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研究方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如何去了解最新的研究方向
jerry916 2010-4-21 11:07
如何去获取最新的研究方向和热点呢?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去追顶级的国际会议,把近三年的国际主流会议上与自己相关的论文都看一遍,尤其是当年刚出来的(这个在检索里是不能马上检索到的)。这些顶级会议paper的related work和reference都是重要的信息源,尤其是related work。好论文的related work写的相当的精辟,直接反映了作者的看法和思想,有的不是自己看就能想出来的。 第二,随时了解你当年研究领域牛人的主页和牛x团队的主页。这些人的主页上都会有发表的论文列表,他们最近一年的paper基本上能够反映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当前的研究热点。 如何知道自己研究领域的顶级会议和牛人呢? 知道顶级会议很容易,一个是来源于自己导师和师兄弟,自己实验室内部关注的顶级会议都是与自己直接相关的。还有一个就是在google上搜 conference ranking,会得到很多结果,但是有点乱。但是这点对于我们这些处在这种学术氛围不是很浓厚的学校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在自己实验室的老师都不清楚有哪些会,哪些会是做什么的情况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每个人的小方向会不一样,可能关注的会的偏重程度和排序也有一些差别。一般来说最顶级(A+)的几个会议基本上没什么争议,但是A到B+的就有点乱(有的包含在rank1里),会有很大差别,这个就得自己去决定了。我个人认为A以上的会 议,除了和你研究方向完全不沾边的大部分都必须去追,这种会的paper与你相关的都值得仔细的看看,会有很大帮助。A到B-的选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 的,B-(rank2)以下的可以忽略。在关注这些会的同时我们就能获得超过80%的paper了,很方便,去官方网站,看program,在 program的schedual上看题目,直接把与你关心的paper题目放google scholar一搜就出来了。最新的会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出来了,可能program没出来,打开accepted list,把paper题目扔google scholar,如果没有,去作者主页,如果还没有,发邮件要吧,反正不花钱而且作者还很乐意给。重要的是这些paper检索还没有出来,是检索不到的。 在关注会议的过程中就把paper弄到了,只有极少数的需要去专业的数据库里找。 新人要了解有哪些牛人就比较麻烦一些,得自己积累,可能有牛人退出这个领域而且不停的有新人出来,有的新人也是很值得关注的。导师和师兄弟那里可能会有些,直接拿过来用。顶级会议的chair得关注一下,还有就是再看paper的过程中自己留意一下,在外面开会的时候也会遇到或者听别人谈论到。关注牛人不是最热点的主要的手段,只是辅助的,偶尔去看看就可以了。
个人分类: Research|3174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方向规划
whitesun 2010-4-14 02:02
  该将研究内容集中到几个方向上了,初步总结如下:    1.基于案例/专家的Web搜索--自己的主课题:    (1).信息获取、抽取、表示等;    (2).用户模型、专家用户的识别,引入expert-finding系统、语言模型;    (3).排名问题、推荐、实验、评估;    (4).案例库维护、兴趣变化、Outlier检测、ACT-R模型;    (5).社会化、个性化搜索相关。    2.推荐系统:    (1).考虑资源时效的推荐;    (2).可信的推荐。    (3).基于Tag的推荐,基于用户社会化网络的推荐。    3.观点挖掘: 4. 聚类问题:    观点挖掘(OM)是最近几年在信息检索和计算语言学交叉下兴起的一门子学科。OM关心的不是一篇文档谈论的主题 (topic),而是它表达的观点。OM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跟踪论坛里的用户对某个商品或政治候选人的看法;客户关系管理等等。为了从一篇文档中抽取 观点信息,最近的研究都致力于自动判断一个主观短语的褒贬性,例如,鉴定一个由标注者标注的观点信息是褒义的还是贬义的?但在鉴别一个标注内容是主观 的还是客观反面的研究还是很稀少的。在这方面的工作中,我们开发了SentiWordNet,它是一个词典,给每个WordNet中的同义词集 (synset)三个数值得分:属于客观信息的分数,属于褒义信息的分数,属于贬义信息的分数。( 后面两项加起来就是它属于主观信息的分数;并且, 属于客观信息的分数+属于褒义信息的分数+属于贬义信息的分数 =1.0 )。开发SentiWordNet的方法是基于对 WordNet中 同义词集 (synset) 的标注信息的定量分析,它是一个半监督同义词集分类器,其中用到了resulting vectorial term(不知怎么翻译,结果向量词项??)表示法。上述三个得分是从八个三分类器的结果综合得出的,这八个分类器具有相似的准确度水平,但具有不同的分 类行为。SentiWordNet对以研究为目的的工作是免费的,而且它具有一个基于web的图形用户界面。     http://sentiwordnet.isti.cnr.it/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3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How to Supervise Yourself (怎么自导博士论文)
FupingZeng 2010-4-9 00:23
How to Supervise Yourself 这篇博客文章的匿名作者 :中国大陆的普通博士生 这篇博客文章的目的 :作为何老师 On Research 10 的直接受益者和科研的上路人,提出一个总结自身的研究经历的有用的算法。并向大家推荐 On Research 10 的正确方法。 这篇博客文章适用的读者范围 :想(做出真正有价值的研究 \ 顺利毕业)的师弟师妹们。 重要提示:方法是自己的经验总结,而且不同的学科经验可能不一样,不同的人的特点不一样,希望觉得有用的读者批判的继承,仅供参考。 废话少叙,开始吧! 论述方式 : 找到自己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方向是一个复杂、动态和不确定的问题,其本质是搜索+选择的问题。所以,我有如下提示: A 我将所有的经历总结成一个算法,每个人都可以执行这个算法,不同的人执行算法的结果是不确定的,你两次执行同一个算法的结果也是不确定的。但是,根据何老师精通的 No Free Lunch 原理: ① 你搜索次数越多,那么你找到好方向的可能性越大; ② 你看一篇论文越仔细,那么你发现论文不足并作出更好工作的可能性越大。注意, 只是可能性 。 B 你面临的困难只有两个,你一定要记住: ① 不知道 : 你的方向作不出好工作在你所在的地方是有可能的(经常听到有这样的抱怨),但是放到世界上是不太可能的,如果确实如此,应该是著名的已经论证不可行的问题,那么你所在的研究团队就应该不存在了,所以,请相信,尚有你不知道的好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在做和你类似的问题,你需要 广度搜索 。 ② 不明白 :要知道,如果有一个 显然 可以用来提升你们研究团队的水准的好方向,那么,你的导师和师兄们早就会发现或者告诉你了,他们不能发现的你肯定不能轻松发现。所以,你要对看到的一切有敏锐的把握能力,然后真正的吃透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 深度搜索。 C、算法1和算法2各对应何老师的博文的一部分。这篇东西因为何老师的博客文章On Research 10而存在。算法1对应于 In desperation, I begin to read any papers I could find on control being published at the time. I came across a paper by R.E. Kalman and J. Bertram on dead beat control the problem of controlling a general nth order linear sampled data system from any initial condition to zero in n steps. 算法 2对应于 After studying the problem on my own, I came to realize that the K-B condition really is a condition on linear independence in linear algebra. Algorithm1: An Iterative Exploring Approach for Searching Papers Step1 、 Initialize Local Search :通过论文来认识导师,认识论文,认识科研团队 搜集导师的所有论文、分类整理。一般来说,根据论文所在的期刊和会议的质量来评价论文的质量是靠得住的(因为里边有无数的专家和学者为你挑选过)。问问导师和师兄,他们作的最好的研究会投到什么期刊上? l A 如果导师或者师兄给了你几篇好论文,并说你沿着某个问题作就可以作出一流的研究成果,那么恭喜!你太幸运了,比常人节约 2 年的时间!这样的导师很难得,也很少见。 l B 如果研究团队有你认为很好的文章,挑出来五到十篇, OK ,也还不错。 l C 如果没有好论文(例如,一篇国际著名期刊都没有),那么,起点太低了,你如果准备在这些低质量的论文上混毕业就算了,如果想挑战一下自己,好,你可以用如下方式搜索: Step 2 、 Abstract 海选 (中文的建议不要看了,因为我们自己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将好论文投到中文期刊的) 注意,要以摘要( Abstract )为主要的观察对象,从中提炼出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的内涵。 l 找到自己的实验室的论文所引用的所有好论文;以及好论文引用的其他论文。以及引用了好论文的其他论文。 l 用自己的实验室的论文的几个关键词到网络上搜国际期刊论文,各找到相关度最大的 100 篇。 l 找到这些好论文所出现在的 Top - 5 的国际期刊和 Top - 5 的国际会议,浏览每个期刊和国际会议最近三年的论文。只看摘要,将可能相关的下下来。 l 如果您在现在就有足够的把握挑选出 Top - 10 的学者,好的,找到这 10 个学者的所作的论文,再到主页上看看,可能有不错的发现。 Step 3 、 Introduction , Numerical Experiment Conclusions : 1000 - 100 (假设你已经有了 1000 - 2000 多篇好论文,注意,这不算多,你现在只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100 - 200 篇) l Introduction 的写法一般没什么公式,其写法一般是大概念,中概念,小概念,最后引到自论文的主旨那一个小小的点上,所以,你只需要看概念。 Conclusion 一般给出主要结论。所以,做什么事和做出什么结果你都知道了。 Numerical Experiment 是最直接揭示论文内容的,看看这篇论文的方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 l 问问自己,你的问题是什么(当然,事实上你不经过一段时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看看论文,它的问题是什么?这个工作只能用你的大脑做模糊关联分析了。比如,你要算法还是模型?它的问题是算法还是模型?可能你感觉一个东西看不懂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那么,劝你先扔在一边。 l 通过知道什么不是你的需求来明确你的需求。 l 找到 100 - 200 多篇可能有意义的论文。 再问问你自己需求是什么?好像有点说不清,对不对? Step 4 、分类和提取(假设你已经有了 100 - 200 多篇好论文,注意,这不算多,你现在只需分类成 4 - 5 个主题,如果主题过多,那么劝你砍掉比较独立和不相关的部分) l 这 4 - 5 个主题能不能构成你的博士论文的 3 - 5 章实质内容? l 如果可以,恭喜!你可以找一部分最有希望的( 5 - 10 篇论文),最可能成为你的博士论文一部分的内容,开始 深度 作研究了( To Algorithm2 )。 l 如果你觉得太大,而且这些主题有点宽泛,那么,你应该(通过试错,即,论证不可行来知道什么是可行的)找到最有希望的那个主题 Algorithm2: A Local/Greedy Exploiting Approach for Presenting New Ideas 到这里之后,恭喜!你已经站在最前沿了。 l 你找到了最切题和最优秀的研究工作,经过长时间的寻找,作为一个敢挑战博士学位的精英,相信你的选择有充分的理由。 l 你的水准是建立在国际一流的论文上的,那么,不管你的大学是什么水准,也不管你的实验室是什么状况。如果你找到的是 Nature 那你的起点就是 Nature ,相信自己! 剩下的事情反而比较简单了,鉴于我们的论文不可能提出一个 全新 的东西,而总是 改进 一个东西(你见过没有参考文献的论文吗?),所以,你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改进!( Improve !!!!) l 你需要 真正的使用 你选择的论文的模型或者算法,最极限的情况是 把所有的公式推一遍,把试验也重做一遍 。 l 模型的假设是什么?算法的缺陷是什么?适用于什么范围?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多问自己一点问题。 l 找到你的机会,世界上没有真正到极限的论文,总有改进的方式和余地,比如一个解析模型到了极限你就用仿真嘛,思路要开阔。 l 有一天,你会有突破。或者,你论证了一条路看起来不可行。那么使用禁忌搜索的方法调整方向。 l 你要跟你的兴趣相同的作者建立联系:可以问问他问题,有没有和你作类似的工作,如果没有而问题又有意义,好的,我想你得到了一流的成果。 l 你有了可以询问进展和讨论一些问题的真正同行,同他们建立联系,互相交流好的研究工作,建立双向的赋予关系,有利于你长期站在这个方向的前沿上。 l 。。。。。。。。。。。。。 l 经常要回到 Algorithm1 提示: l 基本假设是贫乏的周围世界 :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找方向,导师没有给具体的研究方向,而给的只是一个模糊原始的框架(比如:你负责一个项目,要你做项目顺便出论文,而项目本身好像似乎不是研究性质的)。 l 假设得到好的指导 :那么你还是要经历 Algorithm1 和 Algorithm2 搜索,好的老师也不能消除你的个人努力,但是 可以让你大多数时间在正确的方向上搜索和工作 ,从而避免过多的和盲目的白费力气。(比如:一开始就有远见卓识的导师,他一直在前沿做有意义的事,所以,他可以给你将会在博士论文引用的几十篇文章,一般人为了找到这些可花了 2 年多时间啊!) l 搜索的代价和意义 :在你找到可行的方向之前,你在论证一条一条的路不可行,别气馁,这是试错。还可以注意到,我的算法(我的经历也是)倾向于全局搜索,所以要花很多时间,不过你如果想找一个可以一直研究的问题(即,博士期间可以发好论文,博士之后既可以申请到课题,又能够带出学生),这样是值得的;如果只想混毕业最好早点结束搜索。 l No Free Lunch 辩证法 1 : 在找方向时,涉猎越多则机会可能越多;但是贪多嚼不烂的风险也在增加;所以,要用有限的精力合理分配到发现新的好机会和吃透现有的好机会上。 l 在宽泛的找方向时 ,多跟师兄和导师聊聊粗略的想法(一句话说清楚),他们大多数情况下比较乐意帮助你,他们的一句话有助于你减少明显的弯路。 l 在研究做的很细且有高明见解的情况下 ,你可以找到国际上的专家,互相给一些启发,建立长期的关系。相互的信任是长期建立的,而不是一次性的,要本着诚实的原则。 l 最后,回过头问问自己为什么? 干活又忙,又要出论文,还一次一次的论证看似有希望的路不可行,那你还愿不愿意做好研究?到时大家都毕业赚钱了,你还在写论文推公式,你还愿不愿意做好研究?如果没有兴趣,这样的痛苦很不人道,要想清楚。不过实际上社会上没有什么工作是很好做的,如果你兴趣在这里,那么别轻易放弃,加油! l 阿 Q 辩证法 2 : A 起点低埋没了不少人,但是如果自己的方法得当,起点低出来的能力也强,不过为了弥补低起点,时间和艰辛的代价是必须的。 B 最好抱着不能证明自己行,也要证明自己不行的态度来试试。 l 最后,借用何老师 On Research 10 的话: Lastly you should always remember that THERE IS NO MAGIC FORMULA OR ROYAL ROAD TO LEARNING BUT HARD FOCUS WORK. There is no free lunch in success. Maps, directions, and travel book will help you to avoid blind alleys and wasted effort, but there is no substitute for being there yourself. Good luck!
个人分类: 学术教育|18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又是一年研究生面试时
热度 2 SoSoliton 2010-3-28 14:52
昨天晚上主持了我院通信专业 2010 级硕士研究生一个小组 13 位同学的面试。面试小组由 5 位教师组成,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为 15-20 分钟。面试题目五花八门,全凭主考老师临场拍脑袋,每位考生的问题也不一样,原则上考生是防不胜防的,全靠平时的基本功了。我行使了面试组长的职责,安排其他 3 位老师提问,另 1 位老师作记录,俺作监督。但为了体现以身作则,还是也问了几个问题。我的问题很简单很基本,但能正确回答的不多。这里晒一晒,一方面让研究生们知己知彼,另一方面也让导师们了解我们的生源状况。 1. 我们俩对话是不是通信?如果是,你怎么认定它是通信? 考生能回答第一问,但不能回答第二问。 通信系统三要素:信源、信道、信宿不都具备了嘛。 2. 对通信和信号处理来说,滤波是个很重要的概念。滤波一般在频率域进行,为什么? 考生基本不能回答。 南郭先生吹竽的故事应该听说过。 齐宣王喜欢听合奏,南郭先生也可混在里面;齐宣王死了之后,就是齐泯王了,齐泯王要听独奏,南郭先生就跑了(主动滤波了)。傅里叶变换的目的就是将时间域里面的合奏分解为频率域里面一个个独奏的叠加,然后你就可以去挑了。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如选美,选美小姐全部站在台上,甚至抱成一团,是挑不出美人的。要对她们作傅里叶变换,将她们一个个拉出来溜,才能将真正的美人选(滤波)出来。 3. 通信和交通的英文分别怎么说?请将通信和交通作个类比? 考生答:通信是 communication ,交通是 traffic ;类比不知道。 交通银行的英文怎么说? Bank of Communications 。老外将通信和交通都赋予同一个单词,应该来说两个东西是有相似之处的。铁路、马路、河流是信道;火车、汽车、轮船是载波;火车、汽车、轮船上的人或货物是信息;装车装船是调制,卸车卸船是解调;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是交换。等等。 4. 谈谈宽带和带宽。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常说宽带上网的网速多少多少兆( M ),兆后面的单位是什么? 考生答:宽带和带宽听说过,但老师没解释过。兆后面的单位应该是焦耳。 晕!上网的网速是 100 兆焦耳。 另外,还问了几个非专业知识题。 5. 对一位大学毕业后参加过两年工作的考生的提问: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的观点,你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哪一个更重要 ? 考生毫不犹豫地回答:动手能力更重要!我们公司动手能力强的挣钱多,受重视。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举两个例子:一是老祖宗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另一个是,袁隆平种田的动手能力肯定没有大多数农民强,但解决吃饭问题还得靠袁隆平。对于研究生来说,动手能力只不过是个过程,是个手段,动脑能力是目标。 研究生不仅要能“干事”,更重要的是要能“来事”!“来事”就要靠动脑能力。 研究生别把自己当农民工搞! 你们公司的老板是动手还是动脑? 6. 选 导师和选方向的问题 :如果某位导师的学术水平很高,但他的研究方向你可能不怎么感兴趣,另一位导师的学术水平很一般,但他的研究方向你很感兴趣,你会选谁作导师? 考生毫不犹豫地回答:选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因为我自学能力很强。 这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研究生选导师,可擦亮眼睛,从三个方面考察,按重要程度排序分别是, (1) 导师做出过什么东西? (2) 导师是个什么东西? (3) 导师做什么东西? 先谈导师是个什么东西?导师是教授也好,副教授也好,导师是校长也罢,院长也罢,都不是最重要。因为教授水平参差不齐,而导师的党政职务除了能使你得到一些日常事务方面的便利以外,对你的学术水平有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热衷于党政职务的导师,往往是很难回到实验室潜下心来思考学术问题的。 关于导师做什么东西?这一点在同一个专业范围内最不重要!“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人人都会干,关键是有人喜欢干,有人不会去干。你也许独立工作能力很强,想干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导师差点也没关系。那你为什么还要找个导师呢?做科学研究,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读研究生,学思维和学方法可能比学知识更重要,好的导师至少可在这两方面给你帮助。 其实选导师最关键的是要考察导师做出过什么东西,包括获取过什么科研项目、做出过什么科研成果、培养了多少优秀人才等。“做出过什么”才是硬道理!做出过高水平成果,自然就表明他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培养了很多优秀人才,则表明他指导研究生有方。 回到我的问题上来。如果我碰到这种情况,我会选导师重于选方向。 拿破仑说: 一只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能打败一头羊带领的一群狮子。 7. 做研究或参加工作后,你可能感觉有很多学过的东西用不上,你是否认为这些东西是白学了?或者比方说,你打算毕业后想从事移动通信方面的工作,所以研究生阶段只有与移动通信相关的课程和知识才会认真对待? 考生答:不白学,但实用点更好。最好根据以后的工作来确定现在的学习和方向。 这同样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大学不是公司的培训部,大学面向全社会培养通识人才。“能力比知识重要”,管它白学不白学,管它实用不实用,只要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就值得花精力去学。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想高等数学考试得高分,我们必须做大量的习题;但我们平时做的每一道题, 99.9% 的概率是不会考的,但你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因为你明白,如果不去做这些十有八九不考的题目,你的考试就不会得高分,甚至及格都困难。做研究和干工作的道理也一样。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6441 次阅读|14 个评论
作科研,要永远保持乐观心态
xinliscau 2010-2-21 10:31
春节期间几个朋友来个广州玩,在闲谈时,每个人都谈了自己博士毕业两年的情况及感受,比较起来,差距真的满大。其中一个朋友去当了公务员,现在已经是副县级,另一朋友已经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当其老板来了。而自己从读研究生到现在,已经将近八年时间了,人已经30多了,到目前还是以一无所有。准确地讲,我就是几个朋友中间混得最差的那个。尽管如此,还是想总结一下自己的两年多的工作经验,以便更好地前进。 第一:一定要重视第一份工作。自己博士快毕业求职时,仅面试了目前工作这一所单位,后来单位说可以了,就去忙着搞博士毕业论文去了,整个论文修改了四遍。而这个时间,别人都是忙着找工作,甚至很多是签约了又毁约,去签更好的。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当初太傻了,这或许就是差别的最初来源。对于每个人来讲,第一份工作都是比较重要的,这也是我们是事业的起点。如果这个起点好了,你的发展就可能会少走很多弯路,也会有助于你的快速成功。但我对自己进高校的选择并不后悔,因为我喜欢科研。 第二:永远保持乐观心态。自己在工作的一年多时间,工作热情不高,每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真的是让自己的心态很悲观,很多事情不想去做。其实自己完全可以去争取一些科研项目之类的,或者去外面找一份很好的科研兼职之类来做,这样都可以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并提高自己的收入。高校本身来讲,工资收入比其他很多行业的收入低很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只要你充满乐观心态,就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开辟自己的致富之路。 第三:科研最好沿着自己原来的方向做。由于自己对博士期间的课题不怎么感兴趣,但博士期间不工作还是做了很不错。博士毕业以后,自己利用大概一年多的时间在寻找自己的研究方向或领域。等找到后,对于新的课题,从入行到熟悉,没有一年以上的时间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一年多的时间还必须读大量的文献,学习相当多的知识。这样算来,换一次课题至少需要牺牲两年的时间,隐形的损失可能更大。尽管现在已经完全进入新的课题之中,但回想起来还真的有点后怕,完全是靠冲动完成的这次选择。所以,作为学生,为了能够使自己一直沿着正确的科研方向做持续的积累,就要求大家在报考研究生时,一定选好自己的专业,特别是如果你想一直从事科研,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专业,比较前沿的领域以及比较好的导师去学习。也就是像陈省身说的那样:在正确的时间,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去到了正确的地方,找了正确的老师 。如果能做到四个正确,未来的研究之路会少走很多弯路。作为导师,在给学生分配课题时,最好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肯定会让导师也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第四:关于同事之间的关系。毕业之后,工作了,感觉到同事就是同事,而不要停留在以前和同学之间那样。我最看不惯的就是总喜欢议论东家长西家短的人,这种同事也最容易得罪人。每个人能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尤其是想静下心来做科研的,最好少说多做,对任何同事都保持同样地尊敬,就可以了。当然,只要有感情存在的地方,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天底下都一样,要不然美国也不会出现教授枪杀教授。如果自己遭遇不公平,仍然要保持乐观心态,可以通过正确的途径去努力争取,不要采取极端行为。这样,时间长了,你的心态就会很平静,就可以静下心来搞科研。 就写这么多,希望和大家多多交流,对于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讲,其实很辛苦,所以一定要保持乐观心态。我理解的乐观心态就是,不影响吃饭睡觉的事都是小事。总之,不管是是非非,都要含笑面对。那么未来的天空就会向你敞开怀抱!祝愿大家虎年科研事业都能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成功!
个人分类: 科研之路|1328 次阅读|3 个评论
未来气候变化研究方向
maokebiao 2010-1-2 22:37
跨过 2009 年,气候变化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个人认为气候变化研究分两个层次:一个是系统内的研究;一个是系统外的研究。我们目前做的绝大数研究是系统内研究,但系统外的研究可能更重要。我想写一篇论文专门论述这个事情,以后再专门阐述。研究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找对了方向 ....... 如果研究发现将来的情景可能和 2102 年电影里描述的类似 , 我们恐怕真的要做一些准备了,不管是造方舟也好,还是造太空船,我们人类需要延续下去。和平的年代久了,人类已经开始遗忘生命的价值,变得贪婪和自私,我们需要反思,需要改变一些观点和看法 ....... 当大灾难来临的时候,再多的财富和最大的权力都无济于事 ...... 。为了地球和人类的延续,我们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智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 我在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和汶川地震后,就一直关注地震,思考地震和冰灾发生原因这个问题。因为开始想法不是很成熟,就在论文末尾加了一段,发表自己对气候变化研究的看法。当2012年电影出来后,我发现美国人思想太超前了,更坚定了这种想法。我们也需要跟上这种研究的步伐。下面摘自2009年发表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最近几年来,极端气候变化事件越来越多。 2008 年年初中国南方雪灾, 2009 年中国北方旱灾以及 2009 年中国南方频繁地大暴雨。遥感在灾害监测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个人认为在加强遥感地表参数研究的同时,我们需要发射其它遥感卫星监测地球和观测太空中其它行星位置的变化而引起引力场和磁场的变化。因为极端气候变化事件很可能是由于其它行星或者天体靠近或者远离地球导致磁场和引力场发生变化,地球上的各种物质和密度都不一样,从而引起局部变化不一致,比如地球上空云和水汽以及地壳岩浆运动异常,导致发生灾害。这一现象可以从灾害周期性发生分析得到,比如地震是若干年周期发生,伴随着干旱发生,这主要是由于天体周期运动引起的。另外由于天体之间的引力变化导致磁场变化,从而引起大气的异常变化,这点可以从地震发生前后天空出现云彩异常得到证实。将来的气候变化研究,需要气候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地球物理学家以及地学的其他科研工作者大力合作,才能弄明白这些问题(极端气候事件且包括地震)。在将来的气候变化研究中,考虑天体运行的规律是非常有必要的。 引自论文: 毛克彪, 王道龙,李滋睿,张立新,周清波,唐华俊,李丹丹,利用 AMSR-E 被动微波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的神经网络算法,高技术通讯, 2009 , 19 ( 11 ): 1195-1200. PDF 下载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4167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网上有关“研究方向”经典帖子的汇总
yangfanman 2009-12-12 11:41
作为一个年轻人,科研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最近我也和其他人一样为研究方向困惑起来了: (1) 年轻的研究者该如何选择研究方向?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6681 , 好在科学网上是高手如云,藏龙卧虎,真有给答疑解惑的能人: (2) 也谈选择研究方向和董云伟先生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8015 尤其是读了下面这个的帖子,感觉受益颇多 (3) 如何选择研究方向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1718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经典的有关于研究方向的帖子,越读越觉得作者写得太好了。 当然两位科学网上大牛人的帖子更是不能错过,一个是王鸿飞的Twins贴: (4) 研究方向是不重要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0894 研究方向非常重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1346 看完上面两个帖子的题目我就想笑,尽管王老师在两个帖子里讲得很清楚,但是如果只看题目,王老师你太厉害了, 对你来讲写博文已经到了周伯通左手和右手比武的境界了。 当然了,何毓琦老师经典的 教育与研究随笔系列帖子不能绝对不能错过,比如他说的 (5)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438 去找一个人们渴望解决的实际问题,而这个问题又是你很感兴趣的,但不太了解的。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不限于使用你熟悉的现有工具。 (6)何老师连 改变研究方向与领域都给你提好建议了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465 ,实在是太nice了。 看了这么多牛贴以后,在研究方向方面,我已经没有疑惑了。如果你不在意别人的指手画脚,不去时刻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研究方向的选择问题简直就不存在,感兴趣的有能力做的方向都是好方向。 现在,比研究方向更纠结我心的是如何在自己心满意足的方向里寻找和解决好的科学问题了。
个人分类: 时效网络|39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smiletian 2009-11-30 23:02
博士已近毕业,目前不可避免的要做博士后了 心中很纠结到底自己要搞什么研究方向?纠结阿! 第一篇博客如此纠结!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967 次阅读|3 个评论
导师与研究生的话题
pikeliu 2009-9-15 15:55
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导师是确定了研究方向的那一位。研究方向显然是很重要的。除非是博士生或者天才学生,绝大部分的学生(一年级硕士生、大学生)不可能找到一个好的研究方向。同样一个领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角度切入,没有导师和其他老师的指导,我作为一名小小的硕士生导师相信(根据我自己读书的经历和在本单位10年左右时间的混),绝大部分的学生(一年级硕士生、大学生)不可能找到一个好的方法或者好的角度。 研究生自然是要干活,只有努力干活了才会提高能力,只有努力干活了才能写好学位论文。有时,导师遇到聪明又勤奋的学生,那么导师是非常幸运的。 以下内容转引自: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55449 在科学院内部流传的一个笑话zz A,B两个研究生见面 A:同学,你来科学院读研究生的目标是什么? B:把我的导师培养成为院士。 评注:这个笑话来源于生活。确实很多的学术超男快女都完全在靠研究生做事!自己已经退化到二线了!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ldzpwtbob wdz (注册用户可推荐他人博文,博客首页显示被推荐次数最多的36小时内的博文。) 标题: 发表评论人: 关于导师和学生 ip:202.114.123.* 导师和学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导师:提供一个研究平台,指明一个方向,让学生自信地站在起点,让他自信地向前走。他不是学生研究领域的顶级操作专家,但不必知道怎么做,但知道结果意味着什么。 学生:研究生,不管你在不在读,博士还是硕士,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主,出了一点结果就觉得什么都是他的,老师的一切都是他给予的。但忘了老师提供的平台和方向。记着一句话当拿到博士学位之后你的研究才真正开始。 标题: 发表评论人: 鹿鸣于野 ip:210.73.4.* 先把标点符号学会在写笑话.知道你的符号错在哪里吗? 标题: 发表评论人: haha ip:202.114.123.* 中科院就没新笑话? 博主回复:笑话虽老,我想读过研究生(在读研究生)和研究生指导老师,会对这个笑话有共鸣的!
个人分类: 导师与研究生|393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如何选择研究方向
pslibrarian 2009-8-31 17:46
如何选择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对学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小则影响研究经费和研究成果,大则影响人生道路。科学研究虽然专业分工很细,但从宏观上讲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多,感觉按照一级学科分类就可以了。或者换句话讲,同样智商的一个人,无论精力投入到哪个方向,只要你用心去做,都能够做出成绩,就像一位杰出画家在任何白纸上都能绘出美妙的风景一样。那么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中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一、兴趣 对学者而言,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付出同样的努力,没有兴趣,可以做到优秀,但绝对做不到卓越。这里,兴趣也不是绝对的,可以培养,有时可能仅仅是个心理适应过程。如果情况所迫,你不得不从事某个领域研究的话,端正自己的态度,兴趣其实是可以培养的,就像年轻人谈恋爱一样,刚开始双方感觉可能不怎么样,但是接触多了,感情自然有了。我对计量方法领域的研究刚开始兴趣并不大,因为数学基础不够好,但是感觉非常有意义,后来就钻进去慢慢研究,并且不断涌现出一些成果,时间长了就喜欢了。 二、资源 这里资源是个广泛的概念,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中,你的老师、朋友、单位、实验条件、软环境等都是你的资源,或者称为你的约束条件,你所要追求的是在约束条件下的研究成果的最大化。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想突破是非常困难的。我由于研究经费有限,一直未能从事基于广泛调查的信息资源和科技评价的相关研究,看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上公布的一些调查数据,真是忧心如焚,如果做深入的调查分析和数据挖掘,可以发现许多有意义的东西,可惜我没有数据。而有数据的CNNIC或能够接触到数据的人员似乎也没有什么重要研究,就像一个金矿,不能开采,干着急。问题真是金矿倒也罢了,至少不开采可以做国家的战略资源储备,调查数据和矿藏不一样,时间一长就成垃圾了。有时急得真想发邮件给他们,那怕免费帮他们做深入研究也行啊,有时学者的想法真是一厢情愿。 三、热点 人们都有对研究热点的本能偏好,如果某个方向成了研究热点,那么大量的资源会涌向这个方向,至少在短期内,研究某个热点的学者和机构会过上相对好的日子。就像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一样,这个世界也有一种无形的法则,它在调整着资源分配和学科的平衡,热点的东西研究人员多了,其相对收益就会下降;而非热点的东西因为研究人员的流失,其相对资源也会慢慢变好,各领风骚若干年。 凡事有利有弊,在热点领域一般学者想出重大成果很难,而非热点甚至是冷门领域出成果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影响相对较小。所以运气最好的学者是在做准热点的研究,如何发现准热点呢?大家一起想想办法。 当然,热点和非热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转化的,二者都是相对的概念。 四、社会应用 社会应用和热点有一定的关系,社会应用永远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最大动力,应用研究领域的学者和资源远远超过基础研究的关键原因就在于此。这里也有个时机问题,80年代中后期,学计算机的就业往往一般,到了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IT人才如天之骄子,当然,研究IT的学者也比较滋润。最近这几年又开始一般了,因为IT领域的技术进步相对减慢,人们的基本需求已经相对满足。或者说,即使IT领域的技术停止发展5年,社会上各个领域的需求是可以满足的。微软公司推出VISTRA,可以说是IT领域皆大欢喜的事情,逼你硬件升级,既卖软件让微软沾光,也带动其他厂商的硬件销售。 同样,学者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中如果能考虑到社会需求,有一定的提前量开始研究,也容易出成果。 五、学科交叉 学科交叉、学科间的互相借鉴容易出成果是众所周知的。我的本科专业是工业管理工程,迷上了计算机,工作以后有10年时间在开发应用软件。后来上了两年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专业是科学技术哲学,博士期间专业是农业经济,但是研究方向主要是信息经济。以前以为自己走了很多弯路,那10年时间出国读个博士轻轻松松的事情。现在同样这样认为,不过不后悔了,我现在之所以能在比较广泛的领域从事研究,而且感觉很好,不能不说与我的经历有关。 六、学术交流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学术的角度,意思是多看文献,多参加学术交流,前者可能相对容易,后者或许会收到一定的限制,出差、开会都要花钱。参加学术交流经常会有意外收获,这是看文献所不能替代的。近年来,我的科研条件有所改善,但还是不能自如地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只能通过看文献进行部分替代。 七、自知之明 兴趣只是一个方面,自知之明恐怕比兴趣还要重要。很多研究生并不清楚自己将来是否会成为一个专业的研究人员,抱着成为学者的信念和理想来读书的恐怕不足10%,做学问变成了一种手段,当然,人各有志,何况也是生存所迫,本无可厚非。即使是正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对自己也应该有个深刻的了解。某些学科出成果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不坐上5-10年甚至更长的冷板凳恐怕什么也得不到,如果你吃不了那个苦,趁早改行。我在网上看到复旦大学的一个研究多元统计的年轻老师(名字忘了)改行感到非常惋惜,他真的很有才华。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各人可以广泛搜集各种信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决策,一旦下定决心,无论是否做学问,都应该好好坚持下去,切忌浮躁,坚持肯定会出成绩的。 也许,学术方向的选择是个伪问题,或者仅是一种机缘巧合,一种命运的安排,呵呵! 俞立平 2008.10.6于邗上
个人分类: 我的动态|54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导师一定要考虑研究生的就业问题
lin602 2009-8-29 21:16
年轻人为什么要读研究生,主要是为了有个好工作,能够顺利就业(不能呆家里吃闲饭),还有就是养活家人时,能够有点自己事业活得体面些。当然官员们及董事长们除外,他们要的是光环,说穿了也是为了所谓的事业。 找工作,目前主要是研究生自己找,导师可以推荐。导师没有帮研究生找工作的义务。 但必须看到,你的许多研究生找工作没有竞争力,或事业上不顺利,或者用人单位对你研究生评价不好,那么,研究生会考虑是不是优选你做导师,同时也会造成你的社会及学术声誉问题。(当然专业之间会有差距) 在研究生培养中,要尽量根据研究生的就业去向调整科研训练。如果研究生去企业开发产品人数多的话,要让研究生多做实际开发的课题,而且要从查资料、找原料、科研方案、性能测试、应用试验、工厂试验、写报告、申请专利等环节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出现的问题,与研究生一起进行讨论进行解决,尽量让学生们到生产设备或生产场地上进行实验,这样更加切合实际。 还有就是尽量多安排一些课题,最好二个以上,让学生的接触面宽一点。(当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学生们多做几个项目,而且很成功,对学生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科研训练,对学生的自信心也是非常好的。 当然,如果有点经费提成,多分点给学生们,也是他们的劳动所得。工厂实验到远处出差时,创造机会让学生们旅游一下,看看祖国大好河山,一举几得。 有的研究生们,凭着研究生期间到许多工厂开发产品的经历,能力较强,就业评价非常好,也顺利。有的研究生到工厂实验期间,被公司老板看中了,直接被要去这个公司工作了,而且收入可以哟。(我的研究生就有这样的例子) 作为导师,除了申请经费、写论文、教学外,要让你培养的研究生们,有工作自信,有好的社会声誉,这个也是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哟。 我的一位朋友,1996年左右,到一高校应聘,那高校相关院的领导说,如果你是某教授的研究生,我们肯定要(除非导师评价不好),因为这教授来这学校的研究生都很强。 你的研究生,就是导师的名片。 研究生对导师的严格要求不怕(严格要求一定要合理),就怕出去没有竞争力。这是我的体会与观察。仅供参考哟。
个人分类: 未分类|9586 次阅读|7 个评论
研究方向选择的被动性与主动性
boxcar 2009-8-27 09:32
最近本网有若干关于研究方向问题的讨论比较热烈,例如王鸿飞老师的《 研究方向是不重要的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0894 )和《 研究方向非常重要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1346 )以及饶海老师的《 研究方向是很重要的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1063 )等。本人对此问题也很有些想法,所以也来凑个热闹,因为要说的话较多,就不采用跟帖的方式了,再次用博文的方式阐述一下我的意见。 这些博文,如果单看标题(只看标题可是个不良习惯,很容易被标题党误导!),似乎存在些矛盾,其实不然,因为对于不同的人(导师vs学生,牛人vs凡人,学者vs学霸...),研究方向的重要性确实不同,自然不该一概而论,还是要辩证地看,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请原谅,我不小心又引用这些在中学阶段被灌输过的这些初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了)。由于最近比较被(例如被就业),所以今天先分析一下有关研究方向选择的某种被动性。 在目前一切不可再生的资源都很有限甚至日趋枯竭的时代大背景下,研究资源(包括选题、经费、人力和设备等)虽然具有一定的可再生性(指新方向、新课题和持续投入),但却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稀缺和在不同的研究方向上配置的不均衡。此时如以务实的态度对研究方向作出选择,就必须深思而慎取之了,选对了方向,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一切顺风顺水;如其不然,选错了方向,则可能在一个时段内可能境遇比较悲壮,也许会面临着申请项目被拒、招研究生乏人报考、设备经费没有着落等不利局面,能否坚持下去全仗着决心和毅力了。据此判断,研究方向自然十分重要,特别是对肩负着课题组和学科生死存亡重任的带头人尤为重要,切切马虎不得。幸运的是,现如今信息发达,做工作有大量的文献供我们参考,报项目有《指南》指引着我们的前进方向(当然并不专指南边),所以大家自然而然地趋利避害对好的研究方向趋之若鹜,对冷僻方向则可能避之犹恐不及,结果是热的更热,冷的更冷,似乎可以让热力学第二定律在此彻底失效。 细想想,这种对研究方向的选择其实还是在某种趋利习惯或规则导引下进行的,虽无可厚非,却也未必多么值得骄傲,因为在这种带有异常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的选择中,一方面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对未知探索的积极性很容易会被异化成对利益的追逐,另一方面则逐渐淡化了科学研究本身具有的理想主义浪漫色彩。在这种研究方向的选择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学术大腕们的意见和手握经费决策权的投资者是最重要的,而他们这些作为科学发展和创新实际主体的个人有时只能在指导下的被动选择,因为他们最清楚一个现实发展和创新的前提是首先要生存下去。于是,导师们的研究方向就这样被选择了,绝大部分研究生们的研究方向(其实通常是方向的一个小分支,课题中的一个部分)也就自然而然地被选择下了。 在研究方向的选择中真的就只是被动的么?非也,非也(《天龙八部》中包不同语)!因为确实有很多研究方向的选择还是主动进行的,具体研究课题和问题的选择必然是主动的,我所说的这种被动选择主要是说选择的范围;那种对大方向有决定权的大家大腕大牛们的选择可以是主动的;对自己的研究能力、水平和基础等都有足够的信心并对未来满怀希望的人做出的选择也是主动的;还有就是那些坐冷板凳啃凉窝头、淡泊名利的学究们的研究方向的选择也通常是主动的;当然了,在一堆已被圈定的研究范围之内做出的具体的方向或课题的选择也是主动进行的(但这更象是我们在餐馆里面点菜,只能选择菜谱上有的,否则侍者会象小沈阳那样说一句:这个,真没有!)。 在这篇文章里,我只讨论一下关于研究方向选择的问题,并未涉及研究方向的探索问题和研究方向确定后的培育问题,这两个问题我先提出来供大家讨论,我也会在以后的博文中讨论之(就算先挖个坑吧)。 欢迎一切形式的讨论。
个人分类: 青春年小|6252 次阅读|5 个评论
如何选择研究方向
lislie0330 2009-8-25 20:21
看了王老师和饶老师关于研究方向的讨论,研究方向究竟重要不重要,如何选择研究方向,孰轻孰重,如何取舍,相信是很多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思考的一个问题。 诚然,如果选择继续科研的道路,必然面对抉择,不同的实验室必然有不同的研究课题,同一个课题也可以有不同的方向,我自问自己本科学的是高分子材料,搞过纳米纤维,然后转去搞风牛马不相及的生物医药,正如王老师所说的,其实研究方向在打基础的过程中是无关紧要的,基本是实验技巧不管在哪个实验室都是相同的(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0894 ),不同的也许是每个人的想法,从这个角度上说,接触的学术知识越广泛,其实是有利于科研的创新和发展的,学术交叉的领域越多对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试想一下,哪个教授是只专注在自己的领域,其他领域一窍不通的?在我眼中,教授,特别是一些年老的教授,是什么都会懂一点点的。 反观另一方面的观点,饶老师认为一定的研究方向对发论文,评基金,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1063 ),一些领域,你穷尽一生也许也研究不出个究竟,日本有个教授研究眼球内的水凝胶替代品就研究了快30多年,却没什么进展。我的看法是,研究方向是导师指出来的,对于我这种小研究员(也许还称不上研究员呢),看的是导师是不是大牛,因为我觉得,大牛的导师学的东西肯定比自己多很多,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国际会议,知识的沉积导致了看问题的敏锐,指出的研究方向肯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研究价值的,从这个角度上,我认为研究方向并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导师的眼光,相信没有教授会把那么多的金钱和时间花在研究那么多年都研究不出什么东西或者没有应用价值的领域上。当你的水平和研究经历达到饶老师时,你就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研究领域了 选择大牛,就是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
个人分类: 未分类|70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听他一句话胜读十年书
热度 2 raoh 2009-8-25 11:04
听他一句话胜读十年书 找博士后时,去面试了在Seattle的LeeHartwell的实验室(FredHutchinsonCancerResearchCenter)。虽然只有这一次接触,受益非浅。LeeHartwell在cellcyclecontrol&checkpointregulation上做了开创性的工作,第一个找到了一大批的cdc基因。对癌症的理解认识贡献极大。LeeHartwell的地位当时已定,得Nobel奖只是时间问题。他所里后来每到发奖前夜,都派个秘书在家里电脑上网,半夜不停的刷新看他有无得奖。2001年终得Nobel奖,秘书也可睡个安稳觉了,此为后话。 去了后,才发现他安排的hotel实为少有,没电视,没洗浴间(全层公用),基本上就是一张床和一张旧桌子,我在美国还没见过这样的。说好早上八点见面,7点他就来了。说是面试的一般都起的早,这点确实是。向别的实验室一样,面试要讲我以前的工作。电脑打开正要开讲,他说可否不用电脑,就在黑板上写划,包括实验数据及图片。虽是商量的口吻,可若仍用电脑估记就没什么希望了。好在之前已去过了几个实验室面试,那些都记住了。讲的效果还好。 接下来,和实验室每个博士生及博士后谈课题,发现实验室“很小”,只有6人,2博士生,4博士后全是从名实验室读的博士。个个都很能干。Hartwell的哲学是人不用多,精兵就可,人多了反而搞不好也是浪费。最后和他本人谈。借此机会,我问了他一个很多人想问的问题:为什么他发现了那么多的cdc基因后,把底打牢后,没接着多分析下去?(很多实验室做了后续工作,发了无数篇Nature,Science,Cell。Hartwell实验室后来更多的是做不同的方向:checkpointcontrol&pheromoneresponse)Hartwell笑着说道:“whyshouldIdoit?Otherscandoit.”这句话令我至今难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实验室很小,特别是与他的地位相比。 虽然得到他的博士后offer,我乃俗人,没敢去。因他的课题一向风险大,周期长,一无所得的可能性极高。到时找工作很难。(这判断还正确,他后来的博士后的文章较少。见:研究方向是很重要的。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1063)我去了另一个实验室做博士后,这位导师离Nobel奖只是半步之遥。估计每到发奖前夜,也有人不停的刷新看他有无得奖。 虽然只有这一次接触,Hartwell的话我一直记着。虽做不到象他那样,也不敢象他那样,毕竟水平及时代不同,我常问自己:我如何做与众不同的工作?
个人分类: 科研教学|20109 次阅读|10 个评论
【评论】ScienceDirect为你指引前沿/热点研究方向
yahuang 2009-6-16 17:19
我很早以前写得一篇老文,觉得对科研的同志们有些帮助,特转到 我的科学网博客 来与大家分享。 ScienceDirect is not strange to us. If you want to find more about it, you can click here( ScienceDirect Info site ). When your university buy the database of ScienceDirect, you can download many valuable papers and books. There are more than 2500 Journals and 6000 books. What you can download is determinated by the right of your university.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knowledge, most of the university in China can download the paper from 1995 to present, and have no right to book. Besides the above, there are much free information. Now I list some of the useful imformation as follows: I think the Top25 is one of the most useful tool, by which You can know what is top 25 attentional papers in big class, such as Engineering and Physics, also top 25 papers of a certain journal, such as Microelectronics and JMPS . Now you can keep track of the lates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your speciality with ScienceDirect's TOP25. The TOP25 is a free service which provides top 25 lists of most read articles http://top25.sciencedirect.com/index.php The Alert me about new Journal Issues is another useful for you, especially when you are very busy and have no time to browse ScienceDirect. When you have used this tool, you will receive aperiodically the new information about the journal you care about. You can export the paper's basic information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r, such as Endnote which a very convenient for you in paper writing. It can save your much time and decrease the input mistake greatly. Citation Alerts is very useful when you want to know who citate your paper. Topic Alerts give you the latest paper of your research field. And it will send the information to Email. Want to know more? The ScienceDirect Info site has all the information you need to help you make the most of ScienceDirect. Online tutorials in multiple languages are also available. Guide in Simpe Chinese can be down directly by clicking here . Scopus Overview: What is it? Scopus is the largest abstract and citation database of research literature and quality web sources. It's designed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scientists need. Quick, easy and comprehensive, Scopus provides superior support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process. Updated daily, Scopus offers. Scopus is the easiest way to get to relevant content fast. Tools to sort, refine and quickly identify results help you focus on the outcome of your work. You can spend less time mastering databases and more time on research. Scopus Help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you can google it or baidu it. About Scopus TopCited Get a quick overview of your subject-specific top 20 cited articles in the past 3, 4 or 5 years of publication. Also find them displayed on Google maps taking the first authors affiliation as the point of reference. As a subscriber to Scopus you can click through to the abstract for each of the top 20 results and access the full text depending on the entitlements of your institute. If you do not have access to Scopus, view the results on the Scopus preview pages or sign up for a free 30 day trial . TopCited retrieves all data via the Scopus Search API. Benefit utilizing Scopus data and build your own TopCited or other API mashups by requesting a developer key . TopCited is powered by Scopus, the largest abstract and citation database of peer-reviewed literature and quality Web sources . Scopus TopCited in worldwide Scopus TopCited in Mainland Publishing with Elsevier: Tools and Resources Available http://asia.elsevier.com/authorworkshop08/masakoawbkk.pdf 链接是Elsevier APAC于今年二月在曼谷举行的作者培训的一部分。这个报告介绍了Elsevier为方便作者投稿所提供的资源和工具。如果您不清楚如何向Elsevier期刊投稿,这个报告会给你比较完整的答案。 ScienceDirect may give the new/hot direction in your research field
个人分类: 评述|5875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轻的研究者该如何选择研究方向?
热度 6 来自海洋的古生物 2009-6-7 11:00
首先声明,写这个题目不是为了去哼哼教导,而是从一个年轻人的角度向科学网的大家和前辈们请教一个问题:刚刚毕业的博士或者在事业初期的年轻人该如何去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我想这个问题可能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占用科学网的宝地,向大家请教。 最近因为研究方向的问题,和一个师弟聊了起来,发现大家似乎都面临着同样一个问题:如何去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我归纳一下这个问题大体可以细化为以下几个方面:(1)如何适应新实验室:一个年轻人从外单位进入一个新单位,如何和实验室的传统研究方向相融合?(2)如何避免和研究同行有直接的冲突?(3)应用研究?还是基础研究?这是个问题;(4)兴趣还是资助哪个是研究方向的主导?下面我就以自己的切身体会,简单分析一下,希望各位前辈给我们一些建议和意见。 (1)如何适应新的实验室:一个年轻人从外单位进入一个新单位,如何和实验室的传统研究方向相融合? 除了毕业留校的人员以外,大部分的人会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出现水土不服,无法切实融入新研究室,耽误了最宝贵的时间,影响了实验室和自己的发展,所以很多研究室喜欢近亲繁殖,因为自己研究室毕业的人上手快,出成果快。但是近亲繁殖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大家思路雷动,技术手段相似,要想有很大的创新性,难度较大。所以解决年轻人水土不服的问题对于促进研究发展具有普遍性意义。 (2)如何避免和研究同行有直接的冲突? 科学研究领域说大很大,说小很小,在一个研究领域总是会有几个小同行,可以说是大家研究的内容非常相近。同行是冤家,大家可能会存在一些利益上的冲突。年轻人在竞争中肯定是处于不利地位,因为既没有基础也没有人脉关系,如何处理和冤家的关系,避开冲突非常重要。 (3)应用研究?还是基础研究?这是个问题 首先我从自己的认识来定义下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可能有失偏颇,请大家指教。基础研究:阐明科学问题的本质和机理;应用研究:将已解决的科学问题在实践中应用,解决具体技术问题。对于年轻人来说,选择去做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也是大多数人的面临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要从高校青椒的生存状况来说。以我们学校为例,博士毕业2年内,工资大约只有不到2k。这2K只能说是够自己用的,想养个孩子都觉得费劲,何况还有房子,车子一大堆问题摆在面前。如果搞基础研究,可能几年,十几年就只能靠这点工资过日子,学校给点文章奖金就像过年一样;相反如果去做应用研究,可能会通过和企业的联合,得到不菲的报酬,这部分钱对于年轻人来说可真的是救命钱。可是如果你只是专注于赚钱,就会荒废学业,到头来只能变成一个技工,而非科研人员。我这里不是说应用研究不是科学,只是我们很多时候把应用科学做的不像是科学了。 (4)兴趣还是资助哪个是研究方向的主导? 有时候自己喜欢做的一个事情,总是得不到资助,而不得不变成有奶就是娘,只要有钱就干,不论什么方向,谁给我资助,我就给谁打工。这样虽然可以不愁没活干,但是却会变成一个杂家,什么都做,就是没有一个持续的研究方向,没有对一个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没有深入到机理去阐明一个问题,总是浮在表面,失去了和国外同行在某一领域PK和叫板的实力。 以上是我的疑问,也是代表部分在困惑中的年轻人提出来的,希望各位前辈们给点指点。
个人分类: 学习体会|34509 次阅读|30 个评论
海洋三所海洋放射性实验室研究方向
pochahu 2009-2-7 15:10
海洋三所放射性监测实验室研究方向 一. 放射性测量/监测与核技术 1.石材,食品等进出口产品的放射性测量 2.核电站附近水域放射性本底调查 3.温泉水、自来水以及房间内空气中 220 Rn的放射性测量 4.核应急 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海洋环境中存在着许多的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凡是陆地上有的这两类同位素海洋中均存在。此外,由于核武器试验的进行、核工业的发展以及同位素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又不可避免地向海洋输入种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 各种同位素由于它们各自具有的核性质(蜕变类型、衰变半衰期、衰变能量或丰度等)和千差万别的化学性质、地球化学行为,使其能为各种海洋学过程提供准确、可靠的时标(time scale)或比较理想的示踪剂(tracer),给出各种海洋学过程的速率特征与机理,通过海洋中核素微观上核性质的微小差异和变化,洞悉宏观时、空尺度上的海洋学过程的规律性。 这些海洋学过程诸如海气交换过程;水团年龄与组成、水体的扩散、混合与交换、各种尺度的海洋环流;以碳、氮、磷、硫等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为中心的各界面过程及通量;以海洋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和细菌生产力等为中心的生物生产力的测算以及包括珊瑚礁、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等近岸直至深海的各种沉积过程等。 具体方向: 1.同位素示踪的海洋中碳、氮、磷、硫等生源要素循环和迁移 2.Th、Pb、Po和Pa同位素示踪的颗粒物的循环与输出 3.Ra同位素示踪的陆源及沉积物源营养盐的迁移输运、新生产力、水体混合、以及海底地下水输入 4. 222 Rn示踪的海气界面交换研究 5. 32 P, 33 P示踪的磷循环研究 6. 7 Be, 210 Pb示踪的大气沉降研究 7. 14 C, 3 H示踪的初级生产力和细菌生产力研究 8. 13 C, 18 O , 15 N, 2 H等稳定同位素示踪的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三.海洋放射年代学 1.近海沉积物的 210 Pb ex 和 137 Cs放射年代学 2.深海沉积物的 230 Th ex , 231 Pa放射年代学 3.富钴结壳的 234 U/ 238 U, 10 Be, 230 Th ex 放射年代学 四.海洋放射生态学 1. 137 Cs在海洋生态系中各介质中的含量水平及迁移转化 2. 90 Sr在海洋生态系中各介质中的含量水平及迁移转化 3.其它放射性核素在海洋生态系中各介质中的含量水平及迁移转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249 次阅读|0 个评论
参赛博文:形状记忆合成法制备多孔碳化硅
guoxiangyun 2008-10-7 14:57
(接前文:在适当的时候换个研究方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498 ) 确定了研究方向后,我就开始考虑制备高比表面积碳化硅的方法。从文献结果看,法国 斯特拉斯堡大学 勒都( Ledoux ) 等人 提出的形状记忆合成方法在制备高比表面积碳化硅方面比较成功。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将气相的一氧化硅渗入到活性炭中,与活性炭反应,将活性炭转化成碳化硅。由于是气相的一氧化硅和固相的活性炭在接触面反应,因此得到的碳化硅应该具有和活性炭表面类似的特征,如丰富的孔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等。 详细内容见 http://blog.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01196
个人分类: 在法国作博士后|5321 次阅读|5 个评论
形状记忆合成法制备多孔碳化硅
guo909 2008-10-7 11:30
形状记忆合成法制备多孔碳化硅 (接前文: 在适当的时候改变研究方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498 ) 我们知道,金刚石中每个碳原子与另外四个碳原子形成一个四面体,碳原子之间以非常强的共价键结合。碳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相同,只不过每个碳原子周围是四个硅原子,而每个硅原子周围也有四个碳原子形成四面体。可以想象它们的性质是相似的,都具有非常高的强度、硬度和导热性,化学性质也非常稳定。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多相催化反应一般都是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的,往往还会伴随强烈的放热,因此对催化剂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很高。实际上,许多实验室研制出来的催化剂就是因为在应用过程中稳定性不过关才不能走向工业化。因此高比表面积碳化硅在催化剂载体方面应该大有作为。 确定了研究方向后,我就开始考虑制备高比表面积碳化硅的方法。从文献结果看,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勒都(Ledoux)等人提出的形状记忆合成方法在制备高比表面积碳化硅方面比较成功。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将气相的一氧化硅渗入到活性炭中,与活性炭反应,将活性炭转化成碳化硅。由于是气相的一氧化硅和固相的活性炭在接触面反应,因此得到的碳化硅应该具有和活性炭表面类似的特征,如丰富的孔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等。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即使使用比表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每克的活性炭,得到的碳化硅比表面积也只有五六十平方米每克。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个过程中到底发生了哪些反应。反应物之一为活性炭,它可以通过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木材、果壳、煤等方法得到,一般还需要进行活化处理才能得到很高的比表面积。由于它由化学元素碳组成,我们可以用元素符号C表示。另一种反应物为一氧化硅。奇怪的是,大多数无机化学教科书上都不介绍它,而且一般化学实验室也看不到它。所以在我的印象中,硅的氧化物只有二氧化硅一种。当初刚看到这个名称时,还以为文献上弄错了呢。实际上,它也是一种普通的固体化学物质。虽然在空气中不太稳定,容易发生氧化变成二氧化硅,但也没有什么危险。法国人在实验中直接用的也不是一氧化硅,而是二氧化硅和硅粉的混合物,二者在高温下反应可产生一氧化硅蒸气。他们的方法是,先在一个陶瓷小舟中放一些等摩尔比的二氧化硅和硅粉混合物,再在混合物上面铺一层活性炭粉,然后将陶瓷舟推进一个炉子里,在氩气氛下加热到1600C并保持一段时间。在化学中,硅的元素符号为Si,氧的元素符号为O。这样,一氧化硅就可以表示为SiO,二氧化硅就可以表示为SiO 2 。法国人炉子里面发生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来就是: Si + SiO 2 2 SiO SiO + 2 C SiC + CO 这样一个过程又怎么能产生高比表面积的碳化硅呢? 首先,硅和二氧化硅粉在高温下发生反应,产生气态的一氧化硅。一氧化硅气体通过扩散渗到活性炭的孔道中,并与活性炭中的碳原子发生反应,生成碳化硅。最后用燃烧的方法,把没有反应的活性炭除去,得到纯的多孔碳化硅。上面的过程,可以用图1来表示。气态的氧化硅进入活性炭孔道中,与组成孔壁的碳原子发生反应,逐渐将孔壁转化为碳化硅。另外,活性炭表面形成一层碳化硅后,就会把里层的碳与氧化硅隔离起来,也会使它们不能发生反应。这样一来,反应后的碳化硅中就会残留很多活性炭。为了得到纯净的碳化硅,还需要通过燃烧的方法将这些未反应的炭除去。除炭过程虽不能造出新的孔,却能将碳化硅的另一半表面也暴露出来。从示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得到的碳化硅和最初的活性炭具有大致上相反的表面形貌,因此也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 然而这样得到的碳化硅并不能达到象活性炭那样上千的比表面积,甚至上百也很难达到。这是因为活性炭的高比表面积主要由孔道直径小于2个纳米的微孔形成,而细小的孔道又很容易被凝聚的氧化硅所堵塞,所以活性炭中的多数表面并不能接触到氧化硅,当然也就不能参与到形成碳化硅的反应中去。也就是说,碳化硅主要是在活性炭中那些较大的孔道中产成的。另外,即使反应产生了一些直径很小的微孔,在高温下也很容易坍塌。因此,得到的碳化硅,比表面积远远低于活性炭。 有了上面的分析后,我就觉得形状记忆合成法并不就是制备高比表面碳化硅的十全十美方法,用这种方法难以得到比表面更高的碳化硅。另外,我的研究工作也刚刚开始起步,要想将来在高比表面碳化硅方面有点发言权,也必须另劈蹊径,寻找新的合成方法。
个人分类: 未分类|57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