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综合能力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风景园林(景观)专业博士生的综合能力及其培养
dongleon 2010-9-20 14:46
关于风景园林(景观)专业博士生的综合能力及其培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要求博士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 根据科学研究工作的特点,为了能 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一个合格的博士生应该具备以下的综合科研能力: 1) 学习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 2) 科研选题的能力; 3) 科研创新能力; 4) 成果整理能力,即对科研成果进行分析、总结、提练,并写成报告或论文的能力; 5) 沟通能力; 6) 合作的能力。 风景园林(景观设计)专业具有技术、人文与生态结合的特点,其学科的交叉性、综合性、渗透性、边缘性特征明显。博士生来源也是丰富多彩。设计专业背景(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艺术设计)来源的博士研究生,在设计创意和设计成果表现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但往往从事科研的能力较弱。因此,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的博士生的培养来讲,首先要培养他们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从年龄上讲,读博期间,是最有创造力的时期,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地提高科学研究的水平。 形成知识构建团体,培养博士生的学习能力 国家学位条例对博士生的要求是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没有一定得知识积累是无法从事科学研究的,但博士生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而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知识则是层出不穷的。因此,培 养 博士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即获取知识的能力,显得很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尝试参与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在我负责的博士生课程绿色景观设计理论与研究的课程教学中,在学期初,按教学大纲规定,我讲清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鼓励博士生参与到教学中,并规定参与者在教学任务中的角色、不同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每一角色的具体任务。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要发挥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的重心偏向学的方面,主要采用了三种教学模式:问答模式、合作模式、研习模式。下表列出了这三种参与式教学的模式特点及其基本过程。 模式名称 模式特点 基本过程 问答模式 师生问答,启发教学 提问思考回答评价 合作模式 互教互学,合作学习 诱导学习讨论评价 研习模式 问题中心,报告答辩 问题研究报告评价 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实现全方位互动的教育方式。 教师与学生全体形成一个 知识构建团体,在这里学习是通过学生与他人,与外界的环境,与外部世界所形成的一个知识团体中,相互作用、相互构建产生的。在这样的一种教与学的环境中,学生参与知识的传播,他们在教师帮助设定的目标、指向自己的问题并监控自己的理解,运用可得的资源设计获取知识的环境。在这种共同参与的学习环境中,是师生分享各自的专门知识或负责找到能带给团体的知识。在一个相互讨论的团体中,学生通过建设性的争论,推测、质疑、批评和摆出证据来学习。在这种知识构建团体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能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相互协作,培养自己的协同工作能力,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个人分类: 设计教育|726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7: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