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刚体力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家风采(9):双目失明志弥坚——记欧拉
热度 1 sqdai 2010-10-7 05:53
我在视力不佳期间常想起欧拉,他罹患与我一样的眼疾——白内障,可惜他那个时代医学不发达, 28 岁右眼失明, 59 岁全盲。本文主要记叙他双目失明后的故事。 欧拉是 18 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和力学家之一。 1707 年 4 月生于瑞士巴塞尔, 1783 年 9 月卒于俄国彼得堡, 15 岁毕业于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巴塞尔大学, 16 岁获硕士学位,师从伯努利家族,是卢东强博士所引述的那棵根深叶茂的“学术宗谱树”上的重要环节。他一生著述颇丰,有 800 多种著作,其中, 58 %是关于数学的, 28 %是关于力学的, 11 %是关于天文学的, 3 %是关于航海学和建筑学的。瑞士学界 1907 年为纪念他的 200 年诞辰,组织编纂《欧拉全集》,计划出 74 卷,至今出版了 72 卷。因为欧拉是刚体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的奠基人,在力学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例如, 1755 年他建立了描述理想流体运动规律的基本方程——欧拉方程,沿用至今),所以,力学界都把他推崇为一位继往开来的伟大的力学家。 欧拉的失明并非出于家族遗传。右眼失明的原因是过劳, 1735 年为了赢得一项天文学的巴黎大奖,他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解决了这个难题,引发了一场眼病,从此失去了右眼的视力,从常见的肖像画中也可看出此点(如武际可的《力学史》 158 页的那幅肖像)。欧拉的左眼患白内障是在 1760 年代。虽然欧拉的朋友们(如拉格朗日、达朗贝尔等)深表忧虑,他本人却泰然处之,抓紧时间做“抢救性”工作。但是,“屋漏偏遭连夜雨”,他所有研究资料和图书在一场火灾中付之一炬! 幸而,他生性乐观、性格坚强,而且博闻强记,有着过人的记忆能力和非凡的心算能力,因此一刻也没有停歇他的科学创造。在完全失明的 17 年间,他尽力用粉笔把公式写在大石板上,让儿子或秘书抄录下来,再由他口述对公式的说明和有关分析,让他们笔录后再行核对。这样一来,他写论文的效率并未降低,有大量研究工作是在此期间完成的。例如,证明了数学上的四平方定理(任何正整数可写成至多四个整数平方之和);更难得的是,通过头脑里的复杂分析和繁冗心算,他解决了长年悬而未决的月球运动规律问题,而此问题曾困扰了牛顿一辈子。据说,他有两个学生同时计算一个复杂级数之和,结果不同,欧拉通过心算发现了他们在第 17 项小数点后第 50 位数字的计算错误,最后得到了完全正确的结果,简直神了! 欧拉的厄运不仅是双目失明。到了晚年,他十三个儿女中有八个先后弃世。但欧拉无比坚毅地面对一切,科研工作照样进行,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1783 年 9 月 18 日 ,一个晴朗的秋日下午,欧拉像往常一样在石板上写着什么,可能是在计算气球上升的轨迹。然后,他和家人一起吃晚饭,谈论着两年前发现的天王星。晚餐后,欧拉一边喝着茶,一边跟小孙女玩耍,突然之间,烟斗从他手中掉了下来。他说了一句:“我要死了”,这位科学伟人就此告别了人间。 欧拉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成为伟大的学者,必须有伟大的人格、坚毅的精神和博学的基础。 本文参考资料: 1. 武际可,力学史,重庆出版社, 2000 2. 蔡天新,他停止了生命和计算——纪念大数学家欧拉诞辰 300 周年,南方周末, 2007-02-01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 写于 2009 年 2 月 16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7075.html
个人分类: 名人纪实|12241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