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上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各位老师别争吵,你们都上了科学网的当了
热度 18 gaoshannankai 2015-2-26 09:39
我以前写过文章对于建立科学网的意图做过简单评价: 正面意义就不多说了,他起码开通了,我们这些被统治者,特别是没权没事 干活的人与统治阶级的沟通渠道,我们的声音多少也听一下,尽管不当回事。 最主要的是彰显了我们国家科研学术领域的“民主”与“公开”。 更主要的是,通过科学网掌握国内外华人科学工作者思想动态,通过 “引蛇出洞”让一部分潜在的危险分子暴露出来。 还有一招最狠的,就是利用“文人相轻”这一特点,让知识分子因为各自观点不同 互相掐起来,消耗了大家对统治者的不满,有利于统治者加以统治。 中国几千年,干这个人类第一,从古代就有什么“武林大会”或者文人诗会对对子等, 都是为了让下面的能人对抗,以削弱对朝廷不满。 特别是,王大元、蔡小宁和 嵇少丞 几位教授,你们上当最深,大家握个手,一起 集中力量反对国内学术腐败,给我们国家科技发展做点贡献。如何? 你们在这里内斗,腐败分子看了正在偷着乐。 举个例子,本来几位教授对应该对我们国家军队情况很清楚, 嵇 老师 批评一下, 另外两位教授就出来反对。这样谁最受益,还不是国内掌权的那些腐败分子, 好人掐了半天架,却保护了腐败分子,因为一口气结果却铸成大错的例子比比皆是。 以上都是玩笑话,切勿当真,大家新年好。
4429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这些都是假的,你们还要被骗多久(转载,感觉挺对的)
yudaoqian88 2014-11-8 12:58
【找肯德基麦当劳要发票不会为国家增加税收,因为人家是诚信单位,交定额税,与发票没关系】 【美国护照的背面根本没有字,封面的反面写的内容和中国护照等绝大多数国家是一样的】 【德国宪法从来没有禁止过学前教育,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也不是德国,而是美国】 【小区停车场是你的,所以你不交停车费?那你的屋子是你的,清洁工来跟你打扫屋子,电工来跟你埋电线,水工来给你装水管,你是不是一律不给钱?】 【云南鲁甸地震,苹果捐了一千万,日本车企捐款都在百万元以上】 【规定考驾照费用不准超过3800元的只有湖北黄冈,其他城市就别YY了】 【伊朗总统接受美国采访时既没提过日本、也没提过中国,更别谈什么钓鱼岛立场了】 【日本朝日啤酒只持有青岛啤酒约20%的股份,而青啤集团的持股约31%,青岛啤酒究竟谁当家?】 【秋裤不是中国人的专利,只要天气冷,全世界人民都爱穿】 【第112届广交会,日企参会规模与上届一样,从广州撤资的日企累计只有十几家,我们可是“肥肉”,人家不会随便放弃的】 【日本软银孙正义只持有阿里巴巴约35%的股份,并非70%】 【河南没有发生怒砸肯德基,江苏也没有发生补漏专车拐卖小孩】 【两百年前根本没有瑞士银行,所以谁的祖宗都不可能在那里存一百美元,然后今天变成五十万】 【拨打任何电话都不可能掉进“吸费陷阱”里,因为运营商的计费体系只有内部职工能进去,但如果他能进去,他还有必要多此一举吗?】 【航班延误一般都是不可抗力,别指望那20元保险会赔延误;就算是航空公司的原因导致延误,也只赔300,最多不超过600】 【火车票上的二维码是加密的,丢了就丢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人造假鸡蛋 ”的想法是好的,但如何去掉人造蛋壳的接缝,这是世界难题;】 【西瓜一打针就会烂,螃蟹一打针就会死,哪个商家会做这种赔本生意?】 【黄瓜才两块钱一斤,避孕药多少钱一粒?谁闲得没事给黄瓜喂避孕药?】 【黄鳝、大闸蟹吃了避孕药会死,加了激素的饲料它们也不爱吃;】 【美国根本没有发表声明说转基因有害,因为它根本没有“环境医学科学研究院”这个机构;】 【因为转基因作物绝育,所以人吃了就会绝育?那人吃了牛肉是不是就能挤出牛奶了?】 【还有人说水果玉米是转基因作物,拜托,那是两种甜玉米杂交的好么?黄种人与白种人生的混血儿也是转基因作物么?】 【商品条形码的第一位表示产地,“8”开头的要么是意大利,要么是荷兰,与转基因没有半毛钱关系;】 【李白是诗人,不是先知,他怎么可能知道今天要发生的事,你们就不要拿“藏头诗生成器”来侮辱诗仙的文笔了】 【可乐不会杀精、也不会要人的命,但喝多了确实对牙齿有一定的影响;】 【水果上面有蜡这是真的,可你知道所有的水果果皮都有果蜡吗?那是植物的自我保护;】 【兰州拉面是用了拉面剂,拉面剂里面也确实是有篷灰,可谁告诉你们篷灰是致癌物质了?】 【wifi无线路由器那点辐射跟微波炉、X光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睡觉关wifi路由器的人纯属自我安慰;】 【想用wifi盗走你网银里的钱,光有电脑知识是不够的,他还得在银行内部有眼线才行;回收你的旧手机也是一样;】 【只有浓度极高的乙醚直接接触人的鼻腔一分钟,才会使人昏迷,所以那种摸一下就晕、闻一下就晕的骗术都只能发生在武侠世界里;】 【钥匙圈里藏追踪器、望远镜里能发射针——这可都是高科技啊,你究竟有多少“油水”,或者你究竟招惹了何方神圣,人家犯的着用这高科技来对付你?】 【在火车上跟你聊天的人,他一开始怎么知道你在哪里下车;他上车前又怎么会知道他的座位旁边究竟有没有抱小孩的人?】 【如果你看到有人在高速公路上放置保险杠,尽管撞死他吧,算我的!记住,是在高速公路上;】 【别再动不动就“冰块浴缸,腰部两道伤口”,别再动不动就怀疑自己被骗去卖器官。你在被骗去割肾前,谁知道你的肾是不是他想要的型号?如果不是,那他把你的肾拿去除了能做炒腰花还能干嘛?】 【洋鸡蛋和土鸡蛋的营养价值是一样的,木瓜也不能丰胸,核桃能补脑也只是一句非常正确的废话,就像“吃饭能长个子”;】 【误食老鼠药根本不可能导致全身出血,吃豆制品也不会导致结石;】 【火葬场烧尸体要用一千度的高温烧一个小时,剩下的只有灰,根本不可能有“尸油”;】 【把洋葱放在屋里除了能让你流眼泪,不能预防任何流行病;】 【二战的时候人类还没发现基因技术,小龙虾怎么可能是日本二战时期基因改造的结果?】 【拖鞋拍死蟑螂确实会让它的体液溅出,但除非你打算直接吃掉它的体液,否则它对你没有任何威胁;】 【榴莲和牛奶一起吃没问题,可乐和牛奶一起喝也没问题,只是营养价值下降了而已;】 【白血病是世界难题,至今不知道发病原因,更别提喝饮料会导致白血病了;】 【灰尘颗粒的漂浮高度受太多因素的影响,任何楼层都有可能是“扬灰层”,说十楼是扬灰层纯属猜测;】 【如果嘴对着易拉罐喝饮料有问题,那么嘴对着任何东西饮食都有问题,还是别胡思乱想了;】 【开车遭遇鸡蛋砸玻璃怎么办?尽管开启雨刷冲水吧,清洁效率很高的;】 【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手机电池早发生革命了,你尽管边充电边玩、整夜整夜的充好了,而且随时就可以充,根本不需要等用完。那些发生事故的是因为用了非原装、杂牌的充电器,电池表示只是躺枪;】 【红眼航班安全性是一样的,飞机上的饮水机是专用的;飞机上所有的座位安全性也是一样的,不同部位都有各自独特的风险;】 【日本人经常吃三文鱼,三文鱼有虫只是个传说,但不法商贩用虹鳟冒充三文鱼是有可能的;】 【植物畸形有很多原因,巨大蔬菜甚至可以说是正常现象,把畸形植物归咎于日本核泄漏是有其他目的的】; 【“刚烤的面包不能吃”——唯一说的通的理由就是“太烫了”;】 【人的两个耳朵离大脑的距离是一样的,左右脑的重要性也是一样的,“用左耳接电话更好”——唯一说的通的理由就是人们腾出右手来做事更顺手;】 【“活到90岁才能拿回养老金本金”?这可不是小学算术题,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我可以写出三千字;】 【“美国总统大选一人一票”?那为什么戈尔输给了布什?他们的选举制度我可以写出一万字;】 【没有长熟的番茄有毒,不等于没有炒熟番茄也有毒,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两者的区别;】 【沐浴乳里面的某成分确实可能对人体有害,但它分分钟就被冲掉了,有谁会整天泡在沐浴乳里面或者把沐浴乳吃进肚子里?同样的,你只要不把洗发水24小时抹在头上,它也不会让你脱发;】 【“反复烧开的水有毒”——这只是净水器公司的广告词而已;】 【很多医生都献血,有的医院鼓励甚至要求医生带头献血;】 【无偿献血、有偿用血,那交的钱去哪了?血液的采集、运输、储存不要钱的啊?】 【醋泡香蕉、酱油泡荔枝能减肥吗?能,因为吃过那个后你几天都不想吃东西了;】 【豆腐不伤肾不杀精,酸菜鱼也不致癌,亚硝酸盐不是洪水猛兽,是一个很普通但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你要非拿它当饭吃,就好比拿瓶酱油当水喝,那谁能救你?】 【还有“饿治百病”、“运动折寿”,这类伤天害理的言论估计连它的始作俑者自己都不信,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信;】 【土豆和牛肉可以一起吃、小葱和豆腐可以一起吃、红白萝卜可以一起吃、海鲜与水果也可以一起吃;豆浆可以冲鸡蛋、茶叶也可以煮鸡蛋;吃饭的时候可以喝水,吃肉的时候也可以喝茶……总之,你听说的所有不能一起吃的东西实际上都可以一起吃;】 【根本没有哪个机构对“七大鱼肝油品牌”进行过评测,因为它们有的是药品,有的是保健品,根本不是一类东西;】 【暴力犯罪的受害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但被媒体报道、引起关注的主要是女性,尤其是女大学生,所以才有人认为“最容易丢的就是中国女大学生”;】 【宋美龄女士用“每天早晨大口喝盐水”的方式排宿便?时间搞反了,方向也搞反了——人家是每天晚上睡觉前从肛门灌水,跟每天早晨喝水完全是两回事;其实医学上根本没有“宿便”这个词,这是保健品公司杜撰的概念,是地地道道的“伪科学”;】 【如果吃五个猕猴桃能治口腔溃疡,那么吃五个梨子就能治好感冒,吃五个香蕉就能治好便秘,吃五个大蒜就能防止性骚扰;】 【蘑菇对重金属是有富集作用,前提是你在种的时候给它喂重金属;】 【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几乎所有的实心蔬菜瓜果都会用,要是能让人痴呆,你早就痴呆了;】 【海口某个饲养鲶鱼的池塘被爆“脏乱差”,于是鲶鱼就成了最脏的鱼;】 【广州13批次的药品被查出不合格,于是13种大类别的药物就不能吃了;】 【柑橘大实蝇说:我是一种植物害虫,喜欢吃橘子,我小的时候长得像蛆,但请不要把我跟它相提并论;】
1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郎咸平:中国人正上的四个大当
热度 4 sqzhang 2012-6-21 17:18
http://money.msn.com.cn 2012-06-21 14:52:00 来源:北青网 第一大当:房产   买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是的,你是这样认为,但是在中国你无法拥有这个房子,只是租给你而已。因为房子是你的,地不是你的,只是把土地使用权70年(从现在退70年那是抗日战争时期,谁见过那时候的房子?)。房子通常情况下30年左右就会遇上拆迁或者旧房改造。也就是说你花了买房的钱,却只能得到租房的实际效果。当然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当几十年后你发觉上了当!有一群流氓冲进你用一辈子积蓄买下的房子,画上一个大大的"拆"字!然后把你的家当全部当垃圾一样扔出门外,不顾你的苦苦哀求,甚至还在报纸上给你按一个钉子户的臭名,人大众辱骂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绝望!   就好像60年代,人们必须购买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才算是成功人士才可嫁人娶妻。70年代人们必须购买新四大件: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电话才算是出人头地才可娶妻生子一样。记得当年装电话可是要几千块钱一部啊(人均收入不到200元的小城),而北京上海更有上万一部的时候,还得排队买号搭人情,和今天的买房又何其相似?    第二大当:就业   当有人终于开始感叹:当年当知青的时候,当有人下岗之后感到没有生路,只能静坐抗议却无人理会,只能沦落街头还别人编首歌嘲笑着人生豪迈,重头再来的时候,你曾想过,他们也曾经和今天的白领一样风光!他们的收入和地位也曾经让周围的人艳羡不已?你可曾想过20年后的今天,你也会和他们一样沦落街头,众叛亲离?!   有人说嘿!你不知道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XX保险么?呵呵,我在北京漂泊N年,交了无数保险大概有好几万吧,但失业的时候跑断腿也没人给我啥保险,反而很多保险都被冻结了说我交得断断续续的,我简直气得。。。。。。然而即使是这样,家长们还是疯了一样的把孩子往各种企事业国有单位里送,我身边就经常有这样的例子。我老家一个远房亲戚,找关系托朋友,花了七万块钱通过公开招聘把儿子送进了交警队,干上合同制的police,一个月拿800块人民币,结果第三年被竞争上岗给刷了下来。一家人哭哭啼啼的,我说刷了好,你上那班一辈子挣不回那七万,赶紧先洗洗睡,改明再凑点钱做小生意去吧!没准还能赚点。   我就想不明白,中国人咋就这么傻?还有那年纪轻轻的小白领们,找工作最好把薪水要高点,别要医疗保险和啥保险,然后自己把钱存起来最保险,将来用得着。    第三大当:教育   一张文凭值多少钱?印刷成本两块钱顶了天了。一个老师工资多少?嘿,两个学生的学费足够一学期了!一个班的书本印刷多少钱?两个学生的足够了!嘿!中国教育你凭啥收那么多钱!?   嘿!老百姓们!我们为啥要上当?因为从小就告诉我们考上秀才光荣。哦对不起,我说错了,是考上大学才光荣。但老百姓从来不去想一想为什么光荣。。。。。。大学秀才又怎样还不是废物?   你知道你的孩子是什么人在教么?在中国一般是无法适应社会的人才会沦为一个教师,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因为一个项目的关系,找了几个大学的硕士生做程序。结果有几个人笨得很,非得你守着才干活,而且给个文件明显有一个错别字,也不给改,等你发现了还给你较真,这不是他的错,是你给的就是错的。我还是很心平气和的给他们讲道理:你们必须学会为别人思考,思考别人想要什么结果再去做事情,否则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结果那几个人说:我们才不要去社会上,我们考试成绩好的很,学校要我们留校做老师。再说了本来我们就没有什么错,你怎么安排我们怎么做,你不安排我们就不做。这是我们的尊严和原则。我说:如果你们去守门,老板没有安排你下班的时候锁好仓库你就不锁了吗?你心寒吗?以后你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人的指导下学习和成长,你放心吗?难怪现在读大学的同居、逃课、打架、自杀。。。。。。    第四大当:买车   中国人疯了吗?买车?为什么要买车???当然你有了钱花不光了,你爱怎么买就怎么买买车买房,反正油价怎么涨你也花不完钱,房子要拆迁你也不心疼。但是大多数老百姓呢?   说别买车别买车,可就有无数的人疯了一样的去贷款买。买吧 ,买完了加息不是?油价涨疯了不是?停车又贵了不是?后悔了不是?新车一上路就掉价了,卖也卖不掉了不是??   告诉你,油价还得涨。一定要涨到和美元一样的油价。嘿嘿!你老拿老美的1/10的收入,养和人家一个价的汽油。我看你还得瑟不??   最后说一句,每个人都不傻,都是从小被愚民教育给弄傻了。傻点不要紧,但性命攸关的事儿你还是要紧着点,多盘算盘算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别到头来,房产一跌,油价一涨,交了半辈子钱拿了毕业证书还是啥啥不会干,交了几十年苛捐杂税还啥啥福利没有。你亏的可不仅仅是差价几十万。
个人分类: 杂感杂议|2211 次阅读|7 个评论
媒体忽悠电影节 到奥体中心上当
黄安年 2012-4-26 17:39
媒体忽悠电影节  到奥体中心上当
媒体忽悠电影节 到奥体中心上当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4 月 26 日 发布 这两天,媒体宣传电影节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活动让人心动 , 今天天气格外的好 , 我们有大半年时间没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了 , 免费参观的电影节嘉年华是个啥样 , 看看热闹逛一趟奥体中心 , 再到中国科技馆品尝比萨倒也是不错的选项。 不看不知道,一看才知道。现在的媒体宣传水分也太多了。上午 10 点我们来到奥体中心,发现怎么游人和参观者都不是很多 , 暗忖怎么没有媒体报道的排长队领票的场呢面?是不是今天不是双休日不算高峰日。就近一看再一问,发现被围的四个展馆 , 进口处 , 极其不明显,更不清楚哪里是领票的地方,问了治安 , 他手指“那里”,连话也懒地开口,不知所指。再问“志愿者”,回答说 : “我们也不知道”“到那里去问吧。”也是手指南面,好不容易问了游客一个被围住的工作人员,回答是“票已经发完了”,“去那里排队等着发票。”这时有人抱怨:“你们的组织工作也太差劲了,把我们忽悠来,连个排队领票的地方都找不到 , 等了好长时间也不给发 , 你们是怎么回事,能够这么糊弄老百姓吗。” 我们在外面转了好一会时间,唯一能看的是 50 位电影人的巨幅硬照。到了已经是 10 : 40 分钟光景,还是没见发票 , 而排队的人也就一百多人,估摸如果现在发票也就十来分钟时间可以领到票 , 既来之 , 则进之,哪怕进入走马观花地像上海世博会那样到此一看也行。正在这时 , 遇到一位胸前挂着组织委员会牌子的工作人员在交代一个工作人员快去再拿 200 张票,在这里写个发票的标示牌 , 免得人不知道在那里取票。说着他见到我们,主动对我们说了心理话: 媒体也真会忽悠人,其实这四个展室里面没有什么内容 , 有个展室将你自己的人头放进去是可以照相的像拍电影似的,而有的展室你看了,也不一定懂,有个展室是演出,各个区轮流来表演等于承包。不信我带你进去看你就知道里面,真的没有什么可看的。媒体报道说有二万人来看(我说北京台报道有三万人) , 其实按照我们的统计数字也只有 6000 人左右。我对他说 , 像今天这样子,有三四千人就算不错了。听了他一番真心实意的忠告 , 我们彻底打消了再排队进里面“探秘”的念头。 我们原本打算去中国科技馆品尝比萨,哪里的自助餐老年人还享有半价优惠 , 现在看到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有个 2012 年吃在北京 , 奥林匹克公园旅游美食广场,占地很大 , 既然近不了展览室,进美食广场看看也好。于是信步走进了美食广场,广场却实很大,中间是餐座 , 两旁是国内各地的小吃 , 少说也有近百家,各种特色品种琳琅满目,看上去管理有序,转了一圈心想干脆在这里吃饱喝足算了。于是选择一家老北京隆福寺小吃现炒河粉,每份 15 元。这牌子很吸引人,价格也“可以接受”,室内的座位人不挤,环境也可以,毕竟在举世闻名的举办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地方就餐,凭这点就有意义。 不过这里的交费颇费周折而耐人寻味。我先到两头收银台购卡处花钱换卡(内含 10 元押金) , 吃回后需要再到收银台退卡处取回押金,好在是进出必经之地还不酸走冤枉路。不过当我在购卡处拿出 100 元要求收银员购买 40 元 ( 含 10 元押金 ) 的卡时 , 却带遭有强制消费之嫌的答复,“收银处不找钱的,你可以买 100 元的卡,尽情消费完后再退款。”我说,“我已经选好 30 元的消费餐,所以只需要购买 40 元的卡”。她说 : “不可以 , 得购买 100 元的卡。”我问:“为什么 ? ”她说 : “我这里是不找钱的。”我说:“那退款时怎么找回钱。”她说:“旁边是专管退款的。”我说:“既然这样,请你给她兑换一下 100 元的不可以吗?”她说 : “我们之间是不能兑换的,这是规定。”我说 : “你们这样的规定是否可以改一改,不给找钱,不能兑钱?”这时一位负责人出来说 : “老大爷,您先歇歇气?”我说 : “建议你们改一改非得要我购买 100 元卡、不给找钱的做法,那不是有点强迫消费的味道?”众人赞同我的建议,但也不想多和他们理论,只是说说而已,反正说了也白说。回到座位上 , 开始品尝号称老北京隆福寺小吃现炒河粉, 吃了以后,直呼上当,不仅量少,而且质量很差,河粉加点白菜对付了事 , 也没有什么味道,更别想有肉味。这炒粉要是在外面街上最多 10 元,还可以吃到量大得多的炒河粉。估计,这里 15 元中有部分是地皮费,所以价格上去了。回来路上在汽车站等车时,说起这里的价格 , 有位操着陕西口音的外地老乡说 , “在这里真吃不起 , 一顿包子要吃 60 元才饱。”我说 , “怎么要 60 元”,他说:“小小的一盘 10 元三两口就完了,还不要 60 元?”是呀,在这里小吃,只能当作一次例外,也是一次生活体验,毕竟人家小贩也有他们的难处,管理也是 GDP 呀。 附照片 12 张是既是拍摄的。
个人分类: 国内所见所闻(10-11)|2823 次阅读|0 个评论
领导也会上当
热度 1 mqr 2012-1-30 15:17
领导也会上当 勘查单位的领导投钱去采金,在常人看来一定会挣不会赔,事实上,不是的。某河谷沙金矿,许多家采金者都发了大财,唯独勘查单位的领导采金,却赔了,只留下一个人工水池。 恐怕至今,也难以最终确定是怎么赔的。 笔者在这个河谷为某单位验证沙金矿时,发现勘查单位的见矿钻孔普遍没金!买这个矿的单位甚为头痛,问我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被骗了。我反复琢磨,发现那些盗采井,全是未见金孔。于是我仔细检查每条勘探线,检查每个钻孔的孔号,终于发现,勘探线的端点被位移了,钻孔孔号被串位了,见矿孔变成了无矿孔,无矿孔变成了有矿孔。所以按着图纸上的见矿孔去布置验证孔,去布置采金,正好布置在无矿孔上,怎么能验证到金?怎么能采到金? 按照我恢复的孔位,去打验证孔,证明勘查单位的地质资料是可信的。但是,我的甲方采金也赔了,为什么?公家采金,如果不是特别富,有几个不“赔”的 !? 金子这东西,太吸引人,勘查单位一进沟,就会被许多人关注到。他们最愿意和工人“交朋友”,见矿情报,没有不被泄漏的,几乎没有一个被勘查过的沙金矿不被盗采的。盗采者的最佳手段就是移动钻孔的位置。 这个假也够大的了吧,问题是为什么我们发现不了,或不去发现?“责任心”在不知不觉中帮了造假者的大忙。形同造假。否则,不应当上当的领导,怎么也会上当呢?
个人分类: 龙江情怀|3169 次阅读|2 个评论
提醒科学网别上了某婚恋交友网站的当
热度 5 qsqhopeiggcas 2011-12-20 17:11
无疑,科学网 推出办一个婚恋交友平台的愿望是好的,确实,“科教人群中,特别是高知人士,由于缺乏适合自身特点的网络社交渠道,他们的婚恋交友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我在看了《 倒计时:科学网推出婚恋交友类的姊妹网站 》 这篇博文后,觉得其中隐藏着潜在的风险,不吐不快,为科学网提个醒,以免被人卖了,还得替他们数钱。 “新网站将是依托于科学网但保持完全独立的姊妹网站” ,看到这句话,我想起了工程界人人皆知的一个名词“挂靠”。在建筑行业,有些没有设计、施工资质的个体单位 / 皮包公司 / 个人,为了承接工程从中获利,需向有资质的挂靠单位缴纳一定的管理费,打着挂靠单位的旗号,承揽工程设计或施工。如不出事大家相安无事,出了质量或严重人员伤亡等重大事故,个体户可以拍屁股走人,资信和荣誉受损的是挂靠单位。 不难推测,该“姊妹网站”挂靠在科学网,根据盈利数额向科学网缴纳一定的管理费。该“姊妹网站”选择科学网,无非是看中了科学网的信誉与拥有的高知人士资源。现在的婚恋交友网站名声好的不多,建议科学网对办这样的姊妹网站应慎重从事,如下定决心要办,在双方的合同内容等方面应仔细推敲,以免被不法之徒钻了空子。 参考 科学网, 倒计时:科学网推出婚恋交友类的姊妹网站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do=blogid=519712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4636 次阅读|9 个评论
再拙劣的骗法也会有人上当
Bobby 2010-11-22 20:29
如果说骗人钱财的也算是一种职业的话,也是历史悠久的了(至少明代小说中就多有记载),且是一种高智商职业了。而且这些骗子除了智商高外,还是人性专家,最了解人性的脆弱之处。 为什么说再拙劣的骗法也会有人上当呢?第一,每年都有新的人口进入社会,这些没有识别骗术经验的雏儿就是骗子的新客户。第二,术业有专攻,技术全球化。骗术在进化,在发展,在与时俱进,在不同的素质和人口群体中细密分工。骗术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了骗术全球化、同步化。第三,人性固有弱点,再过多少年也不会消失。只要有弱点,骗术就有施展的支点,情和利都是让人智商降低的因素,成语有利令智错就是这个意思。第四,社会的诚信不立,法律不周也是一个因素。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26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人正在上的四大当,你上了几个了?
wchao612 2010-9-29 16:52
中国人正在上的四大当,你上了几个了?中国香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 第一大当:买房   买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是的,你是这样以为,但是在中国你并无法拥有这个房子,只是租给你而已。因为房子是你的,地不是你的,只是把土地使用权70年(从现在退70年那是抗日战争时期,谁见过那时候的房子?)。 房子通常情况下30年左右就会遇上拆迁或者旧房改造。也就是说你花了买房的钱,却只能得到租房的实际效果。 当然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当几十年后你发觉上当了!有一群流氓冲进你用一辈子积蓄买下的房子,画上一个大大的拆字!然后把你的家当全部当垃圾一样的仍出门外,不顾你的苦苦哀求,甚至还在报纸上给你按一个钉子户的臭名,任大众辱骂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绝望!    形容中国的房地产有一个很有名的笑话是这样写的:   以前,有个地主有很多地,找了很多长工干活,地主给长工们盖了一批团结楼住着,一天,地主的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有点钱了,他们住你的房子,每月交租子,不划算,反正他们永远住下去,你干脆把房子卖给他们起个名堂叫做公房出售!告诉他们房子永远归他们了,可以把他们这几年攒的钱收回来,地主说:不错,那租金怎么办?谋士说:照收不误,起个日本名儿,叫物业费!地主很快实行了,赚了好多钱,长工们那个高兴啊!   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城镇了,有钱人越来越多,没地方住,谋士对地主说:东家,长工们这几年手上又有钱了,咱们给他们盖新房子,起个名堂叫做旧城改造,他们把手上的钱给我们,我们拆了房子盖新的,叫他们再买回去,可以多盖一些卖给别人,地主又实行了,这次,有些长工们不高兴了,地主的家丁派上用途了,长工们打掉牙只好往肚子里咽,地主又赚了好多钱。   又过了几年,地主的村子发展成大城市了,有钱人更多了,地主的土地更值钱了,谋士对地主说:东家,咱们把这些长工的房子拆了,在这个地方建别墅,拆出来的地盖好房子卖给那些有钱的大款还能赚一笔,地主说:长工们不干怎么办?谋士说:咱给他们钱多点儿,起个名堂叫货币化安置,咱再到咱们的猪圈旁边建房子,起个名堂叫经济适用房,给他们修个马车道让他们到那边买房住,地主说:他们钱不够怎么办?谋士说:从咱家的钱庄借前给他们,一年6分利,咱这钱还能生钱崽,又没风险,地主又实行了,长工们拿到钱,地主的经济适用房到现在才建了一间,长工们只好排队等房子,直到现在,还等着呢   于是,长工们开始闹事了,地主有点慌,忙问谋士怎么办?谋士说:赶紧通知长工们,房子要跌价了,别买了,租房住吧,正好把我们的猪圈租给他们,结果,这么多年后,长工们的钱全没了,还在租房住,直到永远!   这个笑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实际上这何尝又不是事实呢?有人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中国人还要买房?疯了一样的买?为什么?还不是愚民教育的结果,就好象60 年代,鼓吹人们必须购买三大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才算是成功人士才可嫁人娶妻。70年代鼓吹人们必须购买新四大件:电视,冰箱,洗衣机,装电话才算是出人头地才可娶妻生子一样,记得当年装电话可是要几千块钱一部啊(人均收入不到200的小城),而北京上海更有上万一部的时候,还得排队买号搭人情,和今天的买房又何其相似?   而今天所有的狗屁学者又开始了这一套愚弄百姓的旧招:白领一族新标准,成功人士新选择X环X路小户型,X环X路商住型。收了你几十万后,还得每个月收你租金(新物业费),银行利息,以及各种巧立名目的加息、政策等等。总之 不怕你不被整死,就怕你死得不够惨! 老百姓咋就怎么乐于上当,而且百上不厌呢?我真是气得浑身都湿了! 第二大当:就业  当有人终于开始感叹:当年当知青的时候,当有人下岗之后感到没有生路,只能静坐抗议却无人理会,只能沦落街头还被人编首歌嘲笑着人生豪迈,重头再来的时候。你可曾想过!他们也曾经和今天的白领一样风光!他们的收入和地位也曾经让周围的人艳羡不已?你可曾想过20年后的今天!你一样会和他们一样沦落街头,众叛亲离?!   有人说嘿!你不知道有失业保险,养老保险,XX保险么?呵呵,我在北京漂泊N年,交了无数保险大概有好几万吧,但失业的时候跑断腿也没人给我啥保险,反而很多保险都被冻结了说我交得断断续续的,我简直又气得这还不算,你以为你到了60岁真的就可以拿到养老保险了吗?天上又不会掉钱!今天的老年人拿的退休金是我们在挣!而今天30-40岁的人通常都有好几个兄弟姐妹!意思就是,今天的老年人能在60岁拿到养老保险是因为有5个人供一个老人!而我们这一代老去之后则是一个人供我们两个老人!钱从哪里来?没得来!您要是能活到90岁估计能领到一些养老保险,嘿保重吧您。然而即使是这样,家长们还是疯了一样的把孩子往各种企事业国有单位里送,我身边就经常有这样的例子。我老家一个远房亲戚,找关系拖朋友,花了七万块钱通过公开招聘把儿子送进了交警队,干上合同制的police。一个月拿800块。结果第三年被竞争上岗给刷下来了。一家人哭哭啼啼,我说刷了好,你上那班一辈子挣不回那七万,赶紧先洗洗睡,改明再凑点钱做小生意去吧!没准还能赚点。   当年我毕业的时候,我不文明用语也是领着我抱着钱,把我往XX部送。我一看负责招工那人那德行,就忍不住的恶心,再一看薪水,不文明用语呀,我这不是白干10年不吃不喝才拿回成本。所以我私下威胁了那家伙一把,吓得那个大腹便便的X科长再也不敢招收我。我才得已:离家出走。   我就想不明白?中国人咋就这么傻?这么迷信国字呢?醒醒吧,思维正常一点行不?做事之前自己算算合算不合算成不?    还有那些年纪轻轻的小白领们,找工作最好把薪水要高点,别要医疗保险和啥保险,然后自己把钱存起来最保险,将来用得着。 第三大当:教育   一张文凭值多少钱?一张文凭值多少钱?一张文凭值多少钱?印刷成本两块钱顶了天了。一个老师工资多少?嘿,两个学生的学费足够一学期了!一个班的书本印刷多少钱?两个学生的足够了!一个班房租多少钱一学期?嘿嘿两个学生足够了。!嘿!中国教育你凭啥收那么多钱!?   嘿!百姓们!我们为啥要上当?因为从小统治阶级就告诉我们考上秀才才光荣。哦对不起我说错了,是考上大学才光荣。但老百姓从来不去想一想为什么光荣?为什么光荣 大学秀才又怎样还不是废物!   你知道你的孩子是什么人在教么?在中国一般是无法适应社会的人才会沦为一个教师,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因为一个项目的关系,找了几个大学的硕士生做程序。结果有几个人笨得很,完全不给你考虑,非得你守着才干活,而且给个文件明显有一个错别字,也不给改,等你发现了还跟你较真,是这不是他的错,是你给的就是错的。一点责任感,一都不会考虑究竟是为了做事而做事还是为了做好一件事而做事。我还是很心平气和的给他们讲道理: 你们必须学会为别人思考,思考别人想要什么结果再去做事情,否则无法在社会上生存。 结果那几个说:我们才不要去社会上,我们考试成绩好得很,学校要我们留校做老师。再说了本来我们就没什么错,你怎么安排我们怎么做,你不安排我们就不做。这是我们的尊严和原则。我说:如果你去守门,老板没安排你下班的时候锁好仓库你就不锁了吗?您心寒吗?以后您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人的指导下学习和成长。您放心么?   难怪现在读大学的同居,逃课,打架,自杀 但家长们还是愿意花钱把孩子送进学校去,而且是花一辈子的钱。 第四大当:买车   中国人疯了吗?买车?为什么要买车???当然您有了钱花不光了,您爱怎么买怎么买,买车买房,反正油价怎么涨你也花不完钱,房子要拆迁你也不心疼。但是大多数老百姓呢?   我以前有个同事住北二环,公司在西直门那里。每天坐地铁上班最多半小时。可非得买一二手夏利,每天早上8点开始在路上堵着,然后一点一点的挪到公司。嘿,一个月停车费都不少。可人家就觉得开了车自己身份高级一点。别说开个夏利,就是开个奥迪我也没见谁对谁三磕九拜。除了显得自己比别人傻一点外完全没有别的作用。   还有一次,我遇见一个月收入才4000的小姑娘,在计划贷款买车。于是我就问她:小姑娘,你又没做生意,自己按时上班,地铁又方便,买车干什么呢?想了半天,实在估计也想不出什么理由来了就说:有时候去超市买东西吧,打车又觉得近了点不划算,走路又远了点。所以自己开车去了!听得我差点没恶心死。你开车去超市买个方便面不觉得恶心么?装备了大哥大去拣垃圾,也是拣垃圾的! 别以为买了车能证明什么。   比如我现在自己做生意,很忙,一天大概要跑4-5个地方,见很多客户。但我就不买车,为什么?我打车随招即来,打完就走,不用担心停车没地方,不用担心挂了碰了,不用担心被贼偷了绑了,无论挂风下雨都有司机。万一碰着个堵车还可以下车坐地铁。一年也就一万多块RMB!要买一车!一年停车费都得一万多!这不是傻么?   说别买车别买车,可就有无数的人疯了一样的去贷款买?一定要嫌自己将来死得不够惨似的!买吧,买完了加息了不是?油价涨疯了不是?停车又贵了不是?后悔了不是?新车一上路就掉价了卖也卖不掉了不是??   告诉你,油价还得涨。一定要涨到和美圆一样的油价。嘿嘿!您拿老美1/10的收入,养和人家一个价的汽油。我看您还得瑟不。   最后说一句,每个人都不傻,都是从小被愚民教育给弄傻了。傻点不要紧,但性命悠关的事儿您还是紧着点,多盘算盘算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别到头来,房产一跌,油价一涨,交了半辈子钱拿了毕业证还是啥啥不会干,交了几十年苛捐杂税还啥啥福利没有。您亏的可不仅仅是差价几十万。   有人还说什么?哎呀没办法,难道不住了,不买车啦,公车好挤呀。我说全是愚民教育出来的虚荣心在做怪。您看看我,租一个房子住才一千多块一个月,也就相当于有些人的物业费。如果要结婚我还租得起3-4千的,家具装修一应具全。而且还哪方便我住哪儿。不想搬就长期租。也和交物业费一个样。还白白省出还银行贷款、利息、首付一大堆。有事就打车,没事就地铁,一年一万顶天了,还省了车库费,停车费,罚款等一堆,油价涨到10块也乐呵,也不耽误事。俺大学没念完就跑了,一边自学一边自己钻研市场出策划跑业务,不也同样可以进外资企业,上市企业做经理么?还省出好几万学费来。   当然有的人会说:你连个房子都不买,指定结不了婚。我心想:我是没有,您以为您有啊?有人说租房子不划算,租完了还是别人的,嘿嘿,你以为买房子还了几十年贷款,还清了就是你的了啊 中国99%白领要破产,还买房子干嘛!郎咸平 中国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而且是必然破产!无路可逃!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2-10年.你可以尽量去怀疑这个数字.但它必然发生,绝非危言耸听. 就如我预言中国国营企业职工必然失业一样,在当时来说没人信.但确实会发生.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必然以不断的以通货膨胀和改革手段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而每一次改革所带来的阵痛都是由百姓来承担的.无论是上山下乡时迷茫的知青们还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大量国企纷纷倒闭时大量下岗职工.如果他们能有一定的前瞻性的话,那么我想他们也许会为自己留一点后路.但是由于过分相信文件以及过分相信生活不会突变,所以才导致了他们的人生悲剧. 有人说政府不会坐视不理白领破产,其实政府当然不愿意.可有的事情怎么说呢.想想当年的下岗职工吧.引起了那么大的社会震动.又能怎样呢?今天的白领明天破产的时候也那样而已. 而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快速腾飞.但旧的体制并没有完全更改.各种重要行业依然施行的是政府垄断机制在运转.如:银行,金融,冶金,能源,信息,运输,医疗,教育,土地.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不可能对这些东西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开放.但到了今天,垄断经营所带来的矛盾日益突出. 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由于我国的法制不健全,尤其是金融以及改革领域里出现了各种失误导致房地产节节攀升.随着房地产的增加以及外来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所以城市新民工也就是所谓的白领收入表面上也在提升,以北京为例3000-15000元人民币的月薪处处可见.但这一部分收入主要用于支付租房或还贷. 为了深入地了解为什么99%的白领家庭会破产,我们就必须先了解房价为什么会这么高?高在哪里?资金是运转的?(这里的白领指买房或者准备买房族.)以及发展趋势带来的相关效应.本文会分三个阶段向你阐述. 1: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一个因素:银行竞争下的贷款开放 其实房价的爆涨的因素主要是因为百姓在替政府所犯下的错误买单.比如以前一个开发商通过某银行贷款了1000万开发了一个房子.如果还不起那他就倒霉了,因为所有的银行都是一个体系,你欠了钱没还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但是中国在银行改革的基础上开了一条口子,为了各银行之间的竞争所以把工行,农行,建设银行等等全部独立运营.这本来是好事.但问题是这些银行都不是私有的,而是国家的.我们不难想象.当一个开发商从工行贷款1000万的后果.他只需要用500万来开发房子,然后把售价提升,再把这个开发中的房子按他的售价标准抵押从农行再贷款2000万,然后再用这 2000万中的1000万开发一套售价更高的房子来找建设银行抵押贷款4000万.就是这样一个滚雪球的疯狂贷款模式. 房子卖不卖得出去不重要,关键是房价要高,不得降价.反正银行的钱不是私人的,所以稍微疏通一下行长加之又有合法的高零售价的楼盘做抵押所以自然就越来越好从银行贷款. 那么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房子价格只攀不跌!因为不能跌!一跌银行贷出去的款就再也回不来了.这可是政府的银行,政府的钱!所以为了堵住这个资金黑洞一些被收买的专家、媒介便开始疯狂制造舆论用各种舆论手段威逼利诱人买房子. 比如土地资源严重紧张,再不买房将来就只能住在郊区呀之类的.导致人们不得不去买房.其实住不了市中心这种情况这根本不可能发生,城市居民是一个新老替换的过程,要上班的住城里,老人退休喜欢住郊区.只要人口不爆炸就不会出现上班族住不了市中心的情况.虽然这些舆论造成了很多人买房子,但是仅仅是这样,房价还没有高到现在这样的离谱.紧接着政府又犯了第二个错误. 2:导致房价爆涨的第二个错误:中国特色的按揭 按揭本来是一种西方很流行的制度,也很合适.但这个制度一旦运用到中国就有点问题了.因为从大的体制上来说.所有银行都是国家的,而不是私人的.所以贷款这个关口就不可能控制得住.只要文件上说得过去,人们就能贷到款. 为了早日缓解第一个错误所带来的资金黑洞.政府开始实行个人按揭制度来售房.还经常举什么美国来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例子来诱惑人们去按揭.确实有人按揭了,而且是疯狂的按揭.只要和银行有点路子的人.他们先按揭一套80万的房子,自己出10万首付然后再从银行贷出70万.之后再把这个房子抬高价格到180万出售.这个时候他们的亲戚或者老爸老妈再去买下,也用按揭的方式自己出首付30万再从银行贷出150万.然后就不管了.他们不还贷款怎么办?银行爱收不收.反正根据合同我还不上钱你可以收走房子,我们两不相欠. 所以转了一圈,抬高了几倍价格的房子又回到了政府回到了银行手里.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新楼盘刚开始修就被炒房团买走了.他们炒的不是赌房子会升值.而是拿了房子去收拾银行. 银行拿到这个房子怎么办?更不敢降价了.只好再加点价接着卖.所以普通老百姓现在根本别想买到真正合理价格的房子!即使你直接从开发商手里买来的房子都说不定已经转了好几次手又回到银行以及开发商手里的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8000/平的房子里,有只有2500才是房价,有5500都是以为决策错误带来的资金黑洞!也就是说你正在替人任劳任怨地擦屁股. 3:第三个问题:白领家庭何时破产? 那么我们研究了房子价格为什么会涨,再来研究一下中国城市所谓的白领家庭破产的必然性. 首先国外白领收入确实是高,但是高得有价值.而中国所谓的白领则普遍素质较差.中国企业内耗严重.人人相轻,人人顽固.所以难怪外资企业一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就开始惊呼:在中国办企业招不到人!对此我也深有体会.那有人会说:既然现在的白领不值这个身价,那水木周平你说说为什么他们还能拿到这样的薪水呢? 其实,这由于房地产的火爆造成的一个量子效应.银行损失的资金大量的经过少数人之手流向了市场.这些人开始在中国的其他领域疯狂投资.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房地产就快要崩盘了.他们这样一轮又一轮的投资热潮正在快速消化这些资金,他们投资互联网,投资高新技术,投资娱乐,投资很多很多.但起码付出的工资要够员工付房子月租或者月供吧.所以正是因为房价的高涨所以造就了中国城市人口工资水平的相对提升.不相信你自己算算你所在的城市白领阶级平均收入一旦交完每月的房钱,手上还能剩多少钱?我想这个问题就不用我再罗嗦了吧.大家心理有数.所以我可以说一旦房地产崩盘紧接着崩溃的就是你的工资. 有很多很多我认识的白领们都购了房.他们的算盘很简单:两口子除开各种税收保险每月纯收入还12000.交3000房钱算什么?我还能再买一套呢!是的不算什么.但因为房子贵所以什么东西都贵.吃的贵,交通贵,学费贵,医疗费用更贵!!!所以交了房钱你再除开生活费用就基本上一分钱存不下来,就算存点也赶不上正常的通货膨胀率.问题是如果能一直保持这个现状的话,理论上说应该没事.你这二十年赚来的钱正好可以弥补政府的两个错误带来的亏损. 但问题也出在这里.随着WTO5年缓冲期的结束,大量外资通讯,银行,医疗,保险等等公司都会陆续进入中国.到时候没有人能阻止你把钱存入花旗,存入汇丰.请问一下到那个时候谁愿意把钱存在呆帐坏帐如此之多的中国国有银行呢?即使政府再怎么采取措施也可能挤兑,所以到时候会发生什么现在还很难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到时中国国有这些银行的压力将变得非常巨大.贷款就会难上加上,因为银行根本无钱可贷!同时大量具备高素质人材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必定带来市场的强烈冲击和大量现有企业的倒闭以及白领失业.也就是说.一旦外资企业加入竞争,中国现有的99%的白领都将面临大环境下的就业压力! 而且外资银行一旦积累了资金开始投资房地产,那么由于它们是正常的操作流程所以造出来的房子就会便宜,其必然拉动全国房地产大幅下跌.如我刚才所说,房价一跌,紧跟着跌的就是你所在的企业的工资收入!可你之前买的房子还贷价格并不会降低或者减少,所以你将无力支付高昂的贷款.那么你的的房子会被银行收走,你的存款会被直接冻结.所以未来中国城市中的白领们最大的可能是和几十年前的中国国有企业职工一样.辛辛苦苦二十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何避免破产? 看到这里您应该明白,不要买房是一个避免破产的好办法.不过我还要提醒你,为了托住楼市不跌,他们还有个办法,那就是鼓吹老百姓不买房就不是个爷们儿!您别说,这还真有点效果.现在的人一张口第一句就是:你有房吗.似乎你没房就是个太监一样.我实在是气得连骂人的力气都没有了.还有人在百度水木周平这个帖吧里发帖说:不买房子你住哪里?我就奇怪了,住和买有必然联系吗?在中国一个土地都不属于你的房子卖给你和租给你有什么区别?(笑).更别提土匪一样的物业和把人不当人的强制拆迁!这不纯粹是皇帝的新装吗?不过既然WTO中已经说明出版业和传媒业中国还是不对外开放的.那么舆论救市就会成为政府和开发商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 所以我们在面对很多花言巧语的时候还是自己多动动脑子.以后我们听到的房产的鬼话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令人发指!比如最近就有砖家在鼓吹房价不贵时都说: 什么即使年薪5万,两口子也是一年10万,5年就50万.所以房价当然不贵.我奇怪的是居然有人点头称是?也许对于这种或者此类已经进化到了不吃不喝不病不穿不动且爹娘早已死绝不用赡养的砖家来说也许还真是那么回事.所以大家注意提高警惕. 结束语: 已经买房或者准备买房的白领一族必定随着房价的崩溃而崩溃,那会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短则两年,长则十年.但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中国99%城市白领一族已经面临破产一说绝非危言耸听!今天你往银行交的每一分房钱都是替政府替炒房者补洞,只有一小部分是真正的房钱.明天大环境一变,你没有那么多资金来补洞的时候就会被市场和银行一脚踢回老家,换一批新人来接着补.不信?走着瞧呗!--PS:为什么我说99%这个数,是因为根据我的了解99%的人一旦月薪过5000就开始买房,甚至3000,4000都买.小俩口什么都不明白这样买下去人生一定会很惨.我只是替他们感到忧伤.当然如果你是那1%的智者,多劝救他们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个人分类: 好文分享|199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0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