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笨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笨拙的力量
热度 11 lidawning 2018-10-8 14:10
这两天看了本名为《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的书,作者为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张宏杰老师。该书在参考了关于曾国藩的诸多史料的基础上,以平实的语言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曾文正公。全书共分三篇,第一篇从正面介绍曾公如何从年轻气盛的“愤青”转变为“老奸巨猾”的权臣。第二篇从曾的收入和支出两条线为我们呈现了清代官员的经济生活,以及曾的清与“浊”。第三篇则讲述了曾公对迷信和天命的态度。读完之后,我对这位一百多年前的湖南老乡又多了一份认识和钦佩。这里仅从“笨拙”入手来谈一谈曾公对这二字的认识。 不光是曾公自认为笨拙,与他同时代的其他人物亦觉得他笨拙。最爱说他笨的是左宗棠,常说他“才短”、“欠才略”、“于兵机每苦钝滞”,曾的学生李鸿章也说他“儒缓”。梁启超对他的评价是“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可见曾公与当时和他同时期的名人比起来真的算笨拙的。 书中记载了曾公的家乡湘乡流传的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诵了许多篇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以上这些都说明曾公的天资确实不是超群的那种。当然,也绝非上述人说的有多笨拙。书上说他十四岁起参加县试,前后考了七次,到二十一岁才考上秀才。但是他二十七岁便中了进士。能中进士的人,再笨也笨不到哪里去的。基于这些认识,我觉得曾公被人认为“笨拙”,一是他确实才华不是很出众;二是,和他比较的对象都是诸如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等才华横溢之人,相形之下就显得笨拙了。 这样一个被认为“笨拙”的人何以成就一番伟业,并被尊为半位圣人而名垂青史呢?曾国藩认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本书中将曾公认为的笨拙的好处写得很好,现摘录如下。“ 他发现笨拙有笨拙的好处。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笨拙的人从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打击能力特别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硬钻过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聪明的人不愿意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打得松松垮垮。所以,‘拙’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不留遗弊。 ” 笨拙的力量在科举考试上的体现是:曾公虽然考了七年才考上秀才,但是两年后便考上了举人,再四年后即中了进士,年方二十七。很多比曾公聪明的人早早的就中了秀才,比如左宗棠十四岁参加县试,名列第一。二十岁中举。但是会试却屡试不中。这虽然有运气成分在里面。但曾公能顺利的中进士与其肯下笨功夫、打下扎实的基础不无关系。 笨拙的力量在战场上的表现是:曾国藩从来不打无准备之仗,以“结硬寨,打呆仗”闻名。他带兵打仗十数载,除了刚开始没有经验吃过几次败仗外,后面都没有出现大的失误。他每攻一座城,就要在城周边深挖战壕、筑工事,结硬寨。攻下城后,周边的地貌都发生了大变化。太平军遇到打呆仗的曾国藩,无计可施。 笨拙使曾国藩在知识面前非常谦虚,实事求是。他不会轻易相信书本知识,他愿意下苦功夫去弄明白书中的道理,不做拿来主义者。例如,对于《史记》中所记载的战事,很多古代知识分子都认为是真实的史实。但他根据自己的战争实践对那些记载表示怀疑。 “笨拙”二字还使我想起了深圳大学已故院士牛憨笨教授。在深大读研时就知道学校有这么一位院士,名字挺特别的。在网上查到了他名字的由来。“名字是祖母取的,虽然是个符号,但使我终生受益匪浅。它告诫我不学习就会变“憨”、不勤奋就会变“笨”。我应当像“憨牛”一样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耕耘不止。” 很多时候,遇到困难时我们总想着有没有捷径可走,或者选择逃避。曾国藩先生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经历和智慧告诉我们,在困难面前承认自己的“笨拙”,经受住挫折,以虚心的态度下苦功夫定能有所获。
个人分类: 读书感想|7982 次阅读|21 个评论
物理人生(110)--笨拙的创新
热度 17 Ising 2011-1-30 19:17
笨拙的创新 110129 两件事触发我想这个问题,当然,它原本不是问题,至少在创新国度里不是。 上午,研究组最后一位尚未返家的同学准备离开,回去父母身边过春节,而此前大多数同学早就离开了。我们一起又去了一次实验楼,再一次检查我们实验室的水电与门窗是否关好。同学离开后,我一个人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淌漾许久,仔细勘察每一件仪器装备和照明空调,确保节间那里是安全的,只让一间屋子里的浪潮服务器与楼下 HP 刀片服务器一道继续卖力奔跑。我为那些被关掉的设备感到惋惜,因为平时同学们都不得不排队等待很长时间才能使用它们,而今它们必须收起自己的执着与耐心,忘却与我们一起风华的科研生命。 其实,每个寒暑假都是这样,有很长时间这些设备闲置着,惟一的功能就是继续保留在全校固定资产总数那里的一点份额。如果改革这样的寒暑假,而是给那些只能研读三年的研究生们设定一种年假制度,那么除开春节前后几天,其它时间这些装备就不会这么无聊孤独。这无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是我在这里看不到。想一想,人歇机不歇并非变态,从来都是先进国家的某种写照。 一周前,我被告知一位朋友读了我们的一篇文章,读后感叹文章包含了很多低温与高磁场下的数据,而获取这些数据一定花费了几万元,了不得!这位朋友因为起步当初,有羡慕之意。而看君可能会认为我们经费真是充足,能够负担如此开销来获取大量数据。或者说这种靠获取大规模数据的科研活动并非怎么高明,不是创新的智慧高明之路。 无论如何,我对这位朋友心存感激,感激他认同我们的做法。我也为学生和自己感到自豪与些许安慰。我们知道,在我们这个领域,那些具有创新性且能经受时光检验的实验成果,绝大多数甚至全部都是大量数据培育出来的。仔细回味,其实我们一篇文章里的数据比起那些好文章来还真的是有些羞愧汗颜,更不要说我们年轻时撰写文章,常有“三点一曲线、两图一故事、猜测不是错、取舍心中知”的事发生。 由此,我得以拟出本文主题: 创新其实具有 笨拙 的特质,是大量数据重复与失败实验后的一些教训,而绝不是那种神话故事般的空灵创造 。 我们的学术交流媒介 ( 包括期刊、会议报告、学术讨论等 ) 所呈现出来的科研创新脉络往往具有高耸的逻辑平台、美妙的规律形态,让我们惊叹创新拥有者睿智与深邃、杰出与强大。而我们自己在撰写、报告我们的结果时,也是百般捣腾,凝练其中的科学问题与思路,及至如此清晰、美妙而合乎学科逻辑地呈现出我们“要”的结果,偶尔也会获得听众读者的惊叹与赞美。 其实,我们自己知道,有些读者也知道,创新的实际足迹绝大部分是稍显散乱的脚印在原地的堆砌。虽然那个“原地”面积依据人和科研条件的“高低优劣 (if any!) ”可能有大有小,但散乱与堆砌一定是不二的特点与形态,只是我们都不说罢了。 无论是从下里巴人做起,还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瞭望,我们的视野都是有限的、且局限于我们视觉上的纵深与衬度。因此,实验上的创新,至少我们所在的这个领域中的实验创新,难以从已有陈规与知识中通过简单推理与演绎预测出来。当然,“难以”不代表“没有”,一定存在总数看起来不少、但几率看起来很低的 cases 。在那里,拥有者一语中的、幸运地逮住了“兔子”。大多数人总是在大量艰苦卓绝的摸索与失败之后才能得到一些堆砌起来的规律与新意。 大凡寥寥几个数据、或者姗姗几点异常就得出新颖的宣言与发现,要么是很值得商榷、要么是很天才降临。大凡从一个最末端的实验结果就勇敢地推测最起始的起源、或者进行多步中间假设而完美地达到理论与实验 consistency 的宣言与发现,要么等同于说南京的北京西路塞车起源于北京的南京西路也塞车、要么还是很天才降临。另外,北京有南京西路么?! Appl. Phys. Lett. 每年 3000-4000 篇文章中我们国人已经占到 900 篇,如果我们将创新再笨拙化、夯实化,压缩我们的论文数到 300 篇甚至更少,那是我们的成长与进步,也彰显我们还有更多创新空间。材料科学领域的中国论文数连续几年位居首席,如果我们将创新再笨拙化,压缩我们的论文数到位于第五位或者前后,那是我们的理智,也彰显我们还有很大的创新余地。 当然,实际的创新,不会有能与那些 IF 、 H-index 和 CNS 比肩的智慧,而显得要愚笨很多。这些笨拙堆砌在一起,总是能够得到夯实的、前人没有获得的学问,为后人景仰。这似乎在说:在到处都讲创新的世界里,只有笨拙的特质是最忠实于创新的;越是创新的东西,越需要通过笨拙的夯实劳动才能获得。
个人分类: 絮语|9928 次阅读|40 个评论
我能允许你在我家随意巡视吗?
cgh 2010-9-29 13:19
我能允许你在我家随意巡视吗? 我们的外交部发言人针对日本巡视舰艇和飞机干扰跟踪中国渔政执法船说,钓鱼岛附近海域是中国渔民传统的作业渔场,中方派遣渔政执法船是依据中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的渔业管理活动,目的是维护渔业生产的秩序,保护中国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中方希望日方停止对中方渔政执法船的干扰跟踪的行动。( 姜瑜:中方希望日方停止干扰跟踪中方渔政船 )。 你来我家随意巡视,还让我不要坐在大厅的沙发上,我应该怎么反映? 是不是应该痛斥这是我家,给我滚出去,不然我拨110了! 可是,美国警察也曾经趴我家窗台偷拍,甚至把我家窗台的花盆打翻了。那次,我还不得不乖乖的将它的高级偷拍相机送回去,真实窝气。 我该怎么办?在这样一个没有道德和法制的国际社会。 没人替我执法, 其实底层社会上的相似情节可能是:立即给我乖乖的滚,趁我现在还没想立即动手。 或者是你爱咋咋,大不了要了我的命。 我们不得不向执行渔政执法的两个船员致敬。你们太孤单了,你们就这样被诺大一个社会孤身置于风口浪尖。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你的儿女叫你回家吃饭,顺便看看家!
个人分类: 杂谈|316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2: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