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优惠政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讲座预告:优惠政策与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操作实务
lgjszy 2013-9-6 10:31
2013 年 9 月 11 日 上午,我应山西省科技开发咨询中心的邀请,将在晋城市举办的山西省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信息化服务培训会上做讲座,题目是《优惠政策与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操作实务》。 敬请光临指导!
2154 次阅读|0 个评论
优惠政策阳光照进企业?
热度 5 lgjszy 2012-12-20 13:23
优惠政策阳光照进企业?
国家科技优惠政策的阳光,照进我们企业了吗?现在针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都有哪些优惠政策?作为企业,怎么争取优惠政策的支持?什么时候办理,到哪个部门办理 ? ——这是我讲座的开场白。 2012年11月26日上午 ,我应山西省科协的邀请,参加在太原市召开的“山西省首届科普强企技术项目签约发布会”并做了讲座,题目是《优惠政策与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操作实务》。 我重点讲了几个方面: 一是梳理了国家相关部委的科技计划与优惠政策。 二是有针对性地介绍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 三是介绍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政策 等。 四是企业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建议。 讲座受到了与会人员的欢迎。山西省科协准备组织到地市和企业宣讲。 2012年11月26日,在太原市召开了山西省首届科普强企技术项目签约发布会。发布会集项目推介、发布、对接签约,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及如何申报项目和国家优惠政策应用解读等内容于“一会”,为企业引进项目牵线搭桥,给企业家应用优惠政策出谋划策,以项目驱动,促技术转移。 会议由山西省科协、山西省中小企业局、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联合主办,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山西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承办。中科院北京分院、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国矿业大学等单位领导和专家、企业单位代表、省内各市科协咨询机构和中小企业局人员及有关单位负责人150余人参会。山西省科协党组书记杨伟民、山西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王怀荣到会并讲话。会议由山西省科协副主席崔忠主持。 山西省科协党组书记杨伟民在讲话中指出,山西省首届“科普强企”技术项目发布推介会,是着眼于服务全省科学发展大局,务实创新,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也是进一步促进我省科技成果的引进与转化,促进科学技术与现代生产的进一步融合的一项举措,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实际行动。他强调,一条技术可以振兴一个企业,一个项目可以催生一项产业。只要选准项目,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可以加快企业发展的步伐,带来丰厚的回报。 山西省中小企业局王怀荣副局长表示,省中小企业局作为综合协调、指导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职能部门,将与省科协紧密合作,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利用“科普强企”这一良好平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发展,共同开创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美好未来。 根据会前征求企业技术需求和研发单位成果,以及项目筛选、需求对接的情况,会上由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国矿业大学重点推介“智能化高精度染料自动配色系统”“采动力实时监测系统研究”等15个研发项目,书面发布技术项目100个,其中“光干涉传感器信号采集与处理装置”“2250线卷取机助卷辊防粘钢堆焊研发”“肝素钠精加工技术”等6个项目现场签约。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还介绍了国外专利技术项目。 山西省科协、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在会上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十二五”期间,双方围绕山西省实施的“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战略中的热点问题,组织学术交流、科技论坛,利用煤化所人才智力优势、科研优势、共同举办成果展示、项目对接、技术转移、技术交易等活动,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煤化所成熟技术和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3093 次阅读|10 个评论
关于北京技术市场优惠政策落实的情况与建议
lgjszy 2011-8-20 14:38
旧文重温:关于北京技术市场优惠政策落实的情况与建议 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 林 耕 李明亮 ( 2003 年 9 月 20 日) 一、与技术交易相关的优惠政策 (一)减免营业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决定 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 1999 ] 273 号文件) 规定,单位和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从事与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相关的技术中介的收入,经认定,可以视同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收入对待,享受国家及本市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对从事软件著作权转让业务和软件研制开发业务,比照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业务免征营业税。京地税企 694 号文第五条的规定:对经国家版权局注册登记,在销售时一并转让著作权、所有权的计算机软件,凡符合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税收优惠条件的,可按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业务免征营业税。 (二)减免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 001 号《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优惠政策的通知》的规定: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所取得的技术性收入暂免征收所得税;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以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与技术转让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的所得,年净收入在 30 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收所得税。 《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规定》的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当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增长 10%( 含 10%) 以上的 , 当年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 , 可再按技术开发费实际发生额的 50% 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三)技术市场奖励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二十九条规定,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将其职务科技成果转让给他人的,单位应当从转让该项职务科技成果所得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 20% 的比例,对完成该项科技成果及其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根据《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的规定实行如下的技术市场奖励政策: 1. 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属于职务技术成果的,卖方应当从技术交易的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 20% 的比例,奖励直接参加技术研究、开发、咨询和服务的人员; 2. 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买方可以在实施该项技术的新增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奖励为实施技术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 3. 奖励费用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列支,凭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出具的“技术交易将酬金领取单”和本单位的现金支票到单位基本帐户银行提取现金。 二、技术市场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 (一)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近三年来,认真落实技术市场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不断优化技术市场的环境。 2000 — 2002 年市税务部门受理申报减免税技术合同 16855 项,审批减免税额 6.39 亿元。 2002 年共受理申报减免税技术合同 4223 项,减免税 2.57 亿元。其中,受理涉外技术合同 25 项,审批减免营业税 9868 万元。市国税局共受理申报减免税技术合同 2594 项,审批减免税 1.10 亿元。比上年下降 8.72% 。另据统计, 2001 年共受理申报减免税技术合同 5574 项,减免税 2.22 亿元; 2000 年受理申报减免税技术合同 7058 项,减免税 1.60 亿元。 2003 年北京技术市场各级管理部门,认真贯彻“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尤其是在“非典”期间,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要求全市各技术合同登记处,简化办事程序,尽最大努力减轻企业负担。配合海淀区科委、海淀区地税局在海淀地区建立技术交易减免税优惠政策落实的快速通道。并与市地税局、海淀区地税局、朝阳区地税局、丰台区地税局、宣武区地税局、西城区地税局等召开了技术市场优惠政策落实协调会,在优化环境、有效落实优惠政策方面不仅达成了共识,而且落实到了实际工作中。 (二)奖励政策落实情况 近三年审批奖酬金数额不断增加。 2002 年审批单位奖酬金 14.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14% 。 2001 年审批单位奖酬金 13.16 亿元,增长 40.55% 。 2000 年,北京技术市场审批单位奖金额 9.37 亿元。 2000 — 2002 年共审批单位奖酬金 37.42 亿元。 通过各级科技行政部门与税务机关等的通力合作,技术市场的税收优惠政策基本上得到了落实。但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认定、奖酬金能否在交纳所得税前列支、个人获得的奖酬金如何交纳个人所得税、扶持技术中介机构发展以及如何提高税收减免办事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希望进一步扩展与完善技术市场的各项优惠政策。 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市场税收优惠政策有收缩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 1. 用以奖励技术研究、开发、咨询和服务人员的奖酬金不允许列入成本,要求在税后列支,对于卖方主体为法人的组织,此项奖励实质上已经没有意义; 2. 为技术成果转化做出贡献的个人所获得的奖酬金被视为薪金所得,与工资合并计算交纳个人所得税,对个人来讲已经没有鼓励作用。 (二)关于样机 技术合同认定规则允许的作为载体与技术共同转让的 1 — 2 套设备,国税部门一般都被认为是混合销售,征收增值税。 (三)关于计算机软件开发 以一对一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为主的技术开发,通常都被视为软件销售,征收增值税。 (四)关于“先征后抵” 落实技术市场税收优惠政策中,按照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决定 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财税字[ 1999 ] 273 号文件) 规定,实行先征后抵的办法进行减免,使当事人应当享受的优惠政策延迟或不能享受到。 (五)关于改制的国家部委的科研院所 实行改制的国家部委的科研院所,到 2004 年改制过程中仍享受科研院所在“四技”活动中的税收优惠政策, 2004 年以后即按一般企业对待,而这些研究院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仍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需要在税收上继续给予扶持。 四、希望出台相关政策的建议 (一)扶植技术中介发展的政策 由于技术中介在我市属于一个亟待发展的新兴行业,尚处在弱势地位,需要培植与发展。因此,应该制定具有导向性的扶持政策,主要应体现在资金和税收优惠方面的支持上,具体的如: 1. 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为高新技术企业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 经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认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并允许人员薪金进入经营成本等。 2. 对为技术成果转化提供中介服务所取得的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 3. 对在技术中介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技术中介机构和从事技术中介的相关人员,以其应交纳的税金额为限进行奖励或适当减免个人所得税。 (二)鼓励计算机软件开发应完善的政策 在软件开发方面,对有特定用户开发的、一对一形式的软件开发应视同技术开发,享受有关减免营业税的优惠政策。 (三)保持完善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奖酬金政策 按照《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用以奖励技术研究、开发、咨询和服务人员的奖酬金,可以视同软件人才成本,应当给予在企业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前列支的优惠。 另外,发给个人的奖酬金部分不与个人工资奖金合并,在单独扣除 800 元之后,按工薪收入税率扣除个人所得税。 (四)按照我国加入 WTO 的议定书,履行有关技术转让税收优惠的承诺 在我国加入 WTO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中,附件 5A —根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第二十五条作出的通知的第二十条“技术转让企业优惠所得税待遇”,关于“提供补贴的对象和方式”的表述为:对于自技术转让或技术咨询、培训等获得的企业收入,如此种年净收入低于 30 万元人民币,则应免征所得税;但是,如收入超过 30 万元人民币,则对于 30 万元以上部分,应照常征收所得税。 (五)对于已经转制的科研院所,继续享受国家给予科研院所 “四技”活动所获收入的税收优惠政策 总之,涉及技术市场的鼓励性政策落实基本到位,在个别的政策落实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政策本身与客观现实相脱节,难以兑现;另一方面,多个行政管理部门联合审批,在对政策理解上不尽一致,同时延长了审批时间。但是,在营造发展环境的大势推动下,行政主体多方联合互动,并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针对政策落实的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仅供参考。
4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技术市场三十年——成就、问题及发展趋势(一)
lgjszy 2010-9-25 16:39
摘要:技术市场的建立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导和突破口,北京作为全国最发达的技术市场,近 30 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将直接影响北京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北京技术市场未来 5- 10年在量的增长同时,将逐步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专业技术市场逐步形成,技术转移机构将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企业技术转移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技术市场 ;技术转移 ;成就 ;问题 ;趋势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 :A 1 北京技术市场近 30 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自1980年12月中国科协科技咨询服务部成立至今已有将近30个年头了。近30年来,北京技术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推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1技术市场的建立成为科技体制改革的先导 技术市场萌芽、发展在解放思想、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先导作用。改革开放之初,有一批勇于吃螃蟹者不惜冒着被批判甚至坐牢的危险,在技术有偿服务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这些探索为技术市场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技术市场的建立,打破了以往技术被无偿占有的坚冰,起到了解放思想的巨大作用,对科技体制改革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1.2技术市场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政策体系逐步完备 ⑴ 技术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建立 1986年6月,为加强管理和促进北京技术市场的发展,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北京技术市场协调指导办公室成立。1990年5月正式设立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负责北京技术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北京地区技术市场管理体系。 ⑵技术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逐步完备 1994年10月北京市人大颁布了《北京市技术市场管理条例》。为适应新的形势,2002年7月市人大重新制定颁布了《北京市技术市场条例》。新《条例》颁布后,北京市科委不失时机地出台了《北京市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管理办法》、《北京市技术市场行政执法实施办法》、《北京市技术市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7个配套管理办法,初步形成了与《条例》相配套的地方法规管理体系,为技术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1.3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主要由技术转移机构、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咨询机构等四大部分所组成。近30年来,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从无到有,日趋完善。 经过近30年的开拓和发展,北京技术转移机构,从开始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个;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的62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就有12家,此外,还有2家市级大学科技园;北京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20年的建设,已发展为70多家,全市孵化面积超过百万平米;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北京科技咨询业协会十年庆典暨北京咨询业发展论坛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北京的科技咨询机构已达到6000多家,从业人员接近20万人,其中通过认证的高级注册咨询师已超过1200人。 1.4区域技术转移联盟蓬勃兴起 自2003年以来,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等致力于打造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为推进北京地区技术转移工作做出了显著贡献。北京地区已经建立起来的区域技术转移联盟主要有:北京技术转移服务联盟、环渤海技术转移联盟、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等。 1.5北京已成为全国技术交易中心 由其特殊的地位所决定,北京技术市场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技术交易中心,对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北京技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002年,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就突破200亿大关,至2008年北京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突破千亿元,达1027.22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的比重约为38.47%。 ⑵北京技术市场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上海、广东、江苏等地的技术市场也呈快速的发展之势,与北京形成了四雄争霸的局面。但上海、广东、江苏地的技术市场与北京相比仍有着一定的差距。从以上数据看(详见表1),北京技术市场已经远远走在全国的前列,其龙头老大的地位已不可动摇。 表1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省市技术合同成交额比较 单位:亿元 北京 上海 广东 江苏 2004 年 425.00 171.70 57.26 89.79 2005 年 489.59 231.73 112.47 100.83 2006 年 697.30 309.50 107.00 68.80 2007 年 882.56 354.66 132.84 78.41 资料来源 : 全国技术市场统计年度报告 2005-2008 ⑶ 技术辐射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北京全国技术集散中心的形成,北京的技术流向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2002年至2007年,流向外省市的合同成交额由l00.43亿元,增长到407.43亿元。(详见表2) 表2 2003-2007 年流向外省市的技术合同成交额 单位 : 亿元、 % 年度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技术合同成交额 221.14 265.36 425.00 489.59 697.33 882.56 流向外省市合同金额 100.43 132.40 165.75 194.24 325.30 407.43 占比 45.41 49.89 39.00 39.67 47.89 46.17 资料来源: 根据北京技术市场历年统计公报整理 1.6对北京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增强 北京技术市场的迅猛发展也推动了北京经济的发展,技术市场成为科技资源配置的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其在北京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主要表现为: ⑴技术交易对北京地区GDP的贡献日趋显著 从直接贡献作用来看,技术交易对北京地区生产总值GDP的贡献作用日趋显著。技术性收入占北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1年1.66%上升为2007年的2.20%。(详见表3) 表32001-2007年北京技术市场技术性收入占GDP的比重表 单位:亿元、 % 年度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技术性收入 61.59 62.22 75.95 97.44 107.77 168.68 198.19 北京地区 GDP 3710.52 4330.40 5023.77 6060.28 6814.50 7720.30 9006.20 技术性收入 /GDP 1.66 1.44 1.51 1.61 1.58 2.18 2.20 数据来源: 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 2007 ⑵对北京市区县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北京区县吸纳本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0l年的76.21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64.21亿元。(详见表4和表5)。 表4城八区吸纳技术 单位:亿元 海淀区 朝阳区 西城区 丰台区 东城区 宣武区 石景山 崇文区 2004 年 69.78 59.39 38.82 8.83 18.01 6.91 2.10 5.67 2005 年 75.08 20.24 21.01 10.39 7.34 7.26 2.30 1.28 2006 年 108.63 37.30 32.61 30.79 16.65 14.69 9.20 2.35 2007 年 94.76 46.28 41.80 13.07 22.44 16.00 3.80 1.90 资料来源: 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 2007 表5郊区县吸纳技术 单位:亿元 大兴 昌平 房山 顺义 通州 门头沟 怀柔 平谷 密云 延庆 2004 年 1.83 2.29 0.84 2.50 1.19 0.75 0.36 0.31 0.49 0.12 2005 年 1.90 3.24 1.94 1.51 0.78 0.60 0.52 0.20 0.43 0.11 2006 年 4.95 3.81 3.32 2.36 1.98 0.73 0.66 0.60 0.44 0.28 2007 年 5.57 4.89 4.12 2.65 2.68 0.40 0.93 0.64 1.80 0.48 资料来源: 北京技术市场统计年报 2007
个人分类: 技术转移|417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