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发表刊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教学论文非要发在教育类刊物上吗?
热度 3 Greg66 2012-11-26 08:53
近日见某单位的职称晋升条例中,要求申请晋升各级职称的老师要有在 教育类 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教学论文。作为教师,要求其有教学论文可以,但是发表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上,我看这个规定不是很有必要。很多专业课的教学论文与专业密切相关,我看发表在专业期刊上更合适。如果这样要求,我当年升教授时只能算是幸运了,我没有一篇教学论文是发表在教育类核心期刊的,恕我无知,我到目前还的确不知道哪些期刊是教育类的,也许网上有。 可能的原因是,不发表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上的论文,很难界定其是教学论文还是科研论文,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解决,评审会时,可以简单审阅论文内容,看其主要是讨论教学问题还是科研问题(这应该是2-3分钟的事),如果是主要讨论教学问题,那就是教学论文,然后再看其所发表的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如果是就可以,不必要求教学论文非发表在教育类核心期刊上。 此外建议,目前不少教学论文缺乏深度研究,都是一些简单的经验总结,这是无法发表在一个像样的刊物上的,要有研究有数据,其实和科研论文差不多,证据支持不够很难论述深入。
个人分类: 10|6432 次阅读|7 个评论
注重文章内容的质量,不重文章发表的刊物----《美国历史杂志》发表中国学者成果目录的启示
黄安年 2010-9-28 15:44
注重文章内容的质量,不重文章发表的刊物 ---- 《美国历史杂志》发表中国学者成果目录的启示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9 月 28 日发布 按 : 这里发表的是笔者在 8 年多前的一篇评论文章,说的是衡量文章质量的不是在哪家刊物发表 , 而是文章本身的取舍水平。文章题目是注重文章内容的质量,不重文章发表的刊物 ---- 《美国历史杂志》发表中国学者成果目录的启示,《学术交流网》 2002 年 5 月 16 日首发。 *************************** 最近笔者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花死功夫对于著名的《美国历史杂志》 9The Journal of History)1993-2001 年间 34 期中的学者成果篇目进行逐项统计,分析收录的中国学者的学术成果情况。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该刊物精选推荐的篇目注重的是文章质量,而不重文章发表在哪类刊物上。 值得一提的是,该杂志收录了不被北京师范大学等某些高校认同从而不享受论文奖励津贴的刊物,如《太平洋学报》上发表的学术文章有 19 篇被《美国历史杂志》推荐,超过了被北师大官方认可奖励的《近代史研究》( 10 篇)、《中国社会科学》( 5 篇)、《北京大学学报》( 3 篇)、《南京大学学报》( 7 篇)、《南开学报》( 11 篇)、《东北师大学报》( 12 篇)《北京师大学报》( 1 篇)、《武汉大学学报》( 5 篇)、《中山大学学报》( 7 篇)、《复旦学报》( 0 篇)。 其他不被某些高校认可奖励的刊物上的文章,受到《美国历史杂志》推荐的还有如:《美国研究参考资料》( 2 篇)、《惠阳师专学报》( 1 篇)、《杭州大学学报》( 1 篇)、《历史教学问题》( 1 篇)、《理论参考》( 1 篇)、《九江师专学报》( 3 篇)、《山东师大学报》( 2 篇)、《扬州师院学报》( 1 篇)、《教育参考资料》( 1 篇)、《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 篇)、《安徽师大学报》( 1 篇)、《俄罗斯研究》( 1 篇),《南开史学》( 1 篇),《华南师大学报》( 1 篇),共 14 种刊物共 19 篇。连同《太平洋学报》的 19 篇共 38 篇,占全部推荐论文的 9% 。 这表明,所谓核心刊物和某些人认可奖励刊物之外的文章是无论如何不能忽视的。 需要说明,应美国权威杂志《美国历史杂志》的要求 , 笔者和南开大学杨生茂先生及武汉大学刘绪贻先生三人,自 1992 年起作为该杂志的中国特约编辑已经整整 10 年了。 10 年来,中国特邀编辑大体上每年两次共向美方推荐精选的最新中国美国历史的论文、中国美国历史著作、以及中国美国史博士学位论文。 这一学术成果精选目录的推荐工作程序大体如下:第一,由笔者负责初选,按照美方有关美国历史学术成果目录的规范化要求,以英文、中文和汉语拼音三对照形式推荐经过精选的中国学者的每篇论文或著作,并附相关的论文或著作目录,发给杨生茂、刘绪贻两位先生进行审定和修正;第二,杨生茂、刘绪贻两位先生对于每篇推荐篇目进行审定、修改或否决、增补。对于所有篇目采取一票否决原则。第三,笔者综合修正了杨生茂、刘绪贻两位先生的审定意见后,以三位中国特邀编辑一致意见向美方提出书面推荐意见,同时发出 E-Mail 。第四,美方根据中方意见进行复审和技术编辑加工,并在有关各期的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的 Recent Scholarship 中分别发表。 还要说明的是,我们实际推荐的篇目数量要稍多于美国历史杂志上公布的篇目,我们只有从公开出版的美国历史杂志上得知美方采信了哪些篇目;但是从目前公布的篇目情况看,凡是美国历史杂志公布的中国学者成果目录,均在我们的推荐内容中。我们难以保证,应该推荐的篇目都已经得到推荐,但是可以告慰已经被推荐的篇目是可以信赖的。 本文旨在说明应当废止那种以刊物级别来判断学术文章是否应该获得奖励的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作法,这种做法在北师大至少已经三年未改了。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学术问题评论 /2002 年 5 月 16 日首发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3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9 03: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