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县办中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教育公平名义下的巨无霸中学
panfq 2010-9-26 06:22
让二三四中的学生都上一中就公平了吗? 教育现象: 每到新学年开始,各地县办一中都要面对托关系求爷爷告奶奶从其他学校转来求学的学生,家长、学生都相信一中的教学质量好。倘若县城有两所好的中学,那两所中学就被整得像北大清华似的。 目前一些趋势 : 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农村生源日渐减少,教育资源日渐向县城集中,乡下的孩子想进城上学,要上高中的孩子要力争挤到县城的所谓质量好的中学上学。与此相伴, 乡村教师也想调到城市重点学校去教学。 安徽铜陵市的成功做法,就是平均所有中学师资和学生,所有中学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但这个办法在 同一 城市中学之间 可以实行,但在 城乡之间平均 恐怕有难度,城乡师资大调整是否现实也值得考虑。 面对此情此景,人们自然的想法就是:各地中学既然不能学习安徽桐城的平均各地中学教育资源(特别是师资)的做法,何不把质量好的一中的大门敞得再大一些,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好的高中教育。毕竟每个家庭就一个孩子。 虽然我们说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入不同类型和层级的学校,有的学生在职业中学上学更为合适,职业中学的学生也不一定就没出息,不同的渠道都可以成才,但是有些家长就认死理,觉得让孩子上一中这样的普通高中才合适,那就让他上吧。又不是上清华北大,让某些成绩低的进去不公平。不就是个中学吗,让孩子进去体验体验又如何?不就是多需一个教室和多需几名教师吗? 满足人们的需求吧:县办一中,多招几个又何妨? 有需求就有行动。果然,一些地方开始出现教育公平名义下的 巨无霸一中 。 7 年前,山东新泰一中绝对是当地政府拿得出手的一张特色名片 : 总投资 3.6 亿元,占地 1000 亩,校舍面积 33 万平方米,设计规模 360 个教学班,可容纳 2 万学生就读。 即便如此,它仍然规模不如潍坊一中,学生数量不如菏泽一中,各地大中学的建设规模迅速将其赶超,淄博临淄投资 4.5 亿建大高中,东营垦利投资 4 亿建大一中,潍坊新建桥学校总投资 4.1 亿元 以下是转载: 山东近万人中学调查:被指合并稀释学校品牌   刊发时间: 2010-09-25 15:38:49  齐鲁晚报   中学在变大,而酝酿这改变的初衷几乎无例外地被冠以改变教育不均衡的现状,以此为目的 ,合并、联合,中学做大的形式很多,而且往往不单是教育部门在发力。但这真能帮助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吗 ? 它曾号称是全亚洲最大的中学 新泰一中校长常希贞说,当年的这一宣传语值得商榷,因为它早已不是山东省最大。 不过,在 7 年前,新泰一中绝对是当地政府拿得出手的一张特色名片 : 总投资 3.6 亿元,占地 1000 亩,校舍面积 33 万平方米,设计规模 360 个教学班,可容纳 2 万学生就读。 这比很多大学都要大 常希贞每每领着前来参观交流的同行、领导,对着校园内连成片的建筑、连成片的树林、连成片的体育场,他们啧啧称奇 : 像座大学城。 即便如此,它仍然规模不如潍坊一中,学生数量不如菏泽一中,各地大中学的建设规模迅速将其赶超,淄博临淄投资 4.5 亿建大高中,东营垦利投资 4 亿建大一中,潍坊新建桥学校总投资 4.1 亿元 中学在变大,而酝酿这一改变的初衷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冠以改变教育不均衡的现状,以此为目的,合并、联合,中学做大的形式很多,而且往往不单是教育部门在发力。 与之相对应,最新发布的《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征求意见稿 ) 指出,要控制中学的办学规模,新建学校规模不超过 50 个班级,普通高中班不超过 50 人,从而遏制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制造巨无霸中学的势头。 30 年不用建学校 为了应对择校热,新泰市政府主张扩大一中的规模,满足人们上优质高中的愿望。这触发了其他学校更大的不满。新泰市政府决定对高中教育重新布局,规划的 1000 亩新校区将几所市属学校集中在了一起。 这是一场政府主导的集中办学行为。常希贞赞叹当地政府办教育的决心,他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窗外是 1000 亩的校园,望不到头,与之毗邻的就是新泰市政府,这是不折不扣的黄金地段。 若用作商业开发,这一地块的价值不可估量,新泰市政府能在 7 年前将其圈出来造学校,在常希贞看来无疑是高瞻远瞩 : 领导肯定不是为了自己的政绩,而确确实实是在办教育,这让新泰至少 30 年不用再建学校。 2005 年,同处城区的新泰一中、三中、四中、五中全部搬迁至此,因办学规模大、教育质量高,一中独揽了南区 500 亩土地,其他几所学校占据了同样大的北区。 这当然仅仅只是个开始,三中、四中、五中并入到一中已经不可避免。 在新泰市政府的直接干预下,这三所学校作为薄弱学校被一中收编,从而成就了一中的大一统和在新泰市的巨无霸地位。 如今即使全国范围的高中都处在招生低谷,合并后的新泰一中仍有 8000 多名学生,分成约 200 个班级。不过,按照常希贞的设想,新泰一中学生的正常规模可以达到 12000 人,南区 120 个班级,北区 120 个班级。 这场合并酝酿已久,但过程却丝毫不拖泥带水。合并后的新泰一中,软硬件实力轻易就达到了省级规划学校的标准, 1200 余名教师,几乎打包了新泰市所有的教学能手,而设备先进的科技馆、标准的体育场馆、 8 人一间带卫生间的学生公寓,这些硬件将不少大学都比了下去。 这一巨无霸学校的出现,让资源迅速集中,并给了更多学生就读新泰一中的机会。 当时,当地媒体指出这一举措实现了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并帮助新泰市提前达到了普及高中段教育的目标。 而就在上世纪 80 年代,这个人口仅有 130 万的城市就有高中学校不下 20 所。常希贞说,当时几乎每个公社都有一所自己的中学,大的公社甚至有两所中学,各学校间教学水平相差很大。(记者 龚海) 策划人语:中小学到底该多大 无论是新泰一中的万人中学,还是泰安的教育集团实验,都是试图打破教育资源不均衡的努力。但这种努力真的符合教育自身的规律吗 ? 中小学规模到底多大才合适 ? 有人以为,学校规模越大,学生越多,学校名气就会越大,这是一个误区。世界有名的中小学,没听说有几个是巨无霸、托拉斯类型的。 那学校规模是不是越小就越好呢 ? 据美国《商业周刊》最近报道,自 2000 年以来,盖茨基金会投入了上亿美元资金,试图以缩减学校规模的方式来振兴美国的高中。通俗的说法,就是实验类似小班制的小校制,创办小规模高中,拆分大规模学校。现在,盖茨本人也已经承认这项实验成绩不如预期。 学校规模的掌控,反映出的是不同的教育理念。仅就学校规模来讲,规模过小是不规范的,如一些仅剩三五个人的山区小学,同时,规模过大也是不规范的。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表示 : 我反对把学校办得过大。中小学最大的学生规模最好是 1000 人左右,那种 500 人、上万人的学校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如果把学校看做生产标准件的车间,自然是规模越大效益越好 ; 如果把学校看做实施军事化管理的兵营,自然是规模越大实力越强。 但学校既不是车间,也不是兵营。如果教师不能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思想变化情况了如指掌,并及时地加以科学正确的引导 ; 如果校长不能对每一位老师的教学情况了然于胸,那么,这个学校的教育就很难说是适宜的、有效的。 我们的教育领导者和主管部门在起劲地追求扩大学校规模、争创千亩校园万人学校的时候,又有几个从教育规律的角度考虑过问题呢 ?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中小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很大程度上是行政干预和追求政绩的一个恶果。减少行政干预,改变教育经费投入嫌贫爱富的不公平现象,还权于教,让每所学校根据自身的特色自由发展,才是教育的正途。(闫杰) http://edu.gmw.cn/2010-09/25/content_1272366.htm
个人分类: 教育评论|4031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