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华尔街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华尔街

相关日志

卡扎菲之死
热度 3 pingguo 2011-10-23 12:10
卡扎菲之死 这一刻的枪声作为鞭炮 回响于司马迁泰山之侧 一个人的死竟然如此重大 如同消除一种历史性污染 江山开始回归它本来的面貌 占领华尔街很难成功 关于成功,这个世界早有定义 剥开它的外壳,内核贪婪 所以说到成功—— 占领华尔街很难成功 心灵无非是一面镜子 深层的原因在于文化 几乎所有的人都这么说 文化是心灵的事业 而心灵无非是一面镜子
个人分类: 诗歌|2110 次阅读|6 个评论
唱点反调,想删就删吧!
热度 2 montec007 2011-10-19 20:27
今日科学网头条: 科学研究是否有国界 。作者彭思龙老师的文章我是几乎每篇都看的。 先说点别的。九月中接待了一位朋友,刚从国内移民加拿大。年轻的两口子,先生与我同年,太太八零后吧。家庭资产应该是无法和我们相比,哦,错了,是我无法和他们相比。二人都在中国的华尔街工作,我想他们在国内的生活应该是很滋润的 。 可是他们还是毅然决定移了。尽管我在和他们两个小时的聊天中一再强调在加拿大的艰辛,他们却一再和我谈论国内的不好和加拿大的好。后来我想,一个系统马上要从一个势阱中跳到另一个势阱,大概需要的是正反馈,而不是负反馈。我也就打住了,毕竟,对于国内的不好,我也是感同身受的。 不久,听夫人说,他们在加拿大某处买了房产,然后回国了,一年半载再回来坐移民监。这是一个什么信息呢,你说? 彭老师对科学研究的国界性分析非常正确,但是,正像他的结尾一样," 然后呢? " 人才流失是一个大问题。可是靠什么来留住人才?靠思想教育?户口?护照?国籍?还是出口转内销,高价赎回? 与其讨论人才的流失,不如看看前面的资产流失吧。他们在加拿大买房,拿什么买?他们在中国赚的钱。拿什么付房贷(如果有的话)?还是在中国赚的钱。这样的例子少吗? 连人民币都觉得在中国不安全,更何况人才呢? 再说点别的。昨天夫人忙厨房,留下了没有关闭的新浪网。我就顺手点了一下最近的几中全会的公报。坦白地说,我是第一次那么认真地读全会公报。这次全会大概讲的是文化建设。但我就只读懂了这一个。再问我其他的,我真的没有读懂。如果一个党报办得让老百姓都读不懂,只是每天自己在那YY,连宣传机构都不知道如何做宣传,还谈什么文化建设呢?党报能不能说点大白话呢? 公报解读见: 中共是一个比较lan的传统文化继承者 应该说,高层找对了方向。制度,才是最为重要的。天天说改革,天天说制度建设,作为一个工科学生,我关心的是HOW? 可是看一看公报吧,我只看到一句话,“做了部署”。难道这个部署是国家机密吗?老百姓没有权利知道这么多党代表花了几天时间讨论的结果?能不能给一个PDF文件啊? 一个无论你多有钱,多聪明,你总感觉不安全的国家,如何留住财富?如何留住人才? 也许此文要被和谐掉,毕竟,我在和主弦律唱反调。不过,我也只是自求心安,满足一下我爱国的情怀而已。
个人分类: 三生有幸|931 次阅读|4 个评论
华尔街?花尔街!(外一则思考题)
热度 5 boxcar 2011-10-18 06:40
昨晚看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得知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经“满月”。在这个没有收获却忙忙碌碌的秋天,我已经实在没有神马精力去关心世界上的大事或者小事了,加上主流网络媒体对这种话题似乎很不给力,所以被动地等待讯息轰炸的我们直到这场运动发起 N 多天后才隐隐约约地听到一点儿消息。在一个寒冷的早晨(气温以在冰点以下,还没有暖气),早早起床,写上一段文字,评说几句关于“经济”这个自己历来不擅长,却不得不关心的话题。因为主流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永远都不是我等升斗小民可以学会和玩弄的,所以只能试着用俺的“喆学”思想去解读一下这场运动台前幕后的东西。现在,就让我们从华尔街这个著名的地名谈起。 华尔街,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不过三分之一英里,宽仅11米 , 是英文 “ 墙街 ” 的音译。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 7 个街段。 1792 年荷兰殖民者为抵御英军侵犯而建筑一堵土墙,从东河一直筑到哈德逊河,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 Wall Street 。后拆除了围墙,但 “ 华尔街 ” 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然而,它却以 “ 美国的金融中心 ” 闻名于世。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在这里。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 1 】 这个华尔街,按照俺的撷英音译法,可以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华尔街”——让您感受繁华的一条街,这似乎是大家所希望的,也是最主流的译法。第二种,是俺给的译法,应该是“花尔街”——肯定不主流,但其实更准确。 大家想想,那帮每天混迹于 Wall Street 上,靠着故弄玄虚地玩弄各种文字(概念)和数字游戏,每年赚到数以百万、千万美元的家伙们,最后花的是他自己的钱么?当然不是,而是尔等的钱!几番跌宕起伏的折腾之后,最终真的能让尔等永享经济繁华么?从目前看显然没有,随着一个接一个曾经辉煌显赫的西方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他们的繁华即将过去。尔等靠着加班加点、流血淌汗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卖给他们(西方曾经“列强”和将来的“劣强”们),换回一些花花绿绿的外汇再借给他们来买咱的商品、或者拿去做各种翻云覆雨的金融游戏,有木有把握用于维持这种表面的繁华?恐怕未必!所以, Wall Street 叫华尔街不妥,更准确些的译法应该是“花尔街”——花尔等钱的一条街。其实,这个“尔等”,不但包括了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们,也包括了那些自己的劳动所得被“理财专家”们忽悠去参与投资游戏的发达国家工薪阶层群众。这些人已经先于还在加班加点搞生产,没有精力停下来思考的那些劳动者们“觉醒”,用占领 Wall Street 的方式去表达他们的不满了。 如果仅仅是“花尔街”,似乎还不算太过分,用比较阿 Q (精神胜利法)的话来说,这是“儿子”花了“老子”的钱,算是“天经地义”的,再撷英一下就是“花儿街”——花钱的“儿子”们群集的街道。更可怕的是,人家把握了所谓的主流话语权(例如《华尔街日报》之流),形成了一种“话儿皆”的局面,让很多人觉得世界就该是这个样子,然后便心甘情愿地被已经在“花尔”的家伙们再三“洗劫”,成了“花尔劫”。 当那些能让人瞪大了“外圆内方”的“钱眼”很亢奋很慷慨地拿出钱来投入其中的概念和数字游戏完不下去的时候,“华尔街”正在被打上一个“花儿结”,何时才有“解”,尚不得而知,我想,总不见得要靠破产这种方式来“划而解”吧?! 外一则: 留下一道思考题—— Wall Street 的英文撷英和拆字是什么?(提示:把 Wall 拆成 W 和 all ) 参考: 【1】 http://baike.baidu.com/view/36453.htm
3776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现代金融的本质:“攻占”华尔街:欢呼↖(^ω^)↗
zhangzuocug 2011-10-15 12:11
前言   2007年,王小强先生在香港叫板现代金融,说全球化下的“新经济”不过是“投机”,“赌博”。因为现代金融成为“新经济“的主流和核心,而现代金融却是以投机为业,豪赌为生,所以“新经济”泡沫的湮灭不可避免。其时,美国金融业正创下对GDP贡献率高达34%的辉煌。话音刚落,一场由雷曼兄弟“赌输”出局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至今全球经济还在苦难中挣扎。      但神州大地,无论是主流经济学家还是决策者,对于“金融”和“投机”“赌博”关系之说是不屑一顾的,那一脸的轻蔑,“甚至连眼珠子都不转过去”。相反,那个“金融的逻辑”正被人追捧,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大旗正继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之后,又被10多个城市高高竖起。2010年,中国期货市场创下天地间前无古人的交易金额,土生土长的“金融创新” - 什么艺术品交易所,文化交易所,产权交易所,新技术交易所,钻石交易所之类的机构,争先恐后的在神州火爆登台亮相。      我们同时被告知:金融是经济的命脉,跨时空实现资源有效分配的工具,是经济增长的“密码”,通向“天堂的阶梯”,简而言之,金融就是妩媚的天使。尤其是当金融可以增加GDP,这让其更具媚惑地方官员们的美妙和神奇。      但请容我也来制造点叫板现代金融的“噪音”?      一. 现代金融的异化      金融 - 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本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随分工和交换应运而生。然而,过去几十年,尤其是伴随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通讯和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加上金融自由化潮流,从金融的构成要素看,现代金融体系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1.金融对象换位   传统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中心,作为储蓄者和借款人的服务中介,经营的对象是存款和贷款。同时,从事一切与信用和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金融活动,从中通过服务费和存贷利息差获利。随着金融的发展,在货币和信用之外,债卷和股票成为金融对象。然而,过去几十年,在金融创新名义下各类金融产品被创造出来,成为金融机构经营的产品和交易对象。      首先是“点物成金”。过去几十年间,几乎所有可以交易的(即能实现空间移位的)矿产,原材料,甚至粮食,棉花,油料,咖啡等消费品,都被金融化,成为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品。      比金融化产品市场金额规模更为巨大的,是近年来通过“证卷化”和“金融创新”创造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近年又衍生出“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和 “抵押债务担保”(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等“创新”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衍生产品是依赖于特定资产价值及其变动为基础的合同,其基本特征是保证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而无需全额的本金交易,这就是成就暴富和破产的“杠杆”。兑现合同通常采用现金差价结算的方式进行,只有在满期日以实物交割方式履约的合同才需要买方交足全额资金。自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和“世界银行”在1981年引进全球第一份“掉期合同”(Swap)后,2009年全世界所有形式的“掉期合同”帐面总额达到近430万亿美元,是当年全球GDP的8倍左右。      在金融创新的招牌下,各类金融产品和衍生品通过金融制度和业务创新成为新的金融对象,成为信贷和信用及资本的新来源。而由于其金额巨大,成为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大佬”。而且,大多这些创新产品的交易不受任何法规和机构的监管。      2.金融主体变脸      在传统的金融体系中,银行,投资人和企业是主体。银行是中心,通过资金借贷的运作,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但经几十年的演变,现在金融系统中出现了很多强大到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的新面孔,他们是投资银行,风险基金,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共同基金,主权基金,再加信贷基金,退休基金等等。虽然这些银行和基金的形成和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规则不有各自的特征,但有两点确实完全相同的:资金的规模巨大,追逐暴利动机最强。2009年底,全球各类基金资本总额近190万亿美元,是当年全球63万亿美元GDP的3倍。虽然对冲基金资本总额仅约2。2万亿美元,但也高于全球GDP第八名意大利(2.05万亿美元)以后的所有国家。      大多这些投行和基金不仅资本规模庞大,由于可以使用“金融杠杆”,从而其资本规模可以10倍,20倍的扩张。加之他们运作灵活,只要有利可图而无所不为,所以,这些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有“影子银行”之称。其创造资本,发放信贷的规模,速度和种类,是传统银行无可比拟的。因此,从资金运作和配置的角度,投行和基金远比银行更强势,更有影响。      3. 金融业务倒置      交易成为金融的主业。各类金融市场的交易爆发,反映在交易量,交易金额一飞冲天.   比如,1980年美国纽约股市平均每天的交易量是5000万股左右,2011年(1-9月)暴涨100倍到平均每天50亿股左右,交易金额从每天10多亿暴增到800 – 1200亿美元之间。这还不包括美国另外两大股市,纳斯达克和美国股市的交易。      全球债卷的交易额平均每天近1万亿美元,股市平均2万亿美元,均在1980年代的100倍之上。2010年全球债卷和证据(股票)的交易总额超过750万亿,而全球实际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12万亿美元左右。      再如,2009年,除430万亿美元“掉期合约”外,帐面上全球主权债卷(各国政府的外债)总额82.2万亿美元。      2010年,平均每天全球外汇的交总易额约4万亿美元,比1988年的750亿美元暴涨53倍多。理论上讲,对外汇的需求是由贸易决定的,而全球2010年贸易总额仅为30万亿美元。      2010年,有25种农产品交易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每天合同交易数量超过100万个,是1990年代末的20倍。起步不久的中国的期货市场近年来更是上演着现代交易的疯狂,比如,在2010年棉花价格疯狂时,郑州期货交易所一天的棉花期货交易200多万手,合同的交易量超过中国棉花年总产量的4倍,接近全球棉花总产量。      这些事例只能说明,人们买的不是股票,不是外汇,不是债卷,也不是棉花,人们交易的目的不是为了“使用价值”,而仅仅是为了“金钱(价值)”- 通过交易产生和实现的价值。说句白活,就是可以通过交易“生钱”。10倍到40倍的杠杆不仅让人可以“以小博大”,还能让人“一夜暴富”- 当然也会一夜破产,这就是为什么交易可以成为现代金融的主旋律。      除了各类基金,投行这些本来就是以交易为使命的金融机构,多年来一直规规矩矩以存贷为主业的银行,自从1982年里根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后,也通过自建或收购投行,积极参入各类金融交易。据跨国银行如“花旗集团”,“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的财务年报,这些银行的消费者信贷等业务都亏损,但其在金融市场的交易业务却为银行赚进大把大把的银子。比如花旗集团,2010年总营业额近900亿美元,经管着1。9万亿美元的资产。全年实现盈利146亿美元,但由于其传统的存贷业务和信用卡业务的巨大亏损,约40亿美元,净利润仅100亿美元。同时还不得不为其近4000亿美元的房贷,预留407亿补亏空。银行的利润全是从其和“大摩投行”合资的“交易业务”,“资产管理”,“国际转移支付”等“新生意”实现的。银行经营的目的是盈利,只有盈利的业务才能成为银行的“主业”。      理论上,金融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一种交易的机制,使人们能够以最低交易手续费购买和出售金融证券(如股票和债券),商品(如贵金属或农产品)和其他金融产品,目的是增加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正是通过交易,金融市场为筹集资金,转移风险,货币需求等提供最有效,最方便的,最公平的无空间制约的市场。同时,交易还是发现价格的机制。根据尤金#8226;法玛(Eugene Fama)的有效市场假说和套利理论,金融市场是最公平,最有效的市场。通过市场的交易,充分发挥金融体系的功能,可以促进经济运行和增长。但同时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长时间中从交易中牟利,即靠交易不能持续获利,更不用提暴利。      但现实中,由于这些理论的假设前提都不存在,部分人在金融市场的交易就可以获利,甚至暴利。据高盛2011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在61个工作日中,其有58天从交易中赚钱,其中35天每天赚1亿美元以上。“大摩投行”也只有4个交易日不赚钱,有31天每天赚进1亿美元。而按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统计,近年来股市上的交易有75%都是由于金融机构买卖发生的。计算机程序交易,尤其是新近创造出的“高频交易”更是威力强大。2010年5月6日,这一天道琼斯指数在没有任何股市新闻的前提下,在15分钟里暴跌700点, 约7%,并继续拉跌指数1000点,而其后20分钟又暴涨600点。最后查证,原因是一台计算机交易失误而引发了所有止损的计算机程序自动执行的后果。      虽然金融的产品,环境,参与成员,交易技术等等都创新了,发展了,虽然金融市场和交易的规模爆发了,但参与金融市场的资本和人的本性却一点没变:即资本对暴利的疯狂和人对金钱的贪婪。一旦交易商品,交易股票,交易债卷,交易外汇,等可以“钱生钱”,可以获取暴利,那么金融就不能不交易。为“钱生钱”交易的爆发性增长,与经济增长和需要完全无关。      二.现代金融的实质      当钱被大写,金融就不能不交易,交易就统帅现代金融。   据经济学词典,交易是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的买卖,也就是各方之间价值的交换,涉及两种或多种以上有价之物,在协议一致的条件,协定的时间和地点,交换所有权。也定义为以货币为媒介的价值的交换。但专用于金融市场的交易,最佳定义应该是交易商和其他市场的代理商交换金融产品的行为。      有人说,“当大家都是为了交易而交易,这样的交易就是投机”,但这样来解读金融的交易稍嫌肤浅。投机是以概率为基础,象在赌桌上下注,靠的是运气(概率)。金融市场的交易是交易个人间相互的行为,是个人受认知和判断支配所采取的行动。因此,我将金融交易定义为:人们在金融市场上为金钱博弈。这样,因为现代金融的本质是交易,所以现代金融的本质也是博弈。      博弈,是在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是二人或多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达到取胜目的。个人之间交易,是个人间的博弈。国家间的贸易和金融交易,是国家间的博弈。因为争夺的是金钱,博弈就充满硝烟,也会惊心动魄。任“著名经济学家们”鼓吹什么金融的魔力,金融的逻辑,金融的文明,甚至金融发展的“天道”,一旦是人和人之间的博弈,集团和集团间的竟局,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因为应对选择空间广泛而变化多端,也壮烈,悲惨。不过,博弈的结果不是宿命,而是对局的选择。选择可能和阴谋无关,但没有智慧的过招,一定输得很惨。      三. 当50的三分之二不等于33.3      近年兴起的行为博弈设计了下面这个真实的实验:   几百人同时被邀请去出席一位好莱坞明星的生日宴会,进明星的别墅大门时,所有来宾都被要求参加一个猜奖活动。每人可以在0 到 100 之间,任选一个整数,写下来后,投进密封的票箱。如果猜奖者所选的数等于或最接近所有人选的数的平均数的三分之二,此人将赢奖金1万美元。   如果要想赢,应该选什么数?      斯坦福大学一位教博弈论的经济学教授正好被邀请参加了这个生日派对,一看此题,她忍不住偷笑,认为她赢定了,因为这个猜奖是个博弈问题。博弈,就象下围棋,你走一步,对方走一步,在对方落子后你再下子,你的抉择取决于对方的抉择,对方的抉择也取决于你的应对。如此循环,直到最后下到双方都无棋可走时见胜负,或握手言和。根据博弈理论,有“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存在的博弈,是博弈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能改变抉择,使自己更胜一筹的状态。这个猜奖题存在 “纳什均衡”,而且数学的解是唯一的(“纳什均衡”可能有多解)。而这唯一解,就是零。基本推导过程如下:      (1)所有人都可以在0 - 100 间任选一个数,这样,选数是随机行为的结果。0 - 100任何一个数被选中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平均数就该是50多一点点;   (2)50的三分之二是33.333。。。,整数是33;   (3)因为这个计算一般人都会,所以大家可能都会选33。这样,大家选数的平均数就会是33,所以,平均数的三分之二,该选22;   (4)按博弈理论,你想得到,对手也不傻,也想得到,就是说,对手也会选22,这样,平均数就成了22,要赢,你该选22的三分之二,即15;   (5)这样,根据对手的选择而做出应对,一步一对应的继续推导下去,唯一能赢的数是 0。因为0是“纳什均衡”,在0时,双方都不可能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你选15,对方会选10,对方选10,你可选7,你选7,对方可选4,。。。,但你选了0,对方不可能有比你更好(三分之二)的选择)。      这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均衡 – 博弈的答案:有了人的互动,常识可以被推翻,严密的数学计算规则也会失灵,要在博弈中胜出,50乘以三分之二等于零!金融的博弈,就是这样的博弈。这个实验的原始根据是1930年代凯恩斯提出的“选美竟局”,说是人们在金融市场(股市)交易,就像是选美,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美丽的标准就因人而异,所以要买到涨价的股票,关键是要买到股市上其他人认为“美丽”的股票。这就是说,金融市场上的产品并没有客观的价值,尤其是在短期中,其市场价值是由市场的共识,即多数市场参与者的信念决定的。      50的三分之二不等于33,充分展示了金融市场虚拟的基础,也指明了金融泡沫产生的内在根源。在博弈中当人成为主体,人的信念,行为就决定价格。而多数人都不是理性的经济人,这样,人的本性,好的,坏的,道德的,缺德的都会影响人们的信念和行为。在为金钱竟局时,贪婪的人性主导一切。所以,我们才有1636年荷兰郁金香品种“琪尔德”(Childer)单株卖到了价值10头公牛;1719年,英国南海公司股价6个月翻了7番之后一落千丈,让大科学家牛顿也悲叹道,我能计算出地球引力,但算不出金融泡沫。我们也才会经历1920年代末的全球金融市场崩溃;2007年的世界金融海啸。金融泡沫从根本上来讲,是人性对金钱的贪婪和恐惧引发和摧毁的。      在金融博弈中50的三分之二等于零,也昭示了金融和贸易的博弈中,总会有人被掠夺,因为多数人都不是绝对理性的经济人。非经济人有情绪,不精于算计,所以容易盲从,憎恨亏损,等等,这个实验的结果,也证明了多数人不是经济人。      晚宴的高潮是开奖,赢奖的数竟然是20,因为全体参与抽奖人所选数真的平均数是30(有人在0-100间任选,很多人选33,也有人选22,还有人选14,15,教授是唯一的选0的)。这个实验说明,多数人都不是“经济人”,不能一步一步的推导出什么“纳什均衡”。这虽然有太精明了,会“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问题 - 如我们的教授,但也是大多数人在博弈中会被掠夺根本原因:因为不能在博弈中精明的算计好对方的策略,制定自己制胜之道。所以,我们才有1720年著名的“金融骗子”约翰#8226;劳导演的“密西西比泡沫”骗局,1860年代杰#8226;古尔德操控的美国黄金风波,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的布局,等等。人性的弱点,制度的缺陷总是为“有准备的人”和“集团”通过金融和贸易实现对他人,他国的掠夺。当然,最恐怖的是资本和权贵勾结,在这种环境下,信息和市场被扭曲,平民们只有被屠宰的命。      四.现代金融掠夺人民大众      金融市场的交易和运作原本与平民百姓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一般人收入有限,存点钱在银行是为了养儿防老。所以,无论那些有闲钱的交易者们在金融市场如何博弈,相互掠夺,对平民百姓是不相干的。但现实中,金融市场的交易却以掠夺平民为主。      首先是有闲钱的交易者们要从平民百姓身上搜刮金钱去作为交易的本钱,所以中国40万亿的GDP中工资总额才占30%多点,15万亿,而2010年仅仅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额就突破300万亿,中国的“钱财”都交易去了,而这些“本钱”不是天上掉下的,而是百姓创造的。      第二,寻常百姓被诱惑参与金融交易而血本无归。没有人能够拒绝金钱的诱惑,尤其是被罩上“合理,智慧”的光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投资致富”都是充满“理性”的宣言。加上演绎通过交易暴富的神话,什么家喻户晓的巴菲特投资故事,“杨百万”们的传奇,更让人热血沸腾,所以,2007年中国个人股票帐户超过一亿。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中,发现投身股市的个人/散户,“自以为是”的多,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智商和决策能力高于一般人,因此,当明知股市是“赌局”,他们也喜欢,还相信自己能赢,输了一把,很难收手,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打败对手,把输掉的捞回来:“只要有坚定信念,就能赚大钱”。同时,和赢的快乐相比,人们对输的感觉更不爽,所以不愿认输,“长线是金”,就给了“不输”最好的借口,当然,结果是被“套牢”。还有就是“羊群效应”,追涨杀跌勇接最后一棒。当交易成为金融市场的主流,交易就成了零和的竟局,有个一千万的赢家,就必然有个一千万的输家。交易本身不创造财富,只带来财富的转移。而要赢钱,市场上就需要更多的“有信念”的参与者。被套住了不服输,亏损了想捞回来的人会更加积极参与股市,更加喜好风险,甚至挺而走险,当然,也就更容易被掠夺。   现在的什么各式基金也是诱惑百姓被掠夺的方式。这些基金的经理是人而非神,具有人性的一切弱点,这就是为什么过去20年世界上所有的明星基金经理都是昙花一现。他们玩的是别人的钱,无论盈亏,管理费是一分不少的。事实上,作为金融创新的基金的出现,也是异化金融的重要方面。      第三,政府政策的胁迫下的间接被掠夺。我们的退休金,社保金是必须要缴纳的,在所有发达国家这些基金多和金融市场有染(谁在掌控中国的社保金?怎么管理的?月月有报账吗?),要是金融市场溃败了,百姓的退休金也发不出了。这可不是神话,希腊债务危机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少发20%的退休金。无辜的人承受金融市场上少数人败落的后果。      第四,金融市场通过交易炒作商品价格,制造混乱,危害国计民生。比如2010年中国期货市场的棉花,2007年美国期货市场的玉米,小麦。由于食品高价,2007年全球新增2亿人食品不足,但高盛等却净赚了近1000亿美元。前几天一个年轻交易员,今年34岁的Alessio Rastani在英国电视台(BBC)因揭金融交易的底而一夜走红。他说“全球市场将崩溃!世界领导人阻止不了这个局面!因为统治这个世界的不是他们,而是投资银行高盛,高盛才不在乎什么救助方案!”称所有的交易员都知道“股市要完蛋了”,“欧元区领导人到底在折腾什么,我们一点也不关心。他们到底要砸多少钱?到底要怎么救经济,我们根本不关心,因为我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趁着这个混乱的局面,能捞多少是多少。就我个人来说,我三年前就在梦想着这样的时刻了。我必须得忏悔,因为我每天晚上上床时都在祈祷,赶紧再来一场衰退吧。” 看着被吓傻的BBC主播,Rastani再爆猛料:“统治这个世界的不是各国政府,高盛才是。不过高盛才不在乎那些救市方案,也不在乎什么纾困基金。”   这就是“金融的逻辑”??      第五.民众存在银行的钱被银行用作交易本钱,赌输了银行破产。比如,1995年一个28岁交易员就搞垮了英国银行巨头-巴林银行。金融危机中,数百家美国银行破产。新近,瑞士银行交易员未经授权交易,又造成银行损失20亿美元      第六。在国际接轨中,中国政府代管的全民财富被外国资本掠夺。众所周知的例子太多,无须例举。   第七,第八,。。。。第一百。。。。金融掠夺平民之罪罄竹难书。      既然可以“钱生钱”,实在没有理由去种地,建厂。做利润率低的制造业,那有杠杆下的“资本运作”“给力”?但没了实业,一个雷曼兄弟出局,搞得2000万美国人无业,GDP减少近万亿,进而带来全球经济危机,这才是现代金融最大的罪过。   很多人盛赞金融市场融资的功能,中国的股市该是最好的典范。据数据显示,2010年A股市场实现了1.02万亿元的天量融资,其中首发融资4883亿元;再融资额5317亿元。结果如何?上证指数从2009年底的3277点暴跌至现在的2360点,跌28%。融资等于抽血。一亿老百姓被套,但却让胡润的百富榜凭空又多添了几百个亿万富豪,这是一种最合法的财富转移。      还有人吹捧金融市场的预测机制和价格发现机制。2007年美国道琼斯创新高,上证股指也冲过6000点,结果是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2011年3月棉花9月的期货价是3万/吨,现在9月了,棉花价不到两万,可见其价格发现机制也是忽悠。      五.“攻占”华尔街      从2011年9月17日开始,上千名示威者开始了“攻占”华尔街的“战役”。开始是游行,接下来一群年轻人开始在纽约证交所的阴影之下露营,现在登上了电视,“占领华尔街的行动,目前看来不但没有衰退的迹象,而且还变得愈来愈强大了”。周末有人又去“攻占”华盛顿。      无论“攻占”的成败如何(有人说这主要是由无业的年轻人集聚起来的乌合之众,各自意愿大不相同,关键是没有明确的纲领和目标,不可能成气候),但我以为其现实的和象征的意义却极为巨大。      虽然“那客户的游艇在哪里呢?”讲述的金融鱼肉百姓的故事流传多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马来西亚总理气急败坏叹息:几十年的发展,被人用几十亿美元几个星期就毁于一旦;雷曼破产后,管制金融呼声不断高涨;但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将矛头直指华尔街的金融巨头,认定金融帝国为破坏经济的罪魁祸首而进行社会的和道德的“公审”却还是第一次。      “攻占”华尔街展示了人们对现代金融的认真反思:金融不该是巫术;金融不该破坏实体经济;金融不该劫贫济富,更不该掠夺无辜平民。      “攻占”华尔街也反映了人民对政府屈从华尔街金融权贵的不满,自己走上街头声讨现代金融制度的不公和华尔街金融巨头们的贪婪与无耻。      街宽只有 11米的华尔街,是全球金融要素的集聚地,更是全球金融掠夺的大本营。这些年来,以高盛帝国为首的华尔街金融寡头们都在此运筹帷幄,操纵财富,结算世界经济,所以,“攻占”华尔街也象征着平民与权贵和金钱的抗争。      “攻占”华尔街更是对全球的警示,发展中国家在高歌“金融国际化”“创建金融中心”时,切莫忘记金融的魔性和掠夺性。以人为本,为人发展和发展为人的中国经济,尤其是决策者们需要从“攻占”华尔街中认真吸取教训,加强对以人为本的金融体系的建设,加强金融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金融为全体国民福利服务,而不是少数权贵的“提款机”,胡润富豪榜的“造富器”。更不能让对金钱的贪婪左右执政的方向,让资本成为金钱分配的基础。绝不容许金融将利润置于大众利益之上,任贪婪凌驾于法律之上。      非结束语   几十年前,我们常被教诲要“一分为二”。用这个“一分为二”,对金融的博弈本质,可以有个充满希望的拴释:既然是博弈,如果应对正确,就可以胜出。那么参与公平的金融交易(不是资本和权贵勾结操纵的交易),就有可能“钱生钱” - 偶尔赚点零花钱,在看准胜出机会时“全力以赴(ALL IN)成为暴发富。这就是金融本质“一分为二”后给你的另一面。
1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好一朵茉莉花!
热度 1 等离子体科学 2011-10-13 19:49
好一朵盛开的茉莉花! 从Tunisia开到“花儿街”了,不仅满街的“花儿”,如今竟蔓延到DC、到美国上千个城市,到英国。。。 想起笔者2009年写的文章:《 从“AIG门”看过去。。。 》——那些玩弄美国总统、政府、议会于股掌之上的花儿街大佬们,没想到今天吧? 把文章抄在这里: “AIG 门 ” 丑闻透出来的,是从上到下,从政府、国会、到华尔街的腐烂的铜臭气。 这样天下皆知的丑闻,不必在这里重复了。但是事后的发展, 却值得一 “ 探 ” : AIG 的高管们,为 “ 红包 ” 辩解说:我这红包不是要奖励 “performance” 的,而是为了留住人才的 “ 人才留用 bonus” 。 原来天下还有这样的道理:一群人忙活着(比如放焰火啥的,当然也可以是因为做俯卧撑而起)把什么 VC 或是 CV 大楼给烧成一堆碳,然后向国家申请救济重建。国家可怜他们,发了些救灾重建款,他们竟然当奖金私分了,理由是要留住这些人才!因为他们在导致大楼起火燃烧方面显示了 “ 卓越的才能 ” ,千万不能让他们流失了。 这不是笔者编出来的 “ 童话 ” ,正是 AIG 的高管们的逻辑。 AIG 的高管厚着脸皮(也可能没有,因为从电视上看,他说这话的时候明显地脸红了)说出的这样无耻的话,还可以忍受:他们毕竟是资本家。而资本家的本性如果不贪婪,怎么会积累起他们的 “ 资本 ” ? 而美国的政府呢?当初给 AIG 注入资金的时候,为什么不说明白了,这钱不能给他们“发奖金”?还有,美国的国会呢?他们干嘛去了?民主制衡的机制哪里去了? 有“帮闲”的经济学家(其实应该叫“帮无耻”的)出来说,这体现了美国的“契约精神”:发奖金的合同是一年前的,虽然现在拿了纳税人的钱,但也不能逼着 AIG 单方面撕毁合同。人们不仅要问:当初联邦注入资金拯救 AIG 的时候干嘛了,为什么不告诉 AIG 上上下下那些高管和需要“人才奖金”才留得住的“精英”们,如果你们不取消那些发奖金的合同,就不救助。 AIG 要是倒闭了,你饭碗都没有了,还什么奖金?! 继续有人帮闲或无耻:那是当时疏忽了,没有注意,结果给人钻了空子。现在既然已经这样了,就得遵守合同。 果真如此吗? 3 月 17 日 CNN 的报道( Bonuses allowed by stimulus bill ),值得一看:当初的联邦刺激经济法案( Stimulus Bill )里不仅没有“不能用政府的钱发奖金的条款”,而且特地说了:允许发奖金!!! (原文在: http://www.cnn.com/2009/POLITICS/03/17/aig.bonuses.congress/index.html ) 这里说得明明白白:美国的议员们不像那些“帮闲”经济学家说的那么愚蠢,什么疏忽、让人钻了空子。他们当初制定刺激经济法案时,早就想到了这一出。为了防止接受政府资金“救市”的企业通过发奖金把纳税人的钱放进自己腰包,参议院通过一项得到两党支持的修正案,阻止那些获得联邦援助的公司发放奖金。但是,当法案在白宫和众议院闭门谈判时,不仅这些条款 被人偷偷拿掉了,而且加进了让 AIG 有豁免权的一些条文 。 在接受 CNN 采访时,民主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 Chris Dodd 否认自己做了此事,说他不知道那些条文是如何被塞进法案里的。 Dodd 说 “ 我当初起草的文件里,不是现在的那些话。 ” 民主党其它国会领袖们也都否认是他们搞的鬼。 奇怪的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所有的人都说不是自己干的,但是不仅原有的限制条款不翼而飞,而且给 AIG 发奖金开绿灯的条款被悄悄地塞了进去!!! 这——也太“ CNN ”了吧? ++++==== 转过天, 18 日,故事有了新的版本: Dodd: Administration pushed for language protecting bonuses (原文在: http://www.cnn.com/2009/POLITICS/03/18/aig.bonuses.congress/index.html ) 民主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 Chris Dodd 出来打自己的嘴巴子了:承认这一“偷梁换柱”的把戏是他所为! 为什么?他说是因为白宫施压的结果。到底真相如何,好戏恐怕还在后头。 而这一切,据说后面还有 Goldman Sachs 的影子。 美国政府——国会——华尔街之间的利益相关和互动在这里揭示得清清楚楚。想知道资本主义是怎么回事?这是比课堂上不知生动、形象多少的好机会。
个人分类: 假语村言|4042 次阅读|2 个评论
占领华尔街的民众为何如此愤怒
热度 3 lcguang 2011-10-11 16:03
9 月 17 日 ,美国爆发了持续几周占领华尔街运动 . 参加这一抗议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 光是纽约就有上万人 ; 波及的城市也越来越多 , 以前有五十多个城市的民众纷纷响应 . 美国民众为何如此愤怒 ? 一 . 赌徒肇事 , 政府救助 , 民众更遭殃 两个赌徒 , 一个赌房贷违约率上涨 , 另一个赌不涨。 结果违约率涨了 , 赌不涨的亏不起 , 于是得到政府救助。 有这样的怪事 ? 有 ! 赌涨的是美国最厉害的投行高盛集团。赌不涨的是从事保险和金融服务的美国国际集团 AIG, 政府为什么要救助呢 ? 因为 AIG 牵连其他机构太多, 据说是大到不能倒。 但是 , 政府救助 AIG 的钱相当大的一部分第二天就流进高盛的口袋 . 奇怪吧 ? 更奇怪的是 : 不久高盛大发奖金 , AIG 也大发奖金 . AIG 为什么要大发奖金 ? 老总说要留住人才 ! 难道是要奖励埋炸弹导致金融危机的人才 ? 是金融机构之间的豪赌加重了危机的严重性。有个叫 约翰 · 保尔森的对冲基金经理因为想做次贷债券找不到对手, 于是找到高盛,自称把客户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高盛,不仅帮 约翰 · 保尔森找来冤大头 , 自己也找了更大的冤大头 AIG, 通过衍生产品(并不需要真的次贷),大肆做空次贷债券。这样看来,政府的救助岂不是在为豪赌圆场? 美国很多有识之士曾多次提醒美国监管机构高杠杆衍生产品的危害性,希望严加监管,但是一再遭到华尔街但反对? 为什么反对?因为衍生产品存在暴利,奖惩不对称使然!赚了,管理层多分奖金, 亏了, 管理层一毛不拔! 政府那么多钱花出去了 , 危机消失了 ? 没有 , 几年来 , 房价跌得更低 , 失业更严重 . 政府不得不提高国债上限——那就是多印钞票,使得物价更高, 老百姓收入相对更低。对此,美国民众怎能不愤怒! 二.保尔森救助背后的真相 有个记录片叫 The Inside Jobs, 翻译成中文叫《监守自盗》。它告诉我们,为什么美国政府在让雷曼倒闭数小时后出资 800 多亿(后来增加到 1800 亿)救助了 AIG ? 原来负责救助的美国财长亨利 · 保尔森(这是一个更有名的保尔森)来自高盛, 2005 年受小布什邀请担任美国财长。雷曼是高盛的竞争对手,场合高盛长反调,而 AIG 是亏钱给高盛的冤大头。如果不救 AIG, 高盛赌赢的钱就拿不到。 AIG 原 CEO 在压力之下辞职,被保尔森找来的人取代,而这个人就是自 2003 年以来一直是高盛董事会成员的爱德华•利狄。为什么?无非是要让冤大头赔钱给高盛更利索。 保尔森 1972 年在 五角大楼 担任助理 国防部长 的助手, 1974 年加入高盛。 是高盛给了保尔森荣誉、地位和财富。 保尔森在高盛任职 32 年期间,积蓄了超过 5 亿美元的资产。光是 2005 年,保尔森的年薪就高达 3830 万美元。就在保尔森即将履新、离开高盛之际,高盛董事会又特意准备了一份 1870 万美元现金的 “ 大红包 ” 送给保尔森。 保尔森的救助方案,充分显示了他的“职业道德”和“江湖义气”。但是保尔森是美国的财长,救助的钱是纳税人的钱啊!真相传开后,美国民众怎能不愤怒? 三.石油——高盛和小布什之间的纽带 2008 年 3 月, 美国石油期货达到 116 美元一桶,小布什仍然宣称要加快石油储备, 理由是要应付伊朗问题。我那时就感到奇怪, 美国是石油最大进口国,石油涨价显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为什么小布什反而希望石油涨价呢?我那是就猜测,是因为布什家族从事石油开采行业,屁股指挥脑袋(参看 http://lcguang.blog.hexun.com/23843431_d.html )。不久我看到美国人写的书《布什家族的战争》,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布什家族和石油的关系。 老布什父亲就是钢铁好石油大亨。老布什 1951 年与人创办石油开发公司, 1956 年至 1964 年是休斯敦扎帕塔近海石油公司总经理。 小布什和小布什二弟都经营过石油公司。 虽然小布什经验石油公司一次又一次失败, 但是一次又一次得到更有钱的人石油大亨支持(按书上说法,这些财团是看在老布什的份上)。后来所有的人都亏了,只有小布什最后拿钱走人了。可以说,小布什一辈子中大部分时间都希望石油涨价。 高盛从 2002 年到 2008 年,一直看多做多石油期货。虽说石油涨价主要是需求增加的原因。但是油价超过 100 美元是不太正常的。美国是石油最大买家,推高油价更是不正常。 但是小布什在油价超过 115 美元的 2008 年 3 月还说要增加石油储备(直至 2008 年 5 月才在多方压力下同意停止增加石油储备)。高盛那时候预测说油价还会上 200 美元。可见高盛和小布什配合密切。小布什的副总统切尼在战争和石油问题上和小布什也相当一致,原来他也经营过石油公司。 我不认为小布什是为了自己的石油资产升值,但是,我相信小布什是借机偿还帮助过他的石油大亨的人情,他和亨利 · 保尔森有类似的“职业道德”和“江湖义气”。 算一算吧,因为炒高石油,美国人多付了多少冤枉钱?如果真的如《布什家族的战争》一书所述,美国人为战争付出的代价更高。想想这些,美国民众怎能不愤怒? 四. 美国政府和高盛之间的旋转门 高盛有着和政府拉关系的长期历史,有人戏称高盛和美国政府之间存在旋转门, 这边出来那边进去。 除了亨利 · 保尔森, 乔舒•博尔顿类似,他曾经担任老布什的白宫幕僚长(总统办公室最高长官)。后来进入高盛,担任伦敦高盛国际部负责法律与政府事务的执行主任。 再后来又担任小布什的总统助理与白宫负责政策的副幕僚长。 更早的美国财长鲁宾 1966 年加入 高盛 的 风险套汇部 , 5 年后成为合伙人,后来在克林顿人总统期间,担任美国财长。 1999 年,在他和克林顿的支持下, 美国金融界在花了 30 年时间、 3 亿美元的游说费用后,终于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禁止公司同时从事投行和银行业务) 。 鲁宾离开了 克林顿 政府便在 1999 年 10 月加入了 花旗集团 ,担任副总裁。鲁宾的财长继任萨默斯是鲁宾的学生,现在又被奥巴马提名为 国家 经济 委员会主任。 从高盛出来到政府任职, 或者从政府出来到高盛任职的人太多了。为什么加强金融监管的呼声总是落空?因为华尔街大佬对政府的影响力太大了。制造金融危机的华尔街大佬不但没有得到应得的惩罚, 反而在退位的时候拿大钱走人。 2010 年,华尔街效益稍许好转,高盛、 AIG…… 又大发奖金。 现在奥巴马推出金融监管改革方案,还是受到许多国会议员的阻拦。美国民众对政府太失望了。 五.白领劳动异化——反思资本主义 关于经济危机,也有人指责那些失业者和破产者说:“你们懒惰、没有挣钱能力还要住好房子,次贷债券就是为了满足你们的要求, 你们不能光指责华尔街!” 虽然我相信少数人是因为懒惰, 但我相信大多数人不是。为什么在信息革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之后, 创造财富更容易的时候,普通民众反而挣钱更难?中产阶级反而不断减少?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 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 - 哲学手稿》中提出工人劳动异化——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效益提高,劳动者越来越处在不利地位。原因是:机器代替了人力,劳动力过剩,劳动者创造了对自己更加不利的对象,劳动只有带来痛苦。马克思后来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以利润为目的,产能过剩和劳动者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故有的矛盾。共产主义生产以人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人在劳动的同时也是享受。 虽然马克思的解决方案未必正确或完善,但是他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还是看得很清楚的。 我在经济危机之前的 2007 年就写过一篇文章《 白领劳动异化 ―― 信息革命 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 http://lcguang.blog.hexun.com.tw/13804346_d.html ) , 2008 年写过一篇文章《 经济危机的根源: 信息革命 和 白领劳动异化 》(收录于《股市幸存者如是说》,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年)。我以为, 1929 年开始的西方经济危机是以内燃机和电动机为代表的产业革命的结果,当前西方的经济危机是以电脑、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的必然结果。因为以利润为目的,企业只要不赚钱,就会关闭, 或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加重了本国失业问题。 货币增长比民众工资增长快,超级富翁的财富增长也比民众工资增长快。富翁发财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因为效率提高, 比如互联网带来的效益提高; 另一种是因为资源增值,比如矿山和土地增值。我曾经写过文章, 说明科技进步如何带来资源增值( http://lcguang.blogchina.com/45777_list_1.html )。 无论哪一种, 都对无资产的劳动者, 特别是普通白领更加不利。效率提高使普通白领被解聘的危险更大,资源增值, 特别是房价上升使得要成家立业的年轻人更加艰难。还有一些富翁是靠权力、关系网、或垄断地位(可看做是另一种资源)发财。 这真是华尔街大佬的发财手段。他们没有冒险创业,很少承担市场,却拿走普通劳动者百倍千倍的财富。 那些资本大佬给穷人贷款买房并不是因为同情穷人,而是因为要从未来赚取利润。次贷债券隐藏并延缓了危机的到来, 但是由于华尔街贪婪,最后却放大了危机。穷人如果不小心或者运气不好,不但输光现在,还会输光未来。华尔街民众只所以如此愤怒, 因为这个社会让他们看不到好的未来! 公平说来,要说推动技术进步, 资本主义效率高;但是一旦技术进步停滞了,资本主义可能反而不如社会主义。至少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不会因为不赚钱而关门。如何兼取两者之长,值得探索!
个人分类: 经济学|2562 次阅读|4 个评论
奥巴马完了,美国完了,华尔街完了
热度 3 xupeiyang 2011-10-9 13:26
完了,完了,完了。 美国:“占领”蔓延 华盛顿爆发冲突 http://news.cntv.cn/world/20111009/107659.shtml 李斯特菌感染在美蔓延 已致死21人  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说,全美已有24个州报告了李斯特菌感染病例,死亡人数21人,感染人数升至109人。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3510.shtm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2438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爷、大娘们,华尔街和你们有仇吗?
热度 7 yangfanman 2011-10-8 15:12
大爷、大娘们,华尔街和你们有仇吗?
郑州市民集会支持美国占领华尔街活动 http://slide.news.sina.com.cn/s/slide_1_2841_19543.html#p=1
个人分类: 记录社会|3266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笑翻:占领华尔街抗议打出中文标语
热度 2 yzhang111 2011-10-4 09:17
[转载]笑翻:占领华尔街抗议打出中文标语
转载自《万维读者》
3588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美国数学博士年薪可超过24万美金
lysyxcs 2011-8-29 17:41
“学习数学等基础科学,其实很有前途。”丘成桐表示,很多家长和学生不了解数学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其实,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在实践生活中到处都有用武之地。 很多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去大学教书,待遇不错,而且可以利用较多的时间做研究。“如果喜欢作研究,在大学当教授,会觉得很舒适,一点都不会觉得辛苦。” 除此之外,丘成桐表示,由于数学专业的毕业生有很好的计算和分析能力,很多科技企业,以及华尔街的金融机构都需要学数学的学生。“在哈佛大学数学系当系主任的时候,差不多隔几个月就有华尔街的人打电话来,让我给他们物色几个数学系学生去工作。” 丘成桐介绍,在美国,大约每年有1000多名数学博士生毕业,除了留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搞基础研究外,有相当一部分人进入工商界工作,最高的年薪超过24万美元。 在丘成桐看来,对基础科学的重视程度犹如一个国家对科技的长线和短线投资。短线无非是利用已经成熟的技术,大量生产,使经济起飞。但是如果长期只注重这种建立在依赖国外科技基础上的投资,那么经济的起飞只能是短期的,对一个国家来说也顶多只能维持小康的局面。“既要有短期见效的投资,更要有长远的投资。” 丘成桐说:“要支持一个很好的数学系其实并不需要很多经费,而且投资一定会有回报,但可能在若干年以后。”“现在中国数学家的数量与素质,与先进国家相比还差很远。”丘成桐认为,培养数学家,关键要营造好的学术环境,可以让他们全心全意做学问。 “凡是对基础科学有重要贡献的科学家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丘成桐指出,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学校大都以训练工程师的模式来培养人才,对思想活跃的学生采取矫正的态度;学生以考试升学为主,只学习考试范围内的内容,对考试外的内容不感兴趣,也没时间学习;发表论文不敢尝试新的内容、探索新的问题,导致中国的论文大多陈陈相因、少有新意。 “老师要培养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而且老师本身要对该学科有所深入。”丘成桐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 为此,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今年启动了以陈省身、华罗庚、许宝騄和林家翘四位数学大师冠名的讲座,每年邀请数学领域最顶尖的学者来清华作报告。 自该中心成立以来,招募世界顶尖人才也一直是丘成桐极力推动的工作。 “一年多来,成绩还不错。”丘成桐表示,由于中国整体实力的增强,不仅很多华人回国,也有非华裔的学者来中国发展,“在从前是不可能考虑的”。比如,今年该中心引进的密歇根大学讲席教授JohnErikFornaess,将全职来清华工作。 “传承清华杰出校友学术精神的同时,让学生有机会面对面接触大师,接触最前沿的学问,这对培养下一代国际数学界带头人很有帮助。”丘成桐说。
7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该是向德国学习的时候了
liaodehua01 2011-8-28 17:34
作者: 朱伟一 2011-02-23 21:19:48 来源:南方周末 德国人或许没有华尔街这样花里胡哨的创新,但质量优异也能胜出。 德国运气好。中国经济增长快,而德国所生产的许多产品正是中国所需要的。豪华汽车、精密仪器和车床,乃至婴儿用品,都深受中国顾客的欢迎。中国高级官员的正式配车也是德国的品牌“奥迪”。日本与德国的产品有重叠之处,日本与中国离得近,对华贸易本来更有优势。但日本短视,缺少政治智慧,尽做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所以德国走运,有了更多的商机。 但德国也不完全是凭运气。德国的产品非常精良,比中国的好,比美国的也好。德国的技校教育保证了其产品质量。德国孩子10岁或11岁便开始分流,五分之二的学生有可能考上大学,而另外五分之三的学生进技校学习,半工半读。德国共有35个技工行业,从园艺到吹玻璃,应有尽有,是行行出状元,保证了蓝领工人的技术水平。读书是件苦事,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或适合读书的。技校教育让雇主和学生各得其所。 发达国家中只有德国保留了学徒式的基础教育。传统方法未必不好。从概率上看,传统方法经常优于创新方法。如果传统方法已经续存了数百年,甚至是上千年,从概念上说,现代人忽然找到更好办法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也有人反对德国的分流教育,理由是孩子分流过早,尚看不出孩子日后的潜能和兴趣,选择技校的孩子大多来自移民或比较下层的家庭。可是古今中外,大学,尤其是有名的大学,从来都是权贵子女云集的地方,并不是优秀学生优先的地方。德国技校成功,关键是贫富差别不大。德国技工的收入与白领或官员的收入之间的差别不大。 劳资关系德国人处理得也比美国处理得要好。德国的工会要比美国的工会强大,而且德国的经验证明,工会和企业可以是共存共荣的关系。金融危机来势凶猛的时候,德国经济也下滑。但德国厂家并没有大规模裁人。厂家留住了工人,而个人则少拿工资。德国用人单位实行弹性工作制,订单多的时候工人加紧生产,订单少的时候工人都休息,推出了德国版的“忙时吃干,闲时吃稀”。 美国的最新发展是,公立部门的员工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对他们采取的政策。其实,美国的劳工早就应该抗议了。美国一个好端端的国家,被华尔街借助资本市场弄得鸡飞狗跳,鸡犬不宁。但美国的老百姓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共和党人当选州长的几个州已经对工会举起了屠刀,要减少公立部门员工的工资,取消集体谈判的权利。奥巴马总统也出来表态了,公开批评共和党州长们“攻击工会”。 美国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在大分奖金,而普通员工要么失业,要么面临更差的待遇。这种经济制度显然是有大问题的。 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德国也堪称优秀,至少是比我们做得要好。2011年1月份我们的居民消费价格涨4.9%。有人质疑居民消费价格涨4.9%是做了手脚,被故意压低了。我觉得这种争论是转移了斗争大方向,故意造成错觉,似乎4.9%的通货膨胀率就不是问题。通货膨胀势必扩大贫富差别。通货膨胀实际上就是杀贫济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富人才能直接或间接地从银行借得巨额贷款,而货币贬值无疑意味着他们可以不还钱或是少还钱。 发展资本市场的必然后果是通货膨胀。我们的央行要求银行提高储备金,但另一方面我们的银行又在搞“融资融券”(“借钱炒股”的诗意表达),还有什么金融期货交易——都是资金放量的游戏。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单个合约9个月收入40亿。沪深交易所坐收超百亿,内地三大交易所吸金178亿。资本市场如此火红,怎么会没有通货膨胀呢?德国对资本市场远没有我们这么痴迷。不错,没有资本市场也会有通货膨胀,但对于通货膨胀来说,资本市场至少是雪上加霜。 德国人或许没有华尔街这样花里胡哨的创新,但质量优异也能胜出。德国凭借其优异的工程、技术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抢占了很大份额,2010年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6%,2011年也会有2.6%(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不一样,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很大一部分是国内拆迁生产总值)。优秀比创新更加重要。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上一页 1 下一页
147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新任驻华大使自己买咖啡想到的
热度 5 SNPs 2011-8-18 09:23
下班回家的路上听到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节目讲中国微博上热传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自己背包在星巴克卖咖啡的照片,并且有几万人转,评论。“没官架子的官让中国百姓感到新奇”,这是华尔街报中文版的有关报道: 这让我联想起几年前我写过的 一篇博客,讲三次陪同阿拉巴马州州长访问中国的感想 。那篇博文中有这样的描述: 也许是多次竞选训练出来的 ,Bob Riley非常平易近人。和你谈话时,他通常站得很近,大概一尺左右,非常专注地听你讲话。谈话通常是问话多:“你在做什么?我能帮你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我从没有听到他有过训话式的谈话,也很少对你的见解进行点评或发表意见。和他交谈,我没有向“领导”汇报的感觉,非常放松。这让我很有感触。如果我和国内的省长或省委书记交谈,我一定会紧张。这又是为什么呢? 自我分析起来,见到官员紧张的原因可能有三:官员本人让我紧张;我自己紧张;他周围的人让我紧张。 官员讲话时的神态,语气,可能会给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传达出一种压力;自己觉得身份低微,不适合高官的场合;高官周围的人对高官的态度会传染给我,让我紧张。而任何紧张的真正原因都是对某种预期的,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的恐惧心理。 那么,我到底有什么好怕的呢?为什么和Bob Riley在一起时,我就又不“怕”了呢?是有些官员让人生畏?还是Bob Riley太随便了? 对这个问题,我还没有答案。不过我想,很大程度上,我的紧张心理是受了其他人的影响。因为,我没有理由紧张。 新任大使没有官架子,让中国的平民感到新奇, 更对比出中国官员的高高在上。一个县官,一个校长,一个能管三个人的官,都会有一个人给他买咖啡(泡茶)!这样的官,怎么能有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呢? 这是官员们高高在上?还是下属们把他们捧上天去的?怪他们,还是怪我们?何止是对官员?对院士不也是如此吗?归根结底就是没有“人人平等”这个概念。每年季节性地讨论诺贝尔奖,院士评选的悲喜剧,不也反应着“下等”科学家对“上等”科学家的羡慕和妒忌吗? 在发出社会风气不好,制度不好等等等等的抱怨以前,是否该先检讨一下自己?我们为什么自觉不自觉的就先把自己归类到“下等”里面去了?为什么不能平等的看“他”。 把他人看高往往是因为把自己看低了的缘故。改变别人的视角,还不如改变自己的心理标准更容易。 我没有去忽视社会存在着的种种不平,我只是觉得努力改变自己,相信自己,提高自己,比所有的抱怨都有用。我们在抱怨的时候,不是把高人往下拉,就是把下人往更下层推,就是没有在改变自己。 大使并没有比他在美国时更加平易近人,中国的官员们也没有因为大使的到来更高人一等。改变的,无非是中国百姓的视角而已。中国的百姓们好像突然发现:原来,我们对官员本来是可以平视的!
个人分类: 教己育人|5876 次阅读|4 个评论
商学院
whyhoo 2011-8-8 12:47
这些天又对管理学感兴趣起来。天天晚上看《金融时报》到凌晨五点多钟,我现在的生物钟也是慢慢西化了,白天睡觉,晚上学习。《金融时报》里的商学院版块还是我很感兴趣的,我也下了一些哈佛商学院的资料在看,说心里话我是真的想转读MBA,就是学费太贵,没办法只有自学了。商学院交的东西还真是杂,金融、营销、管理等等课程很多,还有一大堆案例分析。哈佛商学院两年要分析800个案例,学员每天要学习十几个小时,这么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一般人如何承受得了,要不华尔街的高管中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精英出自哈佛商学院。商学院训练出来的学生视野比较开阔,团队合作能力也比较强,案例分析法教出来的学生也具备了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管理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的彼得·德鲁克就是一名管理学实践派,他写了三十多本书,备受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等著名CEO的推崇。但德鲁克很少在学术期刊上发文章,他的追随者们在学术界也没什么很高的地位,他认为管理思想只有被企业所采用才是有价值的,为了在学术期刊上发文章而加一些数学公式是没有意义的,我很认同他的观点,学以致用才是为学之根本!
1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初识VC
whyhoo 2011-8-8 12:46
大三就开始接触VC(风险投资)了,那时只知道硅谷赫赫有名的红杉资本,像Google、Apple、Cisco等现在你所熟知的知名IT企业在它们的成才初期都获得了红杉资本的资金援助,演绎了华尔街的一幕幕高科技创业神话。最近一段时间转贴了很多关于VC的帖子,我对VC的热情是有增无减。如果你梦想着创业,那VC会祝你一臂之力。硅谷的很多精英,他们在卖掉了自己的公司后就开始做VC,或者是天使投资人,帮助更多的创业者实现他们的梦想。如果没有VC,百度、阿里巴巴、新浪、搜狐、腾讯、盛大这些国内IT巨头也不会像今天这么如日中天。沈南鹏、张云帆、邵亦波等斯坦福、哈佛的MBA们在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后纷纷加入VC的行列。雷军、周鸿伟们也退出了自己的公司,开始扮演天使投资人的角色。做VC可以接触不同的行业,只要是该行业有好的盈利模式,有着高比例的回报,VC就会出现。天使投资人则更关注创业初期者,他们往往会提供启动资金,像Google就是得到了红杉资本的20万美元资金逐步发展壮大的。一个故事一笔资金,财富神话在不断的上演着。TMT行业历来是VC最为关注的行业,互联网泡沫时期引来了多少VC的热钱,那段时期至今让人怀念,互联网的冬天不知还有多长时间。现在的金融危机让创业者的冬天变得更加的寒冷,VC们纷纷减少了投资。我还是应该对天使投资更多的了解些,它确实充满了魅力。
12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马乾宁:美国债务危机真的让中国束手无策吗?
热度 1 Geophoenix 2011-7-29 00:30
马乾宁:美国债务危机真的让中国束手无策吗? 华尔街的金融专家们认为美国债务危机让中国束手无策 只能祈祷美债保值。难道美国债务危机真的让中国束手无策吗?不是。 而又如中国的外管局根本不懂金融的本质。中国的外管局的如下说法:有观点认为,我国外汇储备是企业或个人用实实在在的商品、能源、资源以及隐性的环境代价换来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外管局对此表示,外汇储备是由人民银行通过投放基础货币在外汇市场购汇形成的。在人民银行买入外汇的时候,已经向原外汇持有人支付了相应的人民币。换句话说,外汇储备形成过程中,企业和个人不是把外汇无偿交给国家,而是卖给了国家,并获得了等值人民币。这些交易都是出于等价和自愿的原则,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在外汇和人民币兑换时已经实现。 狼心狗肺的外管局?什么叫货?什么叫货币?什么又是纸币?说外汇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的外管局你搞明白了吗?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是货币符号你明白吗?外汇也仅是货币符号你明白吗?没有货的实际流通,交换怎么会有货币符号的纸币?没有货物的出口人家会给你美元外汇吗? 中国应该拒收美元 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人开动印钞机发行美元,自己人为的把美元信用贬值。反过来去要求中国升值人民币,来适应美元滥发而造成的美元贬值。所以美元货币的信用已经不可靠,我们应该拒收美元信用货币,而不是和他谈什么汇率升值问题。 美国就是这样一个邪恶的国家。——当他需要土地的时候,他去屠杀印第安人。当他需要劳力的时候,他去贩卖黑奴。当他需要资本渔利的时候,叫你开放金融市场。好叫高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他需要白得世界资源的时候他可滥发美元。用纸张纸币换回世界的资源。 废掉美元——美元国债转圆法,重建新的国际货币。 美元国债转圆法 .纸币的实质是人们以信用的方式达到实现物品交换目的信息。就电子货币而言就更是信息化了。现在国际上流通以美元为结算工具的货币,而这个信息或叫信用的制造者觉不受国际社会的限制。美元信用成了美国金融霸权渔利世界的工具。各个国家为了从本国外得到物品必须已出售商品的方式获得美元的信用即美元纸币或电子货币。而美国就是靠着发行美元信息无偿的得到了商品。而大家以美元买回的美元国债恰恰体现了我们白送给美国的商品已经被美国消费了的价值。 转圆法是从鬼谷子的《本经阴符七术》而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搜到,在此不赘述。周小川提出了一个超主权的国际货币设想,怎样实现它?我认为就是从各国现在持有的美元国债入手。他是一个大家认同的信用基础。美元国债持有国家联合起来,封存美元国债。转而发行新的国际货币。既是把手中的美元国债的信用白条变成了可流通的.可购买商品的新货币。因为是美元国债持有国家的联合,大家就是以原来的美元国债入股的方式成立的新的国际货币的股东国家。前面说了,美元国债体现的是我们已经被美国无偿消费的物品价值,所以说这些新发行的国际货币就是在我们自己的物品上建立起来的信用价值。就是说真正变成我们自己的钱。如此世界各国不再受美元奴役。 新的国际货币出现后,个国家的货币都和这个中间货币交换。各国本币只在本国流通。各国货币不能直接交换。这样形成的就如同每个人呼吸空气一样。新的国际货币就如同各国共同呼吸的空气。实质上在一个独立的货币体系内,引进外资而不是对应着相应的实物价值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单纯外资信用只能换成本国货币在国内流通,所以增加的仅是本国的信用通胀。正因为如此,各国就应该不允许如现在的国际游资进入。国家之间的交换与国内商品的交换形成两个独立的系统。而这个系统的中心各国央行就如同每个人的心脏。 现在讨论人民币升值与否都是错误的。实际上我们还有另一条路可走——创新国际货币。这个方法因为和美元国债相联系故此叫美元国债转圆法。我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均持有美元国债。现在看看就是美国的信用白条而矣,没有偿还的日期。怎么办?就需要这些美元债权国联合起来,封存美元国债,在这些国家的联合信用基础上发行新的国际结算货币。本质就是美元国债白条信用的转圆流通。国家的联合信用建立新的国际货币银行入股方式就是持有的美元国债。参加国货币限于国内流通,由央行成立进行国内货币与新国际货币的交换中心,形成货币的双循环体制。就如同人体与外界交换是肺循环,而体内交换是体循环。必须看透钱的本质,钱对一个独立的货币发行体——央行而言就是信息,促使物流的信息。不是对应这购买国际商品而简单的引进外资信用不起任何作用。简单的外资信用引进还不如我们自己印钱呢。白让人家转走了利润。 转圆流通美元国债的方法其实并不新鲜。我也是根据现实生活得来的启发。还记得改开初期,有些地方政府收农民的粮食或叫农民出劳务工给农民打白条吗?农民没得到钱,而得到的是政府的白条。农民要买农资入化肥等怎嘛半?就用政府的白条支付。还有一些地方婚丧嫁娶来往的礼钱都用政府白条。这可是从前报纸上报道的。只不过农民只是简单的流通了白条而没有转化成新的信用凭证。对于美元国债的转圆法就是要实现新的信用凭证式转化,创新出新的国际货币。如果新的国际货币出现,势必压缩美元成为一种美国的国内货币。这样美国人的国际交换就要拿实物出口换回这种新的国际货币,这也是还原先美元债的方法。只有他们还清了原先的美元债新的国际信用联合体他才能加入。新的国际货币成为彻底的超主权货币。想周小川倡议的超主权国际货币为什么不好实现?因为没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基础。现在我们把美元国债作为一个价值认同基础,就如同当年的农民流通政府的白条。因为政府的白条是农民的共同价值认同基础。
个人分类: 社会经纬|2755 次阅读|4 个评论
金融危机的病理学启示
techne 2011-5-16 14:21
金融危机的病理学启示 王 键   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全球经济早已开始复苏。但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还是很值得琢磨的。而且,危机虽然结束,但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还远未结束。套用一些经济学家的说法:结构的调整没有完成,那么危机也就并没有真正结束,只是把恶果压抑和延迟到未来的年头而已。   我们先来看一下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这其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内部的因素,也就是美国内部的一些政策导向和金融创新的工具,刺激了金融泡沫的产生和扩大;第二个层面则是外部因素,包括国际秩序和其他国家的干扰因素,这些外部因素在客观上导致美国的金融泡沫被进一步放大,最后导致泡沫发展到前所未有不可收拾的地步。   从美国内部看,此前美联储自由化的政策导向为金融泡沫的产生提供了大环境。2000年纳斯达克的IT泡沫破灭,导致美国出现通货紧缩,2001年又意外发生了911事件。此后美联储为了刺激经济,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外加上高度发达的金融业缺乏有效监督而不断进行“带毒”的创新,结果催生出了以房地产泡沫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泡沫。直到2008年泡沫破裂危机爆发。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集团暴露出了在缺乏有效监督之下不择手段去追逐利润的资本“邪恶”本性。很多金融衍生品,打着“创新”的旗号,但其实质内涵根本就是有问题的。这样一种恶劣的不良的创新,在过度自由化的气氛下缺乏来自外部监督之下的有效监管,最后是愈加膨胀。过热的经济不断制造出大量虚假资本,货币和资本的泛滥,就如同人类器官或局部组织在出现问题后,细胞和体液不断失衡,最终造成人体组织的“肿胀”。   另一个与自由化相反相成的美国内部因素,则是以“两房”(房利美和房地美)为代表的私企盈利模式同政府福利导向相结合的政策趋向。在危机爆发之前,两房也大量牵涉进次级贷款业务。一方面,美国是奉行着自由化的政策,但另一方面,美国的政策又导致两房大量为没有能力还款的购房人提供借贷担保。也因此,次贷危机爆发后有人就批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简直像是个“社会主义者”,批评美国的政策导向是过于福利化的“社会主义”行为。两房源于罗斯福新政,1938年美国政府创建了“房利美”。此后为加强竞争,1970年又建立了“房地美”。早期的房利美完全是个国有公司,后来进行了私有化。到危机之前,两房是一种公私混合的经营方式,基本上是国有授权但经营自主。两方承担的政策目标也是公私混合:除担负为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提供流动性的重任外,按照《1992年联邦住宅企业金融安全和健全法》,还包括以下3个住房目标:1、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目标:为中低收入家庭购买住房提供贷款支持;2、特别可支付目标:为特别低收入家庭,或低收入地区的低收入家庭购买住房提供贷款支持。3、服务水平较低地区目标:为少数族裔等购买住房提供贷款支持。两房的福利政策导向,在客观上也加大了贷款业务的风险。而两房本身又具有国有特征,垄断了美国新增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中90%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国有模式和政府的支持就放大了两房的风险偏好。根据秦晖先生从政府权力和公民福利两个维度对西方决策行为的界定和区分,这就如同“反尺蠖”效应一般,同时过度偏向于自由和福利,而低估了风险(参见2009年4月秦晖先生在燕山大讲堂所作题为“两种危机的互动:十字路口的全球经济”的演讲文稿)。   这种机体的肿胀,初看起来仿佛“红光满面”,但却是不可持久的。笔者以为,在一定程度上,政治经济机体的病理特征和形成机制,同人体的病理特征和形成机制具有一定可类比性。就人体的病理组织而言,在早期局部机体失衡期,组织外观看来似乎可以是更健康的,但在发育过度的肿胀阶段过后,必然会伴随着相应的“溃烂”和“消化”阶段。然而,只有消除掉反常的肿胀状况,人体才是可以持久存在的,否则必将面临整个人体机能的衰亡。   但美国的金融危机,还不单单是美国内部因素造成的。全球失衡的经济结构,也造成了金融泡沫的催生效应。   美国金融危机的催生,刚好同中国加入WTO的时间点吻合,这恐怕并不是偶然的。至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美联储维持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却没有及时收紧。虽然这不是催生泡沫的根本原因,但在客观上的确造成了泡沫的扩大化。那么,美联储以及格林斯潘为何会发生判断上的失误?这就和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及以美国为中心不断大量向美国出口廉价商品的这样一种国际贸易结构联系在一起。具体地分析(如许小年等学者就这样认为),由于当时有大量的廉价商品涌入美国市场,导致美国出现了经济虽然过热,但却迟迟不出现通胀的局面。也就是说,以房地产泡沫为代表引发了大量金融衍生品的出现,因此泡沫不断快速放大,但与此同时,美国市场上一般商品的价格,却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上涨态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胀”的信号并不明显迟迟不能确定,导致美联储没有果断及时加息,而继续维持着低利率政策,最终错过了为泡沫降温的最佳时期。而等到美联储加息调控的时候,“肿胀”状况已经非常严重,泡沫之大更是前无古人,病来如山倒。   在总体上以中国为代表,这个新兴国家构成的外部“输液瓶”不断向美国的机体输入特定的营养成分,这种特殊的全球贸易结构,反而加重了美国体内病理组织的不正常发育状况,也加剧了金融危机的症状,更是在客观上让美国的“肿胀”状态持久放大。这些从外部不断输入美国的廉价养料,并没有转化成正常机体所需要发育的组织结构,而是加速成长为病态组织的一部分。过分的营养让病体组织进一步放大,加速了机体内部的组织失衡,造成了某些组织的不断肿大。然而,最终形成的这些肿胀组织,却是在健康状况下却必然需要溃烂和加以割除的。从这里也可以理解,为何美国人“得了便宜还卖乖”,在金融危机之后开始施压,愈加纠结于人民币汇率等问题。   除了特定的全球结构刺激加剧了泡沫的放大,遭遇反恐战争也是金融危机的一大诱因。由于克林顿在发展经济方面相当成功,到他的执政末期,美国政府的财政本来是有盈余的。但小布什上台后,却突然发生了911事件。此后小布什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了两场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美国付出了相当大的人员、经济和社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断要应付巨大的军费开支,国库开始空虚。然而,由于美国地位的特殊,以及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最后在客观上造成这个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可以不断从全球吸纳财富来为美国人买单这样一种效果(如郑永年等学者就这样认为)。由于这个高成本的决策失误,伊拉克战争也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金融泡沫和危机的加剧和爆发。   以上简单介绍了美国金融危机的进程和原因。接下来笔者想谈谈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尽管中国的金融体系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开放,人民币在短期之内也不太可能成为国际货币,但仍然有一些中国需要重视的教训。   第一个教训,应当谨慎看待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其实也是技术创新的一种。笔者这个观点,恐怕和当今的主流意识形态很不吻合。现在中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谈特谈“创新”,还有什么“国家创新体系”等等。对此要澄清:并不是不要技术创新,而是究竟要什么样的创新?有些例子大家耳熟能详,比如原子弹的研发,后来招致一大批核科学家的反对,甚至最初写信敦促罗斯福要抢在纳粹之前研发核武器的爱因斯坦,在事后也为自己这一行动而感到自责。不止爱因斯坦,包括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奥本海默等人,事后都改变了看法。现如今回头再看,很难说核武器这样一种技术创新,究竟是不是件好事?类似的,在金融危机的发育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创新。那么,如果面临巨大的风险,到底该由谁来进行有效的监管?又由谁来判断这些创新是不是好的创新?这都是金融危机爆发中暴露出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和难题。   对中国而言,真正的问题可能不只在于创新的匮乏,这恐怕还只是表面的现象。就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经验来看,其实存在着大量的隐形创新行为,只是这些创新行为并不是很好的、良性的创新行为。从大头娃娃奶粉到对三聚氰胺的揭露,从随处可见的豆腐渣工程,到家乐福出售假鸡蛋的传闻,我们都可以发现一点:其实中国人根本不缺乏聪明才智,只是这种聪明才智没有很好地同社会发展和人民福利结合在一起。面对所谓创新匮乏问题,中国应当在更深的层次进行思考,不只是激发大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应当注意到怎么才能有效利用更好的社会规范来控制创新行为及其潜在的社会后果?   第二个教训,应当避免垄断集团不断做大,必须进行有效的制衡。在美国金融危机的例子中,华尔街金融集团的势力就不断做大。实际上,在危机爆发很久之前就不乏美国学者撰文发出预警(如耶鲁大学的金融学教授罗伯特.舍勒),但金融集团的势力太大,外加美国政府的自由化政策,谁都没办法,只能是束手无策。美国的权力制衡机制,国会两院,自由媒体,反垄断立法,此时悉数失效。至少在危机爆发之前没派上太大用处。可见,时代总是在不断变化,与时俱进是个永恒话题——既然政策工具没跟上时局的变化,那么就难免要为此付出代价。也正如阿克顿的名言所说:绝对的权力绝对导致腐败。阿克顿这句名言所针对的对象,恐怕绝对不限于政府。任何个人,任何组织,一旦做大之后又缺乏有效的制衡,就难免会产生出“邪恶”的行为。不管华尔街的高管们在主观上是多么的善意,具有多高的道德情操,毕竟金融集团的实质是资本的运转,一旦缺乏制衡,也就意味着资本的贪婪本性就要无节制地扩张,最终招致恶果。   在这方面,中国尤其应当吸取教训。但中国的情形同美国不太一样,中国实际上还是一种缺乏自由化的政策环境,在很多行业和部门,都存在着以国企为代表的大量垄断行为。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在不断进行着消除泡沫的“去杠杆化”,以及通过加强监管和干预来对金融行业实行“去垄断化”,肿胀在不断消除。但中国从目前看来,真正要消除经济体内部存在的大量既得利益集团和垄断效应,还是任重而道远。从某种意义上,中国的经济结构所面临的难题,与美国金融泡沫中所暴露的肿胀状况非常不同。肿胀的症状虽然很严重很致命,但事后却是可以消化和消除的。但有一种机体疾病,它的症状在早期阶段可能不那么严重,但却很难治愈,最终更是会致命——这就是癌症。   在病理学的定义中,癌症是各种恶性肿瘤的统称,其基本特征在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速度高于正常细胞,并可转移到其他正常组织中。相对于正常细胞,癌细胞具备特殊的生存和繁殖方式。人体正常细胞里存在自毁基因,条件满足时会自动瓦解。癌细胞基因片段出现变异,自毁基因失效,因而不断倍增高速大量繁殖,快速消耗掉资源和养分。正常细胞组织根本无法同癌变细胞竞争,因而逐渐遭到淘汰。癌组织则越来越庞大,甚至不断扩散,最终导致整个机体衰亡。癌组织是始终不死的,它只有通过机体瓦解的方式才能实现死亡。从中国内部的政治生理特征来看,与美国非常不同,中国在一些问题上很难进行有效的自我修复,机体内部的循环机制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内部的这种特定细胞组织,如大而不倒的央企国企,众多消耗资源的事业单位,其缺乏自我修复能力却始终不死的特征同癌变组织的症状非常类似。美国也许可以“去杠杆化”、“去垄断化”,但在中国却很难推进“去垄断化”,而中国内部更是大量存在着权力失衡现象。尽管从外表看起来,在宏观的层面,中国经济也仿佛红光满面,但这无法掩盖在微观机制上存在着众多无法修正的问题和错误。   第三个教训,不可迷信“国有”。美国两房的例子就充分说明:试图把“国有”同“私营”两相结合,把私企盈利模式同政府福利导向相混杂,未必能够取双方之优点,反倒有可能取双方之缺点。在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左翼理论家开始鼓吹计划经济,开始鼓吹国有体制的优越性,认为资本主义日落西山,自由市场走向衰亡。简单一句话,这反倒很像上世纪1930年代的墨索里尼所概括的景象:自由正在退潮。这不,由于自由化程度较低,而且市场开放度也较低,中国在金融危机中国内损失相对较小。在金融危机后,中国启动了数万亿的政府投资拉动计划,甚至已经看到了“国进民退”的趋势。但问题恐怕不是这么简单,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很多更复杂的原因,绝不是“国有”就能解决的。   第四个教训,不可滥用武力,尤其要避免军方势力做大。在这方面,美国伊拉克战争的教训是惨痛的。本来美国可以避免发动这场战争,至少也完全有能力推迟,在这次战争中更有准备也做的更好。而当时在国务院和五角大楼之间更是存在着不同意见。国务院的观点,以鲍威尔和莱斯为代表,认为对伊拉克动武是不必要的,需要克制;而五角大楼的观点,以拉姆斯菲尔德和沃尔福威茨为代表,则急不可待,坚持要对伊拉克动武。最终五角大楼还是压倒了国务院,军方的观点压倒了文官的观点。尽管在这一过程中,小布什总统是最终的决定者(部分受副总统切尼的影响),但军方干政的风险,仍然是需要警惕的。且不说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强大游说能力和政策干预能力,单就东亚的文化气氛而言,从1920年代后日本军方不断做大,最终控制整个文官决策层,随后导致日本犯下一连串的战略决策失误的过程来看:如何维持军方势力的平衡,确保决策的正确,对中国而言仍然是个非常需要警惕的问题。   第五个教训,必须转变经济结构。在金融危机之后,尽管美国、欧盟的经济都在复苏,但显而易见的:复苏之后的美国和欧盟的贸易结构,必然会发生较大的调整和转型。这种调整和转型是基于美国、欧盟内部的政策调整,它们都已经认识到,过去的那种全球贸易结构是存在问题的,是不可持久的。因此,必须进行实质上的调整。近年来,在美欧和中国之间不断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保护主义有抬头之势。甚至于,连印度和巴西也开始对中国的国际贸易问题感到不满。近期,笔者更是刚看到一则关于欧盟进口中草药的报道:根据欧盟制定的新标准,中国的中草药企业全部落马,而通过该标准的均是日本和韩国的中草药企业。这个案例应当很说明问题:美欧的经济复苏,并不必然对所有贸易对口国家有利,在经济危机后,美欧将会不断制定出台新的标准和规则,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根据贸易结构转型的要求来加以设计的。最终要实现的是,在全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建立起一种新型的贸易均衡,它也应当是一种更健康的全球贸易结构。在这种外部情况的转变中,中国只有不断激发内部的良性竞争和机体活力,实现思想观念、产业结构乃至生活方式的升级转型,才能有效参与、建构并最终融入这种新型的也更健康的全球结构。   总之,从金融危机的教训来看,机体内部的有效均衡是健康的王道。而任何均衡的打破和失效,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在短期内都必定会招致很多负面的后果。无论是肿胀,还是癌变,在这个意义上都可以理解为一种机体不均衡的后果。当然,本文无意给出某种独断的判决标准:一种不均衡的恶果究竟是肿胀,还是癌变?这一标准,最终只能从这个机体自我修复的能力中去找到:对于善于自我改进和自我修复的机体而言,肿胀并不可怕,在消化吸收之后,机体将会迎来更健康和更有活力的状态。然而,对不善于自我改进和自我修复的机体而言,问题却并非这么简单。那些由这个机体自身所无法修复的不均衡及其恶果,它只能意味着这种疾病并不是简单的肿胀,而是无法治愈的癌变。
个人分类: 时世评论|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令美国痛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转)
jiyipeng 2011-5-2 21:55
这篇文章我们如何认识? 巨国效应还是什么? 令美国痛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 miguel的博客 2010-11-16 中国的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对于美国来说是颠覆式的,既超出了他们的预期,也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所以华尔街最近攻击中国是重返了计划经济模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我认为至少在新兴行业不是这样,在新能源、消费电子等行业,中国的发展模式不仅没有计划性,而且充满了无序竞争和重复投资,完完全全属于野蛮生长。这其中政府补贴与支持是存在的,但是非系统性的,绝大部分属于GDP数字刺激下的地方政府的各自为战和相互竞争。这种发生在县域经济的激烈竞争才是中国的真正活力所在,也是宏观调控的隐忧。 2007至2008年之间,我曾经重点关注过太阳能和风电行业。当时无锡尚德光电的成功故事引爆了中国光电产业的飞速发展,迅速崛起了如天合、赛维、林洋、南京中电一大批太阳能电池生产公司,并陆续在美国上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造富神话。而刺激这个产业爆发的并不是中国政府,而是德国、西班牙等欧洲政府对太阳能发电的强力补贴政策。 从产业技术上看,晶硅太阳能电池技术只能算中技术。尚德最初融资的时候很多老牌的风险投资机构都没看上他,就是觉得技术上没有太多创新性,而当时美国的投资重点是下一代的高转换效率的晶硅电池和低成本的薄膜电池,所以尚德的初始投资来自于无锡市政府,扩张期投资来自于高盛、美林、法国巴黎银行等大投行。2007年,业界普遍认为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受制于高纯度多晶硅的产能紧张,由于中国电池厂商的迅速扩大规模,多晶硅的价格从每公斤45美元疯涨到400多美元,而且中国国内的产能几乎为零,全部依靠进口。很多权威机构预测这种不对称的供求关系将维持5年以上的时间。可是到了2010年,国内的多晶硅产能已经超过2万吨,占到了全球供应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市场售价在上半年重新跌回40多美元,而中国的太阳能发电产品已经占据了全球一半左右的市场份额。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这个局面,正是这两年多时间里,各个地方政府全力以赴在太阳能领域展开了白热化的竞争,从内蒙到江西,从江苏到四川,有条件的马上上马,没条件的创造条件上马,低价土地、电费、贷款源源不断流入这个行业,高端人才也自然追随造富大军。要不是2010年初发改委警告行业过热,今年中国多晶硅的产量将突破5万吨。美国人哀叹,形成这样一个产能,在发达国家光论证可行性就要几年。 问题不是不存在,而且环保和能耗问题还相当严重。但这样一个野蛮生长的结果对全球太阳能产业的影响是什么呢?首先是太阳能发电成本大幅下降,今年晶硅太阳能的度电成本可控制在1.5元以下,只相当于火电的5倍,比美国预期的成本下降速度快了3-5年。德国2009年对太阳能发电的补贴电价大概是3.1元/度,明年将下调13%;其次是国内太阳能电池技术及配套的逆变和储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国产配套率大幅提升;第三是美国政府大额补贴的、仍处在亏损状态的、以提高转化效率晶硅太阳能技术公司和以减少或替代晶硅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公司成为中国电池厂或晶硅厂的收购对象。美国政府着急上火那是很自然的事情。 风能的情况与太阳能的最大不同是国内需求爆发带动的产业发展。2007年中国的新能源政策公布将在未来5-10年大幅提高新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时间久了,数字不记得),而风力发电从成本上讲在所有新能源发电技术中优势最大,所以马上华北西北开始了圈地建风场的热潮。当时能生产兆瓦级风机的只有金风一家公司,到了2009年,有超过50家公司宣布开始生产兆瓦级风机,多家公司还搞出了3兆瓦的风机样机。2008年中,中国的风机制造商如华锐、东气、明阳的产能全部饱和,各个风场都追着制造商下订单;2010年初国电联合动力的高管告诉我,行业竞争已经过于激烈,风机整机的毛利由30%降到了10几个点的制造业平均毛利。这期间仍然是地方政府的强力推手在发挥作用,制造厂商成了他们争抢的香饽饽,只有去投资建厂,给地给政策给订单,只到逼得中央政府开始出台控制措施,制止行业过热。 几年下来,风电整机的行业状况是:国际主流厂商包括关键零部件厂商均在中国设立了研发制造基地;国内整机生产商经历了买生产许可—联合设计—自主研发—出口海外市场的快速成长过程;关键零部件如叶片、轴承、电机、控制器的国产化率迅速提高。 还有电动汽车,大家可以拭目以待,中国将给全世界冒个大泡泡。关于消费电子,我这里有几个有意思的案例,留在今后慢慢探讨。 那么美国政府为什么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忧惧有加?因为中国的实体经济像个漩涡一般吸入了资本、人才和市场份额,美国对新能源的高额补贴有可能为中国做了嫁衣裳。华尔街为什么痛恨中国的新能源发展?因为新能源是华尔街继IT之后玩耍的一个新的泡沫,他们准备用这个题材狂吸国际资本,而中国的制造业偏偏把他们包装的金豆豆卖成白菜萝卜价。
个人分类: 再生能源教案|187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