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认知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认知

相关日志

学术哲学的邀请(14)——学术研究中的知识动员
yaojunwei 2020-10-23 10:16
学术哲学的邀请( 14 )——学术研究中的知识动员 知识的产生、验证、信任乃至运用,直至行动化是知识动员的范畴,探索这一过程就不得不去面对认识论,从源头去思考。 关于心灵如何收集学术知识的研究被称为学术的认识论。我们在学术研究中开始进行哲学思考的时候,都是始于一种朴素认知状态,即我们还没有开始对我们所得信息的来源、性质、可靠性提出质疑。但随着研究的进展,我们开始潜意识的形成学术认知意识。这就是认识论的范畴。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知识。我们探索这个领域,就是在触摸学术的进化基本机制之一,因为正是通过学术中的知识价值化,我们可以定位我们在学术世界所处的位置。准确掌握我们所处的两个学术世界 - 现实世界(外在)和内在世界(内心) - 知识,可以告诉我们需要面对的情况。 考察了我们所拥有的知识的来源、性质和准确性,我们就会逐渐发展出认知意识,一种对我们所知道的和我们是如何知道的更加明智的学术认知,这种意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更清楚地了解我们不知道的学术领域。我们随时面临这两个学术认识论的问题:我们怎么样才能确定哪些学术事实是真实的?我们怎么样才能确定哪些学术事实是重要的? 我们如此才能确认“他者”提供的学术事实是真实的?我们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中,接受大量学术知识,那些知识已经存在了很久,没有它们我们会陷入心灵困境。我们生活在大数据时代,面对我们的社会环境中蜂拥而至的宣传的学术事实和理论,我们如何才能决定听从哪些权威? 解决方案之一在于,知道如何去批评分析那些宣传的学术事实和理论;另一个解决办法是保持警觉和批判精神。过于依赖的养成和缺乏问题意识不可避免地会阻碍我们自己学术生涯的前进。 另外,我们可以在已知事实上面进行推理。我们的推理能力也是学术知识的源泉。推理可以视为一个用已知事实得出新事实的过程。我们可以采用归纳和演绎。归纳得出一般的解释性介绍来解释一组事实;演绎是从一个前提得出一个或多个关于事实的陈述。在得到科学控制的一个庞大而有代表性的抽样调查中,人们经常会去除相互竞争的假设,提升一个假设是正确的概率。然而,假设始终都只是一个可能的解释! 最后,就是直觉。直觉也被视为一种学术知识的来源。直觉是指心中灵光一现,它是深层潜意识活动的结果。潜意识可以做出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但是必须给予它足够的信息去运作。但是,直觉和情感作为知识来源也存在弱点,它们得出的见解有可能是错的。所以在全靠直觉的情况下,还需要验证,需要将所得的知识实践化、行动化。
个人分类: 应如室|21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次返乡调研报告产生的思考
haideb 2020-10-5 20:51
2018 年,在借调期间,第一次参加办公厅组织的回乡调研报告汇报,当时我和一起借调的邹慧一起参加了汇报,并且从汇报情况来看,基本上只有我们两个人是住在农村,并对农村进行的直接观察。大部分人已经彻底离开农村,或者在父辈之前就已经离开农村,没有在农村长大,或者虽在农村待过,但现在已经彻底离开农村。 今年年初回到中心,中心又组织了回乡调研报告汇报。相比去年,我只能说,这是离了农的乡村调研报告,少了些许“地气”。京郊的两位同事基本上还是对自己所处的村庄进行了观察和思考,其他人大部分是城里人,调研不过是借机行事,顺便“视察”一下,说两脚不沾泥并不过分。 从我个人来看,回乡调研的灵魂在于通过短期近距离的观察了解,找到当前农村发展的痛点和顽疾。作为“三农”研究者,实际上更是农村的医者,不问病根,一味的去夸赞乡村各种美貌容颜,有何意义。京郊的农村受城市化的影响,这里的村庄基本上已经是小康社会的代表和典范。在天子脚下,沾了不少皇亲国戚的光,不管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文化、基层治理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全国大部分乡村面临的问题,反映出的是好的、模范的一面,这无法构成农村问题的基本面。不得不说,中国乡村发展,近些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相比之下,城市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更快、更好,农民并没有享受到同等的发展福利。农村的好,包括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实施的各项政策,恰恰是在对现有问题的总结和发现基础上,实施的相应办法和措施。如果作为一个乡村研究人员总是盯着政府做了哪些好事,而不是希望政府去做什么,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我们的价值和意义将大打折扣。 在借调期间,遇到来自山东的梁处,他形容他自己是“三门”干部,在农门里三进三出,现在他在农业的最高管理机构为三农工作。可惜,在当前农村人口仍占很大比重,真正从事农业研究的人中,来自农村,对三农带有感情的人却已经越来越少。前几年,热炒的一个话题就是大学里来自农村的学生比重,就连农业大学中都已经以城镇户籍学生为主,这不禁让人担心。没有对“三农”的感性认知,“三农”问题研究恐怕不过是转化科研成果的材料和资源,背后是对更高学术地位和物质的追求,而非服务“三农”本身。如今又有多少人的“初心”还保持并经得住推敲呢?
个人分类: 农村调研|22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善良,终将成就最美好的人生
热度 6 Rainbowcn2018 2019-12-18 12:02
善良, 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 是人类进化的一种选择。 善良,是指心底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善良是指无私、利他、帮助别人。那么,善良背后的科学是什么呢? 01 — 《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说,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尽管有人质疑这一观点,但科学研究发现,善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利他主义是人们天生具备的一种品质。 美国乔治城大学心理学教授阿比盖尔·马什研究发现,人们能够无私地帮助别人,并不是源自于互惠心理,而是源自于他们对别人恐惧的感知与共情。 脑科学试验证明,大脑杏仁体是人类对他人恐惧产生感知和共情的关键神经中枢。当人们看到恐惧表情时,大脑杏仁体就会明显活跃起来,使人能够更好地识别他人的恐惧表情,产生感同身受的强烈共情。而且,杏仁体越大的人越容易对他人的恐惧产生感知和共情,越有可能做出善良之举。 02 — 多项研究发现,善良是人类进化的一种选择,是源于哺乳动物和人类长期形成的进化策略。 阿比盖尔·马什认为,恐惧表情与婴儿面孔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是一种有利于及时传递信息、争取生存机会的进化策略。利他行为源自于母爱,即人们对他人恐惧的感知和共情源自于人类进化过程中对弱小婴儿的关注与共情。 后叶催产素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一种荷尔蒙,能够催生母性行为。然而脑科学试验证明,恐惧表情能够迅速激发大脑分泌后叶催产素,指挥大脑杏仁体进入活跃状态,使人们对他人的恐惧产生感知和共情,进而采取行动,给予他人婴儿般的照顾或无私的帮助。 美国著名进化生物学家戴维·斯隆·威尔逊研究发现,虽然自私者在群体之内得到了进化和繁衍,但是在群体之间,利他行为不仅有利于加强整个种族的生存和繁衍能力,还有助于利他者获得更好的生存和繁衍,从而让利他天性得以保留下来。 03 — 据统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之间的伤害越来越少,利他主义的善良行为越来越多。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让人们对人性充满信心,还有助于将人性中的善良天性激发出来。 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收入水平越高,经济条件越好,人们帮助他人的能力就会越强,后顾之忧就会越少,对人性的信心也会越强。 同时,依据马斯洛人生需求层次理论,随着物质的日益丰富,当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基本需求满足以后,人们可能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例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善良刚好可以有助于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 从文化发展方面来看,文化水平越高,知识传播效率就会越高,越有利于人心向善。例如,多读好书可以让人产生情感共鸣,也能让人变得更有同理心。 04 — 虽然善良是一种天性,但正如《三字经》所言,“性相近,习相远”,亦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样,因此,我们有必要创造条件,让人们的善良天性更好地释放出来,让人性变得更加美好。 有时候,正如独裁者博弈实验结果所显示的,一个人是否善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当善恶只在一念之间时,善良就会变成一种选择。 人类天生具有一种关注负面信息的消极认知偏见,要克服这种偏见,最好的方法也许就是更多地去关注那些正能量的信息,以此激发内心深处的善良天性。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认为,如果人们可以改变性本恶的消极看法,认为人性是善良的、积极的,那么自然就会逐渐远离消极因素,人生也会更加幸福。 当我们对人性充满信心时,就会形成有利的心理暗示,激励自己做出善良之举。 05 — 阿比盖尔·马什的研究结果显示,当人们帮助他人时,不仅有利于社会,还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例如,无偿志愿者患病住院的时间减少了将近40%,英年早逝的死亡风险也降低了24%。 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马修·利伯曼也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更喜欢给予而不是索取,利他主义其实是我们天生具备的一种品质。我们天生富有同情心,帮助别人会让我们觉得开心,别人对我们的关心和肯定可以让我们产生更多的社会愉悦感。 善良不仅有助于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给人带来珍贵的情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PERMA幸福模型的五大要素之一,而生活中那些珍贵的情谊就是罗伯特·莱恩所发现的幸福的真正来源。 当我们做出善良之举时,我们不仅要相信是天性使然,还要坚信好人终会被上天眷顾。 在生命的旅途中,善良必将与我们一路结伴同行,也终将成就最美好的人生。 当我们选择善良,播种善良,就是一个自带光源的人。即使没有太阳的光芒,没有月亮的光辉,没有星星的亮光,至少也可以像萤火虫一样,用微弱的光去点缀人生,快乐自己,愉悦他人。 本文 微信版 请点击公众号链接: 彩虹桃源 往期文章推荐: 三生幸福,你体验过几次? 今天,你微笑了吗? 当你真正开始爱自己,一切都将会变得如此不同 压力是否有害健康? 是谁偷走了你的幸福? 学会接纳不完美,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个人分类: 认知点滴|4304 次阅读|17 个评论
能容错的智能体:11路的步态与马尾巴的功能
heruspex 2019-11-11 08:41
今天是双 11 ,是购物的日子,我们又为一个千亿级的生意做出了各自杰出的贡献。 可是如果能出门走走,坐下 11 路,也许就不用剁手,还能省点钱。 图 111 路与步态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 11 路并非是指坐公交车,而是指人走路出行,经济环保。 走路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而每个人在一岁左右学走路开始,就在不断地根据自己的身体结构的变化来调整自己走路的姿势,直到形成独有的、稳定的步态。 那么,这些步态,除了帮助我们出行外,还有哪些不被注意的“马尾巴的功能”呢? 一、步态与身份识别 第一个是步态与身份的关系。一般来说,人脸是主要的身份识别技术,因为它的局部特征如眼睛、眉毛、鼻子、脸形等都相对稳定,且相对位置变化较少,因此结合局部特征和脸部结构就能形成有效识别,尤其是深度学习兴起后,这种特征和关系的变化都通过大数据和深度模型有效的学习了,因此在理想环境下基本上能有效识别,即使是双胞胎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准确鉴别。所以,近年来,我们在机场、高铁站、甚至商场都看到了刷脸认证的广泛应用。不过,在上个月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准备乘坐高铁回上海时,却发现高铁站刷脸的设备被强太阳光致盲了,虽然增加了 LED 灯给旅客补光,依然无法成功识别,以至于我只能通过人工通道进站。即使不存在光照的影响,如果蒙脸的话,人脸也无法得到识别。其实人脸对某些肤色的识别性能也不强,两年前曾出现过谷歌将黑人识别成大猩猩的乌龙事件。随着深度学习性能的不断提升,最终谷歌通过从数据库中去除大猩猩的标签,成功的解决了这一疑似有人种歧视的识别问题。 事实上,人脸识别在复杂环境下、远距离识别上都存在局限性,如最远可识别距离可能不超过 7-8 米。类似的其他生物认证特征如指纹,则必须有接触设备,因为不可能形成远距离的识别,所以主要能用在手机、电脑等安装了指纹采集的设备上。而另一种生物特征虹膜,则只有 1.5 米的可识别距离。不过他的识别精度很高,因为虹膜上的血管特征对每个人是唯一且基本不变的。而且在某些特定场所中,也就虹膜是可靠的。想想看,从煤矿里出来的矿工,可能除了两只亮睛睛的眼睛外,其他能识别的特征都已经变得不可鉴别了。 图 2 虹膜、指纹、掌纹、声纹、人脸等生物特征 与人脸、虹膜、指纹、掌纹、静脉等生物特征相比, 11 路的步态也能帮助我们进行识别且有其独特性 。一方面它是唯一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特有的步态。比如专业舞蹈演员走路的步幅,通常会比普通人要大一些,如图 3 。再比如重庆抢枪案时,周克华案被成功抓获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走路时的左右脚步幅有明显差异,而后被作为典型特征,通过公安人员的手工检索海量的监控视频并成功定位和击毙的。除了步态是每个人独有的特征,步态也是唯一可进行远距离识别的特征,理论上他可以做到 20 米甚至更远。而且步态的识别也不像人脸、虹膜、指纹等那样,它的识别不需要检测者的配合。当然,步态的识别也有它的难点,比如它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就比其他生物特征更多一些,如穿着的影响、背包的影响、道路的影响,这些都影响了步态识别的实际应用。 图 3 演员刘诗诗的步态,步幅明显较大 (图来自网络) 为了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步态识别领域的研究员提出了很多相应的改进方案。如可增加可识别距离的图像超分辨率研究,它可以将近似马寒克的步态变得清晰从而提高识别率和距离 ;比如利用步态序列的时间、空间信息,从而形成多侧面的信息增广;还有考虑步态数据可能处在一个光滑的高维曲面(时髦一点,称为流形)上,从而有利于对不同角度或跨角度的步态进行推演和识别 。 图 4 步态识别方法示例。从左到右:基于序列、基于模板和基于时间保持模板 步态识别的早期还有从视频序列角度考虑的,如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来实现基于步态视频序列的识别。这类方法的优势是识别精度高,不足在于需要逐帧比较,计算代价大。于是有学者将序列平均得到一张图,来获得步态模板图。模板的好处在于计算代价小,但识别精度相对较低。所以,有很多针对模板的改进方法被提出。比如我们小组曾通过颜色着色的方式来获得的时间保持步态模板 。 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流行,多数步态识别的技术都转到这个方向上,借助于深度学习的预测能力强这一特性,步态识别也获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采用的提升技巧要么是通过增广步态数据集的数量,如改成逐对匹配来增加 ,要么通过隐空间来变换步态的角度空间来改进跨视角识别性能 。或者利用步态的多尺度性质,将头、躯干、脚进行分阶段处理,要么将不同角度、不同穿着、不同背景的步态看成一个集合 。这些技巧都将步态识别在公用数据集的性能提高了接近实用级的水平(识别率大于 95% )。 值得指出的是,在实际环境中,步态识别的难度要远大于人脸和其他生物认证的识别,原因在于它的识别依赖于比较多的前处理过程,如前背景分离、阴影去除、行人跟踪和轮廓提取,甚至摄像机的角度等等。因此,步态识别要真正进入实用级,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可能不是学校科研机构能独立完成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其它生物认证手段失效时,也不见得一定要优先考虑步态这样一个更难的生物特征来追踪行人和实现行人身份的鉴别。有的时候给待鉴别的行人喷上一些不容易擦掉、带荧光的油漆,会更简单,性价比也会更高得一些。 二、步态的其他功能 除了身份识别,步态还有哪些未被注意的马尾巴的功能呢?这需要我们把步态的定义先做一个拓展,即定义为智能体的外在姿态的变化趋势。事实上,我们研究的步态与身份的关系,本身就不是只关注双脚的走路形态变化 ,而是全身的运动变化。 基于这一点,步态有许多衍生的功能有待挖掘。首先,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人的外在轮廓是熟人之间最容易在远距离情况下就能准确识别的。而这一能力,有可能与智能体的进化有关,即必须优先从远距离识别出危险的捕食者,才可能保证种族的繁衍。试想,一只豹子悄悄从草丛中走过来,如果人类需要先识别其身上的各种细节如皮肤的纹理才能断定是否有危险,可能早就在进化中被淘汰了。因此,只能具备对外在姿态识别能力的物种才能延续。这一点在人以外的智能体中应该不难找到相应的例子。从这个角度来看,研究轮廓或步态的快速识别能力,也许有助于未来智能体的设计。 图5 豹子 及 纹理 其次,步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健康状况。对于我国来说,心血管病引发的死亡率要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位居首位。但通常来说,心血管病发生时会导致步态的异常。因此,如果能检测出这种步态异常,也许我们就可以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比如将国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平均死亡人数从 30 秒一例延迟到 40 秒一例。考虑到人口基数,这相当于可以挽救为数不少人的生命。除此以外,在马拉松比赛中,偶尔会有跑半程马拉松或 10 公里出现危险状况的跑步爱好者。而他们在出现危险状况前,事实上步态会提前出现了变形。因此,检测这类步态异常同样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性。 另外,步态分析对运动姿态的纠正也有重要的功能。比如短跑、中长距离的跑姿、脚着地方式都有着很多讲究。专业运动员和业余爱好者由于天赋上的差异,跑姿也并不相同。因此,如果能设计相应的软件帮助专业选手和业余爱好者科学分析步态,提高竞技水平,也是步态研究的重要功能之一。 不仅如此,步态还能反映智能体的情绪,帮助智能体相互理解情绪。以宠物狗为例,狗在自信的时候,尾巴一般是向上翘的,而当犯了错或见到让它害怕的狗时,则会收起自己的尾巴。这种现象在其他智能体也能见到。比如日本曾经有个综艺节目,讲的是猫头鹰的形态变化 。当其见到比它弱小的动物如小鸟时,它会张开自己的翅膀来变成更大的形状,而看到镜中的自我,则会无动于衷,保持同尺寸。反而当看到有它的捕食者、鹰经过时,它马上会侧身,将脸部和全身都缩成像瘦瘦的树枝。这种放大与缩小的变化反映了智能体的情绪变化,以及保护自己的本能性行为。无独有偶,人类也是如此,比如参加田径比赛的运动员或足球运动员,当取得胜利时,会伸开双臂在跑道和操场上奔跑,这或多或少就是通过放大自己的步态来表达开心的情绪。另外,养狗的应该都有经验,狗能从主人的姿态表现分析出主人是否开心和生所。这表明不同物种的智能体之间能够通过外在形态的分析估计智能体的情绪,也说明外在形态比语言具有更好的跨物种情绪交流能力。这些外在情绪的表达和共享,在 Emory 大学的灵 长类动 物学家 Frans De Waal 所著的《 Mama’s Last Hug 》一书中有过详细的分析 。 图6 狗的情绪表达与姿态 图7 猫头鹰的情绪表达与姿态 图8 人的情绪表达与姿态 ( 博尔特 ) 当然,步态还有很多马尾巴的功能,比如年龄的估计、关节病理及心理疾病引发的步态异常分析等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也许还有更多我们还未知的“马尾巴功能”,需要科研人员们做深度挖掘和发现。 张军平 2019 年 11 月 11 日 参考文献: . Junping Zhang, Jian Pu, Changyou Chen, Rudolf Fleischer , Low-resolution Gait Recognition ,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 Cybernetics , vol. 40, no. 4, pp. 986-996, 2010. . Changyou Chen, Junping Zhang, Rudolf Fleischer , '' Distance Approximating Dimension Reduction of Riemannian Manifolds '',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Part B: Cybernetics , vol. 40, no. 1, pp. 208-217, 2010. . Yiwei He, Junping Zhang, Hongming Shan, Liang Wang. Multi-task GANs for View-Specific Feature Learning in Gait Recognition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sics and Security , vol.14, no. 1, pp.102-113, 2019. . Chen Wang, Junping Zhang, Liang Wang, Jian Pu, Xiaoru Yuan, Human Identification Using Temporal Information Preserving Gait Template ,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 vol. 34, no. 11, pp. 2164-2176, 2012. . Yuqi Zhang, Yongzhen Huang, Shiqi Yu, Liang Wang, “Cross-view Gait Recognition by Discriminative Feature Learn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 2019. 10.1109/TIP.2019.2926208 . Hanqing Chao, Yiwei He, Junping Zhang, Jianfeng Feng, “Gaitset: Regarding gait as a set for cross-view gait recognition,” in Proc. AAAI, 2019. pp. 8126-8133. . Frans De Waal. Mama's Last Hug: Animal Emotions and What They Tell Us about Ourselves. W. W. Norton Company, March, 2019. 说明:部分用图来自网络 张军平,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及智能交通。至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系列20篇,包括IEEE TPAMI, TNNLS, ToC, TITS, TAC, TIP等。学术谷歌引用近3400次,ESI高被引一篇,H指数29. 出版科普著作《爱犯错的智能体》,曾连续24次推荐至科学网头条,曾五次进入京东科普读物新书榜前三名。关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观点曾被《国家治理》周刊、《瞭望》、《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52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认知折叠与原始创新
热度 2 dfedhw 2019-9-15 19:52
七十年代的时候,如果要请人吃饭,主人得专门提前去客人家里走一趟,说好时间,然后等客人们第二天上门;如果听说院里有坝坝电影,那么下午就得有人拿着小板凳提前去“占位子”,这样一家人晚上才能看到电影。 上述这一切在如今看来都已成为了遥远的过去,以前司空见惯的各种方式行为,随着手机等系列技术产品的出现,瞬间消失,无从寻觅,取而代之的只剩下以手机操作为“核心”的行为方式。 所谓“认知折叠”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取代 ,一旦“取代”形成之后,很多旧场景逐渐成为了历史记忆:写信之后到邮局寄信,火车站排队买票,现场观看文艺演出,挤在售票窗口抢电影票,百货商场购物,去电子游戏厅打街机游戏,到相馆买胶卷洗照片,订阅报刊杂志,到银行存钱取钱……现如今的“手机一族”已无从体会,假如是一个完全与世隔绝了30年的“囚徒”再次回到现代社会,他几乎无法适应这样的生活,过去他所熟悉的一切社会活动,几乎都被“折叠”进了手机。所以, 没有前后场景的取代或对照,谈不上“折叠” ,哪怕只是部分场景被取代或更替。 午餐肉没有出现之前,要在战场上埋锅造饭的现实场景并不容易:大锅、炊具、燃料、各种食材、调味品,然后又涉及到物资的调配、交通运输工具、食物数量保质期、场地、天气、水源、安全,一旦实际展开,尤其当部队处于运动状态,就会发现要想让士兵们每顿吃上热乎饭,居然成了一个天大的难题。然而当午餐肉问世之后,这一棘手的问题似乎一下子就得到缓解,之前关于战场上做饭的相关场景一下子就被“折叠”进了这个罐头盒子里,往日里那些莫名的混乱与无序顷刻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认知折叠”的背后实质依赖于原始创新的推动 ,真实的原始创新会带来对以往相关“认知”的“折叠”,由于一种新的技术、产品、方法或原理的实施,针对某项任务的相关场景被全部或部分“封装”进了一块“屏幕”,从此不再具有立体展示的机会,故称之为“折叠”。“认知折叠”只是对该过程的一种简化描述,其大致发展顺序为:创新出现-认知改变-场景折叠。 当然,创新产生之初,传统认知尚未发生改变,并不等于现实就可以一下子被“折叠”进去,还有一定的适应及配合过程,如集装箱最初概念的提出,在当时尚未具备相关的配套设施:相应尺寸的运载工具、吊车、码头、道路、隧道、桥梁、货柜场、互联网、操作人员等,集装箱运输方式依然无法实现,只有当外部条件完全具备之后,集装箱的使用效率以及对生产活动方式的影响才开始大规模凸显出来,而以往由吊索、抬杠、网兜、货盘、工具、简单机械、人力等构成的忙碌的搬运场景开始渐行渐远…… 回过头来看,“认知折叠”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实现,它取决于技术产品的固有使用周期,例如,同一行业几乎不可能在一种产品大量应用之后,十年八年时间就会又冒出一件新产品。换句话说,反倒是越古老的行业,历史上很少有变化的行业,反倒越有可能出现“认知折叠”,产生原始创新的概率相应越大。 从已有“认知折叠”技术产生的案例来看,大都围绕着能源、物流、信息等流动性行业,除去上述例子,还有如:蒸汽机、内燃机、交通工具、电力传输、互联网、共享单车等,认知改变的背后也皆为原始创新所引领和驱动。 最后不 得不提到的就是关于武器的进化,当核武器出现之后,过去再厉害的常规型武器似乎一下子都变得相形失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伴随着常规武器的征战杀伐随之被“折叠”,悄然化为历史尘封的记忆,达到“认知折叠”的最高 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罗胖60秒:什么叫“时间的折叠”? 转自微信公众号 罗辑思维
3742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对宇宙的新认知
jiangjiping 2019-4-22 09:23
我对宇宙的新认知 蒋继平 2019年4月22日 人类从诞生以来, 就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妙和真谛, 现有两种宇宙诞生的理论, 一种是神创论, 另一个是大爆炸理论。我对两种理论都不赞同, 我认为宇宙是一种自然的客观存在, 既不是创造的, 也不是爆炸形成的。 我现在避开宇宙诞生的话题, 来对宇宙的本质进行我的独特解读。 我认为宇宙是由三大要素组成, 分别是: 时间, 空间和物质。 时间是一个矢量, 既没有质量,也没有容量(体积),只能前行, 不能转弯和倒退。时间只能用前后来度量。 空间是一个容量,既没有质量, 也没有矢量,只有正值, 没有负值。空间是用大小, 高低等单位来表达的。 物质是一个质量,是实体的客观存在, 能量也是物质的一种形态,物质可用各种各样的数量和单位来度量和表达。 宇宙就是这三个要素构成的一个体系。 时间无始无终, 空间无边无际, 物质无穷无尽。这三个没有限量的要素构成了一个永恒的宇宙。 因为时间代表的是正直,空间展示的是宽容, 物质显示的是真实和丰富多彩, 所以,由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宇宙系统的主旋律是正直, 宽容,真实和丰富多彩的世界。
个人分类: 个人学术观点|1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改变别人是一场痛苦的博弈,改变自己是一场幸福的修行
热度 4 Rainbowcn2018 2019-2-9 10:06
有人说,改变自己是一场修行。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是在N多年以前,当时并没有真正理解它。直到后来,经历几次情绪的惊涛骇浪之后,才真正读懂了它。 记得有一次,外界因素激起了情绪的惊涛骇浪,一天半滴水未沾,外加神经麻木对外界温度不敏感,导致第二天晚上开始发烧。辛苦先生准备了我平时常用的感冒退烧偏方——姜汤面条,连面带汤三大碗快速下肚,一滴未剩。 第三天一大早,又辛苦先生准备了一碗姜汤面条,正在狼吞虎咽,先生自己也端来一碗,吃了一口,说道:“这面我吃着啥味也没有啊,你咋还吃着那么香呢?!” 我一下乐了,答曰:“如果把它当美味佳肴,当然没有味。但如果把它当成治病良药,总比其他药好吃吧?所以,同样的面条,我吃着幸福得甘之如饴,你吃着痛苦得难以下咽!” 当然,这里的幸福一部分是源自于心存感激,感激先生一大早和头天晚上为我准备的两顿姜汤面条,先生接下来几日的主动悉心照顾更是幸福之源。 幸福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心态。 如果换一种心态,换一个角度来看,兴许这姜汤面条吃不出幸福和美味来。 因为姜汤面条并不是 先生主动准备的,而是我请他帮忙以后才做的。我不否认,在我生病时,先生有责任和义务对我悉心照顾。但是,如果我心里这么想,就会认为先生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可能还会挑剔人家不够主动、不够细心。 其实, 不管别人有没有责任和义务,我们都不要对任何人有任何期待,将对他人的期待和要求降为零,也许才能保持最佳心态。 尤其是在情绪低落或者陷入情绪漩涡的时候,只要没有期待,不管是一个微笑,一个字,一句话,一段话,甚至一大堆话给予的安慰,还是一秒钟,一分钟,一小时,几小时,乃至于整天的陪伴,都会给予你温暖和力量,让你平复情绪,心怀感恩,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未来。 百度了一下幸福的定义:幸福是一个人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并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幸福感等于幸福商与满足感的乘积。 有人说,幸福是美女陪伴、锦衣玉食、青山绿水,繁花似锦。 我不否认,幸福可以源自外界给予的获得感,但是,由心而生的幸福也许会更长久。 美女陪伴、锦衣玉食、青山绿水,繁花似锦 能给人快乐,但也许不能给人幸福。 因为幸福,不是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是追求过程中的一种体验。 知足是幸福的基础,感恩是幸福的催化剂,珍惜是幸福的营养素。 不知足是痛苦之源,抱怨是幸福的抑制剂,不珍惜是幸福的毒素。 好事坏事都能坦然接受是幸福的基础,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保持内心的平静,宠辱不惊是一种境界。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经历多少”。 不管过去曾经发生过什么,都已经成为过去。回望来路时,触动内心的只有那令人感动的点点滴滴 , 感恩每一个过去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不管人生路上遇到过多少坎坷和伤害,我依然是我,永远不变的是与生俱来的本真和善良。 你若不惜,我依然有情,只是不再是你。你若拂袖而去,我的世界也将不再有你。你若带着真诚归来,我必加倍真诚以待。也许,这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厚德载物”吧。 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生活也并不总是充满艰难。熬过了寒冬,终会迎来春天。只要比困难走得远一点,终能遇见幸福。 改变别人是一场痛苦的博弈,改变自己是一场幸福的修行。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都要心怀感恩,努力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成诗一样的精彩。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真诚善良的人,让我们一起 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成为一个自带光源的人! 本文首发于 彩虹桃源
个人分类: 认知点滴|3205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中西需求层次比较(3):情感与认知
热度 4 lvnaiji 2018-9-25 09:21
吕乃基 笔者声明:本系列只是事实和逻辑判断,不作价值判断。 在生理需求之上, 中西方在心理需求层次的差异可以归结为以下三方面:情感与认知,个人与群体(主要是国家),以及实现需求的途径或次序。 情感与认知,是心理需求的两个最重要的维度; 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既涉及需求层次本身,也成为在实现需求之时有重大影响的语境; 实现需求的途径或次序,其背后是“最小作用量原理”。 首先分析中西的认知需求与(对自然界的)情感需求 情感需求可以分为两部分,对自然界的情感和对家庭之外社会(群体、民族、国家)的情感。先讨论对自然界的情感,对社会的情感需求在后文述及。 人类由动物演化而来。人类的早期与动物一样,生存繁衍所有的需求都源于自然界。 自然界在人的需求层次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既可以满足人的全部生理需求,也可以满足其部分情感需求。前者即马斯洛需求层次的第一二级,如温饱、安全,以及性(在原始未开化的意义上)等。人的生理需求相对稳定,一方面,其基本的底线是维持生命,人际之间大致相同;另一方面是有限度,受社会和时代的影响较小。这是社会发展后恩格尔系数下降的本体论基础。 即使自然性物质需求,在中西方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异。如中国以植物为主,用筷子;西方以动物为主,用刀叉。 对自然的情感需求,指个体由自然界获得满足自身某种情感的需求,愉悦、敬畏、感悟,等等。这种情感需求似乎与生俱来。在人之初即有对自然界的好奇、留恋,譬如洞穴岩画。这种情感在某些情况下会转化为对造物主全知全能的膜拜,或者敬畏之心。从徐霞客到现代人的旅游也属于对自然的情感需求。 情感与认知,中西方在这一点上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人以情感为重,模仿李泽厚提出的“情本体”,可以说是“情本位”;西方人则重认知。 1. 情本位 自然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亦师亦友,中国人沉浸于其中而获得感悟,得到启迪,情感得到满足,达致升华,天人合一。在实践上是“技以载道”,庖丁在解牛过程中自然有对牛生理构造的感悟,但更重要的是自得其乐的享受。 国人对自然的情感需求覆盖马斯洛需求层次上从归属、尊重直至自我实现的高端层次,可以直达最高的自我实现层次。 在认知方面,或者如工匠满足于经验,止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如哲人过度超越,未“知其然”,即求“知其所以然”,一步达到“气”、“道”,“阴阳”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这两种情况的结果都不是非嵌入编码知识,而是嵌入编码知识甚至意会知识。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道可道非常道。因而个人难以积累,社会难以共享。 时至今日,在中国社会的运行中,看来起作用的既不是传统文化中的“道”和“治大国如烹小鲜”;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和经济规律,而是权力的干预。 自然界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博弈的对象,是“对象性”的存在。西方人为了满足好奇心而认识,为实现控制欲而征服。 一位工程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写道,正当人类的脚步遇到障碍难以前进之时,“一滴水化为蒸汽,把人类的疆域推向无穷的边缘”。人类目睹了自己的力量,力量即用于征服自然。天人分离。 西方对自然界的情感需求在于“认知-控制”,中国人在于“感悟-合一”。 情感需求的特点是,其一,高度个性化,因人而异。其二,一方面高度不确定,受个人心情与外界环境的影响,可以在瞬间天上地下;另一方面又极其执着,拒绝说理,其极端甚至不可理喻。其三,没法言说,甚至拒绝言说,因而在人际难以交流共享。 情本位到极处,在今日中国,强奸案、故意杀人案都能由情感而得到和解。情到深处,可以化解所有刚性底线和原则。 2. 认知需求 “ 认知需求”并不区分对自然还是对社会,旨在排除主观情感的干扰,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 ,在于认识事实,揭示规律。从古希腊的城邦制、罗马法、启蒙运动者提出的“自然状态”、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一直到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及马克思之后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各种学说和各个流派,都以认识社会为己任,为社会的管理者提供基于事实和规律的依据。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在科学性和客观性方面并无二致。 虽然在实际上未必一定能“客观地”认识外部世界,尤其是身处于其中的社会,但尽力去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这样的心理需求确实是几乎人人都经历过的阶段,有些人将此作为终生追求和自我实现的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认知需求”不仅是个人心理需求提升过程中的一个台阶,而且是整个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由认知需求获得非嵌入编码知识 。非嵌入编码知识成为社会交流、共享和发展的基础。认知需求在心理需求中的地位成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一个重大差异。 希腊人崇尚智慧,知识至上。知识即是美德。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欧里庇德斯写道:“那些获得了科学知识的人是有福的,他们既不追求平民的烦恼,也不急急忙忙参与不公正的事业,而是沉思那不朽的自然界的永恒的秩序,沉思它是怎样形成,以及在什么时候,为什么形成的……”。执政官伯里克利在公元431年前自豪地宣称,我们的城市向世界开放,雅典是世界的学校。 相对于中国人的情本位,西方人可以把认知需求作为人生的最高需求,如“为科学而科学” 。 值得注意的是,认知是控制的前提,控制建立于认知的基础之上。 即使偏向情感的文学艺术,基本上也与科技同步并建立于科技的基础之上,例如绘画和雕塑建立于几何学、解剖学和光学等的基础上,摄影和电影艺术更是如此,一直到现在的《星球大战》、《阿凡达》和《盗梦空间》等;中国的文学艺术较少与科技相关联,与西方形成一定的反差。 认知需求的特点是,其一,充分调动理性的力量。理性,既是心理的需求,也是一种能力。其二,普遍性,排除个人主观因素干扰;其三,相对稳定持续,排除语境的影响;其四,逻辑清晰严谨,是编码知识,因而可以在人际交流共享。 3. 认知需求与情感需求的关系 其一,认知需求与情感需求位于心理需求的两端,大多数人位于二者之间。西方人偏认知,中国人偏情感,乃至情本位。中国人也有墨子和格致之说,西方人面对自然也有浪漫情怀,譬如《瓦尔登湖》。 情感需求一旦得到认知的均衡,个性化会下降,增加人际的共性。情感相对稳定,不走极端,接受他人的说理,以及自我反省。情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言说,从而得以交流和共享。反过来,认知需求加上情感需求,也会有血有肉。 其二, 情感需求与认知需求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 认知需求之前有情感需求,满足好奇心,驱逐恐惧感,情感驱动理性;认知需求一旦实现,同时也就满足了情感更高的需求。科学家享受发现时无以伦比的“畅”(开普勒),以及纳什的“美丽心灵”等就是典型。从事科学技术活动中对于发现和发明在事先的追求和事后的满足。 不仅如此,情感需求与认知需求水涨船高,相互促进。譬如有一定知识积累,旅游中的感悟一般来说就会高于无知识积累的旅游者。 其三,整体而言,人类的心理需求经历由情感到认知,再到情感与认知合一三个阶段。近年来西方逐步发现其对自然的情感需求不足,萌生敬畏自然之心。中国则在相当程度上缺失“认知”需求,致使科学精神缺失,“第一生产力”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软弱无力。 4. “哺乳动物认知系统” 回过头来看,似乎并不能将中国人的心理需求完全等同于人类初期的情感需求。中国人的情感需求,既是心理需求的“初级阶段”,同时又带有后期“合一”的色彩。其典型可能要数老子的“道”、河图洛书和易经,其中所蕴含的“认知”方式和得到的特殊类型的“知识”是无穷的宝库,尚有待进一步探究和挖掘。再者,中国人也并非绝对排斥认知需求。情本位,“理”也可以放在“次位”,在“合情”的前提下“合理”。 然而不得不承认,理解“道”、河图洛书和易经者寡,且众说纷纭,大多数中国人在大多数情况下确实处于心理需求的初期,处于情感需求的状态,并且满足于此,乃至视进一步的认知需求为邪路。就此而言,中国人在心理上处于童年甚至婴儿阶段,即使生理上已经发育成熟。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奇文“脱碳入硅” 中述及人的四套认知系统: 50 万年前及更早时期哺乳动物的认知系统,5万年前形成以语言为基础的认知系统,5000年前文字发明后发展的认知系统,以及500年前科学兴起后发展的认知系统。 认为重情感的中国人的认知系统类似于“哺乳动物的认知系统”,或许言重了,不过大多数中国人的认知系统未经科学认知系统的洗礼,则大致没错。 西方有太多这样的事例。 19 世纪末,一位地质学家用小锤敲击国会大厦的地基,当被警察询问时,他的回答是,我在研究地质。二战末期,德国飞机制造之父、蜚声世界的流体力学权威普兰特尔 (Prandtl) 教授,在盟军轰炸德国时冒险赶到现场,察看操场周围的一段短墙,看炸弹爆炸引起的气流怎样摧毁这一段短墙。他嘴里自言自语:“这真是难得的机会!我在流体力学试验室里是无论如何也装配不起来的。”引自:周国军,德国为何能有世界级大师,而中国没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6729-733511.html 吕乃基,论非嵌入编码知识,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6 , 1 。 104 - 107 鲍捷,脱碳入硅, http://36kr.com/p/5070536.html
个人分类: 人文|6765 次阅读|9 个评论
Bill Newsome:人没有灵魂,但死后可能以新形式继续存在
Joshua3769 2018-7-19 21:53
Bill Newsome:人没有灵魂,但死后可能以新形式继续存在 Bill Newsome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教授、认知神经科学领域杰出的科学家、也是奥巴马任命的美国脑计划领导者之一。他通过猕猴电生理方法研究视知觉和视觉决策的脑神经机制,在关于意识的生物基础这一话题方面是最具权威的科学家之一。他同时是一个基督徒,对科学和信仰的关系有非常深刻的思考。2016年,他的妻子采访了他对科学与信仰的看法,采访的内容发表在网站Journey With Jesus,本文将原文做了粗糙的翻译。在哲学和宗教里面,人是一元的、还是二元的(灵魂+体)、还是三元的(灵+魂+体),是一个没有定论的话题。Bill Newsome似乎是一个一元论者, 他的观点不代表我的观点,他的观点不代表我的观点,他的观点不代表我的观点 。本文旨在传递国外一流科学家基督徒的对待科学和信仰的观点。 Brie: 让我们从一些定义开始吧。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信仰?他们对你意味着什么? Bill: 科学对我而言是一种获取关于物理世界知识的方法。它是一套相互关联的、跨学科的理论,能帮助我们理解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测量、实验和观察为这些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的支持。当科学研究运作良好时,任何有合适工具和知识背景的科学家都可以重复这些证据,无论他们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 信仰对我而言则包括更广泛的内容,它是我们从个人生活中提取意义的方法。它赋予我们目的感,并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对我而言,信仰提供了一幅关于宇宙和俗世的一致的图景 。我的信仰使我正确地看待我作为科学家、丈夫和父亲的经历。它定义了我想要活出的最高价值。 当谈到一些诸如“地球年龄有多少”的问题,科学比数千年前写成的圣经能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科学最擅长揭示“知觉和认知的神经机制”、描述“天体运动”和回答“为什么力能使物体停住”这类问题。 但科学回答不了有关人类存在的最根本、最终要的问题 ,诸如“活着更好还是死了更好”,对许多人而言,在他们生命的某个阶段,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但据我所知,科学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科学最适合用于那些可以被一遍遍重复的现象,比如当你在实验室养细胞并观察他们癌变时,你可以在组织培养中一遍遍地观察这个现象,并施加上百种操控来研究癌细胞是如何运作的。但当我们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做出决定时,我们只有一次机会。我们不可能以一种方式做出决定,看看结果如何,然后返回去操控或干扰一下变量,然后再看结果如何。 我认为科学与信仰可以互相启发,它们是相关的,但从根本上看,它们服务于人类探索和努力的不同领域。 Brie: 你觉得为什么科学和信仰常常对立? Bill: 我认为有若干原因,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 我偶尔会听到人们说: “科学已经证明宗教是错误的,科学世界观才是正确的。”但据我所知还没有一篇科学论文能证明信仰上帝是错误的 ,而且不是说不信神就能成为优秀科学家。有许多卓越的科学家是相信神的。所以这种原因是不合理的。 另一个不合理的原因是认为科学发现和信仰彼此冲突。 当人们用非常保守的方式解读传统宗教的经典时的确会发现与科学的冲突,但世界上大多数主要的宗教已经将科学发现整合到他们的信仰中 ,比如大爆炸、宇宙140亿年的年龄、自然选择下的进化等。事实上,许多宗教思想家在科学发现中找到了对宗教世界观的广泛支持。例如,我们知道我们的宇宙有一个开始的时刻; 它并没有无限地进入过去。这符合多种主要宗教的主张,包括基督教。 但确实也存在一些原因导致科学和信仰之间发生真正的冲突。 当科学从一种研究物质世界的手段转变为一种意识形态时,科学和信仰就会出现张力。当你认定科学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或最佳方式时,它就成了一种意识形态。但这种观点不是一个科学结论,而只是一个假设 。每个人都有权利对目的和价值做假设,但我们都应该清楚,这不是科学的结论。 科学寻求将其所有知识变为“第三人称”,从而使任何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进行重复。但寻求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必然是“第一人称”体验。在信仰中,我们必须更多地依赖直觉和直觉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当你进入一个信仰团体时,你会在门口检查你的大脑。我们应该批判性地思考宗教团体宣扬的真理和主张,以及其他人的见证和他们所经历的事情。 Brie : 你刚才谈到的批判性思维,是否有圣经根据? Bill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当然,在犹太传统中,有上千年的评论妥拉的传统,人们对一小点内容做评论,后面还有评论的评论。我们基督教信仰里当然也有批判性思维,尽管它们在信仰的某些领域比其他领域更强大。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人中间对耶稣复活的见证让我印象深刻。保罗显然是在向有疑问的人传道。他谈到了他在通往大马士革的路上的经历,以及其他人看到耶稣死后又显现的经历。他对听众说:“如果你不相信我,那就和这些人谈谈吧。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和我们在一起。”他鼓励人们对他说的话做一些实证检查。 我们的社会现在面临最棘手的一些问题是科学能启迪但不能帮我们做决定的问题。 科学可能告诉我们胎儿能经历到什么,但它无法告诉我们堕胎是对还是错。它可以告诉我们人被执行死刑时可能经历到什么,但无法告诉我们死刑是否正确。科学可以告诉我们气候变化的原因,以及假如我们不采取行动会有什么后果 ,但它无法告诉我们“成为地球管家”的呼召真正意味着什么。你看到这里的模式了吗? 继续这份例子清单...... 科学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制造核武器,但它无法告诉我们是否应该制造和使用它们。生物技术可能使我们精确编辑人类精子和卵子中的基因组,但这些技术无法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可能是正确的 。 这些问题的答案必须依据我们的价值观和非科学的探究形式,包括那些植根于信仰的形式。 Brie : 基督教或其他宗教在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应该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不是由每个人自己判断?信仰可以带来什么? Bill :我不会去质疑任何人在有神论信仰之外发展自己的价值观的能力和特权,尽管我认为任何价值体系的发展都需要信心的飞跃。它当然要求超越科学的信心飞跃。它需要一些关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好的、以及什么值得为之奋斗的假设。这些假设并非植根于科学。对我而言,信仰给了我们这一假设。信仰提供了一个共同体基础和关爱的结构,并试图伸出援手以促进人类的普遍愿景,并认识到这愿景的美好和破碎。 信仰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起点,即在宇宙中有一种智能、一个灵、一种爱的原则,我们称之为上帝,他关心我们每个人。这种理解可以成为指引的灯塔,它提供了一种力量源泉,使我们即使在似乎绝望的情况下也能以非常积极的方式继续前行。 Brie : 你研究大脑,在某些时候、某些文化中,它被认为是灵魂的所在。也许你能很自在地研究大脑在做什么而不用担心一个非物质的灵魂破坏你的实验数据。那么你怎么看待灵魂呢? Bill :当然,我不是神学家, 但其实我读到的神学家认为“非物质灵魂”的概念是犹太-督教传统中相当晚期的发明 。特别是犹太传统具有更强的身心统合感,而不是具有与身体不同的心灵或灵魂。直到中世纪后期,我们才看到非物质灵魂的概念以最完整的形式发展出来。 我认为犹太传统中特有的心身统合与我作为神经科学家的观点非常吻合 。 当我们在宗教背景下谈论灵魂时,我们通常会谈论我们认为是人类经历中最高级、最宝贵的部分:自我意识、目的感、价值观和道德、身份的连续感。作为一名神经科学家, 我认为所有这些事情都与大脑的生物学密不可分。我把它们解释为大脑组织的更高状态。 据个简单的例子,我相信地球是圆的,或者奥巴马是美国的第44任总统,在我们大脑里,单个神经元或单个神经环路无法可靠地表征这件事。每当我想到同样的一件事情时,会引起不同的神经元活动序列。我可能会想到地球在不同的背景下是圆的。我什么时候才知道地球是圆的?当我想象一个圆形地球时,我会看到什么?我对历史上圆形地球的概念了解多少?在这些不同背景下思考圆形地球将与大脑中广泛分布的神经网络中的不同活动模式相关联。 目的、自我意识、价值观等引导我们人生的思想,也是大脑中有组织的神经活动模式的产物。我不认为灵魂是在我们身体以外并以某种方式与大脑相互作用的东西。二元思维非常普遍,人们很容易在无意间进入二元论的思维方式。但是我已经研究了几十年的神经科学,并且我越来越相信所有的人类行为,认知和感觉都深深扎根于大脑活动中,这包括宗教信仰 。如今这方面的证据至少还行。 Brie : 另一个很显然的问题是你是否相信死后的生活? Bill :考虑死后的生活并非疯狂的想法。无论死后的生命是什么,我认为它不会与我们头脑中神经元的特定有机分子联系起来。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大脑在人死后会发生什么:它们腐烂,它们会分解。如果人的自我身份被包含在神经系统更高层次的组织状态中, 那么人死后继续存在着的会是那些组织的某种复制 。这种想法并不疯狂。 有许多聪明的人相信:有一天人类的智慧不会在生物有机分子中被实现,而是在硅或其他一些尚未发明的材料中被实例化。他们认为这些实例化会拥有人脑某些方面的组织以及所有更高级的功能。 如果我们的智力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例化(如果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你的思想下载到另一种媒介)那么考虑死后的生活并不是疯狂的。 死后的生活是我宗教传统的核心部分。 但我不知道死后究竟是以什么形式继续以及会带来怎样的意义。我不知道。 我不知道它是否会涉及另一种物理形式,或者它是否会以某种别的方式促进灵性和意识的增长以及宇宙的益处 。 通过阅读新约圣经,我确实知道耶稣似乎坚信身体死亡后的生活。大多数时候,我倾向于认为耶稣比我更了解这些事情。 Brie : 你是一个有怀疑精神的人,有时甚至非常悲观。也许这是你的科学事业带来的,但也许你就是这样的人。你的希望在哪里? Bill :我们都在寻找智慧和指引的来源,以帮助我们回答宇宙是什么的问题。这是一个庞大的乱麻一样的话题,我们对它有许多的无知。在某些方面,宗教追求的核心在于你对这样一个问题的回答: 我们是否生活在一个毫无意义的宇宙,或具有内在意义和目的的宇宙。我相信后者,我的希望来源于此 。 我也从科学界的同事身上找到希望 。我认为科学家以及协助科研的员工是最有原则和奉献精神的人 。我们的学生们、他们的理想主义、他们想在世上有所作为的渴望、为自己的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的愿望,这些都给了我很大的希望。 我也在我读到的历史人物中找到希望 ,就是那些经历了极度动荡时代的人。人们喜欢林登约翰逊,他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但却采取了我们仍在努力的政治行动,如今改变了我们的制度。人们喜欢马丁·路德·金,他也有缺陷,但却表现出了不可思议的勇气。这些人的价值观、信仰和愿望 - 其中许多植根于信仰 - 真的带来了巨大影响。 我的教会共同体也给了我希望 。有时当人们看见我去教堂时,就看着我就像我来自火星。但我无法想象我离开这个共同体。当我经常去教堂时,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听取基于圣经的深刻反思,倾听别人的见证,并花时间进行私人反省,这些事情每周都会提醒我:我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最高价值是什么?以及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上帝对我的呼召是什么?如果我不在教堂得到它,我不知道我还能在哪里得到 。
5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爱犯错的智能体 – 视觉篇(一): 视觉倒像
热度 2 heruspex 2018-6-27 10:56
机器会犯错,其错要么是因为数据集太少,无法涵盖数据形成的样本空间;要么是由于训练太过精细,导致没办法对新来的样本或数据形成有效预计,俗称为过拟合;要么是模型本身的能力低,结果对样本的刻画能力不足;要么是硬件条件受限,无法完全相关任务。不管哪种错,总是多少能找到原因的。 而智能体尤其是人类的犯错,却有很多缺乏明晰的解释。人类会在很多方面犯错,产生错误的判断,视觉上、听觉上、距离上、认知上、情绪上,甚至人类发育的基础,基因上,都有。为什么这样一种错误频出的智能体,却能凌驾于其他生命成为地球的主宰呢?这些犯错到底有什么用呢?了解这些犯错,说不定能从中找出一些有用的线索,来重新思考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今天聊聊人类在视觉上的犯错表现。这种犯错常被称为光学错觉,英文叫 Optical illusion 。 先从光学成像说起吧,第一个还没得到完全认识、但却又是最基本的,是视觉倒像问题。小孔成像原理告诉我们,要观测的目标通过瞳孔的凸透镜原理映射至视网膜上,是一个标准的倒像。如果是机器,则可以通过光学变换还原成正常的影像。而智能体似乎并没有光学变换的能力,从视网膜往后联就是视神经元了。人类的视网膜上位于中间位置(俗称中央凹, fovea )的视锥神经和周边的视杆神经主要承担感受光强、 颜色和运动状态的功能,似乎没有自动翻转的能力。 � � 图 1 :眼睛的小孔成像原理 假如没有自动翻转成正常或倒着看世界会如何呢?金庸的书籍《射雕英雄传》谈到过。西毒欧阳锋为了学习从黄蓉那弄来的、假的《九阴真经》,将全身经脉逆转,结果走火入魔,变成手当足、脚当手来倒立走路。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似乎已经习惯这种颠倒的世界。 当然,这是小说中的虚构。但从历史来看,还真有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尝试。 1897 年,美国心理学家 George Stratton 发表了“视网膜没有逆转视觉”的论文。在论文中,他详细介绍了关于视网膜倒像的实验。他给自己戴了一幅凸透镜,并把其中一只眼完全遮住。在前四天,本已被凸透镜纠正过来的正像,他看到的却始终是倒的。结果,以平时经验去拿东西都很失败和别扭。因为影像是倒过来的,而手势什么却还是按正常的方向去行动,想拿地上的物品手会往上伸,想拿架子上的手却往下放。不过到第五天后,他的视觉奇怪地、自发地变成正像了,好象视觉神经已经适应了,他肢体的动作也与再次世界协调了。但再取掉凸透镜后,他发现世界竟然都是巅倒的,之前的正像要再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换一只眼执行此实验,情况依旧。因此,他断定人的视网膜并没有把倒像颠倒过来,其功能是在视觉神经的后端实现的。即,视网膜感受的颠倒信号,是在通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后,在视觉中枢实现自动翻转的。这也是目前学术界的共识。 � � 图 2 视觉 倒像 实验 其实还有个简单的办法可以检验视觉在视网膜位置是倒像的。你读到这里的时候,不妨把手放到下眼皮底下,用手把下眼皮慢慢往上推。你应该能看到一整块模糊掉的字和图往下走,而不是往上。视觉能力强的,说不定在下眼皮遮挡眼睛的过程中,看到上方会出现一块黑斑。这些恰恰就是因为光学视觉倒像造成的。 后期有很多科学家想重复他的实验,不过比较遗憾地是,没有人观察到过倒像还能适应后翻转的现象,更多地是表示能够适应巅倒过来的世界。 不过也有科学家在尝试中发现,如果戴那种会导致变形的眼镜时,类似哈哈镜那种,有些人的视觉会自动将一些没注意到的变形的位置纠正。而取下眼镜后,看到的世界反而变得扭曲了。这似乎表明大脑确实能自适应地纠正一些扭曲。 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人会故意去阅读一些倒过来的书本,他们将其视为提高阅读速度和能力的一种秘技。还有科学家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刺激大脑形成新细胞,防止衰老。其实大家稍微练练,也不难做到。所以,以后看到倒着看报纸、读书的人或新闻照片时,不要马上就嘲笑喔,说不定他们真的能这样读的,哈哈。 � � 图 3 大师辜鸿铭 ” 把报纸倒过来读 ” 的轶事【摘自 2018 年 1 月《博爱》】 另外,作为感官元件,眼睛和其它感觉器官还有点不一样。它是在大脑发育过程中,从大脑细胞中分裂出来的。如果把从眼球到视觉中枢的连接看成是一个深度学习模型,也许可以将这种视频倒像的纠正,理解为大脑处理的端到端表现。 但倒像纠正具体是何时发生的, George Stratton 没有给出研究结论。现有的文献也是说法不一。有说初生儿开始感知的世界是颠倒的,随着大脑发育的逐步完善而慢慢实现的。因为有报道说,有些两三岁的小孩可能喜欢会倒拿玩具,倒读连环画的,并猜测这可能和正视发育未完全有关。还有些人,据说天生就有空间定向现象 ( spatial orientation phenomeno n ) ,看的世界都是颠倒的。也有说倒视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毕竟前者的例子还是很鲜见。 � � 图 4 患有“空间定向障碍”的塞尔维亚女子,眼中世界完全颠倒 不管怎么说,这个看似极其简单的问题,仍然没有找到统一圆满的答案,不论是它的成因还是发生时间上。 平猫 2018 年 6 月 24 日于湖南省湘潭市 参考文献: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orge_M._Stratton 注:所有用图均来自网络 前序内容阅读: 童 话(同化)世界的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你就是那位116岁的长寿老奶奶! � � � 张军平,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及智能交通。 至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系列18篇,包括IEEE TPAMI, TNNLS, ToC, TITS, TAC等。学术谷歌引用2600余次,ESI高被引一篇,H指数27。 �
8399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7-09-07 ZouXiaohui:Logic of sequence and position
geneculture 2018-6-3 18:17
2017-09-07 ZouXiaohui and ZouShunpeng: Logic of sequence and position.pdf Today, January 14, is the anniversary of Alfred Tarski ,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logicians of all time. He was born January 14, 1901 in Warsaw . We celebrate this day by launching the Alfred Tarski Logic Prize http://www.uni-log.org/alfred-tarski-prize-of-logic This prize is part of the project A PRIZE OF LOGIC IN EVERY COUNTRY which I started by creating the Newton da Costa Logic Prize in Brazil in 2015 These prizes aim at promoting logic in each country in particular by developing interaction between all people interested in logic http://www.uni-log.org/logic-prize-world Winners of these logic prizes will present their works at UNILOG'2018,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Universal Logic, in Vichy next June and their papers will be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Logica Universalis If you are interested to create a logic prize in your country contact the Logica Universalis Association (LUA) http://www.logica-universalis.org/ Jean-Yves Beziau University of Brazil, Rio de Janeiro and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 13 Logic and Intelligence Jean-Yves Beziau, Rio de janeiro at the University of Brazil. Universal logic is the field of logic that studies the common features of all logical systems, aiming to be to logic what universal algebra is to algebra. A number of approaches to universal logic have been proposed since the twentieth century, using model-theoretic and categorical approaches. The roots of universal logic may go as far back as some work of Alfred Tarski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ut the modern notion was first presented in the 1990s by Swiss logician Jean-Yves Béziau http://www.intsci.ac.cn/ICIS2016/speaker.jsp Biography Jean-Yves Beziau is PhD in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Paris 7) and PhD in philosophy (University of São Paulo, Brazil) . He has done research in France, Brazil, Poland, California (UCLA, Stanford, UCSD), and Switzerland. He is presently professor of logic in Rio de janeiro at the University of Brazil . He is the promoter of Universal Logic as a general theory of logical structures, the founder and Editor-in-Chief of the journal Logica Universalis and book series Studies in Universal Logic, both published by Birkhäuser/Springer, Basel. He has organized a series of events on universal logic around the world (Montreux 2005, Xi'an 2007, Lisbon 2010, Rio de Janeiro, 2013, Istanbul 2015). He has renewed the study of the square of oppposition, organizing interdisciplinary world events on this topic (Montreux 2007, Corsica, 2010, Beirut 2012, Vatican 2014, Easter Island 2016) and the publication of special issues of journals and books on the subject.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11787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11787/11/2/page/1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787-018-0194-7 Logica Universalis May 2018, Volume 12 , Issue1–2 , pp 1–8 | Cite as Universal Logic: Evolution of a Project Abstract We discus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al logic project. We describe in particular the structure of UNILOG, a series of events created for promoting the universal logic project, with a school, a congress, a secret speaker and a contest. We explain how the contest has evolved into a session of logic prizes. Keywords Universal logic Aristotle Boole Tarski paraconsistent logic model theory proof theory This double issue has been prepared for UNILOG’2018, the 6th World Congress and School on Universal Logic, that will take place in Vichy, France, on June 16–26, 2018 . It contains papers related to this event, the previous edition that took place in Istanbul in 2015 and, more generally, related to the universal logic project . This is the opportunity to say a few words about this project, to reflect about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1An Analogical Start-Up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universal logic project was to develop a general theory of logical systems by analogy to universal algebra, which is a general theory of algebraic systems. Hence the name “universal logic” . The expression “universal algebra” was coined by James Joseph Sylvester ; then Alfred North Whitehead wrote a big book with this name before writing Principia Mathematica with Bertrand Russell; but the theory, as it is nowadays understood, and as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universal logic , was mainly developed by Garrett Birkhoff . According to this perspective: • Universal logic is not a logic ; it is not a logical system among other systems nor a super-system; universal logic is meta-theoretical (see and ). • The object of study is the class of logical structures considered in an abstract way, in particular beyond the dichotomy of proof/truth; logical structures are viewed as mother structures in the sense of Bourbaki , different from algebraic, topological and order structures. • Concept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axioms, general concepts are put forward; there are no universal axioms valid for all logical structures. We are in the realm of “axiomatic emptiness” , inaugurated by Birkhoff. After choosing the expression universal logic when in Poland in 1993, presenting a PhD in 1995 at the University of Paris 7 entitled Recherches surla Logique Universelle , writing several papers on the topic (see e.g. ),I decided to launch a series of events, UNILOG, and a journal, Logica Universalis(LU for short). The universal logic project is not a personal endeavor. Science, more generally,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develop by interac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rational animals. The name of the journal Logica Universalis continues the analogy with universal algebra, since there is a journal entitled Algebra Universalis. Naturally, not to say logically, Logica Universalis was launched with the same publisher as Algebra Universalis , Birkh¨auser, with whom it was also decided to create the book series Studies in Universal Logic (SUL for short). 2.UNILOG: World Congress and School on Universal Logic The label UNILOG is used as an abbreviation for World Congress and School on Universal Logic. Since the first edition in Montreux, Switzerland, in 2005 , the following equation has been applied: UNILOG = School + Congres s To have a school is fundamental to promoting new lines of research or/and making better known already existing ones. The talks in the congress are classified in different sessions . In the 4th edition that took place in Rio de Janeiro in 2013 (Fig. 1), after a second edition in Xi’an, China, in 2007, and a third edition in Lisbon in 2010, it was decided to have workshops in addition to References 1. Beziau, J.-Y.: Universal logic . In: Childers, T., Majer, O. (eds.) Logica94—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pp. 73–93. Prague (1994) Google Scholar 2. Beziau, J.-Y.: Recherches sur la logique universelle . Ph.D.,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University of Paris 7 (1995) Google Scholar 3. Beziau, J.-Y.: From paraconsistent to universal logic . Sorites 12 , 5–32 (2001) MathSciNet Google Scholar 4. Beziau, J.-Y.: From consequence operator to universal logic: a survey of general abstract logic . In: Logica Universalis: 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Logic , pp. 3–17. Birkhäuser, Basel (2005) Google Scholar 5. Beziau, J.-Y.: 13 Questions about universal logic . Bull. Sect. Logic 35 , 133–150 (2006) MathSciNet MATH Google Scholar 6. Beziau, J.-Y.: What is a logic? Towards axiomatic emptiness . Log. Investig. 16 , 272–279 (2010) MathSciNet MATH Google Scholar 7. Beziau, J.-Y.: Logic is not logic. Abstrata 6 , 73–102 (2010) Google Scholar 8. Beziau, J.-Y.: The relativity and universality of logic . Synthese—Special Issue Istvan Németi 70th Birthday, vol. 192, pp. 1929–1954 (2015) Google Scholar 9. Beziau, J.-Y.: Is the principle of contradiction a consequence of x 2 = x x2=x ? Logica Universalis 12 (2018). https://doi.org/10.1007/s11787-018-0188-5 10. Bhattacharjee, R., Chakraborty, M.K., Choudhury, L.: Venn diagram with names of individuals and their absence: a non-classical diagram logic . Logica Universalis 12 (2018). https://doi.org/10.1007/s11787-018-0186-7 11. Birkhoff, G.: Universal algebra. In: Rota, G.-C., Oliveira, J.S. (eds.) Selected Papers on Algebra and Topology by Garret Birkhoff , pp. 111–115. Birkhäuser, Basel (1987) Google Scholar 12. Bourbaki, N.: L’architecture des mathématiques. In: Le Lionnais, F. (ed.) Les grands courants de la pensée mathématique, Cahiers du Sud, pp. 35–48 (1948).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Architecture of Mathematics,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vol. 57 , pp. 221–232 (1950) Google Scholar 13. Chatti, S.: Arabic Logic from al-Farabi to Averroes. Birkhäuser, Basel (2018) Google Scholar 14. Chentsov, A., Nikitchenko, M.: Composition-nominative logics as institutions. Logica Universalis 12 (2018). https://doi.org/10.1007/s11787-018-0191-x 15. Corcoran, J.: Aristotle’s prototype rule-based underlying logic . Logica Universalis 12 (2018). https://doi.org/10.1007/s11787-018-0189-4 16. da Costa, N.C.A., Beziau, J.-Y., Bueno, O.A.S.: Paraconsistent logic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 Logique et Analyse 150–152 , 111–125 (1995) MathSciNet MATH Google Scholar 17. Diaconescu, R.: Institution-Independent Model Theory . Birkhäuser, Basel (2008) MATH Google Scholar 18. Garrido, A., Wybraniec-Skardowska, U. (eds.): The Lvov-Warsaw School—Past and Present. Birkhäuser, Basel (2018) Google Scholar 19. Hodges, W.: Two early Arabic applications of model-theoretic consequence . Logica Universalis 12 (2018). https://doi.org/10.1007/s11787-018-0187-6 20. Max, I.: A molecular logic of chords and their internal harmony . Logica Universalis 12 (2018). https://doi.org/10.1007/s11787-018-0193-8 21. Mruczek-Nasieniewska, K., Nasieniewski, M.: A characterisation of some Z-like logics . Logica Universalis 12 (2018). https://doi.org/10.1007/s11787-018-0184-9 22. Pasquali, F.: On a generalization of equilogical spaces . Logica Universalis 12 (2018). https://doi.org/10.1007/s11787-018-0192-9 23. Petrukhin, Y.: Natural deduction for post’s logics and their duals. Logica Universalis 12 (2018). https://doi.org/10.1007/s11787-018-0190-y 24. Poizat, B., Yeshkeyev, A.: Positive Jonsson theories. Logica Universalis 12 (2018). https://doi.org/10.1007/s11787-018-0185-8 25. Sylvester, J.J.: Lectures on the principles of universal algebra. Am. J. Math. 6 , 270–286 (1884) MathSciNet CrossRef MATH Google Scholar 26. Tarski, A .: Logic, Semantics, Metamathematics , 2nd edition prestend by J. Corcoran. Hackett, Indianapolis (1983) Google Scholar 27. Whitehead, A.N .: A Treatise on Universal Algebra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898) MATH Google Scholar 28. Woleński, J.: Adolf Lindenbaum . Internet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www.iep.utm.edu/lindenba (2018) 29. Zygmunt, J., Purdy, R.: Adolf lindenbaum: notes on his life with bibliography and selected references . Logica Universalis 8 , 285–320 (2014) MathSciNet CrossRef MATH Google Scholar Copyright information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AG, part of Springer Nature2018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26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另外一颗行星、另外一个人——禅的行囊(之八十八)
罗非 2018-2-10 08:40
导读:如果古代中国和阿拉伯史学家的说法属实,在南北朝时期广州就住着十万到二十万外国人的话,那么当初的广州曾经是怎样的一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啊!如果没有这些记载,今天的中国人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这片土地当初曾经如此地繁荣。 事实上,我们总是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所知去推测事情曾经是、现在是、或者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所认识的,几乎总只是我们所知的。所以, “ 所知 ” 恰恰是我们认识真相的最大障碍。 BBC 电视片 COSMOS 中,做解说的物理学家泰森有一句名言, “The past is another planet, and so is the future.” 我们所自以为熟悉的地球,过去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未来也是。其实,即使是现在,地球也同样是一个与我们所知的完全不同的地方。作为个体,我们又能知道些什么呢?关于地球,恐怕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的想象。 其实不止是地球,任何东西都是如此。哪怕是关于我们自己,这个本应最为熟悉的对象,我们的所知也可以这样概括。不仅过去的我们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未来也是。即使是现在,我们也同样是一个与我们自己所知完全不同的存在。 所以,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每一位大心理学家都问过,也都有自己的发现。看看他们所提出的大相径庭的理论,就知道这个问题的探索远远没有完结。在每一位真正有所发现的大心理学家心中,我们都是一个与平时所知的完全不同的存在。不论是弗洛伊德,阿德勒或是荣格,也不论是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还是人本主义学派。每次心理学的进步,都是从我们自己内心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存在的结果。 实际上,这个问题,每一个人也都要自己探索。即使世界上有一千万心理学家都探索了 “ 我们究竟是谁 ” ,也不能代替我们自己。正如别人不能代替我们吃饭、也不能代替我们结婚一样,心理学家的探索也不能代表我们。他们的发现,可以提醒我们,启发我们;但探索的历程,仍然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走 …… ******************** 次日清晨,我打车前往华林寺与丹妮艾拉碰头。这座昔日达摩居停过的梵刹,如今坐落于繁忙的长寿路与康王路路口,周围是鳞次栉比的珠宝玉器商行和 “ 华林玉器广场 ” 。 根据中国古代的佛教文献记载,菩提达摩可能出身于五世纪时南印度帕拉瓦王朝的一个贵族家庭。帕拉瓦的统治疆域主要是印度次大陆南端东部、沿孟加拉湾分布的狭长地带,在其境内有一座名为摩诃巴里补罗的著名港口,是往来于南印度与南中国的各国商旅必经之地。菩提达摩正是从这里出发前往中国的。在他的老师般若多罗的鼓励下,达摩搭乘一艘商船从摩诃巴里补罗港扬帆出海,沿着海岸线绕过中南半岛,一路走走停停,历时三年终于抵达南海(即今天的广州)。据唐朝高僧道宣的《续高僧传》载,达摩到达广州时,正值南朝的刘宋王朝时期,具体时间有人考证为公元 475 年。后世的汉传佛教典籍则有的将达摩入华时间推迟到了公元 520 年,为的是让他能和笃信佛教的梁武帝在历史上相遇,因为后者要到 502 年才初登大宝。不管怎样,达摩来过广州基本上是没有疑问的。在广州期间,他的栖止之地便是华林寺,而且在此一住三年。 站在如今的广州街头,已经很难想象华林寺一千五百年前的景象。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比现在大得多。从六世纪到十世纪,广州一直是一个人口和文化都极为多元的国际性港口。据当时中国以及阿拉伯世界的史学家推测,居住在广州城的外国人大约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以当时的人口规模而论,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而且,这是一群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商人和水手,从来居无定所,一刻不停地往返于中国与南亚次大陆以及中南半岛的各个王国之间。 华林寺所在的位置正是当年朝廷为外来人口在城南开辟的居住区 “ 番坊 ” 一带。很有可能一开始它只是印度僧人在广州的临时落脚点,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全城的四大佛寺之一。它最初的名字叫 “ 西来庵 ”—— 也许是为了让中国人一看就明白他们是从哪来的。 “ 西来 ” 二字后来成了禅宗公案里最常用的典故: “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 ” 迟至十七世纪的清朝初年,西来庵才改称华林寺,其名得自当时寺院周围种植的数百棵果树。遗憾的是, “ 华林 ” 如今早已不见踪影。近代以来,华林寺的地皮大幅缩水,已经变成一座可怜的城中小庙。据说,寺院方正在努力与各方斡旋收回庙产事项,但在地价飞涨的广州城,针对每一寸土地的谈判都极其艰难。
个人分类: 科普|19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历史与评价:情绪化的灾难性效应——禅的行囊(之五十五)
罗非 2018-1-9 11:14
导读:历史总是由胜利者写成的。学术界也是如此。在学术争论中,当一方获胜时,失败的一方就会被描述成邪恶的、缺乏理性的反面典型。就像在历史上那些宗教、国家或国际统治权争夺之战一样。只有在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后,已经完全中立、思想解放了的后代历史学家,才有可能从新的角度去看当初的历史,从而给予比较中肯的评价。同时代或者相近时代的学者们,就和社会大众一样,自以为自己非常客观中立,其实不由自主地带上了某种有色眼镜,用非常情绪化的视角来看待历史。这样得出的非常具有偏好性的结论,偏偏还自认为非常正义。这才是最可怕、最具毁灭性的态度。 其实,即使已经时过境迁,后代学者也未必就能看清当时的史实。因此,即使做这种若干世纪之后的评价,也需要注意多观察,允许推测,但不要妄下定论。特别是,不要带有强烈情绪色彩地下定论。因为,情绪是反理性的。一旦带有情绪色彩,结论的合理性就已经大打折扣。 对历史的评价,需要基于某些事实。然而,正如现代心理学家所发现的,即使刚刚发生的事,如果询问三个目击者,他们的描述也会各不相同。人类本来就缺乏全面收集并记住事实的能力。不幸的是,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有这种能力。因此,不同的人所收集的事实,都是号称客观全面,但实际上非常主观片面的。在评价历史的时候,一定不要仅仅以某些人所声称的事实为依据,而是要尽可能地多收集各方面的事实,多观察,可以推测,但不要妄下结论。特别是,不要带着强烈情绪色彩妄下结论。 比尔 · 波特对中国禅宗历史所得出的不同于大部分人的结论,来自于他所认可的历史记录 —— 《楞伽师资记》。但正如当代日本学者中嶋隆藏所指出的,这本书带有强烈的宗派色彩,很可能并不客观真实。主导其创作的菏泽神会其实是一个不合格的禅宗学生。他的见地没有得到他的老师,六祖惠能的肯定。因此,后代禅宗的传承,都以六祖惠能的另外几位弟子 —— 永嘉玄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和他们的弟子们所传承的为准。但在六祖去世之初,由于菏泽神会一直跟随在惠能身边,并且得到了大唐朝廷的某种支持,他曾经自称禅宗七祖,他的声音也曾经占据当时禅宗的主流,并且还组织人力编纂了包括《楞伽师资记》在内的若干本著作,以及修改了《六祖坛经》的部分内容。是历史的演进逐渐证明,神会的见地是存在问题的,才使禅宗其他几位弟子成为禅宗真正的传人。这段历史,显然比尔出于某种原因表示怀疑。并且,由于这种疑古的情绪,转而相信了神会所编纂的、带有明显宗派主义风格的历史记载。 实际上,五祖弘忍的学生神秀所做的偈颂并非像神会所编排的那样不堪。它其实代表了道信禅师和弘忍禅师幽居深山以养道的精神。五祖选择了惠能作为衣钵传人,应当是考虑到将禅宗教育推广到华南地区,以便因应未来可能发生的形势变迁。这是 “ 不要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 的未雨绸缪。而且,作为当时两位同样优秀的学生,神秀学识渊博,善于宣讲,本身就有足够的说服力;但惠能出身贫寒,目不识丁,如果没有衣钵为证,未来的教学工作将很难开展。所以弘忍才把传承的证物交给惠能,让他南下推广教育活动。历史也证明了弘忍决策的正确性。因为,尽管神秀在北方的教育活动得到了武则天的青睐,但由于后来唐武宗的灭佛运动,北方的禅宗教育并没有得到顺利的推广。反而是惠能在广州的教学活动,最终实现了禅文化在中国的大兴。 ******************** 除了散见于各处的一些语录片段,弘忍唯一传世的教法是《最上乘论》,它的开篇写道: 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 问曰:何知自心,本来清净?答曰:《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照辉。譬如世间云雾,八方俱起,天下阴暗。日岂烂也,何故无光?光元不坏,只为云雾所覆,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黑云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 公元 672 年,到了要为自己选定衣钵传人的时候,弘忍让他的弟子们每人作一首偈颂来展示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弘忍的大弟子是一个名叫神秀的和尚,他是北方人,十七年前为追随弘忍来到东山。然而他的偈颂在后世成了误解佛法的反面教材: 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 惠能是另一名追随弘忍的外地人。他来自遥远的岭南,此时刚刚进入禅定寺不到九个月。惠能听说了神秀的大作,于是也作了一首来回应他: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名皮肤黝黑的新来者真正理解了弘忍所说的 “ 本来清净 ” ,而神秀却没有。于是,弘忍将法嗣传给了来自岭南、目不识丁的 “ 獠 ” 惠能。 晚饭后,我在寺院里闲逛。我走进惠能曾经舂米的碓房,他用过的石臼还保留着,仿佛其人只是刚刚离开,到门外去喘口气。我在碓房撞见了惟道,他请我到他房里喝茶。惟道身上有一种全中国的寺庙监院共通的气质:处变不惊,随时准备做任何事情。他还沏得一手好茶。
个人分类: 科普|2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把近二十年的工作写成了一部专著
热度 3 rongqiaohe 2017-11-11 12:25
二十多年前,我们开始研究“甲醛与认知损害的关系”。自己提出了一个假设“内源甲醛代谢失调可能是老年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 提出假设后,一期又一期的研究生和我一起,研究了近二十年。现在我们把研究的结果与国内外同行的工作结合起来,撰写了一部“工作总结”在Springer-Nature出版社出版了。 当然,甲醛方面的工作还在继续...... 专著的网址: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4-024-1177-5 专著的界面 :《Formaldehyde and Cognition》 专著的网址: https://link.springer.com/book/10.1007/978-94-024-1177-5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4093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无用的阶级——未来简史(50)
罗非 2017-11-3 10:22
无用的阶级 21 世纪经济学最重要的问题,可能就是多余的人能有什么功用。一旦拥有高度智能而本身没有意识的算法接手几乎一切工作,而且能比有意识的人类做得更好时,人类还能做什么? 纵观历史,就业市场可分为三个主要部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大约公元 1800 年前,绝大多数人属于农业部门,只有少数人在工业和服务业部门。到了工业革命时期,发达国家的人民就离开了田野和牧群。大多数人进入工业部门,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走向服务部门。到了最近几十年,发达国家又经历了另一场革命:工业部门的职位逐渐消失,服务业大幅扩张。 2010 年,美国的农业人口只剩 2% ,工业人口有 20% ,占了 78% 的是教师、医生、网页设计师等服务业从业人员。但等到机械的算法在教书、诊断病情和设计方面比人类更在行的时候,我们能做什么? 这个问题以前就出现过。自工业革命爆发以来,人类就担心机械化可能导致大规模失业。然而,这种情况在过去并未发生,因为随着旧职业被淘汰,会有新职业出现,人类总有些事情做得比机器更好。只不过,这一点并非定律,也没人敢保证未来一定会继续如此。人类有两种基本能力: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在机器与人类的竞争仅限于身体能力时,人类还有数不尽的认知任务可以做得更好。所以,随着机器取代纯体力工作,人类便转向专注于需要至少一些认知技能的工作。然而,一旦等到算法在记忆、分析和辨识各种模式的能力上超过人类,会发生什么事? 如果认为人类永远都能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无意识的算法永远无法赶上,这只能说是一厢情愿。对于这种空想,目前的科学反馈可以简单概括为三项原则: 1. 生物是算法。每种动物(包括智人)都是各种有机算法的集合,经过数百万年进化自然选择而成。 2. 算法的运作不受组成物质的影响。算盘的算珠无论是木质、铁质还是塑料质,两个珠子加上两个珠子还是等于四个珠子。 3. 因此,没有理由相信非有机算法永远无法复制或超越有机算法能做的事。只要运算结果有效,算法是以碳来表现还是硅来表现又有何差别? 确实,目前还有许多事情是有机算法比非有机算法做得更好,也有专家反复声称,有些事情非有机算法 “ 永远 ” 都无法做到。但事实证明,通常这里的 “ 永远 ” 都不超过一二十年。就像在不久之前,大家还很喜欢用面部识别举例,说这项任务连婴儿都能轻松办到,可是最强大的计算机却无力完成。但到了今天,面部识别程序辨认人脸的速度和效率都已经远超人类。警方和情报机构现在已经很习惯使用这种程序,扫描监控录像机无数小时的视频资料,追踪嫌犯和罪犯。 20 世纪 80 年代讨论到人类的独特之处时,很习惯用国际象棋作为人类能力更强的主要证据。他们相信计算机永远不可能在国际象棋领域打败人类。但在 1996 年 2 月 10 日, IBM 的超级计算机 “ 深蓝 ” ( Deep Blue )就打败了世界国际象棋大师加里 · 卡斯帕罗夫( Garry Kasparov ),推翻了这个认为人类能力更强的论点。 “ 深蓝 ” 算是有些取巧,因为编写程序的人不仅写入了国际象棋的基本规则,还加入了详细的棋局策略。但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更喜欢让机器自己学。 2015 年 2 月,由 Google DeepMind 人工智能公司所开发的一个程序,就自己学会了如何去玩 49 款经典的 Atari 游戏。开发者之一戴米斯 · 哈萨比斯( Demis Hassabis )博士解释道: “ 我们提供给系统的唯一信息就是屏幕上的原始像素,以及指示系统要努力得到高分。剩下的一切都是它自己解出来的。 ” 而这套程序也成功找出了交给它的所有游戏的规则,从《吃豆人》( Pac-Man )、《太空入侵者》( Space Invaders )到各种赛车和网球游戏。而且,这套程序得到的分数多半都能打平甚至超过人类,有时候还会使出人类玩家从未想到的策略。 13 深蓝击败卡斯珀罗夫 不久之后,人工智能又获得了更惊人的成就:谷歌的 AlphaGo 软件自学围棋这种古老的中国棋类游戏,而围棋的复杂度远超国际象棋,一般认为这并不在人工智能程序能够处理的范围内。 2016 年 3 月, AlphaGo 和韩国棋王李世石在首尔举行了一场比赛, AlphaGo 凭借出奇的下法、创新的战略,以 4 比 1 击败李世石,令各方大跌眼镜。赛前,大多数专业棋手都确信李世石能赢得比赛,但在赛后分析 AlphaGo 的棋路后,多数人的结论则是人类在围棋上已不再有希望能打败 AlphaGo 或其后来者。 近来,计算机算法也证明了自己在球类竞赛中的价值。几十年来,棒球队挑选球员靠的是专业球探和经理的智慧、经验和直觉。顶尖球员的身价高达数百万美元,自然财力雄厚的球队才能抢下一流球员,而经济拮据的球队只能勉强起用二线球员。但在 2002 年,预算有限的奥克兰运动家队( Oakland Athletics )总经理比利 · 比恩( Billy Beane )尝试要打破这个格局。他决定根据经济学家和计算机怪才所开发的一套神秘计算机算法,找出人类球探忽视或低估的球员,打造一支常胜队伍。在保守派看来,比恩的算法根本是玷污棒球的神圣殿堂,他们大感愤怒。他们坚决认为球员的选择是一门艺术,只有长期亲近棒球、相关经验丰富的人,才有可能掌握。至于计算机程序,因为它永远无法懂得其中的奥秘和棒球的精神,所以永远都不可能学会这一套。 但没多久,令这些人颇感意外的是,比恩用算法打造的这支低成本球队( 4400 万美元),不仅能与纽约扬基队( 1.25 亿美元)这种传统棒球强队平分秋色,甚至还成为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史上第一支 20 连胜的队伍。只不过,比恩和运动家队没能得意太久。很快,其他球队也跟进使用同样的算法策略,而且由于扬基队和红袜队不管在球员还是计算机软件上能砸的钱都远远胜出,现在像奥克兰运动家队这种低预算球队,能打败整个体制的机会反而更小了。 14 2004 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弗兰克 · 利维( Frank Levy )教授与哈佛大学的理查德 · 默南( Richard Murnane )教授发表了一份关于就业市场的全面研究报告,列出最有可能走向自动化的职业。当时讲到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实现自动化的职业时举的例子是卡车司机。他们表示,实在很难想象计算机可以在繁忙的道路上让汽车实现安全行驶。但才不过十几年,谷歌和特斯拉不仅想到了这一点,还在加紧研发。 15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是因为算法变得更聪明,也是因为人类逐渐走向专业化,所以用计算机来取代人类越来越容易。远古的狩猎者只是想要生存下去,就得掌握各式各样的技能,也正因为如此,想设计狩猎机器人的难度非常大。这种机器人得要懂如何把燧石磨出尖头,在森林中找到可食用的蘑菇,跟踪猛犸象,与其他十几个猎人协调如何进攻,之后还得知道怎么用药草来治疗伤口。但在过去几千年间,人类已经走向专业化。比起狩猎者,出租车司机或心脏病专科医生所做的事更为有限,也就更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我已一再强调,人工智能目前绝无法做到与人类匹敌。但对大多数的现代工作来说, 99% 的人类特性及能力都是多余的。人工智能要把人类挤出就业市场,只要在特定行业需要的特定能力上超越人类,就已足够。 就连负责管理所有活动的经理,也可能被取代。例如 Uber (优步),就因为有强大的算法,只要几位工作人员,就能管理数百万的 Uber 司机。大多数的命令都是由算法自动下达,无须人为监管。 16 2014 年 5 月,专注于再生医学领域的香港创投公司 Deep Knowledge Ventures ( DKV )另创新局,任命一套名为 VITAL 的算法为董事会成员。 VITAL 会分析候选公司的财务状况、临床试验和知识产权等大量资料,据以提出投资建议。这套算法就像另外五位董事一样,能够投票决定是否投资某家公司。 我们查看 VITAL 到目前为止的记录,发现它似乎已经学到了一个管理弊病:裙带关系。将较多权力交给算法的公司,就更有可能得到 VITAL 的青睐。例如在 VITAL 的支持下, DKV 最近就投资了制药公司 Pathway Pharmaceuticals ,该公司采用了一套被称为 OncoFinder 的算法来选择及评估针对个人的癌症疗法。 17 随着算法将人类挤出就业市场,财富和权力可能会集中在拥有强大算法的极少数精英手中,造成前所未有的社会及政治不平等。在今天,人数达到数百万的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和卡车司机拥有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每个人都在交通运输市场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如果集体利益受到威胁,他们可以团结起来、组织罢工、进行抵抗,形成重要的投票群体。然而,一旦数百万的人类司机都由单一算法取代,这一切财富和权力都将被拥有算法的公司垄断,放入这些公司的所有人,即极少数几位亿万富翁的口袋。 又或者,算法自己也可能成为所有人。人类法律已经能够认可公司或国家这种互为主体的实体,称之为 “ 法人 ” 。虽然 “ 丰田 ” 或 “ 阿根廷 ” 既没有身体也没有心智,但都受到国际法的约束,都能拥有土地和金钱,也都可能成为法庭上的原告或被告。可能在不久之后,算法也能获得这样的地位。这样一来,某一套算法就能自己拥有一个运输帝国或是创投公司资本,而不必服从任何人类所有者的命令。 只要算法做出正确的决定,就能蓄积财富,再用来做自己认定的适当的投资,或许是把你的房子给买下来,当你的房东。而如果你侵犯了这套算法的法定权利(比如不付房租),算法就会聘请律师,把你告上法庭。如果算法的收益持续超过人类基金经理,我们最后可能就得面对一个由算法组成的上层社会,地球的绝大部分都掌控在它们手上。在你觉得这实在是痴人说梦之前,请不要忘记,目前拥有绝大部分地球的正是各种非人类的互为主体实体,也就是国家和公司。事实上,早在 5000 年前,恩基和伊南娜这种想象中的神,就主宰着苏美尔的绝大部分地区。如果神也能拥有土地、雇用人力,为什么算法就不行? 那么,人要做什么呢?常有人说,艺术是我们最终的圣殿(而且是人类独有的)。等到计算机取代了医生、司机、教师甚至地主和房东时,会不会所有人都成为艺术家?然而,并没有理由让人相信艺术创作是片能完全不受算法影响的净土。人类是哪来的信心,认为计算机谱曲永远无法超越人类?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看,艺术并不是出自什么神灵或超自然灵魂,而是有机算法发现数学模式之后的产物。若真是如此,非有机算法就没有理由不能掌握。 戴维 · 柯普( David Cope )是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音乐学教授,也是古典音乐界极具争议的人物。柯普写了一些计算机程序,能够谱出协奏曲、合唱曲、交响乐和歌剧。他写出的第一个程序名为 EMI ( Experiments in Musical Intelligence ,音乐智能的实验),专门模仿巴赫的风格。虽然写程序花了 7 年,但一经推出, EMI 短短一天就谱出 5000 首巴赫风格的赞美诗。柯普挑出几首,安排在圣克鲁兹的一次音乐节上演出。演出激动人心,观众反应热烈,兴奋地讲着这些音乐如何碰触到他们内心最深处。观众并不知道作曲者是 EMI 而非巴赫,而等到真相揭开,有些人气得一语不发,也有人甚至发出怒吼。 EMI 继续更新,学会了如何模仿贝多芬、肖邦、拉赫玛尼诺夫和斯特拉文斯基。柯普还为 EMI 签了合约,首张专辑《计算机谱曲的古典音乐》( Classical Music Composed by Computer )受到意想不到的欢迎。人红是非多,古典音乐爱好者的敌意也涌现出来。俄勒冈大学的史蒂夫 · 拉尔森( Steve Larson )就向柯普挑战,来一场人机音乐对决。拉尔森提议,由专业钢琴家连续弹奏三首曲目,作曲者分别是巴赫、 EMI 以及拉尔森本人,接着让观众投票是谁谱了哪首曲子。拉尔森坚信,一边是人类的灵魂之作,一边是机器人的死气沉沉,观众肯定一听就能判断出。柯普接下了战书。在指定的当天,数百位讲师、学生和音乐迷齐聚俄勒冈大学的音乐厅。表演结束,进行投票。结果呢?观众认为是巴赫的其实是 EMI ,认为是拉尔森的其实是巴赫,而他们认为是 EMI 的,其实是拉尔森。 还是有人继续批评,说 EMI 的音乐虽然技术出众,但还是缺了些什么,一切太过准确,没有深度,没有灵魂。但只要人们在不知作曲者是谁的情况下听到 EMI 的作品,常常会大赞这些作品充满灵魂和情感的共鸣。 EMI 成功之后,柯普又继续写出了更复杂的新程序:安妮( Annie )。 EMI 谱曲是根据预定的规则,而安妮则是基于机器学习,会随着外界新的音乐输入,不断变化发展音乐风格。就连柯普也不知道安妮接下来会谱出什么作品。而且事实上,安妮除了写音乐,还对其他艺术形式很感兴趣,比如俳句。 2011 年,柯普出版了《激情之夜:人和机器所作的俳句两千首》( Comes the Fiery Night: 2000 Haiku by Man and Machine ),其中有一部分是安妮写的,其他则来自真正的诗人。但书中并未透露具体篇目的作者是谁。如果你认为自己一定可以看出人类创作与机器产出的差异,欢迎挑战。 18 19 世纪,工业革命创造出庞大的都市无产阶级,这个新的工作阶级带来前所未见的需求、希望及恐惧,没有其他信仰能够有效响应,社会主义因而扩张。到头来,自由主义是靠着吸收了社会主义的精华,才打败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到了 21 世纪,我们可能看到的是一个全新而庞大的阶级:这一群人没有任何经济、政治或艺术价值,对社会的繁荣、力量和荣耀也没有任何贡献。 2013 年 9 月,牛津大学的卡尔 · 弗瑞( Carl Benedikt Frey )及迈克尔 · 奥斯本( Michael A. Osborne )发表了《就业的未来》( The Future of Employment )研究报告,调查各项工作在未来 20 年被计算机取代的可能性。根据他们所开发的算法估计,美国有 47% 的工作有很高的风险被计算机取代。例如到了 2033 年,电话营销人员和保险业务员大概有 99% 的概率会失业。运动赛事的裁判有 98% 的可能性,收银员 97% 、厨师 96% 、服务员 94% 、律师助手 94% 、导游 91% 、面包师 89% 、公交车司机 89% 、建筑工人 88% 、兽医助手 86% 、安保人员 84% 、船员 83% 、调酒师 77% 、档案管理员 76% 、木匠 72% 、救生员 67% 。当然,也有一些工作还算安全。到了 2033 年,计算机能够取代考古学家的可能性只有 0.7% ,因为这种工作需要极精密的模式识别能力,而且能够产生的利润又颇为微薄,因此很难想象会有企业或政府愿意在接下来 20 年间投入足够的资本,将考古学推向自动化。 19 当然,到了 2033 年也可能出现许多新职业,比如虚拟世界的设计师。然而,此类职业可能会需要比当下日常工作更强的创意和弹性,而且如果收银员或保险业务员到了 40 岁中年失业,能否成功转型为虚拟世界设计师,也实在难说。就算他们真的转型成功,根据社会进步的速度,很有可能再过 10 年又得重新转型。毕竟,算法也可能会在虚拟世界里打败人类。所以,这里不只需要创造新工作,更得创造 “ 人类做得比算法好 ” 的新工作。 20 由于我们无法预知 2030 年或 2040 年的就业形势,现在也就不知道该如何教育下一代。等到孩子长到 40 岁,他们在学校学的一切知识可能都已经过时。传统上,人生主要分为两大时期:学习期,再加上之后的工作期。但这种传统模式很快就会彻底过时,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条路:一辈子不断学习,不断打造全新的自己。只不过,许多人,甚至是大多数人,大概都做不到这一点。 由于接下来的科技发展潜力极其庞大,很有可能就算这些无用的大众什么事都不做,整个社会也有能力喂饱这些人,让他们活下去。然而,什么事能让他们打发时间,获得满足感?人总得做些什么,否则肯定会无聊到发疯。到时候,要怎么过完一天?答案之一可能是靠药物和电脑游戏。那些对社会来说多余的人,可以多花点时间在 3D 虚拟世界里;比起了无生趣的现实世界,虚拟世界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刺激,诱发更多情感投入。然而,自由主义推崇人类生命及人类体验神圣不可侵犯,这样的发展会是对这一信念的一记致命打击。这些人对社会毫无用处,整天活在现实与虚幻之间,这样的生命何来神圣? 尼克 · 伯斯特隆姆( Nick Bostrom )等专家和思想家就提出警告,认为人类大概还承受不住这样的退化,因为一旦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可能就会直接消灭人类。人工智能这么做的理由,一是可能担心人类反扑、拔掉它的插头,二是要追求某种我们现在还难以想象的目标。毕竟,等到整个人工智能系统比人类更聪明时,要再控制系统动机,实在有如天方夜谭。 就算目前看来立意全然良善的程序,也可能带来令人恐惧的后果。常见的情节就是,某家公司设计出第一套真正的人工超级智能,对它进行了一个毫无恶意的测试,比如计算 π 值。但就在任何人意识到之前,人工智能已经接管整个地球、消灭人类、发动攻击征服整个银河系,把整个已知宇宙转变成巨大的超级计算机,花上几万亿年的时间,只为了算出更精确的 π 。毕竟,这正是它的创造者交给它的神圣使命。 21
个人分类: 科普|1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未来简史(26)
罗非 2017-10-10 09:37
第二部分 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 人类创造了怎样的世界? 人类为何如此深信自己不但控制了世界,还能赋予世界意义? 而人文主义(也就是对人类的崇拜)又是怎样成为所有人最重要的宗教的? 第 4 章 说书人 狼或黑猩猩等动物,都活在一种双重现实之中:一方面很熟悉外在的各种客观实体,比如树木、岩石和河流;但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的主观体验,比如恐惧、喜悦和欲望。相较之下,智人则是活在一种三重现实之中。除了树木、河流、恐惧和欲望,智人的世界还有各种关于金钱、神、国家和公司的虚构故事。历史逐渐展开,神、国家和公司的影响也就不断增长,而河流、恐惧和欲望则成为被牺牲的代价。世界上还是有河,人类也依然被恐惧和欲望所驱使,但是耶稣基督、法兰西共和国、苹果公司都学会了如何建起水坝将河流据为己用,以及如何控制我们最深切的焦虑和渴望。 到了 21 世纪,新科技可能会让这些虚构故事更为强大;为了了解我们的未来,就必须回顾耶稣基督、法兰西共和国和苹果公司等的故事,看看它们究竟如何得到了这么大的力量。人类认为自己创造了历史,但历史其实是围绕着各种虚构故事展开的。单一人类个体的基本能力,从石器时代以来并没有多大改变,真要说有什么改变,也可能只是在衰退。但是各种虚构故事的力量在增强,它们推动了历史,让我们从石器时代走到了硅时代。 这一切开始于大约 7 万年前,认知革命让智人开始谈论只存在于人类想象之中的事情。而在接下来的 6 万年间,智人编织出许多虚构故事,只是这时的故事仍然规模有限、流传不广。某个部落里崇拜的先祖精神,可能到了隔壁部落就已经一无所知;某个地方能用作流通货币的贝壳,翻过一座山脉就可能毫无价值。但仅仅像先祖精神或是有价值的贝壳这种虚构故事,就已经能促成几百甚至几千个智人通力合作,远超过尼安德特人或黑猩猩,这都赋予了智人极大的优势。然而,只依靠狩猎或是采集并不足以支持城市甚至王国的运作,因此只要智人仍然是狩猎采集者,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大规模合作。正因为如此,石器时代各种神、精灵和恶魔,说起来也并不强大。 到了大约 1.2 万年前,农业革命拉开序幕,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能够扩大并强化人际网络。有了农业,就有可能养活拥挤城市里成千上万的市民,或是纪律严明的军队里成千上万名士兵。然而,这种人际网络也遇到了新的障碍。在维护这种集体神话、组织大规模合作的过程中,早期农民只能依赖人脑的数据处理能力,但人脑的能力实在有限。 农民深信各种伟大神祇的故事。他们为自己最敬爱的神兴建神庙、举办庆典、甘心奉献,双手送上土地、什一税或是各种祭品礼物。发端于约 6000 年前的苏美尔文化,城市开始形成,而此时的神庙不仅是信仰中心,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枢纽。苏美尔诸神的功能,很类似于现代的品牌和公司。今天,公司是个虚构的法律实体,它能够拥有财产、借贷、雇用员工、开设经济企业。在乌鲁克( Uruk )、拉格什( Lagash )和舒鲁帕克( Shurupak )等古城里,神也是个法律实体,能够拥有田地和奴隶、发放和接受贷款、支付薪资以及建造水坝和开筑运河。 因为神不会死,也没有后代互相争夺遗产,于是就累积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和权力。越来越多的苏美尔人发现自己成了神的员工,拿着神的贷款,耕作着神的土地,也得向神缴纳什一税。就像现在有人是谷歌公司的员工,有人是微软公司的员工;在古代的乌鲁克,可能某个人是恩基神的雇员,而他的邻居则在伊南娜( Inanna )女神的手下。恩基和伊南娜的神庙刻画了乌鲁克的地平线,神的标志也出现在建筑物、商品和衣服上。对苏美尔人而言,恩基和伊南娜再真实不过了,就像我们眼中的谷歌和微软一样真实。与先前石器时代的鬼魂和神灵相比,苏美尔的神已经是非常强大的实体。 不用说,各种业务当然不会由神亲自动手,它们根本只是人类的想象,也只会出现在想象之中。所有日常业务都交给神庙的祭司(正如谷歌和微软也需要有血有肉的人来管理其业务)。然而,随着神名下的财产和权力越来越多,祭司开始无力应付。虽然祭司可能代表了神威浩荡的天空之神、无所不知的大地女神,但自己毕竟还是血肉之躯,他们很难记住,究竟哪些是伊南娜女神的庄园、果园和田地?伊南娜的哪些员工已经领了薪资?伊南娜的哪些佃户还没支付佃租?这位女神对债务人又收了多高的利率?正是这一主要原因,使得无论是在苏美尔还是在全球其他地方,即使农业革命已经发生数千年,人类的合作网络还是迟迟无法大幅扩张。可见,没有幅员辽阔的王国,没有遍及四海的贸易网络,也就没有全球信仰的宗教。 障碍终于在大约 5000 年前被打破:苏美尔人发明了文字与货币。这两者就像双胞胎,同时、同地由同一父母产出,让人突破了人类大脑的数据处理限制。文字和货币让人类开始能够向成千上万的人收税,从而组织起复杂的官僚体系,建造出幅员辽阔的王国。在苏美尔,这些王国都是由同为人类的神职领袖来领导,以神的名义统治管理。在邻近的尼罗河谷则更进一步,将神职领袖直接与神结合,创造出一个活生生的神 —— 法老。 在古埃及人的概念里,法老不只是神的代理人,更是一位真真正正的神。整个埃及都属于这位神,所有人都必须服从他的命令、缴纳他定下的税款。在法老统治下的埃及,就像苏美尔神庙的情形,神并不会亲自管理他的商业帝国。虽然有些法老铁腕统治,有些法老歌舞升平,但不论哪种情况,实际的行政管理事务还是交给手下几千名能读会写的行政官员来处理。正如其他人类一样,法老有着生物的身躯,也就有着生物的需求、欲望和情绪。但这个 “ 生物的法老 ” 根本无足轻重;真正统治尼罗河谷的,是那个想象中的法老,他存在于数百万古埃及人口口相传的故事之中。 法老自己安坐于首都孟菲斯,在宫殿里吃着葡萄、与妻妾调情,而他手下的官员则在整个王国四处奔波,从地中海沿岸至努比亚沙漠。这些官员计算出每个村庄必须上缴的税款,记录在长长的莎草纸滚动条上,再送到孟菲斯。如果孟菲斯下达了一项书面命令,要求为军队招募士兵或为工程征集工人,官员就会努力补齐所需人数。他们会计算王室的粮仓里有多少小麦,清理运河和水库需要多长工期,又该把多少猪鸭送往孟菲斯,好让法老及其后宫嫔妃大快朵颐。就算这位肉身之神死去,把整个身体做了防腐处理,用极尽奢华的丧葬仪式一路送到孟菲斯市郊的王室墓地,整个官僚体系依旧正常运作。官员还是继续写着滚动条、收着税、下达着命令,继续推进这部法老机器的齿轮顺利运转。 如果苏美尔的诸神让我们想起现代公司的品牌,那么像法老这种 “ 活神 ” 就像是现代的个人品牌,如埃尔维斯 · 普雷斯利( Elvis Presley ,猫王)、麦当娜( Madonna )或贾斯汀 · 比伯( Justin Bieber )。和法老一样,猫王有着生物的躯体,也有着生物的需求、欲望和情绪,猫王得吃、得喝,也得睡。但猫王绝不只是一个生物体而已,他也像法老一样,是一个故事、一个神话和一个品牌,因此,品牌的价值要远高于生物体的价值。在猫王的一生中,这个品牌通过卖唱片、门票、海报和版权,赚进数以百万美元。但在所有的必要工作里,只有一小部分真正需要猫王这个生物体,绝大多数都是由经纪人、律师、制作人和秘书组成的团队完成。因此,就算生物的猫王已然过世,这个品牌仍然可以运转。即使到今天,歌迷还是可以购买猫王的海报和专辑,广播电台还是支付着播放版税,每年也还是有超过 50 万的歌迷,如朝圣者般涌向田纳西州孟菲斯的猫王家宅 —— 雅园( Graceland )。 图21 品牌并非现代发明的概念。 * 在文字出现之前,故事受限于人类大脑的能力,不能讲得太复杂,否则就没人能记得。但文字出现之后,忽然人类可以开始创造长篇复杂的故事,不再单靠人类大脑,而能记在黏土板、莎草纸上。没有任何古埃及人能记得法老所有的土地、税收和什一税数据,猫王也从未完整读过所有以他之名签署的合约;没有任何人真能对欧盟的所有法律和规章了如指掌,也没有任何银行家或中情局探员能清楚全球每一美元的流向。但这些细节都写在某个地方;把所有相关文件集结起来,就形成了法老、猫王、欧盟和美元的身份和力量。 正因为如此,文字让人能够以算法的方式组织整个社会。前文为了讨论情绪是什么、大脑如何运作,曾提过 “ 算法 ” 一词,它是一系列有条理的步骤,能用来计算、解决问题和做出决定。在没有文字的社会里,人类通过大脑完成所有计算和决定;而有了文字之后,人类就能组成网络,每个人完成巨大算法里的一个小步骤,而最后的重要决定由整个算法来判断。这正是官僚体系的本质。 以现代医院为例。一到医院,挂号处就会给你一份标准表格,询问一套预先设计好的问题。你的答案将会转交给护士,由护士依据医院规定判断该做哪些初步检验,比如,她可能要量你的血压和心率,另外做个抽血检查。值班医生评估初步检验结果,遵照严格的规定,确认你该前往哪一科室就诊。到了各专科,就会进行更完整的检查,例如 X 射线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厚厚的医疗指示手册详细规定了检查过程。接着,再由专科医生根据权威的统计数据库分析结果,决定该用哪种药物或进行哪些进一步的检查。 有了这种算法架构,谁是挂号人员、护士或值班医生无伤大雅,他们的人格类型、政治倾向或当时的心情也无关紧要,只要他们遵守所有规定流程,把你治好的概率就会很高。根据这种算法理想,你的命运是操纵在 “ 系统 ” 的手里,而不是哪个碰巧担任这个或那个职位的有血有肉的人。 医院的情形同样也能套用到军队、监狱、学校、公司和古代王国。当然,古埃及的科技远远不及现代医院复杂,但整个算法的道理是一致的。在古埃及,大多数决定同样不由某个智者来决定,而是用记在莎草纸、黏土板上的文字连接起由所有官员组成的网络。以法老这位 “ 活神 ” 之名,这个网络便重组了人类社会、重塑了自然世界。举例来说,从公元前 1878 年到公元前 1814 年,埃及由法老辛努塞尔特三世( Senusret III )及其子阿门内姆哈特三世( Amenemhat III )统治,挖了一条巨大的运河,将尼罗河连接到法尤姆谷地( Fayum Valley )的沼泽。他们运用复杂的水坝、水库及运河支渠系统,将尼罗河的部分河水引至法尤姆,建成一个巨大的人工湖,蓄水量足足有 500 亿立方米。 1 相较之下,作为美国最大的人工水库 —— 胡佛大坝拦截形成的米德湖( Lake Mead ),最大蓄水量也只有 350 亿立方米。 法尤姆工程计划赋予法老权力,让法老得以约束尼罗河,从而避免破坏性的大洪水,并在干旱时提供宝贵的水源。此外,法尤姆谷地本来是一片鳄鱼肆虐、沙漠围绕的沼泽,现在摇身一变,成了埃及的粮仓。在这个新的人工湖岸边建起了一座新城,埃及人称之为 “Shedet” ,希腊人则称其为 “Crocodilopolis” ,也就是 “ 鳄鱼之城 ” 。全城最重要的建筑物就是鳄鱼神索贝克( Sobek )的神庙,索贝克的地位等同于法老(当代雕像有时也会看到有鳄鱼头的法老)。神庙里有一只名为佩苏卓斯( Petsuchos )的圣鳄,被认为是索贝克的神灵转世。就像活神法老一样,这位活神佩苏卓斯也由满怀关爱的祭司悉心照料,为这只幸运的爬行动物提供美食和玩具,让它穿上金色披风、戴上镶嵌着宝石的王冠。毕竟,佩苏卓斯正是这些祭司依附的品牌、一切权威和生计的依靠。一旦佩苏卓斯过世,立刻就会有一只新的鳄鱼被选出填补空缺,而过世的鳄鱼则被进行仔细的防腐处理,并制成木乃伊。 在辛努塞尔特三世和阿门内姆哈特三世的时代,人们既没有推土机,也没有炸药,甚至连铁器、役马或轮子都尚未出现(轮子一直要到公元前 1500 年才在埃及普及)。当时的尖端科技是青铜器,但价格昂贵、极为罕见,大多数建筑工具仍然是石器或木器,完全由人力操作。许多人认为,古埃及的各种伟大建筑(所有那些水坝、水库以及金字塔)一定是来自外层空间的外星人所建,否则一个连轮子和铁器都没有的文化,怎么可能完成这样的奇迹? 但真相与这种说法大不相同。埃及人之所以能辟出法尤姆湖、建起金字塔,原因不是外星人的帮助,而是杰出的组织技能。依靠几千位识字的官员,法老招募了数万名劳工,也获得了足以供应这些劳工多年劳动的食物。如果能有几万名劳工合作数十年,就算只是用石器,也足以辟出人工湖、建起金字塔。 当然,法老自己几乎连手指都不用动。他不用自己收税、不用自己画蓝图,当然也不用自己拿铲子。但那些埃及人相信,唯有向活神法老和他的守护神索贝克祈祷,才能让尼罗河谷免于毁灭性的洪水和干旱灾害。他们并没有错。虽然法老和索贝克都只是想象的实体,也无法提高或降低尼罗河的水位,但如果有几百万人都相信法老和索贝克,于是合作修建水坝、挖掘运河,洪水和干旱的概率就能大幅度降低。如果与苏美尔的诸神相比(更不用说是石器时代的神灵),古埃及的神已经是真正力量强大的实体,它们能够建造城市、招募军队,还控制了数百万人、耕牛和鳄鱼的生命。 这里所说的想象的实体能够建造或控制事物,乍听可能很奇怪,但我们现在却很习惯说美国建造了第一颗核弹、中国建造了三峡大坝,或者谷歌正在建造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所以,为什么不能说是法老建造了一座水库、索贝克挖掘了一条运河呢?
个人分类: 科普|968 次阅读|0 个评论
镜子 教育 我
张能立 2017-9-24 18:27
据 相关 科学家 考证,大约 8000 年前,安纳托利亚 人(现在的 土耳其 所在地) 用 磨光的 黑曜石 制造 出 世界 上 最早的 镜子。公元前 4000 到 公元前 3000 年 间, 美索不达米亚 人 ,用 抛光铜 制造 镜子。中国 先人 大约 在 公元前 开始 用 青铜 制造 镜子,称为 青铜镜。 古代 镜子 基本 只是 用来 “正 衣冠”。到了 近代,镜子的 用途 多了 起来。反光 镜 可以 用来 作为 汽车的 后视 镜,科学 仪器 上的 增光 镜。透 镜 可以 用来 聚焦 光线,也 可以 用来 放大 物体。
个人分类: 教育|3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的 分类 教育 我
热度 1 张能立 2017-9-12 11:24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自古以来,古今中外,人 都 存在 分类。祖宗(思维) 一直 采用 权力、财富 和 学识 来 分类 人。常见的 成语 有:王公大臣;贩夫走卒;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等等。祖宗(思维) 这种 分类 方法 一直 被 同胞们 传承 至今 和 发扬光大。不过,对于 权力的 分类,现在 采用 国级、省部级、厅局级 等 来 分类。对于 财富的 分类,现在 采用 超级 富豪、亿万 富豪、千万 富豪 等 来 分类。对于 学识的 分类,现在 采用 一级 教授(院士)、二级 教授、三级 教授、四级 教授、五级 副教授、六级 副教授、七级 副教授、讲师 等 来 分类。 这样的 分类,肉眼 可见。只要 不是 傻子,人人 都能够 明白 这样的 分类。可是,除了 存在 肉眼 可见的 分类 之外,还有 只有 动脑子 才能 明白的 分类,例如,按照 思维 模式(thinking pattern) 来 分类。脑子 才能 明白的 分类,即使 是 正常人 要想 明白,也非常 不容易,需要 认真 学习。 无论 是 现实 世界,虚拟 世界,还是 精神 世界,都是 一个 多 对象(objects)的 世界 。采用 数学 思维,可以 将 对象(object) 视为 变量(variable)。根据 对 多 对象 认知 特点的 不同, 所有人 都 可以 被分为 3类:单 变量 思维(single variable thinking)、错误 多 变量 思维(wrong variables thinking) 和 混乱 多 变量 思维(confusing variables thinking) 。如 图 1 所示: 图1 认知 分类 单 变量 思维(single variable thinking ) 特征的 人,他们(她们) 思考 问题 只能 考虑 一个 方面的 事情,不能 思考 这个 方面的 事情 与 其它 方面 事情 之间的 联系 。正是 这样的 思维 特征,决定了 他们(她们)的 行为,往往 造成 常人 难以 预料的 不良 后果。非常 不幸的 是,我 母亲 就是 这类 人 中的 一员。例如,有 一次 小区 停电,家里 没有 开水了。她 解决 这个 问题的 办法,就是 用 电 开水壶 装满 水,放在 煤气灶 上 烧。后果 可想而知。不幸 之中的 万幸,虽然 将 电 开水壶 烧坏了,她 最终 还是 明白了,不能 这样 烧 开水。从而 避免了 一场 潜在的 火灾。如图 2 所示: 图 2 错误的 认知 导致的 后果 这类 人 在 现实 世界,为数不少。例如,晒 衣服的 时候,不会 考虑 衣服 滴水 对 楼下 住户的 影响。还有 随手 乱扔 垃圾,随意 穿行 马路 等等。 错误 多 变量 思维(wrong variables thinking) 特征的 人,分析 现实 世界的 问题,能够 下意识 采用 多变量 思维 方法,但是,限于 数学 和 科学 思维 及 方法 方面 修养 欠缺,这类 人 头脑 形成的 多 变量 之间的 关系,很多 是 错误的 。例如,人的 教育、学习 和 成长,到底 与 哪些 因素(变量) 有 关系?这些 因素(变量) 之间 存在 什么 关系? 对于 这些 基础性的 问题,这类 人 大脑 里面 往往 存在 太多的 错误 认知。如 图 3 所示: 图 3 应试 教育 之 苦难 混乱 多 变量 思维(confusing variables thinking) 特征的 人,虽然 分析 现实 世界的 问题,能够 下意识 采用 多 变量 思维 方法,但是,由于 其 心理 有 心理 疾病,因此,其 大脑 中的 多 变量 之间的 关系 是 混乱不堪,很多 时候 还是 虚无子有 。根本 不 存在的 事情,这类 人 却 认定 存在。各种 心理 疾病 患者,其 思维 模式 基本 都是 这样的 特征。如 图 4 所示: 图 4 心理 疾病 将 人 按照 认知 模式 分类,有何 益处? 将 人 按照 认知 模式 分类,对于 人际 交往 和 社会 治理,非常 重要 。无论 是 对于 单 变量 思维 特征的 人,还是 对于 混乱 多 变量 关系 思维 特征的 人,目前 无法 和 这些 认知 不正常的 群体 讲 道理。他们(她们) 无法 真正 明白 自己的 思维 和 行为 存在 错误,他们(她们) 习惯 替 自己的 错误 行为 开脱。 对于 单 变量 思维 特征的 人 而言,他们(她们) 习惯 采用 道德 为 自己 开脱 :”我 这样 做 是 出于 好心......“。 这类 人 虽然 行为 常常 存在 过失,但是,一般 情况,不会 主动 对 社会 造成 危害。 对于 混乱 多 变量 关系 思维 特征的 人, 他们(她们) 习惯 采用 引入 新的 变量 为 自己 开脱:”这个 事情 还有 其它 对象 参与 ......“ 。这类 人 也会 在 生活 和 工作 中 发生 很多 过失,在 外界的 非 主动 刺激 之下,这类 人 往往 会 对 社会 造成 恶果。 这 两类 人 因为 不可能 意识到 自己的 认知 存在 错误,因此,也不可能 自主 改造 自己 行为的 不足 和 错误。目前,也没有 任何 办法 让 这两类 人的 思维 模式 回到 正常人的 思维 模式,因此,对 这 两类 人 ,也 无法 通过 教育 乃至 惩罚 手段,让 他们(她们)改正 自身的 行为 错误。对 这 两类 人,家庭 成员 和 社会 各界,要 充分 给予 他们(她们) 大爱,在 他们(她们) 不 触犯 法律的 情况 下,充分 宽容 他们 言论 和 行为的 不足 和 过错,尽 可能 在 生活 和 工作 中 帮助 他们(她们),让 他们(她们) 内心 产生 安全感。这样,就可以 最大 限度 降低 这类 人 因 被 心理 疾病 控制,造成 对 社会的 维护 程度。2016 年 3 月 27 日,川师大 杀人 案,2017 年 2月 18 日 武昌 火车站 砍头 案 等等 恶性 杀人 案件,就是 明证。总之,对于 认知 不 正常的 群体 来说,少 讲 理,多 讲 情。 对于 错误的 多 变量 关系 认知 特征的 人 而言,在 事实 面前,他们(她们) 还是 愿意 承认 认知 和 行为 存在 不足 和 错误。对于 这部分 人,才能 进行 理性 交流,也 就是 辩论。“真理 越 辩 越 明”,只会 对 这部分 人 成立。对于 认知 不 正常的 人,开展 认知 和 行为 对错的 辩论,效果 肯定 是 “吃亏 不 讨好”。这部分 人 当中,很多 人 还 愿意 改造 自身的 言论 和 行为的 不足 和 错误。这部分 人 才是 社会的 中流砥柱,他们 才能 撑起 社会的 进步。 单变量 思维的 人 和 混乱的 多 变量 思维的 人,目前 占有 社会的 比例 很小。错误的 多 变量 思维的 人,目前 仍然 占据 社会的 绝大多数。这是 正常 社会 治理的 基础。如果 人类 仍然 像 传统 社会 那样,无法 采用 科学 思维 和 方法,意识到 心灵(精神) 无论 对于 个人,还是 对于 社会,都是 极端 重要的 话,那么,混乱的 多 变量 思维的 人(心理 疾病 患者)的 人口 比例 将会 不断 增加。 一旦 混乱的 多 变量 思维的 人(心理 疾病 患者) 变成了 社会的 绝大 多数,那么,很有 可能 是 人类 自我 毁灭的 开始! 伟大的 古 希腊 哲学家 苏格拉底 曾经 说过 一句 广为 传颂的 名言: 认识 你 自己!(know yourself) 。在 当今 完全 不同于 古人的 时代(In globalization,digital,informatin,internet and knowledge age),仅仅 认识 自己 远远 不够,而是 要 在 认识 自己的 基础 之上,来 认识 他人(know others base on knowing myself) 。
个人分类: 教育|1114 次阅读|4 个评论
阅读文学作品对作者的情感认知残留感
JerryGZ 2017-6-25 13:25
今天上午刚看完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就随手拿起安伯托.艾柯的《带着鲑鱼去旅行》。 翻到安伯托写的“五斗橱上的三只猫头鹰”一文,该文是对意大利无名诗人的六节诗进行解读。看着看着,我就当成是村上春树在解读这些诗句,我潜意识默默赞许,这个日本作家真是博学、外语造诣很高,能对意大利原文诗句理解那么深刻,记得在他的《跑。。。》这一书中,他还提到为了麻省的演讲,在跑步时默背英文演讲稿,从未提到他学过意大利语。这时另外一个我对自己说,这安伯托就是意大利人,他在解读六节诗,但还是几次陷入对作者的情感认知残留感觉中。 记得前一阵刚看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也是连续几天看完,紧接着去看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也恍然中有过这种感觉。总觉得是余老师在评价明朝的事,在写《大明。。。》,不过那次读的两本书中的景和人倒是有些交集,如都对山海关发生的事情做过写景述事抒情,引起认知残留和作者错位倒是可以理解。 从这种读书时对作者的情感认知残留想到了小时候坐火车时本体感觉的残留,从老家到长沙坐绿皮车要坐上一天,使得后来到家的几天里,还总觉得是在火车上哐当哐当慢慢游。
个人分类: 人生记事|29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孔子的 不足 教育 我
热度 4 张能立 2017-6-23 12:40
要说 在 中国 数千年 历史 中,有 一个 人 能够 做到 历朝历代 都 家喻户晓,唯一 只有 孔圣人。因此,本文的 标题 肯定 要被 同胞们 视为 大逆不道 和 义愤填膺。同胞们,且慢,如果 本文 观点 错了,本人 愿意 被 你们的 板砖 拍死。 孔圣人的 历史 地位,无需 浪费 笔墨。因为,孔圣人 一直 被 历代 皇帝、王公大臣 和 黎民百姓 视为 先师。只有 在 很短的 历史 时间 -- “文化大革命”中,孔子 才被 领袖 和 革命 小将 赶下了 神坛。现在,孔圣人 又被 当今 同胞们 请上了 神坛,基本 恢复了 过去 那种 荣光 历史 地位。 本文 指出 孔圣人的 不足,是 专指 他 认知 方面的 不足 。孔圣人 认知 方面的 不足,到不是 说 他 不懂 数学 和 科学,要是 这样 要求,其实,就是 不懂 历史的 表现;而是 说 他 在 概念 定义 方面的 不足。 他 提出了 很多 概念(concepts),从未 清晰地 界定 这些 概念的 内涵(intension) 和 外延(extension )。最为 典型的 例子 是 他 提出 被 儒学 视为 核心 概念的 “仁”,他 从未 真正定义 “仁”的 内涵 和 外延,导致 数千年 中国 读书人 为 “仁” 到底 是 什么 意思,扯皮拉筋,直至 今日,也没有 一个 统一的 认知。 图1 孔圣人 孔圣人 对于 概念 定义 不足的 学风 一直 被 中国 读书人 所传承 。这里 举 两个 典型 例子 加以 佐证。北大的 钱理群 先生 在 学界 是 如雷贯耳。“精致利己主义者” 这个 概念 是 钱老先生 提出的,但是,他 仍然 继承了 孔圣人 治学的 衣钵,也没有 真正 严格 定义 这个 概念的 内涵 和 外延。虽然,钱老先生 没有 给出 “ 精致利己主义者 ”的 精确 定义,但是,这个 不妨碍 他 批发 这顶 “帽子”,更不 妨碍 他的 追随者 从 他 这里 进货,然后 转手 批发 给 他人。另外 一个 案例 是 中央 党校 王海光 教授 在 “如何辨别真假学者?” 一文 中 提出了 两个 新概念: “真学” 和 “伪学” 。不过,王教授 仍然 传承了 孔圣人的 学风,仍然 没有 对 这两个 概念 进行 精确地 界定。 图 2 钱理群 和 王海光 看到了 这些 事实,自然 就会 产生 一个 问题: 如何 定义 一个 概念? 根据 美国 逻辑学家 柯匹 和 科恩的 《逻辑学 导论》的 介绍, 概念 有 5种 类型:约定 定义(stipulative definition)、字典 定义(lexical definition)、精确 定义(precising definition)、理论 定义(theorical definition)、说服 定义(persuasive definition)。概念 分 内涵(intension) 和 外延(extension)。概念的 内涵(intension) 又分 主观 内涵(subjective intension)、客观 内涵(objective intension) 和 规约 内涵(conventional intension)。定义 内涵的 方法 有:同义 定义(synonymous definition)、操作 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 和 属 加 种差 定义(definition by genus and difference)。定义 外延的 方法 有:示例 定义(denotative definition)、实指 定义(ostensive definition)、准实指 定义(quasi-ostensive definition )。 就 学习者 而言,要 具备 理解 他人 所 定义的 概念 内涵 及 外延的 思维 能力。就 理论的 创造者 而言,要 具备 让他人 能够 清晰 理解 概念 所需要的 定义 概念的 能力。如果 说 因为 时代的 局限,孔圣人 没有 意识到 如何 定义 概念 这个 问题的 重要性 是 可惜的 话,那么,到了 21世纪 数字化、信息化 和 知识化 时代,我们 后人 因为 内心 对 圣人 崇拜 情节,不敢 正视 孔圣人 在 做学问 方面的 不足,从而 仍然 没有 意识到 如何 定义 概念 这个 问题的 重要性 就是 可悲。 其实,概念 意识 和 能力,不仅仅 是 学习 现代 数学 及 科学 非常 重要,而且,就是 日常 交流 都 十分 重要。不难 在 工作 和 生活 中 发现,同胞们 讨论 问题 激烈的 时候,往往 有人 指责 对方 乱扣 帽子。其实,就 扣帽子 这个 现象 而言,交流 双方 各应 打 五十 大板。给 他人 带帽子的 人,没有 严格 定义 帽子(概念)的 内涵 和 外延;指责 他人 乱扣 帽子的 人,也没有 主动 要求 对方 对 帽子(概念) 进行 严格 界定。 总之,无论 是 谁,要想 提升 思维 能力,概念 意识 和 概念 能力 至关重要。如果 我们 不能 解决 汉语 在 概念 定义 方面的 缺陷 这个 问题,那么,即使 中华 民族 可以 在 财富 方面 称雄 世界,在 思想 和 科学 领域,决不可能 登上 世界 之巅! 参考 阅读: 教育 我 系列 博文
个人分类: 教育|1297 次阅读|10 个评论
我 自愿 将 脑袋 献给 同胞们
张能立 2017-4-14 10:23
中华 文明 和 西方 文明,原本 是 在 各自 不同的 轨道上 演变。可是,鸦片战争 西方 列强 采用 炮火 轰开 了 中国的 国门。从此 中华 文化 和 西方 文明 开始 混合式 演变,各自 受到 对方 影响。在 现代 思想 文明 和 现代 物质 文明 这两个 层次 来说,中华 文明 落后 西方 文明 这是 事实。自 鸦片战争 以来,几乎 所有的 现代 思想 均是 西方 思想家 提出来的,几乎 所有 现代化 产品 均是 西方 发明家 发明 出来的(日本人 除外,但是,日本人 是 西方的 好学生,这是 事实)。 也许 有人 对 上述 观点 不服,理由 是 我们 现在的 GDP 不是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么?没错,但是,当今 中国的 经济 改革 思想 是 采用 供给侧(supply side) 思想,仍然 来自 西方。 从 这些 历史 和 现实 世界中的 事实, 自然 就会 产生 一个 问题:为何 中国人 能工巧匠 很多,思想家 如此 之少? 思想 这个 对象,与 其它 对象 不同。要想 有 新思想,就必须 “叛逆” 旧有的 思想,否则,不可能 有 新的 思想 出现。从 思想家 如此 之少 这个 事实,可以 合情合理地 推论出 中国人 缺乏 “叛逆” 基因。这点 又可以 推理 出 中国 传统 文化 不鼓励 “叛逆”。同理,从 西方 思想家 如此 之多 这个 事实,也可以 合情合理 推论出 西方人 具有 “叛逆” 基因,从而 也 说明 西方 文化 鼓励 “叛逆”。 对于 上述 观点,一个 很好,很普遍的 例证 就是 中西方 对待 人体的 观念 和 行为。 中国 传统 文化的 核心 概念 是 孝 。《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说的 是,身体 是 父母 给的,个人 不能 擅作主张,只有 父母 才能 对 子女的 身体 做出 安排。这是 孝的 开始。以 自己的 身体 去 追求 父母 所言的 道,且 能够 让 世人 传诵,这是 孝的 终点。正因为 中国 传统 文化的 影响,同胞们 对于 自己的 身体 非常 保守:生前 不敢 或者 害羞 暴露 自己的 身体,例如,当 美术 裸体 模特 即使 是 现在 仍然 不被 世人 认同;死后 不愿意 自己的 身体 作为 解剖 所需要的 尸体。正是 思想 和 行为 如此 保守,导致 中国 虽然 是 美术 古国,但是,没有 能够 独立 发展出 现代 美术;中国 是 医学 古国,但是 也没有 能够 独立 发展出 现代 医学。图1 所示 是 清朝 女子 穿着: 图1 清朝 女子 从 图片 可以 看出,清朝 女子 穿着 非常 保守,仅仅 就是 露出了 头 和 手。身体的 其它 部位 被 衣服 遮的 严严实实。 因为,西方人 整体 信仰 上帝,没有 认为 自己的 身体 是 父母 给的,因此,每个人 都有 权利 对 自己的 身体 做出 符合 自身 意愿的 安排。例如,当 裸体 美术 模特 和 捐出 自己的 身体 作为 解剖 需要的 尸体。正是 西方人 如此 思维 和 行为,才导致 现代 美术 和 现代 医学 均诞生于 西方。如图2 和 图3 所示: 图2 人体 模特 与 现代 美术 图3 尸体 解剖 和 现代 医学 从 过往的 艺术 和 科学 历史 来 看,一个 民族 如何 对待 自己的 身体,决定 一个 民族 有多大的 创造性 。当今 中国 虽然 GDP 世界 第二,但是,各种 深层次的 矛盾 日益 彰显。为了 解决 这些 无法 回避 和 避免的 各种 错综复杂的 社会 矛盾,上下 虽然 存在 不少 分歧,但是,仍然 有 共识:需要 通过 创新 来 解决 这些 现实 问题。 可是,创新 不是 喊 口号,发 钞票 或 惩罚 人,就可以 出现的。必须 改变 人的 思维 和 认知,创新 才能 出现 。因为 创新 是 向 传统 “宣战”,因此,创造者 必须 具有 非凡的 勇气。改变 一个人 或者 一个 民族的 思维、认知 和 勇气,必须 要 采用 震撼 人 心灵的、生动的 和 具体的 方法 才行。改变 对 身体的 观念 和 做法,就是 一个 很好的 途径。 于是,过去 我 为了 提升 学生的 勇气 和 心理 能力,采用 将 自己的 身体 不当 身体,冒天下之大不韪,卧倒 在地,让 学生 从 我 身上 跨过。如图4 所示: 图4 我 献出 身体 供 学生 练 心理 能力 为了 提升 民族的 创新 精神 和 能力,我 现在 自愿 奉献出 我的 脑袋。 当 一名 认知 模特 :无论 我的 观点 是 正确 还是 错误,我的 脑袋 都愿意 被 同胞们 解剖:我的 观点的 形成,背后 思考的 过程 和 情绪 对 思考 过程的 影响。 图5 认知 模特 例如:我 在 博文 “中国 大学 教授 认知 特征” 一文 中,我 将 现在 中国 大学 教授的 数量 估计,起初 估计 很离谱(400万),被 科学网上 著名的 老教授 文克玲 老师 发现了。他 指出了 我的 认知 错误。我 不仅 心悦诚服,还主动 向 他 和 读者 解剖了 自己的 错误 是 如何 形成的。如图6 所示: 图6 有错必纠 为了 将 本人的 认知 错误 示众,提醒 读者 犯 类似的 认知 错误,我 特意 将 自己 错误的 观点 加黑,突出 显示。努力 做到 有错 公开 承认,有错必纠。 认知 模特 对于 提升 人类的 认知 能力 极为 重要 。因为,认知 模特 犯错的 过程,会 启迪 人:遇到 同样的 事情,我 是不是 也可能 犯 认知 模特 同样的 错误 认知?如果,我 不想 犯 认知 模特 那样的 认知 错误,我 采用 什么 方法 可以 有效 避免?同理,认知 模特 获得 正确 观点的 过程 也可以 帮助 其他 人,提升 认知 能力。 不管怎么说,国家 与 国家 之间的 竞争 是 客观 存在。这一点 与 政治 和 经济 制度 无关。因为,欧美 政治 和 经济 制度 很接近,但是,彼此 竞争 也是 热火朝天。 中国 要想 在 与 欧美 诸多 国家的 竞争 之中 取得 最后的 胜利,必须 做到:“洋人 有的,我们 要 有;洋人 没有的,我们 也要 有。” 洋人 曾经 有 人体 模特 和 解剖 尸体,这些 我们 中国 也有了。洋人 到 现在 都没有 认知 模特,我们 中国 可以 率先 有。于是,我 自愿 将 自己的 脑袋 奉献 给 同胞们。 正如,人体 模特 带来了 现代 美术,解剖 尸体 带来 现代 医学 一样,认知 模特 一定 可以 带给 人类 美好的 未来!
个人分类: 教育|1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努力 做 中国 历史上 第一大 恶人
热度 12 张能立 2017-4-8 14:07
读者 肯定 会被 标题 所 诧异:大家 都是 明说 做 大善人,你 怎么 明说 做 恶人,还要 努力 做到 最恶? 没错,我 现在 确实 是 彻底 叛逆了。我 是 老子的 儿子,就 指出 老子的 不足;我 是 农民的 儿子,就 指出 农民的 不足;我 是 武汉 市民,就 指出 武汉 市民的 不足;我 是 武汉 大学的 学生,就 指出 武汉 大学的 不足;我 是 武汉 理工大的 老师,就 指出 武汉 理工大的 不足、大学 老师 的 不足 和 中国 教育的 不足;我 是 红安人,就 指出 红安的 不足;我 是 中国人,就 指出 祖宗的 不足。至于 我 自己,就 不仅仅 是 不足的 问题,而是 存在 原罪的 问题。最近 两篇 博文,我 已经 向 同胞们 忏悔了 我的 原罪。 例如,对于 大学 科学 老师的 不足 而言,中国 科学 教授,并没有 真正 让 学生 明白:科学 是 什么?科学 研究 需要 哪些 思维?科学 研究的 规范 是 什么?科学 研究 需要的 文化 是 什么? 中国 科学 教授,几乎 人人 都是 自我 欣赏,有意无意 向 学生 示范:向 我 学习,就 足够 好了。我的 学生 生涯,从未 听到 任何 一位 科学 教授,告诉 学生:需要 向 西方 思想家 学习 思想。玩来 玩去,就是 推导 公式,做几个 验证性的 实验。因此, 我 发誓,所到之处,一定 揭露 所在的 地、人 和 事的 不足,力争 做 中国 历史上 第一大 恶人 -- 得罪 所有人! 当然,老子、农民、武汉 市民、武汉 大学、武汉 理工 大学、大学 老师、中国 教育、红安、祖宗 肯定 有 说不完的 优点。不过,我 将 指出 上述 这些 对象的 优点,做好人的 机会 留给 他人;将 指出 上述 这些 对象的 缺点,做 恶人的 机会 留给 自己。 亲爱的 读者 朋友,我 这样 努力 做 中国 历史 第一大 恶人,可以 在 现在的 中国 存活 吗? 如果 你 不敢 或者 不愿意 预测,那么,说明 你 缺乏 搞 科学 研究的 勇气;如果 你 预测 错了,那么,说明 你的 思维 存在 不足;如果 你 预测 对了,那么,我 当然 热烈 祝贺 你 -- 你 真正 具有 做 科学 研究的 潜质。 应该 存在 不少 心存 善念的 同胞们,替 我 这样的 选择 捏了 一把汗:你 这样 得罪 所有人,不是 寻死的 节奏? 谢谢 这些 好心肠的 同胞们。请不要 替 我 担心。万一 我 这样的 选择,导致 我 不能 在 当今的 中国 存活,即使 法院 能够 做到 100% 公正,我 也不会 走进 法院 申冤,我 将 学习 齐天大圣,直接 上天 找 玉皇大帝 告状。 即使 最终 玉皇大帝 支持 我的 诉求,我 也会 请求 玉皇大帝 不要 将 灾难 降临 在 如此 美丽的 国土 之上。因为,这里 有 我的 亲人,同学,同事,领导,朋友,有 我 千千万万的 同胞们......
个人分类: 教育|2946 次阅读|23 个评论
终于培育出一颗安全理论革命的新种子
热度 4 After50 2017-3-16 17:32
终于培育出一颗安全理论革命的新种子 ——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构建及其启示 吴超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引言】 我要说的这篇文章远非 NCS 的,连 SCI 都不是,仅仅是发在行业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之所以选择该刊,是由于我 文章投稿不到两个月就能够刊登出来,而且文章安全有保证 。 吴超 . 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及其启示 .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 2017, 13(3):59-65. WUChao. Construction of a general safety information cognitive model and itsimplications .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13(3): 59-65. 其实,这篇文章思考的时间很长,撰写出来是在春节后的几天之中。不谦虚的说,个人感觉这篇文章是课题组近几年在国内外发表的上百篇文章中感觉最有诱惑力的,因为如题目所说, 它是一颗安全理论革命的新种子,未来将可能在安全科学领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推广传播,以至一直循环下去。 这颗种子给出了一个新学科的本质,展示了一门新科学的核心,并可演绎为一个新学科体系,具有科学性和普适性。 一、为什么说基于风险认知而行是人类从古到今的安全本能? ——基于风险认知而采取行动是人类的天性。 ——以基于风险认知的策略来确保行动的安全,必须是在对安全信息认知无失真为前提。 ——要确保安全信息认知无失真,必须查清安全信息认知的机理和不出现信息不对称。 ——为查清安全信息认知机制,其首要是建立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 基于风险认知不仅仅是对风险本身,也包含了基于经验、基于个人和他人的需求、基于问题和目的、基于标准和规范、基于个人的伦理道德、基于采取了防范措施、基于个人的行为能力、基于个人选择的方法、基于整体分析预测和决策的多项内容的综合。 有少数人属于艺高人胆大,普通人看起来很危险的事,对他却是小菜一碟;有少数人属于无知无畏,敢于冒险而行,其实冒险不是他的本能,而是出自他的无知;有少数人属于明知故犯,因为他自认为其行为是安全的;等等。 1000 多年前,唐代诗人杜荀鹤写过一首叫《泾溪》的诗: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这首诗大意是说,泾溪虽然水流湍急,石头磷涧,但是人们经过泾溪的时候格外小心, 一年到头没有发生落水事件;而恰恰是在那些河床没有石头的地方,因水流平缓而看似无害,却常常听到有人落水的事件发生 。这首诗言浅意深, 寓意着处险未必险,反而可能寓安于其中,居安未必安,反而可能藏险于其中 。同时也表达了 只要对安全信息认知正确,就可以避免事故,而对安全信息无知,就容易出事故 。这也是对基于风险认知的安全策略的优越性实证。 到了现代社会,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实在太多了,即使是受过安全专业培训的职业人士对所有法规也不可能全知道,而且有些人即使了解这些规定,也不见得完全认同。其次,人们的活动空间和使用的器物及工作环境也都在不断变化,安全规定往往滞后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再一,有些人知道要遵守安全规定,但受到其当时的生理和条件的限制,也可能出现行动与法规相悖的结果。 大多数理性人在判断自己的行动是否安全和能否行动,往往是基于自己对周围安全信息的认知,进而判断有无危险和采取决策并做出行动。当人们接收的安全信息准确无误和能够正确认知进而采取行动时,一般都不会发生事故。这也是现代比较推崇的基于风险决策的先进安全策略。 从古到今,以安全为目的,基于风险认知的途径避免事故,是最符合实际的实用和流行的安全策略。实际上,一个复杂系统的安全问题涉及人 - 机 - 环 - 管等要素,而 信息是使系统的一切要素以及多个系统之间建立关联的唯一纽带。从信息入手开展研究和建立安全模型,才能获得普适性的结果 。因此,以信息为主线和信息认知失真为问题,研究和建立普适性的科学安全信息认知模型非常有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做的怎么样? 个人检索了 Elsevier Science 、 Webof Knowledge (SCI 、 SSCI 、 AHCI 、 ESI 、 JCR 、 BCI 、 MEDLINE) 等数据库,国外对有关认知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方面的文章成千上万,但大多集中在心理学领域。而专门研究安全的认知模型却非常至少,比如用 safety cognitive model, risk cognitive model, safetyperception model, risk perception model 等作为检索词按标题检索,相关的文章仅有数十篇,而且大都是在应用的层面。如果专门针对安全信息认知的通用模型去检索文献,则尚未发现。 如果用上述几个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等可知,国内有关安全认知模型方面的研究极为稀少,也都集中在应用的层面。 由于安全信息认知模型是安全模型之一,从安全界比较熟悉的安全模型的视角来看,过去许多研究者尽管对安全模型做了大量的研究,如果详细统计有数百个之多。例如,文献( Hughes B.P., S. Newstead, A. Anund, C. C. Shu, T.Falkmer. A review of models relevant to road safety . Accident Analysis andPrevention, 2015, 74: 250-270. )将安全模型分为要素模型、序列模型、干预模型、数学模型、过程模型、管理模型、系统模型等,并枚举分析了已有 121 个不同安全模型实例及其特征。国内一些学者也建立了自己颇具特色的安全模型。但上述文献介绍的安全模型同样没有关于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的存在。 三、模型构建的场景 为了构建安全认知信息通用模型,首先需要归纳一下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普遍场景。为了清楚起见,这个问题用网上抓来的一些图片来表达,下面情形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 四、模型的构建 为了构建一个系统中的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首先有必要做一些相关的定义。 ( 1 )如果将系统的 主体(安全信息的认知者)称为信宿 ( InformationHome ,用 H I 表示);将认知者所要 感知的主要东西称为信源 ( InformationSource ,用 S I 表示), 信源体可以是人、事、物、社会现象、组织、制度、体系、文化等 ,甚至是一个子系统。 ( 2 ) 认知者感知的信源通常是信源的载体 。因此,将表征信源的本原(原原本本的东西)称为 真信源 ( RealInformation Source ,用 S RI 表示),真信源转化成能够被信宿感知的信息称为 信源载体 ( Carrierof Information Source ,用 C IS 表示), 信源载体可以与真信源完全一致,也可以完全不符,或是在一致与不符之间 。 ( 3 )将信宿与信源载体之间媒介称为 信道 ( Channel ,用 C 表示),信道中存在着影响信宿感知信源载体的各种因素,这种因素称为 信噪 ( SignalNoise ,用 N S 表示)。 信噪可以有也可以无;信噪的影响效果可以是负的,也可以是正的;信噪可以影响的不仅是信宿,还可以影响信源载体 等。 ( 4 )信源载体经过信噪的干扰之后,通过信宿的感知器官功能(如视、听、触、嗅等)变为信宿的 感知信息 ( SenseInformation ,用 I S 表示)。之后,信宿还需要根据大脑的功能和其中的知识储备等,对感知信息进行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重建、判断等复杂生理和心理过程,形成 认知信息 ( UnderstoodInformation ,用 I U 表示)。 被认知的信息与感知的信息可能相同、相似、相关,甚至可能相异、相反,还可以添加大脑的创新思维意识 等。 ( 5 )信宿根据理解的认知信息,得出优化方案和形成决策,然后通过大脑指挥其功能器官(如手、脚、声等)采取 动作 ( Action ,用 A 表示),并达到或是获得某一 行动结果 ( Result ,用 R 表示)。 ( 6 )行动结果又可以 反馈给信宿 ,并作出循环调整, 简称为“信馈” 。信馈可以是简单的 信息反馈,也可以是一个新的复杂的安全信息认知过程 ,后者是因为信宿能感知到的行动结果(其实也是属于一种信源)可能只是其真实结果的表象或载体。 ( 7 )上述讨论的这个系统可能与其它系统关联和相互作用。我们把这个正在分析的系统称为自系统,把与之相互作用的系统称为它系统。自系统是随时间变化而动态变化的,并且与它系统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基于上述的定义和描述,可以构建出一个系统某一瞬间的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如下图所示。 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图 五、模型的内涵 从构建的模型图可以分析得知,建立的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包含以下的内容: ( 1 )安全信息认知过程主要由 7 个事件 组成。它们内容和所处的时间状态分别是: 1 真信源 S RI ,时间状态 S t1 ; 2 信源载体 C IS ,时间状态 S t2 ; 3 信噪 N S ; 4 感知信息 I S ,时间状态 S t3 ; 5 认知信息 I U ,时间状态 S t4 ; 6 响应动作,时间状态 S t5 ; 7 行动结果,时间状态 S t6 。 ( 2 )安全信息认知过程的 6 个时间状态 ,两两之间分别形成了 5 级时间差 和 5 级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对称 。它们分别是:真信源转化成信源载体的时间差等于 S t2 -S t1 ,其信息失真值称为 1 级误差 ⊿ 1 ,失真率为 η 1 ;信源载体到被信宿感知的时间差等于 S t3 -S t2 ,其信息失真值称为 2 级误差 ⊿ 2 ,失真率为 η 2 ;感知信息变成认知信息的时间差等于 S t4 -S t3 ,其信息失真值称为 3 级误差 ⊿ 3 ,失真率为 η 3 ;信宿将认知信息付诸行动的时间差等于 S t5 -S t4 ,其信息失真值称为 4 级误差 ⊿ 4 ,失真率为 η 4 ;从采取动作到有了行动结果的时间差等于 S t6 -S t5 ,其信息失真值称为 5 级误差 ⊿ 5 ,失真率为 η 5 。 ( 3 )如果参照香农和韦弗( Claude Shannon-Warren Weaver )提出的信息传播模式,则图 1 的安全信息认知过程 7 事件可以简化为信源、信道、信宿和信馈 4 要素。但两者有很大不同,香农模型描述的是信息传播过程,本文模型表达的是安全信息认知过程。从上述对信源、信道、信宿和信馈的定义可知,它们与香农和韦弗的相关定义有很大的不同。 ( 4 )如果要给本文建立的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起个更加具体的名字,根据( 1 ) ~ ( 3 )点的说明可知,可称为安全信息认知 7-6-5-4 模型,其中“ 7-6-5-4 ”的由来和表达的意义如上述。 ( 5 )真信源 S RI 指信宿要感知的真实东西,不仅是指人可见的物体,还可以包括他人、事件、现象、组织、制度等,其实这些内容也是可以用子系统表达。 ( 6 )信源载体 C IS 主要是指信宿用肉体能感知的信息:如电、光、声、热、色、味、形等,当借助仪器设备感知的,问题会更加复杂,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新的安全信息认知子系统了。 ( 7 )信噪 N S 是对信源载体和信宿感知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它包括的内容可以非常广泛,不仅是我们通常理解的自然环境因素,还可以包括情感、文化氛围、爱好诱惑、思想压力等。 ( 8 )感知信息 I S 通常指人的感知器官 (视、听、触、嗅、等)获得的信息,它感知的效果是因人因时因地因情等而异的。 ( 9 )认知信息 I U 也是因人因智因脑等而异的,它与人的天分、年龄、知识、健康程度等密切相关。 ( 10 )响应动作也是因人因机因环等而异,常用的动作如手、指、腕、臂、身、腿、脚等动作,碰、触、抓、放、踏、走、压、按、旋、弯、起、坐等动作。信宿的响应动作还可以包括发声、眼动甚至意念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动作的内涵将不断拓宽。 ( 11 )行动结果可以是成功的或是失败的,也可以是正面的或负面的,也可以完全无效。而对行动结果的反馈,实际上可以当做新一轮的安全信息认知过程。 ( 12 )如果系统的安全信息认知过程的 信息失真率用 η 表示,用简单迭加的方式,则: η=|η 1 |+|η 2 |+|η 3 |+|η 4 |+|η 5 | ( 1 ) 当 η=0 时,整个安全信息认知过程和达到的效果无误。由 η 的大小并将其分级,可以评价系统中安全信息认知过程失真的程度和等级。同样,由各级 |η i | 的大小并将其分级,可以评价系统中安全信息认知过程各级失真的程度和等级,并找出最大的失真环节,这一点更加重要。 η i 用绝对值表示,是由于它可正可负。 ( 13 )由于系统的安全信息认知过程存在 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对称,也证明了认知过程存在故障,并由此可以导致信宿对风险的错误认知,从而造成错误的动作和行动,以致发生事故和灾难。另一方面,如果信宿的感知和认知过程有超常或创新的效果,则可能抵消由于信噪和信源载体带来的误差或负面影响。 ( 14 ) 如果把安全(或不安全)行动结果当做新信源,新信源被新信宿所认知又产生新的安全(或不安全)行动结果,这样不断循环下去,就构成了多级安全认知的过程模型 ;当新信源同时被多个新信宿所认知,并形成不断传递循环下去的情景,就可能构成了复杂的安全(或不安全)信息串并联过程,甚至出现类似“蝴蝶效应”的过程。例如,有些谣言恶性传播造成大量人群发生恐慌以至于引发重大恶性事件发生就属于上述过程。 ( 15 )由以上分析可知, 建立的安全信息认知模型具有普适性和元模型的功能 。 六、模型的特点和价值 建立的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有以下特点和意义: ( 1 )模型以信宿为主体,即以人为主体,这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全契合;模型考虑了认知过程的时间差,尽管时间差都极为短暂和有些情况可以认为等于零。这符合许多事故是由于一念之差引发和瞬间发生的突发动态问题;模型以一个系统(自系统)加以分析,同时又考虑了自系统与外界(它系统)的互动和关联。 ( 2 ) 模型将一个系统主体(信宿)主要感知的安全信息(信源)分解成里外两层,里层称为真信源,外层称为真信源载体 ,两者往往是不一样的。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大多数人对他人仅仅知面,但不知心,能知面知心的人比较少。 这一分解揭示和表达了里外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失真差,也给深入研究安全信源的真实表达指出了一个新方向 。 ( 3 )模型将安全 信源通常是指“物”拓展到物、事、人、社会现象、组织、体系等 ,甚至各种组合的复杂系统。这样就增强了模型的普适性,使模型可大可小,并且可以是模型之中套模型。 ( 4 )模型将一个系统 主体(信宿)对主要安全信息(信源)的接收过程分解成外内两阶段 ,外部接收阶段称为感知,内部消化阶段称为认知。外部感知和内部认知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失真差。因为人类的大脑接收信息不像电脑拷贝文件,电脑能 100% 的存取无误和不会失真,而人不能。 这一分解和表达也开拓了安全认知心理学和安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点 。同时,有些人的超强感知和认知能力也可以克服信源载体的假象和信噪的影响。 ( 5 )模型中的“信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信息反馈,“信馈”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安全认知过程的循环,这也阐明了信息反馈可能放大与缩小,也可以失真和失控,也可能出现信息意外释放,同时也可以解释现实中信息反馈发生的事故或故障。 ( 6 ) 模型引入了信息认知过程的参变量、信息不对称和失真值等,这为开展模型的定性和定量表达和分析奠定了基础和可能 。 ( 7 ) 模型表达了由于安全信息失真或不对称引发的事故致因机理,同时也提供了事故的干预、预防、控制途径及系统安全设计的策略等方法论层面的信息 。 ( 8 )由模型的真信源 —— 信源载体 —— 感知信息 —— 认知信息 —— 响应动作 —— 行动结果的事件链, 还 可以构建一些安全科学技术新学科分支或新学科方向 ,例如:物质安全信息可视化、安全信息载体及其优化、安全感知界面技术、安全认知信息学、 安全信息学、安全认知心理学 、安全行为与动作学、安全控制学、安全仿真学、安全智能化技术等。 ( 9 )模型将引导安全科技工作者, 从安全模糊化、灰色化、隐蔽化向着安全可感化(可视化、透明化、真实化)、安全可知化和安全可能化的方向发展,也延伸出安全可感化、安全可知化和安全可能化的安全“三可”思维 - “三化”发展模式,安全科技工作者根据这一新思维模式可以在安全管理、安全创业等找到各自所需的切入口 。 七、模型的用途分类 由于构建的安全信息认知模型具有通用性,在具体运用上,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用途进行多种分类,进而可以结合具体的场景开展应用研究。模型的用途分类下表所示。 根据上表的分类和借助模型的内涵,可以构建出各种新的、具体的和用于不同目的的安全信息认知模型,并由具体模型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 八、模型的故障分析及安全策略 根据构建的模型,安全信息认知过程主要由 7 个事件组成,它们两两之间分别形成了信息失真或是不对称。由此可以开展各层次之间故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确定关键故障和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显然,减少事件之间的信息失真或是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基本的思路和原则;发挥人的正确认知和预见能力也非常重要。 ( 1 )真信源转化成信源载体的信息失真。这个阶段的故障诊断非常复杂,因为涉及的因素特多。比如物质类的安全信息,要搞清楚所有物质及其不断被加工制造以后组成的无穷多种形式的危险特性,并把这些信息表达成为人类可以感知的载体信息,这是巨大的工程。但对于具体某一种物质和人类经常接触使用的特定物质,其安全信息却是可以研究获取的,其信息认知故障概率是可以测定的。通过将物质危害真信息真实化、可视化、透明化、数字化等,就可以减少物质安全的虚假信息出现和降低信息不对称。而研究这类问题涉及的学科主要依靠自然科学技术。关于人类、社会现象、组织行为、文化氛围等的安全信息研究及其透明化,这是一个更加广泛和复杂的问题,本文只是作为信源在安全信息认知模型中加以纳入,但不可能作为主要问题予以具体讨论,这方面的问题需要涉及大量的社会科学和人类科学。 ( 2 )从信源载体到被信宿感知的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对称,这是本文构建模型中关注的重点,这也是人机界面研究的重点。目前广泛使用的降低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方法是可视化方法。安全可视化涉及安全信息学、信息技术、人机学等学科。 安全可视化包括: 1 )安全信息视觉化。通过标示标识、色彩管理,将安全管理的信息转换成视觉信息。视觉化将信息传递模式都转换成统一的视觉信号模式,实现了信号传递的简单、准确、快速。 2 )安全透明化。将需要被看见的隐藏信息显露出来,能使可视化安全管理更加完整。 3 )安全界限化。标明正常与异常的界限,可将可视化安全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化。 安全可视化使用的工具有:文字、颜色、图形、照片、视频、漫画、宣传牌和宣传栏、标识牌、指示牌、警示牌、警示线、禁止牌、禁止线、路线图、定位线、方向箭头、 LED 屏等。 ( 3 )感知信息变成认知信息的信息失真。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过程,其研究涉及安全认知心理学、安全教育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 ( 4 )信宿由认知信息做出决策,通过大脑指挥身体动作器官付诸行动的效果失真。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需要借助安全生理学、行为安全学、人工智能、控制学等学科。采取行动,并不一定就可达到理想的效果,从付诸行动到有了结果也存在着事与愿违的失真,这个问题涉及到更多其它学科领域。 ( 5 )信息反馈过程也同样存在失真。要研究这一问题,可以认为是新一轮的安全信息认知过程。 由上述故障分析也可以获得故障预防和控制的基本途径,即可以从真信源、信源载体、信噪、感知信息、认知信息、响应动作、结果反馈 7 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界面信息传播失真或不对称减少,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保障系统的安全。 九、模型的推论与拓展 由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可知,各事件之间如果存在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对称,就可以产生信息传达过程出现故障,进而出现事故。基于这一原理,可以推论出一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的新概念: ( 1 ) 安全 是理性人在一定的系统里(或时空里),对安全信息认知不存在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状态。具体地说,在该系统里的真信源 —— 信源载体 —— 感知信息 —— 认知信息 —— 响应动作的事件链中,相邻 两两事件之间不存在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对称,此存在状态就可称为安全。 ( 2 ) 危险 是指理性人一定的系统里(或时空里),对安全信息认知存在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对称的存在状态。具体地说,在该系统里的真信源 —— 信源载体 —— 感知信息 —— 认知信息 —— 响应动作的事件链中,相邻 两两事件之间存在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对称的状态。相邻两两事件之间存在信息失真的绝对值越大,就越危险,反之就越趋近于安全。 ( 3 ) 危害 是指在一定的系统里(或时空里),由于安全信息认知存在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对称,而引发了人的身心受到伤害或财产受到损失的结果。 ( 4 ) 风险 是指理性人在一定系统里(或时空里),安全信息认知的信息失真率的绝对值与由此产生的危害的严重度的乘积。 ( 5 ) 隐患 (或危险源)是指在一定系统里(或时空里),安全信息认知的事件链中存在可能造成危害的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对称。当这种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对称可能造成人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或财产受到严重损失时,则成为重大隐患。 ( 6 ) 事故 是指安全信息认知的事件链中存在信息失真或信息不对称,致使信源不透明、信息传达不清、信道不畅、或信宿故障等状态后,发生了有形或无形的伤害或损失。当对人的身心和财产未造成危害时,称为无害事故;当对人的身心和财产造成重大危害时,则称为重大事故。 由以上新概念还可以推论出更多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相关定义。 将上述各部分内容阐述的要点结合到构建的模型中,可以构建出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的拓展图。 安全信息认知通用模型的拓展图 十、结论 ( 1 )通过以信息传播为主线和安全信息认知失真或不对称为问题,构建了一个系统中的安全信息认知通用理论模型,根据不同场景条件和类型可以重构出多种具体应用模型。该模型具有元模型的意义,对事故致因分析、行为安全管理、系统安全设计和事故防控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 2 )该 模型表达了由于安全信息失真或不对称引发的事故致因机理,同时提供了事故的诊断、干预、预防、控制途径及系统安全设计的策略等方法论层面的信息,丰富了现有的安全科学理论。 ( 3 )由该模型推论获得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的新概念和新方向,为未来创建安全信息学、安全信息认知学、安全教育心理学、安全行为管理学等新学科分支提供了启示,并 展示了安全必须向安全可视化、安全可感化和安全可知化的方向发展。
个人分类: 安全科学理论|4814 次阅读|4 个评论
【重磅推荐】MIT Tomaso Poggio关于深度学习机理的研究
Chenfiona 2017-3-16 16:31
上周,在IJAC优先在线发表的几篇论文中,麻省理工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Tomaso Poggio的一篇有关深度学习的综述成为一大亮点。Poggio教授在这篇文章中阐述了有关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深层网络比浅层网络更好? 文章内容延续了Poggio教授在2016年8月在中国人工智能大会(2016CCAI)上的演讲报告《The Science and the Engineering ofIntelligence》。 图1 来源于2016 CCAI 演讲PPT 图2 来源于2016 CCAI 演讲PPT “ 深度学习架构和机器学习模式的搭建,来自于神经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换句话说,同样的架构是存在于大脑皮质当中的。 关于深度学习,已经有成千上万的研究者在不同领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比如无人驾驶、语音识别等等。可是我们还不清楚,为什么深度学习在这些工程应用中会起作用,深度学习的机理是什么? 我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另外一个原因是:探讨深度学习的机理也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大脑皮质会存在一些不同的层次?’ ” Poggio 教授在这篇文章中,将为您解读深度学习的关键理论、最新成果和开放式研究问题。 同时这篇文章也是IJAC即将发表的 Special Issue on Human Inspired Computing 中的一篇文章。该专题其他热文将陆续优先在线发表,敬请期待。 一点点题外话:小编在去年的CCAI大会上有幸拜访了Poggio教授,教授博学、谦逊而富有亲和力的形象给小编也留下深刻印象。他曾提到:期望能帮助年轻人更好的了解神经科学、理解机器学习。如果要在智能方面走得远,不能只靠计算机,还需要与人类本身的研究相互结合,才能碰撞出更多的东西。 接下来,小编将为您奉上这篇文章的具体信息,以及IJAC近期在线发表的其他文章链接,欢迎下载阅读 【 Title 】 Why and when can deep-but not shallow-networksavoid the curse of dimensionality: A review 【 Author 】 Tomaso Poggio, Hrushikesh Mhaskar, LorenzoRosasco, Brando Miranda, Qianli Liao 【 Abstract 】 The paper reviews and extends an emerging bodyof theoretical results on deep learning including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itcan be exponentially better than shallow learning. A class of deepconvolutional networks represent an important special case of these conditions,though weight sharing is no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ir exponential advantage.Implications of a few key theorems are discussed, together with new results,open problems and conjectures. 【 Keywords 】 Machine learning, neural networks, deep andshallow networks,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function approximation, deeplearning 【 Full Text 】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7-1054-2 【 Publish date 】 Published online March 14, 2017 The other recentlypublished online papers include: 【 Title 】 Improvement of wired drill pipe data qualityvia data validation and reconciliatio 【 Author 】 Dan Sui, Olha Sukhoboka, Bernt Sigve Aadnøy 【 Keywords 】 Data quality, wired drill pipe (WDP), datavalidation and reconciliation (DVR), drilling models 【 Full Text 】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7-1068-9 【 Publish date 】 Published online March 4, 2017 【 Title 】 Reaction torque control of redundantfree-floating space robot 【 Author 】 Ming-He Jin, Cheng Zhou, Ye-Chao Liu, Zi-QiLiu, Hong Liu 【 Keywords 】 Redundant space robot, reaction torque,reactionless control, base disturbance minimization, Linux/real timeapplication interface (RTAI) 【 Full Text 】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7-1067-x 【 Publish date 】 Published online March 4, 2017 【 Title 】 A piecewise switched linear approach fortraffic flow modeling 【 Author 】 Abdelhafid Zeroual,Nadhir Messai, SihemKechida, Fatiha Hamdi 【 Keywords 】 Switched systems, modeling, macroscopic,traffic flow, data calibration 【 Full Text 】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7-1060-4 【 Publish date 】 Published online March 4, 2017 【 Title 】 Navigation of non-holonomic mobile robot usingneuro-fuzzy logic with integrated safe boundary algorithm 【 Author 】 A. Mallikarjuna Rao, K. Ramji, B. S. K.Sundara Siva Rao, V. Vasu, C. Puneeth 【 Keywords 】 Robotics, autonomous mobile robot (AMR),navigation, fuzzy logic, neural networks, 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 safe boundary algorithm 【 Full Text 】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6-1042-y 【 Publish date 】 Published online March 4, 2017 【 Title 】 Method for visual localization of oil and gaswellhead based on distance function of projected features 【 Author 】 Ying Xie, Xiang-Dong Yang, Zhi Liu, Shu-NanRen, Ken Chen 【 Keywords 】 Robot vision, visual localization, 3D objectlocalization, model based pose estimation, distance function of projectedfeatures, nonlinear least squares, random sample consensus (RANSAC) 【 Full Text 】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7-1063-1 【 Publish date 】 Published online March 4, 2017 【 Title 】 Virtual plate based controlling strategy oftoy play for robots communication development in JA space 【 Author 】 Wei Wang, Xiao-Dan Huang 【 Keywords 】 Human robot cooperation, joint attention (JA)space, reachable space, toy play ability, a virtual plate 【 Full Text 】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633-016-1022-2 【 Publish date 】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21, 2017   阅读更多IJAC优先在线出版论文: https://link.springer.com/journal/11633
个人分类: 好文推荐|71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 为什么 要 选择 做 一个 计算机人
热度 2 张能立 2017-3-6 06:00
我 知道 当 我 选择 做 一个 计算机人 的 时候,会引起 非常多的 同胞们的 诧异:放着 好端端的 人 不做,偏要 去 做 什么 计算机人。 选择 做 一个 计算机人 ,有很多 原因。其中 一个 很大的 原因 是 我的 家庭 生活 导致的。现在 我 上面 有 3个 老人:岳母(77,中医,卫校),自己的 父亲(74,市民/农民,高中),母亲(75,市民/农民,文盲)。其中 两个 老人 已经 是 生命 倒计时。岳母 单独 生活,父亲 单独 生活,母亲 随 我们 小家庭 生活。 妻子(教师,本科 ) 。下面 有一个 读小学的 女儿。 我的 家庭 生活 充满 矛盾:妻子 与 岳母 之间的 矛盾,妻子 与 我 父亲 和 我 母亲 之间的 矛盾,妻子 与 我们 女儿 之间的 矛盾,我 父母 之间的 矛盾。从 这些 众多的 矛盾 之中,我 亲眼目睹 很多 矛盾 是 彼此 认知 错误 导致的。显然,一个 矛盾 众多的 家庭,家庭 成员 关系 肯定 有些 紧张。并且 这些 认知 错误 导致的 矛盾,带给 家庭 成员 生活上的 不愉快,乃至 痛苦。目睹 家庭 成员 生活中的 不愉快 和 一些 痛苦,启迪了 我 一个 idea:如果 减少 认知 错误,就能 减少 成员 之间 彼此的 矛盾,从而 促进 家庭 成员 生活的 和谐 。 自从 有了 这样 愿望 之后,我 对 家庭 各个 成员 再也 没有 提出 任何 要求,相反,家庭 各个 成员的 各种 要求,我 尽量 努力 去 满足。从 买菜 做饭 这样的 家务,到 接送 孩子 和 辅导 孩子 学习,只要 我 能够 做的,我 都 努力 为 各个 家庭 成员 服务。目的 是 减轻 各个 家庭 成员 因为 认知 错误 带来的 各种 人生 痛苦。 当然,不是 说,我 自己 与 上述 家庭 成员 没有 闹过 矛盾,恰恰 相反,我 过去 与 上述 家庭 成员 矛盾 也是 很多。不过, 孩子 让 我 觉悟 之后,我 才 明白 很多 矛盾 是 自己的 不是 -- 站在 自己 利益 角度 看待 问题 。当 我 舍掉 自己的 利益,就产生了 过去 无法 得到的 觉悟:我 亲眼目睹 家庭 成员 在很多 问题 犯了 认知 错误,且因此 带来 彼此 深深的 隔阂。 既然 产生了 这样的 觉悟,我 就萌发了 一个 念头: 有 哪些 方法 可以 最大 限度 减少 认知 错误? 于是,这10多年来,在 逻辑学、语言学、数学、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教育学、哲学 等等 学科 均有 不同 程度的 涉猎。目的,就是 尽最大 程度 减少 认知 错误,尽最大 努力 服务 家庭 成员。 伴随着 孩子 不断地 成长,有一天 自己 又顿悟了: 为什么 不扩大 自己的 服务 范围 呢? 于是,就将 社会 所有 其他人 当成 自己的 家人 和 亲人,努力 尽 自己的 绵薄之力,服务 天下 所有人,且 不求 任何 回报。 张能立 向 各位 同事们 承诺:在 计算机 学院 其它 什么 都不谋求,就是 只谋求 服务 每一位 老师 和 领导的 机会 。 认知 错误 带来的 人生 痛苦,不仅仅 存在 家庭 生活,而且 一样 广泛 存在 我们的 工作 之中 。例如,组织上 某些 同志 曾经 误认为 我 反对 共产党,反对 马克思主义。其实,这也是 这些 同志 对 我的 言行 产生了 认知 错误。 幸好,最终 这些 同志 还是 认识到 我 不仅 不反对 共产党 和 马克思主义,而且 还 无比 热爱 共产党 和 马克思主义 。 我 今天 连 自己的 家庭 生活的 部分 隐私 都 公开了,没有 任何 其它的 意思,就是 想 真诚地 对 学院 各位 领导 和 同事们 说: 让 我们 正视 我们 身上 存在的 认知 错误 吧,让 我们 像 家庭 成员 那样 友爱吧 -- 即使 有的 老师,因 自己 个人 能力的 不足,不能 完成 学校 下达的 各种 指标,但是, 就像 我 这位 大学 老师 也不能 歧视 和 抛弃 我 文盲的 母亲 那样 ,我们 先进的 同事们 也要 发自 内心 友爱 这些 工作 存在 困难的 同事,且 尽自己的 力量 去 帮助 他们! 祝福 学院 所有 同事们!我们 是 相亲相爱的 一家人!
个人分类: 教育|1579 次阅读|7 个评论
月饼好吃要适量,肠道菌群会变样
热度 1 hongkuan15 2016-9-15 00:42
今日中秋佳节,先祝各位 中秋节快乐! 中秋佳节, 中国传统的节日, 大家最爱吃的是“月饼”。 国人对吃的讲究, 不仅表现在用料,做工等, 还讲究形状。 圆圆的月饼,与十五的圆月相呼应, 象征团圆和睦, 也表达了一家人圆圆满满的希望。 好吃的月饼 实际上它富含脂肪和糖 这两种物质都是动物本能喜爱的 特别是在馅料里,不仅内容丰富, 干果,水果等馅料必不可少, 而且,热量很高。 重油重糖的月饼, 吃多了对人体并不好。 变胖! 确实, 有研究发现,糖吃多了, 不仅增加体重,连血糖也跟着长! 给两组老鼠分别喂普通饲料和高糖饲料, 五周后, 哎,不敢直视了! 与体重和血糖的升高不同, 高糖饮食能够 显著减少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度! 肠道微生物对健康影响很大, 不仅帮助宿主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还能提高宿主免疫力,帮助抵抗病原菌等。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的降低, 会对宿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高糖饮食后,在门水平, 主要是厚壁菌门显著增加, 拟杆菌门显著减少。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Gordon教授, 几年前的研究已经表明, 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比例 与胖瘦关系密切。 肥胖小鼠拟杆菌门的数量少 50%, 同时,具有更多的厚壁菌门细菌! 食用高糖饮食后, 在属水平上, 高糖饮食会显著增加 肠道微生物中的乳酸杆菌。 乳酸杆菌是一种益生菌, 大多数情况下,对人体是有益的。 然而,它们的数量增加太多也许并不一定是好事。 月饼里, 除了高糖之外,还富含脂肪。 脂肪和糖凑在一起, 她俩强强联合之后, 效果也将大增! 高脂高糖食物, 相比相同热量的 不饱和脂肪和一般食物, 会损伤空间认知和记忆力, 这种损伤是与肠道微生物的改变和大脑炎症相关。 实际上, 饮食可以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的组成, 通过菌-肠-脑轴影响大脑, 认知,学习,记忆,情绪等, 都可以受到肠道菌群产生的 神经递质,激素 等活性物质调控。 月饼虽好吃, 但高糖高油, 可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 不仅增加体重,升高血糖, 还有可能改变认知和记忆。 我最爱吃的月饼还是五仁, 香,甜! 看来得适量吃了,要不拟杆菌门吃不消。 参考资料: ZhangQ, Zhou Z K, Ren X C.Comparision ofintestinal microbiota inmice with normal and high-sugar diet using Miseq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 Journalof Food Safety Quality, 2015. Beilharz J E, Kaakoush N O, Maniam J, et al. The effect of short-term exposure to energy-matched diets enriched in fat or sugar on memory, gut microbiota and markers of brain inflammation and plasticity . Brain Behavior Immunity,2016.
4111 次阅读|1 个评论
盲人 摸象 启示录
张能立 2016-8-15 08:59
“盲人 摸象” 这个 成语 故事,在 中国 可以 说是 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这个 故事 说的 是 有 4个 盲人 去摸 一头 大象。胖盲人 首先 摸,他 摸到 大象的 牙齿,就叫道:“我 知道了,大象 就像 一个 又大、又粗、又光滑的 大 萝卜。”高个子 盲人 第二个 摸,他 摸到 大象的 耳朵,连忙 说道:“胖子,你 说的 不对,大象 像 一把 蒲扇。”第三个 出场的 是 瘦盲人,他 摸到 大象的 腿,马上 说道:“你们 两个 人 说的 都不对。大象 像 大柱子。”最后 一个 出场的 是 年岁 最大的 盲人,他 摸到 大象的 尾巴,很稳重地 说道:“你们 三位 别 吵吵嚷嚷,大象 那里 有 你们 说的 那么 大,明明 只有 绳子 般 大小。”可是,这4个 盲人 各自 坚持 自己的 主见,互不相让,吵成一团...... 图1 盲人摸象(图片 来自 网络) 可是,无论 是 讲 故事的 明眼人,还是 听 故事的 明眼人,对于 这个 故事,都是 一种 嘲笑 盲人的 姿态,很少 有人 思考: 如何 帮助 盲人 认识到 认知的 不足 的呢?是 直接 告诉 盲人们 他们的 认知 方法 有误? 针对 这个 故事,盲人 要想 尽最大 可能性 认知 大象的 模样,有 如下 两种 选择: 第一. 愿意 接受 明眼人 引导。在 明眼人 指点下,某个 盲人 移步到 其他 盲人 所在的 位置,再 多摸 数次,采用 实证 检验 他人 观点 是否 正确。 第二. 自己 愿意 觉悟。与其 喋喋不休地 打口水仗,不然 自己 主动 移步 到 其他 盲人 所在的 位置,仍然 还是 采用 实证 检验 他人 观点 是否 正确。 如果 某 盲人 不愿意 做出 上述 两种 选择 之一,那么,这位 盲人 对于 大象的 认知,一辈子 将会 仅仅 只有 自己 真切地 感受到的 那部分 认知,也就是 大象 这个 客观 对象 对应的 很小 很小的 一部分。 达尔文 理论 翻译 为 汉语的 表达 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 翻译 中的 “物” 对 理解 达尔文的 理论 有 阻碍 作用。因为,单个 汉字 “物” 是 不包括 人的。事实上,人(类)的 演化 及 发展,同样 受 达尔文 理论 制约。 对于 “盲人摸象” 这个 案例 来说,愿意 做出 上述 两种 选择 之一的 盲人,肯定 比 不这样 选择的 盲人 有 生存 优势。 在“上天 奇迹”的 引导 之一,我 重生了。我 重生的 过程 和 结果,让 我 获得了 对 思维(thinking)、学习(learning) 及 教育(education) 等全新的 认知。就 思维 而言,我 认识到 如果 包括 自己 在内的 全人类,不遵循 思想家( 哲学家、数学家 和 科学家 ) 已经 发现 或 发明的 思维 方法(thinking method),那么,每个人的 智性(intelligence)都 没有 发展到 可以 发展到的 高度,从而 自身的 潜能 仅仅 只是 释放出 极为小的 一部分。于是,我 从 西方 思想家(哲学家、数学家 和 科学家) 那里 “偷”来了 思维 规律-- 思维 规律 博文 汇总 。就学习 而言,我 从 康德的 认知论 和 爱因斯坦 等人 成长的 足迹中 induce 出 最佳 学习 路径:skills(技能)--concepts(概念)--思想(ideas) 。可是,我 义务 免费 向 同胞们 介绍 思维 规律 和 最佳 学习 路径的 时候,遇到了 “盲人摸象” 现象,许多 同胞们 宁可 大声 斥责 我的 这些 见解,也不愿意 采用 实际 行动 来 证明 我的 观点的 真伪。 在 “上天” 面前, 某种 意义上, 包括 我 在内,人(类) 都是 “盲人”。 可叹的 是,现实 生活中,“盲人” 愿意 听 “明眼人”(思想家) 引导的 很少,愿意 自我 觉悟的 更少 。取而代之的 是 无论 “明眼人” 如何 引导,“盲人们” 宁可 愤愤不平地 指责 “明眼人”的 观点:“你 这是 想将 我 带到 沟里面去”,就是 不肯 “移步” 去 实证 “明眼人” 观点的 对错,仿佛 真的 存在 什么 魔法(magic),将 “盲人们” 定住了 一般!呜呼...... 我 余生的 目的 之一,就是 free and open 推广 这些 思维 规律 和 最佳 学习 路径 。人生 有 质量 高低 之分。因为,我 自身 重生的 体验 让 我 认识到:任何人 掌握 这些 思维 规律 和 最佳 学习 路径,且能够 很好地 在 工作 和 生活中 运用,其 人生 质量 绝对 不一样!都可以 实现 人生 高质量!我 期待 看到 同胞们,世界上 所有人 生活得 更好! 附:为了 鼓励 我 等 “盲人” 走出 认知 盲区,特地 附上 “Try Everything” 这首 歌词: Oh oh oh oh oooh 哦哦哦哦哦 Oh oh oh oh oooh 哦哦哦哦哦 Oh oh oh oh oooh 哦哦哦哦哦 Oh oh oh oh oooh 哦哦哦哦哦 I messed up tonight I lost another fight 今夜我搞砸了 又一次落败 I still mess up but I'll just start again 深陷困境但我依然会重新开始 I keep falling down I keep on hitting the ground 我总是失败 总是跌倒 I always get up now to see what's next 而我总能重新站起 迎接崭新的未来 Birds don't just fly they fall down and get up 鸟儿无法振翅高飞 跌落天际却重新展翅 Nobody learns without getting it won 不经历失败怎会懂成功的喜悦 I won't give up no I won't give in 我绝不会屈服 绝不会放弃 Til I reach the end and then I'll start again 直到我抵达终点 我会重新出发 No I won't leave I wanna try everything 不 我不会放弃 我只想竭尽全力 I wanna try even though I could fail 即便我注定失败我也想要竭尽全力 I won't give up no I won't give in 我绝不会屈服 绝不会放弃 Til I reach the end and then I'll start again 直到我抵达终点 我会重新出发 No I won't leave I wanna try everything 不 我不会放弃 我只想竭尽全力 I wanna try even though I could fail 即便我注定失败我也想要竭尽全力 Oh oh oh oh oooh 哦哦哦哦哦 Try everything 竭尽全力 Oh oh oh oh oooh 哦哦哦哦哦 Try everything 竭尽全力 Oh oh oh oh oooh 哦哦哦哦哦 Try everything 竭尽全力 Oh oh oh oh oooh 哦哦哦哦哦 Look at how far you've come 坚持了多久 you filled your heart with love 看看满怀着爱的你 Baby you've done enough that cut your breath 你已经受够了白费力气 Don't beat yourself up don't need to run so fast 请不要自暴自弃 也不必太快抽离 Sometimes we come last but we did our best 有时我们终能实现梦想只要我们竭尽全力 I won't give up no I won't give in 我绝不会屈服 绝不会放弃 Til I reach the end and then I'll start again 直到我抵达终点 我会重新出发 No I won't leave I wanna try everything 不 我不会放弃 我只想竭尽全力 I wanna try even though I could fail 即便我注定失败我也想要竭尽全力 I won't give up no I won't give in 我绝不会屈服 绝不会放弃 Til I reach the end and then I'll start again 直到我抵达终点 我会重新出发 No I won't leave I wanna try everything 不 我不会放弃 我只想竭尽全力 I wanna try even though I could fail 即便我注定失败我也想要竭尽全力 I'll keep on making those new mistakes 我也会固执的坚持犯错 I'll keep on making them every day 每一天都不会放弃 Those new mistakes 固执的坚持犯错 Oh oh oh oh oooh 哦哦哦哦哦 Try everything 竭尽全力 Oh oh oh oh oooh 哦哦哦哦哦 Try everything 竭尽全力 Oh oh oh oh oooh 哦哦哦哦哦 Try everything 竭尽全力 Oh oh oh oh oooh 哦哦哦哦哦 Try everything 竭尽全力
个人分类: 教育|14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什么样的 观点 能够 影响 我?
热度 3 张能立 2016-7-9 06:48
最近 在 我 建立的 怀特海 教育 科普 QQ群(140845343),部分 群友 就这个 问题 与 我 交流。于是,在交流的 基础 之上,我 这篇 博文 认真 和 郑重地 回答 这个 问题。同时,我 期待 这个 问题 不要 再困扰 与 我 交流的 各方 人士。 人生在世,无论 是 贩夫走卒 还是 王公大臣,都在 受人 影响的 同时,也在 影响 他人。为什么 这样 说呢?从 信息 学科 观点 看,每一 个人,无论 其 身份、职业、财富、性别 和 民族 等等的 不同,但是 仍然 存在 相同点:每个人 都是 信息的 产生 和 发送者,每个人 又是 信息的 接受者。在这点上,即使 处于 孤岛的 鲁滨逊 都不可能 例外。因为,面对 生存,他 需要 接受 来自 大自然的 信息,同时 也会 将 自己 产生的 信息,输出到 大自然,例如 与 周边 各种 动物 之间的 “交流”。 从 个人 角度 出发,要说 自己 向 其他人 发送 观点 可以 任性 的话,那么,自己 能够 接受 什么样的 观点 就不能 任性。因为,这种 任性的 代价,必定 以 人生中的 各种 磨难 为结果。于是,就 产生了 一个 问题: “什么样的 观点 能够 影响 我?” 对于 这个 问题,我 在 40岁 之前,完全 没有 意识到。在 40岁 之后,在 寻求 孩子 教育的 征途 之中,这个 问题,才慢慢 开始 浮现。通过 学习 西方 思想家的 学术 名著,生平 传记 和 梳理 数学 及 科学 发展史,对于 这个 问题,我 开始 有了 自己的 回答: 凡是 观点 在 logic(逻辑)、fact(事实) and metaphysics(形而上学) 范畴内,都可以 影响 我 。 为什么 要 选择 这样的 前提? 站在 人类 这个 角度 看,世界 分为 物质 世界(material world) 和 精神 世界(spirit world)。大自然 各种 矿物质,地球、太阳 这类 星体,房屋、交通 工具、计算机 和 互联网 等等,这些 对象 都属于 物质 世界。人 对 外界 产生的 意识、认知 等等,都属于 精神 世界。人类 文明 发展到 现阶段,显然,人类 已经 认识到 许多 物质 运动的 规律,例如 牛顿 力学、量子 力学、相对论 等等。与此 同时,人类 对于 物质的 加工,也创造出 人类 有史以来 无与伦比的 物质 文明,例如 高楼大厦,交通 工具,计算机 和 互联网 等等。仔细 分析 人类 做到 这些 成就的 前提,就是 依据 logic and fact。人类 除了 认识到 许多 物质 运动的 规律 之外,在 精神 世界 也树立了 很多 丰碑,例如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 等人 已经 像 数学家 和 科学家 建立起 数学 及 科学 大厦 那样,建立起 堪称 雄伟的 哲学 大厦(精神 大厦)。如果 说 物质 大厦 是由 logic and fact 建立 起来 的话,那么,精神 大厦 就是 由 metaphysics 建立 起来的。 图1 康德 和 爱因斯坦 物质 世界(大厦) 和 精神 世界(大厦) 难道 没有 共同点?是 泾渭分明的 吗? 其实,无论 是 物质 世界,还是 精神 世界,仍然 存在 共同点:都是 基于 concept(概念) 建立 起来的。物质 世界 在 影响 精神 世界,精神 世界 也在 影响 物质 世界。爱因斯坦 就是 少年 时代,学习了 康德的 《纯粹 理性 批判》,才开始了 时间 是 非独立 存在的 相对论 之旅。可以说 是 康德的 哲学 奠定了 爱因斯坦的 相对论的 发现。 有了 上面 这些 说明,我 就能够 进一步 具体 回答:“什么样的 观点 能够 影响 我?”这个 问题。首先,我 对于 试图 影响 我的 观点 进行 识别:是 试图 在 物质 世界 影响 我,还是 试图 在 精神 世界 影响 我?如果 是 试图 在 物质 世界 影响 我,那么,我 就会 采用 或者 要求 这些 观点 能够 通过 logic and fact 检验,否则,我 坚决 不会 受其 影响。如果 是 试图 在 精神 世界 影响 我,那么,我 就会 采用 或者 要求 这些 观点 能够 通过 metaphysics 检验,且要 像 康德 哲学 影响 爱因斯坦 那样,有这样 精神 世界 影响 物质 世界的 认知 案例,否则,我 仍然 坚决 拒绝 被影响。 以 我的 观察,周围的 人 接受 某个 观点 标准 是 合心 或者 “来菜”。合心 是 让 我 情感 愉悦。“来菜” 是 武汉话,就是 让 我 有物质 利益 或者 能够 转化 为 物质 利益 可得。如果 一种 观点 既不能 让 “我” “合心”,也不能 让 “我” “来菜”,那么,“我” 是 断然 不会 接受 这个 观点。充其量 是 嘴服 心不服。 总之,对于 我 而言:头可断,血可流,Logica,Fact and Metaphysics 决不可丢。 Logica,Fact and Metaphysics,是 我 自身 修建的 THAAD 认知 系统。自从 我 修建了 这样的 认知 THAAD 之后,心灵 宁静,人生 弯路 少多了,且 过去的 人生 弯路 能够 “变废为宝” -- 从中 窥视 弯路 背后 蕴藏的 真知。 图2 弯路 与 直路
个人分类: 教育|1155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学和工程中的信号处理
热度 9 zoumouyan 2016-6-3 19:09
科学和工程中的信号处理 邹谋炎 中国科学院大学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讲座 2016年5月27日 一、科学和工程中的信号处理: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科学和工程中信号处理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由此已经发展出系统性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学科。信号处理理论和技术发展总是受应用驱动。雷达技术的需求引发了信号检测、估计、跟踪、滤波理论的发展;通信产业的需求引发出信息论、编码理论、数据压缩理论等;成像雷达、医学成像、视频产业的需求推动了图像和视频处理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由于计算技术的进步,给信号处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所有这些进步都离不开应用数学。正是数学,使信号处理技术系统化、理论化。同时,应用数学也从信号处理发展中找到许多发展机会。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也离不开物理。没有器件技术和应用系统的进步,信号处理的意义就无从谈起。 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信号处理课程中只包含了最基本的内容,大致属于这个领域中的通识。这些知识在现代发展中当然很有用,同时很基本。这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研究人员发现,越来越多的数学概念和物理背景被发现对信号处理有大用。数学功底不足的工科研究者会感觉需要补充的数学知识越来越多;同时,脱离物理背景的研究要有所创造会越来越难。这个讲座将介绍一些相关的发展情况,希望对愿意继续做研究工作的同学有所参考。 我们以大数据处理为例,看看对本领域的研究者们有些什么要求。 所谓“大数据(big data)”是指通过各种可能渠道形成的数据集,对这种数据的捕获、存储、管理和分析而言,数据尺寸超出了典型数据库软件工具的能力。互联网、各种媒体、各种公共及私营机构乃至个体,时时在产生大量数据,隐含于数据中的信息对政府、商业机构、公司的决策运作至关重要。各个行业越来越感到大数据的重要性,例如医学系统、气象系统、交通系统、各种生产系统等等。自然,数据越多越好。例如数据捕获,“大数据”要求对那些“生僻”“偶然发生”和来源千变万化的数据也不放过,如何标识特征、存放、检索就是问题。从数据中挖掘信息、分析信息是信号处理研究者关心的任务。过去积累的许多信号处理方法从原则上说仍然有效,例如数据统计分析、趋势分析、频度分析、因素分析和优化、决策优化等等。然而,既然尺寸超出了单个甚至少数个数据库的管理范围,对这样的数据集进行分析计算就不是简单问题:在计算过程中不得不进行可能是远程的大量数据交换,这对于实时或准实时的应用需求可能会造成瓶颈。 想象一个涉及大型代数方程的情形,如果方程尺寸太大,原则上不可以将方程实际地产生出来再求解,传统的代数处理算法变得难以应用。研究人员需要从原始问题出发,寻找不同的求解模式。典型地,传统的CPU计算和思维模式必须替换为去中心的、分布并行计算模式。矩阵的各种分解方法:特征值分解、奇异值分解、直积分解等,被发现对分布并行计算有用,可以大大减少数据交换。 除了问题尺寸大而外,数据中包含的关联因素多,关联情况复杂,不再适合于用基本的线性关系来简化,但又不可以轻易地引入非线性处理的想法。将大数据关系使用张量来描述可以缓解这个困难。例如,二阶张量就是传统的矩阵,能够描述典型的线性数据关系。三阶张量可以描述一部分数据对另一部分数据中包含信息变化量的影响--按经典概念属于非线性性质,但在张量表示下,仍然可以组织成线性的矩阵结构,称为多线性表示。多线性可以理解为不同层次的线性,例如各种因素之间的基本线性、关联或从属属性的线性和增量层次的线性。大数据张量的引入能够描述更复杂的数据关系,同时能够继续使用矩阵记号进行数学和算法推演。在此基础上,人们重新审视了过去的一些概念,例如通过矩阵(张量)分解提取主分量和降维;利用稀疏性的降维和容错等等,对大数据分析仍然有用。离散傅里叶变换仍然是大数据分析的基本工具。但现在必须考虑它的可实施性:超大尺度、高维度和数据可能分散于多处。考虑实际情形,大数据中可能在指定维度上有少数显著谱线,将这个特性作为假定,有人提出了“稀疏傅里叶变换”来缓解遇到的困难。 处理复杂数据的一个重要方法称为深度学习,不限于针对大数据。深度学习的概念提出于2006年,现在已经是人工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基本概念。其中,深度神经网络(DNN)包含多个隐层,作为一个模型能够用来表达高度复杂和非线性的输入输出关系。如果人们感觉影响观测数据(样本)的因素很多但对内部机理又难以搞明白,不妨假定观测数据是由一个多层神经元互连结构产生出来的。这种多层神经元结构即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 一方面由于科学和工程问题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现代可以得到的实际计算处理能力,无论是国家或是企业,为了体现创新能力,都会要求和组织研究人员去直接面向数量巨大、因素复杂问题的处理。如果你的功底很强,或有团队背景,不妨一试。对小组研究者更适合做牵涉面较小的题目。不过,在所有研究领域中竞争都很激烈,在浅层次上做重复性工作难有前途。但个人经验认为,任何事只要做深做细了,不经意间就会有所发现。虽然你们目前的知识有限,而技术发展也是一个渐进过程。信号处理已经积累的理论和技术是很有用的。在你们的课程中介绍了一个很小的集合,有一些理论和技术有待你们通过自学去掌握,例如信号主分量分析、压缩采样、词典学习算法、子空间类聚方法等等。 你们在学习中会发现,信号处理的许多问题(估计、恢复、降噪、重建等等)都可归结为一个最优化计算问题,这已经是基本技术,数学上看起来也很漂亮。然而,在科学和工程中,这种方法的可用性需要审视。以重建问题为例,算法上总是归结为解一个大型代数方程。各种原因会造成方程病态或接近病态:解敏感于观测数据。克服病态的方法是增加一个约束项(规整化)。增加约束后,问题变成了一个凸优化问题,能够保证唯一解。然而,约束是人为选取的,不同的附加约束导致不同的解,什么样的附加约束能导致真正希望的那个解?没有理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稀疏重建问题中也存在。因为,例如1范数约束完全不是一个体现物理属性的约束。事实上,虽然稀疏重建炒得很热,许多研究者发现,其计算结果常常离希望有距离。 这个问题给信号处理研究者一个有用的提示:只在信号处理领域内找方法和技巧是很局限的,针对物理问题发掘体现物理属性的约束,常常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揭示数据背后隐含的物理事实:可能性和现实性 信号处理研究者应该更多地了解科学和工程问题的物理背景,对此我们感到还需要进一步强调。信号处理技术最有诱惑力的方面是它提供了许多方法、思路、角度来分析观测数据,研究者说不定会从中发掘出数据和物理事实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科学发现,好像近在咫尺。而绝大多数实际情形,那只是一个太虚幻境。 近几年不断有年轻朋友来信寻求信号处理方面的帮助。他们面临的数据处理问题是各种各样的,例如气象雷达观测数据;探空气球测试数据;光谱仪测试数据;医学临床观测数据;地层探测数据等等。已经使用的方法包括反卷积;数据建模;主分量分析;特征模式分解等等。研究者们希望从信号处理的角度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改善现有的计算结果。这些愿望无疑有合理性。 然而,我不得不先泼一点冷水:要从这些努力获得创新性进步可能性不大。感觉年轻研究者的主要困难目前应该不是如何处理手头已经有数据的方法上,而在于对研究对象的物理背景缺乏洞察性了解,对各种物理机制如何影响数据缺乏准确机理层面的认识。当然,每个研究者在面对新问题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即便成熟的研究者也如此。 我们以心电信号处理为例,说明问题的复杂性。心电图用于医学诊断起始于20年代,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标准手段。尽管如此,对心电信号的采集和分析技术至今仍然在发展中。其主要关注点肯定不是对已采集信号变着花样进行分析,而是对信号的产生机制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只有这样,才能从观测信号来判断到底是心脏的什么部分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才能为治疗提供可靠的帮助。 信号处理研究与数学的结合,经常会产生出令人新奇的理论方法。跟踪学习这些理论方法无疑是必要的。但成熟的研究者必须思考这些新理论方法的适应范围、发展方向、限制、和困难。如果你确有共鸣,不妨跟踪发展一段,以扩展视野。但别忘了时时问自己,提出创新点的可能性有吗? 在应用科学领域中,漂亮的数学离开了物理背景可能难以找到出路。以本文示出的心电信号为例,你容易观测到最后一个示出的信号,经过许多人多年的测试努力,才发现它是前面若干个激活电位合成的结果。如果你以为可以用所谓“盲目源分离方法”将前面各个用数学算出来,那你试试吧!虽然“盲目源分离方法”理论很漂亮,并且研究者成堆。 事实上,科学和工程的许多观测数据和背后物理机制的联系一般都很复杂,如地层探测、空间探测、气象探测。正是因为问题复杂,我们看到,只要在了解内部机制上所有进步,都是重要的创新。这才是研究者最值得努力的方向。了解信息技术的研究者有自己的优势,主要是在创造检测原理、方法和实施技术上。但深刻了解研究问题的内在机制才是根本。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经验,建议有志的年轻研究者要有一个目标较高的规划:对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做全面深入的基础学习,同时要学的还包括测试技术。如果可能,不妨尝试去创造自己的探测方法、系统、和技术。 三、用数据描述世界:真正的挑战 我们每天都在接受以数据描述世界的事实:通过视频及各种媒体。然而,例如当我们看一张照片时,如果有人要求你描述一下这张照片里包含有哪些“内容”时,你可能感到迷茫。科学上的要求是描述“内容”的特征,能够与其他照片、图片进行区分和关联。你的回答可能很简单,特征很少,难以在大量图片中区别出“个性”;或者描述很多,描述需要的数据长度会超过原来的照片数据长度。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互联网技术已经显示了它的威力,人们希望寻求通过互联网检索信息的最有效方法。信息技术界提出了制定一个标准的建议,称为“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即MPEG7。其愿望是,互联网提供一个数据输入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地输入字串、图片、音响片段等,网络能够迅速地将关联的内容全部检索出来。这个标准首先要求存储媒体要有有效的内容描述方案,才能够实施有效的检索。著名的大信息技术公司都参加了标准发展工作。然而,这个标准从总体上是失败的。研究人员发现,描述一个对象的“内容”原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到今天,类似的研究目标并没有放弃,但纳入了“人工智能”的研究范围,研究思路自然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用数据描述世界,所谓“有效”有两方面不同的要求:(1)保真性,和(2)简约性。第一项要求是指描述必须准确,能够在大量同类对象中表现出差离性和相似性。第二项要求是使用最少的描述代码。第二项要求是明确技术性的,在数据压缩研究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理论和方法。但第一项要求却非常困难。事实上,研究人员至今还没有找到可通用的有效方法,如何定义一个对象和另一个对象的相似和离差。迄今所有数学测度定义的距离,其适应范围都很受限制。例如,为了比较两个随机场图样分布的异同,可以使用Kullback-Leibler差离度、Markov随机场超参数集、非参数估计特征量等。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够保证这种差离度及相似性的描述哪怕是基本符合人对实际对象差离或相似的认识。至今报道的人工智能技术并没有试图在机器认知上直接找突破口。所谓大数据基础上的深度学习,据称是让机器接受所有案例,对多层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首先保证已知的所有案例能够被识别(不等价于被认知)。如果遇到过去未接受过的案例,则用最接近的案例加推理来实施。 从认知的角度,对内容的“识别”其实比对内容的“描述”要容易得多,因为“识别”是一个目标指定的任务,并且常常是有参照的;而“描述”可以是一个非指定的任务,不一定有参照。 面向应用的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在安全管理和工业中得到广泛认可。这些应用中通常有重要的附加约束可以利用,使问题得到简化,例如处理的集合有限;对比对象的一方完全已知;需要识别的特征集合小而且指定。但研究不会受限于这些情况。例如机器人需要的语音识别实际上包含语义识别,并且需要适应所有人,包括地方口音。在这些研究中,具有多个隐层的网络模型(隐markov模型,HMM,以及DNN)和深度学习算法受到高度重视。 对动态行为的识别是一个值得发展的方向。人能够在照度严重不良条件下通过身影的动态很快识别出自己熟悉的人,那么计算机视觉可以吗?虽然一般性的对象描述难以达到应用目标,但从描述简单动态行为开始进行研究,也许能够找到路子。 结语: 科学和工程中信号处理是一个发展快速的领域。信号处理归根结底是一个工具,它必须顺应应用需求不断发展。研究者不能只呆在房间里做学院式研究,或者只是从论文到论文。也不能受现有技术知识的限制,必须扩展自己的视野了解外界的发展;如有可能,应该尝试开拓自己的发展领域。 信号处理的研究已经和许多领域的研究交织在一起,意味着更大范围上和数学、物理的各个分支发生关联 。这既是你们的机会,也是对你们的挑战。应该说,你们有若干条件上的优势,希望好好把握。
个人分类: 研学小记|15594 次阅读|19 个评论
谈谈 搬家(move house)
热度 5 张能立 2016-6-3 15:14
说到 搬家(move house),一般 都是 指 人 居住的 地理 位置 发生 长久的 变化。我 父亲 虽然 出生于 农民 家庭,但 受 养父母 疼爱,一直 从 小学 念到 高中,是 1962年的 高中 毕业生。因受 生父 成分的 牵连,没有 能够 读成 大学,只好 回家 务农。没有 过多久,就拜 叔父 为师,学习 木匠。因为 学过 几何,再加上 天资 聪明,慢慢 成为 当地 最好的 木匠 师傅。 可是,我 父亲 虽然 回乡 种田,但是,其心 一直 不在 农业上。在 我的 记忆 之中,干农活的 日子 屈指可数,长期 带着 徒弟 在 武汉 接木工 活干,然后 根据 与 生产队 之间的 约定,每个月 交一些 副业(现在 叫 份子钱)。我 父亲的 抱负 在 改革 开放 之前 是想 当一个 吃 商品粮的 小官,改革 开放 之后,是想 发大财。可惜,终究 他 没有 这个 命,一辈子 既没有 当上 小官(农村 生产队 队长 干过 一届),也没有 发成 大财。 如果 采用 世俗 眼光,那么,我 父亲 无疑 是 一个 loser。可是,即使 是 这样的 一个 农民 loser,居然 也干出了 一般 农民 难以 干出的 事情--我们 家 搬了 2次 家。第1次 搬家 是 1982年 从 革命 老区 红安的 老家,搬到 武汉市 汉阳县 桐湖 农场。这次 搬家,老家的 亲朋好友 和 村子 里面的 人,都是 “打破”(意思 是 言语 阻拦)。大家的 基本 意思 是;“在老家,房子 和 田地 都有,小日子 已经 过得 很舒服了(农村 已经 分田到户);你 搬到 一个 陌生 环境,还是 黑户,种棉花 比 种 水稻 还辛苦 一些......” 我 父亲 不为所动,坚持 搬家。就这样,在大家 不解的 目光 之中,我们 一家三口,乘坐 租的 一辆 拖拉机,带上 一些 生活 用品 就这样 来到了 新家 -- 汉阳县 桐湖 农场的 一间 农舍 安家。可是,我 父亲 并没有 将 武汉市的 近郊 农场 视为 他的 人生 终点。过了 3年,他 再次 做出 搬家的 决定,从 桐湖 农场 搬到 江汉区 复兴村。我们 家 就这样 从棉农 变成 菜农。这次 搬家,家庭的 日子 过得 比 过去 更苦。首先 住的 “房子” 是 没有 瓦的,屋顶 是 油毛毡 做的,这个 “房子” 是 我 父亲 花费 数百元 钱 从 当地 一位 菜农 手上 买过来的;其次,种菜的 劳动 是 一年 四季 不得闲。等 我 后来 从 武大 研究生 毕业 参加 工作 之后,才将 这个 “房子” 改成了 一栋 面积 不大的 2层楼。随着 汉口 火车站 从 旧址 汉口 大智路 迁到 复兴村 附近,这里的 地价 开始 升温了。过了 差不多 10年,我 父亲 将 这栋 小的 2层楼 以 数十万元的 价格,卖给了 别人。数十万元 对于 老家的 农民 来说,在当时 是 一个 天文 数字。这个 时候,老家的 亲朋好友 和 同村的 乡亲,纷纷 称赞 我 父亲 长了 后眼睛...... 其实,搬家 除了 传统 意义上的 地理 位置 搬迁 之外,本文 要 讨论的 是 脑袋 搬家(move brain)。众所周知,人类 是 从 类人猿 evolving(演化 和 进化) 来的。如果 人 不接受 数学 和 科学 教育,人类的 思维 模式 与 人类的 旁系 猿猴 没有 本质 差别,都是 凭 经验 办事。两种的 差异 仅仅 在于 人类的 经验 远远 比 猿猴 丰富。但是, 只要 受教育者 接受了 合格的 数学 和 科学 教育,且 受教育者 真正 理解了 “数学 是 描述 大自然 奥秘的 唯一 语言(爱因斯坦 语) 和 科学 是 关于 真理的 学问,且能够 将 所学的 数学 和 科学 知识,灵活地 运用到 工作 和 生活 之中的话,那么,受教育者 就实现了 从 猴 脑 到 数学、科学 脑 “搬家”(move brain) 。如图1 所示: 图1 脑袋 搬家(move brain) 我 父亲 虽然 是 千千万万 农民 loser中的 一位,但是,他 人生 也有 闪光点 -- 他 曾 实现了 2次 地理 位置 意义上的 搬家。很遗憾的 是,限于 历史 局限 和 他 所受的 教育 程度,他 虽然 读的 是 “老高中”,但是,仍然 对 数学 和 科学的 本质 知之甚少,无法 真正 做到 下意识 运用 数学 和 科学 思维 模式,思考 和 分析 问题,仍然 还是 凭 经验 和 教科书上 “死的 知识” 来 解决 实际 问题。换句话说,我 父亲 没有 实现 脑袋 搬家(move brain)。 也许 是 子承父业,我 也 成为 众多 老师 loser中的 一员,不过,拜 God 送给 中华 民族的 最佳 礼物 -- internet 所赐,慢慢 对 Truth 有所 觉悟。在上天 “奇迹”的 引导 之下,正在 追求 脑袋 搬家 -- 运用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思维,沿着 苏格拉底、柏拉图、培根、斯宾诺莎、伏尔泰、康德、黑格尔、马克思 等 西方 思想家 足迹,一边 追求 Truth,一边 用 Truth 照亮 黑暗,服务 孩子 和 学生们....... 虽然,我 不能 预测 我 自主 决定的 脑袋 搬家 后的 人生 结局,但是,我 从 老家 乡亲们 和 我 父辈的 人生 轨迹,可以 induce出:人生 要是 不搬家,那么,一辈子 就要 被所居住的 环境 所局限,虽然 这片 环境 是 如此 滋养 人。 人的 发展 要 突破 成长 环境的 局限,“孟母三迁” 这样的 地理 意义上的 搬家(move house),固然 重要;但是,更重要的 是 脑袋 搬家(move brain)!
个人分类: 教育|2158 次阅读|16 个评论
改造 中华 民族 之七:再谈 认知 革命
热度 1 张能立 2016-5-9 16:20
在 博文 “改造 中华 民族 之六:认知 革命” 中,提出了 “认知 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 是 要解决 “听谁的” 这个 问题 。其实,“认知 革命” 除了 要解决 这个 问题 之外, 另外 一个 重要 问题 是 “如何 认知 世界?” 这个 问题 。 唯物主义 认为 世界 是 由 物质 组成的。唯心主义 认为 世界 是 由 心灵(或者 意识) 组成。不管 是 哪种 认知,都要 涉及 对象(Object) 与 对象(Object) 之间的 关系(relationship) 这个 问题。 关系(relationship) 可以 分为 两类:实 关系(real relationship) 和 构造 关系(constructed relationship) 。如图1 和 图2 所示: 图1 real relationship 图2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 大自然 中的 各种 对象 之间的 关系 是 实 关系 。例如,太阳,地球 和 月亮 之间的 运动 关系 就是 实 关系。如图 3 所示: 图3 太阳、地球 和 月亮 之间的 运动 关系(图片 来自 网络) 人类 对于 real relationship 只能 是 发现(find),而不能 创造(create)。对于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人类 不是 发现(find),而是 创建(create)。如果说 real relationship 是 客体(objects)在 人的 心灵(heart)上的 映射(reflect)的话,那么,constructed relationship 就纯粹是 人的 心灵(heart)的 创造(creation)。人类 对于 大自然 和 人类 自身的 改造 能力,恰恰 就体现在 心灵的 创造 这个 方面。 数学 领域,既有 real relationship,也有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像上述 那样的 物体 运动 之间的 关系,既属于 科学 研究 领域,也属于 数学 研究 领域。像 数学中的 2= 1+1. 3=1+2,4=1+3,纯粹 属于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数学的 集合论,也是 纯粹的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 生活 和 工作 领域,同样 既有 real relationship,也有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 。像 血缘 关系 就 属于 real relationship,朋友,同学 等 关系 就属于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 对于 图4 所示的 木凳,一般人 只会 看到 木板 和 木档。木匠 除了 这两者 之外,更为 关注的 是 两者 之间的 “关系”-“笋头”(发音)。 图4 木凳中的 “关系” (图片 来自 网络 ) “笋头” 一般 嵌到 木头 里面 去了,肉眼 不容易 看见。而 板子 和 木裆,一眼 就可以 看见。能够 看出 “笋头” 这种 relationship,只能 是 我 曾经 创造的 concept:brainsight(脑见)。其实,高水平的 木匠,不是 什么 外观 华丽,而是 “笋头” 功夫 厉害。高水平的 木匠,做的 凳子 用 10几年 都不坏,而水平差的 木匠,凳子 用 年把 就不行了。人脑的 intelligence 完全 类似。 智性 厉害的 人,就是 relationship 思维 厉害。智性 不厉害的人,就是 几乎 没有 relationship 思维。 正在 进行的 NBA 季后赛,球员 之间的 战术 配合,就是 典型的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 。图5 是 热火 对 猛龙的 一个 片段。猛龙 全明星 后卫 洛瑞 持球,两名 猛龙 球员 交叉 分别 快速往 边线 移动,由此 将 热火的 防守 队员 也吸引到 边线。接着,洛瑞 与 中锋 做一个 挡拆后,中锋 顺下 接洛瑞 传球,完成 对 篮筐的 攻击。 图5 NBA 与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来自 视频 截取) 人 与 动物 之间的 关系 也属于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 。昨天,带孩子 在小区内 玩耍,看见 一只 被关在 车库中的 大狗。孩子 很喜欢 逗狗,但又很害怕 狗。我 对 孩子 说:“爸爸 敢 用手 摸 这只 大狗,你 信吗?”,孩子 说:“我 不信。”于是,我 走到 这只 大狗的 跟前,蹲下来。我 一方面 面带 笑容 看着 它,另外 一方面,隔着 铁栏杆,先让 大狗 嗅 我的 脚,彼此 建立 trust relationship。然后 在将手 伸到 铁栏杆 里面,抚摸 它的 毛发,让它的 舌头 舔 我的 手。如图6 所示: 图6 人 和 狗 之间的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 其实,real relationship 和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 之间 本身 也存在 relationship :对于 real relationship 认知 越深入,非常 有助于 发展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反过来,貌似 没有 这么大的 效应。正因如此,科学 研究 越发达的 国家,其创造 发明 也越发达。这一点,从来 都没有 例外过。 非常 可惜的 是 汉语(思维) 是 对象 思维(object thinking),而非 关系 思维(relationship thinking),人际 关系 除外 。自然 语言 在 relationship 方面,属于 纯粹的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其表现 就是 语法(grammer)。古汉语几乎没有什么语法,现代汉语 虽然是 鲁迅 那代人,通过 借助 拉丁语 对古汉语 改造 而来,但是,语法 仍然 简陋、模糊 不清。正是 这个 原因,采用 汉语(思维),无论 是 学习 数学 和 科学,还是 从事 数学 和 科学的 研究 工作,其效果 远远 不如 采用 英语。 本文 将 relationship 分为 real relationship 和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对于 中华 民族的 发展 和 当下的 社会 治理,都有 深远的 意义 。无论 是 工作,还是 生活,relationship 广泛 存在。我们 必须 仔细 区别(很多 时候,还需要 实证),哪些 关系 属于 real relationship;哪些 关系 属于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对于 real relationship,我们 只能 遵循,而不能 采用 蛮干式 创造;对于 constructed relationship,我们 可以 大胆 创造,“ 人竟 天择,适者 留存 ”,从而 将 中华 民族的 现代化 事业 推向 新的 高度! 此外,我们的 学习 和 教育,自古以来 都是 学习 和 教育 objects(各种 孤立的 知识点),从来 都不是 学习 和 教育 relationship,反而 割裂了 真知 之间的 联系。正因如此,中国的 教育,整体上 是 死记硬背 和 囫囵吞枣。因为,人 是 有 soul and spirit的 生命,长时间 采用 死记硬背 和 囫囵吞枣的 方式 学习,导致 学生 普遍 厌学。学习 成绩 不仅 无法 提升,而且 还会 产生 伴随 一生的 心理 问题。 综上所述,如果 中华 民族 不发生 一场 认知 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解决 “面对 一个 观点,中国人 应该 听谁的?” 和 “如何 认知 世界” 这两个 问题,那么,中华 民族 绝不可能 实现 真正的 崛起! 改造 中华 民族 系列 博文 链接
个人分类: 教育|1872 次阅读|2 个评论
改造 中华 民族 之六:认知 革命
热度 5 张能立 2016-4-23 20:02
直截了当地说,认知 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就是 要解决:“面对 一个 观点,中国人 应该 听谁的” 这个 问题。 图1 是 正在 使用 水壶 烧开水。 图1 水壶 烧水 - 1 问题:“水壶的 水 烧开了 吗?” 面对 这个 问题,有如下 几个人 表达 观点: K 是 祖宗中的 圣人。K:“我 是 祖宗 兼 圣人,我 认为 壶中的 水 烧开了。” X 是 leader。X:“我 是 leader,我 拥有 power,我 认为 壶中的 水 没有 烧开。” M 是 首富。M:“我的 钱 最多,我 认为 壶中的 水 也没有 烧开。” T 是 全球 著名奖 获得者。T:“我 是 中国 本土 第一位 全球 著名奖 获得者,我 认为 壶中的 水,快烧开了。” S 是 最大的 海龟。S:“我 是 中美 两国 院士,我 认为 壶中的 水,离 烧开 还有 一段 时距。” 亲爱的 读者 朋友,“ 水壶的 水 烧开了 吗? ” 这个 问题的 答案,我们 应该 听 上述 人士中的 哪一位?或者 换一个 角度: 如何 判断 水壶中的 水 是否 烧开? 显然,对于 有生活 经验的 人 来说,可以 从 水壶嘴 冒出的 水蒸气的 大小 来判断。如果 水壶嘴 冒出的 水蒸气 很浓,且 水蒸汽 向上 扩散的 轨迹 很准直,那么,水壶中的 水 一般 都是 烧开了的。 这是 通过 水壶中的 水的 温度 与 水壶嘴 冒出的 水蒸气的 浓度 之间的 relationship 来判断的 。 当然,水壶中的 水 是否 烧开,归根到底 是 要揭开 水壶 盖子 来观察。如图2 所示: 图2 水壶 烧水 - 2 “ 水壶 中的 水 烧开了吗? ” 这个 问题 是 一个 生活 问题,并不是 一个 严格的 科学 问题。严格的 科学 问题 是:水壶中的 水温 有 100 度吗?对于 这个 问题的 回答,显然 只能 采用 温度计 来 测量。 发生于 14~17 世纪 欧洲 文艺 复兴 运动,其意义 和 价值 可以 从 多个 维度 来解读。其中的 一个 很有 价值的 解读 是:这场 理性 和 人性 复兴 运动,旨在 解决 “ 面对 一个 观点,人们 应该 听谁的 ” 这个 问题。可惜,如此 有价值的 解读,迄今为止 仍然 被我们 中华 民族 所忽视。 毛泽东 晚年 虽然 错误地 发动 “文化 大革命”,导致 民族 灾难,但是,我们 仍然 不能 因此 否认 毛泽东 言行 仍然 存在 正确的 一面。就“ 面对 一个 观点,中国人 应该 听谁的? ” 这个 认知 问题 而言,毛泽东 是 中华 民族 历史上 第一个 提出 要从 实践 中 解决 认知 问题的 人。为此,他 写出了 不朽 认知 名篇 “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要知道 与 他 同时代的 鲁迅、胡适、陈独秀、蔡元培 等人 都没有 写出 这样的 哲理性 文章,另外,毛泽东的 学历 满打满算 也就是 一个 中师,且还没有 喝过 洋墨水。考虑 毛泽东 受教育的 背景 和 最终 达到的 思想 高度,说 毛泽东 是 天才 也不为过。因为,即使 在21 世纪 科学 如此 发展的 今天,也很少 见到 中国 院士们 思考 和 讨论 这个 问题。 图3 毛泽东 著作 通过 “ 水壶的 水 烧开了 吗? ” 这个 生活中 再普通 不过的 问题的 讨论,我们 可以 明白:面对 一个 观点,我们 不能 听 祖宗、圣人、leader、巨富、院士、大海归 等显赫 人物的,而是 要 运用 relationship 等 科学 思维 进行 判断,最终 还是 需要 实证 检验。 同理,我们 在教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 等等 领域,我们 老百姓 仍然 还要 面临 许许多多 “ 水壶的 水 烧开了 吗? ” 这类 问题。我们 仍然 不能 拿 显赫 人物的 观点 作为 判据,仍然 还要 自主 运用 数学 和 科学 思维 来进行 分析,最终,观点 还是 需要 接受 实证 和 历史 检验。 面对 数字化、信息化 和 因特网化 时代的 各种 危机,如果 中华 民族 不发生 一场 认知 革命,解决 “面对 一个 观点,中国人 应该 听谁的?” 这个 问题,那么,中华 民族 绝不可能 实现 真正的 崛起! 改造 中华 民族 系列 博文 链接
个人分类: 政论|1827 次阅读|15 个评论
宇宙的命运和人类认知的极限
热度 4 ProteinGod 2016-2-14 00:10
尽管不确定性原理似乎已经成为理论物理不可动摇的基本原理,但是爱因斯坦的疑虑则显得更加深刻:不确定性原理背后是否有着更深层次的确定性原理支配着宇宙的一切?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宇宙和人自身的终极命运。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宇宙的一切行为都是预先设定好的,包括任何人的一生的命运,每时每刻发生的事情。如果世界最终是绝对量子化的(包括时间、空间、质量、能量等一切基本物理量),那么宇宙中的总信息量是有限的,无论这个数字有多大;这种情况最终使得人的大脑信息量(势)必定小于整个宇宙或宇宙中某些事件的集合的信息量(势),无法建立一一映射关系;因此这种情况也势必导致不可知论(或者说不可知论是正确的)。 如果世界最终是连续的,那么宇宙中的总信息量是无限的;宇宙的部分信息量也可以是无限的;人的大脑理论上也可以产生无限信息,大脑可以和整个宇宙建立一一映射关系;宇宙的一切都可以被认知,只要时间足够长,人的知识积累足够多。 这一点可以用集合论非常清晰的描述,如果宇宙的总信息量是无限并且不可数的,可以设为实数集R,人脑是其子集,不失一般性可简单设为(0,1)区间,显然存在(0,1)到R的一一映射。在无限可数的信息量情况下这个关系依旧成立。但是一旦宇宙的总信息量(势)为一个确数,设为n∈N(自然数集),并且n≠+∞;人脑总信息量(势)为m∈N(自然数集),并且m≠+∞。显而易见mn并且不存在任何关系可以使人脑和宇宙之间一一映射。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结果:“无限的宇宙(指信息量)反而可以被全部认知,有限的宇宙反倒不可被全部认知”。 不过,泛泛地去谈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正确与否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有任何结果。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去讨论这个问题,这些条件包括人类当前阶段知识水平,认识的深度、广度和时效性等。认知的本质实际上是建立人脑和宇宙之间的映射函数的一个过程。如果宇宙和人脑都是无限连续,在有限认知时间内建立人脑与宇宙的一一映射的连续函数是否可行依旧是个问题。当然,如果宇宙本身就早已设定了整体和局部之间完美的映射函数,人类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和“执行”这个函数的确是有可能的。
1006 次阅读|4 个评论
脑结构 与 做事的 能力
热度 5 张能立 2016-1-31 15:48
在上一篇 “ 药、脑 和 中国的 出路 ” 博文中,笔者 将 国人的 认知 特征 总结为 3种 结构:“中药 脑”、“中成药 脑” 和 “科学 脑(西药 脑)”。“中药 脑”的 思维 特征 是:对 任何 事情的 分析,均 采用 祖宗 遗产(思维、汉语 和 文化) 体现出的 “算术式、单变量、非实证” 思维 模式。“科学 脑”的 思维 特征 是: 对 任何 事情的 分析,均 采用 数学 和 科学的 “数学式、多变量、关系、实证” 思维 模式。“中成药 脑”的 思维 特征 是: 对 任何 事情的 分析,均 采用 “中药 脑” 和 “科学 脑”的 混合 形态 思维 模式。 “中药 脑”的 思维 特点 是: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一抓就灵”的、“立竿见影”的、“万事 都有 例外”的。“科学 脑”的 思维 特点 是:动态的、全面的、关联的、“万事 都有 因”的。“中成药 脑”的 思维 特征 是:凡事 要 有利于 我--“中药 脑” 思维 对 我 有利,我 就 采用 “中药 脑”;“科学 脑” 思维 对 我 有用,我 就 采用 “科学 脑”。 显然,不同的 脑 结构(认知 结构),具有的 能力 存在 差异。为了 说明 3 种 脑 结构 具有的 行为 能力的 差异,笔者 采用 农民 种田 类比。究其原因,一方面 笔者 是 农民的 后代,对 农民的 思维 及 能力 比较 清楚;二是 以 种田 类比,任何 读者 理解 都不会 存在 问题。图1 是 具有 “中药 脑” 结构的 农民 具有的 种田 能力,图2 是 具有 “中成药 脑 ” 结构的 农民 具有的 种田 能力,图3 是 具有 “科学 脑 ” 结构的 农民 具有的 种田 能力: 图1 “中药 脑” 对应的 种田 能力 图2 “中成药 脑” 对应的 种田 能力 图3 “科学 脑” 对应的 种田 能力 各位 读者,中国 当下 正在 追求的 现代化,不是 追求 图1 和 图2的 那种 文明 形态,而是 追求 图3 体现出 现代 文明 形态。可是,当下的 中国,从 高高在上的 庙堂 诸公,到 人数众多的 黎民百姓,有多少人的 脑 结构 是 “科学 脑”的 呢? 如果 采用 “中药 脑” 或 “中成药 脑” 追求 图3 所示的 现代化,那么,这不是 当代版的 “刻舟求剑” 的么? 为了 中华 民族的 崛起 和 持续 发展,尽快 将 国民的 “中药 脑” 和 “中成药 脑”,改造成 “科学 脑”,是 我辈 教育 工作者的 庄严 使命!
个人分类: 教育|1761 次阅读|12 个评论
药、脑 和 中国的 出路
热度 9 张能立 2016-1-29 23:22
不管 从哪个 角度 观察,中国 是 世界上 具有 鲜明 特征的 国家。从 历史 角度看,中国 是有 5000 多年 历史的 国家。从 文化 角度看,虽然 屡遭 外族 侵略,但是 中华 文化 一直 延续 至今。从 文字 角度看,汉字 是 唯一 延续的 象形文字。 不过,以上的 观察,都是 从 人眼 可以 直接 感受的 特征 来讲的。自古至今,几乎 没有 见到 有人 从 大脑的 认知 角度 这个 方面 来观察 中国。谈这个 问题 之前,我们 不妨 先看看 当今 中国人 相信 和 服用的 药物 有哪些。 事实上,无论 是 中国的 正规 医院(无论 是 三甲 医院,还是 普通 医院),还是 市面 流通的 药物,有三大类:中药、中成药 和 西药。如图1、图2、图3 所示: 图1 中药 图2 中成药 图3 西药 上面 三种 不同 类型 药物的 特征 如下: 1. 中药 是 复方 植物药。即使 能够 治好病,也不知道 是 什么 药材 起了 作用,更不用 谈 药物 分子式 这类 更加 基础的 东西。治病的 机理 采用 具有 充满 幻想色彩的 黄帝内经 等理论 来解释。 2. 中成药 是 采用 中药材 加上 西药。例如 999 感冒灵 颗粒,就是 在三叉苦、岗梅 等中药材中 加入 对乙酰氨基酚 西药 成分。一般 来说,中成药 肯定 能够 治病,原因 是 其里面 包括 有效的 西药 成分。治病的 机理 肯定 也是 中医 阴阳 机理 加上 科学 机理 来介绍。简单地说,就是 尽量 挑选 中医 和 科学(西医) 里面的 “褒义” 观点。至于 药物 分子式 是 中药材 无法 说清,但是,西药 成分的 分子式 是 清楚的。当然,中成药 能够 治病,到底 是 其中的 中药材 或者 西药 成分 起作用,还是 两者 都起 作用,到现在 仍然 是 谜团。 西药 是 科学 药物。说是 科学 药物的 意思 是:一方面,每一种 西药的 分子式 和 分子量 都是 一清二白,没有 半点 含糊 之处。另外 一方面,西药的 疗效 都是 经过 “随机、大样本、双盲、对照组 实验”,经过 多次 临床 实验 才被 确定的, 药理 作用、毒理 研究、 药代 动力学、常见 不良 反应 等等 诸多 方面,均有 较详细的 说明 或 解释。简单地说,西药的 疗效 是 可以 说清楚的。 与 中药、中成药 和 西药 相对 成趣的 国人 思维 问题的 模式 也有 三种(脑):中药 脑”、“中成药 脑” 和 “科学 脑(西药 脑)”。“中药 脑” 是 纯粹 采用 中国 思维(算术式 单变量 和 非实证 思维) 分析 和 看待 问题。“中成药 脑” 是 既有 中国 思维,也有 科学 思维。“科学 脑(西药 脑)” 是 纯粹的 科学 思维 (数学式 多变量、 关系 和 实证 思维 ) 。 在 鸦片战争 失败 之前,整个 民族(皇帝、王公大臣 和 国民) 基本 不知道 欧洲 已经 发生了 文艺复兴 这样的 翻天覆地的 变化,仍然 都沉浸在 “中国 是 世界的 中心 之国” 这种 幻想 之中。可以 说,在 鸦片战争 之前,中国的 列祖列宗 和 子孙们,都是 “中药 脑”。“中药 脑”的 典型 代表 肯定 当属 孔子、老子 和 庄子。如图1 所示: 图1 孔子、老子 和 庄子 鸦片 战争的 失败,面对 民族的 生死存亡,各方 仁人志士 都在 努力 摸索 不同的 救亡图存 之路。主要的 口号 或者 路线 有:“实业 救国”、“教育 救国”、“革命 救国”。因 历史 命运 使然,中国 最终 走上了 “革命 救国” 这条路。不过,虽然 “教育 救国” 没有 成为 最终 选择,但是,在 蔡元培 等 中国 近代 教育家的 卓有成效的 工作下,诞生于 欧洲的 科学,迟迟 还是 来到了 中国。在 现代 数学 和 科学 影响下,中国人 除了 继续 保持 祖宗的 遗产(中国 思维、汉语 和 传统 文化)的 情况下,还是 学习 和 运用了 西方 元素(科学 思维、英语 和 创新 文化),于是,中国 知识 分子 阶层,或者 接受了 现代化 教育的 国民的 思维 模式,被改造 成为 “中成药 脑”。“中成药 脑”的 典型 代表 有:胡适、蔡元培、陈独秀 等人。如图2 所示: 图2 胡适、蔡元培 和 陈独秀 在古代 农耕 文明 时代、 “中药 脑” 曾经 是 世界上 最有 智性(intelligence)的 大脑,造就了 万邦 来朝的 唐朝 盛世(公元 627~649)。可是,等 人类 文明 从 农耕 文明 步入 工业 文明的 时候,中国人的 “中药 脑” 面对 英国 鬼子的 “科学 脑”,就只有 被动 挨打的 份儿。于是,当1840年 鸦片战争 爆发后,清王朝 最终 不敌 英国 鬼子的 “无敌 舰队”,战败 割地 求和 就是 自然的 事情。正是 由于 看到 “中药 脑” 不敌 欧美 鬼子的 “科学脑”,陈独秀、鲁迅、蔡元培、胡适 等人 才 振臂 高呼:“民主 和 科学”,经过 差不多 100年的 “西风东进”,中国人的 大脑 从 “中药 脑” 进化到了 “中成药 脑”。于是,在解决了 “救亡图存” 这个 问题后,迎来了 “30年” 改革 开放的 成功(1978~2015)。可是,现代化 建设,终归 不是 中国 农民式 种田,只需要 “中药 脑” 或 “中成药 脑” 就行了的,而是 需要 “科学脑”:分析 GDP、人口、就业、环保、社保、医保、 交通、 教育、文化、政治 等等 变量 及 这些 变量 之间的 关系。正是 主事者的 大脑,当下 停留在 “中药 脑” 或 “中成药 脑” 这个 状态,导致 决策者 无法 厘清 这些 变量 之间 错综复杂的 关系,于是,从2015年 开始,中国 步入 雾霾、老年化、经济 持续 下行,股市 断崖式 下跌 等等 令 决策者 措手不及的 境况。 如图3 所示: 图3 脑的 模式 及其 影响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梳理 中国 自鸦片战争 以来 国家 建设 和 治理的 经验,不难 看出,主事者的 “脑 结构” 决定 民族 和 国家的 兴 与 衰。面对 中国 现代化 过程中 “剪不断,理还乱”的 众多 问题,“中药 脑” 和 “中成药 脑” 要么 是 束手无策,要么 是 想当然式 拍脑袋(典型 案例:股市 熔断)。要想 解决 现代化 众多 彼此 耦合的 复杂 问题,主事者 必须 是 “科学 脑” 才行!否则,只换人,不换脑的话,那么,中国 问题 无解。
个人分类: 科普|1901 次阅读|22 个评论
如何 使得 亮区(right) 更大?
热度 1 张能立 2016-1-25 08:59
“亮区(right)” 是 笔者 在 “ 青椒 如何 战胜 院士 ” 博文中 提出的 一个 概念,意指 人(类)的 正确 认知。毫无疑问,不管 人(类) 是否 意识到,人(类) 都在 有意 和 无意 寻求 正确的 认知。 为什么 会这样?借用 达尔文的 演化论 就容易 理解。因为, 正确的 认知 是 行动 正确的 前提 。任何 行动的 偏差,将会 带来 不利的 后果。因此,追求 认知 正确的 族群,将会 比 不追求的 族群,更有 生存 优势。于是,在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 规律 面前,人(类) 自然 就会 选择 愿意 追求 正确的 认知。 接着 就会 产生 一个 问题:既然 “亮区” 这样 重要,如何 使得 人(类)的 “亮区” 最大化的 呢? 不论是 宋代 大文豪 苏轼 所言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代 明君 唐太宗 所说的 “吾有三镜”,还是 俗话 “功夫 在诗外”,无不是 阐明了 一个 认知 方法:要想 寻找 某域内的 问题的 答案,很多 时候,必须 跳出 “域内”,到 “域外” 才有 可能 。 一个 不争的 事实是:面对 海量的 信息 处理,计算机 差错率 惊人地 低。计算机 是 如何 做到 这点的 呢?图1 是 计算机 信息 处理 示意图: 图1 计算机 信息 处理 示意图 计算机 接受 外界 输入的 信息,然后 通过 事先 编制好的 计算机 程序 对 输入的 信息 进行 处理,最后,将处理后的 信息,通过 屏幕、打印机 等外设 进行 输出。现在的 时代 是 数字化 时代(digital age),全球的 计算机的 数量 是 一个 非常大的 数字,其中,许多 计算机 是 夜以继日 不间断地 工作。计算机 处理 信息,差错 如此 之下,奥秘 就是 计算机 对 信息 处理的 方法 是:Logic, Math and Science。 人脑 处理 信息 与 计算机 处理 信息 有相通 之处,同时 也有 很多的 不同。图2 是 人脑 信息 处理 示意图: 图2 人脑 信息 处理 人脑 信息 处理 有与 计算机 类似的 方面:输入 信息(input), 处理 信息(process)、输出 信息(output)。对于 人(类) 而言,输入 信息, 就是 人(类) 通过 五官 主动 或 被动 接受 各种 信息,处理 信息 就是 采用 某种 思维 方法,对 输入的 信息 进行 加工。输出 信息(output),就是 向 外界 输出 自己的 观点 或 行动。 对于 当下的 中国人 而言,对信息的 加工 模式(思维 方式) 有 3种 类型:“中药”、“中成药”、“西药” 。“中药” 思维 模式 就是 易经、黄帝内经 之类,“西药” 就是 Logic, Math and Science。“中成药” 就是 “博采众长”,“中药” 思维 也要,“西药” 思维 也要,追求 “疗效 为王”。近代 科学 和 人类 文明史 表明:“西药” 这种 信息 加工 模式,显然 是 最为 可靠,差错 最小的 思维 方式。 人脑 信息 处理 也有 与 计算机 不同的 一面:相当于 计算机 而言,人(类) 是 有 心灵的 生命,因此 人类 具有 非生命体 计算机 所不能 具有的 特征:偏见(prejudice)、情绪(emotion) 和 勇气(courage)。偏见 将会 类似 滤镜 那样的 作用,使得 进入 人脑的 信息 已经 失真。“garbage in, garbage out”(垃圾 信息 进,垃圾 信息 出)。失真的 信息,势必 导致 得出 带有 偏见的 结论 或者 行动。即使 人脑 也能 像 计算机 那样,采用 纯的 Logic, Math and Science 来处理 信息,也还是 会受到 情绪(emotion)的 制约。情绪 对于 人脑 信息 处理的 影响 及其 后果,当代 最典型的 莫过于 “平西王” 对 王快捕的 一巴掌,彻底 改变了 “平西王” 自己的 命运。当然,情绪 并完全 是 不好的。人(类)的 每一个 创新 都与 情绪 密切 相关。往往 情感 丰富的 人,创新 意识 和 能力 也较一般人 强。勇气(courage) 将会 影响 人(类)的 言行。即使 人(类) 通过 信息 处理 得出 正确的 观点,但是,是否 有勇气 表达 或者 行动,仍然 是 一个 大问题。 综上所述,人(类) 要想 “亮区”(right) 最大化,除了 必须 “师从” 计算机,采用 Logic,Math and Science 之外,必须 最大 限度地 抛弃 偏见,善用 情绪 好的 一面,控制 情绪 不好的 一面,最终 还要 有勇气 表达 和 行动! 消除 偏见(prejudice)、提升 情绪(emotion) 控制力 和 培育 勇气(courage),恰恰 是 中国 教育的 结症 之一。如果 中国的 教育,乃至 社会 改革,不注重 这3个 问题,那么,无论 是 我们 被动 应对 美国的 挑战,还是 主动 挑战 美国,我们 必败无疑!
个人分类: 科普|834 次阅读|1 个评论
依赖于五感的科学 超越五感的科学人文
sunyu367 2015-8-27 12:03
偶然读到博文 「悬而未决的物理学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368269do=blogid=916159 有了一点感想,于是写在下面: 现代人类认识世界愈发依赖于视觉 或者说是依赖基于视觉呈现的探测器 或许是出于这个原因 才会有 “明” “暗”的称谓 人类的五感 触觉 嗅觉 听觉 味觉 和 视觉 中 发挥到极致的是视觉 能够“非接触”感知的 也是视觉 这或许是我们作为人类的局限 现代科学 往往不依赖于 五感以外的证据 起码是不信赖 所以 第六感 (感性直觉及理性推理)只能够在数学和理论物理中部分存在 通常还要以基于五感的普遍认知来佐证, 狭义相对论获诺贝尔奖,广义相对论最终未能获,或许与此有关 至于 第七感(信念与崇拜存在) 科学家往往谓之”玄学“ 究其原因 还是以上所谓的 第六感 和 第七感 非常人普遍所有 可见 依赖于五感的科学认知 是地道的现实主义产物 虽然 科学的本真 重要 但 总感觉缺少些浪漫主义情怀 很多科学家 追求理论物理和数学所能触碰且能被接受的那部分认知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种科学的人文需求 也正因为如此 科学 才会有若干 令人神往 甚至引人折腰 的 悬而未决
2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男人和女人对工作能力认知之别-不分国别
热度 18 janenana 2015-6-29 09:26
男人想成为自己想象中的自己,女人想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2015/06/29 记于黑龙潭! 小L是美国名校的华裔博士研究生,我们已经是认识很久的朋友。她说她想找我谈谈她的博士课题,顺便也问问我到底都在做什么样的工作。她在我们的城市只呆一天的时间,那天下午她来到我的桌前非常不好意思的问我有没有时间。当时我的另外一位同事正在递表格给我填,我没有来得及抬头小L接着说你没有时间也没有关系我可以下次再来!。但是天知道下次是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我会在哪个国家。 我的思绪突然被拉回我在剑桥大学实习的最后一天,我的项目导师Ruth跟我说:“纳纳,我希望你记住女人在学术研究上没有那么成功,是因为她们一直认为自己不行,但是你自己要摆脱这个心理束缚,男人可以做的女人也可以。” 20多年前我妈妈也和我说过同样的话:“你汉族朋友能做的事情,你也可以,你甚至可以更厉害。”---都能够感觉到她们的殷殷希望。 正如Ruth所说后来我对男女在学术甚至对自我能力上那么深刻的不同。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就开始帮忙一个加拿大的教授带过三个她的研究生做调查。第一个比我年长一些的瑞士男生,他自己买一个自行车就天天带我出去做调查,他自在到感觉他的事就是我的是一样。后面来了一个美国的男生,人非常独立,他和我寨子里的小学初中同学们打成一片在傣族寨子里交了一批朋友,大家一起帮他做调查。再后来来了一个华裔的男生,他自己买一个自行车,自己做调查,偶尔过来我办公室桌前说这是我这一周的工作内容。他们和我说话的时候自信满满,感觉他们做着世界上最牛逼的事情。后来我也带过一个中国的男博士生,他一副领导的范儿,在我帮他改他的文章的时候,他会叫我绕过桌子去插电脑适配器到电插板上。他有时候也会问我“什么时候改好我的文章”。有时候丢给我一个他做好的东西,让我两天内帮他改完。 我也有帮过女博士们。有一个亚洲国家的女生,她发给我她的proposal的时候,她会告诉我:纳纳,等你有时间的时候就帮我改,我不想麻烦到你,但是你要是能帮我改那就太好了---然后各种抱歉给我添的麻烦。即使是我的师姐们,她们偶尔叫我帮她们改东西,她们会问,你有没有时间帮我看看这个,有时候我会不客气的说,我没有时间,然后她们都会就此打住,再也不会问第二次。即使是那个美国很出名的报社女记者来找我,她也问我,不知道我可不可以采访你?一脸的抱歉。我们开始坐下来聊的时候她问道,你说话的时候我可以录音吗?中国的研究生师妹们也会非常不好意思的问我:师姐,可以帮我这个帮我那个吗? 虽然样本量太少,但是我所有的男女同事基本都可以以性别一分为二。男生在和我谈事情的时候总是用他们最舒适的姿势坐好之后侃侃而谈,幽默的偶尔穿插点小玩笑。而女同事们在说话的时候,一直脚尖朝着我另一只脚尖已经朝向门外,只等待我的一个脸色或眼色就会快速带着主人逃离现场。这样的情况一般不分国别。我之前也看到一个求职网站上说,女生看了一个招聘广告通常会认为自己100%的合格了之后,才申请这份工作,但是男生通常只有60%的能力就会申请。我攀岩两年,一直都没有什么大的进步,最近和一个刚刚开始攀岩4个月的男生一块儿攀,他已经比我好太多。我们不是技巧和力量上的差别而是我太喜欢考虑后果(比如如果我掉下来怎么办,我会不会撞到我的头),而不会考虑自己正在需要完成的任务。他则在考虑所有的因素安全和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在他掌控之后,便会认真的开始。给他做保护我也很放心,因为我了解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其实在和男生谈事情的时候,会比较顺畅也开心一些,因为他们比我们还放松,为什么不?有时候自己先放松了逻辑清晰了,别的人才会很好的回应你不是吗? 不管哪个国家(即使是在男女相对来说平等的我们国家)男女生的反应都是那么不同,这样的心理认知能力真的挺有意思。我认为和这几个因素有关: 不管国别对于小女孩的家庭教育都不倾向于培养女生的竞争意识,觉得女生太具有侵略性too aggressive 不太好;通常男生比较容易在球类比赛中得以培养和发挥竞争意识; 女性通常比较难接受到高等教育,最自我认知不足(但是这个好像在我们这样的研究所和学术场内不适用); 社会对男女分工的既定认知,和对女性工作能力的长期不重视和不认同。 男人比女人更知道怎么和自己相处。他们听的是自己的声音,但是女人缺忽略自己的感受和声音,听别人的声音。 我想说姑娘们,我们要说想做点东西,请像男人一样思考。多听听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考虑别人对你的判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见解。 (图片来自网络:中美对女性工作形象宣传不同,背后个有原因。)中国女性的宣传然我想起我妈妈年轻的时候,穿个傣族筒裙,发动拖拉机跳上车把拉了一车西瓜的拖拉机拉回家的情景。因为当时有一位男性挑衅说女生肯定不敢开大大的农用拖拉机,然后和我妈妈打赌说要是她能把拖拉机开回家就把车上所有的西瓜给她。结果我们家吃了一个月的西瓜。
个人分类: 我的观点|13852 次阅读|29 个评论
历史学是科学
benlion 2015-5-2 18:28
不仅宇宙和生物演化,而且,社会和文明发展,都是具有时间、空间和运动,以及文化因素交流与构造的客观过程。 埃及、巴比伦和三星堆、玛雅等属于远古形态的文明,约公元前 1500 年后,人类进入发展古典文明的时期,导致了轴心时代。 公元后 6 世纪到 16 世纪为东方中国、阿拉伯的文明发展时期,而后,经历大航海时代转向了查理曼欧洲、英联邦文明的发展。 不仅中古代存在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导致了文化交流,如佛教、开封犹太教,而且,欧洲文明也是建立在中国、阿拉伯和希腊文明的基础上。 (科学的体系:自然、社会、认知和人工科学) (科学的过程:中国、阿拉伯到查理曼、英联邦) 注:约公元前1500年,以色列出埃及和中国商朝、印度吠陀文化和希腊迈锡尼文明等形成。 ( 2011 年 -2015 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文明|193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一图 看懂 学习 层次
热度 13 张能立 2015-5-1 10:16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古今中外,社会的 演变 导致 人 还是 被 分为 “三六九等”的。既然 分层 是 既往 和 当下的 社会 发展 规律,那么,学习 是否 有 层次 之分? 事实上,不管 什么人,不管 身处 何地,学习 都是 有 层次 之分的。图1 是 学习 的 层次: 图1 学习的 层次 从上图 可以 看出,学习 分为 3个 层次:Skill(技能)、Concept(概念)、Thought(思想)。将 学习 分为 三个 层次,并不是 要 否定 技能的 重要性,而是说,技能的 目的 仍然 还是 要在 解决 生计 问题的 基础上,追求 概念 及 思想的 理解,而 不是 去 妨碍 概念 和 思想的 理解。从 当下的 客观 事实,不难 明白,无论 是 中国的 老师 和 学生,还是 老百姓,整体上 均是 处于 Skill(技能)这个 层次,极少数人 处于 Concept 这个 层次,无人 处于 Thought 这个 层次。因为,当下 几乎 没有人 告诉 学生 学习 应该 努力的 方向,太多 有 潜质的 苗子 被 耽搁了。相反,在 中国式 奥数的 激励下,有 潜质的 苗子 都在 Skill 这个 层次 乐不思蜀。 从图1 也可以 看出 中西 教育的 理念 和 过程的 不同。欧美的 教育,是 将 学生 通过 基本的 Skill 训练 往 Concept 和 Thought 方向 培养。当然,最终 能够 成为 提出 Thought的 人,肯定 还是 屈指可数的。但是,一般 欧美 学生 基本 都 掌握了(至少 是 了解) Concept 这种 思考 问题的 方法。可是,中国的 教育 则 不一样。特别 是 当下的 奥数 与 升学 捆绑,将 中国 学生的 思维 品味 固化 在 Skill 这个 层次。很少 有 老师 真正 意识 到 概念 在 学习 过程中的 地位 和 作用,几乎 没有 老师 向 学生 指出:学习的 最高 层次 是 思想。正是 中国 教育的 这个 致命 缺陷,导致 “钱学森之问” 永远 无解(假如 不 效仿 欧美 教育 和 学习 目标 及 路径的 话)。 Concept(概念) 到底 在 学习 或 做 研究 过程中,处于 一个 什么 样的 地位的 呢?美国 著名 逻辑学家 D.Q. McInerny 在其 逻辑学 名著 BEING LOGICAL 论道:“An idea is the subjective evocation of an objective fact. Clear ideas, then, are ideas faithfully reflect the objective order from which they derive. Unclear ideas, conversely, are those that give us a distort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objective world. They link us to world. If they are clear ideas, the links are strong.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clarity our ideas is to look through them to the objects they represent.”(大意:概念 是 客观 事实的 主观 抽取。 清晰的 概念 忠实地 折射出 客观 秩序,这种 客观 秩序 是 概念的 起源。与此相反,模糊的 概念 给予 我们 客观 世界的 歪曲 表达。概念 是 我们 认知 客观 世界的 桥梁。如果 概念 越 清晰,那么,这座 桥梁 越 牢固。让 我们 大脑 里面的 概念 清晰的 最有效 方法 是 严格 认真地 审视 概念 是否 有 对应的 客观 事实。)D.Q. McInerny教授 在著作中 进一步 强调:“Match Ideas to Fact and Match Words to Ideas”(大意:概念 要与 事实 匹配,表达 概念的 文字 要与 概念 匹配)。 如果 明白了 Concept(概念) 及 其 清晰度 在 学习(其实,也就是 人的 智力 发展)过程中的 承上启下的 决定性的 作用的 话,那么,我们 可以 审视 一下 当下的 “现代汉语” 对于 概念的 表达 问题(Match Words to Ideas)。当下的 “现代汉语” 对 现代 数学 和 科学的 概念 表达,将 本来 用 英语 清晰 表达的 Concept(概念) 变得 模糊了 起来。例如:函数 是 一个 什么 数?高数 是 一个 什么 数?函数 是 从 function 翻译 过来的。美国 加州 小学 数学 教材 对于 function的 定义 是:A relationship where one quantity depends upon another quantity is a function.(大意:一个 量 依赖 另外 一个 量的 这种 关系 成为 function)。加州 教材 配有 一个 function 示意图,用来 帮助 学生 理解 function的 含义。如图2 所示: 图2 Function 显然 将 function 翻译 为 “函数” 是 一个 错误的 翻译,因为,这非常 容易 与 整数、分数、小数等 数 混淆 起来。高数 是 高等数学(advanced mathematics)的 简称。这种 简称的 做法 是 典型 不注重 Concept的 产物,仍然 是 错误的 做法。因为,这样 简称,进一步 加剧了 各种 数的 概念的 混乱 程度。有人 将 函数 这样 错误的 翻译,仅仅 归于 翻译者的 语言文字 水平,这种 看法 是 不公平的。因为,函数 和 高数 这样的 汉语 词汇,是 汉语 这种 象形文字 独有的 构词法 特征 决定的。此外,函数 这样的 错误 或者 不贴切的 翻译,在 现代数学 和 科学 教材 之中 比比皆是。不管 翻译者的 语言文字 水平 如何,这类 错误 和 不贴切的 翻译,仍然 还在 数学和科学 教材 之中,就像 阻碍过 我们 老师 这些 过来人的 智力 发展 一样,正在 继续 阻碍 当下 学生的 智力 发展,这是 不容 否定的 客观 事实。当下 正在 对 司法领域的 冤假错案 进行 有错必纠。其实,比 这个 更加 重要的是,要对 用汉语 编写的 现代数学 和 科学 教材 中的 错误 及 不 贴切的 概念,进行 有错必纠。因为,司法领域的 冤假错案的 后果,仅仅 只是 影响 少数 当事人,而 教材的 “冤假错案” 是 要 影响 数代人的。 上面 是 简洁地 讨论了 一下 现代数学 和 科学 概念的 翻译 问题。我们 不妨 再看看 汉语 自身 对待 客观世界 的 认知 概念 问题。“上火、经络、阴阳、真气、丹田” 等等 这类 概念,因为 在 客观 世界 没有 找到 其 对应物,属于 典型的 幻想式 虚无缥缈 概念。许多 汉语的 其它 概念,与 这些 概念 比较 是 “五十步 笑 一百步”的 关系。 一方面 因为 汉语 属于 象形文字 语言,无论 翻译者的 语言文字 水平 多高,都 无法 真正 翻译 由 字母 这种 抽象 语言文字 表达的 现代数学 和 科学的 Concept。必定 将 字母语言 清晰 表达的 概念(不仅仅 是 现代数学 和 科学,也 包括 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 等等),弄得 模糊 起来。另外 一方面,“上火、经络、阴阳、真气、丹田” 这类 汉语 自身的 概念 本身 就是 虚无缥缈,因此,同样的 大脑,采用 英语 概念 来 构建 认知 系统 和 采用 汉语 概念 来 构建 认知 系统,其 智力 水平 是 大相径庭的。 其实,我们的 先人 孔夫子 对于 概念的 准确度 和 清晰度 也有 相当 清楚的 认知:名不正,言不顺。可惜,他 仅仅 是 将 这种 认知 用到 “克己复礼”上,而 没有 用到 对 大自然的 观察 和 理解之上。不然,非常 有可能 字母语言 将会 在 中国 诞生,进而 科学 也会 诞生 在 中国。 当下, 任何 真正的 学问 都是 由 思想 组成的,思想 是 通过 概念 来 表达 。Concept 在 学问中的 重要性 与 地基 对于 房屋的 重要性 没有 什么 两样。图3 就是 因为 地基 不牢 导致 房屋 倒塌。 图3 房屋 地基 不牢 图3 这样 地基 不牢的 房屋,如果 请 国人 去住,正常的 国人,决计 是 没有 人 愿意的。可是,眼下的 这种 “现代汉语” 表达的 Concept,在 思维 这座 大厦 里面,就类似 图3 这样的 地基。 对于 采用 “现代汉语”的 概念 构造的 思维 大厦的 危险性, 国人 要么 被 蒙蔽了 茫然不知,要么 被好心人 告知,仍然 不肯 离开。个中 缘由,耐人寻味。 笔者 这篇 博文 是 受 伟大的 德国 哲学家 康德的 认知论 和 伟大的 英国 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的 教育观 启迪 而成。康德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 说道::“Thus all human cognition begins with intuitions, proceeds from thence to conceptions,and ends with ideas.” (大意:人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再从感觉上升到概念,最后形成思想)。怀特海 在《教育的目的》中写道:“What we should aim at producing is men who possess both culture and expert knowledge in some special direction. Their expert knowledge will give them the ground to start from, and their culture will lead them as deep as philosophy and as high as art. I think that Hegel was right when he anlysed progress into three stages, which he called Thesis, Antithesis, and Synthesis; though for the purpose of the application of his idea to educational theory I do not think that the names he gave are very happily suggestive. In relation to intellectual progress I would term, the stage of romance, the stage of precision, and the stage of generalisation.”(我们的 教育 目的 是 培养 这样的 人才:他(她)们 既有 文化,又有 某一 领域的 专业 知识。他(她)们的 专业 知识 让 其 有 立身之本,他(她)们的 文化,将会 引导 其 追求 哲学般的 深邃 和 艺术般的 高雅。我 认为 黑格尔 将 分析的 过程 分 为 命题、反命题、综合 这三个 阶段 是 正确的。但是,将 他的 这个 概念 应用到 教育 理论 却不是 一个 引人入胜的 概念。 涉及到 智力的 发展 阶段,我 准备 采用 浪漫 阶段、精准 阶段 和 综合运用 阶段 这 三个 阶段 替换 黑格尔的 命题、反命题、综合 这三个 阶段) 将 学习 层次 分为 Skill、Concept 及 Thought,本身 也 体现了 黑格尔的 自然辩证法 思想。可以 将 Skill 视为 Thesis,Concept 视为 Antithesis,Thought 视为 Synthesis。其实,从 Skill 到 Concept,Concept 到 Thought,也 体现 出 Generalization 或 induce 思维 过程。反过来,从 Thought 到 Concept,从 Concept 到 Skill 体现出 Specialization 或 deduce 思维 过程。无论 是 个人,还是 一个 民族,其 思维 如果 按照 这些 思维 发展 规律 反复 自我 训练,那么,其 智力 将会 不断 发展。 可惜 也 可悲的 是,当下的 人类 社会,权力、财富、地位、感情、享受 这类 东西,充斥着 人脑,而 对 智力的 热爱,对 思维 规律的 自觉 运用,并 没有 统治 人类的 生活。 理解 和 认同 康德的 认知论 及 怀特海的 教育 目的 和 过程论,就不难 明白,当下的 教育 改革,不论 是 黄冈中学、杜郎口、衡水一中 等 体制内 教改 模式,还是 体制外 朱永新的 “新教育”等 民间 教改 模式,都是 热闹非凡 一阵,最终 都 不可能 逃脱 失败的 命运。事实上,不论 是 中国,还是 西方,谁的 教育 违背 康德的 认知论 和 怀特海的 教育目的 和 过程论,无论 刚开始 是 多么 火红,最终 都是 重蹈 失败的 覆辙。 任何 民族的 中兴 和 崛起,都是 以 教育 改革 成功 为 前提的 。这一点 不仅仅 在 英国、美国、日本 等国家 身上 得到 验证,其实,也在 中国 自身 阶段性的 成功 得到 佐证。如果 邓公 不恢复 高考 制度,断然 不可能 出现 现在 中国人 津津乐道的 “中国 经济 奇迹”。正因 如此, 本博文 不仅仅 是 指出了 学习的 层次,更为 重要的 是 指出了 采用 “现代汉语” 构造的 思维 大厦,犹如 打造 泰坦尼克号 豪华 游轮 。如果 不采用 康德 认知论 和 怀特海的 教育目的 及 过程论 为 标准,对 中国式 思维、汉语 和 文化 进行 革命式 改造,在此 基础上 对 中国 教育 进行 翻天覆地式 革命的 话,那么,采用 “现代汉语” 构造的 “泰坦尼克”号,虽然 华丽无比,但是,终究 还是 要 触礁 颠覆的。 至于 这座 “豪华游轮” 什么 时候 以 什么 方式 触礁 和 颠覆,正如 鲁迅 先生 曾说的“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但是从那里来,怎么地来,我也是不能确切地知道。”那样,笔者 也 不能 确切的 知道。但是,该来的 总归 还是 要 来的。 图4 泰坦尼克 游轮 有些 读者 对于 笔者 用 汉语 构造 思维 大厦 与 泰坦尼克号 游轮 联系 起来的 观点,深 不以为然,这点 没有 什么 费解的。正如 当初 登上了 泰坦尼克号 游轮的 游客,正在 上面 享受 美味佳肴 和 风花雪月,有人 要是 告诉 他们:你们 这艘 游轮 走不 多远 就会 触礁,游轮上的 游客 会 信的 么? 还是 让 历史 告诉 我们 一切吧! 后记;本博文 发表 后,得到了 周可真、李竞等 多位 老师的 点评 赐教。这些 老师们的 点评,一方面 丰富了 我的 认知,另外 一方面 也纠正了 我的 不足 或者 错误。在此,向赐教于 我的 各位 老师们,表示 衷心的 感谢! 相关 文章: 一图 看懂 中西 教育的 不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840-886001.html “汉语妨碍现代数学和科学学习及研究”相关博文合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840-791607.html
个人分类: 教育|3954 次阅读|42 个评论
中华知识分子的患有“政治幼稚病”吗?
热度 11 zlyang 2015-1-5 13:34
中华知识分子的患有“政治幼稚病”吗? 周恩来说: “我就不相信,革命搞好了,生产就会自然而然地上去。”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4-01-22,第八章 苦撑危局【5】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4/0122/c85037-24191146-5.html “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 貌似   “天下大事坏于奸臣者十之三四,坏于不通世故之君子者倒有十分之六七也!” “我仍然坚持没有调查是不可能有发言权的。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 俺对所谓的宪政,没什么好印象。 新华网,2014-10-24,《国平:依宪执政与 西方“宪政”不容混 淆》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24/c_1112970858.htm 新华网,2013-06-09,《对宪政问题的一些看法》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09/c_124840106.htm 科学社会主义这样的原则无法同维护资产阶级专政的宪政相容相通。 以下转载,不明真伪,请您指教! 中华知识分子的“政治幼稚病”(节选) 献曝野叟 2014-08-11 转载自: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9659452boardid=2   中华知识分子一贯犯有性急的“政治幼稚病”。“戊戌变法”康、梁不审时度势,怂恿光绪皇帝下密诏造反并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袁世凯这样的阴谋家身上,以致彻底失败;武昌起义成功清廷逊位宋教仁遇刺,孙中山不是理智地通过现成的国会进行斗争,而是不自量力地发动“二次革命”武装讨袁,致使共和失诸交臂。   插曲:近代史上犯“政治幼稚病”的典型当属南社大诗人柳亚子。建国初期与毛泽东几度诗词酬唱,竟昏昏然要求当“政务院总理”,“否则便回老家去隐居”……一个头脑冬烘的旧知识分子,逐鹿中原无寸功,根本不懂国计民生,政治理念不同,不懂治国操作,竟然要摘取革命胜利的硕果,颟顸到何种可爱的程度!毛泽东只好用“牢骚太盛防肠断”、“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等幽默诗句来劝慰和警醒他。   历史上众多犯“政治幼稚病”的惨痛教训,没有使广大中华知识分子觉醒,在政治斗争、民主诉求过程中文明地就事论事充分说理,分阶段、分步骤进行,而是屡屡采用过激言论和行动,把执政当局逼到不得不采取激烈措施的另一端。   叶帅的养女、《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戴晴认为:“ 8 平方事件”打断了中国政治改革的历史进程。这个结论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当年,邓小平、胡耀邦、赵紫阳“三架马车”真心实意地进行改革,中南海里聚集各方面专家参与制订的改革方案,如开放言论的《新闻法》、“国家军委”(军队国家化)的预案……均已初步成型,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只待时机成熟,改革措施就会一个一个出台……但某些自以为高明的“导师”,嫌改革的步子太慢,耐不住寂寞,“以反官倒”为幌子,或明或暗鼓动大学生闹街头政治,在86、89年掀起两波xc。致使最高领导把xc和某些政治、经济问题,一股脑怪罪于胡、赵两位开明的改革先锋,迫使胡、赵先后下台,政治改革嘎然而止……当年要是大家具有耐心,有问题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善意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支持邓、胡、赵的政治改革,让改革措施一个一个顺利出台,积累至今20余年,政治改革大业不是已成气候么?折腾成今日这样的僵持局面,知识界、学界的重大负面责任推卸得了吗?这真是应验了那句古话:“欲速则不达”。事实和经验证明:在头脑发热、群盲起哄的“街头政治”中,任何智慧者都无法冷静思考,都无法制止那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朝万丈深渊奔腾而去……因此,中国不需要、也不能再闹街头政治。风波过去,一大帮“事后诸葛亮”却铺天盖地发表文章,称颂胡、赵,直到现在。请问广大知识界:胡、赵两位这么好,这么优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现实真有点像民间俗语:“ 有癞子嫌癞子,冇得癞子想癞子! ”(现有的不知珍惜,失去了方知可贵)当年大家要是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劝慰和制止学生不要上街闹事,不要冲击政府,两位改革先锋就不至于匆匆下台,国家就会得到良性发展的机会。——面对血的教训,我们能否痛改前非,改正性急的“政治幼稚病”,变得聪明、理性、耐心一些呢?当前应该沉痛反思的是:如果再次遇到改革良机,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中华知识分子的另一“政治幼稚病”是“不懂操作”, 许多人总是用理想代替现实,心急火燎地希望一蹴而就, 毕其功于一役。   政治改革无比复杂、曲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普天之下第一难事”。一旦进行政改,要改变当前已达到、但不合理的平衡,必然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必然会遇到极大的阻力。因此,要经过一个“造就改革形势和环境”的漫长时期,积蓄力量,形成舆论,酿成“天下共识”,到时候“时势造英雄”,你不想改革都不成,政治改革就会水到渠成。   中华知识分子缺乏这样的耐心。他们总是自以为是,获得学历、学位或职称后,看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便认为一切要推倒重来。甚至幻想:如果“我上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大刀阔斧施展拳脚,就会河清海晏,天下太平。这样的人如果不幸上台,必定把事情搞砸,弄得更加糟糕。   知识分子要认识到:学好“实际操作”,是任何事物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以工人为例。翻开国家制订的《技术工人等级标准》,对每个级别的工人都明确规定了相应的 “应知”“应会”。“应知”是要懂得这门技艺的有关理论知识,“应会”则是在生产实践中应达到的操作水平。光有理论知识,不会操作,连技术工人都当不成,只能干粗笨活,打体力工。   又以医生为例。在医学院学了四年理论,还要临床实习一年,才能毕业。这“临床实习一年”,就是学习操作;光有理论,不会操作,是治不了病的。《黄帝内经》里那句“上工治未病”,就是把医疗看成一种与做工同样重要的技艺,不会医疗操作技艺,成不了“上工(高级医生)”。   当工人和医生,都要重视操作;人类社会的任何活动,包括社会管理,都需要重视操作;何况治理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国家呢?   在现实中人们看到,将一位知名教授提拔为大学校长却无法胜任,把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提升为管体育的官员却搞得一团糟,都是不会操作的结果。厘清这个道理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应该有自知之明,不是读了几本书,具备夸夸其谈的“马谡之才”,就可以治理好一个国家的。   但知识分子轻视操作,总认为高等院校毕业,拥有“硕士”、“博士”、“导师”头衔,便自以为了不得,“自比管(仲)乐(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跃跃然一试牛刀,“一匡天下”。历史上这种误己误人、误国误民的教训实在太多了。   中华知识分子“政治幼稚病”的第三个表现是:下车伊始,呜哩哇啦,指手画脚,好发议论。各种派别的人,根据各自的认识水平,站在各自的立场,对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各说各话,争论不休。为什么会出现各说各话现象呢? 就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都有偏差,只看到“自己看到”的一面,甚至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那面,获得的信息有限,没有了解事实的全过程、内涵和本质。   最典型的例证是人类对“天体物理(时空)”的认识:从“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到“宇宙中心”……从“牛顿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相对论”到目前“批驳爱因斯坦”……从“三维空间”到“六维空间”……什么“宇宙大爆炸”、“超星”、“暗物质”……高难度的专业理解使外行人望而生畏,仅仅了解几个词汇的肤浅令人齿冷。但目前这个领域提出的各种理论是正确的吗?我的猜想是:必定有错,不一定是宇宙的真实和真理,因为我们无法摆脱“地球人”的桎梏,对太空和宇宙了解得太少了。   政治领域和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我们小老百姓了解得非常少,像“雾里看花”,信息掌握不全面,十分局限,因此不能信口雌黄,轻易下结论;也没有资格指手画脚,指责执政当局“应该应该怎么样”,“应该应该怎么做”。   但不幸的是,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幻想当“帝师”、“智囊”希望议政参政的知识分子,仅凭一时一事、片言只语,就大发不负责任的议论。那些讲话或文章,常常来势汹汹,标新立异,引经据典,文张词扬,哗众取宠,因此颇能吸引和蛊惑一些不明真相的受众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招来一批粉丝和获得廉价的掌声,干扰了改革的大方向,造成了不良影响。   因此,所有中华有识之士都应该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要看到社会问题纠结缠绕的复杂,要理解政改须规避暗礁及其高度风险,要认识政改过程的艰辛和漫长,不要凭自己一时冲动或一知半解,就轻易发表耸人听闻奇谈怪论;要把握当前千载难逢的有利形势和机会,不要给执政当局制造麻烦或增添阻力,要真心实意支持改革,极具耐心地等待一小步、一小步政改措施的出台,积跬步而成千里,从而逐步实现中华民族长治久安、国强民富的宪政梦。
4679 次阅读|28 个评论
认知,设计原理与过程
whiskymay 2014-8-28 10:54
认知,设计原理与过程 内容概述:论文正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认知理论部分和认知应用部分。前者包括客观事物、认知、重构三个方面,在这三个方面中,作者认为认知是基础,并分别探究了客观事物的现象及人对现象的感受的积累性和差异性,论述了认知的和重构的基本过程;后者多方面分析了设计师的认知、重构、设计过程,探究了设计师应如何认知世界,认知设计目标,以完成更合乎目的的设计。 关键词:认知,积累,设计,创造 1 认知解析 客观事物,绝对事物,具有不可知性。人所感受到的事物只是感觉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是客观事物的某些表象,是“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屏障 ” 。这种感受在胡塞尔现象学中被称为“现象 ” 。 在其现象学中,胡塞尔认为现象是面向对象的意向性活动,或者成为精神现象;关于对象的感受,是从感知层面的现象,但不是本质现象。 不同人对同一客观事物有不同感受,形成不同现象,对不同现象又存在着不同认知。这种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差异性和独特性是绝对的。首先,变化是无处不在的。万物的组成部分原子本在不断变化,故物在变化,同样人也在变化。其次,变化在积累。时间流动有其绝对性,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未来人类返回到过这个时代。流动的时间产生因果。此时的变化起因于先前的变化结果;此时变化的结果将影响后来的变化。最后,变化的积累是唯一的。变化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人为加以影响,有无数种可能性,但变化可被观测的结果只有一种。这一结果将影响下一变化,从而产生这一结果的一种结果。因此,虽然有无数可能的变化,但变化只会沿着一个方向积累。变化的唯一积累导致了包括人在内的客观事物的独特性,导致了独特客观事物对独特的人的独特现象,同时也就导致了人对独特的客观事物的独特的差异的认知。 认知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感觉到某物,认为那物是某物,确认其确实是某物。首先,主动或被动地,通过感官,察觉到某物需要关注;其次,从已有认知积累的中搜寻匹配的东西,假设那物可能是某物;最后,根据已有认知积累做出结论,确定这是某物。三个阶段交错重复。做出结论可能需要多次感官感觉的积累,多次做出猜想。认知过程可能很长,也可能很短暂。平常察觉不出这种过程是因为对于熟悉的东西,感觉积累很丰富,而且有很高的正确性,甚至无需确认。认知过程的有很强的“黑洞力”,认知主体自然地付出强大的注意力。认知主体在经历第一二个阶段时常伴随着一种“虚无感”,甚至是焦虑感。但在第三个阶段,常伴随着喜悦感,而且对于复杂事物的长时间认知过程更能有这种喜悦感。这种喜悦感可能源于“精神的放松”,还有不确定消除时的安全感。认知是其他意识活动的前提,在意识活动中处基础地位。人大多数时间都在问:这是什么。一切理论都必须建立在一些认知性的假设和定义的基础上。有了“是什么”,才有“为什么 ” 、“怎么做”这样的问题,也才有重构和设计的过程。 重构。重构是人在自身认知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表述或者呈现。重构的过程应有两个部分。首先应有对认知的方向“冲动”。这一冲动建立在既往认知的基础上,甚至完全是未知的,对其效果并无预先判断,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重构的第二部分应该是对第一部分的认知。这个认知对“悬而未决”的冲动做出评价和判断,并积累到既往认知,为下一次重构过程作基础。在第一个冲动以后,两个部分无先后地交错重复进行。两个部分或多或少,取决于重构主体自身。由于重构主体认知的差异性,其对客观事物的重构更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当人无法完成对客观事物的绝对认知,也就无法对客观事物进行绝对重构。在黑格尔现象学中,人的重构过程具有历史性,从概念的认知逐渐深入;在此基础上,精神现象由主观精神向着绝对精神发展。 2 设计过程探究 设计。设计不仅仅是重构,也是创造。设计中的重构过程不仅是个人认知对客观事物的重构,也是探索、达成他人认知需要的一种重构。设计中的创造过程是设计师认知积累的再次组合,这种过程也会反复积累,一些组合被呈现,被采纳,但并没有绝对的结果。在创造的过程中,历经认知过程的组合积累后,新的组合甚至可以呈现一种出前所未有、未知的结果。这种未知的结果可以完全是一种尝试。而设计师提出这种尝试以后,在未经过他人广泛而持久地感受和认知以前,无法判断其适用性,心里可能会有一种不踏实、不安定,或是一种“悬而未决”的感觉。 设计师为了减轻这种负面精神感觉,顺利完成设计任务,应该尽力理解和优化设计过程。设计过程是认知设计对象,重构创作设计对象的过程。设计师应考虑如何认知、重构设计对象,如何创作,如何规划设计过程,积累设计,达成设计目标。 之前论述过,认知和认知过程是变化的、积累的,不同人的认知是独特的;认知的过程有很强的内在动力后,而且其过程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我们要格外重视认知过程。单一的、简单的、认知过程只能感受到、认识到客观事物极少的现象。为了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客观事物,这要求设计师有更广的感知范围,更专注的感知注意,要从不同角度对设计对象反复感知。 感觉客观事物需要借助于感官。在众多感官之中,视觉和听觉使用得最多,嗅觉、味觉和触觉用得较少,较为被动。但是,嗅觉、味觉和触觉却是感受客观事物更接近,更为深入,更接近生物本能的感官,产生的反应极其直接、快速和感性。为了体味这些感性的感官,本人尝试了吸烟。看别人吸烟和自己吸烟的感觉完全不同。吸烟直接应用了嗅觉、味觉和触觉:吸烟时的烟气直接刺激嗅觉;停留在嘴里的烟气有种苦涩的感觉;停留在嘴里的烟气被吸入肺中的过程中,喉咙和肺部有刺激感;从鼻子呼出烟气时,鼻腔有刺激感,而且可能是刺激了泪腺,眼部也能感到变化;吸烟时,持烟的手指能感觉到温度上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吸烟时深呼吸,但吸烟并没有“神清气爽“的感觉,与之相反,可能是因为一氧化碳的吸入,有种略微晕眩的感觉。这些感觉都是视觉听觉之外的感官带来的,同是吸烟这件事,却是只借助视觉和听觉时未曾带来的。全方位的感觉会有更加全面深入地认知,看待吸烟,我与之前完全不同了。 我们在设计的认知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所有感官,以对设计对象达到更加全面的认知。如在设计一个水杯时,除了应用到触觉、视觉外,还可以应用听觉。体会一下这个过程:用户在一定距离时,被杯子外形颜色吸引;用户走近,触摸杯子,如果是玻璃杯,会感到光滑的感觉,若是磨砂陶瓷杯子,在感受到微妙的凹凸颗粒感时,还会听到其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杯子在回应;用户饮用时,会闻到尝到杯子的气味,虽然对于一般日常使用的杯子应是无味,但是对于可以有味道的,如冰激凌蛋桶,设计师应精心设计其味道。 我们应该重视视觉和听觉之外感官的使用,以使设计对象更易亲近。对于手机外部的设计,除了视觉上的外形、材质、颜色等,用户使用时的握感,按键或者触屏时的触感也要精心体会和设计,甚至在手机发热时的温度分布,散发出的味道。 即便是对于同一个感官,一个好的设计应至少激发两个鲜明的感受,如一个或一组物体在视觉上,至少有两种配色。一桌好菜,甚至是一道精心设计的菜,往往有不同味道和口感的配合,营养均衡。同一感官不同的感受既可以来自于同一个物品的设计,也可以来自不同设计的物品的配合。长期相同的感官刺激难免会感觉乏味,主观上似乎是喜新厌旧,客观上是缺乏变化,缺少生机,缺少“可能”。 认知应深入,应充分感受设计感性的方面,深入探索其理性的方面。欣赏一幅画作时,只借助眼睛感官来感觉其表面是不够的,要充分体会其背后的意义,如画家的创作动机,画家所处的历史背景,画作时的所思所想,画中某个区域的刻意表现,都应充分体会。听一首歌曲,之所以会感到悦耳、动人,是因为产生了共鸣,随着节奏摇摆身体上的感性共鸣和旋律的感性共鸣,还有个人对旋律节奏的诠释所产生的理性共鸣,理解歌词直接带来的理性共鸣,还可以有对作曲作词人感情表达和人生经历的共鸣。好的音乐作品,节奏旋律歌词这几个方面产生的共鸣是和谐的,也有为表达“口是心非 ” 时,作者刻意设计的轻微的不和谐的情况。 重构有冲动尝试和评价两个方面。设计师应注意区分尝试和评价过程,因为两个方面思维方式恰恰相反。尝试是开放性思维,而评价是封闭式思维。尝试应不加判断地列出一些东西,允许多,允许少,允许跑题。封闭式思维是一种层层筛选,从几十个待选项挑出十几个,再精心挑选出几个,甚至一两个符合要求或者期望的设计。 设计不单单是重构,还是满足客户和用户要求的重构。故设计师应重视他人的反馈评价。这里要注意感性、认知不易用理性的语言表达。“知性”学中对感性认知的感性表达是通过感性的图片、声音和抽象符号等来完成的。当用户挑选出某一个认为舒适或者达到要求的图片时,与此图片类似的图形设计一般也是用户可以接受的。 为了满足客户用户的需求,反馈中的交流也需要注意。设计师对设计的认知是先感性后理性的,同样的,设计师和客户用户之间的话语同样也是先感性后理性。设计师应该注意感性接受和理性判断的区别。客户和用户的话语反馈,是理性的判断,而且由于受当时其自身的性格和喜好,礼节和环境等影响,其客观性不容乐观;客户和用户的“第一反应”,诸如神态、语气、肢体语言是其对设计的感性反馈,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设计师注意察觉和把握客户用户的“第一反应”,培养和创造良好等沟通途径、沟通环境,在赢得客户用户信任,心情放松时,设计师会得到更加简单准确的反馈信息。 因为设计并没有终点,设计评价反馈应有合适的标准。设计到客户用户觉得“好”,不如设计到让客户用户觉得“满意 ” 。当设计达到一定的丰满度,符合用户的需求的时候时,就可以提交并等待反馈了。 3 结语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考虑如何认知、重构设计对象,如何创作,如何规划设计过程,积累设计,达成设计目标。认知是设计师认识万物的基础;要重视设计的积累性,认识到设计和人的差异性独特性;要重视认知和设计过程中感官全面的深入的使用;重构是设计的一部分,是从创造性思维到封闭式思维的过程;设计的评价和设计师与客户用户的反馈交流也十分重要,需要不断积累合适的方式和有用的技巧。和设计本身一样,对设计过程的分析探究没有终点。大自然美丽、丰富、广袤,激发着设计师的激情和创造性。对设计,对美的追求将一直持续下去。
个人分类: 理论与技术|312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举行Raftopoulos教授关于知觉理论负荷性的学术报告会
ssglwu 2014-6-15 06:21
吴国林 举行Raftopoulos教授关于知觉理论负荷性的学术报告会 2014 年5月29日 下午在思想政治学院102A会议室举行了Athanasios Raftopoulos教授的学术报告会。Raftopoulos来自于塞浦路斯大学心理学系。报告的题目:关于知觉的理论负荷性。 学院副院长、科技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吴国林教授主持学术报告会。学院孙国忠书记、科技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周燕副教授对报告给予了精彩翻译。 当代认知科学的研究发现不仅为科学哲学提供了理论分析与经验探索的工具,而且更新了科学哲学中重要论题的解读。Raftopoulous教授从知觉与认知的视角重构了对“观察的理论负荷性”论题的解读,指出福多与丘奇兰德在该论题解读上值得借鉴与反思的地方,推进了对该论题的探讨。他认为,我们的“知觉”需要划分为:早期知觉与后期知觉两个阶段。虽然后期知觉是认知可进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早期知觉也同样如此。为此,他探讨了对早期知觉的认知可进入构成威胁的两个问题:知觉中的“知识”与知觉学习。立足于认知科学的经验研究与哲学层面的反思,他尝试论证这两个问题不足以说明早期知觉是认知可进入的,对福多与丘奇兰德的争论给出了积极的推进,表明不是所有的知觉都是认知可进入的。 接着老师和同学们围绕着学术报告的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向 Raftopoulous教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们围绕着知觉和感觉的区别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比如,“视而不见”的知觉问题,有同学提出就“我们能否接到对方所扔的雨伞”所蕴含的认知意义与Raftopoulous教授进行了探讨。Raftopoulous教授赞同吴国林提出的关于本体论的信息与认识论信息的区分。该教授报告认真,并对大家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而又专业的解答,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报告会的最后吴国林教授对此次报告会进行了总结,他指出认知科学的研究难度较大,意义十分重要。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2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举行华南人文论坛第27讲的通知
ssglwu 2014-6-11 08:52
关于举行华南人文论坛第 27 讲的通知 主题:实体与过程:从哲学到认知心理学 主讲:陈向教授,美国加州路德大学哲学系 主持:吴国林教授 时间: 2014 年 6 月 13 日 (星期五)下午 3:00 – 5:30 地点:天河区华南理工大学 5 号楼 102A 会议室 欢迎参加!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1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将举行知觉的理论负荷性的学术报告会
ssglwu 2014-5-27 09:55
举行知觉的理论负荷性的学术报告会 主讲人 : Athanasios Raftopoulos 教授,塞浦路斯大学心理学系 主题: 知觉的理论负荷性 ( REFRAMING THE PROBLEM OF COGNITIVE PENETRABILITY ) 时间:2014年5月29日 周四下午 3:00-5:00 地点:天河区华南理工大学五号楼102A会议室 欢迎参加!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暨科技哲学研究中心 2014 年 5 月 27 日
个人分类: 学术会议与讨论会|2344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之见之
whiskymay 2014-5-25 12:08
知之见之—— 只有了解,才会真的看到,王明 一个房子,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每天吃饭,玩耍,睡觉的地方,是爸爸妈妈每天洗衣做饭,抱他,对他讲故事的地方。 这个房子有白色的外墙,红色的、尖的屋顶;可以有墨绿色的门,能看到屋里或者从屋里看到院子的窗户,还有银色的窗框。 这个房子里有小花、桌子、凳子、小床、小熊、小画书,也有电视、冰箱。 这个房子还有电灯、电脑、电话,还有保温杯、炒菜锅、调味料。 这个房子其实还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还有电线、电路板、显示屏、、电磁波、聚乙烯,房子本身是钢筋混凝土构造。 自己的小身体除了有手有脚,还有体温、血压、心跳。爸爸妈妈除了会在家里,还会去买菜,去工作,还有很多银行卡号。 所有这些就在孩子的视线里,可是孩子能看到多少? 对于在你眼前,耳边的世界,对于在你感觉范围内的世界,你能感觉到多少,你能感受到多少? 知之见之。 一幅画,可以被看作是笔墨纸的组合,可以被看作是画家的作品之一,可以被看作是画中人物景色的展示,可以看作是画家意图的表达,也可以看作是历史的印记。当一幅画被观赏者赋予一层又一层的意义时,也反映着观赏者不同层次的见地,更深层次的讲,反映着他们所经历岁月的积累。在他眼里,看到了不同于任何人的景色。他所看到的,理解到的,正是他在所处时空下的对其所有认知的总和。 哲学正在解决的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将要去哪?现有的认知无法回答。就像我有时在梦中或是梦醒的时候的疑问:我是谁,我在哪,现在是什么时候?我能找到的最精确的回答是:我是我,我在我处的地方,我的世界在变化。 在我们现有的认知下我们无法感受到世界的全貌,也无法完全理解世界的起因和经过。也许我们感受到的,理解到的,甚至是提出来的问题,都只是广袤世界的尘埃。也许世界是这样:都是黑的,无声。现实是手中的薪火,我们在火光下寻找着家都呼唤,寻找着回家的路。
个人分类: 看着你的眼睛|206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4年SCI收录行为科学学科期刊49目录
wanyuehua 2014-4-22 09:59
2014 年 SCIE 收录 行为科学 期刊 49 种,其中 SCI 收录 34 种。 2012 年 JCR 收录 行为科学 期刊 49 种,其中影响因子 18 以上有 1 种、影响因子 16 以上有 1 种、影响因子 9 以上有 1 种、影响因子 4 以上有 2 种、影响因子 3 以上有 15 种、影响因子 2 以上有 11 种, 2012 年 行为科学 期刊影响因子前 3 名期刊如下: 1、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行为与脑科学》 Bimonthly ISSN: 0140-525X , 2012 年影响因 18.571 、 5 年影响因子 23.173 2、 TRENDS INCOGNITIVE SCIENCES 《认知科学趋势》 Monthly ISSN: 1364-6613 , 2012 年影响因 16.008 、 5 年影响因子 16.845 3、 NEUROSCIENCE ANDBIOBEHAVIORAL REVIEWS 《神经学与生物行为评论》 Bimonthly ISSN: 0149-7634 , 2012 年影响因 19.440 、 5 年影响因子 9.924 2014 年 SCI 收录行为科学学科期刊 49 目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BEHAVIORAL SCIENCES - JOURNAL LIST Total journals: 49 注: ★ 为SCI、SSCI共同收录期刊19种 1. ACTA ETHOLOGICA 《行为学学报》 Semiannual ISSN: 0873-9749 SPRINGER HEIDELBERG, TIERGARTENSTRASSE 17, HEIDELBERG, GERMANY ,D-69121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BEHAVIOR 《行为研究进展》 IrregularISSN: 0065-3454 ELSEVIER ACADEMICPRESS INC, 525 B STREET, SUITE 1900, SAN DIEGO, USA , CA, 92101-4495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 AGGRESSIVE BEHAVIOR 《侵犯行为》 Bimonthly ISSN: 0096-140X WILEY-BLACKWELL, 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 NJ,07030-577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4. ANIMAL BEHAVIOUR 《动物行为》 Monthly ISSN: 0003-3472 ACADEMIC PRESSLTD- ELSEVIER SCIENCE LTD, 24-28 OVAL RD, LONDON, ENGLAND , NW1 7DX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5. ANIMAL COGNITION 《动物认知》 Bimonthly ISSN: 1435-9448 SPRINGERHEIDELBERG, TIERGARTENSTRASSE 17, HEIDELBERG, GERMANY, D-69121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6. APPETITE 《食欲》 Bimonthly ISSN: 0195-6663 ACADEMIC PRESSLTD- ELSEVIER SCIENCE LTD, 24-28 OVAL RD, LONDON, ENGLAND , NW1 7DX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7.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应用动物行为科学》 Monthly ISSN: 0168-1591 ELSEVIER SCIENCE BV , PO BOX 211, AMSTERDAM, NETHERLANDS , 1000 AE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8. ★ AUTISM RESEARCH 《孤独症研究》 Bimonthly ISSN: 1939-3792 WILEY-BLACKWELL, 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 NJ,07030-577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9. ★ BEHAVIOR GENETICS 《行为遗传学》 Bimonthly ISSN:0001-8244 SPRINGER, 233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10. BEHAVIORAL AND BRAIN FUNCTIONS 《行为和脑功能》 Irregular ISSN: 1744-9081 BIOMED CENTRALLTD, 236 GRAYS INN RD,FLOOR 6, LONDON, ENGLAND , WC1X 8HL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1. ★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行为与脑科学》 Bimonthly ISSN: 0140-525X CAMBRIDGE UNIV PRESS, 32AVENUE OF THE AMERICAS , NEW YORK, USA ,NY, 10013-247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12. BEHAVIORAL ECOLOGY 《行为生态学》 Bimonthly ISSN:1045-2249 OXFORD UNIV PRESSINC, JOURNALS DEPT, 2001 EVANS RD, CARY, USA ,NC, 2751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3. 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 《行为生态学与社会生物学》 Monthly ISSN: 0340-5443 SPRINGER, 233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4. ★ BEHAVIORAL MEDICINE 《行为医学》 Quarterly ISSN: 0896-4289 ROUTLEDGEJOURNALS,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ENGLAND, OXFORDSHIRE, OX14 4RN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15.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行为神经科学》 Bimonthly ISSN: 0735-7044 AMER PSYCHOLOGICALASSOC, 750 FIRST ST NE, WASHINGTON, USA ,DC, 20002-4242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6. BEHAVIOUR 《行为》 Monthly ISSN: 0005-7959 BRILL ACADEMICPUBLISHERS, PLANTIJNSTRAAT 2, P O BOX 9000, LEIDEN, NETHERLANDS , 2300 PA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7.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行为脑研究》 Semimonthly ISSN:0166-4328 ELSEVIER SCIENCE BV , PO BOX 211, AMSTERDAM, NETHERLANDS , 1000 AE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8. BEHAVIOURAL PHARMACOLOGY 《行为药理学》 Bimonthly ISSN: 0955-8810 LIPPINCOTTWILLIAMS WILKINS, 530 WALNUT ST, PHILADELPHIA, USA , PA, 19106-3621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19. ★ BEHAVIOURAL PROCESSES 《行为过程》 Monthly ISSN: 0376-6357 ELSEVIER SCIENCE BV , PO BOX 211, AMSTERDAM, NETHERLANDS , 1000 AE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20. ★ BIOLOGICAL PSYCHOLOGY 《生物心理学》 Monthly ISSN:0301-0511 ELSEVIER SCIENCE BV , PO BOX 211, AMSTERDAM, NETHERLANDS , 1000 AE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21. BRAIN BEHAVIOR AND EVOLUTION 《脑、行为与进化》 Bimonthly ISSN:0006-8977 KARGER,ALLSCHWILERSTRASSE 10, BASEL, SWITZERLAND, CH-4009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2. CHEMICAL SENSES 《化学知觉》 Monthly ISSN: 0379-864X OXFORD UNIV PRESS, GREAT CLARENDON ST, OXFORD, ENGLAND , OX2 6DP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3. COGNITIVE AFFECTIVE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认知、情感与行为神经科学》 Quarterly ISSN: 1530-7026 SPRINGER, 233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4.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NEUROLOGY 《认知与行为神经学》 Quarterly ISSN: 1543-3633 LIPPINCOTTWILLIAMS WILKINS, 530 WALNUT ST, PHILADELPHIA, USA , PA, 19106-3621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5. CORTEX 《皮质》 Monthly ISSN: 0010-9452 ELSEVIER MASSON, VIA PALEOCAPA 7, MILANO, ITALY, 20121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6. EPILEPSY BEHAVIOR 《癫痫与行为》 Monthly ISSN: 1525-5050 ACADEMIC PRESS INCELSEVIER SCIENCE, 525 B ST, STE 1900, SAN DIEGO, USA , CA, 92101-4495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7. ETHOLOGY 《个体生态学》 Monthly ISSN: 0179-1613 WILEY-BLACKWELL, 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 NJ, 07030-577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8. ETHOLOGY ECOLOGY EVOLUTION 《行为学,生态学和进化》 Quarterly ISSN: 0394-9370 TAYLOR FRANCIS LTD, 4 PARK SQUARE, MILTON PARK, ABINGDON, ENGLAND, OXON, OX14 4RN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9. ★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进化与人类行为》 Bimonthly ISSN: 1090-5138 ELSEVIER SCIENCEINC, 360 PARK AVE SOUTH, NEW YORK, USA ,NY, 10010-171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30. 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行为神经科学前沿》 IrregularISSN: 1662-5153 FRONTIERS RESEARCHFOUNDATION, PO BOX 110, LAUSANNE, SWITZERLAND , 1015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1. GENES BRAIN AND BEHAVIOR 《基因、脑与行为》 Bimonthly ISSN: 1601-1848 WILEY-BLACKWELL, 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 NJ,07030-577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2. HORMONES AND BEHAVIOR 《激素与行为》 Monthly ISSN: 0018-506X ACADEMIC PRESS INCELSEVIER SCIENCE, 525 B ST, STE 1900, SAN DIEGO, USA , CA, 92101-4495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3. ★ HUMAN FACTORS 《人的因素》 Bimonthly ISSN: 0018-7208 SAGE PUBLICATIONSINC, 2455 TELLER RD,THOUSAND OAKS, USA ,CA, 9132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34.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NEUROETHOLOGYSENSORY NEURAL AND BEHAVIORAL PHYSIOLOGY 《比较生理学杂志 A 辑:神经行为学、感觉、神经和行为生理学》 Monthly ISSN: 0340-7594 SPRINGER, 233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5.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比较心理学杂志》 Quarterly ISSN: 0735-7036 AMER PSYCHOLOGICALASSOC, 750 FIRST ST NE, WASHINGTON, USA ,DC, 20002-4242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36. ★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BEHAVIORAL PEDIATRICS 《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 Monthly ISSN: 0196-206X LIPPINCOTTWILLIAMS WILKINS, 530 WALNUT ST, PHILADELPHIA, USA , PA, 19106-3621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37. ★ JOURNAL OF ECT 《电惊厥疗法杂志》 Quarterly ISSN:1095-0680 LIPPINCOTT WILLIAMS WILKINS, 530 WALNUT ST, PHILADELPHIA, USA ,PA, 19106-3621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38. JOURNAL OF ETHOLOGY 《动物行为学杂志》 Tri-annual ISSN: 0289-0771 SPRINGER JAPAN KK, CHIYODA FIRST BLDG EAST, 3-8-1NISHI-KANDA, CHIYODA-KU, TOKYO,JAPAN, 101-0065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9.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PSYCHOLOGY-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实验心理学杂志:动物行为过程》 Quarterly ISSN: 0097-7403 AMER PSYCHOLOGICALASSOC, 750 FIRST ST NE, WASHINGTON, USA ,DC, 20002-4242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40. ★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ANALYSIS OF BEHAVIOR 《行为实验分析杂志》 Bimonthly ISSN: 0022-5002 WILEY-BLACKWELL, 111 RIVER ST, HOBOKEN, USA , NJ,07030-5774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41. JOURNAL OF VETERINARY BEHAVIOR-CLINICAL APPLICATIONSAND RESEARCH 《兽医行为杂志》 Bimonthly ISSN: 1558-7878 ELSEVIER SCIENCEINC, 360 PARK AVE SOUTH, NEW YORK, USA ,NY, 10010-1710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2. ★ LEARNING BEHAVIOR 《学习与行为》 Quarterly ISSN: 1543-4494 SPRINGER, 233SPRING ST, NEW YORK, USA ,NY, 10013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43. ★ 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ANDMEMORY 《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 Bimonthly ISSN:1074-7427 ACADEMIC PRESS INCELSEVIER SCIENCE, 525 B ST, STE 1900, SAN DIEGO, USA , CA, 92101-4495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44. ★ NEUROPSYCHOLOGIA 《神经心理学》 Monthly ISSN:0028-3932 PERGAMON-ELSEVIERSCIENCE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5 1GB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45.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神经学与生物行为评论》 Bimonthly ISSN:0149-7634 PERGAMON-ELSEVIERSCIENCE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5 1GB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6. 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 《药理学、生物化学与作用》 Monthly ISSN: 0091-3057 PERGAMON-ELSEVIERSCIENCE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5 1GB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7. ★ PHYSIOLOGY BEHAVIOR 《生理学与行为》 Monthly ISSN:0031-9384 PERGAMON-ELSEVIERSCIENCE LTD, THE BOULEVARD, LANGFORD LANE, KIDLINGTON, OXFORD, ENGLAND ,OX5 1GB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48. STRESS-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THE BIOLOGY OFSTRESS 《压力》 Bimonthly ISSN: 1025-3890 INFORMAHEALTHCARE, TELEPHONE HOUSE, 69-77 PAUL STREET, LONDON, ENGLAND , EC2A 4LQ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49. ★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认知科学趋势》 Monthly ISSN: 1364-6613 ELSEVIER SCIENCE LONDON, 84 THEOBALDS RD, LONDON, ENGLAND , WC1X8RR 1. ScienceCitation Index 2. ScienceCitation Index Expanded 3. SocialSciences Citation Index
个人分类: SCI投稿|98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计算认知与行为社会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政治大学
bhwangustc 2013-11-18 10:58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Social Science (CCB) 计算认知与行为社会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台湾政治大学 December 6-8, 2013 Call for Papers This workshop is motivated by the constant efforts made to search for a unified framework for social sciences. Among several different threads which have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last decade, a major one is the use of the agent-based model as a unified framework to study the complexity of social dynamics. This development is built upon a view that Stephen Wolfram (Wolfram, 2002; Zenil, 2013) coined as computational equivalence (CE), i.e., social processes, characterized as interactions of heterogeneous agents, can be regarded as an equivalent of computation, or even more, universal computation. A similar view is widely shared among social scientists (Axelrod, 1997; Albin and Foley, 1998; Velupillai, 2000, 2010; Miller and Page, 2007; Mirowski, 2007). While the historical root of CE can be traced all the way back to Alan Turing and other pioneers before or around the 1950s, it is the extensive use and studies of cellular automata, such as John Conway's Game of Life initiated in the late 1960s or Stephen Wolfram's Elementary Cellular Automata in the early 1980s, that enhances the general awareness of the computational nature of social sciences and facilitates the emergence of this new discipline, known as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CSS). Thomas Schelling's work on the segregation model (Schelling, 1971)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earliest and classic work in this CSS. This work is an enlightenment for many physicists who later become interested in social sciences (Buchanan, 2007). A milesto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is the recent publication of the 4-volume collections of 66 influential articles written over the last four decades, edited by Nigel Gilbert (Gilbert, 2010). This collection not only clearly indicates what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was and is, but also feature its possible becoming. This CCB workshop can be considered as a part of this long endeavor. In addition to the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we also notice another unified efforts emanating from cognitive science and psychology, which is known as the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social science. The attempt to have a cognitive social science has an even longer history than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Herbert Simon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initiating this development. In his academic lifetime, he constantly called for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cognitive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endeavor was followed by Daniel Kahneman, Amos Tversky, Paul Slovic, Richard Thaler, Reinhard Selten, Gerd Gingerenzer, Vela Velupillai, to name a few. This long series of efforts prompts the advent of the name cognitive social science (Turner, 2001; Sun, 2012). This line of development has extended into a blend of various methodologies, some using laboratory approach (partially accompanied by the recent progresses in neuroscience), some relying on computati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pproach. For the former, the success of experimental economics has gradually spread to other social disciplines, such as political sciences, sociology, and management; as to the later, the early mathematical psychological model of reinforcement learning (Bush and Mosteller, 1955) has been further extended by behavioral economists into generalize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model (Camerer and Ho, 1999), not to mention the fusion of various heuristics borrowed from computer scientists and psychologists, such as case-based decisions, decision trees (fast-and-frugal heuristics), and many other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tools. They together provide social sciences a foundation from brain to mind and further to decision-making, which enhance our understandings of preference and expectation formation, choice and judgement making, learning with experiences, and risk management.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has the interactions of heterogeneous agents following different rules as the main theme, but it may no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fine details on who these agents are, their cognitive constraints, and their behavioral rules. Nonetheless, in the empirical-oriented, agent-based models, data from human-subject experiments are, however, employed to design reasonable artificial agents. This development is convincing enough that there will be more fruitful collaborations between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and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social science in the future. In fact, both the upward causation and downward causation of agent-based modeling may involve genes, neurons, personality, and culture as part of the mechanisms. to put it alternatively, these fine details are the subroutines or modules to be seen everywhere in the interaction processes. While it is not necessary for all agent-based models to have genes or neurons as their elementary units, knowledge of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social science can help us decide, for example (just as a convenient metaphor), among the 256 rules in Wolfram’s one-dimensional cellular automata, which ones are more human-like?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desirable to know how these fine details can amplify them in the social emergence; for example, how amygdala can help herding behavior and enhance instability of financial markets. Can we design a treatment that people can easily develop trust relation, which in turn beef up the team production, GDP and happiness index? The exemplar questions may not be rigorously shaped, but they give the idea and the flavor. Being capable of addressing the question with that depth of individuals (foundation) and breath of the society (aggregation) is the purpose of bringing together these two different but closely related treads. We believe that the cross-fertilization of these two unified social sciences is the next step of each of the two, and we believe that computational,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social science is the future of an integrated social science. The uniqueness of this workshop is to bring together the scholars from both strands and begin the constructive and fascinating conversation. We welcome submissions addressing various social dynamics, such as, but definitely not limited to, voting, identity, segregation, social exclusion, discrimination, financial instability, urban dynamics, social networks, leadership, congestion, disease transmission, gossip and mass media, culture and social norm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pro-social behavior, using (agent-based) computational,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modeling, laboratory and field experiments, learning, decision-making under risky environment, gambling, crime, national security, etc. We sincerely welcome participants from different sister disciplines, such as economics, ecology, political science, public health, sociology, social anthropology, ethnology, geography, psychology, communication, law, management science, linguistics, religion, cultural studies, biology, physics, computer sciences, mathematics, neuroscience and genetics,…etc. Organizers Shu-Heng Chen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Ming Hsu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USA Akira Namatmae , National Defense Academy, Japan Leonid Perlovsky , Harvard University, USA David Sallach, University of Chicago, USA John Staddon , Duke University, USA Paul Wang , Duke University, USA Yingxu Wang , University of Calgary, Canada International Program Committee Yuji Aruka , Chuo University, Japan Shih-Fen Cheng , 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Singapore Siew Ann Cheong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Ya-Chi Huang , Lunghw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iwan Kai Pui Lam ,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Honggang Li ,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Sai-Ping Li , Academia Sinica, Taiwan Chia-Yang Li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Wen-Jong Ma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Akira Namatame , National Defense Academy, Japan Heping Pan , Chongqing Institute of Finance, China Da Ren,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Kwok Yip Szeto ,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ygy, Hong Kong Chung-Ching Tai , Tunghai University, Taiwan Bing-Hong Wang ,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ina Guocheng Wang ,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hina Zhijian Wang ,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a Zhongyu Wang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ina Haijun Yang ,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China Chia-Hsuan Yeh , Yuan Ze University, Taiwan Nai-Shing Yen ,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Tongkui Yu , Southwest University, China Wei Zhang ,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Yu Zhang , St. John's University, USA Wei-Xing Zhou ,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Chia-Ling Chang,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Paper Submissions All papers are to be submitted electronically through the TAAI 2013 submission website: https://www.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taai2013 . Each submiss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an undertaking that, if the paper is accepted, at least one of the authors must attend the conference to present the work. Templates · 8.5 x 11 Word Template (ZIP) · 8.5 x 11 double-column LaTex Package (ZIP) Important Dates Call for papers 15 March 2013 Manuscripts due 23 August 2013 Acceptance notification 4 October 2013 Camera-ready versions due 14 October 2013 Paper author registrations due 14 October 2013 Early-bird registration due 28 October 2013 Conference dates 6-8 December 2013 Sponsors New Mathematics and Natural Computation AI-ECON Research Center, NCCU
个人分类: 会议信息|222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上医治未病’?不对,我说应该是:上医治心病(CZ)
zcgweb 2013-11-12 22:49
‘上医治未病’?不对,我说应该是:上医治心病(CZ) 张成岗(军事医学科学院) 信息来源——来自于百度: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 然而,偶有从云端放眼四下观望,即便是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也知道当今世界,世道险恶,PM2.5日益猖狂,一个小小的台风海燕也竟敢横扫大千世界,动辄导致上万人离开,令人悲摧!且不论大自然以及西方的上帝是否已经如何爱护民众居士,但现今不论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通通都会面临种种疾病的困扰,包括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便秘等,还有不少孩子得了自闭症等等,简直会要了地球人的命,因此说,医生很重要;而医生说:上医治未病,大家健康饮食、积极锻炼身体不就了了吗?然而哪有那么容易呢?因此上,我要说:上医治心病,大凡人体健康出现问题,表面在于饮食习惯、健康起居,其实根子上在于心病,在于欲望和想法,例如提职称啊、当教授啊、当973首席啊、当院士啊、竞争上岗啊、末尾淘汰啊,等等,不一而足,因此说,人,如果是欲望的奴隶,那么,必将被欲望所奴隶、被名利所奴役!这就是人的心病。当然,如果没有一点点欲望也是不好的,是不合适的,譬如说想要吃点好吃的、喝点好喝的,也不过分,那前提是您得有一个好的口福,能够享得起这个福,千万不可能等到躺在病床上之后医生告诉您‘想吃啥想喝啥得赶紧哈’,那时候肠子都悔青了!因此,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的前提;而进一步,健康的心态才是前提的前提!因此上,我不得不说,‘上医治心病’,治了心病不上火,可以心平气和地过日子,体会人生的快乐,偶尔喝点小酒、睡个懒觉、小资一把,多好,呵呵。当然了,‘治心病’,高手靠自己,一般人呢,则可以广泛联系我,毕竟我们正在深度进行‘心理认知’研究,因为‘心病’的根子还是‘心理认知’问题嘛。
2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度 Choudhary教授“利用可拓学解决认知和计算问题"大会报告之5
anley 2013-9-1 05:11
印度Ramesh Kumar Choudhary教授作“利用可拓学解决认知和计算问题的学术报告 ____可拓学与创新方法国际研讨会暨可拓学创立卅周年庆典大会报告之5
个人分类: 可拓学专题讨论|10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推荐一篇Science文章
zirandaode 2013-8-30 21:32
今天浏览 Science 杂志,看到一篇标题为《Poverty Impedes Cognitive Function》的文章,觉得这个题目挺有趣的,就浏览了一下。虽然这篇文章和自己的专业完全不相关,但是觉得这篇文章语句优美,观点有趣。 文章的主要观点是,贫困可以使认知功能降低,并且开展了两个独立却相互补充的实验来证明此观点,文章排除了营养,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认为贫困使人认知功能下降,是因为贫困可以消耗脑部能量,从而用于认知的脑力就相对变少。 没 有充足的能量,认知功能就无法正常发挥。 我觉得,不仅仅是贫困,平时我们经历的挫折,失败,都可以消耗思维能量,使人的认知功能下降,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断降低,这样就陷入了越败越鹾,越鹾越败的怪圈。不过这个观点也暗示了解决之道,我们只要截断脑力消耗的过程即可。比如,有人屡败屡战,从不使挫折消耗脑力,这样最终获得成功。像三国时期的曹操,失败之后,还能哈哈大笑;又如南北朝时期的宇文泰,曾经多次打败仗,但是愈败愈勇,最终获得胜利。虽然这种品质更多是一种天分,但是我相信人类的自我意志,可以使我们获得这种品质,从而不畏失败,不让挫折消耗脑力。 原文地址: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1/6149/976 Poverty Impedes Cognitive Function.pdf
44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客观比真理更重要
热度 3 陈小斌 2013-7-15 10:55
以前觉得真理无比重要。 为真理而执着,为真理而献身是无比崇高的事情。 现在忽然觉得 真理,是个很虚无的东西 真理,受制于个人看问题的立场 真理,受控于个人的经历和认识 因此,客观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可以认为自己是诚实的,但无法认为自己一定是正确的 宇宙至大,历史很长 真理与否,不是短暂而渺小的个体所能保证的 坚持客观的态度吧—— 那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而真理大厦的构建 留给历史 留给更多人的客观的努力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3315 次阅读|5 个评论
数与运算——掰手指做算术的数学认知价值
热度 1 primeacademy 2013-6-27 15:18
在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Jean Piaget , 1896-1980 )的工作影响深远,他将儿童认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1. 感知运动阶段(出生到 2 岁左右) 2. 前运算阶段( 2 到 7 岁) 3. 具体运算阶段( 7 到 11 岁) 4. 形式运算阶段( 12 到 15 岁) 美国人 R.W. 柯普兰在他著作《儿童怎样学习数学——皮亚杰研究的教育含义》中,对皮亚杰理论在数学教育上的应用做了较好的总结。这本书的中译本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于 1985 年 12 月出版。 幼儿掰手指做算术的心理学意义我们暂不做过多议论,仅摘录柯普兰上述著作中引用的皮亚杰的三个重点表述,作为理解幼儿掰手指做算术的心理学意义的参考。 假定儿童只是从教学中获得数的观念和其它数学概念,那是一种极大的误解。相反,在相当程度上,儿童是自己独立第、自发地发展这些观念和概念的。(中译本第 100 页) 计数是首先教给幼儿的数观念之一,但对他们来说,背出来的数几乎没有什么意义。(中译本第 100-101 页) 在逻辑 - 数学结构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他亲自创造的事物才有真正的理解。每当我们试图过急地教给他们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阻止儿童亲自再创造它们。因此,不存在什么试图过快地加速这种发展的正当理由,在亲身探索中看来是浪费的时间,对方法的构成是真正有益的。(中译本第 41 页) 以下,我们从现代数学意义上对于自然数的认识与理解,来探讨幼儿掰手指做算术的数学化的认知价值。 人类对于数学的认知就是从对自然数的认识开始,每一个人,无论是否接受过正规的数学教育,都会认为自然数及其运算是简单的事情,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当我们面对“什么是自然数?”“为什么 1 加 1 等于 2 ?”这样看似“愚蠢”的问题时,通常都会感到困惑,这似乎不该问的问题竟然并不容易回答!事实上,数学发展到今天,回顾人类对自然数的认识历程,并非像想象的那样简单,严格意义上数的系统(简称数系)的构造的完成甚至是晚近事情。在现代数学中,自然数是用一组被称之为皮亚诺( Peano , 1858-1932 )公理的 5 条性质所“定义”, 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 ( 1 ) 1 是自然数; ( 2 )每一个自然数 n 都有一个称为它的后继的自然数 n+ ; ( 3 ) 1 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 ( 4 )如果两个自然数 m 、 n 的后继相等,即 m+= n+ ,则 m=n ; ( 5 )(归纳公理)若 N 的任意子集 S 满足 i. 1 在 S 中; ii. n 在 S 中,则 n+ 在 S 中 , 则 S 就是自然数全体,即 S=N 。 这样的公理形式的“定义”,实际上,就是最自然地“数数”过程的形式化描述,现代数学意义上的数系的构造就是基于此。这在幼儿数学教育上的启示是:“数数”的过程就是建立自然数形式系统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是由语言形式(数的发音)的音节构成的,再到识别阿拉伯数字,书写阿拉伯数字,这都是形式意义上的工作,这些工作对于幼儿数的认知是重要的基础,通常,这一形式化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与其意义的形成总是同步发生的。 那么,自然数意义的建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们曾谈到,自然数的意义可以从“多少”——基数,“顺序”——序数上开始(见博文儿童掰手指做算术是不好的毛病吗?),皮亚杰等心理学家认为,基数的意义的建构是早于序数的,我们的经验也是如此。也就是说,自然数意义的建构始自于“多少”的概念,即数学中的基数问题。我们暂且不对这一问题做较为数学化的讨论,仅直观地指出,这个概念是通过“数数”的过程,建立要考查“多少”问题的集合与自然数的 1 对 1 的对应来完成的,比如,放在盘子中的苹果,如果我们从 1 开始数数,数到 5 ,没有重复数,也没有落下的苹果,那我们就知道盘子里有 5 个苹果,数数的过程建立了盘子里的苹果与 {1,2,3,4,5} 之间的 1 对 1 的关系,这就是“多少”问题的实质!儿童建立自然数的意义就从这里开始了,掰手指是这一过程的最重要表现,是需要得到鼓励和强化的自然数认知的重要过程,否则,将会在幼儿数学认知的起步阶段,就使孩子被迫走向远离数学的道路,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个人分类: 幼儿数学|426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973项目“脑机融合感知”最新进展 给大白鼠“嫁接”机器视觉
pikeliu 2013-5-28 10:14
973项目“脑机融合感知”最新进展 给大白鼠“嫁接”机器视觉 ​ ​ 日期: 2013年05月27日 09:53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余建斌 卢绍庆 阅读次数:362 穿山洞,过小桥,逛马路……5月24日,在一个乒乓球桌大小的沙盘上,一只背着“书包”的大白鼠正执行任务,它的目标是找到一张照片(见图)。 大鼠的视觉很弱,执行这项任务,靠的是“嫁接”在它大脑的“机器视觉”。“计算机的视觉补充了大鼠自身的视觉,我们把它叫做‘视觉增强大鼠’,这一机器智能与生物自身智能融合的模式,被称为‘混合智能’。”国家“973项目”“脑机融合感知和认知的计算理论与方法”课题负责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吴朝晖教授介绍,这项成果是他们与浙大求是高等研究院脑机接口团队合作取得,也是该项目的最新进展之一,在 混合智能机器人 的研究上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 在大沙盘上,大白鼠准确地找到了目标照片。这个过程中,全靠计算机帮它看懂路标:大白鼠“背包”里有一个脑机接口部件,直接跟大鼠大脑连接进行脑机通讯;一个针孔式摄像头,充当大白鼠的另一只眼睛。大白鼠“看”到的景象,会通过“背包”无线信号传给计算机。然后,计算机会通过人工智能中的机器视觉技术,自动分析与识别图像中的物体,并根据大白鼠当前状态,规划产生下一步运动策略,再经由无线信号传输给大白鼠。 据吴朝晖介绍,3年前,课题组首次在国际上提出“混合智能”的概念,让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深度融合,“混”成一个崭新的智能系统。这已成为人工智能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课题组成员之一潘纲教授说,将生物自身的感认知能力与机器的计算能力深度结合,有望产生超越现有系统的更强智能形态。这一探索有望为神经康复和动物机器人提供研究思路,在残障康复、抢险救灾、国防安保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报记者 余建斌文 卢绍庆摄)2013-5-27 ​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2889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3年“脑、认知与学习国际研讨会”开始注册!
热度 1 xuebnu 2013-5-21 11:26
“脑、认知与学习国际研讨会” 是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系列国际会议,今年是第三年, 将于 7月15日 在 北京师范大学的京师大厦会议中心 举办。该系列国际研讨会的主旨是与国内外顶尖的脑科学与学习研究领域的专家一道,共同探讨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以及其在学习与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以便促进人们更加科学地探索脑 、理解脑、保护脑、开发脑,并推动“脑与学习科学”这一新兴前沿交叉学科在我国的发展。 本期会议主题:语言障碍的认知神经机制 我们将与 the Learning DisabilitiesInnovation Hub (LDIH) at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合作,从基因,行为,脑成像,发展和跨文化比较等多个角度探讨语言障碍的相关问题: ( 1)语言障碍的类型和发生率 ( 2)语言障碍的测量 ( 3)语言障碍的发展特征和轨迹 ( 4)语言障碍的遗传机制及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 5)语言障碍的神经机制和早期预测神经指标 ( 6)语言障碍的行为和教育干预 会议报名免费,报名网址为 http://iwbcl.bnu.edu.cn/Registration.html. (网 络报名截止日期为 6月15日 ,在人数允许的条件下也接受现场报名) 更多信息请参看会议网站: http://iwbcl.bnu.edu.cn/index.html
3390 次阅读|1 个评论
用理工科的思路和方法来探索和理解大脑
热度 1 lizhaoping 2013-3-22 20:07
大脑的探索, 传统上是从医学, 心理学, 生理学, 和解剖学视角出发的。 比如, 人们从大脑的创伤观察后果, 将认知行为和生理机制联系起来。 一百多年前, 人们认识到神经元是大脑的基本组成细胞。神经科学的鼻祖之一 西班牙的Cajal 因为相关工作赢得 1906 诺贝尔奖。 现在神经科学是生命科学中的比较年轻的一支。 这幅图是Cajal 画的大脑的海马区的部分神经元 五十多年前, 人们开始观察在活体内的神经网络系统的现象和功能, 不只是单独的神经元细胞(或细胞里的分子机制)一个一个分开来看。 美国的 David Hubel 和 Torsten Wiesel 因为研究大脑视觉初皮层的神经元对从眼睛输入的视觉信号的反应以及相关工作 , 赢得1981 年诺贝尔奖。 二十多年前, 系统神经科学, 即从整个神经网络系统的生理基础来研究认知行为,终于成为神经科学的主干之一。 二,三十年前,用理工科的思路来探索大脑是一个若有若无的萌芽 (在此, 理工科是指physical science, 即数理化和工程学科)。 这个萌芽难产的原因有很多。 有些是因为不同学科之间的文化冲突。 Cajal 对理论学家(很多理工科学者从理论角度看神经科学)的评论说: “理论学家是一个故作勤奋的懒惰者, 在潜意识中(unconsciously) 他想用最少的功夫来得到最大的收获,因为编一个理论出来比发现一个现象容易” (【1】)。 这个评论是个有用的警钟, 至少理论学家们可以用来反省自己是否在扎扎实实地去看和尊重从医学, 心理学, 生理学, 和解剖学得来的实验数据。 多年里,没有足够的理工科文化在神经科学的成功例子来建立这个文化在神经科学里的地位。一个有名的个别例子是英国的 Alan Lloyd Hodgkin 和 Andrew Huxley 结合数学模型和生理实验来成功的理解了神经元对信号的接受, 发放, 和传递的机制和原理 。 他俩因此得1963年诺贝尔奖。 可是, 了解神经元的机制和了解大脑认知之间有相当大的距离。 打个比方, 了解三极管的机制和了解计算机的原理之间有类似大的距离。 人们也从计算机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来探讨认知, 这个是工程发明的方法, 而科学的方法是发现自然的方法。 这两个方法, 一个是发明(工程), 一个是发现(科学), 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但计算机人工智能和人工神经网络多年来还没能满足人们对认知奥秘的追求。 系统神经科学的崛起给了 用理工科的思路来探索大脑的这个萌芽一个机会。 于是计算神经科学成了神经科学领域的分支, 成为这个萌芽的家, 也有了相应的教科书 。 很多物理学家, 工程学家, 等, 被吸引到此学科,希望能从第一原理的科学方法来理解大脑。新的成功的例子开始出现。 一个对很多物理学家会比较有吸引力的地方是, 在神经科学这个领域, 一个科学家可以既做理论又做实验, 因为很多实验是小规模的, 不用大动干戈, 但好主意的实验可以揭开无穷奥秘 --- 好主意是个关键! 神经科学中一个很大的领域是视觉, 即大脑是如何从眼睛输入的信号中识别物体和世界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猴子的脑皮层有一半是专管视觉的! 这个是视觉系统的一个示意图 (此图是Peter Thompson 放在 viperlib.york.ac.uk 网的) 。 如果你有兴趣想知道是否能用理工科的思路来理解视觉,你可以设法到清华大学听一门两个星期的暑期课, 见 http://cns.med.tsinghua.edu.cn/summercourse2013/ 参考文献: 【1】 S R Cajal, Advice for a Young Investigator (Bradford Books). D. Hubel T. N. Wiesel, Receptive Fields Of Single Neurones In The Cat's Striate Cortex, Journal of Physiology, (1959) I48, 574-59I. A. L. Hodgkin and A. F. Huxley A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membrane current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onduction and excitation in nerve J Physiol. 1952 August 28; 117(4): 500–544. Dayan P and Abbott L. Theoretical Neuroscience: Computational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Neural Systems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 MIT press 2001.
4511 次阅读|1 个评论
依据词语对应的图片搜索结果来理解双语词语的差异
热度 4 timy 2013-3-9 20:15
依据词语对应的图片搜索结果来理解双语词语的差异
传统的双语词语的理解,一般依据参考双语词典、Wikipedia或者通过搜索引擎返回的中英文文本。但有时候看那么多文字,总觉得不但量大,并且结果不容易消化,总感觉不如图片来的直观。于是搜索几个词看看,发现有些是图片结果比较相似,而有些差异很大。 举例几个例子:狗/Dog、树/Tree、 人/People、创新/Innovation、社区/Community,搜索结果截图附后。 通过以上有限的几个例子,不难看出,貌似自然界的东西,不同语种的理解比较类似,而带有人的属性的东西,结果差异很大,当然了,图片搜索结果与互联网上的资源分布、网民的喜好(通过搜索日志可分析)、搜索引擎的排序算法有很大关系。 直接用现在这样的搜索结果来做中英文词语差异比较,可能不太靠谱。但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基本上可以说明,物质上的东西,大家更易达成共识,意识上的东西就很难了。所以说,如果是做多语言的知识本体,做自然科学领域的难度是不是比社科领域要容易一些呢? 另外,通过图片对不同语种的词语进行差异性比较,不知道在心理学或者相关领域,是否有人做过,欢迎博主或网友指点,谢谢。(ps. 我更加关心这个能不能用在幼儿双语教育上,:) ) 1. 狗/Dog: 国内外貌似都喜欢这玩意。 2. 树/Tree: 人类都喜欢。 3. 人/Person/People:这个结果相对比较靠谱,人与Person的结果更接近,People更强调社会群体属性。 4. 创新/Innovation:有差异。 5. 社区/Community: 差异大,中文强调居民小区,英文强调社区或社交圈子。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9420 次阅读|8 个评论
中药认知科学学:青蒿编号第26号
热度 1 twsliu 2013-3-7 09:21
中药认知科学学:青蒿编号第26号
余亚纲在 1970 年 6 月完成中医药文献整理,依据上海老中医们编辑的丛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6469-292031.html )中的《疟疾专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6469-291645.html )和其他补充方药,选定包含青蒿的 8 个重点中药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五所进行鼠疟模型筛选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6469-514240.html ),其中青蒿的醇醚制剂得到了 90% 以上抑制率的结果。这一结果已经得到军队当年参加这一筛选工作的老同志确认。 在余亚纲整理的原始记录中,疟疾专辑里共有编号 1 至 808 号个方剂,青蒿是在第 26 号的《肘后方》中出现的。详细顺序如下: p17 「金匮要略」 1 、鳖甲煎丸 p18 2 、白虎加桂枝汤 3 、蜀漆散 p24 「备急千金要方」 4 、 5 、又方 6 、恒山汤 p25 7 、小柴胡去半夏加括楼根汤 8 、牡蛎汤 9 、麻黄汤 10 、恒山丸 11 、梔子汤 12 、治老疟久不断者方 p26 13 、治疟方 14 、蜀漆圆 15 、乌梅圆 16 、大五补汤 17 、鲮鲤汤 18 、乌梅丸 p27 19 、治心热为疟不止或止后热不歇乍来去令人烦心甚欲饮清水反寒多不甚热者方 20 、恒山丸 21 、恒山汤 22 、恒山汤 23 、藜芦丸 p30 「外台秘要」 24 、常山散 25 、常山汤 26 、疗诸疟方:(「肘后」)青蒿一把 上一味,以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张文仲、「备急」同) 值得反思的是,余亚纲所做的工作即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和地位,甚至连名字都不敢提,但也没见后人依此认知方法学或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再从中药中发掘出更有意思的新药物分子,中国的科学研究好像多了些什么,又少了些什么。科学认知和哲学讲的少了,中西医结合变成了中西医药的混合,甚至青蒿素与中医药无关的言论也大有市场,这一切都是青蒿素作为中西医结合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案例在个人和个别单位的名利之争中,使由此更应该认真总结的中药认知科学学被淹没、扼杀。 余亚纲的工作是阅读大量中医药历史文献的积累和创新认识的结果,是对中医药历史正确的分析和断代的结果。
4069 次阅读|1 个评论
Bayesian公式:破解思想的钥匙
热度 4 willtongji 2013-2-26 20:16
Bayesian公式:破解思想的钥匙
Bayesian公式不仅能够诠释我们这个世界,还能够描述我们的思想活动,它带给我们的是关于人类思想的新理伦! Thomas Bayes “我们每个人大脑里都有一个小Thomas Bayes!”法兰西学院实验心理学教授 Stanislas Dehaene 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Dehaene于2012年在法兰西学院开设了一门题为“认知科学的Bayesian革命”(The Statistician Brain: the Bayesian Revolution in Cognitive Science )的课程。鉴于该主题的重要性,Dehaene最终决定把课程时间定为两年。对于这个决定,Dehaene解释道:“称其为一种‘革命’,是因为出现了一种能够突然渗透到一切科学领域中的理论体系,着实让人惊讶。过去,我们很多人认为大脑是自然进化的产物,并处于不断演变之中,不可能存在关于认知的一般性理论。然而,当Bayesian统计学展示出它超常的适用性后,这一观点开始动摇了。”这也是他这门课程的开课引言。 Bayesian方法不仅在自然科学领域掀起了革命,它的应用范围还不断延伸到人类行为,以及人类大脑活动的各种研究领域中。事实上,无论是心理学家还是神经学家都认识到,Bayesian方法是他们期待已久的用来描述研究对象的有效工具!科学家们甚至开始期望它能够建立起关于大脑各个层次上的结构模型,直到最基本的单位:神经元。最终,这样一个小小的公式就可以将数以百计的描述大脑活动的模型整合,生成一个关于“整个思想” + 的理论的革命。 这个神奇的公式表面看起来和心理学并无相关,但就像Dehaene告诉学生们的, “Bayesian公式虽然是数学,但它是诠释的是关于思考的数学。”在它抽象的外表之下,展现的是一个典型的类似于人类大脑的机制:在缺少数据和信息的情况下,不遗余力地追寻表面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它不间断地对我们的已有知识(或预设)去伪存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思考机器。这正是认知科学专家正在做的,我们可以用这一公式来描述人类的思想。 法兰西学院感知与运动心理学实验室统计学家Pierre Bessiere介绍道:“起初,心理学家用Bayesian公式检验他们的实验结果。很快,他们就发现它对于描述他们所观测的现象十分有效:如果把大脑当做一个Bayesian网络,不就可以了解它的所有运转机制了么。”于是,Bayesian公式也就从计算工具演变为人类行为模型。而研究成果接踵而至,涉及许多人类的认知机制:形态识别、运动控制、语言识别、学习等等。众多实验已经表明,思想就是Bayesian公式支配下的统计运算。图卢兹大学心理学家Chloe Farrer和她的团队正在证明Bayesian公式可以为各种认知形态建立模型。一年前,Farrer和她的研究团队对许多志愿者进行了一次实验,测试他们是否能够根据预设来预测视频中正在移动矩形物体的人的下一个动作:“我们为参与者展示了许多不同的视频,但大部分展示同一个动作,比如说搬起一个物体。然后,我们向他们播放测试影片,请他们预测裁剪过的视频片段后面会发生什么。”最后,Farrer发现,如果测试影片中信息不完整,志愿者会根据预设将其补充完整(比如视频太短无法判断,而他们又恰好在之前的多段视频中看到抬起物体的场景,他们就会判断测试视频中的人物也会将物体抬起)。总之,科学家已经证明,我们大脑在没有足够信息时的推理方式完全就是Bayesian模式,它不断根据最新获取的信息来重建整个世界。 Farrer坦言“结果并无悬念,不值一提。但要知道在此之前,我们还从未如此彻底地证明大脑具备根据记忆、结合即时的感官信息建模预测未来事件发生概率的能力。”这一能力从小就很发达。婴儿从8个月起,其大脑就开始构建Bayesian网络,将来自感官的观测信息纳入其中,精确地计算现象某个成因的成立概率。匈牙利布达佩斯大学认知发展研究中心的心理学家Emo Tegla于2011年指出,一岁的婴儿就能进行统计计算,并根据情景的演化不断调整,预判实验围栏内滚出的小球颜色。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家Alison Copnik早在2004年就证明Bayesian统计法是儿童运用的唯一思考方法,其他方法他们似乎完全不会! Copnik设计了一个实验:向4岁的幼儿展示一个绒毛玩具猴,并告诉他们有些花会让它打喷嚏。实验第一阶段,研究人员先将黄花和红花放到猴子面前,再将黄花和紫花放到猴子面前,小孩们都会看到猴子打喷嚏;而当猴子靠近红花和紫花时它就不会打喷嚏。当问他们是为什么时,孩子们全都准确地说出是黄花导致了猴子打喷嚏。“传统概率学只能让他们判断出猴子在黄花旁打喷嚏的可能性为100%,而在红花或紫花旁打喷嚏的可能性为50%。” Copnik解说道,“只有Bayesian公式可以找到现象的原因并给出正确的回答。”毋庸置疑,传统统计法看似更“自然”,却在此毫无用处,儿童的本能反应是使用Bayesian算法来思考。 这位科学家又对另一些孩子进行了测试。这次,孩子们看到猴子会在黄色花前打喷嚏,而面对紫花或红花,只有有一半的情况下会打喷嚏。“从传统概率法则角度看,这个实验和上一个十分相似,因为事件出现频率是一样的:猴子每次都在黄花前打喷嚏,而有一半的时间在红花和紫花前打喷嚏。”Copnik解释道,“根据Bayesian推理法,我们得不出结论,因为每个事件都是孤立的。”孩子们应该别无选择,只能求助于传统方式。然而,他们开始瞎猜了!他们随机指认黄花、红花或紫花。Copnik总结说:“他们无法通过推理找到引发喷嚏的花,这证明,即便依靠频率计算的传统统计法是唯一解决问题的方武,他们也不会用到它。” Bayesian公式在心理学领域取得的成功使得科学家思考人类的大脑结构本身是否就是一个Bayesian网络。这一公式或许不只是用来研究人类思维的工具,它可能就是大脑本身的内在构建方式,换句话说,我们的各级大脑灰质可能都是按Bayesian公式连接形成的网络。这一观点十分大胆,但获得了越来越多广泛的认可。因为Bayesian公式是我们在没有充分或准确的信息时最优的推理结构,所以为了提高生存效率,进化会向这一模式演进。“这就是优化选择原理。”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神经学家Sophie Deneve指出,“神经系统在一个复杂的世界中生存、进化,接收到的信号中掺杂着许多干扰信息,所以必须进行模糊判断,以最优方式来处理不确定性。‘自然选择’总会进化出最高效的生物结构。”Bayesian概率预测系统拥有众多优势,它可以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感官信息中识别出最关键的信息,甚至通过预测让我们在还没有接收到感官信息之前作出反应。Stanislas Dehaene补充道,“借助这一预测系统,大脑可在处理感官信息时,采取区别化策略。大脑在即时感官信息与预设之间持续地进行比较,只会传递那些没能预见到的信息,或者说是一些匹配失败的信息,而不是整个信息流。”上世纪80年代,机器人专家就已经理解了这一原理:设计一个能够细腻地与周围环境互动的智能机器人的最好方式,是为其设定一套通过Bayesian计算来进行控制的电脑程序。 许多科学家正在努力,通过感官刺激与磁共振成像,寻找大脑深处Bayesian式思考的痕迹,而他们已经观察到了某些信号。201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观察到神经元能在感知到现象之前释放电信号,仅仅因为大脑正对将要发生的事件进行预测。他们在大脑内部观察到,神经所传送的并不是来自感官的信息,而是概率计算。他们看到的是神经元正在依据Bayesian统计法进行预测活动。还有!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神经学Alexandre Pouger的研究团队、麻省理工学院的Joshua Tenenhaum的团队,以及伦敦大学学Karl Friston的团队都发现,大脑皮层似乎完全就是为了实现概率计算而构建的。他们的计算表明,大脑外周皮层的神经元网络会根据储存信息和获得的外部信息进行概率计算,而后将计算结果传递给大脑的更高层级。这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已经找到大脑中Bayesian计算的基本单元,他们称之为“规范回路”(canonical circuit),这是在整个大脑皮层中反复出现的一些神经元微结构。从一层到另一层,整个大脑就是一个Bayesian网络金字塔,而塔尖就是我们的思想!一切我们接触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都及时地通过大脑皮层转化为Bayesian概率。整个世界就是大脑根据感知到的信息,不断计算出的概率的集合,一个被这个18世纪发现的伟大公式所支配的巨大的数据库! 甚至有一部分物理学家都接受了这一革命性观点!为了描述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元,他们也在研究中遇到了这个神奇公式。和大脑专家一样,他们也想看看能不能通过这一公式,为物质在最微观尺度上的奇异表现找到解释。或许会有一个爆炸性的结果在等着我们:支配所有信息和知识的Bayesian公式破解量子物理的奥秘,甚至让这一研究对象脱离物理学领域,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一部分! 尽管科学家才刚刚开始这场革命,但成形中的Bayesian认知理论已经展现出它的应用前景。“我们希望能就某些精神疾病发现有用线索。”Chloe Farrer介绍道。他们的想法是全面掌握支配大脑活动的各种机制,以更好地理解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克洛伊·法瑞已经开始了研究,对象是一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前期成果表明患者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感官信息上。感觉经验与既有知识之间缺少互相校准,难以找到事物背后的原因……” Farrer透露。而尤其使研究人员动力十足的,是将所有大脑机制和一切行为现象统一在同一个理论体系之内的远景。Stanislas Dehaene激动地说道: “我们盼望能够回答认知科学中最为紧迫的问题,尤其是理解大脑是如何形成其特有的高级抽象规则的,如语言。”过去在统计学领域毫不起眼的Bayesian公式终于修成正果。在解密我们思想的同时,它也将揭开人类的终极秘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神奇的公式…… “电脑能在国际象棋比赛中战胜人类。但就移动棋盘上棋子的能力而言,它只比得上5岁的小孩!” Pierre Bessiere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机器人面临的巨大难题:它们缺乏和真实世界进行交流的物理手段。而借助Bayesian公式,它们正在克服遮一困难。因为Bayesian公式的优点在于:传统程序只能在传感器接收到清晰的信号时才能够进行物品的识别,它们只能对检测信号与数据库中储存的物体信息是否匹配进行“是”与“否”的判断;而Bayesian智能系统则可以处理传感器“感知”到的任意信息,并将其与数据库中的所有信息进行关联比对,为每一种关联求得一个概率值,概率值越大就越匹配。这样就可以识别并躲避意外的障碍,在光线很弱的状况下识别物体,或者识别数据库中未记录特征的物体。不久前,一个加利福利亚的研究究团队正是借助该智能系统,成功地研制出了一个比人类手指更为灵敏的机械指。 “Bayesian公式是可以支配一切知识,一切信息的法则!”这并不是一个神经学家的心声,而是加拿大普里美特理论物理研究所Christoph Fuchs的评价,他的身份是量子物理学家!事实上,和他们认知科学领域的同行一样,一些物理学家也惊呼这是一场革命。他们认为Bayesian统计法也将成为解决该学科一切难题的钥匙。 近一个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不断深入微观领域,发现了量子物理定律。它们的有效性无可置疑,科学家从此不得不承认那些曾经认为不可能的现象:光同时以波和粒子的形式存在;一个电子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位置;一个粒子存在的状态只能用概率的形式描述,简而言之,为了能够准确地描述电子、光子和其他粒子的运动,物理学成了一片“概率”云。大部分物理学家不愿理会这个根本性的“顽疾”,但有一部分人提出用更极端的方式来解决它:不再将量子物理看作是对物质本身的描述,而仅仅是对我们所知的描述。在Christoph Fuchs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John Baez、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Carlton Caves看来,物理学或许已经迷失了方向。不知不觉中,物理学变成了只是对观测者掌握信息状态的描述,透露出观测者对信息本身的无知。我们之所以看到粒子运动怪诞离奇.只是因为我们无法掌握相关信息的全貌(当我们说某个粒子在此处出现的概率为36%.而在彼处出现的概率为64%时,这只是因为我们缺乏关于它确切位置的信息)。这完全就是Bayesian统计! Fuchs通过对公式的逐一比较,在量子物理和Bayesian统计之间发现了许多不寻常的相似之处,从而证明在这两种理论中存在着部分关联!也就是说,物质的基本定律很自然地来自Bayesian公式。这个18世纪的简单公式在量子物理中支配的不是物质,而是信息,即存在于具象和抽象、物体与理念之间的媒介形式。所有我们认为的现实都仅仅是Bayesian公式支配下的二进制数列!这种突破传统物理学“现实”和“客观”底线的理论令人震惊。它向我们揭示,我们对于身边物质世界的理解最终是建立在主观和虚拟Z上。Bayesian公式又一次冲击了我们的认知。 改编自《新发现》2013年第二期“破解思想的钥匙”一本
19345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自发进化》节选(4)
罗非 2012-12-21 15:18
[转载]《自发进化》节选(4)
第一部分:如果我们所知皆妄…… “面对未知的最佳方式就是无知。” ——斯瓦米·贝雍达南达 在一个晴朗、黑暗、无月的夜晚凝视天空,你会看到数千点细如针孔的光芒——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是体积巨大、壮丽华贵的恒星,存在于一个大得无法想象的宇宙中。集中观察其中一颗恒星,并去了解它有可能早已不复存在,而是在无数世代以前就已燃尽,崩溃成宇宙中的瓦砾尘埃。仅仅因为这颗恒星远在无数光年以外,所以由它前身的存在发出的光明仍然可见,并且继续充当水手们的导航灯塔。 现在,把你的注视点从天上转向我们不那么像天堂的地球,再问问自己:“是否有可能,我们一直在用已经燃尽的哲学之星替自己的旅途导航?如果我们关于生命的信仰体系是错误的怎么办?” 从表面上看,这种争论显得很奇怪。毕竟,当前的我们可以借助图书、 CD 、 DVD 、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我们所产生、分享和吸收的科学讯息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但光有讯息是不够的。即便是正确的内容,如果放在错误的背景之上,它所提供的也只能是误报,其结果要么让我们迷路,要么引导我们走上一条危险的道路。 考虑以下这个故事。一艘航船的船长在黑暗的地平线上看到一点灯光,并要求对方改变航线以免发生碰撞。当来自对面灯光的声音信息传回,建议这条船改变航线时,船长咆哮着说他有权保持自己的航线。这时来自远处灯光的声音回答说,“船长,我们是灯塔。” 你看,我们选择的航线取决于我们的观点。 图 1-1. 这个简单的实例强调了我们的观点。 在 A 图中,你看到的可能是巫婆,也可能是少女 ( 你需要研究一阵子这张图才能把她们两个都看出来 ) 。 B 图显示的是 A 图的二进制编码。尽管 B 中的图形数据可以科学地定义 A 的内容,但在任何给定时刻你所看到的究竟是哪一种景象,其决定权却并不在这些编码数据中,而是取决于你作为观察者的理解和知觉。 这里要传达的信息很简单却富于启迪: 同一份科学数据 可以描绘成 两种完全不同的知觉 。而当我们真正相信其中一种知觉时,我们会把它看做那个唯一正确的真实,并且忽略所有其他可能的真实。 实际上,我们不论作为个体还是社会,都正在使用陈旧的、已经被科学证伪了的哲学观念引导自己。 然而,就像那些远在无数光年之外的已经燃尽的恒星一样,有关它们已经死亡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我们这里。而就像那个灯塔一样,指路灯正在闪耀着把我们引导到新的航向上——如果我们对它有正确的知觉的话。 今天,人类的进化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陈旧的模式和富于挑战性的新意识正在艰难地试图共存。习惯和传统把我们嫁给了一种过时的宇宙观,而文明本身正在孕育着一种全新的、激动人心的、乐观的对生命的理解。 为了了解我们的困境,让我们把时光回溯到 500 年前,当时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从一座教堂塔楼的楼顶仰望天空,发布了一篇震撼世界的天文学观察报告。与当时流行的关于地球是宇宙中心的信念相反,哥白尼意识到地球在每年围绕着太阳旋转的同时,其实每天也都在围绕它自身的轴旋转。 教会的领导者把哥白尼的观点判为亵渎神明,并且紧紧抱着陈旧的信念不放。这种顽固不化发展到了这样的一种程度,以至于在 90 年之后,还要强迫伽利略宣誓放弃他对哥白尼学说的支持,并且在监狱里渡过他的余生。然而讽刺的是,同样是这批教会领导者,却采用哥白尼理论的数学公式修正了他们宗教历法中的误差。关键之处是,正如伽利略所经验到的那样,要使人的意识接受重大转变需要时间。 自从爱因斯坦在数学上证明宇宙中的一切均系由能量构成并且相互纠缠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然而绝大多数人类仍然活在早已过时的牛顿物理学原理之中。这个理论说,世界是一套由作用与反作用之间的因果关系构成的物理机器。就在那些掌权者采用爱因斯坦相对论制造原子武器的同时——正如当年教会采用哥白尼算法修正日历一样——他们却忽略了在这颗我们共享的行星之上炸毁哪怕是一块很小的地方所伴随的无尽后果。 与此同时,我们对那些误解和谬见的坚持已经使人类如此地背离自然界,以至于人类的活动已经成为“生命威胁之网”。在头条新闻不断警告我们要小心中东地区的自杀式炸弹恐怖分子时,太多的人都没有意识到我们的整个种族已经成为这颗行星上的定时炸弹。大量的科学研究毫无疑问地证明,人类的浪费与污染正在导致自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灭绝以来最大规模的群体灭绝。如果眼下的趋势延续下去的话,在本世纪内所有物种中的半数将会灭绝。尽管即便在塞伦盖蒂平原上没有了狮子的咆哮,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可以继续下去 ( 嘿,我们总是可以到动物园里去看狮子的,对吧? ) ,但没有任何生命可以独立于生命之网之外。尽管从来没有明说,但有关动物与植物灭绝的警告,肯定也隐含了我们人类的灭绝正在迫近。 现代人类非常自豪于我们关于宇宙和生命的知识积累。作为有史以来受教育水平最高、负载讯息量最大的人口,我们大家加起来知道了很多东西。但是,关于我们所知的东西,我们到底知道多少呢?的确,我们有很多数据;但当我们面前的危机显露出来之际,我们显然有点缺乏知识。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这些数据本身,而是起源于我们对这些数据的解释。正如那张巫婆 / 少女的画所揭示的,同样的数据可以用来解释成完全不同的两幅图像。当问题演变成理解生命的本质时,我们从数据中所组合出的图像可以意味着文明的生存与灭亡的差别。幸运的是,《自发进化》一书中所讨论的彻底的科学为科学数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释,这种新解释对我们传统的生命观提出了质疑。 勒奈·笛卡尔曾经告诫我们要怀疑一切。现在该到我们开始怀疑的时候了。这并不是说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错的,而是对我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需要加以研究、反思和重新考虑。 我们是怎么会相信我们所相信的一切的?在《自发进化》的第一部分,我们首先就此做了一个生物学的考察。在此过程中,我们牢固地确立了信念和生物学之间的联系,并揭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怎样在事实上产生了我们所知的现实。 在第一章 信则得见 (Believing Is Seeing) 中,我们翻转了 眼见为实 (Seeing Is Believing) 那句老话。这一章我们从细胞怎样处理讯息开始,追踪了将感知觉转化为信念、从而确定究竟什么东西看上去是现实的整个生物学途径。我们提供了无可争议的事实,证明心智其实是物质的主宰,然后直接深入细胞水平,阐释何以这就是生命真正的工作方式,以及它是怎样工作的。 在第二章 一发全身 中,我们解释了下意识的程序怎样无意识地阻挠了我们最良好的意图。在追踪心智进化史的过程中,我们显示了何以我们每个人既无可指责,同时又必须为我们的行为承担完全的责任! 在第三章 旧事重提 中,我们把讨论从生物学引向哲学领域,描述了我们用于解释现实的故事怎样地控制了我们的知觉并不可避免地控制了我们的行为。我们解释了文明是怎样在几千年之中进化的,每次的新模式又怎样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前人和父辈所见及所创造的世界,以及它怎样影响了我们今天所见和所创造的世界。 最重要的是,通过置身于我们自己的 故事 之外,我们会明白故事说到底,仅仅只是故事而已,并不比餐馆菜单上的那些文字的可口性来得更为真实。然而,我们带给那些文字的意义最终决定了我们的选择,以及我们最后能吃到什么。通过把我们自己提升到不加质疑地信仰的迷宫之上,我们会允许新的故事显现出来,它将带我们走出悲剧性的第四幕,前往更为轻松和明快的第五幕。 在第四章 重见美国 中,我们把所有的原理和实践联系在一起,正是它们影响了《独立宣言》的创造,并且仍然适用于我们手头的进化过程。这并不是给美国脸上贴金的爱国主义赞歌,而是要感谢那革命性的、富于远见的真相,也就是“所有的男人 ( 和女人 ) 创造出来就是平等的…… 创造者 赋予了他们某些不可剥夺的 权力 …… 生存 、 自由 和追求 幸福 。”尽管这些真相在美国还有待于完全实现,它们其实是一件给予整个世界的礼物,这个礼物来自当地 原生的 土著部落。 阅读第一部分会带来一些轻松感,因为它提供的信息解释了这个世界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并且帮助我们生成一个全新的、能够维持生命延续的故事。当我们了解到文化哲学与个体知觉其实都是后天的信念,它们不仅决定了我们的生物学过程,也决定了我们所生存在其中的世界之时,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改变个人和整个世界的启示。我们不再是茫然无措的事故受害者,而是转而开始索取自己的权力,亲自成为获得授权的共同创造者和建筑师,来建设一个勇敢的、充满爱的新世界。
个人分类: 科普|9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第四届“搜索行为与用户认知研究”研讨会通知
spidermuzili 2012-9-19 14:43
第四届“搜索行为与用户认知研究”研讨会通知 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共同发起并主办,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四届“搜索行为与用户认知研究”研讨会( SearchingBehaviorandUserCognitiveResearchBeijingWorkshop )将于 20 12年10月 2 9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是继2009年北京研讨会、2010年南京研讨会和2011年重庆研讨会成功举办后,第四届以“搜索行为和用户认知”研究为主题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搜索行为和用户认知研究是信息管理和情报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用户认知理论能够为信息查询行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研究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我国目前有不少专门从事该研究的机构或团队,并出现了一批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本次研讨会的主旨是汇集国内从事本领域相关研究的团队,交流分享研究经验和成果,并为团队之间的协作与研究资源共享搭建平台。 热烈欢迎全国从事用户网络搜索行为、用户认知与体验以及信息构建和用户服务等方面研究的团队参加。本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以下主题(但不限于):(1)网络搜索行为及其认知相关理论问题研究;(2)有关青少年网络等特定领域(网站)、特定用户群认知模型构建;(3)基于用户认知的检索系统及界面设计研究;(4)基于用户认知的个性化网络信息服务研究;(5)用户认知理论对检索系统评价的影响研究;(6)用户认知理论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研究。 会议筹备组 20 12年9月15日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 承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会议时间: 20 12 年 10 月 2 9 日 会议地点:华中师范大学 联系人:张自然联系电话: 18971281628 联系邮箱: lizzr721@yahoo.com.cn
29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位科学家对神的科学认知
热度 29 jiangjiping 2012-8-30 07:31
一位科学家对神的科学认知 蒋继平 2012 年 8 月 29 日 众所周知, 在对待神的问题上,世界上有两个阵营, 一个是有神论, 另一个是无神论。 有神论阵营的人认为世界上有神, 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不能证明神的存在,但是, 至少他们心中相信神的存在。 无神论者认为世界上没有神,或者至少他们不承认有神的存在。 我是一位科学家, 我的前 30 年是一位彻底的无神论者, 现在是一位坚定的有神论者。 使我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我的亲身经历。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有一些“神奇”的事是无法用科学的原理来解释的, 所以, 在我的心目中, 这些事件一定是神的作为。 在我以往一些谈及这个话题的博文中,有的网友在评论中要我用具体的方法来证明神的存在。 我在经过认真仔细的思考后, 总结出了对神的一些创新认知, 现在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认为世界上有神是从达尔文的进化论得到的启示。 从理论上来说,既然生物可以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地进化, 为什么人不能进化成神呢?所以, 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也应该支持神的存在。从科学的逻辑来说, 各种高级动物都有它们自己的语言, 它们发声, 但是都没有文字, 不会用文字来表达意思,人类就会用声音和文字来表达意思, 因而,很明显, 文字是进化的显著标记。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神使用的语言只是文字, 即各种经典,如圣经,古兰经, 和佛经。 所以,由此推断,他们在进化上更高级。 他们表达意思是通过代言人来实施的, 他们自己不说话。 这是他们更高明的地方。 其次我感到神是一个客观存在。 比如说, 基督教教堂中的主耶稣, 佛庙中的菩萨等等。 而且他们的存在比人类更高级,他们可以分身, 在世界各地都有他们的身影。 他们不会死亡和消失, 打碎了还可以重建。 有的人明知道这些神佛的客观物理存在,但是, 却认为是宗教, 是迷信。 那么, 我问大家, 汽车是不是一个客观存在? 我想答案一定是肯定的。那么既然汽车是一个客观存在, 为什么教堂中的主耶稣和佛庙中的菩萨就不是客观存在。 有的人可能会说, 汽车是人造的, 是没有生命的东西, 难道神也是人造的,是没有生命的东西? 对这样的问题, 我的解释是, 那些神像确实也是人造的, 而且从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也没有生命。 不过,我觉得人们造他们是在他们的指使下进行的, 他们实际上是有生命的物体。 要不然, 人们为什么在他们面前祷告, 祈求和倾诉。 当然, 人类必须把精神意识看成是生命的一部分。 不管是从科学还是现实来看,人的精神意识当然属于生命的一部分, 而且是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难道不是吗?既然人们与神佛交流思想意识,那么这些神佛必定是有精神意识的。 对不对?反过来想想, 有多少人会对汽车祷告,祈求和倾诉? 这是不是明显的不同? 所以,我对神的认知是,他们是比人类更高级的宇宙存在,他们是一种精神意识, 是人类中一些精英的升华。 他们是无形的, 是人类的眼睛看不到的,也是肢体触摸不到的,现代科学也是无法证明他们的客观存在的。这是他们的本源。正因为如此, 为证明他们的客观存在, 他们就让人类建教堂和佛庙, 塑偶像,谱经典, 招聘神父和佛僧作为他们的代言人。 简言之, 神的本源是灵, 其表象是偶像, 其表达形式是经典, 通过精神意识与人类沟通。如同汽车有不同的品牌一样,他们也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备注 1 。 在科学网上谈论神的问题, 似乎有违科学之精神, 因而,我担心科学网编辑可能会对这篇博文进行技术封杀。 不过,尽管如此, 我仍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 希望编辑们能够在开放和创新精神的鼓励下网开一面, 让各种不同的观点平等地交流。 备注 2 :本博文具有两个创新观点,第一, 首先提出了进化论支持神的存在的论点, 第二, 从科学和物质上首先提出了神的客观存在的依据, 首次提出了神的本源,表象和表达形式的三重结构和层次。
个人分类: 宗教信仰|7272 次阅读|83 个评论
【智力挑战】如何证明我们所认知的是真实的?
outcrop 2012-7-31 02:23
二傻问: --- 您看见波斯猫了吗? ---- 真的没有看见?嗯?! ---- 您到底相信不相信您自己看到的和感觉到的? ---- 如果您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您又是如何让自己相信科学或上帝的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90-597451.html 19-23楼 延伸一下,如何证明我们所认知的是真实的? 比如我们所见到,所触摸到的,怎么证明是真实存在的? 我想过多次还是没想到证明的方法,睡前留下这个挑战,希望在睡梦中遇到有所启发的梦境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进化发育神经计算(Evol. Developmental Neural Computation)
热度 1 profjin 2012-7-5 07:42
近年来试图做一些神经网络进化,发育和可塑性建模方面的研究,最近发表的部分论文如下。如对某篇论文感兴趣,欢迎索取并批评指正。 1. J. Chrol-Cannon, A. Gruning, Y. Jin . The emergence of polychronous groups under varying input. IJCNN 2012 2. J. Yin, Y. Meng and Y. Jin .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structural self-organization in reservoir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nomous Mental Development , 2012 3. D. Bush and Y. Jin . Calcium control of triphasic hippocampal STDP.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 2012 4. B. Inden, Y. Jin , R. Haschke, H. Ritter. Evolving neural fields for problems with large input and output spaces . Neural Networks , 28:24-39, 2012 5. L. Schramm, Y. Jin , and B. Sendhoff. Evolution and analysis of genetic networks for stable cellular growth and regeneration . Artificial Life , 2012 6. Y. Meng, Y. Jin and J. Yin. Modelling activity-dependent plasticity in BCM spiking neural networks with application to human behaviour recogni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 22(12):1952-1966, 2011 7. L. Schramm, Y. Jin , B. Sendhoff. Emerged coupling of motor control and morphological development in evolution of multi-cellular animates. 10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Life , Budapest, September 2009 8. B. Jones, Y. Jin , B. Sendhoff, and X. Yao. Emerged optimal distribution of computational workload in the evolution of an undulatory animat.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mulation of Adaptive Behaviors (SAB 2010), August 24-28, 2010 9. B. Jones, Y. Jin , B. Sendhoff, and X. Yao. The effect of proprioceptive feedback on the distribution of sensory information in a model of an undulating organism. 10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Life , Budapest, September 2009 10. B. Jones, Y. Jin , B. Sendhoff, and X. Yao. Evolving functional symmetry in a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of an elongated organism. Artificial Life XI , pp.305-312, 2008 11. Y. Jin , L. Schramm, and B. Sendhoff. A gene regulatory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mitive nervous systems. INNS-NNN Symposia on Modeling the Brain and Nervous Systems , November 2008, Auckland, New Zealand, LNCS 5506, pp.48-55, 2009
5159 次阅读|2 个评论
雷帕霉素提高学习能力和增强记忆力新证据
热度 4 qpzeng 2012-7-1 17:28
雷帕霉素提高学习能力和增强记忆力新证据
【文献导读】 雷帕霉素(西罗莫斯)是从吸水链霉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抗生素,因最初来自复活节岛(Rapa Nui)而得名。雷帕霉素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已于1999年被美国FDA批准为器官移植手术后的抗免疫排斥药。近年来发现,雷帕霉素还能抗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延缓衰老。 6月29日Science Daily撰文介绍了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科学家取得的一项新成果,他们将雷帕霉素添加到小鼠食物中,结果发现幼鼠的认知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有很大提高,老龄鼠的认知力也有极大改善。在服用雷帕霉素后,那种常见的随年龄增大学习能力下降和记忆力减退的现象似乎消失不见,而且焦虑和抑郁等行为也变得较为罕见。 雷帕霉素的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在不同月龄的小鼠中都能观察到,短的为4个月(相当于人类上大学的年龄),较长的有12个月(中年),最长的达到25个月(老年)。更令人惊讶的是,在饲喂雷帕霉素的小鼠中脑内,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幸福感”神经递质的含量显著升高,这大概就是雷帕霉素让小鼠“快活”的重要原因。 尽管雷帕霉素抗衰老已经在酵母、线虫、果蝇、小鼠中证实,但至今尚未在人体上得到确认。不过,估计世界上目前至少有10几家实验室正在开展密集的攻关研究,很快就会有雷帕霉素对人类衰老及其相关疾病作用的研究结果发表,请大家拭目以待。 两年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家在线虫中研究发现,胰岛素信号转导与限食对学习能力和记忆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影响不同。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突变体daf-2能改善成长早期记忆力并在老年维持良好的学习能力,但不能维持长期记忆力。相反,限食模型的eat-2突变体造成年幼时长期记忆力损害,但能将此记忆力水平保持得更长久( http://www.plosbiology.org/article/info%3Adoi%2F10.1371%2Fjournal.pbio.1000372 )。 假如你不是一位刻意追求“长生不老”的人,但雷帕霉素提高学习能力和增强记忆力的奇特效果肯定对你有吸引力。不过,雷帕霉素尚未批准用于抗免疫排斥以外的用途,它也不是可以在药店随意购买的非处方药,而且服用它还要以牺牲部分免疫力为代价,因此在使用之前你必须认真掂量掂量。 本文于6月28日在线发表于《神经科学》(Neuroscience)杂志上:Chronic Inhibition of mTOR by Rapamycin Modulates Cognitive and Non-cognitive Components of Behavior Throughout Lifespan in Mice (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6452212006720?v=s5 ) Science Daily的评述:Easter Island Drug Raises Cognition Throughout Life Span in Mice (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2/06/120629211902.htm )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3779 次阅读|6 个评论
Schwartz:心灵之脑
热度 1 quantumuniverse 2012-6-26 23:04
后记 心灵之脑 老布什总统将一九九○年代命名为“大脑时代”,请注意是大脑时代,不是心灵时代。因为不论是科学家或一般人都是往大脑寻找答案,希望从大脑灰质的深沟浅壑中寻找性格与气质的根源,或探究精神疾病、情绪、性认同,甚至是对美食的偏好。在我所从事的神经精神医学里,这种心态可归结为一句话:“每个纠缠的思维都可找到一串对应的分子。”过去我们以为某些心境、偏好或行为可归因于教养方式或甚至自由意志,现在全部被视为基因与神经传导物质的产物,而这些是我们几乎完全无法控制的。 大脑诚然是心灵的具体表现,是心灵赖以发挥任何作用的器官。大脑神经元负责记录五官的知觉与内在的世界:我们已知内在的意象可引发与外在意象同样具体可测的神经元活动。但大脑不仅是基因而已,第三章说过,三万五千个基因绝不足以承担连结一百兆个突触的复杂任务。大脑是经验塑造镂刻出来的——包括周围神经接收到的无数感觉刺激、我们习得的技能、储存的知识、思想与注意力形成的模式等,这些都会留下印记。 不过,二十年前,神经科学家以为大脑结构在童年初期就已固定不变,大脑功能是基因设计好的。但现在我们知道事实恰恰相反:大脑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连结,因为频繁使用而变得更强韧,无用的突触则会萎缩到无法传递任何信息,就像以一条绳子连结两个空罐是无法假装是电话的。出生时脑部配备的神经元在我们一生中都会继续编织回路,脑部会划分出多少位置给特定活动或身体部位或心理习性都是会变动的。换句话说,我们的生活方式会在脑部留下印记,造成神经回路的持久改变。这就是神经可塑性。莫山尼奇说,神经可塑性有助于了解“皮质如何影响我们表现出独特的行为能力,甚至可解释为什么有些人是天才,有些人是蠢才。” 但即使是这种观点所叙述的大脑,仍比我们现在所知的更为被动。这反映的是过时的经典物理学的心物观。因为除了“皮质的影响”之外,我们的选择、决定、意志不但是驱动行为的因子,更可透过引导性精神力量形塑大脑回路。 自莫山尼奇提出上述观点之后十年,人们对神经可塑性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我们知道大脑回路会因手指拨动琴弦而改变;因截肢或中风而改变;因耳朵习惯于本国语言而不再听见外国语的音素而改变。简而言之,大脑回路会因感觉信息的改变而改变。这一点银泉猴的实验已经证明了。但大脑反映的不只是身体信息的改变,更能具体反映物质与心理的互动结果。难以捉摸的思维变化或心理初萌生的意志——简而言之,当我们选择注意时——也会使神经回路随之改变。注意力不只能选择心理活动的方向,更能让神经回路发生系统功能的改变——在科学实验中这是可以印证的。 我们每一天,甚至每一秒的经验基本上是由被动的心理活动主导的,而这又完全由脑部机制引发。 在日常生活中大脑的运作确实很像机器。大脑接收感觉信息后加以处理,与原先储存的感觉经验连结,然后做出反应。 若说这部分的生活只是大脑的预设反应也不算太夸张。莫山尼奇等人证明有一种因注意而产生的神经可塑性,但这占日常经验的一小部分(年轻时期花较多心力学习,可能占的时间多一点);有机会像托柏的中风患者那样运用注意力发挥康复效果的人更是少数。一般而言,即使是严谨的静坐也只花几个小时。且即使在这些较特殊的例子里,注意时意识经验的内容仍大部分由大脑的内在运作决定。 性格则不然,意识经验固然是被动的,对其中各部分的注意程度与品质却可以主动选择—这不能纯粹从大脑机制来解释。在治疗强迫症患者时,被动与主动心理过程的区分便很重要。当强迫观念或冲动进入患者心中时,所引发的恐惧与焦虑在生物学上是既定的。但从临床资料与正电子断层扫描检查可以看出,患者可凭意志改变对这些感觉的注意程度,从而改变大脑的运作。 患者如何做到的?就是凭着我所说的引导性精神力量发挥注意力。注意力不仅有临床上的疗效,也有生物学上的效力(可改变症状背后的脑部化学活动)。现在我们知道,头骨里这三磅重的胶状物确实是心灵之脑。 我们的意志及行为构成了心理经验里主动的部分。这是最重要的主动意识。一般我们想到意志力总是想到外在的行为表现:选择走哪一条路或做哪个决定。即使从内省的角度来思考,也会把意志力等同于外在追求的目标。但我认为意志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表现是选择注意的目标与品质,而这也是一切决定与行为的根源。 在十九世纪末,詹姆斯便已认为我们能注意的范围是被动由神经状态决定的——但注意之后特定意识层面能得到多少注意,则是主动的心理过程,他称之为“精神力量”( spiritual force )。他在个《心理学》里说,“用力注意就是意志的基本表现。”这个主动的成分甚至比大脑更能决定注意的方向、方式与品质——例如是否用心、明智、坚定。 心理如何选择注意对象?佛家哲学提供一个理解的角度。佛家传统的禅修系建立在两种心理活动:静,观。在静的初期阶段,须注意于单一的对象,例如湖面或鼻息。目标是达到纯粹注意的状态,稳定而集中,然后才能进入观的境界。佛家认为习惯可使业力大增(业等于意志行为)。因此伟大的佛家学者雷地尊者( Ledi Sayadaw )说,“不断重复而养成习惯”会使业力“产生愈来愈大的效力与能量,就像一个人读同一篇课文许多遍,自然会愈读愈精熟。”在日趋科技化与物质主义的文化里,意志的力量被严重低估,至少在西方国家是如此。佛家因果论认为凡行为必有后果,因此非常重视意志,这对于过度轻信物质的西方文化多少有平衡的效果。不过,现在我们已逐渐发现引导性的心理努力可有系统改变大脑的结构与功能,随着大众对这些信息的了解愈来愈多,意志所扮演的角色或许可以重新获得认可。 探究心灵改变大脑的证据有很重要的影响,不仅能改变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更具有实际的功能(例如协助中风患者的康复)。不过,这方面的研究只能算刚起步。三十多年来,生物学的物质主义几乎扼杀了神经科学(乃至所有生命科学)的发展,现在终于出现了一线生机。有人说哲学是象牙塔里艰涩的学术研究,与现实生活没有多少关联。生物学物质主义及其将人类机器化的中心论调如果真的这么遥远就好了,问题是这些观念确实对人们的实际生活造成影响。如果你是个极易害羞的人(所谓社交恐惧),医药公司会告诉你吃一颗药丸就好了。当你陷入忧郁、焦虑或无法注意,医生会告诉你,只要让神经化学活动恢复平衡就可重获健康。生物学的物质主义当然有它的吸引力,只要信仰它,我们就无须探讨悲伤的情绪或精神根源,无须质疑自己教养孩于的方式是否与他的注意力缺损障碍有关。我无意贬损以生物化学或基因探索行为与疾病的重要发展,事实上其中有些证据就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发现的。问题是人类远比这些发现更复杂。 相关领域的重要学者多数也同意人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生物学,但到目前为止关于物质主义的世界观所造成的道德真空,却几乎没有人提出来讨论。我曾经和一位杰出的同事聊天,他慨叹若依据主流的物质主义科学观,他对妻子的爱“就只是脑部与生理的生物化学反应”。但他是一个不好争辩的绅士,在专业领域的言行丝毫没有透露这种不以为然。我真诚地希望,引导性精神力量的神经生物学能改变这种现象。 若将人类视为物质过程的产物,对真相必无法得到全面的了解。人类会思考、判断、依据判断发挥力量,进而改变内外在世界的物质层面,这些不是狭隘的物质主义分析模式能够涵盖的。要了解人类有系统改变自身神经生物状态的能力,就必须将选择与努力等概念纳入科学的语汇。随着新世纪来临,当我们探讨人类在医学、经济、政治等各领域的表现时,会发现心脑关系的问题愈来愈重要,我们不能忽略心灵可透过觉察与努力重塑神经生物机制的事实。 引导性神经可塑性的临床资料所显示的绝非固定的物理过程,而只能以心理的努力来解释。听起来这似乎太一厢情愿,甚至过于冒险;毕竟,一个人若对生物决定论表示怀疑只会招致嘲弄,或被污名化为“非科学”或“新世纪谵语”。虽然我们对神经可塑性的了解简属起步阶段,但我认为已足可证明物理之脑无法完全决定我们的命运。然而我们的经验、选择、行为又是如何在大脑皮质上写下日记?大脑不断调整处理能力以符合我们的要求,不断提高神经元与回路的沟通能力,以配合经常进出的信息。就是因为脑部具有惊人的学习、遗忘、调整、改变的能力,容许生活的经验一再刻下印记,我们才得以摆脱生物学物质主义的桎梏。也就是说,生活方式决定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大脑。了解心灵形塑大脑的力量不仅能增进知识,也能增长智慧。偏激地将世界解读为只有物质而没有心灵,等于忽略了人类的特质。发挥引导性精神力量,才不枉万物之灵的美称。 在第一章我首先探讨心灵源自物质的观念,以及笛卡儿二元论所引发的问题。最初二元论确实为科学界提供很大的便利:将心灵的问题划归宗教之后,也就摆脱了教会的监督,其后几百年科学才得以不被宗教界视为毒蛇猛兽(抱歉了,伽利略)。但对道德哲学而言,笛卡儿二元论却是一大灾难,终于将人类贬抑为机器。如果过去与现在的所有行为都只是机器式物理机制的被动结果,毋须论及意识的存在,更遑论意志,那么谈道德责任便没有意义了。如果我们的选择与行为都与意识思维无关,那么我们何须比机器人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当我们探讨心理是否具有真正的活动力(能引发具物理效果的精神力量),其实是在探讨一个道德问题。詹姆斯在《决定论的困境》( The Dilemma of Determinism )里说, “不论行为者有什么感觉,我相信一个人既有行为的意愿,必同时对行为的好或不好有一定的信念。”若说心灵及其注意力只是物质因素的被动结果,詹姆斯说“这百分之百违背我的道德观”。 但如果我们采取目前最精确的世界观——量子理论,则科学与道德哲学的冲突立刻会像朝雾一样消散无踪。依据量子理论,物质与意识并非遥遥相对于鸿沟的两端,而是可透过定义清楚测试完备的数学规则连结起来。斯塔普说: “量子理论重新巩固了道德哲学的基本假设。我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取舍是受到意识的影响,而意识不受任何已知的自然法则的严格控制。” 心灵的量子理论涵盖了非定域性定理与量子芝诺效应,为修补科学与道德哲学之间的裂痕提供一线希望。这套理论明确指出,真实、主动、具致果性的心灵能在物理世界运作。 物质主义的决定论认为人类不过是肉身电脑,依据某种既定的神经基因程式做出行为反应,但现在我们对神经可塑性与心灵形塑大脑的力量有了新的了解,已足可挑战上述论调。物质主义者说,“大脑要做什么就会做什么,你无法控制。”但现代物理学与神经科学告诉我们这是错的。宗教界早已对物质主义的心态提出谴责,现在神经科学与物理学也加入讨伐。随着新世纪兴起的科学明白告诉我们,人类不只是物质的产物,更不是物质的奴隶。佛陀在公元前五百年演绎的因果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旧撼动人心:“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个人分类: 意识科学|2300 次阅读|2 个评论
论情报的逻辑
热度 1 bfzhao2001 2012-6-8 21:49
论情报的逻辑
第29 卷 第5 期 2010 年5 月 情 报 杂 志 JOURNAL OF INTELL IGENCE Vol. 29  No. 5 May  2010 论情报的逻辑 The Intell igence Logic 赵冰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38) 摘 要 在作者关于情报的组织认知对抗本质研究基础上,首先描述了知识与认知、价值与认知的概念及关系,并 在此基础上,结合知识熵理论,首创性地分析了知识差异与价值差异同情报认知对抗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提出价 值冲突是导致情报认知对抗的内在原因的观点,并以此来阐述情报对抗的逻辑运动过程。简要分析了当前比较流 行的几种主要情报逻辑观念,比如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情报逻辑等,从而尝试在哲学层面上建立起情报学的逻辑基 础。 关键词 知识 认知 情报 认知对抗 知识熵 情报逻辑 中图分类号 G350  G35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1965 (2010) 05 - 0066 - 04 目前情报学界关于情报概念及其内在逻辑尚没有系统、完整的论述,而对于情报与认知的关系则论述较多,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范式(见参考文献[1])。但是,由于受到情报本质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及情报与价值关系研究上的短缺,情报学界尚无法系统和完整地论述情报的内在逻辑,更无法将其用于解释情报对抗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本章在笔者关于情报的组织认知对抗本质研究(见参考文献[2]、[3]、[4])基础上,首先描述了知识与认知、价值与认知的概念及其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知识熵理论,首创性地分析了知识差异与逻辑差异同情报认知对抗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而提出价值冲突是导致情报认知对抗的内在原因的观点,并以此来阐述情报对抗的逻辑运动过程。本章还简要地分析了当前比较流行的几种主要情报逻辑观念,比如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情报逻辑等,从而尝试在哲学层面上建立起情报学的逻辑基础。 1?知识与认知的概念 知识是主体在某个历史时刻所拥有的关于世界及自身的认知状态,是主体关于与自身及外部世界对应关系在人的大脑中的动态反映。这种反映可以用集合来描述。知识可以通过物质中介来保存,比如一本书可以保存作者写作时刻的关于世界的认知状态。如果主体在另一时刻关于世界及自身有了新的认知状态(这里的“新的”是相对于主体或主体外的观察者而言),我们就说主体拥有了新的知识,即新的关于世界认知状态的集合。主体在同一历史时刻只能有一种认知状态,或者说其在该时刻的集合是唯一的。但是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保持发生在先前某一历史时刻的认知状态,以存续这种认知状态或集合;或者更新这种认知状态,以生成新的认知状态或集合。 知识概念中的认知状态不仅具有时间特征,也具有空间特征,即主体的认知状态或集合不是一个抽象物,而是一个具有空间基准的相对物,我们来鉴定一个“认知状态”,必须首先寻找到一个用于鉴定的空间基准,比如人对于火焰温度的认知状态,首先来自于人自身对周边温度的感觉,即使我们使用了温度计这样的中介物去测定火焰,也必须由温度计这个中介物间接承载的温度感受度量标准来认识火焰的温度。 认知是知识状态发生时空转换的一个主客观过程,是主体的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时空状态中间所进行的主观意识活动和客观实践活动。认知的这种主客观活动交互地构成了主体认知的生长基础,其认知的结果可以用这两个具有前后因果关系的时空状态中的知识集合来描述,即认知由不同时空中的认知状态或认知集合的差异来表达。 认知表达:{在具有因果关系的时空域内前认知状态与后认知状态的差异} 我们不能把人类的知识生产交付给自然来完成。当人类从事物质生产的时候,人类可以借助于某种自然的动力和运行趋势使自然的某些质料自行地发生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变化,但认知状态的转化则必须由主体的主观意识活动自我地生成或生发起来,并在主体的主观意识活动中发生更新和改造,即理性活动只存在于人类的意识当中,理性活动无法超脱于人类的大脑而使自身的外界更加理性起来,或者说,人类的理性无法改造人类之外的自然的理性,就像我们不能把一块石头改造得自行思维起来一样,知识是一种认知状态,是一种理性的时空截面,知识无法脱离于人的大脑而由自然来进行知识间的转换,即使我们把人类的知识存储于机器之中,由机器来进行自动的排列,但机器关于原有知识的新排列并不是新的知识,只有当这种新排列重新回到大脑中时,新的知识才会产生,所以当有人说“人类发明的计算机生产了一些新知识” 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不可思议,因为机器没有主观的理性,不具有能动性,机器无法代替人类从事知识生产。 既然知识生产无法摆脱人类的大脑,而必须由每一个具体的主观意识来完成,那么人类对主观意识生产活动的管理,就只能求助于对每一个具体的大脑本身的管理,即所谓的知识管理,其本质就是对人类每一个具体大脑的解放和发展,这种解放意味着每一个具体的大脑从自然的理性向自觉的理性发展,从不善的理性向善的理性发展,从不美的理性向美的理性发展,从人类个别大脑的解放向全体人类大脑解放的方向发展。 2?由认知构成的价值概念 人类的认知活动不是自然地发生在人类的大脑中,而是在认知背后存在着关于认知与实践的再认知,即由人类的价值判断活动来主导,由主体的价值标准来判断认知和实践活动是否获得了自身关于外部世界的真的、善的和美的对应关系。价值是引导认知主体进行再认知和再实践的内在动力,也是引导认知主体不断生产新的知识的根本原因。价值也具有主体的时空约定,即具有历史的特征和空间参照基准的特征,价值判断是一个过程,是认知主体在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时空状态中间所进行的更高级的认识和更高级的实践活动,这种判断可以由主体的认知状态及实践状态的差异来表达。 价值判断表达:{在具有因果关系的时空域内前价值判断与后价值判断的差异} 同样,价值的创造必须由人自身来完成,而不能依附于自然或自然之外的存在物,比如某种虚假的或抽象的“存在物”。价值创造不能脱离人自身而听命于商品的自然逻辑,也不能服从于机器的自然逻辑,如果价值创造脱离于人类本身而听命于商品和机器的逻辑,则人自身的活动是没有价值的,甚至会产生负的和有害的价值。价值的创造也必须由每一个具体的认知主体和实践主体来完成,即使是这个具体主体之外的“那个” 具体主体也是无法代替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3?知识、价值与情报的内在逻辑 情报是发生在组织认知领域内的对抗活动(见参考文献[3]、[4]),也是一个对抗主体在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对应关系中求真、求善和求美的过程。所谓的“对抗”在毛泽东的《矛盾论》中有“波林学派这类见解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他们不知道世界上的每一差异中就已经包含着矛盾,差异就是矛盾”,“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矛盾斗争的一切形式”,“根据事物的具体发展,有些矛盾是由原来非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对抗性的;也有些矛盾则由原来是对抗性的,而发展成为非对抗性的”, “对抗只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它的一切形式” (见参考文献[5])。而对抗的基本特征是冲突,情报的认知对抗就是在人类社会内部不同组织边界之间以认知过程或认知内容等为手段进行的某种冲突,这种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和带有根本性质的,或者可以说,情报是利用人类的认知过程或认知内容作为对抗手段以解决矛盾冲突从而肯定自身价值的活动。 显然,当两个认知主体处于同一个时空内时,如果二者之间就关于自身及外部世界的认知状态或认知集合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判断二者之间是否会发生情报行为,同样,当二者之间存在着认知集合差异时,我们也无法肯定二者之间必然导致情报行为的发生。比如两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实力或者旗鼓相当或者相差甚远,都无法推断这两个国家之间必然发生情报对抗运动。由此可见,认知状态或认知集合的差异尚不足以导致情报行为的发生。但是,当上述的两个认知主体之间存在价值判断的差异时,就必然存在情报行为发生的可能,即产生了认知的矛盾,尤其是当认识主体之间形成两个主导价值判断截然相反的社会组织关系时,矛盾就表现为一种冲突的形态,情报活动就必然发生而且表现极其强烈。为什么是价值判断的冲突而不是认知状态的差异导致了情报行为的发生呢?这是因为就每个具体的认知主体而言,价值判断是认知过程的内因和内在动力,而认知过程是价值判断的外在表现与形式,只有当内因和内在动力之间存在冲突时,两个认知主体之间才会发生对抗的可能。如《孙子兵法》的用间篇中“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而知敌之情也。非圣者不能用间;非微密者,不能得间之实” 的描述中,就阐述了情报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欲“先知” 于敌,而深一步的原因是能“动” 而胜敌,更进一步的原因则是在消灭敌人之后能成为“明君贤将”。可见两个组织之间情报行为之所以会发生是受到了情报行为背后组织主体所各自主张的价值诉求在推动和主导着,而不是组织之间为了获得对方的与自己存在着差异化的知识而发生了情报行为。20世纪“冷战” 期间发生于美苏两国间的十分激烈的国家情报活动行为正反映了美苏两国互不相容的价值体系冲突(见参考文献[3])。 情报行为是如何在两个认知主体之间发生的呢?价值是认知主体关于自身与外部世界之间是否具有真的、善的和美的对应关系的判断,当两个主体的价值判断中认定对方在关于与外部世界的对应关系中存在假的、恶的和丑的时候,就会试图否定对方,以此肯定自身的存在,而这个过程包含有否定对方和肯定自身的两个方面,从而在各自的认知表达中形成防护自身价值的立场和推翻对方价值的立场,形成两个方面互为辩证的形势,这种认知防护与推翻在具体的时空中展开时,就形成了认知主体间在认知领域内的对抗实践过程和对抗认识过程(见参考文献[2])。 就像认知差异不能必然导致情报行为的发生一样,当以社会组织关系作为认知体系或知识管理系统的划分边界时,组织系统的知识熵(见参考文献[6])的大小也不是由组织成员的认知分布状态或者认知集合分布状况决定的,因为能够直接影响或决定组织系统秩序变革的因素是每一个具体的组织成员的价值判断,其属于组织系统内部形成以社会关系为基础的秩序的内部原因或内在动力,典故“身在曹营心在汉” 描述的正是这个价值判断在组织秩序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所以就组织的知识熵而言,降低熵值从而改善组织系统的认知结构的最佳途径是影响组织成员的价值标准,从而使其价值判断趋于一致,即统一组织成员的意识形态,而不是构造认知状态或认知集合的有序化。同样,组织系统的知识体系跃进或突变,也应求助于组织成员价值观或意识形态的突变。可以说,认知状态的改变是社会组织知识体系的快变量,是引起知识系统发生量变的主要因素,而价值判断的改变或意识形态的统一与改善是社会组织知识体系的慢变量,是引起知识系统发生质变的主要因素。 情报对于知识熵的意义(见图5-1) 可用方程式来表达,即:Ds=Di+De1+De2,其中,Ds为组织系统的知识熵,Di为组织内部产生的知识熵,De1为组织与社会交换的知识熵,De2为组织与情报认知对抗客体及相关社会中介所交换的知识熵。当Ds<0时,表示组织的知识系统处于进化状态,其组织成员的价值体系趋向集中和统一;而当Ds>0时,表示组织的知识系统处于退化状态,其组织成员的价值体系趋于离散和分解。 图5-1 情报对组织知识熵的意义 情报活动能够激发或者阻碍知识系统的结构变化,从而在认知领域内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情报的认知对抗行为只发生在改变组织认知状态的层面,则组织的知识系统主要地产生了知识熵的量变;而当情报的认知对抗行为上升到了改变组织价值标准的层面或意识形态的层面,则组织的知识系统主要地引起了知识熵的质变,从而导致整个组织的认知秩序发生突变。这种突变又有两种可能的方向:如果情报认知对抗促进了组织的价值标准或意识形态趋向于统一和改善,则组织的知识熵将使其熵值急剧降低;如果情报认知对抗导致了组织的价值标准或意识形态趋向于崩溃和破碎,则组织的知识熵将使其熵值急剧上升。 情报活动具有认知主体的价值属性,情报活动中的进攻方式和防御方式(见参考文献[4])构成了主体对自身与外部世界对应关系的肯定和否定,尤其是当认知主体具有社会组织的阶级属性时,这种肯定或否定将表现出极其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而又规模宏大的社会运动特征。情报活动的高级阶段发生于组织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层面上,情报活动将造成活动主体对自身的根本肯定和对认知对抗客体的根本否定,情报活动在高级阶段的主要表现方式有:树立自身的价值立场和替换对抗客体的价值立场、确立自身的价值属性和替换对抗客体的价值属性、强健自身的价值判断过程(或叫认知技术)和弱化对抗客体的价值判断过程(或叫认知技术)等。因此,在情报认知对抗活动的高级阶段,直接来自于对抗客体的意识形态往往具有巨大的虚假性和破坏性;同时,由于社会中介和自然物具备有宣传价值标准或意识形态的工具特性,通过社会中介和自然物,如媒介、商品、习俗等,间接来自于对抗客体的意识形态则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在这种高级对抗阶段,情报认知对抗主体自身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属性可能被对抗客体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属性替代,反之,也可能完成对对抗客体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属性的替代;同样,情报认知对抗主体关于自身与外部世界对应关系的判断过程(或叫认知技术)可能被对抗客体的对抗行为弱化甚至冲垮直至完全丧失,反之,也可能完成对对抗客体的判断过程(或叫认知技术) 的弱化甚至冲垮直至使其完全丧失。因此,对于情报主体而言,认知对抗的首要任务是确立和强化自身的价值体系或意识形态,走独立自主的路线,建立自己的关于自身与外部世界的真的、善的和美的对应关系,以最大限度地肯定自身的价值,从而在根本上否定对抗客体的价值。 反观情报学界常常把“以用户服务为中心” 的信息一般逻辑作为情报的核心逻辑及其价值属性,则是对情报认知对抗主体自身的一种否定,是对处于同一时空中的两个认知对抗主客体之间存在价值观差异或意识形态差异的回避,是对存在认知对抗的两个社会组织边界的一种主动消解。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情报及其价值属性正反映了情报认知对抗主体内部存在价值体系的破裂和不统一。同样,如果将情报及知识纳入信息链、知识链甚至物流与资本流,以使情报生产和知识生产当做知识管理和情报管理的核心内容时,其情报逻辑及其价值属性的本质意图是对人类主观意识活动的一种客观化处理或可称为物化处理,是对人类理性的一种否定,是对情报及知识认知主体价值存在的一种否定。另外,目前西方国家的情报学认知观是形式的、外在的和破碎的,其仅就情报学是什么的问题进行了精细化的观察与归纳,而对情报学的为什么与为了谁等涉及情报价值判断的问题则浅尝辄止或避而不谈,因此在情报学的研究上,无法认识情报的本质及其内在逻辑,也无法彻底地和直接地进行理论化的探讨与应用。 4?结语 本章借助于认知的概念和价值的概念,就情报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哲学化的探讨,以此来认识和应用于情报认知对抗运动的实践活动,进而提高我们对情报概念的认识水平和情报实践的应用水平。本章的研究在逻辑体系上能够解释组织发生情报对抗行为的根本原因,并能够用于组织的知识管理和情报对抗的方法研究,为情报学理论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逻辑哲学基础。但本章就情报的内在逻辑及其与情报实践的具体应用分析较少,同时对于东西方文明中积淀下来的大量的关于情报逻辑的优秀成果没有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挖掘,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是笔者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梁战平?情报学的若干辨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26(3)? [2]赵冰峰,钟苇思?以运动的哲学观点建立情报学元理论[J]?情报杂志,2010(1)? [3]赵冰峰?论情报的过程[J]?情报杂志,2010(2)? [4]赵冰峰?论情报的认知对抗本质[J]?情报杂志,2010(4)?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陈清硕?知识的本质与知识系统熵[J]?知识工程,1990(3)?
个人分类: 情报学|1664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2年SCI收录行为科学学科期刊49种目录
wanyuehua 2012-3-5 08:07
SCI 、 SSCI 均收录行为科学期刊, 2012 年 SSCI 收录行为科学学科期刊 49 种,其中被 SCI 和 SSCI 共同收录期刊 19 种如 1974 年创刊的 Aggressive Behavior 《侵犯行为》、 2008 年创刊的 Autism Research 《孤独症研究》、 1971 年创刊的 Behavior Genetics 《行为遗传学》、 1978 年创刊的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行为与脑科学》、 1975 年创刊的 Behavioral Medicine 《行为医学》、 1976 年创刊的 Behavioural Processes 《行为过程》、 1973 年创刊的 Biological Psychology 《生物心理学》、 1979 年创刊的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进化与人类行为》、 1958 年创刊的 Human Factors 《人的因素》 、 1983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sychology 《比较心理学杂志》、 1980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Pediatrics 《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 1985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ECT 《电惊厥疗法杂志》、 1975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imal Behavior Processes 《实验心理学杂志:动物行为过程》、 1958 年创刊的 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 《行为实验分析杂志》、 1973 年创刊的 Learning Behavior 《学习与行为》、 1979 年创刊的 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 1963 年创刊的 Neuropsychologia 《神经心理学》 、 1966 年创刊的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生理学与行为》、 1997 年创刊的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认知科学趋势》。 2010 年 JCR 收录行为科学学科期刊 48 种,其中影响因子 9 以上有 3 种、影响因子 4 以上有 3 种、影响因子 3 以上有 10 种、影响因子 2 以上有 14 种,行为科学学科期刊影响因子前 10 名期刊如下: 1、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行为与脑科学》, ISSN : 0140-525X , 1978 年创刊,双月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21.952 、 5 年影响因子 24.509 2、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认知科学趋势》, ISSN: 1364-6613 , 1997 年创刊,月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9.686 、 5 年影响因子 14.015 3、 Neuroscience Biobehavioral Reviews 《神经学与生物行为评论》, ISSN : 0149-7634 , 1977 年创刊,双月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9.015 、 5 年影响因子 10.240 4、 Cortex 《皮质》, ISSN : 0010-9452 , 1964 年创刊,月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7.251 、 5 年影响因子 5.270 5、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Behavior 《行为研究进展》 , ISSN: 0065-3454 , 1965 年创刊,年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5.870 、 5 年影响因子 5.571 6、 Genes, Brain and Behavior 《基因、脑与行为》 , ISSN : 1601-1848 , 2002 年创刊,双月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4.061 、 5 年影响因子 4.213 7、 Hormones and Behavior 《激素与行为》, ISSN : 0018-506X , 1969 年创刊,月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3.991 、 5 年影响因子 4.218 8、 Neuropsychologia 《神经心理学》, ISSN: 0028-3932 , 1963 年创刊的,月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3.949 、 5 年影响因子 4.739 9、 Neurobiology of Learning and Memory 《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 ISSN : 1074-7427 , 1979 年创刊,双月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3.701 、 5 年影响因子 3.721 10、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进化与人类行为》, 1979 年创刊, ISSN : 1090-5138 ,双月刊, 2010 年影响因子 3.646 、 5 年影响因子 4.251 详细 2012 年 SCI 收录行为科学学科期刊 49 种目录请看附件 附件: 2012年SCI收录行为科学学科期刊49种目录.doc
个人分类: SCI投稿|6456 次阅读|0 个评论
猪也是聪明动物
热度 12 郝炘 2012-2-4 04:16
猪也是聪明动物
蔣勁松 的博文“ 孔庆东与狗以及方舟子与猪 ”指出,“ 豬其實很可愛,豬從來沒有對不起人類 ” ,希望人类也不要动不动就侮辱猪。 其实,猪也很聪明。 2009 年 11 月 9 日,《纽约时报》介绍过猪认知的研究。 比如,研究人员发现, 家猪能很快学会镜子如何工作 ,并能用反射的成像来发现它们的周围环境,找到食物。不过研究人员还不能确定猪是否知道镜子里的眼睛是它们自己的,或者猪是否也像猿、海豚等动物一样能通过“镜子自我认出测试”,该测试被认为是自我意识和高级智力的标志。 研究猪认知的科学家还发现,猪对存放食物的地方以及哪个地方的食物存量相对较多有极好的记忆。研究揭示,当猪 B表现出 它知道哪里有好吃的时候,猪 A 马上能学会跟踪猪 B; 而猪 B 会想办法骗猪 A ,试图把跟踪者甩掉,从而独享美食。 研究人员发现猪是学习能力最快的动物之一,它们能很快地学会马戏团的一套 例行 表演:跳圈、鞠躬、站立、旋转、发出类似语言的声音、铺开地毯、牧羊、打开和关闭笼子、用操纵杆玩电子游戏等。猪学得很快,一旦学会,很难忘记。 图片来自《纽约时报》网站。 更详细的英文报道见: http://www.nytimes.com/2009/11/10/science/10angier.html
个人分类: 英译中|11809 次阅读|13 个评论
脑功能认知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简述 (完)
热度 3 polar001 2012-2-2 00:54
在认知活动中机体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与外部环境作用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Gibson 的“生态光学”与“视知觉的生态理论”认为外界环境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以直接产生知觉,强调的是生物体知觉中的不变性,反对知觉是对环境的特征检测的观点。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认知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提出的视知觉拓扑性质检测与功能层次理论,就是对 Gibson 的理论和格式塔心理学的继承和发展。 神经生理学中通过对清醒动物的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阵列电极记录等测量细胞活动的电生理反应,以及分子神经生物学中通过组织化学等方法测量细胞活动时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变化,是在分子和细胞水平的脑功能认知研究的生理成像方式。它们在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上都可以达到相当的要求。与之相比,在皮层水平上对人类大脑的各种无创性认知成像技术,都有各自的缺点。即使在理想的情况下, fMRI 也只能达到 100 毫秒的时间量级,并且,脑区域能量代谢的变化或者血流的变化,究竟与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之间的确切关系是什么,也还是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这些通过测量脑血流变化或含氧浓度变化而成的功能像,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脑功能活动发生的位置和时间,从而在根本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差异。有近百年历史的脑电图技术( EEG ) , 在六七十年代发展出的一种被称为事件相关电位( 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 )技术,能够通过实时记录脑功能活动时的头皮电位,测量认知活动引起的脑电变化,并可以通过偶极子定位模型,逆向求解出大致的脑内电活动的源定位。但是,由于数学上这种逆向求解的困难和解的非唯一性, ERP 的脑功能定位只能是对真实脑活动的一个相当粗略的估计。如果能够通过某种方式有效地结合这两种成像技术,在时间与空间分辨率上同时达到一个更好的水平,在脑功能成像技术上将是一个不小的进步。这也正是我们目前正极力发展的目标之一。 PET 与 fMRI 在得到特定认知活动的脑功能成像时,采用的是一个状态与另一个对照状态相减的办法,认为相减后得到的兴奋区域就是与特定认知任务相关的脑区。这种方式虽然有其在心理学实验上的基础,但它的前提是作为研究目的的认知任务能够从其他的认知活动中独立分离出来,也就意味着这种任务的认知信息加工是串行的,而且是按一定方向的层次性处理过程,没有互相反馈和影响。但认知活动本身并不能完全满足这样的要求。脑成像技术可以为大脑认知活动形成直观的区域性功能关系图,但在当前的功能成像意义上,脑成像的研究结果的最大意义是为认知过程提供一个生物学上的约束。 尽管离完善这些脑成像技术来探索脑功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通过这些技术,我们对大脑内部的工作机制的了解越来越清楚。至少现在我们已经清楚,那种认为一个脑区就有一种特定的自主功能的观点是明显错误的,几乎所有的认知活动,都有好几个脑区的同时兴奋。事实上,组成大脑的那些解剖学上截然不同的区域,就如同组成一支交响乐团的不同乐器一样,需要精密的协调合作,才能正确地演奏一首交响曲,实现一种认知活动。 在研究大脑对空间( space )和物体( object )这两个人感觉经验中基本而且重要的概念表征中,在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视皮层中发现了知觉物体形状与颜色的腹侧通路和知觉空间位置与运动的背侧通路存在。这个发现已经被广泛地接受并被认为是认知神经科学的一大成就。但是,这两条通路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的,部分腹侧通路神经元也受运动知觉的调制;而反过来,背侧通路也有许多神经元受形状知觉的调制。并且,我们实验室通过 fMRI 结合 EEG 对运动形成的图形的研究发现,运动形成的图形同时在腹侧通路和背侧通路引起大脑的兴奋,表明这两条通路之间存在某种协作的关系。这些结果更引起了对脑功能如何组织与协作进一步研究的极大兴趣。 建立全面的脑功能图谱,完全揭开脑功能的秘密,探索人的智力与意识的本质,是科学上极富吸引力的课题。脑功能的认知研究是现代科学的最尖端领域之一,无论是脑功能成像技术还是各种认知科学理论都在持续发展的阶段,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或组织都投入了极大的物力与人力,作为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的北京认知实验室的目标,就是力图通过心理学与认知功能成像的实验研究,建立一种世界级的认知理论,在这块领域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个人分类: 我的作品|15629 次阅读|5 个评论
脑功能认知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简述 (3)
热度 2 polar001 2012-2-2 00:49
这个时候,另外两种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脑功能定位认知研究开拓出崭新的方向。这两种技术就是现在应用广泛的 PET 技术 (positron emission tommography,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 ) 和 fMRI 技术( functional me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在身体的所有器官中,脑对能量的消耗是最大的。即使在安静的状态下,脑所消耗的氧气和葡萄糖的速率也是其他组织的 10 倍。当某块脑区工作的时候,它需要的能量巨增。因此,我们如果能够追踪反映这些能量变化的生理参数,我们就能知道当脑在从事某种作业和任务相关的功能活动时,哪一部分脑区最兴奋活跃或者工作最努力。这就是 PET 和 fMRI 的基本原理。其中, PET 使用半衰期很短的放射性标记物如 18F-2- 脱氧核糖、 H215O 等注入人体,这些放射性示踪物在人体内放出光子,计算机控制的闪烁探头,在脑部四周旋转探测和记录光子的出现的动态过程,计算脑内葡萄糖等相关物的代谢率,可以观察人脑认知时,脑部血流量、糖代谢率和氧消耗的变化等,由此检测脑部生理代谢活动与精神和心理活动的关系。 fMRI 则不需要标记物,直接通过测量血液中氧浓度变化引起的血红蛋白的磁性改变,检测脑部兴奋区域与心理功能之间的关联。在通常的条件下, PET 可以在几十秒内,得到一幅清晰的图象,其功能像的空间分辨率是厘米量级,而 fMRI 可以在几百毫秒的时间分辨率内,检测毫米量级的脑组织活动。 伴随技术的发展,脑功能认知研究的科学概念和理论也在不断地发展。美国 1989 年发行的《认知神经科学》专业期刊和 1992 年出版的《认知神经科学》专著,实际上已经标志了以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为研究目的的脑功能认知研究的一门独立学科——认知神经科学的产生。认知科学理论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四种不同的理论体系:物理符号论、联结理论、模块论和生态现实理论,它们在认知神经科学中都有相应的反映。 与人工智能的物理符号论和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说相应,在脑功能认知研究中占主流地位的是神经生理学的特征检测和功能柱理论。这是 Hubel 和 Weisel 采用细胞微电极记录技术对视皮层细胞功能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在视网膜、外侧膝状体和大脑皮层中都存在对线段方位进行特征检测的细胞,在皮层上还发现了对颜色、方位和眼优势选择性反应的功能超柱存在。他们这件因此而获得 1981 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的奠基性工作,一直都是认知科学中的主导学术方向。 与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中的联结理论和并行分布式处理概念相应,神经生理学中的神经元间群编码概念,则企图从神经元的时空结构中找到认知活动的神经基础。在视觉认知模式识别中,该理论有不少有意义的工作。但是,离真正了解神经元间群编码与单个神经元激活各自在认知活动中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很多没有揭开的谜题。 受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模块性组成启发,认知功能的模块性理论把大脑看成由功能和结构上都是高度专门化的相对独立的模块结合而成。这种精细复杂的功能和结构的结合,就是认知活动的基础。在运动系统和记忆的研究中,有不少实验发现支持该理论。
12290 次阅读|4 个评论
脑功能认知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简述 (2)
热度 2 polar001 2012-2-2 00:45
脑损伤的临床观察虽然把简单肤浅的颅相学从科学的研究中清理出去,对大脑功能的“狭隘的定位论”观点却没有得到什么改变。很短的时间内,“概念中枢”、“阅读中枢”、 “书写中枢”、“空间定向中枢”等等分别在大脑皮层中确定了位置。尤其是在 20 世纪初,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类自己发动的世界大战为人类观察研究自身的大脑提供了许多优秀的病例——大脑受弹伤的士兵。在对这些病例的观察研究得到的大量资料加工整理后, 1934 年,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斯特( Kleist )甚至绘出了详细的大脑皮质机能定位图。然而,从本质上而言,这些图与加尔他们的颅相学图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到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把心理过程直接定位在大脑特定区域的机械论观点正在把心理活动的脑功能基础研究引入歧途。事实上,正是对这种“狭隘的定位论”的怀疑使得象 Sherrington ( 1934 , 1942 )这样的杰出神经科学家在晚年不得不接受把心理过程与脑的基质割裂开来,承认它们特殊的“精神本性”。而一直以来,反对“狭隘的定位论”的代表——英国著名的神经学家 Jackson 的假设:对于心理过程的复杂形式的脑组织来说,从它们的结构水平立场出发,要比从大脑有限部分的立场出发更为适当,则被 Monakow 、 Goldstein 等杰出研究者继承和发展。 20 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为脑损伤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研究的机会。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神经心理学,就是在二次大战伤亡最大的两个国家——前苏联和德国的摇篮中产生的。前苏联杰出学者 Luria 在 1973 年发表的专著:《神经心理学原理》,就是这一学科产生的标志。 神经心理学诞生早期的研究仍然集中在脑损伤病人的心理功能障碍与脑损伤的定位和性质上。直到 80 年代中期以前,研究的方法范式主要还是临床的神经病学或神经外科检查,神经心理测验和病人死后的脑病理解剖学检查。在这个时期,神经心理测验是神经科学家们异常重视的研究方法,因为通过它能够相当满意地探测脑损伤的定位问题。 在 80 年代后期,由于技术的迅速发展,成熟的脑 CT 技术( computerized tommography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开始在临床医学诊断和研究中普遍应用,这种可以对病人产生很少损害的成像技术,可以更加方便和精确地确定脑损伤的位置和性质,传统的神经心理学开始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精细实验方法,技术和理论概念,逐渐从临床医学的轨道中脱离,转向认知神经科学的方向。 然而,脑 CT 技术是基于各种脑组织对 X 射线吸收程度的差异而成像的技术,它测量的只能是脑的结构像信息,因而只能通过结合病人的脑损伤定位观察和行为上的心理功能障碍测量来研究脑功能,对正常人的脑功能活动的研究探索有很大的困难。
13610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普: 脑功能认知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简述 (1)
热度 3 polar001 2012-2-2 00:34
原来读博士的时候写的一篇科普文章,现在转发在这里。 脑功能认知研究的历史与发展简述 (1) 设想一个放在你手中的奶油色物体,这是一个看起来象由两个半球组成的椭球状粘稠物,坐落在一根粗壮的茎上,在它的表面,有着各种各样深浅不一的皱褶,还可以区分出有着特定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的不同区域,这些区域以一定的方式互相交连折叠在一起。这个外表奇怪的东西就是我们的大脑,那根粗壮的茎是脑干,皱褶是大脑的沟回,而彼此连接的区域是大脑的各种功能区结构。确定这些脑区之间的连接方式和与之相应的心理功能,揭示大脑的工作机制,了解人类精神和智力的奥秘,正是千百年来人类最富吸引力也最具挑战意义的问题。可喜的是,在今天我们终于开始有能力涉足于这个领域,尽管只是一小步小步地艰难探索,智慧女神的真实面貌还是正逐渐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其实,早在 18 世纪前叶,意大利医生和生物学家佛洛恩斯( Flourens )就已经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研究脑。他通过一定的方式,在不同的动物身上越来越多地摘除它们的脑区域,然后观察产生的结果。他发现,摘除不同的脑区之后,并不是脑的特定功能受到损害,而是所有功能都逐渐减弱。这样的事实清楚地表明,将不同的功能选择性地完全定位于脑的某一特定区域是不可能的。于是,这种认为脑是均一的,没有专一功能区域的设想,就导致了脑的整体性活动概念出现。 与这种整体性脑功能活动想法相反, 18 世纪后期德国医生加尔( Gall )鼓吹的另一种鲜明对照的观点却久负盛名。这种观点认为脑能够被分隔成若干固定的小室,各自有高度专一的功能。加尔通过研究死后的人颅骨的物理特征,再与死者生前的性格特征匹配,发展出一套理论。他和他的信徒检测颅骨的表面隆凸作为脑的特征,将头骨分成 39 个区域,相应地将人类复杂的心智功能也分成 39 种,包括“繁衍的本能”、“爱”、“友谊”、“谨慎”、“仁慈”、“希望”、 “记忆”“数学概念”、“文字知觉”、“推理”、“比较”、“空间方位感”、“因果关系”、“时间知觉”、“大小知觉”等等,建立了曾经在西方广泛流传的颅相学( Phrenology )。这种观点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看似符合客观的科学测量标准,因此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独领风骚。 但是,到 19 世纪后叶,对脑部损伤病人的临床观察有了很多新的发现。法国医生布洛卡( Broca )检查了一个不会说话的病人,他可以理解语言,但在说话时只能发音“ Tan ”,不会发别的音。几天后他去世,对他的大脑研究发现他大脑的损伤区域在左侧大脑半球前部,也就是脑功能结构中著名的布洛卡区。这种病变现在被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Aphasia )。对另一种语言障碍——感觉性失语症病人大脑的研究则发现,病人能够完全正确地发音,但说出的话语无伦次,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障碍,损伤的区域在大脑下部的颞横回语言感觉区——韦尼克( Wernicke )区。这些与颅相学预言完全不同的实际观察结果,逐渐揭示了把颅骨的表面隆凸作为衡量脑功能指标的荒唐无稽。
14686 次阅读|5 个评论
国庆悠游澳门(外一篇)
carldy 2011-10-8 23:44
国庆悠游澳门(外一篇) 国庆长假,爱人带上孩子来澳门团聚,有机会可以一道好好悠游澳门。 平时根本没有这个闲心去仔细品味澳门那独特的风光,因为我选择澳门,是把她作为自己研究的起点站。对这片神奇的土地,我一直满怀欣喜:研究语言,澳门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究翻译,澳门更是有其他地方不可替代的特点。既然是研究,首先得钻研,选准自己的课题,朝着一个方向努力学习。这之中,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古今中外的文献需要自己认真去研读;各个研究流派需要自己对比甄别并寻找那些能为自己所用的闪光点;研究方法与设计策略,也需要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去夯实与验证。与此同时还要学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并为这些问题提供最佳的解释或者预测。 有幸成为澳门大学一员感到高兴:我可以按照自己多年前的愿望,去扎扎实实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读书,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到目前为止,方可以说,自己真正拥有了一个读书的好环境,这是人生的大幸。总算为自己的学术人生找到了一个基点。想想过去,可以说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河水的深浅只有自己亲身实践之后方才知道。这之中离不开众多老师亲友对我的关爱与帮助,方才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学习中的跌打滚爬,让我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对自己的学业依然保持高昂的姿态:学无止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行舟。 当然,能安心坐下来读书,对于有家有小的我来说,要感谢的人太多,而家人,永远是坚强的后盾。所以,家人团聚,也是学习之余最开心的事情。 澳门以其洁净、祥和之美,让家人感到由衷的快乐。 我们用原始而虔诚的方式,悠游了澳门部分胜景。 妈祖庙前,那颇具传统民族特色的演出(纪念天后——妈祖升天的演出),让我们感佩:一种至上的美,是无形的,但是可以通过有形的表现形式,让芸芸众生感受到其磅礴的力量与祥和之美。妈祖文化,已成为联系一方水土养育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纽带,也成为一种跨越时空的精神寄托与信仰。 大三巴牌坊,留下了我们感慨的足迹:数百年前智慧的结晶,到如今成为人类共同瞻仰的圣地,让人不得不感佩:智慧的力量是多么巨大与浩瀚。 黑沙海滩那阵阵涛声与小孩的嬉戏声,不时鸣响在我的耳际。在这里,我们可以全身心感受大自然的博大精深、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妙处。人、海水、沙滩、小舟、风帆 …… 构成一副绝美的水彩画,人在画中。大自然所有的美妙,都在画卷上得以体现。 哦,对了,还有那美丽的烟花表演,让我们再一次看到火树银花的灿烂,让我们感慨火花那短暂而又辉煌的历程,估计银河之群星也会嫉妒烟花的璀璨与多彩。 连接澳门本岛与氹仔的那几座大桥(参见备注),个个英姿飒爽,如长龙卧波,默默为行人提供出行之便利。一家人徒步旅行了澳门本岛几处胜景(妈祖、民政总署、大三巴牌坊、大炮台等)之后,我告诉爱人与孩子:学习之余,尤其是周末锻炼的时候,会从澳氹大桥上跑过,那种风随身动、影随脚移的感觉,非常棒。听我这么一说,他们也坚持要走一趟(我们已经连续徒步行进五个多小时)。此时天色已晚,又下起了毛毛雨,我们还是大胆走上了桥。一路行来,胜景不绝:夜色掩映下的普京、有利、美高梅等超豪华酒店及娱乐场所,在那一层层水雾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耀眼;霓虹灯不断闪烁放出异彩,整个水面波涛汹涌,远处的风声、桥下的涛声、身边呼啸而过的车轮声伴随着我们的脚步声,让人顿生一种无尽的遐想。 一路行来,也得到了很多热心肠的澳门人的指路与帮助。每天遇到的澳门人,是那样的平静与安宁,那表明他们对富足美满生活的知足与感恩。 是的,节日中的澳门,是如此的让人感佩。 祝福你,美丽的澳门。 备注: 澳门一共有四座大桥 , 分别是 : 嘉乐庇总督大桥 ( 澳氹大桥 , 俗称旧大桥或旧桥 ), 于 1970 年 6 月动工, 1974 年 10 月 5 日正式通车。大桥全长 2569 . 8 米 , 引桥长 2090 米,桥面宽 9.2 米,对开两车道,两侧留有 0.8 米的人行道。是连接澳门半岛和氹仔岛的第一座跨海大桥 , 亦是唯一一条能步行过桥的大桥 , 目前只允许巴士、的士及特许车辆通行。 友谊大桥 ( 俗称新大桥或新桥 ), 连接澳门半岛和氹仔岛的第二座大桥 ,1990 年 4 月开工, 1993 年 12 月竣工。大桥主桥长 4414 米,匝道桥长 1108 米,主桥面宽 19 米,双向 4 车道。 莲花大桥 , 为第一条且唯一一条连接澳门和珠海横琴的跨境大桥。澳门桥口位于路氹连贯公路旁、由填海而成的路氹城,珠海桥口为横琴。于 1998 年 6 月 29 日正式动工 ,2000 年 3 月正式启用。 2005 年 9 月 17 日,由于中方边检大楼结构出现问题,关口封闭。 2007 年 5 月 1 日大桥重开。 西湾大桥 , 连接澳门半岛和氹仔岛的第三座大桥,于 2002 年 10 月 8 日动工兴建, 2005 年初启用。该桥总长 2200 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双向 6 车道,下层箱式结构,双向 6 车道行车,下层在悬挂 8 号风球时开放使用 , 以保证正常交通,还预留了铺设轻轨路轨的空间。 外一篇:知识、研究与认知 做研究,不仅仅是增长知识,而且也应该是在创造知识。 知识可用来学习,也可用来研究。研究人员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新的知识(新知)。新知需要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检验,或改善,或提高,或抛弃,或接受。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二元选择的问题,它是一个综合性难题。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不断研究中,发现问题,改善方法,提高认知能力。 一个人的认知,呈一种螺旋形上升趋势。当然,要想达到新的认知高度,需要我们不断思考。思考离不开人类的思维。 思维这东西非常奇妙,你不去用它,它永远是那么沉默着,有时候会让你觉得纳闷:为什么我的大脑就是这么一个榆木疙瘩,不开窍呢?这种状况要解释其实也很简单:要么就是我们从来不曾摄入新东西( in put new ideas ),大脑处于一种平静的无刺激状态。人有很强的惰性,人的器官之一:大脑更是如此,你不以新知刺激它,大脑将永远处于“一潭死水”的状态,当然也就无法输出你的闪光点与创意( out put your ideas )。 读书阶段,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困惑,有时候越读越觉得像一团雾水,不知所终。这时候,幸运的人(如有导师的悉心指导与点拨)能借助外界的帮助找到解答(这也是孔子说的“不愤不启”)。问题是,这样幸运的人不多,更多的情况是: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自去面对这一团困惑,通过层层解压,最终揭示出真理的真面目。 研究的奥妙,就在于激发自己的潜能,通过与外界不断交往与融合,从而达到对新事物的全面认知与把握,从而掌握更多更新的知识,并为创造新知打下良好基础。 这时候,我们需要对自己进行全面的认知,通过阅读与钻研,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达到研究的快乐境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 Inspirations from Life|3708 次阅读|0 个评论
Springer 2009年创刊的《认知计算》被SCI收录
wanyuehua 2011-9-12 09:37
2009 年创刊的 Cognitive Computation 《认知计算》, ISSN: 1866-9956 ,季刊,美国( SPRINGER, 233 SPRING ST, NEW YORK, NY 10013 USA )出版, 2011 年入选 Web of Science 的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目前在 SCI 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 2009 年第 1 卷第 1 期到 2011 年第 3 卷第 1 期共 96 篇论文。 96 篇文章包括论文 91 篇、社论 5 篇。 96 篇文章的作者涉及 34 个国家与地区,主要国家与地区分布:英国 27 篇,美国 16 篇,德国 12 篇,西班牙 9 篇,法国 7 篇,意大利、荷兰、新加坡、瑞典、突尼斯各 3 篇等。 96 篇文章的作者单位涉及 119 个研究机构,在该刊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 SCI ) 3 篇、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KINGS COLL LONDON ) 3 篇、南洋理工大学( NANYANG TECHNOL UNIV ) 3 篇、伦斯勒理工学院( RENSSELAER POLYTECH INST ) 3 篇、诺丁汉大学( UNIV NOTTINGHAM ) 3 篇。 中国学者以通讯作者在 Cognitive Computation 《认知计算》上发表的单位有华中科技大学(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 ) 2 篇、中国科学院( Chinese Acad Sci ) 1 篇、西南交通大学( SW Jiaotong Univ ) 1 篇、江西蓝天学院( Jiangxi Blue Sky Univ ) 1 篇。 96 篇文章共被引用 81 次(其中 2009 年被引用 5 次、 2010 年被引用 18 次、 2011 年被引用 58 次),平均引用 0.84 次, H 指数为 5 (有 5 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 5 次以上)。 Cognitive Computation 《认知计算》投稿指南: 《认知计算》( Cognitive Computation )是一跨学科杂志,侧重发表自然与人工认知系统各个层面的生物计算的基础与应用论文,涉及生命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物理学、数学、人文科学等。 网址: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866-9956/ 编委会: http://www.springer.com/biomed/neuroscience/journal/12559?detailsPage=editorialBoard 作者指南: http://www.springer.com/biomed/neuroscience/journal/12559 在线投稿: http://www.editorialmanager.com/cogn/ 《认知计算》( Cognitive Computation )热点论文: 1. 标题 : Explanatory Correlates of Consciousness: Theoretical and Computational Challenges 作者 : Seth A 来源出版物 : COGNITIVE COMPUTATION 卷 : 1 期 : 1 页 : 50-63 出版年 : MAR 2009 被引频次 : 8 2. 标题 : Cognitive Computation with Autonomously Active Neural Networks: An Emerging Field 作者 : Gros C 来源出版物 : COGNITIVE COMPUTATION 卷 : 1 期 : 1 页 : 77-90 出版年 : MAR 2009 被引频次 : 7 3. 标题 : On the Role of Emotion in Embodied Cognitive Architectures: From Organisms to Robots 作者 : Ziemke T, Lowe R 来源出版物 : COGNITIVE COMPUTATION 卷 : 1 期 : 1 页 : 104-117 出版年 : MAR 2009 被引频次 : 7 4. 标题 : A Cognitive Model of Saliency, Attention, and Picture Scanning 作者 : Cutsuridis V 来源出版物 : COGNITIVE COMPUTATION 卷 : 1 期 : 4 页 : 292-299 出版年 : DEC 2009 被引频次 : 6 5. 标题 : Motivational Representations within a Computational Cognitive Architecture 作者 : Sun R 来源出版物 : COGNITIVE COMPUTATION 卷 : 1 期 : 1 页 : 91-103 出版年 : MAR 2009 被引频次 : 5
个人分类: SCI投稿|1020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疗效早已证明中医是科学
sqzhang 2011-8-28 07:38
毛嘉陵 撰稿 2011 年 8 月 19 日我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给该院的研究生做了一次讲座,主要谈了与中医科学文化有关的个人看法,通过现代科技对大自然探索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思想认识,分析了以西方科技文化方式为主导的认知思维方式的局限和不足,以此认为现代科技并非世界上惟一的认知方式,也并非惟一正确的认知方式。同时,提出了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东方科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成就。 这是我第一次面对非中医专业学生,一无共同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经历,二不知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三是这些同学能够进入如此高层次的研究机构学习生命科学,更证明了他们的认知思维必然与中医专业学生存在巨大差距,这为沟通加大了难度。加之最近我非常繁忙且极度劳累,没有腾出大脑来研究如何更好地与非中医专业学生沟通。 在最后的互动阶段,有位同学提了一个非常好也非常尖锐的问题,即“中医没有解剖如何证明是科学”。当场,我从实践性和科学标准缺失两个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从他的表情看,可能还是很不满意。因此,下面再系统地谈谈我的个人观点: 一、人类有两大认知体系 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习俗,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认知思维和行为方式,由此获得的知识在形式、表达和深度等方面也必然不一样。 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丰富多彩,但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路径: 一是从空间和物质实体角度为主认知世界,由于空间和物质实体都是可分割的,其研究兴趣必然会集中在无休止地对物质实体进行“解剖”,也就是从局部入手进行研究,特别关注物质实体的本质、结构以其所具有的功能,形成了以还原论为基础的西方现代科学知识体系; 二是从时间和关系属性角度为主认知世界,由于时间不可分割,只能从整体、关系和属性上对客体进行观察和把握,从而形成了以整体论为基础的东方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有解剖但却并不在意解剖实体 以有没有解剖来判断和证明某一种医学是否是科学,很显然,这是站在西方现代科学文化角度来提出的问题,而且这也不是一个新的问题。早在 1915 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 “ 敬告青年 ” ,在极力呼唤民主与科学、声讨专制与蒙昧的同时,也是从人体解剖构造下手对中医药学进行猛烈批判: “ 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 …… 其想像之最神奇者,莫如 ‘ 气 ’ 之一说。 …… 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 ‘ 气 ’ 之为何物也 !” 其实,中医是有解剖的,只是现代很多人不知道,而且中医专业人士为了与西医拉开距离也不愿提中医解剖的事情。在《内经》中就有不少解剖方面的记载: “ 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 《灵枢 · 肠胃》记载: “ 胃长二尺六寸, …… 径五寸; …… 小肠长三丈二尺。 ” 中国古代经过多次战乱,古人不可能没有对人体内脏、肌肉、骨骼等进行观察的机会。那么,为何中医药放弃了直接以解剖入手的认知方式呢?这是因为中医药所接受的是天人合一整体观思想的影响,追求的是从宏观角度认知世界,因此必然会放弃直接从解剖实体认知人体,而是从整体上、从人体外在表现上去反推人体内部物质实体的变化。 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医大师邓铁涛从医学临床角度对中西医作了分析: “ 西医是微观医学,从细胞到分子、基因 …… 越来越细。中医学的理论与之相反,是宏观医学,把人(病人)放在天地之间去观察和研究。西医能治好病,中医也能治好病,按照上述真理的标准来看,中西医不是互相排斥,正好是互相补充,是既矛盾又统一的一对。微观与宏观相结合会创造出更高更好的理论与效果来。这是后现代科学的发展方向。 ” 三、象思维才是中医的趣味中心 中医的知识体系并非直接依据解剖建立起来的,而是在解剖基础上,更结合了只有生命活体才具有的生理病理 “ 现象 ” ,即 “ 象信息 ” ,从而创造性地以 “ 象信息 ” 为主要认知思维依据形成的。通过从宏观整体上通过对 “ 象 ” 的认识和把握,认识正常人体 “ 五脏、六腑、经络、气血 ” 等生理功能状态,即 “ 藏象 ” ;通过从宏观整体上对初级的 “ 病象 ” ,按属性或状态进行 “ 分类 ” ,然后归纳为更高层次的 “ 病象 ” ,即断定为反映 “ 五脏、六腑、经络、气血 ” 等病理变化的某种 “ 证型 ” 。也就是辨证施治的思维结果,即辨出来的 “ 证 ” 。 中医象思维的特殊之处在于,中医所认识的反映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 “ 藏象 ” 和 “ 证型 ” ,都不直接与人体内的某一具体器官组织实体相对应,而表现出来的是实体与 “ 象 ” 之间的一种间接的 “ 对应关系 ” 。这种认知思维形式,看似没有解剖,其实不仅有解剖,而且还高于单纯解剖这种还原论认知方式,这也是中医最具创意的学术核心。 四、中医临床价值逐渐被世界认可 上千年以来,中医药无数临床案例和确切的临床疗效,充分证明了中医药学术理论具有巨大的临床实践价值,也证明了中医药所运用的认知思维方式的正确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正因为中医药独特的学术体系所表现出来的临床优势,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几十年来对中医采取了积极的态度: 从世界卫生组织( WHO )近 30 年来对中医药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 1975 年成立国际针灸培训中心; 1976 年将传统医学事业列为世界卫生组织主要工作之一; 1977 年世界卫生组织第 30 届大会通过“促进和发展各国传统医学的训练和研究工作”的决议并设置传统医学专家委员会; 1977 年 11 月在日内瓦召开“促进和发展传统医学”会议上肯定了“传统医学”; 1978 年成立传统医学规划署; 1981 年成立国际传统医学合作中心。 1979 年世界卫生组织刊物《世界卫生》发表针灸专刊,宣传介绍针灸,并建议针灸可用来治疗 43 种疾病; 1986 年《世界卫生组织纪事》发表“针灸在现代保健中的应用”的社论,建议各国积极发展针灸工作。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特别制定国际所接受的标准针灸穴名方案; 1996 年又在意大利米兰提出 63 种针灸治疗适应病症; 2001 年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制订了一个地区性的传统医药发展战略; 2003 年在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召开的年会上,制订了传统医学战略。 2008 年 11 月,“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就传统医学主办全球性大会。 2011年8月19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求索论坛》讲座 五、有疗效就是硬道理 以上介绍足以证明中医的科学价值获得了世界医药主流组织的认可。但是,由于现代中国人在接受了二十世纪 30 ~ 50 年代西方以物质为中心作为认知世界惟一正确的认知方式后,也就不再满足中医与解剖脱节的说理方式,即使临床有效,也认为中医不是科学。而一定要认为只有从实验室出来的知识才是科学。诚然,实验室的认知方式,帮助我们认清了很多未知世界,这也是现代科技文明得以带来世界巨变的原因。但是,人类却并不生存在封闭的实验室的 “ 真空 ” 环境之中,而是生活在具有多重复杂因素可以影响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大自然环境之中。正因为如此,虽然西医借助现代科技以物质和实验室为中心创造出的很多成果,看似科学、先进,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健康问题,因为西医在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的感知和领悟上几乎是一个空白。而中医以 “ 天人合一 ” 整体观指导下的认知方式,却表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回归自然必将成为现代人新的认知趣味点。 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位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名人认为: “ 西医能说清楚道理,治不好病也是科学;中医不能说清楚道理,治好了病也不是科学。 ” 这个说法不仅是片面地以西医的标准或学术表达方式来看问题,而且在逻辑上也是根本讲不通的。下面我们对此作以简要剖析: 第一句话:“西医能说清楚道理,治不好病也是科学。” 如果西医治不好病,这怎么能称得上是科学呢?这说明它没有真正认识到疾病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也没能采取正确适当的治疗措施,所以治不好病。这种所谓的“能说清楚道理”,实际上是并没有说清楚道理,而且还可能是一种错误的道理。 第二句话:“中医不能说清楚道理,治好了病也不是科学。” 中医与西医本不是一种知识体系,因此,不能用西医的理论表述方式来评判中医。这里所认为的中医“不能说清楚道理”,实际上是指不能按西医的表述方式来说清楚所谓的道理。如果中医治好了病,这正说明它认识到了疾病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也提供了正确适当的治疗措施,所以才能收到疗效,也就是治好了病。在有疗效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因为不能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就否定其科学性,甚至还要认为中医不是科学,这本身就是一种违背“求真务实”科学精神、不讲道理的错误态度。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既要指导实践,更要为实践服务。如果理论与客观实际发生冲突,首先需要调整和改进的是理论,而不是固执地用僵化的理论去否定鲜活的客观事实。 “ 有疗效就是硬道理 ” 。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急性病、慢性疑难病都有明显和确切的疗效。因此,中医的理论体系和各种学说即使现在还不能完全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来解读,但也是可信、可学和可用的。 可以这样说:中医不是靠是否能够用西式现代科学知识讲得清楚所谓的道理而存在,而是确切的甚至是神奇的疗效。如果能够用西式现代科学知识讲清楚所谓的道理,那一定就是西医,而不是中医。还要强调的是,如果回到中国传统科学知识体系中来解读中医,那也是完全能够“讲得清道理的”,因为寒热虚实等等中医的道理,同样能够解读全世界所有患者的健康和疾病。 六、中医是东方科学 “ 科学 ” 的最早定义其实并不复杂。 “ 科 学 ” 的英文 “science” 源于拉丁文 “scientia” ,最早的意思就是指 “ 知识 ” 、 “ 学问 ” 。 17 世纪传入中国后,中国学者根据《礼记 · 大学》中 “ 格物而后致知 ” (意即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知识),将 science 译为 “ 格致 ” 、 “ 格知 ” 。明治维新时,日本学术界认为 science 是指 “ 分科的学问 ” ,故译为 “ 科学 ” 。 1893 年康有为和梁启超将其引入中国,而后才逐渐流行起来。 如果科学仍然仅指西方最早所划分的物理化学等领域的知识,而没有被异化成知识的评价标准,更没有被变异为真理的代名词,那么,中医药有何必要去争当“科学”?既然,现实社会已将正确的知识统称为科学, 那么,中医药就应当而且也有足够的理由,理直气壮地去争取科学的学术名份。 如果按照西方白种人 “ 黄头发、蓝眼睛 ” 作为标准来定义人,那么,黑种人、黄种人就都不是人了,你能同意吗? …… 同样,将西方认知方式作为科学的认知标准,而将东方科学知识体系排斥在科学之外,无疑是片面的、武断的和霸权的学术恶风。 霍金是英国剑桥大学具有极高学术地位的“卢卡逊数学教授”,由于他与彭罗斯一起提出了“黑洞”理论, 1988 年获得了沃尔夫物理奖,并因此成为英国皇家学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传人”,而真正使他风靡世界的是他写的那本小册子《时间简史》,被翻译成 40 多种文字,卖出了 2500 万册。霍金虽然获得了很多很高的殊荣,但很遗憾的是,他的那些异常“神圣”而深奥的理论,却几乎就是一个难以获得验证的“预言”、“假说”,难怪有人戏称其为“一颗空对空导弹”。据说,霍金理论如能得到验证,霍金可能早已获得诺贝尔奖。 由此,引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没有得到验证的霍金理论,为什么能获得如此巨大的“肯定”和“荣誉”?而经过了几千年无数人体验证的中医药学,又为何难以获得“共鸣”和“认可”?西方科学提倡的“客观真实性”、“可重复性”的原则又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无意也没有足够的学术能力去责难霍金及霍金理论,同时,我们也知道科学研究需要“幻想 " 、“预言”和“假说”,但问题是无论多美好的“幻想”、多好听的“预言”、“假说”,在没有得到验证之前,都不可能具有任何实际应用价值。那么,霍金理论又为何能被如此“吹捧”呢?这实际上是东西方两种文明所处不同地位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人们对“科学概念”理解的局限。 由于复杂的历史变迁,西方现代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强势地位,在研究领域也同样存在学术“霸权”思想,这就难免会使那些看似科学的评判标准出现偏颇和不公平,只要是在西方文明基础上产生的东西,即使存在不完善甚至不符合最基本的“可验证性”原则,也能大行其道。如不具“可验证性”的霍金理论也仍然可以作为一种“科学”来传播,而中医药学这种经过验证且具有相当可重复性的医学成就,只是因为没能用现代科学概念来转换它、没能用现代通用的科学术语来描述它,仍然被质疑,甚至还有人以此作为提出取消中医的理由。这就是霍金理论与中医药学学术地位差异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要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医药学,就不能回避对“科学”的反思和再认识。 多年来,在没有统一的科学概念的认识情况下,也就是在没有统一的大家认可的 “ 体育竞赛规则 ” 的情况下,就开始体育比赛,只会一团糟。可见,现在继续争论谁科学、谁不科学,这本来就是一个 “ 伪命题 ” 。吵到最后,只能是公说个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任何形式的科学定义都是人为扣上的 “ 帽子 ” ,不同人的不同文化习俗和认知方式,就可能在面对同一客体时,给其戴上不同的 “ 帽子 ” 。 我一直坚持认为,科学就是 在一定时期内相对正确 的反映客观世界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知识或系统知识。或是 赋予了一定条件限制 的知识或系统知识。仅此而已,没有那么复杂。但我不是哲学家,更不是权威的专家,所以我说了也不算数。那么,我们来看看我国权威的工具书是怎么说的: 《辞海》和《新华词典》认为科学是: “ 发现和认识自然、社会、思维发生发展的知识体系。 ” 按此定义,中医当然属于科学。这个定义也许还是我国还有大大小小各级社会科学院的理论支撑。 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则从实验室研究角度认为科学是 “ 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 如果按这种标准来评价,西医也有很多内容并非能够符合这个定义的条件。而在人文社会学方面的很多研究更是很难全部满足这种要求,那么,是否我国的各级社会科学院也应该更名或撤消了?此外,还有一种认识是只有能够量化的知识才是科学,以此评价西医也不是科学。 在国外,很多都是将医学与自然科学并列,而并未包括在自然科学范畴之下。 从以上介绍也可以看出,科学概念并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统一的标准或认识。东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体系并存的多元化现实,充分说明了科学并非一元化,而是具有多元化。按照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权威工具书的定义来评价,科学就是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或知识体系,由此可见,中医理所当然属于科学。而我要强调的是,从整体角度认知世界的科学就叫 “ 东方科学 ” ,因此,我们认为中医属于东方科学。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医所依据的内经时代解剖知识虽然非常粗放,但仍然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认知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在上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中,充分证明了这种认知方式形成的知识体系,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疗效。即使如此,我们还是认为它属于中国人早期的医药科学智慧。 中医药的现代化研究应当以 “ 象思维 ” 为中心,吸取现代科学在对物质实体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入解析 “ 实体 ” 与 “ 象 ” 之间的对应关系,可望创造出比古代的早期象思维更高一级的现代象思维成果,即真正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新中医。要实现这种理想,也非常欢迎研究现代生命科学的专家朋友来共同探索。 七、定义科学不能闭门造车 被现代西式固化了思维、且局限于实验室的现代生物、医学研究者,最应当多从医疗临床的客观现实出发,多从患者的实际利益出发,来更加全面和务实地定义 “ 科学 ” 。因为 “ 科学 ” 的定义本身就是人为的概念,并非自然的存在。再者,患者并不在意谁科学、谁不科学的争论,他们关注的是谁能减轻自己的病痛和挽救自己的生命,谁就是 “ 科学 ” 、谁就好。人为地分辨科学与不科学,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因此,与其这样争吵我们还不如更多地关注有价值的知识,排除无价值的知识,这才是真正地在做有益的学问。 患者的健康利益高于一切。建议对中医药有异议的人,多了解一下现代科学哲学最新思想,并多从实际出发,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而不是手持过时的所谓科学标准,到处打棍子、扣帽子,成天争吵这不科学、那不科学。 通过以上分析,中医从它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规律的认知、无数临床实践和目前在世界上的发展情况,充分证明了它的科学性和科学价值,只是在认知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的表达方式上与西医不同而已。因此,我们不能脱离现实而闭门造车,忽视中医药的卓越理论和伟大实践,用人为的甚至是个别人的看法作为所谓的科学标准,草率地将中医药排斥在科学大们之外,或以西医知识作为检验中医科不科学的标准。 八、中医不须解剖证明也是科学 由于中医药学的认知思维基础虽然对解剖实体有所依,但并非主要依赖解剖实体,而更关注的是 只有生命活体才具有的生理病理 “ 现象 ” ,即 “ 象信息 ” 。通过对人体表面所反映出的信息,去分析推导出机体内部的变化。 中医药知识体系能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反映人体生理病理规律,而且也能有效地对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调理和干预。如果中医药没有认识到人体的生理病理本质和变化规律,也没有合理的治疗手段,就不可能有疗效。 因此,我们认为中医作为一门具有悠久临床实践的医药健康科学知识体系,早已用疗效证明了它的科学性、科学价值,完全符合我国主流工具书对科学概念所做出的权威定义。因此,中医不须解剖证明也是科学,或是一种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结束语 只有东西方科学文化的多元化和共同繁荣,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我坚信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东方科学一定会再次辉煌…… 我们期待大家能够充分认识到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根据自己的实际健康情况,理性地选择就医方式。 我们无意也不可能强求你选择中医药治病,在此只能请您欣赏电影《孔子》的主题曲: “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幽幽其芳。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
个人分类: 新观念|22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种认知法则
yanghualei 2011-7-25 08:37
有两主体A与B,同时有两个行业e和f,其在两行业上的水平用其花在两个行业上的时间去衡量的话,不妨记前者的时间分别为A1与A2,后者时间为B1和B2,若有 A1A2 对于B来会得出如下结论:“A主体在e行业上的水平大于在f行业上的水平,即A的f不行”。这时其不会考虑A在行业f上水平A2是否大于其在行业f上水平B2,即使大于,通常也会得出如上结论。一般B对A的认知是以A的标准,而非自身标准。 如果同样两个主体A与B,同时仅有一个行业f,其上此行业上的水平衡量同样服从上述约定,如果在此有 A2B2 对于B来会得出如下结论:“A主体在发行业上的水平大于在f行业上的水平,即A的f行”。 同样一个A2B2不等式,会得出两种完全矛盾的认知,这源于:“如果一个主体对另一主体发生评价,其会采取双重标准,即拿对方标准,又拿自身标准。如果对方没有标准,就拿自身为参照;如果对方有标准,就拿对方为参照”。
个人分类: 交叉科学|2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语料库与语言认知研究散谈
热度 2 carldy 2011-5-13 22:00
语料库进入认知语言学、隐喻研究领域,这是人类研究语言发展的一种大势所趋。 近段时间在读一些有关语料库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书籍,一些文章很有趣。比如,Stubbs在其文章 “Corpus analysis: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ree types of unanswered questions” 中提出: 在由 Firth , Halliday 和 Sinclair 为代表的传统英国语言学领域中,文本与语料库分析是中心。在这一传统中,非常重视常规短语学这一概念,在语言使用的创造性与常规性之间达成一种平衡。如, Firth (1953)谈到词与短语的习惯性、约定俗成性与典型性; Halliday(1978) 指出:大部分语篇或多或少是常规性的,我们“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表达同一种观点”; Sinclair (1991) 提出“两种解释原则”,一种是习语原则,一种是开放性选择原则,认为半固定的短语是“非常普遍的”。 Stubbs 尝试运用语料库来研究英语短语学的范围与优势,并将探讨语料库方法可以为语义的认知模型研究提供大量语料 , 有助于解决认知和社会理论中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 即语言如何与认知和社会系统相联系。他提出 他的中心议题:语料库方法能有助于解决认知和社会理论中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大致分成三类:比较简单的,比较困难的,不可能的),即: Easier descriptive questions concern how we can make generalizations about phraseology across the lexicon. More difficult questions concern whether different models of phrasal units can be related to each other. The deepest—maybe impossible—questions concern whether linguistic, cognitive and social patterns can be related. 简单的描述性问题:主要探讨我们是如何将短语学从词汇层面加以一般化(泛化); 稍难的问题:不同的短语单位模式能否彼此相关联; 最深层次问题(有可能是无能为力的问题):语言学、认知与社会模式能否彼此相关联。 从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来看,语料库数据能为语义关系提供经验性证据( empirical evidence ),因此也就能够为心理词汇是如何组织的提供证据; 从第三个层面的问题来看,语料库数据能为说话者经常谈论的事物提供证据,因此也就能为社会性意义突出的词汇范围提供证据,如“金钱” (money) 和“人群” (group of people) 。 从第一个层面,即浅层次的描写型层面来看,通过那些文化关键词汇的经验性描述,给生活一种全新的阐释。 Popper(1963:125) 指出,社会理论的任务就是解释我们的目的与行为是如何引出那些无意识的后果 / 结果 。 我们试图通过抱怨门不能推移,或表达对某人延年益寿的羡慕,用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意义。但是,我们并没有有意识去复制那些典型的英语短语。很明显,人们对语言的使用都是重复性的,但要解释跨社区之间的语言重复或要解释在功能系统中,什么层次的重复是最优化的,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也只有通过这些问题,语料库研究才能从描述性发展到解释性。 Stubbs通过大量例证,来说明语料库在研究人类认知活动中的功用,如: A second example of such an area is the ways in which people are classified and talked about. Two concepts which are encoded in a large number of the words and phrases we use to talk about social life are ‘groups of people’ and ‘the passing of time’ : The large number of approximate synonyms for ‘groups of people’ is not surprising, since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people can be grouped is of inherent social interest. Here are just a few examples: - band, bunch, crew; family, flock, gang, group, jury, rabble, team - crowd, horde, mob; angry mob, lynch mob, barbarian horde - relative, friends, acquaintances, neighbours, strangers - cults, extremists, fanatics, fundamentalists, militants - anarchy, riot; concert, demonstration, applause, cheer, fame, scandal - infant, baby, child, adolescent, teenager, youth, adult - chilhood, schooldays, youthful, middle-aged, elderly, old, senile - age group, age bracket, age of consent, come of age - in my younger days, in his/her day, in his/her heyday, {cut down in} in his/her prime, thirty something; over the hill, burnt out, past it, twilight years, ripe old age 【备注】 这只是本人读书的点滴收获。还有很多话题等待挖掘。让我感兴趣的是,既然人类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政治上的价值取向,那么,同一社区的人,是否有共同的认知模式或隐喻方式?如有,这种模式是如何构成的?不同社区的人,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语料库、语言、文本、语篇、认知、隐喻、社会生活......
个人分类: 语料库+认知隐喻学 Corpus-based Metaphor Studies|4283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习漫谈(34):大学里主要学什么?
热度 24 sqdai 2011-5-9 12:03
如果在高校里做一次问卷调查,就问一个问题:在大学里主要学什么?答卷肯定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的。可以设想,多数人会回答:学习各自的专业知识。然而,这种回答是不全面的。最近,我读了法国当代教育家雅克 • 德洛尔( Jachques Dolors )的著述,联系上述问题,做了一些思考,形成一些想法,在此与大家进行切磋。 德洛尔力主实行终身教育,并主张终身教育应建立在如下四大支柱的基础上: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我认为,大学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也应以这四大支柱为基础。 学会认知 先来谈谈学会认知这一首要任务。 实际上,学会认知,主要是学会治学,或者说,学会做学问。当然,在大学里学认知的途径主要是:把掌握足够广泛的普通知识与深入研习少数学科(即专业学科)结合起来,决不是学一点专业知识就万事大吉了。 正如教育家罗朗 • 施瓦茨在《科学教育》中所说:“今天,一个真正受到全面培养的人需要有广泛的普通文化并有机会深入地学习研究少量的学科。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促进这两个方面同时发展。”我以为,在大学里尤其应该如此。 具体说来,应该做哪几件事情呢? ——了解认知,首先应当掌握并运用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规律,力求事半功倍。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仍不能放松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培养,适当选定应“牢记”的内容。我认为,应该牢记的主要是方法而不是具体知识。爱因斯坦说过:“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蔡元培指出,用“点石成金”打比方,教师不应只是给学生送金子,而是应教导“点石成金”的方法。作为大学生,应自觉地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并学会科学方法。 ——更重要的是,训练并提高思维能力。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思维过程,把演绎法和归纳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能较为纯熟地应用。我在以前的博文里提到过,我和我的同年级大学同学一致认为,在复旦数学系我们主要学到了正确地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一辈子受用不尽。对于理工科学生,特别应该学会简化问题,进行建模的本事。 因此,在大学里把视线集中于获得专业知识而不顾其它,是一种错误倾向,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定会影响我国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 学会做事 在大学里,不仅应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应对各类具体情况的能力,也就是说,应该边干边学,学用结合。大家都有体会,一切知识,只有具体地应用过了,才能更为牢固地掌握。 当今大学把注意力集中于考试、分数,而不强调实际能力的训练,因此培养了一批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其表现形式是不重视实践环节,即使到了研究生阶段,也只是关注学位课程的修学和应付差使式的、依葫芦画瓢式的论文写作,并未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用实际知识的能力。 我上的是五年制大学。到三年级,就开始参加系里的科研活动,参加老师组织的讨论班,开始具体的文献调研和综述,并动手写小论文;而花在毕业论文的时间则有一年有余,扎扎实实地锻炼了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看看现在,大学生投入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的时间不足半年,而且不少学生为了找工作而心有旁骛,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不少是敷衍塞责、蒙混过关,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因此,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获取真正知识的途径应该是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 学会合作 社会发展到今天,任何人要有所作为,都不可能单打独斗,在大学里就应该培养自己与群体共同生活,协作攻关。其途径是,本着尊重事物的多元性的特点,相互了解、相互支撑,了解别人的价值观和长处,学会必要的公关手段。 最近有博友对我说,自己在研习中有了问题,不知道该向谁请教,跟谁讨论。这反映了我们的团结协作的日常教育出现了“缺口”。 因此,在大学里就应该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和合作。 学会生存 我们应该在人生历程中不断完善、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责任感,培养自己应对挫折的能力。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就应学学习在复杂环境下,攻难关,求生存的能力。 除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自制力、理解力、记忆力、体力、鉴赏力,还应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战胜危机的能力。 我接触的一些新一代大学生、研究生中,有些人显得有点脆弱,顺利时还好,一遇到困难就容易消沉,甚至沮丧到一蹶不振。 所以,在大学里,作为成年人,要努力学习在困难条件下生存并前进的能力。 以上仅为我个人的一些学习体会。愿与朋友们就此进行深入的自由讨论。 本文参考资料: 雅克 • 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译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第 76 ~ 88 页 写于 2011 年 5 月 9 日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12225 次阅读|35 个评论
Taylor & Francis 2010年创刊的《认知神经科学》被SCI收录
热度 1 wanyuehua 2011-4-29 06:59
Taylor & Francis 2010年创刊的《认知神经科学》被SCI收录
2010 年创刊的 Cognitive Neuroscience 《认知神经科学》, ISSN:1758-8928 ,季刊,英国( PSYCHOLOGY PRESS, 27 CHURCH RD, HOVE, ENGLAND, EAST SUSSEX, BN3 2FA )出版, 2011 年入选 Web of Science 的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目前在 SCI 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 2010 年的第 1 卷第 1 期到 2010 年第 1 卷第 4 期共 60 篇论文。 60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 59 篇、社论 1 篇。 60 篇文章的主要国家分布:英国 21 篇,美国 20 篇,加拿大、意大利、荷兰各 6 篇,德国、瑞士各 5 篇,澳大利亚 3 篇,阿根廷、比利时、智利、韩国各 2 篇等。 60 篇文章的作者单位涉及 97 个研究机构,在该刊发表论文最多的研究机构为伦敦大学学院( UCL ) 7 篇、杜伦大学( UNIV DURHAM ) 3 篇、苏黎世大学( UNIV ZURICH ) 3 篇。 60 篇文章共被引用 23 次(其中 2010 年被引用 12 次、 2011 年被引用 11 次),平均引用 0.38 次, H 指数为 3 (有 3 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 3 次以上)。 Cognitive Neuroscience 《认知神经科学》投稿指南: 该刊主要刊登认知神经科学领域高品质的理论文章,包括但不限于:知觉,注意,记忆,语言,动作,决策,情绪和社会认知。该刊物的一个特色是出版快速审查快速网上公布短文章(最多 4000 字),这类讨论文章和简短的报告 7 天之内就能发表。 该刊没有版面费,并且能够提供免费彩色印刷。 网址: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909559412 编委会: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909559412~tab=editorialboard 作者指南: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909559412~tab=submit~mode=paper_submission_instructions 在线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pcns Cognitive Neuroscience 《认知神经科学》热点论文: 1. 标题 : Do we have independent visual streams for perception and action? 作者 : Schenk T, McIntosh RD 来源出版物 : COGNITIVE NEUROSCIENCE 卷 : 1 期 : 1 页 : 52-+ 出版年 : 2010 被引频次 : 6 2. 标题 : On the functional nature of the N400: Contrasting effects related to visual word recognition and contextual semantic integration 作者 : Molinaro N, Conrad M, Barber HA, et al. 来源出版物 : COGNITIVE NEUROSCIENCE 卷 : 1 期 : 1 页 : 1-7 出版年 : 2010 被引频次 : 3 3. 标题 : Theta-burs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o the prefrontal cortex impairs metacognitive visual awareness 作者 : Rounis E, Maniscalco B, Rothwell JC, et al. 来源出版物 : COGNITIVE NEUROSCIENCE 卷 : 1 期 : 3 特刊 : Sp. Iss. SI 页 : 165-175 出版年 : 2010 被引频次 : 3
个人分类: SCI投稿|5035 次阅读|1 个评论
用电池提高大脑工作能力-你想试试吗?
热度 12 lujiangxiao 2011-4-14 12:48
用电池提高大脑工作能力-你想试试吗?
用一些导线把一节9 V 电池产生的微弱电流通到太阳穴上,就可以有效地增强脑力。你相信吗?这可不是民间科学家在乱搞。类似研究的至少有几百篇正式发表的文章了。今天的自然杂志上正好有一篇科普新闻( Nature 472:156, April 14 2011 )。摘一些里面的例子写在这里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从“这么神奇....." 以下是我写的。 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心理系的克拉克教授担任了一项由美国国防部支持的研究,旨在用此方法使战场上士兵的头脑更清楚。他让志愿者打电子游戏,并在被试的头皮上通上微弱的电流。结果十分惊人,只需要2毫安的电流就可以使人学习能力倍增。 再举例一些其他的研究:一组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科恩领导的研究发现流过大脑的微弱电流可以明显地帮助中风偏瘫患者恢复手的功能。更早一些,在 1960 年代英国心理学医生瑞德芳发现微弱电流可以使病人更健谈,甚至傻笑。他用的电流比克拉克更弱,只有 0.25 毫安,基本上可以不被患者察觉。他用此“傻笑疗法”治疗了29个抑郁症患者,竟有将近一半有效。另一个例子是在 2005 年,哈佛医学院的福礼格尼领导的研究组发现微弱电流可以增强健康被试的抑制能力,减少赌博和成瘾行为。 以上几个例子从几方面说明微弱电流流过脑子可能有效果,可以用于治疗抑郁症,成瘾行为,帮助脑损伤病人恢复以及提高健康人脑力等等方面。 这么神奇,原理是什么?实际上也很简单,每个神经细胞都是个小电池,在其静息的状态下大约产生- 0.06 伏的电压。这个电压很小,是我们日常使用的9伏电池的百分之一。通过头皮的电流虽弱,且经头皮,颅骨阻挡扩散,到达神经细胞时已经又减弱到十万分之一,虽然不会引起任何神经活动(因此也不会感觉到),但只要使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改变一点,比如从 -0.06 伏变到- 0.058 伏,就可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由于经头皮的弱电流会同时影响成百上千亿的神经细胞,对每个细胞的影响虽小,但上千亿细胞综合起来的效果就可能很可观了。 改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同时也会带来很多其他生物学效应,比如提高神经系统的学习能力,提高脑子的可塑性和修复能力等等。就象你去体育馆锻炼,带来肌肉强壮,运动灵活等生物学效果一样。关于微弱电流的长期影响也有很多研究,比如在 神经生长因子领域 很有名的鲁白博士曾在一两年前在 Neuron 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阐述微弱电流可以提高某些神经生长因子的分泌。 一个垒球帽,缝上几个手表电池,这种方法太便宜,太容易了。这边有很多楞头青小子都在拿自己脑袋做实验并在互联网上交流体会。也许这方法会被滥用,成为一种便宜的软性毒品,使人体验 “high” 的感觉。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史奈得教授说要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一个“聪明帽子”让需要有高度创作性的人员在工作前戴一会,用来提高脑力(下图)。在美国很多需要有高度创作性的人往往要靠吸点大麻来提高灵感,聪明帽子和大麻相比,也许危害会小些。 最后,我还要艰难地说明一点,业内的说法是微电流对我这种头脑僵化的老梆菜比较管用,而对头脑活跃,比猴儿都精的年青人好象效果不明显,可能是因为年青人的脑子已经工作在最佳状态上了。 图片来自北美有线电视广播公司( MSNBC ) 2011 年2月 11 日新闻 http://www.msnbc.msn.com/id/41534303/ns/technology_and_science-science/ 又及: 刚才把Nature 那篇文章寄给与我合作的一位神经科医生,他回电邮说很感兴趣,可是今年实在不容易申请到NIH的钱,他说也许我们也应该象文章中说的那样,用自己和自己的爸爸当作被试。 回答一下网友可能关心的问题 1 安全吗? 刚问了 与我合作的那位 神经科医生,2毫安在临床使用的安全线下很多。 最可怕副作用应该是引起癫痫。但是由于其电流强度很低,不应该出现。但是对已经处在在发病边缘的人则可能会被诱发出来。其它副作用还不清楚。 2 副作用?不清楚,有没有成瘾性还没有报导。泛泛而论,可能比尼古丁,咖啡因或软性毒品还弱。因为电流密度在皮层下结构会弱得多。
6973 次阅读|24 个评论
ABC理论
热度 2 hjf306 2011-3-24 20:23
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某种信念(B)所直接引起。这种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常见的不合理信念 1. 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3.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4.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5.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6.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7.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8.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9.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10.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不合理观念的特征 依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 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糟糕至极 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 埃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2.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3.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个人分类: 我思我在|4173 次阅读|4 个评论
关于“孕傻”:40余年的争吵一朝终结?
热度 2 songshuhui 2011-3-3 22:11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3-03 07:26 作者:赵承渊 媳妇有孕以来,每晚临睡前“胎教”成了我义不容辞的功课。至今《红楼》已读完,《西游》读了半部,目标是争取在娃娃降生之前遍阅四大名著。话说这睡前夜读,名曰“胎教”,实则是给孕妇大人解闷催眠耳。往往我还在口水飞溅地念书,那厢孕妇已经呼呼入梦乡了。结果便是第二天还得从前一天晚她娘意识朦胧处重读,颇费工夫,我稍有微词,孕妇便祭起傲娇大招:我孕傻嘛,记不住昨晚念了啥,重念吧!我便只有遵命的份了。 虽说孕傻这说法流传甚广,但我毕竟有些心怀不甘——明明我亲眼看见是睡着了啊!倒不是为了逃避劳动,只是这事儿本来也值得较较真,既然大家经常这么说,那么看看有没有科学依据也是好的。在松鼠会搜索“孕傻”,果然蹦出瘦驼去年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不少文献,关于人类孕傻的调查似乎有很多支持的证据,不过动物实验却与此相反:怀孕、哺乳和经产大鼠在精神状态和迷宫中的表现都要优于“处女”大鼠。结论似乎仍处于模棱两可之中。然而不管怎么说,以动物实验的结论来推翻基于人类对象的调查研究,似乎仍嫌牵强,“孕傻”仍被作为一种现象写进了许多科学著作,并被媒体,流行书籍等采信并转载,传播越来越广。 正如瘦驼文中所说,“孕傻”是个跨文化的流行词汇,英文称为baby brain或placenta brain(胎盘脑?!)。国内的说法不知从何而起,英文文献笔者最早追溯到1968年Kane FJ Jr.等在Br J Psychiatry上发表的一篇题为Emotional and cognitive disturbance in the early puerperium(产褥早期情感和认知障碍)的文章。自那以后,关于孕产妇甚至做母亲的女性发生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的文献报道就层出不穷,包括一些交叉研究和纵向对比研究。这些报道影响力巨大,甚至波及产后女性就业:某些用工单位会因此拒绝继续雇佣产后女性,怀孕往往意味着女性职业抱负的破碎。看来 “孕傻”可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调侃话题。 面对“孕傻”的观测结果,人们进行了多种推测,从体内激素变化到脑容量变化,科学家们尝试为“怀孕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这一假说寻找依据。然而动物实验中大鼠们的表现使人们再次陷入疑惑之中。尽管衡量大鼠和人类认知功能的方法大相径庭,但是“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具有类似的母性行为,这些行为在人类和大鼠很可能为相同区域的脑组织所控制”(most mammals share similar maternal behaviours, which are probably controlled by the same brain regions in both humans and rats),这一认识使人们不能忽视动物实验的观测结果。 于是问题就归结在,人和大鼠相比,谁的实验结果更可靠?从1968年算起,孕傻的问题纠结了40多年,最终人们还是要重新审视这些声称观察到“孕傻”现象的文献报道,以便和不擅撒谎的大鼠们做个比照。结果发现,之前所引的文献,还是有很多毛病可挑:不是存在样本选择上的偏倚,就是缺乏必要的孕前认知功能的评估资料,要么就是缺乏远期随访的结果。总之毛病多多。难道“孕傻”的结果,都是人们观测偏倚的错觉吗? 2010年Helen Christensen等发表在Br J Psychiatry上的一篇题为Cognition in pregnancy and motherhoo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关于孕期和母亲时代认知功能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的重磅文章似乎终于要将“孕傻”问题画一个句号了。这项始于1999年的研究对象是2404名 20-24岁的青年女性,共有1241名对象通过当年的基础评估,随后在2003年和2007年分别进行了两次随访,共有1058名对象完成了整个实验,历时八年。在实验过程中,有188名受试者成为母亲,有76名受试者在随访时正值孕期。只选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全面评估了受试者认知速度,工作记忆,瞬时和延迟回忆等四方面能力并进行认知变化评分,同时注意一些控制变量如受教育水平、抑郁、焦虑、服药、睡眠情况等。经过统计学分析,结论是:无论孕中孕后,短期或是长期,女性的认知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只有一项测试表明在孕晚期女性的认知速度有所下降,但关于瞬时回忆,延迟回忆和工作记忆的测试均未见恶化迹象。 这项研究结果是否推翻了“孕傻”的结论?事情好像还不是那么简单。有些学者认为,孕妇常常会出现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在实验室之中往往表现并不明显。这项实验和之前所作的其他实验一样,未能就某些潜在的基于动机和 气质的认知缺陷予以探讨。另外,此实验是基于三次面试的结果,未能就某一具体的怀孕时段或产后时段,比如产后32周认知情况如何进行评价,难以反映认知变化的动态规律——如果有的话。值得一提的是,在动物实验上观察到产后大鼠认知能力提高的现象并未在人类试验中观察到,还需进一步分析深层次原因,是社会条件、文化因素制约了女性发挥聪明才智呢,还是动物实验本身还有瑕疵?这些都是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但是总体看来,之前盛传的女性在孕期和产后发生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等结论并不严谨,“孕傻”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谣言。不过饶是如此,“不孕傻”的女性毫无疑问地仍是家庭中地位最高的人,身为人母的她们在工作能力上也不应被区别对待。 致谢: 瘦驼@科学松鼠会 《怀孕傻三年?》 2010-08-07 参考文献 Helen Christensen, Liana S. Leach, Andrew Mackinnon. Cognition in pregnancy and motherhood: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0;196:126-132 Kane FJ Jr, Harman WJ Jr, Keeler MH.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disturbance in the early puerperium. Br J Psychiatry 1968 ;114(506):99-102. Kinsley CH, Lambert KG. The maternal brain. Sci Am 2006; 294: 72-9. 您也可能喜欢: 怀孕傻三年? 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电视科普----想说爱你不容易 舌头能告诉我们什么? 从单基因糖尿病的故事看科普的意义 无觅
个人分类: 健康|13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傻帮讲座(8):论“马桶效应” (小学生不宜入内)
热度 43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11-2-25 10:27
傻帮讲座(8):论“马桶效应” (小学生不宜入内)
傻帮讲座( 8 ):论“马桶效应” (对问题【如何有意义地回答一个有意义的问题】的讨论) (天狼星特使吐血力作!看完者,或可长三百年功力!) 文章多处有超链接,敬请参阅! 【前言】 上不拜天、下不拜地、唯我独尊的 鬼王 ,上次因大闹天宫,被我如来压在了五指山下,看你如何继续羊角疯和仙人跳?。。。由于众仙家都是有身份的,不好随便学天狗吠日。。。唉!没有鬼王的世界,实在太清静!。。。 于是集体请示玉皇大帝,将鬼王从五指山下解放了出来。。。 果然,鬼王一回来,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连发博文数十篇! 他从骂 老蒋 开始: 啥叫吃素是科学的?胡诌也!人类根本就无法消化纤维素,纤维素中储存的大量太阳能全部被浪费了。。。食草动物才能利用这些宝贵的太阳能! 人类间接地通过食草动物,也利用了太阳能。。。 所以,羊吃草、人吃羊,天经地义也!莫非要让人吃草、而羊吃屎吗?哈哈! 结果,气得老蒋跑到佛祖那里告状:您应该继续将鬼王压在五指山下! 佛祖拿出一朵美丽的花,给老蒋看:这是什麽花?能吃否? 老蒋愕然! 而鬼王在一旁傻笑:嘿嘿!这是 优昙婆罗花 (据说是一种草蛉虫卵),俺想吃! 。 。 老蒋当时就口吐白沫、七窍生烟,发誓一年之内再也不回科学网了! 鬼王一看,老蒋跑了,没人玩了,真没劲!不如死翘翘算了! WHY ? 因为: 一个没有对手的斗士,本身就已经不是斗士了。。 。 为了证明自己存在(就是证明自己还活着),鬼王赶紧四处寻找对手,叫板、谩骂、挑衅、拍砖。。。无所不用其极!科学网上搞互联网进化论的那个 刘锋 (昵称:刘疯),还真接了鬼王几招,却被家长收了网线,乖乖睡觉去了。。。哈哈! 二傻在一旁看得过瘾,有事没事也喝点彩啥的,至于是倒彩还是真彩,二傻自己也不知道!只要发出声响即可。。。其实那个谁也说过: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啥也不知道! 结果那个谁还就靠这句响亮的废话,成了哲学大师。 下面就是这些喝彩的一些摘要,供自己以后得了老年痴呆症的时候再看 --- 哇塞!这都是哪位大师写的啊?竟然如此精妙!佩服佩服! 。 第一响 【态度问题】 鬼王怕科学网再次给他关禁闭,专门写了篇比较严肃的《 科学网也是批判科学的阵地 》。其实他这还真是因为上次给关怕了!这个问题还用得着鬼王来说吗?地球人都知道: 科学本来就是自我批判的! 那个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卡尔 - 萨根 】(昵称:【傻根】)如是说: 科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一种知识实体 ,这个概念,在科学界之外,甚至在科学界内部,并未收到广泛重视。 朝气蓬勃的批评,在科学中,比在人类活动的其它领域,更富有建设性。 这种批评的目的,不是压制,而是鼓励新思想的发展 --- 那些新思想经过怀疑和扎实可靠的追究而留存下来,这正是它们在斗争中证明自己正确,或至少有用的好机会。 我本人强烈地持有这样的观点: 无论推理过程是多么离经叛道,或者结论是多么令人生厌,压制新思想的任何行为都是不能原谅的 --- 至少对于自由交流新思想的科学家们是这样的。。。 记得俺师傅也说过: 哲学本是一种态度、科学只是一种方法、技术才是一种知识 。 第二响 【进化论与因果问题】 关于【 进化论 】这门学说,地球人的看法估计是一半一半。二傻暂时不想在本文深入讨论其具体内容。倒是人们在争论其【 正确与否 】时的一些思路,很有一些启发。 鬼王专门写了一文《 黑人为啥是黑的?大象为啥不长毛? 》,为此和许多人大吵起来。。。结果被删了!嘿嘿!其实,二傻还真知道:鬼王其实根本不想讨论【进化论】本身的正确与否,他也没有足够多的相关知识来进行有效的讨论。。。 他真正想讨论的是讨论过程本身 ! 当有人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有人提出来,那这应该就是个问题!而且应该能够找到清晰的【因果链】将其来龙去脉解释清楚。。。 可惜,这是人类盲目自大的一种表现,因为: 世界上有许多问题是根本没有意义的! 世界上大多数问题是暂时无法解释的! 比如这里的大象长不长毛的问题(大象其实是长毛的,只是很少而已),我们首先需要仔细区分这个问题的两种内涵: ( 1 )有意义的问题是:【大象不长很多毛是啥原因造成的?】 ( 2 )无意义的问题是:【大象是因为啥原因而不想长很多毛的?】 对问题( 1 )的回答,我们下面再展开讨论。。。 而对问题( 2 )的回答,则可以很简单: 【即使大象想长毛,好勾引母象,那它也要长得出来才行呀?】 哈哈! 其实,即使对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啥叫【回答】了这个问题,还真是个问题! (怎么有点象 P-NP 问题 呢? ) 。 。 许多人往往默认: 只要能够找到一条【因果链】,或长或短,从某个【因】开始,用自洽的逻辑推演,能够推导出【果】,就算【回答】了这个问题 。 哈哈!如此一来,自然就会出现很多很多很多【答案】喽! 比如大象不长毛的问题,二傻就听到许多号称自己是【真理】的【答案】如下: (1) 大象不长毛,是因为大象生活在热带地区,而毛发不利于散热。。。 (2) 大象不长毛,是因为不长毛的大象更性感,其优秀基因得以遗传。。。 (3) 大象不长毛,是因为长毛的大象爱生虱子,容易生病死亡。。。云云 这些不同【答案】学派之间还往往大打出手,说对方是错的,自己才是对的! 对( 1 )的批判:那 为啥同是热带地区的猩猩和狒狒却长很多毛? 对( 2 )的批判:那 为啥黑人不长毛?好像长胸毛的人更性感哦? 对( 3 )的批判:那 为啥同是热带地区的猩猩和狒狒却长很多毛? 哈哈!对这些争论,二傻听了只想笑,而鬼王听了却直起急!鬼叫道: “ 真理教最得意的地方就是以为找到了原因,其实不过是把结果当原因来信仰罢了!一切皆为结果,毫无原因! ” 窃以为,鬼王的这个结论下得早了些?(虽然二傻知道这其实是其所谓【唯信息论】的基本假设和出发点。。。以后再仔细讨论) 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走路要一步一步来。 对于啥叫【回答】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 二傻以为,其中重要之处在于对【因果】的理解,分别有以下四种境界: 【境界 1 】 如果是【 线性因果观 】(一因必有一果,一果必有一因),则将发生【因果链】的【无穷倒退】,直至找出最初的【因】,即所谓【第一推动】或【上帝】。 科学的开山鼻祖,牛顿,就深陷其中。。。一切的一切,在最初的时候,已经由 上帝定下来了,我们都在一只巨大的宇宙钟里面,轮回、轮回、轮回。。。直到死亡(热寂)!除非上帝突然醒过来, RESET 一下,再次给这只巨钟上好发条。。。 。 。 【境界 2 】 如果是【 因 - 缘 - 果观 】(有一因未必有一果,取决于【缘】是否发生作用,如三极管),已经是个进步!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以佛教(小乘)的逻辑,比起科学的逻辑来,更加不确定、也更加辩证法。。。由于未来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确定,佛教(小乘)思想更重视【果】!故而,只要修行得当,人人皆可成佛也! 这里,我们看到,在一定程度上,佛教(小乘)是将【无穷倒退】到【第一因(上帝)】的消极因果链,改造为【无穷递推】到【最终果(佛陀)】的积极因果链。 【境界 3 】 如果是【 网络因果观 】(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则会发现,所谓【因果链】已经没有意义!都只是【事件】和【关系】。。。所谓【因果链】,乃人们在网络中自己随便截取的一段而已! OK !到这一步,我们很容易明白,为啥对于【大象为何不长毛?】这个问题会出现许多争论了,不过是: 有人在【因果网】中往前截取了某一段, 有人在【因果网】中往前截取了另一段, 有人在【因果网】中往后截取了某一段, 有人在【因果网】中往后截取了另一段。。。云云,云云。 到此,大家是否看到一些随意和唯心的影子? 尽管对每一个片段而言,其因果都十分的严谨,但如何截取这些不同的片段却十分随意! 如果因果网络有限复杂,在有限的区域内,这种随意也还是有限的。 这使人们产生一种感觉: 【在有限随意性下的严格因果链】 这便是目前科学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所谓“人择原理”、“平行宇宙”等,也仅到此为止 … 【境界 4 】 如果这个【因果网】是无限大且无限复杂呢? 我们不难想象,这时候,在【因果网络】中截取各种片段的随意性也将是无限大!那么,实际上发生的就是: 【在无限随意性下的严格因果链】 这种【无限随意性】下的所谓【严格因果链】还能叫严格吗?还存在因果吗? 故有: 【凡有所言,尽皆虚幻】 到此,我们就从佛教中的【小乘】(参阅 【境界 2 】 ,那是给一般老百姓修行用的,目的是带来积极的世界观),升华到了【大乘】,而所谓大乘,其全部内容都在【三法印】之中,所谓: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第三响 【概念与形而上学】 到了前面的大乘金刚境界,就 OK 吗? No , No , No 。。。 前面的第二响,只是讨论了如何理解啥叫【有意义地回答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和如何愚蠢、辩证和明智地看待所谓【因果关系】的随意性和严格性。 对于我们似乎已经讨论清楚了的以上命题本身,我们其实还有两个真正严肃的问题需要质疑: (严肃问题 1 ) --- 组成【因果网络】的那些元素是啥? (严肃问题 2 ) --- 用于建立各种【因果链】的那些关系是啥? 在本节,我们先仔细讨论第一个问题。 对问题( 1 ),我们一般这么来说: 组成【因果网络】的那些【元素】是一些【事件】, 这些【事件】可以用一些【基本词汇】或曰【概念】得到描述。 简单一点说,我们可以认为组成【因果网络】的那些【元素】是一些【概念】。 话说到这,智商高的同学们基本上都走光了!纯粹是废话嘛!哈哈! 好在这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智商很高,比如那个没事整天研究: 【旋转马桶中的水的抛物曲面是否与天狼星有关 ? 】 这个 【 马赫 水桶 效应 】 (简称【马桶效应】)的,就始终搞不明白啥是【概念】? 按通常理解,【概念】就是指一些【抽象概念】,如 数学中的点、线、面等基本概念,如物理中的质点、力、场、时间、空间、能量等基本概念。。。 但是,这些【概念】皆是抽象而非人类能真切感觉到的东东,恰如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这种抽象概念,本身已经脱离现实很远,而我们还妄图在这种虚幻的抽象概念的基础上,重构我们的真实世界? 而如果要把【概念】定义【好】,而且不脱离现实,就需要一种 严格而狭义 的定义,而这种定义只能靠自己想建立的理论本身来提供! ---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其实是一种语义逻辑循环? 用于描述一个理论的概念,本质上需要这个理论自己来定义的! (请大家仔细琢磨【时空】或【能量】的定义) 于是,如果要把【概念】定义【好】、不脱离现实、而且没有潜在的逻辑循环, 只有靠人类自己的真切感觉了!马赫所谓的 【 世界仅仅由我们的感觉构成 】 大概就是这么推想出来的。。。 【 维也纳学派 】 的 【 卡尔纳普 】 先生,从语言和语义学的角度分析了马赫的意图。在马赫看来,要使科学成为 真实的学问 ,而不是建立在 抽象概念 之上的 【 形而上学】 ,就必须把一切科学命题都表述为一些关于知觉 ( 在这个词的最广泛的意义上 ) 的复合命题。凡是叙述关于我们观察的命题,总含有某一术语,例如 “ 绿 ” 、 “ 热 ” 等等作为谓词 —— 卡尔纳普称这些术语为【 知觉术语】 。如果一个命题不能还原为谓语只包含【 知觉术语 】的命题,它就无法用经验来检验,它就是虚幻的。。。 二傻问:所谓 【 知觉术语 】 是啥? 鬼王曰:就是 【 你能够接受到并表达出来的信息 】 啊!笨蛋! 有诗赞曰( YC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时空的距离, 而是信息的距离。 我感觉得到你, 你就在那里。 你感觉不到我的存在, 我便不存在。 您感觉到上帝的存在了吗? 您感觉到空间的存在了吗? 您感觉到时间的存在了吗? 。。。 。。 。 第四响 【逻辑、自洽与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现在开始讨论第二个严肃问题: (严肃问题 2 ) --- 用于建立各种【因果链】的那些关系是啥? 对问题( 2 ),我们一般这么来说: 建立【因果链】的那些【关系】是一些【规则】,这些【规则】可以用一些【基本算法】或曰【逻辑】得到描述。简单一点说,我们可以认为建立【因果链】的那个【关系】是一些【逻辑】。 话说到这,马赫同学也走了!纯粹是废话嘛!哈哈! 好在,这世界上还真有几个 【呆、傻、疯、痴、癫】 ,追着直问: 啥是逻辑?逻辑是啥?啥逻辑?逻辑啥? 哈哈!若不是【 天狼星特使】, 还真回答不了这些,请看二傻是如何应答的吧: 1、 啥是逻辑? 所谓【逻辑】,乃将一些【概念】整理成一个【自洽】体系的【规则】。 如果这些【概念】是些【抽象概念】,这种体系就是一种【形而上学】体系。 如果这些【概念】是些【知觉术语】,这种体系就是一种【唯信息学】体系 2 、逻辑是啥? 除了目前科学界采用的【形式逻辑 / 数理逻辑】(是 非, 0 1 )这种【自洽】的【规则】,还有很多其它种,比如:三态布尔代数(是,弃权,非)、五行、八卦。。。等。 民主投票就是一种三态布尔代数,所以目前的科学很难描述。。。 中医等就是一种五行逻辑。。。体系很自洽! 易经等就是一种八卦逻辑。。。体系也很自洽! 当然,所谓【辩证逻辑】,应该是不满足【自洽】要求的。。。且按下不表! 3 、啥逻辑? 好问题! 科学一直坚持: 用于建立各种【因果链】的那些逻辑,除了【自洽性】要求外,还需要【封闭性】要求! 这就是说: 除了不自相矛盾之外,还必须能通过逻辑运算,穷尽所有的样本空间! 可惜,【形式逻辑】(数理逻辑)的封闭性与自洽性,已经被【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或等价的【图灵机停机定理】及后来更广义的【蔡町定理】)证明无法同时成立!这就是所谓的 HIBERT 纲领的失败和第三次数学危机的根源。。。 目前这个问题一直在数学和哲学界偷偷研究,科学圈中除了一些理论物理学家知道其严重性外(感谢【霍金】的投降自白书,具体请参阅二傻的博文 《 致 霍金先生的一封信( 2 ) 》 ),大多数人还一直傻哈哈地高举西方科学主义的伟大旗帜,从胜利走向胜利。。。 啥逻辑嘛? 。 我们不是游离于世界之外的上帝! 无法完美拼凑出一个包括自己在内的世界图像 。 当然,人类并非无药可救了! 除了 【形式逻辑】(数理逻辑) 外,咱不是还有 其它逻辑体系吗? 比如:三态布尔代数?比如五行逻辑?比如八卦逻辑。。。。。。 我们的希望在于: 对这些更复杂更高级的逻辑体系,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还成立吗??? 4 、逻辑啥? 问得好! 拯救人类于精神崩溃边缘的方法,除了上面说的可能方向(看看五行、八卦逻辑是否能同时满足自洽性和封闭性要求)之外,还有一个更加革命性的方法: 为啥一个理论除了【自洽性】要求外,还需要【封闭性】要求? 这不是【 完美主义 】吗?一个逻辑体系一旦封闭,它就已经死了! 俺姥姥说过:完美的鸡蛋是孵不出小鸡的! 比如整个欧几里德几何学,只要那五个公设即可,剩下的都是计算机干的死活。。。 难道世界也真的死了吗?哈哈! 所以,科学所要求的同时具备【自洽性】和【封闭性】的要求似乎有些过份? 弄的科学只能研究死的东东!而如果科学家以为自己的理论真的在描述这个世界,则就会以为这个世界真是个死的东东。。。 逻辑啥? 所以,一些人自吹的所谓【客观规律】,其实只是一种特殊的【人为规则】! 计算机程序是会死机的。。。但是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和宇宙,从来就是个永动机! 第五响 【自从得了精神病,俺感觉很精神!】 二傻在前面放了四声响屁: 【第一响:态度】论人类认知的无止尽与因此必须有的宽容与批判态度; 【第二响:因果】论因果片段的随意性和严格性之间的纠结; 【第三响:概念】论抽象概念上的虚幻形而上学与马赫原理下的知觉信息学; 【第四响:逻辑】论逻辑的多样性、自洽性和封闭性问题。 一般气球人看到这里,应该差不多了。。。差不多要疯了! 如果真的那样,就算加入我们【呆、傻、疯、痴、癫】的队伍了!恭喜!恭喜! 不过对于鬼王这样老发羊角疯的,二傻还是要帮他理理他自己的思路 (以下是二傻理解的鬼王一直想说又说不明白的所谓【唯信息论】): ( 1 )目前的科学是建立在公理系统之下的; ( 2 )公理系统只对有限大的命题集合有效(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 3 )而世界本质上是无限的; ( 4 )所以,公理系统和科学是无法真正理解世界的; ( 5 )一个无限而变化的世界是啥呢? ( 6 )一个真正无限且变化的世界就是真随机! ( 7 )任意截取真随机的任何片段,都能形成一套有限的命题集合; ( 8 )从任意一套有限的命题集合都能建构一套自洽的公理系统; ( 9 )问题在于我们对真随机的【任意截取】,真的很任意吗? ( 10 )非也!因为我们有记忆,而且是群体记忆。。。 ( 11 )所以,突破口在于抛弃记忆,抛弃所有记忆,才有可能出现真正的【任意】,即所谓【大自在】(鬼王的【胡搞】就是【大自在】) ( 13 )终极问题是:如何在【大自在】状态下实现【稳定】? 因为【稳定】是所有【认知主体】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个问题等价于: 【我】是如何出现的? 突然觉得,得了【老年痴呆症】的,很像鬼王推崇的【大自在】! 其特征如下: ( 1 )没有记忆了 --- 甚至不认识自己的孩子了。。。 ( 2 )没有自我了 --- 甚至不认识自己了。。。 一个老太太,看见镜子中的自己,就跟老头大哭大闹: --- 你还老说自己没有外遇,那、那这个人是谁?怎么跑到咱家里来的?! 一个终极问题是: 在抛弃了所有记忆并达到【大自在】之后,那个【我】还存在吗? 对此,二傻百思不得其解, 便又灵魂出窍,去了天池逍遥宫,问师傅【古子】(就是老子的师傅): 【二傻问】: 真正的老年痴呆,是老而不死,僵而不硬, 彻底失忆(没有过去),不识自己(忘却自我),失去目标(没有未来), 食来张口,尿来随便(活在当下)。。。 如此境界,莫非大佛乎? 【古子曰】 这不是厕所里的蛆么? 二傻顿时就得了精神病! 但是,自从得了精神病,俺一直感觉很精神嘢!哈哈哈哈! 。。。 俺妈你被妹哄,All money buy my home! 。。。 。。 。
个人分类: 傻帮讲座|14413 次阅读|234 个评论
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数学
热度 1 htrmt 2011-2-14 15:21
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数学
2011.0214.1457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自于去年写“ 认知与无穷 ”一文时得到的后续结论,而前两天更是没有想到这竟然可用于解释更多的东西(非本文内容)。 贴出这篇博文中的内容是由于评论了李亚辉的博文“ 信息就是赵本山他大爷卖的拐 ”: htrmt 2011-2-14 14:39 博主回复得真快,只是后半句没懂:“···,但有人没得分出个先后。”是想将“信息、物质、运动···”区分出一个先后吗? 博主回复(2011-2-14 14:41) : 我不是一直在批唯物论么,很多人没得让我承认,先有物质,而后有人,再有信息。 htrmt 2011-2-14 14:23 信息、物质、运动···,是同一个存在的不同表现。理解这个观点可类比盲人摸象。 博主回复(2011-2-14 14:25) : 说的很对啊,但有人没得分出个先后。 在认知时,区分整体各部分间的先后的意义只在于所偏好的认识方法的选择。 人理解大象时,不总是从鼻子开始,从尾巴、耳朵、脚···开始都可以。但是从整体来说,大象如果少了哪一部份的话,它还是一般所理解的大象吗?(同时,我们也不能说:先从鼻子开始讨论的大象就是最佳描述,难道从尾巴开始描述的大象就不可以是最佳描述?评论中提到的“存在”也是如此。)这里用到了整体大于部份之和的概念,在 “认知和无穷” 那篇博文中有提到可选认知方法数量的计算(但在那篇文章中没有展开来讨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下面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数学解释(由于科学网博客编辑器不支持数学符号的编辑,所以转帖为图片,这里是PDF版 “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数学 ” ): 总结:上面的内容有助于解释以下问题: 1、为什么“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为什么“一图抵千(万)言”?参见 3、为什么通过“翻译”来学习第二语言是件困难的事情?参见 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 和 来解释,不过后面需要改成“二生万物”) 请参看以前的相关博文 “为什么(有时)一图值万词” 。 由于每一门语言可看作是一副关于世界的知识的超图,于是“翻译”过程是一个图匹配过程,由于图匹配问题属于NP完全问题,因此这个过程是困难的。所以,学习第二语言的最好方式是抛开母语,仅基于本能来运用已掌握的(第二语言的)有限内容,即直接用第二语言构建关于世界的知识(所以,能否习得第二语言的成败是学习习惯以及是否具有促成该习惯的养成的语言环境)。 2011.0215.2351在总数分别为 的无序考察和 的有序考察中,最终在人类群体中流行的对象的整体认识是那些具有最大统计概率的认识(指虽然不同的个体的认识存在差异,但是会在统计上趋同,这是因为同属人类,具有结构和功能上极为相似的感官)。 2011.0216.1600由于人类的认知全部来自于观察(包括外在的听、看...和内在的自省),而我们所获得的信息都源于这些观察,因此信息的量会与本文描述的(包括无序、有序)观察的可能数有关系,这将有助于揭示信息的本质。
个人分类: HintsNet|9817 次阅读|2 个评论
《信息与计算》简介
热度 3 gl6866 2011-1-29 12:22
这是一本新书,由World Scientific出版公司于出版。但是,要说明的是,这本书是该出版公司出版的关于 信息研究的丛书 的第二部。目前该丛书已经预告到了第三部。具体说来,第一部的书名叫《信息理论——基础性、多样性和统一性》(Thoery of Information: Fundamentality,Deversity and Unification),第二部就是我现在要介绍的 《信息与计算——对信息和计算基础理解的科学与哲学文集》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Essays on Scientific and Philosophical Understanding of 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而第三部这是《涌现的信息:统一信息论架构大纲》(An Outline Unifified Theory of Information Framework)。 第一、三两部都是单人的专著,均可自成一说,可是信息这个问题是极其复杂的一个概念,如何理解信息可谓见仁见智。而第二部这体现出包容的内容。首先,它是一部文集,其中所选的17篇文章都是编者们(Gordana Dodig-Crnkovic Mark Burgin )精心挑选的,因而比较有代表性;其次,这些文章的作者也都是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因而可以相对代表各个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三,编者本人也是在这个领域中极其活跃的人物。由于信息与计算目前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属于“显学”,所以关注这些活跃人物的工作也无疑是重要的。 具体来说,信息是世界的基础结构,而计算就是动态地处理信息变化的过程。那么本书所提供的就是这个领域中,世界前沿的的成果。它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对信息和计算的未来发展大致轮廓,还有就是信息与计算和认知、信息学、生物学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相互作用。 本书的目录: 1 Cybersemiotics and the Question of Knowledge (S Brier) 2 Information Dynamics in a Categorical Setting (M Burgin) 3 Mathematics as Biological Process (G Chaitin) 4 Information, Computation, Measurement and Irreversibility (J Collier) 5 From Descartes to Turing: The Computational Content of Supervenience (B Cooper) 6 On the Algorithmic Nature of the World (J-P Delahaye H Zenil) 7 A Dialogue Concerning Two Possible World Systems (G Dodig-Crnkovic V Mueller) 8 Does Computing Embrace Self-Organization? (W Hofkirchner) 9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in Physics Explains Cognitive Paradigms: From Full Cognition to Laplace Determinism to Statistical Determinism to Modern Approach (V Kreinovich R Araiza) 10 Bodies ? Both Informed and Transformed (B J MacLennan) 11 Computation on Information, Meaning and Representations,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C Menant) 12 Interior Grounding, Reflection, and Self-Consciousness (M Minsky) 13 Insights into the Biological Computing (W Riofrio) 14 Super-Recursive Features of Natural Evolvability Processes and the Models for Computational Evolution (D Roglic) 15 A Sketch of a Modeling View of Computing (O Shagrir) 16 What's Information, for an Organism or Intelligent Machine? How Can a Machine or Organism Mean? (A Sloman) 17 Inconsistent Information as a Natural Phenomenon (C N J de Vey Mestdagh J H Hoepman)
个人分类: 信息哲学|3131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学的教育理念漫谈:父母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yangjunchao 2011-1-10 09:23
大概不会有父母不为孩子着想的,这是在进化中形成的一种本能并在个体出生后在社会 文化的熏陶中又进一步强化。但是如何为孩子着想呢?在和平发展的时代里,让孩子健康成长基本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做到的。除此之外,我想很多家长都有一个愿望 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将来能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有一份愉快而有意义的人生。 对大量同卵双生子(遗传因素一模一样)的长期跟踪研究的统计结果表明一个人的智力、能力大约40-50%与遗传因素有关,其它部分由后天环境决定。这40-50%的遗传因素,其实主要体现在刚出生时对外界信息的吸收和情绪调控、行为模式的选择性优势,如果没有合适的外界环境,最后的结果往往也大相径庭。用狼孩的故事打个比喻,如果一个小孩的遗传素质很好,放到狼群里,他大概会被抚育成一个出色的狼孩。 孩子出生后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决定了孩子未来发展的走向。可以把这种环境类比 为一个信息场,学过物理的知道电磁场和引力场是怎么回事儿,信息场通过光、声、味、触抚等物理化学信号,环境信息与孩子的神经系统的感受器发生作用并把相 应的信息编码在他的神经网络中。从较长期的过程来看,信息场的构造或矢量强度决定了孩子心理发育也就是他的神经网络的构造速度和构造模式,而他的这个有着 复杂内部、外部反馈关系的神经网络的构造及其支配的腺体和肌纤维的活动,就是孩子未来的个性、素质、能力、动机和情感取向、意志力或者说智商和情商的全 部。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更好的学校、经常带他到有意义的环境,但孩子的婴幼儿时期,是形成最初的发展蓝图的决定性时期,家庭给与的信息量和信息结构的影响 是决定性的。随着孩子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自我意识、认知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建立,这种初始的心理结构会作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在对更多更复杂结构的信息元素的 吸收和积累中,会有两三次的不同层次的结构性突现,并对不同的方向也就是兴趣取向呈现出很大的选择性优势。随着孩子的自我或自觉意识逐步强大,家长、老师 的影响力逐步减小,孩子按前期建立的动机程式也就是适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则自己寻求合适的信息,就像饿了渴了会主动去找喜欢的食品和饮料一样。有的人说 养孩子就像训练小猫小狗学知识、技能,训练鹦鹉说话,这很正确,只是动物的基础神经系统怎么训练也不能达到人的程度,器官的构造、神经元的容量和初始调控 关系都不一样,但机制或道理是一样的。 家长对孩子提供的信息环境决定了孩子早期的发展,这包括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情感交 流以及言传身教或自己行为习惯的示范作用,这大致或潜在地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一生。而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的明确的或潜在的预期,都会在日常生活和为孩子信息 环境的配置中不自觉地体现出来。所以,特别是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也就是决定着孩子心理发展的初始蓝图、发展效率和发展方向等等方面,家长对孩子有效信息 环境的配置和行为方式的引导规范至关重要。具体地说就是每天的每时每刻你让他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玩什么、和对他的行为方式或与他人的交流方式的引导和规 范,对每个家庭和每个孩子来说真实的微观过程就是这样。如果真的具体到每时每刻或每一天,这会让问题没法讨论,所以只能粗略分门别类加以说明。 还应该注意一点的是孩子认知的速度,也就是对外界信息吸收的速度,最初的过程很缓 慢,但会是以指数(有些阶段以指数的指数)的方式增长的,到一定阶段会大致以线性方式增长,到中年以后增长的速度下降,并逐步稳定下来,直到老年以后基本 不再增长,并可能会因为出现神经的生理性病变而失忆或某些行为能力的丧失。这个过程会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但大致的情况是这样。 另外,信息是有结构的和相互关联的,这与科学的统一性和事物的统一性这个基本原则 有关。这不仅是指科学、技术,也包括商务、文学、艺术甚至家政和个人或公共关系,比如社交、恋爱和婚姻。如果你为孩子配置的是最核心的、最基本的信息,比 如直接体现那些最广泛、最基本的规律的信息,他从有限的信息里就可以直接获得一般性的规律,而在以后的动机程式中就可以对环境信息作出正确有效的反应。如 果配置的信息是散乱的甚至是误导的,那么这种规律就很难呈现出来或者根本不能形成。所以,可以预见,虽然孩子天生的学习能力几乎是相同的,但孩子认知和行 为能力也就是我们说的智商和情商的分化会是以级数的速度进行的,在学生时代面对的环境差别不大,可能还显示不出差异来。但到了大学或社会上,自己独立自主 以后,立时就会有数量级的差别。 首先是孩子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认识,并在遗传形成的基本行为方式的基础上行为和习 惯的扩展或建立。这是从对线条、颜色、形状、质感、气味、触觉、质感、物体、运动、自我等信息在不知不觉之中逐级认知并实时与支配腺体分泌激素调控情绪和 支配行为的效应器整合在一起形成的。这个阶段没有家长的引导孩子都可以自己完成,这种能力是天生的,也就是在进化中决定的在发育中形成的由基础神经系统决 定的,或者就是上面说的遗传因素。遗传因素的不同这个阶段完成的快慢和对不同信息的兴趣取向不同。如果这时他吸收了较多的好听的声音、好的画面或色彩组合 方式,并且和他自己的直接尝试结合起来,并在以后不断强化,他对音乐、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天赋就会被激发出来。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吸收,也就是孩子没有对音 乐、绘画的足够的感受、理解或欣赏、鉴别能力,而只是机械或形式化的训练,那么可以肯定结果只能是走向家长希望的反面,孩子很快表现出烦躁、没有耐心并且 不配合。如果家长过于严厉要求,往往损害的是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并可能激发他的逆反意识。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在音乐、绘画、舞蹈方面有所发展,但往往忽略了必要的吸 收,孩子可能学会了一些机械的技术,但乐感、想象力没有足够的底子,很快就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相反,如果有足够的吸收,即是没有音乐、绘画技能的任 何训练,他对艺术的品味同样可以达到很高的境界。技能的训练有助于达到这种境界,但不是效率很高的一种方式。而如果以此为职业或兴趣爱好,那当然技能训练 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网友说起他的两个孩子,相差两岁,大的四岁开始学钢琴,几年下来越来越没有耐心。看老大很费力也学不进去,于是就不让老二学了。可很意 外,老二反而经常跃跃欲试,显出很大的兴趣,经常希望自己能一显身手似的。老二无意中跟着老大的学习吸收了很多,又没有机械训练的枯燥,兴趣可能就激发出 来了。如果能以自己的兴趣作为动力,家长有这个条件,就是有足够的经济后盾作保障,又有心栽培,倒不妨可以着意培养。但这是一种极难被认可的职业,即便对 于自娱自乐,也是一种极难达到一定程度的爱好。因为你只有和历史上以前的艺术家比较,历史上已经有太多的高峰矗立在那里,只有非凡的天才才有可能达到这样 的高度,你只有达到了或超越了他们达到了新的高度你才可能会被认可。即便对于儿童时期就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很有天赋的,这也会是个漫长而要付出极大努力 和代价的过程,涉及到的技术和机遇方面的因素很多,与能否得到名师的指点和引导从而以很高的效率快捷的达到某种境界关系很大。如果他的老师就不具备相当的 高度,那么孩子有可能被误导,或流于平庸,不太可能自己发展起来。对生活在音乐、绘画等艺术世家的儿童来说,成功的几率也不是很高,毕竟已不是那个全民热 爱艺术、艺术主导社会的时代了。对一般的家庭,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基本不具备,成功的机率就微乎其微了。当然,如果是仅限于技能达到某种程度而作为一种一般 性的职业,或作为一种陶冶情趣的爱好甚至社交的一种方式,那或许是比较容易的,但在现代社会里这显然这不是很有优势的一种选择。孩子如果没有兴趣不能投 入,仅仅是浪费了家长和孩子的时间,但真正感兴趣全身心的投入又怎样呢?对于孩子来说,那是他的一种生活方式或人生追求,但对于家长来说,很多时候像陷入 一场恶梦。我的一个朋友从小跟着父亲学画画,画得相当有灵气,对文学的感觉也非常好,后来读了清华美术学院,我看过她的一些作品,相当不错了,比市面上很 多作品水平要高,但数量不多。真正热爱艺术的,会有一个自我要求,不会粗制滥造。她后来还是放弃了画画或相关职业而改行做了别的。从投入产出来说就非常的 不合算了。我曾对她说,如果我有小孩了,跟你学画画吧。她说,教他没有问题。不过你可要想好了。如果我有孩子将来要画画,左手画,剁左手,右手画, 剁右手。看她平时温文尔雅而这时候一幅恶狠狠的样子,我自己都出一身冷汗!可见艺术职业生涯的艰辛!用一生最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一个阶段为代价达到了相 当的程度而又不得不放弃的那种感觉不是常人可以体验和理解的。如果家庭条件足够好,真正热爱艺术,可以养孩子大半生或一生,那另当别论。中国社会发展很 快,现在,中国有不少这样的家庭可以支撑起孩子玩艺术。但在十年前,还不太可能。我的一个朋友家庭条件在当时的中国算是非常优越了,从小受艺术的熏陶,自 己也很聪明、有灵气,对文学和表演艺术有相当的品味。到了大学时代,父母已经由对女儿的欣赏、自豪变为担心了,很担心她成为一个文学青年。可她呢,出 乎父母的意料,觉得文学还不够,要做艺术,去拍电影,而且真真切切的成为了一个艺术青年。为此给父母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家庭到了决裂的地步。后来, 她还是坚持了自己的追求,在国内读了电影方面的研究生,后来去了巴黎。她未来的路仍会极度的艰辛和漫长。一个艺术家在成名之前,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而 越是有深度的艺术家,往往越超前时代,越难获得社会公众的理解、欣赏和认可。当然,我说的故事是中国九十年代末的,后来国内艺术品市场很活跃,很多艺术家 的作品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变得很富有了。但相对于众多长期全身心投入的庞大的基数,这些被市场认可的仍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很多人在早期,不得不把现在价 值几百万元的作品以几万块钱的价格卖掉以维持自己最低限度的生存和再生产。相对于其它任何职业,包括科学,艺术之路是最艰辛和漫长的。家长在希望孩子学艺 术的时候,很多时候只看到了成功艺术家身上的光环,其实非常有必要了解艺术家成功背后的艰辛和孤寂。 对于其它的方面,比如科学、技术、商业、金融、法律、医学、媒体等等,也是一样的 情况或过程。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艺术类似外,其它的都可以归结为一类技能或技能组合的训练,学校教育提供了对未来大部分职业要求必须具备的一些素质和能力 的训练,但学校的东西往往是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的,而且几乎对所有的孩子都一样。如果希望孩子出类拔萃,孩子到某种年龄后的自主能力、自学能力、自己对环境 分析判断并作出正确选择和对自己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这个能力越早形成越好,家长也会越省心。这个能力是抽象的,但却是通过某些实 际的具体过程形成的。那么,家长对孩子心理变化的观察分析并适时提供合适的信息就显得异常重要,这只能对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孩子的遗传因素、已经形成的 兴趣取向、家长的预期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 我们对Charles的 方案最初是针对国内应试教育希望他在对付读书方面能有一两年的提前量,可以让他入学后轻松对付考试并能有一些余力扩大知识面。同时在英语方面附加一些额外 课程,以弥补国内英语教育的不足。他从两岁左右开始阅读图画故事,虽然一天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但几年下来的积累已经很可观了。除了行为规范、情绪情感 自我调控的内容外,主要是关于自然和自身的科普读物,这些东西帮他确立一个关于自然、自身行为的基于因果逻辑或者理性的基本的心理框架。我们也默许、甚至 鼓励他自己在有安全保障情况下的完全的自由和随意性,这有助于他主动性、自我意识、独立性的形成。而对有意义的实践探索,比如观察研究公园水管喷头、到香 港后深度探索轨道交通、沉浸在通过玩具营造的世界里自由驰骋、无穷无尽的对周围事物的探寻发问,都给与充分的支持、配合和鼓励。书本提供的对自然、自身的 解释和他自己实际体验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他对读书有选择性但基本上不怎么排斥,现在经常会自己拿一本书随意翻翻。其实孩子只要能从书本中得到有意思的 东西,他就会喜欢读书。而通过读书是可以让孩子尽快成长的捷径,也是人一生发展的捷径。现在毕竟是科学主导社会发展,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有意识的强化他对科 学的理解和领悟,对他大规模地冒出来的各种问题都尽可能给出准确的答案。要么就不给出答案,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给出他能理解的答案的。这需要他自 己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现在的一个瓶颈是,如果没有原子、分子的概念和相互作用的基本图景,他可以扩展知识而不太能进一步深入和提高了。所以爸爸一直留心为 他买适合孩子阅读习惯的物理、化学读本。有了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之后,他的认识的空间就可以彻底打开了。比如就可以准确回答诸如核糖体是干什么的、 为什么洗洁精能杀死细菌、图像如何进到照相机里一类的问题了。 写这么多,是因为前两天爸爸终于买到比较合适的物理、化学读本了。这是台湾出的一 套中学生科学读本,总书名《中学生必读的图解科学教科书》,分为《寻找生活中的科学原理》、《挖掘物质世界的秘密》、《发现生命与宇宙的奥秘》、《揭开能 量与能源的秘密》、《发掘大气和水的循环原理》几个分册。以漫画的形式让孩子进入情境状态并导入问题,然后给出解释。有些内容并不是很好,因为还是现象描 述而没有给出背后的准确的机理,但爸爸看重其中两册关于物理和化学的部分。还有一本是《化学趣味教室》,韩国人编写的,也是漫画的形式,通过物态变化、原 子、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解释一些常见现象。另外,还买了一套《Super小学堂》,包括《探险动物世界》、《自然植物的百种样貌》、《宇宙奇观大秘密》、《我要成为科学试验王》、《地理冒险队》、《惊奇生活体验记》、《人体这么奇妙》共七本小学生的科普读物。Charles早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这后一套书的水平,不过这套书也是以漫画的形式给出情境,然后分析解答问题,写得很有意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丰富开阔一下视野。除此之外,还买了三本一套的《小学生一定要注意的30种细节》、《小学生一定要养成的30种习惯》、《小学生一定要做的30件事情》。这套书也没有太大的新意,很多内容Charles都 知道了。但这套书也是很有意思的漫画,只不过想让他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通过不同的信息环境进一步强化巩固小孩的必要的习惯和行为规范。还有一本是《唐 诗》,可惜只买到了下册,台湾出的,专为孩子设计的,配有插图和浅显的适合孩子口味的解释。这方面台湾做的最好,但数量不多。香港这方面书很少。内地太多 但大都粗制滥造,偶尔也有好的,但极少,几乎碰不到。爸爸在北京留意了很长时间没有买到合适的。买的一套是许渊冲编译的从汉魏到唐宋明清的多卷本古诗词读 本,有拼音和英语对照的成人读物,篇目选择和英译也不是很好,但这次回北京逛了好几个书店实在找不到更好的版本了。国内编书的很不敬业,太多粗制滥造的 了。爸爸以后有空自己主编一套。 特别说一下,唐诗或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它通过意象、意境的感悟而 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方式理解自然、社会和人生中的复杂现象或过程,可以或更容易达到更高更深入的程度。中国人有着把中西文化兼容并包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而让西方人学中国文化,就困难的多了。还没有看到有西方学者对西方科学文化达到很高的境界而同时对中国文化也达到很高境界的人。黑格尔、莱布尼茨、海德格 尔算是西方的高人,对中国哲学也只是蜻蜓点水了解一点,但已经非常心悦诚服了。他们自己的哲学体系和老子、易经的哲学体系差得很远,但西方的优势在于通过 逻辑和实证逐步细化到了事物的最基本的量子化结构的层面了,可以精确的描述和预测。中国却仍停留在现象的层面,经常被庸俗化教条化而变为大忽悠。Charles现 在进入了英文为主的国际学校,英文按部就班的跟下去,每天再读十分钟二十分钟的,不太会成为问题了。于是最近开始强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希望他再过一两年 能自己自觉地每周背一两首唐诗而不用爸爸的辅导了,并能开始自己阅读古典文学的通俗读本。希望他到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可以自己自觉读书学习,而爸爸的角色 也转入辅导他的中英文写作方面。看在美国生活的网友的孩子,华人家庭,妈妈多做辅导,11岁就写出了很不简单、中国大学生也写不出来的英文。我自己大学同学中,如果父母是老师的,往往发展就很全面。有一个跳过几次级,十四岁进了大学。 (2009年12月发在搜狐博客,2011年元月转贴于科学网博客)
个人分类: 儿童教育|591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人都是认知匮乏者
yufree 2010-11-21 11:56
写这个题目时我觉得自己标题党了,但转念一想,这算是我构思时间比较长的一篇文章,题目怎么会选的这么不慎重?这时才发现,这其实是个事实。 我属于做着自出洞来无敌手梦的众多唐吉诃得们中的一个,为了逃避进入社大与继续做梦读了研究僧,但现实不断冲击着我肥厚的脸皮,于是仅以此文纪念我的前23年并立个牌坊,看看未来会不会有人翻出这个东西来匡正今后知错不改的我。没错,不论你是个神马,哪怕是神兽草泥马也无法逃避这样一个事实:人人都是认知匮乏者。 立论者例论之为上(说实话,如果例子举的合适再难的理论都是浮云,但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能被举出合适的例子),既然搞出个认知匮乏的靶子就有必要介绍些让脑子活跃起来的现象来引入话题。(这里接受教训,段落分多点防止您过会儿疲劳) 权威化现象 我说明天下雨没人鸟,我加上一套公式与参数告诉你明天下雨可能还是没人鸟(这种情况更多源于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反智主义倾向),但换做某砖家在CCAV上一通漏洞百出的明天下雨分析后,更多的人信了。第二天没下雨,然后人们忘记了CCAV预测转而对身边的我说:呆子,你错了。 在这个例子中我想关注的是信与不信。学理工的总可能有一种欧几里得情结,如果这世界用几个定理演化就能说明多神奇(但前提是你要相信最初的定理是不证自明的、有最终力量保证或者像我一样保留其假说的本质,留下一种未知的可能性)。如果有这样的观点其实就可以不用太关注一些繁琐的推导,关注结论就可以,这一般是像我这样的书呆子在考虑问题时的思路,通过数学这一极为geilivable的工具我可以得出一种概率上的必然(当然这其实是一种经验主义的体现)。有时候我相信这个结论不是因为直觉上靠谱而是其本质的公平(很简单,我不能先验的知道答案(虽然方法确定后先验只是个时间问题(这里我想多用几个括号嵌套向《盗梦空间》与《蜗牛与水母》致敬(这种随心所欲的表达也是一种放松的写作态度(说到这里我其实想表达我想写一篇关于结构化思考的文章(anyway,研究僧院的学习不断向我提示这种教育中缺失的思考方式的重要性(源于缺失并不是说这种方法就一定好(这点有些喜欢钻牛角尖的可能理解不了(我知道搞这么多层嵌套一定还有人没晕(开玩笑的,有经验的应该可以发现如果后面的括号不是相连的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事实上这里我是在暗示我们自身的局限性)))))))))))。有人也许会说公平也是一种信仰,但我想信仰不过是一种态度,选择权还在自己手里(不要晕,简单说上面那些扯淡就是在说理科生相信与否其实并不像代表事物发展的必然性)。那对非理科生呢?很简单,成为一个理科生就可以走上面的流程了(别笑,我是纫针的)。但毕竟人们花在希望改变别人的心思要比改变自己身上少一些,同时,人们多数时候会认为过多的怀疑不方便地球人繁衍生息,因此,权威很方便的满足了人们这方面的需要,你不知道的我帮你忽略掉那些繁琐且并不准确的过程,直接给个结论方便你我他多好,有时候砖家们也会给出些简单推理来帮助理解。其实这算是社会化分工的后果,但事情没有到此为止,因为结论简单易懂有时候还带些神秘色彩,所以传播结论成为包括十万个为神马(小时候我还真数过这书中的问题个数,结论大约是距离1000还有些距离,好吧,我又在说结论了)在内的大众读物的一种简化手段。那么更多的人在了解到这些后会自动将它们与已有的记忆联系,如果这种强化得当那就记住了这个结论,但不见得与结论来源是一种推导方式。而是这本质上会导致我所谓的认知匮乏路径之一。 好了,到此材料搞完了。结果就是(我知道很多人喜欢看这个词)因为匮乏,相信权威,相信权威,还可能匮乏,啥都不信,还是匮乏,那么结果其实是我们根本就不需要不匮乏,但追求知识的步伐却不应该减慢的。这里扯远了,下面我将分析下产生这种认知匮乏的原因(小心点,我预备好了嵌套,其实上面那段看明白了后面就可以不看了)。 本质原因我管它叫固有认知局限。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的箴言告诉我们要认清自己且不要过度,这背后的智慧今天看来已经比第一次看到时深刻了许多。我时常在问自己我是否了解自己(当我写成这个样子时这表明我有50的几率在装13)但得到的答案总会让我感到满意,因为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话我实在不好想象别人怎么能把我看透(另外50%的几率在这里),虽然后来我发现确实可能被人看透但我已然不在乎被人看透了,因为即便可以通过一些生理反应(写到这里美剧迷会考虑到《lietome》或者电影《记忆碎片》那个失忆男,虽然有些是经验性的但如果被检验的人没注意过倒是可以作为凭证,只是对第三方没多少可信度)来推断一个人的想法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总有这么多的好奇心。人在生理条件下并不具备很多想当然的能力的。时间上说,每个人从液体变成灰尘不过几十年的事,除去5岁前的记忆空白(当然有些人会声称他们可以回忆起更小时候甚至上辈子的事,但这不在我的讨论范围内)与可能出现的高昆状态其余时间内都在记忆也够呛处理得了当前的信息总量,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从一开始就装配了可不断向下兼容的知识管理体系而且还要做到把遗忘这种伟大的进化产物消灭掉。当然也许会有人说没有必要,懂方法就可以了,但形式与内容是没有必要分开讨论的,这里就会引入前面提到的原理性问题如果知道原理与推导方法是不是就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呢?但现实的问题不在于这个问题是否有答案而在于目前所知的原理与方法本身就是受限于一些条件的(事实上,这些条件中的大多数可能并未被现在的知识所发现)。空间上说,我们所处的位置条件实在是太有利于生命活动以至于一方面我们并未意识到某些条件的优越而另一方面在另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似乎也并不能与最近白菜价格在向房价靠拢的天朝琐事相提并论,的确,这种区域内的知识流也形成了局限性。其实时空上的局限倒不算什么问题,毕竟人是活的,但它们都是通过一种心理上的固有局限起作用的,这就是开头提到的自我认识问题。人的固有缺陷基本都是由于自我认识不足产生的,为了说明这个玩意,这里用思维惯性来分析: 思维惯性 很大程度上思维惯性来源于老祖宗的本能,因为这是形成记忆的基础。有意思的是它虽然帮助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艰难时刻却也在另一方面阻止了认知的发展,因为思维惯性总是在告诉我们自己:它应该是这样的。应该不代表一定,其实神马都代表不了。 这里首先要说的就是直觉问题,不否认直觉这种生存本能的背后有太多的未知,但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所谓直觉判断都能找到一个形式上的源头例如某个时间听到的一句话或是某种神秘主义的信仰(当然可能当事人并不会意识到(这里我这样说会让人觉得不可证伪但直到最近我逐渐发现由于无法透彻的了解自身(这里已然保留各种其他的可能性(其实这里如果了解过弗洛伊得潜意识理论的就更容易理解一些(当然这套理论也因为不能被证伪而并未纳入到心理学正统科学体系内)))我们在交流上总会有问题))。但其实找这个源头是比较扯淡的,因为这里的前提是你相信或怀疑存在这样一个源头,而这种费时费力的思考方式在处理紧急问题上总是废柴。然而,不得不声明的是我们真正需要某些知识来做出判断时一般也就是紧急时刻而这时冲锋献阵的总是我们的思维惯性。可能前面讲的比较抽象,这里引入光环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来说明,对于生活在天朝这一神奇国度的我们(不许联想)来说最常见的思维惯性就是光环效应。本质上说,这是因为认知者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判断来源的可靠性而采取的以偏概全的认识方法,当然,即便认知者发现了这一点也对解决认识未知物没用,毕竟我们的认知固有缺陷是无法通过另一种错误方法弥补的。在这种类似的环境下,直觉造成的思维惯性并不有多少优势。 其次要说的就是常识判断。这是一种类似于直觉判断但要比其来源更明确的思维惯性表示方式,起码在通过尝试判断时会有更强的自我认可因而不少自称理性的人常出现这种情况。然而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多数人都会有一个基态,也就是说,除非你受到了某种信号否则你所做出的行为总是会以脑海中最先出现的那条信息为准,而那条信息在知识相对丰富的人那里就是具有一定知识结构的常识。常识的出现一方面在于学习过程中对信息的深信不疑与不断强化,另一方面则在于其解释功能所带来的自我认可。但我认为这本质上还是思维惯性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是其正确性是由你个人所具有的知识结构的最终来源来保证的,因而其产生的认知局限也最终会由你的信源来保证,这样会好一些但也不比直觉强到哪去。因为当你提取知识时总会更倾向于结论式的信息而忽略推导过程,而坦白说当真正需要推导时认知者本人可能会沿着错误的过程进行,这再一次表现出了认知匮乏,而这里面思维惯性所起的作用就是帮你快速作出信息选择而这本质上带有盲目性。 接下来要谈的就是那些自认为认识全面的假象。作为一种生活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动物,其实理性不过是有组织的感性。这里会有人说这个看法太绝对且这里面有种反智主义的不可论者的语调,恰恰相反,不可知是我们要对自己局限性所承认的事实而承认这种事实正是不断追求智慧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动力来源。而显然很多人都存有牛顿式的简单宇宙看法,因而即便现有知识体系未知还有很多却总有人认为自己已然掌握了或基本掌握了所有并可以代表所有(向芮老湿致敬)。这里我show一个现象:某地中学有学生发现可能地震,当地恐慌;但当地大学老师马上出来辟谣,当地平静;这时国家级专家又跳出来说可能地震,当地震惊;这时国际级教授又出来发言没事,当地就飘零了,丫你让人信神马啊?而其实那个学生就是那个老师的孩子而所谓老师、专家、教授就是一个人,他在跟当地开玩笑。这当然是虚构的,但现实却可能比这更严重,当然这与个人品质有关而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一个人,其实出现结论矛盾也属于正常且可能他们的原始数据都是一样,但因为自己都会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这之后的口水不谈也罢。其实人们的认知依赖是应该向更大可靠度的方向发展的,但基于一些生理上的因素,有时候你所确信的东西来源其实可能是一句玩笑。而作为信息发布方的那些人也不见得就明白这一点,有时候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被巨大的未知所包围而这时很容易走向神秘主义或其他的依赖性,如果可以放下一定要解释清楚的目的一切就会豁然开朗我始终认可轻松的条件有利于思考的论断。这里最反感的就是其实自己不懂但又以神秘的姿态暗示他其实懂的人(我感觉这是在说我反感我自己),何必呢,这种依赖性只是展示了内心的脆弱而已。当然,以目前大多数人包括我的认知水平去对别人说三道四看上去也没什么可信度,但从前些日子的3Q大战中我想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总可以从不同的谎言中去探寻真相而不是总认为自已的知识是正确的。但在天朝,靠上面方法生存的砖家绝不在少数,他们善于使用简单的推断与经不起推敲却能在语境中迷惑人的语句来博取公众的注意,可能还带着沾沾自喜。这个世界不缺少盲从者,而盲从的一种根源就是认知匮乏。 写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包括以前的我):反正目前老子就这熊样了,啥都有问题,那我该怎么认识这个世界?答案是我现在也不认为认识世界有唯一的方法,但保持平和的心态很重要,同时要懂得保留一份怀疑的余地。我鄙视那种想把所有人都搞成圣人或希望出现个圣人引导世界的想法,管好自己的事,多了解自身来减少些认知匮乏,这样不会让你生活的更幸福,却可能更真实。 最后我想说:人生就是翘翘板(还是虎头蛇尾的构造,引以为戒)。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06 次阅读|1 个评论
认知与无穷
热度 2 htrmt 2010-10-9 11:36
认知与无穷
本文是应沈老之邀写的关于无穷的内容。由于无穷是认知的对象之一,因此有了下文,欢迎拍砖。由于HTML中的数学符号使用起来不方便,所以直接贴为图片。这里是PDF版本: 认知与无穷 2010.1012.0139补充(来自回复何老的信件内容): 下面是我思考无穷的简要历程:在无穷方面,断续的思考了很多年,但即使到现在也不认为自己完全了解了它。关于无穷观,从认知论的角度出发可能是最好的出发点。因为一直以来,之所以有各种理解结果,主要是因为个体的认知角度、认知方式或方法不统一造成的结果。这是人理解、认识自然最基本的过程,也是最容易为我们所忽略的东西。因为我们从小就被告知并“坦然的”接受了所受教育所影响的那种我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称谓的那种认知的方式。正是这种认知方式使我们形成了时下的认知行为和结果。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认知方式后,会得到怎样的结果?这种结果还会是一样的结果吗?是否会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内容?事实是,在很多的“ xx 比较”,较常见的是社科类的“ xx 文化比较”这样的文献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内容。 对于数的困惑最早发生在刚学习加法的时候,一开始,这种困惑一直持续了几个月,直到后来我下意识的学会不再质疑它而直接使用它才得以摆脱(当时的我很小,也不知道用现在这里的语句去描述当时的感受。但当时那种困惑感一直断续的困扰着我,这是因为在长大后,每次遇到其它认知困难时,就会让我回忆起早先学数和加法时的困惑,并让自己在这类现象上不时耗费一些精力)。为解决这些困惑,或者是为了说服自己不再困惑于这类现象,这使我对“认知”及“认知行为”进行了长期的思考。“认知与无穷”那篇文章中前两段是到目前为止我关于“认知的方法论”的最好结果。后来,我在教小孩学习数和加法时意识到了这种关于数及加法的认知困难具有普遍性。 人类对于数这个概念的认识虽然历史悠久,但却依然原始。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在于世界中没有“纯净的”数可供观察,人们只能从庞杂、具体的、涉及数的现象中去一点一点、缓慢的摸索和了解它。在我看来,数的本质是它的唯一性,序则是人们在数上施加的一个属性及操作。而可数概念本身仅涉及数的多少,所以“可数”是一个与数的序、甚至是与数本身都无关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由于可数数与实数不存在多、少的差别,因此如果我们定义可数数是可数的,那么实数同样也是可数的。之所以给出这样的描述性解释是因为我们只能用比具体的数更为基础的认知概念进行解释才能得到更接近真实的数的概念。 2011.0129.0006修正文中“可能的度量方式为” ,令 ,则可能度量方式总数的递推计算公式为 2011.0217.0918修正PDF文中第二段最后一句为“...,相互间有依赖的项用' '号括起来。”
个人分类: HintsNet|4742 次阅读|4 个评论
研究和认知的四个粗浅境界
BaoHaifei 2010-8-9 11:43
研究和认知的四个粗浅境界 鲍海飞 2010-8-9 王国维先生曾经借诗谈诗词的三个境界,不妨再抄录一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 其实在任何一门学问中都是如此,科学研究之路也要经历这几个过程。不过我想有几个字也能够生动描述这几个过程。一触,二惑,三醒,但是对于科学研究还应该有一个字:四翻。 触:这个阶段是认识的开始,刚刚接触学问研究之初期。学过游泳的人都知道,在水中每行一步,都觉艰难,时刻都有沉入水底的感觉,但同时又伴随着惊险、刺激和兴奋。你能感觉到水的阻力,能感觉到水的浮力。姑且不说感觉水的温度、深度和动感了。因此这个过程存在着心里和认知以及体悟中的一系列问题:陌生、好奇、有趣,甚至恐惧都会有。这是个身触和心触的过程,更是个摸打滚爬的过程。 因为是不同学科,有的入门容易,有的很繁杂,千差万别。入门快慢取决于师傅、集体和更取决于个人的悟性。在研究的道路上,这个阶段会接触到各种概念、名词和技术。对于研究材料来说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实际工作 ,比如可以看到材料的制备过程,晶体生长的真实过程,各种表面层状生长过程,表面上看这是离开书本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从书本概念到工程技术转变过程,一个 知其然 的深入过程。这个阶段接受转变得越快,对以后的研究就越有益处。这个阶段确实是属于触感阶段,确实要费些角力才能入门。欲上高楼,先凋碧树! 惑:游泳过程中手和脚为什么总是很难协调,为什么会呛水?为什么游的不快。这里除了不太熟悉的流体运动在影响我们的行为之外,还受到胆识和力量的制约,同时还受到各种水环境的影响。其实,是身惑和心惑的过程。 研究之路也是这样,纸上得来终觉浅。 从书本文献上获得了灵感,开始实验吧。 经过了试验过程并且得到了一些结果之后,就需要深入试验过程,对现象需要解释,这个时候深入阅读文献是非常必要的,向前辈学习更是不可少的。 这个过程是离开书本和再回到书本的过程。讨论是对认识和试验现象深入理解的重要过程。对得到的系列数据需要和理论进行互相反复验证。是理论和实验结合验证的过程,如果数据拟和的好,也许会大功告成;反之如果拟和的曲线和数据有偏差,就需要深入调研和思考。试验过程是否有问题,所采用的理论是否正确,或者已有的理论是否完善,这就需要校验每一个步骤,是一个艰苦的可能是反反复复的过程。这个阶段是属于验证或者校验阶段,会有权威人士的理论论述和模型。权威人士会对你发难,你是去接受还是去挑战?这个疑惑的过程确实会把人搞得衣带宽,人憔悴 。 醒:有一天你终于能够游泳了,这回你如鱼得水了。原来掌握要领了,明白了。国人最讲究的是参悟领悟了,不仅要心悟还要身悟。过了惑的阶段,就该是醒悟的过程。中国古代就有三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三十年后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又过三十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个阶段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 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大彻大悟,弄不好也会走火入魔,应该小心。如果真有问题缠心,解决不了,不妨放一放。这个阶段如果能够归真,可能就真的脱胎换骨了,认识上就会达到一个新天地。比如说碳纳米管的发现和研究。早期当人们发现了碳纳米管之后,忽然发现在电镜下在草木灰中也惊人地发现了碳纳米管。纳米原来本自然!试验的过程只是人们在不断地发现自然的过程。原来自己做的实验只是揭示了大自然中的某个现象或者问题。心醒了,眼下能够做什么,以后能做什么,就得看造化了!毕竟黎明的迷雾终会散去,太阳的光芒将把所有星之诱惑扫得一干二净。千百度的搜寻,原来在灯火下。 翻:到这儿似乎该结束了,因为王国维先生也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该找到的都找到了。 其实,如果你学会了一种游泳的技法,还不行,你要从这一种中,还要领悟和学会其他多种游泳的技法。大自然是在不断地变化着,我们也要不断面对着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要能够顺利地从一个问题跨入到另外一个问题,从一个行当转到另一个行当,来应对这个复杂的社会。就需要我们触类旁通,融会贯通了。砺练到此,没有一定的修行,难!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了传说中的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先生,本来精通少林拳术,要知道,少林拳本是刚猛无比之拳,张三丰先生一定是考虑了如何以弱对强,于是便将少林拳柔化,如此一翻,就创立了太极拳。从此、天下拳术形成了内家外家刚柔两派。 一个种入地下的种子,在等待水、温度、空气和营养等各种条件和机遇,时机成熟,就能发育成小苗,如果能够借到东风或者有东风协助,就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个人分类: 科普|6996 次阅读|8 个评论
主观感知现实的存在
wangproject 2010-4-29 09:08
文 / 王钰洋 有时候总是会对自己的存在产生怀疑,直到现在我还处于一种难以言说的虚幻感觉中,如同梦境。 如果说不相信死亡之后灵魂仍会存在是一种主观经验主义的认知回响,那么现在的我就恰处在这种回响激荡的中心。人们偶会提及,脱离现实的虚无,那么梦的存在是否正是让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模糊不清了呢?不断递归的确认自己是否在梦境之中的过程就如同梦的画卷之中所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影像连成一条时间的轴线。 如果说不相信死亡之后灵魂仍会存在是一种主观经验主义的认知回响,那么现在的我就恰处在这种回响激荡的中心。人们偶会提及,脱离现实的虚无,那么梦的存在是否正是让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模糊不清了呢?不断递归的确认自己是否在梦境之中的过程就如同梦的画卷之中所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影像连成一条时间的轴线。 N。。。。。。。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指牛为狗看儿童认知
chrujun 2009-12-1 22:08
模式识别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过程。我们能够认字、认识人、辨别各种声音及事物,都离不开模式识别。所谓模式识别,就是一个人将当前所看、所听、所闻及其它手段所感知的信息与大脑中记忆的信息进行对比和匹配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所感知的信息和他(她)大脑中的信息能够匹配,则能够认识出所感知的信息。人类的模式识别过程具有有非线性、模糊性和自适应性。例如,我们能够把穿了不同衣服的同一个人认识出来,就在于我们能够从感知的信息中提取部分关键信息和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匹配,即使二者的相似度只有40%,我们也会认为是同一个人。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能够把不同字号的人认识成同一个字,就在于我们在匹配汉字信息的时候主要匹配字的形状,而不是匹配字的面积。 我感兴趣的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模式识别现象。 当我儿子只有两岁的时候,我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天,儿子指着牛奶瓶上的奶牛喊狗狗。这不是狗,是奶牛。 我笑着纠正儿子的错误。 我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儿子为什么会指牛为狗。 我发现,如果我们像认识汉字一样认识牛和狗,容易把狗和牛认成是同一种动物。 因为狗和牛都有四只脚,都是四脚行走动物,如果不考虑体积大小,从形状角度看是很像的。 当儿子指牛为狗的时候,他只是考虑到了两者形状上的相似性,而没有考虑体积上的差别。 当我纠正他的认知错误后,儿子对动物的模式识别方法就和对汉字的模式识别有区别。对汉字识别注意考虑形状,不必考虑尺度。对动物则不然,既要考虑尺度,又要考虑形状。 因此,一个人长大后,其模式识别过程针对不同类型事物就有了不同的匹配手段。 对于汉字的识别,主要看形状差异。对人的识别,主要看脸部特征。对于动物的识别,尺度和形状差异并举。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模式识别是其认知的第一手段。随着儿童的成长,他(她)会发展出归纳、演绎、实验、假设等多种认知手段。如果我们仅仅关心儿童每天能够认多少个字,实际上对儿童的成长是极其有害的。 我们应该培养儿童的多种认知手段,而不仅仅是模式识别。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5835 次阅读|2 个评论
Taylor & Francis出版的《空间认知和计算》被SSCI收录
wanyuehua 2009-11-1 07:18
1999 年创刊的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空间认知和计算》,ISSN: 1387-5868,季刊,美国(TAYLOR FRANCIS INC, 325 CHESTNUT ST, SUITE 800, PHILADELPHIA, USA, PA, 19106)出版, 2009年入选 Web of Science的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目前在SSCI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2008年的第8卷第1-4期到2009年的第9卷第1-3期共27篇论文。 27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23篇、社论3篇、评论1篇。 27 篇文章的主要国家分布:德国12篇、美国7篇、澳大利亚6篇、英国2篇等。 该刊是一多学科期刊,主要刊载空间探测与认知、计算、模拟等领域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论文,涉及认知心理学、地理学、神经心理学、人工智能等。 1999 年第1卷至2000年第2卷该刊是在Springer出版,2001年第3卷开始改为Taylor Francis出版。如果需要阅读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空间认知和计算》1999年第1卷至2000年第2卷的文章请到Springer出版社的Springerlink数据库,网址: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103795/ 2001 年第3卷以后的文章请到Taylor Francis出版社的informaworld数据库,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空间认知和计算》网址: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75653698 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作者指南: http://www.informaworld.com/smpp/title~db=all~content=t775653698~tab=submit~mode=paper_submission_instructions 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在线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hspcc Spatial Cognition and Computation 所有最后手稿应符合APA美国心理学协会出版手册(第5版)(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th ed.),APA是一种英文论文文体指南,准备APA格式的手稿帮助,请访问: http://www.apastyle.org/elecref.html Editorial Board Editors Anthony G. Cohn University of Leeds, United Kingdom Daniel R. Montell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Advisory Board Christian Freksa - Universit t Bremen Ben Kuiper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ynn Nadel- University of Arizona Barbara Tversky - Stanford University Editorial Board Thomas Barkowsky- Universit t Bremen Kenny Coventry - Northumbria University Michel Denis- Universite de Paris-Sud Max Egenhofer- University of Maine Andrew Frank-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Vienna Alinda Friedman- University of Alberta Mark Gahegan- University of Auckland Antony Galton- University of Exeter Christopher Habel- University of Hamburg Mary Hegar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Barbara Stephen Hirtle -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Roberta Klatzky-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Markus Knauff- University of Giessen Werner Kuhn- University of Mnster Barbara Landau-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tephen Levinson- Max Plank Institute Lynn Libe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Hanspeter Mallot- Eberhard-Karls-University Tbingen David Mark- University of Buffalo Tim McNamara -Vanderbilt University Nora Newcombe- Temple University Patrick Pruch - Universit de la Mditerrane Herb Pick-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Juval Portugali- Tel Aviv University Jochen Renz-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Barry Smith- University of Buffalo Elizabeth S. Spelke- Harvard University David Utta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Stephan Winter-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ichael Worboys- University of Maine Wai Yeap- AUT University
个人分类: SSCI投稿|7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脑电信号——靠大脑想象可操控轮椅
sheep021 2009-8-26 09:22
不用动手脚,也无须借助任何外力,只要在脑海中进行运动想象,即可让轮椅朝各个方向行驶。日前,记者从东方科技论坛获悉,上海交大教授张丽清主持的市科委重点项目取得成果,科研人员已开发出基于脑机交互的轮椅控制系统。由于只 靠大脑发出的脑电信号来操控 ,这种轮椅适合高位截瘫、中风、肌肉萎缩、手脚残疾等人士使用。张丽清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脑机交互轮椅的原型机能制造出来,为今后投放市场打下基础。 专家强调说,脑机交互与传统的人机交互技术并不相同。大脑通过神经控制身体的外围肌肉,通过识别手指、嘴唇肌肉的运动来解读大脑思维,这就是人机交互原理。而脑机交互则是检测脑电信号及其变化,在没有肌肉和外围神经参与的情况下,实现人的意念对外部环境的直接控制。 以上见: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09/08/25/2434199.html 本博评论: 这是个很重要的开端。其重要性不需要多说。 但这也证实了一个人际感应,天人感通,物我感通这一中国古代的认知理念。 如,亲人间为什么存在心灵感应,比如 与亲人相隔很远,亲人生病时就会有感觉,或做到相应的梦。这个在古代的文献中有很多记载,可惜,现在都说是迷信。其实,我自己周围的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结合这个新闻来看,就是脑电信号的缘故。 为什么亲人之间容易有感应?应该是亲人间的脑电信号的频率最接近,容易引起共振。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如古代的大巫,高级气功师等,则可以轻松与到周围的人和物,甚至天地产生感应。 只要承认脑电信号的存在,就不难理解人际感应,天人感通,物我感通这一道理。 你可以不相信古人的话,也可以不相信我的话,但当脑机交互轮椅的原型机制造出来以后,甚至产品批量上市以后,你还可以不相信吗? 相关链接: 1.万有感应定律全息能量感应定律 http://www.sciencenet.cn/bbs/showpost.aspx?id=5345 人类的意识也能产生感应,因为意识也是一种能量。 意识活动时,意识能量就会发生变化,大脑会向外散发能量,所以我们的周围的环境,是一个包括无数意识在内的种类繁多交杂织在一起的复杂的意识能量场。这些能量都会对任何一个事物产生作用,被作用的事物相应的也会产生感应现象。为什么许多有血缘关系的人能在许多事情发生前有奇异感应和征兆:或是做梦或是发生离奇事件,这些现象可能出于偶然,但决不能排除意识能量感应的可能。因为那些近亲的电磁波更容易为亲人感应到,从而引发我们许多特别感觉与表现,这是意识的近亲感应现象。 2.梦的心电感应--预见亲人的死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e0d3801000cla.html 20世纪30年代莱恩博士曾经作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试图证明心电感应的存在,在临床心理学上心理学巨匠弗洛伊德曾于1921年国际精神分析年会上发表过一篇文风严谨的名为《梦与心灵感应》的论文,弗洛伊德在其中提到:自己从未做过此类心电感应梦,然而当他知道下面这个案例时,却又深受吸引,认为心电感应的梦境可能确实存在,同时精神分析的理论也在此案例中得到证明,这个案例是这样的。某位中年男子写信告诉弗洛伊德,自己之前曾逼真的梦到妻子生了一对双胞胎,这个梦本来平常,然而在他醒后却发生了神奇的事情,不久他就收到了女婿的贺电,说他的女儿生了一对双胞胎。其实弗洛伊德的兴趣所在更是此梦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证明。在论文最后弗洛伊德认为睡眠是创造心电感应的绝佳条件,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3. 《梦的心电感应》 作者: (美) 乌尔曼 ,(美) 克里普纳 ,(美) 沃恩 著, 朱侃如 译 作者以实验室的科学研究,证实做梦者确有心电感应能力,两人长达数十年的做梦关系汇集成这本梦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无论心电感应之梦或预知梦,都暗示了人与人、人性与自然之间,确实存在着深刻的相互联结,这些联结更可用来修补当代生活独具的破损社会生态结构。克里普纳和乌尔曼是两位梦研究与超心理学重量级学者。他们领导迈蒙尼底研究计划,以科学实验的方法对心电感应之梦进行研究。本书正是这个研究计划的结晶,其出版跨越了三十年,经过两次删修、补充,堪称是超心理学之中对心电感应与梦的经典之作。作者对玄秘之学的心电感应梦以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展示了超心理学与科学整合的方向。
个人分类: 聆听自然|843 次阅读|0 个评论
挥之不去的问题:经济增长之谜(之二)
WjjCassie 2009-8-21 12:11
(接上文) 驱动人类努力的深层动力是人类普遍存在着使自身环境更易于预测的努力。用海纳的话说是个体能力与所决策问题的难度之间的差距,即 C D 之差。但问题是,似乎人类不断持续的努力所并没有减少 C 与 D 之间的差距,反而总是给自己理解环境带来新的挑战 。究其原因,除了人们的非完美感知外 ,另一个罪魁祸首就是人类所处的非各态历经 的世界。费米的试验 所验证各态历经的不存在,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进行的。相比而言,诺思笔下的人类所面临的非各态历经状况其实更复杂。第一,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是显著不同的,用物理学的话语是系统的结构是不一样的;第二,人类所处的环境是开放的,这个系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基于这两个原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不仅对于其他国家的意义可能不大,就连自身未来持续的成功也难以保障。这样,人类面临全新挑战,所能做的就是施加生活之上以结构 或叫做构造一些规则去限制选择的灵活性,这些结构或规则被称为制度。然而,人类给自己的行动施加什么样的制度,与人类的感知和所持有信念密不可分。 人类不完美的感知使得人们对自身环境的认知充满了误解。那么,到底我们心智具有什么样的结构以及其如何运行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由于认知科学本身发展的不成熟,认知科学的成果似乎并没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相比之下,哈耶克对心智和认知的讨论,似乎句句都在敲击着我们的心灵。哈耶克认为信念是心智的组成部分,可以解释为感知,而心智与环境不可分割。人类需要建立分类体系来解释外部环境,但是人类的感觉对这些事件的分类常常被证明是错误的,因而就出现一种那些事件并不会引发的预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埃德温哈钦斯认为是因为人类此处的环境并不是周围条件一个固定的集合,而是一个更为宽广的动态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类认知不只是受到文化和社会的影响,而是一个文化和社会过程。这样,文化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文化遗产向我们提供了人造的结构 不仅在社会成员瞬时选择的塑造过程中,而且在向我们提供社会随着时间推移动态成败的线索过程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既然这样,文化是如何型塑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变迁的呢?诺思认为,要实现必要的变迁我们就会面临路径依赖施加的困境。具体而言,路径依赖意味着从过去衍生而来的制度和信念影响目前选择的路径,也可以理解为从过去继承而来的信念、制度和人造结构的组合对决策的约束。诺思认为产生路径依赖的原因主要是积累而成的制度产生了一些组织,它们能否持续下去依赖于那些制度的持久力,因此这些组织会动用资源来组织那些威胁它们生存的变革 。这样,具有适应性效率一套能够迅速适应冲击、扰动和普遍不确定性的制度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要求政体和经济体能够在面临普遍的不确定性时不断地试错创造条件,消除已无法解决新问题的制度调整。换句话说,具有适应性效率的制度体系具有突破路径依赖约束的能力。然而,适应性效率和文化遗传二者之间暗含的冲突作者在书中并未涉及。 深入下去,如果文化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什么导致了文化的差异性呢?诺思指出,意识的扩展是人类创造性的奇迹和人类所创造的丰富文化的来源 . ,这样从人类意识和意向性的角度理解文化遗传和制度 就顺理成章了。那么,意识又是如何扩展的呢?诺思认为这与人类从处理物理环境到人类环境复杂问题的转换有关系。一方面,人口增加 带来了一个具有普遍外部性的世界;另一方面,人类知识存量 的增长也推动了人类的环境发展。这样,意识的扩展就既与环境,又与文化建立起了关联。用诺思的话说是人们所持的信念决定了他们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反过来又构造了人类处境的变化。那么,在讨论了人口因素和知识存量之后,作为经济变迁来源的制度因素与信念体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诺思认为信念体系是人类行为的内在表现,制度是这种内在表现的外在体现。也就是说,制度源自人类的信念。诺思进一步又把信念、制度都看作是文化背景的一部分,从而就与意识扩展建立起了关联。也就是,文化背景的本质是一种支撑框架,由最宽泛意义上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组成 。到此,诺思就把心智结构、信念体系、意识等与经济变迁之间的复杂关系就讨论完了。 (未完,待续) 具体而言,这种挑战是人类需要从理解关于物理环境不确定性转向理解人文环境的不确定性,因为人文化境的不确定性比物理环境的不确定性更强,涉及到得范围更复杂。 这在下一段中进行详细阐述。 诺思作为一个经济史学家到底从哪获悉的非各态历经,并把其融入到自己的研究框架中呢?也许他是受到了陈平的启发。 2002 年,诺思在北大 CCER 讲演后,陈平问:你的讲演中提到,人们对现实的认识是不断对偏离的修正。假如过程是各态历经的,认识就会收敛到真实世界。你的问题也是统计物理的基本问题。平衡态统计物理假设运动是各态历经的。非平衡态统计物理发现非线性相互作用下不是各态历经的。所以认识过程可能比你的猜测还要复杂和难以预测。诺思回答说:这方面你是专家。显然,在 2002 年时,诺思也许还没不怎么知道非各态历经,所以只能夸奖一下 陈平 教授了。资料来源: http://ccer.pku.edu.cn/download/7716-1.pdf 各态历经是由波尔兹曼在 1871 年提出的,目的是想把统计规律性还原为力学规律性。 1954 年,费米所做的实验对各态历经假说形成了严峻挑战,但是费米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只把其写成了实验报告,在其去世 10 年之后才被人们所发现。实验内容是 64 个非简谐振子组成一个 1 维力学系统,用以检验能量趋向均匀分配的过程。结果却是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能量重新集中到第一种运动模式上。资料来源: http://www1.chkd.cnki.net/kns50/XSearch.aspx?KeyWord=%E5%90%84%E6%80%81%E5%8E%86%E7%BB%8F%E5%81%87%E8%AF%B4 结构的具体内容是命令、禁止的累积以及作为这一累积的一部分不断演化的人工制品。即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的一种复杂混合。 人造结构包含信念、制度、手段、工具、技术,这与下文所说的文化背景、人类建立的支撑性框架包含的内容大体上是一致的。 换句话说,也可以理解为路径依赖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增量性制度变迁的方向和现有的制度矩阵大体一致,而且受到组织中的企业家和成员们所投资的知识和技能的类型的控制。 除此之外,诺思还指出非正式规范建立将基因起源的道德推理与人类有意识的目标混合起来,两者共同为我们对文化这一术语的理解提供了支持。这也再次验证了文化的提出也建立了非正式约束(或规范)的理论基础。 诺思把人口统计特征作为经济变迁的来源之一,这时已经完全不是他在《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意义弥补新古典理论不足的基础上提出的了,而是一方面为研究人类意识和意向性建立微观基础;另一方面为研究从物理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差异埋下伏笔;同时,这也许也为研究人格化交易到非人格化交易奠定了基础。 诺思把知识存量也作为经济变迁的来源之一,意义也比原来仅作为资本存量的组成因素进行研究更为深刻。在本书中,一方面,他认为认知过程可以用广义意义上的学习过程来描述,而知识就是学习的直接成果;另一方面,知识作为文化的一种组成部分,是代际之间传承的重要纽带。这样,知识存量对经济变迁的影响就变得十分宏大。 物质资本是指人类积累起来的所有人工物品,特别是工具、技术和人类改造环境所使用的器械;人力资本是指人类所拥有的根植于人们信念中的知识和人类创建的反映他们信念的制度。 诺思在这里把器物的部分包含在了文化背景的范畴,使我们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马凌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讨论的文化的各方面。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2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吃果糖过多影响认知功能
chinaneonate 2009-8-12 11:17
ScienceDaily (Aug. 1, 2009) Researchers at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have found that diets high in fructose a type of sugar found in most processed foods and beverages impaired the spatial memory of adult rats. Amy Ross, a graduate student in the lab of Marise Parent, associate professor at Georgia State's Neuroscience Institute and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ed a group of Sprague-Dawley rats a diet where fructose represented 60 percent of calories ingested during the day. She placed the rats in a pool of water to test their ability to learn to find a submerged platform, which allowed them to get out of the water. She then returned them to the pool two days later with no platform present to see if the rats could remember to swim to the platform's location. What we discovered is that the fructose diet doesn't affect their ability to learn, Parent said. But they can't seem to remember as well where the platform was when you take it away. They swam more randomly than rats fed a control diet. Fructose, unlike another sugar, glucose, is processed almost solely by the liver, and produces an excessive amount of triglycerides fat which get into the bloodstream. Triglycerides can interfere with insulin signaling in the brain, which plays a major role in brain cell survival and plasticity, or the ability for the brain to change based on new experiences. Results were similar in adolescent rats, but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e effects of high fructose consumption are permanent, she said. Parent's lab works with Timothy Bartness, Regents' Professor of Biology, and John Mielke of the University of Waterloo in Waterloo, Ontario, Canada to examine how diet influences brain function. Although humans do not eat fructose in levels as high as rats in the experiments, the consumption of foods sweetened with fructose which includes both common table sugar, fruit juice concentrates, as well as the much-maligned high fructose corn syrup has been increasing steadily. High intake of fructose is associated with numerous health problems, including insulin insensitivity, type II diabetes, 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bottom line is that we were meant to have an apple a day as our source of fructose, Parent said. And now, we have fructose in almost everything. Moderation is key, as well as exercise, she said. Exercise is a next step in ongoing research, and Parent's team will investigate whether exercise might mitigate the memory effects of high fructose intake. Her lab is also researching whether the intake of fish oil can prevent the increase of triglycerides and memory deficits. Results from that research will be presented by her graduate student Emily Bruggeman at the 2009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 meeting in Chicago this fall. 科学日报(20090716)乔治亚州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饮食中果糖(存在于大多数加工食品或饮料中的一种糖)含量过高有损于成年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 Georgia 州神经研究所和心理学系的助理教授兼Marise Parent实验室的学者――Amy Ross,选用SD大鼠做实验,大鼠每天摄入能量的60%来自果糖。 她把实验大鼠放入特制的水池中,来检测大鼠空间识别能力。首先,在此水池中预先放入一被水淹没的平台,当大鼠爬上此平台后,大鼠就露出水平。二天后,她把实验大鼠再次放入平台已撤离的上述水池中,看看这些大鼠能否游到以前放置平台的位置。 我们发现,果糖饮食不会影响大鼠的学习能力。Parent实验室(发言人)说,但当我们撤离平台后,这些大鼠好象忘了平台放置的位置。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它们在水池中游地更无目的性 果糖与蔗糖(另一种糖)不一样,它只在肝脏降解,并大量产生一种能进入血流的脂类物质――甘油三酯。该脂类物质能干扰脑胰岛素的信号传导。脑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在脑细胞的存活与可塑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或在脑接受新事物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她说,在成年大鼠的实验中,结果是相似的。但是,果糖的上述效应是否持久目前还不清楚。 研究饮食对脑功能影响的实验室除了Parent实验外,还有与之合作的生物学教授Regent的Timothy Bartness实验室、加拿大安大略省Waterloo大学的John Mielke实验室。 尽管人不会饮用象实验中大鼠摄入的(那么高水平的)果糖。但在人们摄入的食物当中,用果糖加甜食物(如both common table sugar,果汁浓缩液及对人有害的高果糖玉米糖浆)所占比例正逐渐增多。高摄入果糖可引起许多疾病,如胰岛素抵抗,II型糖尿病,肥胖及心血管疾病。 Parent说,我们推荐每天补充果糖的量以一个苹果为限。然而现在几乎每种食物都含有果糖。减少果糖的摄入与加强(自身体育)锻炼是最有效的办法。 体育锻炼(对降低果糖对机体的影响)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Parent研究小组将研究体育锻炼是否能减轻高摄入果糖对记忆的影响。该实验室也着手研究,鱼油的摄入能否阻止(血中)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及对记忆力的损害。该实验结果将于2009年秋季的神经科学年会上由其学生Emily Bruggeman来陈述。
个人分类: 神经科学|2800 次阅读|0 个评论
唱歌的小红猪
ELOA 2009-5-28 11:03
四月 发表于 2009-05-16 22:01 按:这不是我写的! 兔子:我是不是长的很像皮卡丘?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今年在松鼠会一周年庆上获得了唯一的英文奖项(How old are you)的 小津巴 ,他自称着灵感来了,山寨四月的童话一把,将这篇标题《小红猪》 的文章放在了论坛里,不仅如此,还亲自画了兔子的插图,而且是很高级的动态图像哦! 然后呢,我就山寨了一下这张动态图,画了个静态的松鼠其实我想说的是,这篇文章内容很赞,所以应大家的要求,经过修改错别字、段落布局以及标点符号之后,投递到群博上来了^^ -废话结束,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春天,森林里面又热闹了起来。红猪妈妈也就凑着这份热闹,把刚刚出生的小红猪从洞穴里带到了这片美丽的森林中,把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介绍给森林里的伙伴们。 小红猪开心极了,洞穴外面的世界真精彩!他飞一般的在森林玩耍,左嗅嗅右闻闻,在新朋友的陪伴下,在新地方体验着自己的好心情。 大家和红猪妈妈开心的谈论着这个家伙,一会儿的功夫他就跑远了。小红猪跑啊跑,转遍了整个森林。直到他来到兔子家的花园,他停下了脚步,对他来说,这里太好了:这里有最棒的树荫,有最美的花丛,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小池塘。他可以在这个开阔的地方一边洗澡一边唱歌,就这样,兔子家的花园成了小红猪最喜欢的地方。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哼小红猪开心的唱着歌,每一天他都在吃饱之后来到这个小池塘,开心的唱歌,从日出到日落,一点儿也不知道疲惫。 虽然兔子和松鼠十分喜欢小红猪,可他那每天不断的哼哼的歌声,实在太让人受不了了,其实说他的哼哼是歌声都有些牵强,小红猪的哼哼更像一只饿极了的骆驼在不断啃干掉的萝卜发出的声音。 随着他日复一日的到来,慢慢的,兔子和住在他树上的松鼠不仅仅再也没有办法睡午觉了,那些哼哼简直成了他们的魔咒:有一次,这声音差点让松鼠从树上掉下来。还有一次,兔子因为实在忍受不了这声音而用双手捂住了自己长长的耳朵,但他在捂住耳朵时忘记了他双手还端着一碗刚煮好的蘑菇汤松鼠和兔子没有办法了,他们一起去找小红猪,想看看他能不能去别的地方唱歌。 看到松鼠和兔子走过来,小红猪哼哼的向他们问了好,说:我唱的好听吧?我要在森林里面我最喜欢的地方唱我最喜欢的歌,我好开心,我要永远都呆在这里呢。哼哼哼听到了这样话,兔子和松鼠只好微笑的点了点头。他们没办法张口去伤这个小家伙的心,垂着头走开了,身后依旧是小红猪快乐的哼哼哼。 他们走到了树下面,松鼠靠着树,兔子在旁边不断地踱着步。 我不忍心伤害他,他太小了。要不我们去找他的妈妈吧?松鼠从嘴里挤出了这几个字。 兔子摇着头说:可那样也会让他妈妈伤心吧,她是多疼爱小红猪啊。 要不我们去森林那边找小京吧吧?他和人类在一起那么久,也许会有办法? 恩,也只能这样了。松鼠应道。 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出发了,走了好一段时间才来到森林深处小京吧的家。看到有客人来,小京吧摇了摇尾巴显示出开心的样子:什么事让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赶来?我的朋友们。 小京吧吐着舌头,看上去很顽皮。 你好啊!兔子和松鼠被小京吧长长的舌头逗得笑了起来,但随后兔子就皱起了眉,松鼠也是。他们两个你一句我一句的向小京吧说着小红猪和他的歌声给他们带来的烦恼。 小京吧也插不上嘴,只是不住地点头。直到松鼠说我们该怎么办?让我们既不伤害小红猪又可以让他离开呢?,他才停住点头,但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低下头像是在思考。突然他抬起了头,狡猾的笑了一下,把它想到的办法告诉了松鼠和兔子。 天啊! 这怎么可能? 在听了小京吧的话后,松鼠和兔子吃惊的说。 但面对着他们的吃惊,小京吧却自信的看着他们,并用舌头舔了一下鼻子:去做吧,相信我。 松鼠:我为我的样子感到汗颜=。=! 兔子和松鼠回到了家,一路上他们一直在想着那个不可思议的办法。小红猪又开始唱了,他们按照小京吧说的,把小红猪叫到了家门口。 小红猪,你唱的真是太好了。自从听了你的歌声,我们变得有活力多了。兔子说,如果你要是明天还能来继续唱一整天那该多好啊。 松鼠也接着兔子的话说:要是明天你还能来,我就给你十个松果当作报酬。 恩,我也会给你十个蘑菇的。兔子也说。 小红猪听了这些话开心死了,第二天他来了,并且哼的更加大声了。兔子和松鼠按照承诺,分别给了他十个松果和蘑菇。 第三天,小红猪又来了,依旧大声的唱。兔子和松鼠依旧给他报酬,只不过这次只许诺了八个松果和蘑菇。 第四天,小红猪得到了五个松果和蘑菇。 到了第五天,他们只许诺给小红猪三个蘑菇和松果了。 兔子和松鼠对小红猪解释说:我们的粮仓都快空掉了,但求求你,你明天还能以一个蘑菇和松果的价格来为我们唱吗? 小红猪听了后失望的摇了摇头,告诉他们说:我不会再来了,我在你们房前的池塘里面辛苦的唱一整天才只能得到一个蘑菇和松果,这样太不值得了。说完以后,小红猪转过身离开了。 松鼠和兔子望着小红猪的背影,感觉不亚于他们刚刚听到小京吧告诉他们这个办法时的吃惊。 居然办到了? 是呀,太神奇了。松鼠说。 可这是为什么?兔子和松鼠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 兔子和松鼠带着疑问又一次来到了小京吧的家。还没等他们开口,小京吧就说:成功了吧?我的朋友们。说完以后他不住地点了点头,好像他早就知道会成功似的。恩,可这是为什么?兔子和松鼠还没有来得及向小京吧问好,就急不可耐的问:原来没有报酬的时候,小红猪是那么不知疲倦的唱。可为什么有了报酬他却离开了呢?直接回答可能有些复杂,让我们一点点的说吧。首先,也许和多数人想象的不太一样,我们有时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清楚地知道我们是因为什么原因去做一件事情。简单的说,就是我们有时不知我们为了什么而去做。这么说可能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举个例子吧,你们是不是有时会有这样的经历,看到别人开心的笑也就跟着开心地笑了,即使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笑,也不清楚我们为什么也跟着笑。小京吧说。 听你这么说来,原来我们有时挺傻的啊呵呵松鼠呵呵的笑着说。 恩,也可以这么说。小京吧点点头,再来,我们说说让我们做事情的原因,这也叫做动机。我们的动机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内部动机,另一种是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更像是兴趣,是一种只要做符合兴趣的事情就会带来开心的感觉。而外部动机,则就功利一些了,我们不是因为做了什么而开心,而是因为做事情得到的报酬而开心。还是举一个例子吧,一开始小红猪唱歌就是出于内部动机,他因为唱歌而快乐。而后来,由于报酬的干扰。驱动他唱歌的动机不仅仅有内部的,而且还有外部的。到了后期,小红猪只为了报酬而唱歌时,他的动机就是来自于外部了。 我想我有些懂了。兔子说,你的意思是,我们给小红猪提供报酬的时候,为小红猪提供了外部动机。因为我们有时并不十分了解我们做事情的确切原因,所以这种外部动机引入,慢慢替的代了他的内部动机让小红猪以为他唱歌是为了报酬,而不是因为自己的兴趣。当兴趣没有了,而报酬又慢慢变少时,他唱歌的动机也就慢慢减弱了?所以最后他就自己离开了? 恩,没错!小京吧摇了摇尾巴,就是这个样子。 兔子高兴的点了点头,可松鼠却显得很困惑的样子:可我们上学的时候猫头鹰老师也是会用各种各样的东西奖励我们啊,为什么我们没有厌烦学习呢? 小京吧回答说:这是个好问题!你们对待小红猪的办法和老师对待你们的办法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你们只是对小红猪唱歌这个行为进行了奖励,却不是对唱歌的质量和强度的进步给予奖励。你们对小红猪的奖励让他把唱歌当成了工作,而工作一旦没有了报酬就没有继续的理由了。老师对你们的奖励规则能让你们不是简单的应付,而是要通过不断的努力而产生进步才能得到奖励。不仅如此,老师的奖励并没有减少。况且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增长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有效地奖励,因为这些知识让你们能更有效的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从而获得其它奖励和快乐。所以你们会总有动力不断地去努力学习的。 哦,看来奖励也是一门大学问啊。松鼠和兔子一齐说道。 从此,松鼠和兔子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小红猪也找到了他新的爱好,去不断地翻译鬼子的文章给大家分享。 正文结束的分割线 小津巴在文章的最后说,本文主要参考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中有关行为和态度的章节。不仅如此,文中的小京吧在森林碰到了一个仙子,吃了仙子的魔法粉后变成了一个人,然后从森林里搬到了天津改名叫了小津巴了。
个人分类: 心理|1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真相大白”背后隐藏的秘密
热度 1 zhanghaisu 2009-4-3 22:37
张海粟 福尔摩斯通过和案件当事人、其他相关人不断地接触,自己亦不断地获取新的情报,逐渐地验证、求证以修正自己以前的情报,从而最终获得了案件的真相。我想问的是,除了福尔摩斯个人高超的推理、判断等认知能力之外,真相大白的过程是怎么在他和多个案件相关人之间发生的? 在爱因斯坦之前,我们认为世界是牛顿建立起来的经典力学模型,但是随着对于宇宙运动的不断思考和研究,为什么物理界的科学家们在爱因斯坦的揭示新的认知之后,能够逐渐地获得一个个关于相对论的科学真相? Wiki是一种通过网络自助增加词条解释的百科全书。关于某项词条,即使让专家来解释也非常犯难,或者难以避免因带有主观色彩而使得词条的解释偏离客观的情况。但是网络上的现实是,即时大家都是普通的网民,而且还有人会出低级错误、还有人捣乱或者心怀不轨等等情况,为什么我们的词条解释总体上最终还是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所有这些,我都想把它叫做真相大白背后隐藏的秘密。而我想解释的原理是:认知网络。如果这些真相大白过程的参与者是有着认知能力的个体的话,那么他们独立的认知能力会通过某一件探索真相的事情而连接起来,成为具有特殊结构的社会网络,不妨称之为 认知网络 。关于认知这个词,wikipedia给出的解释是: 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认知过程可以是自然的或人造的、有意识或无意识;因此,麻醉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系统学(Systemics)以及计算机科学在分析认知时,其分析的聚焦点以及脉络是不同的。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科学被称为认知科学。 认知物理学是我们课题组提出且一直在完善与发展的理论体系。从定性概念和定量表示之间的转换开始,认知物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基础方法,如云模型、数据场、拓扑势等,在研究过程中大量吸收了认知原理、场论、计算机仿真和非线性数学等思想,在知识发现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已经得到不少应用。 另一方面,复杂网络演化的场景在我自己的脑海里面浮现的太多了,认知和网络两者不断地结合,敲打着自己的脑袋:认知网络。于是,Google了一下,发现认知网络不是一个很热的、已经广为知晓的名词。根据目前所知,关于认知网络严肃的报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无线电技术相关的cognitive network,认知网络是具有感知当前网络状态的认知过程的通信网络, 根据认知网络的端到端目标, 通过适当的学习机制, 利用这些感知的网络状态便可以进行正确的规划、判决和动作。显然,认知无线电中利用认知学习的工程技术不是我脑子里面想要表达的认知网络的意思。而下一个报道也许是有用的。 确切地说,我想表达的认知网络应该是congniting network,一种对于认知行为和过程进行刻画的网络(呵呵,这样才能揭示真相大白背后的秘密),而不是说具有认知行为特征的网络。因此,另外一个关于认知网络概念和方法的严肃学术报道见于Martin Kilduff和Wenpin Tsai合著的社会组织学著作social networks and organizations(王凤彬译之中文版由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将组织学中间的一种研究倾向称作 认知网络理论 ,并且给出了一个评论: 认知存在于个体的头脑之中,因此是无法观察且因人而异的,而且,认知研究属于心理学领域,而网络研究则常常将社会学和人类学联系在一起。处于以上原因,有关认知与社会网络的理论和研究看起来似乎是矛盾重重或者毫无希望的。 正是基于这段表述,有理由认为这里的认知网络理论是作者为这一方向的组织网路研究倾向起的概括性的名字。这个名字很传神,而且作者用这个名字充分表达了对于社会组织学中在这方面一些尝试的肯定: 认知网络理论的观点已经在两者之间的融合上进行了一些问题的考察,如个体行动者对社会网络的认知,这种认知对于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以及网络对于认知的反作用等等。 作者分三个方面进一步详细说明了将个体的认知和网络的结构相联系的研究结果: 其中的关键概念包括认知平衡、认知准确度和认知图谱 所谓平衡图式,是指人们将情感关系(如友谊)视为对称的和可传递的这样一种认知倾向...是一种由一系列从相互性和传递性角度考察的关于社会圈可能结构的认知期望构成的 (认知准确度)对于同一网络结构,个体可能会有明显不同的认知... 何谓认知图谱?指的是个体对一个网络中存在的关系的表述,一个个体对某一友谊网络的认知图谱是由个体对在一个特定社会系统中谁是谁的朋友的关系的描述构成的... 现在,距离我的想法越来越近了。至少得到了两点证实:第一,个体的主体性,即使只从认知的角度理解,对于(某些社会)网络的行为(结构)会有很大的影响;第二,真相大白是网络逐渐达到个体平衡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个体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正确认知准确度,建立符合自己心理预期的平衡图式,个体也因此构成独特的认知图谱。这两点对于我的想法由不小的帮助,因为我们至少知道了,认知网络上的节点的状态是很复杂的:应该不会是简单的0和1两个状态。 是的,很显然的,0和1两个状态表述一个认知节点的状态的确是太过简单了。但是可惜的是,要建模实现这一点,然后用它来说明我们的认知过程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回到网络科学的轨迹上来看,我们以前的研究者们为了描述现实世界,从计算主义的角度将0和1发挥到了极致(不知道是不是图灵机的0和1两状态设想和计算机原理的功劳,呵呵)。回顾历史,会发现从元胞自动机到布尔网络,两者都是基于0和1的状态的,因此,在解释我们的认知过程的时候,这些模型和理论应该是束手无策的,至少可信性要由一些折扣。 当然,还要值得一提的是以网络同步为代表的动力学行为研究。以Boid模型为代表的动力系统同步模型,将节点简化成简单规则约束下的鸟群飞行速度、方向匹配问题。另一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为具有混沌行为的节点组成网络的同步:节点之间存在着耦合关系,通过一个混沌函数描述节点行为,让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成为耦合矩阵,每一个节点自己再调和上一个内耦合矩阵,通过耦合作用判断网络最终同步的区域会是什么形状。 要想用boid的运动同步或者把认知节点看做混沌行为的个体来进行耦合同步等等这样的原理来解释真相大白似乎也显得有些仓促:混沌行为和认知之间的联系如何以及这种耦合性质的判定都是难以估摸的,至少直觉上这是不自然的。 因此,认知网络这样的模型能不能丰富现在的网络建模,将简单的元胞自动机和布尔网络推向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认知网络?我们的简单原则是: 第一, 网络的节点本身状态的多变的,但是可以用一个符合某项概率分布的随机过程来表示 。换句话说,你关于某一件事情的认知在随着时间变化:要么增加,即你获得了新的认知;要么减少,即你抛弃了错误的认知;或者更加复杂的,即你对于某个认知进行了改变。 第二, 网络节点认知之间的影响是通过一定的中介途径进行传播的 。显然,两位物理学家同时阅览同一篇学术论文将会有助于他们改变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认知状态;而没有看到同一篇文章的两位物理学家就不会存在这种认知传播过程。还有侦探,在和相关当事人之间不断的询问和调查时会调整自己的认知,而相关当事人也会据此做出即时的反映:前提是他们有直接的接触或者传播方式,使得他得到了他人的相关消息。 ok,基本的思想有了,下面是关于问真相、个体认知状态、个体影响途径的建立过程:也许包括计算机仿真和理论推导。通过这些建立的认知网络,最终期望的认知结果是什么?真相大白之后,网络的认知图谱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目前有期待的结论,但是现在还没有完全完成,是一个work in progress,呵呵,所以就暂先不表。关于载体,目前有一个实际的载体验证就是就是学习的认知过程(关于物理学某一领域某一问题的认知过程),也在工作过程中,暂且不表。 总之,希望这样的认知网络建模方法能够起到丰富现在的网络模型的作用,将简单的元胞自动机和布尔网络推向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认知网络。更重要的,是想让我们大家都能够发出这样的感慨:啊哈,原来真相是这样大白的!
个人分类: 复杂网络演化|4511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读心术
songshuhui 2008-9-3 15:16
denovo 发表于2008-05-5 星期一 17:33 分类: 心理 , 生物 | | 97年有一部出名的恐怖片《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做了什么》。最近读心术十分火爆,一边是加州小公司Emotiv的脑波遥控游戏头盔上市,一边是伯克利的研究者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说能通过磁功能共振成像(fMRI)猜出你看的是哪张图片,也许要不了多久,我就能靠脑波知道你去年夏天看见什么了。 这两样东西,粗看起来一个是圈钱的把戏,一个是严肃的科学,其实放在一起来看,还真是蛮有些意思,希望伯克利的兄弟们不会来砍我。读心术的要点无非两样:读脑波的技术,以及处理读取图像的算法。 Emotiv公司声称他们使用EEG,也就是常用的脑电图,读取大脑活动的突触后电流。这个方法的实时性好,但定位性很差。而伯克利的研究者使用了fMRI(磁功能共振成像),读取的是大脑各部位活动所需的血流量,间接表现神经细胞的活跃程度。显然这个方法不如EEG那样实时,但是定位性要好很多,所以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使用非常广泛,不过这比脑电图要复杂得多,也要贵得多。 不论用哪种方法,读取出来的图像都要用特定的算法来分析,以解读其中的信息。Emotiv公司号称他们的算法可以解码脑电图,以此定位信号来源,但正如前面所说的,脑电图技术本身就限制了它的定位功能。看了几个Emotiv头盔试用的介绍和录像,我猜测他们使用的只是一个模式匹配(pattern match)算法,先记录你某些特定大脑活动情况下的脑电图,比如说当你想把一个箱子抬起来的时候,脑电图是什么样子。然后将新的脑电图与这些已有记录匹配,如果匹配值高到一定程度,便认为你现在是想抬箱子,从而发出无线信号,让游戏人物把箱子抬起来。所以你每次想抬箱子的时候,可千万不要胡思乱想,一不小心说不定电脑就给理解错了 而伯克利的研究者们做的却是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简单地说,就是给被试者看一千余张图片,记录他们每一次的磁共振功能成像,然后从这一千余次图片和脑波的对应中总结出一套比较普适的规律,这一步叫做模型估计(model estimation)。接下来就要将这套规律运用于全新的一套图片上,预测出被试者看到这其中每张新图片的脑波反应是什么样子。当被试者看到一张新图片,测试者并不知道是哪一张,但是它可以把脑波的记录与之前的预测相比较,选取预测值与本次实测值最相近的一张图片,也就是猜测被试者所看到的究竟是哪一张图片。这其中还有很多细节,比方说如何把被试者所看图片在视觉中枢不同点上引起的神经反应转换为数学表达式(研究者使用了金字塔Gabor小波模型)。这里面所用到的算法复杂程度比Emotiv的要高太多了。 使用磁功能共振成像的读心术研究早有不少人在做,伯克利这篇文章并非首开先河。但相对于此前的研究,它在好几个方面有了大的突破。它可以识别全新图像,而此前的研究中,猜的图像大都是之前读取过脑波的旧图像。它采用了真实图像,虽然只是全黑白图片,但相对以前所采用的简单易分类的人造图片,在算法上已经是一个突破。 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希望看到的后续工作除了提高图片复杂度(如彩色图片)外,主要是测试该方法的广泛适用性。目前只有两个被试者就是实验者中的两位,对其中一位的预测准确度明显比另一位高不少,是不是说明有人的心思简单,比较容易被读心呢?呵呵。当然,我也知道磁功能共振成像复杂昂贵,是广泛测试的一大障碍。 要是从一个科幻读者的角度来说,我希望看到的,也是我害怕看到的,则是读心术的推广,从视觉中枢到其他知觉以至思想,记忆和感情。前面说过,读心术需要算法和探测技术两方面的进步。对于知觉,位置比时序重要得多,也许磁功能共振成像这样具有定位功能的技术已经足够。但对于时序性强的思想和记忆,我们需要同时具有实时和定位功能的技术,下一个候选技术是MEG(脑磁图,直接探测由神经细胞活动电流所造成的磁场),或是MEG与fMRI的结合,还是听起来有点恐怖的颅内电极?不管怎样,对于思想和记忆的探测似乎理论上还是可行的,可是对于感情这种我们自己都搞不懂的事,要用机器来探测,似乎还是有点儿匪夷所思。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会有一台记梦仪,每晚接在自己的脑袋上,如果早晨醒来想起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好梦,却怎么也不记得梦里的情形,就可以打开记梦仪看看。啊,原来梦里都是绿油油的美刀!只是少年时候的梦想如果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也喜欢我就好了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能实现。 不过比起从知觉到思想记忆以致感情的推广,读心术更可怕的前景,则是从个人推广到群体。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你必须先用实际行动把你大脑的反应模式教给电脑,它才能够举一反三地探测你的思想,所以你要是讨厌被机器了解,没关系,不教它就好了。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从大量人群的思维模式中提取出共通之处,来探测一个新人的思维,那可就谁也逃不掉了。好在人和人是如此不同,思维模式的共通之处究竟有多少还是个问号,也许这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但愿这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 伯克利文章的连接: Identifying natural images from human brain activity P.S. 俺不是脑成像和算法的专家,有错漏之处恳请指正,谢谢 标签: 五香松仁 , 神经科学 , 认知
个人分类: 心理|2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如何理解异己者
songshuhui 2008-9-3 11:58
DNA 发表于2008-05-22 星期四 10:01 分类: 心理 , 生物 | | 大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与自己的思想、理念不同的人沟通起来是多么困难,彼此的相互理解与尊重是一个难度非常高的技术题。虽然我们总是在不断试探、推测、分析他人的想法、感受、目的、意图和个性,但是我们从来就不可能像清晰知道自己内心的精神活动那样去直接认知他人的思想。解决这一难题的公认方法之一是以己推人以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为基础去判断他人的想法和感受,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但是最近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却告诉我们,这个将心比心却是受到条件限制的。 在著名学术杂志《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最近发表的一篇心理学研究论文指出,当我们判断他人的想法时所运用的大脑区域恰好是我们进行自我思考的区域,这个大脑区域叫做腹侧前额叶皮层(ventral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譬如有人问你喜不喜欢篮球,这时你的vMPFC会迅速对这个问题作出反应思考你所喜欢或不喜欢的体育运动是什么,vMPFC里的神经元(也就是脑神经细胞)会分泌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神经元之间的电流、离子流会劈哩啪啦的上窜下跳,如果这时给你做个脑部核磁共振成像(MRI)或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或者单光子发射断层摄影(SPECT),会发现vMPFC这个区域比大脑其他区域活跃很多,并且可以量化出vMPFC的活性。这就是神经影像学,简单的说就是给你的大脑照张像来分析大脑的活动。 科学家们利用神经影像学方法分析vMPFC的活性发现,当人们考虑与自己相似的人的想法时,vMPFC活性非常高,然而判断与自己迥异的人时,vMPFC活性则受到明显抑制。哈佛大学的研究者选取了一组学生作为测试者,这些学生来自于美国东北部,而且是自由派。研究者先给这些学生看两张目标者的照片,并且各有一段文字描述照片上这两个人的背景和特性:一个与测试者一样也是来自美国东北部的自由主义者(相似者),而另一个则被描述成为来自中西部支持共和党的原教旨主义者(异己者)。然后以这两个假想的目标者的语气给测试者出题,而这些题目被设计得很中性甚至是非常八卦譬如问你喜不喜欢吃匹萨饼上的蘑菇,喜不喜欢猜字谜,喜不喜欢帮助朋友解决难题等等。然而研究者发现即使是这样与敏感的政治、宗教无关的问题,测试者对于相似者和异己者的相同提问,其大脑vMPFC区域的活性却十分不同。甚至当异己者问喜不喜欢匹萨饼时,测试者的vMPFC区域对匹萨饼这个概念却没有反应。研究者表示,接下来的研究目标是对于历史上一直有政治和宗教冲突的不同种族(例如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进行测试,看是否会得到相似的研究结果。 原来将行比心只对相似者有效,换位思考却是难以换到异己者的位置去思考,因为你我的脑子根本就罢工不去思考。大至政治上的左右之争、种族偏见、民族仇恨、宗教冲突 ,小至个人生活上夫妻恩怨、婆媳矛盾、城乡差异,无不是不同思想理念的交锋与冲突。虽然仅凭心理学与神经影像学的研究结果来解释这些矛盾与冲突的难以消融会有简单机械化与非人化的嫌疑,但是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和参考既然我们的大脑可能对于异己者有着先天的排斥,我们是否应该有更多的理性、耐心和努力去沟通、理解和尊重? 相关链接: http://jingliumm.spaces.live.com/ http://www.nature.com/news/2008/080317/full/news.2008.677.html http://www.pnas.org/cgi/content/full/105/11/4507 标签: 大脑 , 心理学 , 神经影像学 , 认知
个人分类: 心理|151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