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1988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The 1988 Almanac
黄安年 2019-2-6 11:47
The 1988 Almanac 【Otto Johnson执行编辑:《1988年鉴》1988年第41版】 【黄安年个人藏书书目(美国问题英文部分编号15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年2月06日发布(第20844篇) 自2019年起,笔者将通过博客陆续发布个人收藏的全部图书书目,目前先发布美国问题英文书目,已经超过152本,每本单独编号,不分出版时间先后与图书类别。 这里发布的是Otto Johnson执行编辑:The 1988 Almanac(《1988年鉴》),Houghton Mifflin Compang,1988年第41版,第976页。 照片9张拍自该书 1, 2, 3, 4, 5, 6, 7, 8 9,
个人分类: 个人藏书书目|1210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8年之结婚篇
热度 2 Mech 2018-9-7 08:33
10 年前那个初中生要结婚了。 10 年中搬了两次家,住在鞍山园林路 307 栋 7 号的三室户,我自己有间 14.4 平朝南的房间,年内成了婚房。我应该在沈阳东工住校,答辩毕业要到翌年年初,不过多数时间我在家。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我结婚了。 领证 女朋友和我的情感完全到达可以结婚的程度。但结婚还有其他方面。在法律意义上,要领结婚证。在实际层面上,要有住房。在习俗意义上,要有某种仪式,婚礼、婚纱照等。 要开出结婚证,需要双方单位的证明。女朋友的证明没有问题,她过了 24 周岁,已属于晚婚的年龄。我有些问题。我的户口和粮食关系关系转到了东工 ( 定向研究生,人事关系可能还在钢院 ) ,身份就是研究生。研究生是否能结婚,当时好像没有明确规定。我找研究生部的老师谈,说明自己结婚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那位老师让我承诺在读期间不申请生育指标,然后就给我开了证明。 有了证明,我们就去办结婚证。时间选在女朋友的生日。好处是双喜临门,坏处就是家里喜庆日子少了一个。结婚证男女各一份,上面有合影。一般的合影都是男女两人一起证件照。我们的比较特殊,是用父亲当年元旦在家里拍摄的合影生活照。婚姻登记机构的人士很通情达理,同意我们用这张照片而且没有剪切。当然,后来旅行住店,要查验结婚证,都要解释一下。与众不同总是要付出代价。结婚证只是在法律意义上缔结了婚姻。但我们还是各自居住,直到暑假的婚礼和旅行结婚。 \0 \0 结婚证用合影照片 新房 新房就是我那个 14.4 平的房间。现在造房子,估计不会有这样不吉利的面积。房间在六层楼的三楼。窗户朝南。靠窗东西向摆张双人床,床头顶在东墙上。床脚以西是我的工作区域,一张写字台靠西墙,上面放着书架,床桌之间过道有把折叠椅。写字台北面,也靠着西墙,有当时流行的组合柜,共三组。中间有梳妆台,可以作妻子的办公桌。床北面靠东墙,有个双人沙发,展开是张床。门在北墙东面。门和组合柜之间,有个书架。 北面房间有东窗和北窗,也是我的活动区域。两个很大的书架在北屋靠东墙放,另有一个写字台靠西墙近北窗,上面也有书架。南面进门是个冰箱,冰箱和写字台之间放的单人沙发,是父亲带着我做的。有南窗和东窗的房间是父母的卧室。厅是暗厅,但与厨房用玻璃窗间壁,可以借光。 我们房间里的三组组合柜、北屋的两个大书架、两个房间里的写字台和上面的书架,还有父母房间里两组的组合柜,都是在前一年暑期请南方来的徐师父带着他徒弟打的。印象很深的是新房里的吊灯,女友和我到沈阳中街的鼓楼购买,缺了什么后来又去一趟。有许多咖啡色的玻璃片。样子很好看,但开了亮度不够,而且清扫起来很麻烦。应该算是一个败笔。 婚礼 虽然是旅行结婚,但双方父母还是请亲朋好友一起吃顿饭。就算是婚礼吧。规模很小,总共有 40 余人参加,在胜利宾馆的对外餐厅。 参加的人很有限,主要是双方父母方面的人。女朋友和我的同事都没有邀请。她邀请了 4 位小伙伴,小学初中一起玩的同学,只有一位到高中还是同学。她的丈夫是否参加我忘记了,但这个餐厅是他帮忙找的。我也邀请了 4 位同学。大学同学邹积国和张恒毅,研究生同学曹观法和王多。他们都是研究生。自命不凡又口无遮拦的王多马上就评论,新郎方面嘉宾层次比新娘的高多了。王多送我个有抽象画风格的墙挂瓷画,还跟父亲同事争吵起来,一定要挂在新房最醒目的位置,就是前述书架的上方。我再三保证那个位置留给他的礼物。曹观法送我个木雕,后来也摆在书架上。 女朋友为结婚特意买条粉色连衣裙,价格好像不菲,具体多少忘记了。那真是婚礼礼服,到目前为止,只在婚礼上穿过一次,享受婚纱待遇。我的衣服裤子比较寻常,只是专门吹了头发。我乘辆轿车到她家,接她上车。与他们全家合影,也算是我正式加入岳父一家。在我们夫妻之间是岳父岳母,在我另一侧的是她的哥哥和嫂子,在她的另一侧是她的姐姐姐夫。前面两个小孩,大的是哥哥的孩子,小的是姐姐的孩子。 岳父全家 接了新娘,车开到我家。在我所一向痛恨的鞭炮声中迎新娘下车,领新娘进门,见父母。然后一起去饭店。 在饭店里,婚礼进行基本顺利。我与新娘合唱《让世界充满爱》。那是我平时第一次唱歌,也是唯一一次唱歌。曲调有种宗教般的情怀,歌词也不错。 婚礼最后还是出些问题。我不喜欢或者是不适应仪式感很强的场合,更不用说自己粉墨登台。因此婚礼上尽量行礼如仪,如同狼披着羊皮。后来内力耗尽,不留神露出狼尾巴。新娘的几个小伙伴,在点烟的环节,按照传统一再刁难我。我开始努力陪着笑脸,但也没有做其他努力。后来笑脸也陪不起,直接丢下火柴,不理她们。这大概彻底得罪了除了高中同学外的 3 位小伙伴。婚后就很少来往。婚礼上失态我很后悔,我不认为她们有恶意;但也正是因为她们并没有恶意,也处不来,跟她们不来往其实也没有什么可遗憾。 当时还没有全程录像的服务。婚礼拍了些照片,有个专门的影集。应该承认,表情特别好的照片并不多。 婚礼后踏上旅途。从鞍山到沈阳再到北京,天津往返,再到长沙,去张家界,回长沙,到杭州,走上海,乘海轮到大连,回鞍山。具体旅程后面再说。 在上海时,去王开照相馆拍摄。那天暴雨倾盆,新郎新娘的发型都毁于一旦。照相馆师父水平很高,临时处理。婚纱照一套有三张,除了下面那张,另外两张分别是新娘新郎的半身合影和新娘的全身照。王开照相大概是当时全上海甚至全国最好的照相馆。价格也不便宜,具体我忘了,似乎超过夫妻月收入之和。 \0 \0 婚纱照 今年的三张照片,都与婚礼有关,因此就穿插了这两部分贴出了。 旅行 旅行结婚,不仅是到当时为止最长的旅途,后来国内旅行的时间和距离都似乎也很少超过,只有翌年的旅行或许可以相比。我们从鞍山出发,走了沈阳、北京、天津、长沙、张家界、杭州、上海和大连,回到鞍山。每到一地,都会去主要的新华书店如北京王府井书店和上海南京路书店等,也会去二手书的书店。购书无数,随时从邮局寄走。后面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沈阳,应该是住在妻子的哥哥家。因为经常去,反而记不准了。 在北京,住在妻子的亲戚家里。北京当时开放的主要景点应该都去了。天安门、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白云观、雍和宫等。 在天津,住在岳母朋友家里。具体去那些景观忘记了,只记得吃狗不理包子。更难忘的是吃后如厕,又脏又臭。妻子几次冲进去,又马上退出来。我勇敢些,冲进去完成了任务才撤。 在长沙,住在火车站旅馆,是地下室,但包买车票。去时住了三、四夜。回来时到杭州,车票或许好买,住在汽车站旁的宾馆,有个夫妻大床房。但环境很乱,非常紧张。长沙不仅去了橘子洲、岳麓山和岳麓书院,还去了比较远的马王堆展览馆。在长沙,照相机被扒手窃走。我们很着急,相机是问岳父借的。好不容易找到相同的型号买一部,似乎是三百多元,我近半年的工资,不是小数目。 在张家界,会议安排住处。条件极差,又暗又潮,还有虫子。更可怕的是暖壶打的饮用水,倒出来居然是黄泥汤。风景真是很好。但具体景观,除了有个洞好像叫黄龙洞,其他也记不住了。长沙和张家界吃得都不太好。 在杭州,住在妻子亲戚当领导的单位招待所。房租是我们自己出的,是否有优惠我不知道。住处是非常幽静的独立房子,浓荫之中,很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只是蚊子非常多。在杭州好像停了四天。开放的有名景点应该都去了。例如西泠印社、孤山、三潭印月、岳王庙、灵隐寺、六和塔、花港观鱼、虎跑泉、龙井等、九溪十八涧等。也拜访了她亲戚,见了各位家庭成员。 在上海,借住在我亲戚家里,在康平路 100 号大院。也许到上海比较累,不记得游多少景点,似乎只有豫园。拜见双方的各路亲戚。我这边,有上海的几家父亲方面亲戚,还有朱泾母亲方面的好几家亲戚去拜访。妻子那边,也有几家亲戚,去大连的船票好像就是她亲戚帮忙买的。 在大连,借住在妻子同学家里。不记得玩什么地方。早晨出个事故。同学在用高压锅烧粥时,没有降温就开盖,热粥出来把脸烫了。幸好没留疤痕。 新婚夫妻,经过漫长有时是艰难的旅程历练,彼此更加了解。旅游快乐,但也烦恼。我新配的研究不太合适。耳朵旁被镜腿磨破皮,鼻梁上被镜脚磨破皮。如果有人碰眼镜,破皮处非常疼。另外还出个蛮大的事故,有痛苦的后果。 过去已经写过 30 篇的链接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6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6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66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67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68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7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7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76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77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78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8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8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86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87 年 之脱单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87 年之读硕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88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9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9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96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97 年之读博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97 年 之离鞍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97 年之 入沪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0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0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06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07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1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1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16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17 年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5277 次阅读|6 个评论
小人物的大事记(1988日记)
jlpemail 2018-9-5 20:29
小人物1988年的大事记 原创:籍利平 (年度日记摘录) 5月10日,业余篮球队宣告成立。 5月11日,通过了胡与苏的入党申请、薛交了入党申请书。 写了12行短诗,或者是歌词。第一行是:错错错! 5月15日,下午4点开始饮酒,持续三个半小时。(未记录酒友) 晚上八点二十开始,青海省歌舞团的演出。有口技、坛技和鞭技。有霹雳舞。歌曲有《让世界充满爱》《少年壮志不言愁》《心中的太阳》《一无所有》《信天游》等。 5月18日,看电影《红高粱》。 购买运动服。险情。 篮球队,后来没有开展多少活动。购买队服的经费来源,成了某些人告状的凭证。也成了1988年,主人公不能立功的原因。 5月19日。晚上八点到九点,篮球。(注:当时实行夏令时,八点实际为北京时间晚上七点) 收到第6期教材。(注:应为安徽合肥《未来作家》) 5月20日。BB(应为英文篮球的缩写,自己创造的) 5月22日。 接到考试成绩单。(应为第一次考研,目标是中央党校。) 6月5日。评优秀党员的感想。 电影《阿龙浴血记》 百度到的故事梗概: 20 年代旧上海的一个夜晚,青年工人赵志龙因参加罢工,被国民党军警杀害,一时间洞房成了灵堂。新婚妻子阿英悲痛万分。然而更使阿英担忧的是,师弟阿龙生性刚烈,疾恶如仇,师兄的惨死他岂能无动于衷。阿龙果然从外地匆匆赶回上海,发誓要为师兄报仇。他怀着偏激的复仇心理,接连暗杀了国民党卫戍区中校处长和青帮爪牙谢老五,因而遭到警方追捕。激战中阿龙不幸挂彩,师嫂阿英巧妙地骗过盘查,救出阿龙。但警方布置了更严密的大搜捕,幸得好友俞子卿及时报信,他们逃脱虎口,投奔绍兴叔父宁玉武家中。经阿龙再三请求,叔父请刘云甫带他返回上海,为其师兄报仇。他们刚到码头,便被青帮头子杨采臣发觉。青帮与军阀相互勾结,先是制造内部隔阂,随之定计陷害。在阿龙埋头扛包干苦力时,杨采臣暗中将枪支藏于米包中,致使阿龙被扣走私军火的罪名而入狱…… 阿龙报仇志坚,而刘云甫却被青帮收买,父子二人暗地里私开烟馆、妓院,大干伤天害理勾当,阿龙愤然砸了妓院,与刘家父子剑拔弩张。与阿龙命运相关、一往情深的阿英遭到云甫之子玷污,满腹屈辱忧忿,含恨身亡。阿龙肝肠寸断。阴险狡诈的杨采臣此时又把诱饵投向俞子卿,这位昔日曾与阿龙共患难的把兄弟,趁内部分崩离析之机,投靠了青帮。阿龙带着美梦来上海抢码头,但一无所获,最终惨死在俞子卿的手中。半年后,曾苦苦追求阿龙,虽受阿龙多次冷落仍坚贞不移的刘云甫之女刘亚琴,带着阿龙的遗孤宁小龙,离开上海无走他乡。 6月10日。 收到哥哥和嫂子的信。给西安赵同学写信。 合肥26号辅导老师来信。 6月16日。新科同学的来信。 6月17日。写信。听见动静。有人发言,大致内容是:如今当兵的太受气了。他们买的烟、罐头、黄瓜都被抢了。(不发之徒,被群殴。被踢了几脚。有一个肝出了血。)矿局三万人。D县十万人。 6月18日。刘的12日来信。 一个备考计划。吃粽子。不适。 6月19日。关于地震的传说:祁连,六级或七级,六月到七月之间。 6月25日。哥哥嫂子来信。 河边散步,写《北川河畔风光美》。前两段如下: 抛却烦恼,忘却忧伤,去沐浴夏日的阳光,去呼吸自然的温馨,去倾听婉转的鸟鸣、潺潺的水声。让高原的峰吹拂你的面颊、让密密的丛林淹没你的身影。 漫步小河边,极目青郊外。 6月28日。 1980年的台湾电影《候鸟之爱》。日记没有记录情节,只写到:都市风光,浓郁的人情味。 百度得到的梗概:“陈望来的父亲在大学对面开了一间书店叫乾坤书局,父女俩守着书店生活上虽然不是很富裕但也过得幸福快乐。乾坤书局几十年来陪伴过许许多多候鸟般的莘莘学子,店堂犹如学生们歇息的地方,老店主对这群犹如“候鸟”般的学生有很深的眷恋之情。一批学生毕业了,但一封封从各地寄来的信仍与父女俩取得联系,使老店主感到欣慰。然而一家建筑公司看上了乾坤书局这块地皮,要把它买下来,翻盖大厦。建筑公司他们多次找老店主洽谈,均遭到陈望来父女的拒绝。 马本炎是建筑公司业务员,公司把和陈老先生交涉的工作交给了他。马本炎为达到目的,硬着头皮以各种方式来接近讨好陈老先生,他知道陈老先生喜欢听京剧就陪他听京剧、他知道陈老先生喜欢练剑来锻炼身体就陪他练剑、他知道陈老先生喜欢喝两杯于是就陪他喝酒。总之想尽一切办法接近陈老先生希望可以说服他出让书局。马本炎的这些做法在陈望来眼里简直就是惟利是图的的小人的行为,所以陈望来与马本炎成为死对头。有一天,马本炎开车赶上下雨,偶然遇到陈老板的女儿陈望来在街主行走,于是就邀她上车。在车上两个人闲聊起来。望来见马本炎为地皮的事情煞费苦心,开始有几分同情马本炎,两人重新认识对方,於是悄悄地交往,在相处中,情不自禁堕入情网。不久,马本炎与望来的关系被陈老板发现。陈望来为情所动,劝说老父退让。 不久,建筑公司女主任出面与老店主恳谈。陈老板无可奈何,开出高出市份三倍的价格答应出售地皮,陈老原本想用高价吓阻对方,没想到公司高层一口答应。地皮在众人的惊愕中成交。陈老不捨与学生的情谊,决定毁约,望来只能站在父亲这边,导致马本炎处境相当尷尬,每天借酒消愁。公司高层了解陈老板不卖地皮的原因,建筑公司见到陈老板与学生建立如此深厚的感情,十分感动,当即决定,在此盖好楼后,在新大厦中为乾坤书局设计一套房屋,让书店仍在原地经营。问题终于两全其美地解决了。望来与本炎结婚生子,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的生活。” 陈望来的父亲在大学对面开了一间书店叫乾坤书局,父女俩守着书店生活上虽然不是很富裕但也过得幸福快乐。乾坤书局几十年来陪伴过许许多多候鸟般的莘莘学子,店堂犹如学生们歇息的地方,老店主对这群犹如“候鸟”般的学生有很深的眷恋之情。一批学生毕业了,但一封封从各地寄来的信仍与父女俩取得联系,使老店主感到欣慰。然而一家建筑公司看上了乾坤书局这块地皮,要把它买下来,翻盖大厦。建筑公司他们多次找老店主洽谈,均遭到陈望来父女的拒绝。 马本炎是建筑公司业务员,公司把和陈老先生交涉的工作交给了他。马本炎为达到目的,硬着头皮以各种方式来接近讨好陈老先生,他知道陈老先生喜欢听京剧就陪他听京剧、他知道陈老先生喜欢练剑来锻炼身体就陪他练剑、他知道陈老先生喜欢喝两杯于是就陪他喝酒。总之想尽一切办法接近陈老先生希望可以说服他出让书局。马本炎的这些做法在陈望来眼里简直就是惟利是图的的小人的行为,所以陈望来与马本炎成为死对头。有一天,马本炎开车赶上下雨,偶然遇到陈老板的女儿陈望来在街主行走,于是就邀她上车。在车上两个人闲聊起来。望来见马本炎为地皮的事情煞费苦心,开始有几分同情马本炎,两人重新认识对方,於是悄悄地交往,在相处中,情不自禁堕入情网。不久,马本炎与望来的关系被陈老板发现。陈望来为情所动,劝说老父退让。 不久,建筑公司女主任出面与老店主恳谈。陈老板无可奈何,开出高出市份三倍的价格答应出售地皮,陈老原本想用高价吓阻对方,没想到公司高层一口答应。地皮在众人的惊愕中成交。陈老不捨与学生的情谊,决定毁约,望来只能站在父亲这边,导致马本炎处境相当尷尬,每天借酒消愁。公司高层了解陈老板不卖地皮的原因,建筑公司见到陈老板与学生建立如此深厚的感情,十分感动,当即决定,在此盖好楼后,在新大厦中为乾坤书局设计一套房屋,让书店仍在原地经营。问题终于两全其美地解决了。望来与本炎结婚生子,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的生活。陈望来的父亲在大学对面开了一间书店叫乾坤书局,父女俩守着书店生活上虽然不是很富裕但也过得幸福快乐。乾坤书局几十年来陪伴过许许多多候鸟般的莘莘学子,店堂犹如学生们歇息的地方,老店主对这群犹如“候鸟”般的学生有很深的眷恋之情。一批学生毕业了,但一封封从各地寄来的信仍与父女俩取得联系,使老店主感到欣慰。然而一家建筑公司看上了乾坤书局这块地皮,要把它买下来,翻盖大厦。建筑公司他们多次找老店主洽谈,均遭到陈望来父女的拒绝。 马本炎是建筑公司业务员,公司把和陈老先生交涉的工作交给了他。马本炎为达到目的,硬着头皮以各种方式来接近讨好陈老先生,他知道陈老先生喜欢听京剧就陪他听京剧、他知道陈老先生喜欢练剑来锻炼身体就陪他练剑、他知道陈老先生喜欢喝两杯于是就陪他喝酒。总之想尽一切办法接近陈老先生希望可以说服他出让书局。马本炎的这些做法在陈望来眼里简直就是惟利是图的的小人的行为,所以陈望来与马本炎成为死对头。有一天,马本炎开车赶上下雨,偶然遇到陈老板的女儿陈望来在街主行走,于是就邀她上车。在车上两个人闲聊起来。望来见马本炎为地皮的事情煞费苦心,开始有几分同情马本炎,两人重新认识对方,於是悄悄地交往,在相处中,情不自禁堕入情网。不久,马本炎与望来的关系被陈老板发现。陈望来为情所动,劝说老父退让。 不久,建筑公司女主任出面与老店主恳谈。陈老板无可奈何,开出高出市份三倍的价格答应出售地皮,陈老原本想用高价吓阻对方,没想到公司高层一口答应。地皮在众人的惊愕中成交。陈老不捨与学生的情谊,决定毁约,望来只能站在父亲这边,导致马本炎处境相当尷尬,每天借酒消愁。公司高层了解陈老板不卖地皮的原因,建筑公司见到陈老板与学生建立如此深厚的感情,十分感动,当即决定,在此盖好楼后,在新大厦中为乾坤书局设计一套房屋,让书店仍在原地经营。问题终于两全其美地解决了。望来与本炎结婚生子,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的生活。 当时只记得两个老年人大戏份,没有注意女孩的表演。看来,我三十年前,就看过胡慧中的电影。搜到两张电影海报。 7月1日 电影《回来吧,微笑》。荒诞的情节,可笑的场面。尤其是其中的……让我想到了…… 电影海报: 搜到的演职员表: 片名:回来吧!微笑 导演:沈耀庭 编剧:张小玲 摄影:单联国 美术:梅坤平 作曲:刘雁西 录音:李炳奎 剪辑:侯佩珍 编辑:祝鸿生 化妆:杨龙生 王川关 照明:叶连根 置景:朱今明 道具:丁道英 服装:魏晓明 烟火:陈鹏云 拟音:牟国卿 副美术:周庆鳞 特技设计:姜亦素 特技摄影:陈渭沧 动画设计:鲍厚泽 动画摄影:宋旭光 制片:沈晔 演奏:上海电影乐团 上海交大电子计算机音乐实验室 指挥:王永吉 演员:宁海强 .... 张乐天 卢青 .... 王一笑 常宝霆 .... 管仁 吴竞 .... 陈欢 孙明 .... 蒋迷 邵光汉 .... 柯大勇 筱声咪 .... 胡翔 铁牛 .... 胖经理 惠娟艳 .... 小兰 丁杰 .... 小刘 成梅 .... 芳芳 程素琴 .... 小兰妈 参加演出:马冠英 牛侃 徐顺林 上映:1987年 色彩:彩色遮幅 片长:2571米 语言:汉语普通话 (电影网介绍的梗概): 某市正在开展微笑运动,快乐百货商店以统计每个服务员工作的微笑次数来衡量服务质量的好坏。本来就不安心服务工作的营业员张乐天为完成指标,工作时强装笑脸,可态度依旧,结果气跑了尚未见过面的未来丈母娘,又吓跑了胆小的柯大勇。这一切都被照相馆的摄影师王一笑摄入了镜头,并拿到微笑摄影展览会上展出。商店的胖经理得知后,给本来已得到黄牌警告的张乐天又一块红牌。当晚,还被未来丈母娘赶出了门。这时,传来了市心理学会创办微笑训练班的消息,张乐天决定一试,经过诊断,他被录取。训练班里,有由于青春逝去、已是晓镜但愁云鬓改的中年演员陈欢;有多次在知识竞赛中落选、对数字过敏的中奖迷;还有一个50岁左右的玩具厂主任,由于左的路线长期影响、已不懂得笑、只会板着脸说套话的管仁;还有牢骚不断、受过张乐天奚落的柯大勇。训练班主任胡翔以为,只要靠先进的设备和一流的技术手段就能使这些失去微笑的人找回微笑。他给胆大的张乐天和胆小的柯大能实施换胆手术;给因为年龄大而失去艺术生命力的陈欢做了年龄输出手术。手术后,胡翔让他们立即实习:胆变大的柯大勇骑上摩托车,冲出大门,毫无顾忌地开大油门,连警察都不屑一顾。而胆变小的张乐天则变得唯唯诺诺。年龄输出后的陈欢,虽然青春焕发,但遇到了年龄、外貌与心理意识等许多不协调的问题,而富有牺牲精神的王一笑也因为年龄的陡然增加与女友产生误会。在打败面前,张乐天终于懂得了人应该真诚,只有给人欢乐才能与己欢乐;蒋迷抛弃了中奖之道与家人团聚;柯大勇发出了舒心的笑声;陈欢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成功了,获得第一批微笑训练班的毕业证书。唯独管仁摆脱不了那张死板的脸,留级了。胖经理成了第二批学员。   某市正在开展微笑运动,快乐百货商店以统计每个服务员工作的微笑次数来衡量服务质量的好坏。本来就不安心服务工作的营业员张乐天为完成指标,工作时强装笑脸,可态度依旧,结果气跑了尚未见过面的未来丈母娘,又吓跑了胆小的柯大勇。这一切都被照相馆的摄影师王一笑摄入了镜头,并拿到微笑摄影展览会上展出。商店的胖经理得知后,给本来已得到黄牌警告的张乐天又一块红牌。当晚,还被未来丈母娘赶出了门。这时,传来了市心理学会创办微笑训练班的消息,张乐天决定一试,经过诊断,他被录取。训练班里,有由于青春逝去、已是晓镜但愁云鬓改的中年演员陈欢;有多次在知识竞赛中落选、对数字过敏的中奖迷;还有一个50岁左右的玩具厂主任,由于左的路线长期影响、已不懂得笑、只会板着脸说套话的管仁;还有牢骚不断、受过张乐天奚落的柯大勇。训练班主任胡翔以为,只要靠先进的设备和一流的技术手段就能使这些失去微笑的人找回微笑。他给胆大的张乐天和胆小的柯大能实施换胆手术;给因为年龄大而失去艺术生命力的陈欢做了年龄输出手术。手术后,胡翔让他们立即实习:胆变大的柯大勇骑上摩托车,冲出大门,毫无顾忌地开大油门,连警察都不屑一顾。而胆变小的张乐天则变得唯唯诺诺。年龄输出后的陈欢,虽然青春焕发,但遇到了年龄、外貌与心理意识等许多不协调的问题,而富有牺牲精神的王一笑也因为年龄的陡然增加与女友产生误会。在打败面前,张乐天终于懂得了人应该真诚,只有给人欢乐才能与己欢乐;蒋迷抛弃了中奖之道与家人团聚;柯大勇发出了舒心的笑声;陈欢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成功了,获得第一批微笑训练班的毕业证书。唯独管仁摆脱不了那张死板的脸,留级了。胖经理成了第二批学员。  7月1日。 摘录《风流一代》陈周明的《早晨》。 早晨应该是清新的…… 早晨应该是勤奋的…… 早晨应该是创造的…… 早晨应该是多彩的…… 7月3日星期天 上午:测量。下午:会议。晚上:谈话。 和沈科长谈话,得出五点结论。主要涉及:处世之道、当面说的与背后搞事的、干好目前的正规化工作、主动接近新指导员、大目标与小目标。 7月17日。(原文为英文) 星期日。西宁。见到籍叔叔(长子在家)。去西门附近三次,才看到。 7月18日。海南笔友林,来信。 写《宁静的水面》八行文字。 7月20日。 下午,出测。 晚八点半,又出太阳又下雨。霓虹。 7月21日。 沈科长说,可以评助工了,部队的年限是一年。 7月23日。 去西宁,看望张(福仓?)(原文为英文) 7月26日。 两页,微型小说。(略) 7月27日 与雷一起打篮球。 7月28日 正洗衣服时,涂进来说话。 张、田、汤、周、范、徐、于、韦。 7月29日 无题,十六行,诗句。《发射场之春》 18行《沧海怨》 1行《致鸽子》 摘录《邮票中的语言》10种(1988年5月26日,四版,青海日报) 8月 电影《无腿先生》(英文名称:Mr. No Legs) 英文名:Mr. No Legs 中文名:无腿先生 上 映: 1979年 地 区:美国 对 白:英语 译制: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 片长:Germany:75 min / UK:90 min IMDb链接:tt0082775 剧情介绍: 深闺疑云,妹妹死于谁手?驱散毒雾,哥哥勇除黑帮。 走私贩卖毒品在美国西海岸某城十分猖獗,警察局虽然也不间断地捕获一些走私船或是贩毒者,但根子在哪里呢?一个偶然的事件才使黑幕一层层地揭开。 这个城市中最大的一家卷烟厂,一直秘密地在生产包有海洛因的卷烟。海洛因的原料也总是按时运到。一天,负责接货的路易(程玉珠配音)又来到南湾码头,把装有海洛因的烟叶装运回卷烟厂。路易还是请大学生凯恩(伍经纬配音)帮助卸货。路易没有察觉码头上的两个装卸工已悄悄地把装有海洛因的烟叶袋调了下来。这事却被管码头的无脚先生(戴学庐配音)发现了。他用安装在轮椅上的自动步枪当场打死了这两个装卸工。无腿先生立即乘车离开了出事现场。当无腿先生赶到本城有名的慈善家丹吉洛(童自荣配音)的公寓里参加晚会时,风度翩翩的丹吉洛对无腿先生的迟到很不满意,无腿先生不以为然。 凯恩按往常一样帮路易把烟叶包运进仓库以后,得到了为数不少的报酬。他买了一瓶好酒,并高高兴兴驾着摩托赶回自己的住处。女友蒂娜(刘广宁配音)在家等着他哩。蒂娜反对他“贩毒”而要和他分手。凯恩向蒂娜解释自己从不吸毒、更不会贩卖毒品,只是为了付房租,为了上大学,帮卷烟厂干干活而已。由于互相拉扯,造成蒂娜受伤死亡。 凯恩不知所措,打电话向路易求救。 不料,他自己反被无腿开枪打死。这使路易感到吃惊。 蒂娜的死使她的哥哥安迪(杨晓配音)十分痛苦。警察局长哈瑟(尚华配音)批准安迪休假,让他逐渐忘却心头的悲痛。他答应调查此案,并派安迪的好友查克(施融配音)参预。 安迪的女友格温(程晓华配音)给了安迪最大的安慰,安迪不愿休假,决心要查出凶手。 查克从蒂娜的遗物中发现一封待转寄的信,根据这封信,他找到了凯恩的住处,在征得女房东(孙丽华配音)同意下,查克从凯恩屋里取回在地上发现的血迹,酒瓶上的收据和凯恩的照片。哈瑟见到照片后,对查克说,他将亲自去医院停尸房看看有没有凯恩的尸体。他让查克在事情未弄清楚真相以前,不要告诉安迪。 丹吉洛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以后便对无腿先生大发雷霆。他责问无腿先生又自作主张干了蠢事。这个电话是丹吉洛雇用的人打来的,报告他内部有隐患。丹吉洛要无腿先生马上找到凯恩的尸体,并去找刚出狱的贝西,以清除隐患。 这天,安迪、查克来七海酒吧,准备找要向他告密萨莉塔。 可是安迪晚了一步,无腿先生已把萨莉塔杀了。安迪也遭到了无腿先生和黑帮的围攻。 无腿先生又让路易赶快找凯恩的尸体。路易和默勒来到医院停尸房,找到了凯恩的尸体。正当他们要把尸体偷走时,查克带着安迪来了。双方开展了搏斗。安迪通过这件事,更证实了妹妹死于黑帮之手。 无腿先生决定干掉安迪。他找到给安迪告密的萨米,逼萨米打电话约安迪于当夜在七海酒吧见面。安迪报仇心切,只身来到七海酒吧。安迪凭着自己的勇敢,才使无腿先生的阴谋未能得逞。 这时,查克接到安迪女友格温的电话,马上赶到七海酒吧。他们分析了最近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证明无腿就是丹吉洛的爪牙,而丹吉洛仍在暗中干坏事。查克还怀疑贩毒集团之所以未能破案,恐怕与警察局长哈瑟受贿有关。安迪同意暗中监视哈瑟。 无腿先生的接连失利,以及他的狂妄自大,丹吉洛早对他有了戒备之心,决定派心腹把无腿干掉。而无腿也早在打算干掉丹吉洛,由他来控制整个贩毒集团。无腿趁卷烟厂停工的机会,打电话告诉哈瑟,说丹吉洛要见他。同时通知丹吉洛,假称哈瑟要见他。当哈瑟、丹吉洛同时来到卷烟厂时,两人才知道上了当。 丹吉洛得意地告诉哈瑟,无腿也要完蛋了。这时,无腿乘轮椅来到卷烟厂,他是打败了丹吉洛心腹以后赶来的。丹吉洛被无腿当场打死,而无腿先生则被哈瑟击毙。当哈瑟见到安迪、查克跟踪而来,知道事已败露,企图驾车逃跑,最后翻车身亡。蒂娜的不幸死亡,终于破获了这个贩毒集团。 8月15日。 和齐参谋谈话。三点:处境、长远打算、不操之过急。 新科的信。三封给书店的心。 8月19日。 健康、愉快、奋发。(暖色墨水书写) 8月21日 花园来信。 8月25日 摘录,培根关于读书的名言:读书使人充实,谈话使人机敏、写使人严谨。 日期未记载:《偶然的回忆》14行(应该是第一次去兰州,遇见的乐观旅伴). 9月6日 西宁来信。 快睡妙法、睡觉七要诀。 10月9日。 六行文字《每当我想起你》 日记本撕了几页。 10月16日。英文日记,内容略。 10月19日 摘录《海外文摘》1987年第4期,48、49页。《领带结与性格》 10月28、29日 从祁连到西宁。草原、羊群、大坂山积雪。 306招待所。 11中(2路转32路),招生办。得知11月20日查(研究生)招生目录、2月17至19日考试。 归见孙科长(考财会:自学开始。24厘米的高压锅) 10月30日 大通,照相。 碗、杂志和年历。 12行《失落的常青梦》 11月1日 去祁连。起初,还算暖和。到达俄博得时候,下雪了。 到祁连时,雪越来越大。路上,有藏民再唱歌。 祁连:高山流水、蓝天白云。白杨青松、雪峰红崖。无边草原、连绵群山。 那牛羊正肥。 野草黄了,沙棘林果子黄了。 轶闻:甲区,两年得病的排长。商议不成,割牦牛尾巴的战士。酷爱狗肉、狗也怕他、酒醉身亡的副司令。和姐姐见面,娶了妹妹的人。(手枪案)被关了一个学期的士官生、被关了一年多的文书。 11月3日 一个糟糕的、缺德的、不懂事的连长。 11月4日。 保卫科黄干事。(86年兵、西安毕业) 英文日记一页半,内容略。 第一句:由于人们的玩笑和我的虚荣,我给你写信了。 11月7日(英文) 三天前,丢了一些钱。队长说,一定是队里某人偷的。 距离来年2月17日,不过一百天了。要抽时间学习,不能再浪费时间。 14行文字。(略) 12月8日 写《快速导线测量如何做到正规化》《测距教案》 北师大(二志) 国际共运史(030305) 方向:共产国际与当代国际共运 导师:孟金生、邵汉德(副教授) 外:英 业务:国际共运史、世界近代史、综合考试(党史、科社、政经) 12月8日 卡车坏了,步行去测量。 下午四点,车修好了。 买了一本书。 打乒乓球,很久。 12月9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需奋斗,莫问成败荣辱。 如果是成功的渴望使人焦灼,使人心事重重、诗人患得患失,那么这种渴望将是有害的。 若是不天天动笔,字就一天比一天难写了。 诗人、此人、文人,墨客骚人,人人妙手著文章。 12月10日。(英文) 和高打乒乓,一点点进步。 和刘打时,手指受伤。热了。 (昨夜难以入睡,喝多了水。热。胡思乱想) 下午,买了20胶皮鞋。没人一双、交两元。 穿上胶皮鞋。 手簿。抄写事。怒了。 英文课本,读到了40课。 有的时间,浪费了。 12月11日 计划,有空就编PC-1500趣味程序。 12月12日(英文) 昨天打球太久,三个小时。受风了。感冒。 *** 梦见籍老师、王老师。不记得他们的话,不记得我是快乐还是忧伤。 感冒好了。 对队长和18人的看法。车、煤、罐头。伙食费。 ** 1985年11月入伍的河南张姓战士,因为打了陕西张姓领导,被警卫连抓、关。 *** 我不知道:学习和写作,哪个重要? ** 涂说,你得培养一个主台观测手,以便有事时可脱身。 我不知道,是否有必要。 12月13日(英文) 买书,作者女,一块二。 也写一本,那样的书? 15+8+12行文字(略) 12月16日。 杨说,明年可能要快导比武。 17日(英文) 沈说,要比武,日期不定。 (剪报《青年参考》:性格的类别——内闭性、同调性、粘着性) 合肥“学院”来信,37号老师。 ** 如果有点的话,可以打乒乓或者读书。 ** 上午,照相。 12月20日 四行《小星》 12月22日 收据:汇款单1.5元和包裹200元。 《致流星》三行。 (9张汇款收据:4.62+7.7+40+100+2+15.5+3+100+9)(大通7+祁连2张)
个人分类: 资料库|11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1988年
热度 2 Mech 2018-8-18 09:37
10 年前那个城郊初中成绩突出的高材生和重点高中高分入学的重点班新生,已经在东北工学院 ( 现在叫东北大学 ) 读硕士生。将于翌年年初毕业,正摸索着走上研究之路。这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无疑是结婚,如此重要,所以连同相关的旅行和照片等以后专门贴《结婚篇》。这一年有不少新鲜事。开始发表论文,开始参加学术会议,开始向只在书上见过名字的教授当面请教,等等。除结婚外,最重要的事情,要算开始系统地自学 ( 也不妨说研究 ) 混沌。 混沌 这一年,或者还稍微更早些,兴趣导向的研究领域已经很明确,混沌。这不仅对我是全新的领域,而且东工导师和其他老师对此也所知甚少。他们都偏向工程,对完全是理论的问题兴趣不大。要先学习背景知识,再找可能的研究题目。我当时的想法,重点是打好基础。至于具体研究,随便做点什么应该都能毕业,反正大家全不懂。所谓“画鬼容易,画犬马难” 开始入门是读中文综述。朱照宣先生发表于《力学进展》的综述,郝柏林先生发表于《物理学进展》的长篇综述,对我都有很大帮助。然后学习英文的综述。印象深的是 Ott (OGY 方法中的 O) 和 Eckmann 各自发表于 Reviews of Morden Physics 的两篇综述和一个记不准名字的日本学者在 Physics Reports 上的关于非线性振动中混沌的综述。还有些篇幅更短的评论文章,如 May 在 Nature 上的评论, Holmes 和 Moon 在 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特刊上的评论等。真所谓“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除了综述,还需要些更详细更通俗的材料。也是我运气很好,王多同学的师兄和同事金基铎教授从日本留学归来,带回了大量与混沌相关的复印资料。虽然他是我同学的师兄,但不论看学问还是年纪,金教授都应该是我老师。金教授是典型的学者,我们去了他家也不多客套,直接问他什么书是否有,有的话借了就走了。我的博士生中,后来获得优青的杨晓东和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的张艳雷都是金教授的硕士生,而获得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的唐有绮是杨晓东的硕士,金教授硕士的硕士。我拿了金老师的复印本,到东工复印。多数只复印一份,王多不要看书。再请大学时的同学邹积国帮忙,找他在印刷厂工作的妹妹装订成册。先后复印了有十几本书,当然不是每本都仔细读了。 复印书中当时最有帮助的是国外一次暑期学院讲稿的汇编, Chaotic Behaviour of Deterministic Systems ,主编是流动稳定性和分岔的大家 Iooss 等。讲课的不乏对混沌研究作出杰出贡献的名家如 Henon 和 May ,还有数学背景很强的 Newhouse 和 Langford( 陈予恕院士早年出访时的合作教授 ) 等,以及在前述 RMP 上发表综述的 Eckmann ,能算力学家的有研究流动稳定性的 Hoseph 。 从长远看,更有帮助的复印书是郝柏林先生编篡的重要论文汇编 Chaos ,分成 10 个部分,每个部分编者写有导言,最后有截至到完稿时所有混沌相关论文的目录。在随后很长时间里,我反复看过该书中感兴趣的文章。 复印后只大概翻翻还有一些,仅说几个多少有点儿印象的例子。 Moser(KAM 定理中的 M) 的经典著作 Stable and Random Motions in Dynamical System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Celestial Mechanics ,其中符号动力学部分以及横截同宿点等阐述并没有想像的艰深。一维映射的早期权威数学著作 Iterated Maps on the Interval as Dynamical Systems ,这个完全是看热闹。博士论文改写的的专著 The Lorenz Equations: Bifurcations, Chaos, and Strange Attractors ,以 Lorenz 方程为例阐述分岔和混沌等现象。 没有系统地读本书 ( 而不是文集 ) ,心里总是不安,正好有比上述文集和讲稿更新的导论性著作 Nonlinear Dynamics and Chaos : Geometrical Methods for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作者 Thompson 当时是结构稳定性的专家,后来成为英国力学界研究混沌的领军人物,还有位合作者 Stewart 。这部书适合我当时的数学基础,看起来不是很吃力。最初读的是金老师复印本的复印本,后来国内出了影印版,我也买了本读。但我个人感觉,好像还不足以到研究前沿。没有读完就改为泛读了。那也许是个错误的决定。 我特别欣赏也下功夫钻研的书是 Nonlinear Oscillations, Dyanmical Systems, and Bifurcations of Vector Fields 。这本书有国内出的影印版,在沈阳太原街外文书店所购。但只读了前面一半多。作者是两位应用数学家 Guckenheimer 和 Holmes 。后者旧译福尔摩斯,柯南·道尔笔下大名鼎鼎的英国侦探。他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学振动出身,然后当了几年诗人,四处流浪,出版两部诗集,最后才当数学家。交大凌复华教授等把该书翻译成中文,但没有正式出版。我主要读英文影印版,难度并不在语言方面。可惜,这部书对基础的要求我有些达不到,数学基础知识我具备,但数学的成熟性或者所谓“默会知识”或“支援意识”又欠缺。因此眼高手低、事倍功半。前五章的大部分内容似乎懂了,最后两章就很不得要领了。后来又出了该书新版的合法影印本,我还是买了本。 当时阅读思考的感觉还是很美好。只是几年后看《混沌:开创新科学》,其中讲到加州大学四位博士生自行研究混沌并取得重要进展的故事,有些感慨。我与他们其实有同样的兴趣,同样的热情,时间相差也没有几年,但产出完全不同量级。心中戚戚然。原因或许有两方面。原则上,是学者和科学家的不同。我是传统的中国读书人,“述而不作,敏而好古。”看了大量的资料,但迟迟没有开始在研究第一线工作。技术上,是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区别。仿真和实验都不是我所擅长,我的研究进路是理论,实质性进展的更困难,我自己的功力也有欠缺。 现在回顾,混沌研究的兴起,极大推动动力学发展。堪称是次风云际会,可以龙腾虎跃。我只是感受到了风雷激荡,但“机遇总是给充分准备的人”。不论从眼界、能力、基础、条件等方面,我都准备不足。只是兴趣和热情远远不够。不管怎样,体验了热情,满足了兴趣,也算难得。 研究 当时没有条件也不想做实验和计算,研究内容选择范围就很小了。选定主要方向是混沌的解析预测,就是所谓 Melnikov 方法的应用。多少有些误解,当时人们认为这种方法可以给出混沌出现的条件。后来发现预测很不准,又说是混沌的必要条件,其实并不确切。准确地说, Melnikov 方法给出对应的庞卡莱映射呈现 Smale 马蹄出现的条件。因此也可以说, Melnikov 方法能预测 Smale 马蹄意义下的混沌。 Smale 马蹄只是极限集,渐近稳定且吸引区足够大,才有可观测包括可计算意义上的混沌。这些事情,当时都不知道。只是想把 Melnikov 方法应用于各种系统。说句题外话,现在有些同行对此的认识还停留在四十年前。 当时典型的应用有两种, Duffing 方程和单摆方程。 Duffing 方程能用 Melnikov 方法处理的有两类, Holmes 等研究的线性刚度为负的双稳态情形,刘曾荣等研究的软弹簧情形。我的想法十分平凡,在两种情形,各加个平方项。后来知道,这其实也有各种物理背景,但当时并不清楚。 Melnikov 方法应用需要克服两个数学上的困难。一个是要能显式积分出同宿轨道或者异宿轨道,其实是求一个非线性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精确解;另一个是要在前述显式的基础上算出 Melnikov 函数,是复杂超越函数的无界广义积分。也有其它办法绕过难点,就是用数值解。凌复华用数值方法算过同宿轨道及其相应的 Melnikov 函数,文章发表于 Phy. Lett. A 。同学王多改进了这个算法,基本思想其实是用快速傅里叶变换代替离散傅里叶变换。这应该是有些新意的工作,但最后并没有在期刊上发表,投了个国际会议又没有去参加,真是很可惜。写研究论文是种专门技术,没有很好掌握这种技术的人,往往忽略这种技术的重要性,但不发表别人就无从了解。 我在硕士期间,前述两个问题第一个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的解决要在两、三年之后。后一个可以说解决了。人们都知道算前述广义积分要用复变函数的留数定理。在大学时,我自学过复变函数,属于相对比较容易的数学 ( 只是微积分向复数推广 ) 。当时的困难完全是技术性的,奇点的阶数高,留数难算。 1 阶奇点留数书上有公式, 2 阶奇点留数公式可以推导出公式。更高阶奇点的留数当然也可以推导,只是公式非常繁复。我用分部积分先“化简”,其实并不一定形式简单,但奇点的阶数降低了。然后应用 1 阶或 2 阶奇点的留数公式。这些工作也许在职业数学家眼里只是本科生课后习题水平,但确实能有效地计算 Melnikov 函数。这个小技巧,多年后我写篇文章发表于《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 》。 虽然前面的问题没有解决,我也绕开了那个问题,把加进去的平方项作为摄动项。但两种类型中,摄动项对双稳态情形的结果没有影响,软弹簧情形有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处理有问题,当然也可以说 Melnikov 方法本身有不足。当时没有深究,把有影响的软弹簧情形写成篇论文,答辩后投稿。 90 年发表在《 东北工学院学报 》,这篇文章导师王铁光教授是第二作者。当年在东北工学院,硕士研究生能发一篇本校学报已经算不错了。东工学报是限制性投稿,每位作者每年只能投一篇。按常理推测,限制往往意味着有某种福利。至于没有影响的双稳态情形,后来在东北三省力学会议上交流。 偶然遇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特殊情形。在《物理学报》上看到魏荣爵院士等的文章,数值研究了只含平方项的 Duffing 振子的混沌。我尝试应用 Melnikov 方法,只有平方项,比较简单,能积分出了同宿轨道。用前面发展的技巧算一个 3 阶奇点的留数,确定了 Melnikov 函数。与原来文章中混沌出现参数临界值的数值结果比较,一个比较接近,另一个差别比较大。这个工作写成文章,翌年初投稿,年内发表于《 物理学报 》,可惜当时《物理学报》还不是 SCI 。由于发表速度的原因,这是我在混沌研究方面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也是早期比较主要的工作。应该说,多少还有些新意,至少对于我而言有一定难度。 按照系列回忆研究部分的惯例,每年选三篇论文,以见刊时间为准,算是年度代表性工作。 1988 年是我开始发表论文的元年。没有什么选择余地,只发表了三篇文章。最有创意的工作是给出高阶 D’Alembert 原理一种较为普遍的表达形式。写成简报,发表于《 科学通报 》,也有英文版,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发表于翌年一月,这是我第一个被 SCI 收录的工作。这个工作 SCI 和中文期刊他引次数都不多,但发表 20 年后还有人引用。另一篇是把非完整系统的 Routh 方程推广到变质量可控系统,非常平凡的工作,发表于《 鞍山钢铁学院学报 》。还有篇研究高阶 Nielson 方程的推导,有些很小的技术性的创意,而且对前述简报于《科学通报》的工作有启发,也发表于《 鞍山钢院学院学报 》。在随后的近十年中,我每年都在《鞍山钢铁学院学报》上发表两篇论文。编辑部老师告诉我,每年只能给我发两篇,有许多老师等着在学报上发表论文晋级,而学报文章对我也没有什么用处。与东工学报对所有投稿人都限制不同,钢院学报只是对我限制。 交流 1988 年不仅是我发表论文的元年,也是作为会议代表 ( 而不是会务人员 ) 参加会议的元年,甚至也是开始会外学术交流的元年。说得这么热闹,其实只是到张家界开个会,之前到天津大学拜访陈予恕教授。本来还准备到北京大学拜访朱照宣教授,但什么原因没有见到我忘记了,可能是朱教授不见我,或者是没有联系上。直到十来年后,我才有机会见到朱教授。还要去上海交大拜访凌复华教授,但似乎凌教授出国了。 陈予恕教授当时就是国内非线性振动的领军人物,与闻邦椿教授双峰并立。在我的东工老师眼中,闻邦椿教授长于非线性振动与工程的结合,陈予恕教授长于非线性振动理论。我读研究生之前,就学习陈教授的《非线性振动》。给我们上“运动稳定性”课的关立章教授介绍我拜访陈先生,说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他请教。我到天津后,就往陈教授家里打电话,他约我到他办公室。 翌日到陈教授办公室后,我说自己对分岔和混沌很感兴趣,但感觉数学基础有欠缺,一时也不清楚如何补救。陈教授说,他在国外听 Langford 讲课时有个笔记,现在已经整理后印出来。就着就拿出本讲义《动态系统理论》。我说要买一本,并问多少钱。陈教授说,“什么钱不钱的,你拿去看吧!”这件事印象很深,后来《 在陈予恕老师从教 55 周年暨八十华诞庆典上的发言 》还提到。 这算是我第一次接触老师同学师兄弟之外的同行。虽然我曾参加过会议服务,但参会者不能算我同行,我自己还没有入行。当然也是第一次专程拜访。特别是陈教授,是我读过《非线性振动》的作者,第一次有了见到真人了的感觉。在此之前,所有书上的作者,只是个名字。我认识的所有老师,还都没有出过书,如果不算非正式出版的讲义。我多少有些华夏传统的文字崇拜,对书籍作者很膜拜,直到我自己也成了教材作者。 参加的学术会议是青年力学协会第二届年会, 8 月 22 日到 26 日湖南张家界举行。我带妻子去张家界,王多与我一起参会,但我们不同行。路线有些差别。我们都从沈阳到北京。我从北京去了趟天津,然后从北京直接去长沙;他从北京去十堰,登了武当山,然后一路旅游,乘好几段汽车,总算到了长沙。从长沙到张家界,再回长沙,也是相同。我们在长沙住了一夜,去杭州,在杭州停几天去上海;他当天就去上海了。到上海,我们又见一面,他没有钱了,借他些钱,他就先回沈阳了。我们到大连又停几天。最后回鞍山再去沈阳。 会议上遇到青年同行印象不太深。应该遇到我博士的二师兄屠锦荣了,但现在完全没有印象。有印象的是认识了梅凤翔教授的博士生刘端。我当时研究过一段非完整力学,因此对梅先生有高山仰止的感觉,对亲炙梅先生的弟子,也视若天人。多少让我有些意外,刘端发了通牢骚,说发表论文如何不容易等。想想也好理解。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固然不错。但人外的人,依旧有他的烦恼。 会上与同行交流比较少,因为我是带着新婚妻子去,主要游山玩水了,毕竟小同行其实也不多。还因为与王多一起去,有时候我们在一起。他当时又练辟谷又练气功。辟谷我没有练,气功我也跟着练练。我没有任何效果,他倒是有效果,练岔气了。后来两人都不练了。 可以说,当时还不会参加学术会议,也不会与同行交流。我已经看过些科学家传记,写的都是非常高大上的事情。而具体的如何与同行交流、如何写论文、如何参加学术会议等很少涉及。那些当时真没有地方学。顺便说句题外话。科学家传记本质上有两种,一种是颂扬性的,树立光辉榜样,其实对具体学术研究没有太大启发作用;另一种是研究性的,具体揭示传主的所作所为,如果写得好,对从事学术职业还是很有帮助。可惜,我当时能找到读的都是前一种。 函授 虽然我接受了完整的学历教育,从本科生到博士生,但我也有非学历教育,参加了一个函授的研究生班。这个事情应该去年写,但忘记了。今年补上。 1987 年 5 月至 1989 年 5 月,我参加了中国文化书院的“中外比较文化研究班 ( 函授 ) ”,属于大学后教育。 这个研究班共有 15 门课程:中国文化概论,日本文化概论,印度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文化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文化学,比较哲学,比较文学,比较美学,比较法学,比较史学,比较宗教学,比较教育学,比较伦理学,比较方法论。每门课程有本大 32 开三、四百页的铅印教材,前面是讲义,后面是文章汇编,不是正式出版物。此外,还另发些阅读材料,也是非正式出版物,主要是汇编境外包括港台学者的文章。有些还有点印象,如写萨特和德波娃是对存在主义的情侣;又如李敖的文章,批判传统的华夏读书人“拙于谋生”、“急于用世”、“昧于尽忠”、“淆于真知”、“疏于自省”。真是入木三分,我现在也时常反省,是否年纪大了,智商下降,也有那些毛病。回想起来,阅读材料尺度比当时所见要大,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也是开了扇了解海外学界的窗户。教材和辅导材料我都认真读了。 除了阅读,还有面授辅导。沈阳辽宁大学有面授点。我从东工骑车从南到北穿过沈阳市去听课。辅导在暑假,但我现在记不准是 87 年还是 88 年暑假。那或许是我听得最认真的课,而且还记了详细的笔记。老师讲课的尺度当然比辅导材料更大。因此很吸引人。现在还能记得北大朱德时 ( ? ) 教授讲的哲学很有意思,我还请他在听课记录上签个名。还有位社科院的研究员,讲斯大林的“大清洗”,我听得真是瞠目结舌。 最后论文我写的是波尔“互补性原理”的中外比较分析。不仅没有任何部分发表,而且现在草稿都未必能找到,虽然应该归档了。不管怎样,也拿到了毕业证书,编号是辽 1014 号。我其实对不认同波尔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爱因斯坦更感兴趣,后来曾想研究他关于“实在”的理论。但发现后续发展 Bell 不等式等太专门,而且爱因斯坦的想法或许不正确,就知难而退了。 现在想想,中国文化书院应该是个文化保守派的机构。旗帜性人物是梁漱溟。在毕业证上签名的是院长汤一介。我读过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和《文化与人心》等,当时就不很服膺,现在也不太欣赏。但那个函授学习,对自己或许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阅读 现在看来,那时已经接近我个人阅读的黄金时代,后来硕士毕业就进入了那个黄金时代。我所知道的外界的机会 ( 也是干扰和诱惑 ) 非常少,除了在家里读读写写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干。于是就随心所欲地读书。当然,如果现在能重新回到那时,我也未必情愿,毕竟“由奢入俭难”。此外,许多人都有巨大的经济动力,当时正在开启一个人人都想发财也确实有可能发财的时代。我在观念上承认那是社会的伟大进步。只是自己比较落伍,读读写写就很开心;也比较迟钝,没有感受到经济压力更没有做出反应。 二十五岁又比较晚熟,还可以继续有些梦想。纯粹哲学的梦想,要在混沌理论基础上,重新界定和阐述因果和时空,就像康德哲学在牛顿力学基础上所做的那样。实践哲学的梦想,要在学理上认知文化现象,为此需要的知识结构大致是,金观涛 ( 科学精神 )+ 李泽厚 ( 哲学素养 )+ 冯友兰 ( 中国文化 ) 。贫乏限制了的眼界,即使梦想,我当年只能想象到这种程度了。服膺李泽厚倒不是他当年大行其道的古代、近代和现代三本思想史论 ( 虽然三本书也很不错 ) ,而是他钻研过康德并出版《批判哲学的批判》,是我所知道唯一的研究康德的非康德专家。准备工作是先钻研康德的哲学,然后研究罗素和爱因斯坦这类大科学家的哲学、社会、教育等思想。顺便一提,罗素和爱因斯坦的中英文著作和传记后来倒是收集阅读了不少,也看过些英文的研究论文;顺便一提,当时看有些罗素或爱因斯坦研究的中文论文,我觉得还没有到入门水准,当然现在对此也有同情的理解。言归正传,上述计划也没有付诸实施,毕竟硕士还没有毕业时间不自由,而且我觉得哲学史的修为也不足。似乎是李泽厚说过,西方哲学史是基本训练,中国哲学史是专门知识。还是先钻研西方哲学史。 金观涛及其合作者的书都反复读过。包括《在历史的表象背后》《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问题与方法集》《西方社会结构的演变》《整体的哲学》《人的哲学》。《演化的哲学》可能是后来读的。他妻子和合作者刘青峰早期用笔名发表的中篇小说《公开的情书》,我在本科时就有深刻印象;推测有自传性因素,只是其中女主人公的成功追求者在“文革”看黑格尔研究存在主义,感觉金观涛的哲学功底不是这个路数。与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相关的书还有波普《客观知识》、忘记作者名字的大部头《时空学说史》、方励之《哲学是物理学的工具》、李醒民《激动人心的年代 — 世纪之交物理学革命的历史考察和哲学探讨》和《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 ( 八 ) 》中的马赫篇等。 读的哲学书应该说都还是比较通俗。学习了罗素《西方哲学史 ( 上 ) 》,并看了《罗素:热烈的怀疑论者》。罗素讲讲哲学史真是深入浅出,甚至可以说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能媲美的或许只有丹纳讲艺术史。反复读了雅思贝尔斯《智慧之路:哲学导论》。我觉得这本哲学导论很好,罗素的《哲学问题》也是导论,但差远了。至于罗素的《数理哲学导论》,真是无福消受。读了 BBC 的访谈记录,《思想家 — 当代哲学的创造者》。还读了俞吾金的小册子《思考与超越》。 开始阅读禅学的书。看了《禅学入门》,不是很得要领。一直在翻阅《五灯会元》和《宋高僧传》,倒是乐趣无穷。曾给自己起个法号,慧觉,取自四年前在武汉归元寺所见楹联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当年读到,真有禅宗语录中所谓“言下大悟”的感觉。有时与太太怄气,也想到过出家做和尚。当然只是想想而已。 当时有所谓“文化热”,因此也看了些文化理论的书。包括《人的文化指令》、《宗教:一种文化现象》、《代沟》 ( 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汉译本 ) 、《荒漠·甘泉 — 文化本体论》、《中国文化热》。还有些中国民族性的书,包括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费孝通《乡土中国》、刘再复等《论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王润生《我们性格中的悲剧》等。还有些比较广义的文化历史书,如房龙《漫话圣经》、罗素《社会改造原理》、卡莱尔《论英雄与英雄崇拜》、彭明《五四运动史》、《第四代人》等。 读得最轻松愉快的是散文随笔。如《知堂书话》、《胡适的日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柏杨论男人和女人》 ( 妻子用她在报纸上发表篆刻的稿酬买了送我的书 ) 、《李敖的情话》、《艾默生文选》 ( 借阅 ) 、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和《我的话》。从那时开始,愈发发现知堂老人的文字魅力不可抗拒,或许比文字更精彩的是思想。随着阅历增加,更理解其见解深刻。 当时的阅读主要还是随手读些书。曾经想过如何快乐与成效兼得,但没有什么办法。看过顾晓鸣《阅读的战略》,似乎觉得不过尔尔。 购书比读书多。前述张家界开会一趟转下来,非常节制还是购书 110 册。其中数学物理力学占两成,小说散文美学占两成,哲学包括心理学占三成,历史和文化各占一成,其余一成。 过去已经写过 29 篇的链接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6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6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66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67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68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7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7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76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77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78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8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8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86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87 年 之脱单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87 年之读硕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9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9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96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97 年之读博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97 年 之离鞍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1997 年之 入沪记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0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0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06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07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14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15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16 年 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 2017 年
个人分类: 往事钩沉|4010 次阅读|7 个评论
“平凡的1988”:赵紫阳、陈云、王震
热度 3 jxg912 2015-1-23 22:25
1988, 这是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里 暗流汹涌 党内党外 两种思想 两条路线 两股势力 亮相搏斗 1988 这是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里 吃饭睡觉 上班下班 物价飞涨 人心惶惶 党外党内 忧心忡忡 1988 这是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里 风暴孕育 计划市场 争论不休 代理人物 掌权上台 图艳匕藏 1988 这是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里 你方唱罢 我便登场 普罗大众 蒙在鼓里 风暴城烟 杂乱无向 1988 这是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里 紫阳陈云 王震芸芸 唇枪舌剑 壮还激烈 潜移默化 不战而胜 附: 盛京废人:赵紫阳、陈云、王震在1988 2015-01-23 18:56:47 来源:红歌会网 作者:盛京废人 点击:25528 评论: 37 (查看) 分享到: 37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极为普通的一年。   1988年,赵紫阳作为党的总书记、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一线执政的唯一一个整年。   这一年,对赵紫阳本人,意义自然是不平凡的。   对其他人呢?对中国无数的劳苦大众呢?1988年在历史长河中存在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   时光荏苒,如今似乎已经没有几个人还能记起1988年了,更没有几个人会想到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年份,竟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   回首1988,感慨良多,故成此文。    一、1988:被尼克松寄予厚望的赵紫阳   1988年,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出版了一本著名的畅销书——《1999:不战而胜》。由于尼克松在这本书里十分坦率地提出了美国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反共革命运动”的三个条件、与非共产党独裁政权发展关系的四条指导方针以及美国在与苏联进行有效竞争过程中必须加强的六项关键性能力,并且较为准确地预测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将很快取得“不战而胜”的成果,因此这本书即便是到了今天,依然不乏读者。   作为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美国政客,尼克松在这本书里当然要提到他对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一些看法。在对邓小平没有成为托马斯.潘恩式的“以结束共产主义统治为长远目标的民主革命者”表示遗憾之余,尼克松特意提到了刚刚在中共十三大上当选为党和人民军队主要领导人的赵紫阳。   他说:“(赵紫阳)是个既有魄力又有才干的经济学家和懂技术的领导人,但他也是个妙趣横生甚至是个很有魅力的人。......赵紫阳积极赞同邓小平的改革方案,他甚至还迈开了一些很有希望的新步子,.......最重要的可能是制订新方针使共产党不要插手政府日常事务。......至于邓小平百年之后......这个领袖是否是赵紫阳,这取决于他作为政治策略家的手腕是否能和他作为经济策略家已成功地显示出的手腕相比美“。很明显,尼克松对赵紫阳在中国政坛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位美国前总统已经将在中美博弈中“不战而胜”的希望寄托在了赵紫阳的身上。那么,在尼克松先生殷殷期盼的目光之中,赵紫阳的表现究竟如何呢?   1988年1月,由于全国零售物价总水平连续两年大幅度上涨,直接造成了广大工作在一线的干部、职工实际收入锐减的局面,在全国很多地区开始出现了抢购商品的狂潮。面对严峻的局势,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物资局联名向当时主持中央一线工作的赵紫阳提出了一份采取措施稳定物价、稳定经济的报告。读了这份报告,赵紫阳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不要有了一个物价问题,就满脑子物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作为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赵紫阳的言论无疑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中国人民的生活都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这位总书记的上述论断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在通货膨胀危机已露端倪的1988年,全国继续增发货币679.6亿元,与1987年相比整整多增发了443亿元,一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货币发行量最大的一年。与此相对应,全国零售物价继续猛涨,总水平相比1987年继续上升了18.5%,一跃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升最快的一年。一时之间,多年来早已习惯了平稳物价的中国人面对如此失控的物价,惊惧、恐慌、茫然不知所措,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让他们承受如此巨大压力的风暴源头,竟然就是酷爱打高尔夫球的赵紫阳总书记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1988年3月2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式确认了关于赵紫阳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请求的决定。在这个决定正式公布前一个月,1988年2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这份方案第一次提出了“住房商品化”的概念,第一次明确了“使住房这个大商品进入消费品市场”的改革发展趋势,第一次公开了“开发房地产市场,发展房地产金融和房地产业,促进房地产业、建筑业和建材工业发展”的全新构想。这份方案,对于当时已经习惯了统一分配住房,并在交纳低廉租金后即可享受房屋使用权的中国人来说,既感到好奇,又感到一丝对自己可能拥有私产的兴奋。当很多年之后的中国人为自己的“房奴”身份感到苦恼,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感到恐惧的时候,他们当中还有多少人会记起这份发布于1988年的普通文件呢?还有谁会记起当年曾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浮起的那份即将成为属于自己的私有财产主人的兴奋与快感呢?   1988年6月16日,创刊整整30年,单期发行量曾经高达330万册的《红旗》杂志在完成了最后一期的出版工作之后,悄然宣布停刊,彻底退出了新中国的意识形态阵地。就在“红旗”落地的时候,一部名为《河殇》的电视系列专题片正在华夏大地上以十分迅捷的速度传播着。热烈地呼唤对蔚蓝文明的皈依与顺从,无情地嘲讽黄河文明的愚鲁与落后,成了这部号称要“启蒙中国人思想”的作品最重要的主题。实事求是地讲,这部电视片的主题,即便是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看起来,依然显得是那样的偏激与极端,存在大量的硬伤与值得商榷之处。但是,1988年9月,赵紫阳在会见来华访问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过程中,突然提出了要把一套电视片《河殇》的录像带赠送给李光耀的要求。面对着表情略带错愕的李光耀,赵紫阳很认真的说:“这部片子值得一看,我希望它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一时之间,很多人都知道了,赵紫阳总书记的心是同《河殇》作者们的心紧密相通的。   这就是赵紫阳的1988,一个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都在顽强地自我表现,充满了赵紫阳特色的1988。应当说,赵紫阳的辛苦与努力确实没有白费力气,很多政治嗅觉灵敏的自由派人士在彻底搞清了赵的执政理念和政治思想之后,开始积极地为他“鼓与呼”了。   1988年9月,香港《九十年代》杂志主编李怡用笔名“齐辛”在《信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大家长该退休》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李怡公开表示:“中国必须排除超级老人政治的障碍,要使赵紫阳有足够的权力”。在《九十年代》杂志的另一篇文章中,甚至有人发出了要让赵紫阳成为“独裁者”的呼吁。与此相呼应,北京的《经济学周报》发表了一篇与赵紫阳“智囊团”有着紧密联系的“政治学”学者严家其的谈话录。在这篇谈话中,严家其很清楚地表示:“中国现在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就是不能重蹈赫鲁晓夫、刘少奇那样非程序权利更迭的覆辙“。很多人都明白,严家其的这段话就是为了赵紫阳说的。对于这些甚嚣尘上的“拥赵”舆论,赵紫阳表现得非常置身事外,他没有做出任何表态。   其实,很多时候,不表态就是一种最好的表态。    二、1988:忧心忡忡的“总会计师”陈云   陈云,中共党内最著名的经济“操盘手”,高层领导中公认的经济学家。当然,如果单从接受教育的程度来评价一个人的经济学修养,陈云无论如何都是不够格的。直到他去世的那一天,陈云的履历表中“学历”这一栏永远填写的都是“小学”。但是,凭借着几十年主管党和国家的经济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陈云在中共党内早已成为了在经济工作领域最具有发言权,而且发言最具有权威性的一个独特的客观存在。   在对经济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感到极度的忧虑之中,陈云开始了自己的1988年。当赵紫阳在1988年年初提出要用主动涨价和提高工资的办法来进行价格、工资改革的时候,陈云已经感到了一丝隐忧,他在多个不同场合反复强调了他在1980年12月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曾提出的观点:“我看现在还是国家补贴、低工资的办法好。不补贴,大涨价,大加工资,经济上会乱套”。这些,无疑已经引起了赵紫阳潜意识里的不愉快。   1988年5月18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姚依林来到美丽的杭州,向正在那里修养的陈云通报了由赵紫阳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价格、工资改革提出的最新意见。熟知陈云个性的姚依林努力运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向这位中共党内的经济元老通报道:“我们设想,从明年开始,每年价格上涨百分之十,连涨五年。每年人均收入增加百分之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算四笔账。”听到这,陈云突然问:你看可以理顺价格吗?”姚依林谨慎地回答道:“我讲的是初步理顺,大概要用五年时间。”陈云不肯罢休,继续问道:“物价连涨五年,情况会有什么变化?你们想过吗?”姚依林答道:“价格总水平提高百分之六十到八十,工资增加百分之百。”听到这,陈云连连摇头,表示怀疑。他说:“物价每年上涨百分之十,连涨五年,我打个很大问号。”面对陈云的质问,姚依林只好实话实说:“这条路是否走得通,我也没有把握。”   面对姚依林的迟疑,陈云突然提高了声音:“问题是,物价连续上涨百分之十,影响的面很大。如果你们把这个计划公布于众,你去问问赵紫阳,他敢讲不敢讲?”姚依林答道:“那是非讲不可的。”看着已经有些窘迫的姚依林,陈云轻轻叹了口气:“你们想过没有,物价上涨后不拿工资的农民怎么办?我们现在面临的根本问题是把农民从土地转出来,拿工资,比当农民好得多。但这个事很不容易。我们有生之年,农业过不了关。1984年粮食丰收,有些人头脑发热。我说,万元户没有那么多,无粮则乱。当时,有些人就是不相信。”   似乎是感到意犹未尽,5月28日陈云专门找到刚刚担任国务院总理职务的李鹏又进行了一次态度鲜明的谈话。在这次谈话中,陈云明确表达了自己反对拟议中的价格、工资改革办法的观点。他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每年物价上涨百分之十,办不到。我是算账派,脑子里有数目字。理顺价格在你们有生之年理不顺,财政补贴取消不了。”   出乎陈云意料之外的是,尽管他已如此明确的表达了他对可能引起经济动荡的经济改革的忧虑,但他的意见仍然没有引起新组建的以赵紫阳为首的中共中央的认可,在最后通过的价格改革方案中,他的意见事实上已经被否定了。陈云沉默了。   然而,迅速恶化的经济形势,迅速出现的全国性抢购商品和大量提取储蓄存款的风潮完全印证了陈云的担忧,当赵紫阳被迫在十三届三中全会上承认“我们还是见事迟了,抓得晚了”之后,1988年10月8日上午,陈云专门同赵紫阳谈了一次话。在这次谈话中,陈云说:“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学习西方市场经济的办法,看来困难不少。你们正在摸索,摸索过程中碰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还可以继续摸索,并随时总结经验。”这里必须指出的是,陈云在以往的谈话或文稿中有时也用过“市场经济”的提法,但是在这次谈话中,他特意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了“西方”两个字。陈云的用意是非常明显的,他的意思就是要明确告诉类似赵紫阳这样盲目主张“全盘西化”的中共高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一切照搬“西方市场经济”的办法,都是严重脱离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际的,是一定会陷入困境的,是一定行不通的。   几年之后,陈云在自己的谈话中有一次提到了已经离开中共最高领导职务岗位的赵紫阳,他说:“(赵紫阳这个人)一贯追求西方的所谓自由经济,其实根本不懂。为人疏阔,爱听信左右,不够实事求是,关键时刻走到中央的对立面去了”。   陈云的这段谈话,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赵紫阳的评价无疑也是符合实际的。其实,对赵紫阳的这个看法,陈云早在1988年的焦虑之中就已经完全认定了。    三、1988:愤怒的“王胡子”   如果用“忧虑”作为陈云在1988年的心理底色,那么,同样作为中共的元老级人物,共和国副主席王震在1988年的心理底色只能用“愤怒”这个词儿来形容了。   1988年,王震已是80高龄的老人。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上的著名战将,长期以来一直以打仗作风强硬,为人性格火爆而著称于世。尽管王震一生其实并没有长时间保持蓄须的历史,但是人们依然从他强硬火爆的性格特点出发习惯称其为“王胡子”。   1988年,“王胡子”怒从何来?一言以蔽之,意识形态领域的乌烟瘴气彻底激怒了这位共和国的元勋战将。   诚如本文前面所言,一部《河殇》彻底搅乱了1988年的中国思想界,而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赵紫阳对《河殇》的大力推广与积极支持,无疑更进一步加剧了中国思想界的混乱状态。在很多人选择了缄默或观望的时候,王震将军终于爆发了!   1988年9月30日下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闭幕式,正当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准备在例行询问一下与会人员还有没有什么事要说之后宣布大会闭幕的时候,在主席台下列席会议的王震突然站起身来大声喊道:“我来讲几句!”面对所有人投来的惊愕的目光,王震几乎是用怒吼的方式完成了他的发言。他激动异常的说:   “看了《河殇》,伤了我的心......伤了中华民族的心。《河殇》把中华民族诬蔑到不可容忍的地步!《河殇》从龙说起,说我们黄种人不好,说黄种人自私、愚昧,一连十二个黄字。赵紫阳总书记在十三大的报告有一个镜头。但后面是讲的改革呀,改革呀。照那样改,改到底,再过五十年啊,就回到1840年鸦片战争那个年代!为什么这样的坏东西能够出很多书?!我坚决反对这个,要求向中央报告!”   对于王震的发言,赵紫阳很明显是没有心理准备的,在简单搪塞了几句之后,他便匆匆宣布散会了。事后,陈云感慨地说:“在正式举行的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像‘王胡子’这样个人挺身而出,慷慨陈词,向党中央报告自己对重大问题看法的,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过去从未有过”。   在这次公开陈辞之前,王震其实已在多个不同的场合表达了他对《河殇》以及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乱想的愤怒。比如就在这次发言前不久,1988年9月9日下午,王震在自己的住所与工作人员议论电视系列片《河殇》时说:“现在把什么都扣到毛泽东头上加以批判,说他讲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哪有这回事。这是下边人说的。我1958年给毛主席汇报时,他还不相信有人会说这样的话。他说过四、五、八(粮食纲要,即长江以南实现亩产800斤,黄河以南500斤,黄河以北400斤)和超英赶美。超英赶美是指钢产量,那时英国就是1000多万吨钢,美国6000万吨钢,毛主席讲要用15年时间赶超。这有什么错?实践证明,我们很快超过去了嘛!说毛主席要割资本主义尾巴,这是陈永贵同志提出来的。毛主席说,还是留一点吧!割尾巴,那还不割出血来,还能不疼?这是毛主席在召集我们一二十个人的会上说的,我当面亲自听到的。”   在愤怒的背后,王震的心情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从某种程度上讲,他的心情甚至是很有些悲凉的。在他1988年的很多谈话中都非常直率地表达了他对毛泽东主席的怀念,表达了他对毛泽东主席晚年作为的重新理解与更深刻的认识。比如1988年10月27日,王震在中南海办公室对几位理论工作者谈话时说道:“现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这么厉害,将来我去见毛泽东时,我要对他讲,你讲搞不好要改变颜色,过去我不懂,现在懂了!”   80高龄的王震将军终于懂了。在经济和意识形态领域不断丢城丧地的残酷现实面前,他终于理解了毛泽东主席当年的一片苦心。   好在,一切似乎还都不算太晚!    四、“1988年”之外的一点思考   时间是一条紧密相连的索道。在通向未来的路上,时间的锁链里总是潜藏着许多默默扩散着张力的逻辑碎片。   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一日,作为十三大报告起草工作的领导者,赵紫阳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里,赵紫阳第一次系统解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他说:“我们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急于求纯”,必须允许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存在,必须允许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原则长期存在,必须致力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育,正确处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也必须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有秩序地逐步地展开”。对此,邓小平只是简单地批了五个字:“这个设计好。”   1987年5月29日,赵紫阳对到访的新加坡副总理吴作栋说:“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将来党不会再插手政府事务,党内将会有高度的民主”。   在冠冕堂皇的说辞掩盖下,赵紫阳完全在按照自己的思路行动着。在这样的思想导引下,1988年,当赵紫阳的“改革”刚刚起步的时候,就迅速引发了中国社会的经济动荡和思想领域的大混乱,无疑是毫不奇怪的。正如美国人傅高义在他的著作《邓小平时代》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实际上,赵紫阳是(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无限期拖后,他要让那些希望经过短期整顿后党会再次迈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人打消这种念头。”   1989年6月,赵紫阳由于在“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问题上犯了支持动乱和分裂党的错误”,被撤销了在党内担任的一切职务,成为第二个被邓小平亲自选定,又被邓小平亲自拿下的党的总书记。   1993年3月12日,王震去世。   1995年4月10日,陈云去世。   在这两位中共元老的最后日子里,他们都在不同场合,采取不同方式表达了对毛泽东的怀念,表达了他们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的隐忧。1990年4月,陈云在致信江泽民时,突然提到了利用宗教进行反革命活动的问题,他说:“利用宗教,同我们争夺群众尤其是青年,是国外阶级敌人的一个惯用伎俩,也是某些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丢失政权的一个惨痛教训。中央应该切切实实地抓一抓这件大事,现在是时候了!”   1993年1月底,重病中的王震向秘书交代,让中央政策研究室来人,他要谈事情。在这次类似政治遗言的谈话中,王震又一次提到了毛泽东,提到了改革。他说:毛主席绝对不保守,绝对不闭关锁国。解放初,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在政治、军事、经济上封锁我们,扼杀我们,不让我们开放。我们只能向苏联一面倒。后来,赫鲁晓夫变了脸,美苏联手封锁,扼杀我们,我们只有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一条路。日子过得苦啊!毛主席高瞻远瞩,决定搞乒乓外交,许多国家纷纷与我们建交,我们重返联合国。这是我们后来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条件和基础”,“毛主席主张干部的工资不要太高,干部要参加劳动,密切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想用这些办法缩小差别,防止官僚主义和产生新的剥削阶级、阶层。......两极分化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就变了,就必然会有人造反,有人闹事,12亿人口的大国就会混乱不堪”。   是严酷的现实教育了他们!   2005年1月17日,赵紫阳在北京去世。   2015年1月,赵紫阳逝世十周年。有人认为应该纪念一下。   纪念他的什么呢?   或许应该纪念一下他用自己一生的作为说明了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一切改革,都不应以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代价。   本文主要参考文献;   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9月1版   《王震传》,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1版   《陈云珍闻》,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4月1版   穆欣著《王震的三次长征》,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1版   叶永烈著《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华夏出版社2013年4月1版   尼克松著《1999年:不战而胜》,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6月1版。   傅高义著《邓小平时代》,三联书店出版社2013年1月1版 210 相关文章 环球时报评赵紫阳病逝10周年 杨思远:陈云同志认为不可能用合法手段打倒“四人帮” 邓小平与陈云密商交班 陈云、李先念、彭真等人晚年开始理解毛泽东 秋石客:陈云小传 陈时秋:近看 “文革”中陈云的真实表现 陈云:毛主席发动“文革”主要是为了防止中国变修 陈云、薄一波等老革命的困惑与茅于轼贺卫方们的“法治” 陈云女儿辟谣:谁将李锐反毛言论栽赃给陈云? 陈元:父亲陈云给家人定“三不准”原则 454 顶一下 10 踩一下 网友评论 共有 37 条评论( 查看 ) 请先 登录 还没有注册? 一键登录 旺北斗 2015-01-23 15:15:37 记得法海把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一人一票吹上了天,奉为权力平等的圣灵,却避而不谈这种无法对权力量化而进行的一人一票选举具有天生的极大的飘忽性及继生的选民愿望落空性。 还记得法海极度污蔑无产阶级为民生民权实行的经济商品的一人一票的制定,对此他却避而不谈这种实实在在的一人一票的票证制度对老百姓的经济平等具有不可二选的必然性和必须性! 无产阶级的经济商品票证制定才是真正的,实实在在的民主平等! 法海对这两票截然不同态度,活脱脱地暴露出他的欺骗性和奸诈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shbx911001 2015-01-23 14:51:37 中共改革开放后意识形态领域怎么做赵紫阳说了不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馆娃宫人 2015-01-23 14:39:25 法海:用不着高级毛左,我这个低级毛左又铆上你了。第一,你这个人真的没读过毛主席的书,尽拾一些《炎黄春秋》与袁腾飞之流的牙慧来卖弄,只要一提到主席,你就歇斯底里,是个反毛的杂碎;第二,目前,中共党内确实有很多假党员,但也有许多拥护宪法、拥护党纲、党章的党员,你举的习总、薄熙来还是张宏良,你能说他们是假党员?尽管薄熙来被陷害。第三,形而上学是你和你代表的那个集团的思想特征,阶级斗争既包括狂风暴雨形式,也包括以法治国的形式,不同时期采用不同形式。 回复 支持 反对 浩然2014 2015-01-23 14:32:02 大家注意 法海就是老右派美狗茅于轼 人如其言 牠有这样的言论不奇怪 俗话说得好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我们要团结起来 痛打落水狗茅于轼 回复 支持 反对 浩然2014 2015-01-23 14:27:52 法海 茅于轼你这披着人皮的美狗 不要再伪装民主正义了 狗嘴里岂能吐出象牙来 你这个老右派 美帝国主义豢养的走狗 整天谩骂污蔑共产党 毛主席 和社会主义 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你的未日就要到了 是该到了和你这条老狗算账的时候了 捣乱 失败 再捣乱 再失败 直至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浩然2014 2015-01-23 14:20:11 法海 茅狗屎 茅屎坑的臭石头 你的未日就要到了 蹦跶不了几天了 你这披着人皮的美狗 别以为你伪装的严实 茅于轼你这老不死的洋奴才 老右派 不要再掩饰你反共反人民的真实嘴脸了 全国人民和你算账的日记就要到了 捣乱 失败 再捣乱 再失败 直至灭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旺北斗 2015-01-23 14:11:02 陈、王后来的表态只能表明他们认识到改开在逻辑上对修正主义的危害。还不能表明他们有了良心的发现,更不能表明他们是站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对改开的斥责! 这些言论洗脱不了他们修正主义的罪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在天涯 2015-01-23 13:57:09 历史是一面镜子,是人是妖一目了然。 资改派的倒行逆施祸国殃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昵称被立克抢 2015-01-23 13:18:00 1988,总设计师在教孙子打桥牌吗?其实全盘西化总根就是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风和日丽 2015-01-23 12:52:03 网友 法海 的原文: 毛泽东毕竟是人不是神,国家是靠全民都认同的价值理念、靠制度与法律来治理的。当一个国家是靠领导人的知识与世界观来管理时,就有问题了。“哲学王”毛泽东统治下的中国,整个国家成了他的实验室,民众成了小白鼠。朝令夕改、随心所欲,大起大落,最后弄得民不聊生,国家也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通读毛泽东著作,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几乎把人类所有肮脏、落后与腐朽的东西都归咎到“资本主义”头上:他把中共干部的腐败、吃喝玩乐、脱离群众以及不顾人民死活说成是“资本主义”;他把搞宗派、不听他指挥、向党提意见,说成是“资本主义”;干部工作作风官僚了一点、欺负了老百姓,竟然也是“资本主义”。因此,他发动的屡次政治运动也几乎都是打着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招牌。    问题是西方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制度{多党制、三权分立、私有财产不容侵犯、土地私有化、市场经济、司法独立、新闻自由等等}从来没有在中国的土地上扎根过,何来“复辟”?他说的很多腐朽的现象,恰恰是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试图消除的,并在多年后也几乎都做到了。毛这位土豪根本没有搞清楚资本主义,反正一不高兴了,一发现有人反对他了,就祭出了“资本主义”的靶子,然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紧紧围绕在他老人家的周围。 法海,你这个蒋介石逃离大陆时留下的野种,你居然说“国家是靠全民都认同的价值理念”,那么你就问问中国的广大民众:到底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还是拥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制度?可以肯定地说,除开你们这极少数老右外,中国90%以上的广大民众肯定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你们这些老右疯狂诋毁、诬蔑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只能越来越证明毛主席的英明、伟大,你们是在为你们的父辈进行阶级报复。外国不少人都崇拜毛主席,你们这些老右不感到羞耻吗?你们这些老右有什么资格诋毁、污蔑毛主席,全中国老右的智商加起来,远远不如毛主席的智慧,你们还是好好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吧,不要狂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点击查看全部评论
个人分类: 人物纪事|436 次阅读|5 个评论
《美国经济的兴衰》(1988)提要
黄安年 2010-12-9 07:00
《 美国经济的兴衰 》 (1988) 提要 黄安年辑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2 月 9 日发布 书名 : 《 美国经济的兴衰 》 著者: 薛伯英、曲恒昌 出版: 湖南人民出版社 印刷 : 湖南望城县湘江印刷厂 发行 : 湖南人民出版社 责任编辑 : 陈敬 出版时间 : 1988 年 10 月第一版 印刷时间: 1988 年 10 月第一次印刷 开本 : 850X 1168 1/32 印张 : 8.75 页数: 266 页 字数 : 200000 印数 : 3760 册 ISBN: 7-217-00461-6/F 44 新书目 :88-54 定价: 3.00 元 本书为《外国经济现代化》丛书之一。 1987 年 8 月两位作者在前言中称 : 美国的发展更从本世纪 (20 世纪 ) 的两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促进和滋补,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特殊有利条件下夺取到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这一优势一直延续到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至此,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崭新的转折时期,即由盛而衰的时期。尽管这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但总的来看 , 它是不可逆转的。作为这一转折标志的 , 是 70 年代初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崩溃 , 和美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竞争优势的削弱以至丧失,以及经济中以 停滞膨胀 为特征的综合并发症的产生。 尽管该书对于美国衰落的判断为历史进程所否定,但是书中许多剖析不乏新意。 附照片 18 张 , 为笔者翻拍自该书。
个人分类: 美国书目提要(07-11)|3676 次阅读|2 个评论
1988の恋爱角色
gghtsinghua 2010-10-12 20:11
1988の恋爱角色 题记:谨以此书,献给我生命里出现的女孩们,不论你解不解我风情,我解不解你衣扣,此时此刻,我真的很想念你,不带们韩寒。 接到你的电话 是在深夜 埋藏在心底思念的结 是否还曾想起那个季节 稚嫩的笑容流露着青涩 恋爱中不停变换的角色 将自己深深隐藏慢慢忘却 孤寂伴着缺爱的岁月 分辨不出的西风烈烈 弄不清谁与谁的告别 只知道漫漫长路音尘已绝 我的风情你解不解 听见思绪只在摇曳 你的衣扣我解不解 不愿箫声只管呜咽 原来的自己早已忘却 孤寂伴着缺爱的岁月 人生没有时光的穿越 却让我们迷失在深夜 我的风情你解不解 你的衣扣我解不解 就在这个深夜 能否解开我思念的结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2986 次阅读|0 个评论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wido 2010-10-9 21:08
1988,我刚3岁。2010,我年满25岁。写这话,纯属扯淡,没有意义。但是,我在谷歌上面百度了一下发现,原来1988年,蒋经国病死,这是大事。 我不知道,这本书算不算跟宣传的一样,是韩寒最好的一本小说。良好的公路载体,是不是能透过黯淡和灰色的调侃以及口水话般的叙事,让读者或者更多的人找到那一面不曾见到的信仰。 韩寒的笔调里头,总是带着灰色,用不暖不冷的色彩来看这个世界,所以他总是走着钢丝在尽量不触碰体制的情况下,调侃和反讽。这种灰色总是有一种让人喘不过起来的感觉,你可以被故事里头的幽默逗得大笑,但是,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笑的那么无知和空洞。我希望,这种灰色带给大家的都是真诚的,一如书里头讲的放心,给你的都是好的。 书很短,我花了半天时间看完的。公路上,好像没多少人,除了一个未曾谋面的朋友,一辆破车,一个妓女,还有就是大把大把的回忆。这路好似没有尽头,在这看似没有尽头的路上,是一个你从未期望会出现在你生命里的人在陪着你。很荒谬。人生有时候,其实就是这样荒谬。 我荒唐的以为,人生会带着亮丽的色彩慢慢展现,但是现实告诉我,人生就是堵在路途中的公交车,你和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卡在前进和后退之间,剩下的时光,就是慢慢回忆,变老。 但即便如此,我仍然期许,能跳下车去,因为,还有奋斗。
个人分类: 快乐阅读|3425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