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质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有還是沒有?鎮坪虎與曹操墓“确认”的再思考
LEOLAND 2010-6-17 19:35
曲津華 前一段有兩個事關科學的事曾經引起關注,概括說就是鎮坪無虎和曹操有墓。因結論皆出自強勢方面,而不是學界,讓人們不得不有所思量。 陝西鎮坪之無虎,似可相信,也就是說基本可信。因為有野外調查,而行使野外調查權的不大可能是发号施令的那些人,所以比較靠谱。但也要有點保留,說不定哪一天真有一個幾個野生華南虎跳將出來,惹了事端,也好有個迴旋的空間。這件事就此放下。 對河南安陽的曹操墓,筆者一直不認同官方的肯定性結論。有前面两篇博文為證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5992 和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6840 ,而至今仍堅持此見。今再拾此話題,非僅為近日國家考古學會原理事長徐苹芳老先生的同樣觀點所鼓舞,而是一直有這個題目在博客草稿紙上,等著鋪陳。當然,對老先生之反對曹操墓的認定與筆者的觀點有共鳴也甚感欣慰,卻也深知,咱與人家是有著不甚相同的理由的。因為,人家是行內,咱是行外;人家用的專業知識,咱用的是人間常識。 但把話說回來,行內並不一定是內行,行外也並不肯定是外行。對曹操墓認定這件事,有些行內人士就很不像內行,而相當不少的普通民眾就堪稱內行。 參與其事的有些行內人士,有著天然的話語優勢,卻沒有用好其話語權,他們在事實不清的情境下就匆忙斷言,就匆忙認定,唯恐自己會很快不久于人世。其手段之拙劣,其集假話大國之假話高手之手段大成,以至於拼命鼓吹,不計後果,而且對質疑聲音一律斥之為外行(打個比方,天很晴強勢方非說要下雨,公眾稍有質疑就被其斥為非氣象專家。這,是什麽道理?這,是科學發展觀嗎?)。這種態度,如何能讓公眾服氣?退一萬步講,即使那裡真的是曹操高陵,也被他們的氣急敗壞給糟蹋了不少含金量。 如此草率的程序,如此拙劣的態度,想不讓公眾生疑都難。真是想不通,怎麼會讓這麼一撥人弄這麼大的事呢?其實也可以解釋得通,因為上峰需要這個曹操墓。如此,現場幹活的就都是早已圈定為聽話的、帶著志在必得心態的人;而對那些冷靜、科學、客觀的業內人,好辦得很,封殺就是,不准介入這件事!我們可以想象得到,即使有一些人不小心混入了事先就認定是曹操墓的現場隊伍,而他們又碰巧還有點科學良心,那他們會有多大的質疑空間?假話大環境又能給它們多大的正義空間? 好吧,掌握了話語權的有關方面,你們說什麽就是什麽吧,你們自己玩吧。行外人都看出了你們的諸多破腚,看將來時間和實踐如何檢驗你們! 也許,你們根本就不怕未來被糾錯,因為即使現在被痛捉黑手也毫無懼怕,死不認錯。這樣的實例實在已經不少了。嗚呼! 2010-06-17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2652 次阅读|1 个评论
气候变化的另一面——学术期刊文章
jjun 2010-6-9 21:28
气候变化的另一面 谨慎地看待 CO 2 和全球变暖 汪建君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福建厦门 361005 ) 摘要 哥本哈根会议后气候谈判即将重新开始,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将继续面对巨大碳排放压力。 IPCC 为主流的科学界的观点认为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以 CO 2 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并导致气候异常事件频发。尽管 IPCC 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人类污染排放上起了积极正面的作用,但国际学术界对 IPCC 为主流的 CO 2 导致全球变暖的理论从数据到理论一直存在诸多质疑。质疑者指出历史时期已有高于 400ppm 的 CO 2 浓度值;冰芯的数据由于其本身性质、采样、保持和分析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并不能和现代大气直接相比; H 2 O 的温室效应百倍于 CO 2 ,如果将其等同于 CO 2 考虑,引起的增温效应不可估量;对于近百年来温度持续上升、海平面上升、海冰融化等现象和主要原因存在巨大争议;太阳活动在历史时期和当前都是地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而不是 CO 2 。 IPCC 并未就这些质疑提供合理的解释。本研究综述了当前对 IPCC 的由 CO 2 引起全球变暖观点的主要质疑,希望可以辩证地看待气候变化,谨慎考虑 CO 2 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从而对将来气候变化做出更全面的评估,采取更正确的应对政策。 关键词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 CO 2 ;温室效应;质疑 The other side of climate changes A second opinion on CO 2 and global warming WANG Jianjun (The thi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Xiamen 361005, China ) Abstract :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continued after Copenhagen and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 have tremendous pressure of reduction of carbon emission. IPCC claimed that most of the observed increase in global average temperatures since the mid-20th century is very likely due to the observed increase in 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s. Although IPCC played a great positive role in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reductio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society has questioned the so-call anthropogenic warming from experimental data to theoretical models. The skeptic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have been higher atom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even larger than 400ppm) in the earth history befor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Many uncertainties occurred i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ice cores, and also in process of sampling, storing and analysis of ice core, so the bubble in the ice core was not comparable to the modern atmosphere. The greenhouse effect of water vapor is hounded times stronger than that of CO 2 . The disputes in the increase temperature of last century, the rise of sea level and glacier melting are still unsettled. The main driver of past and present climate changes is solar, not CO 2 . IPCC do not provide reasonable responses for these debates. Here we review the main concerns on the anthropogenic warming, and provide a second opinion for the climate changes debate. We need to be more cautious on the role of CO 2 in climate changes, and made a mor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n climate changes, and more correct policies on it. Key Words : Climate changes; global warming; CO 2 ; Greenhouse effect; debate 0 引言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后,全球气候变化再度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以 IPCC 为主流的科学界的观点认为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以 CO 2 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并导致气候异常事件频发。以人为温室气体排放为核心的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国际社会、科技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而成为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议题 。 温室气体可吸收地球表面、大气本身相同气体和云所发射出的长波红外辐射,将热量捕获于地面 对流层系统之内,这被称为 自然温室效应 。通常认为大气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是 CO 2 。由于人类大规模的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的 CO 2 ,大气中 CO 2 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 292ppm 升至当今的 386ppm ,超过南极冰芯几十万年来的 CO 2 记录的最高值 280ppm 。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CO 2 等温室气体的累积导致了近年来温度持续上升,是全球变暖观点的重要基础。大气 CO 2 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 280ppm 升至 450550ppm 后,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将上升 2℃3℃ ;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物种灭绝,极端天气事件频率增加、全球粮食短缺、水资源供应不足、地区冲突增加等。世界各主要国家必须立即采取各种行动,降低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 。 但工业革命前的 CO 2 浓度是否从未超过 292ppm ?冰芯所提供的 CO 2 记录足够可信吗?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CO 2 是百年来地球温度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吗?近百年来的升温是否高于过去千年的温度?海平面上升是否和气候冷暖相关?冰川融化对海平面的贡献到底是多少?实际上整个学术界对 CO 2 等温室气体引起的全球变暖,及全球变暖引发的严重后果质疑不断。 Zbigniew Jaworowski 早在 1992 年已撰长文对冰芯里 CO 2 数据质量进行有力质疑 ,此后他陆续写了多篇文章指出 IPCC 的数据和观点缺乏支持 ;由 S. Fred Singer 发起组织的 The Nongovernmental Internation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NIPCC) 于 2008 年发表他们对 IPCC 报告的第一次评议 , 2009 年 NIPCC 再次综合了来自 14 个国家 35 位研究者对 IPCC 报告的评议,认为人类活动不是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 ; 2007 年 BBC 拍摄了《 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 》,多位反对全球变暖的科学家从各自学科探讨了气候变化的诱因,指出人类活动不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此外有很多科学家和组织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与 IPCC 不同的观点。在我国也有一些科学家怀疑气候变化的真正原因,如丁仲礼等人曾质疑 CO 2 对温度的敏感性以及温度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提出应该谨慎地对气候变化进行判断 。兼听则明,相对于全球变暖,我们对全球变暖的质疑的研究和了解都十分有限,本文将综述学术界对 CO 2 引起全球变暖的主要质疑观点,希望能够提供全球变化提供更为全面的资料和思考。 1 关于工业革命前 CO 2 的浓度 IPCC 认为在工业革命前的几十万年内 CO 2 浓度未超过 292ppm 主要是基于南北极冰芯气泡恢复的 CO 2 浓度和 Callendar 的 1938 年至 1958 年之间的研究结果。 Callendar 对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部分 CO 2 数据进行评估,认为十九世纪 CO 2 浓度为 292ppm , 1956 年 CO 2 浓度为 325ppm ,同时 1880 年至 1935 年由于化石燃烧全球温度上升了 0.33℃ 。但 Fonselius 等人的分析指出十九世纪 CO 2 的浓度范围为 250 至 550ppm ,平均浓度为 335ppm , Slocum 指出 Callendar 的研究倾向性地选择在十九世纪平均值低于 292ppm 的数据,及二十世纪中高于 317ppm 的数值(图 1 )。 Beck 对 1812 年至 1960 年间全球 90,000 个 CO 2 测量数据进行采样地点,分析方法,数据可靠性进行细致的分析后,绘制了 1812 年至 1960 年北半球 CO 2 变化的曲线(图 1 ),认为在 1825 年, 1857 年和 1940 年时 CO 2 浓度已经相当高,在 1825 年和 1940 年 CO 2 浓度都高于 400ppm 。 Beck 的数据显示在 1927 年至 1944 年的 27 年间大气 CO 2 浓度从 312ppm 升至 415ppm ,而在 1957 年至 2007 年的 50 年间大气 CO 2 浓度从从 315ppm 升至 385ppm ,所以当下的 CO 2 升幅并非史无前例 。 图 1 工业革命前 CO 2 的浓度 A. Callendar 选取了 19 世纪较低的测量值(圈内为 Callendar 采用的测量值) ; B. Beck 利用可靠的 CO 2 测量值恢复的 1812 年至 1960 年 CO 2 北半球浓度曲线 工业革命前 CO 2 浓度低于 290ppm 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南极冰芯气泡中的 CO 2 浓度(图 2 )。多个南极冰芯的记录表明几十万年来大气中 CO 2 的浓度并和冰芯里的古温度记录保持了极好的一致性,以 11 万年为周期,最高值为 280ppm 。当前 CO 2 的浓度远高于过去几十万年来的大气 CO 2 浓度。 图 2 左图 IPCC WG12007 年报告中所引用的过去 65 万年来的温室气体浓度 ,右图南极 Dome C 冰芯气泡中 CO 2 浓度和温度的曲线, CO 2 利用干法提取分析得到,在 180ppm 和 280ppm 之间波动,温度利用 H 的同位素 D 得到,在 -8 至 4℃ 波动 将冰芯气泡中 CO 2 浓度和现代大气 CO 2 浓度直接进行比较,是建立在冰芯需精确地保存了历史时期的大气各种成分,这些成分未和外界发生任何交换的假设上。 冰芯是固相、液相和气相三相共存的复杂体系,自从冰芯研究开始,就有研究者在评估冰芯作为古 CO 2 记录的可靠性。从当初的新降的雪到形成冰芯,到冰芯的采集和保存,到最后的分析,这其间,冰芯中气泡的成分是否和原来保持了一致?有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冰芯立的 CO 2 的分析结果可以和当前大气中的 CO 2 浓度进行直接对比? Zbigniew Jaworowski 于 1992 年综述了各种研究和数据,指出在冰芯采集、保存和分析过程中有二十多种物理和化学过程可改变冰芯中气泡的成分 。 Jaworowski 指出 CO 2 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N 2 的 73 倍, O 2 的 26 倍,冰芯中液态水的存在使得的 CO 2 低于实际大气中的浓度 。大部分的冰芯采集于南北极低温地区,年均温度低于 0℃ ,但采样温度必须高于 +100℃ ,整个采样过程中前后的温差达到 100℃ 。冰雪中各种主要离子,酸类组分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在 -21℃ 至 -1℃ 时会重新分配 。冰芯的半径会随着时间和温度变化:冰芯刚由冰盖中取出时,由于地表压力比深层减小,其半径会稍变大,随后在保存过程中会由于升华而减少,曾有报道在 -20℃ 下保持 16 年后冰芯体积可减少 30% 。冰芯采集时,由于打钻过程中仪器施加的压力、震动、能量,深层冰芯取出后所受压力剧烈减小等各种因素,冰芯内部产生冰裂缝(图 3 ),最高可达冰芯 10% 的体积 ,毫无疑问地冰芯中的气泡和外界气体通过冰裂缝发生了交换。采样过程中因仪器本身的金属构成( Cu 、 Zn )和钻探液的复杂组成 ( 钻探液由航空油 TS-1 和其他一些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调节密度和抗冻的有机溶剂构成 ) 会给冰芯带来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 。钻探液的有机成分可能溶解更多的 CO 2 ,而钻探液本身含有的有机物在气象色谱分析时,会被当作甲烷检测 。冰芯气泡中的氧同位素 ,氩同位素 也和冰芯本身或者外界大气发生了交换。 Loosli 指出所有的冰雪的 39 Ar ,都被现代大气( ambient air )污染 ,并利用 85 Kr (仅由核反应器和爆炸产生)估算 36% 的现代大气混入到保存了 8-13 年的冰芯中。 图 3 一段冰芯及冰裂缝示意图,可以看到不少气泡已为冰裂缝打开 Jaworowski 列举了自 1956 年来南极和格陵兰冰芯气泡中 CO 2 浓度的数据,这些冰芯的年代为几百年到 16 万年前, CO 2 数据在 155 到 7400ppm 之间波动;但在 1985 年后 ,公开的冰芯 CO 2 数据倾向性变小,大于 300ppm 的 CO 2 数据极少出现,而这些数据大部分都是采用干法提取得到的。以 Neftel 对 Byrd 冰芯的研究为例, 1982 年在 Nature 的研究报道在 400 米的深度 CO 2 浓度超过 400ppm ,但在 1988 年的 nature 文章中则未报道这个高值 。而冰芯气泡中的 CO 2 的分析方法分为干法和湿法提取,干法提取和湿法提取 15 分钟所得浓度相差不多,湿法提取 7 个小时所得的 CO 2 浓度是湿法提取 15 分钟的 1.5 至 4.5 倍,后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浓度大约低于真实浓度的一半 。 1992 年之后随着对全球变暖的逐步关注,陆续有冰芯学家和大气学家对冰雪及其气泡所提供的 CO 2 、各种离子和同位素数据质量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 Severinghaus 等人的研究指出,由于表层冰雪(表面下 5-15m )的温度梯度,各种气体(包括惰性气体)及其同位素在其中也显示出梯度分布,重的气体倾向于向更冷的温度区富集 。在高纯气体和液体分析方面富有经验的化学家 Hurd 也指出由于气体在冰芯表面的吸附解吸附作用、 Knudsen 扩散,冰芯气泡中的气体数据需谨慎对待;并且 8,000 年前的冰芯大约埋藏于 200m 之下,其压力为 20 个大气压, 420,000 年前的冰芯的深度为 3,300m ,压力为 320 个大气压,巨大的压力都会使得冰芯气泡气体的浓度变化小于实际大气的浓度变化 。各种研究表明冰芯并不是十分理想的古气候介质,对于冰芯气泡所提供的数据在定年、分析方法、误差、保存、污染等多方面质疑使得我们需更为谨慎地对待冰芯数据。冰芯的研究亟需更好的采样、分析方法,以及更为科学的数据解读。 实际上对于全球 CO 2 浓度本底观测站 Mauna Loa 提供的 CO 2 浓度的数据,也有研究者质疑,尽管 Mauna Loa 里人类活动区域较远,但其所处夏威夷岛上的 Mauna Loa 火山是地球上最大最为活跃的火山之一,并不是理想的 CO 2 监测地点 。并且 Mauna Loa 采用非光谱测定的仪器利用 CO 2 的红外吸收来测定 CO 2 浓度,有研究者质疑 CH 4 , CO 等和水蒸气等其他有红外吸收的温室气体都可能对检测结果有影响,使得结果偏大 。 不管是十九世纪实测的 CO 2 数据还是冰芯里 CO 2 浓度都不能有力的说明工业革命前 CO 2 浓度低于 290ppm ,现在大气的 CO 2 浓度为地史时期来前所未有的高值。确认当前 CO 2 是否是地史时期的最高值,是人类活动是否影响全球气候,导致全球变暖的关键,但这一观点仍有待证实。 2 关于 CO 2 温室效应的悖论 CO 2 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其可以吸收一定波段的红外辐射,从而导致地球温度上升,这是温室气体最为重要的特性。温室气体的红外辐射效应和温室气体的浓度基本上是正比关系。但 H 2 O 实际上才是空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 H 2 O 的红外吸收波段是 CO 2 的三倍,空气中水的含量是 CO 2 的 33 倍左右,因此其温室效应是 CO 2 的 100 倍 。空气中水含量一天可以变化 2 倍,而 CO 2 每年增加 2ppm , 20 年引起 1℃ 左右的增温。如果将温室效应理论同样用于 H 2 O ,水的含量以一天在 1% 至 3% 之间波动计算,那么水的温室效应每天可以造成 50,000℃ 的变化( http://www.nov55.com/wat.html )。 再者 CO 2 导致全球变暖的假说认为冰期和间冰期 CO 2 和温度的变化保持了相当好的一致性,如图 2 所示:以南极 Dome C 冰芯为例, CO 2 在几十万年的冰期和间冰期中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为 180ppm 和 280ppm ,全球温度在 -8℃ 和 4℃ 之间变化, CO 2 增加 100ppm 导致地球增温 12℃ ;但从 1900 年到 2006 年, CO 2 从 290ppm 增加到 380ppm ,增加了 90ppm ,但只引起了 0.5℃ 内的温度变化 ,而 IPCC 的预测是从工业革命前的 280ppm 升至 450550ppm 后,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将上升 2℃3℃ ,与过去几十万年的变化不符。 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每年 最新的估计是 8.6Gt ,人类活动每年增加 1% 左右的碳排放。大气含碳总量为 780Gt ,表层海洋含碳总量 1000Gt ,植被土壤等含碳 2000Gt ,地壳和深海含碳 38,000 Gt 。海洋和大气每年交换 90Gt 碳,植被和大气每年交换 100Gt 碳,海洋生物和海洋之间 50Gt 碳,表层海洋和深海及地壳交换碳 40Gt 。 海气每年交换的碳即相当于人类活动产生的 CO 2 的 10 倍左右 。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碳库,但 CO 2 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温度每升高一度,溶解度下降约 4% ,当海水温度从 15 度升至 20 度时,水的 CO2 溶解度会下降 20% 左右 ,当海水温度持续上升时,海洋释放 CO 2 ,成为 CO 2 的一个巨大来源,而 IPCC 并未将此计算在内 。客观地说,碳循环作为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元素,研究的重要性无需赘述。碳循环可能对气候系统响应,并可能起一定的平衡作用,但很难说它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碳循环尤其是 CO 2 有多少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又能对整体气候趋势造成何种影响,仍需进一步的数据支持和更为严谨的讨论。 图4 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3 关于温度记录、海冰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暖的质疑者也在近百年来的温度是否高于过去千年,海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是否由于 CO2 上升造成等诸多问题上也持有与 IPCC 不同观点。 IPCC 在 2001 年的报告中引用 Mann 等人 1998 年的研究,认为近认为过去 1000 年来温度相对稳定,近百年的温度升高,高于过去一千年的温度,这条温度曲线被称为 Hockey Stick (曲棍球线),这条曲线未记录历史时期有名的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并且这条曲线在 2007 年的报告中并未继续使用 。 McIntyre and McKitrick 的研究表明古气候记录显示当前的温度并未超出距今约 3,500-6,000 年前的全新世大暖期,也未高于距今 900-1,000 年的中世纪暖期,公元 1300-1900 年为小冰期,而 1900 年之后气候逐渐转暖是由于气候的自然循环还是人类活动造成,尚无定论 。 1900 年后观测表明温度上升,更确切地说, 20 世纪 20 年代至 40 年代是一个明显的升温阶段,但这段时间内化石燃料未大量使用,因此这段时间的升温和人类活动无关 ,此后气温开始下降,持续至 70 年代中, 40 年代至 70 年代的 CO 2 持续上升,全球变暖的观点无法解释。因此 20 世纪的升温准确的说和人类活动相关的只是 80 年代至今 30 年左右的时间。而 NASA GISS , HADLEY , RSS MSU , UAH AMSU 四个数据库的数据都显示这段时间内,自 1998 年后无明显上升趋势 。此外还有研究者认为 1934 年温度是二十世纪最暖年份, 30 年代是 20 世纪最暖的十年 。全球温度观测站还受到城市热到效应影响,加利福尼亚 107 个气象站的数据显示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升温趋势明显大于偏远郊区 。而海洋表面温度,由于早期采用的是船体,温度探头深入海表几米以下,而近年来海表温度大量使用浮标测量,测的是海洋微表面温度,深度的差异给海表温度的变化趋势带来误差 。 图5 1880-2010年大气CO2和全球平均温度变化趋势 全球变暖引起山地冰川和南北极冰川的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化中引人关注的热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反过来,也可以说冰化三尺非一日之暖。对于山地冰川而言,决定其退缩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能量,主要表现为温度和降水。体积庞大的冰川对温度会有一定的迟滞效应,山地冰川由于其高度和纬度的不同,对温度变化的迟滞时间不同,全球 169 个冰川的数据表明冰川对温度变化的迟滞效应平均为 20 年左右,大部分的山地冰川在 1700-1825 年冰川面积扩大,自 1825 年开始有退缩趋势, 1825 年至 1906 年间山地冰川退缩近半,远早于化石燃料大规模的使用 。 对于全球所关注的南北极海冰融化,由于海冰 90% 的体积位于海面下,所以实际上是海水在融化海冰而不是大气在融化海冰。由于海洋的热容量为大气的 1000 倍以上,大气并不是海洋的热源,海洋主要热源为太阳和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Lamont-Doherty 地球观测实验室的 Charles Langmuir 提到他们在北极冰盖下 Gakkel Ridge 周边发现活火山,很可能是北极海冰融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 Singer and Avery 则认为在南极只有南极半岛在变暖,而其余 98% 的南极区域都在变冷 。 Zwally 的研究显示 1992 年至 2002 年之间格陵兰冰盖( Ice sheet )在边缘每年减少质量 42Gt ( Gt: gigaton 十亿吨) ,但在中心区域增厚 53Gt ,可使海平面降低 0.03mm ;在西南极冰盖每年减少 47Gt ,东南极冰盖增加 16Gt ,南极区域净减 31Gt ,对应海平面 0.08mm 的上升,所以三个冰盖对海平面的贡献为 0.05mm 的上升;同时观测还表明西南极冰架( Ice shelf )每年减少 95Gt ,但东南极冰架增加 142Gt (净增 +47Gt )。即使不考虑冰架 ice shelf 的增加, 0.05mm 并不足以支持由卫星观测到的海平面每年上升 2.8mm 。海冰的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需 1000 年能使海平面上升 5cm ,上升 1m 则需要两万年 。 此外 NIPCC 的报告还指出,任何原因的变暖,不管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变暖还是自然因素导致的变暖都会导致冰川融化,冰川融化并不能说明变暖的人类活动诱因 。尽管 IPCC 宣称当前变暖是由人类活动导致,但一直并未明确给出如何对变暖的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进行区分。 Singer 在 NIPCC 的决策者摘要中综述了对 IPCC 的海平面上升的质疑 。 IPCC 报告中海平面上升主要来自于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但显然热膨胀仅限于表层海水,底层海水由于长年低温不受影响。 84 个潮汐观测站长期的数据显示 1900 年来,不论气候是变暖还是变冷(包括 40 年代至 70 年代的降温时期),海平面稳定持续上升了近 18cm ,变暖的海洋会蒸发增多,导致极地雨雪增多,可能是海平面上升与温度无关的一个原因 。 IPCC1992 、 1995 、 2001 和 2007 年发布的四个报告中,评估海平面上升的最高值逐次下降,分别为每百年 367cm , 124 , 77 , 59cm 。末次间冰期 18,000 年以来海平面上升了近 120m ,最近百年来的海平面并没有加速上升 。有卫星数据近 20 年来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但也有研究者认为上个世纪下半叶海平面上升速度减缓,由于海平面的时空差异太大,也限制了对海平面的讨论 。更有研究者认为各地区海平面上升主要受板块上升或沉降影响,全球性的海平面评估本没有实际意义 。由于全球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和冰川融化存在巨大争议, IPCC 的结论需要更为坚实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4 太阳是地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 即使 CO 2 浓度比地史时期大气浓度记录高,且 CO 2 可拦截一定的红外辐射,戈尔将其比作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毯子,但这只是个毯子,并不是电热毯,自身不发生热量,它拦截的是太阳辐射,如果太阳活动减弱,太阳辐射降低,地球气候系统进入冰期, CO 2 能否挽回气候变化? 1999 年 Fischer 等人和 2003 年 Caillon 等人先后在 Science 上发表研究指出精确的冰芯记录表明 CO 2 和温度的变化有时间迟滞, CO 2 比温度的变化晚大约 600400 年或者 800200 年,地史时期气候系统温度下降后几百年内, CO 2 仍持续升高,研究者由此认为 CO 2 和气候的关系尚不明确 ;也就说在地史时期 CO 2 的升高并未阻挡气候的变冷,由此 CO 2 更可能是气候系统的一个响应,而并非驱动力。 把气候系统简化成一个物理系统,气温的上升,或者说气候的变暖应该有持续的外界能量支持。太阳是地史时期的地球气候变化的最为主要的驱动力,这是地球科学最为经典的理论之一,已为大量的研究证实。太阳活动的周期以 11 年为基本周期,由此衍生出 112 n 的各种气候变化周期。从日际变化到季节变化、到十年尺度到百年尺度、到千年尺度、到万年尺度,在各个时间尺度上,由于太阳活动强弱和日地距离的远近,地球的天气和气候系统亦跟随着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在地史时期,各种时间尺度的暖期和冰期交替循环,几十年、几百年、上万年甚至十万年尺度的升温都有可能随着太阳或者地球轨道的改变而被冰期打断。 虽然国际上全球变暖是主流观点,但仍有科学家根据太阳活动的强度、或者对地史时期气候周期的推算认为地球很可能会进入冰期 。刚结束的第 23 太阳活动周开始于 1995 年 8 月,在 2001 年达到最大值, NASA 认为这个周期会在 2006 年左右结束,然而一直到 2008 年,太阳表面仍保持平静,标志第 24 周开始的太阳黑子迟迟不肯出现,科学家不能确定新周期是否已经开始。 2008 年 8 月大约是自 1913 年来第一个没有太阳黑子的月份,同时太阳磁场强度也在降低 。有科学家将本次的太阳沉寂与 1645 年至 1715 年的 蒙德极小期 相比,当时太阳表面也几乎没有黑子活动。太阳活动的停顿导致太阳输出能量减少,对于地球来说影响巨大,当时的地球进入 小冰川期 ,气候寒冷,农作物严重减产,很多地方发生饥荒。在有人类活动以来的历史中,各种记录表明暖期适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发展昌盛,而冰期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以距今约 4,400 年的冷事件为例,全球气候从全新世大暖期向小冰期过度,在全球范围内,各地发生了大旱,洪涝,大的沙尘暴等事件,几乎造成了中国、埃及、印度、南北美洲、两河流域以及欧洲等全球性的文明消失或没落 。 冰芯和沉积物都有记录表明历史时期几十年内甚至几年内,气候可发生急遽变化 。当气候系统从一个稳态向另一个稳态过度的时候,极可能向钟摆一样,波动幅度增大,极端事件频发。太阳活动的强度改变会影响地球系统的热循环和水循环,如果太阳进入沉寂期,地球两极的冷空气势力增强,赤道的环流减弱,各个尺度的气候系统(大气环流)往赤道偏移;反之太阳活动剧烈,赤道暖流增强,赤道和极地温差减小,高纬环流减弱,各个气候系统往高纬偏移,由此太阳活动的变化造成各种尺度气候系统的迁移,又由于海洋、冰川、植被或者其他各种环境因素的不同响应和反馈,各个区域需重新适应新的气候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许是导致极端事件高发的一个原因。 5 结论 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能源枯竭和区域性环境恶化问题,都是人类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由于全球变暖的可能威胁,近年来全球在节能减排上达成共识,并为之付出巨大努力,但节能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是独立的问题。在世界各个国家在为气候和碳排放进行谈判之前, IPCC 及其支持者应该对质疑者的数据和观点提供合理的解释。不管气候的变化趋势如何,在其实际发生之前,任何预测都只是预测。决定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结合地球系统的各个气候因素不同的反馈共同影响控制地球气候系统。气候周期性的波动是十分正常的,气温会升高,会回落。碳氮硫循环等都是重要的地球生物化学循环,它们或者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及时或略为迟滞的响应,但它们是否会对地球气候系统产生影响,以及人类的能力是否能够影响整个地球的气候系统,需要更为有力的证据以及更为合理和精密的论证。在长期气候变化预测不确定的今天,我们应谨慎对待全球变化的理论,既要做好气候变暖的准备,也应做好气候变冷的准备。 主要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1 丁仲礼 , 段晓男 , 葛全胜 , 等 .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评估及中国长期排放权讨论 . 中国科学 , 2009, 39(12): 1659-1671. 2 丁仲礼 , 段晓男 , 葛全胜 , 等 . 2050 年大气 CO2 浓度控制 : 各国排放权计算 . 中国科学 , 2009, 39(8): 1009-1027. 3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7; p 996. 4 Jaworowski Z, Segalstad T V, Ono N. Do glaciers tell a true atmospheric CO2 story?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1992, 114: 227-284. 5 Jaworowski Z. CO2: The Greatest Scientific Scandal of Our Time. 21st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7, 34(11): 39-30. 6 Jaworowski Z. Sun Warms and Cools the Earth. NZCPR Research, 2008: 1-31. 7 Jaworowski Z. Solar Cycles, Not CO2, Determine Climate. 21st Centu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16(4): 52-65. 8 Singer S F Nature, not human activity, rules the climate: summary for policy makers of the report of the Nongovernmental Internation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 The Heartland Institute: Chicago , IL , 2008. 9 Idso C, Singer F S. Climate Change Reconsidered: 2009 Report of the Non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NIPCC). The Heartland Institute: Chicago, IL, 2009. 10 丁仲礼 , 傅伯杰 , 韩兴国 , 等 . 中国科学院 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关键科学问题 项目群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刊 , 2009, 24(1): 8-17. 11 施雅风 . 考虑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应全面掌握情况 谨慎推断结果 . 中国科学院院刊 , 2010, 25(2): 161-162. 12 汪品先 . 全球季风与气候的长期变化 . 中国科学院院刊 , 2010, 25(2): 163-164. 13 Callendar G S. The artificial pro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and its influence on climate. Quarterly J. Royal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38, 64: 223-240. 14 Callendar G S. On th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Tellus, 1958, 10: 243-248. 15 Fonselius S, Koroleff F, Warme K E. Carbon dioxide variations in the atmosphere. Tellus, 1956, 8: 176-183. 16 Slocum G. Has th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in the atmosphere chang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Month. Weather Rev. , 1955, October: 225-231. 17 Beck E G. 180 years of atmospheric CO 2 gas analysis by chemical methods. Energy Environment, 2007, 18(2): 259-282. 18 Kauffman J M. Climate Change Reexamined. Journal of Scientific Exploration, 2007, 21(4): 723-749. 19 Petit J R, Jouzel J, Raynaud D, et al.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history of the past 420,000 years from the Vostok ice core, Antarctica. Nature, 1999, 399(6735): 429-436. 20 Lthi D, Le Floch M, Bereiter B, et al. High-resolution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record 650,000800,000 years before present. Nature, 2008, 453(7193): 379-382. 21 WG1 I,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In Solomon, S.; Qin, D.; Manning, M., et al., E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United Kingdom and New York , NY , USA., 2007; p 73. 22 Jaworowski Z. Ancient atmosphere-validity of ice records.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1994, 1(3): 161-171. 23 Jaworowski Z, Hoff P, Lund W, et al. Radial migration of impurities in the glacier ice core ; Norweigian Polar Research Institue: 1990; p 71. 24 Ng A, Patterson C C. Natural concentrations of lead in ancient Arctic and Antarctic ice. Geochim. Cosmochim. Acta, 1981, 45(11): 21092121. 25 Gow A J. Relaxation of ice in deep drill cores from Antarctica , .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71, 76: 2533-2541. 26 Petit J R, Mourner L, Jouzel J, et al. Palaeoclimatological and chron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Vostok core dust record. Nature, 1990, 343: 56-58. 27 Stauffer B W, Berber W, Oeschger H, et al. Atmospheric CO2 history from ice core studies. Z. Gletscherkd. Glazialgeol, 1981, 17: 1-15. 28 Siegenthaler U, Friedli H, Loetschewr H, et al. Stable-isotope ratios and concentration of CO2 in air from polar ice cores. Annals of Glaciology, 1988, 10: 151-156. 29 Loosli H H. A dating method with 39Ar.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1983, 63: 51-62. 30 Narita H, Nakawo M. Structure of 413.5-m deep ice core obtained at Mizuho Station, Antarctica. Mem. Natl Inst. Polar Res, 1985, 39(Spec. Issue): 157-164. 31 Stauffer B, Oeschger H. Gaseous components in the atmosphere and the historic record revealed by ice cores. Annals of Glaciology, 1985, 7: 54-59. 32 Neftel A, Oeschger H, Schwander J, et al. Ice core sample measurements give atmospheric CO2 content during the past 40,000 yr. Nature, 1982, 295: 220-223. 33 Neftel A, Oeschger H, Staffelbach T, et al. C02 record in the Byrd ice core 50,000-5,000 years BP. Nature, 1988, 331(6157): 609-611. 34 Killawee J A, Fairchild I J, Tison J L, et al. Segregation of solutes and gases in experimental freezing of dilute solutions: Implications for natural glacial system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1998, 62(23-24): 3637-3655. 35 Hurd B. Analyses of CO2 and other atmospheric gases. AIG News, 2006, 86: 12-13. 36 Severinghaus J P, Grachev A, Battle M. Thermal fractionation of air in polar firn by seasonal temperature gradients. Geochem Geophys Geosyst, 2001, 2: 2000GC000146. 37 Kauffman J M. Water in the atmospher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04, B81(8): 1229-1230. 38 Lindzen R S, Climate Sensitivity of Radiative Perturbations: Physi cal Mechanisms and Their Validation. In Treut, L., Ed. Springer-Verlag: Berlin: , 1996; Vol. NATO ASI Series 134, pp 51-66. 39 Robinson A B, Robinson N E, Soon W.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increased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Journal of Amer ican Physi cians and Surgeons, 2007, 12(3): 79-90. 40 Partington J R. A textbook of inorganic chemistry. Macmillan: London , 1957, p65. 41 Singer S F, Avery D T. Unstoppable global warming: every 1,500 years. Rowman Littlefield: 2007. 42 McIntyre S, McKitrick R. Corrections to the Mann et. al.(1998) proxy data base and northern hemispheric average temperature series. Energy Environment, 2003, 14(6): 751-771. 43 Dahl-Jensen D, Mosegaard K, Gundestrup N, et al. Past temperatures directly from the Greenland ice sheet. Science, 1998, 282(5387): 268-271. 44 Keigwin L D. The little ice age and medieval warm period in the Sargasso Sea . Science, 1996, 274(5292): 1503-1508. 45 McLean J, Prejudiced authors, prejudiced findings. In Science Public Policy Institute: 2008; pp 1-18. 46 McIntyre S IPCC and Data Access. http://www.climateaudit.org/?p=640 47 Goodridge J. Comments on regional simulation of greenhouse warming including natural variability.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1996, 77: 3-4. 48 Oerlemans J. Extracting a climate signal from 169 glacier records. Science, 2005, 308(5722): 675-677. 49 Zwally H J, Giovinetto M B, Li J, et al. Mass changes of the Greenland and Antarctic ice sheets and shelves and contributions to sea-level rise. Journal of Glaciology, 2005, 51(175): 509-527. 50 Trupin A, Wahr J. Spectroscopic analysis of global tide gauge sea level data.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 1990, 100: 441-453. 51 Douglas B C, Sea level change in the era of the recording tide gauge. In Sea level rise: history and consequences , Douglas, B. C.; Kearnet, S.; Leatherman, Eds. Academic Press: London, 2001; pp 3764. 52 Toscano M A, Macintyre I G. Corrected western Atlantic sea-level curve for the last 11,000 years based on calibrated 14C dates from Acropora palmata framework and intertidal mangrove peat. Coral Reefs, 2003, 22(3): 257-270. 53 Caillon N, Severinghaus J P, Jouzel J, et al. Timing of atmospheric CO2 and Antarctic temperature changes across Termination III. Science, 2003, 299(5613): 1728-1731. 54 Fischer H, Wahlen M, Smith J, et al. Ice core records of atmospheric CO2 around the last three glacial terminations. Science, 1999, 283(5408): 1712-1714. 55 许靖华 . 太阳 , 气候 , 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 中国科学 , 1998, 28(4): 366-384. 56 Perry C A, Hsu K J. Geophysical, archa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evidence support a solar-output model for climate chang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0, 97(23): 12433-12438. 57 Abdussamatov H I. On long-term variations of the total irradiance and decrease of global temperature of the Earth after a maximum of 24 cycle of activity and irradiance. Bulletin of Crimea Observatory, 2006, 103: 122-127. 58 Wang J, Sun L, Xu L, et al. The impact of the abrupt climate change near 4,400 yr BP on the culture transition in Yuchisi, middle China and its global linkage. Weather, Climate and Society, 2010: Submitted. 59 Alley R B. Ice-core evidence of abrupt climate chang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2000, 97(4): 1331-1334.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质疑:“让领导先走”这句话有错吗?
热度 1 famingkuang 2010-5-31 07:57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领导者往往是一支队伍的主心骨,在危险的时候让领导先走无可厚非,而且这几千年来,大家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让领导先走和替X说话是一样的,只许大家那样去做,就是不能说出来,谁说出来了,谁就错了。 大家心知肚明让领导先走是必然的,是必须的,是非这样不可的,一是对领导的尊重,二是领导的社会价值显然比一名普通老百姓为高,为什么就不能让领导先走呢?而且你敢不让领导先走吗? 可以那样做,却不可以那样说,做者无罪,说者罪大恶极!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求的价值观念?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特色的民主?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在中国潜规则如此盛行的原因了你可以尽情的干,干什么都行,只要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不说! 可悲可叹呀!
个人分类: 博客风云|3573 次阅读|12 个评论
土豆也将被转基因,官员称没有危害
蒋高明 2010-2-11 22:16
蒋高明 上周末,笔者收到下面的采访函,来自环球时报的Andrew Tait,是个服务于中国媒体的外国记者。他是得知国际土豆中心将在中国北京设立办事处,推荐转基因土豆这个问题来采访笔者,并提出了下面的问题。我在电话里回答了他的问题。本人对于众多转基因食物包围我们,且在消费者不知情的做法是有不同看法的,对于疾控中心官员说转基因食品没有安全问题是持保留意见的;对于只依靠转基因手段提高粮食产量做法是不同意的。是不是这样,历史将会做出判断。 到底有多少转基因食物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了我们的餐桌?笔者不知道,我想这个数量可能很大。转基因专家可能会以此为理由,不是没有吃出问题来么?可见是安全的。但愿他们的意见是对的,我们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Prof. Jiang My name is Andrew Tait, I am the reporter with Global Times with whom you just spoke. As i mentioned on the phone, the International Potato Center, a world wid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looking into the potential and possible modification of potatoes, has opened a new regional office in Beijing, to help their research projects currently underway in the region. It is my understanding that their work is based on GM studies and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other development projects, to create stronger and faster growing varieties of potato. Based on that, i was hoping that you would have some comments to make, with regards this development. The relevant news link is here; http://www.potatopro.com/Lists/News/DispForm.aspx?ID=3406 Basically, my questions are; 1) Are you opposed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is kind of product in general, and specifically with Beijing at this time? If so, why? 2) A recent report suggests that China needs to increase it's food production by 100 million tonnes by 2020, to support its growing population. Without GM products, how can that be achieved, in your opinion? 3) Wu Yongning, of th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ays there are no studies that have proved GM foods to be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Does Green Peace have any information that he is wrong? Can you cite any particular studies which prove GM products are harmful? To be honest, i do not support GM food production, and i would like that to be the aspect from which i write this article, about the IPC opening. I truly hope you can provide me with as much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to enable me to do that. I do have a deadline though, so 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get back to me asap. Either by email, or by calling me on 13910300753 would be great. I appreciate your attention on this matter, and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back from you soon Sincerely Andrew Tait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2917 次阅读|2 个评论
就转基因作物问题答网友评论
热度 1 蒋高明 2010-2-10 20:08
蒋高明 笔者以普通生态学工作者身份,写了一些关于转基因作物的有关文章,旨在请教一些真正的内行,解答我们的疑惑。尽管笔者不才,但自大学起就是学生物,而且学的是植物,从事植物学研究也快30年了。这些年来又关注并研究农业问题,多少了解一些粮食生产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多少还是有些发言权的。尽管笔者所提出的问题可能很外行,像虫子都不吃,人能吃吗?这个问题在生物技术专家眼里,显然不是问题,否则如果不能吃,还研究它干什么?但世界上的事情就怕认真,如果这个不需要回答,那么紧跟着就会出现第二个问题,既然没有问题,为什么欧盟人不吃?日本人,韩国人也不吃,甚至连非洲人都拒绝转基因食物呢? 这样的问题还会有很多。我们搞生物技术的专家也许太忙了,也许觉得公众的这个问题太不值得回答,就保持沉默,或者出来教训你一通。这样的做法,显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为,在这个高新技术问题上,不光是笔者这样千千万万个愚笨的人不懂,就连当局高层领导,你让他说清转基因是什么,我想他们也是感到很困难的。因此,你不能不让人家提问题。国家花了这个多的钱,难道连问一个为什么都不行么?我了解的转基因重大专项研究,简直就跟研究核武器似的,如临大敌,研究内容保密,实验结果保密,甚至发表论文都不能标识课题名称,只能用代码。但我们不是研究核武器啊,是研究普通人每天都要吃的粮食啊。民以食为天,你总得人吃饭的人知道他吃的是什么东西吧。 网友Andrewsun的留言如下 : 我留意到您在《暸望》中表达的意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但是你所处的这个阵营在任由公众过度解读和培养阴谋论,以帮助处于弱势的你们,而不是让真相不多不少地为人所知。转基因植物技术,要看转的是什么基因。这次讨论主粮里的转基因,主要是利于增产的基因。因此,必须首先证明有效增产。然而美国经验表明增产并不显著。转基因主粮的风险,有针对人本身的风险,有针对环境的风险。基因的传播,是环境风险。人是把东西吃掉,不是跟东西杂交,因此不存在基因传播的风险。针对人的风险,其实是转基因产物因某基因的副作用新出现的其他特征带来的危险,这些危险已经有零星研究报道,但这些危险不是基因对人的传播传染。基于伦理反对转基因作物的,理由应该是其环境风险而不是针对人的风险。基于利益集团阴谋论反对转基因作物的,理由应该仅仅是利益的不公平输送。 我的答复如下: 欢迎您这种探讨的态度,不像一些人那样以生物技术专家自居,用教训人的口气说别人无知,科盲。那才是心虚的表现。关于转基因作物的风险,毕竟没有权威部门来说,他们只说好处,不说缺点,是不会让人服气的。因此,需要对公众进行科普。另外,面对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证据,不能视而不见,中国科学家要拿出自己的证据来,好或者不好,都不能隐瞒,这才是科学的态度。科学是不断前进的,问题肯定是越研究越多的。但绝对不能为了少数公司或者个人的利益,牺牲大众的利益,这是底线。毕竟中国不是美国,科学家花的是公家的钱,不是转基因生物公司的钱。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不说转基因唯一可取,还需要更多的专业进来。更关键的是,恢复耕地质量,调动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这才是硬道理。我们也希望转基因的东西吃起来没有问题,但越来越多的证据(尤其来自科学比较严谨的发达国家)暴露出来,我们还是吃起来不放心。要消除公众的这种不放心,就要经得起质疑,经得起科学数据检验。另外,公众有知情的权利,有选择的权利。之所以这次媒体对转基因作物发出很多质疑声音,就与农业部这次动作羞羞答答有关,不能干净利落有关。如果真是一项关乎国际民生的重大科学发现,为什么不奔走相告呢?也许担心公众知道了,会引起不必要的担心和麻烦,但不让他们知道就好吗?
个人分类: 精神历程|3617 次阅读|5 个评论
舊文新抄,聲震當下?
LEOLAND 2010-1-27 18:40
曲津華 今天看到一篇舊新聞《全球变暖?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發表于2006年6月5日的《解放日報》。這篇3.5年之前的文章是對海歸博士谭季青教授關於氣候變暖問題的採訪。 所谓的全球变暖说,根本不成立!浙大气象信息与灾害预测所所长谭季青劈头一句。 全球變化,茲事體大。作為外行,無從表達。 剩下的自己看吧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6/05/content_4646011.htm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2486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钟灿涛老师在博文:《科技社团在学术交流中应创立"质疑"机制》评论的回复
gxfycyyhang 2010-1-5 16:45
对钟灿涛老师在博文: 《 科技社团在学术交流中应创立 质疑 机制》评论的回复 钟老师评论:组织化的怀疑精神不仅强调怀疑精神,而且强调这个怀疑精神是组织化的。具备怀疑精神,值(指)的是不盲从、不轻信,反对偶像崇拜,拒绝权威与教条。用现在时髦一点的词汇,是指科学家要具备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的能力。组织化强调的是对怀疑主义制度化安排。( http://www.sciencenet.cn/m/Print.aspx?id=52344 ) br 钟灿涛老师的指点对我很有启发:组织化的怀疑精神不仅强调怀疑精神,而且强调这个怀疑精神是组织化的。组织化强调的是对怀疑主义制度化安排。经典确实深刻! 我国现在初步建立了质疑理念,但还缺乏组织化的怀疑精神。之所以缺乏,我以为,钱学森曾经指出了一个原因。他说,我从前在中国科协工作过几年,感到学术不够民主,教授、权威压制得太利害。我在中国科协上讲过不只一次,但还是解决不了。这是科学向前发展的一个大问题。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这一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周光召也发出过这样的评论:我们这里的学术交流,往往是院士或领导一讲话,就再没有人敢讲话了。学术不民主是不是我国组织化怀疑精神缺乏的一个突出表现和重要原因?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支持王季陶老师对昂萨格倒易关系的质疑
liuxiaod 2009-12-14 22:24
王季陶老师在博文《能不能评判诺奖昂萨格倒易关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78441 )中提出: 昂萨格倒易关系是一个近似的规律,切切不要把昂萨格倒易关系当作热力学的基本定律或热力学第四定律来对待。这个观点很有新意,值得深入讨论。 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一个颇为幽默的老师给我们证明如果昂氏定理不成立,那么能量将不守恒,然后问我们谁见过能量不守恒? 见没有人回答,于是宣布所以昂氏定理一定成立!。这段情景,依然记忆如新,当时不知道 昂萨格倒易关系是 1968 年的诺贝尔奖项 。
个人分类: 教育|581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社团在学术交流中应创立"质疑"机制
gxfycyyhang 2009-12-8 23:59
科技社团在学术交流中应创立质疑机制 学术会议之所以受到科学共同体和科学界的普遍认同,是因为学术交流在科学创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思维创新的重要作用。数学大师丘成桐说过:科学研究经常遇到困难,90%以上的时间都遇到思路上的困难,使科学研究难以为继。此时交流思想,可以打开思路,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所以学术交流不仅是检验科学成果的舞台、更是启迪思维、掌握新知、纠正谬误的最佳场所。 然而现实中,我们的学术交流存在着阻碍科学自主创新的因素,即学术交流缺少争鸣与质疑的因素,使启迪思维、掌握新知、纠正谬误的作用大打折扣。 霍金有一名名言:科学的本质是疑问。爱因斯坦把怀疑和批判精神视为科学的生命、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和人类自我完善的催化剂。恩格斯认为科学上最重要的仪器是怀疑的批判的头脑。科学家不仅是科学知堂报告中对中华文明《易经》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影响的质疑,都引起巨大反响。科学史表明,重大科识的创新者,往往也是争鸣、质疑的大师。可以说,有条理的怀疑是科学的内在精神,通过怀疑,可以使人们的认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承认。 科学的本质特征是可以而且应该被怀疑的,是可以证伪的。科学家们无不重视学术交流中的质疑,他们往往在学术会议中带头质疑。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在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上提出科技界存在四个不协调问题、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去年9月在人民大会学问题的质疑往往是重大科技进步的先导。 克服目前我们学术交流中往往只宣读论文,而缺少争鸣的作法,建议中国科协、中国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建立一种基于质疑的学术交流机制,重新树立有条理的怀疑这一科学的内在精神,以适应我国科技自主创新对中国科技社团、学术组织的需求。具体来说,在学术交流中要创造一种精交流、多争鸣、存质疑的机制。精交流即学术交流主要谈观点、认识、过程、结论,交流发言时间要限制。多争鸣即给听讲者提问题的机会,使发言者与听讲者交流互动,构筑创新思维的平台。存质疑即树立科学的本质是疑问的意识,树立科学的本质特征是可以而且应该被怀疑的,是可以证伪的的意识,敢于质疑、鼓励质疑,为质疑者创造一个宽松、平和的自由环境。只要质疑者言之有理,无论是否符合主流认识,无论是否得到多数人的认同,会议纪要应给以重视,尽可能地记录在案,以利今后科学实践的检验。科学不是绝对真理,它不可避免地有着时代的局限性;科学不可能有顶峰,它只是一个永无止境地前进的过程。通过建立精交流、多争鸣、存质疑的机制,使学术交流完全释放出其加速科学发展的作用,使学术会议真正成为科学劳动成果的放大或加速机构。(赵红洲:《科学计量与学会工作》《学会》杂志1988年第3期第7页) 2005年7月5日 注:该论文刊载于《科技导报》2005 Vol.23 No.8 P.41《新华文摘》2005年第20期转登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87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学家学术交流故事(二)近代科学质疑第一人哥白尼
gxfycyyhang 2009-12-1 16:04
近代科学质疑第一人哥白尼 对遇到的事物有一个质疑的视角,通常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即能否发现问题,是激励、激活创造性思维最有效、最持久的因素,是认识主体产生求新求异欲望和敢于进行创新活动不竭的动力。1496年,哥白尼在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读书期间,与该校天文学教授多美尼哥.迪.诺瓦拉两人一起在自由气氛中进行天文观察,讨论托勒密《至大论》的错误以及改进托勒密体系的可能性。勿庸置疑,正是这种遇事物有质疑的视角,哥白尼最早受到激励,立志改革天文学。在经过30年大量复杂的计算、整理,使其太阳系的思辨体系终于达到了数字上的精确程度后,他的手稿臻于完善。哥白尼从一开始就清楚地认识到,由于他发表关于太阳系结构的新观点,将会引起来自学术和教义两方面的反对。所以,他年复一年地不断修订他的手稿,而对是否发表这部手稿一直犹豫不决。然而,当他的真正见解走漏了风声以后,便引起了议论和好奇。又经过多年之后,已经衰老多病的哥白尼在朋友的劝说下,终于决定将这部手稿托付发表。于1543年出版时,据说第一本书送到哥白尼手里几小时以后,他就逝世了,那是1543年5月24日。这一年成为近代科学产生的标志,哥白尼则是近代科学质疑的第一人。 遇事物有质疑的视角应是无禁忌的,即使对有定论的事物也可以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审视,真理并不怕审视,批判和创新带来的将是完善和发展。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4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质疑中国真的有5000年文明史
qzxmsy 2009-11-26 08:55
首先声明:最近在网上看到引起强烈争议的文章,觉得有必要让更多的人对此有所了解,故转载于此。本文转载于网络,并不代表本人观点,但欢迎大家对文中观点发表意见,发表意见时请注意用词。 一直以来,中国官方对国内都宣传粱启超的说法: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以此做为爱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带有民族自卑的论调还流传颇广,深入人心,其实呢,只要稍有一点世界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这只是一种荒唐可笑的提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所谓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国际上和学术界是不会有这种幼儿园口号式的提法的,比较近似的只有几大文明发源地的提法,即便是这样,中国也是排不上什么四大的。 如果是按照四个最古老的文明国家的定义的话,那么,我们中国,不要说四大,连前十大恐怕都排不上,它的文明开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商王朝,不过三千多年的时间,而其他几大文明早于此之前已经分别存在了两千到一千年:中东两河流域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也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希腊爱琴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 这只是就大的区域来说,在各大文明区域周边,还有更多次要文明如赫梯文明,亚述文明,腓尼基文明,波斯文明,犹太文明等,这些古代文明正是今天西亚很多国家的前身,这些古代闪米特人和波斯人也正是今日犹太人,阿拉伯人,伊朗人等的祖先。要按照前面四大古国的定义的话,也只能是在这些文明和国家里去排,那里轮得到中国呢。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从上面列举的文明开始时间来看,排在前面的四大文明分别应该是中东文明,埃及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并没有中国的位置。何以在中国官方的宣传中,希腊的位置消失了,反而变成了晚于其后1000年的中国? 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些考古学和历史学上的基本常识和概念,而中国的某些历史学家长期以来正是靠着混淆这些基本常识和概念来误导愚弄民众。这就是关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的问题,以及构成文明的几个基本特征。 考古学和历史学上所说的文化和文明这两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把它们混用。简单说来:文化(culture)是一个属于石器时代范畴的概念,用于专指石器时代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包括金石并用时代的原始部落人类遗迹,而文明(civilization)是属于青铜时代范畴的概念,专指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的国家阶段。 其实,从文化(culture)和文明(civilization)这两个英文单词的词源上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两者的区别。文化(culture)这个单词的词根cult-的原始意义是耕作,这很清楚地表明了文化这个概念的本义是属于与农耕相联系的原始部落时代的范畴的;而文明(civilization)这个单词的词根civ-的原始意义是市民,这也同样清晰的表明了文明这个概念的本义是属于与伴随着市民的出现而同时产生的城市及工商业相联系的青铜时代的范畴的。城市city这个单词就是从词根civ-的变体cit-演绎而来的。 而文明(civilization)的几个主要特征,按照雅斯贝尔的定义:文字,金属冶炼术(青铜,铁),城市国家(城邦),宗教礼仪,等等,正是与工商业的出现密切相关的。要判定一个文明是否开始了,什么时候开始的,正是按照上述几个标准来核定的,而且是按照考古发现来核定的,而不是用什么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野史杂书,或者是像什么《史记》之类的晚于考古年代两千年之后的所谓历史纪录来判定的。这是一个考古学历史学常识。 可能有人会问: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用外国人的标准来判定我们自己的历史,我们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判定吗?完全可以,但是,文明和文化这些概念本来就是西方传来的,不仅如此,整个考古学,历史学的方法体系,都是从西方输入的观念,如果要用我们自己的标准,那么我们就不能再用西方的概念来宣扬什么我们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而应该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有五千年神话传说的历史。 但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倒是有五千年历史了,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地中海周边国家地区及中东地区,他们就不仅是五千年历史了,起码都是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了。这样我们还是占不到什么便宜。 而中国的历史学家长期以来正是靠着混淆文化和文明的标准来误导愚弄民众。比如说把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文化,如什么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等,偷换冒充成是所谓文明时代,这样中国的历史一下子就提前了一两千年,甚至两三千年。而在介绍其他国家其他文明的时候,又用另一种标准,从人家文明开始的正式起点(文字,金属冶炼术,城市国家出现)严格算起,这样无形中就缩少了中国与那些最古老文明国家间的距离,甚至给人一种错觉,似乎中国比这些实际上比中国文明历史早得多的国家和地区反倒还要早些,而实际上,如果按照中国衡量自己的那种标准,很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地中海周边国家地区以及中东地区,起码都是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了。就是诸如此类的小伎俩小把戏。 从中国文明的历史开始说起。先开门见山地阐明这个基本事实:中国最早的文明──商文明,开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距今3500年左右,地点在今河南安阳一带。考古依据:中国地区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较为成熟的青铜冶炼术,及出土的冶炼的青铜器;国家形态已出现。 要说明的是:这可不是我的发明,随便找一本国际学术界的世界史著作或者教科书,上面讲述中国文明都是从商王朝为起点开始的。 这还只是按几个主要文明起源地为序排列,如果将其他几个与商文明同时期甚至还更早的次要文明如波斯文明,犹太文明,赫梯文明,亚述文明,腓尼基文明也算上,甚至按照历史学泰斗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所列出的世界上二十多个大小文明的标准,并且按照文明古国这种定义,将各个文明地区所包含的众多国家,逐一排列,那中国连第十位都很难排得上。 当然,中国自己的历史教科书是从所谓的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开始算起的。但是国际学术界是不承认这个子虚无有的夏王朝的,因为没有任何考古依据:既没有文字出现,也没有冶炼的青铜器发现,更没有表明国家形态存在的任何依据,如城市遗迹,等等。 而中国的这些江湖骗子一样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虽然把整个中国地区都翻遍了也没找出什么能证明所谓的夏王朝存在过的证据,但还是要厚着脸皮硬把这个幻想中的夏王朝塞到教科书和宣传资料中去贩卖给世人,又硬着头皮把在二里头等地发现的一些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包装一番冒充成是夏王朝的所谓都城遗迹拿出来蒙骗外行人。 我们来看看中国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找到了些什么?有一次我听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演讲,主讲的考古学者给我们展示了他们宣称是所谓的夏王朝的二里头都城遗迹复原图,我仔细一看,原来就是几个烂草棚子,一个标准的原始村落,他们把这个叫做伟大的夏王朝的都城?还有什么呢,他们自己在考古现场刨出来的几个坑,他们宣称那是宫殿地基,而实际上他们没有在现场发现一砖一瓦。还有就是考古现场的几个烂泥堆,那是什么──夯土遗迹,夯土是什么,就是把泥巴堆在一起压紧做墙基,原始部落用来建造窝棚的最原始技术,俗称干打垒,现在你在中国的一些边远农村地区都还能看到没有能力盖砖瓦房子的贫困农民用这种方式搭建窝棚。他们把这个叫做伟大的夏王朝的都城?还有就是一些铜渣子,大量的石器,骨器!这问题不是很清楚了吗?这只不过是新石器时代的氏族部落遗迹。所谓的夏王朝都城纯属胡扯! 要是这算是都城遗迹,那世界各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的都城遗迹就太多了,如,瑞士汪金的湖居文化遗址(早于公元前5000年),人们用五万根木桩作地基建在湖上的大型村寨,那就比伟大的夏王朝的都城遗迹大到不知那里去了。看来西方人脸皮还是太薄了。而世界上已发掘出来的最早的城市遗址在现在以色列境内,时间是一万年前。 还有一些考古学家声称在中国其他地方发现了一些铜器,完全是欺骗性的宣传,那是金石并用时代的用天然铜打造而成的铜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的产物,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中多的是,以此为标准的话,那我前面所提到的那几个古文明地区的历史更要往前提前一两千年。 现在更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问题不仅仅只是没有所谓夏王朝存在的任何证据那么简单,而是反倒有大量证据证明其根本不存在。典型的证据就是:在时间上紧随所谓夏王朝其后的商王朝,其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竟然找不出有关这个前一代王朝的任何记载。这不是很荒谬吗?不是已经很清楚地说明了事情的真相了吗?你能想象周王朝,秦王朝,汉王朝等在他们的政府文件和档案中不记载他们的前一代王朝的任何情况吗?只有商王朝这样的初始文明才会是这种情况,因为在前面什么都没有,一片空白。 最可笑的是,中国官方在对国内的宣传中就用五千年文明来愚弄大家,但是在国际上,为了不闹笑话,还是老老实实地承认中国历史是从商文明开始的,如外研社出版的英文版《中国通史》,就将所谓的夏王朝与黄帝的传说等乖乖地归入神话传说时代目录下。我真是替我们中国人感到悲哀啊,原来我们本国人在官方眼中是比外国人要低贱一等的,连了解本国的历史,都没有与外国人同等的知情权。 而且我们退一万步来说,就从所谓夏王朝算起,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2000年,也才4000年。那来的5000年文明历史?难道2000+2000=5000?所以说5000年文明历史只是个笑话。这个笑话荒谬得甚至连谎言都算不上,因为基本的事实都摆在那里,一目了然,他们要撒谎造假的余地都没有,唯一的办法就是凭着垄断了宣传机器拼命宣扬,让大家习惯成自然。如果有人说1+1=3,或者是1+1=4,大家确实也不会认为他是在撒谎,而只会当作笑话看。事情就是这样的。 还有一些历史学家恼羞成怒地用一种泼皮口吻断言道:夏王朝是《史记》中记载了的,不容置疑!。原来隔了两千年之后的司马迁通过道听途说记述了一件从未见过的事情,这就成了不容置疑了?那古希腊的柏拉图还记载过一万多年前有一个大西洲国呢,人们在海底还发现了一些疑似城市的遗迹,那也是不容置疑的了。 而且司马迁的话并没有多少可信度,他写的《史记》与其说是历史纪录还不如说是历史小说。很多情节,对话,根本就是虚构出来的,一个人单独干的事情,或者是两个人秘密的谈话,而且都是不可告人的勾当,又没有外人在场,当事人据他自己的记载在事发后就消失了,那么这些事情他是从何而知的呢?难道古时候的人还每天记日记,死后将日记出版,让你几百年后的人知道这些细节?你们将他的《史记》细读一遍就能发现很多这种漏洞。 自从他被皇帝阉割了以后,应该说心理就变得极为扭曲了,沉浸在虚构的远古贤君盛世的幻想中就成为了支撑他活下去的重要精神支柱了,这种心态下导致了他把三皇五帝这种荒诞无稽的神话传说(连中国官方都不敢承认)都当作历史来记述了,难道这也是不容置疑的吗? 至于所谓的黄帝,炎帝,尧,舜,禹,这些到了春秋战国及秦汉时代才陆陆续续由方士文人根据神话传说虚构出来的人物,连中国官方都不敢承认,而是乖乖地称之为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这里也没必要多说了。这已经不是一个需要辩伪的问题了,而是一个历史学上的常识,这方面的文章资料多得很,这些问题也不过是五四时代就已经解决了的,中国史学界的泰山北斗顾颉刚所著《古史辩》中已经把这些问题阐述得很清楚了。 可笑的是,中国官方虽然在正式的教科书中乖乖地将所谓的黄帝称之为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但是在出版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辞典》中又堂而皇之把所谓的五帝时代列在历代纪元表里面,于是可笑的一幕发生了:从黄帝开始的五帝竟然延续时间为500年!平均每个帝王在位时间为100年!再加上他们继位之前要达到成年的年龄,以及退位之后的晚年,平均每个人的寿命为一百多岁!原来石器时代原始部落的人平均寿命已达到一百多岁,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虽然中国的这些政客和文人骨子里很想把这个虚构的所谓炎黄始祖作为正式的历史来宣传,祭奠黄帝的闹剧也搞了好几次了,但是我相信,除非中国到了邪教横行的那一天,否则他们的企图是不会得逞的。 尧,舜,禹不过是后人的虚构,更不存在所谓的炎黄始祖,顾颉刚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主要的两点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是辨识伪史的指导思路,至于春秋战国时的方士文人具体是怎样伪造出上古史的,他的书中已有详细分析。可详查。 顺便说一句,顾颉刚是中国历史学家中几个稍有良知的人之一,但是受时代条件限制,他也曾错误地把当时发掘出的北京猿人认为是中国地区各民族的人种起源,而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了,科学家通过对不同种族人群的线粒体DNA测定,发现世界上所有人种都是起源于20万年前的非洲智人,北京猿人等其他地区的早期原人早已灭绝,并不是中国地区的人种的起源。而我们中国现在的人种是一两万年前才陆续从中东中亚迁移过来的,这不过是个常识而已。 更何况,中国的两个早期文明:商,主要是东夷,周,是西方迁来的游牧民族创造的,周灭商之后,虽然在宋国仍有商的遗民,但是作为一个民族,商民族已经消亡,今天没有谁是所谓商人的后裔,要说正宗的中国人──汉人,那是到了秦汉才形成的,据此也应该说中国的早期文明都已经消失了,种族已经灭绝了。 我们来看看中国的民族构成,前面说了,商,周,本是外来民族,周灭商后,商民族即已消亡。秦汉时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才形成所谓汉人,这一点跟其他国家地区的民族演化并无什么不同。汉代时人口最多时达到五千多万,但是经过汉末动乱,到了三国时人口仅剩下七百万,其中蜀国人口最多时仅有九十多万,所以不难理解蜀国的基本战略非联吴抗魏无以自保。而曹操诗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描写并不是文学夸张,而是对当时十室九空的人口灭绝情况的真实记录。这样巨大的人口真空靠什么来填补?靠的是北方蛮族的大量南迁来填补的。而紧接其后短暂的西晋,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北方汉人又大量南迁至长江以南,然后就是长达两百多年的五胡乱华时期,黄河流域一带已经基本被换了血了。 隋唐时又是一次全国范围的大混血,而这个最辉煌的唐朝,本身就是一个部分汉化的鲜卑人政权,李世民与其家族是汉化的鲜卑人并不是什么秘密。 至于辽,金,蒙元,满清时期,那就更不用说了,被混血不说,而且整个就是亡国奴时期。胡人汉化,汉人也胡化,留起鞭子,穿起旗装,这就是所谓一脉相承的华夏文明吗? 还不得不说的是,今天生活在中国地区的南方人和北方人,不仅在构成民族这个概念的基本特征──共同心理素质上差异甚大,而且在种族的生理特征上都是有很大差异的。总的来说,北方人是比较纯粹的蒙古人种,而南方人则比较复杂,混有大量马来人种的成份。这种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当初中国地区的人种从中亚,南亚等地迁移而来时就形成了这种格局,即黄河流域一带以中亚迁徙来的蒙古人种为主,而长江以南则是南亚迁居来的马来人种,二是在后来几千年的历史演变,民族迁徙中,北方的蒙古人种又大量南下与长江以南的百越等民族融和混血而成。这也是一个人种学上的常识问题,读者可以向你身边这方面的专家咨询一下,就知道我说的没有夸张。 种族都是如此,文化就更不用说了。说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那到底延续下来了些什么呢?举个例子:其他国家民族往往都有自己的民族服装,中国人有自己的民族服装吗?不要说中山装是民族服装,那是用日本人的学生装改制的。经过一千多年特别是最近几百年以来历史车轮的无情碾压,所谓的华夏文明剩下的也不过就是一些碎片而已,而且是些四不象的碎片。日本人的文化都比现在中国的本土文化更接近汉唐文化。 我们来看看汉字,如果是一个没有受过古文训练的人,根本看不懂古代的甲骨文字(而且大部分甲骨文仍未解读成功,连专家都看不懂),也分不清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等的区别。从文字上来说是这样,从语言上来说,今天使用欧化语法的现代汉语的人如果没有经过古文训练也根本看不懂先秦时代的文献。 这里要告诉大家一个很重要的常识,即使是很多对历史比较了解的人都一直被蒙蔽了,即:甲骨文是十九世纪末才被发现的,二十世纪上半叶才开始进行研究,商以后的古人是不知道有甲骨文这种文字的,而且大部分甲骨文到现在还没有被解读出来,只有一小部分被解读出来了,也就是说,甲骨文基本上是一种被后世中国人遗忘了的文字,是一种连专家都大部分不认识的文字,一种死文字。 相反,埃及古文字,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已经被法国埃及学家商博良完全解读成功了,并据此从纸草纸文献中将埃及的早期历史和王朝世系基本研究清楚了,希腊米诺斯文明的线形文字A也已经被解读出来了,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也早就已经解读出来。而且,楔形文字和埃及古文字一直在历史上使用了长达数千年之久,虽然中世纪以后逐渐消亡,但是其基本元素仍然在后来的各种字母文字中得以残留。相比之下,中国地区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倒真正是一种中断了的,没有延续下来的死文字。 中国学者故意误导大家说:商代的甲骨文已经很成熟了,具备象形、会意、形声等六书形体,前面应该有一个发展的时期,故商文明不应该是一个初始文明。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欺骗性的宣传,甲骨文其实也是到了商代中晚期才逐渐成熟的,初期也只是简单的象形文字雏形,大家可以到就近的图书馆去借一本甲骨文图集来看看就明白了。 而且,其他地区的古文字,如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也是一开始就具备六书齐备的字体的,这是一个文字发展的普遍规律,并不神奇。 实际上,早期甲骨文的成熟程度还远远不如埃及早期的象形文字,埃及早期的象形文字甚至已经有了辅助的音节符号,并很快就从象形的碑铭体发展成具有表意表音两重功能的僧侣体。并与楔形文字共同为后来的第一种真正的字母文字──腓尼基文字提供了字母元素。 最近几年,中国的某些无赖似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据说对国际上不予承认中国有商前文明感到很恼火,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声称要单方面宣布中国为六千年文明历史,有人甚至提出要更进一步修改为一万年文明史,据说还是什么考古学会的会长。我并不相信这些白痴学者真有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胆量和脸皮去实施这个搞笑计划,我倒是担心他们虚张声势一场最后又不了了之,让我们失去了一个看国际笑话的机会。 其实对付这些历史学家这种流氓手段的最好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西方人是太厚道了,要像韩国朝鲜人那样。比如说,我在朝鲜的官方宣传资料上就看到:朝鲜人说他们是六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好嘛,比我们中国还多吹出了一千年,现在中国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不是要修改中国的历史为六千年文明嘛,那么朝鲜就会把自己又改称为七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反正始终保持比中国领先一千年,反正只需要改动一个字的功夫而已,何乐而不为呢?日本学者就更离谱了,干脆把文物自己埋到地下又自己挖出来做证据证明自己的历史,跟中国的考古学家有得一拚。 顺便说一句,如果要像中国官方那样将新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文化遗迹混淆为文明时代的话,那么日本根据其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绳纹式文化,也可以把自己说成是一万年文明历史。 中国的考古发掘研究项目一般是不允许国际上参与的,其发掘研究出来的很多耸人听闻的神奇伟大的考古发现,反正也无法验证,谁知道是真是假,最后往往不了了之。比如中国早期青铜器,铁器的发掘考古工作,如果偶尔发掘出一两件质量好的,他们就大吹特吹,到处展览,作为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标志用来进行民族主义的宣传煽动,但是绝大多数质量平平或者低劣的铁器青铜器,没有宣传价值,他们就将其锁在仓库,任其锈烂。外人要想拿来做个洛氏硬度测验或者含量分析都不允许。 商务印书馆三十年代出版的一本《考古学》上看到那时的考古学前辈是这样阐述研究考古学的意义的:考古学的目的一不是为了夸耀古国的辉煌,二不是为了粉饰现实的政治。而是为了了解历史的真实,知道我们以前的路是怎样走过来的,以为参考,对我们将来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引用有关世界史的大部分数据和资料都可以在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教材中找到出处,相信不会再有任何理由指责我歪曲,捏造,不客观了。当然,关于中国史的部分,那你得看国外学者的著作才能知道真实的情况,基于中国历史学家一贯的德行表现,我相信这一点大家也不会有什么异议的。 最近,夏商周断代工程己经取得突破性成就。专家己公布了《夏商周年表》,确定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黄帝事夏一千年左右。这样算来,从黄带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一般讲文明史,是以城、青铜和文字为标志的。考古工作者已在河南淮阳发现了一座属于黄帝时代的古城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在这里发现了标志文明的青铜和文字。就文字而言,通常把甲骨文看做是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估计距今三千年左右。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了黄帝时代的骨刻文字,专家认为这才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科学家还发现山东大波口文化中晚期?陶文与商朝的甲骨文有一脉相承的迹象,估计 陶文距今约五千年。1993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山东的一座古城遗址中又发现了一种与甲骨文差别较大的陶文。陶文是刻在陶片上的,有11个宇,分五行排列。第一行3宇,其余各行皆2字,文字大小均匀,笔划纤细。陶文距今也接近五千年。专家们还发现了河图和洛书。河图刻有一到十个自然数排列图形,洛书刻有一到九个自然数排列图形。这些图形是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龟甲上,人称 河洛文化。有人称这是中华文化的源泉。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头山遗址发现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坛。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证实中国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夏本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夏是其部落的族名。 商也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其始祖契与大禹同时,因治水有功被封于商地。可见商是其族的最早封地。 另外告诉你,国最早的含义是城市.
个人分类: 未分类|2556 次阅读|0 个评论
纳米颗粒致肺纤维化研究(国内外评论、质疑、信息分析结果)
xupeiyang 2009-9-17 08:25
http://www.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9151125375627282.shtm 纳米颗粒是否致肺纤维化研究 7名在同一间印厂工作的女工因为胸腔积液、肺纤维化和肉芽肿住院,2名女工在两年内死亡。经过临床和病理检查,凶手并非一般化学污染物,竟可能是纳米颗粒!北京朝阳医院的研究者日前在《欧洲呼吸病学杂志》( Eur Respir J 2009,34(3):559)上发表了相关研究。 纳米技术已经越过了科学幻想的边界,成为现实。新兴的纳米颗粒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材料、医药、工业等各个行业,将人类的触角伸进了微观世界。纳米纤维、纳米给药系统、纳米涂料,甚至防晒产品中都有纳米技术的脚印。纳米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无限可能的欣喜时,也引出一个新的问题纳米微粒的尺寸小于自然分子,意味着其完全能够穿过人体的天然屏障,这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一些动物试验证实,小鼠气管接触纳米碳颗粒后,可发生炎症和肺纤维化症状,但在人类研究中尚无此类报道。 独特的病理表现 2007年1月-2008年4月,7名曾在同一家印厂工作的女工因为同样的症状到北京朝阳医院就诊,其临床症状均包括气短、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 入院临床检查发现,这些患者均有单核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现象,部分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现象,1例患者血小板减少。经过7个月的随访,6例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部分患者还出现谷丙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肺活量检测发现,全部患者都有小气道受损、通气功能受限。3例患者有严重肺损伤:最大肺活量(实际值与预测值比例,下同)为24.8%~35.4%;用力肺活量(FVC)为24.6%~35.1%;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24.8%~36.5%。其他4例患者肺损伤程度分别为轻度至中度。 免疫检测和病因学检测排除了病毒性肺炎和肿瘤的可能,2例患者有肺炎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但与其临床表现不相关。 胸部X线检查和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都有胸腔积液,5例患者有心包积液,4例患者肺部弥漫性磨玻璃阴影,6例患者肺间质结节,3例患者淋巴结肿大。所有患者都有间质性肺炎和肺纤维化。7个月后,2例患者的间质性肺纤维化快速进展,1例患者出现胸腔钙化。18个月和21个月时,2例患者先后死亡。 病因初现肺部疑有纳米颗粒 什么原因导致了上述病理改变?经过询问,这些患者具备以下共性:她们都曾在同一间印厂工作,同样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含有纳米颗粒的聚丙烯酸酯达5~13个月;她们在接触后同样的时间范围内出现了相似的症状气短、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病理检查结果同样为非特异性肺炎、炎症浸润、肺纤维化和胸腔外源性肉芽肿。研究者因此假设,她们可能接触了同一类型的毒性物质。 进一步检查发现,在这些女工的工作场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水和肺活检组织中均找到直径为30 nm的颗粒(图1-4)。在电镜下观察到,这些颗粒分布在肺上皮和间皮细胞的胞浆和核质中。肺上皮细胞蜷缩,呈现凋亡形态(图5)。通过检查,所有病例都排除了感染、恶性肿瘤、免疫相关疾病等的可能性。 考虑到患者的病理改变与动物接触纳米物质后的相似,而且在患者的支气管、肺部组织中都找到纳米颗粒物质,因此推测,这些患者的疾病表现和病理改变可能与印厂内的纳米颗粒相关。 图3 18个月后胸腔膜病理检查结果 图4 18个月后肺部病理检查结果 患者就诊时检查显示,肺泡腔内可见到吞噬细胞聚集,肺泡隔增宽、水肿(图1);胸腔内有外源性肉芽肿,内有纤维蛋白细胞,胸腔积液中有炎性细胞,箭头处指示巨大外源性多核细胞(图2);18个月后,胸腔膜纤维增厚、肿胀,成纤维细胞增殖,有纤维素样渗出和淋巴细胞聚集(图3);肺泡隔增厚、血管扩张,充血,肺泡部分呈肺气肿样,伴多核巨细胞散在(图4)。 图5 电镜下观察胸腔积液结果 图5a箭头显示在胸腔积液中,有直径约30 nm的纳米颗粒散在,被纤维化结构包裹,可能是胸腔积液内细胞裂解所致;图5b显示纳米颗粒簇在肺上皮细胞的核质中存在;图5c显示核质中有纳米颗粒的肺上皮细胞,其染色质凝集、缩小,呈新月状,细胞形态特征如同处在凋亡状态;图5d为图5c中部分放大后的结果,图中可见纳米颗粒簇。(以上图片来自研究原文) 纳米颗粒有毒? 研究者之一、北京朝阳医院职业医学、临床毒理和病理学部的宋玉果医师指出,该研究从临床、病理检查的结果和相关的背景调查推断,这些患者的肺损害可能是缘于存在于印厂聚丙烯酸酯中的纳米颗粒。但因为印厂已经关闭,他们始终未能找到肇事印料的准确成分,因而也未能定量计算这些患者纳米颗粒的暴露水平。这些都为人们留下了一个未解的谜题。 对于这样的结果,美国华盛顿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lson)国际中心的纳米技术专家梅尼亚德(Maynard)说,这些患者的病理损害集中在肺内,与动物受纳米颗粒刺激后的病理表现相似,因此这样的损害不像是更大颗粒造成的。但因为研究者并未找出哪种纳米颗粒造成了这样的肺部损害,以及造成损害的纳米颗粒浓度,因此不能确定这样的病理改变是由于纳米颗粒所致,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人们应该研究接触纳米材料的工作者可能面临的职业暴露危险,并找出必要的防护措施。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呼吸毒理学家唐纳森(Donaldson)以及英国阿伯丁大学环境和职业医学专家西顿(Seaton)教授对上述结果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仅凭现有的证据不能证明纳米颗粒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应该考虑到患者之前的作业环境,可能的职业暴露因素等。患者的症状和病理表现都与化学物质毒性有关,虽然纳米颗粒存在于肺组织中,但这并不意味着纳米颗粒是始作俑者。(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阿信) 更多阅读 《欧洲呼吸病学杂志》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自然》相关报道(英文) http://erj.ersjournals.com/cgi/content/abstract/34/3/559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August 20, 2009, 10.1183/09031936.00178308 This Article Full Text Full Text (PDF) Supplementary figures All Versions of this Article: 34/3/559 most recent 09031936.00178308v1 Alert me when this article is cited Alert me if a correction is posted Permissions Request Permissions Citation Map Services Email this article to a friend Similar articles in this journal Similar articles in PubMed Alert me to new issues of the journal Download to citation manager Google Scholar Articles by Song, Y. Articles by Du, X. PubMed PubMed Citation Articles by Song, Y. Articles by Du, X. Eur Respir J 2009; 34:559-567 Copyright ERS Journals Ltd 2009 Exposure to nanoparticles is related to pleural effusion, pulmonary fibrosis and granuloma Y. Song 1 , X. Li 2 and X. Du 1 Depts of 1 Occupational Medicine and Clinical Toxicology, and 2 Pathology,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China. CORRESPONDENCE: Y. Song, Dept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and Clinical Toxicology, Beijing Chaoyang Hospital, No. 8, Baijiazhuang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ina (100020). E-mail: songrain123@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