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壳斗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有感于赵斌的博文:《社交网站促进了新物种的发现》
热度 11 周浙昆 2015-8-8 23:49
读了赵斌的博文“网络生物分类学时代”,让我想起了 10 年前的一件事。那时网络的形成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那时“伊妹儿”是植物分类学爱好者的 BBS 平台。一天看到贵州册亨的一位网友发了一张壳斗科栎属的照片,求鉴定。我仔细看看了是西畴青冈 Quercus sichouensis ,在 BBS 上做了答复。 西畴青冈 是胡先驌先生 1951 年根据冯国楣先生 1947 年采自云南麻栗坡县听曼村附近石灰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中的标本描述的一个新种,因当时模式标本产地行政隶属于西畴县而命名为西畴青冈。其后,昆明植物所武全安先生于 1964 年又在云南富宁县剥隘乡附近的湿性常绿阔叶林中采到了西畴青冈标本。网友发的册亨西畴青冈引起了我的重视,此前贵州并无西畴青冈的记录。我电话联系了发帖的网友并当即前往考察。网友的照片是摄于 贵州省册亨达央乡洛法村边的一株大树,树高近 50 米,我们前往考察的是 11 月底,果实正成熟,遍地是落下来的果实,据当地老乡说这棵树每年能产 500 多公斤的果实。西畴青冈的果实非常特殊在栎属中,在国产栎属(广义)中,全包坚果的有两个种,一个是西畴青冈,另一个就是薄片青冈 Quercus lamillosa 。 我虽然做过一些壳斗科的研究,但是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西畴青冈活植物。西畴青冈挺高大的树干,特殊的壳斗形态特征和丰富的坚果产量,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查了标本和资料,想不到有了重大发现。世界上重要的标本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PE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 IBSC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KUN )、荷兰莱登植物标本馆( L )、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植物标本馆( P )、英国皇家植物邱园标本馆( K )和英国爱丁堡植物园标本馆( E )等国内外各大标本馆的青冈属植物标本,发现冯国眉,武全安两号标本是这个物种仅有的纪录。紧接着我们又对西畴青冈的分布地进行了考察,发现这个物种仅有 9 个个体和云南西畴、富宁和贵州册亨等四个分布地,是名符其实的病危物种。这个物种树干高大,形态显著,在森林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根据这些发现,我们对这个物种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西畴青冈果实成熟的时间通常是 11 月中下旬,每年西畴青冈都能产生大量的种子。西畴青冈的种子在实验室的萌发率高达 80% ,说明西畴青冈自身的繁育系统没有任何问题,而在原生地林下却看不到幼苗。野外调查发现,西畴青冈种子成熟的时间是在 11-12 月份,此时西畴青冈现代分布地的西畴、富宁和贵州册亨的雨季都已经基本结束(图 8 )。西畴青冈是顽拗性种子脱水耐受性极差,种子脱水快,在成熟散播后通常立刻就要萌发,而 11-12 月份其分布地雨季结束,有限的降水可能满足不了西畴青冈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需要,从而导致其种群数逐步减少直至极度濒危。根据这些发现,我们进行了西畴青冈的种群重建,将果实带到实验室萌发栽培, 2-3 年后又再将幼苗回植到原产地,现在回植的幼苗已经有了上千株,大部分回植的幼苗生长良好,最早一批回植的幼苗已经有 2 米多高了,这个物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没有网友发的帖子,西畴青冈的濒危状况也许不会这么快引起人们的重视。 这是读了赵斌博文的有感而发。
6895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