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水族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兰青蛙,寿星鱼和海马
热度 3 kd652 2014-12-4 07:24
现在各地陆续建了一些水族馆,在大连老虎滩和星海公园就各有一个,展示的水生动物大抵相同,只是表演的节目花样不同而已. 前几天参观了别处的一水族馆,看到了一些罕见动物. 兰青蛙: 寿星鱼 海马 动物的 名字系观众随口说出,有这方面专家还请纠正。 P5138806.AVI
个人分类: 摄影|3051 次阅读|4 个评论
拐到一个小子
snoopylj 2012-4-13 02:57
昨晚泡沫横飞,竟让小K下定决心,老板很诧异“你怎么灌的迷汤?” 好歹是水族馆的水妹,当然有那么点实力啦~~ (咳咳,馆长是老板) 不过,昨天真是没有夸张,没有吹水,只是实事求是地讲了下经历~~ 当然,我们的经历,都是绚丽多姿,让人深叹世界无奇不有,人生充满神奇的~~ 当然,我承认我表达能力比较优良,真实地还原了事情的美好和精彩~~ 不过,作为一个形象大大滴良好滴师姐,我真的,真的没有灌迷汤~~以后,迟早,小K会感激我的~~哪怕有个万一,我也,毕业了,跑了~~嘿嘿 说到这,心虚滴回忆了一下,再次确认偶昨晚木有夸张其事,咳咳,而且偶真的真的有提醒过小K,进门之后,有一项素质是必备滴,那就是,不河蟹点说,得“耐CAO”,咳咳,师门一醒世名言,就是“女娃娃当男娃娃用,男娃娃当牲口用”~~24小时内,回忆偏倚还是比较小滴,赶紧立下存照,以后有个青瓜豆腐,偶坚决抵死不认~~~啦啦啦 不过,想起来,进门的男娃娃,都是高个子帅哥,而且,都是个性好,能力强,英语佳(虽然老板一直强调只是巧合加缘分,但,经常性滴巧合往往被视作规律),再加上“三大严师”的衔头,也难怪偶们学校木有几个男娃娃人敢报啦~~ anyway 拐到一个小子了,终于不用担心师门成了娘子军,老板说,阴阳是要协调滴,到我这里失调的应及时纠正,永不再犯~~ CL也可以安心了,不用整日里地奋臂疾呼“来一小子吧!!”,而且当牲口使也总算有伴了~~(而且,重点是,老板说,弟弟没他阳光,我跟他说,弟弟没他帅,把那家伙得瑟得几乎不顾形象叉腰当街大笑) 师妹们也可以得瑟了,上面下面都是养眼的帅哥,而且家规一条是互相爱护,她们,终于摆脱我这被当成男娃娃来使的悲催命运,可以享受公主级滴被呵护滴人生鸟~~~ 据说,偶们家规改为“女娃娃是要保护滴,男娃娃是要干活滴” 偶疑惑滴问,咋偶那时木有听说过这肥事捏? 老板深表遗憾滴说,当年只有你在身边,其他娃娃都不在~~(言下之意是,性别什么的都是浮云浮云~~) CL很恳切滴深情望着我,道“按偶们山东滴说法 ,师姐你这叫皮实”(我用目光凌迟他~~) (这丫的私下跟老板说幸好我没拍拖,不然当年没人干活了,结果,老板一下将他拍飞,然后用恨铁不成钢滴表情怒视我) 话说,现在CL这小子也忒淡定了点,弟弟才刚定下来,脸都还没记熟,就开始无牙滴涎着脸,YY即将到来的妹妹~~这里郑重滴带上N支笔,笔视他~~ 总之形势一片大好,撒花,撒花
29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李光耀:新加坡为何实行双语政策
whyhoo 2011-12-4 19:19
本文是建国总理李光耀在他的新书《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推介礼上的演讲   人们问我,为什么要撰写这本我认为是我最重要的书。原因很简单:我认为双语政策是新加坡成功故事的基石。新加坡并不一直是今天这个样子:因为新加坡人普遍使用英语,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到这都可以觉得很自在。我开始担任新加坡总理时,国人大多数不会讲英语。他们使用方言、马来语、淡米尔语和其他语言,像是水族馆里不同种类的鱼,看似在一起但却是分隔开来的。各族群彼此孤立,不相往来。我把让他们真正和有意义地交往,当成我的任务。   没有几个国家尝试实行使用两种完全不同和没有关联的语言的双语政策。英文是北欧语言,而华文却是单音节、声调、没有拼音及象形或表意的。   我们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结合?   英语自英国殖民地时代便是新加坡的工作语言,法律和所有官方纪录,包括出生和死亡证书,都是使用英文。其次,新加坡是个多元种族社会,英语不会让任何族群如华人、马来人和其他人处于劣势。所有人都必须学习世界上大多数人使用的英语,作为第一或第二语言。对新加坡华人来说,他们必须努力保留母语来维持认同感,尤其是在越来越多家庭使用英语的情况下。在1980年,每10个小一生中便有1个来自以使用英语为主的家庭。这个比例在2010年时增加到每10个中便有6个。   我的外祖母先把我送到靠近我家的一间华文学校,那只是间木制和亚答屋,是中年华文教师的家。他口操带严重方言口音的语言,不是华语。我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我请求妈妈让我离开,然后到如切台的俊源学校就读。然而,我还是不明白教师在讲解什么。我的同学几乎都不会讲英语。我说服妈妈让我转到英校。我进入德乐小学,从小一到小六,在那里上了6年课。我那时并不知道,年纪小的时候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你可以学习一种、两种或更多种语言。遗憾的是,我在成年时才学习华文。   在1955年的大选,我在丹戎巴葛区竞选。对手挑战我用华语同他辩论。我当然拒绝用我完全不能讲的语言来进行辩论。他的用意是让大多数讲方言和华语的民众知道我不谙华语。当时,讲英语的人不多。我开始学习华语,却发现只有小部分就读于华校的人使用华语,他们离开学校后往往便重新使用方言。福建话是当时最多华人明白的方言。   慢慢的,家长看到英文源流学校的毕业生获得更好的工作。越来越多家长把孩子送到英校。在1956创立的南洋大学是为了吸收华校毕业生。结果,它的收生自然逐渐减少。它接受了成绩欠佳但仍然毕业的学生,但他们得到的学位却没有什么市场价值。 保留南大已经没有意义   当华文小学和中学已转而使用英文时,保留“南大”或南洋大学来提供华文高等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报读南大的学生的素质急速下降,但大学却让他们毕业。我征询了毕业于南大的国会议员的意见,包括庄日昆、何家良及其他人,问他们我应该怎样避免浪费这些年轻人的生命。他们要求我把南大改变成一个讲英语的环境。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长期以华语执教的教师,尽管有从美国大学考取的博士学位,已经丧失了英语能力。   我采取了实际的做法,让南大在新加坡大学的武吉知马校园提供联合课程。这让南大有了一个讲英语的环境,为两所大学最终合并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奠定了基础。对南大的师生来说,这都是个速成班。幸运的是,在多几年后,毕业的南大生有70%。在毕业时被问及他们要南大或新大的学位时,绝大多数选择新大学位。这反映了市场当时如何看待南大学位。   我们于1983年12月宣布,所有学校到1987年都会用英语为主要教学媒介语。在多元种族的新加坡,英语必须是我们的共同和主要用语,是无可避免的。我们从英国继承的法律都是用英文书写的。所有的官方纪录,如地契、出生和死亡证书及其他文件都是如此。英语很可能成为世界主要用语,及所有国家的第一、第二语言,因为他比华文更容易学。华文是所有语言中最困难的,因为它包含了象形、表意及声调,又没有拼音。   尽管当时关闭南大和把教学媒介语改为英语不受欢迎,新加坡家长和学生却逐渐的得出双语教育政策对他们更有利的结论。英文让我们同世界连接,而华文则让我们同讲华语的中国、台湾、香港和在美国、欧洲和全世界的海外华人连接。   另一方面,同英校生比较,我对华校生所表现的纪律和对生活的目标印象深刻。我最难忘的记忆之一,是华侨中学学生于1956年10月,在我的左翼亲共产主义积极分子的领导下静坐罢课,抗议学生领袖被捕和华侨和中正中学被关闭。这些华校生在学校里扎营。看了学生在华侨中学静坐罢课的场面后,我经过新加坡大学于杜尼安路的学生宿舍,就在华侨中学的转角处。这是强烈的对照。我看到学生——受英文教育的学生在玩乐。他们在欢笑和吹哨子,认为华校生同警察的冲突是个大笑话。我心里想,如果新加坡学生都同宿舍里的一样,新加坡将失败。我当时立誓要改变这样的情况。   因此,当华校转用英语为主要媒介语时,我决定挽救出色的华文学校。华校教导学生为双语、有纪律和自信心的学生。我把最好的华校变成特选学校。慢慢的,英文源流学校如莱佛士书院、维多利亚和其他学校,也能够有效地教导他们的学生双语。我们统一了整个制度;但在过程中,也保留了旧华校的一些价值观和美德。   一些研究显示,孩子学习另外一种语言的最好时期是出生后的头几年。理想的情况,是父母在孩子年幼时,以母语和英语同他们交谈:一个用英语,另一个用母语。这样,孩子便会习惯于在家里听到英语和母语。这会辅助学校的教学,孩子长大后也能有效地使用双语。不管学习母语和英语有多困难,只要孩子开始得早,从幼稚园一年级甚至是幼儿班,到了小六他们便能使用双语,为将来的生活奠定稳固基础。   然而,我担心因为越来越多家长在家里用英语同孩子沟通,母语的流利程度,尤其是华语,会减低。为了鼓励年轻人掌握双语,我建议为一个我希望最终可以超过1亿元的双语基金筹款。基金将带头倡导教导孩子母语和英语的计划,特别是在学前时期,目标是让他们掌握听和讲这两种语言的能力。   我会把今天推介的这本新书售卖所得的200万元加上1000万元,总共1200万元拿来设立这个新的基金。黄志达(远东机构总裁)和王明星(旅店置业总裁)已分别答应慷慨捐出500万元和200万元投入这个基金。蔡天宝和邱德拔基金也承诺各捐出100万元。总理(李显龙)将捐出10万元,我的其他两个孩子显扬和玮玲各捐出5万元。蔡天宝会找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以及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以及他的其他朋友捐款。我希望那些关注孩子的将来以及孩子学习母语能力的人也都能慷慨解囊。 原文见 http://www.zaobao.com/special/hotspot/pages1/hotspot111129e.shtml
1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游之田纳西水族馆(Tennessee Aquarium)
热度 1 ywan 2011-3-29 10:53
美国游之田纳西水族馆(Tennessee Aquarium)
Tripadvisor.com 网站显示,田纳西水族馆是去年全美国游客满意率最高的水族馆。而这个水族馆正好在 Chattanooga 市中心和 Lookout Mountain 的山脚下,于是,我们一家人在离开田纳西之前去参观了一下。因为我从小生活在海边,来美国后又参观过很多水族馆,多是大同小异;往往是观众“熙熙攘攘”,展品“琳琅满目”,精品少重点不突出,一般看完后所得新意甚微。所以,很难想象得出水族馆可以办到多么突出的水平,让人特别满意。不过,这次觉得还是不虚此行,这个水族馆的确有点儿特色。 从整个布局来看,田纳西水族馆没有追求大而全,而是小而精。整个馆区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淡水馆,一个是海洋馆,还有一个 IMAX 电影院。我们从淡水馆开始看起,进馆后先被引入地下一层,原来这是各种海马的全方位展览,像是新安置的。从地下一层出来后,又被引入一个长长的自动扶梯,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该馆的顶层温室。迎面是鸟语花香。同时,一帘瀑布从这里顺流而下,成群的各种鳟鱼在里边悠闲畅游。还有水獭,蛇,蜥蜴等动物怡然自得、各尽其趣。而后,我们沿着既定的通道,开始在馆中逐级绕圈下行,沿途除了可以看到田纳西河从上游到下游的不同水生物,也可以同时看到河水从激流到静流的不同水层的生物群。而前面在馆顶温室看到的瀑布潺潺原来就是模拟的田纳西河源头的情景,整体看来,颇具新意,令人回味不尽。 瀑布下面的水潭 田纳西河的湿地 淡水馆里,对我印象最深的是鲟鱼和蟒蛇部分展区。馆员将一些人工养殖的鲟鱼放养在水池里,游客能了解到鲟鱼是一种濒临灭绝的活化石鱼种并且可以用手去抚摸以加强认识。原来,最正宗的鱼子酱就是从里海和黑海的鲟鱼身上取得的。这也是导致鲟鱼在这两个地方濒临灭绝的原因之一了。鲟鱼池旁边,一个女馆员坐在那里抱着一条蟒蛇,感兴趣的游客,尤其是小朋友,可以去摸以培养勇敢精神。据介绍,这条蟒蛇每三个星期才吃一次饭 :“ 一条小老鼠”。 摸一摸鲟鱼 海洋馆展出的物种相对比较少,没有我们在休斯敦和亚特兰大看到的多。不过,在海洋馆的顶层温室里有一个很有特色的蝴蝶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蝴蝶在花丛和树丛中飞来飞去。还有一个育蝶室。透过玻璃,游客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种各样的蝶蛹正在孵化,刚孵化出来的蝴蝶也在里面。有些蝶蛹极其美丽。 蝴蝶馆里的一只蝴蝶 正在孵化的蝶蛹 为了弥补展出物种的不足,海洋馆在现有物种展示上“临场发挥”动静结合,独具匠心。比如,它专门设有一个玻璃馆,展示了各种玻璃制成的贝壳艺术品。甚至还有录像显示这些玻璃贝壳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还有一个龟壳馆,展示海龟贝壳跟大教堂的设计有何仿生学的关系等等。 龟壳与大教堂的穹顶设计 玻璃吹出的贝壳艺术品 一个介绍中国山泉的展橱
个人分类: 美国旅游|6505 次阅读|1 个评论
Monterey 水族馆(2)海底的秘密花园
SmileyCat 2010-10-8 15:40
海底的礁石上长满了各色海胆,像陆地上盛开的花儿;鱼儿们像鸟儿在这些花中穿行。 一条海龙 面目狰狞的鱼在飘逸如羽毛笔一般的海葵下走过 在海边,时常可以捡到这种叫sand dollars的圆形贝壳儿。不过在这儿是活的Sand Dollars. 两只浑身是刺儿的螃蟹 这些柔软的触角随着水流不断飘动的海葵和海星,让我想起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画中要化掉的钟表。这张就叫达利的世界吧。 在珊瑚之间穿行的鱼。 上一篇: 美丽 的水母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6741 次阅读|10 个评论
Monterey 水族馆(1)美丽的水母
SmileyCat 2010-10-5 09:22
  李学宽老师的 怎么 拍出清晰的照片 讲了在光线暗淡的情况下可以靠用大ISO设置来拍到清晰的照片。我在几年前去加州Monterey湾的水族馆玩时,正好用大ISO在黑暗背景下拍了一些,现在拿出来分享,给李老师当一回助教吧。:) Monterey 湾水族馆收集了很多活的海洋生物。为了模拟海底的环境,它们都放在光线暗淡的水族箱里展示。游人们参观时,就像在一个海底隧道里穿行,不时从大大小小的窗口可以窥探一眼海底五颜六色的奇妙世界。不过,要想在这种黑暗的环境下照相就很困难。如果用闪光灯,水族箱的玻璃反光会在照片上留下一个大白圈儿,并把你自己的影子照出来。如果只是简单的用最大光圈儿,需要的曝光时间还是很长。除非您有本事叫那些鱼呀水母什么的定住几秒钟不动给您摆姿势,您是无法拍到清晰的照片的。对一般的傻瓜相机,这种情况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时候就是发挥大ISO的威力的时候了。我这些照片都用到了我的相机的极限ISO值1600,没有用闪光灯。(嗬嗬,我只有入门水平的相机,没有李老师那么专业的家伙)。 敦煌飞天 这张让我想起星球大战里的外星飞船 这张就更像外星飞船了吧?连飞船上透过舷窗的点点灯光都清晰可见。 这些该不是外星人了吧? 还有这种奇妙的水母,不知道那亮晶晶的光是它自己发出来的,还是反射 。 再来张优雅的飞天 这张不稀奇,很多去过Monterey水族馆的人都不会忘记在那间四周都是有这种水母(和镜子)构成的海底世界--那些水母在优美的音乐里翩翩起舞,让人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水母跟它们一起飞来飞去。 下一篇: 海底 的秘密花园
个人分类: 动物朋友|5721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2: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