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穆巴拉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穆巴拉克不爱坐牢,一心想死
xupeiyang 2012-6-2 20:44
  埃及法院6月2日对前总统穆巴拉克被控下令武力镇压示威者案做出判决。大法官艾哈迈德•里法特Ahmed Rifaat宣布,穆巴拉克被判终身监禁。 穆巴拉克不停哭泣,拒绝下机。 84岁的老人,还是坐牢更舒服些。 随着穆巴拉克病情的加重,情绪烦躁,一心想死,他数次向多名大夫提出,给他结束自己生命的 药物 ,以尽快离开这个人世。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17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司法审判不是政治审判,评穆巴拉克
yue 2011-7-29 20:41
司法审判的标准是已有的法律规定。司法审判的目的是伦理道德的审判。政治审判是历史和实践,是人民。政治审判的题目是政策的成败。 司法审判也是政治审判,因为法律是政治生活的伦理,违背法律就是违背了政治中的伦理道德。法律是政治行为的底线。不遵守法律就不会有好的政治结果。 法律是政治的固定的行动方案,是政治经验的总结,是政权的行为规范。 当然这里的法律是指政治集团所接受的法律,是自己的法律。
个人分类: 普罗米修斯 哲学|2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俄罗斯变脸了,卡扎菲要下台了
热度 3 immuneweb 2011-5-29 10:40
27日在法国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突然站到美英法等国的立场上,呼吁卡扎菲下台,俄罗斯立场如此快的转变,我甚感突兀。从内心来讲,我希望在国际舞台上有不同的阵营能够相互牵制,这样才能使国际社会良性的发展,不管牵制的这一方是拉登、奥马尔、萨达姆还是卡扎菲,我都能接受,当他们都没有了以后,有俄罗斯和西方唱唱反调也可以,总之不能让西方为所欲为。 在国际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点从萨达姆、卡扎菲和穆巴拉克的命运可以看出,当初两伊战争的时候,美国是如何竭尽全力去支持萨达姆打伊朗的,那时美国和伊拉克绝对是“全天候”的朋友,我想萨达姆最终的命运是掉到美国的陷阱里了,由于萨达姆自认是美国的铁哥们,我想萨达姆在占领科威特之前肯定会和美国沟同的,估计美国给他一个不置可否的信息,他自认为是美国人默许了,就占领了科威特,没有想到美国人翻脸不认人,最后把老萨被吊死了,我想老萨死的时候,在心里最后的骂声肯定是对着美国人的,一辈子最大的失误是和美国人交朋友。 再说说卡扎菲,为了和西方友好,他把英国洛克比空难的犯罪嫌疑人交给英国,并且彻底放弃发展核武器,然后西方慢慢和他开始交往起来,他自己没有意识到,无论他如何讨好西方,在西方人眼中他都是要除掉的对象,只是时间未到而已。他资助萨科奇上台当上法国总统,结果法国是搞掉他的急先锋。西方空袭利比亚以来,卡扎菲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俄罗斯和非洲联盟,俄罗斯已去,那只有非盟这最后一颗救命稻草了,我觉得非盟的作用也有限,我想俄罗斯和非盟作为调停人,最后能保住卡扎菲不被国际法庭审判而下台就不错了,我们拭目以待。估计目前老卡躲在某个角落暗自流泪,后悔自己没有发展核武器,如果现在自己有几件核武器,西方还干打他吗?即使美国人认为卡扎菲的核武器打不到美国要教训卡扎菲,意大利和法国也不会允许打的,因为他们离利比亚太近,卡扎菲是可以把核弹送给他们的,而现在自己没有了核弹就没有了一切,所以发展核武器是硬道理,老卡明白已晚矣。估计朝鲜会记住老卡的教训,不会放弃核武器的。 再说说前埃及总统穆巴拉克,长期以来,不管穆巴拉克在国内是如何做的,但在国际外交上可是一棵常青树,任何有关中东问题:两伊战争、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以色列与叙利亚、叙利亚和黎巴嫩等问题,都有老穆的身影。老穆可是在中东除了以色列之外,西方最为亲近的人了,但最后还是被西方抛弃,如果西方能对埃及政府施压,保住老穆一条老命就算好的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西方是靠不住的,他们从他们祖宗那里继承的就是野蛮和掠夺,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他们表面粉饰了一点文明,但会时常露出自己的真面目。就拿目前的利比亚战争来说吧,西方打卡扎菲的借口是说卡扎菲没有保护平民的生命,所以他们要用炸弹的轰炸来保护利比亚平民,请问西方的炸弹炸死了多少利比亚人?这不是强盗逻辑是什么? 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时候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结果把伊拉克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结果只是说是情报失误导致。请问美国人,你们入侵伊拉克打死了多少伊拉克人,即使今天伊拉克每天都有伊拉克平民被杀死,这些无辜的民众就因为你们的情报失误而死亡。 利比亚和伊拉克的国情相似,甚至更复杂,因为是一个部落社会,如果没有卡扎菲的强人统治,利比亚将和现在的伊拉克一样混乱,美国人把伊拉克搞乱了,想撤退。又来搞利比亚,其实西方没有想一想,搞乱一个国家,就会成为产生恐怖主义的土壤,将来就会由此滋生的恐怖分子袭击你们的国家和人民,你们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回过头来看俄罗斯,梅德韦杰夫和普京相比,我倒更喜欢普京,我认为普京还有点胆量和西方对着干,有点男人味。俄罗斯态度的转变对卡扎菲的命运是决定性的,估计一周内卡扎菲就会下台,这只是我的推测。
3796 次阅读|5 个评论
他们都到那里去了,评穆巴拉克
yue 2011-2-19 13:41
邓小平到哪里去了,曾经是同时代的风云人物,曾经度过相同的风雨,你俩曾经有感慨的拥抱。 撒切尔到哪里去了,那个女神,早已看着大英帝国经历数个神童,现在又交给了新的神童。 里根到哪里去了,在微笑中告白世界,我即将成为傻瓜。 里根、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又到了奥巴马。 他们都到哪里去了。 他们都滚了。只有你却巍然屹立。 他们都是失败者,只有你是胜利者。 然而他们是真的滚了吗?相反他们都流芳了。 而你却是被动地滚了。 不知道你滚到哪里去了。 你又抱怨谁呢?难道别人没有给开辟出新的道路,难道上天没有给你明确的指示吗?
个人分类: 朝夕拾花-----诗意|1630 次阅读|0 个评论
暴君、独裁与性选择:从穆巴拉克下台想到的
热度 3 smallland 2011-2-19 10:46
穆巴拉克被赶下台,如果做一个大范围调查,我估计,欢欣鼓舞者,雄性多于雌性;觉得可惜认为不一定给埃及带来美好生活者,雌性多于雄性。同样,如果针对萨达姆做一调查,结果应该差不多。 两性看待民主和独裁的态度,肯定是有差异的,因为人类毕竟不是一种和平的动物,有着漫长而血腥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中,一些优势的雄性能独享大量的资源和交配机会。根据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推测,我们之中的任何人,从血缘上都可追溯到某一暴君或军阀。譬如成吉思汗,目前世界上就有几千万后代,分布于世界各地。 一种动物,如果雄性为争夺交配权而进行残酷的斗争,雌性就必然喜欢类似大独裁者的强势雄性。对于许多雌性,理想的配偶可能是历史上的暴君。暴君不受道德约束,嗜杀成 性,能清除异己,身边没有竞争对手,这为他的后代开创了无限优越的生长环境。哪个个暴君被推翻,愤愤不平者雌性肯定会多于雄性。当然,在现代文明环境中,她们不会直接表示自己的喜好,而是找别的理由:你看,萨达姆被推翻了,人民并没过上好日子,不是更乱套?如果埃及因此陷入权利纷争或大规模的内讧,她们也会表达愤慨:民主是万能的吗?如果让穆巴拉克继续执政,至少不会死这么多人啊。 这样的说法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如果当年人们不起来反抗秦二世,没有旷日持久的楚汉之争,也不会死那么多人。历史上,哪个王朝被推翻一般也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战乱。然而,雄性不关心这些,不管死多少人,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会拼死战斗。一些雄性能从既有的暴君处获得好处,就会拼力保卫,更多的雄性,则会奋起反对暴君。因为,普通的雄性对暴君常会怀有天然的仇恨心态。 如果说别的哺乳动物中也有政治,热心参加战斗者也应该多是雄性,而雌性则乐于冷眼旁观。旁观,就是要看结果,成者为王败者寇,她们可不喜欢夹着尾巴逃窜的流寇。 对于暴君的暴行和贪婪,如果没有确切的数据,自然是,雄性宁可信其有,雌性宁可信其无。雄性可能会刻意夸大,而雌性则可能说:贪几百亿美元?这可能吗?其实,她不是怀疑这个数字的可能性,而是一种潜意识的辩护。 这样的态度,根源还是在于配偶制度的公平性。对于绝大多数雄性,没有独裁的一夫一妻制是有好处的,至少每个人都有希望讨到老婆。而对于雌性,似乎就不同了,一个超级优势的雄性占据了那么多资源却让一个雌性占了,自己却无权分享,这公平吗?虽然现代的独裁或民主与多妻制没有多少必然关系,但两性的不同态度依然与此有关。 回到穆巴拉克其人,这是一个完美的雄性,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是战斗英雄,会开飞机(开车算什么啊),性格刚毅,办事果敢,具将帅之才深谙治国之道。这样的超级macho,怎么能“腐败”呢? 该死!许多雄性在庆贺。我宁愿让他再统治500年!或许会有这样一个雌性在默默地祈祷。 -------------------------------------------- 声明一下,1)本文仅仅是根据人类性选择特征所做的有限猜测,不陈述事实,与民主无关,与独裁无关,与政治无关;2)两性心态的微妙差异,不关乎少数或多数,不敢声称普遍性,与**歧视无关。
1978 次阅读|12 个评论
非洲的“橙色革命”
oyjenvol 2011-2-18 09:19
近期的国际事件让我又有了橙色革命的感觉。2004年下自乌克兰发轫的橙色革命的幕后推手与这次埃及和突尼斯的政变应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只不过是我一种深思熟虑的揣测而已。 石油和罂粟花一样,美丽!但是却在政治的染缸里面掺杂了太多的暴力因子。 从中亚到西亚,从西亚到东非,乃至于现在的中非,究竟是一系列毫不相干的地缘政治势力的自发而然还是欧美国家的暗中作祟呢?穆巴拉克近三十年基业的倒台宣告了埃及即将在新一轮的动荡之后走向西方的“民主法制”,但是窃以为“唇亡齿寒”的道理即将演变成现实。欧美之所以没有首先对伊朗下手,完全是不想让非洲的石油首脑们提高警惕,而突尼斯和埃及的政变已经让他们的计划成功了三分之一,而在与此同时,我想下一次“革命”的时间和地点也会基于石油产能短缺而出现在大家的视野,给予一个简单的时间范围和地点:2016-2020,拉丁美洲。至于是哪些国家我想大家心里应该是比较清楚的。当然这所有的所有都只是我的一个简单的猜测。 而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之下,对于经济学方面又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我想做原油期货以及一些衍生合约的朋友们的神经正在处于一种递质增多的状态了.....
个人分类: 线粒体的疾呼声|3413 次阅读|0 个评论
乐极生悲——狂欢之后,埃及人民会不会哭
热度 9 sheep021 2011-2-15 10:22
罗京 之死与放化疗的新概念 罗京的手术很成功,但人却死了,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终于“割掉”了“贪污腐败的毒瘤”——穆巴拉克。埃及人民(不知道有多大代表性)彻夜狂欢。 然而,本博却觉得,这如同一个身患癌症的病人,动用外科手术割掉了毒瘤而已。这不但不是恢复健康的开始,而且很可能是进一步恶化的开始。埃及的所有社会问题,是穆巴拉克一人所为? 赶走他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谁能保证后继者能“天下为公,执政为民”?别忘了,穆巴拉克也是军人出身!!! 现在,他把权利还给军方,只不过是一个周期的完成而已。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件事: A是我父亲的一个朋友。曾任一个中型钢铁厂的厂长兼书记。是在该厂严重亏损的情况下,走马上任的,当年即扭亏为盈,企业效益逐年走强。数年后,被人暗算——先是挪用几十万元现金给他儿子开公司用(A说自己不知道),到帐后次日即告发到上级部门。钱一分不少地追回来了,上级部门也未做任何处理意见(无审查,无撤职)。但厂里当夜则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第二天,原来的副职们开始主持工作了,他还是厂长兼书记,但被晾在了一边。我父亲认为这显然是上边默许的,劝他“知趣”地离开,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他,到哪里也是一把好手,并建议他去外地找个钢铁厂发挥余热,离开是非之地,眼不见心不烦。安度晚年。他心里不服“非要看看他们能把工厂整成啥样不可”。两年后,工厂真的又亏损严重了,而他也真的病了。连工资都领不到的工人们喊出了“宁要贪污犯,不要大坏蛋”的口号。上级领导找他谈话,希望他能再接再厉。不过他这时似乎已经目的到达,工厂失血严重,难以扭转,故以健康为由,打算提前退休。有意思的是,我父亲此时的态度恰恰相反,认为他既然坚持了两年,就应该二度出山,恢复工作,工厂扭亏为盈的机会还是有的。但他决心已定,终于按我父亲以前指的路子,到西部某钢铁企业发挥余热去了。 说这个故事的意思,不是想说穆巴拉克与A一样是个好领导,我不了解穆巴拉克,但我不敢说其继任者一定比他强。再说了,30年都忍了,还在乎6个月?非要立马赶他下台?由此造成的权利真空,会不会滋生更大的腐败?头脑发热的群众未必个个都明真相,其实也无从了解真相。被人利用的成份会更多一些。乐极生悲,有狂欢就有哭的时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1 次阅读|10 个评论
美国与独裁者打得火热
热度 3 chrujun 2011-2-14 13:53
统治埃及30多年的总统穆巴拉克下台了。不可想象的是,美国竟然是穆巴拉克的铁杆支持者,长期对穆巴拉克政权输血。 美国支持穆巴拉克独裁的原因是穆巴拉克不打以色列,不再支持巴勒斯坦人反抗以色列的斗争。可以这样说,穆巴拉克是阿拉伯世界利益的出卖者。 出卖巴勒斯坦人利益后,穆巴拉克每年都得到美国的大量援助。其中很大一部分被腐败分子瓜分,埃及人民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这次埃及人民要求穆巴拉克下台,美国也是态度暧昧,不支持穆巴拉克下台,只有欧盟发出了要求穆巴拉克下台的声音。 穆巴拉克靠出卖巴勒斯坦人人利益统治了埃及数十年,这次被埃及人民轰下台,也算得到了报应。 美国的角色让我们看到,美国的民主大棒只打不听话的政权。对于美国的走狗,无论是独裁还是腐败,美国都听之任之。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3592 次阅读|1 个评论
穆巴拉克:当代大儒,生财有道,积累700亿美元
热度 2 大毛忽洞 2011-2-14 08:16
穆巴拉克:当代大儒,生财有道,积累700亿美元
穆巴拉克:当代大儒,生财有道,积累 700 亿美元 面对抗议示威的群众, 穆巴拉克在权力和 700 亿家产之间权衡之后, 老穆选择了 700 亿美元的家产, 也许老穆本来就明白, 当权的目的就是为了敛财, 老穆采取了温和的选择, 将计就计,急流勇退。 穆巴拉克疯狂转移金条 传已逃往德国 时间 2011 年 2 月 14 日 来源:苹果日报 埃及人发动反政府 示 威 18 天,终于推翻独裁总统穆巴拉克( Hosni Mubarak )。西方情报显示,铁腕治国 30 年、敛财 700 亿美元( 5,460 亿港元)的他,在任内最后 18 天,原来一直忙于转移资产。但这些不义之财,他可能无福再消受。继瑞士冻结他的资产后,美英也在追查他的财富下落。昨日(周日)消息传来,是他已经去国,离开埃及,到了德国或阿联酋。 穆巴拉克上周五倒台后,当局证实他和家人由升直机接载到红海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 Sharm el-Sheikh )的家族别墅暂住。军事委员会宣称会礼遇他,但消息指他其实遭到软禁。 昨日,埃及最大独立报章《阿马斯利阿尤姆》引述消息指,穆巴拉克已抵达德国的巴登巴登( Baden Baden )接受治疗。埃及政府和军方之前部署的权力过渡方桉,其中一个构想就是要让他以体检为名出走德国。德国《明镜》周刊早前也报道,美国曾联繫德国的医院,巴登巴登一间有如顶级酒店、能提供一流医疗照料的医院是选择之一。 穆巴拉克之前曾到德国体检,以治疗为名让他出走,而非迫他流亡,正好为他保住一点颜面。埃及和巴林报章已开始发放他身体变坏的消息,马安新闻社指他上周四发表最后一次演说前一度晕倒,巴林报章更指他陷入昏迷。 但《阿马斯利阿尤姆》其后又引述消息指,穆巴拉克是和家人已乘搭私人飞机,飞到阿联酋。阿联酋由七个酋长国组成,其中沙迦否认穆巴拉克飞机降落的消息,日前则有指军方铺排他出走杜拜。 不管穆巴拉克身在何处,埃及人最想取回他搜刮的民脂民膏。他在任时利用权势染指石油、农业、观光业,累积财产 700 亿美元,超过全球首富。财产主要放在外国银行,在英、美、法国都有物业。 示威爆发时,穆巴拉克已开始转移资产。西方情报消息说:「我们知道穆巴拉克家人曾紧急讨论如何保护财产,他们的理财顾问也有动作。」一名美国官员则称,穆巴拉克下台前「无疑在幕后有些疯狂财务活动」,估计他与家人会尽力转移金条和其他投资。 据报,穆巴拉克家人希望把财产转移到波斯湾及友好国家,因此转移到阿联酋和沙地阿拉伯的机会很高。但穆巴拉克的妻子苏珊娜( Suzanne )有英国血统,两名儿子也可能拥有英国护照,不排除有资产藏在英国。穆巴拉克儿子贾迈勒( Gamal )在英国工作时,就入住西伦敦一栋五层高、价值 850 万镑( 1.06 亿港元)的豪宅,最近有居民声称曾目击他和家人在豪宅出入。 继瑞士上周五晚也下令冻结穆巴拉克与家人和亲信的资产,英国财政部表示,若埃及提出正式要求,可冻结穆巴拉克家人的可疑资产。英国当局也着手追查穆巴拉克据报匿藏在英国的现金和资产,一条线索是伦敦一间与贾迈勒和哥哥阿拉( Alaa )有关的公司。英国一些银行可能有帮助穆巴拉克把资产转到海外,但滙丰和巴克莱银行( Barclays )都拒绝评论。除了英国,美国也开始追查他的资产。 躲过 10 次暗杀的穆巴拉克,从没想过被迫下台。消息指,他到本月 5 日失去美国支持后,应知大势已去,只是幕僚和儿子贾迈勒都对他说可度过危机,他信以为真,所以一直拒下台。一名高官说:「他完全听信贾迈勒的话,让自己孤立起来,到最后反应都太小太慢。」 到了上周三,军方已放任示威者包围总统府和国会。翌日穆巴拉克已经想辞职了,但亲信家人仍然鼓励他挺住。贾迈勒在电视录影前,把演讲稿一改再改,令录影时间拖了几小时。最后在晚上 11 时播放的片段显示,他仍没辞职,执政党秘书长巴达维( Hossam Badrawi )很生气,就愤而辞职。后来军方的最高委员会决定,在没有穆巴拉克的情况下擅自开会,为军事政 变拉开序幕。 穆巴拉克自身难保,前羽 党也遭殃。检察当局宣佈,前总理纳齐夫( Ahmed Nazif )、新闻部长菲基、前内政部长阿德利等 20 名前高官和国会议员,全部禁止出境,相信当局会对他们展开贪污调查。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2688 次阅读|1 个评论
腐败和贫富分化是埃及总统下台的主要原因
热度 9 chrujun 2011-2-13 11:29
统治埃及达30年的政治强人穆巴拉克总统在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压力下选择辞职。不少人认为独裁是穆巴拉克下台的主要原因,其实不然,穆巴拉克下台的主要原因是他无法控制腐败和贫富分化,他本人就是一个超级腐败分子,穆巴拉克迟早会被人民清算。 在埃及,裙带资本主义泛滥成灾。埃及首富和穆巴拉克的儿子关系非同一般,靠政治权力积累了大量财富,导致民怨沸腾。 裙带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权力和资本结合,靠不正当竞争积累财富。 权力为资本护航,资本靠权力垄断市场、抬高价格。 裙带资本主义发展必然导致腐败和贫富分化,导致大部分民众远离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独裁并不是导致政权垮台的主要原因。从历史看,政权更替关键因素是腐败和贫富分化。当然,独裁容易导致腐败和贫富分化。中国的多个封建政权垮台,无一不是因为腐败引起。 古罗马帝国也是在独裁者的统治下衰落的。 民主是不是可以避免腐败发生? 目前的态势不支持民主政权不腐败这一论点。 印度一直搞民主选举,但它的腐败在世界上也是出名的。 要制止腐败,更重要的是靠民众的觉醒。如果民众对腐败忍气吞声,腐败就会日甚一日。如果民众对腐败穷追猛打,腐败行为就会得到抑制。
个人分类: 我的思考|6609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穆巴拉克下课了!
jiangxun 2011-2-13 07:29
在转贴之前,先发一条twitter上的一段:埃及最高军委发表第四号声明,最高军委将致力于把政权和平转交给文官政府,军方强调警方应发挥正面的作用呼吁 警方为人民服务,现任政府内阁和各州长将留任至新政府组建,埃及将继续承认期前签订的国际协议,与以色列的和平条约仍旧有效。 别了,穆巴拉克! 作者: 笑傲丑陋 一个顶五个,真是好五倍! 新华社报导,昨天(11日)穆巴拉克宣布辞职,与家人乘直升机离开了开罗。尽管10日这天, 他还坚持“绝不辞职”、“绝不离开祖国”、要继续“保护宪法和人民的利益”。有趣的是,在他信誓旦旦放狠话的同时,他的儿子却脚板抹油“先走为上”了。更 可笑的是,穆先生的“雷语”,言犹在耳,但人们看到的则是这位 “智慧的独裁者”仓皇出逃,听到的则是,无可奈何的飞机马达的哀鸣。 其实,纵观穆巴拉克30年的执政生涯,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的。比如,对中东和平进程的贡 献;比如,未将“普世价值”视为不共戴天的仇敌;对待反对派,虽然他毫不手软,但毕竟还不算是暴君;此外,对内虽实施铁腕统治,但对外与大多数民主国家都 较为亲近。然而,老穆最终还是“不幸”下课了。也许,他的教训就是不够流氓、不够卑鄙、不够阴毒,外加手里缺少一支希特勒式的党卫军吧。 此外,这次“事件”还有一点值得称道,那就是埃及的防暴警察和军队。他们在“执法”中,由於 人性未泯,良知尚存,最终“理性”战胜了“愚忠”。正因如此,才让血流成河的悲剧得以幸免。由此,与其说埃及人民很幸运,不如说这个国家的人民,没有玷污 他们那古老灿烂的文明,这样的民族,才真正称得上是个伟大的民族! 不可否认,鉴于复杂的历史、人文背景,埃及的未来,目前来看仍然扑朔迷离,但有理由相信,其前途一定会越来越光明的。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向伟大的埃及人民致敬!
个人分类: 天下|2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老穆同志致敬!
热度 2 BihongFu2010 2011-2-12 18:13
向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老穆同志致敬!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同志(有毛泽东同志1976年4月20日抱病会见穆巴拉克同志的照片为证)在2月11日终于宣布辞去了在位达30年之久的总统职位。他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刻,最终尊重埃及人民的民意,作出了如此艰难的决定!在此,我要说:我们应该向穆巴拉克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民意是最至高无尚的,人民的选择是谁也无法违抗的,必须尊重!所以,穆巴拉克同志在最困难的时刻,作出了最英明的抉择:他选择了尊重埃及人民的民意,避免国家迈向更深重的深渊!这不仅是埃及人民的胜利,更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我相信,就凭此点,穆巴拉克同志应该是2011年度诺贝尔和平奖的有力人选。 下面照片均转自《凤凰网》: 照片1:1976年4月20日毛泽东同志抱病接见当时身为埃及副总统的穆巴拉克同志; 照片2:穆巴拉克同志和老战友们合影留念; 照片3:穆巴拉克同志和美帝国主义的总统里根同志在一起。
个人分类: 天涯论道|3429 次阅读|3 个评论
狂欢的权力是天赋人权
热度 5 iwesun 2011-2-12 14:15
Me: GDP的棋盘 天翼时空: 穆巴拉克同志走了,枪杆子却来了。沙漠的那头还是一片沙漠,棋盘翻过来是另一个棋盘。 “神马都是浮云”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的重大的思想成熟的标志。神国哲学电视台将推出强档节目《慧能来了》。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个接一个倒下了。 中国文化就是早熟而不熟。 也上帝比起来,人类永远是猴子。 猴子就是需要狂欢的,不断狂欢。 谁都无法剥夺人民狂欢的权力! 沙漠的那头还是沙漠, 棋盘翻过来还是棋盘。 其实,始终没明白一个道理, 沙漠和棋盘根本就是幻觉, 根本不重要, 狂欢才是最重要的。 繁体字假模假样, 人家狂欢,他就吃素, 以为自己已经不是猴子了, 文明就是分工, 你的进化, 也就是分担了猴子的排泄功能 罢了。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79 次阅读|6 个评论
从独裁政权垮台联想到教学之本
热度 2 chrujun 2011-2-7 21:11
在最近二十多年里,因群众革命而下台的独裁政权还真不少,有二十多个国家了。 平均每年倒下一个独裁政权。最近,伊斯兰国家的老百姓也玩起了革命,牢固统治埃及数十年的穆巴拉克政权,垮台已经是早晚的事。 细观独裁政权倒台的原因,还是有历史规律可循。在中国封建社会时代,往往是饥荒导致老百姓起义,最终导致政权垮台。伊斯兰国家的政权发生变动,与这几年的经济危机有关。经济危机一来,首先受到冲击的是老百姓,和古代的大饥荒类似。老百姓生活没有着落,就要造反。 独裁政权尽管很强大,但独裁政权依赖的士兵和警察还是来自普通群众,他们很容易在经济危机期间倒向老百姓一边。 由此看来,独裁政权的强大往往是徒有其表,它们其实经受不了风吹雨打。 一有风吹雨动,这些政权就可能垮台。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以民为本的极端重要性,一个不能使大多数民众受益的政权,注定是脆弱的。类似的道理可以推广到公司和小团体,在公司和小团体里,领导如果不能让其领导的大多数人收益、大多数人满意、让大多数人的潜力发挥出来,肯定会在竞争中落下风。 我认为研究生导师也如此,如果一个研究生导师无法指导好他/她的大多数研究生,其学术竞争力绝对会逐步下降。 搞本科教学也如此,老师的首要任务是让绝大多数学生学有所成,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肯定是不合格老师。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3038 次阅读|4 个评论
没有埃及,就没有穆巴拉克
大毛忽洞 2011-2-5 11:12
没有埃及,就没有穆巴拉克 穆巴拉克的粉丝们说: “没有穆巴拉克,就没有(现在的)埃及”。 老穆担心以后的局面,也担心自己的儿子。 老穆打算把自己的总统位子不传给儿子。 参考文献: 新华网北京 2 月 4 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埃及总统 穆巴拉克 3 日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愿意辞去总统职位,但无法立即辞职。 穆巴拉克 3 日在接受美国媒体专访时说,他已 “ 厌倦 ” 总统职位,愿意现在就辞职,但出于对国家混乱局势的担忧,他不能立刻辞职。他还表示,他从未打算再次竞选总统,也没打算让儿子贾迈勒接任总统。
个人分类: 背景和内涵|2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穆巴拉克同志终于厌倦当总统了?
热度 4 BihongFu2010 2011-2-4 19:22
在总统位置上呆了32年,穆巴拉克同志最近终于在开罗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记者专访时说,他已“厌倦”总统职位,愿意现在就辞职。还说"我不打算参加今年九月的总统大选,而且我儿子也不会参选". 但是,由于担心国家陷入混乱,为了埃及我不能现在辞去总统职务。在被自己的美国盟友抛弃后,穆巴拉克告诉奥巴马说:“奥巴马同志,你不了解埃及文化,如果我现在辞职,你知道埃及将会发生什么事吗?”。 老穆同志,建议您识时务者为俊杰,趁这会儿游行示威的群众还没有杀进总统府之前,赶紧带上黄金,钻石及家眷去避难吧.而且,避难地最好别选美国......
个人分类: 天涯论道|1992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埃及情形不容乐观-示威愈演愈烈
热度 1 万德成 2011-1-30 18:29
埃及举国鼎沸 抗议愈演愈烈 至少73死(组图) 世界日报 数万名埃及人民对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提出的改革承诺嗤之以鼻,29日走上街头进行第5天血腥抗议。异议人士艾巴拉迪(Mohamed ElBaradei)誓言对四面楚歌的穆巴拉克施压,直到他下台为止。 开罗等埃及若干城市再次爆发动乱,西奈半岛(Sinai)拉法镇(Rafah)的愤怒民众杀害了3名警察,使25日以来的全国抗议所造成死亡总人数达到至少48名。 但根据路透统计,死亡人数至少已达到74名,官方尚未提供相关数据,据信实际死亡人数恐与这2项统计有极大出入。 29日有数万名愤怒民众涌向开罗市中心的塔里尔广场(Tahrir),并在军队旁观下,高喊「穆巴拉克下台」的口号。这座广场是埃及各地街头混乱的中心点之一。 目击者表示,警方在亚历山卓(Alexandria)朝示威人群发射催泪瓦斯和实弹。 埃及运河城市伊斯美利亚(Ismailiya)29日也爆发暴力冲突,目击者表示,警方对数以千计港口工人发射橡胶子弹及催泪瓦斯。这些工人29日抛下工作涌入伊斯美利亚市。 埃及国营电视台29日宣布,政府已总辞。数小时之前,穆巴拉克在全国民众抗议的情况下表示,他将在29日之内任命新内阁。 穆巴拉克在凌晨电视谈话中宣布,29日将成立新政府,他并誓言推动改革。 国营电视台29日并报导,开罗、亚历山卓(Alexandria)和苏伊士(Suez)3城市实施的宵禁时间将拉长,由每天下午4时到次日早上8时。 埃及军方29日稍早透过官方的中东新闻社(MENA)发表声明,警告人民必须遵守宵禁,避免在公开场所聚集。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艾巴拉迪(Mohamed ElBaradei)29日在开罗告诉「法国24台」(France 24),穆巴拉克「必须下台」,并矢言示威活动会越演越烈。 埃及头号异议人士艾巴拉迪表示:「总统穆巴拉克不明白埃及民众传达的讯息,他的演说令人失望透顶。示威活动将越演越烈,直到穆巴拉克政权垮台。」 前联合国核子官员艾巴拉迪及时从维也纳赶回开罗,参与28日的全国大型示威活动。示威活动震惊埃及,穆巴拉克也因此在29日凌晨发表演说,承诺改革。埃及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阿拉伯国家。 艾巴拉迪表示:「我今天将再次与同僚一起走上街头,为改变做出贡献,并告诉穆巴拉克总统,他必须下台。」 他又说:「当政权的表现如此平庸,还对诺贝尔得主发射水炮,这意味著政权开始迈入尽头,必须改朝换代。」 军方29日禁止游客进入金字塔区。吉萨高地(Giza Plateau)上的金字塔区通常有许多游客聚集,现在坦克车与装甲运兵车已经封锁这个地点。 由于几天下来的暴力抗争活动似乎没有缓和迹象,外籍游客与埃及民众开始涌入开罗主要机场,希望能抢到飞离埃及的班机。 开罗国际机场(Cairo International Airport)1 名官员表示,以色列艾拉航空公司(El Al)29日正在安排特别航班,把200多名以色列乘客带离埃及。 两个主要出境大厅内共有1500到2000名乘客,大部分都没有订位,希望能找到飞离埃及的班机。 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主席范宏毕(Herman Van Rompuy)29日呼吁埃及终结暴力和流血事件。日本首相菅直人(Naoto Kan)也力促埃及倾听民意,早日平息动乱。 埃及两天抗议活动至少73死 埃及医护人员说,两天来的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活动,造成至少73人丧生,另外有数千人受伤。不过一名埃及官员稍早说,有62人丧生,全国受伤人数约2000人。 官员说,这项数字包括抗议者和安全部队。这些官员不愿具名,因为他们并未获得授权向媒体简报。 据半岛电视台(Al-Jazeera)报导,安全部队29日在内政部前面开枪射杀3名示威者。 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29日任命情报首长苏雷曼(Omar Suleiman)为副总统。这是穆巴拉克30年任期内,首次任命副总统人选。此举被认为是穆巴拉克首次准备最后将权力交出的迹象。 不过据阿拉伯电视台(al-Arabiya)报导,埃及国会议长29日说,并无计划提前举行总统大选。 埃及总统大选预定在今年9月举行。 同时,穆巴拉克29日也任命民航部长夏费克(Ahmed Shafiq)出任新总理。 在国际反应方面,美国29日说,穆巴拉克必须采取具体行动,进行「真正的改革」。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里(P.J. Crowley)说,美国希望穆巴拉克履行他改革的承诺 克劳里在推特(Twitter)上贴文道:「埃及政府不能表面上改组政府,实际上却纹风不动。」他说:「穆巴拉克保证改革的谈话必须继之以行动。」 另一方面,德国29日威胁,如果埃及当局不停止镇压要求穆巴拉克下台的示威者,德国将减少对埃及的援助。德国去年6月保证,未来2年内将给予埃及2亿欧元的援助。
个人分类: 时事|216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需积极准备迎接阿拉伯世界变色
chile 2011-1-30 17:50
司马平邦 在阿拉伯世界里。 凡是专制的政权,你还真搞不清它们到底是亲美还是反美,如穆巴拉克统治了埃及30多年,亲美;萨达姆统治伊拉克20多年,反美;沙特阿拉伯,用该国领导人的话讲,这是个“既没有核武器也没有民主”的国家,无限亲美。 但凡是民主的政权,最典型的如伊朗,肯定反美,不但反美,还在战略力量上准备与美国较量一番呢。 所以,美国最怕的是什么? 美国最怕在阿拉伯世界出现真正的民主国家。 正如现在,埃及或正在酝酿着出现一个由所谓的极端组织穆斯林兄弟会左右的埃及新政体,若果这个新政体诞生,肯定反美无疑,这从CNN和美联社对开罗街上的抗议者的描述中或可看到端倪,起先,美国媒体还持着支持埃及民众的民主诉求,支持他们反抗腐败和专制的态度,但到前天和昨天,这些抗议者几乎全被CNN和美联社描述为暴徒,在开罗打砸抢了,连国家博物馆也抢;前后这两种态度其实都不是客观公正的――任何大的抗议活动一定会伴随着犯罪,但怎么样看其性质就是媒体的态度―― 辟如,2009年新疆的7·5事件,虽然乌鲁木齐死了那么多人,在美国媒体的眼里它仍然是正常的民主诉求…… 不过,我今天不想跟美国人算这个帐。 从突尼斯,到埃及,到约旦,再到也门――很奇怪为什么不没有伊朗吧――近1周多的时间,阿拉伯世界的宗教组织和原教旨主义者在全世界人面前显示了强大的民意基础,他们与藏在阿富汗或巴斯斯坦大山里的本·拉登、奥巴尔最大的不同是他们不但会用火箭筒,还会用推特和民主。 虽然,在美国和西方人眼里,这些人是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但在这些人眼里,美国和西方世界又何偿不是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呢?而且是持着核武器和B2轰炸机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他们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巴勒斯坦杀的阿拉伯人,要比死在恐怖主义分子手里的人多得多。 这只是要看话语权在谁手里罢了。 不过,到底,还是如穆斯林兄弟会这样的阿拉伯宗教组织利用了民主和推特(互联网)在中东发动了一连串的颜色革命,并已经和正在改变着突尼斯和埃及政权的颜色,以及它们的未来会影响有多大,还真不好说。 所以,中国现在看似该做好在另一个非美国主导的框架下与中东主要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富油国家展开合作的准备,或者这是中国的机会到来了。 绝大多数的评论正将发生在突尼斯、埃及以及其它阿拉伯国家的民间抗议,原因归结为政府的贫困和腐败,我觉得这方面的原因有,也很重要,但除此之外,宗教原因和信仰的要素一样不能忽视,在埃及的抗议中,抗议人群在行礼拜时间一样要坐定做祈告,而让抗议人群与埃及警察和军队握手言欢的,我相信是祭在他们头顶最上端的那份共同信仰。 这确实是份特别的民主运动。 而且,在这轮抗议之后,中东的穆斯林宗教组织,尤其是那些反美和反政府的,一定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壮大,虽然昨天穆巴拉克任命了30年来的首个副总理,但未来的埃及局势仍然存在着穆斯林宗教组织用民主的主式一步一步逼近国家政权的大可能。 在现在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有多种民主模式(引自李希光微博), 伊朗的霍梅尼模式、巴勒斯坦的哈马斯模式、黎巴嫩的真主党模式、美军扶植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模式、巴基斯坦的家族模式、土耳其的商人模式, 我看,美国人最怕的可能就是伊朗的模式,不过埃及似乎也正在向着这个模式前进着。 若果,几年之内,如突尼斯和埃及(现在也门、约旦诸国这样的抗议还在继续)发生的事在阿拉伯世界形成大气候,即美国在中东的控制力量越来越受到制约和削减,以色列被最大程度的孤立,这一全世界最富有石油的地区不正是中国最好的落力点吗? 其一,中国文化骨子里比西方文化更容易与穆斯林文化接近,中国文化更富于尊重,求同存异,这不是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之间的关系方式,而是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方式,是伊斯兰文化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所以,现在,中国与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埃及、沙特这些阿拉伯国家都能保持默契足够的合作,在未来可以变成更大的优势,关键是中国如何让这种优势优越于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并将其转化为石油供给线,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中国现在要准备建立一种完全脱离美国框架之外、甚至是反着来的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对了,多说一句,前些时间接触过一些中国的外交学院研究生,他们承认,在中国的外交人才教育中,现在充斥的尽是美国是世界领导者的腔调,试问这样的教育体系如何培养出周恩来、陈毅和乔冠华一样的外交官呢? 其二, 不管怎样,海湾地区、阿拉伯国家和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建设都需要一个如美国、中国或俄罗斯这样的规模巨大的国家的参与,中东的石油需要更有信誉的买家,中东人的生意需要更安全的、更尊重的、更平等的合作伙伴,在这一点上,现在的这个伙伴还是美国,未来,一旦更具宗教背景的阿拉伯国家的民主力量一旦上台就很难说了。 其三, 伊朗最终会如朝鲜一样成为中东除以色列之外第二个拥有核武力的国家,成为穆斯林国家的旗帜,一旦伊朗有核,加之强大的能源经济实力,美国对伊朗的政策也会有所调整,伊郎反倒可以带领那些基于共同教义信仰之上的阿拉伯国家成为中东资源的主导者;中国现在与伊朗之间紧密的政治、经济甚至有可能是军事的关系都需要得到再加强。 放心,伊朗的未来是不会倒台的,因为它有核武器和民主这两种武器。 而且,在西方国家更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民主国家之间是不可能发生战争的。 如果不用战争,伊朗,以及这轮民主运动之后上台的穆斯林宗教政府如何还会向美帝低头呢? 其四, 中国只有准备好在美国框架之外与中东地区更多的穆斯林信仰色彩的民主政府处理好双边关系,也才能达到用最低成本抑制存在于中东、西亚的穆斯林组织中的对中国分裂主义势力的支持和援助,在这方面,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一直是个好例子,中国与前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的关系就是个坏例子,美国对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发动如此规模的军事打击,但并没有同时削弱被这些组织支持的诸如东突组织之类的疆独势力――看来中国在这上面选择与美国站在一起,这个初衷可能就是错的。 中国是世界第二强大的国家,未来一定会成为世界第一的大国。 中国与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关系,该有自己的脉路,该有自己的落力点。 其五, 中国更该看到,现代社会的民主与古代社会传续下来宗教信仰之间并不是一对矛盾关系,它们现在正在中东被以特殊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并正在形成一派新的政权模式,中国不但要在自己的国家建设一个基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之上的民主政权,还要懂得如何向世界其它地区,以民主的方式输出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连阿富汗大山里的所谓伊斯兰极端组织都能干成的民主,中国人为什么不行? 说实话,美国在中东最大的盟友之一埃及的穆巴拉克政权以及其它亲美政权的式微,背后当然是美国战略力量渐趋式微的表现,美国已经不若10年前、20年前那么强大,现在的它正在承受透支、滥用价值观和武力的不断痛苦。 活该。 中国,该在目睹了这一全过程之后找到自己的方式,清楚地知道什么路可以走,什么路不能走,并大胆地选择。 也就在2011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中国向美国豪掷450亿美元,与美国做生意外交,说实话,中国未来只要拿出这份订单的十分之一施于中东,施于支持和尊重阿拉伯人们用民主方式表现出来的合理诉求,那个回报将是大大的。 或者,中国已然这么做了? 或者,中国正准备这么做?
个人分类: 转自他乡|1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