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2008年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2008年

相关日志

[转载]法兴大空头:目前经济形势与08年金融危机前相似
杨学祥 2016-10-8 03:28
法兴大空头:目前经济形势与08年金融危机前相似 宏观经济财华社2016-10-07 11:33 据外媒体报导,知名大空头、法国兴业银行策略师爱德华兹(Albert Edwards),周四在一篇写给客户的报告中陈述了另一个可怕的、债务危机加剧的前景预测,他警告称,目前全球央行面临的问题和不断增加的债务,就和我们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一样。 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后走马上任美国财长职务的,他一直以来都坚持自己认为的全球 经济增长停滞意味着各国央行应该继续维持低利率政策的观点。与此同时,各国政府正耗费巨资推 动经济的增长。 爱德华兹则认为,“萨默斯放松了对债务积累的警惕,特别是企业的债务积累方面,这与我们对债务积累可能损害美国经济复苏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萨默斯尤其轻视了债务收入比率的问题。” 爱德华兹还指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所得出的内容,该报告显示目前政府债务与债务占GDP的比率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准。 他认为美联储的低利率已经令其债务大量积累,这最终将可能导致破产和经济崩溃。 在另一方面,萨默斯认为资产价值已经上升和而且低利率政策也非常有利于服务债务。但是爱德华兹表示,虽然资产价值已经上升,但是债务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了资产价值增长的速度。 爱德华兹表示:“目前,上市公司企业债务积累速度与资产增值速度的比速迅速飙升,已经超过了2000年TMT泡沫高峰期的水准。在我看来萨默斯观点的问题在于,通过股票回购来推动资产价值回升的债务,变得越来越高了,就像2005年至2007年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一样。” http://finance.qq.com/a/20161007/011677.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0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忆任东来和2008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武汉年会
热度 1 黄安年 2013-5-4 15:38
忆任东来和 2008 年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武汉年会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3 年 5 月 4 日 发布 2008 年 5 月 24-25 日在武汉大学举行的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这是一次高水平、新人辈出、内容宽广 , 气氛宽松的学术讨论会。 30 年前,武汉大学刘绪贻先生和南开大学杨生茂先生等老一代美国史研究者在武汉大学举行成立了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筹备会议 ,1979 年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在武汉举行了成立大会 , 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会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美国史研究已经走过了整整 30 年。为了美国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为了研讨老一辈学者和中国的美国史研究 , 也为了庆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创始人之一的刘绪贻先生 95 岁华诞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在武汉大学举行。 学术会议分组讨论 , 除主持人外还有评议人及规定发言时间的报告人。 第四组 美国宪政史的主持人是黄柯可 , 评论人:任东来, 任东来、颜廷(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提交的论文是探究司法审查的正当性根源:美国学界几种司法审查理论述评 。 第三组 美国文化与社会 是 主持人:任东来 , 评论人:董小川。 在这次会上,主要依靠我国老一代美国史学家培养起来的任东来和其他中年学术带头人已经成为我国美国史研究的中流砥柱。会议组织和国际接轨井然有序。我在 2005 年 5 月中又美国返回北京 , 随即参加了武汉会议 , 在会上见到了东来 , 下面的照片张 , 除第一张合影外是我随机拍摄的。 1 , 2008 年 5 月 24 日 合影 , 前四排第 5 人是任东来 2 ,任东来在大会上发言 3 ,任东来在大会上发言 4 ,刘绪贻、黄柯可、任东来在交谈 5 ,刘绪贻、任东来在交谈 6 ,刘绪贻、任东来在交谈 附相关博文: * 一次“高、新、宽”的学术会议 ---- 记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5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993) * 记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开幕式暨刘绪贻教授 95 岁华诞庆典( 2008 年 5 月 24 日 )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5 月 28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046) * 漫谈学术会议的讨论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有感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6 月 0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383)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 2008 年武汉年会图片选 , 黄安年的博客 , 2008 年 6 月 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718)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496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近期南方雨雪冰冻尚不具备08年灾害条件
杨学祥 2013-1-5 15:50
近期南方雨雪冰冻尚不具备08年灾害条件 2013年01月05日10:26 中国天气网 微博 我有话说( 58 人参与)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左)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段丽(右) 1月4日,湖南、浙江、江西等地民众受到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图片来源:大河网)   中国天气网讯 2013年1月2日,元旦小长假尚未结束,贵州、江西、浙江、湖南等省的民众却受到了新年里第一场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干扰,电线结冰,公路冰封,航班受阻,学生停课……春运渐近,这样的场景,加上这个冬天我国气温持续偏低的趋势,让人不禁联想起2008年那场罕见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   此次南方的雨雪冰冻天气有多严重?会持续多久?是否会出现2008年那样罕见的程度?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和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段丽,为大家详解近期南方雨雪冰冻天气及防御措施,并展望雨雪冰冻天气的发展趋势。    黔湘赣浙等多省受影响 南方电网114条输电线路覆冰   从2日夜间开始,南方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贵州、湖南、江西等地出现冻雨,当地的道路、航空等多方面交通受到干扰,部分中小学还因此停课。多地启动应急,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恶劣天气。截至4日,南方电网114条输电线路出现覆冰。   何立富表示,一般当南方两个省以上出现冻雨时才算冰冻过程,这次已有贵州、湖南、江西等多个省份出现冻雨,冰冻范围较大。   据了解,在贵州有50个县(市、区)出现降雪和电线结冰。4日8时,贵州省气象台发布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目前,贵州交警部门已进入24小时勤务模式。   在湖南,受雨雪冰冻天气影响,4日17时30分后,京广高铁由长沙方向向北的各次高铁出现晚点;京港澳等高速公路湖南段也相应采取了临时关闭等措施;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则有上百次航班因为需要除冰出现延误。   在江西,72个县市区先后出现降雪。受大雪天气影响,江西境内大部分高速公路路面结冰,通行受阻,部分高速公路全线入口封闭,南昌昌北机场被暂时关闭。   在浙江,道路积雪结冰严重,浙江省气象台于4日发布今年首个道路结冰橙色预警,浙江省气象局已经启动了冰雪灾害三级应急响应,杭州、宁波等地的中小学因此停课。    今年首次南方雨雪冰冻偏早强度较弱 尚不具备2008年灾害条件   据何立富介绍,这次南方的雨雪冰冻过程是从1月2日夜间开始的,主要发生在贵州中部山区、湖南西部和南部山区以及江西南部,预计这次过程将持续到5日,6日后逐渐减弱,随着温度的回升,很多地方的冻雨将转变为降雨。   “这个冬天冷的早,今年首次南方雨雪冰冻过程开始的时间也较常年偏早,我记得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过程是从1月中旬才开始的。”何立富分析道,从目前的天气形势来看,这次冻雨天气过程范围较大,但强度较弱,而且降水的形态多样化,可以说是雨夹雪、雪、冻雨等多种相态并存,同时也说明冻结的条件不太强。   从整个过程的降水来看,这次的雨雪强度也不大。何立富表示,由于暖湿气流较弱,近地面的水汽条件较差,很多地方过程降水量不足2毫米,主要是江西东北部、浙江北部等部分地区出现了比较强的降雪。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10天,江淮、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多阴雨雪天气。其中,8日至11日,南方还将出现一次雨雪冰冻过程,江淮、江南北部将出现小到雪(雨),局地有大雪;江南中南部将会出现雨转雨夹雪天气,部分地区将有冻雨。   雨雪冰冻再袭,2008年的罕见灾情是否会重演呢?“2008年南方的雨雪冰冻天气是历史少有的,目前的这次过程以及预报的8~11日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在强度上都不及2008年。”何立富说道,2008年冷空气活动十分频繁,一股接一股的冷空气使南方气温一次比一次低,而近期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在6~7日前后会出现间歇,后期虽还有新的雨雪冰冻,但两次过程不是持续性的,不会有明显的灾害叠加。同时,根据最新气象资料,今年1月上旬到中旬的南方地区气温比常年还会偏低1℃左右,但偏低幅度明显不及2008年。    雨雪冰冻对交通影响最明显 需提高防御意识   雨雪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电力、农业、城市等影响很大,尤其是冻雨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明显。公路交通因地面结冰受阻,交通事故也因此增多,飞机机身和机场跑道覆冰,不能正常航行。电线结冰后,遇冷收缩,加上冻雨重量的影响,就会绷断,当成排的电线杆被拉倒,电讯和输电会中断。大田结冰,会冻断返青的冬麦,或冻死早春播种的作物幼苗、冻伤果树等。   那雨雪冰冻天气来袭,我们该如何做好防御工作呢?多年从事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的段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她表示,冻雨对交通的影响最为明显,尤其是长途高速运输。当冻雨出现时,要及时对公路上的积冰撒盐溶冰,并组织人力清扫路面。如果发生事故,应当在事发现场设置明显标志。长途车司机出发前应及时收听天气预报和道路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时间,提前准备好充足的食物,在冻雨天气里要减速慢行,不要超车、加速、急转弯或者紧急制动,安装轮胎防滑链,保证行车安全。   机场方面,如有冻雨出现,要及时清理跑道和飞机上的积冰,乘客需注意关注电视、广播、手机、电子屏幕等播放的天气预报信息,及时调整出行计划。   “冻雨对电力输送的影响也很重大,2008年的雨雪冰冻给南方电力带来了很大的破坏,动车、火车等行驶受阻,导致大量人员无法回家过年。”段丽建议,当冻雨出现时,电力部门尽快用除冰装置及时把电线、电杆、铁塔上的积冰敲刮干净,防止发生大面积的电讯和输电中断。   同时,农民朋友也要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在冻雨发生前对经济作物采取及时防护措施。   此外,城市运行方面,在冻雨天气里人们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外出,要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行人要注意远离或避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建议多乘坐公共交通,提倡公众自主爱护公共设施,比如自主给裸露在室外的水管加一层保暖布等。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3/0105/102684214.html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1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医道与医术——关于中医未来走向的思索之一
xyysh2008 2012-4-2 14:02
作者:蔡进(2008年) 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有关中医存废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然而,不论是站在所谓“科学”立场上对异端知识的肆意讨伐,还是站在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对文化遗产的盲目崇拜,争论双方其实都未认真思考过,中医所面临的危机难道只是外来的吗?在各种各样的思想权势的压制或保护之下,中医自己的立场和地位又在哪里? 近代以来,中医面临着西医的冲击,可谓打了一个大败仗。这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的“知识霸权”来解释(当然也不能排除这一因素)。毕竟,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既不是狂热的“西方主义者”,也不是狂热的民族主义者。在生死攸关之际,他们主要看重的还是疗效。周作人曾在回忆录里说过一个故事。民国初期,钱玄同在北京的黄包车夫当年曾是义和 团 运动的参加者,“但是其时已经是热心的天主教徒了”。原因呢?是“他们的菩萨灵,我们的菩萨不灵嘛”。在国人的眼中,菩萨的灵验程度,比菩萨的出身要重要得多。无可讳言,西医来到中国,使许多中医束手的问题迎刃而解,挽救了一大批人的生命。这才是西医能够树立自己地位的根本原因。不承认这一点,中医就不可能反思自己败在何处,也就永远不可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 毫无疑问,在今日武断批判中医的人中,不乏以“科学”代言人自居者,将各种自己不懂的知识系统一棍子打死,归入异端。这种态度不能不使人怀疑其言论与知识的讨论无关,另有用意。不过,在抗拒这种学霸的同时,我们也不必非要陷入相反的泥淖。坦率地说,身为一个“中医”,我以为目前的中医面对的最大危机不是外来的,而是内在的。正如贾谊所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中医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一定程度上可谓是咎由自取。这一百多年来,中医一直在为自己的生存问题进行一种更多地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抗争,但如果到了今天,中医界仍然不能反躬自省,不从知识本身,而只是从生存环境上想出路,恐怕最终仍不能摆脱灭亡之道。 实际上,中医的衰退并不自近代始。在我看来,它至迟可以追溯到明代,其表征之一便是公元一五八九年明代医家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中把张仲景称为“医圣”,并得到后世医家的认可,以至于今日仍有学者将《伤寒论》视为中医的“枕中秘籍”。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个试图“挽救中医”的举动,更深层次地暴露出中医的“内伤”。这样说当然不是要否认张仲景的历史地位。我曾经用了五年时间学习《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论》),几乎读遍“伤寒论”的各家著述。但是,要正确认识张仲景的医学地位,便不能将其人其书抽离其具体的时代环境。张仲景在《伤寒论》的序中明白指出,他是针对伤寒在当时流行的时疫而立法制方的。时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突发性,是外邪侵害人的身体造成的人体机能失常现象。这和我们现在通常遇到的慢性疾病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往往涉及脏腑之间和经络之间的变化,常是多脏腑和多经络共同作用所造成的,比起伤寒来,其病理机制要复杂得多。当然,我们也看到,自古以来有很多伤寒大家灵活运用伤寒论的处方治疗不少慢性疾病,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是否即意味着伤寒论可以推诸四海而皆准呢?通过阅读大量医案,我明白了他们解决的多数只是症状,并未从根本上 解决病理问题。实际上,伤寒在六经传变中所产生的病理机制和慢性疾病有相似之处。比如小青龙汤便是针对寒饮伏肺引起的咳喘。一些慢性哮喘病人在病程的某个阶段具有相同的病理机制,在临床上是可以使用的。但更重要的是,慢性疾病实际上是多种病理机制导致的,解决了寒饮伏肺这个机制,只是完成了一个工序,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张仲景是很伟大的医家,他对伤寒的认识既深刻又严谨,千古以来无出其右。但是,《伤寒论》乃是外感总论。不明白它所讲的道理和针对的具体问题,而只是将其治疗方案盲目推广,用来治杂病,甚至癌症、高血压等,与其说是对张仲景的推扬,倒不如说是对他的背离。这恐怕也就是真理往前迈了一步而成为谬误。进一步,对张仲景的误解不仅仅是如何对待治疗方案的问题,而涉及更深层次的中医思维方式(这本身又和对中医的正确认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道、术之分。道是形而上者,术为形而下者;道是总的原理,术是具体运用。不知道则无以知术。中医亦然。众所周知,中医源于《内经》,其核心是人与自然的联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人的内在脏腑气机的转化、阴阳盛衰和病理的变化。多年的研习使我认识到,《内经》所云实与道和禅机一样让人难以领悟,更不可能加以标准化和大众化。武侠小说 中常说,最高水平的剑客心中虽无招而能胜有招,盖得道也。医道也是如此。它要求医生心中无招无式,一随着具体病情的演化而推理制定具体而灵活的治疗方案。但正如古来剑客得道者寥寥无几,这种医道之学也是很难加以模式化和形象化的,因而自始就注定不为多数人所掌握,无法成为中医主流。既然无招无式,便难以著书立说,更多的是凭借医 生的悟性与临床经验基础上的揣摩深思而得。 从治疗手段上讲,《内经》所述多以望诊和脉诊所得为第一手资料,问诊只是对此加以印证和完备而已。然而,获得第一手资料所需功力是多数医生难以做到的,后面的推理就更是无从说起。于是在中医界就开始产生了另一种思路:把临床的症状加以筛选和归纳,根据主要症状,运用阴阳、八纲、脏腑经络辩证而处以方药。这种方法与近代的医学思路实已极为相似。但是这一看似正确的方法其实存在很大问题。我们知道,首先,同样的症状往往是不同病因的表现,针对症状下药,而不从病因入手,极有可能误诊。其次,很多慢性病在一般情况下是没有症状表现的,有些症状只是慢性病的急性发作。因此,解决了症状不等于治 好了慢性病。正是这种症状学的思维方式领导中医走上了一条衰落之路。 医道衰落的另一个标志是中医的派别化。实际上,真正的医学是不应该分派的。中医最可宝贵的一个传统就是它的整体观,也就是从一个全局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所谓的“派”起初是医生对某一点认识的深刻化,而后进一步将此认识发扬光大,就对某种诱因产生的疾病形成了认识。但如上所述,各种派别的理论其实均只是对一时之症的认识,如果脱离具体的时空条件,一味地强调运用某一派别的理论解决问题,便很有可能导致整体观的丧失。同样具有怕冷的症状,其根源既可能是阴虚,亦可能是阳虚,表现将其放在整个身体的小环境甚至病人生存的大环境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孤立地根据几个症状来判断,只能导致治疗的混乱。实际上,除了少数杰出的医家,多数中医所针对的都只是症状。中医多有以症状列为病名者,如头痛、腹痛、胃脘痛、自汗、盗汗、失眠等,便证明了这一点。这说明传统中医对病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意味着它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当然,限于近代以前人类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手段,应该说传统中医的症状学在那个时代是很先进的,相比起来,西医在解剖学形成之前对疾病的认识是无法和中医相比的。但是,随着西医的近代化,其直观的具体的诊断治疗方法便给传统的模糊医学带来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中医的革新派想把中医的症状学判断和西医的疾病诊断结合起来,如把糖尿病归为消渴。孰不知这种结合是非常可笑的,因为糖尿病初期并不一定有症状,而消渴也并非都是糖尿病。 除了思维方式上的原因,中医衰落也有其社会的背景。中国虽有“上医医国”的古训,但在实际生活中,医生的生活地位并不高。对于许多人来说,行医只是在科举落第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一种糊口手段。晚清时候,曾有日本医家到中国来,其本意是寻找“儒医”,却发现在中国,“儒医”已是凤毛麟角,更不要说通医道者了。大多数人只是背诵一些汤头歌诀,掌握几个药方而已,看病近乎瞎猫遭遇死耗子,全凭运气。在清代编成的《笑林广记》中,记载着大量有关庸医的笑话,绝非刻意的污蔑。正由于过去的大多数中医多是方医,没有从医术的层面提升到医道的层面,而他们看病与其说是治病,毋宁说是猜病。不经辩证,先拿前人验方去凑,故而有灵有不灵(当然,即使是很好的医生也会有“不灵”的情况,但那常常是囿于一时的见解不到,与此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也是很多“神话”产生的原因。如,民间常有某人“服不服”某医生的药甚至是与医生有无“缘分”的说法,其实在此。 近代以来,随着西式的知识准则,尤其是思维方式传入中国,这种症状学的思路不但没有得到反思,反而进一步被强化了。近代以来国人爱讲“科学”,又常把科学归结为归纳和演绎二法,其中归纳法尤其受到重视。这一思想氛围有利于此前中医固有的症状学解决方式而不是真正医道的遗存。更重要的是,在西医的步步紧逼下,中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得不采用西式的思考方式。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步骤恐怕就是模仿西式的医学院,设置中医学院。传统中医采用的是师徒授受的方式,老师通过手把手的指导,能够将一些经验和体会(这些体会有时是难以言明也难以系统化的,不乏微妙之处,相当于米歇尔·普兰尼所谓的“个人知识”)传递给徒弟,而学生也可以在长期追随师傅的过程中逐步掌握中医个体 化的思维方式。但对于现代学术建置的中医学院,这种面对面的传授方式未免“奢侈”。为了适应规模性的教育方式和标准化的现代医疗管理体制,就必须把包括治疗手段在内的医学知识加以简单化、条文化和程式化,这无疑背弃了注重整体化和个体化相结合的中医之道。同时,诸如切脉之类的基本训练也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建立中医学院本是为了推动中医的“现代化”,但其具体影响却颇有南辕北辙的意味。因此,在模式化和分科细密化的“现代”思维标准的大前提下展开的“中西医结合运动”,从开始就注定了它绝非中医的福音。目前的中西医结合的实质是以西医化中医,确切地说,是以西医的思维方式改造中医。现在我们到中医院去,医生不把脉,而是和西医院一样,开一张检查单,等各种各样的检查、化验结果出来以后,再据此开中药处方。似乎中医即等于中药。可是,中西医最大的差异不在药物,而在于对疾病的理解方式。因此,坦率地说,今日的中西医结合完全走错了方向。当然,这绝不是说中西医不可以结合,但是,怎么结合、结合点在哪里,都值得认真地思索,其实质则是首先要弄懂两种医学本身的各自特点,包括它们的长处与短处,才可尽其所能,避其所短。要做到这一点,至少对于中医而言,就必须理解真正的医道,而不能只在医术上找着落。否则必死,不是死于古人,死于权威,便是死于“科学”,死于西医。 我的经历或者可以在此拿来做一例子。我是一九九一年从成都中医学院(现在的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一上临床,我就几乎对中医失去了信心,因为我治不了病。岂止治不了病,课本上总结归纳出来的疾病症状,居然在现实中找不到,几乎没有哪一例完全合乎被标准化了的课本陈述。这对西医来说实际上也是存在的,但西医有各种各样的检测仪器和实验学的方法来辅助医生诊断,错误自然要少很多(实际上也常有不少错误),更何况诊断手段相对单一的中医呢?这个经历对我打击很大,认为中医确实解决不了问题。更重要的是,这并非我一个人的体会,而是我们班所有同学的共同感受。到今天,我们班真正意义上从事中医事业的人已寥寥无几了。二○○七年成都中医学院搞校庆,我回到母校,发现返校的校友们大多失落,心中非常难过。我认为现代中医教育体系几乎可以说是完全失败,它离传统医学的真正精神越来越远。然而,道之不存,术之焉附?传统中医界已经走过了一段弯路,今天我们需要的乃是拨乱反正。 正如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二十世纪以来中医的一个深层危机在于,它必须面临西式标准的审查才能生存。因此,它或者被贬为“巫术”,流放到现代医学的疆界之外;或者努力追随西医,力图使自己“现代化”。但是,任何一种文化,特别是像中国这样有着非常悠久历史的文化,不是不要“现代化”——否则就只有送进博物馆中,成为人们参观凭吊甚至批判的对象——可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才是“现代化”?今天大家已经知道,现代化不等于西化。西方只是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先行了一步,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形态,而不是一种唯一的模型。因此,真正的现代化必须首先清理自己的家底,知道自己的文化财产中,什么是可以接着用的,什么是必须修理才能用的,什么是不能用的。这当然不是什么新想法。早在二十年代,胡适等人提出的“整理国故”运动,就希望达到这一目标。然而问题仍然存在:不少人“整理”了国故之后,却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国故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值得继续使用的。这当然不证明“整理”的目标有问题,而是表明不少“整理”工作本身可能并未做到位。以中医而言,其症结何在,也须加以辩证地分析,不能以偏概全,以次充好。这就要求学者首先须立稳自己的脚跟,弄懂中医的真精神,从其原理出发,而不是从具体的手段出发,庶几可以实现中医的真正现代化。 所谓中医的真正现代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走出症状学的思考方式,回到“医道”传统,实现中医界的内部反思。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不乏“清理门户”的意味。二是站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和西医对话,矫正今日这种以西化中式的中西医结合运动,实现二者的真正结合。这不但有利于中医的发展,对西医也不无益处。实际上,所谓中医和西医不过是限于我们今日的认知水平的一种表述。在“治病救人”的意义上讲,医学只有方式、方法的不同。中、西医乃至其他一些医学,如藏医、蒙医等,都是基于对自然和人体的认识而建立的。当我们对疾病的认识更为深入的时候,这些医学均可找到结合点,互为所用,而不应有什么对立。在上述两个方面中,对医道的认识是最为基本也是最为迫切之事。说到医道,不少人又有两个误解,一是认为中医只讲经验,没有理论;二是认为中医的理论很玄,没有科学的依据。第一个误解不难解释,只须认真通读一下《内经》,即可消除。第二个误解却不容忽视。实际上,包括不少医家在内,谈到中医理论,就要使用诸如阴阳、五行一类的概念,不但使人觉得玄奥难懂,且使惯于使用“科学”思维的现代人感到格格不入。其实,所谓阴阳、五行只是传统中医的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说是他们对于自然认识的表述。当然,这不是说这一套术语就是丝毫不重要的,而是说我并不一定非要使用它们才能说清楚中医的道理,而别无表达方式。回到前边的比喻,顶尖的武林高手因为已经真正理解了武学的真谛,拈花摘叶,亦可伤人。术语就好比是武器,而医道才是核心。 在我看来,传统医学之医道的实质乃是对于自然观的把握。人是宇宙中的一物,在千百年来的进化过程中,与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因此,我们不可能脱离自然来理解人 ( 不能深刻地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西医的研究和发展也将陷入泥潭 ) 。且仅就此一方面而言,古人较之今人更有优势。今天我们的生活更加富足、更加方便,但也离自然更加遥远。我们营造了一个看似可以脱离自然、实际上是最终要受到大自然制约的小环境。其影响之一就是,我们对自然的感应能力大大减弱了。古人由于常与自然为友,获得了一套非常淳朴的自然观,而中医便是建立在这一套自然唯物观基础上的对人体内脏经络的病理演变的认识。 其实,不仅是中医,各种传统医学,无不建立在一套类似的自然观基础上。即使现代西医,也不能从根本上脱离这一观念。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我更希望把我理想中的医学称之为“自然医学”。它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医有共同的根源,但又超越了传统中医。首先,它要求从医道的高度理解疾病,既把人体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又从人体内脏经络的整体意义上对疾病加以全方位的考察,因此,它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归纳,更是根据身体的各种征象进行的综合分析;它的治疗方案也不是对前人成方的沿袭,而是建立在综合分析基础上的“综合治理”。其次,我们今天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较之古人甚至几十年前的人们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决定了我们的内在机制必然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些年来出现了不少新的疾病,如所谓“空调病”,便是这种新环境的产物。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治疗方案一定须做调整,绝不能简单地因袭成方,必须有所“变”;但这个“变”又是有依据的,其依据便是自然的基本运行和人体内脏经络的病理演变规律,这便是“通”。有通有变,则可大可久。 ——选自 《读书》 200801 期
个人分类: 中医|2608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8年的米兰(五):跟着导游走
热度 1 fqng1008 2012-2-27 09:28
2008年的米兰(五):跟着导游走
这一天,我们跟着导游走,游览了米兰古城堡、达芬奇广场、维多利亚二世拱廊、 斯卡拉歌剧院 、 “ 朱丽叶之家 ”。 1 长我1岁的于导是上海音乐学院1988年赴意大利留学生 2 前往古城堡经过 维托伊曼纽二世塑 像 3 古城堡露出了真容 4 门前的喷泉 5 拉开场景 6 从街道看过去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哪路神仙 16 维托伊曼纽二世是米兰的骄傲 17 横七竖八的电线破坏了英雄的神圣 18 19 米兰古城堡修建时仍保留年代更久的古罗马遗迹 20 21 米兰古城堡前的情人热吻 22 古城堡旁边的公园真是个休闲的好场所 23 他们只想晒太阳 24 晨练 26 27 教授与少女 28 我们也凑个热闹 29 站在达芬奇雕像下 30 达芬奇广场如此之小 31 恢宏的 斯卡拉歌剧 院 32 33 忘记了 斯卡拉歌剧 院陈列的这位名人的名字 34 设计师生前因抨击而自杀的作品,死后得到一致赞赏 35 36 37 跟朱丽叶合影 38 朱丽叶家的墙壁上,写满了年轻人对爱情好运的渴望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4337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8年的瑞士(七):漫步卢塞恩
热度 1 fqng1008 2012-2-27 08:19
2008年的瑞士(七):漫步卢塞恩
来到卢塞恩,是这次旅游的最后一站。虽说我们第二天要从苏黎世乘航班回国,但已经没有时间再到那里走马观花了。 卢塞恩 位于瑞士的中部,坐落在罗伊斯河出口同四州湖汇合处,被认为是瑞士最美丽、最理想的旅游城市 , 据说也是全世界 最为游客青睐的6座城市之一 。 卢塞恩市中心最引人注目的是斜跨在河面上的一座二百余米的木制长桥,这就是有名的 卡佩尔桥(又称 教堂桥)。它兴建于1333年,是一条盖有木屋顶的河上走廊,故又称“廊桥”。廊桥顶部每隔几米就有一幅彩画,每幅画的内容多系卢塞恩历史英雄人物的故事。桥头的一边水中伫立着一座用石头砌成的八角尖顶水塔。水塔十分坚固,它在13世纪先做过了望塔,后来曾被作为监狱,现在是行会会馆。它与廊桥色彩和谐,一个伫立、一个横跨在河面上,构成了奇妙的景致。据说,这是全瑞士少有的保存下来的中世纪古建筑 。 走过教堂桥,穿过商业区(不少人在那里买了手表、瑞士军刀等等物品)步行约10分钟就来到狮子石纪念碑。这座雕刻又被称为“卢塞恩垂危之狮”,它是在1792年为纪念在巴黎杜伊勒里宫战死在瑞士壮士而兴建,以天然岩石雕刻而成。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来到这里时,将它赞誉为“世界上最悲壮和最感人的石雕”。 当晚,我们下榻在四州湖旁一个忘记了名字的酒店,条件非常好。第二天一早, 同学 就约我一起沿着美丽的四州湖,来寻觅这美丽的春光。真是个好天气,我留下的这些图片不错吧 。 四州湖 湖长 22公里,宽3公里,周围连结着4个小城市。湖两侧里吉山和皮拉图斯山峰对峙,两岸有许多豪华的饭店、商店,附近山丘上有美观、庄严的双尖顶大教堂。远处山腰上建有各式各样的高山旅馆,自然与人工相谐调的城市建筑美妙绝伦。更远的地方还有雪山,它们与湖水、房屋、树木、船舶、日光一起,构成了 卢塞恩 2008年4月底的一个早晨 ...... 1 走往廊桥 2 啊,廊桥 3 背后的景色 4 夕阳西下的四州湖 5 旁边的街景 6 对岸的山景 7 换个角度看看 8 还是街景 9 和它留个影 10 这一边 11 雪山下 12 我也挤进去 13 四州湖,夕阳西下 14 合影一次再走 15 卢塞恩为纪念瑞士的法国军团覆灭而雕刻的“垂死的狮子” 16 拉近镜头 17 到此一游 18 第二天清晨,同学约我一起为美丽的四州湖拍照 19 背后的山城 20 对面的雪山 21 身后的海滨 22 还是对面 23 太阳升起来了 24 湖中小屋 25 太阳照耀下 26 沐浴在阳光里 27 再来一次 28 与山并存 29 朝阳下 30 31 32 33 34 朝阳下的雪山、树木和湖水 35 太阳更高了 36 37 38 小船点点 39 40 41 美丽的四州湖 42 下榻卢塞恩五星级酒店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716 次阅读|2 个评论
2008年的瑞士(六):真实的因特拉肯
热度 4 fqng1008 2012-2-25 11:13
2008年的瑞士(六):真实的因特拉肯
到过因特拉肯,我才发现与深圳东部华侨城的因特拉肯大相径庭,也许深圳的只是因特拉肯的一个局部剪影,也许它就只是借用了一个名称。 瑞士 中部城镇因特拉肯(Interlaken,又译烟特勒根、茵特拉根),是 少女峰 山脚下的一个著名的度假胜地,以一年四季风景醉人著称。作为前往少女峰的重要门户之一,拉丁文的原意即是“两湖之间”,因为它位于图恩湖及 布里恩茨湖 之间,又名湖间镇,是一个标准因观光而兴起的小镇。这里有许多 中世纪 的建筑(十一至十四世纪)和堡垒(建于1750年)等。   在 维多利亚时代 ,它已是向往湖光山色的人士所倾心的一个城镇了。踱步走过贯穿镇上的阿勒河的桥,便是建于1279年的 古镇 翁特赛恩,沿河步行则有自14世纪保留至今的教堂,以及于17世纪所兴建的市政厅可供欣赏留连。翁特赛恩堡,或简称为古堡建于1656年,是镇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何维克街(Hoheweg)的尽头是占地35英亩的霍依 玛特 大公园,草地为昔日修道院的庭园,现今则禁止兴建任何建物,以防止破坏这片美丽的景观。这个公园从前是 奥古斯丁 教派寺院的放牧之地附近的城堡 教堂 ,又称新教教堂。教堂旁的寺院在1745年被摧毁,却在旧址上建了城堡。 1 与深圳东部华侨城的因特拉肯大相径庭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此后是我们乘大巴沿两湖前往卢塞恩途中见到的景色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4079 次阅读|4 个评论
2008年的米兰(四):露天歌剧院与圣西罗体育场
fqng1008 2012-2-24 07:32
2008年的米兰(四):露天歌剧院与圣西罗体育场
建于公元1世纪,维罗纳古罗马露天剧场在规模上仅次于罗马斗兽场和坎帕诺圆形剧场,是全意大利保存得最完整的古罗马建筑之一,也是当今世界上定期举行演出的最大的露天歌剧院,可同时容纳两万名观众。 圣西罗球场是AC米兰的标志,曾经举办过无数次的世界级 足球赛事 ,它是世界最著名的 足球场 之一。AC米兰队成立于1899年12月16日,到1908年的3月9日,米兰队中的一部分会员从球队里分流出来组织 国际米兰队 ,由于米兰城内出现了两个俱乐部,一个名叫佩特罗·皮雷利的商人决定用他做生意赚来的钱为他喜欢的AC米兰队建立一个足球场(起名为圣西罗球场),以满足两个球队的需求,而自己也可以成为米兰城的英雄。圣西罗球场是根据米兰城西部的圣西罗区的名字而起,1926年9月19日正式使用,当时共容纳1万人观看比赛。在1939年,球场进行了局部的小范围改造整个体育场的周长延伸,观众人数也被增加到55000个。1956年,整个球场又一次全面扩大,所有的设施都进行了新的更换,1989年为了迎接1990年在意大利举行的 世界杯 ,球场得到更好的翻新,还建设了三个上层球迷包厢看台,在四个主看台里的其中的三个看台建设了11层阶梯的塔式俯瞰灯楼,并在球场的最顶层为球迷们建设玻璃纤维的透明屋顶,屋顶的面积和球迷的 座位 面积一样大。1995年俱乐部又用了50万英镑来改善球的排水和灌溉工程,球场可容纳85700个有座观众。 1 隔了两千年,古罗马的斗兽场变成露天歌剧院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两个世界著名球队的主场体育馆 14 可容纳8万观众的米兰体育场 15 米兰的两只球队支撑起了意大利足球的辉煌 16 米兰体育场的贵宾席 17 ac米兰的运动员休息室 18 AC米兰与国际米兰的队标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美国雕塑家根据达芬奇手稿制作的巨型奔马,从达芬奇广场搬到体育场附近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3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8年的瑞士(五):冰雪中的旋转餐厅
热度 1 fqng1008 2012-2-23 10:36
2008年的瑞士(五):冰雪中的旋转餐厅
雪朗峰,不仅因为拥有阿尔卑斯山最长的空中索道及险峻雪坡,更是因为这里是007系列影片《女王的秘密使命》、《铁金刚勇破雪山堡》中詹姆斯•邦德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的拍摄外景地而 闻名于世 。当你登上海拔2970米的雪朗峰观景台,坐在旋转餐厅一边欣赏 窗外的 冰雪世界,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餐点,不得不感叹瑞士人追求新奇的大胆构思。 雪朗峰位于瑞士因特拉肯市正南处的阿尔卑斯山群之中,在少女峰旁,主峰海拔2970米。登雪朗峰的主要途径是缆车,但是完全不同于我们以往印象中的缆车,这是一种大到可以容纳80人的大玻璃箱子,以很快的速度向山上移动。雪朗峰顶的360度旋转全景餐厅是世界上第一个建在山顶的旋转餐厅,可容纳420名客人。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用餐的同时尽揽群峰美景,并且每转一段都会有一个图示清晰的铁牌告诉你在这个角度你所面对的都是哪几座山峰和它们的海拔。 乘缆车上雪朗峰的过程的确让人心驰神往,从Stechelberg出发,要搭乘4种不同型式的缆车才能到达山顶观景台;先从海拔867米的Stechelberg,坐到1368米的Gimmelwald,再到Mürren、Birg换车,缆车换车的过程中,会不断体验真正的鸟瞰的感觉,我们没时间,没衣服,没体力爬山,只能隔着缆车玻璃拍摄美景。不过,隔着缆车玻璃拍的照片也是很美很壮观的,不是吗?   从1638米的Mürren到2677米的Birg是最惊险的一段,不到10分钟的时间,海拔高度一下拉高1千米,上升过程中不断有人惊呼窗外的美景,也不断体验着失重的飘飘然。 缆车到达的终点是海拔2970米的雪朗峰观景台,007剧情拍摄的地方,也就是旋转餐厅Piz Gloria之所在。雪朗峰四周有无数座雄伟的山峰,极目远眺就能看到也在这片群山之中的Eiger(3970m)、Mnch(4099m)与少女峰(Jungfraujoch,4158m)。雪峰上的气象瞬息即变,我们一会看到的太阳,一会又是云雾遮天。那天的运气不是很好,看看,留下来的照片可以作证。   听说,游客还可以选择乘坐缆车上山,徒步下山,节省了体力,又可以在返途慢慢欣赏美景。其中上山、下山有一条非常经典的徒步线路,全程需5小时,沿途的Gimmelwald和Muerren都是非常漂亮的自然村落,村子里有古朴的木制房子,如果天气晴好,落日低垂在天边,四周的群峰似乎触手可及,你会以为自己进入了天堂。 1 山上白雪茫茫 2 山下一片草绿 3 以下是等缆车时的照片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乘上缆车,下面是上山时的照片 17 18 19 20 21 半山腰有个小镇 22 23 24 到达观景台,下面是在观景台上拍的照片 25 山顶旋转餐厅外的观景台白雪皑皑 26 白雪皑皑的山顶旋转餐厅内热气腾腾 27 玻璃门内得脱下外衣 28 旋转中...... 29 30 31 32 开始下山了( 以下是下山时的照片)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缆车即将落地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3030 次阅读|1 个评论
2008年的瑞士(四):夜宿洛伊克巴德
热度 3 fqng1008 2012-2-22 09:13
2008年的瑞士(四):夜宿洛伊克巴德
洛伊克巴德是瑞士最大的温泉疗养地,位于塔米纳山脚,每天有3900万升温泉水流入本地。历史上如歌德、莫泊桑、马克·吐温、大仲马、毕加索、柯南·道尔等,很多名人都到过这里,使得这个小城赫赫有名。   小镇中心小广场边有一个小井盖,上面标注着年代,是当年罗马人来到洛伊克巴德发现的第一眼温泉。阿尔卑斯山的盖米山口是当年外界进入洛伊克巴德的唯一通道,导游绘声绘色地跟我们记起当初罗马人发现温泉的经历...... 在这个冰雪世界里泡温泉,仿佛是在体验一场冰与火的交融;住宿在这个 冰与火交 融的世界里,能够享受更多的与众不同。 1 酒店门前的美人鱼 2 放下行李,老同学就钻进楼下的温泉泳池 3 看见窗台的我,他让赶快下去 4 我也泳一把 5 去吃晚餐的路上 6 云雾中的教堂 7 这些木屋都是宾馆 8 木屋还有后面的教堂 9 背靠雪山 10清晨,这个小镇 11 换个视野 12常伴雪山 13云雾缭绕 14 冰火交融 15 清晰与迷茫 16 冰山云雾 17 18 依然有草绿 19 再把镜头转向上面 20啊,满山雪松 21 好清新的小镇 22 独立清晨(隆冬还是阳春) 23 雪松,不屈的生命 24 春夏秋冬 25 又一家 26 又是教堂 27 挂国旗的旅馆 28 俯瞰 29 雾锁冰山 30 陈旧的木屋 31 屋上有山 32 再见了,洛伊克巴德 33赶上第一班高山列车 34驶入长长的汽车列车 35坐在火车上的汽车上欣赏风景 36 童话世界 37 画的长廊 38 我们到站了,等待过往的汽车排成了长队 39 大巴经历的 山镇 40 继续赶路 41 前往雪朗峰的途中 42 43 44 45 46 47 48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4854 次阅读|6 个评论
2008年的米兰(三):多摩大教堂
热度 2 fqng1008 2012-2-21 15:45
2008年的米兰(三):多摩大教堂
多摩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 哥特式 建筑,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规模雄踞世界第二,是仅次于 梵蒂冈 的 圣彼得教堂 ,也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教堂之一。它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它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的中心,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 大教堂坐落于 米兰 市中心的 大教堂广场 ,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多摩大教堂在宗教界的地位极其重要,著名的《 米兰赦令 》就从这里颁布,使得基督教合法化,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在这里, 达芬奇 、 布拉曼特 曾为他画过无数设计草稿。多摩大教堂也是世界上雕塑最多的建筑和尖塔最多的建筑,被誉为大理石山。多摩大教堂也是米兰总教区的主教堂,米兰教区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区。 米兰大教堂不仅仅是一个教堂,一栋建筑,他更是米兰的精神象征和标志,也是世界建筑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在教堂之顶,可欣赏2245尊大理石雕像,那种精雕细琢的工艺衬托出浓厚文化艺术色彩的意大利气质。 我们参观的那天,正值米兰的自由日集会,各路人马从放射形的街道里涌出来,把大教堂广场挤得满满的,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中国文革时的激情。在广告栏和人们举着的宣传画里,可以看到毛泽东的头像,说明他的影响确实是世界性的。作为一个领袖、一面旗帜,他仍然在这个他离开后的世界里发挥着作用...... 1 哥特式的米兰大教堂是欧洲最著名的三大教堂之一 2 3 4 5 6 7 在教堂之顶可欣赏2245尊大理石雕像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教堂前的广场上,民众正在进行自由日集会 32 米兰的自由日集会,左派的宣传画中,看到毛泽东的图象 33 意大利某党派为某提案征求签字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4452 次阅读|4 个评论
2008年的瑞士(三):经洛桑到蒙特勒
热度 6 fqng1008 2012-2-20 08:33
2008年的瑞士(三):经洛桑到蒙特勒
第二天,我们从日内瓦出发,经洛桑到蒙特勒,住在美丽的湖滨酒店。虽然,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领略了瑞士这个花园国家的富庶,但已经不由得你不滋长耳濡目染的“小资情调”。   洛桑是一个古都,位于 日内瓦 湖畔,弗隆河和卢夫河从市内穿流而过,有着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氛。 欧洲 许多著名文学家如 伏尔泰 、 拜伦 、卢梭、 雨果 、 狄更斯 曾先后在此居住过,故有“国际文化城”之称。市内有十二世纪建造的哥特式天主大教堂,被誉为瑞士最精美的建筑。市郊有建于十四世纪初的奇隆堡,内有武器库、钟楼、吊桥等古迹。依山濒湖,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游览和疗养地,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以及欧洲癌病研究中心均设于此。   洛桑是一座山城,层层叠叠的美丽房屋,沿着湖岸向上伸展,有点儿似香港的石板街,在日内瓦湖与 阿尔卑斯山 的烘托下,洛桑城充满法国式的浪漫。并且你只要看看遍布整个城市的葡萄园,就会知道这里也是个生产葡萄酒的地方。以洛桑为分界,从这里到日内瓦被称为拉克特地区,到对面的埃格勒被称为沃州地区,拉沃地区的葡萄酒质量非常好。从日内瓦延伸过来的平缓的斜坡,过了洛桑就变成了切人湖面的很陡的山坡。这种地形的变化给这里的景观平添了几分壮观,也给葡萄增加了几分滋润。   如果将洛桑分为两个区域:湖边的奥奇及山腰上的旧城,很快就能分辨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风味:前者是一种悠闲的、现代的、讲究生活品味的气质,后者是一种怀旧的、古老的、散发历史内涵的韵味。而且你将惊奇的发现,这个老调新韵弹得很和谐的城市,居然保留了中古教堂的守夜人报时声,夜半听来格外有味道!   浪漫的爵士之都蒙特勒,是一个田园诗般的 小城镇 ,被称为“瑞士的里维埃拉”。带着一种天然的浪漫,坐落在烟波浩淼的日内瓦湖畔,湖光山色之间,散布着教堂和星星点点的民宅。沿着湖畔漫步,沿途有浅滩和小码头,到处都是私人游艇和豪华住宅。附近著名的 西庸城堡 已成为蒙特勒的名片,当年拜伦的名篇《西庸的囚徒》让蒙特勒名扬天下。 海明威 、 卓别林 、芭芭拉·亨德瑞克等大牌明星都曾在这个温馨抒情的小城居住过。 1 2 3 奥林匹克中心 4 5 奥林匹克中心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做的宣传 6 体育结束战争(奥林匹克公园内)? 7 洛桑的城堡式酒店 8 洛桑的花钟分秒不停 9 美丽的日内瓦湖畔镶嵌着几十个大小城市 10 就住在这个湖滨酒店 11 清洗一下,到楼下转转(我们住在5楼) 12 走走看看 13 14 15 花园城市 16 17 18 雪山下的水城 19 20 记不得是那位音乐人的纪念雕塑 21 夕阳下 22 悠闲的孩子们 23 湖景与对面的雪山相映生辉 24 25 我也进入画中 26 难以脱身 27 回到阳台上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林中之屋 36 清晨湖畔 37 酒店的窗下景色 38 在阳台上看去 39 40 坐落在日内瓦湖畔的蒙特勒 41 汽车窗外的景色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5542 次阅读|9 个评论
2008年的瑞士(二):日内瓦一天
热度 2 fqng1008 2012-2-19 18:21
2008年的瑞士(二):日内瓦一天
  日内瓦是 瑞士 境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是瑞士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城市是 苏黎世 ),位于 西欧 最大的湖泊 莱芒湖 畔(又称 日内瓦湖 ),法拉山和 阿尔卑斯山 近在眼前。 其南、东、西三面都与 法国 接壤,自古是 兵家必争之地 。从地图上看,日内瓦从瑞士的版图上突出来,中间最狭窄的地方只有4公里,许多地方的土地都是和法国所共有的,克万特兰国际机场的一半也是属于法国的。静静的 罗纳河 穿城而过,湖与河的汇合处,由数座桥梁连接着南北两岸的 老城 和新城。 日内瓦是一个国际性城市,有人戏称“日内瓦不属于瑞士”,主要是这里集中了像 联合国 日内瓦总部、 国际红十字 会等国际机构。这里是世界各国游客云集的地方,为了弥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里有许多 地中海 各国过来工作的人。从历史上看,自从 加尔文宗教改革 以来,日内瓦成了反对旧体制的人避难的场所。在对革新思想非常宽容的日内瓦人中间产生了 卢梭 ,而 伏尔泰 、 拜伦 ,还有列宁等人,为了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也曾来到日内瓦。因此,这个国际城市是在500多年的孕育中产生的。 日内瓦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包括联合国欧洲总部、世界卫生组织、 国际劳工组织 、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国际电讯联盟、世界气象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和诸国会议同盟。日内瓦还有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国际标准化组织 、世界教会协会、 互联网 虚拟图书馆、 世界经济论坛 、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和国际爱滋病协会。而且,日内瓦是 国际联盟 的所在地(1920年-1946年解散),最初在Wilson宫,然后搬进其后一直作为联合国所在地的万国宫。 1 道路两旁就像连成一片的巨大公园 2 日内瓦湖边 3 湖边草坪 4 5 闲适的女孩们 6 7 广东代表 8 闲适一把 9 10 11 12 13 遇到同行(南丁格尔) 14 15 万国宫前 16 这个大椅子为什么缺一条腿 17 18 19 20 忘记了他们的名字和事迹 21 22 23 24 25 整个一个大公园 26 国际红十字会总部 27 局长与少女 28 卢梭岛上矗立着我最崇拜的思想家卢梭 29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对法国革命产生过巨大影响 30 2008年欧洲杯即将在瑞士和奥地利举行 31 清晨,大家还没有起床 32 日内瓦大学 33 日内瓦大学前新教运动的四大精神领袖 34 日内瓦的美丽花钟从不停息一分一秒 35 日内瓦的同性恋铜像 36 湖边少女 37 38 39 世界卫生组织办公楼 40 世界卫生组织办公楼里的万国旗 41 世界卫生组织办公楼后的塑像 42 我的别墅? 43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5220 次阅读|4 个评论
圣诞节之夜游览Christmas village(2008年)(二)
黄安年 2011-12-19 08:56
圣诞节之夜游览Christmas village(2008年)(二)
圣诞节之夜游览 Christmas village ( 2008 年)(二)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2 月 18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在美国的不少州都有 Christmas village ,集中展现了世俗化的圣诞文化,在圣诞节前后来这里的游客剧增。这里的照片(一) 26 张,(二)19 张 , 集中反映了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 Koziar ‘ s Christmas village 的圣诞之夜夜景。照片拍摄于 2008 年 12 月 25 日晚 。 William M. Koziar, the creator of Christmas Village, began decorating his home and property in 1948 for the pleasure he and his wife, Grace, and their four children derived from the unusual display. People appreciated and applauded the beauty of the Koziar home and began to refer to it as the "Christmas House." Mr. Koziar added new and unique items and lighted displays to the original layout each year. He began decorating the lake, walkways, trees, fences, and buildings, as well as continually adding to the barn and house. By popular demand visitors were granted access to the premises for a closer look. Thus, Koziar's "Christmas House" became known as Koziar's "Christmas Village." http://www.koziarschristmasvillage.com/static/history.html ****************** Christmas village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 search This article does not cite any references or sources . Please help improve this article by adding citations to reliable sources . Unsourced material may be challenged and removed . (January 2011) For the seasonal attraction near Reading, Pennsylvania, see Koziar's Christmas Village .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Christmas market . A Department 56 New England Series village display. A Christmas village (or putz ) is a decorative, miniature-scale village often set up during the Christmas season. These villages are rooted in the elaborate Christmas traditions of the Pennsylvania Dutch . Mass-produced cardboard Christmas villages became popular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early and mid-20th century, while porcelain versions (especially those created by the company Department 56 ) became popular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 century. Origins The tradition of decorative Christmas villages is rooted in the holiday traditions of the Pennsylvania Dutch . In early-colonial American Moravian hom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vity scene , or putz, at the base of a Christmas tree was a very common holiday activity. The term was derived from the German verb putzen , which means "to clean" or "to decorate." These nativity scenes soon became very elaborate, and often included sawdust or fine dirt spread to represent roads leading to the manger; stones and fresh moss to represent grottos or caves; and sticks and branches to represent miniature trees. These details were in addition to the carved wooden figures that represented the Holy Family , animals, shepherds, and other traditional nativity figures. A Christmas village set atop a table Although initially placed beneath the Christmas tree, by the early 19th century a family's "putz" might have also been found on the fireplace mantel, side tables, and other prominent places within the home. These expanded scenes might include other stories from the Bible . The story of Noah's Ark , an especially popular subject for a putz, could result in the arranging of several hundred carved animals wending their way towards the ark. By the mid-19th century, more secular figures and scene elements were being added to the putz. In many homes, the putz took more time and energy than the decoration of the family Christmas tree. Separate areas were developed with different themes; spreading outward from the Nativity scene were other farms or village scenes, which had a way of growing larger and more elaborate every year. Eventually, toy trains were added to these miniature worlds. Mass production A Department 56 Christmas village After World War II , several Japanese companies started mass-producing cardboard or paper houses, churches, and other buildings. These small buildings usually had holes in the back or the bottom through which Christmas lights were placed to provide illumination. The buildings had tiny colored cellophane windows and were decorated with mica-dusted roofs to give the appearance of snow. Since these buildings were made of inexpensive material and were widely available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 they became a very popular Christmas decoration. Modern villages A modern Christmas Village In the 1970s, ceramic or porcelain Christmas villages were introduced and started to gain popularity. Department 56 was one of the first companies to make these buildings and remains the most well-known. Other companies, such as Lemax , have also produced similar villages, and there are numerous other brands sold. Drugstores and dollar stores now often carry much smaller buildings, which are typically not as well-painted. Unpainted buildings are also sometimes available at craft stores. Like many other Christmas traditions, the notion of a village to celebrate a holiday has spread to other holidays, with a few companies making Halloween and Easter villag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ristmas_village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28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圣诞节之夜游览Christmas village(2008年)(一)
黄安年 2011-12-19 08:35
圣诞节之夜游览Christmas village(2008年)(一)
圣诞节之夜游览 Christmas village ( 2008 年)(一)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2 月 18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在美国的不少州都有 Christmas village ,集中展现了世俗化的圣诞文化,在圣诞节前后来这里的游客剧增。这里的照片(一) 26 张,(二)19 张 , 集中反映了位于宾夕法尼亚州的 Koziar ‘ s Christmas village 的圣诞之夜夜景。照片拍摄于 2008 年 12 月 25 日晚 。 William M. Koziar, the creator of Christmas Village, began decorating his home and property in 1948 for the pleasure he and his wife, Grace, and their four children derived from the unusual display. People appreciated and applauded the beauty of the Koziar home and began to refer to it as the "Christmas House." Mr. Koziar added new and unique items and lighted displays to the original layout each year. He began decorating the lake, walkways, trees, fences, and buildings, as well as continually adding to the barn and house. By popular demand visitors were granted access to the premises for a closer look. Thus, Koziar's "Christmas House" became known as Koziar's "Christmas Village." http://www.koziarschristmasvillage.com/static/history.html ****************** Christmas village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Jump to: navigation , search This article does not cite any references or sources . Please help improve this article by adding citations to reliable sources . Unsourced material may be challenged and removed . (January 2011) For the seasonal attraction near Reading, Pennsylvania, see Koziar's Christmas Village .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Christmas market . A Department 56 New England Series village display. A Christmas village (or putz ) is a decorative, miniature-scale village often set up during the Christmas season. These villages are rooted in the elaborate Christmas traditions of the Pennsylvania Dutch . Mass-produced cardboard Christmas villages became popular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early and mid-20th century, while porcelain versions (especially those created by the company Department 56 ) became popular in the later part of the century. Origins The tradition of decorative Christmas villages is rooted in the holiday traditions of the Pennsylvania Dutch . In early-colonial American Moravian hom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vity scene , or putz, at the base of a Christmas tree was a very common holiday activity. The term was derived from the German verb putzen , which means "to clean" or "to decorate." These nativity scenes soon became very elaborate, and often included sawdust or fine dirt spread to represent roads leading to the manger; stones and fresh moss to represent grottos or caves; and sticks and branches to represent miniature trees. These details were in addition to the carved wooden figures that represented the Holy Family , animals, shepherds, and other traditional nativity figures. A Christmas village set atop a table Although initially placed beneath the Christmas tree, by the early 19th century a family's "putz" might have also been found on the fireplace mantel, side tables, and other prominent places within the home. These expanded scenes might include other stories from the Bible . The story of Noah's Ark , an especially popular subject for a putz, could result in the arranging of several hundred carved animals wending their way towards the ark. By the mid-19th century, more secular figures and scene elements were being added to the putz. In many homes, the putz took more time and energy than the decoration of the family Christmas tree. Separate areas were developed with different themes; spreading outward from the Nativity scene were other farms or village scenes, which had a way of growing larger and more elaborate every year. Eventually, toy trains were added to these miniature worlds. Mass production A Department 56 Christmas village After World War II , several Japanese companies started mass-producing cardboard or paper houses, churches, and other buildings. These small buildings usually had holes in the back or the bottom through which Christmas lights were placed to provide illumination. The buildings had tiny colored cellophane windows and were decorated with mica-dusted roofs to give the appearance of snow. Since these buildings were made of inexpensive material and were widely available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 they became a very popular Christmas decoration. Modern villages A modern Christmas Village In the 1970s, ceramic or porcelain Christmas villages were introduced and started to gain popularity. Department 56 was one of the first companies to make these buildings and remains the most well-known. Other companies, such as Lemax , have also produced similar villages, and there are numerous other brands sold. Drugstores and dollar stores now often carry much smaller buildings, which are typically not as well-painted. Unpainted buildings are also sometimes available at craft stores. Like many other Christmas traditions, the notion of a village to celebrate a holiday has spread to other holidays, with a few companies making Halloween and Easter villag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Christmas_village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09-11)|385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2008年“核心期刊”论文被引比例更低?
热度 4 zhpd55 2011-4-3 20:21
为什么2008年“核心期刊”论文被引比例更低?
2010年核心期刊论文被引不足总数的8% 的博文,引起几位热心浏览者的关注,认为被引需要时间,特别是发表后2-3年可能是被引的高峰期,谈论当年引用意义不大或者根本没有意义,其实期刊的评价指标中就有一项指标是即年指标,即年指标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做这样的统计,是看到人大复印资料中心公布的2010年统计结果,其中有些根本就不是“核心期刊”,但是被复印转载了,难道核心期刊的就一定100%被复印转载吗?这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将评价期刊整体的指标推广到评价该期刊发表的每一篇论文,这种推广是否科学,值得我们思考。就像一谈到SCI论文,就认为是世界顶级水平的,这种认识有其片面性,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也分三六九等。就是同一种期刊发表的论文,甚至在同一期期刊发表的所有论文,被引频次不可能完全相同。汤姆逊路透公司预言诺贝尔奖候选者,不是看看某个作者在影响因子高的核心期刊期刊发表多少篇论文,而是以论文发表之后有没有人引用,以引用频次的多少进行遴选,这种方法屡屡命中的结果表明,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指标体系至关重要。再如,按照我们的观点,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根本不可能获得 2010年的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茨奖,因为他关于“庞加莱猜想的证明”的论文就不是在正式学术期刊发表的,而是在美国一个预印本论文网站( http://arxiv.org/ )上公开的,而类似的研究结 果,发表在SCI收录期刊—— The Asia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的长篇巨著(300多页)的2位作者,没有获得菲尔茨奖,而且 佩雷尔曼还获得了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 Clay Mathematics Institute )千禧年100万美元的大奖! 有人建议看看2008年核心期刊论文的被引情况,利用清明节放假休息,进行了类似的检索统计,结果比预先想想的更差,2008年CNKI收录核心期刊论文577753篇,但是截止2011年4月3日,曾经被引用过一次以上的论文只有4873篇,发表后2年来,被引用在10次或者以上的论文不足130篇,充其量仅仅有万分之2.2,竟然有99%的2年无人引用,详细统计结果见表1.下图是2008年核心期刊论文 下载频次与引用频次之间的关系(500篇)。 表 1 2008 年核心期刊被引情况 Cited Times Papers Ratio/% 127 0.022 9 26 0.005 8 60 0.01 7 74 0.013 6 99 0.017 5 152 0.026 4 291 0.05 3 448 0.078 2 1052 0.182 1 2544 0.44 0 572880 99.157 Total 577753 100.000 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上述结果,但是CNKI的显示的确就是如此。如何评价核心期刊?如何评价学术论文?如何看待引用情况?我们目前的评价体系是否科学、合理?是以核心期刊或者SCI发表的多少进行量化,还是结合被引频次等其他指标进行综合考量?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如果没有人引用,核心期刊与同类普通期刊还有什么差别呢?
个人分类: 新观察|358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