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先兆子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血压有时就该高——答zhiyemutou网友
热度 3 fs007 2012-5-31 11:46
寻正 中国的母亲很伟大,非常有爱心,让人感动。然而,又非常不幸,她们出生在中国,被强制节育、流产、破坏生殖系统,在这之外,还常受庸医的误导、误诊、与误治。 Zhiyemutou网友的来信很具有普遍意义,相信有他夫妇经历的中国人不少。 在32周产检时发现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尿蛋白也不高,居然给中国医生搞出来了一个“轻度子痫前期”!中国医生真是不得了,连未来都能掐算。 首先,其血压两次测量都在140以下,这里应当指的是收缩压,完全没有理由说她血压高。其次,尿蛋白他说0.19,估计是24小时0.19克,也就是190毫克, 远在我此前提及的 300 毫克 以下。从定性的角度看她就没有蛋白尿,正常人每天会从尿中排出多达150毫克的蛋白,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尿调蛋白(Tamm-Horsfall Protein,THP,可译为唐贺氏蛋白),据信与人抵抗尿路感染有关,也可能涉及起抑制钙凝聚的作用。在妊娠期间,由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尿蛋白含量倍增,所以妊娠蛋白尿的划线是300毫克,在这之下,连蛋白尿都不算。 去掉了先兆子痫的两个经典诊断标准,这位医生凭什么诊断“轻度子痫前期”?先兆子痫跟子痫完全是两个概念,子痫都是严重疾病,没有“轻度”之说,人都抽搐起来了,凭常识都会判断病情很严重。先兆子痫的确是子痫前期的意思,先兆子痫本身才可以有轻重度之分。 在先兆子痫的病例中,的确有一部分病人没有高血压或者蛋白尿,那么,是不是妊娠中出现了蛋白尿或者高血压就可以诊断先兆子痫呢?当然不是,如果是那样,先兆子痫的诊断标就是妊娠加高血压或者蛋白尿了。先兆子痫的诊断标准是高血压加蛋白尿,如果不是这么经典的表现,就需要有其它症状来支持先兆子痫的诊断,比如肝肾血液系统等的症状。如果只是单纯的蛋白尿或者高血压,就应当诊断为单纯的妊娠高血压或者孕期蛋白尿(如果真是蛋白尿,需要进一步追踪其它疾病的可能性)。 在没有诊断先兆子痫的指针下该医生把健康孕妇收住入院,那么,其后在医院里测到高血压与蛋白尿是否说明医生有先见之明呢? 对于许许多多的患者来说,医生用临床检验指标很能让人信服,因为大家觉得化学实验不会撒谎。大多数医生不懂得统计学,不习惯于读文献,只读教科书,他们本身也容易这么想。然而,事实却与之千差万别。生物体不是电视或者其它机械,其本身变幻莫测,我在一开始讲先兆子痫就不厌其烦地强调24小时尿蛋白含量,因为如果你采集一个尿量样本,测得其蛋白含量,那只是蛋白含量,而不是24小时蛋白含量,尽管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某个样本估计的24尿蛋白含量是不准确的——如果不小心,是非常不准确的。有研究人员发现,人的尿蛋白可能也存在日周期,在一天内尿蛋白含量在正常人可能从阴性变化到3+,如果用之计算24小时尿蛋白,则可以高估达到1000-2000毫克。 当健康孕妇被当作病人收入住院后,如果该医院实验室检测方法不当,是极容易证实先前的“蛋白尿”的——没有蛋白尿,多查两次,也查出有“蛋白尿”来了。不是真有,而是检测方法的问题。从Zhiyemutou网友提供的数据来看,极象是通过小样本推测全天尿白蛋,所以极大幅度地跳跃,不太具有判断价值。 那么高血压是不是也这么来的呢?是的。在量血压的时候,有“白衣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一说,讲的就是患者就诊,本来没有高血压,看到白大褂一本正经,尤其是面无表情甚至带着三分阴霾,血压就高上来了,这是人的正常生理反应——叫应激反应,血压不高才不正常。“患者”入院后在见惯了白大褂之后,不紧张了,血压就自然下降了。跟医生用药没有关系,何况这位孕妇用的药基本上没有降压作用(丹参、氨基酸降压都是瞎扯,丹参是中国式安慰剂,氨基酸是骗钱的)。 硫酸镁是治疗重度或者进行性先兆子痫的标准药品,其主要作用是镇静,能延缓生产,还能压制心律不齐,但没有降压作用。没有明确的先兆子痫诊断,每天用1000ml的硫酸镁,那纯粹是害人,徒增肾脏负担。前面说明了,没有先兆子痫而用激素促使胎儿肺发育,是没有必要的,激素抑制人的免疫力,如果尿路有点感染,蛋白尿就出来了。激素能升高血压,导致住院中观察到的“高血压”。 先兆子痫与子痫治愈的“唯一方式”是分娩。什么意思呢?如果医生把你治好了,那不是他有本事,而是你没本事,没识破医生的骗局。我上面的分析之所以成立,很大程度上就是我看到“患者”病情好转得如此奇特,几乎是这个医院的医生神奇地不用分娩就把先兆子痫治好了,唯一的解释,就是原本就没有什么“轻度子痫前期”,只有骗你腰包前期与后期。 换句话说,如果真是先兆子痫,病情只会往坏里发展,不会往好里发展,往好里发展只会发生在分娩后。 长话短说,你现在做的就是彻底放宽心,停止一切该医院医生叫你做的东西,浪费精力没价值。再也不回到那家医院——除非是讨一个说法或者道歉。停止查尿蛋白,该医院给的东西估计不靠谱,停止测血压——近35周了,多次查才120,完全可以放心睡觉。产前检查可以停了,在中国做产前检查纯粹就是给中国医生宰着玩的,没病把你拉进医院折腾出病来!到了预产期,换一家医院生产。顺产不敢完全保证,但应当是你有充足信心的期待。 对了,监督医院医生,中国的患者或者健康的被强认作患者的人都有义务爆光这样的黑心庸医。请把该医院与负责的医生列举出来,让其他人警惕这样的败类。 中国的医院太让人恶心了。 ============= 附网友来信: 真的是非常感谢您的分享,我是一个准爸爸,在网上找寻了很久这方面的信息,但是都没有收获,您的文章真的是答疑解惑! 但是我还是有一些疑问想向您请教,我的妻子32周+3的时候产检,血压量了两次,分别135、139,然后医生让量了尿蛋白,计算后0.19,医生说是轻度子痫前期,让我们住院。 在住院过程中,先是4针促肺发育针,然后每天1000ML的硫酸镁,一周左右血压下降到120左右,并保持平稳,这期间测过3次24h尿蛋白,分别是0.25、0.64、0.54,B超脐血流正常。每天的尿量在2500ML左右,本来跟医生商量是否可以出院。但是就在第四次测尿蛋白的当天晚上,由于窗户没关紧,蚊子超多,一个晚上没有休息好,之后血压到了145,当天在140左右徘徊,后来医生给加了500ML丹参,500ML氨基酸扩容,晚上休息很好,血压第二天就降下来了,之后每天的尿量在3500ML+,尿蛋白也在0.5。 但是4天后,由于病房内住进一位待产妇,素质很差,中午住进来就很吵,准爸爸还带着电脑、无线网卡等,当天白天没怎么休息。然后晚上睡下后,12点该产妇临盆,从12点折腾到近2点,期间进进出出,我妻子被吵醒后睡不着,吃了片安定,5点对方又进来折腾,把我妻子吵醒,被我轰走,但是当晚睡眠严重不足。第二天血压又升高至140左右,休息一晚后,复降回,在保持3天血压平稳后,由于每天2000ML的点滴,我妻子双手肿胀,打不进点滴,跟医生商量出院调养。 出院时34周+5,在家休息很好,每天测4次血压,均在120左右,用的是医院同型号电子血压计。每周产检时检测24h尿蛋白,至今已检3次,分别是0.33、0.31、0.13,昨天38周+2。 上面说的那么详细,是为了让您帮我们判断一下,现在的情况可不可以顺产。因为我老婆是和上面段兄妻子一样,很有爱的妈妈,她了解到子痫可能对她本身有危险,但她还是很坚持的要顺产。但是我现在就很担心会让妻子有生命危险,所以我想让您帮忙判断一下,顺产的可能有多大,如果在顺产过程中血压突然升高,是否应该立刻剖出来,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立刻剖出来,这种情况会对母亲造成多大的伤害? 热切期盼您的解答,我会每天来关注的,谢谢您!
个人分类: 医学普及|6282 次阅读|6 个评论
重度先兆子痫不是剖宫产的理由
热度 4 fs007 2012-4-22 13:17
重度先兆子痫不是剖宫产的理由
寻正 首先庆贺科学网博主段云峰喜得千金。 段云峰报告说 ,他爱人不幸有了严重先兆子痫,于是乎被迫剖宫产,对于失去了顺产的机会万分失望,也对医院是否漏诊了妻子的先兆子痫疑虑甚多。段云峰在其博文中对妻子病情有较详细的介绍,并对相关疾病做了系列的了解。 不知道他们在哪家医院就诊,从其博文中可以看出,该医院没有给予患者适当信息,医生的处理诊断处理也非十分恰当。我来回答段云峰的问题,不是子痫、妊高症、先兆子痫、以及HELLP,而是妄为的中国医生与不适当的医疗体系,夺走了其孩子顺产的希望。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一系列的术语,段妻所经历的妊娠并发症称为妊娠高血压性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即通常所言的妊高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毒血症)【注:妊高症诊断标准以前包括血压相对升高达到30/15mmHg,已被放弃】。在这一大概念下,包括了一系严重程度递增的疾病:慢性高血压(Chronic Hypertension)、妊娠高血压(Gestational Hypertension)、先兆子痫(Pre-eclampsia,包括HELLP综合症)、慢性高血压合并先兆子痫(Chronic Hypertension with superimposed pre-eclampsia)、以及子痫(Eclampsia)。 慢性高血压很简单,就是怀孕前就有高血压,或者在孕20周前发生高血压,或者产后高血压持续超过12周。这一事后诸葛亮式的诊断方式很古怪,但基本概念是为了区分妊娠源性的,还是本身就有的高血压。 妊娠高血压指在孕20周与产后12周内的高血压。高血压定义为血压超过140/90 mmHg。 先兆子痫通常定义为妊娠高血压加蛋白尿(尿蛋白在24小内超过300mg,或者一次检查尿蛋白1+)。为什么要给这些疾病定一个大框呢?那是因为小框框装不完,先兆子痫并非纯粹由这两个指标诊断,而是考虑其潜在的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表现而定的,比如,伴有母体肝肾肺,胎儿的胎盘发育等相关症状,即使没有蛋白尿或者高血压,医生也可以诊断先兆子痫。没有高血压也诊断为妊娠高血压性疾病,听起来有些扯,但医学的复杂性就表现在这里,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并不集中在表面的症状,而是要疏理其本质。麻烦在于,先兆子痫的临床表现太复杂多变了。 慢性高血压合并先兆子痫不难理解,本身有高血压,现在又能诊断先兆子痫。 先兆子痫听起来象是子痫的先兆,这种望文生义是对的。不过,也不完全对。先兆子痫绝大部分不发生子痫——不要听医生吹牛,在他的精心治疗下,你的子痫给预防了,嘿,他没那本事。先兆子痫的病理过程维有分娩才能消除,所以熬到把孩子生下来就基本胜利了。 子痫是指排除其它疾病引起的全身性的抽搐(即常言的大抽风),痫是癫痫之意。它是先兆子痫的病理基础上产生脑损害时的表现。 这一系列疾病的核心在于亲子的适应性,不知怎么回事,母体对胎儿的支持产生了障碍,而胎儿为求生发生的相应应激机制又损害了母体,会损害到母体的各种脏器,严重者胎盘会剥离,轻者也给胎儿造成营养障碍。如果你对细节感兴趣,目前在病理上能对先兆子痫分两期,第一期是胎盘对子宫内膜的植入障碍,滋胚层侵入不足,子宫内膜螺旋状血管没有完全转化为薄层的交换性血管,导致胎儿营养不足。第二期则是为了从母体得到充足营养,胎儿及胎盘通过某种或几种机制促使母体血压增高,产生相应的系列病理表现。在上世纪中期,因为怀疑先兆子痫是由胎盘分泌的毒素造成的,因此称之为妊娠毒血症(Acute Toxemia of Pregnancy),但后来针对这一(些)毒素的寻找研究无果而终。 在先兆子痫中,有HELLP综合症,它表示为溶血( H emolysis)、肝功异常( E levated L iver enzymes)、以及低血小板( L ow P latelets)。英文这一简称有呼救的意思,表示属于严重的先兆子痫。就跟先兆子痫本身一样,HELLP诊断标准其实也有些迷糊,相应的临床检验指标高高低低各种提议都有,比如血小板减少,阈值定为8万-27万都有。主要的诊断还是靠综合判断。 先兆子痫临床表现变化极大,即使是HELLP综合症,也有超过10%的患者没有蛋白尿,另有超过10%的没有高血压。针对先兆子痫的诊断,就要靠综合判断,而不是简单地凭单一的指标定位。 回到段妻的诊断上,她存在血小板低、血压高、以及蛋白尿,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具体数据,难以做出判断,是否医生对这些指标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偏低偏高”很多时候并不是很严重。蛋白尿4+是一种粗糙的计量,其中有人为的判断,未必就是最高,最关键的在于,蛋白尿严重程度跟疾病的严重程度关系并不那么紧密,有的研究表明连有没有蛋白尿对疾病人预后都不是那么重要,当然,蛋白尿中蛋白定量始终是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段云峰提到了很多检查,包括心肝肾等,但没有提及更多的异常,在此我假定检查指标没有更多的异常,那么,诊断为重度先兆子痫比较勉强,但也不离谱。这是一个综合判断,目前没有统一的可以用电脑下结论的临床指南。我顺便抄来美国一本2007年的教科书对重度先兆子痫的诊断建议参考项目:血压达到或高于160/110mmHg,蛋白尿4+或达到24小时5克,24小时尿量低于500ml,血小板减少(低于10万),HELLP,肺水肿,胎儿发育迟缓。 总体而言,段妻处于医生担心而家属患者并不需要太担心的阶段。 从整体上来说,这些疾病发展关系如下: 图一、妊娠高血压性疾病系列流行病学关系 先兆子痫对胎儿与母亲意味着什么?增加的疾病与死亡风险,然而,在妥善的医疗管理之下,其后果也不是那么可怕,从上面的发展关系上就可以窥豹一斑。在上个世纪初,针对早发性的重度先兆子痫进行引产或者剖宫产手术一度十分流行,几乎成为常规,但随后医生发现这种积极的管理策略导致了病患显著增加的死亡率,于是保守的期待性管理(Expectant Management)在1930年代成为行业标准。 何为期待性管理?得了先兆子痫并不需要就马上终止妊娠,而大多数可以试着维持妊娠,同时期待疾病会渐进性地加重,随时为不得不终止妊娠做准备。具体而言,教科书这么分类:如果低于23周,需要马上终止妊娠;在23-32周,药物控制,期待性管理;34周以上,则使用激素,能拖则拖,随时预备分娩;37周以上则不使用药物,随时分娩。 关于分娩方式,我干脆直译教科书:“没有剖宫产指征时,所有非重度患者应当试行阴道分娩,在严重患者中的大部分,尤其是30周以后,是否进行剖宫产需要根据孕龄、胎儿情况、产程进度、宫口毕氏评分来综合判断。一般而言, 严重先兆子痫本身不是剖宫产指征 。”【Gabbe, Obstetrics: Normal and Problem Pregnancies, 5 th ed.】另一本教科书上说,“剖宫产只适用于那些出现胎儿状况或者需要快速分娩时”。 结合段妻的病史,她没有任何症状,只是实验室进行产前检查发现异常,胎龄接近40周,头已入盆,她没有其它剖宫产指征,也就没有任何进行剖宫产的理由。医生使之听起来很恐怖紧急,其实也不必那么紧张。在低孕龄胎儿,采用期待性管理,可以为胎儿获得约二周左右的发育时间,而不增加母亲并发症的风险。 医生的诊断很扯, 重度先兆子痫 前期 。这给人的印象是病人达而未达重度先兆子痫,虽跟我的判断相合,但医学上却没有这么一个诊断。先兆子痫是一个变异大的疾病,虽然大多有的发展很快,但不见得轻度一定转为重度,重度等一等就必定变子痫。先兆子痫这词本身有误导之嫌,但基于历史原因让它反而成为一个病理生理过程的分类基础。跟这个临床特征相关的是段云峰的抱怨,为什么历次检查没有查出来?都重度了!这就是对此病发展的误解。如果你发生了糖尿病的并发症,比如肢端血管炎,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说,你得了糖尿病数年了,因为你不可能一得糖尿病就产生并发症。但在先兆子痫则无法以此模式硬套。它进行性发展较快,的确有可能段妻一发病就很快处于这一阶段了,先前是正常的,你想发现什么也发现不了。 段氏夫妇应当感谢上帝,得了先兆子痫是不幸,而其大幸则是在近40周才发病!教科书上说,已足月发生先兆子痫,对健康与生命的风险是很微小的(Minimal)。前面已论及,先兆子痫无论具体病理原理如何,都表现为母体跟胎儿之间的不适应,对于胎儿而言,如果发生在低孕龄,会低体重,有大的健康风险。对于足月胎儿,则可轻可重,段女不轻不重,是又一值得庆贺的理由。 图二、产前管理与预后跟诊断为先兆子痫时孕龄的关系(修订于Steeger等2010年,完整索引见参考文献) 段云峰说,他们应当把平日期感受感觉告诉医生,那就高估现代医学了,对于先兆子痫这一复杂疾病而言,目前连其基本原理都没搞清楚,是不可能有那么多预见能力的。目前先兆子痫的预测模型研究进展不大,虽然有很多尝试。换个角度看,如果段妻的确在数周前就发生了先兆子痫,那实在是值得庆幸的事——不然,医生可能不只犯这分娩方式的错了。 哪些因素可以增加孕妇得先兆子痫的风险?一、家族史,外祖母得过,母亲就易得;跟父亲也相关,如果男性让这位女性得了先兆子痫,换一位伴侣,也更易得。二、头胎比次胎有超过3倍的风险,学界有精子敏感性一说,如果次胎跟前一胎隔得久了,也显著增加风险。三、基础疾病,包括心血管病、糖尿病、免疫病、肾病、不育等都有增加的风险。四、其它包括高龄孕妇、肥胖、多胞胎等会有更大风险。 一个古怪的发现是吸烟可以保护产妇不得先兆子痫,在孕后期孕妇吸烟可以显著减少发病的风险,而且是吸得越多,效果越好。不过,吸烟增加亲子其它并发症,包括死胎、早产、低体重,预防先兆子痫这点好处与之相比,得远不偿失,孕妇不应吸烟,吸烟的丈夫最好也踢回乡下,等孩子长大了才回来,以避免二手烟的损害。 一个读者可能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是是否饮食跟先兆子痫有关。前不久墨西哥的一个研究还报道使用维生素与精氨酸的补充剂可以预防先兆子痫,除此以外,还有多种食疗方案或者药疗被研究过,包括高蛋白和低盐饮食、补充蛋白、钙、镁、锌、鱼和月见草油、利尿剂降压药、抗血栓药物、低剂量阿司匹林、双嘧达莫、肝素、维生素E和C等,总的来说,这些方案即使有效,也效果不著,即使有对先兆子痫的预防作用,也对母子远期后果没有影响。读者应抱以谨慎地乐观态度。 胎儿在母体中遇到麻烦,就可能通过胎盘分泌一些对母体有害的物质,母体虽然想继续供应胎儿生长,但忍受不了时,会把胎儿踢出去的。因此,先兆子痫患者会早产:在孕龄33周前得先兆子痫,早产的风险增加80倍,孕龄达到33周则增加40倍。先兆子痫的病理过程因为分娩而终止,实际上,在医生考虑终止妊娠前,已经有自然力量在为之努力了,医生在完全理解什么时候分娩为最佳时机之前,应当在自然力量面前谦虚谨慎。 在未足月发生先兆子痫,越早胎儿低体重越严重,足月才发生时,胎儿体重可低可高。越早发生先兆子痫,胎儿越容易死亡,如果活产,其后在新生儿期死亡的风险也越大。因此,在什么时候诊断出先兆子痫来远比孤立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更有临床意义。超过37周孕,才发生先兆子痫,医生护士应当这样对病人说,“您真幸运。您的情况值得我们关注,但您及家人不用太担心。大多数情况,你们应当期望一次顺利的分娩!”子女长大后,妈妈某一天可以这样告诉他(她),“你知道吗?你还没出生就很淘气,快要出生时还吓妈妈一跳。” 最大的遗憾是,小家伙把中国医生吓得手忙脚乱。 参考文献 : Stephen McPhee, Maxine Papadakis, Michael W. Rabow CURRENT Med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012 , Fifty-First Edition (LANGE CURRENT Series) McGraw-Hill Medical; 51 edition Steven G. Gabbe, Jennifer R. Niebyl, Joe Leigh Simpson, Obstetrics :Normal and Problem Pregnancies, Fifth Edition 2007 Churchill Livingstone Elsevier Steegers EA, von Dadelszen P, Duvekot JJ and Pijnenborg R. Pre-eclampsia. Lancet. 2010; 376: 631-44. Hutcheon JA, Lisonkova S and Joseph KS. Epidemiology of pre-eclampsia and the other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11; 25: 391-403. Sunanda GV and Johanson R. Pre-eclampsia,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01; 2: 1817-24. Leeman L and Fontaine P. Hypertensive disorders of pregnancy. Am Fam Physician. 2008; 78: 93-100. Haram K, Svendsen E and Abildgaard U. The HELLP syndrome: clinical issues and management. A Review.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2009; 9: 8. Bell, M. J.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Preeclampsia-Eclampsia J Obstet Gynecol Neonatal Nurs. 2010 September ; 39(5): 510–518.
个人分类: 医学普及|17865 次阅读|7 个评论
从先兆子痫到交配策略
热度 2 smallland 2011-11-2 20:46
人类雌性的免疫系统可能把胎儿当作外来生物组织加以排斥,排斥的结果是,可能发生所谓的先兆子痫(preeclampsia)--尿蛋白增加,血压升高。先兆子痫的发病率大概10%,严重的能导致胚胎死亡。随着怀孕次数的增加,先兆子痫的风险会大大降低,这是生孩子越来越顺利的原因之一。当然,在一胎化政策下,女人们无法“享受”多胎的好处。 那么,是不是多次怀孕后先兆子痫的风险就一定降低?不一定。如果第N胎的父亲是她的新丈夫,这样的风险依然不减。也就是说,只有多胎是同一个父亲,风险才会降低。 另外,雌性和同一个雄性长期同居,也能降低风险。有研究表明,和同一个雄性同居四个月内怀孕,先兆子痫的风险是40%,而共同生活一年后怀孕,风险则降低到 5%。这说明,雌性需要“适应”雄性的遗传物质,适应某个雄性的孩子在她的体内生长发育。长期同居的好处不仅仅在于降低先兆子痫的风险,也有利于胎儿的整体健康状况。 上述的生理特征说明什么呢?你或许认为这仅仅是一种生理现象。没错,但这种生理现象的能说明别的问题:与特定的雄性形成长期的交配关系对雌性是有好处的,普遍来说雌性必然从心理上喜欢这样,或者说,这是雌性的普遍策略。 对雌性有好处,并不排除对雄性有好处。虽然两性是相互利用、相互“开发”,在许多情况下也是互利互惠的,这个利惠,就是共同等后代。
3012 次阅读|4 个评论
先兆子痫与妊娠高血压国际研究文献分析 1947 - 2010
xupeiyang 2010-10-8 14:23
英发现治疗高血压的新途径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0/238460.shtm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s5vcqplouogtI1mI1I00h001000j100500001001000000011100040131dbgTest=true Hypertension, Pregnancy-Induced AND pre-eclampsia 20,234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1 2 3 4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7 701 2009 673 2008 668 2005 651 2006 634 2004 607 2003 568 2001 543 1999 528 2002 514 2000 509 1998 452 1996 404 1995 398 2010 397 1991 391 1997 384 1994 384 1971 377 1973 367 1 2 3 4 1 2 3 ... 7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2,257 United Kingdom 958 Germany 582 Japan 573 China 399 Netherlands 363 Italy 329 Australia 305 France 272 Canada 266 Turkey 263 Sweden 203 Finland 188 Israel 179 Norway 169 South Africa 131 Spain 123 Switzerland 122 India 114 Brazil 110 1 2 3 ... 7 1 2 3 ... 53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London 289 Pittsburgh 137 Amsterdam 113 Oxford, United Kingdom 113 Boston 112 Tokyo 105 Memphis 100 Berlin, Germany 90 Oslo 89 Helsinki 88 Houston 84 New York City 84 Paris 83 Seattle 82 Bethesda 78 Nottingham 76 Sydney 76 Glasgow 70 San Francisco 70 Cincinnati 63 1 2 3 ... 53 1 2 3 ... 103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Am J Obstet Gynecol 1,489 Obstet Gynecol 692 Akush Ginekol (mosk) 625 Zentralbl Gynakol 376 Br J Obstet Gynaecol 323 Acta Obstet Gyn Scan 313 Lancet 298 Eur J Obstet Gyn R B 298 Zhonghua Fu Chan Ke Za Zhi 279 Placenta 259 Minerva Ginecol 242 Hypertens Pregnancy 237 Ginekol Pol 220 Geburtsh Frauenheilk 207 Gynecol Obstet Invest 206 Int J Gynecol Obstet 203 J Obstet Gynaecol Br Commonw 190 Vopr Okhr Materin Det 185 Nippon Sanka Fujinka Gakkai Zasshi 180 Hypertension 171 1 2 3 ... 103 1 2 3 ... 708 Top Terms Publications Pre-Eclampsia 20,184 Pregnancy 19,745 Humans 17,515 Adult 8,335 Women 6,984 Hypertension 4,898 Patients 4,470 Infant, Newborn 4,131 female pregnancy 3,686 Pregnant Women 3,003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2,926 Placentation 2,520 Gestational Age 2,480 Blood Pressure 2,315 Placenta 2,284 Pressure 2,026 Serum 1,978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Cardiovascular 1,897 Evaluation Studies as Topic 1,832 Eclampsia 1,818 1 2 3 ... 708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2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