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理查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有关费曼 Richard P. Feynman 先生的网页
热度 1 zlyang 2019-7-12 14:31
有关 费曼 Richard P. Feynman 先生的网页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Richard-Feynman (1)理查德·费曼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0%86%E6%9F%A5%E5%BE%B7%C2%B7%E8%B4%B9%E6%9B%BC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英文:Richard Phillips Feynman,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1965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 (2)Richard P. Feynman,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65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65/summary/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65/feynman/facts/ (3)The Official Site of Richard Feynman http://www.richardfeynman.com/about/bio.html (4)Richard Feynman,American physicist,大英百科全书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Richard-Feynman Richard Feynman, in full Richard Phillips Feynman, (born May 11, 1918, New York, New York, U.S.—died February 15, 1988, Los Angeles, California), American theoretical physicist who was widely regarded as the most brilliant, influential, and iconoclastic figure in his field in the post-World War II era. (5)科普中国,2016-02-15,理查德·费曼:你何必在意别人怎么想? http://tech.gmw.cn/scientist/2016-02/15/content_18888835.htm (6)理查德·费曼 http://ren.bytravel.cn/history/4/lichadefeiman.html (7)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http://www.feynmanlectures.caltech.edu/ http://www.feynmanlectures.caltech.edu/II_22.html (7-2)22 AC Circuits http://www.feynmanlectures.caltech.edu/II_22.html In addition to mutual inductances there may also be mutual capacitances. 在 1961~1963 年,费曼只给出了这样一个“没有生产意义”的互容模型和等效电路。没有别的内容了。 费曼只“may also be”了互容。 传闻 Murray F. Gardner, John L. Barnes 在《Transients in Linear Systems》(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 出版日期:1942)也有“互容”的定义。详情正在查找核对中。 相关链接: 2019-06-29,有关 Fred C. Lee 李泽元老师的网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7364.html 2019-07-07,有关 Geoffrey W. A. Dummer 先生的网页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8470.html 2019-03-04, Демирчян、Нейман、Коровкин、Чечурин 里谁是院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5610.html 2019-02-25, 俄罗斯学者将俺的电路理论“互容”概念写入了教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4136.html 4 STRANGE NEW WAYS TO COMPUTE, 作者: Moore, Samuel K.,IEEE SPECTRUM,卷: 55,期: 1,页: 10-11, 出版年: JAN 2018 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8241695 https://spectrum.ieee.org/nanoclast/computing/hardware/4-strange-new-ways-to-make-a-computer 2019-07-01, 量子集成电路、量子芯片 Quantum Chip 今后30年内的实用前景?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7623.html 2019-07-10,电路概念《互容》汇报后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8921.html 2019-07-11, 有没有必要通过媒体《专访》推动“半电路、半电磁场”集成电路芯片的预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89103.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4770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動作] [致命武器4(1998)][720p][美国][主演:梅尔·吉布森]
lcj2212916 2016-8-16 19:36
《致命武器4》是致命武器系列的第四部电影。影片耗资1.4亿美元,由 理查德·唐纳 执导, 梅尔·吉布森 、 丹尼·格洛弗 以及华人演员 李连杰 等联袂出演。于1998年7月10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拳脚功夫一流的黑帮教头偷运奴隶, 马丁和罗杰同为洛城警探,人和好友里欧共乘游艇乘凉聊天,却在海上遭遇了从大陆载满偷渡客来的船只。 马丁(梅尔·吉布森 饰)和罗杰(丹尼·格洛弗 饰)是相识多年的老友兼同事,两人都是警察。一次在与共同的好友盖茨(乔·佩西 饰)相约出海的途中,三人偶遇了一艘非法偷渡的船只。身为警察的马丁自知绝不能对此坐视不管,于是展开了与黑道分子的激烈斗争。 在这批偷渡客中,有一位名为阿洪(高雄饰)的男子,善良的罗杰收留了他和他无处可去的家人,没想到正是这一举动激怒了危险的黑帮教头顾(李连杰 饰),为了从罗杰的手里将洪抢走,顾不惜干下了许多伤天害理的勾当。在阿洪的身上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顾千方百计的想要得到阿洪又究竟是为了什么? 下载地址:(关注微信“时尚军事”,回复“致命武器”在线看) http://www.yimuhe.com/file-3117793.html
148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黑白怪医[第一季01 - 06]中英文字幕高清下载
lcj2212916 2015-12-11 13:34
【译 名】:黑白怪医 【原 名】:Jekyll and Hyde 【年 代】:2015 【国 家】:英国 【类 别】:剧情 / 动作 / 冒险 【语 言】:英语 【字 幕】:深影字幕组 中英双语 【撰 文】:小安 【首 播】:2015年10月25日 【电视台】: iTV 【季 数】:第一季 【集 数】:10 【片 长】:平均 45 分钟 【导 演】:Colin Teague 【编 剧】:查理·希格森 【演 员】:汤姆·巴特曼 / 理查德·E·格兰特 【简 介】: 此剧为10集电视剧,背景设置在20世纪30年代的伦敦,故事主要讲述的是关于始祖医生的孙子罗伯特·哲基尔的故事。本剧跟随着罗伯特·哲基尔的疑问,层层揭开他的真实身份,以及他的家族受诅咒的历史的真相。 下载地址: http://page92.ctfile.com/file/137362144
1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爱情】【激情交叉点 Two Moon Junction (1988)】【美国】
lcj2212916 2014-5-29 19:00
导演 : Zalman King 编剧 : MacGregor Douglas / 扎尔曼0 金 (Zalman King) 主演 : 雪琳·芬 / 理查德·泰森 / 米拉·乔沃维奇 类型: 剧情 /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88-04-29 片长: 104 分钟 又名: 偷月情 IMDb链接: tt0096324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5534194
28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动画][天鹅公主之皇室故事][720p.bluray.dts.mkv/3.29G][英语][
lcj2212916 2014-3-2 11:16
23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剧情】【克朗代克 Klondike (2014)】【美国】
lcj2212916 2014-2-26 22:14
导演 : 西蒙·琼斯 主演 : 理查德·麦登 / 奥古斯图斯·珀如 / 蒂姆·罗斯 / 克里斯·库珀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首播: 2014-01-20 集数: 3 IMDb链接: tt2761630 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首部迷你剧《克朗代克》,预计将于2014年播出。   剧本改编自Charlotte Gray的小说《Gold Diggers: Striking It Rich In The Klondike》,Richard Madden扮演的William Haskell和Augustus Prew扮演的Byron Epstein在加拿大育空地区、克朗代克河流域淘金的故事。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8685106
173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恐怖】【鬼影实录:诅咒 Paranormal Activity: The Marked One
lcj2212916 2014-1-11 20:19
导演: 克里斯托弗·兰登 编剧: 克里斯托弗·兰登 主演: 理查德·卡夫拉尔 / 卡洛斯·普拉斯 / 戴维·费尔南德斯 / 豪尔赫·迪亚斯 / 金伯莉·埃布尔斯·因德拉 / 埃迪·J.费尔南德斯 / 赫克托·路易斯·布斯塔曼特 类型: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1-01(比利时) / 2014-01-03(美国) 片长: 84分钟 又名: Paranormal Activity IMDb链接: tt2473682 票房黑马《灵动:鬼影实录》系列的衍生“番外”电影。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4029146
38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的征婚启事
josh 2013-10-26 20:13
转自: https://freeweibo.com/weibo/3502942680330914 Richard Stallman网站: http://www.stallman.org/extra/personal.html
个人分类: 真真假假互联网|2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残忍的断子绝孙的法西斯(及其邪恶暴行的照片)
热度 1 cyj 2013-3-28 23:00
《残忍的断子绝孙的法西斯》及其邪恶暴行的照片 今晚,北京电视台《档案》栏目组,播放了理查德•奥巴瑞拍摄的,日本渔民在“太地盯湾”围捕屠杀海豚的纪录片。 无处藏身的众多海豚,在海湾里或跳出海面、或被日本渔民戳死,海豚流出的鲜血染红了海湾,海豚发出的惨叫撕心裂肺,号称高等动物的日本人,对人类朋友的海豚的集体屠杀,令人发指,其行为与豺狼虎豹的残忍凶恶相比,有过之无不及,真正是禽兽不如! 今晚,我们有如重温日本法西斯屠杀中国人民的场面,这样的国家和民族是应该天谴,而且是死有余辜。 我们中国政府,应该参加到声讨日本法西斯罪行的全世界的相应组织中,挽救动物世界中,唯一有头脑有思维主动拯救溺水者的朋友! 总之,今夜好像看到南京大屠杀一样的愤慨和充满仇恨! 博主 2013年3月28日. 博主声明: 我 于4月2日在科学网编辑部的帮助下,将海豚湾大屠杀的照片补齐,请求读者原谅! 照片 1 海豚好嬉戏,性善良,经常跳出海面做自由飞翔,它们在水族馆为人类作出各样的表演,愉悦人类… 照片2 看它们那副惹人疼爱的、好像一直在微笑的宽吻,就自然的想到,它们和人类亲吻的情景.在她们无邪的内心,从未料到会有日本人的邪恶和阴险 照片3 望着屠夫布置的拦鲨网(图中白色外围所示),海豚们那无可奈何的木然竖立的情景,令人心碎 照片4 这是日本人特地设置的拦鲨网,蓄意谋杀海豚的贼心烂肺昭然若揭 照片5 屠杀发生的那一块水域-日本太地盯 照片6 屠杀开始后的血腥和残暴 照片7 屠杀开始后的血腥,海豚们的束手待毙,屠夫们则得意洋洋 照片8 海豚无法呼吸,在血泊中做最后的挣扎,实际上它们都是被刽子手给憋闷致死的。这种惨不忍睹的现象,全世界也只有日本人才会干得出来 照片9 日本鬼子们扫荡完毕,满载而归 照片10 这张照片像不像南京大屠杀“百人斩首大赛”中的松井明敏和野田岩,那得意洋洋的禽兽嘴脸 照片11 大屠杀后的海豚湾一片血红。海湾弥漫在血腥气味中,这正是法西斯嗜杀成性的气味 照片12 尸骨成山,血债累累 照片13 日本人的盘中餐,原是海豚血和肉 照片14 利用噪音驱赶到海豚湾的成千上万的海豚,最后被海水表层 的血污所覆盖,陷入地狱,陷入绝境。如果将难能可贵的朋友灭绝,全世界团结起来将这种没有人性的鬼子消灭掉,以保人类的安宁!
5095 次阅读|5 个评论
[动作][美国][第一滴血一.二.三合集][BD/14.74+15.36+16.32G][经
lcj2212916 2012-12-17 19:00
中文 名: 第一滴血 外文名: First Blood 导演: 特德·科特切夫 编剧: 西尔维斯特· 史泰龙 主演: 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理查德·克里纳, 布莱恩·丹内利 类型: 动作,惊悚,剧情 片长: 97 min 内容简介: 兰博,美军特种部队退役,多年在越南战争中洗礼,已无法融入 美国 社会,流浪至假日小镇,又遭小镇警长诸多挑剔及无理指责。最后,他无法忍受。他要站起来对抗警长的挑衅,还要对抗警长召来的大批特警。兰博用他在越南常用的军事知识,来对抗这一批人。除了他尊敬的上校,无人、无法律、无武器可将他阻止。导演泰德.考切夫不但将动作场面的气氛拍得紧凑逼人,也将小人物打倒建制恶势力的含意拍得大快人心。 下载地址 : http://www.ctdisk.com/file/13701168 http://radarew.5d6d.net/thread-1035-1-1.html
2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理查德布兰森:3万尺高空中的生活
thomaschoo2011 2012-5-27 10:02
http://www.ted.com/talks/lang/zh-cn/richard_branson_s_life_at_30_000_feet.html
1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商界“怪咖”理查德·布兰森
thomaschoo2011 2012-5-27 10:01
商界“怪咖”理查德·布兰森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对于理查德·布兰森及维珍公司的印象,大多来自“道听途说”。这得仰仗于布兰森超强的个人营销能力。除去企业家的身份之外,布兰森还是一个不时语出惊人的专栏作者,一个频频触“电”敢于作秀的媒体嘉宾,一个会在英格兰海湾对着记者裸奔、开着坦克在时代广场上把堆成小山的可口可乐辗得像香槟一样砰砰乱响的“疯子”和“怪咖”。 推荐阅读 绝对罕见: 希特勒50岁生日的排场 图说百年前各国领导人 杨钰莹复出清纯照曝光 徐克江湖中芳华绝代美人 清末格格竟神似李宇春 十三钗女星背景全揭秘 毛泽东和蒋介石逝世情景 韩寒罕见“裸”照曝光   这一类人,要么成功缔造传奇,要么失败遭人鄙弃,没有后路,幸运的是,理查德·布兰森属于前者。这些年来,通过始终专注和不懈努力,布兰森终于把一个唱片邮购起家的小公司,发展成了囊括航空、通讯、交通、传媒、娱乐、健身、金融、珠宝、旅游等行业庞杂、包罗万象的集团公司。   在阅读《商界裸奔》时,我一直在思考,撇开运气成分不说,什么是布兰森赖以成功的缘由?对此,我的理解如下:第一,他倡导快乐工作,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第二,不轻言放弃,面对逆境要懂得保持体力与耐力。书中有句话很励志,“勇敢的人也许活不长,畏首畏尾的人却一定虚枉此生。”第三,要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第四,不可或缺的持续专注。   据说,布兰森有这样一揽子的非强迫性人生指南:宝宝们喝着维珍可乐长大,到维珍超级大卖场买维珍电台上介绍的唱片,去维珍院线看电影,通过virgin.net交上一个女朋友,和她坐维珍航空去度假,享受维珍假日的服务,然后由维珍新娘安排一场盛大的婚礼,幸福地消费virgin避孕套,直到最后拿着维珍养老保险进坟墓。当然,如果你感到不幸福的话,维珍还提供了大量的伏特加供你选择……    《商界裸奔》   作者:【英】理查德·布兰森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48.00元   书架    《黑石的起点,我的顶点》   作者: 彼得·彼得森   出版:万卷出版公司   定价:56.00元   一个希腊餐馆的收银台帮工,如何成了PE王者,如何管理全球最大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黑石集团创始人彼得·彼得森以睿智、老练的文笔描述了他非凡的人生故事。    《一路向前》   作者: 霍华德·舒尔茨、乔安·戈登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45.00元   创始人在公司危亡时刻回归的故事在商界屡见不鲜,但成功者寥寥,为世人所铭记的,除了“苹果教父”史蒂夫·乔布斯,就只有星巴克的灵魂人物霍华德·舒尔茨。    《一胜九败》   作者:【日】柳井正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28.00元   这本书就像是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的错误集。在这里,他将公司业绩低迷的原因、进军海外失败的因素和盘托出,也毫不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独特的经营哲学
1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旧闻新读,美国化学家、前美国国家科学理事会主席理查德谈
sqzhang 2011-12-7 18:37
[科学网 何姣报道] 2007-09-15 在中国,既是官员又是科研大项目负责人的现象,并不少见,网上更是流传着各种关于项目所长、项目校长和项目局长的帖子,直接对这种科研与管理双肩挑的模式进行抨击。 无独有偶,美国国家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NIEHS)所长大卫·施瓦兹既担任高级行政职务,又运作庞大的个人实验室。最近,施瓦兹因为从前雇主杜克大学聘请了过多的访问学者,触犯了美国联邦政府的伦理规范,而成为美国科研界的舆论焦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已对其采取特别措施:在3个月内禁止施瓦兹涉足自己的实验室,并将实验室的12位访问研究人员送回杜克大学。 世界上真的没有人能够科研与管理双肩挑? “我很荣幸地认为,我就是其中之一!”2007年9月,专程来北京参加诺奖论坛的沃尔夫化学奖得主理查德·杰尔教授,在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如此坦率地形容自己。 “我就是其中之一!” 现年68岁的杰尔是斯坦福大学化学系主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在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两方面都做出一流成绩的科学家。 据杰尔介绍,NSB实际上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一部分,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机构。根据1950年的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法案》规定,NSF的决策层由NSB和基金会主任组成。基金会主任负责基金会的日常工作,如组织项目申请和评选等,而NSB是NSF的决策部门。NSB与NSF主任密切合作,实现NSF的目标和职能,促进美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和教育工作。以外,NSB还承担两项重要任务。第一,它负责监督NSF的运作,以保证NSF在美国总统和国会批准的政策框架中运行。也就是说,NSB要确定对于NSF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有哪些,它还负责批准NSF的预算大纲,核准年度预算,批准各种新的项目计划和重要奖项,比如万尼瓦尔·布什奖和国家科学理事会卓越贡献奖,等等。NSB的第二个职能是以独立专家的身份接受美国总统和国会的咨询,提供各种与科学和工程研究及教育有关的专业信息,也就是说,NSB是总统和国会的智囊库之一。NSB由24位委员组成,他们均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另外,NSF主任会自动成为NSB的委员,参加NSB的各种会议。和NSF主任一样,这24个人的任期也是六年,每两年更新其中的三分之一。NSB的委员都是来自工业界和大学的杰出人士,其专业背景分布十分广泛,既有工程技术和基础研究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公共事务、教育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NSB每年举行六次会议,审议NSF的预算、奖项和项目,并且提出一系列科学政策分析项目。NSB的工作只是委员们的兼职工作,他们另外还有全职工作。 作为成功地兼顾了科研与行政的顶尖科学家,杰尔对和他身份类似的科学家有很多独到建议。他说,“任人唯亲”等偏袒现象确实需要大家时刻提高警惕,而且有的时候的确会出现公私利益冲突的现象。但是就他的经验来看,有些搞行政工作的人同时也能做出优秀的研究成果。他说:“我很荣幸地认为我就是其中之一。” 杰尔认为, 如果出现公私利益冲突的情况,必须及时向公众公开,而且在处理这些个案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谨慎,那么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因为说到底,这是一个追究责任问题,媒体也可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帮助抵制滥用职权。 杰尔说:“我坚决反对一刀切,也就是禁止担任行政工作的科学家申请研究基金。其实科研行政官员如果知识丰富,而且活跃于科研一线,对他的行政工作也是很有帮助的。遗憾的是,我觉得在美国这样的人太少了。” “透明和公开是防治腐败的不二法门。关起门来、私下里达成的协议肯定有问题。”杰尔在谈到如何防治学术腐败时毫不犹豫地这样说。“不仅对于担任行政职务的科学家是这样,对于其他科学家也是这样。举例而言,在美国,如果教授为某个公司做咨询工作,或者自己开公司,就一定要让学校和研究组里的其他人都知道。如果教授有所隐瞒,那么一旦被学生发现,学生会有一种被剥削的感觉,这是不能接受的。” 透明与公开的原则也应当贯穿科研基金分配的整个过程。 杰尔说:“每个国家在政府经费分配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腐败现象。据我的观察,NSFC做得相当不错,在中国科学家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主要依赖外部评审专家们的意见,评审过程是公开、公平的。但是中国其他地方做得就不一定这么好了,有些行政官员的权利太大,足以左右分配结果。结果很多项目申请是在走过场,只分配给了那些有关系的人。”杰尔认为,这对中国的短期和长远的科学发展都是极其有害的,所以 NSFC的模式很值得中国其他部门效仿。 另一方面,杰尔建议,中国也可以考虑建立一个与NSFC有竞争关系的基金分配机构,比如类似美国的国立卫生研究院。杰尔解释说,从表面看,这种竞争关系似乎会削弱NSFC的基金来源,但是其实恰恰相反,在更多的人联合呼吁和游说下,国家会更重视对科研的投入,所以NSFC和这个新机构的理想关系是即竞争又合作的。 在谈到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时,杰尔介绍说,美国NSF设了一个叫做总监察长(General Inspector)的职位,专门处理这类问题。他直接向国家科学理事会报告工作,而不是基金委主任。杰尔说,总监察长办公室这个部门并不是NSF的独创,实际上,美国的所有国家机关都有这么一个部门,职责就是确保联邦基金没有被滥用。同时,国家科学理事会下面还设了一个审计与检查委员会(Audit and Oversight Committee),负责监察总监察长办公室,杰尔曾经担任该委员会主席。杰尔说:“人就是人,是人就有弱点。”只有完善的机制才能限制人的弱点。杰尔坦言:“实际上,美国科学圈子也发生过很多不光彩的事情。我曾经担任过的审计与监督委员会主席好几年,碰到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说,项目评审人剽窃了申请人的想法,还比如拿科研经费去度假。”杰尔说;“我不知道NSFC是否也有类似的机制,如果没有,我建议考虑成立。” 在 谈到中国科学家们正在热议的《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中关于宽容失败的条款时,杰尔说,其实这个争议很容易理清:“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基金分配是否公开、公正,经费是否真的分配给了最具有竞争力的研究团队。如果是,那么并不存在是否应该宽容失败的问题。” 在杰尔看来,科学研究活动是时时刻刻伴随着失败的,高回报的原始创新项目必定冒着极大失败风险。2005年杰尔在法国图卢兹的保罗•萨巴蒂埃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的仪式上就发表了题为《失败的价值》的著名演讲。杰尔指出:“创新性的研究是无数次失败和极少几次成功的混合。真正的研究乃是一部由错误组成的喜剧,其中错误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发生。不妨用丘吉尔的话来说,研究进展其实是怀着永不衰减的热情,在一个接着另一个失败的道路上蹒跚前行。 倘若研究真正具有创新性,那么关于什么将会发生或将被发现,事先实在是没有多少可以预测的。创新性研究并非在某种表格上填空白,或者在已经很好地确立的知识边界上作些拓广而已。 当然这类活动也有它自己的地位,不过我不称它为创新性的。” 杰尔说,随着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和对科研的投入不断加大,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在突飞猛进,然而,真正造成广泛影响的论文数量的增长与论文总量的增长并不匹配,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杰尔说,根据他的经验, 各种专家委员会比科学家个体更不愿意承担风险,如果完全依靠投票,获得通过的就只是那些很可能或者一定会成功的项目,然而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冒一定的风险科学才能取得飞跃性的进展 。 那么如何促进原始创新呢?杰尔带着他招牌式的微笑说:“放手让科学家们去玩,就像孩子一样。我在日本的时候也常常被问到这个问题,每次我这样回答,他们都说,‘别开玩笑了,说正经的。’可是我说的就是正经的,让科学家们去玩,去自由地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凭兴趣决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命题作文。很多看起来没有用的研究,比如说天文学,终将给这个世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1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外媒赞中国破解致命病菌密码
xuxiaxx 2011-12-7 10:04
 美国《商业周刊》29日刊登题为“中国基因研究表明科技进步”的报道称,今年夏天,德国医生为了制止致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空前大爆发,绕过许多更著名的欧美研究机构,直接向中国的华大基因研究院寻求帮助,破解了该病菌的基因密码。    中国研究人员三天追到致命病菌来源   据报道,当时致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病菌已导致49人死亡,并使13个国家的数千人患病。   收到求助后,华大基因研究院3天后就在网上公布出测序结果,令研究人员得以追踪病菌来源,同时破解了该病菌的致病机理。文中说,该研究院已经发展成全球最大的基因组测序研究中心。   不仅如此,华大基因研究院还能够成功绘制病原体、大米和熊猫的基因组序列,使众多国际制药巨头成为其用户。文章同时指出,中国正在努力摆脱对廉价制造业的依赖,科技支出的增幅已超过欧美。    中国正重获科技领先大国地位   美国著名科学家、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理查德·杰尔表示,“中国制造”的标签无处不在,世界更乐于看到“中国发现”和“中国创造”。   特别是伴随着今年中国发射首座空间实验室、公布首架隐形战机,导致美国和中国的亚洲邻国惴惴不安。这个曾发明火药,并在圆周率计算方面令古希腊相形见绌的中心王国,正试图重新获得科技领先的大国地位。   今年6月,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委员帕特里克·莫洛伊在有关中国对美国商业的战略威胁听证会上表示,中国已将生物科技列为其7大战略行业,希望在2020年前将其GDP中的比重从目前的3%提高至15%。   文中分析说,如果中国成为吸引各国科学家的乐土,无疑将大大提高软实力。香港大学国际安全教授任越对此表示,政府支持和国家增长前景有助于中国吸引和留住人才,特别是海外人才。   文/记者郭悦    ●背景链接    我国科技投入年增20%   科技部上半年曾公布了一组衡量中国科技实力的数字,目前中国科技投入年增20%,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5100万,居世界第一。   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等部分领域比肩国际前沿,如新型铁基超导材料、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深海载人潜水器和高效能计算机、生物科学等。   我国目前有3300多个外资研发机构。 更多滚动新闻 科学家首次拍摄性高潮女性大 脑活动影像(图) 2011年12月01日 卫生部回应:乳品标准“绝不可能”被 企业绑架 2011年12月01日 我航母平台出海试验正按序展开 斥美抛“空海一体战” 2011年12月01日 神奇!百年前健身器材长这样(组图) 2011年12月01日 《新科学家》环境顾问解读德班气候大 会前景 2011年12月01日 广东10个“男同性恋”中就有一人感染 艾滋病 2011年12月01日 我国最先进科考船下水造价超5 亿可抗12级大风 2011年12月01日 学者提出“科学外交”概念:中国准备 好了吗 2011年12月01日 倒置:摆脱地心引力的惊奇表演(组图 ) 2011年12月01日 “神八”立体画惊现长春 2011年 12月01日 来源:人民网
11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大家需要培养
热度 1 dxniu 2011-5-30 13:36
1994 年,那年到了军校,空余买了一盘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磁带,放在随身听中播放,一段优美的旋律,仿佛听到细雨敲打绿叶,翠鸟在山谷中鸣唱,暖暖的,欣欣然。脱口而出:这是描写春的乐曲。翻到乐曲说明发现这首曲子的名字就是《春》。心中不禁窃喜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悟性。后来自己尝试去学一种乐器,发现演奏出来的只能算声音,才知道这就是眼高手低。到了今天已经彻底沦为乐盲 后来接触科研,发现了类似的问题。很容易对一个科学问题实现理解,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验上却很难掌握一套扎实的证实手段。 音乐上,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练习,不会横空出现莫扎特和肖邦。即便是天才,上帝给予了敏感神经和丰富想象的天才最终也难免落俗。 科研上,没有精心的栽培和修正,也很难想象会有费曼和钱学森。
个人分类: 杂文|234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记者付雁南:把甲骨文搬上网络的美国老头
热度 1 Fangjinqin 2011-2-20 08:32
《把甲骨文搬上网络的美国老头》 《中国青年报》2011年1月26日报道。 记者付雁南 在家乡美国田纳西州,理查德·希尔斯(Richard Sears)是个完完全全的 小人物。离婚、失业、独居,甚至过去的一个月里,因为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他 一度陷入深深的绝望。 可在过去的半个月,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这位头发花白的美国老人,突然 成为被网友们讨论的热门人物。他所创办的汉字字源网站,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 在这个界面简陋的网站上,随便输入任何一个汉字,人们都能找到它的字形 在历史上如何演变——小篆、金文,甚至还包括回溯几千年,它被刻在甲骨上的 模样。 “这个外国人的工作让每个中国人汗颜。”一位网友评价说。 60岁的希尔斯可从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个“名人”,事实上,尽管为了创建 那个网站,他花费了20年的时间和全部的存款,可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却几乎没有 人觉得,那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38年前,当希尔斯突发奇想开始学中文时,这个物理系的大学生只是希望了 解,那些说别的语言的人会如何思考、交流。他来到了台湾,在街头拼命跟人聊 天,并且在那里结识了自己后来的妻子。 口语练好了,希尔斯又开始张罗着学认字。可是那些毫无逻辑的汉字笔画总 是让他一头雾水。于是,这个已经步入中年的男人再一次“突发奇想”,研究起 了古汉字。 可在英文书籍里,关于汉字古文字的书籍只有一本。并且,关于词源的解释, 不同的书籍也不相同。希尔斯又琢磨着把不同的解释都输入电脑,这样自己就可 以很方便地从中挑选出最符合自己的词源。为此,他先开发了一个小程序,到了 2003年,又把它们搬上了互联网。 几十年过去了,这位美国人已经能够顺利地用中文阅读、写作,可关于说中 文的人“如何思考、交流”,他仍然没有完全理解。 希尔斯曾经向中国的朋友展示自己的网站,可很少有人真的感兴趣。有些人 会“出于礼貌”地赞扬几句,还有人直截了当地评价他“浪费时间”。15年前, 当他来到中国拜访一些古文专家时,这些专家甚至觉得,眼前的这位美国人在 “异想天开”。 “那些古旧、愚蠢的甲骨文,我们早就不用了。”一位中国朋友告诉他, “这个网站根本挣不来钱的。” 希尔斯一次又一次地发现,金钱似乎才是人们的兴趣所在。这让这个美国老 人在十几年后还连连叹气:“中国人总是忙着挣钱,可总有些东西比金钱更加重 要。” 现实里的希尔斯,是一位电脑工程师。年轻的时候,他在硅谷的一家IT公司 拿着一份不错的薪水,也就是那个时候,他雇用了一位中国妇女,教她用电脑, 并且从几百本书里把汉字不同的字形扫描到电脑里。 但现在,这个曾经满身黝黑肌肉的帅小伙儿,已经身材发福、头发花白,失 业三年。 “也许是因为那些公司不想雇用一个像我这样上了年纪的人,何况,我也并 没有那么认真地去找工作。”希尔斯笑了笑说,“我喜欢学习,我觉得这比工作 有趣多了。” 为了寻找那些古代的汉字字形,他跑遍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几乎所有大学的图 书馆,查阅了几百本书。看得多了,他甚至还能提出自己的解释。比如汉字 “金”,说文解字形容它字形的来源是“金在土中”,可希尔斯觉得,它的象形 文字应该来源于“钟”的形状,因为这样才能让人立刻明白“金属”的概念。 身边的人们几乎没人能理解他的坚持,其中也包括他最终选择离婚的妻子。 只有网上一些学习中文的人会写信给他,夸赞他做了一项“伟大的工作”。这些 人并不知道,希尔斯已经连租用服务器所需要的每年47美元都快付不出来了。 但现在,来自中国的关注总算给他带来了一点好消息。当来自中国网友的鼓 励和赞扬突然间蜂拥而至的时候,希尔斯正在加利福尼亚州给自己92岁的母亲过 生日。这个两年前才退休的中学数学老师,是唯一没有抱怨过希尔斯工作的家人。 1月24日,坐在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市自己租来的小房间里,这位美国老人 觉得内心又一次充满了希望。“感谢上帝。这么多年过后,那些中国的朋友终于 让我的母亲相信,我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他笑着说。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205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