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抓大放小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周末闲话-4:学会“笃脱”
热度 3 sqdai 2011-3-13 06:45
不懂吴语者可能看不懂这个题目。按吴语音标, “ 笃脱 ” 应标为 ,而对应于 “ 笃 ” 的 “ 上海字 ” 应写为乙的 “ 胸前 ” 加个 “ 去 ” 字(参看钱乃荣所著的《上海方言》,文汇出版社, 2007 ,第 47 页)。说白了, “ 笃脱 ” 的含义是 “ 丢掉 ” ,但听来更生动、洒脱,还有一个上海话同义词是 “ 掼脱 ” 。 干吗要说这些?我想转述一个掌故, “ 笃脱 ” 是其中的关键词,目的是想告诉大家,科研的行家里手与新手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很会 “ 笃脱 ” ,后者老是舍不得 “ 笃脱 ” 。 我的忘年交方海平教授给我讲了一件事:他的博士后联系导师陶瑞宝院士(复旦大学物理系)善于讲课,但陶老师是上海人,有浓重的上海口音。他在给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上课时喜欢用 “ 笃脱 ” 二字。他在黑板上演绎理论公式时,先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片,接着,勾出其中一两项,进行量级比较,就说: “ 迭项(这项)比那项小, ‘ 笃脱 ’ ! ” 然后,继续比较,在 “ 笃脱 ” 、 “ 笃脱 ” 声中,像变魔术似的,长长的大公式变成了小公式。懂吴语的同学还好,明白陶老师的意思;不懂吴语初次听课的同学就听傻了, “ 笃脱 ” 、 “ 笃脱 ” ,什么意思?在变什么戏法?听课次数多了,就心领神会了,而且逐步学会了 “ 笃脱 ” 的本事。 其实,学会 “ 笃脱 ” ,就是学会科研的一个看家本领。初涉科研的年青人,在分析归结实际问题时,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懂 “ 笃脱 ” ,不会舍弃,面对复杂的公式束手无策。所谓 “ 笃脱 ” ,就是大刀阔斧地丢掉细枝末节、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还是举力学学术大会上孙茂教授的报告为例(见 2009-08-26 的博文,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09924.html ),为了描述蜂蝇类昆虫的运动,经过初步简化,给出了六自由度的刚体的运动方程和流体运动的 NS 方程,所建立的模型十分复杂,孙教授就比较了各个方向的运动,抓住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主要运动分量,使得方程大大缩水,个数大减,项数仅剩 1/10 ,这就为后面的运动稳定性分析打下了基础。幸好孙教授不会说 “ 笃脱 ” ,换成陶院士,不知要喊多少次 “ 笃脱 ” 了! 请做科研的朋友们记住,碰到复杂问题,先想想:怎样 “ 笃脱 ” ? 写于 2009 年 8 月 29 日晚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10750.html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3227 次阅读|2 个评论
无量纲化→量纲一化?天大笑话!
热度 1 sqdai 2010-9-20 22:26
【按】今天到上海交大出差,为了在 钱学森 先生逝世一周年之前推出《钱学森文集》,对此文集做最后的定稿工作(估计得做 3 ~ 5 天)。在工作中,再次面临在量纲分析和相似理论中把 normalization 译成无量纲化还是量纲一化的问题。我们这群平均年龄为 70 岁的定稿者坚决反对量纲一化的新译法,力主维持采用早就约定俗成的无量纲化。我想起一年前写过一篇(乐乎)博文,现把它捡出来,重发于此,以期与博友们讨论。 与朋友小聚,谈起一件小事。前不久,他投稿到一个科技刊物,稿件中用到无量纲化这一术语,编辑非要让他改成量纲一化,说这是上级权威主管部门的规定,不改,此文就不能发表。 量纲一化?闻所未闻!我的一根筋的劲头又上来了。回家后翻遍了所有的工具书(大小词典、英汉科技词汇等)和相关的科技书籍,就是找不到量纲一化这个词组。 无量纲化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任何物理量、化学量,带着量纲无法比大小,必须采用某种标准量(特征量)把它们无量纲化;所有的方程在无量纲化后才可以进行科学的简化。这是人所共知的。量纲一化是何意?把量纲单一化?归一化?那与科技工作者实际进行的步骤相去甚远。 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明明是一个被几乎所有科技工作者接受的名词(它只有一个同义词:无因次化),非要用一个不伦不类的陌生的词汇来取代,而且是强令取代,是何道理? 联想到另一件又好气又好笑的事情。作为《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的主编,获悉我刊在刊物评估有一处因版式不合格而遭扣分:论文的引言前,我刊的编号为 I (亦即,算是第一节),而上级权威主管部门规定:要么不编号,要么编号为〇(亦即,引言不进入正文各章节的编号),就是不准编号为 I 。我听后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哪家的王法?环顾国内外的所有刊物,上述三种编号方法都有,而以我们的做法最为常见。随便哪种编号,都不影响阅读。我有点生气,说道:不管它,我们不改!编辑部主任说: 戴 老师,不行啊!你是教授,没有饭碗问题;要是评估不合格,杂志办不下去,我们可是要丢饭碗的!没办法,只得照改。 我想,相关的权威主管部门大事不好好抓,偏来管这些鸡毛蒜皮!而且,明明不学无术,非要不懂装懂瞎指挥(尤其是量纲一化之事),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写于 2009 年 10 月 5 日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123076.html
个人分类: 科海随笔|21691 次阅读|2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