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自然调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蒋高明 2020-3-10 11:44
自然生态系统 的 自我调节 蒋高明 生态系统 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于达到一种稳态或 平衡状态 ,这种稳态是靠自我调节过程来实现的。调节主要是通过反馈 作用 进行的。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的出现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使其变化减弱或增强,这种过程就叫反馈。反馈能够使 生态系统 趋于平衡或稳态。 生态系统中的反馈现象十分复杂,既表现在生物组分与环境之间,也表现于生物各组分之间和结构与功能之间 。生物组分之间的反馈现象。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当被捕食者动物数量很多时,捕食者动物因获得充足食物而大量发展;捕食者数量增多后,被捕食者数量又减少;接着,捕食者动物由于得不到足够食物,数量自然减少。二者互为因果,彼此消长,维持着个体数量的大致平衡。在无外力干扰下, 反馈机制 和 自我调节 的作用,而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破坏时,只要不过分严重,一般都可通过自我调节使系统得到修复,维持其稳定与平衡。 达尔文 最早观察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现象。 野蜂对于三叶草的授粉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三叶草的收成决定于野蜂的数量。但是野蜂的数量又首先决定于能摧毁它们蜂巢的田鼠的数量,而田鼠的数量更决定于乡村居民所饲养的猫的数量。因此,三叶草的收成 取决于 猫的数量。 达尔文 还 观察了英国平原上的石楠 灌丛变化 。在那些牛群经常吃草的地方,石楠一致保持着凄凉的状态,而在那些禁止放牧牛群的地位,石楠显著地发生了变异,在石楠之中长出了很多松树(在这以前,由于牛群啃食松树的缘故,松树不可能生长)。经过 25 年以后,这些地区在不知不觉中和放牛的地区大不相同了。除了松树外,还出现了 12 种新的植物,很多的昆虫以及 6 种食虫的鸟类。 海豹生活在海洋里,以鲑鱼为食。鲑鱼具有到河里产卵的生物学特性,它在淡水中 产生 鱼卵。当鲑鱼游进河流时,它便成为水獭进攻的对象。水獭非常喜欢吃鲑鱼,这个居住在河岸上的凶狠小兽,还吃小鸟 。 假如海豹的数量增加,则水獭所能获得鲑鱼的数量就要减少,因此水獭就要大量地吃野鸟。野鸟数量的减少,便引起森林中害虫数量的增加,这样就会影响森林的发展;森林的减少和消灭则将会引起气候的显著改变。 然而, 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界压力很大,使系统的变化超过了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即 “ 生态阈限 ” 时,它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之下降,以至消失。此时,系统结构被破坏,功能受阻,以致整个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此即通常所说的 生态平衡 失调。
个人分类: 生态科普|7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气象学家的认识误区:暖-震链、震-冷链、物极必反和自然调节
杨学祥 2019-9-27 09:07
气象学家的认识误区:暖 - 震链、震 - 冷链、物极必反和自然调节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 最近的研究表明,气象学家在强调全球变暖的危害时,忽略了全球变暖对地震活动的影响,与历史上的认识误区密切相关。事实上,全球变暖将导致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改变目前的地壳均衡,形成卸载的冰融陆壳上升和加载的海洋地壳下降,由此引发强烈地震火山活动,海洋及其边缘的巨震导致海底冷水上翻,导致暖-震链变为震-冷链,构成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是物极必反和自然调节产生的主要原因。 1303-2008 年中国 8 级以上地震分布特征 表 1 给出了 1303-2008 年中国 8 级以上地震分布。地震数据统计表明,在小冰期期间的 530 年中中国 8 级以上强震共发生 7 次,平均 76 年发生一次;主要集中在蒙德极小期, 135 年发生 4 次,平均 36 年一次。小冰期结束的 106 年中,中国发生 8 级以上地震 11 次,平均 10 年一次,远高于小冰期时期。全球变暖带来的中国 8 级以上地震高发值得关注。 表 1 中国 M ≥ 8.0 地震、气候变化和太阳黑子变化对比 Table 1 S unspot(Bad Climatic Condition) and earthquakes ( M ≥ 8.0 ) in China 序号 发震时间 地名(部分为古地名) 震级 气候特征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01 1303-09-17 山西 赵城、洪洞 8 小冰期 沃尔夫 02 1556-01-23 陕西 华县 8 小冰期 史玻勒 03 1604-12-19 福建 泉州海外 8 小冰期 蒙德 04 1668-07-25 山东 郯城、莒县 8.5 小冰期 蒙德 05 1679-09-02 河北 三河、平谷 8 小冰期 蒙德 06 1739-01-03 宁夏 银川、平罗 8 小冰期 蒙德 07 1833-09-06 云南 嵩明 8 小冰期 道尔顿 08 1902-08-22 新疆 阿图什 8.25 拉马德雷冷位相 09 1906-12-23 新疆 玛纳斯 8 拉马德雷冷位相 10 1920-06-05 台湾 花莲海外 8 拉马德雷冷位相 11 1920-12-16 宁夏 海原 8.5 拉马德雷冷位相 12 1927-05-23 甘肃 古浪 8 拉马德雷暖位相 13 1931-08-11 宁夏 银川、平罗 8 拉马德雷暖位相 14 1950-08-15 西藏 察隅 8.5 拉马德雷冷位相 15 1951-11-18 西藏 当雄 8 拉马德雷冷位相 16 1972-01-25 台湾 新港东 海中 8 拉马德雷冷位相 17 2001-11-14 新疆 若羌、青海交界 8.1 拉马德雷冷位相 18 2008-05-12 四川 汶川县 8.0 拉马德雷冷位相 表 2 冰期时期中国 M ≥ 8.0 地震和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的关系 序号 发震时间 地名(部分为古地名) 震级 小冰期 太阳黑子 1 1303-09-17 山西 赵城、洪洞 8 1280-1350 沃尔夫 2 1556-01-23 陕西 华县 8 1450-1550 史玻勒 3 1604-12-19 福建 泉州海外 8 1640-1720 蒙德 4 1668-07-25 山东 郯城、莒县 8.5 1640-1720 蒙德 5 1679-09-02 河北 三河、平谷 8 1640-1720 蒙德 6 1739-01-03 宁夏 银川、平罗 8 1640-1720 蒙德 7 1833-09-06 云南 嵩明 8 1790-1830 道尔顿 注: 530 年发生 7 次,平均 76 年发生一次;集中在蒙德极小期, 135 年发生 4 次,平均 36 年一次,小冰期高潮期的蒙德极小期中国 8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 表 31890 年以来中国 8 级以上地震和拉马德雷(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PDO 时间位相 中国 8 级以上地震 气候 冷暖 8 级地震 活跃期 时间 地名 震级 1890-1924 冷 1902-08-22 1906-12-23 1920-06-05 1920-12-16 新疆 阿图什 新疆 玛纳斯 台湾 花莲海外 宁夏 海原 8.25 8 8 8.5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暖 1927-05-23 1931-08-11 甘肃 古浪 宁夏 银川、平罗 8 8 温暖期 1946-1976 冷 1950-08-15 1951-11-18 1972-01-25 西藏 察隅 西藏 当雄 台湾 新港东 海中 8.5 8 8 低温期 活跃期 1977-1999 暖 温暖期 平静期 2000-2030 冷 2001-11-14 2008-05-12 新疆 若羌、青海交界 四川 汶川县 8.1 8 低温期? 活跃期 注:小冰期结束的 106 年中,发生中国 8 级以上地震 11 次,平均 10 年一次,远高于小冰期。温暖期带来的中国 8 级以上地震高发值得关注。 小冰期最盛期大震频繁和震 - 冷链发生的原因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 ,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事实上,小冰期是太阳活动、强潮汐、地震火山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震数据统计表明,在小冰期期间的 530 年中中国 8 级以上强震共发生 7 次,平均 76 年发生一次;主要集中在蒙德极小期, 135 年发生 4 次,平均 36 年一次。蒙德极小期强震频发的事实存在。但与后来的温暖期相比,后者的大震更加频繁,至少增大了 3 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通过不同高分辨记录研究,科学家认识到小冰期并非持续几个世纪的连续冷期,其内部还明显存在次级的冷暖波动,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一趋势与表 1-3 完全相符。 小冰期发生的时间也有较大变化,通常认为小冰期始于 13 世纪,止于 19 世纪,然后出现一个相对温暖的气候环境时段,在 16 世纪中期和 19 世纪中期之间达到其最冷的顶点。持续时间由 200 年扩展到 6 百年。其主要变化为沃尔夫极小期和道尔顿极小期划入小冰期,使 2020-2030 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发生 次小冰期 的可能性增大。人类要做好气候变冷的准备。 影响最大的是北京地区大震发展趋势:统计表明,发生在变冷期(小适宜期和小冰期的交界)的北京 6 级以上地震频率为 0.143 ,发生在小冰期大震频率为 0.857 。因此,北京地震发生在下次小冰期 2744-3815 年的概率最大,发生在 2130-2540 年温暖期的概率几乎为 0. 。北京地区地震高潮已经过去,地震风险明显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 21 世纪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仍存在北京地区大震发生的风险(见表 4 ),发生概率为 0.143 。 表4 太阳活动、强潮汐、低温期和北京地区地震的对应关系 Table 6 The relation of solar activity, volcanic eruption, tides , lower temperature and earthquakes in Peking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时代 潮汐极大年 北京地区地震 全球 气温 时间 震级 地点 294 6.0 延庆 小冰期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1057 6.8 大兴 变冷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84 6.8 延庆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536 1665 1679 6.0 6.5 8.0 通县 通县 三河 - 平谷 小冰期 1730 6.5 颐和园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小冰期 21 世纪 2020-2030 1974 ? 变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99250.html 更值得注意的是,海洋及其边缘的大震造成海底冷水上翻,形成气候变冷。 2002 年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1868 年以后的北半球温度下降与 1868 年和 1877 年间的智利两个 Mt9.0 级大地震有关。 1900 年以后的北半球的温度下降可能与 1906 年厄瓜多尔 Mw8.8 级大地震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周围大量 Ms8 级以上的大地震的数量特多有关。 1952 年之后的温度短时下降以及 1960 年以后的明显的长时段下降可能与 1952 、 1957 、 1960 和 1964 年的 4 次 Mw9.0~9.5 级的环太平洋大地震有关。由于 1960 年智利特大地震为 Mw9.5 级, 1964 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为 Mw9.2 级,所以 1960 年以后北半球和中国气温下降明显,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 1833 年苏门答腊 9 级地震、 1837 年智利瓦尔的维西 9.25 级地震和 1841 年堪察加 9 级地震组成一个 9 级以上地震小高潮,对应 1833 年之后气温的低水平段。 这也是大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原因(见表 1-6 )。 表5 1890 年以来特大地震活跃期和拉马德雷( PDO )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9 级以上 地震次数 PDO 时间位相 气候冷暖 地震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温暖期 1946-1977 11 ( 7 ) 1 4 1957-1976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温暖期 2000-2012 6 ( 6 ) 0 2 2000-2030 冷 低温期? 活跃期 注 : 特大地震为 Ms 8.5 级以上强震,括号内为国外数据,?表示预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569.html 我们在 2006 年确定的地震活跃期判定标准正在被学术界接受,得到相关部门和专家的认同。 2006 年的预测已经得到证实,目前 8.5 级以上强震已由 2006 年的 2 次增加到 6 次。这一数据在 2016-2018 年还将继续增加。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有 7 次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我们推测: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即 2004-2018 年为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让事实说话: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实际上,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时间和频率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其规律就是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这为我们预防地震和预测地震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根据。这也否定了特大地震发生的随机特性,表明特大地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让事实说话: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集中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表6 1890-2012 年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对应性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拉马德雷 1 1896-06-15 日本 8.5 冷位相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冷位相 3 1922-11-11 智利 8.5 冷位相 4 1923-02-03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8.5 冷位相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暖位相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冷位相 7 1952-11-04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 9.0 冷位相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冷位相 9 1960-05-22 智利 9.5 冷位相 10 1963-10-13 俄罗斯库页岛 8.5 冷位相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冷位相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冷位相 13 2004-12-26 印尼苏门答腊 9.1 冷位相 14 2005-03-28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15 2007-09-12 印尼苏门答腊 8.5 冷位相 16 2010-02-27 智利 8.8 冷位相 17 2011-03-11 日本 9.0 冷位相 18 2012-04-11 印尼苏门答腊 8.6 冷位相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0946.html 强震频发是全球变暖的必然结果:暖 - 震链发生的原因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如同轮船加载,吃水线加深一样),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全球变冷导致海洋 100-200m 海水层变为两极 2000m 厚的冰盖,将地壳压扁,形成赤道圈最大的径向张裂,喷出岩浆,形成海洋锅炉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全球变暖导致的地震活动增强并没有引起气象学家的重视,他们只注意气象变化,忽视了构造运动导致的更严重的灾害:海平面上升只能淹没沿海地区,地震灾难将遍及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内陆和青藏高原也不能幸免。 根据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的全球变暖速度和规模,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地震强度将明显高于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目前特大地震数量刚刚持平,强度还相差很多,今后三年会更加强烈。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02812.html a 大洋海水减少 b 大洋海水增加 1- 新洋壳,计算时因忽略了与陆壳连接部分,因而计算值比实际值小; 2- 旧洋壳,插入大陆壳下或推动大陆分离部分。 图 1 海平面变化造成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Fig. 1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ovement by the changes of sea level 由图 1 中可以看到,相同的圆心角在不同半径的球面所对应的弧长是不同的,由于海水增加,海洋地壳 A’B’ 弧下降到 AB 弧时,圆心角变大,只能发生两种结果(见图 b ): 其一、大洋地壳 AB 弧的多余部分插入大陆地壳之下,形成俯冲消减带,是地震频发的地区,其类型为环太平洋俯冲消减带和地震火山带。 其二、大洋地壳 AB 弧的多余部分象楔子一样劈开大陆,推动大陆向两边分离,对应的圆心角增大,其类型为大西洋两岸的快速扩张。 其三、反之,当海洋地壳 AB 弧上升到 A’B’ 弧时(见图 a ),由于弧长增大,其增大部分就是海底扩张产生的新洋壳。 当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积累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下降收缩,强烈的挤压导致环太平洋地震带 Ms 8.5 级以上强震频发,形成拉马德雷冷位相;当全球变冷两极冰盖增大使海平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地壳均衡使洋壳上升在大洋中脊处扩张,这是强震在 PDO 暖位相较少,甚至不发生的原因。圆心角越大,新洋壳就越大,这是地震带集中在环太平洋沿海地区的原因。 全球变暖不可能是直线上升的,从暖- 震链到震-冷链,物极必反和自然调节作用一定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宗晋 , 杜品仁 .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 1995, 10: 99-102. 2. Keeling C D, Whorf T P.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 PNAS, 2000, 97(8): 3814-3819.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Yang D H, 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4. 郭增建 , 郭安宁 , 周可兴 . 地球物理灾害链 . 西安地图出版社 , 2007: 111-114,146-158. 5.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24(3): 287. 6.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7. 杨冬红 , 杨学祥 .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 西北地震学报 .2006,28 ( 1 ): 95-96 8. 杨学祥。地壳均衡与水平运动 。世界地质。 1988 , 7 ( 1 ): 43-48 9.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 ’ 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10. 杨学祥. 对冰期和小冰期气候变化因素的探讨. 自然杂志. 2000 , 22 ( 6 ): 358~362. ( Yang X X. On factors affecting climate changes during Ice Age and Little Ice Age. Ziran Zazhi. 2000 , 22 ( 6 ): 358~362 ) . 11. 杨学祥 , 陈殿友 . 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 . 地质论评 , 1999, 45( 增刊 ): 33-42. ( Yang X X, Chen D Y.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Geological Review (in Chinese), 1999, 45(supper): 33-42. ) 12. 杨冬红 , 杨学祥 .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出版中 .(Yang D H, Yang X X.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 Earth ’ 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13 in press.)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1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全球变暖到欧洲变冷:波动变化和自然调节是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
杨学祥 2019-6-17 16:48
从全球变暖到欧洲变冷:波动变化和自然调节是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 杨学祥 关键提示: 地球气候变化的历史表明,温室气体被封闭在冰冷的海水深处(海底藏冷效应),一旦海水变暖(海洋锅炉效应),向大气释放出溶解在冷水中的温室气体,全球变暖就不可避免。 但是,人类对全球变暖束手无策,并不等于大自然也束手无策。 “仙女木”案例发生在大约一万年前,温度升温过程中的一次突然性降温事件,而且寒冷时期就持续约上千年的时间,在结束时气温又迅速的上升,然而突变时间也只有仅仅几十年,因此也被大家称为“气候突变”。 据资料显示,专家们预测此次事件跟温盐环流有着莫大的关系,或是主因。因为气候升温,使得海平面上升,大量的冰雪消融,又因为海水密度的差异产生密度梯度,才导致海流的形成。然而冰雪融化改变了本来海水的密度,使得海水含盐量减少,表面海水因之变轻,下沈海水量也就随着变少,温盐环流变弱,热量随之减少,调节功能失调,或者说环流格局被打破,气温也因此迅速下降。显然,大自然自有其自我调节机制。 2019年6月格陵兰岛冰雪创纪录融化,仙女木变冷事件可能卷土重来。叠加在其中的2019-2020年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也会引发200年周期的小冰期气候,预见在不久的未来,人们不是承受全球变暖的煎熬,而是小冰期或次小冰期的冷酷。 现在,人类对付全球变暖的唯一武器是减排,那么,对付小冰期的武器就应该是排放。说实在的,人类的减排和排放对气候变化而言只是杯水车薪,都无济于事。人类减排或排放温室气体不会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让大自然听命于人类意志,这不是科学而是幻想。 相关报道 严重夸大!格陵兰岛近半冰雪融化?减缓气候变暖 人人有责 原创 民声天下 1小时前 我要分享 △冷暖海流分布(资料图) 民声天下6月17日北京快讯 日前,外媒报道称,上周四(13日)一天内,格陵兰岛近一半冰雪融化,共计约20亿吨。大规模融雪提前预示着2019年格陵兰岛融冰量或破纪录。 专家表示,一天融化20亿吨,这个数据相对可信。但有媒体说,这是格陵兰一半的冰雪,严重夸大。要知道格陵兰冰盖面积在180万以上平方公里,平均厚度有1500米。简单算一下,至少有2700多 万 亿吨的冰。格陵兰冰盖的融化,主要在其西南侧。如果格陵兰的冰雪全都融化了一半,海平面可能上涨6-7米,所以,如果一天就融化一半,两三天应该就彻底没了,现在荷兰大部地区、意大利威尼斯应该已经在海里了。 据专家介绍,高纬度地区对气候变暖的反应,更敏感。全球平均变暖的背景下,两极地区的变暖,比赤道地区更厉害。因此,90年代以来,格陵兰的融冰速度是在不断加快,融冰量在成倍增长。极地冰雪消融,可能进一步加快气候变暖。因为冰雪可以反射走太阳光,没有冰雪遮盖,地球表面接收的太阳光热量会更多。这样形成一个循环,越变暖,融冰越快,融冰越快,气候变暖越明显。气候变暖,又会引发全球更多极端天气。 专家分析认为,格陵兰的冰如果融化,严重性不仅仅是海平面上升,大量融冰,可能打破温盐环流,能量交换会掉链子,相当于一个人血管堵塞、血栓了。正常情况下,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北上以后,本该在格陵兰附近下沉,从海洋底部回流,形成循环。但如果格陵兰的冰雪大量融化,淡水会淡化原先海水的含盐量,密度变小,下沉减弱,回流减弱,甚至停顿,这样链条就断了。 业内人士强调指出,北大西洋暖流一旦中断,会导致欧洲快速变冷,欧洲冰原面积扩大,可能进而导致地球整体气候的突然出现变冷。也就是多年前的一个电影《后天》展示的;不过,那个电影夸大了变冷的程度。因此,减缓气候变暖,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减少二氧化碳以及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节能减排,这个地球上,每个人都有责任。(责编/翔宇)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JEOLWf 全球变暖会不会引起温盐环流的波动,出现“新仙女木”事件? 阅知万象 18-09-14 16:11 全球变暖会不会引起温盐环流的波动,出现“新仙女木”事件? 全球变暖一直都是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今对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也渐渐的提上日程,大家都知道我们耐以生存的环境,也就是自然界只要稍稍出现问题和波动,将对我们的现在和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如今全球变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大家对这个也很清楚,但是自然界是一个环环相扣,互相影响的“大圈”,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波及全身” 接下来小编来简单的分析全球变暖和温盐环流以及“新仙女木”之间的联系。个人拙见,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来简单的解释下温盐环流和“新仙女木”是何含义。温盐环流:它是一个因为海水温度和海水含盐密度驱动形成的全球洋流循环系统,它带去了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得受此影响的地方不那么的寒冷,如果环流出现了变化,格局将会打破。 而“仙女木”案例发生在大约一万年前,温度升温过程中的一次突然性降温事件,而且寒冷时期就持续约上千年的时间,在结束时气温又迅速的上升,然而突变时间也只有仅仅几十年,因此也被大家称为“气候突变”。 还有就是“仙女木”本是寒冷气候的标志性植物,因此用它来命名。 据资料显示,专家们预测此次事件跟温盐环流有着莫大的关系,或是主因。因为气候升温,使得海平面上升,大量的冰雪消融,又因为海水密度的差异产生密度梯度,才导致海流的形成。然而冰雪融化改变了本来海水的密度,使得海水含盐量减少,表面海水因之变轻,下沈海水量也就随着变少,温盐环流变弱,热量随之减少,调节功能失调,或者说环流格局被打破,气温也因此迅速下降。 所以,从总的来说,自然链就像一个大转轮,只要其中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整个大转轮处于崩溃状态。所以全球变暖引起温盐环流发生剧烈波动,甚至是出现“新仙女木”时间都是有可能的?大家关于这个问题,是否还有其它不同的观点的?欢迎交流。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568976297008140wfr=spiderfor=pc 刘光裕:仙女木与冻死人的上海 全球变暖可以忽略 已有 3879 次阅读 2016-2-6 05:34 刘光裕:仙女木与冻死人的上海 全球变暖可以忽略 杨学祥 一、 仙女木与冻死人的上海 学者刘光裕最近指出,依照冰芯等多种资料的分析,科学家发现在 1.26 万年前,地球突然变冷,气温骤降了 7-8 度,并且持续了大约 1000 年。这次温度的降低,使得仙女木大为繁荣,但却给很多大型动物带来了灭顶之灾。这次事件被称为新仙女木事件 (New Younger Dryas) 。诸如大家所熟知的猛犸象、剑齿虎和披毛犀就是在这次寒潮中阵亡了的,上海自然博物馆中也恰好有一些这个时期灭亡了的巨兽。 一直以来,新仙女木事件的诱因都认为是北美冰架的融化导致洋流改变所导致的。 最近,又有研究发现,很可能是因彗星撞击所致。新仙女木事件不仅弄死了很多史前大型动物,而且重创了史前的古新印第安人。新仙女木事件对石器时代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到 1000 年后,随着气候回暖,人类的农业等才慢慢发展起来,奠定了人类文明的基础。因此,这个事件对我们理解地球历史,人类文明史和现代的气候变化是极为重要的。 仙女木事件是第四纪冰川后期气温不断升高之时,一次突然的大降温,持续了 1000 多年。气温在短短的 4-10 年里降低了 15 ℃ 左右,其感觉比差不多和上海的降温差不多(最低 -7 ℃ )。想想看,要是这种降温持续 1000 年,会对上海造成何种影响。 另外,格陵兰岛冰芯很好地记录了地址历史上的气候数据。通过气候数据的研究,我们能够看出近现代的 1.5 万年中,气温一直在不断的波动。现在炒的很热“气候变暖”,从地质历史上看,其变化压根就看不出来,在图标上一点痕迹也没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0114-954653.html 二、 地球不是恒温器 我在 2013 年 10 月 4 日 指出,地球不是恒温器,气温波动变化是自然规律。全球气候变化可以分为三个时间尺度,即地质构造尺度 (10 万年至亿年 ) 全球温度变化 10 ℃ 以上、地球轨道尺度 (10 万年至万年 ) 冰期与间冰期温度可以相差 6 ℃ 至 8 ℃ 、短时间尺度 ( 万年 ) 存在千年尺度、百年尺度和十年时间尺度上小于 1 ℃ 的温度波动。 有证据表明,一亿年以前海洋底层水温度高于现在 15 ℃ ,大气温度高于现在 10-15 ℃ ,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是现在的 10 倍,处于热带雨林繁茂和恐龙盛极一时的生物大繁荣时期。气温提升 2 ℃ 的危险没有历史根据。 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战乱和民族大迁移。 当代人们把“温室效应”看做是灾难,事实上,如果没有温室效应,人类就不可能在地球上生存。正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存在,使地表维持在 15 ℃ 的平均温度上,否则地表温度将是 -18 ℃ ,这为人类和整个生物圈提供了一个温暖的环境。这个效应主要归因于水汽的作用。 小冰河期泛指 15 世纪至 19 世纪中叶气温偏低的时期。大约在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之间,地球上广大地区出现了寒冷气候,人们称为小冰河期 (Little Ice Age) 。 二氧化碳(分子式为 CO 2 )和水汽等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有效地吸收地球表面、大气本身相同气体和云所发射出的红外辐射,重新发射红外辐射,其中有一半返回到地表,在夜间持续辐射,使地表不致因缺乏太阳辐射而变得太冷。温室气体这种保护地热量散失的作用,叫温室效应。一百多年前大气中的浓度是非常稳定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大量温室气体, CO2 的大气浓度由 1800 年的 280ppmv (即一百万单位体积气体中含有 280 单位体积的 CO 2 )增加到 2000 年的 380ppmv 。气候学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温室效应对小冰期的消失作出了贡献。 自从 1850 年上一个小冰期结束以来,人类已经度过了相对温暖的 1 个多世纪。而最近,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於 9 月 27 日 在斯德哥爾摩發布最新報告,警告稱未來幾百年全球變暖或無法逆轉;持不同意见科学家们又发出了小冰期到来的预言。 把地球变为恒温器是一种不懂科学和历史的幼稚幻想,使用有争议的手段使地球降温可能导致加快小冰期到来的人为灾难。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9906.html 我在 2015 年 4 月 30 日 指出,地球不是恒温器:温度控制在 2 ℃ 内的口号是错误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6348.html 地球不是恒温器。人为将地球变成恒温器,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能力,气候变化的空想家已经从科学走向空想,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突入灾难的深渊。 使人类摆脱小冰期严寒天气的威胁,全球变暖的功不可没。目前全球气温和海平面高度并未超过 6000 年来的最高水平,气候模型的模拟与气候历史不符,不足为信。 海平面的快速上升给岛国生存带来巨大威胁,世界大洪水的传说起源于海平面的早期快速上升。目前岛国面临的海平面上升形势威胁到岛民的生存,但对大陆居民而言,这是正常气候自然变化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在第四纪冰期就恐惧全球变暖,那么,这样的恐怖生活将在今后一亿年中持续下去,因为这将是自然变化的必然结果。 我们必须适应全球变暖,第四纪冰期迟早都会逐渐消失。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3864.html 三、 近在咫尺的变冷威胁 根据潮汐理论的准确预测,地球的气候将在 3107-3452 年变得最冷,进入下一次小冰期时期。人为的温室效应可以减轻下一次小冰期对人类的伤害。 我在 2010 年 9 月 19 日 指出,科学的理论要经得起科学实践的检验。南极臭氧洞和温室效应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和温室气体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 2006 年南极臭氧洞的重新扩大使人类成功保护臭氧的神话彻底破灭。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我们等待时间的检验。 从改造自然到破坏自然,再到修复自然,这是人类对自然力量错误认识的三部曲。事实上,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最终决定性的力量不是人类,而是自然规律。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只能导致自身的灭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46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564.html 厄尔尼诺是热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拉尼娜是冷事件,可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降低。科学界忽视了影响全球气温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海洋及其边缘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其集中爆发期的周期为 55 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在 18.6 度 -28.6 度之间变化,其周期为 18.6 年。 目前处于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其中,在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全球变暖停滞;在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达到创纪录水平;在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是主要趋势。 2016 年以后,气候变冷加剧还会受到太阳活动减弱的影响。 http://news.365jilin.com/html/20150918/2169262.shtml http://mt.sohu.com/20150918/n421556222.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660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0415.html 世纪寒潮敲响了气候变冷的警钟! 参考文献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 35 (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论文集): 137-140 杨学祥,杨冬红。“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海洋预报。 2006 , 23 ( 3 ): 30-35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科技潮, 2006 ,( 9 ): 20-22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学祥 , 给 全球变暖说 泼点冷水。世界环境。 2007, ( 2 ): 60-63. 。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 (6): 1813 ~ 1818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29(2): 610-61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54764.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12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气候变化的自然调节:变冷变暖 有利有弊
热度 3 杨学祥 2019-5-16 08:17
气候变化的自然调节:变冷变暖 有利有弊 关键提示: 使人类摆脱小冰期严寒天气的威胁,全球变暖的功不可没。 气候变化的自然调节:变冷变暖,有利有弊。 全球变暖难道遭遇滑铁卢?铁树开花,沙漠开始有花有草 原创 萝卜科普 昨天 我们一直在说,全球变暖,然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感受不深。且有一些地区反倒让人觉得情况不一样。NASA表示,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本来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居然奇迹般的出现了绿化植物。这里的某些地区每年只有几毫米的降雨量,而有的地区却毫无降水量,那沙漠怎么突然间又有植被出现呢? 莫非全球变暖的趋势提前结束了?不可能。极端天气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好事,或许引发全球变暖的极端天气才有可能导致这样的现象。NASA再一次表示,由于沙漠沿着安第斯山脉的西部范围延伸,产生了一种雨影现象。沙漠坐落于洋流旁边,持续的高压足以限制风暴进入,因此容纳水分的含量就会减少。 2019年一二月的时候,有稀少的水流进入阿塔卡马沙漠。风暴在安第斯山脉顶部就已经被限制,山麓仍然有足够的降雨量,这就可能导致周边洪水泛滥。安第斯山脉西部遭受山体滑坡,降水量可以达到100-200毫米,而这就是直接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之一。NASA数据显示,2019年2月上旬卫星在阿塔卡马沙漠附近测得超过50毫米的降水量。 ​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这里数百人遇难,数百所房屋也被破坏。突发性的降水,不仅对人类的生活起居产生重大的影响,也让干燥的沙漠突然有了一线生机。直到2019年三月,沙漠有了绿树红花。通过卫星对此区域彩色图像分析,这是一种自然绿化现象,并非人造绿化。绿化程度远远比预料中还要广泛。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0E8mHv 高温之后的自然调节:验证深海巨震调温假说 已有 1015 次阅读 2018-8-2 18:59 |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 论文交流 | 高温 , 大震 , 拉马德雷冷位相 , 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 , 地壳均衡 推荐到群组 高温之后的自然调节:验证深海巨震调温假说 杨学祥,杨冬红 (吉林大学) 2015-2018 年高温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NOAA) 的数据显示, 2018 年有望继 2015 年、 2016 年及 2017 年之后,成为地球有气象记录以来第四热的一年。最高的一年是 2016 年,其次是 2015 年和 2017 年。相关分析认为,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充满地球大气层。人类工业化加剧了这一现象,海洋及陆地上的热能无法释放,整个地球在升温。 http://news.ifeng.com/a/20180730/59500802_0.shtml 事实上,这一分析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温室气体一直在增加, 2017 年和 2018 年应该有比 2016 年更高的温度才能证明单一的温室增温理论。 我们在 2008 年撰文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我在 2012 年 5 月 22 日 指出, 2013 年为太阳黑子峰年、 2014-2016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5 年可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我们可能迎来又一个最热年新纪录,不过,频发的强震可以降低变暖规模。 我们在 2015-8-3 10:33 指出, 2014 年最热, 2015 年更热, 2016 年刷新。 我们在 2014 年 3 月 26 日 指出,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是全球最热年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是全球最冷年。 谁是谁非 9 年内见分晓: 2017 年变冷。 事实上, 2017 年比 2016 年和 2015 年冷, 2018 年比 2016 、 2015 年和 2017 年冷。 决定 2016 年最热的主要因素不是温室气体的增加,而是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的长期作用。 我们的预测已经被事实证明。 我们不否认温室气体的作用,但自然的因素不能忽视,特别是逐渐变冷的趋势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6855.html 我们的研究表明,月亮赤纬角(白赤交角最大值)在 18.6-28.6 度之间变动,周期为 18.6 年。当太阳和月亮最大限度的远离赤道,地球自转形成的半日潮将使高潮区在南北半球大幅度周期震荡,不仅导致地球流体的大规模流动,而且产生各固体圈层容积变化,激发冷空气活动和构造运动。 2009 年 Sidorenkov 列出了 1900-2010 年地球旋转速率中引潮力( D )的变化曲线,认为自然过程极端事件的发生与 18.6 年的周期变化有关, D 的极小值在 1903 、 1923 、 1942 、 1960 、 1978 和 1997 ;最大值为 1914 、 1932 、 1950 、 1969 、 1988 和 2007 年,下一个极小值可能发生在 2014-2016 年。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形成的潮汐变化,改变地球的形状和扁率,影响地球自转速度,使全球 8 级以上强震具有近似 9 年的变化规律。强潮汐可以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2005-2007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我们预测 8 级强震多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2454.html 表 11890-2012 年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及月亮亮赤纬角极值的对应性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拉马德雷 月亮 赤纬角 地球 自转 气温 变化 1 1896-06-15 日本 8.5 冷位相 最大值 变快 变冷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冷位相 最小值 变慢 变暖 3 1922-11-11 智利 8.5 冷位相 4 1923-02-03 俄罗斯堪 察加半岛 8.5 冷位相 最小值 变慢 变暖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暖位相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冷位相 最大值 变快 变冷 7 1952-11-04 俄罗斯堪 察加半岛 9.0 冷位相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冷位相 9 1960-05-22 智利 9.5 冷位相 最小值 变慢 变暖 10 1963-10-13 俄罗斯 库页岛 8.5 冷位相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冷位相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冷位相 13 2004-12-26 印尼苏 门答腊 9.1 冷位相 14 2005-03-28 印尼苏 门答腊 8.6 冷位相 最大值 变快 变冷 15 2007-09-12 印尼苏 门答腊 8.5 冷位相 最大值 变快 变冷 16 2010-02-27 智利 8.8 冷位相 17 2011-03-11 日本 9.0 冷位相 18 2012-04-11 印尼苏 门答腊 8.6 冷位相 2014-2016 年 最小值 变慢 变暖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0101.html 表 1 的统计表明, 1890-2012 年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及月亮亮赤纬角极值的有很好的对应性: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开始,到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结束。 图 1 1880-2015 年全球气温变化 高温之后的自然调节:海平面上升导致深海巨震频发降低气温 从表 1 中可以看到,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第一个统计特征是,地震的发生地点具有明显的洲际差别:只发生在美洲和亚洲。美洲、亚洲与欧洲、非洲、澳洲的最大差别是具有高耸的山脉和广袤的山地冰川。 我们在 2011 年建立了地震和气候相互影响的地球物理模型,地震火山活动和气候的相互影响具有普遍意义。气象学家忽视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全球变暖的最大危害是,与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互动,引发气象 - 地质超级灾害链。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不仅在于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且在于地表巨量的物质转移所产生的地壳均衡运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相互影响,构成气象 - 地质超级灾害链。 在 189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 4 次,亚洲和美洲各发生 2 次。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 7 次,亚洲发生 3 次,美洲发生 4 次。 在 2000-201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 6 次,亚洲发生 5 次,美洲发生 1 次。 趋势对比表明,亚洲进入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美国地震的可能性也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262.html 2004 年 12 月 26 日 、 2005 年 3 月 29 日 、 2007 年 9 月 12 日 ,印尼苏门答腊分别发生 3 次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 2007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地震和潮汐对气候的影响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7202.html 2002 年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1868 年以后的北半球温度下降与 1868 年和 1877 年间的智利两个 Mt9.0 级大地震有关。 1900 年以后的北半球的温度下降可能与 1906 年厄瓜多尔 Mw8.8 级大地震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周围大量 Ms8 级以上的大地震的数量特多有关。 1952 年之后的温度短时下降以及 1960 年以后的明显的长时段下降可能与 1952 、 1957 、 1960 和 1964 年的 4 次 Mw9.0~9.5 级的环太平洋大地震有关。由于 1960 年智利特大地震为 Mw9.5 级, 1964 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为 Mw9.2 级,所以 1960 年以后北半球和中国气温下降明显,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 1833 年苏门答腊 9 级地震、 1837 年智利瓦尔的维西 9.25 级地震和 1841 年堪察加 9 级地震组成一个 9 级以上地震小高潮,对应 1833 年之后气温的低水平段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特大地震和海啸拉开了新一轮 9 级地震的序幕, 2005 、 2007 、 2012 年又连续发生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1 年 2 月 27 日 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发生 9 级地震。 警告: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高温之后是特大地震的降温过程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形成的潮汐变化,改变地球的形状和扁率,影响地球自转速度,使全球 8 级以上强震具有近似 9 年的变化规律。强潮汐可以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2005-2007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我们预测 8 级强震多发。表 1 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有 7 次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 2004-2008 年已经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强震(见表 3 ),我们推测: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为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实际上, 2010-2012 年连续三年又发生了三次 8.5 级以上强震,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目前还有 2016-2018 年三年的最后期限, 2004-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接近尾声。 由于极强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的激发作用, 2016-2018 年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的数量和强度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将大大增强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16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3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661.html 2010-2012 年连续三年发生了三次 8.5 级以上强震,经过三年的能量积累, 2016-2018 年爆发 8.5 级以上强震的几率和强度将逐年增加。 目前,地震灾害就在我国周围徘徊: 4 月 10 日 阿富汗 7 . 1 级地震、 4 月 13 日 缅甸 7 . 2 级地震、 4 月 16 日 日本九州 7 . 3 级地震。 特大地震活跃期已经进入最后的高潮,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更大地震的准备 。 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 2015 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强震的激发作用, 2016-2018 年特大地震还将继续集中爆发。 大地震随机性理论否认地震活跃期的存在,漠视地震前兆的自然预警,会误导公众和政府部门,忽视对目前面临危险的准备和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4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010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2454.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Yang D H, Yang X X, Liu C. Globallow temperatur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Dec. 26, 2004) in Indonesia.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2006, 21(3): 1023~1072 2.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8-9. 3. 杨冬红 , 杨学祥 . 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a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 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 ~ 1818. 4.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 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geophysics(inChinese),2011, 54(4): 926-934 5.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等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4, 47(4): 616~621 。 YANG X X, HAN Y B, CHEN Z, et al. New Evidence of Earthquakes and Volcano Triggering by Strong Tid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 (in Chinese), 2004, 47(4): 616~621 22:359-374. 6.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 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Studyontherelation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inNorthernHemisphere.Progress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 ~ 615. 7.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Yang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offormationin Earth ’ 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in Geophysics (inChinese),2013,28(4):1666-1677. 8. 杨冬红 , 杨学祥 .2007a, 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2(5): 1680~1685 YANG D H, YANG X X. 2007,a Australiasnow in summer and three ice regulators for El Nino event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 Chinese), 22(5): 1680~1685 9. 杨冬红 . 2009. 潮汐周期性及其在灾害预测中应用 . 长春 :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 . Yang Dong-hong. 2009.Tidal Periodicit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sasters Prediction . . Changchun : College of Geo-explo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lin University. 10. 杨冬红 , 杨学祥 .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8 ( 1 ): 58-70 。 Yang D H, Yang XX. 2013a. Study and model on variation ofEarth ’ 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8 ( 1 ): 58-70. 11.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12. 郭增建 , 郭安宁 , 周可兴 . 地球物理灾害链 . 西安地图出版社 , 2007: 111-114,146-158. 13. 杨冬红 , 杨学祥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5, 27(1): 96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7253.html 全球变暖的千秋功罪:结束小冰期功不可没 已有 3914 次阅读 2015-4-23 13:46 |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 | 系统分类: 论文交流 | 关键词:全球变暖,小冰期,潮汐周期,历史规律,功过评价 | 全球变暖 , 小冰期 , 潮汐周期 , 历史规律 , 功过评价 推荐到群组 全球变暖的千秋功罪:结束小冰期功不可没 杨学祥 我在 2013 年 10 月 2 日 指出,人类刚刚逃脱了小冰期的蹂躏,却又陷入全球变暖的危机:与历史事实相反,世界主流气候学家警告人类面临全球变暖的巨大威胁,这是历史规律还是人为虚构? 世界主流气候学家只有不准确的气候模型模拟,没有历史资料证据,也没有事实证实。 事实上,全球变暖已经停止了 15 年,主流气候学家无法解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8282.html 瞻前顾后,谁更可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9488.html 一、 小冰期时期全球范围频繁出现饥荒:降温 1 ℃ 的后果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2000 年查尔斯 · 季林( Keeling )提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 水带 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 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在 3107-3452 年变得最冷。 图 1 潮汐强度变化和气温变化的 1800 年周期 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郭增建等人在 1991 年提出月亮潮迫使地球放气形成中国旱涝 18.6 年周期的观点 。蓝永超等人发现,黄河上游每个丰、枯水周期平均持续时间基本相同,一个完整的丰枯循环周期大约在十八年左右 ,与日食月食 18 年沙罗周期对应。 最新研究支持作者 2006 年提出的结论:三个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对应一个拉 PDO 冷暖位相交替周期,对应一个 8.5 级以上大震强烈与减弱变化周期。 PDO 冷位相时期 潮汐南北震荡强度相对较强,对应月亮赤纬角两大一小,根据季林的强潮汐致冷效应,出现全球低温期; PDO 暖位相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强度相对较弱,对应月亮赤纬角一大两小,出现全球温暖期。 2000-2030 年 PDO 冷位相时期可能变冷。 由于地球自转,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从 18.6 度增大到 28.6 度)增大潮汐南北震荡的振幅(从 37.2 度增大到 57.2 度),使大气潮和海洋潮的高潮以 12 小时为周期大幅度南北震荡,导致大气环流径向运动强烈,是北极寒流大举入侵中纬度地区的原因。太阳在南北回归线时有类似效应,是强震集中在 7 月和 1 月的原因之一。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98 年是最热的年份,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1995-1997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是主要原因。自 1998 年以后,全球气温呈波动下降趋势, 2005-2007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产生的强潮汐南北震荡、 1998 年 6 月至 2000 年 8 月的强拉尼娜事件( 1999 年全球强震频发)和 2004-2007 年印尼苏门答腊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是主要原因。下一次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 年产生的弱潮汐南北震荡有利于气温相对升高和中国北方的干旱;而 2009-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却可能使气温下降。 2014 年最热年证实了这一预测,也验证了全球气温变化存在月亮赤纬角 18.6 年的变化周期。 http://news.hexun.com/2010-03-25/12311261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5444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据网上资料,小冰期是指一段在中世纪温暖时期之后开始的时段。大约 15 世纪初开始,全球气候进入一个寒冷时期,通称为“小冰期”,在中国也称为“明清小冰期”,小冰期结束于 20 世纪初期。 小冰期期间全球范围频繁出现饥荒,这也是明朝末年饥荒连年,农民叛乱叠起的原因之一。直到比小麦、水稻等谷类作物更耐寒的新大陆作物:马铃薯、玉米等被广泛种植之后情况方得以改善。 小冰期具有全球普遍降温的特点,通常认为小冰期始于 13 世纪,止于 19 世纪,然后出现一个相对温暖的气候环境时段,在 16 世纪中期和 19 世纪中期之间达到其最冷的顶点。小冰期低温的气候特点是相当明显的,尤其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气候敏感的生态脆弱带所表现出的环境效应十分突出,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欧洲小冰期之前的几百年内气候环境适宜,很少荒年和饥饿;北极的积冰远在北部, 12 世纪前斯堪的纳维亚、冰岛、格陵兰之间的通讯较容易;粮食作物可生长在冰岛,甚至格陵兰;北方的渔业繁荣,欧洲主大陆的葡萄园远在现代界限以北 500km 。这种适宜的环境到公元 1200 开始终结,海冰和风暴使得挪威、冰岛和格陵兰之间的通航十分困难,割断了与冰岛的联系,最后到 14 世纪末从历史上消失;在冰岛粮食不再收割;由于北方冬季变得较冷,鱼群改变迁移的路径,渔民和农民的生活变得艰难。在欧洲大陆, 13 世纪后半叶和 14 世纪初经历了频繁灾害荒年,寒冬和异常湿热的夏季等极端天气增多,耕作的范围不断收缩。这一切表明小冰期气候变化在高纬地区从 13 世纪开始就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 16 世纪开始,在欧洲的高山区、斯堪的纳维亚、北部地区普遍出现冰川的膨胀和冰舌的前进,破坏了农田,毁灭了山村。冰川补给的河流,经常出现灾害性洪水,还伴随着滑坡和崩坍。英格兰中部 1500-1650 年间冬天的温度比现今低约 1.5 ℃ , 17 世纪最后 10 年特别冷。瑞士中部的山丘(海拔 900m )到 5 月份还被雪覆盖。阿尔卑斯山冰川扩张,冰舌延伸到 2000m 的草地。气候的异常寒冷,战争、饥荒和流行病使日尔曼人口从 1600 万减少到 900 万。 小冰期的气候在中国的响应是十分强烈的,是与全球这一降温事件耦合在一起的。台湾高山湖泊于 1320 年开始出现冷干环境沉积,祁连山敦德冰芯(海拔大于 4000m )指示,于 1420 年开始出现明显的降温,华北平原则于 13 世纪 80 年代进入明显的降温期。除了云南、贵州地区降温不明显外,小冰期盛期在全国范围普遍出现低温期,冬季和夏季降温均较明显,降温的幅度一般在 1 ℃ 左右。 由于这一时期跨中国明、清两朝,所以在中国也称“明清小冰期”。这次小冰期给中国农业社会带来巨大的打击 , 甚至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如在明代中叶 ( 约 1500 年前后 ) 北方少数民族族频繁入侵 , 战乱较多 , 尤其与鞑靼之间更是爆发了多起战争,其中就有“土木堡之变”,而 1640-1700 年是这次小冰期中最冷的时期 , 这与清军南下入关、建立政权的时间是也一致的。 近期研究表明,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小冰期)、潮汐极大值年、坏天时代和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表 1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小冰期)、潮汐极大值年、坏天时代和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 极小期  时间  中国朝代  时间   气候变化 坏天时代 潮汐极大值年 奥特  1040-1080 西夏  1038-1227 变冷 1010-1110 1062 金   1115-1234 变暖 沃尔夫 1280-1350 元   1279-1368 变冷 1165-1360 1264 明   1368- 变暖 史玻勒 1450-1550 -1644   变冷 1420-1525 1425 蒙德  1645-1715 清  1644-    变冷 1600-1725 1629 道尔顿 1790-1820 -1911   变冷 1790-1915 1770 21 世纪 2007- ? 变冷? 1996- ? 1974 二、 全球变暖即将达 2 ℃ 临界点 2 ℃ 被科学家看作是全球变暖问题的一个临界点。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2 ℃ 将是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开端 , 导致数百万人遭受干旱、饥饿和洪灾。尽管世界各国都在努力遏制气候变化 , 然而联合国 IPCC 第二工作组日前发布的报告称 , 气温升高 2 ℃ 以及随之带来的影响已经“非常不可能”被避免。 IPCC 副主席马丁 ? 帕里教授说 : “当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的幅度在 1 ℃ 至 2 ℃ 之间 , 很多人遭遇水资源短缺和洪灾的风险将增加。气温升高超过 2 ℃ , 产生的影响将更巨大 , 全球将面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物种灭绝、疾病增多。” IPCC 第二工作组在发布的报告中称 , 要将全球变暖遏制在 2 ℃ 以内需要强有力的缓解措施 , 现在看来这非常不可能实现。第二工作组主要的工作是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进行评估。今年 4 月 , 他们公布了 15 页的简要报告 , 完整的报告长达 980 页。   两年前 , 权威研究预测 , 离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2 ℃ 这个关口只剩下 10 年的时间 , 而现在科学家发现 ,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可能要比他们预测的来得更快。帕里教授说 : “ 10 年前 , 我们说这些影响将发生在我们的子女和孙子孙女身上。而现在 , 已经发生在了我们自己身上。” 如何在气候的剧烈变化中生存下来 ,IPCC 认为 , 老人和穷人等弱势群体更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 ; 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还没有意识到 , 他们必须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非洲是最容易受全球变暖影响的地区 , 不仅因为非洲北部和南部的降雨量在降低 , 更因为非洲的应对能力弱。因此 ,IPCC 呼吁发达国家通过传授先进的灌溉技术、农作物抗干旱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等 , 去帮助那些最易受影响的地区。 http://www.veg520.com/html/200907/sushi_124790371823275.html 三、 历史否定了全球变暖灾难的谎言 降温 1 ℃ 是小冰期严寒,上升 2 ℃ 是全球变暖灾难。万灵之长的人类为什么如此脆弱?难道人类真的只能在 3 ℃ 温差之内生存? 我们刚刚走出 2 万年前的末次冰期和 14-17 世纪的小冰期,离开中生代温暖期已经近亿年,把变暖当成最大风险与地球历史和人类历史相矛盾。 气候变化的历史是一个冷暖不断交替变化的过程,其一、许靖华根据历史上的全球气候变化周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证明全球小气候最适期人类社会繁荣发展而全球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他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有 1200 年的周期循环,与人类历史兴衰一一对应。即变暖时期对应人类社会繁荣,变冷时期对应农业减产,饥荒和民族大迁移。其二、中国历史朝代更迭与 200 年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变冷时期)对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3864.html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利用历史文献记载资料重建的中国东部冬半年平均温度变化曲线显示,在百年尺度的冷暖波动上,自我国秦汉以来共经历了 4 个暖期和 3 个冷期,即秦汉暖期、魏晋南北朝冷期、隋唐暖期、唐后期至五代冷期、宋元暖期、明清冷期、 20 世纪暖期。 结合历史与冷、暖期的大致划分,可得出一个规律:当气候进入冷期的时候,社会矛盾比较严重,朝代更替也比较频繁;当气候进入暖期时,则比较容易出现盛世和治世,例如我国的汉唐盛世都出现在暖期,而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等乱世都出现在冷期。 http://roll.sohu.com/20150321/n410101415.shtml “暖则盛,冷则衰”对全球变暖的启示:人类不能与全球变暖为敌。 一项国外最新研究指出,从过去 40 万年的角度来看,目前的气温已经爆表。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那期间的任何时候(见图 1 )。 现在,一支国际 研究团队 进行的一项数学分析可能改变这种状况,该团队由瓦赫宁根大学的埃格伯特 · 范 · 内斯( Egbert vanNes )领导。为了得出他们的结论,这支团队利用了乔治 · 苏吉哈拉( George Sugihara )发明的复杂系统因果关系探测法。这些方法已经成功地被用于解决生态系统中的因果关系问题,在生态系统中,有些变量相互依赖,例如太平洋西北部海水温度与沙丁鱼和鳀鱼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 这种统计方法 “ 使我们可以避开传统的挑战,不必揭开多元时间序列的因果关系。据此,我们直接根据冰核数据证明,在冰川期 - 间冰期,气候变化主要由地球系统内部机制推动,包括 气温变化 对温室气体浓度的显著正反馈效应。 ” 图 2 中最大的问题是,从过去 40 万年的角度来看,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那期间的任何时候,而目前全球气温和海平面高度并不是 40 万年以来最高值(见图 3-4 ),也就是说,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与气温上升不成比例,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不是气温上升的唯一原因。 图 2 40 万年以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 Wu 和 Peltier ( 1983 )估计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 18000 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 13500 年前到 7000 年前, 7000-5000 年前间的冰融量减少。 Jaritz 和 Ruder ( 1977 )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 10000-8000 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 2.65 米 的速率快速上升, 8000-6000 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将为每百年 0.47 米 。 6000 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 2.5 米 。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图 3 和图4 支持这项研究,表明 5000-6000 年前高海面和高于现在气温的存在。这也就是说,目前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并没有使全球气温达到 40 万年来最高水平。 结论很明显:历史上,气温上升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不成比例,温室效应无法解释这一现象,不是全球变暖唯一因素,更不是决定因素。 图 3 6 千年前以来海平面变化 图 4 一万年来挪威雪线变化和 5 千年前以来中国气温变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0973.html 四、 全球变暖的千秋功罪 使人类摆脱小冰期严寒天气的威胁,全球变暖的功不可没。目前全球气温和海平面高度并未超过 6000 年来的最高水平,气候模型的模拟与气候历史不符,不足为信。 气候变暖同样也给沿海人类带来生存威胁: Jaritz 和 Ruder ( 1977 )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 10000-8000 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 2.65 米 的速率快速上升, 8000-6000 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将为每百年 0.47 米 。 6000 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 2.5 米 。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海平面的快速上升给岛国生存带来巨大威胁,世界大洪水的传说起源于海平面的早期快速上升。目前岛国面临的海平面上升形势威胁到岛民的生存,但对大陆居民而言,这是正常气候自然变化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在第四纪冰期就恐惧全球变暖,那么,这样的恐怖生活将在今后一亿年中持续下去,因为这将是自然变化的必然结果。 我们必须适应全球变暖,第四纪冰期迟早都会逐渐消失。 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3864.html 根据潮汐理论的准确预测, 地球的气候将在 3107-3452 年变得最冷,进入下一次小冰期时期。人为的温室效应可以减轻下一次小冰期对人类的伤害。 我在 2010 年 9 月 19 日 指出,科学的理论要经得起科学实践的检验。南极臭氧洞和温室效应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和温室气体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 2006 年南极臭氧洞的重新扩大使人类成功保护臭氧的神话彻底破灭。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我们等待时间的检验。 从改造自然到破坏自然,再到修复自然,这是人类对自然力量错误认识的三部曲。事实上,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最终决定性的力量不是人类,而是自然规律。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只能导致自身的灭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4605.html 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Vol. 23 (6): 1813 ~ 18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564.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4270 次阅读|6 个评论
全球冷暖自有自然周期调节:格陵兰岛的冰川近年迅速增长!
杨学祥 2019-3-27 07:35
全球冷暖自有自然周期调节:格陵兰岛的冰川近年迅速增长! 关键提示: 雅各布 港(YA-cob-shawv-en)冰川,在2012年左右,科学家们发现它已经退缩了大约3公里,每年减少近40米。而科学家们在最近发现,这一处冰川在过去两年中以相同的速度再次开始增长。“这有点令人惊讶。因为我们已经逐渐习惯了地球出现失控的系统,但很少能见到这样又变回去的。”丹麦地质调查局和格陵兰冰与气候科学家Jason Box说。 目前,太阳正处在第 24 活动周的高峰年,其活动理应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太阳活动强度明显不及上一个活动周,甚至出现太阳表面连黑子都没有了这种罕见现象。这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百年来最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太阳将沉入超长的最低活动期。目前科学界仍然在探讨太阳黑子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气温的。有人认为地球将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有人称会在 2020 年之前,有人则称会更早。 杨冬红等( 2011, 2013 )指出,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1-2 )。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关报道 全球变暖是伪科学?美国NASA:格陵兰岛的冰川近年迅速增长! 原创 中国气象爱好者 昨天 我要分享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来自 美国宇航局 ( NASA )的一项研究发现, 格陵兰岛 的一处 冰川 可能是目前地球上萎缩速度最快的冰川群之一,这可能加剧 海平面上升 和全球的气候异常,但科学家们最近发现这里的冰川出现了异常的活动。 这一处冰川是 雅各布 港(YA-cob-shawv-en)冰川,在2012年左右,科学家们发现它已经退缩了大约3公里,每年减少近40米。而科学家们在最近发现,这一处冰川在过去两年中以相同的速度再次开始增长。“这有点令人惊讶。因为我们已经逐渐习惯了地球出现失控的系统,但很少能见到这样又变回去的。”丹麦地质调查局和格陵兰冰与气候科学家Jason Box说。 Jason Box表示,雅各布港是可以说是重要的 格陵兰冰川 ,因为它排放了北半球最多的冰。对于格陵兰的所有人来说,它是这一地区的冰川之王。如今该冰川的突然增长对于当地人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一些学者认为,这种变化提醒着人们, 全球变暖 在北极不一定会那么快。 但 NASA 冰川学家Ala Khazendar表示,这虽然是一个暂时的好消息,但从长远来看它似乎也是坏消息——北大西洋水域的自然周期性降温可能导致冰川逆转。如今恰逢北大西洋振荡的翻转,海洋部分暂时出现降温,就像像是太平洋上发生的 拉尼娜现象 ,科学家们认为, 雅各布 港冰川附近的海洋比几年前降低了3.6度,因此得以增长。但这种变化也告诉科学家,海洋温度是冰川退缩和增长的重要参与者甚至可以说是决定者。 几十年来,地球表面的水已经因人为气候变化而变暖,而随着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继续,大约90%的热量都会进入海洋。因此,虽然目前冰川增长,但从长远来看,人类可能不得不再次提高对 海平面上升 的预测。因为从长远来看,海洋注定会变得更温暖,冰川的融化情况会变得更糟。 华盛顿大学的冰川科学家Ian Joughin则表示,若是将 格陵兰冰川 目前的短暂增长描述为“全球变冷”或是“ 全球变暖 失效”,或者是以此作证来解释为气候变化是一个伪概念将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 格陵兰岛 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短期波动, 冰川 的增长只不过是暂时的昙花一现,总体来说,全球气温仍然在稳定的增长,短期的波动并不能扭转这种增长的趋势。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a5aIQc 地球没变暖?格陵兰冰川局部冰川再次增长,但科学家也很担忧 原创 环球科学猫 昨天 我要分享 在科学中, 冰川 的融化可能我们是在 全球变暖 之下听到最多的,确实不少的冰川在逐步的减少之中。根据科学最新报告显示,位于 格陵兰岛 上最快融化的冰川出现了让人难以预料的转变,那就是已经融化了20年后,位于西格陵兰的雅各布港冰川现在又开始增长,难道我们地球又降温了?地球没变暖?当然这并非如此,只是针对局部区域来说。 根据科学数据统计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冰川与大海相遇的 巴芬湾 周围水域变暖,导致整个区域的冰川进入到一个快速融化的阶段。但是在最近 美国宇航局 ( NASA )的数据中显示,在2016年,海洋局部区域突然变得更冷了,从而导致雅各布港冰川的冰层变厚,流动得更慢,并向海洋生长。局部的冰川出现了反转的情况。 根据NASA的数据显示,如今冰川口周围的水域,也被称为格陵兰岛的Sermeq Kujalleq,现在已经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冷的水域区域, 美国宇航局 ( NASA )冰川学家Ala Khazendar称,起初我们并不相信,我们几乎都认为Jakobshavn会像过去20年一样坚持下去。但是在过去三年中,这种冷水不断涌现,这算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不过对于该区域来说,科学团队已经确定了原因,但是这个增加只是暂时的,所以科学家们也很担忧新的问题,出现反弹融化更大。 根据科学报告指出,在海洋区域,出现冰川增长是因为北大西洋涛动( NAO )的气候模式引发的,每隔5到20年,海平面大气压力就会出现波动,最终导致升温或降温,然后通过 格陵兰岛西南 海岸的洋流向北运输,所以达到一个冰川增长的情况。2016年,这股 气候变化 引发水流的温度降低了1.5摄氏度,使格陵兰岛周围的大西洋降温了约1摄氏度, 这才导致冰川的增长。 在这个区域增长的同时,我们 格陵兰岛 其余的冰盖仍在消退。而且,即使这种微小的增长继续下去,它也不可能弥补到目前为止所经历的巨大损失。并且在2018年的时候, 北极地区 一些最古老,最厚的冰块进入到了爆发式的增长,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记录,它已经发生了两次。超过一半的北极永久冰已融化,所以说这短暂的冰川增加并没什么多大的推动。 根据联合国2018年的科学报告显示,我们已经过了不归路。全球的破坏已经出现,北极正在变暖,我们无能为力阻止它。自21世纪初就开始融化,当时它失去了冰架。冰川的融化会继续增加了。从长远来看,海洋正在变暖。这也是一个冰川融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这项研究也表明, 冰川 衰退不是一种单向趋势,它并没有显示出 气候变化 的逆转,而是在逐步加强之中。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aLPm66 气候变冷冰先知:温度降低2度,格陵兰岛冰川开始增长? 来源:科学网 昨天 我要分享 原标题:气候变冷冰先知:温度降低2度,格陵兰岛冰川开始增长? 气候变冷冰先知:温度降低2度, 格陵兰岛冰川 开始增长? 杨学祥 ,杨冬红( 吉林大学 ) 关键提示:尽管我们在2008年就预测了2014-2016年最热,但预测的根据不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而是月亮赤纬角最小值,与气象主流完全不同。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将在9年后得到验证。这一验证时间并不长,大多数人都可以看到这一天。 我们在2014年3月26日指出,2014-2016年全球最热年 2023-2025年全球最冷年: 2014年是全球极端灾害频发年,高温、干旱、 雾霾 和强震是主要灾害。关键原因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和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减小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高温、干旱、雾霾和强震,2013年的前兆值得关注。 2023-2025年月亮赤纬角极大值增大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导致低温和强震,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增强制冷作用。 在2012年以前, 格陵兰岛 区域的雅各布港( Jakobshavn ) 冰川 每年消失约1.8英里(约2.9公里)范围的冰川。而根据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在这个区域如今出现了反转的情况,由于当地气温降低,该区域的冰川在过去2年中以相同的速度再次开始增长。 2017年变冷的预测得到证实:2016年最热,其他排序为2015、2017、2018。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aBJmJK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69733.html 下个百年将是人类最危险的时候:次小冰期来了(修改) 已有 5308 次阅读 2016-5-11 14:00 下个百年将是人类最危险的时候:次小冰期来了(修改) 杨学祥 2016-01-25 科技日报报道,斯蒂芬·霍金日前警告称,在接下来的 100 年内,随着在科学技术领域获得飞速发展,人类将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尽管地球现在发生灾难的可能性很低,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在未来 1 千年或 1 万年内,这几乎就变成了铁板钉钉的事情。”他说,“但是,在未来至少 100 年内,我们还不可能在太空建立自给自足的殖民地。因此,我们在此期间务必非常小心。” 我们无法预知自我毁灭的人祸危险在何时发生,但可以预知周而复始的自然天灾确实在一步一步逼近。 两个表格给出了近百年的自然灾难:次小冰期敲响了警钟 表 1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潮汐极大值年、坏天时代和中国历史朝代的更迭(修改) 极小期 时间 中国朝代 时间 气候变化 坏天时代 潮汐极 大值年 奥特 1040-1080 西夏 金 1038-1227 1115-1234 变冷 变暖 1010-1110 1062 沃尔夫 1280-1350 元 明 1279-1368 1368- 小冰期 变暖 1165-1360 1264 史玻勒 1450-1550 明 -1644 小冰期 1420-1525 1425 蒙德 1645-1715 清 1644- 小冰期 1600-1725 1629 道尔顿 1790-1820 清 -1911 小冰期 1790-1915 1770 21 世纪 2007- ? 次小冰期? 1996- ? 1974 表 2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次小冰期 小冰期时期真的会来吗? 目前,太阳正处在第 24 活动周的高峰年,其活动理应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太阳活动强度明显不及上一个活动周,甚至出现太阳表面连黑子都没有了这种罕见现象。这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百年来最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太阳将沉入超长的最低活动期。目前科学界仍然在探讨太阳黑子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气温的。有人认为地球将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有人称会在 2020 年之前,有人则称会更早。 杨冬红等( 2011, 2013 )指出,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3 )。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杨冬红等( 2013 )指出,国外资料显示,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郭增建( 2002 )指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 8.5 级和大于 Ms 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杨冬红等( 2013 )指出,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2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任振球 (1997) 指出,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 2003 )指出,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这一周期与拉马德雷周期相对应。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Keeling ( 2000 )指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今后 400 年处于变暖高峰,下次小冰期将在 3100 年出现。 杨冬红等( 2011 )指出,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杨冬红等( 2014 )指出,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杨冬红等( 2008 , 2014 )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达到高潮。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根据以往记录,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3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 2020 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271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6487.html 参考文献 欧阳春艳。日本畅销书另类解读:经济危机与太阳活动一致。 2012 年 04 月 18 日 07:58  来源:长江日报。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4-18/3826983.shtml 岛中雄二 . 太阳景气经济学 . 北京:东方出版社 . 2012. 1-20, 53, 59, 127. 杨冬红,杨学祥 . 2013.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8(4): 1666-1677.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 (6): 1813 ~ 1818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湿地碳储存量增加,每年或封存500万吨大气碳:自然自有调节机制
热度 1 杨学祥 2019-3-10 07:24
湿地碳储存量增加,每年或封存500万吨大气碳:大自然自有调节机制 关键提示: 从改造自然到破坏自然,再到修复自然,这是人类对自然力量错误认识的三部曲。事实上,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最终决定性的力量不是人类,而是自然规律。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只能导致自身的灭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7253.html 相关报道 海平面上升好消息!湿地碳储存量增加,每年或封存500万吨大气碳 原创 环球科学猫 昨天 我要分享 作者:文/罗兆春 在科学中,我们都知道 全球变暖 的一个事实,但是对于全球变暖来说引发 海平面上升 并非是一个好事情,因为随着南北极冰川的融化,我们越来越多的沿海城市和低洼地区将会面临被淹没的情况,这全都是因为全球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的“坏消息”,但是同时,根据科学最新研究表明,海平面上升可能并非只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的存在,这也说明了事物都存在多面性,虽然这只是少部分的好消息,但是也可能会给我们在 全球变暖 的问题上做出一大部分的贡献。 是什么好消息呢!根据史密森尼环境研究中心的科学报告显示,随着海平面上升, 湿地 增加了碳储存量,咦!可以减少大气中的碳,让更多的碳被存储起来,这是一个什么情况。根据科学报告显示,这是来自 澳大利亚 ,中国, 南非 和美国的科学家汇集了,六大洲345个湿地的数据而出的结果,并且这个碳存储的结果还相对较高。 根据科学报告显示,其中湿地在海平面上升的压力下表现更好。包括了沼泽,红树林和海草,他们有效地储存碳比我们说的其他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的好,包括我们说的森林碳存储。该结果也发表在“ 自然 ”杂志上,这项研究结果,从反面给我指出了 气候变化 提供额外的保护。根据科学数据预估显示,这些碳存储的时间可以达到6000年。 科学家们为了证明可靠性,也进行了对面临海平面上升的湿地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碳浓度仅在前20厘米土壤中翻倍或接近翻2番。当科学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发现在表面下50厘米到100厘米时,差异会高出5到9倍,这说明什么,湿地越深的地方,存在的碳可能会更加的多,这是最为直观的测量数据,科学家们也说明了其中的原因。 额外的碳存储提升,可能是因为随着湿地变湿,植物生长和沉积物添加到湿地土壤中的碳被更快地掩埋在水下。而水下几乎没有氧气的存在,有机微生物不会迅速分解和释放二氧化碳。水越高,水中存储的空间越多,碳就会被淹没在里面一直存储。科学报告,北美和欧洲在过去6000年中面临 海平面上升 最多一次。上一个冰河时期融化的冰川导致水位上升,增加了沿海洪水。相比之下,南半球的大陆大部分没有冰川,海平面稳定甚至下降(每个地区海平面变化都不一样)。 澳大利亚科学研究者克里莱罗杰斯称,世界上一半的潮汐沼泽地沿着非洲南部, 澳大利亚 ,中国和 南美洲 的海岸线生长。如果这些湿地的碳封存增加了一倍, 那么每年可以再封存500万吨大气碳。这相当于减少了超过100万辆汽车。所以说保护沿海 湿地 至关重要,如果它们在吸收碳和减缓 气候变化 方面发挥作用,那么我们降低全球升温也快了很多。 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SMARyL 气候变化最糟糕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自然调节作用大于人类作用 已有 1253 次阅读 2018-1-20 08:56 |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全球变暖 , 自然规律 , 温室效应 , 人类活动 推荐到群组 科学家说气候变化最糟糕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已有50次阅读 2018-1-2008:13 |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 | 系统分类: 博客资讯 推荐到群组 科学家说气候变化最糟糕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刘进平 Yes,globalwarmingwillbebad.Butthese scientists say it... www.washingtonpost.com/news/energy-environment/... Climate change ' worst case scenario ' isunlikely tohappen ... Worst-caseglobalwarmingscenariosnotcredible:study |AFP.com www.afp.com/en/news/2265/ worst-case - global ... TheGoodandBadNewsaboutRisingTemperatures -Scientific...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 the-good -and...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1095837.html 关键提示:新年伊始,寒潮来袭,美国多地出现低温天气,温暖的东南部罕见地出现降雪天气。 1 月 3 日 多地再次迎来降雪。自 2 日早上至少有 11 人在因寒潮造成的低温天气中遇难。 http://news.163.com/18/0104/04/D79EEHP200018AOP.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1808.html 我在 2017 年 2 月 6 日 指出, 2000-2035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16-2017 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 2018-2019 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19-2020 年可能为太阳黑子谷年, 2020 年可能进入严重低温冻害时期,符合流感流行的主要条件,流感可能在 2017 年孕育,在 2018-2019 年流行。 2017 年拉尼娜正在发生, 2018 年初寒潮暴雪正在发生,流感大流行的六大相关条件正在到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39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3474.html 2014-2015 年的最热值得关注, 2023-2025 年的最冷年更值得关注。 2015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增大最热年发生的可能性, 2016-2017 年预测为拉尼娜年,是全球变冷的信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336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29077.html 2017 年 10 月和 2017 年 11 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和世界气象组织分别发布声明称,2017年有可能位列史上最热年份的前三名。多个联合国机构表示,极端天气事件不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粮食安全 ,与高温相关的疾病或死亡的总体风险也在稳步攀升,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人口还因天气灾害被迫迁移,仅 2016 年就达到 2350 万人。 不幸的是, 2018 年初,带来惊人灾难的不是高温,而是美国多地打破历史最低温。全球变暖的理论无法预测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只能起到误导作用。自然的力量无法抗拒。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1808.html 谁的预测更准确? 谁的预测在误导公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4054.html 科学家说气候变化最糟糕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因为自然调节作用远远大于人类活动。2017-2018年变冷就是实例。人类改变气候变化的规律是痴人说梦,最终被改变的不是自然,而是人类本身。 地球不是恒温器:温度控制在2℃内的口号是错误的 已有1448次阅读 2015-4-3012:02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全球变暖,自然变率,小冰期,温暖期,恒温器 推荐到群组 地球不是恒温器:温度控制在2℃内的口号是错误的 杨学祥 地球气候一直在冷热交替中进行。在白垩纪结束后有两个明显的暖期,一次出现在始新世早期(距今5500万年至5000万年),又称地球极热期。二氧化碳浓度甚至达到1000ppm或更高。当时温度上升了6℃至8℃,海洋升温尤其明显,大量海洋生物死亡和灭绝。   另一次暖期出现在上新世中期(距今330万年至300万年)。二氧化碳浓度最高达到了450ppm,温度上升2℃左右。当时,稳定的二氧化碳浓度适合于生物的繁殖和生长。 在距今0.65-1.4亿年前的白垩纪,地球上发生许多费解的事件:地磁场突然倒转;出现许多黑色岩系,说明此时岩浆活动非常剧烈;大洋洋洋底裂开;大气温度比现在高18℃左右;海平面比现在约高150米;地球的自转变快;古生物大量灭绝;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十倍于现在;陨石增多;造山作用弱,夷平作用大。对于这些事件的解释可能是,由于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另外此时的太阳系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位于银河系的远银心点。   由此可见,地球气候存在自然变率。在自然变化中,气候系统存在临界值,一旦超过阈值将导致突然或不可逆的状态。   2004年的灾难电影《后天》,正是改编自1.2万多年前的“新仙女木气候突变事件”--短短几十年间,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20℃至30℃,寒冷持续了上千年。 在经历过漫长的冷热交替,甚至是气候突变之后,地球植被分布发生变更,冰盖面积增加和缩小,不同生物交替出现或消失……“因此,‘把温度控制在2℃内从而拯救地球’的口号是错误的,地球能够承受温度变化,而需要拯救的只是人类社会自己。”罗勇说。 地球不是恒温器。人为将地球变成恒温器,远远超出了人类的能力,气候变化的空想家已经从科学走向空想,把人类社会的经济突入灾难的深渊。 使人类摆脱小冰期严寒天气的威胁,全球变暖的功不可没。目前全球气温和海平面高度并未超过6000年来的最高水平,气候模型的模拟与气候历史不符,不足为信。 气候变暖同样也给沿海人类带来生存威胁: Jaritz和Ruder(1977)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10000-8000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2.65米的速率快速上升,8000-6000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将为每百年0.47米。6000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2.5米。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海平面的快速上升给岛国生存带来巨大威胁,世界大洪水的传说起源于海平面的早期快速上升。目前岛国面临的海平面上升形势威胁到岛民的生存,但对大陆居民而言,这是正常气候自然变化的一部分。 如果我们在第四纪冰期就恐惧全球变暖,那么,这样的恐怖生活将在今后一亿年中持续下去,因为这将是自然变化的必然结果。 我们必须适应全球变暖,第四纪冰期迟早都会逐渐消失。人类无法改变自然规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3864.html 根据潮汐理论的准确预测,地球的气候将在3107-3452年变得最冷,进入下一次小冰期时期。人为的温室效应可以减轻下一次小冰期对人类的伤害。 我在2010年9月19日指出,科学的理论要经得起科学实践的检验。南极臭氧洞和温室效应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和温室气体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2006年南极臭氧洞的重新扩大使人类成功保护臭氧的神话彻底破灭。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我们等待时间的检验。 从改造自然到破坏自然,再到修复自然,这是人类对自然力量错误认识的三部曲。事实上,人类不过是自然的一部分,最终决定性的力量不是人类,而是自然规律。人类违背自然规律只能导致自身的灭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36460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4564.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863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95846.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921 次阅读|4 个评论
8-9月大震集中的趋势:高温之后需要地震降温是自然调节规律
杨学祥 2018-8-4 08:34
8-9 月大震集中的趋势:高温之后需要地震降温是自然调节规律 杨学祥 2018 年 1-2 月为强潮汐时期,全球共发生 7 级地震 4 次, 8 级地震 1 次,大大超出 7 级以上地震每月平均 1-2 次的常年水平。 3-5 月为弱潮汐时期, 3-7 月没有发生 7 级以上地震, 6-9 月为强潮汐时期,这意味着 8-9 月全球蓄积的地震能量将达到较高的水平。即使今年不是地震多发年, 8-9 月大震多发的趋势也非常明显。 2018 年 1-2 月 7 级以上地震目录 7.5 2018-02-26 01:44:42 -6.19 142.77 20 巴布亚新几内亚 7.1 2018-02-17 07:39:38 16.60 -97.75 10 墨西哥 8.0 2018-01-23 17:31:41 55.96 -149.13 10 阿拉斯加湾 7.2 2018-01-14 17:18:40 -15.70 -74.72 20 秘鲁沿岸近海 7.6 2018-01-10 10:51:29 17.43 -83.51 10 洪都拉斯北部海域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假说” 郭增建( 2002 )指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 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 8.5 级和大于 Ms 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和全球变暖导致强震频发 我们的研究表明,月亮赤纬角(白赤交角最大值)在 18.6-28.6 度之间变动,周期为 18.6 年。当太阳和月亮最大限度的远离赤道,地球自转形成的半日潮将使高潮区在南北半球大幅度周期震荡,不仅导致地球流体的大规模流动,而且产生各固体圈层容积变化,激发冷空气活动和构造运动。 2009 年 Sidorenkov 列出了 1900-2010 年地球旋转速率中引潮力( D )的变化曲线,认为自然过程极端事件的发生与 18.6 年的周期变化有关, D 的极小值在 1903 、 1923 、 1942 、 1960 、 1978 和 1997 ;最大值为 1914 、 1932 、 1950 、 1969 、 1988 和 2007 年,下一个极小值可能发生在 2014-2016 年。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形成的潮汐变化,改变地球的形状和扁率,影响地球自转速度,使全球 8 级以上强震具有近似 9 年的变化规律。强潮汐可以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2005-2007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我们预测 8 级强震多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2454.html 表 1 的统计表明, 1890-2012 年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及月亮亮赤纬角极值的有很好的对应性: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从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开始,到月亮赤纬角最小值结束。 表 11890-2012 年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以及月亮亮赤纬角极值的对应性 序号 地震时间 地震地点 震级 拉马德雷 月亮 赤纬角 地球 自转 气温 变化 1 1896-06-15 日本 8.5 冷位相 最大值 变快 变冷 2 1906-01-31 厄瓜多尔 8.8 冷位相 最小值 变慢 变暖 3 1922-11-11 智利 8.5 冷位相 4 1923-02-03 俄罗斯堪 察加半岛 8.5 冷位相 最小值 变慢 变暖 5 1938-02-01 印尼班大海 8.5 暖位相 6 1950-08-15 中国西藏 8.6 冷位相 最大值 变快 变冷 7 1952-11-04 俄罗斯堪 察加半岛 9.0 冷位相 8 1957-03-09 阿拉斯加 8.6 冷位相 9 1960-05-22 智利 9.5 冷位相 最小值 变慢 变暖 10 1963-10-13 俄罗斯 库页岛 8.5 冷位相 变冷 11 1964-03-27 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 9.2 冷位相 变冷 12 1965-02-04 阿拉斯加 8.7 冷位相 变冷 13 2004-12-26 印尼苏 门答腊 9.1 冷位相 14 2005-03-28 印尼苏 门答腊 8.6 冷位相 最大值 变快 变冷 15 2007-09-12 印尼苏 门答腊 8.5 冷位相 最大值 变快 变冷 16 2010-02-27 智利 8.8 冷位相 17 2011-03-11 日本 9.0 冷位相 18 2012-04-11 印尼苏 门答腊 8.6 冷位相 2014-2016 年 最小值 变慢 变暖 2023-2025 年 最大值 变快 变冷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s_of_earthquakes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0101.html 高温之后的自然调节:海平面上升导致深海巨震频发降低气温 从表 1 中可以看到,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第一个统计特征是,地震的发生地点具有明显的洲际差别:只发生在美洲和亚洲。美洲、亚洲与欧洲、非洲、澳洲的最大差别是具有高耸的山脉和广袤的山地冰川。 我们在 2011 年建立了地震和气候相互影响的地球物理模型,地震火山活动和气候的相互影响具有普遍意义。气象学家忽视了一个明显的事实:全球变暖的最大危害是,与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互动,引发气象 - 地质超级灾害链。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不仅在于冰川融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而且在于地表巨量的物质转移所产生的地壳均衡运动。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相互影响,构成气象 - 地质超级灾害链。 在 189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 4 次,亚洲和美洲各发生 2 次。 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 7 次,亚洲发生 3 次,美洲发生 4 次。 在 2000-201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全球 8.5 级以上地震发生 6 次,亚洲发生 5 次,美洲发生 1 次。 趋势对比表明,亚洲进入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美国地震的可能性也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84262.html 2004 年 12 月 26 日 、 2005 年 3 月 29 日 、 2007 年 9 月 12 日 ,印尼苏门答腊分别发生 3 次 8.5 级以上特大地震。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 2007 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地震和潮汐对气候的影响不能忽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17202.html 2002 年郭增建提出“深海巨震降温说”: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o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1868 年以后的北半球温度下降与 1868 年和 1877 年间的智利两个 Mt9.0 级大地震有关。 1900 年以后的北半球的温度下降可能与 1906 年厄瓜多尔 Mw8.8 级大地震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周围大量 Ms8 级以上的大地震的数量特多有关。 1952 年之后的温度短时下降以及 1960 年以后的明显的长时段下降可能与 1952 、 1957 、 1960 和 1964 年的 4 次 Mw9.0~9.5 级的环太平洋大地震有关。由于 1960 年智利特大地震为 Mw9.5 级, 1964 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为 Mw9.2 级,所以 1960 年以后北半球和中国气温下降明显,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 1833 年苏门答腊 9 级地震、 1837 年智利瓦尔的维西 9.25 级地震和 1841 年堪察加 9 级地震组成一个 9 级以上地震小高潮,对应 1833 年之后气温的低水平段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9.1 级特大地震和海啸拉开了新一轮 9 级地震的序幕, 2005 、 2007 、 2012 年又连续发生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11 年 2 月 27 日 智利发生 8.8 级地震, 2011 年 3 月 11 日 日本发生 9 级地震。 警告: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高温之后是特大地震的降温过程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和最小值形成的潮汐变化,改变地球的形状和扁率,影响地球自转速度,使全球 8 级以上强震具有近似 9 年的变化规律。强潮汐可以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2005-2007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年,我们预测 8 级强震多发。表 1 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我们在 2008 年指出,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有 7 次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 2004-2008 年已经发生了 3 次 8.5 级以上强震(见表 3 ),我们推测: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前 17 年为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时期。 实际上, 2010-2012 年连续三年又发生了三次 8.5 级以上强震,证实了我们的预测。 目前还有 2016-2018 年三年的最后期限, 2004-2018 年特大地震集中爆发时期接近尾声。 由于极强厄尔尼诺和月亮赤纬角的激发作用, 2016-2018 年 8.5 级以上强震集中爆发的数量和强度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将大大增强海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79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4169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2306.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9661.html 2010-2012 年连续三年发生了三次 8.5 级以上强震,经过三年的能量积累, 2016-2018 年爆发 8.5 级以上强震的几率和强度将逐年增加。 目前,地震灾害就在我国周围徘徊: 4 月 10 日 阿富汗 7 . 1 级地震、 4 月 13 日 缅甸 7 . 2 级地震、 4 月 16 日 日本九州 7 . 3 级地震。 特大地震活跃期已经进入最后的高潮,我们必须做好迎接更大地震的准备。 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 2015 年发生的极强厄尔尼诺和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对强震的激发作用, 2016-2018 年特大地震还将继续集中爆发。 大地震随机性理论否认地震活跃期的存在,漠视地震前兆的自然预警,会误导公众和政府部门,忽视对目前面临危险的准备和预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7147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00101.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122454.html 参考文献 1. 杨冬红,杨学祥。全球变暖减速与郭增建的“海震调温假说”。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 23 (6): 1813 ~ 1818 。 YANG Dong-hong, YANGXue-xiang. The hypothesis of the ocesnic earthquakes adjusting climate slowdownof global warming.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08, 23 (6): 1813 ~ 1818. 2. 杨冬红 , 杨学祥 . 北半球冰盖融化与北半球低温暴雪的相关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4, 29(2):610-615. YANG Dong-hong, YANG Xue-xiang. Studyon the relation between ice sheets melting and low temperature in NorthernHemisphere. Progress in Geophysics. 2014, 29 (1): 610 ~ 615. 3.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Yang D H,Yang D B, Yang X X,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 global climatechange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in Chinese), 2011, 54(4): 926-934 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Yang X X, Chen D Y. Study oncause of formation in Earth’s climatic changes. Progress in Geophysics (inChinese), 2013, 28(4): 1666-1677.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2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室效应的最大缺陷就是缺少反馈机制
热度 2 杨学祥 2013-9-30 21:47
温室效应的最大缺陷就是缺少反馈机制 杨学祥 2013 年 9 月 19 日《自然》杂志刊发文章《太平洋变冷使全球变暖暂停》,文章指出,全球变暖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基本上已停止,这让我们对自己有关气候敏感性、影响气候变化的机制和气候模型反映十年尺度变化的能力等的认识产生顾虑。 Yu Kosaka 和 Shang-Ping Xie 发现,当将最近在东赤道太平洋观察到的变冷现象直接吸收到气候模型中时,全球变暖的上述停顿就可以得到解决。这些结果表明,当前的停顿是内部气候变化的一种正常情况,同时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加长期变暖可能会恢复。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9/283269.shtm 这篇文章证实了我们在 1996 年以来提出“海底藏冷效应”、“海洋锅炉效应”、 2000 年美国科学家季林提出的“潮汐调温效应”和 2002 年中国学者郭增建提出的“深海巨震调温效应”。 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在最初阶段可以起到增温作用,伴随全球变暖,大量水蒸气形成。水蒸气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能使全球变暖加剧,当大气中水蒸气的积累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形成云层遮蔽太阳光,使气温变冷,因此,水蒸气具有致冷和致暖的的双重身份。当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化为微粒冰晶的时候,也会对太阳光产生反射作用,起到降温效果。大量降水会吸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酸雨,将二氧化碳带回岩石圈和海洋。一个寒冷的时期在自然的调节作用下可逆地发生了。 目前的全球变暖理论忽视了温室气体的反馈作用,因此难以解释地史长达数亿年的大冰川期和温暖期的转变。自然反馈和自然调节是自然规律发生的根本原因。 根据自然周期,从 1800 年潮汐长周期来看, 15-17 世纪小冰期时期处于潮汐最强时期,目前温暖期处于潮汐最弱时期,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全球变暖要持续到 24 世纪。此后,全球将进入变冷长周期。这是全球变暖的大背景。 但是,目前也处于 200 年周期的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55 年周期的拉马徳雷冷位相时期,后两者有充分的历史数据表明是变冷时期。今后 20 年气候不再变暖,即变暖已经停止,变冷变为短周期的必然趋势,现有的气候模型忽视了这些自然因素,无法发现自然变化的周期特征。 主要参考文献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013, 28(4): 1666-1677.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133 次阅读|3 个评论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南极与赤道热交换自然调节的产物
杨学祥 2012-2-23 05:42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南极与赤道热交换自然调节的产物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南极与赤道热交换自然调节的产物 杨学祥 在短周期的气候变化中,德雷克海峡中的海冰进退控制气候变化的一个可能模式是: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形成拉尼娜事件,加强沃克环流及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水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使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造成秘鲁海流变弱和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结果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这就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称之为南极环大陆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图1)。 当南极洲的温度变冷时,存在很多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封闭状态,阻塞环南极大陆的海流,加快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连接南极洲热输送,从而使南极洲变暖;当南极洲的温度变暖时,存很少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开放状态,打通环南极大陆海流,减慢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南极洲热输送,因而使南极洲变冷。如图1所示,非洲海冰开关I,澳大利亚海冰开关II和德雷克海峡开关III控制了环南极大陆海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或连接向南极洲的热输送,因而增加或减少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西部的海洋寒流流量。因此,南太平洋海温的增加和减少在环南极三个“海冰开关”的控制下不断交替发生,与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与增加相对应 。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世界地质,2003,22(4):380-384。 2. 杨学祥,杨冬红,安刚,沈柏竹。连续18年“暖冬”终结的原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5,35(增刊):137-140。 图1 德雷克海峡海冰气候开关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球变暖和地震增强的关系
热度 3 杨学祥 2011-12-20 09:52
全球变暖和地震增强的关系 杨学祥 统计数据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9 级的地震共 6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0 次,在 1925-1946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1947-1976 年 PDO “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4 次,在 1977-1999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0-20011 年 PDO “冷位相”已发生 2 次。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 9 级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 9 级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统计数据表明,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3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6 ( 1900 年以来国外数据: 2 )次,在 1925-1945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1 ( 1 )次,在 1946-1977 年 PDO “冷位相”及其边界发生 11(7) 次,在 1978-1999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0-20011 年 PDO “冷位相”已发生 5 次。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统计数据表明, 1900 年以来,中国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 次。在 1889-1924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1 次,在 1925-1946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1947-1977 年 PDO “冷位相”发生 1 次,在 1977-1999 年 PDO “暖位相”发生 0 次,在 2000-2030 年 PDO “冷位相”至今尚未发生。规律表明, PDO 冷位相时期是中国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 2000 年进入了 PDO 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年是中国强震爆发时期。根据前两个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循环规律,未来 20 年中国发生 8.5 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表 1 1890 年以特大地震和拉马德雷冷位相对应关系 年代 8.5 级以上地震次数 全球 9 级以 上地震次数 拉马德雷位相 备注 全球 中国 1890-1924 6 ( 4 ) 1 0 1890-1924 冷 强震活跃期 1925-1945 1 ( 1 ) 0 0 1925-1946 暖 1946-1977 11 ( 7 ) 1 4 1957-1976 冷 强震活跃期 1978-1999 0 ( 0 ) 0 0 1977-1999 暖 2000-2011 5 ( 5 ) 0 ? 2 2000-2030 冷 强震活跃期 注:括号内为国外数据。 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 自 1890 年以来,伴随全球变暖的加剧,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地壳均衡强度加大,地震活动也越来越强烈。人们只关心海平面上升带来的水患,忽视了地壳均衡运动导致的地震活动增强。对于不断增加的城市规模和人口,地震增强将带来更严重的安全隐患。 2002 年 郭增建提出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 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 郭增建的 “ 深海巨震降温说 ” 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 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1868 年以后的北半球温度下降与 1868 年和 1877 年间的智利两个 M t 9.0 级大地震有关。 1900 年以后的北半球的温度下降可能与 1906 年厄瓜多尔 M w 8.8 级大地震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周围大量 M s 8 级以上的大地震的数量特多有关。 1952 年之后的温度短时下降以及 1960 年以后的明显的长时段下降可能与 1952 、 1957 、 1960 和 1964 年的 4 次 M w 9.0~9.5 级的环太平洋大地震有关。由于 1960 年智利特大地震为 M w 9.5 级, 1964 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为 M w 9.2 级,所以 1960 年以后北半球和中国气温下降明显,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 。 1833 年苏门答腊 9 级地震、 1837 年智利瓦尔的维西 9.25 级地震和 1841 年堪察加 9 级地震组成一个 9 级以上地震小高潮,对应 1833 年之后气温的低水平段 。 根据全球特大地震频发的现状,本次周期的地震强度高于 1890-1924 年,低于 1947-1976 年(见表 1 )。 中国 8.5 级地震正在积累的过程中,无论在拉马德雷冷位相的中期或后期发生,都将带来 10 年左右的 7 级以上地震频发期,这对中国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要注重建筑的防震水平。 自 1890 年以来,拉马德雷冷位相已经发生了 3 次,前两次都发生了中国的 8.5 级以上地震。因此 2011-2030 年之间中国发生 8.5 级地震的可能性很大 。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杨冬红。智利地震发生后的形势和今后我们的任务。 2010-3-3 07:17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99148 2. 杨学祥 , 杨冬红 . 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百科知识》 2008/07 上 , 8-9. http://www.jllib.cn/library/magazine/20080707k.htm 3.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4.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6. 杨学祥,杨冬红 . 9 级特大地震周期的探讨 . 2011-12-10 16:42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007 7. 杨学祥,杨冬红。下一次大震在哪里: 8 级以上大震趋势分析。 2008-6-1 10:00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387 8. 杨学祥。 日本地震和中国地震:日本地震发生后的形势和对策。 2011-12-13 06:4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876 9. 杨学祥 . 中国特大地震与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关系 . 2011-12-13 10:29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948 10.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 (3): 287 11. 郭增建 , 郭安宁 , 周可兴 . 地球物理灾害链 . 西安地图出版社 , 2007. 111~114, 146~158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551 次阅读|5 个评论
全球火山活动加剧专家担心危及地球:全球变冷的反馈机制
杨学祥 2011-12-14 02:54
当人们对全球变暖无可奈何的时候,大自然解决了由全球变暖到全球变冷的反馈机制: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引发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破坏了陆海地壳原有的地壳均衡,海面增高使海洋地壳发生沉降活动,大陆冰盖融化使陆地地壳发生上升运动,剧烈的地震火山活动因此频繁发生。 火山喷发物到达的高度为1—40 km;持续时间为几星期至10多年。低纬度火山喷发能扩散到全球,在中高纬度保持最大浓度,最后在极冠落下。火山灰减弱太阳辐射,对中高纬度的影响最大。1963年3月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上的阿贡火山爆发,1980年5月美国圣海伦斯火山大爆发,造成次年太阳直接辐射减少量都在15%以上,使北半球平均温度下降。滞后于火山喷发18个月,我国有一个显著的低温期。1951年到1985年,我国东北地区有6个夏季低温冷害年,其中5年都发生在2级以上火山喷发后1-2年 。 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 郭增建等人指出,9级和9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1868年以后的北半球温度下降与1868年和1877年间的智利两个Mt9.0级大地震有关。1900年以后的北半球的温度下降可能与1906年厄瓜多尔Mw8.8级大地震以及太平洋和印度洋周围大量Ms8级以上的大地震的数量特多有关。1952年之后的温度短时下降以及1960年以后的明显的长时段下降可能与1952、1957、1960和1964年的4次Mw9.0~9.5级的环太平洋大地震有关。由于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为Mw9.5级,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为Mw9.2级,所以1960年以后北半球和中国气温下降明显,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1833年苏门答腊9级地震、1837年智利瓦尔的维西9.25级地震和1841年堪察加9级地震组成一个9级以上地震小高潮,对应1833年之后气温的低水平段 。 在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二百余年内,全球强震发生频繁,其它自然灾害也很集中,如瘟疫流行,低温冻害严重,被称为小冰期时期。这个时期也正是太阳黑子蒙德极小值时期 ,太阳活动处于低值状态,有人把它看作是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强震频发也是小冰期形成的原因。 当人类对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变暖无可奈何的时候,大自然已经给出了由全球变暖到全球变冷的反馈机制。强震与全球气候变化关系的地球物理解释是: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破坏了地壳的重力均衡,引起加载的海洋地壳均衡下沉,由此而引发的深海强震和海啸又将迫使深海冷水上翻到海洋表面,从而将会引发全球变冷。这就是大自然的自调节作用 。 大规模火山喷发也是气候变冷的重要原因。全球火山活动正在显著加剧,除了目前正在喷射的至少7座火山之外,又有两座“超级”火山近期出现了爆发的迹象。科学家们担心,两个大火山如果同时爆发,将给地球带来巨大灾难。 科学家推测,卡特拉的火山爆发将造成冰川融化,可能引发洪水。喷涌出的火山灰数量将是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去年3月喷发的数倍,厚厚的火山灰云团将反射阳光,地球将因此变冷。浓烟中的有毒物质,将使数公里范围内的生物都灭绝。 科学家推测,Uturuncu火山喷涌的火山灰和硫化气体可以到达平流层,这仿佛一个罩子,把整个地球牢牢地罩住。那时阳光将无法穿透大气层,气温就会因此下降。气体形成硫酸,同雨一道降落地球,假设的“核冬季”可能引发的也是类似效应。 科学家担心,单个火山爆发就够可怕的,如果这两座火山同时喷发,将会造成全球性的灾难。 参考文献 1. 郭增建, 秦保燕, 郭安宁. 地气耦合与天灾预测 .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6. 116-117, 135-138, 212. 2. 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3. 郭增建, 郭安宁, 周可兴. 地球物理灾害链. 西安地图出版社, 2007. 111~114, 146~158 4. 马宗晋, 杜品仁.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5. 10, 99~102 5.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相关新闻: 全球火山活动加剧专家担心危及地球 【字体: 大 中 小 】 2011-12-12 09:03:56 来源: 中国低碳网 全球火山活动正在显著加剧,又有两座“超级”火山出现爆发迹象,科学家担忧地球安全。图为:2011年12月4日,位于厄瓜多尔基多的Tungurahua火山正在喷发。 全球火山活动正在显著加剧,除了目前正在喷射的至少7座火山之外,又有两座“超级”火山近期出现了爆发的迹象。科学家们担心,两个大火山如果同时爆发,将给地球带来巨大灾难。 冰岛卡特拉(KATLA)火山的爆发已迫在眉睫 据英国广播公司上周的报导,当地火山专家预测,冰岛卡特拉火山的爆发已迫在眉睫,它将是一个世纪以来最剧烈的火山爆发。 卡特拉火山是冰岛著名的埃亚菲亚德拉火山的“同胞”,占地10平方公里。科学家发现,这座被厚厚的冰川所覆盖的超级火山已经苏醒,12月2日它出现了喷发的迹象。 科学家推测,卡特拉的火山爆发将造成冰川融化,可能引发洪水。喷涌出的火山灰数量将是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去年3月喷发的数倍,厚厚的火山灰云团将反射阳光,地球将因此变冷。浓烟中的有毒物质,将使数公里范围内的生物都灭绝。 科学家表示,卡特拉火山喷发的后果将轻而易举地超过其“同胞”埃亚菲亚德拉火山,决不仅仅是航班取消、休假泡汤这类损失可相提并论的。它将给欧洲带来巨大灾难, 目前,冰岛的电台和电视台,都在持续不断地滚动报导有关卡特拉大火山的活动情况。当地的消息说,火山熔岩距离地表只有几公里了。 Uturuncu火山正以惊人的速度膨胀 据英国每日邮报上月的报导,科学家发现位于玻利维亚的乌图伦古(Uturuncu)火山正以惊人的速度膨胀,势不可挡,这意味着很快将喷发。报导称,Uturuncu火山的岩浆已经囤积了三十万年,毫无疑问,是一个超级火山。 科学家推测,Uturuncu火山喷涌的火山灰和硫化气体可以到达平流层,这仿佛一个罩子,把整个地球牢牢地罩住。那时阳光将无法穿透大气层,气温就会因此下降。 气体形成硫酸,同雨一道降落地球,假设的“核冬季”可能引发的也是类似效应。 科学家担心,单个火山爆发就够可怕的,如果这两座火山同时喷发,将会造成全球性的灾难。 全球火山活动显著加剧 科学家们发现,全球火山活动正显著加剧。 12月6日晚间,从印度尼西亚传出险情警报,加马拉马火山突然喷发出熔岩,火山灰飞到了2000米的高空。当地机场不得不紧急关闭,因为火山灰造成能见度大大降低。因为担心火山第二次喷发,印尼民众正在惶惶不安中等待着。 11月28日,距离厄瓜多尔首都基多约130公里的通古拉瓦火山开始喷发。火山碎屑流从火山口涌出,大量的火山灰降落在附近村镇。 美国国家地理新闻频道最近评选出世界上7座正在喷射的火山,其中包括:刚果尼亚穆拉吉拉火山、意大利斯特隆博利岛火山、夏威夷斯拉韦厄火山等。 【热点新闻】 http://www.weather.com.cn/climate/qhbhyw/12/1569316.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全球变暖到欧洲严寒是自然调节气候变化的过程
杨学祥 2010-12-23 08:24
从全球变暖到欧洲严寒是自然调节气候变化的过程 杨学祥   据新华社电 ( 记者李学梅 ) 近来,欧洲多个国家接连遭遇强降雪和低温天气,有些地区最低温度甚至打破 10 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这让人们对气候变暖的结论产生怀疑。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认为,欧洲之所以出现寒冬,与全球气候变暖不无关系。法国媒体 21 日援引《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日前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称,欧洲严寒的罪魁祸首正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北极冰盖融化。参与研究的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专家斯特凡拉姆斯多夫解释说,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的体积在近 30 年时间里减少了 20% 。而海洋一旦缺少冰层的覆盖,就会向大气释放暖气,影响整个大气循环,其结果是极地冷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着向欧洲大陆进发,造成该地区雨雪增多,气温下降。研究负责人弗拉基米尔佩图霍夫表示,除了上述原因,今冬太阳活动的减少以及墨西哥湾暖流的变化也加大了欧洲地区的降温幅度。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0 年几乎肯定将成为 1850 年有气温记录以来年均气温最高的三个年份之一 。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指出, 12 月上中旬,英国、德国、丹麦、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相继遭遇了强降雪,交通严重受阻,并造成 27 人死亡; 12 日美国中北部再度遭遇暴风雪袭击,导致 16 人死亡,多条高速公路关闭,数千个航班取消或延误。 12 月 10 日 16 日,从黑龙江、内蒙古中东部到广东、广西,出现了罕见的初冬寒潮过程;受寒潮天气影响,广东出现了 35 年来历史同期的最低气温。总体上看,今年我国入冬时间偏晚,但冷空气来势汹汹,进入 12 月后,已出现两次全国性强冷空气活动。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分析认为,入冬以来,北半球极地大气环流出现了明显的调整转换,原先集中在北极地区的极地冷空气,沿两条路径大举扩散南下:一条经北大西洋伸向欧洲;另一条经俄罗斯中部到达蒙古国和我国北方地区,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中部也因此出现了寒潮暴雪天气 。 专家介绍,目前正在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是 1951 年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对全球及区域气候持续异常产生了重要影响。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连续 6 个月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 0.5 ℃ 以上则构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受拉尼娜事件影响,东北太平洋高纬度地区上空的高压系统明显增强,使得极地冷空气侵入北美大陆,导致了北美洲大部地区的暴风雪。同时,进入 12 月以后,西伯利亚高压系统出现两次明显的增强过程,东亚冬季风明显偏强,冷空气向南爆发,形成两次全国性冷空气过程。 12 月中旬,极地南下冷空气与来自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导致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强雨雪天气过程的发生。气象专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气候变暖之后,赤道与两极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变暖使得冰川大范围融化,而冰川的融化又会吸收大量热量,使得极地和极地外原有的热量平衡关系被打乱,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气的不稳定性 。 国内外气象界的专家都承认全球变暖之后的欧洲严寒和中国寒流是客观事实,并认为欧洲严寒和中国寒流是由全球变暖造成的。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基础。 冷暖是气温变化中的一对矛盾,既互相对立,又相互转化,统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由冷到暖的转化被认为是由于温室效应,其中 90% 是人为作用的结果;由暖到冷的转化是大气环流发生变化,是自然对全球变暖的反馈和调整,与温室效应和人为作用毫无关系。 地球的气候历史表明,在人类尚未存在的年代中,气候就经历了大约 5 亿年为周期的由大冰期到温暖期的多次变化, 10 万年为周期的亚冰期和间冰期的多次变化。温室效应是气候变化的一个原因,但是它无法解释气候变化的周期规律性。 造山作用是大冰期和温暖期转换的原因,山脉的形成不仅可形成山地和高原的冷气候,而且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助于全球变冷。 欧洲在 19 世纪有人把冰期与天文因素联系在一起,地球轨道要素的变化可能影响到地球上的气候变化的假设最早要追溯到克日尔( Croll , 1875 )。 20 世纪 40 年代南斯拉夫科学家米兰科维奇( M. Milankovitch,1941 )提出地球轨道三要素变化旋回与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有关的假说。三要素包括地球轨道偏心率变化 10 万年周期、黄赤交角变化 4 万年周期、岁差变化 2 万年周期。米兰科维奇通过准确的计算,发现由于地球轨道变化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的变化与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一一对应。他的研究成果在当时没有得到地质学家的承认和重视。直到 70 年代海斯( Hays , 1976 )等人依据对深海钻孔中有孔虫壳的氧同位素变化分析,确认了冰期与间冰期的转换存在 2 、 4 、 10 万年周期。米兰科维奇天文冰期理论的确认是 20 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 争论是科学的生命,科学界从来就不平静。地球中心说与太阳中心说之争,水成派与火成派之争,进化论与反进化论之争, 渐变论(均变论)与突变论(灾变论)之争, 固定论与活动论之争,促进了科学的进步与发展。 由于中国的高等院校一般不开设天文学为基础课,所以中国人的天文学知识极端贫乏。一提到天文周期,有人马上就会与封建迷信联系到一起,严重阻碍了中国基础科学的发展。事实上,天文学象数学、物理和化学一样,是人类研究较早的基础科学。古代农业与天文学密切相关,由月相变化制定的农历就是建立在古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上,二十四节气是农业生产必须遵循的季节性气候变化规律。古代的渔业和牧业也离不开天文学,交通运输、航海、军事更离不开天文学,因为准确的时间、方向的确定要依靠天空的星象变化规律。对现代人来说,太阳黑子爆发和磁暴会影响电网安全、通讯质量、宇航安全、卫星寿命,人们生活离不开天文学。 地质学也是一般普通高等院校不开设的专业课,人们的地质知识也十分贫乏。可是,有人偏偏把普通人不熟悉的天文学和地质学结合在一起,掀起天文地质学的研究热潮。徐道一研究员是较早把天文地质学引进中国的研究者之一,他牵头编著的《天文地质学概论》对中国天文地质界有深远的影响 。 黄汲清院士在《天文地质学概论》一书的序中指出,古希腊的一些学者往往既通晓天文学、数学,又研究物理学、生命科学和地球科学。这种趋势在文艺复兴初期还占重要位置。自然科学之迅速发展,促使自然科学家专业化,而且随着时间之推移,自然科学的内容越分越细,专业化也越来越专。首先出现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分工,也就是人们一般称呼的数理化天地生 。 学会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可见数理化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替代。生命科学在近十年也十分火热,遗传工程和基因研究把生命科学推向科学的顶峰。航天事业的发展,使天文学的视野更为广阔。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把地球科学推到是是非非的风口浪尖。要搞清地球环境变迁的原因,我们就必需通晓天文地质学。 20 世纪 70 年代初曾经出现过的气候 变冷说 。 1971 年丹斯加德( Dansgaard )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 10 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 9 万年为冷期, 1 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推算,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 变冷说 一度成为主流。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 1973 年 3 月 3 日 的《东洋经济周刊》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 21 世纪进入 第四小冰期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 Bryson )也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 变暖说 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的彼得森。几十年后的现在,他们的理论成为了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 20 世纪 70 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 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 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冰期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 冰期将临 的观点一直持续了 20 年。直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目前温室效应也面临同样的考验。 早在 2002 年郭增建研究员提出了海洋巨震调温效应: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南北纬度各 40 度范围内的 8.5 级和大于 8.5 级的海震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发生强烈的地震( 8.7 级)海啸,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全球 气温将逐渐降低。 2005 年和 2006 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提供了客观证据 。 1889 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20 次。在 1889-1924 年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 拉马德雷 暖位相 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及其边界发生 11 次,在 1978-1999 年 拉马德雷 暖位相 发生 0 次,在 2004-2030 年 拉马德雷 冷位相 已发生 2 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4-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研究表明,三个月亮赤纬角变化周期(每个 18.6 年,共 55.8 年),对应一个拉马德雷冷暖位相交替周期,对应一个 8.5 级以上大震强烈与减弱变化周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强度相对较强,对应月亮赤纬角两大一小,根据季林的强潮汐致冷效应和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出现全球低温期和强震频发期;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潮汐南北震荡强度相对较弱,对应月亮赤纬角一大两小,出现全球温暖期和强震间歇期 。杜品仁和胡辉都指出, 地震具有明显的 18.6 年潮汐周期 。 从 15 至 17 世纪的 200 余年内,世界上强震很多,其它自然灾害(如瘟疫流行)也很集中,这也正是蒙德极小值期 。 这个时期太阳活动处于极小值,人们往往把它当作小冰期气候产生的原因。 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季林认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据计算,大约在 1425 年即小冰期的末期,潮汐达到了最大值,以后逐渐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又达到最大值。这个周期是过去 1 万年气候变迁的主要动力 。 由于强潮汐可激发火山和地震活动 , 全球气候和地震也要受到天文因素的控制。除 1800 年周期外,潮汐还有 11 、 18.6 、 22 、 55 、 60 年周期变化。 参考文献 1. 李学梅。研究称欧洲严寒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2010 年 12 月 23 日 04:34 河北新闻网 - 燕赵都市报。 http://news.sina.com.cn/w/2010-12-23/043421690450.shtml 2. 刘毅。专家解析寒潮频频来袭称气候变暖大背景未变。 2010 年 12 月 23 日 04:15 人民网 - 人民日报。 http://news.sina.com.cn/c/2010-12-23/041521690268.shtml 3. 徐道一,杨正宗,张勤文,孙亦因。天文地质学概论。地质出版社, 1983 。 1 , 9-15 。 4. 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 。科技潮, 2006 ,( 9 ): 20-22 5.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6. 王靓。印度今年冬天 70 年来最冷 数百流浪汉被冻死。 2006-01-10 01:51:55  来源 : 东方早报 ( 上海 ) 。 http://news.163.com/06/0110/02/272STF7P0001121S.html 7. 施平。全球異常寒冬引科學家關注 冰川時代可能再臨。 央視國際 ( 2006 年 02 月 05 日 13:33) http://www.cctv.com/news/science/20060205/100962.shtml 8.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 。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9.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10. Charles D. Keeling and Timothy P. Whorf. The 1800-year oceanic tidal cycle: A possible cause of rapid climate change . PNAS, 2000, 97(8): 3814-3819 11. 杜品仁 . 18.6a 地震轮回及其成因初探 。地球物理学报 , 1994, 37 ( 3 ) : 362-369. 12. 胡辉,赵洪声,和宏伟。日月影响与云南未来地震趋势研究 。云南天文台台刊。 2003 ,( 4 ): 49-55 13. 马宗晋 , 杜品仁 . 现今地壳运动问题 . 北京 : 地质出版社 , 1995. 10, 99-102. 14.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 , 乔琪源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4, 47 ( 4 ) : 616-621. 15. Elizabeth S. Cochran, John E. Vidale, and Sachiko Tanaka. Earth Tides Can Trigger Shallow Thrust Fault Earthquakes . Science, 2004, 306: 1164-1166. 研究称欧洲严寒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2010 年 12 月 23 日 04:34 河北新闻网 - 燕赵都市报   据新华社电 ( 记者李学梅 ) 近来,欧洲多个国家接连遭遇强降雪和低温天气,有些地区最低温度甚至打破 10 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这让人们对气候变暖的结论产生怀疑。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认为,欧洲之所以出现寒冬,与全球气候变暖不无关系。   法国媒体 21 日援引《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日前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称,欧洲严寒的罪魁祸首正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北极冰盖融化。   参与研究的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专家斯特凡拉姆斯多夫解释说,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的体积在近 30 年时间里减少了 20% 。而海洋一旦缺少冰层的覆盖,就会向大气释放暖气,影响整个大气循环,其结果是极地冷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着向欧洲大陆进发,造成该地区雨雪增多,气温下降。   研究负责人弗拉基米尔佩图霍夫表示,除了上述原因,今冬太阳活动的减少以及墨西哥湾暖流的变化也加大了欧洲地区的降温幅度。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0 年几乎肯定将成为 1850 年有气温记录以来年均气温最高的三个年份之一。 http://news.sina.com.cn/w/2010-12-23/043421690450.shtml 专家解析寒潮频频来袭称气候变暖大背景未变 2010 年 12 月 23 日 04:15 人民网 -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刘 毅   核心提示    22 日,中央气象台继续鸣响寒潮蓝色预警,南方将遭遇今冬第二场大范围雨雪天气。前不久,已有两次强冷空气活动侵袭江南、华南,欧洲也出现了罕见的寒潮暴雪天气。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为何频繁遭受寒流袭击?本报记者专访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   大气环流形势与 2008 年雨雪冰冻灾害期间不同    12 月 10 日 16 日,从黑龙江、内蒙古中东部到广东、广西,出现了罕见的初冬寒潮过程;受寒潮天气影响,广东出现了 35 年来历史同期的最低气温。   总体上看,今年我国入冬时间偏晚,但冷空气来势汹汹,进入 12 月后,已出现两次全国性强冷空气活动。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指出, 12 月上中旬,英国、德国、丹麦、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相继遭遇了强降雪,交通严重受阻,并造成 27 人死亡; 12 日美国中北部再度遭遇暴风雪袭击,导致 16 人死亡,多条高速公路关闭,数千个航班取消或延误。   导致入冬以来全球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成因是什么?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分析认为,入冬以来,北半球极地大气环流出现了明显的调整转换,原先集中在北极地区的极地冷空气,沿两条路径大举扩散南下:一条经北大西洋伸向欧洲;另一条经俄罗斯中部到达蒙古国和我国北方地区,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中部也因此出现了寒潮暴雪天气。   专家介绍,目前正在发生的拉尼娜事件是 1951 年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对全球及区域气候持续异常产生了重要影响。拉尼娜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连续 6 个月海表温度较常年同期偏低 0.5 ℃ 以上则构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受拉尼娜事件影响,东北太平洋高纬度地区上空的高压系统明显增强,使得极地冷空气侵入北美大陆,导致了北美洲大部地区的暴风雪。   同时,进入 12 月以后,西伯利亚高压系统出现两次明显的增强过程,东亚冬季风明显偏强,冷空气向南爆发,形成两次全国性冷空气过程。 12 月中旬,极地南下冷空气与来自热带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地区的西南暖湿气流共同作用,导致我国中东部地区大范围强雨雪天气过程的发生。   有人担心,我国南方地区是否会遭遇 2008 年初那样的雨雪冰冻灾害?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周兵表示,从目前的大气环流形势来看,与 2008 年雨雪冰冻灾害期间的大气环流形势有很大不同:海洋上拉尼娜的形态和中心位置不一样, 2008 年时是中部型,目前是典型的东部型;极地附近北极涛动 ( 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气压此消彼长的一种跷跷板现象 ) 位相不一样, 2008 年是正位相,目前是负位相阶段;青藏高原南缘的南支低压槽活动形势不一样, 2008 年南支槽相当活跃,导致从印度洋、南海向我国南方输送充沛水汽,目前南支槽没有 2008 年那样活跃。   千年极寒只是臆测   前几个月,中国一些媒体上曾出现欧洲将经历千年来最冷冬季、冰河世纪将再现的传言。随着欧洲和我国最近遭遇寒潮侵袭,千年极寒的字眼,再次出现。   周兵指出,世界气象组织已于 10 月 22 日 在日内瓦发表声明说,有关欧洲将经历千年来最冷冬季,冰河世纪将再现的说法系误传,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根据目前的气候监测,虽然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等地出现寒潮和暴雪,但欧洲其他一些地方气温偏暖,总体来讲气候是平衡的。   我国目前的气象监测数据也显示,千年极寒只是臆测。今年入冬以来,我国气温较常年同期是偏高的。全国平均气温为 0.5 ℃ ,较常年同期 (- 0.1 ℃ ) 偏高 0.6 ℃ 。   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没有改变   冷事件频发与全球变暖并不矛盾,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有暖事件增加,也包括冷事件增加。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主任张培群说。   气象专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的趋势。气候变暖之后,赤道与两极的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变暖使得冰川大范围融化,而冰川的融化又会吸收大量热量,使得极地和极地外原有的热量平衡关系被打乱,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气的不稳定性。 在不稳定的背景下,大气环流容易发生极端和持续的异常。张培群打了个比方,一支铅笔平放在桌子上是稳定的,但将笔立起来,笔很难被放稳,一阵风或是桌子轻微的晃动,铅笔就会倒下。气候变暖导致局部的大气像被立放的铅笔一样,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容易出现。 http://news.sina.com.cn/c/2010-12-23/041521690268.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51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地球自愈力超人类破坏力:决定未来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
杨学祥 2010-9-28 09:52
科学家:地球比想象坚强 自愈力超人类破坏力 2010年09月14日 10:16:31  来源: 环球网 【字号 大 小 】 【 留言 】 【 打印 】 【 关闭 】 全球变暖:北极熊母子被困浮冰在海上漂流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9/14/c_12550296.htm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9/14/c_12550296_2.htm 据美国《新闻周刊》杂志9月12日报道,《美国学者》季刊的封面出现了一个不合理的观点:地球对你是否驾驶混合动力车毫不在意,杂志中还有一篇以地球知道什么为标题的文章。根据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克林的观点,人类对地球破坏以及为地球做出的贡献在长期范围内并不重要;对于地球而言,长期的变化才重要;我们必须根据地质时代来思考地球过去的变迁。 举例来说,全球每年降雨量大约是1米(相当于金毛猎犬的高度)。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降雨量大约为200米(相当于胡佛水坝的高度)。冰河时代结束以后,地球的降雨量相当于地球海水的四倍,而自从恐龙灭亡以后,地球降雨量可以填满海洋20000次。然而,地球的降雨量在不同地质时代并没有显著的变化。 劳克林说:在想象中,破坏地球简单,但做起来很难。与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相比,大规模火山爆发和流星撞击等各种类型的灾难对地球的破坏力更大,但地球仍然存在,是一个幸存者。 这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承认,许多有责任心的人担心燃烧化石燃料提高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可能提高地球平均温度,从而改变全球气候。各国政府已经采取重要举措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但劳克林说:从地球自身的时间跨度来看,地球并不在乎什么政府和立法。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9/14/c_12550296.htm 科学家:地球比想象坚强 自愈力超人类破坏力 2010年09月14日 10:16:31  来源: 环球网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购买混合动力车、关掉空调和冰箱、拔掉手机充电器等措施并不会对最终的结果造成影响。有朝一日,地底下的所有化石燃料都会被耗尽。在此以后的1000年里,地球将把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在海洋中分解。劳克林说:海洋曾经分解的二氧化碳量是大气中含量的40多倍。经过分解,未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会仅仅比现在的浓度稍微高一点。随后,在数万年里,地球将把多余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岩石,最终使海洋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恢复到人类出现之前的水平。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这一转换过程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而从地质时代的角度出发,这只是沧海一粟,非常短暂。 克劳林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减少生物多样性的方式造成伤害。因为地球无法使恐龙再次复活。目前,大多数物种灭绝的原因都来自于人口压力(对动物栖息地的破坏、使用灭虫剂等方式)。如果想降低人类灭绝物种的速度需要显著降低全球人口数量。但这种情况将无法实现。 克劳林说:地球科学家是极端保守主义者。他们更为关注现在和不久的将来出现的变化,采取各种测量方法证明全球正在变暖、海水正在酸化、化石燃料即将耗尽等等事情,尽管这些是在地质年代不证自明的事情。 他表示,地球会在地质时代自发调节气候变化,不需要其它人的许可和为自己的行动作出解释。虽然人类行为可以导致气候变化,但主要的冰川事件是以10万年为期限定期发生。在温度以缓慢和稳定的方式降低以后,地球又会突然变暖,恢复到类似现在的温度。 在6百万年以前,地中海是干枯的。9千万年以前,北极还有短吻鳄。而在3亿年前,北欧还是一片沙漠。克劳林说:我们确定的是,人类与这些巨变毫无关系。(记者李雪)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9/14/c_12550296_2.htm 决定臭氧洞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 2004-11-30 前沿网站 http://qy.swjtu.edu.c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像20世纪80年代南极臭氧洞扩大现象匆匆而来,21世纪初南极臭氧洞扩大现象又匆匆而去。氟利昂破坏臭氧的理论面临新的考验:能在大气中滞留50年以上的氟利昂为什么突然失去了破坏臭氧的功能?      由于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商业战争往往打出绿色环保的旗帜。曾庆存院士指出,一开始提出人类使用氟里昂是破坏臭氧层罪魁祸首论调的是一些与杜邦公司竞争的公司,当时杜邦公司是氟里昂这种制冷剂的主要供应商。杜邦公司还为此出了一本书,专论臭氧空洞根本就是骗局。后来,杜邦公司研制成功了氟里昂的代用品,它马上反咬一口,提出氟里昂是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罪魁祸首,以此限制别的公司使用氟里昂。可以显见,这些论调都是西方一些垄断资本家和政客玩弄的把戏。温室效应也好,对臭氧层的破坏也好,是科学家作为科学研究而提出来的,是值得肯定和无可厚非的。但这些学术探讨性的观点有时就被编造成了所谓的科学根据,被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用来压制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      人类已经把 1500 万吨以上的氯氟烃排放到大气中。进入大气中的氯氟烃,只有一部分参与臭氧层破坏作用,大部分还在大气中游荡,因而,虽然现在很多地方已停止生产和使用氯氟烃,臭氧层仍然会继续遭到破坏。何况,除了氯氟烃外,工业废气、汽车和飞机的尾气、核爆炸产物、氨肥的分解物,其中可能含有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甲烷等几十种化学物质,都是破坏臭氧层的因素。由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显示大气臭氧层损耗的状况更加严峻,1990年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1992年通过了哥本哈根修正案,其中受控物质的种类再次扩充.完全淘汰的日程也一次次提前。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日益紧迫的步伐,而目也发现,即使如此努力地弥补我们上空的臭氧洞,但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从大气中除去十分困难.预计采用哥本哈根修正案.也要在2050年左右平流层氢原子浓度才能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到那时,我们上空的臭氧洞可望开始恢复 。      事实与氟里昂理论的预测完全相反。从2000年南极臭氧洞的最大面积2830万平方公里,到2004年南极臭氧洞最小面积1200万平方公里,只用了四年的时间。南极臭氧洞扩大现象的来去匆匆,证明南极臭氧洞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的作用是有限的。这使人类花费巨资修补臭氧洞的成功成为猴子捞月亮似的童话。中国市场经济报(科技周刊)记者熊德早在1997年就预言了这个童话似的谎言 。      1.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的快速扩大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1985 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      1987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卫星观测表明,此洞覆盖面积有时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到 1998 年臭氧空洞面积比 1997 年增大约 15%,几乎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大。前不久,日本环境厅发表的一项报告称,1998 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面积已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为 2720 万平方公里,比南极大陆还大约 1 倍。      美、日、英、俄等国家联合观测发现,近年来,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 20%。在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 10 年 2.7% 的速度减少。根据全球总臭氧观测的结果表明,除赤道外,1978 - 1991 年总臭氧每 10 年间就减少 1% - 5%。      据新华社伦敦2000年9月8日电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说,9月3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这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臭氧层空洞。      据美宇航局7日发表的新闻公报介绍,有关数据是由宇航局地球观测卫星上的全臭氧绘图分光计测得的。在此之前,人们观测到的最大臭氧层空洞是1998年9月19日出现的,面积为2720万平方公里 。      2.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的快速缩小      2002年9月,南极臭氧洞已经不可思议地缩减到原来的1/3大小,并且在近日一分为二。迄今为止仅有的解释是,空前的大规模气候变化将同温层变暖,于是抑制了能对臭氧层产生破坏的大气中化学物质的反应,同时还能引入一部分新的臭氧。新增加的臭氧可以帮助阻挡有害的紫外线辐射,这对于企鹅和居住在南半球南部的人来讲无疑都是喜讯。      在过去的6年当中,臭氧洞的面积一直稳定在大约2400万平方公里左右。然而,在过去的两周里,臭氧洞的面积下降到1500万平方公里,是从1988年以来的最小数值。9月29日,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大气物理学家Paul Newman提供的数据,臭氧洞面积下降到仅仅200万平方公里。在今年9月,臭氧洞开始拉长,并且向南极方向移动。上周,它开始分裂,形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南极海岸朝向非洲的地方,另一部分靠近南美。      人造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署管理使用的,它从1979年就被开始用来观察臭氧洞。但是过去臭氧监测仪一直都没有观察到类似今年发生的这种变化。      气象学家将臭氧洞的奇怪表现归因为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气流仅限于较低大气层,其能穿过同温层,进而改变臭氧的分布模式,在南半球,现在的环流尤其明显。研究人员认为,这能使同温层变暖,就会降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通过抑制能促进化学物质反应的冰云粒子的形成,气流能通过携带富含臭氧的空气来修复部分空洞。      目前大家都在试图找出这其中的原因。但是,新增加的臭氧只能临时性的缓解问题。只有靠大气层中的那些可以破坏臭氧层的污染物的缓慢自净,以及持续减少排放这些化学物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中新网2002年9月19日电:据英国《独立报》18日报道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上的臭氧洞已开始萎缩,并将在2050年消失。报道说,据科学数据显示,大气层中破坏臭氧层的氯含量正在减少,因为自1987年的蒙特利尔环保协议之后,全球禁止在冰箱和空调中再使用氟氯碳化物(CFCs)。《独立报》说,负责此项研究的是澳大利亚大气科学家弗雷泽。他认为,这是个大新闻,也正是人们等待的好消息 。      中新网2003年8月1日电 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发现确切证据显示南极臭氧层正在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况。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发现,臭氧层受到破坏的速度正在出现显著下降。然而,科学家们也表示,臭氧层巨洞的完全弥合也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这些研究结果是科学家们对过去20年来通过卫星和地面仪器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的。研究人员表示,1987年签署的首个全球环境保护条约《蒙特利尔议定书》是造成臭氧层逐渐弥合的原因之一 。      新华网圣地亚哥2004年11月11日电 根据智利气象局9日的报告,自九月中旬以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已经减少了50%,目前为1200万平方公里。报告指出,当前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远远小于过去十年间10月底的平均值,与2002年同期的观测结果相当。      数据显示,南极臭氧层空洞在每年10月面积达到最大。最新的观测结果似乎表明臭氧层空洞扩大的趋势今年有所抑制。本次报告中的数据来自智利的地面观测站,并得到空间卫星观测结果的证实 。      3.南极臭氧洞的形成机制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和观测,是臭氧层损耗现象最直观的证明,也是研究臭氧层损耗成因最重要的自然背景。南极臭氧洞成因有多种假设,其中主要有:      a、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的自然现象      b、火山活动的影响      c、当地天气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d、人为活动的影响如氯化物的排放进入大气平流层层      各种假设均有一定的说服力和自身的特点,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某一种而否定另一种。但不管怎样,归根到底是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化学作用是影响臭氧浓度最根本的动力,物理过程影响着化学过程的效率,因为物理过程创造和影响化学作用过程的外部环境。物理过程(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南极臭氧季节性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他的自然因素可能为臭氧的化学消耗提供或创造适宜的环境或者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臭氧的浓度。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臭氧的动态平衡已经形成,并为地球上的万灵生存提供免遭紫外伤害的保护伞。显然,没有人为活动的影响,臭氧损耗不可能象今天这样显著。况且,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能够并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作为一种新的地质力量参与自然界的作用。在这种意义上,人为活动对臭氧损耗以至于整个环境的影响尤其重要,它有可能导致人类对文明发展的重新估量和定向。      根据科学家科考结果,科学家们推断:携带北半球散发的氯氟烃的大气环流,随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分流向两极,然后冷却下沉,从低空回流到赤道附近的回归线。      在南极黑暗酷冷的冬季(6-9月份),下沉的空气在南极洲的山地受阻,停止环流而就地旋转,吸入冷空气形成极地风暴漩涡。旋涡上升至臭氧层成为滞留的冰晶云,冰晶云吸收并积聚氯氟烃类物质。      当南极的春季来临(九月下旬),阳光照射冰云,冰晶融化,释放吸附的氯氟烃类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氯原子,与臭氧反应,形成季节性的臭氧空洞。      因为北极没有极地大陆和高山,仅有一片海洋冰帽,形不成大范围的强烈的极地风暴,所以不易产生象南极那样大的臭氧洞。但是,北极上空的臭氧在不断地减少 。南极基地风暴与9-11月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密切关系 。      4.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哥斯达黎加气象协会气象分析预报部主任加沃纳?斯托茨日前在这里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据最新气象卫星云图预测,从 2000 年开始,拉马德雷正在进入冷位相阶段,这将使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加剧,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 1996 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ODP)。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ODP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一词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也正是母亲。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      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      在谈到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之间的关系时,斯托茨介绍说,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      对比可知,在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快速增大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暖位相;在1957-1976年和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快速收缩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冷位相。由此可见,南极臭氧洞与高空气压流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      参考文献   1.熊德。真凶是太阳风?很可能!咋全赖氟里昂?有名堂! 中国市场经济报(科技周刊). 1997年7月24日第五版.   2.保护臭氧层。 http://www.acca21.org.cn/news/news07-03.html   3.一分为二的南极臭氧洞。摘自《科学时报》。 http://www.lckp.com/dqtm/hbdg/51.htm   4.英报称南极臭氧洞已开始萎缩并将在2050年消失。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9月19日09:51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2-09-19/0951732570.html   5.科学家称南极臭氧洞逐渐弥合 完全恢复尚需50年. http://news.tom.com 2003年08月01日11时10分。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Archive/1003/2003/8/1-40214.html   6.王洋。南极臭氧洞面积减小50% 目前为1200万平方公里。2004-11-12 10:14:02来源:新华网。编辑:刘蕊 http://www.northeast.com.cn/kjnews/80200411120251.htm   7.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原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edu.cn/20030911/3090749.shtml   8.杨学祥, 陈殿友.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20(3):39-48   9.李强。哥专家称拉马德雷现象进入冷位相期。 http://qy.swjtu.edu.cn/read.asp?sid=7id=25009 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作 者:杨学祥  上传日期:2004-11-25 臭氧洞是一种自然现象: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杨学祥 摘要:对比可知,在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快速增大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暖位相;在1957-1976年和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快速收缩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冷位相。由此可见,南极臭氧洞与高空气压流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 关键词:南极臭氧洞,南极涡旋,高空气流,拉马德雷,暖位相,冷位相 1. 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的快速扩大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1985 年,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1987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卫星观测表明,此洞覆盖面积有时比美国的国土面积还要大。到 1998 年臭氧空洞面积比 1997 年增大约 15%,几乎相当于三个澳大利亚大。前不久,日本环境厅发表的一项报告称,1998 年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面积已达到历史最高记录,为 2720 万平方公里,比南极大陆还大约 1 倍。   美、日、英、俄等国家联合观测发现,近年来,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 20%。在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 10 年 2.7% 的速度减少。根据全球总臭氧观测的结果表明,除赤道外,1978 - 1991 年总臭氧每 10 年间就减少 1% - 5%。   据新华社伦敦2000年9月8日电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说,9月3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这是迄今观测到的最大的臭氧层空洞。   据美宇航局7日发表的新闻公报介绍,有关数据是由宇航局地球观测卫星上的全臭氧绘图分光计测得的。在此之前,人们观测到的最大臭氧层空洞是1998年9月19日出现的,面积为2720万平方公里 。 2. 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的快速缩小   2002年9月,南极臭氧洞已经不可思议地缩减到原来的1/3大小,并且在近日一分为二。迄今为止仅有的解释是,空前的大规模气候变化将同温层变暖,于是抑制了能对臭氧层产生破坏的大气中化学物质的反应,同时还能引入一部分新的臭氧。新增加的臭氧可以帮助阻挡有害的紫外线辐射,这对于企鹅和居住在南半球南部的人来讲无疑都是喜讯。   臭氧洞的形成是由一些污染物引起的,例如过去常用于电冰箱和空调的含氯化合物等。在过去的6年当中,臭氧洞的面积一直稳定在大约2400万平方公里左右。然而,在过去的两周里,臭氧洞的面积下降到1500万平方公里,是从1988年以来的最小数值。9月29日,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大气物理学家Paul Newman提供的数据,臭氧洞面积下降到仅仅200万平方公里。在今年9月,臭氧洞开始拉长,并且向南极方向移动。上周,它开始分裂,形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在南极海岸朝向非洲的地方,另一部分靠近南美。   人造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层管理署管理使用的,它从1979年就被开始用来观察臭氧洞。但是过去臭氧监测仪一直都没有观察到类似今年发生的这种变化。   气象学家将臭氧洞的奇怪表现归因为全球范围内的大气环流。气流仅限于较低大气层,其能穿过同温层,进而改变臭氧的分布模式,在南半球,现在的环流尤其明显。研究人员认为,这能使同温层变暖,就会降低化学物质对臭氧层的破坏,通过抑制能促进化学物质反应的冰云粒子的形成,气流能通过携带富含臭氧的空气来修复部分空洞。   目前大家都在试图找出这其中的原因。但是,新增加的臭氧只能临时性的缓解问题。只有靠大气层中的那些可以破坏臭氧层的污染物的缓慢自净,以及持续减少排放这些化学物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中新网2002年9月19日电:据英国《独立报》18日报道说,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南极上空臭氧层上的臭氧洞已开始萎缩,并将在2050年消失。报道说,据科学数据显示,大气层中破坏臭氧层的氯含量正在减少,因为自1987年的蒙特利尔环保协议之后,全球禁止在冰箱和空调中再使用氟氯碳化物(CFCs)。《独立报》说,负责此项研究的是澳大利亚大气科学家弗雷泽。他认为,这是个大新闻,也正是人们等待的好消息 。   中新网2003年8月1日电 科学家表示,他们首次发现确切证据显示南极臭氧层正在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况。一个美国科学家小组发现,臭氧层受到破坏的速度正在出现显著下降。然而,科学家们也表示,臭氧层巨洞的完全弥合也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这些研究结果是科学家们对过去20年来通过卫星和地面仪器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的。研究人员表示,1987年签署的首个全球环境保护条约《蒙特利尔议定书》是造成臭氧层逐渐弥合的原因之一 。   新华网圣地亚哥2004年11月11日电 根据智利气象局9日的报告,自九月中旬以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面积已经减少了50%,目前为1200万平方公里。报告指出,当前臭氧层空洞的面积远远小于过去十年间10月底的平均值,与2002年同期的观测结果相当。      数据显示,南极臭氧层空洞在每年10月面积达到最大。最新的观测结果似乎表明臭氧层空洞扩大的趋势今年有所抑制。本次报告中的数据来自智利的地面观测站,并得到空间卫星观测结果的证实 。 3. 南极臭氧洞的形成机制   南极臭氧洞的发现和观测,是臭氧层损耗现象最直观的证明,也是研究臭氧层损耗成因最重要的自然背景。南极臭氧洞成因有多种假设,其中主要有:   a、与太阳活动周期有关的自然现象   b、火山活动的影响   c、当地天气动力学过程的影响   d、人为活动的影响如氯化物的排放进入大气平流层层   各种假设均有一定的说服力和自身的特点,目前还不能完全肯定某一种而否定另一种。但不管怎样,归根到底是物理和化学的作用。化学作用是影响臭氧浓度最根本的动力,物理过程影响着化学过程的效率,因为物理过程创造和影响化学作用过程的外部环境。物理过程(动力学过程)可能是南极臭氧季节性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他的自然因素可能为臭氧的化学消耗提供或创造适宜的环境或者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臭氧的浓度。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臭氧的动态平衡已经形成,并为地球上的万灵生存提供免遭紫外伤害的保护伞。显然,没有人为活动的影响,臭氧损耗不可能象今天这样显著。况且,人类文明发展至今,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产物,而且能够并且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作为一种新的地质力量参与自然界的作用。在这种意义上,人为活动对臭氧损耗以至于整个环境的影响尤其重要,它有可能导致人类对文明发展的重新估量和定向。   根据科学家科考结果,科学家们推断:携带北半球散发的氯氟烃的大气环流,随赤道附近的热空气上升,分流向两极,然后冷却下沉,从低空回流到赤道附近的回归线。   在南极黑暗酷冷的冬季(6-9月份),下沉的空气在南极洲的山地受阻,停止环流而就地旋转,吸入冷空气形成极地风暴漩涡。旋涡上升至臭氧层成为滞留的冰晶云,冰晶云吸收并积聚氯氟烃类物质。   当南极的春季来临(九月下旬),阳光照射冰云,冰晶融化,释放吸附的氯氟烃类物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产生氯原子,与臭氧反应,形成季节性的臭氧空洞。因为北极没有极地大陆和高山,仅有一片海洋冰帽,形不成大范围的强烈的极地风暴,所以不易产生象南极那样大的臭氧洞。但是,北极上空的臭氧在不断地减少 。南极基地风暴与9-11月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有密切关系 。 4. 南极臭氧洞与拉马德雷现象的关系   哥斯达黎加气象协会气象分析预报部主任加沃纳斯托茨日前在这里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据最新气象卫星云图预测,从 2000 年开始,拉马德雷正在进入冷位相阶段,这将使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加剧,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   拉马德雷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黑尔于 1996 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太平洋十年涛动(ODP)。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ODP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母亲,拉马德雷一词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也正是母亲。   拉马德雷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暖位相和冷位相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拉马德雷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冷位相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暖位相;第二周期的冷位相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暖位相。   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   在谈到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之间的关系时,斯托茨介绍说,如果暖位相的拉马德雷与厄尔尼诺相遇,将使其更强烈,出现的次数更频繁;假如冷位相的拉马德雷与拉尼娜现象相遇,那么拉尼娜将显示强劲的势头,出现频繁 。   对比可知,在1978-2000年南极臭氧洞快速增大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暖位相;在1957-1976年和2002-2004年南极臭氧洞快速收缩时期,正处于拉马德雷现象的冷位相。由此可见,南极臭氧洞与高空气压流密切相关,它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或许,人类修补南极臭氧洞的努力有点象猴子捞月亮,真正决定臭氧洞增减的是自然力量而不是人类。时间会告诉我们最终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保护臭氧层。 http://www.acca21.org.cn/news/news07-03.html 2.一分为二的南极臭氧洞。摘自《科学时报》。 http://www.lckp.com/dqtm/hbdg/51.htm 3.英报称南极臭氧洞已开始萎缩并将在2050年消失。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9月19日09:51 中国新闻网。 http://news.sina.com.cn/w/2002-09-19/0951732570.html 4.科学家称南极臭氧洞逐渐弥合 完全恢复尚需50年. http://news.tom.com 2003年08月01日11时10分。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news.tom.com/Archive/1003/2003/8/1-40214.html 5.王洋。南极臭氧洞面积减小50% 目前为1200万平方公里。2004-11-12 10:14:02来源:新华网。编辑:刘蕊。 http://www.northeast.com.cn/kjnews/80200411120251.htm 6.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原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http://www.edu.cn/20030911/3090749.shtml 7.杨学祥, 陈殿友. 构造形变、气象灾害与地球轨道的关系. 地壳形变与地震,2000,20(3): 39-48 8.李强。哥专家称拉马德雷现象进入冷位相期。 http://www.enviroinfo.org.cn/Climate_Weather/b041805.htm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44598.htm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4605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674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