0a6b141b7c
13535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又一个新的角色——大学生辅导员
热度 1 whitesun 2011-8-30 23:12
学校出了个新规定,明年起凡事要上职称的老师,都必须在任期内当过一年以上的辅导员,结果这一政策刚出来,大家就纷纷报名当辅导员,我也不例外,谁让自己没本事呢,今年没上呢。 按照学校的通知和各方消息,除了当辅导员要求外。明年论文条件涨高一大截,会议论文好赖不算,若按要求,我院今年上(副)教授的老师,一个也上不了,另外项目也必须变成主持了而不是前三,总之我够的条件涨的我又不够了,而不够的那个应备条件并没涨。 此外,目前学校也担心出现职称辅导员的问题,当辅导员要培训几天,每周一次例会,还要定期给学生宿舍检查卫生、开班会、评奖学金,。。。。。下午开会时听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讲注意事项时,简直事情多的不得了,比我读博都有挑战。 去年我做过所谓的代班党员,也就是事情不多的义务辅导员,但从这学期开始就得做真正的辅导员,真有些压力。 题外话,我越来越不明白人生该追求什么,对我来说,似乎忙碌的渡过是必然的,我常常没事找事,往往做的比很多人细致些或过头些,给自己增添不少麻烦,这又是为了什么或在追求什么。无奈地工作,无奈地生活,无奈地活着,这对整个社会的价值在何处?
个人分类: 教学实践|4074 次阅读|2 个评论
加拿大开会随想
liujiping 2011-8-8 03:10
在加拿大Halifax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这里也许太靠近大西洋吧,天空很晴朗,环境都是墨绿色的,第一次的加拿大东部城市,住在一个小小的学生宿舍里,享受片刻的安静,不!整天在电梯旁边,基本上在电梯的不断升降声音!生活不要求太多,能够独处就是一种享受!没有手机干扰!没有太多人事上的交流,纯粹是学术的!很好!一周这样的生活,这回是真正的享受自己的暑假生活!哈哈!Halifax!听说是铁达尼号沉没的地方,应该是很浪漫,也是永不沉没浪漫的地方!
个人分类: 随想|2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许多大学让学子找不到‘家’
lin602 2011-7-27 11:37
走马观花看了几所美国的著名大学(斯坦福,哈佛,麻省,耶鲁,霍普金斯,宾大,克里夫兰州立大学等),那老的建筑与校园让人看出深厚的校园文化,承载着许多教师、学生们的贡献与理想。 2002年我们毕业二十年同学聚会,回到中山大学,专门去看看我们曾经住过的宿舍,上过课的教室,及做过实验的化学楼。而新化学楼,新学生宿舍,新的其他许多大楼,好象与我们一点关系没有一样陌生。特别是去到珠海新校区,就是一个外人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回学校,主要是看‘老师’、‘老同学’、‘老建筑’,因为那里有毕业生们的记忆,曾经的年轻与梦想,甚至有许多曾经的‘八卦’。 现在再来看许多国内的大学,老的建筑几乎‘光’了,有的干脆连校园都全部搬走了。看不到自己上过课的教室,没有住过的宿舍,没有图书馆,没有做过实验的实验室,在校园改造的大旗下,统统进行了‘破四旧,立四新’,一幢幢新大楼立在校园中。有的甚至校名都改了,再回到自己的母校,除了陌生,得不到那埋在心底的亲切与回忆。‘这一切与我没有一点关系’是心底的突然感觉。 旧大楼是不漂亮,是不气派,功能也不怎么健全,但也不能赶尽杀绝呀。留下点特征建筑,特征草地,让学子们回来能够找到回家的感觉。 站在耶鲁大学法律楼前,那个老建筑为美国为世界培养了多少出色的法律与政治人才。我想,从这楼中走出的那些美国总统及法律精英们,回来对这建筑是非常有感情的。
2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4: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